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玮:糖尿病讲究“糖心肾”同防同治

合集下载

浅谈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体会

浅谈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体会

浅谈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体会作者:梁振刚来源:《智富时代》2018年第10期【摘要】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一种以血管损害为主的肾小球病变。

其发病多因微血管病变所致肾小球硬化、小动脉性肾硬化、肾盂肾炎及肾乳头坏死,造成肾功能损害。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中医药治疗;临床体会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最常见而又难治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慢性高血糖导致一系列生化代谢紊乱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引发的肾小球硬化症。

以肾小球肥大,系膜基质增宽,甚至肾小球纤维化、硬化为病理特征,临床症状早期以微量白蛋白尿为主,进一步发展可出现渐进性肾功能损害、高血压、水肿,严重者可出现肾功能衰竭,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近年来随着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急剧增高,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也有逐渐升高的趋势。

报道表明: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在1型糖尿病中为40%~50%,2型糖尿病中约为34.7%。

在西方国家中,糖尿病肾病已成为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也是糖尿病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

当前,如何针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进行有效的治疗已成为目前医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而,诊治早期糖尿病肾病(Ⅲ期)就显得至关重要,这与中医经典《内经》中的“治未病”的观点相吻合。

现将笔者对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体会介绍如下。

一、病名“糖尿病肾病”属祖国医学“尿浊”、“消渴”、“虚劳”、“水肿”等病的范畴。

上溯到《黄帝内经》,《灵枢·本脏》云:“心脆则善病消瘅热中。

”肺、脾、肝、肾“脆”则“善病消瘅易伤”。

指出“消瘅”的发生与心、肝、脾、肺、肾的虚弱相关,是消渴病的进一步发展。

近代医家吕仁和提出其中医病名为“消渴病肾病”。

二、病因病机《灵枢·五变》云:“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

说明五脏虚弱是内在条件,《素问·通评虚实论》“消瘅……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

”说明后天失养是外在因素。

糖尿病如何饮食控制?

糖尿病如何饮食控制?

糖尿病如何饮食控制?发布时间:2021-04-07T01:36:50.79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21年第1期作者:韦钢[导读] 糖尿病也被称之为是终身性疾病中的一种,其原因在于糖尿病目前并没有根治办法,患者需要持续应用药物控制血糖水平。

长宁县长宁镇中心卫生院 712202糖尿病也被称之为是终身性疾病中的一种,其原因在于糖尿病目前并没有根治办法,患者需要持续应用药物控制血糖水平。

若血糖控制不理想,则可能引发相关并发症,包括眼部并发症与肾脏并发症等,进而威胁到患者的健康,严重者可导致患者死亡。

为此,需要糖尿病患者采用合理的药物方案,同时配合科学饮食促使血糖水平维持在正常水平。

但基于终身治疗,导致部分患者无法长期坚持合理的饮食,为此可能会影响到血糖控制效果。

现将糖尿病患者合理饮食方案以及饮食控制措施的经验,总结如下,希望对有帮助的人提供参考。

糖尿病患者健康饮食常见误区在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方面,存在着诸多误区,例如,有部分患者认为应该少吃或不吃主食,只有如此才能够控制血糖水平。

此种理论的出现建立在主食会造成血糖水平的升高认知基础上,为此少吃或不吃可促使血糖的下降。

虽然少吃或不吃主食,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但此种理论并不完全。

人的日常活动所需能量主要源自于碳水化合物的供给,碳水化合物多存在于主食中,而若糖尿病患者不吃主食,则可能会导致碳水供给不足,进而影响到自身健康。

同时过少吃主食或不吃主食,还可能导致体内脂肪与蛋白质超出标准,同样会影响到身体健康状况,甚至于出现营养不良的问题。

同时也有部分糖尿病患者认为粗粮不会增加血糖,为此收入多少量都没有限制。

粗粮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够促使血糖与血脂的吸收速度减缓,同时也有助于胃肠道蠕动加快。

但若长期摄入过多粗粮,对于身体钙及铁等元素的吸收具有负面作用,可能会出现腹胀等症状。

建议每天粗粮的摄入量不超过100克,同时还需要适当与细粮搭配食用,可在日常主食中增加一定比例的粗粮,例如,将大米与糙米和薏米,放到一同煮饭。

糖尿病克星揭秘:五世祖传神秘药方

糖尿病克星揭秘:五世祖传神秘药方

糖尿病克星揭秘:五世祖传神秘药方在中医的历史长河中,我家祖传的五世祖糖尿病药方被誉为“糖尿病克星”。

这个药方历经五代人的传承,每一代人都倾注了心血对其进行改良和完善。

如今,我作为第五代传人,有幸能将这份神秘的药方公之于众,希望能为更多糖尿病患者带来希望和健康。

这个药方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我的曾祖父是一位名扬四海的中医大师。

他一生致力于研究各种疾病,尤其对糖尿病有着深刻的见解。

当时,糖尿病患者在中国还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而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

