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第二、三区总体规划文本
第一章前言一、区位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是上海以西最邻近的城市;它的西部是无锡和常州,南部是嘉兴和湖州,北部长江对岸是南通。
京沪铁路、京杭大运风312国道都经过苏州市。
苏州市域面积8488平方公里,地势平坦。
太湖位于苏州市以西15公里;它汇集了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安徽南部的水流,并由多条河道注人长江。
苏州境内有众多湖泊、河流与太湖连接;创造怡人风景,使苏州成为众所周知的“东方威尼斯”。
苏州工业园区第二、二区位于首期开发区东部,涉及跨塘、斜塘、维亭、胜浦四个乡(镇),西距苏州怖中心约15公里,东距上海约万公里(用地现状见图1-1)。
二、背景1992年底,在中新双方合作开发苏州工业园区的构想下,展开选址工作1993年4月,苏州工业园区的概念规划首次呈报给苏州市人民政府;1993年5月呈报给江苏省人民政府。
这个概念规划,是苏州工业园区第一、一、三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的基础和指导。
1994年2月,由江苏省建设委员会主持审定厂苏州工业园区首期开发区(即第一区)的总体规划。
根据专家意见调整之后;于1994年6月里报正式成果给苏州市人民政府。
这个总体计划于1994年出获得江苏省人民政府的批准。
在此基础之上,展开首期开发区的详细规划。
1994年11月,首期开发区的详细计划通过专家审定。
这个详细规划于1994年12月获得苏州市人民政府的批准。
1995年5月,展开苏州工业园区第一区、第三区的总体规划,由新加坡市区重建局、驷马国际有限公司、裕廊环境私人有限公司和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局共同编制了结构规划。
1995年6月初;总体规划的四个成员单位会同苏州市及国际上参加专业规划的成员单位,在探讨确定了结构规划的基础上,展开了专业规划。
1995年6月底;在新加坡裕廊管理局,出裕廊环境工程私人有限公司和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局主持召开了总体规划讨论会,综合协调各专业规划。
经过多人论证,多方案比较,现形成总体规划报告。
三、参与单位1.参加编制的规划单位裕廊环境工程私人有限公司、新加坡市区重建局、驷马国际私人有限公司、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局2.参加编制的专业单位2.1由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局负责协调的专业单位(a)消防规划--苏州市消防支队(b)人防规划--苏州市人防办公室(c)航运规划--苏州市交通局(d)环保规划--苏州市工业园区环境保护局(e)邮电规划--苏州市邮电局(f)有线电视规划--苏州市有线电视台(g)化工园规划--中国化工部规划设计院2.2由裕廊环境工程私人有限公司协调的专业单位(a)供电--裕廊环境工程私人郁民公司与苏州供电局(b)供水、污水规划-- m/s Binnie&Partners(c)热电规划-- m/S Squire Mech Pie(d)煤气规划-- m/S Development Resources Pie Ltd与苏州工业园区配套供气有限公司(e)防洪、排水及河道规划--裕廊环境工程私人有限公司,苏州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所,河海大学(f)垃圾处理规划--m/S Keppel Integrated Eflgineering第二章规划结构一、性质第二区:高科技中心。
苏州工业园区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苏州工业园区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苏州工业园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其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在保障园区的有序发展、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规划目标与原则苏州工业园区的城市规划目标明确,旨在打造一个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的创新型园区。
为实现这一目标,遵循了一系列原则。
首先是可持续发展原则。
充分考虑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确保园区的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
在土地利用上,合理规划工业、商业、居住等不同功能区域,避免无序扩张和资源浪费。
其次是以人为本原则。
关注居民的需求和生活品质,规划中注重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如学校、医院、公园等,以提供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
再者是统筹协调原则。
协调园区内各个方面的发展,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等,实现各要素之间的平衡与协同。
同时,加强与周边区域的衔接,形成有机的整体。
二、土地利用规划在土地利用规划方面,苏州工业园区进行了精细的划分。
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将土地分为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等。
工业用地集中布局在特定区域,便于形成产业集群,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减少对其他区域的影响。
对于商业用地,注重其布局的合理性,与居住区域和交通枢纽相结合,方便居民消费和商业活动的开展。
居住用地的规划充分考虑居民的生活需求,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同时,注重居住环境的营造,合理控制建筑密度和容积率,保证充足的采光和通风。
公共设施用地的规划涵盖了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多个领域,确保居民能够享受到全面的公共服务。
三、道路交通规划良好的道路交通系统是园区发展的重要支撑。
苏州工业园区构建了多层次、立体化的交通网络。
主干道宽敞畅通,连接园区内各个重要区域,提高交通的通达性。
次干道和支路分布合理,方便居民出行和车辆分流。
公共交通得到了优先发展,地铁、公交等线路覆盖广泛,鼓励居民选择绿色出行方式。
同时,规划了充足的停车场和停车设施,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车辆停放需求。
苏州工业园区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苏州工业园区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1年版)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用地管理通则第三章建筑管理通则第四章住宅区规划管理第五章公共设施规划管理第六章工业区规划管理第七章景观与环境规划管理第八章附则附录一特定区域范围附录二建筑满窗日照计算规则总则第一条(目的依据)为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江苏省城乡规划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合作区范围内各项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工程及与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有关的活动,中新合作区外参照执行。
