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水灾防治
2024年煤矿矿井防治水管理制度(三篇)
2024年煤矿矿井防治水管理制度为更好地防止矿井生产建设中水灾事故的发生,对矿井水患进行科学管理,建立健全我市矿井防治水有关制度,保证我市煤炭工业安全有序地发展,掌握矿井水害规律,研究解决矿井生产建设中防治水害的方法,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矿井水文地质规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每一受水害威胁的矿井都要制定相应的“探、放、堵、截、排”综合防水措施。
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
二、受水害威胁的矿井必须配备有效的探放水设备。
培训探放水设备操作人员。
三、县(市)、区局、国有地方煤矿负责对本辖区内有水灾威胁矿井进行监督、督促各类防水煤柱设计、防治水措施的上报工作,并按审批权限上报审批。
市局负责检查县(市)区局、国有地方煤矿对这项工作的落实情况。
四、每一矿井每年雨季前要组织一次防治水全面检查工作。
县(市)区局、国有地方矿负责对重点受水患威胁矿井的检查工作。
五、矿井必须配足排水管路、排水设备、防洪抢险物资,县(市)区局、国有地方煤矿负责对该项工作的检查。
六、各类矿井必须收集矿井水文地质资料建立相关档案。
七、矿井应组织水文地质调查工作。
查明矿区内报废小井充水情况与矿区开采关系,查明地表水体、含水层与隔水层、小井老窖、各类导水构造等对矿井影响情况,并制定措施。
八、矿井应进行水文地质观测工作,建立观测台帐。
九、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水文情况不清的矿井,要进行补充水文地质勘探工作,并按地质规程要求报批工程设计。
十、采掘工作面探放水包括,防顶板突水、防底板突水、老空水、断层水、冲积层水、钻孔水等,每一矿井必须根据该矿井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探、放水措施,报有关部门批准。
十一、凡在煤层露头风化带,含水、导水、与富水层相接触的断层,矿井水淹区,受保护的地表水体、井田技术边界等地段必须留设防水煤柱,各类防水煤柱必须经有资质单位进行设计、计算,确定尺寸大小和留设方法。
报有关部门批准。
十二、矿井要建立水害预报上报制度,矿井每月向县(市)区局汇报一次,国有地方煤矿每季向市局汇报一次矿井水患情况。
矿井防治水的措施
矿井防治水的措施矿井防治水的措施随着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矿井的开采数量不断增加,矿井防治水变得越来越重要。
矿井防治水的目的是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有效地降低煤矿生产中的返水和灾害事故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预防措施1. 防汛准备即在矿山降雨季节来临前,对矿井进行仔细检查,确保矿井排水系统正常运行。
对汛期防洪物资进行补充,对洪水灾害点进行加固,加强预防和应急措施,做好应变准备。
2. 矿井出水量控制在矿井开采初期,为了达到预制采煤和封闭采煤,应该及时采取矿井出水量控制措施,以早期有效地控制矿井水毁矿采场的发生。
3. 采取及时措施缓解矿井内水压力。
采取增加矿井大小和深度,减轻矿井内水压力的措施,可以减少矿井水灾害的发生。
二、善后处理措施1. 雨水渗透和喷水措施在雨季和水灾发生时,利用大喷水装置或喷淋装置迅速清洗矿井排水系统,避免管道堵塞,及时清理和疏通排水渠道,保持矿井排水正常运行。
2. 将矿井水利用起来。
煤炭资源的有效利用一直是我国煤炭工业必须重视的问题。
矿井水利用方案应该既考虑利益的最大化,也考虑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矿井水可以用于生产和生活用水,一些矿井水统一收集处理后可以供给周边农村及工业、生活用水。
3. 有效地阻止矿井水进入地表水我们应该采取措施来保护地表水的成本尽可能低,并且在可控条件下将成本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可以采用泵站、拦截坝等方法有效地阻止矿井水进入地表水。
当然,矿井防治水的措施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它需要持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需要公司负责人的注意和协助。
我们需要不断的加强科技创新,发展新型的矿井排水技术,为矿山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矿井水灾防治安全知识范本
矿井水灾防治安全知识范本一、矿井水灾的危害与原因1. 矿井水灾的危害矿井水灾是指矿井内部发生的水涌、水突等灾害事故,对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井设备的正常运行都造成严重威胁。
矿井水灾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威胁人员生命安全:矿井水灾会导致淹没事故、漏电事故、火灾事故等,对矿工的生命安全构成严峻威胁。
(2)破坏矿井设施设备:水灾会对矿井的设备、电缆、通风系统等造成损坏,严重影响矿井设备的正常运行。
(3)损失巨大:水灾发生后需要进行抢险救援和恢复,这不仅需要巨大的经济投入,还会对矿井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
2. 矿井水灾的原因(1)地质条件:地质构造、地下水位和地下水文条件是矿井水灾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特别是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地质构造不稳定容易导致水灾。
(2)采煤工艺:采煤工艺不当会加剧矿井水灾的发生,例如割缝过多、不合理的排水系统设计等。
(3)管理不善:矿井管理不善、监控不力、预测预报不准确等也是造成矿井水灾的重要原因之一。
(4)违法违规行为:一些违法违规行为,如突击开采、违规采煤等,会破坏矿井安全,增加水灾发生的风险。
二、矿井水灾的预防与控制措施1. 加强地下水位监测加强对矿井地下水位的监控,及时了解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可以有效预测水灾的发生风险,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