我的曾祖父深感糖尿病患者的痛苦,立志要找到一种能治愈糖尿病的方法。

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和实践,我的曾祖父终于找到了一种独特的药方。

这个药方由五种药材组成,分别是:黄芪、天花粉、葛根、丹参和牛膝。

这五种药材在中医理论中都有降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保护血管等作用。

我的曾祖父将这五种药材巧妙地搭配在一起,形成了这个具有神奇疗效的药方。

随着时代的变迁,我的祖父、父亲和我都对这个药方进行了不断的改良。

我们通过实践和临床观察,发现这个药方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

不仅能够有效降低血糖,还能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更为重要的是,这个药方没有任何副作用,患者可以长期使用。

这个药方的神奇之处在于,它不仅能降低血糖,还能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体质。

黄芪具有补气固表的作用,可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天花粉能清热生津,减轻糖尿病引起的口渴、多饮等症状;葛根能解热生津,改善胰岛素抵抗;丹参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预防糖尿病引起的血管并发症;牛膝则能活血通经,促进血液循环。

这五种药材相互作用,共同发挥降血糖、改善症状、保护血管等多重功效。

在临床上,我们针对不同类型的糖尿病患者,对药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例如,对于燥热型糖尿病患者,我们会增加天花粉的用量,以清热生津;对于气虚型糖尿病患者,我们会增加黄芪的用量,以补气固表。

这样一来,药方更具针对性,疗效更为显著。

作为糖尿病克星,这个药方是我家五世祖传的宝贵财富。

糖尿病的四季养生

糖尿病的四季养生

糖尿病的四季养生绵阳市中医院内分泌科周径祖国医学讲究天人合一,注意人体与自然的密切联系。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与季节密切相关,因此,顺应天时,做好“四时养生”尤为重要。

春季,因气候温和,人体阳气开始升发,新陈代谢逐渐旺盛起来,多用辛甘视频以助阳气利于代谢。

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为原则。

这是因为春季为肝气旺盛之时,木克土,肝旺脾虚,所以春季容易出现脾胃虚弱。

故春季饮食调养,宜选甘温之品,少食酸,忌辛辣。

饮食宜清淡可口,忌油腻、生冷及刺激性食物。

所以糖尿病人在春季宜多食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蛋、新鲜蔬菜、水果等,以养肝护脾。

如韭菜、山药、苦瓜、胡萝卜、洋葱、莴苣、黑木耳、大蒜等夏季从立夏之日起到立秋之日止。

气候炎热,阳气最盛,人体的新陈代谢旺盛,通过汗液排出,调节体温,以适应暑热气候。

古人盛夏的养生原则是防暑邪的同时注意保护体内阳气,不可过分外泄而耗气伤津。

中医认为,人体五脏中的心与夏相应,心阴不足,容易引起心火上炎,肺胃积热,由于汗多而引起口干舌燥,尿多便干,食欲不振,乏力气短,因此要多食一些生津止咳、清热解毒、益气养阴的食物。

暑热时,会出现口干身热,心烦不眠,甚至出现“暑热蒙心”之神昏,针对暑为火邪的特点,盛夏应使用清心安神、益气生津的食疗调补。

盛夏少吃生冷以防伤脾阳。

注意调养心神:中医认为夏属火,与心相应,夏季心火易于旺盛,患者动辄上火发怒。

所以,在炎热的夏季,糖尿病患者要重视心神的调养。

要求做到神清气和,愉快欢畅,胸怀宽阔,精神饱满。

心神静则内脏功能协调,机体代谢正常,从而维持血糖的相对稳定。

防暑降温,预防着凉感冒,夏日多汗,衣服沾湿后要及时沐浴更衣。

每日洗一次温水澡,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一项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

这不仅能洗掉汗水,使皮肤清爽,消暑降温,而且能够锻炼身体。

温水冲洗时水压及机械按摩作用,可使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扩张体表血管,加快血液循环,改善肌肤和组织的营养,降低肌肉张力,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增强抵抗力。

糖尿病的中医治疗原则

糖尿病的中医治疗原则

糖尿病的中医治疗原则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紊乱的慢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分支,在研究和治疗糖尿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本文将介绍糖尿病的中医治疗原则,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种治疗方法的独特魅力。

一、整体观念:平衡阴阳中医学认为,人体的健康与阴阳的平衡息息相关。

在糖尿病的治疗中,中医注重整体观念,通过平衡阴阳,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达到治疗和控制糖尿病的目的。

具体而言,中医治疗糖尿病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阐述:1. 阳虚阴盛:中医认为,糖尿病多见于阴虚阳亢的体质。

