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贽童心说与公安派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入理愈深,去趣愈遠——重趣
《叙陈正甫会心集》: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 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 唯会心者知之。今之人慕趣之名,求趣之似,于是有辩说 书画、涉猎古董以为清;寄意玄虚、脱略尘纷以为远;又 其下则有如苏州之烧香煮茶者。此等皆趣之皮毛,何关神 情。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当其为童子也, 不知有趣,然无往而非趣也。面无端容,目无定睛,口喃 喃而欲语,足跳跃而不定,人生之至乐,真无踰于此时者。 孟子所谓不失赤子,老子所谓能婴儿,盖指此也。趣之正 等正觉,最上乘也。山林之人,无拘无缚,得自在度日, 故虽不求趣,而趣近之。愚不肖之近趣也,以无品也,品 愈卑故所求愈下,或为酒肉,或为声伎,率心而行,无所 忌惮,自以为绝望于世,故举世非笑之不顾也,此又一趣 也。迨夫年渐长,官渐高,品渐大,有身如梏,有心如棘, 毛孔骨节俱为闻见知识所缚,入理愈深,然其去趣愈远矣。
2.致良知
《答陆原静書》:性無不善,故知無不良。良知即是 未發之中,即是廓然大公寂然不動之本體,人之所同 具者也。但不能不昏蔽於物欲,故須學以去其昏蔽。 《大学问》 :致知必在于格物。物者,事也,凡意 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 ……格者, 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 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
二、唐宋派
王慎中(1509-1559)字道思,號遵巖居士, 福建晉江人,是唐宋派的發起者,但文論著作 並不多。 唐順之(1507-1560),字應德,號荊川,江 蘇武進人。理論成就巨大。 茅坤(1512-1601),字順甫,號鹿門,浙江 歸安人。他通過評選《唐宋八大家文鈔》豐富 和發展了唐宋派的古文理論。 歸有光(1507-1571)字熙甫,號震川,他年 齡最長,但文名晚著,他是唐宋派的實踐家, 理論貢獻很小,但創作成就巨大。
(一)強調直寫胸臆,提倡本色自然
唐順之《与洪方洲书》:近来觉得诗文一事,只是直 写胸臆,如谚语所谓开口见喉咙者,使后人读之,如 真见其面目,瑜瑕俱不容掩,所谓本色,此为上乘文 字。 《答茅鹿门知县二》 :今有两人,其一人心地超然, 所谓具千古只眼人也,即使未尝操纸笔呻吟,学为文 章,但直据胸臆,信手写出,如写家书,虽或疏卤, 然绝无烟火酸馅习气,便是宇宙间一样绝好文字;其 一人犹然尘中人也,虽其专专学为文章,其于所谓绳 墨布置,则尽是矣,然番来覆去,不过是这几句婆子 舌头语,索其所谓真精神与千古不可磨灭之见,绝无 有也,则文虽工而不免为下格。此文章本色也。
一,獨抒性靈,不拘格套——重真
袁宏道《叙小修诗》:大都独抒性灵,不拘格 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有时情与境 会,顷刻千言,如水束注,令人夺魄。其间有 佳处,亦有疵处,佳处自不必言,即疵处亦多 本色独造语。然予则极喜其疵处;而所谓佳者, 尚不能不以粉饰蹈袭为恨,以为未能尽脱近代 文人气习故也。 今闾阎妇人孺子所唱《擘破玉》、《打草竿》 之类,犹是无闻无识真人所作,故多真声,不 效颦于汉魏,不学步于盛唐,任性而发,尚能 通于人之喜怒哀乐嗜好情欲,是可喜也。
(三)重申文道合一,以唐宋八大家 作爲古文正統
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鈔總序》:昌黎韓愈,首出而振 之,柳柳州又從而和之,於是始知非六經不以讀,非 先秦兩漢之書不以觀。其所著書、論、序、記、碑、 銘、頌辯諸什,故多所獨開門戶,然大較並尋六藝之 遺略,相上下而羽翼之者。貞元以後,唐且中墜,沿 及五代,兵戈之際,天下寥寥矣。宋興百年,文運天 啟,於是歐陽公修,從隋州故家覆瓿中,偶得韓愈書, 手讀而好之,而天下之士,始知通經博古爲高,而一 時文人學士,彬彬然附離而起,蘇氏父子兄弟,及曾 鞏、王安石之徒,其間材旨小大,音響緩亟,雖屬不 同,而要之於孔子所刪六藝之遺,則共爲家習而戶眇 之者也。