第三条(规划建设理念)园区规划建设应当体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总体要求,统筹安排各类建设项目和建设用地,完善功能布局、集约利用土地,保护景观和生态资源、改善人居环境。
第四条(特定区域)园区行政主管部门可视城市发展需要,将城市核心地区、旧城更新地区及大型公共绿地、滨水地区等在土地使用和建筑管理上有特别要求、需作特殊规定的地区划定为特定区域。
特定区域内的建设工程,应按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含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执行。
在规划设计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和特殊要求确定地块的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建筑退让和建筑间距等指标。
园区现行特定区域范围见附录一。
园区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需要另行制定特定区域的管理规定。
用地管理通则第五条(新增城市用地分类)园区内建设用地,按主要用途和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参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分类,并结合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在现行国标基础上新增部分用地类别。
第六条(兼容性控制)建设用地的使用和建设项目的选址,应当符合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并遵循土地使用兼容性的原则,按照《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中建设用地适建性的有关规定执行。
《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建设用地适建性规定中未列入的建设项目,由园区规划部门根据该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基础设施的条件核定其适建范围。
苏州工业园区城市用地分类标准V0.01
1、以GBJ137-90全部内容为基础,将园区特有的部分进行增补、融合。编码上,与GBJ137-90一致的均采用其编码,属于园区增补的,采用大类码+“U”+数字,如RU5居住(配套)。
2、《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的做法,将GBJ137-90中的C2升级为一级类(大类),并更名为商服用地,编码不变。大类由10类变成11类。
C5医疗卫生用地
C51医院用地
C52卫生防疫用地
C53休疗养用地
C6教育科研设计用地
C61高等学校用地
C62中等专业学校用地
C63成人与业余学校用地
C64特殊学校用地
C65科研设计用地
C7文物古迹用地
C8其它公共设施用地
T对外交通
T1铁路用地
T2公路用地
T21高速公路用地
T22一、二、三级公路用地
T23长途客运站用地
W1普通仓库用地
W2危险品仓库用地
W3堆场用地
交通运输、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
C公共设施用地
C1行政办公用地
C11市属办公用地
C12非市属办公用地
C3文化娱乐用地
C31新闻出版用地
C32文化艺术团体用地
C33广播电视用地
C34图书展览用地
C35影剧院用地
C36游乐用地
C4体育用地
C41体育场馆用地
C42体育训练用地
R3三类居住用地
R31住宅用地
R3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R33道路用地
R34绿地
R4四类居住用地
R41住宅用地
R4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R43道路用地
R44绿地
RU1低密度住宅用地
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年)项目单一来源公示
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年)项目单一来源公示中诚工程建设管理(苏州)股份有限公司受苏州宿迁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局的委托,拟对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年)项目进行单一来源采购。
一、情况说明:(1)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文件精神与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建立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意见》文件要求,一方面强调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另一方面允许设区市可以根据本地实际,确定市辖区单独编制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或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分区规划,并按有关规定报批必须在2020年前完成编制任务。
苏宿工业园区是江苏省南北共建园区的典范,是深化南北挂钩合作、加快苏北新型工业化进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规划任务重、起点高、时间紧。
(2)苏宿工业园区拓展区规划建设已提上日程,为苏宿工业园区整体发展考虑,急需一个总体性规划指导园区的统一协调发展,并为下一步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规划支撑。
(3)园区现行的《苏宿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按照江苏省关于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的相关要求,苏宿工业园区将按照法定程序开展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并以此为契机,严守发展底线,立足既有发展优势和特色,引领高质量发展。
项目预算:伍百万元整。
二、拟用单一来源采购的理由:(1)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省城规院)是江苏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下属事业单位,为我省综合实力最强的城乡规划设计机构,也是各级自然资源部门技术服务支持单位,承担了自然资源部空间规划局委托的《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方法》课题,并参与了江苏省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要点的制作工作。
同时省城规院《宿迁市总体规划(2015-2030)》以及苏宿工业园区选址意见、第一版《苏州宿迁工业园区总体规划》以及后续调整方案的编制单位。
存量规划背景下工业用地控规编制实践
(2)指标修正与建议
1)容积率。园区现状工业用地容积率平均值为0.71,未到达管理规定0.8的下限。现状最高容积率为2.67,超过园区工业用地2.0工业用地容积率的上限。对标国际新加坡、纽约工业用地的容积率指标,容积率的上限偏低,需要适度提高。
2)建筑密度。园区工业用地平均建筑密度为30%,未达到园区管理规定40%的下限控制,部分企业建筑密度超过60%。考虑硅谷与国家规范建筑密度30%的下限控制要求,维持原来园区管理规定40%的规定,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同时考虑工业转型研发办公需求,增加园区生产研发型工业用地的建筑密度控制指标不低于30%。
