3GPP简介

合集下载

标准协议之3GPP标准协议

标准协议之3GPP标准协议

标准协议之3GPP标准协议引言第三代移动通信(3G)技术的发展,为高速数据通信提供了基础支撑,3G通信技术的标准化是实现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的深度融合的关键。

为此,诸多组织纷纷开展研究,提出了各自的3G通信标准协议,3GPP标准协议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

本文将对3GPP标准协议进行详细介绍。

一、3GPP标准协议的概述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即第三代移动通信合作伙伴计划,是一个负责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制定的国际标准化组织。

它成立于1998年,由欧洲电信标准化组织(ETSI)、日本电信技术委员会(ARIB)和中国电信技术标准化委员会(CCSA)三个组织联合发起,后增加了韩国电信技术委员会(TTC)和美国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等组织参与。

目前,该组织已经成为了全球3G移动通信标准的主要制定组织之一。

3GPP标准协议是3GPP制定的通信标准协议。

它包含了无线接入技术、网络及服务层技术等方面的规范和标准。

目前,3GPP已经发展到了第16个版本(所谓的Release 16),在这些版本中,3GPP不断更新、完善和调整标准协议,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通信技术需求。

二、3GPP标准协议的技术特点1. 广泛适用性3GPP标准协议是基于全球3G技术制定的,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3GPP标准协议已成为全球最主要的移动通信技术标准之一。

2. 支持多种业务3GPP标准协议支持语音、短信、多媒体消息、互联网接入、视频通信等多种业务,能够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3. 高速数据通信3GPP标准协议支持多种高速数据通信技术,如CDMA2000、HSPA、LTE等,可以提供更加快捷、高速的数据传输服务。

近年来,随着5G技术的逐渐普及,3GPP标准协议也在不断升级,以适应新时期的通信技术需求。

4. 具备可扩展性3GPP标准协议支持多种可扩展的技术和功能,这使得移动通信网络能够根据用户需求的增加而进行扩展和升级。

3GPP介绍

3GPP介绍

3GPP编辑锁定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百科科学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审核。

[1]3GPP的目标是实现由2G网络到3G网络的平滑过渡,保证未来技术的后向兼容性,支持轻松建网及系统间的漫游和兼容性。

其职能:3GPP主要是制订以GSM核心网为基础,UTRA(FDD为W-CDMA技术,TDD为TD-CDMA技术)为无线接口的第三代技术规范。

中文名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外文名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成立时间1998年12月性质标准化机构共同领先欧洲的ETS,日本,韩国,美国标准即WCDMA,TD-SCDMA,EDGE中国加入年份1999年中国无线通信标准组(CWTS)目录.1简介.▪成员.▪中国与3GPP.2标准版本.▪3GPP版本.▪版本变化3GPP简介3GPP成立于1998年12月,多个电信标准组织伙伴签署了《第三代伙伴计划协议》。

3GPP最初的工作范围是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制定全球适用技术规范和技术报告。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基于的是发展的GSM核心网络和它们所支持的无线接入技术,主要是UMTS。

随后3GPP的工作范围得到了改进,增加了对UTRA长期演进系统的研究和标准制定。

目前欧洲ETSI、美国TIA、日本TTC、ARIB、韩国TTA以及我国CCSA作为3GPP的6个组织伙伴(OP)。

目前独立成员有300多家,此外,3GPP还有TD-SCDMA产业联盟(TDIA)、TD-SCDMA论坛、CDMA发展组织(CDG)等13个市场伙伴(MRP)。

3GPP的组织结构中,最上面是项目协调组(PCG),由ETSI、TIA、TTC、ARIB、TTA和CCSA 6个OP组成,对技术规范组(TSG)进行管理和协调。

3GPP共分为4个TSG(之前为5个TSG,后CN和T合并为CT),分别为TSG GERAN(GSM/EDGE无线接入网)、TSG RAN(无线接入网)、TSG SA(业务与系统)、TSG CT(核心网与终端)。

3gpp标准

3gpp标准

3gpp标准
3GPP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是一个跨国合作伙伴关系,他由操作系统行业一些大公司及无线行业的国家组织和经济组织组成。

3GPP的大宗是为尖端的3G 移动交换技术的开发、标准制订和研究。

3GPP的合作伙伴在全球14个国家,共有250个公司和50个组织的推动下制定的国际移动通信标准,此标准被称为“3GPP标准”。

3GPP标准覆盖了许多关键技术领域,其中包括无线介面,以太网局域网,无线安全,移动网络,移动服务和多媒体。

它们都有助于支持3G移动交换基础架构,其中包括传统的介质访问控制,GPRS,CDMA及UMTS等协议,重点强调了复杂的编码,调制和解调器及分布式信息及系统管理等。

3GPP标准由一系列的子标准组成。

这些子标准的编号主要有3GPP TS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和3GPP TR ( Technical Recommendations)。

3GPP TS主要是移动通信系统的相关事宜,包括传输协议,软件规范,多媒体交换技术,质量管理,安全主题等。

3GPP TR则更多地聚焦给传统用户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服务,它们包括了多媒体无线终端的技术咨询,客户的自助服务,视频会议流程等。

3GPP标准致力于提供移动交换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统一标准,让消费者可以在不同的设备之间顺利的使用服务。

这些标准的实施可以将不同的技术和应用结合起来,建立一个良好的移动通信环境,为消费者创造新的价值和令人满意的服务。

3GPP常用英文缩写全称大全

3GPP常用英文缩写全称大全

3GPP常用英文缩写全称大全3G是3GPP的简写形式,3GPP在英文里的全称是: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 Project 中文的全称是: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是领先的3G技术规范机构,旨在研究制定并推广基于演进的GSM核心网络的3G标准,它负责WCDMA标准的制定,R4标准是其中较为成熟的一个版本。

3GPP:3GP是一种3G流媒体的视频编码格式,是目前手机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视频格式。

简单的说,该格式是“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制定的一种多媒体标准,使用户能使用手机享受高质量的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内容。