2. 合理设计和建设排水系统在矿井建设阶段,应根据地质条件和采煤工艺的要求,合理设计和建设排水系统。
确保排水系统能够及时、有效地将地下水排出矿井,减少水灾的发生。
3. 提高采煤工艺水平提高采煤工艺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合理控制割缝和开采速度,防止割缝过多和过快引发水灾。
同时,加强对采煤工艺的监控和管理,防范相关事故的发生。
4. 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矿井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机制,明确责任分工,落实责任到人。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5. 完善应急救援机制建立健全矿井水灾应急救援机制,明确应急预案和响应程序,提前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
2024年努力防治煤矿水害(三篇)
2024年努力防治煤矿水害防治煤矿水害的十六字原则针对我国煤矿水文地质复杂和煤矿水害事故频发的实际情况,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在认真总结各方面教训、归纳提炼各地成功经验、组织专家广泛论证基础上,提出了煤矿水害防治“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十六字原则和“防、堵、疏、排、截”五项综合治理措施。
“十六字”原则和“五项”措施体现了我们对煤矿水害防治规律性认识的深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十六字”原则科学地概括了水害治理的基本程序水害防治是有规律可循的,水害事故也是可以避免的。
多年来,有关科研机构与煤矿企业密切配合,对水害的突水机理、探查技术、预测预报、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科技攻关,初步掌握了其中的规律,“十六字”原则就是对这一规律的总结和概括。
“预测预报”是水害防治的基础,要在查清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矿井生产区域的地质构造情况、水害类型等进行分析,提出预防处理水害的措施。
“有疑必探”、“先探后掘”是水害防治的关键,在“预测预报”工作的基础上,分析可能构成水害威胁的区域,采用钻探、物探、化探等综合技术手段查明水害隐患,提出水文地质分析报告,确保井下采掘安全。
“先治后采”是水害防治的最终目标,对排查的水害隐患,必须先治理后开采。
第二,“十六字”原则是煤矿企业防治水实践经验的总结我国的大水矿区如肥城、开滦、焦作等多年来一直注重煤矿水害隐患的排查,加大防治水资金投入,对煤层底板含水层进行注浆加固改造、变强含水层为弱含水层或隔水层,已连续多年未发生淹井伤亡事故。
特别是河南省焦作煤业集团,自xx年以来,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合理留设各类防水煤(岩)柱,对煤层底板先注浆加固后开采,连续20年未发生大的突水事故和淹井事故。
这些典型经验充分说明,不管水害多么严重,只要尊重科学规律,坚持“十六字”原则,真正把工作做实、做到位,就一定能够防范煤矿重特大水害事故。
矿井水灾的防治措施
矿井水灾的防治措施
矿井水灾的防治措施防治水害的措施可归纳为“查、探、放、排、堵、截”六个字。
(1)查:查明矿区和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加强水害预测,制定并实施防治水的规则。
(2)探:“有疑必探、先探后掘”。
遇到下列情况之一,必须确定探水线进行探水:接近水淹或积水的井巷、老空或相邻煤矿时。
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溶洞和导水陷落柱时。
打开隔离煤柱放水时。
接近可能与河流、湖泊、水库、蓄水池、水井等相通的断层破碎带。
接近有出水可能的钻孔时。
接近有水的灌浆区时。
接近其他可能出水地区时。
经探水确认无突水危险后,方可前进。
(3)放:将威胁性水源采用地面打钻抽水、井下巷道疏水、井下钻孔疏水、立井泄放水等方法,全部或部分疏放掉。
是消除水患的有效措施之一。
(4)截:利用水闸墙、水闸门和防水煤(岩)柱等物体,临时或永久的截住涌水,将采掘区与水源隔离,使某一地点突水不致危及其它地区,是减轻水灾危害的重要措施。
(5)堵:是将水泥砂浆或化学浆堵水材料通过钻孔注入到渗水的底层裂隙、溶洞、断层破碎带,使其凝结硬化,将裂隙、裂缝和溶洞充填,达到堵水目的,是防治水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6)排:为防止矿井水灾,矿井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建立有效的排水系统。
煤矿地上井下的防治水的设备设施,如水泵、水管、水仓、防水煤(岩)柱、防水闸门、水闸墙以及疏水渠道等,对防治矿井水害十分重要,煤矿职工要爱护,发现
问题要及时或采取相应措施。
矿井防治水技术措施
矿井防治水技术措施矿井防治水技术措施是指在矿井开采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防水治理措施保障矿井工作面的安全和稳定性,防止由于地下水涌升、渗漏和外部水体对矿井造成的威胁和危害。
准确地说,矿井防治水技术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矿井防渗注浆:主要是通过在矿井壁和顶板等易渗漏区域进行注浆,有效消除地下水渗透。
2.矿井断层水位管理:矿井断层交汇区域是矿井多次发生水灾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在这些区域实行水位管理,及时做好维护和管理工作。
3.填井采水:矿井开采过程中,地下水常常会从开采工作面渗出,这就需要进行填井采水来进行应对,在必要时可以进行收集和处理。
4.排水系统的建设:在矿井内部建设疏干、疏浚系统,及时排水,保持矿井内部的干燥与舒适。
为了保障矿井工作面的安全和稳定性,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水技术措施,下面将从矿井防渗注浆、矿井断层水位管理、填井采水和排水系统建设四个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1. 矿井防渗注浆矿井防渗注浆是指在矿井地下水级别高、渗流量大的地方,施加压力将水泥浆等材料注入矿井壁和顶板等易渗漏区域,增加地下水涌进的阻力,达到封堵水流渠道,以达到防止渗漏的目的。