关键词存量更新工业用地控规管理实施
1引言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发展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时期,城市规划建设逐步由“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优化”[1],从原来的注重“物质形态”转向注重“利益分配”[2],从“粗放发展”转向“精细化发展”[3]。传统以增量为主的控规编制方法已难以适应转型背景下的多元化诉求,对于存量用地利用面临的用地权属处理、更新方式选择、公共利益保障以及经济效益分配问题往往力不从心[4]。而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工业用地快速增长,在高度工业化地区,存量的工业用地的控规编制也面临着多元诉求矛盾、管理实施的困难等问题。本文借助苏州工业园区工业用地发展控规的编制,从规划的应对与技术方法的运用,初步探索存量工业用地控规编制的路径。
苏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苏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苏州市人民政府二〇一一年十二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规划背景 (5)第一节区域概况 (5)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与特点 (5)第三节上轮规划实施评价 (8)第四节形势与要求 (10)第三章土地利用战略与规划目标 (12)第一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12)第二节土地利用战略 (13)第三节规划调控目标 (15)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 (17)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7)第二节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18)第五章区域土地利用调控 (22)第一节土地利用综合分区 (22)第二节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23)第三节区(市)土地利用调控 (24)第六章农用地保护与合理利用 (26)第一节严格保护耕地 (26)第二节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与建设 (27)第三节合理利用其他各类农用地 (27)第七章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29)第一节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29)第二节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30)第三节优化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 (31)第四节统筹配置城乡建设用地 (32)第五节强化建设用地集约利用 (33)第八章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 (35)第一节构建良好的生态基础 (35)第二节创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36)第三节加强减缓不良环境影响的措施 (37)第九章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管制 (39)第一节中心城区控制范围 (39)第二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与布局 (39)第三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管制 (42)第十章土地利用重大工程与重点建设项目 (44)第一节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重大工程 (44)第二节基础设施重点建设项目 (46)第十一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48)第一节完善规划管理运行机制 (48)第二节强化规划实施政策保障 (49)第十二章附则 (5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以及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两个率先”和“富民强省”的发展战略方针,统筹安排各类各业用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保障土地可持续利用,实现“文化名城、高新基地、宜居城市、江南水乡”的苏州市城市发展目标,编制《苏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详细规划
苏州⼯业园区详细规划⽬录第⼀章总则 (2)第⼆章规划依据、原则、发展⽬标 (2)第三章⼟地利⽤ (2)第⼀节总体⼟地利⽤分配2第⼆节⼟地利⽤细分4第四章指标体系和要素控制 (5)第五章综合交通规划 (7)第六章绿地、河湖系统 (10)第七章城市设计导则 (12)第⼋章分⽚区控制和建设指导 (14)第⼀节中⼼区控制和建设指导14第⼆节居住区控制和建设指导16第三节⼯业区控制和建设指导20第四节软件园控制和建设指导24第九章专项规划 (26)第⼀节市政公⽤⼯程规划26第⼆节综合防灾规划34附件⼀:论证意见附件⼆:规划背景XX新区⼆三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本第⼀章总则第 1 条为贯彻总体规划,适应XX新区发展的需要,加强规划建设管理,促进园区建设合理有序,特制定本规划。
第 2 条规划范围第 3 条“XX新区⼆三区”是指XX新区中新合作区的第⼆区、第三区两区,即本规划范围,位于⾦鸡湖东岸、青秋浦以西,北⾄娄江、南⾄斜塘河,共58.46平⽅公⾥。
第 4 条任何单位、团体和个⼈在本规划范围内的⼀切开发建设活动必须遵守本规划,规划⽂本和图则配套使⽤,具有同等法律效⼒。
第 5 条规划范围内的⼯程设计与建设除执⾏本规划外,尚需符合国家、江苏省现⾏的有关标准和规范。
第 6 条本规划⾃XX市⼈民政府批准之⽇起执⾏。
由XX新区管委会负责组织实施。
第 7 条若需对本规划进⾏局部调整或重⼤变更,应按法定程序进⾏。
第⼆章规划依据、原则、发展⽬标第 8 条规划依据1. 《中华⼈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4. 《城市⽤地分类与规划建设⽤地标准》(GBJ137-90)5. 《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6. 《XX新区第⼆三区总体规划》(1995)7. 《中国-新加坡XX新区⼆期建设指导详细规划报告》(1995)8. 《中国-新加坡XX新区三期建设指导详细规划初步报告》(1996)第 9 条规划原则1. 以总体规划为依据,坚持市场体制与法制化、规范化管理相结合。
苏州工业园区详细规划
目录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规划依据、原则、发展目标 (2)第三章土地利用 (2)第一节总体土地利用分配2第二节土地利用细分4第四章指标体系和要素控制 (5)第五章综合交通规划 (7)第六章绿地、河湖系统 (10)第七章城市设计导则 (12)第八章分片区控制和建设指导 (14)第一节中心区控制和建设指导14第二节居住区控制和建设指导16第三节工业区控制和建设指导20第四节软件园控制和建设指导24第九章专项规划 (26)第一节市政公用工程规划26第二节综合防灾规划34附件一:论证意见附件二:规划背景XX新区二三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第一章总则第 1 条为贯彻总体规划,适应XX新区发展的需要,加强规划建设管理,促进园区建设合理有序,特制定本规划。