3GPP常用英文缩写全称大全3GPP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AAL ATM Adaptation LayerAAL2 ATM Adaptation Layer of type 2AAL5 ATM Adaptation Layer of type 5A&C Authentication and CipheringACFE Access Control Function EntityAI Acquisition IndicationAICH Acquisition Indication ChannelALCAP Access Link Control Application PartAM Acknowledged Mode (of RLC)AMR Adaptive Multi Rate (Transcoder)AN Access NetworkAOA Angle Of ArrivalAP Application ProcessAPDU Application Protocol Data UnitAPId Access Point IdentifierAPN Access Point NameAPS Automatic Protection SwitchingARIB Association of Radio Industries and BusinessARQ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ASAP Alarm Severity Assignment ProfileATC ATM Transfer CapabilityATM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AUG Administrative Unit GroupAU-n Administrative Unit n with n being 4 or 3AUTN Authentication TokenAWGN Added White Gaussian NoiseBCCH Broadcast Control ChannelBCH Broadcast ChannelBER Bit Error RateBLER Block Error RateBMC Broadcast Multicast ControllerBPSK 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BS Base StationBSC 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S Base Station SystemBTS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C- Control-CA Capacity AllocationCAA Capacity Allocation AcknowledgementCAC Connection Admission ControlCAMEL Customized Applications for Mobile network Enhanced Logic CAS Channel Associated SignallingCASC Current Alarm Summary ControlCBR Constant Bit RateCC Call ControlCCBS Call Completion Busy SubscriberCCCH Common Control ChannelCCH Control ChannelCCP Communication Control PortCCPCH Common Control Physical ChannelCCTrCH Coded Composite Transport ChannelCD Capacity Deallocation (radio context)CD Calibration Data (O&M context)CDA Capacity Deallocation Acknowledgement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R Charging Detail RecordCDV Cell Delay VariationCDVT Cell Delay Variation ToleranceCFN Connection Frame NumberCID Channel IdentifierCk Cipher KeyCLP Cell Loss PriorityCM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CM Call Management (in e.g. CM Service Request)CmCH Common Transport ChannelCMIP Comm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ProtocolCMIS Comm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erviceCMISE Comm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ervice ElementCN Core NetworkC-n Container-n (n=1-4)COL Collocated EquipmentCP Chip PeriodCPCH Common Packet ChannelCPICH Common Pilot ChannelCPS Common Part SublayerCRC 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I CRC IndicatorCRC-N Cyclic Redundancy Check-NCRNC Controlling RNCc-RNTI RNTI allocated by CRNCCS Circuit SwitchedCSES Consecutive Severely Errored SecondCSN Ciphering Sequence NumberCSUM ChecksumCTCH Common Traffic ChannelCTDMA Code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TP Connection Termination Point (OAM context)CTP Common Transport Protocol (Protocol context)DBR Deterministic Bit RateDC Dedicated Control (SAP)DCA Dynamic Channel AllocationDCCH 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DCH Dedicated ChannelDCN Data Communication NetworkDL DownLinkDoCoMo Do Communication with MobilesDPCCH 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DPCH Dedicated Physical ChannelDPDCH Dedicated Physical Data ChannelDRAC Dynamic Resource Allocation ControlDRNC Drift RNCDRNS Drift RNSDRX Discontinuous ReceptionDS-CDMA Direct-Sequence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DSCH Downlink Shared ChannelDT Data TransportDTCH Dedicated Traffic ChannelDTX 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EBER Excessive Bit Error RatioECASC Extended Current Summary Alarm ControlEFCI Explicit Forward Congestion IndicationEFD Event Forwarding DiscriminatorEIR Equipment Identity RegisterEIRP Equivalent Isotropic Radiated PowerE-OTD Enhanced OTDES Errored SecondETSI 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isation Institute F8 access link encryption functionFACH Forward Access ChannelFAUSCH Fast Uplink Signalling ChannelFBI Feed Back IndicatorFCS Frame Check SequenceFDD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MA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FEC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FEEB Far End Errored BlockFEES Far End Errored SecondFER Frame Erasure RateFESES Far End Severely Errored SecondFFS For Further StudyFM Fault ManagementFP Frame ProtocolFTAM File Transfer Access ManagementFTP File Transfer ProtocolGb Gb interface (between SGSN and BSC)GC General Control (SAP)GCRA Generic Cell Rate AlgorithmGFR Guaranteed RateGGSN Gateway GPRS Serving NodeGMM MM for GPRS servicesGMSK Gaussian Minimum Shift KeyingG-PDU T-PDU plus GTP headerGPRS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CSI GPRS CAMEL Subscription Information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RNC Generic RNCGSM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TP GPRS Tunnelling ProtocolGTP-u GTP user planeHCS Hierarchical Cell StructureHE Home EnvironmentHEC Header Error ControlHFN Hyper Frame NumberHHO Hard HandoverHO HandoverHOP High Order PathHOVC Higher Order Virtual ContainerIBTS uplink Interference signal power level at Node B ICB Inter Carrier BoardICD Interface Control DocumentICH Indicator CHannelICI Inter Carrier InterfaceIE Information ElementIEC Incoming Error CountIETF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K Integrity KeyIMA Inverse Multiplexing for ATMIMEI 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IMEISV 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 Software VersionIMSI 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 (identical for IMUI; used in G SM context)IMUI International Mobile User Identity (identical to IMSI; seems to replace IMSI in UMTS context)INI Inter Network InterfaceIP Internet ProtocolISCP Interference Signal Code PowerISDN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ISF Incoming Signal FailureIS-FL Idle Slot Forward LinkISID Idle Signal IdentificationISO International Organis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T Information TechnologyITU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Iu Reference point between Access and Serving Network domainsIub Iub interface (between Node B and RNC)Iu-CS Iu towards the Circuit Switched-Service Domain of the Core NetworkIu-PS Iu towards the Packet Switched-Service Domain of the Core NetworkIur Iur interface (between RNC and RNC)IWF Inter Working FunctionIWU Inter Working UnitJD Joint DetectionKbps kilo-bits per secondKSI Key Set IdentifierKsps kilo-symbols per secondL1 Layer 1 (physical layer)L2 Layer 2 (data link layer)L3 Layer 3 (network layer)L3-CE Layer 3 Compression EntityLAC Link Access ControlLAI Location Area IdentityLAN Local Area NetworkLAPD Link Access Protocol for D-channelLB Laser BiasLCAF Location Client Authorisation FunctionLCCF Location Client Control FunctionLCCTF Location Client 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 FunctionLCD Loss of Cell Delineation (transmission context)LCD Low Constrained Delay (traffic context)LCF Location Client FunctionLCS Localisation Client ServiceLDD Low Delay DataLIR Limited IP Routing entity (in the RNC)LLC Link Layer ControlLMT Local Maintenance TerminalLNA Low Noise AmplifierLOF Loss of FrameLOP Low Order PathLOP Loss of PointerLOS Loss of SignalLPA Linear Power AmplifierLSA Localised Service AreaLSB Least Significant BitLSBF Location System Billing FunctionLSCF Location System Control FunctionLSN Local Sub NetworkLSPF Location Subscriber Privacy FunctionLT Laser TemperatureLTOA Latest Time of ArrivalMA Multiple AccessMAC Medium Access ControlMAC-c MAC entity handling common channels (RACH, FACH)MAC-d MAC entity handling dedicated channels (DCH)MAC-I Message Authentication Code used for data Integrity of signalling mess agesMAC-sh MAC entity handling shared channel (DSCH)MAHO Mobile Assisted HandoverMBS Maximum Burst SizeMCC Mobile Country CodeMCD Manual Configuration DataMcps Mega-chips per secondMD Macro-diversityME Mobile EquipmentMEHO Mobile evaluated handoverMIB 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MM Mobility ManagementMNC Mobile Network CodeMNRG Mobile station Not Reachable for GPRS flagMNRR Mobile station Not Reachable ReasonMO Mobile OriginatedMOHO Mobile Originated HandoverMS Multiplex Section (transmission context)MS Mobile Station (GSM or security context)MS-AIS Multiplex Section Alarm Indication SignalMSB Most Significant BitMSC Multi-Slot Cell (MPSR context)MSC Mobile services Switching Centre (Core Network Context) MSID Mobile Station IdentifierMSOH Multiplex Section OverheadMSP Multiplex Section ProtectionMS-RDI Multiplex Section Remote Defect IndicationMS-REI Multiplex Section Remote Error IndicationMSTE Multiplex