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2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4课《诗词曲五首》(二)知识点+图文解读+同步练习
课文知识点一、作者简介文天祥(1236—1283),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张养浩(1270—1329),济南(今属山东)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与清河元明善、汶上曹元用并称为“三俊”。
代表作品有《三事忠告》,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二、故事背景《过零丁洋》当作于 1279 年(宋祥兴二年)。
1278 年(宋祥兴元年),文天祥在五坡岭兵败被俘,第二年正月,囚禁文天祥的船队经过零丁洋时元将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在海上坚持抵抗的张世杰,文天祥不从,出示此诗以明志。
《山坡羊·潼关怀古》天历二年 (1329),陕西大旱,张养浩被征召任陕西行台中丞,去赈济灾民,他赴陕途中,目睹人民的深重灾难,愤愤不平,遂散尽家财,尽心尽力救灾,终因操劳过度而殉职,这首散曲是他赴任途中经过潼关时所作。
三、理解诗意过零丁洋原文: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注释:遭逢:指遇到朝廷选拔。
起一经:指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
文天祥在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中进士第一名。
干戈:干和戈是两种兵器,这里代指战争。
寥落:冷清。
指宋朝抗元战争逐渐消歇。
四周星:四周年。
风飘絮:形容大宋国势如风中柳絮,失去根基,即将覆灭。
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同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惶恐滩:在今江西万安境内赣江中,水流湍急,极为险恶。
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汗青: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
因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所以称之为“汗青”。
这里指史册。
译文:我一生的辛苦遭遇,都开始于一部儒家经书,从率领义军抗击元兵以来,经过了整整四年的困苦岁月。
祖国破碎的山河,就像被狂风吹卷着的柳絮,自己一生动荡不安,就像被雨击打的浮萍。
在惶恐滩头诉说心中的惊慌不安,在零丁洋叹息自己孤苦无依。
2022年新高考浙江卷语文真题变式练习之古代诗歌阅读2
2022年新高考浙江卷语文真题变式练习之古代诗歌阅读原题1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楼前[中唐]王建天宝年前勤政楼,每年三日作千秋①。
飞龙老马曾教舞,闻着音声总举头。
过勤政楼[晚唐]杜牧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
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②。
【注】①千秋节:唐开元十七年八月,丞相表请每年八月五日(玄宗生日)为千秋节。
此后,玄宗每年在勤政楼庆生,赏百匹飞龙舞马。
飞龙,马厩名。
士庶间互赠承露丝囊。
②金铺: 钉在门上的兽面形的门环底座。
【小题1】这两首诗中都写到的和,寄寓鉴戒之意。
【小题2】分析两首诗后两句在情感、写法上的不同。
【答案】【小题1】勤政楼千秋节【小题2】情感不同:①王诗追忆飞龙舞马,表达对昔日盛世的怀念,而感慨玄宗的骄侈佚乐,言外自见;②杜诗借眼前金铺上的紫苔,抒发昔盛今衰的悲叹之情。
写法不同:①王诗运用细节描写,写出老马“总举头”这一习惯性动作,生动传神;②杜诗运用拟人手法写紫苔“偏称意”,突出其任情滋蔓,寓情于景,营造荒凉气氛。
【解析】【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王建的《楼前》首句点明写的是天宝年间唐玄宗的勤政楼;前两句写唐玄宗每年都在勤政楼庆生,而且要热闹三天;三四句写曾经在勤政楼前表演过飞龙舞的老马还记得曾经被教过的音乐节奏,听见音乐声总是会抬起头。
可见此诗主要写了勤政楼和千秋节,寄寓鉴戒之意。
杜牧的《过勤政楼》题目点明所写内容——勤政楼;前两句写当年唐玄宗生日的千秋节而今只留空名,那贺寿的承露丝囊世上也不再存在;后两句写只有那紫苔得意地生长着,因雨水浇灌它长得很旺很盛,直长得上了那门扉上的铜座铜环。
可见此诗也是通过写勤政楼和千秋节寄寓鉴戒之意。
【小题2】此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情感和鉴赏写作手法的能力。
先看情感:王诗后两句通过写曾做过飞龙舞的老马来表达对昔日盛世的怀念。
“飞龙舞马”是唐玄宗庆生时的节目,玄宗赏百匹飞龙舞马在勤政殿前贺寿,可以想见当年庆生场面是多么热闹繁华,唐玄宗生活是多么骄侈佚乐。
中职语文9.《诗二首 》课后“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九诗二首练习与思考一、说说你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
1.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逄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参考答案:彷徨:游移不定,不知道往哪里走好;寂寥:空旷,静寂。
2.草滩、爝火../峥嵘的山....,固执地/裸露着筋络和骨骼/参考答案:爝火:指火把、小火;峥嵘:山势高峻。
二、课文节奏鲜明,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
从两首诗中分别选出一两节诗划分节奏,反复诵读,并说说两首诗是怎样体现音乐美的。