第 2 条规划范围第 3 条“XX新区二三区”是指XX新区中新合作区的第二区、第三区两区,即本规划范围,位于金鸡湖东岸、青秋浦以西,北至娄江、南至斜塘河,共58.46平方公里。
第 4 条任何单位、团体和个人在本规划范围内的一切开发建设活动必须遵守本规划,规划文本和图则配套使用,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 5 条规划范围内的工程设计与建设除执行本规划外,尚需符合国家、江苏省现行的有关标准和规范。
第 6 条本规划自XX市人民政府批准之日起执行。
由XX新区管委会负责组织实施。
第 7 条若需对本规划进行局部调整或重大变更,应按法定程序进行。
第二章规划依据、原则、发展目标第 8 条规划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4.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5. 《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6. 《XX新区第二三区总体规划》(1995)7. 《中国-新加坡XX新区二期建设指导详细规划报告》(1995)8. 《中国-新加坡XX新区三期建设指导详细规划初步报告》(1996)第 9 条规划原则1. 以总体规划为依据,坚持市场体制与法制化、规范化管理相结合。
苏州工业园服务区详细规划
步行交通分析图
4.2 交通分析·步行系统 主要步行流线 次要步行流线 步行入口
五、节点示意 特色精品街 ——以特色产品为主的精品商业街,集聚各种品牌主力店、精品店等,该街区体现整个工业园区最高端的商业水平,风格上采用较为现代化的处理方式,例如玻璃与钢结构的结合、架空处理与室内廊道的穿插。
参与型公共活动空间 通过建筑界面与街区的塑造,以多层建筑为主,打造灵活、亲切的步行空间; 结合立面绿化和屋顶花园,打造高品质商业建筑群,为消费、生活提供易行宜乐的公共活动场所。
四、规划方案
总用地面积
14181.91㎡
总建筑面积
21641.47㎡
建筑占地面积
5593.15㎡
江苏工业园服务区 修建性详细规划
Mianzhu, China
一、背景 江苏工业园定位为绵竹中心城区南部以工业为主体的综合性、现代化产业园。总用地规模约8.10平方公里,其中产业用地约4.30平方公里,就业人口规模约6.1万人。 园区内目前没有形成综合性的商业服务区,生活消费、休闲娱乐主要依托中心城区,而中心城区的旧城中心和新城中心均位于城区偏北位置,空间的阻隔给园区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同时也给城市交通带来很大压力。 为缓解园区商业设施缺失带来的不便,本案拟在工业园区东部临德茂公路打造商业服务中心,为园区人口生活、休闲提供必要的设施。
餐饮、商业街 ——以时尚商业、餐饮服务、娱乐、零售业及主题店等多业态的功能混合区。充分体现园区商业服务中心便利、全面的业态定位,以街区的形式营造繁荣的商业氛围;建筑设计上延续精品商业街的现代风格,步行空间加强建筑与环境的协调。
商业办公 ——采用小高层的形式布置办公空间,外部进行立面的设计,使其具有地标特征,内部优化空间结构,灵活变化,创造富有活力的办公环境。底层辅以百货商场、超市等功能,提升建筑活力,完善综合体功能。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苏州市部分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苏州市部分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
批复
【法规类别】土地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苏政复[2011]66号
【发布部门】江苏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1.11.15
【实施日期】2011.11.1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苏州市部分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
(苏政复〔2011〕66号)
苏州市人民政府:
你市《关于上报审批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成果的请示》(苏府呈〔2010〕166号)悉。
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修订后的苏州市吴中区、相城区、高新区、工业园区和昆山市、吴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及苏州市吴中区所辖长桥街道、木渎镇、横泾街道、临湖镇、东山镇、金庭镇、郭巷街道、甪直镇、光福镇、胥口镇、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越溪街道;苏州市相城区所辖元和街道、太平街道、渭塘镇、北桥街道、阳澄湖镇、黄桥街道、黄埭镇、望亭镇;苏州高新区所辖浒墅关镇、通安镇、浒墅关经济
开发区、镇湖街道、东渚镇、枫桥街道、横塘街道;苏州工业园区所辖娄葑镇、唯亭镇、胜浦镇;昆山市所辖玉山镇、巴城镇、周市镇、陆家镇、花桥镇、淀山湖镇、张浦镇、周庄镇、千灯镇、锦溪镇、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吴江市所辖松陵镇、同里镇、平望镇、盛泽镇、横扇镇、七都镇、震泽镇、桃源镇、汾湖镇等共50个镇(街道、开发区、度假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二、强化规划的整体控制作用。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土地利用,发挥规划的整体控制作用,确保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落到实处。
苏州工业园区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规划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首个现代化产业园区,成立于1994年。
该园区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总面积为288平方公里,其中园区规划面积为121平方公里。
下面就园区的规划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苏州工业园区的总体规划目标是打造成为现代化、产城融合、国际化的科技创新园区。
园区规划分为多个功能区域,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区、生物医药产业区、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区、生态旅游区等。
高新技术产业区是园区的核心区域,主要以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这个区域拥有一流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和高科技创新团队入驻。
生物医药产业区是以发展生物制药、生物医疗器械、医疗信息化等医药健康产业为主的区域。
该区域拥有一流的研发机构和生产基地,吸引了包括恒瑞医药、葛兰素史克等世界一流企业在内的众多生物医药企业入驻。
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区是以发展软件开发、信息技术服务、商业流程外包等为主的区域。
园区拥有完善的软件开发和测试环境,提供高质量的软件服务和商业流程外包服务,吸引了诺基亚、IBM等世界著名企业在内的众多软件企业入驻。
生态旅游区则是将园区的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结合,打造成为集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生态保护和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园区通过保护现有的湿地和绿地,建设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和旅游景点,吸引游客和居民前来观光、度假和休闲。