Section Terminating ElementMT Mobile Terminated (call context)MT Mobile Terminal (equipment context)MTP Message Transfer PartMUI Mobile User IdentifierNAS Non Access StratumNBAP Node B Application PartNCP Node B Control PortNCSES Number of Consecutive Severely Errored SecondNDF New Data FlagNE Network ElementNEHO Network evaluated handoverNEM Network Element ManagerNMC Network Management CentreNNI Network Node Interface (includes INI and ICI interfaces) NP Nectar PilotNPC Network Parameters ControlNRT Non-Real TimeNSS Network Sub SystemNT Nectar TelecomNt Notification (SAP)NW NetworkN-PDU Network PDUO&M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OAM 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OCCCH ODMA Common Control ChannelODCCH ODMA 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ODCH ODMA Dedicated ChannelODI Outgoing Defect IndicationODMA Opportunity Driven Multiple AccessODTCH ODMA Dedicated Traffic ChannelOEI Outgoing Error IndicationOFS Out of Frame SecondOMC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entreOOF Out of FrameORACH ODMA Random Access ChannelOS Operation SystemOSF Offset FieldOSI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OSL Optical Signal LevelOTD Observed Time DifferenceOVSF Orthogonal Variable Spreading FactorPA Power AmplifierPC Power ControlPCCH Paging Control ChannelPCF Positioning Calculation FunctionPCH Paging ChannelPCM Pulse Code ModulationPCR Peak Cell RatePDCP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H Plesio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PDN Packet Data NetworkPDP Packet Data ProtocolPDU Protocol Data UnitPG Processing GainPHY Physical layerPhyCH Physical ChannelPI Paging IndicatorPICH Page Indicator ChannelPID Packet IdentificationPJC Pointer Justification CountPJE Pointer Justification EventPkg PackagesPLM Payload MismatchPLMN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M Performance Management/Performance Monitoring PMM MM for PS domainPN Pseudo NoisePOH Path OverheadPPI Plesiochronous Physical InterfacePPM Parts Per MillionPRACH 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CF Positioning Radio Co-ordination Function PS Packet SwitchedPSAP Presentation Service Access PointPSC Protection Switch CountPSD Protection Switch DurationPSMF Positioning Signal Measurement FunctionPSN Plane Switch NodePSTN 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PTE Path Terminating ElementPVC Permanent Virtual ConnectionP-TMSI Packet TMSI (equivalent to P-TMUI, used in GPRS context)P-TMUI Packet TMUI –(equivalent to P-TMSI, new name for it in the UMTS context)PTR PointerPUF Power Up FunctionQE Quality EstimateQoS Quality of ServiceQPSK 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RA Routing AreaRAB Radio Access BearerRAC Routing Area CodeRAC Radio Admission ControlRACH Random Access ChannelRAI Routing Area Identity (GPRS or Iu-PS context)RAI Remote Alarm Indication (transmission context)RAID 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RAN Radio Access NetworkRANAP Radio Access Network Application PartRAND Random ChallengeRB Radio BearerRDI Remote Defect IndicationRDN Relative Distinguished NameREI Remote Error IndicationRF Radio FrequencyRFC Request For CommentRFN Reference Frame NumberRLC Radio Link ControlRLCP Radio Link Control ProtocolRLS Radio Link SetRLs Radio LinksRNC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C Radio Network Connection ControlRNS Radio Network SubsystemRNSAP Radio Network Subsystem Application PartRNTI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tyRP Radio ProcessingRRC Radio Resource ControlRRM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RS Regenerator sectionRSCP Received Signal Code Power after despreadingRSOH Regenerator Section OverheadRSSI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RT Real TimeRU Resource UnitRX ReceiveSAAL Signalling AAL (equivalent to SSCF over SSCOP over AAL5) SACCH Slow Associated Control ChannelSAP Service Access PointSBR Statistical Bit RateSC Service ControlSCCH Synchronization Control ChannelSCCP Signalling Connection Control PartSCD Selective Cell DiscardSCH Synchronization ChannelSCR Sustainable Cell RateSCTP Simple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SD Supervision Data (context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SD Signal Degrade (context SDH)SDCCH Stand-Alone 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SDH 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SDU Service Data UnitSES Severely Errored SecondSF Signal Fail (transmission context)SF Spreading Factor (radio context)SFN System Frame NumberSG Study GroupSGSN 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SHO Soft Hand OverSIM Subscriber Information ModuleSIR Signal-to-Interference RatioSLM Signal Label MismatchSMS Short Message ServiceSN Serving NetworkSN Sequence NumberSNMP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SOH Section OverheadSONET Synchronous Optical NetworkSP Switching PointSPA Signalling Point AccessibleSPI Signalling Point Inaccessible (SS7 context)SPI Synchronous Physical Interface (SDH context)SPROC System PROCessorSRNC Serving RNCSRNS Serving RNSs-RNTI RNTI allocated by SRNCSSA Signalling Subsystem AccessibleSSADT Service Specific Assured Data TransferSSCF Service Specific Coordination FunctionSSCOP Service Specific Connection-Oriented ProtocolSSP Signalling Subsystem ProhibitedSSSAR Service Specific Segmentation And ReassemblySSTED Service Specific Transmission Error DetectionSTF Start FieldSTM Synchronous Transport ModuleSTM(-N) Synchronous Transport Module (-N)STS(-N) Synchronous Transport Signal (-N)STTD Space Time Transmit DiversityTB Transport BlockTBC To Be ConfirmedTBD To Be DefinedTBF Transport Block FormatTBS Transport Block SetTCH Traffic ChannelTCM Tandem Connection MonitoringTCOH Tandem Connection OverheadTCP 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TCP 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TC-RDI Tandem Connection Remote Defect IndicationTC-REI Tandem Connection Remote Error IndicationTCT Tandem Connection TraceTCTE Tandem Connection Terminating ElementTDD Time Duplex DivisionTE Terminal EquipmentTEID Tunnel Endpoint IDTFCI Transport Format Combination IndicatorTFCS Transport Format Combination SetTFI Transport Format IndicatorTFS Transport Format SetTFT Traffic Flow TemplateTFTP Trivial File Transfer ProtocolTIM Trace Identifier MismatchTLLI Temporary Logical Link IdentifierTM Transparent Mode (of RLC)TMN Tele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NetworkTMSI Temporary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 (used in GSM context, equivalent t o TMUI)TMUI Temporary Mobile User Identity (new name for TMSI in the UMTS context) TN Termination NodeTOA or ToA Time Of ArrivalTOAWE TOA Window End pointTOAWS TOA Window Start pointTP Termination PointTPC Transmit Power ControlT-PDU Original packet, for example an IP datagram, from UE or an externa l PDNTR Threshold ResetTRX Transmitter/ReceiverTSID Test Signal IdentificationTSS 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ization SectorTTC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mmitteeTTI Time Transmission Interval (Radio Context)TTI Trail Trace Identifier (O&M context)TTP Trusted Third Party (security context)TTP Trail Termination Point (transmission context)TU Tributary UnitTUG Tributary Unit GroupTUG(-n) Tributary Unit Group (-n)TU-n Tributary Unit-nTX TransmitU- User-UARFCN UTRA Absolute Radio Frequency Channel NumberUAS Unavailable SecondUBR Unspecified Bit RateUDD Unconstrained Delay Data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UE User EquipmentUEA UMTS Encryption AlgorithmUEFN User Equipment Frame NumberUIA UMTS Integrity AlgorithmUL UpLinkUM Unacknowledged Mode (of RLC)UMTS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NEQ UnequippedUNI User to Network InterfaceUP User PlaneUPC Usage Parameters ControlURA User Registration AreaUSCH Uplink Shared CHannelUSIM UMTS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UTRA 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UTRAN 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Uu Reference point between User Equipment and Infrastructure domains, UMTS radio interfaceUUI User to User IndicatorVA Voice Activity (factor)VBR Variable Bit RateVC Virtual ChannelVCC Virtual Channel ConnectionVCI Virtual Channel IdentifierVC-n Virtual Container n (n is 11, 12, 2, 3 or 4)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VP Virtual PathVPC Virtual Path ConnectionVPI Virtual Path IdentifierW-CDMA Wideband CDMAWG Working GroupWG-n Working Group (of 3GPP)WTR Wait-to-RestoreXMAC-I eXpected Message Authentication Code used for data Integrity of signa lling messagesXOR eXclusive ORXPU AuXiliary Processing UnitXRES Expected Response。