参考答案:只有/绛红的/狂涛长空下,站起/又沉落九万面/旌旗翻卷九万面/鼙鼓云锣一齐/回响在/重重沟壑颤动的/大地竟如此/惊心动魄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三、“太阳”是古今中外的诗人乐于吟咏的对象,在《黄河落日》中,“落日”具有怎样的特点和象征意义?《雨巷》的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中国古典诗词的技法,善于运用具有古典韵味的意象,你如何理解诗中“雨巷”和“丁香”这两个意象?参考答案:“落日”:象征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在发展中创造的灿烂文化和丰功伟绩,然而,它正面临着巨大的蜕变,正如黄河落日一样,它将在黄河的波浪中洗去旧日的创伤和积淀的尘垢,以光辉的形象再一次升起在东方。
“雨巷”:蒙蒙细雨笼罩着狭窄幽深的小巷,充满了朦胧的意境美,也构成了一个阴冷空寂的背景,给人以冷漠、凄清又惆怅的心理感受。
孤独地行走在这样的雨巷,忧思和惆怅自然会爬上心头。
这一意象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
“丁香”是古典诗词里常见的意象,往往用来代表美丽、高洁和愁怨,诗人塑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清雅、凄美、缥缈、哀怨,构成了整首诗朦胧含蓄的意境。
同时,丁香具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和象征意义,代表了诗人对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现了空虚、幻灭的痛苦心境。
四、《雨巷》是一首含蓄的诗。
人们对这首诗中“姑娘”的理解也有所不同:有人认为诗中的“姑娘”象征作者心中的理想或美好的事物,有人认为是作者心中的恋人,有人认为是作者自己。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应用案训练:诗歌第二单元 2 贺 新 郎 Word版含解析
一、基础考查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那堪.(kān) 今朝.(zhāo)恬.淡(tián) 从兹.去(cī)B.寰.宇(huán) 独处.(chǔ)知否.(fǎo) 吾和汝.(rǔ)C.和云翥.(zhù) 角.色(jué)解.数(xiè) 愁丝恨缕.(lǔ)D.扁.舟(piān) 给.予(jǐ)搜.罗(sōu) 天涯孤旅.(lǚ)解析:选D。
A项,“兹”应读“zī”;B项,“否”应读“fǒu”;C项,“缕”应读“lǚ”。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挥手从兹.去。
更那堪.凄然相向兹:此堪:忍受B.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恨:仇恨零:下落C.知误会前番书.语人有病.,天知否书:信病:指内心隐痛D.今朝..霜重东门路凄清如许..今朝:今晨如许:如此解析:选B。
恨:离愁别绪。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无论多穷多弱,中华民族从没有放弃过对梦想的追求,在蹉跎岁月....中所铸就的“中国梦”,必将在历史的拐角处绽放。
B.美国博物馆的收费可谓各尽所能....:有的一部分收费,有的分时段收费,还有的是否交费、交费多少由参观者自行决定。
C.在孔门弟子中,颜回以突出的德行、修养而著称。
他家境贫寒,对别人来说是无法忍受的生活,他却能随遇而安....。
孔子赞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D.如果说《舌尖上的中国》展现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秀色可餐....,那么《舌尖上的浪费》,则呈现了一种丑陋的饮食观,这是对食物的亵渎。
解析:选C。
A项,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
应该用“艰难岁月”。
B项,各尽所能:各人尽自己的能力去做。
主语应该是人,而不能是“博物馆的收费”。
C项,随遇而安:随,顺从;遇,遭遇。
指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
使用正确。
D项,秀色可餐: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或景物非常优美。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意象专题练习二含答案
满江红次汤碧山①清溪
(元)许有壬
木落霜清,水底见、金陵城郭。
都莫问、南朝兴废,人生哀乐。
载酒时时寻伴侣,倚阑处处皆楼阁。
对溪云、试放醉时狂,浑如昨。
沙洲外,轻鸥落。
风帘下,扁舟泊。
更寒波摇漾,绿蓑青箬。
为向九原江总②道,繁华何似今凉薄。
怕素衣、京洛染缁尘,从新濯。
【注】①汤碧山,作者的友人,做了一首写清溪的词,作者这首词是和作。
②九原江总:九原,春秋时晋卿大夫的墓地,后泛称墓地。
江总,南朝人,陈时任尚书令,受到陈后主宠幸,不持政务。
1.结合全词内容,分析上下阕诗人情感的变化。
(5分)
答案:上阙用“都莫问”表达诗人对世事变迁、朝代更迭、人生哀乐的感慨,想放下却又无法释怀的无奈(1分),然后用“时时寻伴侣”表达知音难觅、无人倾诉的痛苦(1分),只得“对溪云”,希望借酒消愁,但心情依旧如故(1分)。
下阕转而用意象“轻鸥”“扁舟”“绿蓑青箬”寓归隐之意(1分),再用典故表达繁华不能长久(1分),最后用“怕素衣”“染缁尘”寄托自己要坚守节操,不被世俗所染,表达自己归隐之志(1分)。
(6点答对其中5点得5分)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
(5分)
答案:(1)思路:诗歌开关两句写了诗人秋日早上乘舟在雨中赶路的情形。
天刚破晓,船又启航,头天傍晚下了一场大雨,这一天清晨依旧是秋雨霏霏,兼以风声萧萧,江南水乡便满天飘舞树叶。
营造了冷清萧条的氛围,后文抒发羁旅思乡做了铺垫。
(2)思路:孤舟,即写舟,又代指人;即写景,又写情。
照应题目上文,表达情感。
中国现代诗二首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中国现代诗二首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中国现代诗二首三维整合训练基础演练给下列词语加注音。
漪()沦残羹()翡()翠油腻()罗绮()发酵()开垦()黄鹂()火焰()2.适当改动某些词语,使下面这首诗在用韵上更和谐,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 )头顶一弯月,脚下万盏灯。
