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三国演义中人才观

合集下载

智礼忠用 唯才是举

智礼忠用    唯才是举

智礼忠用唯才是举——从《三国演义》看曹操的人才观[内容提要]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名的文学家、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思想的影响下,在汉末战乱环境和他远大政治抱负的左右下,他形成了自己与当时统治阶级取士不同的“智礼忠用,唯才是举”的人才观。

从《三国演义》前七十八回中有关曹操与自己文臣武将的关系以及和当时士人名流的交往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智,就是指超群的智慧、广博的知识、审时度势的洞察力或某一方面突出的才能。

礼,是指一个人对于各种礼节如君君、臣臣、孝悌、人伦等的掌握和运用程度。

曹操对人才是十分尊重的,“来而不往,非礼也。

”因此,他眼中的人才应该是知礼的。

忠,即效忠。

这个范围是比较广的,它不仅包括谋臣武将对自己的效忠,还包括“彼各为其主”的人。

用,即实用。

不管文韬还是武略,概以实用为准,否则乃为虚华,无以济世,不以为才。

此外,曹操对人才的尊重和运用,亦可为其人才观的另一方面。

[关键词] 曹操智礼忠用唯才是举运用人才观一“江山待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如果我们对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发展史作纵向和横向的分析,就不难发现其兴衰荣辱总是与特定时代的人才质量、数量戚戚相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发展史,即是其所拥有人才的更替史;一个国家或民族达到兴盛或走向衰亡,即是其所拥有人才数量的众多或溃乏。

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算人才呢?这就涉及到人才观的问题。

我们先来看曹操之前的论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①“申伯番番,……周邦咸喜:戎有良翰……文武是宪,申伯之德,柔惠且直……”②“子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③“且夫仁者之为天下度也,非为期之所美,身之所乐,口之所甘,身体之所安。

”④“听其言则辞辩而无统,用其身则多诈而无功,上不足以顺明王,下不足以和齐百姓,然而口舌之均,詹唯则节,足以为奇伟、偃却之属,夫是之谓奸人之雄。

”⑤“纷吾既有此内美兮,而重之以修能。

三国演义的人才思想及现实启示

三国演义的人才思想及现实启示

三国演义的人才思想及现实启示三国演义的人才思想及现实启示中国人有记载历史的悠久文化,也有演义历史的古老传统。

这部书就是融正史记载和民间演义于一体的杰作。

从“以史为鉴”的角度来考察,再比不上这部书,使我们得到更多的历史启发了。

所以,在明清,这部《三国演义》,又被称之为“第一才子书”,可见它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分量。

三国人物分析:刘备:《三国演义》推崇的人物,仁义善良,礼贤下士,有君子之风,不过妇人之仁,感情用事,在三个霸主中算能打,曹操称他为天下英雄。

关羽:忠勇义的化身,武力不是最高但是却号称“武圣”,砍无名小将是他的专长,自视甚高,他的结局告诉我们……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张飞:勇猛却莽撞、粗暴,但是偶尔细心就会让人刮目相看,对义兄向来一条心,未能出战彝陵实在是遗憾……刘备的人物特征:1、刘备有着仁政、爱民的民本思想,在当时十分难能可贵。

2、刘备性格的核心是“忠义”。

3、刘备还是一个善于招揽人才,有着胆识、胸襟和谋略的人杰。

关羽的人物特征:1、关羽性格的核心特征是忠义,称为“义绝”。

2、关羽更是一个武艺超群、有着崇高道德修养的济世之才。

3、关羽身上也有着生性骄傲、听不进劝谏的弱点。

张飞的人物特征:1、张飞性格的突出特征是生性耿地、精犷;也有粗鲁、莽撞的一面。

2、张面敢爱敢恨、爱憎分明。

3、勇猛更是长飞性格最为突出的一面。

4、张飞虽是一员武将,却粗中带细,有时也有一定的计谋。

曹操:阴险,多疑,奸诈,不过有大志大略,军事政治上都十分出色,靠自己打拼创出自己的事业,是实干家,在《三国演义》中是奸雄,在历史上是英雄!曹操的人物特征:1、首先他阴险、奸诈、好弄权术而又暴戾、狡诈、野心勃勃。

2、他还有着过人的胆识才干,谋略超群。

3、求才若渴、用人惟才又自负猜忌。

一直是后人评说不尽的话题。

诸葛亮:智慧的化身,鲁迅的评价是“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诸葛亮却是拥有非人的智慧,几乎到了未卜先知、料事如神的地步……后期为了报答刘备的三顾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令人肃然起敬。

★《三国演义》的人才论作文_读后

★《三国演义》的人才论作文_读后

★《三国演义》的人才论作文_读后感
:《三国演义》的人才论
《三国演义》真是一部百看不厌的经典巨著,我觉得小说最吸引人的是对于魏国、蜀国、吴国英雄人物间棋逢对手的描写。

三个国家中都有各自杰出的谋略家、军事将领和治国能手,在人才方面达到了平衡。

在智谋人才方面,蜀国有诸葛亮、庞统、法正,吴国有周瑜、鲁肃、陆逊,魏国有贾诩、程昱、司马懿等人,这些人都可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他们之间的能力都是势均力敌,是当时杰出的人才。

在武将方面,由于《三国演义》的描写,我们熟知了蜀国的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等五虎上将。

实际上,魏国的武将也不逊于蜀国,夏侯渊、徐晃等将领也都是智勇双全,张合在对蜀国作战中屡立奇功,张辽也在逍遥津之战中显示了超强的作战能力。

只不过《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以蜀国为正统,才着重刻画了关羽、张飞等蜀国人物。