此外,园区还规划了完善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网络、供电系统、通信网络等。
园区的道路网络连通性良好,供电系统稳定可靠,通信网络覆盖全区,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综上所述,苏州工业园区规划的主要目标是打造现代化、产城融合、国际化的科技创新园区。
通过高新技术产业区、生物医药产业区、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区和生态旅游区等功能区域的规划布局,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企业入驻,推动了园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首期开发区总体规划报告第1章苏州市概况1.1 天然环境苏州市域面积8488平方公里,其中178平方公里(包括14.2平方公里的古城)是属于市区。
苏州境内位于太湖东部的地区,包括苏州市本身,地势基本平坦。
太湖(2,425平方公里)位于苏州市以西15公里,它汇集了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安徽南部的水流,并由多条河道将水注入长江和大海,五千年前这里还是东海,所以在苏州境内有众多的湖泊、河流和水道与太湖连接。
这种纵横交错的河道网络有助于灌溉和运输,同时也能调节长江和太湖的水量和水位。
这些风景怡人的水道和湖泊,也使苏州成为众所皆知的“东方威尼斯”。
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是上海以西最邻近的城市,它的西部是无锡和常州,南部与浙江的嘉兴和湖州毗邻,北部长江对岸是南通市。
京沪线铁路和京杭大运河都经过苏州市,此外,完善的公路网络和众多的河流/水道网络也提供了前往苏州的水陆交通途径。
1.2 人口苏州市在1992年拥有总人口567万人。
其中:市区人口856,700人,自1975年以来,苏州市人口的平均增长率为每年1.85%,虽然增长率在1980年后开始下降(平均增长率是每年1.5%),但是随着苏州市的经济活动增加,外来人口涌人,这里的人口增长率相信会升高。
我们假设这个新的苏州工业园区必须要能应付每年2.0%的人口增长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外来人口对苏州市人口的增长具有显着的影响,这和苏州地区的情形相反,苏州地区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来自自然增长。
苏州市参与劳动者总数约占总人口的60,这和中国其他主要城市相似,如下表所示:第二产业(比如制造业),30-40%则从事第三产业(比如零售业、酒店和金融业)。
1.3 城市发展形式苏州是中国一大古城,以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迹以及秀丽的风景而着称。
古代的苏州市建于公元前514年,建城的地点就在目前14.2平方公里古城的所在地。
传统的城市格局以及独特的道路/河道系统大部分都被保留了下来。
苏州工业园区规划报告 ppt课件
ppt课件
8
四、图例 新城设计
ppt课件
9
ppt课件
10
ppt课件
11
ppt课件
12
ppt课件
13
ppt课件
14
ppt课件
15
ppt课件
16
ppt课件
17
ppt课件
18
ppt课件
19
ppt课件
20
ppt课件
21
ppt课件
22
ppt课件
23
ppt课件
24
ppt课件
ppt课件
5
5.以人为本,以大众为本 (邻里中心,金鸡湖) 6.土地价值的充分利用 —— 市场经济 7.环境的充分重视
城市空间形态、道路空间、湖边空间、地块内 的退线和绿化要求 建筑和景观的整合 绿化的比例及有效的利用
8.根据实际,科学的调整 (住宅的详规、学校的 规模、便利中心)
9.管理和编制的高度结合
ppt课件
6
b 、规划管理
特殊性:全面试点 方式:管理软件的事先制定 —— 立法
管理的基本点: 1.规划文件透明 2.严格规定流程 3.技术人员把关 4.违规的法定程序
ppt课件
7
三、园区规划的实施
行之有效 规划编制的深度较实用 —— 控制和灵活相结合 动态管理 规划不断深化直到工程实施完成(包括景观) 环节把握,全过程跟踪 (概念 —— 方案报批 —— 施工图审查 —— 验收)44Fra bibliotekppt课件
45
ppt课件
46
ppt课件
47
ppt课件
48
ppt课件
49
ppt课件
苏州园区规划方案
苏州园区规划方案苏州,这座被誉为“人间天堂”的古城,以其独特的园林文化和卓越的发展成就闻名全国。
作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节点城市,苏州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成为全球投资者及国内外人才的瞩目焦点。
为了更好地推动苏州的可持续发展,苏州园区规划方案应运而生,旨在为园区未来的发展描绘蓝图。
一、背景与目标苏州园区规划方案的制定是为了适应经济发展需求,推动园区建设向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
规划方案的目标是:提升园区的产业集聚能力;优化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园区的生态环境;推动园区的城市可持续发展。
二、产业集聚产业集聚是园区经济发展的关键。
苏州园区规划方案将以优化产业结构为基础,通过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优势产业,搭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提升产业链水平。
同时,规划方案还将重点发展先进制造、现代服务业和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园区打造新的增长动力。
三、基础设施建设优质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园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苏州园区规划方案将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提升交通、能源、水务等方面的基础设施水平。
特别是交通网络方面,规划方案将致力于打造更加便捷高效的交通体系,加强城市内外的交通联系,提升园区的交通运输能力。
四、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环境的改善是苏州园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规划方案将加强生态保护,推动园区内生态环境的需要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
通过建设生态湿地、绿地公园和生态农业等项目,提升园区的绿化覆盖率和生态环境质量,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态空间。
五、城市可持续发展苏州园区规划方案将积极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贯穿于规划的全过程中。
规划方案将注重节能减排,推动园区的绿色建筑、清洁能源等可持续发展项目的实施。
同时,规划方案还将加强对土地利用的规划管理,合理分配空间资源,促进城市形态的合理布局。
六、总结苏州园区规划方案的制定是为了推动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产业集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改善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努力,将提升园区的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为苏州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完整版)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设计规划
