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 第十一课 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2023年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屹立在世界的东方》PPT课件

中 国
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浴血奋战,终
人
民 站
于结束了被侵略、受压迫的历史,挺直
起
来
腰杆站起来了!
了
1
2 你发现“土改”前后有哪些变化?
3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
4 和国土地改革法》。
5
在农村占农户总数不到
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
中 7%的地主、富农,占有总耕
国 人
地的50%以上,而占全国农户
3 的废墟,思考:原子弹破坏力如此之大,
4
为什么我国还要研制它?
5
自 力 更 生
扬 眉
你还知道哪些为新中国做出贡献的科学家?
吐
气 你能说说他们的故事吗?
1
2
3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以极大
4 的热情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精神投
5 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你还知道哪些模
自 力 更 生
扬
1
2 保家卫国 独立自主
3
4 为什么说抗美援朝是一场保家卫国的战争?
5
结合地图,你
保
能找出原因吗?
家
卫
国
独
立
自
主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1
2
3
为什么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
4
的人”?你能用英雄的故事来说明理由吗?
5
保 家 卫 国
独
立
自
主
战斗英雄黄继光
烈火中的邱少云 战斗英雄杨根思
1
2
3
收集更多资料,了解朝鲜战争中那些可
7.下列事件与其历史影响搭配不相符的一项是( B )。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11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11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集体备课)一. 教材分析《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11课的主题。
本课教材通过对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介绍,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豪自信的情感。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中国的发展历程、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中国对世界发展的贡献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于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拓展他们的视野和知识面。
同时,学生对于国家、民族的概念有一定的认知,但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培养他们热爱祖国、自豪自信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豪自信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3.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重要性。
2.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豪自信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中国的地位和作用。
2.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3.情感教育法: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热爱祖国、自豪自信的情感。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文章、图片等教学素材,用于情境创设和讨论。
3.课堂活动准备:准备相关的课堂活动道具和材料,如地图、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中国的地理位置,引出本课主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和教学素材,呈现中国的发展历程、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中国对世界发展的贡献等内容,让学生了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1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教案及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1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教案及教学设计教案:《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教学目标:1.初步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自豪感。
2.通过收集、处理信息等方法,提高获取信息、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了解开国大典、人民代表会议等概况,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初步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自豪感。
教学难点:了解开国大典、人民代表会议等概况,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出示照片:___在天安门上庄严宣布新中国成立。
1.提问:图片反映什么时候的什么事?2.旧中国是什么样的?过渡:中国历经战争之苦,人民渴望建立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这节课我们将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必要的准备工作。
二、理解政治协商会议中国革命成功,离不开各党派的支持和帮助。
因此,___提议召开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由全国各民族事,建立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得到了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热烈响应。
三、了解国旗、国徽及国歌知识1.国旗:样子、象征意义、国旗故事。
国旗样子:红色底色,旗面左上方一个黄色的大五角星,大五角星右方四颗小的五角星各有一个角尖对准大五角星的中心。
象征意义:红色象征革命。
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___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黄色较白色明亮美丽,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这是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在形式上也显得紧凑美观。
2.国徽:样子、象征意义、国徽故事。
国徽样子:天安门上的五星红旗,背景是一面辉煌灿烂的金黄色地球仪,地球仪正中是五星连珠的红色天安门城楼。
象征意义:五星红旗象征___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团结奋斗,金黄色地球仪象征中国人民团结一心,为建设美好的家园而不懈努力,红色天安门城楼象征中国人民勇敢无畏、坚韧不拔的精神。
3.国歌:歌词、曲调、国歌故事。
部编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11 《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课件

三.中国重返联合国
1971年10月25日大会 表决恢复中华人民共和 国代表席位。 中华人民 共和国是安全理事会五 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重返联合国 大舞台
国旗、国徽、国歌
国旗
样子:红色的底色,旗面左上方一个黄色的大 五角星,大五角星右方四颗小的五角星各有一 个角尖对准大五角星的中心。
象征意义: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 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 导下的革命人民大 团结,五角星用黄色是为着在红地上显出光明, 黄色较白色 明亮美丽,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尖 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这是表示围绕着一个中 心而团结,在形式上也显得紧凑美观。
第二课时
保家卫国独立自主
保家卫国
新中国成立不久,朝鲜内战爆发,美国乘机侵略朝 鲜,把战火烧到中国东 北边境,严重威胁中国的安 全。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决策, 中国人民志愿军毅然开赴朝鲜,最终打败了侵略者, 保卫了新生的人民共和国, 捍卫了世界和平。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抗美援朝 电影
西藏和平解放
1951年5月23日,西藏和平解放, 1959 年,西藏最终废除封建农奴制,解放了百万 农奴和奴隶,西藏人民更加深 切地感受到了 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 西藏的历史画卷掀 开了崭新的一页如 今的西藏,经过沧桑巨变, 经济发展, 家园秀美,人民安居乐业。
和平解放西 藏签字仪式
小结:
新中国成立后,广大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 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只有在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能取得革 命的胜利,才不会受到外国的欺辱,才能求 得生存和发展。
新中国的外教政策
中国在开展外交活动中发生了几件大事件 取得了巨大成就。
一.中缅、中印联合声明
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 休会期间,周恩来应邀 访问印度和缅句。中印、 中缅双方总理在联合声 明中,正式倡议将和平 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 国际关系的准则。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1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1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是人教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1课的主题。