李贽(1527—1602),福建晋江(今 泉州)人,又名载贽,号卓吾,閩音中“卓” 與“篤”不分,故又號篤吾。因生於泉州,泉 州有泉山,曾是溫陵禪師的福地,故又號温陵 居士。他曾在河南共城(即輝縣)做官,見蘇 門山下有百泉,又號百泉人,號百泉居士。有 人說他性太窄,不能容人,於是又自號宏父, 稱宏父居士。后來潛心修道,並且有一定成就, 可惜父親已經去世,無從告慰,又自思齋居士。 辭官歸隱后,住在在麻城縣的龍湖,自號龍湖 叟,因剃去頭發,又自號禿翁,有時還自復李 長者和李老子。
(三)化工與畫工論
《杂说》:《拜月》、《西厢》,化工也;《琵琶》, 画工也。夫所谓画工者,以其能夺天地之化工而其孰 知天地之无工乎?今夫天之所生,地之所长,百卉俱 在,人见而爱之矣。至觅其工,了不可得,岂其智固 不能得之欤!要知造化无工,虽有神圣,亦不能识知 化工之所在,而其谁能得之?由此观之,画工虽巧, 已落第二义矣。文章之事,寸心千古,可悲也夫! 追风逐电之足,决不在于牝牡骊黄之间;声应气求之 夫,决不在于寻行数墨之士;风行水上之文,决不在 于一字一句之奇。若夫结构之密,偶对之切;依于理 道,合乎法度;首尾相应,虚实相生:种种禅病皆所 以语文,而皆不可以语于天下之至文也。
《與丘長孺書》:大抵物真则贵,真则 我面不能同君面,而况古人之面貌乎? 唐自有诗也,不必《选》体也;初、盛、 中、晚自有诗也,不必初、盛也。李、 杜、王、岑、钱、刘,下迨元、白、卢、 郑,各自有诗也,不必李、杜也。赵宋 亦然。陈、欧、苏、黄诸人,有一字袭 唐者乎?又有一字相袭者乎?
Fra Baidu bibliotek
《與张幼于書》:至于诗,则不肖聊戏笔耳。信心而 出,信口而谈。世人喜唐,仆则曰唐无诗;世人喜秦、 汉,仆则曰秦、汉无文;世人卑宋黜元,仆则曰诗文 在宋元诸大家。昔老子欲死圣人,庄子讥毁孔子,然 至今其书不废;荀卿言性恶,亦得与孟子同传。何者? 见从己出,不曾依傍半个古人,所以他顶天立地,今 人虽讥讪得,却是废他不得。不然粪里嚼渣,顺口接 屁,倚势欺良,如今苏州投靠家人一般。记得几个烂 熟故事,便曰博识;用得几个见成字眼,亦曰骚人。 计骗杜工部,囤紥李空同,一个八寸三分帽,人人戴 得。以是言诗,安在而不诗哉?不肖恶之深,所以立 言亦自有矫枉之过。
(二)追求文章之神,注重錯綜之法
唐順之《與兩湖書》:每一抽思,了了如見古 人爲文之意。乃知千古作家別自有正法眼藏在, 蓋其首尾節奏天然之度自不可差,而其得意於 筆墨蹊徑之外,則維神解者而后可以語此。近 時文說秦說法,說班說馬,多是囈語耳。 《董中峰侍郎文集序》:有人焉,見漢以前之 文疑於無法,而以爲果無法也。於是乎率然而 出之,決裂以爲體,餖飣以爲詞,盡去自古以 來開闔,首尾,經緯,錯綜之法,而別爲一種 臃腫,窘澀,浮蕩之文。
《叙小修诗》:秦汉而学《六经》,岂复有秦汉之文? 盛唐而学汉魏,岂复有盛唐之诗?惟夫代有升降,而 法不相沿,各极其变,各穷其趣,所以可贵,原不可 以优劣论也。 《雪涛阁集序》:文之不能不古而今也,时使之 也。……夫古有古之时,今有今之时,袭古人语言之迹 而冒以为古,是处严冬而袭夏之葛者也。《骚》之不 袭《雅》也,《雅》之体穷于怨,不《骚》不足以寄 也。后之人有拟而为之者,终不肖也,何也?彼直求 《骚》于《骚》之中也。至苏、李述别及《十九》等 篇,《骚》之音节体致皆变矣,然不谓之真《骚》不 可也。
阅读书目:
左東嶺《李贄與晚明文學思想》天津人民出 版社,1997。 谢国桢《明末清初的學風》,人民出版社 1982
思考題:
試述童心說的主要內容和“詩言志”的異同。
公安三袁的“性灵”说
三袁都是湖北公安县人,故习惯称之为公安派。 袁氏三兄弟的长兄是袁宗道(1560—16 00),字伯修,有《白苏斋集》;其次是袁 宏道(1568—1610),字中郎,有 《袁中郎集》;最小的是袁中道(1570— 1623),字小修,有《珂雪斋集》。 袁中道《吏部驗封司郎中中郎先生行狀》:先 生既見龍湖,始知一向掇拾陳言,株守俗見, 死於古人語下,一段精光不得披露。至是,浩 浩焉如鴻毛之遇順風,巨魚一縱大壑,能爲心 師,不師於心,能轉古人,不爲古轉。發爲語 言,一一從胸襟流出,蓋天蓋地。
二、世道既變,文亦因之——重變
《雪濤閣集序》:文之不能不古而今也,時使 之也。……夫古有古之時,今有今之時,襲古 人語言之跡,而冒以爲古,是處嚴冬而襲夏之 葛者也。 《與江進之書》:世道既變,文亦因之,今之 不必摹古者也,亦勢也。張、式之賦,稍異揚、 馬,至江淹、庾信諸人,抑又異矣;唐賦最明 白簡易,至蘇子瞻直文耳。然賦體日變,賦心 益工,古不可優,后不可劣。若使今日執筆, 機軸尤爲不同。何也?人事物態有時而更,鄉 語方言有時而易,事今日之事,則亦文今日之 文而已矣。