注浆的材料通常包括水泥、特种混凝土、树脂等。
注浆施工前,要做好相关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根据矿井地质结构和地下水情况进行详细的勘测和分析,确定注浆的注入深度、注入量、注入压力等技术参数。
同时,对注浆材料的类型、比例和施工条件也要进行认真考察和筛选。
2. 矿井断层水位管理矿井断层交汇处是地下水流聚集的区域,也是水灾频繁发生的主要地方。
为了及时预防和避免矿井断层水位升高引发的安全事故,需要建设水位管理系统,对这些区域进行统一管理和调控。
水位管理系统一般包括井下水位监测、水位预警、水位调节、水位控制等多个方面。
通过监测和分析井下的水位情况,预测矿井水位升高的趋势,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控和管理,确保矿井在水位下降的过程中,不会对矿井工作面的安全和稳定性造成影响。
矿井水灾的防治措施
矿井水灾的防治措施矿井水灾是指在采矿过程中,因地质条件、开采方式或水文地质条件等原因,使地下水涌入采区、巷道或井下设施,造成采矿活动受阻或停止,严重时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危害事件。
因此矿井水灾的防治是矿山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方面。
本文将从矿井水灾的原因、防治措施和未来发展方向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矿井水灾的原因矿井水灾的发生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1.地质条件:矿井下脉石或断裂带处于含水层中,形成大量水流,或地下水在矿井采掘区域由于受到地质构造活动等影响,水流量增大,造成水位的上升;2.开采方式:盲巷掘进时,煤与顶板、底板之间的裂隙未处理或没有及时处理,易造成局部水流的积聚,发生灾害;3.排水设施:排水系统没有得到妥善维护,或井下设备工作性能不稳定,导致采矿过程中水量难以控制;4.自然灾害:如严重的暴雨、降雪、山洪暴发等气象灾害以及地震、滑坡、塌陷等地质灾害。
综上所述,矿井水灾的发生是由于地下水的干扰或煤层裂隙的积水等原因所致,因此防治矿井水灾应从控制地下水和加强管理设备两个方面入手。
二、矿井水灾的防治措施1. 采取防涌降水措施:主要有均衡涌水、化学矿山封闭、地面水防治等。
对于水文地质条件、地质结构、露天开采区面积等较大的矿区,应该采用工程防涌措施,如围岩加固、隔水带设置、井筒完整性的保持等。
2.加强井下排水设备管理:对排水设备进行合理维护,开展设备性能测试,及时清理各类设备漏水、堵塞现象。
对于存在设备老化等问题的采取现代化的水泵泵水方案,采用智能化技术对井下水源数据进行实时分析,以便调节地下水位,控制矿井水量。
3.提高巷道安全防范:加强巷道支护和控制瓦斯抽采等方面的安全监控,确保矿井巷道和工作面处于安全状态,有序开展采掘等作业行为,实施分类排水,保持矿井内部洁净和干燥。
三、未来矿井水灾发展方向1.绿色矿业时代的到来:随着国家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企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并通过加强资源利用率、提高技术水平等方面来降低煤炭采掘所造成的水灾危害。
矿井水灾防治管理制度模版
矿井水灾防治管理制度模版一、总则矿井水灾防治是保障矿井生产安全和保护职工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
为规范矿井水灾防治管理,制定本制度。
二、矿井水灾防治责任1. 矿井水灾防治负责人矿井上层单位应指定一名矿井水灾防治负责人,并明确其职责和权限。
2. 部门协作矿井水灾防治负责人应与相关部门建立紧密的协作机制,包括但不限于应急管理部门、工程技术部门和安全监察部门等。
各部门负责人应积极履行职责,相互协助,确保矿井水灾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矿井水灾防治措施1. 矿井水灾风险评估矿井水灾防治负责人根据井下地质条件、矿井设备状况等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2. 现场巡视矿井水灾防治负责人应安排专业人员定期进行矿井现场巡视,查看水位情况、设备运行状态等,并及时提出相应处理建议。
3. 设备维护保养矿井水灾防治负责人应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并确保设备在良好状态下运行。
设备故障应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
四、应急预案1. 应急演练矿井水灾防治负责人应定期组织矿井水灾应急演练,提高职工应急处置能力和水灾应对能力。
2. 应急物资储备矿井水灾防治负责人应定期检查和更新应急物资储备,确保足够的水泵、泵管、泵站等防灾设备的储备。
五、职工培训与教育1. 培训计划矿井水灾防治负责人应制定职工培训计划,并确保职工参与必要的矿井水灾防治培训。
2. 安全教育矿井水灾防治负责人应组织定期的安全教育活动,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六、监督检查与评估1. 日常检查相关部门应定期对矿井水灾防治工作进行日常检查,督促矿井水灾防治措施的有效执行。
2. 专项评估矿井水灾防治负责人应定期组织专项评估,评估矿井水灾防治工作的效果和改进措施,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七、附件1. 矿井水灾防治责任分工表2. 矿井水灾现场巡视记录表3. 矿井水灾应急演练计划4. 矿井水灾防治设备维护保养记录表5. 矿井水灾防治职工培训计划八、附则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本制度的规定。
2024年矿井水灾的防治与处(三篇)
2024年矿井水灾的防治与处水灾是煤矿五大灾害之一,在煤矿建设和生产时期,常常会遇到水的危害,发生程度不同的透水事故。
轻者造成排水设备增多,费用大,原煤成本高,生产条件恶劣,管理困难,采区接续紧张,影响生产建设的发展;重者直接危害职工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的安全,造成伤亡或淹井事故。