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我国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和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些重大事件有所了解。
但在具体问题上,如我国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及其在国际上的地位,还需要通过教材的学习来进一步了解。
此外,学生对于国家的成就往往带有民族自豪感,但缺乏系统的、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领域去认识和理解祖国的伟大成就。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及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法,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及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领域去认识和理解祖国的伟大成就。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我国的发展成就。
2.案例教学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在分析案例中认识我国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
3.讨论教学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4.对比教学法:通过国内外对比,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我国的发展优势和潜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深入学习教材内容,了解我国在各领域的发展历程和成就;收集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设计教学活动方案。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我国在各领域的发展历程和成就;准备相关问题,以便课堂上讨论。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11 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第1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11 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的第11课时的内容。
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历史变迁,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文字,引导学生认识中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历史变迁,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和历史知识,对于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中国的历史变迁和在国际上的地位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文字资料,深入理解中国的历史变迁和在国际上的地位。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历史变迁。
2.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2.中国的历史变迁和在国际上的地位。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和文字资料,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2.案例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变迁和在国际上的地位。
3.讨论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师用书。
2.相关的地图和文字资料。
3.投影仪和电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中国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2.呈现(10分钟)通过文字和图片资料,呈现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特点。
3.操练(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对历史变迁的影响。
4.巩固(10分钟)通过案例教学法,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变迁和在国际上的地位。
5.拓展(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中国在未来发展中的机遇和挑战。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中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历史变迁的重要性。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11、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表格式教案

预设:
党和国家政府开设了扫盲班,教老百姓识字,图1展现的就是农民田间识字的情景。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拥有了自己的土地,图2展现的是农民丈量分配土地的情景。
新中国成立后,倡导婚姻自由,图3展现的就是妇女学习婚姻法பைடு நூலகம்情景。
4、知道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国家发生的巨大变化,体会我们国家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我国在国际上地位的不断提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等等。
预习要求
1、阅读课本76-81页的内容,初步体会新中国成立后发生的变化,体会我国在国际上地位的不断提高。
2、通过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
3、了解抗美援朝的一些资料,收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感人事迹。
教 学 过 程
旁 注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了14年的抗日战争和3年的人民解放战争,终于结束了战争的苦难,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纪元。
“乒乓外交”的故事:
故事起源于同年1971年3-4月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开赛前夕,周恩来召集有关人士开会时要求这次参赛要“接触许多个国家的代表队”,“我们也可以请他们来比赛”。同时他要在座的人“动动脑筋”。当比赛开始第一天,中国队乘巴士从住地去体育馆时,美国运动员科恩上来搭车,于是中国运动员庄则栋主动和他握手、寒喧,并送他一块中国杭州织锦留作纪念。这个细节被在场记者抓住,成为爆炸性新闻。4月3日中国外交部以及国家体委就是否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问题向中央请示。经过3天的反复考虑,毛泽东在比赛闭幕前夕决定邀请美国队访华。次日,美国国务院接到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关于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的报告》,立即向白宫报告。尼克松在深夜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发电报给美国驻日大使,同意中方的邀请。事后尼克松说:“我从未料到对中国的主动行动会以乒乓球队访问北京的形式得到实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11 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第1课时(说课稿)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11 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第1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11 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第1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中国人民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些重大事件有所了解。
但在本题中,涉及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系列成就,以及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和分析。
此外,学生对于国家、民族的概念有一定的认识,但需要进一步深化。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经济、科技、文化、外交等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认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国家认同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成就,以及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素材,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些重大成就,如原子弹爆炸、载人航天、高速铁路等,引导学生思考: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取得了哪些伟大成就?这些成就背后的原因是什么?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在不同领域取得的成就,以及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分析我国取得的成就,以及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第11课 教案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教案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视频: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成立了!