3.知行合一
《传习录》 :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 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 论,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 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
影響
心學由心外求理转向心内求理,通过内省功夫 而不是通过外在学习“致良知”,客观上却为 否定天理、反对封建礼教打开了通路。 它在文艺的本源和创作上强调了心的重要作用, 认为文艺的源泉在人之心,文艺创作应当真实 地再现人的心灵世界,從而爲批判復古主義文 學思想提供了理論根據。
竟陵派
钟惺(1574—1624),字伯敬, 号退谷,竟陵(今湖北天门)人。谭元 春(1586—1631),字友夏, 亦竟陵人。他们一起评选《古诗归》十 五卷、《唐诗归》三十六卷,合为《诗 归》五十一卷,其宗旨是在继承公安派 性灵说的基础上,以“幽深孤峭”矫公 安之俚俗,一时以“钟谭体”著称天下, 人谓“竟陵派” 。
《四庫提要》卷五十評其《藏書》曰: 贄書皆狂悖乖謬,非聖無法。惟此書排擊孔子, 別立褒貶,凡千古相傳之善亞,無不獻倒易位, 尤爲罪不容誅。其書可毀,其名亦不足以污簡 牘。特以贄大言欺世,同時若焦竑諸人,幾推 之以爲聖人。至今鄉曲陋儒,震其虛名,猶有 尊信不疑者。如置之不論,恐好異者轉矜創獲, 貽害人心。故特存其目,以深暴其罪焉。
(一)以“童心”爲理論基礎,批判 虛僞說教文學
《童心说》:夫童心者,真心也。……絕 假純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卻童 心,便失卻真心;失卻真心,便失卻真 人。童心既障,於是發而爲言語,則言 語不由衷;見而爲政事,則政事無根柢; 著而爲文辭,則文辭不能達。非內含以 章美也,非篤實生輝是否也,欲求一句 有德之言卒不可得。所以者何?以童心 既障,而以從外入者聞見道理爲之心也。
袁中道對公安派的修正
《阮集之詩序》:先兄中郎矯之(指矯前后七 子的流弊),其志以發抒性靈爲主,始大暢其 意所欲言,極其韻致,窮其變化,謝華啟秀, 耳目爲之一新。乃其后也,學之者稍入俚易, 境無不收,情無不寫,未免沖口而發,不復檢 括,而詩道又將病矣。(《珂雪齋集選》卷九) 《蔡不瑕詩序》:予嘗謂之曰:若輩當熟漢魏 及三唐人詩,然後下筆,切莫率自肣臆,便謂 不阡不陌,可以名世也。夫情無所不寫,而亦 有不必寫之情;景無所不收,而亦有不必收之 景。知此乃可以言詩矣。
唐宋八大家之得名
南宋理學家兼古文家呂祖謙曾編選《古 文關鍵》一書,專選韓柳,歐曾蘇洵蘇 軾和張耒七家之文,明初朱右收錄王安 石,去掉了張耒,再加上蘇轍,名爲 《八先生文集》,衹是此選不傳。茅坤 直接以“唐宋八大家”作爲書名,再加 上此選的重大影響,於是“唐宋八大家” 從此在文學史上定立下來。
三、李贽的“童心说”
第八講
明代文藝新思潮的興起和李贄的童 心說
一、王守仁心學的主要內容和影響
1、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與王純甫》:夫在物為理,處物為義,在 性為善,因所指而異其名,實皆吾之心也。 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心外無義, 心外無善。吾心之處事物,純乎理而無人偽 之雜,謂之善,非在事物有定所之可求也。 處物為義,是吾心之得其宜也,義非在外可 襲而取也。
(二)“發於情性,由乎自然”—— 反对复古模拟
《童心說》:苟童心常存,则道理不行,闻见 不立,无时不文,无人不文,无一样创制体格 文字而非文者。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降 而为六朝,变而为近体,又变而为传奇,变而 为院本,为杂剧,为《西厢曲》,为《水浒 传》,为今之举子业,大贤言圣人之道,皆古 今至文,不可得而时势先后论也。吾故因是而 有感于童心者之自文也,更说甚么《六经》, 更说甚么《语》、《孟》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