3gpp协议

3gpp协议

3GPP协议1. 引言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是一个跨国合作组织,致力于制定和发展无线通信标准和技术。

3GPP协议是由该组织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和规范,用于支持全球范围内的移动通信网络。

本文档将介绍一些常见的3GPP协议,包括LTE和5G等。

2. LTE协议LTE(Long-Term Evolution)是一种4G移动通信技术,它是3GPP协议中的一部分。

LTE协议定义了整个网络架构和通信协议层,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等。

•物理层:LTE物理层定义了信道、调制解调、传输和编码等。

它使用了OFDM(正交频分多路复用)和MIMO(多输入多输出)等技术,以提供高速数据传输和更好的信号质量。

•数据链路层:LTE数据链路层负责广播和多址接入,以及无线资源的调度和管理。

它使用了一种称为LTE无线接入接口的协议,用于无线资源的分配和调度。

•网络层:LTE网络层包括用户面和控制面,它负责用户数据的路由和传输,以及控制消息的传递。

LTE网络层使用I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并提供QoS(服务质量)管理、移动性管理和安全性等功能。

•应用层:LTE应用层提供基于IP的应用服务,如VoIP(语音通信)、视频流媒体和互联网访问等。

3. 5G协议5G是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也是3GPP协议的一部分。

5G协议在LTE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和改进,以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更低的延迟和更好的网络容量。

•物理层:5G物理层采用了新的技术,如更高的频率、更宽的频带和更高的MIMO级别等。

它可以支持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低的延迟。

•数据链路层:5G数据链路层引入了新的帧结构和调度算法,以提高网络的容量和效率。

它还支持更复杂的调度和编码技术,以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

•网络层:5G网络层引入了网络切片(Network Slicing)的概念,以支持不同种类的应用和服务。

它还支持更灵活的移动性管理和安全性机制。

•应用层:5G应用层将继续提供基于IP的应用服务,并支持更高质量的多媒体传输和更低的延迟。

3GPP5G架构演进

3GPP5G架构演进

3GPP5G架构演进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是一个全球性的标准化组织,致力于移动通信技术的演进和发展。

5G(第五代移动通信)是3GPP的最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旨在推动高速、低延迟、高可靠性和广泛连接的无线通信服务。

3GPP的5G架构演进可以概括为三个关键方面:核心网络演进、无线接入网络演进和新业务需求满足。

首先,核心网络演进是5G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5G核心网络(5GC)是基于云原生的、灵活的、可编程的网络架构。

它采用了网络切片技术,允许网络资源动态分配,并为不同的业务场景提供定制化的网络服务。

5GC还引入了边缘计算和网络功能虚拟化的概念,以支持更低的延迟和更高的容量需求。

此外,5GC还提供了更加智能的用户和设备管理机制,以实现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更高的网络安全性。

其次,无线接入网络演进是5G架构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5G采用了新一代无线接入技术,如新空口技术(New Radio,NR)和毫米波通信技术,以提供更高的数据吞吐量和更低的传输延迟。

此外,5G还引入了多连接的概念,允许用户设备同时连接多个基站,以提供更广覆盖和更稳定的网络连接。

最后,新业务需求满足是5G架构演进的核心目标之一、5G旨在支持多种不同的业务场景,如增强移动宽带(eMBB)、超低延迟通信(uRLLC)和大规模物联网(mMTC)。

为了满足这些不同的业务需求,5G引入了网络切片技术,将网络资源划分为多个独立的切片,并为每个切片提供定制化的网络服务。

这样,在同一网络基础设施下,可以同时支持高容量的移动宽带、低延迟的实时通信和大规模的物联网连接。

总之,3GPP的5G架构演进涉及核心网络演进、无线接入网络演进和新业务需求满足三个方面,旨在提供更高速、低延迟、高可靠性和广泛连接的无线通信服务。

这些演进将推动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并为各种新兴业务场景提供更好的支持,从而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3GPP介绍文档导读

3GPP介绍文档导读

3GPP介绍文档导读0 背景在平时的电信协议和业务的研究过程中,标准看的非常多。

在查阅3GPP相关标准时会对其浩瀚的文档结构及编号产生恐惧感。

本章将为您讲述如何去查找3GPP文档以及如何读懂其特有的文档编号。

1 3GPP组织介绍3GPP的全称是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中文翻译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