吴国方面,吕蒙、甘宁、太史慈等人也是一时的豪杰,还有吴国老将军黄盖,赤壁大战曾向周瑜献火攻之策,以苦肉计诈降,率船火烧曹操水军。

三国的人才旗鼓相当,才让三国如此富有魅力。

三国后期,魏蜀吴三国间人才对比不再均衡,魏国由于地域广阔,政治上实行好的人才制度,出现了邓艾、钟会等人才,但蜀国和吴国的人才制度比较落后,优秀的文臣武将少于魏国,这也是蜀国和吴国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

现代社会也正如此,资源优势雄厚方能统一世界。

《三国演义》的人才观

《三国演义》的人才观

《三国演义》人才观研究三国是一个风起云涌、龙腾虎跃的时代。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与维持,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功不可没。

《三国演义》中魏蜀吴三国君主深知人才的重要性,因而千方百计地网罗人才,并通过对人才的使用,即“取才”与“用才”两方面,在军事政治斗争中赢得了优势,从而为霸业奠定基础。

一、取才之道人才的选取包括两个重要的内容:一是人才选取的方式和途径;二是人才选取的标准。

《三国演义》中,魏蜀吴三国对于人才的选取方式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有着相似的地方,与此同时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至于对人才的定义,对人才选取的标准,三国君主在吸取前人优秀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开拓和创新。

(一)人才的获得《三国演义》中魏蜀吴三国君主对于人才都有着强烈的渴望,他们希望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来招揽人才,因此人才的选取方式和途径就显得极为多样化。

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公开招募公开的人才招募,是获得人才最为快捷的途径和方式。

《三国演义》第五回写到:“操大喜。

于是先发矫文,驰报各道,然后招集义兵,竖起招兵白旗一面,上书‘忠义’二字。

不数日间,应募之士,如雨骈集。

”[][1]通过此次招募,李典、乐进、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等人纷纷来投,通过此举,曹操获得了一批优秀的文臣武将。

《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写到:“孙权自孙策死后,据住江东,承父兄基业,广纳贤士,开宾馆于吴会,命顾雍、张绒延接四方宾客。

”[][2]通过开设“招贤馆”,孙权以这种公开招募的方式,数年的时间,严峻、薛综、程秉、朱桓、陆绩、凌统等人皆至江东,又得良将数人,吕蒙、陆逊、徐盛、潘璋、丁奉等人。

文臣武将,纷纷来投,江东可谓人才鼎盛。

这就是公开招募带来的效果。

2.相互举荐人才间的相互举荐,是人才获取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碧眼儿坐领江东”,孙权在询问周瑜以何策守江东之时,周瑜回答道:“为今之计,须求高明远见之人为辅,然后江东可定也。

”[][3]遂向其举荐鲁肃,而在鲁肃与孙权同榻而卧之后,鲁肃又向孙权举荐了诸葛瑾。

看三国 谈人才

看三国  谈人才

看三国谈人才一、思贤若渴夫欲王霸天下,必须善得人心,广纳贤才。

三国时期, 靠镇压黄巾军而暴发的三大政治、军事巨头,尤其礼贤下士,求贤若渴。

曹操靠天时,孙坚仗地利,均得势较早,已群贤毕集。

唯刘备赖结拜三兄弟,东奔西突,终是势单力薄, 处处挨打。

偶得徐庶指点,便有胜绩,尝到了人才的甜头。

后来徐庶被曹操诓骗而去时,刘备“大哭不已,乞再骤一霄,来日饯行,”并言“闻公去,如失左右手,虽龙肝凤髓,亦不甘味”。

临别“送一程又一程”,“吾欲尽伐此处树木,”因为阻断了望徐庶之目。

刘备闻徐庶荐诸葛亮后,三顾茅庐,终得相辅,已成千古美谈。

但说刘备去卧龙岗途中,逢人便下马躬立道旁恭敬参拜,可见他当时满脑子都是诸葛亮。

第三次得遇诸葛亮却昼寝未醒,刘备“拱立阶下”直等了“半晌”又“一个时辰”,义弟张飞怀愤要烧房,关羽不满也横眉,皆被斥之。

足见刘备敬仰、殷切、渴思之心。

怎不令诸葛亮沤心沥血,鞠躬尽瘁以报。

亮之出果然为蜀汉帝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二、取才有道人才来路有两条,一是从敌方挖掘、收买、拉拢或捕获现才。

二是从内部发掘人才于微末,提拔人才于蓬蒿或培养人才于既始。

取才方法很多:第一、物以类骤。

孙坚酣战太史慈,可谓棋逢对手,将遇良才,英雄爱英雄也。

孙坚挂袍志念,想方设法取回太史慈,大慰平生。

这类例子在《三国演义》中很多,如关羽战黄忠,张飞释严颜等等。

第二、结以肱股。

刘备以手足之情结拜关羽、张飞,终生为已所用。

第三、仁爱相系。

赵云被刘备借用后,执其手恋恋不舍,后来赵云愿落草为寇,也要等待刘备。

其四、强取豪夺。

曹操欲用徐庶取用程昱计扣留其母为人质,假用徐庶至孝之性而得以骗取。

刘备所谓不仁不义者,可名为“杀鸡取卵型”。

还有离间主臣,致令欲归无门者;投贿其嗜,勾诱而用者;以金珠美玩、爵禄、美妾以结其心者等具体操作方法。

当然真正的人才,是指德才兼备者,他们常以大局为重,正气凛然,目无旁顾。

陈宫看透了曹操之后,虽然被曹操所获,也宁愿从容赴死,舍身就义。

【文献综述】《三国演义》人才观研究

【文献综述】《三国演义》人才观研究

文献综述汉语言文学《三国演义》人才观研究《三国演义》作为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描写了自东汉末年至西晋初年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

作为一部历史巨作,《三国演义》让普通大众对其产生了狂热的追捧,同时又为国内外众多学者关注并研究,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历来学者对《三国演义》的成书渊源、作者和版本、思想内容、叙事艺术和人物形象等方面有较多较深入的研究,也取得了不错的研究成果。