为了确保煤矿安全生产,不受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危害,对待矿井水应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各项防治水工作如果零打碎敲,水来堰挡,盲目施工,就不能取得优益的效果。
因此,在《煤矿安全规程》中规定“矿务局、矿都必须编制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由矿务局局长、矿长负责组织实现,每年在雨季前必须对防治水工作进行全面检查”。
在规划治水工作时,应在调查矿区或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按照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地面防治与井下防治、防治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按照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分别采取防、疏、堵、截的方法,予以治理。
对于排出地面的矿井水,统一规划,综合利用。
同时要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分别轻重缓急安排防治水的各项工作,严格检查,堵塞漏洞,防患于未然。
在矿井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研究矿井水的最终目的是搞清水的来龙去脉并与之作斗争,以便根据矿井具体条件,订出合理的措施,从而预防和消除矿井水的威胁。
矿井水的防治措施虽有多种,但是概括起来,可分为矿井防水和矿井排水两大类型。
前者是用各种方法不让水流入矿井或尽时减少它的流量,是一种比较积极的措施;后者是利用巷道排水沟、水仓、水泵及其它管路来排队矿井水,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措施。
矿井防水之所以被认为是一种积极措施,是因为它在许多方面,可以解决只靠排水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同时在经济上更为有利,这正是在矿井水防治工作中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因所在。
如,防水可以减少矿井涌水量,节省排水费用,为采掘工作创造安全有利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并能防止一切偶然事故的发生。
2024年矿井水灾的防治与处(二)一、引言近年来,矿井水灾事件频频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矿井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3篇)
矿井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搞好矿井防治水工作,按照“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进一步加强矿井防治水技术管理,遏止和杜绝煤矿重大水害事故的发生,保障职工生命安全,保护国家资源和财产不受损失,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矿井地质规程》(试行)、《晋城煤业集团生产矿井防治水管理办法》(试行)等要求,结合矿井防治水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组织机构和职责第二条组织机构1、成立矿井防治水工作领导组。
领导组组长:矿长书记常务副组长:总工程师副组长:其他副矿级领导成员:地质测量部、生产技术部、调度室、机电管理部、安全监察部、通风管理部、计划财务部、物资供应部、工程部等单位正职。
2、领导组下设矿井防治水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地质测量部。
主任:地质测量部部长副主任:地测部分管防治水部长助理成员:调度室、生产技术部、机电管理部、安全监察部、通风管理部、计划财务部、物资供应部、工程部等相关单位的技术负责人组成。
第三条矿井防治水工作领导组职责1、贯彻落实国家及上级部门有关矿井防治水方面的方针、政策、法规等精神。
2、负责矿井防治水工作中重大问题的决策和处理。
3、负责矿井重大水灾事故的抢险、指挥、协调。
第四条矿井防治水办公室职责1、负责矿井防治水工作的日常管理,贯彻落实矿井防治水工作领导组的决定、决议,制定并落实《矿井防治水管理办法》和《重大水灾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2、负责矿井防治水工作的监督、检查、考核工作。
3、负责矿井水灾事故抢险时的技术工作。
第五条地质测量部职责1、履行矿井防治水办公室职责,负责全矿的防治水技术业务管理、监督、考核工作。
每年初编制下发《年度矿井防治水工作计划》,修编完善《矿井防治水管理办法》等有关防治水规章制度。
2、负责日常水文地质标准化工作,负责水文地质预报工作,提供矿井防治水相关技术资料。
3、编制《重大水灾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参与《灾害预防和事故处理计划》中水害事故部分的修订工作,矿井发生水灾事故时协助制定抢险方案并进行相关技术指导。
矿山水害及其防治技术(三篇)
矿山水害及其防治技术1.地表水治理措施合理确定井口位置。
井口标高必须高于当地历史最高洪水位,或修筑坚实的高台,或在井口附近修筑可靠的排水沟和拦洪坝,防止地表水经井筒灌入井下。
填堵通道。
为防雨雪水渗入井下,在矿区内采取填坑、补凹、整平地表或建不透水层等措施。
整治河流。
首先要整铺河床。
河流的某一段经过矿区,而河床渗透性强,可导致大量河水渗入井下,在漏失地段用粘土、料石或水泥修筑不透水的人工河床,以制止或减少河水渗入井下。
其次,要改道河流。
如河流流入矿区附近,可选择合适地点修筑水坝,将原河道截断,用人工河道将河水引出矿区以外。
修筑排(截)水沟。
山区降水后以地表水或潜水的形式流入矿区,地表有塌陷裂缝时,会使矿区涌水量大大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可在井田外缘或漏水区的上方迎水流方向修筑排水沟,将水排至影响范围之外。
2.地下水的排水疏干在调查和探测到水源后,最安全的方法是预先将地下水源全部或部分疏放出来。