新建的火罐上,焊工正夜战。
A.将“一弯月”改为“月一弯”。
B.将“万盏灯”改为“灯万盏”。
.将“一弯月”、“万盏灯”改为“月一弯”、“灯万盏”。
D.以上都不对。
3.选出下列诗句节拍划分有误的一项( )A.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B.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D.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4.《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从下列画横线的诗句中找出类似“闹”字那样锤炼得十分精彩的字,而后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②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③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A.①春②别③入④悠B.①笑②惊③潜④见.①依②惊③随④悠D.①笑②别③入④山5.下面这首送别诗,每句空一字,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一项是( )南浦春甲一川,石桥朱塔雨依乙年年丙客横塘路,丁雨垂杨系画船。
A.过然迎春B.绿天送细.过岸送春 D.绿然送细6.根据下列划线句子的句式、修辞和境界仿造句子,使上下构成前后连贯合理的排比句。
也许你无法拥有深邃的蓝天,但是你可以做飘逸的白云;;。
只要你满怀信心,善于发现,你会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死水闻一多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小珠笑一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高二语文同步练习诗歌2 7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含解析
(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下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A.栗.(lì)澹.(dàn)剡.(shàn)溪暝.(míng)B.屐.(jī) 渌.水(lù) 訇.(nōng) 天姥.(lǎo)C.霓.(ní) 扉.(fēi) 瀛.洲(yíng) 长嗟.(jiē)D.鸾.(luán) 悸.(jì) 青崖.(yá) 恍.(huǎng)然解析B.“訇”应读“hōng”,“姥”应读“mǔ”。
答案 B2.下面的词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瀛洲剡溪渌水荡漾青云梯B.层颠列缺丘栾石扉水澹澹C.倚石青冥訇然魂悸忽已瞑D.长嗟浩荡霹雳崩崔谢公屐解析B.颠—巅,栾—峦;C.瞑—暝;D.崔—摧。
答案 A3.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A.烟涛微茫信.难求(确实)势拔.五岳掩赤城(超出)B.忽魂悸.以魄动(惊动) 失向.来.之烟霞(先前)C.天姥连天向天横.(遮断) 虎鼓瑟兮鸾回.车(回旋、运转)D.迷花倚石忽已暝.(睡着) 熊咆龙吟殷.岩泉(震响)解析D.暝:天黑、夜晚。
答案 D4.下列诗句在修辞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B.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C.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D.指如削葱根解析A、C、D三句为比喻。
答案 B5.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有“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之句,“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下面是分别描写它们的诗句,次序乱了,请选出符合上面排列次序的一组()①西当绝漠雄秦塞,东控深溟壮帝畿。
②回飚吹散五峰雪,往往飞花落洞庭。
③翠岭千重包楚塞,黄河一线下秦川。
④海明日观三更晓,风动天门九夏秋。
⑤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A.①③④②⑤B.④⑤③①②C.④⑤②①③D.④①③②⑤解析泰山观日;华山南接秦岭,北瞰黄渭;衡山离洞庭湖不远;恒山在山西省浑源县,往西就是塞外;嵩山位于洛阳东南登封县境内,嵩山山势挺拔,层峦叠嶂。
10—15年高考语文全国2诗歌鉴赏真题整理含解析
10—15高考语文全国II卷诗歌鉴赏题整理(含答案)10年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8~9题。
雨雪曲江总①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
历仕梁、陈、隋三朝。
②榆溪:指边塞。
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8.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9.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6分)【答案】8.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寒的环境。
“别路”的意思是戍卒离别家乡到边关的路。
9.这样写的好处是,不仅点明了边塞“天寒”“地暗”的环境,也真实生动地透露出戍卒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旗彩坏”“鼓声低”的心理感受。
这首诗表现了戍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边塞的思乡之情。
【赏析】江总今存征戍诗五首:《陇头水二首》《关山月》《骢马驱》《雨雪曲》,皆为乐府横吹曲辞,多描写边塞之荒僻与离人之忧愁,尤值一提是《雨雪曲》。