它是领先的3G技术规范机构,是由欧洲的ETSI,日本的ARIB和TTC,韩国的TTA以及美国的T1 在1998年底发起成立的,旨在研究制定并推广基于演进的GSM核心网络的3G标准,即WCDMA,TD-SCDMA,EDGE等。

中国无线通信标准组(CWTS)于1999年加入3GPP。

3GPP的目标是实现由2G网络到3G 网络的平滑过渡,保证未来技术的后向兼容性,支持轻松建网及系统间的漫游和兼容性。

3GPP最初的工作范围是为第三代移动系统制定全球适用技术规范和技术报告。

第三代移动系统基于的是发展的GSM核心网络和他们所支持的无线接入技术。

随后3GPP的工作范围得到了改进,包括为移动通信(GSM)技术规范和技术报告包括发展的无线接入技术(包括GPRS和EDGE)维护和制定全球系统。

3GPP由项目协调组(PCG)和技术规范组(TSGs)组成,如需要,各技术规范组可建立工作组。

如下图示为3GPP的组织结构图:2 规范导读及文档命名规则从编号说起,3GPP大部分协议是AA.BBB-CCC类型的编号.其中A,B,C都代表单个数字.协议命名的规则为AA.BBB-CCC,其中CCC说明协议的版本.例如820大致说的就是协议的R8版本.640含义为协议的R6版本.后面的数字为小版本,不用太关注.AA.BBB,说明的是协议号,自我感觉,没什么规律.21.XXX-35.XXX用的较多,其他的没感觉.现在协议已经从Rel1到Rel9.但协议中,网络的基本架构从R5以来没怎么变过.在R3中划分了MSC,HLR等网元在R5中进一步把MSC 划分为软交换和MGW两个部分,控制和承载分离.在R6中引入了IMS 内容(记不清了,大家考证一下).现在最新的版本中加入了LTE的标准.其中有些是GSM协议,有些是UMTS的协议.GSM协议的列表可以参考01.01 / 41.101.UMTS 协议的列表可以参考21.101.当然,有些协议及属于GSM也属于UMTS.我们在查阅3GPP文档时,在文档的最上方都会见到类似于3GPP TS 23.140 V6.15.0 (2008-03)这样的字符串,他们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吗?我们首先要理解,3GPP的文档分为TR和TS两种,分别对应Technical Reports(技术报告)和T echnical Specification(技术规范)。

3gpp协议导读

3gpp协议导读

3gpp协议导读3GPP协议导读。

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是一个国际标准化组织,致力于制定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规范。

它的成员包括全球各地的电信运营商、设备制造商、技术提供商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3GPP协议是由这些成员共同制定的,它规定了移动通信系统的各种技术规范和协议。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3GPP协议的组成。

3GPP协议由多个技术规范组成,其中包括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接入网络)、Core Network(CN,核心网络)和Services(业务)等部分。

RAN包括了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和无线接入网,而CN则包括了核心网和传输网。

Services部分则涵盖了各种移动通信业务,如语音通信、短信、数据传输等。

这些技术规范和协议共同构成了3GPP协议的框架。

在3GPP协议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就是无线接入技术。

目前,3GPP协议中使用的无线接入技术包括了GSM、UMTS和LTE等。

GSM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的第一个数字无线通信技术,它为后来的移动通信技术奠定了基础。

UMTS则是3GPP协议中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它提供了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丰富的业务功能。

而LTE则是4G移动通信技术,它进一步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和网络容量,为移动宽带通信提供了更好的支持。

此外,在3GPP协议中,核心网技术也是至关重要的。

核心网是移动通信系统的中枢部分,它负责处理用户数据、信令和业务控制等功能。

在3GPP协议中,核心网技术包括了移动交换中心(MSC)、业务支持系统(BSS)、家庭位置寻呼(HPLMN)等。

这些技术规范和协议为移动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基础支持。

除了无线接入技术和核心网技术,3GPP协议中还包括了各种业务规范和协议。

这些业务规范和协议涵盖了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各种业务需求,如语音通信、短信、数据传输、位置服务等。

它们为移动通信系统的各种业务提供了技术支持和规范要求。

总的来说,3GPP协议是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规范和协议,它由全球各地的电信运营商、设备制造商、技术提供商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共同制定。

3gpp协议导读

3gpp协议导读

3GPP协议导读导言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对3GPP协议的简要导读,介绍其背景、应用领域以及一些重要的协议标准。

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是一个国际标准化组织,致力于制定移动通信技术相关的标准,为全球移动通信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背景3GPP成立于1998年,由一些全球领先的电信标准化机构组成,包括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美国电信工业协会(TIA)、中国电信标准化组织(CCSA)等。

其主要目标是制定全球通用的移动通信标准,以促进全球移动通信市场的互操作性和可持续发展。

应用领域3GPP协议主要应用于移动通信领域,包括2G(第二代)、3G和4G(第四代)等多个移动通信标准。

它定义了移动通信网络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协议和接口,确保不同设备和网络能够互相通信和交互。

通过3GPP协议,用户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移动通信,享受语音通话、短信、数据传输等各种移动通信服务。

3GPP协议标准3GPP协议标准由一系列技术规范组成,其中包括无线接入技术、核心网络技术、服务和功能等方面的规范。

下面是一些重要的协议标准的简要介绍:1.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是3GPP定义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支持高速数据传输和多媒体业务。

它采用了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技术,可以实现更高的系统容量和更好的频率复用效率。

2.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3GPP定义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标准,主要用于数据传输。

它采用了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 Access)技术和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技术,可以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好的用户体验。

3.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是3GPP定义的一种基于IP的多媒体通信系统,用于支持语音、视频和其他多媒体业务。

3GPP各版本简介及发展

3GPP各版本简介及发展

3GPP各版本简介及发展1、99版本最早出现的各种第三代规范被汇编成最初的99版本,于2000年3月完成,后续版本不再以年份命名。

99版本的主要内容为:新型WCDMA无线接入。

引入了一套新的空中接口标准,运用了新的无线接口技术,即WCDMA技术,引入了适于分组数据传输的协议和机制,数据速率可支持144、384Kbit/s及2Mbit/s。

其核心网仍是基于GSM的加以演变的WCDMA核心网。

3GPP标准为业务的开发提供了三种机制,即针对IP业务的CAMEL功能、开放业务结构(简称OSA)和会话启始协议(简称SIP),并在不同的版本中给出了相应的定义。

99版本对GSM中的业务有了进一步的增强,传输速率、频率利用率和系统容量都大大提高。

99版本在业务方面除了支持基本的电信业务和承载业务外,也可支持所有的补充业务,另外它还支持基于定位的业务(LCS)、号码携带业务(MNP)、64kbit/s电路数据承载、电路域多媒体业务以及开放业务结构等。

