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魁穴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魁穴

文章目录*一、中魁穴的概述*二、中魁穴的取穴方法*三、中魁穴的解剖位置*四、中魁穴的疗法*五、中魁穴的配伍*六、中魁穴的功效与作用*七、文献摘要

中魁穴的概述

1、定义中魁穴:经外穴名。在手中指第二节前,骨尖上,屈指得之。主治:呕吐,食欲不振,呃逆,牙痛等。一说在手中指背侧远侧指关节的中点处(《针灸经外奇穴图谱》)。

2、别名阳溪穴

3、出处《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牙痛阵阵痛相煎,针灸还须觅二间,翻呕不禁兼吐食,中魁奇穴试看看。

4、主治疾病中魁穴主治噎膈,呕吐,食欲不振,呃逆,鼻衄,牙痛(齿痛),白癜风等。

中魁穴主治噎膈、呕吐、食欲不振、呃逆。

中魁穴主治呕吐,噎膈,鼻衄,牙痛,白癜风等。

脾胃病:噎膈,呕吐,食欲不振,呃逆。

齿病:齿痛。

其他病:白癜风,鼻衄。

5、穴位解析中魁穴为经外奇穴,因其位于中指背侧第二指关节处,为其他四指之魁首,故名之。

中魁穴具有通调三焦经气,降逆和胃作用,古代医家多用于治疗噎膈、反胃、吐食、鼻衄等症。如《诊则》云:“主反胃噎膈及崩衄”,《玉龙歌》曰:“若患翻胃并吐食,中魁奇穴莫教偏”。近人亦治食导狭窄、食欲减退、胃扩张、鼻衄、白癫风等病症,但具体报导尚少。

呃逆乃由胃气上逆,使胸膈气机逆乱所致。中魁穴乃经外奇穴,位于肘腕以下的中指,故对内在脏腑有着重要的治疗作用。针刺中魁穴能疏通经络,通调三焦之气,降逆和胃而呃逆自止。

中魁穴的取穴方法握拳,于中指背侧第二指间骨关节横纹中点取穴。

快速取穴:中指背侧靠近心脏端的指骨间关节中点处即是中魁穴。

中魁穴的解剖位置有指背神经和动脉;

1、针刺层次:皮肤--皮下组织。

2、穴区神经、血管:有桡、尺神经的指背神经和指背动脉分

中魁穴的疗法艾炷灸3~7壮,或艾炷炙5~15分钟。本穴一般不针。

刺法:针刺0.2~0.3寸;直刺0.2~0.3寸。

灸法:宜灸;艾炷灸5~7壮;一般艾炷灸3~7壮。

中魁穴的配伍噎膈:配劳宫穴、少商穴、太白穴、公孙穴、足三里穴、膈俞穴、心俞穴、胃俞穴、三焦俞穴、中脘穴、大肠俞穴(《神应经》)。

翻胃:配中脘穴、气海穴、膈俞穴、胃俞穴、支沟穴、足三里穴、照海穴、劳宫穴(《针灸全书》)。

中魁穴的功效与作用降逆和胃,理气和中。

主治牙痛,鼻衄;噎嗝,翻胃,呕吐,胃炎,贲门梗阻

文献摘要《医经小学》:中魁二穴,中指第二节尖,治反胃。

《针灸大成》:中魁二穴,在中指第二节骨尖,屈指得之。治五噎,反胃吐食,可灸七壮,宜泻之。

《外治寿世方》:鼻衄,用线扎紧手中指第二骨节弯曲之处即止。左流扎右,右流扎左,双流双扎,极效。

《中国针灸学》:中魁灸三壮。主治食道狭窄、食欲减退、胃扩张、白癜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