起句“雨雪”点题,“榆溪”乃边关之溪,“陇西”乃边关要塞,可见戍地之寒远。
“天寒旗彩坏”虽未如“风擎红旗冻不翻”形象,却异曲同工。
诗末回首遥望来时路,无限思乡之愁起。
《乐府诗鉴赏辞典》称此诗“苍凉劲直,颇有气骨”。
江总(519-594),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东)人,南朝陈大臣。
幼聪敏,有文才。
年十八,为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参军,迁尚书殿中郎。
所作诗篇,深受梁武帝赏识,遂擢为侍郎,后更官至太子中舍人。
张缵、王筠、刘之遴,乃一时高才学士,皆对江总雅相推重,与之为忘年友。
侯景反,台城陷,辗转避难,流寓岭南。
陈文帝天嘉四年(563年)还为中书侍郎。
后主即位,历任尚书仆射、尚书令,世称“江令”。
江总虽身为宰相,但不理政务,终日与陈暄、孔范等陪侍陈后主,游宴后宫,吟作艳诗,荒唐无度,当时谓之狎客。
高中语文高考教材诗歌鉴赏汇总练习2(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教材诗歌鉴赏汇总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念奴娇·赤壁怀古》1.下列选项中最能概括作品风格的一项是()(1分)A.浪漫瑰丽B.沉郁悲凉C.雄浑豪迈D.婉转凄楚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片前三句由长江的磅礴气势自然地引出风流人物,表达了对英雄的景仰之情。
B.上片描写赤壁雄奇胜景,勾画了古战场的险峻,为下片追怀周瑜功业作了铺垫。
C.下片写小乔初嫁周瑜,用了烘托手法,突出了周瑜年轻有为、雄姿英发的形象。
D.下片盛赞周瑜才华横溢,意气风发,意在表明自己仍然可像英雄一样建功立业。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江山如画”是对上片赤壁雄奇景象的收束性描写,也引出下片对英雄人物周瑜的缅怀。
B.“羽扇纶巾,谈笑间”写周瑜有儒将风度,刻画出他在战场上从容不迫、英姿飒爽之态。
C.“多情应笑我”是作者的自嘲:我是多情了,竟和周瑜比,体现其消极否定的人生态度。
D.“一尊还酹江月”是说词人将人生的不得意融在酒中祭奠江月,体现出旷达洒脱的豪情。
4.这首词雄浑苍凉,境界宏阔,被视为豪放词的代表。
请简要分析本词是如何体现豪放风格的?(6分)5.这首词情感比较丰富,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6分)6.情境式名句默写。
(每小题2分)⑴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两句,描写了骇浪搏击江岸的壮观奇景,烘托了周瑜的英雄形象。
⑵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蕴含着壮志难酬的忧愤,如“,”两句就是诗人以自嘲解忧的写照。
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对这首诗题材归类,最恰当的一项是()(1分)A.咏物诗B.边塞诗C.羁旅诗D.怀古诗2.本词与《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同为辛弃疾所作,请对比两词情感及抒情方式的不同。
(6分)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古典诗歌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古典诗歌阅读练习及答案(二)卜算子·旅雁朱敦儒①旅雁向南飞,风雨群相失。
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
鸥鹭苦难亲,矰缴②忧相逼。
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注①靖康元年(1126年)十一月,金兵强渡黄河,朱敦儒加入了流亡队伍,开始了他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
②矰缴:系着丝绳射鸟用得短箭。
[小题1]本词描写了“旅雁”怎样的形象?透过旅雁的形象,呈现出的是一幅怎样的南渡画面?(5分)[小题2]本词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答案][小题1]旅雁的形象:失群孤独,饥寒交迫,心忧迷惘,凄苦哀鸣。
(2分)(答出三点,意思对即可)南渡的画面:①风雨中大批民众仓皇逃难。
②人们饥寒交迫,心惊害怕。
③亲人失散,哭声不断。
(3分)[小题2]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
(2分)作者借南飞的失群旅雁,倾诉了个人孤寂凄凉的痛苦,也反映了广大民众流离转徙的苦难生活,表现了国破家亡的深哀巨痛。
(4分)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1.(15届山东日照一中10月第一次检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4分)晚次鄂州唐·卢纶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1]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色[2],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注][1]估客:贩货的行商。
[2]三湘:泛指今洞庭湖及湘江流域一带,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
在今湖南境内。
由鄂州上去即三湘地。
这首诗主要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4分)[答案]这首诗主要抒写厌战、伤老、思归之情,“归心”是全诗之眼。
首联讲汉阳城虽然已经远远可见,但坐船还要一天。
一个“犹”字,道出诗人归乡的急切心情,一个“孤”字,流露出旅途的寂寞情绪。
颔联写旅途中内心的纷乱不宁之情。
颈联进一步写内心纷乱的原因。
“三湘”“万里”,写的是战争的境遇和身世的飘零,“衰鬓”想到了人生易老,“秋色”的肃杀增添了内心的孤苦。
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二)诗歌鉴赏练习题及答案