2、考考你:视频中,毛泽东主席所说的“今天”是哪一天?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1、师:1949年10月1日,首都30万军民齐聚天安门广场,参加开国大典。下午3时,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他亲自按动电钮,升起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这时乐队高奏《义勇军进行曲》,礼炮齐鸣。之后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活动,欢庆新中国的诞生。至此,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28年的英勇奋斗,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为庆祝国庆出主意,把爱国落实到行动中。
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的变化,增强国家认同感。
课堂小结
从教育到土地、到妇女权利、到选举权……新中国成立后,广大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
总结提升
板书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11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第2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保家卫国独立自主
单元
第三单元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军训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蛋雕作品
百所高校学子同唱《我爱你中国》刷爆朋友圈
国庆主题地铁
6、国庆小策划:为了庆祝2020年的国庆,你有什么好点子吗?
7、总结: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8、活动园:观察下面的图片,你发现新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
扫盲行动:保障劳动人民的受教育权利
2、想一想,说一说:假如你是当时在天安门广场上见证了新中国成立的其中一位百姓,当时的你,可能有着怎样的心情?为什么?
3、视频:开国大典第一次电动升旗,震撼人心
11 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

11 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教案)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述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在世界上的重要性,并且通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使学生能够认识到保护国家地理环境的重要性,树立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在世界上的重要性;2.掌握有关保护国家地理环境的法律法规;3.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热爱祖国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1.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在世界上的重要性;2.保护国家地理环境的法律法规。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保护国家地理环境的重要性;2.如何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引出问题:中国在亚洲的哪一个位置?为什么说中国是屹立在世界的东方?2.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中国的位置,并分析中国的地理位置在世界上的重要性。
二、讲授重点内容1.讲解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地理位置紧邻俄罗斯、蒙古、朝鲜、韩国、印度等国,是一个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非常丰富的国家;2.介绍中国的地理环境,包括气候、地形、领土面积等方面;3.引导学生对中国的自然环境保护进行思考,并通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来明确保护环境的重要性;4.帮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责任,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能力;5.树立学生的爱国热情,让他们从小就身体力行热爱祖国。
三、教学方法1.指导学生通过调查、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深入了解中国的地理环境;2.着重讲解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让学生明确保护环境的重要性;3.运用多媒体教具、实物展示、课件演示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4.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让学生从地理知识的角度认识中国,帮助他们了解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重要性,并从保护环境的角度着眼,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爱国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并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性,使教学中的内容更加丰富和生动。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1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1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等方面。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成立的不易,理解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对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情感态度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对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和改革开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认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
2.难点:引导学生认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培养爱国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感受新中国成立的喜悦,体会改革开放的成果。
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
2.视频:准备相关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改革开放的成果。
3.图片:收集相关图片,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新中国成立的喜悦氛围,引导学生感受新中国的成立是我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2.呈现(10分钟)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科技、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伟大成就。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直观感受我国的发展变化。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分组讨论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背后的原因。
小组代表发言: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引导学生认识到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对我国发展的重要意义。
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第11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说课稿

第11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面试小学道法的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七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的阐述。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是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十一课。
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近百年来的历史变迁,产生复兴中华的意愿。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五课,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知道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28年的英勇奋斗,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中国成立后,广大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
国家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稳步走上世界舞台,在国际事务中逐渐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国家。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西藏和平解放和抗美援朝的重大历史事件,激起学生为国骄傲的爱国热情。
(二)教学目标:1.能简述开国大典的史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知道中国人民协商会议的主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和历史意义。
3.知道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人物和意义。