2、Release4R4规范在2001年3月“冻结”,意为自即日起对R4只允许进行必要的修正而推出修订版,不再添加新特性。

所有R4规范均拥有一个“4.x.y”形式的版本号。

R4无线网络技术规范中没有网络结构的改变,而是增加了一些接口协议的增强功能和特性,主要包括:低码片速率TDD,UTRA FDD直放站,Node B同步,对Iub和Iur上的AAL2连接的QoS优化,Iu上无线接入承载(RAB)的QoS协商,Iur和Iub的无线资源管理(RRM)的优化,增强的RAB支持,Iub、Iur和Iu上传输承载的修改过程,WCDMA1800/1900以及软切换中DSCH功率控制的改进。

R4在核心网上的主要特性为:电路域的呼叫与承载分离:将移动交换中心(MSC)分为MSC服务器(MSC Server)和媒体网关(MGW),使呼叫控制和承载完全分开。

核心网内的七号信令传输第三阶段(Stage 3):支持七号信令在两个核心网络功能实体间以基于不同网络的方式来传输,如基于MTP,IP和ATM网传输。

3gpp协议标准

3gpp协议标准

3gpp协议标准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协议规范是一组由来自各个行业的技术专家制定的国际标准,旨在为移动通信的硬件和软件之间的互通性、兼容性和可操作性提供全面的支持。

3GPP协议技术面临的挑战是它不仅要支持一个国家的移动通信网络,还要支持全球多国的网络,因此发布的标准必须具有更高的通用性和可移植性。

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技术标准是一组定义、设计和实现GSM、UMTS和LTE(长期演进)网络的技术规范。

这些技术规范被称为信令、应用程序、服务和终端标准。

这些标准定义了网络架构、信令、终端设备和其他基础设施等。

它们包括信令协议、多媒体消息服务、语音识别和交互服务以及数据和短信传输服务等的规范。

3GPP的标准包括信令、多媒体、监督控制、安全以及应用程序接口等。

它们有助于确保符合3GPP标准的终端能够接受和传输各种类型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数据、语音、短信、图片和多媒体信息,从而满足用户对无线通信和多媒体服务的要求。

3GPP标准还提供了应用程序接口,允许开发人员为移动通信网络添加新的服务,从而满足用户的需求。

3GPP规定的技术标准涵盖了无线通信的各个方面,从提供数据和多媒体服务的接口、协议、元数据格式,到网络安全、中继链路加密和身份认证等方面。

该标准定义了服务器、网络设备和终端如何通信和互相交互,以实现高效的移动通信。

此外,3GPP标准还定义了终端设备在网络服务中的信息检索、安全管理等方面,以及跨多种终端设备如何进行通信的标准。

此外,3GPP也定义了对当前硬件和软件的测试标准,用以评估移动通信硬件的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以确保其符合3GPP标准要求。

3GPP标准也被广泛用于移动通信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和性能测试等领域。

3GPP定义的标准有助于促进全球移动通信网络的统一和一致,从而使移动终端能够在不同网络中自由流动,从而发挥移动客户的最大价值。

这也使得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受益匪浅,提高了通信质量,带来了更好的体验。

3gpp协议

3gpp协议

3gpp协议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是一个由电信行业的标准化组织组成的国际性非营利性联盟,成立于1998年,并于1999年推出了第一版标准。

目前的最新版本为Release 16,已于2020年完成制定,包含了5G以及LTE(Long-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等多种移动通信技术的标准。

3GPP由来自全球各地的超过400家企业组成,涵盖了电信网络运营商、设备供应商、终端制造商、软件厂商等各种类型的企业。

这些企业共同协作,制定和发布一系列与移动通信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这些标准和规范是确保各种设备和技术之间互相兼容,从而实现全球范围内移动通信互联互通的基础。

3GPP协议涉及到的技术非常多,可以分为核心网和无线接入网两种部分。

其中,核心网主要处理用户位置跟踪、安全性控制等与用户相关的服务;而无线接入网则是负责数据传输以及其他无线通讯相关的服务。

在核心网中,主要的技术标准包括了基于IP(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的所有网络架构、用户数据处理、安全框架等等。

这些技术是确保移动通信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的基础。

在无线接入网中,3GPP协议也包括了多项技术标准,如空口接口的协议、移动性管理、群组通信、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控制等等。

这些技术标准使得不同种类的无线终端可以方便地接入移动通信网络,同时也提高了整个通信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3GPP是一个非营利性联盟,但是它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是需要收费的。

这些费用会由3GPP分配给各个参与企业,用于支付标准的制定和维护成本。

综上所述,3GPP是确保移动通信全球互联互通的基础组织。

它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是许多设备和技术之间兼容的关键,有助于提升通信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3GPP5G架构演进

3GPP5G架构演进

3GPP5G架构演进5G网络在3GPP的架构演进中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从最早的2G和3G网络,到后来的LTE和4G网络,再到如今的5G网络,每一代移动通信技术都在不断地进步和演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讨论3GPP对5G架构的演进和改进,以及这些改变对未来移动通信的影响。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3GPP是什么。

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是一个全球性的移动通信标准组织,致力于制定和发展全球通用的无线通信标准。

3GPP联合了来自全球范围内的运营商、设备厂商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共同推动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在过去的几年里,3GPP一直在推动5G技术标准的制定,以满足越来越多的用户对高速、低延迟和大容量移动通信的需求。

在5G架构的演进中,3GPP对以往的LTE和4G网络进行了重大改进和优化,以提高网络性能、覆盖范围和用户体验。

下面是一些3GPP对5G架构进行改进的主要方面:1.网络架构优化:5G网络采用了一种新的分层架构,将网络分为核心网和边缘计算层。

核心网负责处理数据流量和控制信号,而边缘计算层则负责将数据处理在距用户更近的位置,以减少延迟和提高响应速度。

这种分层结构使得5G网络更加灵活和高效。

2.新功能支持:5G网络引入了一些新的功能和技术,例如网络切片、物联网支持、增强移动宽带、多连接和低功耗等。

这些新功能和技术使得5G网络更加适应不同场景和应用需求,从而提供更加个性化的通信服务。

3.软件定义网络(SDN)和网络功能虚拟化(NFV):3GPP对5G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是SDN和NFV。