(完整版)苏州⼯业园区总体设计规划苏州⼯业园区⾸期开发区总体规划报告第1章苏州市概况1.1 天然环境苏州市域⾯积8488平⽅公⾥,其中178平⽅公⾥(包括14.2平⽅公⾥的古城)是属于市区。
苏州境内位于太湖东部的地区,包括苏州市本⾝,地势基本平坦。
太湖(2,425平⽅公⾥)位于苏州市以西15公⾥,它汇集了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安徽南部的⽔流,并由多条河道将⽔注⼊长江和⼤海,五千年前这⾥还是东海,所以在苏州境内有众多的湖泊、河流和⽔道与太湖连接。
这种纵横交错的河道⽹络有助于灌溉和运输,同时也能调节长江和太湖的⽔量和⽔位。
这些风景怡⼈的⽔道和湖泊,也使苏州成为众所皆知的“东⽅威尼斯”。
苏州位于长江三⾓洲腹地是上海以西最邻近的城市,它的西部是⽆锡和常州,南部与浙江的嘉兴和湖州毗邻,北部长江对岸是南通市。
京沪线铁路和京杭⼤运河都经过苏州市,此外,完善的公路⽹络和众多的河流/⽔道⽹络也提供了前往苏州的⽔陆交通途径。
1.2 ⼈⼝苏州市在1992年拥有总⼈⼝567万⼈。
其中:市区⼈⼝856,700⼈,⾃1975年以来,苏州市⼈⼝的平均增长率为每年1.85%,虽然增长率在1980年后开始下降(平均增长率是每年1.5%),但是随着苏州市的经济活动增加,外来⼈⼝涌⼈,这⾥的⼈⼝增长率相信会升⾼。
我们假设这个新的苏州⼯业园区必须要能应付每年2.0%的⼈⼝增长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外来⼈⼝对苏州市⼈⼝的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这和苏州地区的情形相反,苏州地区⼈⼝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来⾃⾃然增长。
苏州市参与劳动者总数约占总⼈⼝的60,这和中国其他主要城市相似,如下表所⽰:上海、天津和苏州的劳动⼒中少于10%是从事第⼀产业(⽐如农业和渔业),⼤约60%从事第⼆产业(⽐如制造业),30-40%则从事第三产业(⽐如零售业、酒店和⾦融业)。
1.3 城市发展形式苏州是中国⼀⼤古城,以拥有丰富的历史和⽂化遗迹以及秀丽的风景⽽著称。
古代的苏州市建于公元前514年,建城的地点就在⽬前14.2平⽅公⾥古城的所在地。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2-2030)的批复-苏政复[2014]86号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2-2030)的批复正文:----------------------------------------------------------------------------------------------------------------------------------------------------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2-2030)的批复(苏政复〔2014〕86号)苏州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报请审批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2-2030)的请示》(苏府呈〔2014〕42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你市报送的《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2-2030)》。
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要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决策部署,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要求,以现代化发展为引领,以发展方式转变为重点,以中新合作示范为特色,提升苏州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发展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合理控制人口和用地规模。
到2020年,园区规划人口规模115万人,建设用地控制在159.2平方公里以内;到2030年,规划人口规模135万人,建设用地控制在165.1平方公里以内。
三、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增量。
逐步清理闲置土地,以置换、加密、加层等方式挖掘低效土地潜力。
优化用地布局,加强土地利用和城市交通的相互协调,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抓好城市特色塑造和开敞空间建设,提升城市空间品质。
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逐步淘汰资源能源消耗过高的产业。
严格保护饮用水水源、河湖水系等重要生态开敞空间以及各类历史文化资源,持续改善园区环境面貌。
五、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完善铁路、公路、水运等对外交通运输体系,加强区域交通、城市交通以及各类交通方式的统筹组织和相互衔接。
苏州工业园区规划背景
苏州⼯业园区规划背景1995年版总体规划图附件⼆:苏州⼯业园区⼆三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背景●区位 1●原规划编制过程 1 ●规划调整的原因 2 ●规划调整思路 2●规划调整指导思想及园区发展⽬标 2●总体布局调整主要内容 2●⼆三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任务和⽬标 3中新合作区总体规划图 5 中新合作区道路交通规划图 6苏州⼯业园区⼆三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背景⼀、区位苏州⼯业园区中新合作区西距苏州市中⼼约15公⾥,东距上海约75公⾥,包括⼀区、⼆区、三区三个组成部分,由西向东顺序展开。
本规划的范围为其中⼆、三两区,位于中新合作区东部。
⼆、原总体规划、建设指导详细规划编制过程1994年—1995年,中新双⽅合作编制完成《苏州⼯业园区第⼆、三区总体规划》,该规划于1995年10⽉经江苏省⼈民政府批准实施。
1994—1996年,中新双⽅合作编制完成了《苏州⼯业园区⼆期建设指导详细规划》、《苏州⼯业园区三期建设指导详细规划—— 初步报告》(⼆期、三期的⽤地总范围即为第⼆区、三区的⽤地范围,⼆期⽤地在⼆区、三区北部,三期⽤地在⼆区、三区南部)。
总体规划、建设指导详细规划与以后陆续编制的重要地区的城市设计、修建性详规等组成了完整的规划系列,对园区建设起到重要指导作⽤,被实践证明是⼀个⾼⽔平的规划。
1995年版⼆期建设指导详细规划1995年版三期建设指导详细规划三、规划调整的原因1、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来⾃周边地区激烈的竞争,促使园区站在新世纪的起点上,重新审视⾃⾝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标,调整其空间发展结构,进⼀步提升园区综合竞争⼒。
2、苏州市社会经济发展“⼗五”计划纲要对园区提出明确的发展⽬标和要求,促使园区在区域协调和⾃⾝功能完善等⽅⾯作更深层次的思考。