而本论文对《三国演义》人才观进行研究,现对有关文献进行综述:(一)周育平在《<三国演义>的用人艺术》[1]中指出,《三国演义》中的魏、蜀、吴三个政治集团均深知人才的重要,懂得“尊重人才”乃为政之本,因而千方百计罗致人才,使之为自己建立霸业服务。

他总结“三国”之善于用人主要有五个方面:一、视同手足,珍重人才;二、不拘一格,发现人才;三、广开渠道,罗致人才;四、不惜代价,保护人才;五、知人善任,使用人才。

刘敬圻在《首脑智慧的深层较量——<三国演义>用人之道比较谈》[2]中指出,曹操、刘备、孙权独具魅力的人才政策,为他们吸引了足够三分天下的忠勇智慧之士,还为后者的建功立业提供了宏大辽阔的舞台。

他们政策的优异,主要体现为不拘一格,唯才是举,人尽其才,各得其所。

曹刘孙三方用人政策的显性特征有五:其一,用人不论资考;其二,举才不论亲疏;其三,举才不论长幼;其四,举才不论急缓;其五,举才不念旧恶。

付开镜在《刘备的出身与用人——兼对曹操、孙氏兄弟的出身与用人进行比较》[3]中谈到,寒人出身的刘备与曹操、孙氏兄弟相比,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刘备的用人方式因此与曹操有很大不同,而与孙氏兄弟只有某些相似之处。

刘备在无任何政治优势的条件下,借异姓兄弟而奠建功立业之初步根基,藉信义而得人才与民众的普遍拥护,借真诚求才之心而得天下奇才之感戴。

刘备的人格魅力使他网罗了一批忠贞不渝之士,但也因过分重用最先结交的关羽而铸就大错。

浅谈《三国演义》人才观对现代企业用人的启示

浅谈《三国演义》人才观对现代企业用人的启示

福建师范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题目:浅谈《三国演义》人才观对现代企业用人的启示学习中心:奥鹏远程教育南宁学习中心(直属)[32]VIP 专业:汉语言文学(教育)年级(入学批次):1309学号:201309740591学生姓名:梁春凤导师姓名:刘心2015年7 月22日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作者承诺保证书本人郑重承诺:本篇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真实、可靠。

如果存在弄虚作假、抄袭的情况,本人愿承担全部责任。

学员签名(手写):年月日浅谈《三国演义》人才观对现代企业用人的启示201309740591 梁春凤指导教师刘心【摘要】《三国演义》是我国历史上最优秀的几部历史演义小说之一,在文学、艺术、管理、军事、外交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在管理方面,《三国演义》有着有丰富的人才学价值,它的用人哲学堪称古代用人哲学的经典。

本文就《三国演义》的人才观进行研究,以期领略其中的精华,来指导我国现代企业的人才管理。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介绍本文研究的背景以及研究意义。

第二章:对《三国演义》的人才观进行分析,提出“以人为本”的人才观。

第三章:基于《三国演义》人才观,对现代企业用人提出几点启示。

最后一章:本文结束语并指出《三国演义》人才观现实意义所在。

【关键词】人才学; 人才; 现代企业; 以人为本1 前言当今,在北京这样一个生存和发展环境非常好的城市里面,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率就高达到62%;中石化南方公司每年从高校招收7300名大学生,但每年又有4500名优秀人才流失……这些数字引起了我的思考:为什么我国人才流失现象这么严重呢?我想到从企业家的用人这个角度入手,写一篇有关用人哲学的文章,探讨用人问题,如果能对我国企业的用人提供一丁点有用的建议,使企业能更好地用人,也算是我为国家做了一点贡献。

如何为我国现代企业建构成功的用人哲学?我想我们应该从中国古代文化中寻找启发,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关于怎样用人,也有很多高深的理论。

三国演义的人才观的标准

三国演义的人才观的标准

浅析《三国演义》的人才观《三国演义》是一部长篇章回历史演义小说,描写了东汉末年三分天下近百年的历史风雨,塑造了形象各异的历史人物,其中最我引我瞩目的是壮丽宏大的战争场面和难以预料的谋略,还有三国时期选才任能的种种。

天下三分之际,群雄逐鹿,长年征战,民不聊生。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纵观三国时代,英雄豪杰不计其数,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军事家、猛将、谋士。

彼时人才盛况每每品味真让人拍案叫绝!为什么三国时期会出现如此盛况?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显。

通晓全书,我认为三国人才屡现的缘由无外乎以下几点:1、原有社会阶级沦落,有利于人才涌现。

中华五千年历史每当国家危亡时,都是群雄崛起人才辈出的时代。

在一个百姓安乐社会平稳的朝代中,身份低微的人才很难得到大展宏图的机会,正是因为东汉末年,起义不断加上皇帝无能、宦官权倾朝野使得当时社会上层统治岌岌可危,下层人民不安压迫皆群起而攻。

长年战乱,使得农不能耕,商不能商。

如刘备本是织席贩履之徒、张飞是卖肉的屠夫、关羽犯事被迫逃亡。

三人的命运均因当时的社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新生领导者为巩固势力求贤若渴。

三国时期,各诸侯为了争夺统治权,扩大势力范围,充分认识到人才的对自己建功立业的作用。

为发展自身争夺权力的需要,打破了原有官僚阶级保留的选拔人才机制,客观上为人才的成长提供了机会。

在《三国演义》中,人才的政见都影响着每场战役的走向,因此人才在当时的作用被无限放大,反映出三国时期用人举贤的进步性,体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各地诸侯任人唯贤打破门第之见。