这两种技术可以将网络功能从硬件设备中解耦,并通过软件来实现,从而提高网络灵活性和可管理性。

SDN和NFV 可以帮助运营商降低网络部署和运营成本,同时提高网络性能和可靠性。

4.多接入技术融合:5G网络将支持多种接入技术(如Wi-Fi、蜂窝、卫星等)的融合,以提供更加全面和无缝的网络覆盖。

这种多接入技术融合可以帮助用户在不同网络环境下实现无缝切换和平滑漫游,从而提供更加稳定和可靠的通信服务。

名词解释--3GPP

名词解释--3GPP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是领先的3G技术规范机构,是由欧洲的ETSI,日本的ARIB和TTC,韩国的TTA以及美国的T1在1998年底发起成立的,旨在研究制定并推广基于演进的GSM核心网络的3G标准,即WCDMA,TD-SCDMA,EDGE等。

中国无线通信标准组(CWTS)于1999年加入3GPP。

3GPP受组织合作伙伴委托制定通用的WCDMA技术规范。

其组织机构分为项目合作和和技术规范两大职能部门。

项目合作部(PCG)是3GPP的最高管理机构,负责全面协调工作;技术规范部(TSG)负责技术规范制定工作,受PCG的管理。

3GPP的目标是实现由2G网络到3G网络的平滑过渡,保证未来技术的后向兼容性,支持轻松建网及系统间的漫游和兼容性。

3GPP2主要工作是制订以ANSI-41核心网为基础,cdma2000为无线接口的移动通信技术规范。

该组织于1999年1月成立,由美国TIA、日本的ARIB、日本的TTC、韩国的TTA四个标准化组织发起,中国无线通信标准研究组(CWTS)于1999年6月在韩国正式签字加入3GPP2, 成为这个当前主要负责第三代移动通信cdma2000技术的标准组织的伙伴。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成立后,CWTS在3GPP2的组织名称更名为CCSA。

美国TIA、日本的ARIB、日本的TTC、韩国的TTA和中国的CCSA这些标准化组织在3GPP2中称为SDO。

3GPP2中的项目组织伙伴OP由各个SDO的代表组成,OP负责进行各国标准之间的对应和管理工作。

此外,CDMA发展组织(CDG),Ipv6 论坛作为3GPP2的市场合作伙伴,给3GPP2提供一些市场化的建议,并对3GPP2中的一些新项目提出市场需求,如业务和功能需求等。

3GPP2下设4个技术规范工作组,TSG-A, TSG-C, TSG-S, TSG-X,这些工作组向项目指导委员会(SC)报告本工作组的工作进展情况。

SC负责管理项目的进展情况,并进行一些协调管理工作。

3GP

3GP

3gp[3gp是手机中的一种视频格式]3gp是手机中的一种视频格式3GP概述3GP是一种3G流媒体的视频编码格式,使用户能够发送大量的数据到移动电话网络,从而明确传输大型文件,如音频,视频和数据网络的手机。

3GP是MP4格式的一种简化版本,减少了储存空间和较低的频宽需求,让手机上有限的储存空间可以使用。

3GP是由在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一个协作的一组电信的合作伙伴。

该小组的目的是保持和批准的全球电信系统,基于GSM网络和无线接入技术。

该组织旨在建立一个全球性的移动网络,用户可以在访问移动计算技术在世界任何角落。

他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核心网络,提供全球服务,手机用户通过因特网使用。

它包括许多著名的通信提供商,如苹果,朗讯科技,微软,IBM,东芝,诺基亚,以及其他许多人。

3GP是一种3G流媒体的视频编码格式,主要是为了配合3G网络的高传输速度而开发的,也是手机中的一种视频格式。

3GP是新的移动设备标准格式,应用在手机、PSP等移动设备上,优点是文件体积小,移动性强,适合移动设备使用,缺点是在PC机上兼容性差,支持软件少,且播放质量差,帧数低,较A VI等格式相差很多。

3GP使用户能够发送大量的数据移到动电话网络,从而明确传输大型文件,如音频,视频和数据网络的手机。

这些文件涉及到大量的带宽,3GP格式,将这些档案可以从几乎任何地方。

许多现代移动电话提供3GP技术。

大多数3GP配备移动设备允许用户录制和播放视频使用手机。

这些影片也可以被视为在家里的电脑,转换后的文件,以适当的格式或安装适当的文件阅读器。

这些功能允许用户创建和记录影片,同时在旅途中,然后查看和修改他们的隐私,他们的家。

3GP是MP4格式的一种简化版本,减少了储存空间和较低的频宽需求,让手机上有限的储存空间可以使用。

3GP商店多种类型的视频文件(MPEG-4的第2部分,基于H.263器,MPEG-410部分)以及多种音频文件格式(AMR技术的笔记本,支持AAC-LC,AMR-WB,及AMR-WB+ )。

3gpp标准

3gpp标准

3gpp标准3GPP标准。

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是一个国际标准化组织,致力于制定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的技术规范。

它的成员包括了全球范围内的电信运营商、设备制造商、技术提供商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

3GPP的标准对于推动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创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GPP标准的制定是为了确保全球范围内的移动通信系统能够相互兼容,并且能够实现全球漫游。

这些标准不仅涉及到了网络基础设施,也包括了移动设备和服务。

通过制定统一的技术规范,3GPP为全球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持,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的通信互联互通。

在3GPP的标准中,涵盖了许多关键技术和领域,其中包括了LTE(长期演进)、5G、物联网、多媒体通信等。

这些标准不仅影响着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和运营,也对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在LTE标准中,3GPP提出了一系列的技术规范,包括了无线接入、核心网、业务支持系统等方面。

这些规范不仅提高了移动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效率,也为移动宽带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而在5G标准的制定过程中,3GPP致力于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5G的标准不仅涉及到了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也包括了更低的时延、更大的连接密度、更好的网络覆盖等方面。

这些标准的制定,将为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开辟新的空间,推动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

此外,3GPP的标准还涉及到了物联网、多媒体通信、网络安全等方面。

这些标准的制定,将为各种新兴应用和服务提供技术支持,推动移动通信技术与各行业的融合和创新。

总的来说,3GPP的标准制定是为了推动全球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这些标准不仅影响着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和运营,也对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未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演进,3GPP将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推动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为全球用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移动通信服务。

gpp简介

gpp简介

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化的伙伴项目一、概述3GPP(第三代伙伴计划)是积极倡导UMTS为主的第三代标准化组织,欧洲ETSI,美国T1,日本TTC,ARIB和韩国TTA以及我国CCSA都作为组织伙伴(OP)积极参与了3GPP的各项活动。