因此,治疗糖尿病的重点在于滋阴清热,平衡阴阳。

通过中药调理,可改善机体功能,减轻病情。

2. 脾胃失调:中医强调脾胃的重要性,视脾胃为“后天之本”。

糖尿病患者常常存在着脾胃功能紊乱的问题,因此治疗糖尿病要从调理脾胃入手。

中医会选用一些能健脾和胃的药物,以提高机体的消化吸收能力和代谢水平。

3. 肝肾阴亏:在中医理论中,肝肾为人体的重要脏腑。

糖尿病患者常常伴有肝肾阴虚的情况,因此治疗需重视肝肾的调理。

中医通过药物和针灸等手段,促进肝肾的阴精生成与补充,以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

二、个体化治疗: 辨证施治中医治疗强调个体化的治疗方法,即辨证施治。

中医医师会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体质和病因,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以下是常见的糖尿病证型和相应的治疗原则:1. 阳虚证:表现为体虚乏力,手脚冰凉,腰腿酸软等。

治疗原则是益气固表,选用补气健脾的中药,如人参、黄芪等来调理机体,提高阳气水平。

2. 阴虚证:表现为口干咽燥,形体消瘦,大便干燥等。

治疗原则是滋阴清热,选用润肺养阴的中药,如玄参、麦冬等来滋养阴液,降低血糖水平。

3. 湿热证:表现为口苦口干,尿频尿急等。

治疗原则是清热利湿,选用泻火消肿的中药,如茯苓、车前子等来清热解毒,达到控制糖尿病的目的。

4. 脾胃虚弱证:表现为食欲减退,腹胀便溏等。

治疗原则是健脾和胃,选用健脾和胃的中药,如党参、山药等来促进消化吸收,提高机体代谢水平。

糖尿病肾脏病中西医结合防治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糖尿病肾脏病中西医结合防治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危险因素和预后
危险因素
包括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吸烟等。其中,高血糖和高血压是DKD发 生和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持续的高血糖和高血压可导致肾脏血管病变和肾小球 硬化。
预后
DKD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干预措施及患者自身状况 等。早期发现并积极干预可延缓DKD进展,改善患者预后。若进展至ESRD阶段 ,则需进行肾脏替代治疗,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等。
糖尿病肾脏病中西医结合防 治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
汇报人:xxx
2024-01-05
CATALOGUE
目 录
• 引言 • 糖尿病肾脏病概述 • 中西医结合防治策略 • 专家共识解读 • 临床实践指南 • 研究展望与挑战
01
CATALOGUE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提高糖尿病肾脏病防治水平
糖尿病肾脏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导 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本共识旨在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 式,提高糖尿病肾脏病的防治水平,减少患者的病痛和经济 负担。
西医对糖尿病肾脏病的治疗
01
02
03
控制血糖
通过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 岛素等方式,将血糖控制 在正常范围内,以减轻肾 脏负担。
控制血压
选用适当的降压药物,将 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有 助于保护肾功能。
饮食治疗
限制蛋白质摄入量,以优 质动物蛋白为主,同时控 制钠盐摄入,以减轻肾脏 负担。
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和特色
糖尿病肾脏病概述
定义和流行病学
定义
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指由糖尿病引起 的慢性肾脏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 血管并发症之一。

《糖尿病饮食》PPT课件讲义

《糖尿病饮食》PPT课件讲义
不要限制饮水,适量饮水利于体内代谢产物的排出和血糖的稀释 限制饮酒 酒中含的酒精热量很高,不含其它营养素,并增加肝脏负担 避免空腹饮酒,空腹饮酒易出现低血糖,尤以注射胰岛素或口服磺脲类降糖药物时 如果无法避免,也应尽量不饮白酒,而少量饮用酒精浓度低的啤酒、果酒
坚持定时定量进餐,提倡少食多餐
少量多餐既能保证营养充足,又可减轻胰腺负担,有利于控制好血糖 建议每日至少3餐,注射胰岛素者4~5餐为宜,可预防低血糖发生 定时定量进餐,与药物作用、运动时间保持一致,使血糖不会波动太大
“三宜”
五谷杂粮,如莜麦面、荞麦面、燕麦片、玉米面等富含维生素B、多种微量元素及食物纤维的主食,长期食用可降低血糖、血脂; 豆类及豆制品,豆类食品富含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且豆油含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 苦瓜、冻干桑叶、洋葱、香菇、柚子、南瓜可降低血糖,是糖尿病人最理想食物,如能长期服用一些植物活性硒,则降血糖和预防并发症的效果会更好。
“三不宜”
糖尿病人日常饮食也要警惕“三不宜” 不宜吃各种糖、蜜饯、水果罐头、汽水、果汁、果酱、冰淇淋、甜饼干、甜面包及糖制糕点等,因为这些食品含糖很高,食用易出现高血糖; 不宜吃含高胆固醇的食物及动物脂肪,如动物的脑、肝、心、肺、腰、蛋黄、肥肉、黄油、猪牛羊油等,这些食物易使血脂升高,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不宜饮酒,酒精能使血糖发生波动,空腹大量饮酒时,可发生严重的低血糖,而且醉酒往往能掩盖低血糖的表现,不易发现,非常危险。 对于嗜糖的糖尿病人可长期服用蜂胶,因为蜂胶不含糖,只是有点腥涩味;或阿斯巴甜等用来增加甜味。
(Suitable for teaching courseware and reports)
糖尿病饮食
糖尿病的饮食治疗
饮食治疗的原则 “三宜”、“三不宜” 糖尿病患者饮食注意事项