“英雄不再问出处”。

古往今来.由于社会制度政治领导权的争斗中以及统治者自身的品性导致在用人问题上存在不少障碍和偏见。

有凭借八股考卷判定终身的科举制、有单纯看个人出身的世袭制等等。

三国时期的刘备礼贤下士,唯才是用.是小说为刘备树立的鲜明性格。

而孙权、曹操也具有招纳贤士的特征。

同时,为得到有能力人才,曹操还打破传统人才观的概念,对待关羽百般依从,任用将士不管出身等等。

《三国演义》角色启示:社会与人性之镜

《三国演义》角色启示:社会与人性之镜

《三国演义》角色启示:社会与人性之镜
《三国演义》中的角色对当代社会有着广泛的影响和启示。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方面:
1.人才管理:曹操善于发现和呵护人才,这种人才观对当代社会的人才管理
有启示意义。

企业和组织应该重视人才培养和激励,创造良好的环境,让人才得以发挥和成长。

2.领导力:刘备、孙权和曹操等角色都展现了出色的领导力,他们的领导风
格和管理手段可以为当代的领导者提供借鉴。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该具备战略眼光、决策能力和团队管理能力,能够激发团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3.忠诚和信义:关羽的忠诚和信义对当代社会有启示意义。

在商业和社会生
活中,诚信和道德是不可或缺的品质,一个遵守规则、信守承诺的人会得到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4.智慧和创新:诸葛亮等角色的智慧和创新精神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
力。

在科技和文化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创新,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挑战和机遇。

5.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蜀汉政权的建立者刘备等角色展现出了强烈的家国
情怀和民族精神。

这种精神可以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推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

6.竞争与合作:三国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展示了竞争与合作的重要性。

在商业
和社会生活中,我们需要学会在竞争中寻求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综上所述,《三国演义》中的角色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是多方面的,涉及人才管理、领导力、忠诚和信义、智慧和创新、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以及竞争与合作等方面。

通过学习《三国演义》中的角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和人性,从而更好地应对当今复杂多变的世界。

【议论文】品读三国 论用人之道_900字

【议论文】品读三国  论用人之道_900字

【议论文】品读三国论用人之道_900字《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略的经典之作。

在这部小说中,塑造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其中不乏一些关于用人之道的深刻思考。

本文将从《三国演义》中的用人之道展开探讨,分析书中的角色形象,归纳出对用人之道的启示。

书中塑造了一些具有过人智慧和能力的人物,这些人物在用人方面往往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方法。

曹操是一个善于用人的领袖,他重用荀彧、郭嘉等人,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才能。

曹操之所以能够做到如此,是因为他懂得用人之道,知道如何根据不同人的特长和性格来分派任务,使每个人都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潜力。

在书中,曹操的用人之道给我们一个启示:领导者要善于发现每个人的特长,善于用人,才能使团队更加强大。

书中也塑造了一些不善于用人之道的人物形象。

刘备虽然有着高尚的品德和仁爱之心,但却常常犯了用人不当的错误。

在书中,刘备多次失去了机会,错失了用人之道所带来的巨大收益。

刘备的不善用人之道给我们一个启示:即使是有着高尚情操的人,如果不善于用人,也会在领导中失去先机。

书中还塑造了一些以智谋和谋略见长的人物,他们在用人之道上也有着独到的见解。

诸葛亮在书中被塑造成一个智慧过人的谋士,他通过精妙的用人之道,使得蜀汉能够在三国混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诸葛亮的用人之道告诉我们:在领导中,智慧和谋略同样重要,善于用人将为团队带来巨大的战略优势。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用人之道,对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及其用人之道都具有重要意义。

当代领导者从中也能够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善于用人,善于发现和激发每个成员的潜能,能够使整个团队充满活力。

要善于分辨每个人的长处和短处,并安排合适的工作,从而使组织迅速成熟壮大。

通过阅读《三国演义》,我们不仅能够领略古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更重要的是,能够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

用人之道是一个领导者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通过不断学习和思考,可以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用人之道水平,为团队的成功带来更多的机会和可能。

【议论文】品读三国 论用人之道_900字

【议论文】品读三国  论用人之道_900字

【议论文】品读三国论用人之道_900字《三国演义》是历史上一部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名著,其以其深刻的智慧和雄厚的人物塑造成为世人研究的对象。

在这部作品中,人物的用人之道成为一个重要的主题。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三国演义》中的用人之道,并对现实中的用人之道提出一些建议。

用人之道还需要注重人才的履历和品德。

在《三国演义》中,有很多人才,但并不是所有人才都能被青睐。

关羽虽然勇猛,但因为他不足以适应高层战略和政治的需要,刘备没有将他用于重要职务。

同样,钟繇虽然才华出众,但因为他品德不佳,刘备对他没有过多的信任。

这表明在用人之道中,能力和品德缺一不可,只有两者兼备,才能够真正成为一个合适的人选。

用人之道还需要注重团队合作和协调。

《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充满了各个势力之间的斗争和协作。

各大势力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但能够取得良好的合作效果的都能在战争和政治中占据上风。

诸葛亮和刘备之间的合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诸葛亮拥有卓越的智慧和才华,而刘备则具有领导力和胆识。

两者的合作弥补了彼此的不足,使得刘备的事业能够取得长足的发展。

用人之道需要注重追求公平和公正。

在《三国演义》中,各个势力之间的战争和政治斗争非常激烈,但成功的势力都具有公正和公平的用人之道。

刘备对待下属非常公平,对他们进行了激励和表扬,并给予了足够的权力和责任。

而曹操则在用人方面相对偏向私利,只看中个人的忠诚度和效益,而忽视了他们的能力和品德。

曹操的势力虽然曾一度强大,但最终没有取得长久的成功。

《三国演义》中的用人之道对于现实中的用人之道有很多启示。

我们在用人时,应该注重因材施教,将人才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发挥才华。

我们也要注重人才的履历和品德,只有两者兼备,才能够成为一个合适的人选。

团队合作和协调也是重要的,我们应该注重各个人才之间的合作,找到彼此的互补之处。

追求公平和公正也是用人之道的重要原则,我们对待下属要公正对待,给予他们足够的机会和激励。

通过借鉴《三国演义》中的用人之道,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发现和培养人才,实现个人和组织的长足发展。