咸阳城东楼【作者】许浑【朝代】唐一上高城万里愁,兼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节奏划分】一上高城/万里愁,兼葭杨柳 /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 /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 /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注释】⑴咸阳:今届陕西。
咸阳旧城在西安市西北,汉时称长安,秦汉两朝在此建都。
隋朝时向东南移二十城建新城,即唐京师长安。
唐代咸阳城隔渭水与新都长安相望。
⑵兼葭:芦苇一类的水草。
兼,荻;葭,芦。
汀洲:水边之地为汀、水中之地为洲,这里指代诗人在江南的故乡。
⑶“溪云”句:溪,指磕溪;阁,指慈福寺。
此句下作者自注:“南近磕溪,西对慈福寺阁。
”⑷“鸟下”二句:夕照下,飞鸟下落至长着绿草的秦苑中,秋蝉也在挂着黄叶的汉宫中鸣叫着。
⑸当年:一作“前朝”。
行人:过客。
泛指古往今来征人游子,也包括作者在内。
⑹“故国东来渭水流”:一作“渭水寒声昼夜流”,“声” 一作“光”。
故国:指秦汉故都咸阳。
东来:指诗人(不是渭水)自东边而来。
【译文】登上白尺高楼,引我万里乡愁。
芦苇杨柳丛生,好似家乡沙洲乌云刚刚浮起在溪水边上,夕阳已经沉落楼阁后面。
山雨即将来临,满楼风声飒飒。
秦汉宫苑,一片荒凉。
鸟儿落入乱草之中,秋蝉鸣叫枯黄夜间。
行人莫问当年繁华盛事,都城依旧,只见渭水不停东流。
【主题思想】《咸阳城东楼》是唐代诗人许浑的作品。
此诗用云、日、风、雨层层推进,乂以绿芜、黄叶来渲染,勾勒出一个萧条凄凉的意境,借秦苑、汉宫的荒废,抒发了对家国衰败的无限感慨。
全诗情景交融,景中寓情,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赋予抽象的感情以形体,在呈现自然之景的同时乂体现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及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景别致而凄美,情愁苦而悲怆,意蕴藉而苍凉,境雄阔而高远,神完气足,为唐人登临诗篇之佳作。
无题【作者】李商隐【朝代】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白花残。
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新课标2卷古代诗歌阅读(答案)
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新课标2卷古代诗歌阅读(答案)(二) 古代诗歌阅读 (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5-16 题。
湖上晚归林 逋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
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
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菜香袅似相迎。
依稀渐近诛茅地【注】,鸡犬林萝隐隐声。
[注]诛茅地:诗中指人的居所。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C)A.诗人描写自己乘船归家途中所见,笔下画面随着行程逐次展开, 自然流畅。
B.诗人眼中的景物在秋日余晖的映照之下,有动有静,多姿多彩,令人愉悦。
C.诗人如处仙境的感觉被人居之地的鸡鸣狗吠之声破坏,心情也发生了变化。
D.诗人调动多种感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写,状物生动,笔触鲜活而细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被人居之地的鸡鸣狗吠之声破”错误。
“依稀渐近诛茅地,鸡犬林萝隐隐声。
”船儿虽然不紧不慢地在水面行驶,但是因为风平浪静,不知不觉地就到达了小岛,诗人远远地就能听到鸡鸣、犬吠之声。
终于靠近目的地了,结尾表达了作者恬淡的心境,而非“被人居之地的鸡鸣狗吠之声破”。
故选C。
16.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请简要分析。
(6 分)答:①“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两句写时值秋天、色彩斑斓,小桥流水、山寺云峰,都在夕阳晚照之中显得非常宁静,它们似乎都不想打搅诗人的思绪,也好像正享受着璀璨晚霞的沐浴。
“桥横、寺倚”,表现出景物悠然的状态,也委婉地抒写出作者并不急于回家,而是很喜欢这种幽静和安闲的行程。
②“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蕖香袅似相迎”两句写归飞的小鸟和水中的红莲。
刚下过一阵小雨,鸟儿的翅膀湿漉漉的,正安静地栖息在水草边。
客舟的船桨惊动了它,鸟儿赶紧振翅飞走。
湖面上微风轻拂,粉红色的荷花姿态婀娜,仿佛正在热情地欢迎诗人的归来。
作者采用拟人手法,“如见避、似相迎”,细腻生动地展现了湖面上的动植物,也传达出诗人愉悦的心情。
2021届高三语文三 古代诗歌阅读(二)
2021届高三语文三轮冲刺专题双击训练古代诗歌阅读(二)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野歌李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不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题弟侄书堂杜荀鹤[注]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注]杜荀鹤:晚唐诗人,曾经历黄巢之乱。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两个“穷”字含义不同。
前者指“生活贫穷”,而后者则作“缺少”讲。
B.颔联上下两句形成对比,以战乱中社会的纷扰反衬了弟侄静心、好学、尚礼的品格。
C.尾联是对弟侄的慰勉之辞,诗人以长辈的身份直抒胸臆,语重心长地鼓励了弟侄。
D.这首诗语言通俗浅近,平易自然,仿佛从诗人心中流出,没有雕琢的痕迹。
(2).诗歌颈联情景交融,请简析其妙处。