3、经济快速发展,招商形势迅猛,园区发展⾯临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近两年园区⼟地批租速度明显加快,在项⽬选址、建设控制等⽅⾯极易对规划产⽣冲击;另⼀⽅⾯,新进项⽬数量多,投资额⾼、⽤地需求⼤,对园区建设环境提出更⾼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工业园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二〇一七年四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土地利用战略与调整完善目标 (5)第三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 (7)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7)第二节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9)第四章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 (13)第一节保护目标 (13)第二节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 (13)第三节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措施 (14)第五章土地用途区 (16)第六章建设用地管制区 (18)第七章重点建设项目调整 (20)第八章规划调整完善实施保障措施 (22)第一节完善管理运行机制 (22)第二节强化实施政策保障 (23)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工作背景为更好地保障“十三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落实高水平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促进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有效提升,提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严肃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根据国家、江苏省和苏州市关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的统一部署,按照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函〔2016〕1096号)文件要求、《江苏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调整方案》和《苏州市国土资源局关于预下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主要指标的通知(苏国土函〔2016〕182号)》相关内容,以2014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成果为基础,结合苏州工业园区实际情况,对《苏州工业园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进行调整完善。
第二条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省、市的系列要求和园区管委会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和标杆。
合理调整耕地、基本农田和建设用地指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保持规划的科学性和现势性。
严控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确保完成全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确保国家、省、市重大战略和园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用地需求的实施,加快把园区建设成为“东方慧湖”和“天堂新城”,为建设国际先进现代化高科技产业新城区奠定扎实基础,努力走在“建设新江苏”的最前列。
第三条调整原则1、保护优先、统筹兼顾。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强化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推进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
严格保护生态红线区域。
2、节约集约、优化布局。
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实行建设用地总量控制,稳步推进建设用地减量化,提升节地水平和产出效益。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用地。
3、多规融合、充分衔接。
加强与“十三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生态规划等相关规划的协调。
县、乡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统筹考虑,上下联动,同步推进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
4、合理布局、突出重点。
坚持问题导向、目标指向,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严格控制各地建设用地总量,对建设用地增量指标实施精准配置。
合理配置产业用地,新增建设用地重点保障国家、省重大发展战略的实施,重点保障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和社会民生工程用地。
第四条调整依据1. 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2014年);(6)《基本农田保护条例(2002年)》;(7)其他法律法规。
2. 相关文件(1)《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调整方案的通知》(国土发〔2016〕67号);(2)《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函〔2016〕1096号);(3)《江苏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办法》(江苏省人民政府令第105号)(4)《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关于印发江苏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的通知》(苏国土资办发〔2015〕47号);(5)《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相关工作的通知》(苏国土资办发〔2015〕91号);(6)《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关于预下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主要指标的通知》(苏国土资发〔2016〕277号);(7)《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苏国土资发〔2016〕280号);(8)《江苏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调整方案》;(9)《苏州市国土资源局<关于预下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主要指标的通知>》(苏国土函〔2016〕182号);(10)《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指导意见》;(11)其他相关文件。
3. 相关技术规范(1)《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1024-2010);(2)《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TD/T1021-2009);(3)《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TD/T1027-2010);(4)其他相关资料。