教学重点:初步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简述开国大典的史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二、说学情分析本课教育对象为五年级学生。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增强,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表现欲,期待教师、同伴的赞许和认可。
他们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分析理解能力日渐增强。
但由于缺乏足够的生活经历,实践经验,其思维方式,思维角度不够全面。
这就要求教师能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掌握丰富的课程资源,巧妙设计问题,多角度引导探究。
三、说教法和学法1. 教法:启发式和讲授式相结合、小组合作探究法、游戏法2. 学法:自主学习探究、亲身实践法四、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谈话导入]1、同学们,去首都北京参观游览的人肯定都会去天安门广场,它是北京的象征,更是我们中国人心中神圣的地方。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件第11课 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王进喜、李四光
“宁肯少活 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这是王进喜的铮铮誓言,他不怕苦,不怕累, 勇于献身,被称为“铁人”。
李四光是我国的地质学家。根据他的地质力 学理论,我国相继发现了大庆、胜利、大港 等油田。
通过他们的故事,思考新中国能够在短短十多年内 改变“贫油”面貌,靠的是什么。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两弹一星
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 国在国际事务中逐渐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国家, 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面临很多困难,但老一辈外交 家排除万难,大大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收集他们的故事,说说你的收获。
中国重返联合国大舞台
1971年 10月 25日,联 合国大会通过了阿尔巴 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国 提出的“恢复中华人民 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 合法权利”的提案。
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成就
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 工 厂制造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业 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制造出
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交通 运输
业
1954年,川藏公路和青藏公 路建成通车;1957年,武汉 长江大桥建成
摘掉“贫油”帽子
新中国成立时,国内消费的石油几乎全部依靠进 口。自强不息的中国地质学家通过深入研究,发 现我国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随着 1959年 9月 26日大庆第一口井喷油,以及胜利、大港等一批 油田的发现和开发,中国石油工业的历史得以改 写,从此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到 1965年 ,中国的石油基本实现自给。
第三单元 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
11 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1.了解开国大典,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增强民族自豪感。 2.了解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原因及胜利的意 义,培养振兴中华的使命感。 3.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的一系列外交成就。 4.认识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成就,了解新中国 建设者的代表人物,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1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教案及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1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教案及教学目标:1、初步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自豪感。
2、通过收集、处理信息等方法,提高获取信息、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了解开国大典、人民代表会议等概况,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初步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自豪感。
教学难点:了解开国大典、人民代表会议等概况,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出示照片:毛主席在天安门上庄严宣布……1.提问:图片反映什么时候的什么事?2.旧中国是什么样的?师:近代的中国,由于战争的不断爆发,使中国遭受战争之苦。
饱尝了战争之苦的中国人民终于盼来了胜利.此时此刻他们最最希望的,最最渴望的是什么呢?过渡:不再打仗,幸福生活,建立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新的国家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又需要哪些准备工作呢,这节课…)二、理解政治协商会议师:一个国家由谁来领导呢,当时在中国有许许多多的党派,这些党派非常支持革命,可以说中国革命成功,离不开各党派的支持和帮助,于是中国共产党提议召开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什么叫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各民族党派的代表来共同商讨国家大事的会议。
简称政协会议。
)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的任务就是要建立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因此,这个提议得到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热烈响应。
三、知道国旗、国微、及国歌知识(1)国旗:样子、象征意义、国旗故事国旗样子:红色的底色,旗面左上方一个黄色的大五角星,大五角星右方四颗小的五角星各有一个角尖对准大五角星的中心。
象征意义:红色象征革命。
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五角星用黄色是为着在红地上显出光明,黄色较白色明亮美丽,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这是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在形式上也显得紧凑美观。
国旗制作者:1949年7月,为了迎接新中国的诞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人民日报》上登载了征求国旗图案的启事,立即得到公众的响应。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1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教学设计及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1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教学设计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展示了新中国的辉煌历程。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深入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及其原因等方面,还需加以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国家地位、国际形势等方面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
2.教学难点: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取得成就的原因及其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发展变化。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设计好针对性的问题,准备PPT。
3.提前给学生分组,分配任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
引导学生思考: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取得了哪些辉煌成就?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
通过PPT展示相关数据、图片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我国的发展变化。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我国取得成就的原因及其意义。
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问。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1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优质PPT课件(含3课时)

第一架国产喷气式歼击机
……
第一批解放牌汽车下线
但是大家要知道,这许多个 “第一”发生的基础是一个刚刚经 历多年战乱、积贫积弱的国家。
从“贫油”到产油国
什么石油?石油——又称原油,是从 地下深处开采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体。它 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 化形成的混合物,与煤一样属于化石燃料。 工业的发展离不开石油。
第11课 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第一课时
导入
图片反映什么 时候的什么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 政府,今天,成立了!”