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登楼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①山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②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③。
(注)①玉垒:山名。
②西山寇盗:指吐蕃。
③梁父吟:《三国志》说诸葛亮躬耕陇亩, 好为《梁父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提挈全篇,以哀景写哀情,和“感时花溅泪”一样,同是正衬手法。
“登临”二字,则以高屋建瓴之势,领起下面的种种观感。
四年级上册现代诗二首《秋晚的江上》《花牛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
中考现代诗二首《秋晚的江上》《花牛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林中小景金波阳光透过枝叶,染上嫩绿的颜色。
风,打着唿哨,在叶面上轻轻滑过。
流进树林里的空气,也变得又甜、又柔和。
因此,在每棵树上,都挂着小鸟的歌。
(选自《让太阳长上翅膀》)1.写出部首相同的词语。
例如:唿哨、、2.写出形容小鸟歌声的词语。
例如:啾啾、、3.在这片树林中,你看到了哪些景物?听到了什么声音?4.你觉得这片树林中还有什么景物?【参考答案】1.你们江河仿佛2.喳喳咕咕布谷3.在树林中,我看到阳光透过翠绿的枝叶照射进林中,听到了风声和小鸟的叫声。
4.树林中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朵,遍地绿色的小草,小刺猬在地上滚来滚去,狗熊从地上爬起来伸了个懒腰。
云之歌(节选)鲁藜我是云我轻轻地飘我爱漫游忽而东去忽而西来早晨我披着玫瑰紫的围巾飞向原野去迎接日出黄昏我穿着灿烂的金衣伫立湖畔去欢送落日(选自《新时期文学二十年精选诗歌卷》)1.写出下列字词的反义词。
来——()西——()落——()迎接——()灿烂——()早晨——()2.诗歌中的云都有什么颜色?3.“伫立”的意思是:。
用“伫立”一词造句:。
4.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写一写天上的白云像什么?【参考答案】1.去东起欢送暗淡黄昏2.玫瑰紫色和金色。
3.长时间地站着。
他正伫立在窗前,凝神思考4.示例:天上的白云有的像正在奔跑的骏马,有的像温顺的小绵羊,还有的像自在游动的鱼儿。
八下诗歌鉴赏及答案 (2)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1)作者被贬异地,只能凭借吟诵《思旧赋》来排遣思念老友却无缘见面的无奈之情,其中“”字最能传达出这种心情。
(1分)(2)请品析一下尾联“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2分)4.诗歌首联“”和“”这两个词写出了作者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
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这两句富含哲理而被后世广为传诵,从中你悟出什么道理?(3分)6.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低沉愤懑,后四句,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2分)7.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8.运用典故是古人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法,在用典中寄寓自已内心的情感,如本诗中就用了“”和“”这两个典故。
(2分)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的原意是什么?现在人们赋予它什么新意?(2分)(二)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这首诗虽为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前两句写,后两句发议论感慨。
(2分)2.请根据你的理解,简明地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采用的写法及其好处。
(2分)3.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4.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2分(三)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从运用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3分)2.“干戈”、“丹心”分别是什么意思?(2分)3.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手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诗人以“风飘絮”比喻,以“雨打萍”比喻。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名句。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解析(2)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解析(2)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初归石湖[南宋]范成大晓雾朝暾绀碧烘①,横塘②西岸越城东。
行人半出稻花上,宿鹭孤明菱叶中。
信脚自能知旧路,惊心时复认邻翁。
当时手种斜桥柳,无数鸣蝸翠扫空。
【注】①朝、(zhāo tūn) :初升的太阳。
绀(gàn) :稍微带红的黑色。
②横塘:湖名,在苏州市西南。
越城:古代越国的城池。
(1)请赏析本诗前两联的渲染烘托手法。
(2)本诗颈联中的“自能”和“时复”是否矛盾?请谈谈你的看法。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同耿拾遗春中题第四郎新修书院卢纶得接西园会,多因野性同。
引藤连树影,移石间花丛。
学就晨昏外,欢生礼乐中。