4.相关基础资料(1)《苏州工业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2-2030)》;(3)《苏州工业园区及所辖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4)《苏州工业园区“十三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5)《苏州工业园区“十三五”城市发展及建设规划》;(6)苏州市工业园区2014年土地变更调查成果;(7)其他相关资料。
第五条期限与范围规划调整完善基期年为2014年,规划目标年2020年。
规划调整范围为工业园区行政管辖范围,包括下辖的娄葑、斜塘、唯亭和胜浦4个街道,土地总面积为278.19平方公里。
第二章土地利用战略与调整完善目标第六条经济发展定位“十三五”期间,园区要加快从制造业为主导的工业经济形态向以创新驱动为核心、以服务经济为主体、以高端制造为基础、以优秀人才为支撑的服务经济形态转变,基本形成与全球产业创新园区和国际宜居商务新城相适应的现代产业结构体系。
从而充分体现从“工业园区”到“产业新城”再到“生态宜居高科技产业新城”的历史嬗变。
第七条土地利用目标1. 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坚定不移执行最严格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确保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不减少,质量有提高。
扎紧耕地保护的“篱笆”,筑牢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将良田沃土、绿色田园留给子孙后代。
优化农业用地结构布局,促进耕地资源有效集聚利用,提升农业规模经营水平,实现耕地基本农田化、基本农田高标准化。
2.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目标,明确主体功能定位,统筹安排城乡各业各类用地,优化城乡用地结构与布局,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严控土地开发强度,积极推进“多规融合”。
到2020年,保持全区生态红线区域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达到30%以上。
3. 提升节地水平和产出效益落实省节约集约“双提升”行动计划,推动市场化配置土地资源,建立健全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体系,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逐步实现新增建设用地减量化,提升建设用地地均GDP产出水平,争创节约集约模范区。
第八条主要规划指标安排1. 总量指标耕地保有量:到2020年不低于1880.00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规划期内不低于42.10公顷;园地:到2020年不低于1223.09公顷;建设用地总规模:到2020年不超过17500.00公顷;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到2020年不超过14424.41公顷;城镇工矿用地规模:到2020年不超过14013.62公顷;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规模:到2020年不超过3075.59公顷。
2. 增量指标新增建设用地764.30公顷;新增城乡建设用地规模722.22公顷;新增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724.46公顷;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442.88公顷;土地整治补充耕地义务量442.88公顷。
3. 效率指标人均城镇工矿用地140平方米。
第三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第九条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导向1.科学划定“三线”,统筹安排“三生”用地有序推进“三线”划定,优先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边界;统筹安排“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用地空间。
2.坚守耕地保护红线,优化农用地结构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加大补充耕地力度,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加大田、水、路综合整治力度,引导低效园地、其他农用地调整为耕地,提高优质高产耕地比重,充分发挥农用地生产、生活、生态功能。
3.严控建设用地规模,优化建设用地结构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在合理确定建设用地总规模的基础上,实施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和减量化管理。
充分挖掘存量用地潜力,合理安排新增建设用地,保障交通水利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引导城镇工矿用地集约紧凑发展。
第十条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2014年,苏州工业园区全区土地总面积27818.79公顷,其中,农用地3786.36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13.61%;建设用地16735.70公顷,占60.16%;其他土地7296.73公顷,占26.23%。
根据土地利用战略、土地利用目标和任务的要求以及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导向,规划期间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如下:规划至2020年,全区农用地面积调整到3141.40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11.29%(比2014年减少644.96公顷);建设用地17500.00公顷,占62.91%(比2014年增加764.30公顷);其他土地调整到7177.39公顷,占25.80%(比2014年减少119.34公顷)。
(一)农用地结构调整在确保2020年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要求的前提下,继续保持园地资源的优势,面积不减少;其他农用地的面积略有减少。
1.耕地至2020年耕地总面积保持1439.2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17%。
其中,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442.88公顷,异地占补补充耕地442.88公顷。
2.园地至2020年园地面积保持1223.09公顷不变,占土地总面积的4.40%。
3.其他农用地至2020年其他农用地面积为479.1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1.72%,2015-2020年其他农用地面积减少202.08公顷,其减少主要是由于建设占用。
(二)建设用地结构调整加强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合理调整建设用地内部结构,优先保障重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用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