金芪降糖片与保护血管内皮、糖尿病肾病及胰岛素抵抗相关研究进展

金芪降糖片与保护血管内皮、糖尿病肾病及胰岛素抵抗相关研究进展

金芪降糖片与保护血管内皮、糖尿病肾病及胰岛素抵抗相关研究进展汪睿;吴坚【摘要】金芪降糖片是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中成药,本文对近年来研究发现金芪降糖片在保护血管内皮、糖尿病肾病及胰岛素抵抗方面的作用做归纳整理,为其治疗糖尿病相关并发症提供证据。

%Jinqi Jiangtang Tablet is a patent medicine in treating type II diabetes .This paper summarized and reorganized the researches about the effect of Jinqi Jiangtang Tablet on Protecting Vascular Endothelium , Diabetic Nephropathy and Insulin Resistance , so as to provide some evidence for the use of it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 related complications .【期刊名称】《世界中医药》【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3页(P261-263)【关键词】金芪降糖片;肿瘤坏死因子-α;细胞间黏附分子-1;内皮素-1;糖尿病肾病;胰岛素抵抗【作者】汪睿;吴坚【作者单位】蚌埠医学院,安徽,233000;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20008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5.4;R287;R587.1金芪降糖片是由金银花、黄芪和黄连组成的一种纯中药制剂,具有清热益气、生津止渴之功效,适用于糖尿病,即中医消渴病的辅助治疗。

近年来众多研究证明金芪降糖片除了具有降血糖的作用,在保护血管内皮、延缓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及改善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等方面均有一定的作用。

2023糖尿病肾脏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

2023糖尿病肾脏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

2023糖尿病肾脏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肾脏病(DKD)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首要病因。

《糖尿病肾脏病中西医结合防治专家共识(2023版)》旨在构建DKD防治的中西医结合模式和临床路径,提高DKD的临床疗效。

关于DKD的防治。

DKD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并发症之一要点ADKD起病隐匿,知晓率低,漏诊率高,进展速度快,发生ESKD及心血管疾病风险局随着我国糖尿病患病率的爆发式增长,DKD患者数也随之增加。

多项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DKD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40%.中国肾脏疾病数据网络2016年度报告中指出,2016年我国住院患者中慢性肾脏病(CKD)的最常见原因是DKD(占26.70%)。

DKD一旦进入大量蛋白尿期后,进展至ESKD的速度约为其他肾脏病变的14倍。

2019年一项纳入约26万T2DM患者的回顾性研究显示,随着CKD的进展,T2DM相关CKD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也随之升高,CKD4~5期患者心血管病患病率甚至达到了50.9%,DKD已成为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并发症之一。

DKD的定义与诊断要点ADKD主要诊断依据为UACR高于30mg/g和(或)eGFR<60m1∙min1∙(1.73m2)^1持续超过3个月A排除非DKD的可能DKD的定义DKD指慢性高血糖所致的肾脏损害,病变可累及全肾,包括肾小球、肾小管间质、肾血管等,并不仅仅局限于肾小球。

糖尿病肾病(DN)侧重于病理诊断,指糖尿病引起的肾小球病变。

DKD的诊断及鉴别诊断DKD主要诊断依据为UACR>30mg/g和(或)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60m1∙mini(1.73r∏2尸持续超过3个月。

部分糖尿病患者无明显尿白蛋白排泄异常,但已存在eGFR下降。

临床诊断DKD时,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则应考虑有其他非DKD的可能,具体包括:A1型糖尿病(T1DM)病程短(<5年)或未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AeGFR迅速下降;A尿蛋白迅速增加或出现肾病综合征;A顽固性高血压;A出现活动性尿沉渣(红细胞、白细胞或细胞管型等);A合并其他系统性疾病的症状或体征;A给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治疗后2~3个月内eGFR下降>30%;A肾脏超声发现异常。

从“眼肾同治”谈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医药防治的思路

从“眼肾同治”谈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医药防治的思路

从“眼肾同治”谈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医药防治的思路
逄冰;倪青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年(卷),期】2024(30)1
【摘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es retinopathy, DR)及糖尿病性肾脏病(diabetes kidney disease, DKD)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二者具有共同的发病危险因素、相似的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