春游随墨客,夜宿伴潜公。
散帙灯惊燕,开帘月带风。
朝朝在门下,自与五侯通。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卢纶的这首诗,客观上反映了中唐时我国早期书院春天生活的基本情景。
B.诗人能参加西园会,主要是因为与其他人一样有追求自由不驯顺的性情。
C.诗人运用了对偶、典故、写景等手法从多角度题写这所新修书院的生活。
D.诗人在末句表达了参加书院聚会的愿望,体现了卢纶读书交游的功利性。
(2)结合全诗内容,概括一下诗中反映那时书院的特点。
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永遇乐(宋)苏轼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
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注】①燕子楼:唐徐州尚书张建封在宅邸所筑小楼。
②黄楼:徐州东门上的大楼,苏轼任徐州知州时建造。
(1)词的上阙主要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表现手法。
(2)下阙表达的思想情感比较复杂,请作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听颖师琴歌[唐]李贺别浦云归桂花渚,蜀国弦中双凤语。
高中语文诗歌部分第2单元挚情的呼唤精读贺新郎练习含解析
精读贺新郎一、课内双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真正领教了新诗的美妙韵味和意境,特别陶醉那一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金柳”,该是垂柳吧,只是夕阳中的垂柳,才堪比“新娘”;( )艳影倒映在康河的波光中,教人生出热烈纯真的爱恋。
徐志摩爱恋康桥,就像爱恋自己梦里的新娘,情意缱绻。
而康桥什么最像新娘呢?只有河畔夕阳下的垂柳。
垂柳________,枝条细长,一律下垂,迎风摆荡,顺光看去犹如新娘________的长发,逆光看则如新娘头上那块柔美的红盖头,这不就是传统中新娘出嫁的情景吗?如此天才的想象,只属于徐志摩。
未名湖畔的垂柳,其实也________,风情万种,不知哪位诗人能像徐志摩写得那样美。
我的家乡有一条清亮如练的淦河穿城而过,河畔的垂柳总是让人“相看两不厌”。
虽然广场上有________的花草,身形妖娆的名木,但都不及河边的那些垂柳富有韵致。
疏浚河道后,河水比以前更加清澈明亮,站在桥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河底的水草在悠悠地飘荡,一如徐志摩笔下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岸边的垂柳羡慕起河里的水草了,也探着身子,和水亲近。
走在淦河边,垂柳枝乖巧地拂过脸面,柔柔的,嫩嫩的,像婴孩的手,但又不忍伸手去撩开它。
1.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B )A.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真正领会了新诗的美妙韵味和意境,特别陶醉那一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B.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真正领略了新诗的美妙韵味和意境,特别陶醉于那一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C.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真正领教了美妙韵味的新诗和意境,特别陶醉于那一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D.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真正领略了美妙韵味的新诗和意境,特别陶醉那一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解析】“特别陶醉那一句……”搭配不当,排除A、D;“领教……新诗”搭配不当,排除C。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诗歌鉴赏答案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答: 【答案】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声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
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
(5分)答: 【答案】孤舟联结者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赏析】《吴松道中》共有两首,是诗人行船在吴淞江上时所写。
诗人写这两首诗,原本无一定题旨,他在吴淞道上一路行来,身与境遇,便随兴而发,随感而咏,或写景或怀古,富有当时当地色彩。
遣词用语,不事雕饰,浅近自然,与诗人随意挥洒的诗情相合。
这里选的是第二首。
吴松,即“吴淞”,江名,太湖最大的支流。
这一首写泊舟后第二天的行程。
诗中的“天寒”、“叶飘”、“雁声急”、“岁晚”、“霜月”诸语,点明季节已是晚秋。
前三联描写了由盘门到枫桥的一路景色,兼及诗人自己的心情。
天刚破晓,船又启航。
头天傍晚下了一场大雨,这一天清晨依旧是秋雨霏霏,兼以风声萧萧,江南水乡便满天飘舞着木叶。
深秋天寒,时时听到空中大雁,鸣声惶急,向着南方飞去而无留意。
诗人不由得又低头思量自己:“大雁急急归去,顷刻使能回到南方,可我自己呢?一年将尽,旅程却还遥远着呢。
”为了排遣乡思,诗人便留心观看船的四周,发现了两个极有意思的景象,其一是“鸟避征帆却”:他所乘坐的这艘远行之船,在湖面上一摇一晃地前进着,水鸟们“啾啾”鸣叫着随在后面,有时船身猛一倒退,鸟儿们便急急地避了开去;其一是“鱼惊荡桨跳”:鱼儿们聚游在船的两侧,船家一起一落地摇动着双桨,偶尔声音响了一些,便惊得鱼儿慌不迭地散了开去。
看着有趣,不知不觉间,夜已来临,尾联便写夜宿枫桥。
枫桥在苏州城闻门外十里枫桥镇,原本称“封桥”,因唐代张继《枫桥夜泊》诗而得此名。
古代诗歌《北来人二首》阅读及答案(广东2023届高三上8月)