论三国演义中的用人之道

论三国演义中的用人之道

论三国演义中的用人之道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说的是由于诸葛亮错用马谡,导致战略咽喉之地街亭失守,蜀魏攻守之势逆转,蜀军被迫退回蜀中,诸葛亮的北伐中原大业再度失败。

最终,马谡也承担了他应负的责任,除身首分离外,留给后人的是一个纸上谈兵、夸夸其谈、言过其实的赵括式的人物形象。

探讨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答案。

从人才观的角度出发,有两个问题需要思考:第一,马谡是不是人才;第二,如果不是,诸葛亮用马谡守街亭,那就有任人唯亲之嫌,自然失守之责就必须全部由诸葛亮来承担。

如果是,马谡又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才,为什么会失守街亭。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马谡熟读兵书,胸藏韬略,出谋划策是他的强项。

《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写道,诸葛亮在平定南蛮之乱时曾问计于马谡。

马谡先对形势做了精辟的分析:“南蛮恃其地远山险,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叛。

丞相大军到彼,必然平服;但班师之日,必用北伐曹丕;蛮兵若知内虚,其反必速。

”其揣摩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确实高人一筹,然后他又向诸葛亮提出自己的对策:“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愿丞相但服其心足矣”。

诸葛亮采用其计,终七擒孟获,收服人心,稳定了后方,使其可以全心全意北伐曹魏。

第九十一回,马谡又向诸葛亮献离间计,使曹丕心疑,将司马懿削职回乡,去掉了诸葛亮的一块心病。

从这两计所取得的成效来看,马谡的能力是无需质疑的,这就回答了第一个问题,在英雄造时势的三国时代,马谡无疑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可他为什么仍有街亭之失呢,这就涉及到人才的评价标准问题了。

在此,我们设问一下,诸葛亮是不是人才,也许有人不屑回答,诸葛亮运筹于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如果他不是人才,天下还有何人可称才。

但是,如果以关云长为才的标杆,诸葛亮能做到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吗?如果做不到,诸葛亮自然不能称为人才了。

这个假设说明一个问题,人才不是绝对的,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对它的评判是有条件的,它必须以某个参照系为标准。

【议论文】品读三国 论用人之道_900字

【议论文】品读三国  论用人之道_900字

【议论文】品读三国论用人之道_900字品读《三国演义》可以从许多角度进行探讨,而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用人之道。

在这部文学经典中,不同的人物通过不同的用人策略来实现各自的目标。

本文将以几位著名的人物为例,探讨他们的用人之道,以及他们的成功或失败。

首先,我们来看看刘备的用人之道。

刘备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统帅,他所用的人能否胜任其工作,直接决定了他的成功或失败。

刘备非常重视人才,他注重培养和使用各类人才,如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

他往往能够看到一个人的潜力,并给予其一定的发挥空间,同时他也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升迁,从而造就了一支强大的队伍。

其次,我们来看看曹操的用人之道。

曹操是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他被称为“世之奇士”,但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善于用人的人。

曹操用人之道不仅在于能够发现人才,更在于将人才合理地分配,运用到适当的位置。

他将贾诩、荀彧等文臣和张辽、郭嘉等武将组成了一支有文化和军事素质的团队。

他还习惯于利用人之长、去其短,以其长补其短,最终使得每个人在自己的领域发挥出最佳表现。

很显然,刘备和曹操的用人之道不同,但是却都非常成功。

但是,也有一些人物的用人之道不够成功,比如袁绍。

袁绍虽然是北方的重要势力之一,但是因为用人不当,最终失败了。

他虽然拥有谋士沮授、逢纪、许攸等人,但他却轻视他们的建议,纠葛于田丰等人的争执中,最终导致他的集团内部无法协调,被曹操等人击败。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用人之道在《三国演义》中非常重要。

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往往需要善于发现人才,以及根据人才的特点和优势对其进行合理的分配和使用。

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每个人发挥出最佳表现,同时实现自己的目标。

反之,如果对人才的使用不当,或者对人才的能力没有充分发扬,就会失去重要的机会,最终导致失败。

因此,我们需要在品读《三国演义》的过程中,加深我们对用人之道的认识,从而可以更好地应用于自己的现实生活中。

从《三国演义》看人才工作

从《三国演义》看人才工作

从《三国演义》看人才工作一部《三国演义》,除了包含政治、经济、社会、战争、文化等诸多要素,更是一部包含人才工作的巨著。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群雄割据、盗贼横行、民不聊生。

乱世伊始,曹操、刘备、孙权并不是势力最强的诸侯,但三人却能击败各自对手,最终三足鼎立,究其原因,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曹、刘、孙皆能“广聚英才、选贤任能”。

曹操“唯才是举”,善于用人,不求全责备,故能上将千员,谋士如云,最终统一北方;刘备“求贤若渴”,以情动人,以信用人,故有卧龙凤雏和五虎上将相辅,尽取巴蜀之地;孙权“举贤任能”,礼贤下士,待人如亲,英雄才俊竞相投奔,故能雄踞江东。

曹、刘、孙三人的成功,既是时势造英雄,更是选贤任能的结果。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那么如何吸引、使用并留住人才呢?《三国演义》给了人才工作以下启示:其一,做好人才工作要有“心”,即真诚的求才之心、爱才之心。