中医理论上,眼与肾均为络脉聚集丰
盈之处,均依赖脾运化的气血津液的供养,眼为肝之外窍,中医肝肾同源体现了眼与肾的密切联系。

在病理上,眼肾同病的实质在于“虚”“瘀”“痰”并存,其中肝、脾、肾的脏气亏虚是消渴眼病与消渴肾病产生的始动因素,络脉瘀滞、痰瘀互结是重要
的发病因素与病理特征,临床治疗常以扶正补虚、活血化瘀通络、理气化痰为法。

本文结合临床实践归纳出六大证型与治法,以飨读者。

针对目前多器官受累的糖尿
病并发症发病率日渐增高且难以有效控制的现状,以“眼肾同治”理论为指导,有助
于发挥中医药整体治疗的优势,为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总页数】3页(P32-34)
【作者】逄冰;倪青
【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9
【相关文献】
1.老年糖尿病与眼肾微血管病变
2.实验性2型糖尿病鼠眼和肾组织的慢性微血管病变研究
3.从视网膜氧化应激与微血管改变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和防治策略
4.中药复方芪明颗粒“眼肾同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的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研究
5.“异病同治”理论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防治中的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位一体”论治糖尿病肾病

“三位一体”论治糖尿病肾病

“三位一体”论治糖尿病肾病关键词辨证论治辨病论治分期论治糖尿病肾病病、期、证“三位一体”理论的基本概念疾病是在病因作用和正虚邪凑的条件下,体内出现的具有一定发展规律的正邪交争、阴阳失调的全部演变过程,具体表现为若干特定症状和各阶段相适应的证候[1]。

所谓辨病施治,是根据患者症状、体征(舌、脉象等)或结合现代检验手段判断患者所患疾病,并据此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疗。

在诊疗肾脏疾病时,我们所获得的信息可分为两部分:人体内在病理及外在映象。

内、外信息各自可分为主要和次要两部分。

这样我们将有关肾脏疾病的信息大体上分成四类:人体外部主要信息——中医的病;人体外部次要信息——中医的证;人体内部主要信息——西医的病;人体内部次要信息——西医的证。

这也就是中西医各有关概念的本质,包括中医的证和西医的病,例如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发病不同,基础治疗也不同;同样的疾病不同人合并的并发症不同,因而需要辨病论治。

分期论治是以现代理化检查为背景和理论依据,将疾病划分为不同阶段,从而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与方案。

例如慢性肾衰,在临床上可分为代偿期、失代偿期、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期。

代偿期由于没有临床症状,几乎无证可辨;失代偿期多以脾肾气虚为主;肾功能衰竭期以正虚为主,兼有浊邪,多以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为主;尿毒症期正虚邪实,脾肾虚衰更重,湿浊毒邪泛滥,多以脾虚湿阻,脾肾阳虚,水气不化,阴阳两虚为主。

所以我们在诊疗时首先要明确慢性肾衰处于哪一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辨明正虚与邪实孰轻孰重,明辨正虚脏腑的部位及气血、阴阳亏损的程度,辨明邪实的性质,然后施以治疗。

中医的诊断主要是辨证诊断,即“定病位、定病性、定病因、定病势”,这些内容,是为论治提供依据的。

中医的辨证论治,是针对机体各个部分以及整体的主要功能状态与病理活动综合评定,提出恰当的处理,即根据病情,运用四诊八纲,结合病因加以归纳、分析,了解疾病所在的部位,寒热虚实等属性,辨识邪正盛衰,推测疾病的预后转归,从而确定治疗原则和具體治疗措施。

首届国医大师周仲瑛:治糖尿病的五大辨治要领、两大经验处方

首届国医大师周仲瑛:治糖尿病的五大辨治要领、两大经验处方

首届国医大师周仲瑛:治糖尿病的五大辨治要领、两大经验处方五大辨治要领糖尿病的临床主要特征为多饮、多食、多尿。

根据“三多一少”主症,属于中医学消渴的范畴。

《外台秘要》早已率先揭示尿甜是其特异性症状。

但消渴仅为糖尿病之外候,就症状而言,尚包括现今之尿崩症、精神性多饮多尿症等;而2型糖尿病又未必有“三多”见症。

故在诊断上应作相关检查以助辨病,在治疗上当遵循中医有关消渴病的理论进行辨证论治。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由过食肥甘、情志刺激、素体亏虚(或房事过度),或过用温燥、金石类药物等所致,而禀赋不足,实是发病的重要内因。

其基本病理为阴虚燥热,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

两者又互为因果,久病可致阴伤气耗,阴损及阳,重证可以出现阴虚阳浮,进而发生阴竭阳亡的危象。

在病程中且可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病变脏器涉及肺、胃(脾)、肾,肺燥、胃热、肾虚互为影响,而源本于肾。