疏干方法有3种:地表疏干、井下疏干和井上下相结合疏干。
地表疏干。
在地表向含水层内打钻,并用深井泵或潜水泵从相互沟通的孔中把水抽到地表,使开采地段处于疏干降落漏斗水面之上,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井下疏干。
当地下水源较深或水量较大时用井下疏干的方法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根据不同类型的地下水,有疏放老孔积水和疏放含水层水等方法。
3.地下水探放矿井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观测工作。
水文地质工作是井下水害防治的基础,应查明地下水源及其水力联系。
超前探放水。
在矿井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探明水源后制定措施放水。
4.矿井水的隔离与堵截在探查到水源后,由于条件所限无法放水,或者能放水但不合理,需采取隔离水源和堵截水流的防水措施。
隔离水源。
隔离水源的措施可分为留设隔离煤(岩)柱防水和建立隔水帷幕带防水两类方法。
隔离煤(岩)柱防水是为防止煤(矿)层开采时各种水流进入井下,在受水威胁的地段留一定宽度或厚度的煤(矿)柱。
矿井防治水七个措施
矿井防治水七个措施矿井防治水七个措施矿井的防治水是矿山安全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保障矿山安全稳定生产的关键之一。
在矿井开采过程中,由于地下水、雨水等原因,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甚至引发水灾事故。
因此,科学合理地进行矿井防治水工作对于保障矿山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七个方面详细介绍矿井防治水的措施。
一、加强对地质条件的调查和分析地质条件是影响矿井防治水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进行防治水工作前,必须对该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和分析。
包括该区域的岩性、构造特征、断层情况、岩溶程度等信息。
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和综合判断,可以预测出该区域可能出现的渗透性差或渗透性好的岩层,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处理。
二、合理布置排水设施排水设施是保障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设施之一。
在矿井开采过程中,必须合理布置排水设施,及时将地下水和雨水排出矿井,保持矿井内部的干燥状态。
在布置排水设施时,首先要考虑到矿井的地质条件和地形特点。
其次,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排水方式和技术手段。
三、加强巡查和监测巡查和监测是防治水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通过对矿井内部和周边环境进行巡查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巡查内容包括地下水位、地下水流动情况、排水设施等方面。
而监测内容则包括地下水位变化、渗流量变化等方面。
四、加强封闭管理封闭管理是防治水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进行封闭管理时,首先需要对矿井内部进行严格管控,禁止未经批准人员进入。
其次,还应该对所有可能导致渗漏的通道、洞口等进行严密封闭。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避免矿井内部水源的污染和渗漏。
五、合理开采合理开采是防治水工作的重要环节。
在进行矿井开采时,必须根据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采取相应的开采方式和方法。
同时,在进行矿井开采时,还应该注意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六、加强培训和教育培训和教育是防治水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矿山从业人员进行防治水方面的知识培训和教育,可以提高其防治水意识和技能水平。
矿井水灾的防治与处(三篇)
矿井水灾的防治与处矿井水灾是指在矿井开采过程中,由于地下水涌入矿井或其他原因导致矿井内水位过高,威胁到矿井安全、生产秩序和矿工生命财产安全的一种灾害。
矿井水灾的防治与处理工作对于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和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范本将从矿井水灾的预防、治理与处理三方面进行阐述。
一、矿井水灾的预防1. 加强地质勘探与评价:在矿井开采前期,对矿井所在地的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详细勘探和评价,确定矿井闸门的规模和技术措施。
2. 构建水灾预警系统:建立矿井水灾预警系统,通过监测矿井水位、地下水位和地下水压力等指标,及时预警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3. 加强矿井排水系统建设:建设完善的矿井排水系统,包括主排水井、副排水井、水封井等,保证矿井内部的水位处于安全范围内。
4. 健全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规范矿井水灾的预防工作和处理流程,保障矿工的安全。
二、矿井水灾的治理1. 阻止地下水涌入:通过修筑堰闸、焊接钢板、灌浆等措施,阻止地下水涌入矿井,减少矿井水灾的发生。
2. 引导地下水排放:利用矿井排水系统,引导地下水排放到指定的井口或水体,减少地下水对矿井的影响。
3. 灌浆护壁:通过向地下井壁注浆,加固和密实井壁,增强井壁的稳定性,防止地下水进入矿井。
4. 采取科学开采措施:根据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情况,优化矿井开采方案,减少地下水泛滥的可能性。
三、矿井水灾的处理1. 抢险救援:一旦发生矿井水灾,要迅速组织抢险救援力量,进行紧急排水和抢险措施,确保矿工的安全。