曹操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向世人表达他求贤若渴之心,八方才俊纷至沓来,其中不乏荀彧、郭嘉、乐进等贤臣良将,终助其成就大业。

在人才工作中,想要发现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需要以真诚的心对待人才。

既要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也要关心他们的思想情绪;既要关心本人,也要关心家属,真正做到“用心”,人才才能“归心”。

其二,做好人才工作要有“行”,即发现人才、吸引人才不能只靠表面文章,而要付诸行动。

《三国演义》中,刘备以皇叔身份猥自枉屈“三顾茅庐”,终于请来诸葛亮辅佐,成为招才引智的经典范例。

做好人才工作也是如此,要主动到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北上广及沿海发达地区招才引智,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推介资源优势。

针对一部分优秀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要花大气力引进,要不辞辛劳,多次“跑”、反复“跑”,不放过任何机会。

其三,做好人才工作要有“信”,这个“信”是信任、信赖。

《三国演义》中虽然曹操生性多疑,但对人才他却坚持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信条,张辽、高览、贾诩等虽为降将,但都被委以重任,充分体现其对帐下人才的信任。

从人才战略试论三国演义里的用人之道 图

从人才战略试论三国演义里的用人之道 图

从人才战略试论三国演义里的用人之道图三国演义里的人才战略一部《三国演义》,也是一部人才战略学。

“唯才是举”,是曹操的人才战略,才用其长,不求全责备,故战将千员,谋士如云,一统北方。

“求贤若渴”,是刘备的人才战略,以情动人,以信用人,故诸葛孔明鞠躬尽瘁,辅佐开创蜀汉基业。

“得人者昌”,是孙权的人才战略,举贤成风,人才辈出,故能雄踞江东。

单说东吴,“得人”最出色的有两位,一个是周瑜,一个是鲁肃。

当初,孙策带着三千兵马打天下之始,周瑜就向他推荐江东“二张”,靠着这批人才,孙策得以在江东迅速站稳了脚跟。

后来,孙权接班后,周瑜又向孙权力荐鲁肃。

在曹操大军压境的时候,鲁肃力排众议,主张迎战,并联合刘备,协助周瑜大破曹兵。

周瑜临终前,又推荐鲁肃接自己的班,出任三军统帅。

可以说,周瑜知人善任,对东吴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然而,周瑜千好万好,可就一样要命,气量不够大,对比他能耐大的人,就难相容了。

比如对诸葛亮,当发现此人比自己更有才,第一反应就是除掉。

又比如对庞统,此公在赤壁之战中功劳不小,周瑜却从未推荐过这位奇才。

“既生瑜,何生亮”,容不得比自己高的人才,这是周瑜的致命弱点。

反观鲁肃,当周瑜要杀诸葛亮的时候,鲁肃坚决反对。

刚刚接任大都督,鲁肃就立刻向孙权力荐比自己强的庞统。

哪知孙权以貌取人,没看上。

鲁肃见自己单位不用,马上就推荐给刘备,为的是以联蜀抗曹大局为重,不使大才埋没。

比较鲁肃与周瑜的人才观,高下立判。

鲁肃没有周瑜的雄才,但在用人上,“大略”却高出一筹。

其区别,表面上看是胸怀的大小,胸襟的宽窄,而实质上是战略思维的比拼,大局观念的考量。

鲁肃的高明处,就在于识大体,虑长远,从战略全局的高度识别人才,保护人才,推荐人才。

历史小说的演绎如此,社会现实的道理亦然。

世间人为最贵,人才为国宝。

重视人才,是古往今来创业者、执政者的一等要务。

不过,人才的重要性一般都能知晓,任用人才一般也能做到,难的是将人才资源作为战略资源来谋划,将人才发展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建设,尤其是培养、重用创新型人才等一流人才。

从三国演义看人才建设

从三国演义看人才建设

从《三国演义》看人才供应链建设所谓人才供应链建设,就是将生产管理中的供应链理念引入到人才管理当中,是一种动态的人才管理模式,它采用成本效益的方式对人才进行配置、培养和激励,使人才的数量、结构和质量能满足企业的业务需要。

人才管理与供应链管理之所以能够结合起来,是因为两者之间存在许多相通之处:预测人才需求类似于预测产品需求;找到有效性最高的人才开发方法,好比找到成本最低和速度最快的产品生产方法;从企业外部招聘员工,类似于原材料的采购;对员工进行开发与培养,类似于对产品的开发与创新;做好继任计划确保人才的及时到位,类似于确保按时交货。

人才供应链建设重点会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在企业的人才队伍当中有没有所需的人才;如果没有,急需人才时如何马上找到合适的人?如何在尽量控制成本的前提下,使人才能够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业务链上,避免人才断层?简言之,就是“及时供应、按需配置”。

从名称上来看,人才供应链的内涵非常清晰地体现出来,它包含以下几部分的内容:人才规划以战略目标与企业核心价值观为起点,提出对人才的素质、数量的要求。

人才吸引和储备是根据人才规划的要求进行人才的引进和人才库建设。

人才的动态管理包括人才的使用、晋升、激励、培养与开发等。

简单来说,人才供应链管理始于战略目标的要求,终于战略目标的实现。

任何一个环节没有做好,人才供应的链条就会断裂。

人才规划人才规划是人才供应链的基础,为避免需要用人时无人可用,企业必须提前下手。

一是确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也就是制定企业的人才标准;二是准确地预测人才的数量需求,即在未来的各个阶段需要多少人才。

这些都要根据企业的现状和未来战略需要来制定。

再回到三国演义。

刘备与曹操、孙权相比,的创业条件最差,完全是白手起家,典型的“三无企业”(一无资金二无市场三无人才),后来在诸葛亮的协助下以空手套白狼的手法,才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由于刘备的根基差、起步低,且自身的经营能力有限,所以刘备在人才规划时,对人才提出非常高的标准,要求所用之人能独挡一面。