辨证一般从“三多”症状的主次,分为上、中、下三消,以区别肺、胃、肾重点所属。

仅从临床上看,三消症状往往同时并存,仅在程度上有轻重之别,而部分患者“三多”主症又不明显。

为此,辨三消只能作为基本原则,而按病理表现分证则较切合实用。

据临床所见其基本证候可分阴虚燥热、气阴两虚、阴阳两虚三类。

析而言之,因阴虚与燥热的标本主次不同,又可分为肺胃燥热、肾阴亏虚两证,气阴两虚证表现以气虚为主者,又可另列脾胃气虚一类。

若阴阳极度耗损,可见阴虚阳浮重证。

病久可兼络热血瘀证候。

治疗一般以养阴生津、清热润燥为原则,阴伤气耗或阴损及阳又当参以益气、温阳。

分别言之,上消治予清热生津,用消渴方、白虎加人参汤;中消治予增液润燥,用玉女煎或增液承气汤;下消治予滋阴益肾,用六味地黄丸或金匮肾气丸。

临证既当区别三消主次,又须兼顾同治。

兹概要列述其辨治要领如下:1.治本须补肾,滋阴兼助阳因三消源于肾,而又终必及肾,故消渴总应以补肾为主。

肾为水火之脏,藏真阴而寓元阳,主五液,阴虚阳盛则关门开多合少而尿多;若阴伤及阳,阳虚气不化水,肾失固摄,则小便直下而致饮一溲二,故早在《金匮要略》即取肾气丸作为消渴治本之方。

中医糖尿病治疗:药食同治之道

中医糖尿病治疗:药食同治之道

中医糖尿病治疗:药食同治之道自古以来,中医在治疗糖尿病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其核心理念就是药食同治。

在我看来,这种治疗方法既注重药物治疗,又强调饮食调理,二者相辅相成,共同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

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下我对于中医糖尿病治疗药食同治之道的理解和实践经验。

药物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

中医认为,糖尿病是由于肝肾亏损、脾气虚弱、胃火亢盛等原因引起的,因此,治疗糖尿病要针对这些病因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枸杞子、菊花、生地黄、玄参、黄精、玉竹等,这些药物具有滋阴降火、养肝肾、清热解毒、健脾益气等功效。

将这些药物合理搭配,可以有效缓解糖尿病症状,降低血糖。

饮食调理在糖尿病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医认为,食物有寒热、升降、动静等特性,不同的食物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也不同。

在我的实践中,我会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为他们量身定制饮食方案。

一般来说,我会建议患者多吃蔬菜、水果、豆类、瘦肉等富含纤维和蛋白质的食物,限制糖分、脂肪和盐分的摄入。

我还会根据患者的口味和饮食习惯,为他们设计一些具有降糖作用的药膳,如枸杞子炖兔肉、菊花茶、生地黄粥等。

除了药物治疗和饮食调理,中医还有一些特色疗法可以应用于糖尿病治疗,如针灸、拔罐、按摩等。

针灸可以调节人体内分泌功能,促进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

拔罐可以疏通经络,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降糖。

按摩则可以促进气血运行,缓解肌肉疲劳,对糖尿病患者的身体恢复也有积极作用。

在我的实践中,我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将药物治疗、饮食调理和其他特色疗法相结合,为他们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们的血糖水平普遍得到了有效控制,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中医糖尿病治疗药食同治之道是一种全面、个性化的治疗方法,既注重药物治疗,又强调饮食调理,二者相互配合,共同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

我相信,在未来的糖尿病治疗中,中医药食同治之道一定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自古以来,中医在治疗糖尿病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其核心理念就是药食同治。