2. 快速排水:采取抽水泵等工具进行快速排水,将矿井内的水位降低到安全范围内。
3. 矿井恢复与修复:灾后应及时进行矿井的恢复与修复工作,包括井壁修复、设备修复和水处理设施的清理与修复等。
4. 安全检测与评估:在灾后对矿井进行安全检测和评估,确保矿井可以恢复正常生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矿井的监测和管理。
总结:矿井水灾是一种严重威胁矿井安全和矿工生命安全的灾害,必须高度重视和采取有效的预防、治理和处理措施。
2024年矿井井下防治水技术(3篇)
2024年矿井井下防治水技术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增加,矿山的开采程度和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然而,矿井井下发生的水灾事故往往给矿山生产带来巨大的影响,甚至威胁到矿工的生命安全。
因此,矿井井下防治水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成为矿山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对2024年矿井井下防治水技术进行详细探讨。
一、井下灌浆技术井下灌浆技术是防治水灾事故的一种重要手段。
传统的井下灌浆技术主要采用水泥浆、聚合物浆等填充材料,但其密度较大,渗透性差,容易造成孔隙堵塞,影响井下水流的通畅。
因此,2024年矿井井下灌浆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高渗透性灌浆材料的研发:研究人员通过改变灌浆材料的组分和比例,使其具有较高的渗透性,能够快速填充井下孔隙,提高井下水流的通畅性。
2. 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引入传感器技术和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对井下灌浆过程的实时监测和自动控制,提高灌浆质量和效率,减少人工操作的风险。
3. 环保型灌浆材料的研究:传统的灌浆材料往往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因此,2024年矿井井下灌浆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是研究环保型灌浆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二、井下排水技术井下排水技术是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
传统的井下排水技术主要采用抽水机械抽取井下积水,但其存在抽水效率低、工作成本高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2024年矿井井下排水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高效率抽水设备的研发:研究人员通过改进抽水机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提高抽水效率,减少工作成本。
2. 统一控制平台的建立:建立统一的井下排水控制平台,实现对整个井下排水系统的实时监测和控制,减少人员操作的风险,提高排水效率和安全性。
3. 环保型排水设备的研究:传统的抽水机械往往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噪音和振动,2024年矿井井下排水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是研究环保型排水设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井下渗水预警技术井下渗水是矿山管理者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
矿井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三篇)
矿井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矿井水害是指煤矿、金属矿山、非金属矿山等地下矿井中因为地下水涌入、积聚、溃决、突泥等引发的水涌、灌溉和倒泄现象。
水害不仅会威胁矿井及其附近的矿工、设备和资产安全,还对地下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矿井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对于保障矿山生产和矿工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一、矿井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1. 法律法规依据和政策要求矿井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应明确各级法律法规的依据和政策要求,包括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以及煤矿、金属矿山、非金属矿山等相关部门的管理规定。
2. 水害防治责任与组织机构明确矿山企业水害防治的责任主体和组织机构,包括矿山企业法人、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技术部门、监测部门等,以及相关责任人的职责和权限。
3. 矿井水害分析与评估建立科学的矿井水害分析与评估制度,包括对可能发生水害的矿井进行评估,确定水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对已经发生的水害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和教训,制定防治措施;对矿井水害进行预测,提前采取防治措施。
4. 矿井排水和防渗设施建设管理明确矿井排水和防渗设施建设的管理要求,包括矿井的井口排水系统、地下排水系统和防渗设施的建设与维护,确保排水设施的畅通和有效性。
5. 水害防治技术与方法明确矿井水害的防治技术与方法,包括抽水技术、封闭性沉降区处理技术、裂隙水体封堵技术、水害应急处理技术等。
6. 水害预警与监测建立水害预警与监测体系,包括地下水位、地震、裂隙水体等重要参数的监测与预警,及时发现水害的动态变化,做到及时预警和采取应急措施,确保矿井的安全。