英雄识英雄(论文)

英雄识英雄(论文)

英雄识英雄——浅谈《三国演义》中的人才观摘要本文通过“臣有心而君无意”,“臣无心而君有意”和“臣有心且君有意”三个方面,试从“操以智,权以情,备以义”,三个角度来阐述《三国演义》中的人才观,浅谈我对这部壮阔名著的感悟。

关键词:三国演义人才观曹操刘备孙权“自古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这是周瑜对孙权说过的一句肺腑之言,在我看来,在那个尔虞我诈、颠沛割据的时代,人才的得失乃是生死攸关的至高问题。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而无论政治还是军事,人才终是关键,正如天命依旧归因于人谋,英雄能否识得英雄,成为政权集团能否立足的核心问题。

与时局割裂的人才不能算是真正的英雄,所谓“内圣外王”倡导的便是慎独的内在品质为基础,深谋远虑地外建事功为目的,这样的贤士,才是人们需要、君王渴慕,时代推崇的完备的英雄豪杰。

纵观《三国演义》,我对其中的人才选择有如下分类,并对之进行简略阐述。

一、臣有心而君无意“良禽则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是小说中一再重复的两句话,这是知识分子投身政治热情的的说明,同时也表露了“择主”对于他们的重要性,而“圣君贤相”政治格局,也正如余英时先生所指出的那样,“只是传统儒生的一种理想和期待。

”袁绍的自负是出了名的。

在官渡之战,他孤注一掷,全然不顾沮授所提的“盖救乱诛暴,谓之义兵;恃众凭强,谓之娇兵;兵义无敌,娇者先败。

”的警劝,反是一味听信喜好拍马屁的郭图、审配之谗言,冒然向许都挺进,虽倾巢而出,结果终因军心已乱而被曹操以少胜多,遗臭后世。

试想,若当时袁绍能冷静地听取沮授的建议,在发动战争前,把曹操置于不义位置上,减弱其政治优势,同时,采用低成本、风险小的游记战术,步步为营,见好就收。

有理、有利、有节地推进战争进程,历史或许会有转机。

无奈袁绍急功近利,好大喜功,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白白终断送大好局势。

此外,他对田丰的漠视也冰封了这位能臣的赤子之心,以至其临死时发出了“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不识其主而事之,是无智也。

从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看人才管理

从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看人才管理

从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看人才管理得人才者得天下!一切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选人用人,关乎事业的成败。

如何根据德才勤绩慧眼识人,如何量才而用,因材施用,如何用感情、待遇、制度、文化选用留人,如何选对人、用好人,我们可以结合《三国演义》、《水浒》两个著名古典名著,全新揭示选人用人大智慧。

三国演义将许多的典故与管理有效结合,管的要么是人,要么是物,“管理”的目的是优化和理顺,其中,对人的分析非常重要,如果问《三国演义》里的哪个人物厉害,有些说吕布,因为三英战吕布,吕布一个人单挑刘关张三人,实乃英雄,但吕布这个人,好色薄情,先是认贼作父,后又弑父夺色,不是英雄,实乃小人;有人说刘备,宽厚仁慈,厚德载物,但刘备这个人,小事优柔,大事武断,平时遇事只知放声大哭,关羽被杀后,不听劝阻,一意孤行,最终为蜀国的灭亡埋下伏笔;有人说诸葛亮,足智多谋,忠心为国,但诸葛亮的忠,只是愚忠,明知道阿斗是扶不起来的阿斗却仍然要扶,在其百年之后,蜀国的灭亡也就不可避免,可悲可叹。

那么,谁重要呢?对于《三国演义》里的任何一位人物,由于历史局限性,都是有缺点的,因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人的分析需要的是结合情景与环境,结合心理与现状,在当今的环境下,管理需要的是既做人,又做事,需要的是既有低头拉车,又要抬头看路,战略与细节同行。

总结下来,有五点用人要则。

一、用人之首---“三顾茅庐”用人之首在于选人。

“三顾茅庐”可谓选人上的典范。

古人云:“若非先主垂三顾,谁识茅庐一卧龙”,刘备“三顾茅庐”,不仅成就了诸葛亮旷世之才,也使得自己“三分天下”,成为了千古佳话。

《三国演义》选贤大致有三种渠道:一是凭公认选贤。

刘备选用“卧龙”和“雏凤”这样的人才,主要是由于他们的口碑。

像诚邀“卧龙”,主要是由于徐庶和司马徽的推荐;选拔“雏凤”则是出于鲁肃的举荐。

二是凭实绩选贤。

魏延作为降将,而且诸葛亮认为其“有反骨”,但刘备还是用其镇守汉中,就是出于魏延在战争中的赫赫战功。

“唯才是举”论曹操——《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人才观 明清小说鉴赏期末考查作业

“唯才是举”论曹操——《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人才观 明清小说鉴赏期末考查作业

“唯才是举”论曹操——《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人才观摘要:《三国演义》可道明姓名者一千有余,形象个性鲜明者数十。

其间魏王孟德是谓典型也。

适先生贯中写曹,非作阶级本性简解,皆以各层次、多角度刻画,谓古往今来之大奸雄。

涉往文解,言操“乱世奸雄”。

所谓“奸雄”者,诈才一也。

操以封建政治家而著,因军事统帅者以出,麾下群贤云集,终竞得天下三分。

论其雄心超于权、备,盖因其驭人之术权、备远莫能及。

关键词:唯才是举知人善任爱才情切胸怀宽阔礼贤集言正文:言《三国演义》之君纳才用才,人曰“刘备惜才”,因其“三顾茅庐”,又拜得关、张、赵等虎将数名;曰“孙权善才”,因其任鲁肃、陆逊于败军之际,在危难之间,然鲜有闻“曹操爱才”之说。