《糖尿病中医防治标准》新闻通讯

《糖尿病中医防治标准》新闻通讯

跃, 将成为广大中医药工作者治疗糖尿病 的“ 治疗守则” 。该标
中医药 治疗糖尿病具有悠 久的历史 , 早在 两千 多年前 《 黄 帝内经》 中已经有关 于“ 消渴 ” 的记载 , 中关 于“ 其 消渴 ” 因病 病 机的描述 与现代 医学糖尿病如出一辙。随着现代 医学 的发 展 , 人们对 “ 消渴病 ” 即现代 医学 的 “ 尿病 ” 糖 的认 识也越 来 越深 入 。中医药在调整人体的整体机能 , 增强患 者体 质 , 纠正糖 、 蛋 白质和脂肪代谢紊乱 , 整体 治疗糖尿 病 , 有效 的改善患者 的糖
先放置内丁形管 , 一定 程度上可 降低 “ 石街” 形成率。 和排净率 。 对 输尿管结 石 , 笔者 的体 会是 : 只要 能 将 结 石 粉碎 , 一 36 治疗 泌尿 系结 石体 外 震波 碎 石 虽然 是 一种 比较 . 般情 况下 即能排 出体外 , 因为输 尿管 结石 比较 小 , 粉碎 好 的方法 , 也不 是万能 的 , 但 应用体 外震 波碎 石应 注意 后 由于输 尿管 的 自身蠕 动和尿 液 冲洗很 容易 将结 石排 以下几个 方面 : ) 1 下尿路 有器 质性 梗堵 者 , 宜碎 石 , 不 出体外 , 有结 石不 能排 出者 , 在输 尿 管 末 端嵌 顿 , 因为碎石 后无法 排 出。2 严 重 出血性 疾 病 者 , 如 多 ) 不宜 碎 经过复打后均能排 出体外。我们遇到 1 6例经多次体 石 , 因结 石粉碎 后对 尿 路有 损 伤 , 易造 成 出血不 止 。 容 外 碎石无 效 , 改用膀胱 镜输 尿管微 创插 管取 石 ; 而 膀胱 3 非结石 造成 的肾功能不 全者 , 宜碎石 , ) 不 因碎石后 易 结 石不论 结石大 小均 能粉碎 , 但有 时排 出 困难 , 出困 加 重 肾脏 的损伤 。 ) 路炎症 、 妇及 婴儿 , 重 肝功 排 4尿 孕 严 难 者可 以借助 导尿或 膀胱镜 而将结 石取 出。 能损伤者 , 不宜碎 石 。 ) 5 嵌顿 于后 尿道 的结 石 , 在麻 应 35 碎石 后应 用 喹诺 酮类 或先 锋 类 等抗 生 素 西 药是 醉下用金 属尿道探 子将其 推入膀 胱 , 膀胱 结石 处理 。 . 按 为 了预 防泌尿 系创伤性 感染 。尿路 结石 是 由多种 原 因 6 尿道结 石 , ) 尽量 不做尿道 切开取 石 , 形成尿 道狭 以免

糖尿病需要肝脾肾三脏同治

糖尿病需要肝脾肾三脏同治

传统养生糖尿病需要肝脾肾三脏同治⊙贾晓宏糖尿病是我国目前发病率很高的慢性病之一。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达到9.7%,相当于每10个人中就有1个糖尿病患者;在60岁以上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更高。

北京中医药大学首席专家高思华说,临床上最常见的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精神压力大、饮食摄入过多以及运动不足等密切相关,所以说2型糖尿病是“烦出来、吃出来、闲出来”的病一点儿也不过分。

高思华以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的研究认识为理论依据,从中西医结合的思路出发,提出糖尿病的中医辨证应立足于肝、脾、肾,治疗应从协调肝脾肾的关系入手而三脏同治。

既要遵循中医理论体系来配伍组方,又要根据现代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结合现代药理研究来筛选中药,真正做到在中、西医理论融会贯通基础上来辨治糖尿病,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立足肝脾肾辨治糖尿病高思华说,糖尿病需要肝脾肾三脏同治,依据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因为糖尿病主要病理表现就是糖、脂肪、蛋白质等三大代谢的紊乱,而这些物质都是靠脾的运化而布散到全身来发挥营养作用。

二是因为糖尿病具有明显的遗传易感性,并且其发病与生长激素、皮质醇的异常分泌有关,而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生殖发育,故与遗传因素有关的疾病和与生长激素、皮质醇分泌有关的疾病当然与中医的肾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了。

三是现代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自始至终均存在着血液的高凝倾向,血小板的凝集率升高,容易出现毛细血管的血行不畅甚至堵塞,这种状况中医称之为“淤血”,而肝主疏泄,具有促进气血运行的功能,若人体出现淤血或气滞血淤的状态,当然应该问责于肝失疏泄了。

为重症患者做好心理疏导很多糖尿病患者对中医治疗糖尿病存在误区,认为中医治疗糖尿病只调脏腑不降糖。

高教授说,调节肝脾肾功能的目的也就是改善糖代谢从而把血糖降至正常范围,糖尿病治疗是否有效,改善症状只是一个方面,而金标准依然是血糖是否降下来。

糖尿病在西医的眼里主要关注的就是血糖高,但在中医看来在血糖高的背后病情是千差万别的。

浅谈糖尿病的中医特色健康干预

浅谈糖尿病的中医特色健康干预

浅谈糖尿病的中医特色健康干预发表时间:2012-05-31T10:38:25.18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8期供稿作者:萨仁托亚李红吴那日苏[导读] 观察有无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嗜睡、呼吸加快、呼气呈烂苹果味及腹水等酮症酸中毒的表现;萨仁托亚李红吴那日苏(呼伦贝尔市中蒙医院 021000)【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8-0437-02 【摘要】糖尿病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中医称之为消渴。