7. 培训与教育建立矿山企业水害防治技术培训与教育制度,包括针对不同岗位的培训与考核,提高员工的水害防治技术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
8. 经济与财务管理明确水害防治的经济与财务管理要求,包括经费的预算和使用管理,确保有足够的经费用于矿井水害防治,保障矿井的安全。
9. 信息化管理推动矿井水害防治技术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包括建立矿山水害防治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对水害防治工作各环节的信息化监测、预警与管理。
矿井水灾的防治措施
矿井水灾的防治措施矿井水灾是煤矿生产中常见的问题,一旦发生水灾不仅会导致煤矿生产受到影响,还会威胁矿工的人身安全。
因此,预防和控制矿井水灾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矿井水灾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矿井水灾的原因矿井水灾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种。
自然因素自然因素主要包括:•降雨或积雪的水进入矿井;•矿井附近地下水位上升;•矿井地层中的胀缩土受水膨胀。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主要包括:•矿井地下排水系统的故障;•矿井工作面开采幅度过大;•矿井开采过程中未能及时处理弃渣问题。
矿井水灾的防治措施矿井水灾的防治措施可以从源头和控制两方面入手。
从源头防治•加强水文监测。
对矿井周围地下水位进行实时检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积极治理周边地质条件。
加强排水系统建设,不断完善矿井附近地下水位管理,及时清理地面积水排水设施。
•进行细致的地质勘探工作,对矿井附近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和掌握,掌握地下水的规律性及变化趋势,为矿井防治水灾提供技术支持。
从控制入手•加强矿井排水系统的建设。
在整个煤矿生产过程中,要强化地下水系统治理,保证系统设施以及相关人员的管理、运行、维护。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对于水灾偏多的煤矿,应配置充足的抽水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查,以及在设备处的管道、电缆和贮水池等设施上加强维护。
总结矿井水灾的防治不仅仅是一个问题,而是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
随着煤矿安全生产意识的不断提高,更多的人们开始意识到矿井水灾的危害,提高防治意识,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使矿井水灾的发生率逐年降低,将煤矿安全生产推向一个新高度。
矿井水灾防治管理规定
矿井水灾防治管理规定1、矿必须编制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
2、矿井应当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配齐专用的探放水设备,建立专门的探放水队伍,建立健全防治水各项制度。
3、矿每年雨季必须对防治水工程进行全面检查。
4、矿必须有水文地质和矿区范围内老窑积水资料。
5、地面防止水(1)低于当地历年最高洪水位的井口,建筑物必须修建堤坝、沟渠、疏通水路;(2)井口附近和塌陷区内外的积水或雨水可能侵入井下时,必须修筑排水工程;(3)有滑坡危险的地段,必须有防止滑坡措施;(4)报废的钻孔必须及时封闭。
井下排水措施矿井涌水,使井下环境恶化,为了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就需要把矿井水排到地面。
排水的主要设备有水泵、水管和配电设备,井下还要修筑水仓、泵房。
再发生水灾时,这些设施还起应急的作用。
一、必须有工作、备用和检修的水泵。
要求水泵从两个方面保证安全:第一,工作水泵应能在20小时内排出矿井24小时的正常涌水量,即工作水泵的能力相当于正常涌水量的1.2倍;第二,工作和备用水泵应能在20小时内排出矿井24小时的最大涌水量。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可根据情况另外增设水泵。
二、水管必须与水泵的排水能力相适应,有工作和备用的水管。
即使在涌水量很小的矿井,也必须敷设两趟水管。
三、配电设备应同工作、备用和检修水泵相适应,并能够同时开动工作和备用的水泵。
有的矿井涌水量小,不重视配电设备和水泵的配套,这样,一旦矿井涌水量大,备用泵无法开动,造成水害。
三、井下主要水仓必须有主仓和副仓,当一个水仓清理时,另一个水仓能正常使用,水仓的进口处要设置箅子阻挡杂物;水仓中的淤泥每年至少清理两次,其中在雨季前必须清理一次,以保证水仓的有效容量。
上面说的水泵、水管、配电设备等主要排水设备,都要经常检查和维护,特别在每年雨季前,必须全面检修一次,以保证其安全运行。
矿井探防水措施在有水害威胁的矿井,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是防止井下水害事故的有效措施。
矿井水灾防治管理制度范文
矿井水灾防治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矿井水灾是矿山安全生产中的重要问题,对矿山生产和人员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预防和治理矿井水灾,保障矿山的安全运营和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和实施矿井水灾防治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矿井水灾防治的基本原则、组织机构、工作程序、技术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
二、矿井水灾防治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1.安全第一原则安全是矿山生产的前提和保障,矿井水灾防治工作必须以安全为首要考虑,确保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 预防为主原则矿井水灾防治工作必须从源头上预防,加强巡查监测,排除隐患,确保水灾事故的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