孟德谓史上地主阶级之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兼文学家,盖三国英雄之最。

而其改用人之政、革用人之策,唯才是举,是谓玄德、仲谋所不及。

“吾任天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此言尽操成大业之诀。

唯才是举,人尽其才,为魏王得以挟天子而号天下之要因。

是毛宗岗谓其“见才便爱”,知人善任。

汉末乱世,阶级矛盾尖锐,政权斗争激烈,群豪雄起结团,图谋拥兵称霸。

混战割据,霸言一方。

操出于官宦之家,为氏族不耻。

初势单,无资可籍。

不及袁绍、袁术出身贵胄,“势倾天下”;亦不及备,帝称“皇叔”;故,操唯广纳贤士,以壮声势,招揽英才,为己所用,方可争得寸席,以图霸业。

建安十五年春,操撰《求贤令》以求贤德,令:“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

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唯才是举,看得而用之。

”令再建安十九年,令三建安廿三年。

三令,明“才”义,辨“才”“行”,博真才者意切,揽实学者情真。

求贤若渴,拳拳之心,难以言表。

论及孟德纳才用才之事,或道“杨修之死”。

然操帐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平乱世之战局,定北疆之沃土,非“唯才是举,知人善任”不可得。

(一)礼贤集言战前,必先征思广益,广纳韬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而到了后三国时期,群雄皆灭,只剩三个庞大的势力。局势相对明朗,争斗相对克制下,人才虽然依旧重要,旧势力的恢复再次局限着人才观的发展。魏国的九品中正,吴国的吴人治吴,蜀汉几大地区派系的纠葛。代表着名为士族的巨大力量。寒门野士们攀爬向上困难重重的现实遏制了人才观的进一步发展。但那数十年的战争带来的人才观的发展不可磨灭,种子已然埋下,只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再次爆发。
人才观是指关于人才的本质及其发展成长规律的基本观点。
三国时代的降临以东汉王朝的日渐衰微为基础。在人才观上却不单受着时代制约也无法突破前朝的影响。
东汉的举孝廉制度在逐鹿时期依然举足轻重。是大大小小诸侯选拔人才的重要指标。这一被世族把控的制度在大多数人心中依然是一种正统。当然这无可厚非,这种选拔一定程度上符合着那个时代士族集中知识的社会现实。
但三国时代作为一个充满矛盾与冲突的时代,这种人才观同样是受到了冲击。
说到《三国演义》,我们脑海中往往浮现三国时代演绎着传奇的诸侯们。人才为基的思想其实一直存在着。“ 得人才者得天下。”汉末的诸侯们对于人才大都重视,在对于人才的选拔却在时代冲击下显得有所不同。
其中一些大诸侯间差别往往更为明显。
先说三国中有名的会用人的枭雄曹操。势力奠基之初,手下的人才主要是来自家族与举荐。带有着浓重的世家名士意识。荀彧、荀攸、郭嘉、程昱、夏侯淳等等势力中的主要人物大多来源于此,而他们也称得起精英二字。孔子有言:“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在势力逐渐壮大中,争霸作战等一系列现实使人手捉襟见肘,一道史上有名的《求贤令》代表着一种唯才是举的意识的抬头。人才不在局限于世家大族名人雅士,搜索的范围拓展至寒门士子,乃至赳赳武夫。人才也不再止于德才兼备,而是有德可,有才亦可,甚至可以包容才与德上的部分的不足。这可以说是对于人才观的一种巨大发展。“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种切合现实的发展给予了曹魏势力称雄中原的力量。
与曹操在官渡一决雌雄的袁绍则是坚守着与举孝廉一脉相承推举法。大量士族精英的汇聚使他的风头一时无两。但与此同时各方力量的倾轧接踵而至。尾大不掉陈伟一个严重问题。有着接收这种人才观的益处的能力,却无法应对其的副作用。最终一方豪强消逝在争霸的激烈斗争中。
此外,在那个风云际会的时代,有着那么一些自荐出仕的人才们。著名的毛遂自荐便出现在这个时代。这些人往往是来自各个阶级的不得意者。他们或不愿才华埋没于荒野之中,或为求得那荣华富贵,或为着千古留名。。。。。。以一腔热血自荐出现在那个巨大的舞台上。他们或许都受着陈涉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鼓舞。自豪着自己的才华而非门第。他们心中人才或许不止出于盛族,也包括着他们自己。这同样是对人才观的一种拓展,代表着才干在人才概念中比重的增加。
人才是社会的重要部分,三国中的人才观不可忽视。 ຫໍສະໝຸດ 看《三国演义》中的人才观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小说史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古今中外,无数人在对其阅读中受益匪浅。
《三国演义》一书自黄巾起义末期开始描写,至三家归晋结束,以小说形式演绎了中国历史上留下重要印迹的九十余载,详略结合,突出描写了群雄逐鹿的前三国时代与风云汇集的后三国时代英雄人物们的谋略,精神,勇气等等。与此同时,它也反映出了那数十年也即我心目中的三国时代的社会风貌,政治制度等等。在阅读过程中,我特别注意了小说描写中反映的三国中的人才观。
三国时代的数十年变迁,不止带来了英雄的举起与陨落,战争的发展,文明的破坏等等或好或坏的印痕。同时带来了人才选拔的几度变迁与人才观的发展。数十年的风云变迁为古代缓慢的发展的人才观带来了活力,使其在曲折中发展,在不断摸索中更为凝练。
三国的人才观或者局限于它所处的时代,无法使我们在当今照搬照用。但我们依然可以去粕存精,从其中得到启发应用于当今的人才选拔中;依然可以通过对其发展的关注研究来促进人文科学的发展;依然可以总结其发展规律,促使当今人才观进一步切合当今的社会现实,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