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三国演义中人才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三国演义》中的人才观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小说史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古今中外,无数人在对其阅读中受益匪浅。
《三国演义》一书自黄巾起义末期开始描写,至三家归晋结束,以小说形式演绎了中国历史上留下重要印迹的九十余载,详略结合,突出描写了群雄逐鹿的前三国时代与风云汇集的后三国时代英雄人物们的谋略,精神,勇气等等。与此同时,它也反映出了那数十年也即我心目中的三国时代的社会风貌,政治制度等等。在阅读过程中,我特别注意了小说描写中反映的三国中的人才观。
人才观是指关于人才的本质及其发展成长规律的基本观点。
三国时代的降临以东汉王朝的日渐衰微为基础。在人才观上却不单受着时代制约也无法突破前朝的影响。
东汉的举孝廉制度在逐鹿时期依然举足轻重。是大大小小诸侯选拔人才的重要指标。这一被世族把控的制度在大多数人心中依然是一种正统。当然这无可厚非,这种选拔一定程度上符合着那个时代士族集中知识的社会现实。
但三国时代作为一个充满矛盾与冲突的时代,这种人才观同样是受到了冲击。
说到《三国演义》,我们脑海中往往浮现三国时代演绎着传奇的诸侯们。人才为基的思想其实一直存在着。“ 得人才者得天下。”汉末的诸侯们对于人才大都重视,在对于人才的选拔却在时代冲击下显得有所不同。
其中一些大诸侯间差别往往更为明显。
先说三国中有名的会用人的枭雄曹操。势力奠基之初,手下的人才主要是来自家族与举荐。带有着浓重的世家名士意识。荀彧、荀攸、郭嘉、程昱、夏侯淳等等势力中的主要人物大多来源于此,而他们也称得起精英二字。孔子有言:“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在势力逐渐壮大中,争霸作战等一系列现实使人手捉襟见肘,一道史上有名的《求贤令》代表着一种唯才是举的意识的抬头。人才不在局限于世家大族名人雅士,搜索的范围拓展至寒门士子,乃至赳赳武夫。人才也不再止于德才兼备,而是有德可,有才亦可,甚至可以包容才与德上的部分的不足。这可以说是对于人才观的一种巨大发展。“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种切合现实的发展给予了曹魏势力称雄中原的力量。
与曹操在官渡一决雌雄的袁绍则是坚守着与举孝廉一脉相承推举法。大量士族精英的汇聚使他的风头一时无两。但与此同时各方力量的倾轧接踵而至。尾大不掉陈伟一个严重问题。有着接收这种人才观的益处的能力,却无法应对其的副作用。最终一方豪强消逝在争霸的激烈斗争中。
此外,在那个风云际会的
时代,有着那么一些自荐出仕的人才们。著名的毛遂自荐便出现在这个时代。这些人往往是来自各个阶级的不得意者。他们或不愿才华埋没于荒野之中,或为求得那荣华富贵,或为着千古留名。。。。。。以一腔热血自荐出现在那个巨大的舞台上。他们或许都受着陈涉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鼓舞。自豪着自己的才华而非门第。他们心中人才或许不止出于盛族,也包括着他们自己。这同样是对人才观的一种拓展,代表着才干在人才概念中比重的增加。
而到了后三国时期,群雄皆灭,只剩三个庞大的势力。局势相对明朗,争斗相对克制下,人才虽然依旧重要,旧势力的恢复再次局限着人才观的发展。魏国的九品中正,吴国的吴人治吴,蜀汉几大地区派系的纠葛。代表着名为士族的巨大力量。寒门野士们攀爬向上困难重重的现实遏制了人才观的进一步发展。但那数十年的战争带来的人才观的发展不可磨灭,种子已然埋下,只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再次爆发。
三国时代的数十年变迁,不止带来了英雄的举起与陨落,战争的发展,文明的破坏等等或好或坏的印痕。同时带来了人才选拔的几度变迁与人才观的发展。数十年的风云变迁为古代缓慢的发展的人才观带来了活力,使其在曲折中发展,在不断摸索中更为凝练。
三国的人才观或者局限于它所处的时代,无法使我们在当今照搬照用。但我们依然可以去粕存精,从其中得到启发应用于当今的人才选拔中;依然可以通过对其发展的关注研究来促进人文科学的发展;依然可以总结其发展规律,促使当今人才观进一步切合当今的社会现实,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人才是社会的重要部分,三国中的人才观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