四、古代诗歌阅读北来人二首(宋)刘克庄其一试说东都①事,添人白发多。
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
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②。
其二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
饥锄荒寺菜,贫着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
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
【注】①东都:指北宋都城汴梁。
②宣和:宋徽宗年号。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第一首的颔联采用了对仗和拟人的手法,借陵园、宫殿的荒凉残破之景,抒亡国之痛,情景交融。
B .第一首颈联中的“难久”与“易讹”表达了人民对朝廷打胜仗、收付失地的真诚企盼。
C .两首诗中的“旧京女”与“老身”,交代了诗歌叙述者的身份。
D .刘克庄是辛派著名词人,作品多表达忧国忧民之思,这两首诗以慷慨激昂的笔调写出了对时局的忧虑。
16 .这两首诗在叙事抒情上有何特色?试作简要分析。
五、情景默写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领导人访问墨西哥时,在墨西哥参议院发表了题为“促进共同发展,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
领导人强调,庄子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
”(《逍遥游》)只有让中墨两国人民的友情汇聚成深厚的海水,才能承载起让中墨两国友好合作的大船。
(2 )“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一致。
(3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典故来表现诗人对故人不再,世事沧桑的感叹。
15 .D16 .①以对比加强叙事的抒情效果。
用权贵歌舞宴饮,不问军情与百姓心系故国作对比,表达忧国忧民之情;以主人公一家亡国前后境遇的对比,表现百姓流离之苦。
②以“北来人”的口吻叙事,表达情感显得更真实、自然。
③叙事中流露出个人的情感。
如“今成独雁飞”流露了主人公家破人散的凄凉与孤独。
【解析】15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和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的能力。
D.“慷慨激昂”错误,两首诗前后相贯,语语沉痛,表现了北来人对国事的忧虑及对南宋朝廷的愤慨与失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题导引: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
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试题分析:针对诗句“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有两个答题点要注意:一是标点符号“?”不能忽视,反问之意,赞美之情;二是野菊的形象,要提炼概括,中心语是“高洁”。
典型例题:这四句运用了比喻、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古松挺拔不屈、刚直豪放的品格。
古松挺拔笔直,它那如“铁衣”、“紫鳞”般的松皮彰显着苍老遒劲的气骨。
古松在风中摇曳就像龙蛇舞动,枝叶摆动的声响犹如暴风骤雨,令人心惊胆战。
【教你审题】①题干要求鉴赏“古松”的品格,“诗中前两联”限定了答题的范围;②“结合诗句加以分析”,隐含答案必须是先总括来写,后具体分析。
【教你答题】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事物形象的能力。
这四句运用了比喻、夸张的手法来表现古松的刚直伟岸。
前两句写古松耻于屈盘,用“铁衣”、“紫鳞”喻松皮的坚硬、粗涩,显示出古松历经霜雪磨难之后的苍老遒劲的气骨。
后两句则用夸张手法,描写古松在风中摇曳,如龙蛇舞动,枝叶摆动的声响震撼天空。
高考中对事物形象的考查主要是针对某些事物形象的象征意义来设题。
其主要答题步骤是:第一步:总结概括出诗中描绘歌咏的主要物象。
上述答案中,用“写出了古松挺拔不屈、刚直豪放的品格”一句对“古松”的形象进行了概括。
第二步:结合诗句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特征)和环境特点。
着重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上述题目中,紧扣古松的品格,从松皮、古松在风中摇曳两个角度来进行细致地分析。
第三步:点明塑造此形象的意义。
运用象征或托物言志的手法,体现作者的某种节操或情感,表达作者的某种向往或追求。
巩固练习:1. 诗歌前两句描绘出了杏花花影相映、鲜艳绚丽的形象。
傍水而开的杏花,妖娆美丽,水中倒影荡漾,树上水下,相映生辉,饱含着浓郁的春意。
2. :三、四两句中的“烟”有两个特点:一是色白,二是具有动态。
诗人在第三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容山岚在月光下呈现出如云的白色;第四句以“流”字描写山岚之动态,形象生动。
检测:1. 这首诗是一首有所寄托的咏物诗——作品采用拟人手法,寓情于景,写山泉的“不知名”,说山泉的“无人问”;写山泉的“恬淡”,说山泉的“长自清”这一切,都在暗示人们:山泉即诗人自己,山泉的特点即诗人要追求的个性,其崇尚恬淡自然、飘逸出俗的高洁境界了了可观,耐人回味。
2. 【思维轨迹】解读出诗中各句的含意,即可总结、整理出素蝶的种种活动。
素蝶追随着蜜蜂围绕着绿色的蕙兰飞,为了躲避黄雀藏在绿叶之中,在太阳的映照之下忽然争着飞起,趁着风一起归去。
在花中出没,顺着高低不同的绿叶飞翔。
写了素蝶的远近高低不同方位的动作,采用细节描写,以蜂、雀、日、风、花、叶作衬托。
诗中没有孤立地描写素蝶,而是通过优美的环境表现其自由可爱的本性,所以是借助了其他景物来表现的。
【参考答案】这首诗描写了素蝶随蜂悠游,遇雀躲藏;映衬日光腾起,顺着风势返回;在花丛中时出时没,于树叶间上下翻飞。
是通过素蝶和周围事物的关系、对不同情况的反应来描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