近代的中国,由于战争的不 断爆发,使中国遭受战争之苦。 饱尝了战争之苦的中国人民终于 盼来了胜利,此时此刻他们最最 希望的,最最渴望的是什么呢?
政治协商会议
一个国家由谁来领导呢,当时 在中国有许许多多的党派,这些党 派非常支持革命,可以说中国革命 成功,离不开各党派的支持和帮助, 于是中国共产党提议召开全国人民 政治协商会议。
第三课时
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新中国 成立之后,我国在外交方面取得的成 就。今天我们看看1949年之后国家是 如何自力更生,扬眉吐气的。
在解放前,我们中国就是“一穷二白”的 国家。我们农业落后,工业基础也很薄弱,许 多日用品都需要从外国进口。国内的工业和农 业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今天我们就来看 看中国人事如何自力更生,扬眉吐气的。
“我们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 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欺负,就 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原子弹就是这么大的东西, 没有那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
——毛泽东
默读邓稼先的故 事,交流:什么地方 最令你感动?
结合航天特色, 讲述航天方面从无到 有的成就。
模范人物故事汇
结合上学期的学雷锋活动, 召开故事汇,交流模范人物的 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学习目标:
1、初步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激发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自豪感。
2、了解开国大典,人民代表大会概况,了解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精神。
3、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学习重点:
初步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激发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自豪感。
学习难点:
了解开国大典,人民代表大会概况,了解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精神。
学生准备:
搜集开国大典,人民代表大会概况,了解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历史。
我能行:
一、填空。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在()召开。
2、()、()、()是一个国家的象征。
3、()年()月()日,新中国诞生。
4、1951年5月23日,()和平解放。
5、新中国成立后,广大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的主人。
6、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
7、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承认()是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8、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爆炸成功。
二、判断题。
()1、曾联松设计的国旗图案最后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在上海召开。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4、中国人民志愿军毅然开赴朝鲜,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
()5、在抗美援朝攻击391高地的任务中,董存瑞壮烈牺牲。
()6、中国生产的第一辆汽车,由十堰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
()7、王进喜不怕苦,不怕累,勇于献身,被称为“铁人”。
()8、人民的好干部雷锋领导全县人民改变兰考面貌。
()9、我国第一辆自行设计制造的汽车是解放牌。
()10、钱学森是我国地质科学家、地质力学的创立人。
三、选择题。
1、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是()说的。
A、焦裕禄
B、雷锋
C、王进喜
2、被称为新中国“两弹元勋”的是()。
A、邓稼先
B、杨利伟
C、袁隆平
3、()是我国地质科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始人。
A、钱学森
B、邓稼先
C、李四光
4、1955年中国参加()会议,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A、联合国大会
B、万隆会议
C、遵义会议
5、周恩来总理访问()时,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泰国
B、越南
C、印度
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确立以()为国歌。
A、《义勇军进行曲》
B、《生命交响曲》
C、《歌唱祖国》
四、简答题。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10月1日,是新中国的生日,是中国人民永远的纪念日,2019年10月1日国家在北京浓重举行了建国70周年庆祝活动,举国欢呼,观看了直播。
谈谈自己观看70周年大阅兵的体会。
3、说出你知道的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故事,并谈一谈我们该怎样向他们学习。
附:第十一课参考答案:
一、填空:
1、北京
2、国旗国歌国徽
3、1949 10 1
4、西藏
5、新社会新国家
6、最可爱的人
7、中华人民共和国
8、原子弹
二、判断:
1------5 对错对错错
6-----10 错对错对错
三、单选:
1-------6 BACBCA
四、简答: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略
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