二、3GPP组织结构图1说明了3GPP的结构。

3GPP基本每一年出台一个版本(Release),对于该版本的总体业务功能和网络总体框架由业务和系统结构组(SA)来确定,所以SA组有些象总体组。

SA负责确定业务需求,以及实现该业务的总体技术方案,并将此要求映射到系统和终端等各部分,也就是下一层面的核心网(CN)组、无线接入网(RAN)组和终端(T)组。

具体的协议是由这三个组来完成的。

图1 - 3GPP 技术委员会组织结构业务和系统结构业务和系统结构(SA)它具体负责3GPP所承担工作的技术合作,并且负责系统的整体结构和系统的完整性。

应该指出的是,每个TSG都对它所涉及的规范有推进、批准和维护的责任。

SA1:业务需求1.SA1:业务能力a.业务和特征要求的定义b.业务能力和蜂窝、固定、无绳应用的业务结构的发展2.SA2:结构a.整个结构的定义、演进和维护,包括对一些特别子系统(UTRAN,GERAN,核心网,终端,SIM/USIM)的功能分配,关键信息流的识别b.在和其它TSG的合作中,定义所要求的业务,业务能力和由不同子系统提供的承载能力,包括使用分组和电路交换网的业务质量(QoS)3.SA3:安全框架的定义,整个系统安全方面的评论4.SA4:CODEC 方面a.定义端到端传输的原则b.相关规范的定义、推进和维护5.SA5网管:网管结构以及具体的信息模型核心网TSG核心网(TSG-CN)负责基于3GPP规范系统的核心网络部分的规范。

具体来说,它负责以下几方面的工作:CN1:无线接口层三信令:用户设备-核心网层间无线接口的层三协议(呼叫控制,会话管理,移动性管理)CN2与CN4目前将合并:智能网以及核心网络信令协议合并为一组CN3:与其他网络之间的互通业务终端TSG终端(TSG-T)负责终端设备的接口,以确保基于相关的3GPP规范的终端可以达到3GPP的目标。

介绍3GPP

介绍3GPP

LTE的网络结构的核心技术 的网络结构的核心技术
(3)调制与编码:LTE下行主要采用OPSK、 16QAM、64QAM三种调制方式。上行主要采用位 移BPSK、OPSK、8PSK和16QAM。信道编码 LTE主要考虑Turbo码,但若能获得明显的增益, 也将考虑其他编码方式,如LDPC码。
LTE的网络结构的核心技术 的网络结构的核心技术
LTE的主要技术特征 的主要技术特征
3GPP从“系统性能要求”、“网络的部署场景”、“网络 架构”、“业务支持能力”等方面对LTE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与3G相比,LTE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1)通信速率有了提高,下行峰值速率为100Mbps、上行为 50Mbps。 (2)提高了频谱效率,下行链路5(bit/s)/Hz,(3--4倍于R6版 本的HSDPA);上行链路2.5(bit/s)/Hz,是R6版本HSU-PA的 2--3倍。
3GPP LTE网络结构和功能划分
3GPP LTE网络结构和功能划分
由于与空中接口相关的功能都被集中在eNB,无 线链路控制(RLC)和媒体访问控制(MAC)都处于同 一个网络节点,从而可以进行联合优化和设计。 LTE采用由NodeB构成的这种单层结构,有利于 简化网络和减小延迟,与传统的3GPP接入网相 简化网络和减小延迟,与传统的 接入网相 比,LTE又减少了RNC节点,从而实现了低时延, 低复杂度和低成本的要求。
LTE系统性能需求
(1)峰值速率 下行瞬时峰值速率100Mbps(频谱效率5bit/HZ), 上行峰值速率50Mbps s(频谱效率2..5bit/HZ); (2)频谱效率 在真实负载的网络中,下行频谱效率为R6 HSDPA 的3~4倍,上行频谱效率为R6 HSDPA 的2~3倍; (3)控制面容量 每个小区在5MHZ带宽下最少支持200个用户; (4)控制面延迟 从驻留状态转换到激活状态的时延小雨100ms;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化的伙伴项目一、概述

3GPP(第三代伙伴计划)是积极倡导UMTS为主的第三代标准化组织,欧洲ETSI,美国T1,日本TTC,ARIB和韩国TTA以及我国CCSA都作为组织伙伴(OP)积极参与了3GPP 的各项活动。

二、3GPP组织结构

图1说明了3GPP的结构。

3GPP基本每一年出台一个版本(Release),对于该版本的总体业务功能和网络总体框架由业务和系统结构组(SA)来确定,所以SA组有些象总体组。

SA负责确定业务需求,以及实现该业务的总体技术方案,并将此要求映射到系统和终端等各部分,也就是下一层面的核心网(CN)组、无线接入网(RAN)组和终端(T)组。

具体的协议是由这三个组来完成的。

图1 - 3GPP 技术委员会组织结构
业务和系统结构
业务和系统结构(SA)它具体负责3GPP所承担工作的技术合作,并且负责系统的整体结构和系统的完整性。

应该指出的是,每个TSG都对它所涉及的规范有推进、批准和维护的责任。

SA1:业务需求
:业务能力
a.业务和特征要求的定义
b.业务能力和蜂窝、固定、无绳应用的业务结构的发展
:结构
a.整个结构的定义、演进和维护,包括对一些特别子系统(UTRAN,GERAN,核心网,终端,SIM/USIM)的功能分配,关键信息流的识别
b.在和其它TSG的合作中,定义所要求的业务,业务能力和由不同子系统提供的承载能力,包括使用分组和电路交换网的业务质量(QoS)
:安全框架的定义,整个系统安全方面的评论
:CODEC 方面
a.定义端到端传输的原则
b.相关规范的定义、推进和维护
网管:网管结构以及具体的信息模型
核心网
TSG核心网(TSG-CN)负责基于3GPP规范系统的核心网络部分的规范。

具体来说,它负责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CN1:无线接口层三信令:用户设备-核心网层间无线接口的层三协议(呼叫控制,会话管理,移动性管理)
CN2与CN4目前将合并:智能网以及核心网络信令协议合并为一组

CN3:与其他网络之间的互通业务
终端
TSG终端(TSG-T)负责终端设备的接口,以确保基于相关的3GPP规范的终端可以达到3GPP的目标。

它主要负责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a.基于UTRAN的终端设备性能规范
和它的接口规范
c.它所负责的工作项目管理
具体说来,TSG-T从事以下领域内的工作:
a.业务能力协议
b.消息
c.端到端业务的互通
USIM的功能和到移动终端的接口
e.终端接口的模型/框架,和业务(应用)的执行
f.终端的一致性测试规范
g.多模终端
无线接入网络
TSG无线接入网络(TSG-R)负责基于3GPP规范的系统的UTRAN,包括终端设备和UTRAN(FDD & TDD)的无线部分,要求和接口。

RAN1为无线接口物理层;
RAN2为无线接口层二和层三的无线资源管理;
RAN3为无线接入网络的结构(包括无线接入网络中的Iu接口,Iub接口等);RAN4为无线性能和RF系统方面的规范
3GPP 规范系列
3GPP总体规范根据工作程序可分为三个阶段:
1)Stage1: 业务需求定义
2)Stage2: 总体技术实现方案
3)Stage3: 实现该业务在各接口定义的具体协议规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