主要指征是高血糖和高尿糖,临床表观为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疲乏等,中医认为,口渴引饮为上消,善食易饥为中消,饮一溲一为下消,统称消渴为主要临床表现,按照中医辨证施护原则,根据不同的证型,对糖尿病人进行了系统的健康干预及全方位的护理,能够使病人血糖控制良好,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使病人增强了生活信心,提高了生活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干预中医辩证施护饮食熏洗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不断担高,而糖尿病为慢性终身性疾病,常常引发各类严重的并发症,造成病人严重的心里障碍,而中医调理在糖尿病治疗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对这类病人进行早期正确的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中发挥中医特色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具体措施如下:一、健康干预的内容1、心理护理根据中医学,情志失调、五志化火与消渴病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患病后, 患者易怒、多疑、对治疗和康复十分不利,长期精神刺激,导致气机郁结, 进而化火,消烁肺胃阴津而发为消渴[1]。

护理人员要多关心病人,多与病人沟通, 了解病人心理活动,使其正确对待疾病,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

当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时, 病人往往没有毅力坚持治疗,而对治疗失去信心, 常表现出烦躁、情怒、悲观、失望等情绪,护理人员要必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给予护理, 做好糖尿病卫生宣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玮:糖尿病讲究“糖心肾”同防同治
糖尿病本身的致死性已控制在较低的范围,但长期糖尿病患者易出现肾功能衰竭、心脏病发作、心衰等一系列重症风险,导致预期寿命大幅降低。

上海瑞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金玮强调,“糖”、“心”、“肾”三个疾病互相关联,糖尿病患者长期治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肾功能和心脏病风险。

胰腺、心脏、肾脏分属三个不同系统,实际上它们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

2型糖尿病患者中40%会发展为慢性肾病,一旦出现糖尿病肾病症状,多数患者已发展为晚期,需透析或肾移植治疗。

糖尿病与慢性肾病均为心血管病高危因素,糖尿病及慢性肾病患者的心血管病的发生风险远高于非糖尿病和非慢性肾病患者。

合并两种疾病的患者中44%患有高血压,通常会有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造成心梗、冠心病的发生比例很高,如果控制不好,会逐步发展为慢性心衰。

因肾病进展和心脏事件预期寿命缩短16年,死于心脏病的可能性是普通2型糖尿病患者的3倍。

因此我们建议,在医院做糖尿病、肾病的长期随访过程中,应注意对其他两种疾病的筛查,将疾病防治关口前移。

糖尿病患者要查蛋白尿,而肾脏病患者也要查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这两类疾病患者应做心血管风险评估,如心电图检查,尽早发现电解质紊乱、冠心病和动脉硬化;每年做一次心脏超声,看心脏大小和结构。

如果有肥胖、吸烟、家族史等高危因素,有胸痛、胸闷症状,可做冠脉CTA排查以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筛查缺血征象和心律失常。

通过完善检查确定一个“基线值”,有利于后续的治疗方案的跟进。

最初,糖尿病的治疗目标只是降糖控糖,但正如上文所说,治疗糖尿病不能只看血糖。

糖尿病患者往往肾脏和心脏功能均已下降,在使用降糖药的同时还需要使用抗栓、降脂等等药物;部分糖尿病和心脏病的药物对肾脏代谢压力较大,例如,糖尿病心衰患者可使用利尿剂缓解水肿,但对于肾脏功能较差的患者要尽量避免使用。

在治疗糖
尿病的过程中,更需警惕药物的心脏事件的风险。

2006年“文迪雅事件”(降糖药使心梗风险大幅增加)后,美FDA要求降糖药一定要评估心血管影响。

因此,近年来新型的降糖药物均强调要在降血糖的同时保障心肾功能安全。

2021年7月,首个非甾体选择性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非奈利酮在美国获批上市,可用于治疗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改善肾脏和心脏功能,为糖、心、肾的综合治疗提供选择。

未来该药有望在中国获批上市。

金玮说,我国糖尿病、慢性肾病、高血压发病数均在1亿以上,本身就有很高的重合度,糖尿病患者需警惕肾脏和心脏安全风险,需要多学科共同诊疗。

如果医生只看到了血糖、肾脏,难免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场面。

目前,上海瑞金医院宁光院士牵头MMC (“一个中心、一个标准、一站式服务”)糖尿病达标中心建设,在全国共有1000多家,在这里就可以对糖尿病相关的肾脏、心脏等安全风险进行评估,然后给予针对性的治疗,给患者带来更好的解决方案。

慢性病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患者可以通过药物综合治疗,与疾病共存;随着药物的不断进展,一些过去死亡率达到90%的疾病,现已达到90%存活。

未来全新机制且副作用更小的药物将越来越多,患者一定要有长期综合治疗的信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