3. 综合治理原则矿井水灾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工程、管理、技术等多方面综合治理,有效减少矿井水灾的发生与危害。
4. 依法管理原则矿井水灾防治工作必须严格依法履行,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确保水灾防治工作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三、矿井水灾防治管理制度的组织机构1. 矿井水灾防治领导小组由矿山负责人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副组长,负责矿井水灾防治工作的协调与决策,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
2. 矿井水灾防治专家组由水文地质、采矿工程、矿井安全等领域的专家组成,负责技术指导、评估分析等工作,提出防治水灾的建议和措施。
3. 矿井水灾防治责任部门由矿山主管部门设立,负责矿井水灾防治的具体实施工作、监督检查等。
四、矿井水灾防治管理制度的工作程序1.水灾隐患排查矿山应每季度组织专业人员对矿井进行水灾隐患排查,包括水文地质条件、排水系统设备、导水通道等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矿井水灾防治预警矿山应建立完善的矿井水灾预警系统,对矿山的水文地质、地下水水位、水质等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布水灾预警。
3. 应急响应措施矿山应建立完善的应急响应预案,对可能出现的水灾事故进行预案演练,组织人员及时处置、转移事故现场,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4. 技术措施和设备应用矿山应加强技术研究和创新,推广应用先进的水灾防治技术和设备,提高矿井的排水能力和抗灾能力。
矿井水灾防治安全知识范文
矿井水灾防治安全知识范文矿井水灾是指矿井内水量超过矿井设施承载能力而造成的灾害。
它是矿井生产中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灾害,对矿井安全生产和职工生命财产安全产生巨大威胁。
为了有效防治矿井水灾,保障矿工的安全,我们需要掌握一些矿井水灾防治安全知识。
首先,矿井水灾的成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地下水的涌入,二是矿井内井水的积聚。
对于地下水的涌入,我们需要加强矿井周边的水文地质勘探和预测,合理选择开采方案,采取阻水措施,如堵灌、冷冻等。
对于矿井内井水的积聚,我们需要加强矿井的抽排工作,保持井下的良好排水状况。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水灾预警系统,及时监测和预测矿井水灾的发生,为矿工疏散和抢险提供指导。
其次,矿井水灾防治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矿井企业要制定科学的预防水灾方案,明确各级责任人和部门,明确预警和应急响应的职责和要求。
同时,要加强对矿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各级安全管理人员要加强对矿井水灾防治技术的学习和研究,及时掌握新的防治技术和装备。
另外,矿井水灾防治需要加强设备维护和更新。
矿井企业要定期对井下的抽采设备、排水管道等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同时,要关注并引进新的抽排技术和设备,提高矿井水灾防治的效果和效率。
矿井企业也要加强与科研院所、技术服务机构等的合作,共同推动矿井水灾防治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此外,矿井水灾防治还需要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矿井企业要建立健全的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和队伍,制定救援预案,明确救援步骤和措施。
要加强救援队伍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其应急处置的能力。
同时,要做好应急救援装备的采购和配备,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最后,矿井水灾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努力。
政府要加强对矿井水灾防治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加大对矿井企业的安全监督力度。
同时,要加强对矿井水灾防治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促进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社会各界要关注矿井水灾防治工作,积极参与到防治工作中,共同维护矿工的安全和权益。
矿井水灾防治管理制度(5篇)
矿井水灾防治管理制度1、矿井每年必须编制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
2、矿井每年雨季必须对井上、下防治水工程进行全面检查,并进行安全程度评估。
评估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整改。
3、矿井必须有水文地质和矿区范围内老窑积水资料,对地下水进行探、防、堵、截、排”综合措施。
4、地面防治水:(1)低于当地历年最高洪水位的井口,建筑物必须修筑堤坝、沟渠、疏通水路;(2)井口附近和塌陷区内外的积水或雨水可能侵入井下时,必须修筑排水工程;(3)有滑坡危险的地段,必须制定防止滑坡的技术措施;(4)地面报废的钻孔必须及时封闭;(5)排到地面的矿井水,必须妥善处理,避免再渗入井下;(6)每次降大到暴雨时和降雨后,必须派专人检查矿区及其附近地面有无裂缝、老窑陷落和岩溶塌陷等现象。
发现漏水情况,必须及时处理。
5、井下防排水制度:(1)井下主要水仓必须有主水仓和副仓,当一个水仓清理时,另外一个水仓能正常使用。
新建、改扩建矿井或生产矿井的新水平,正常涌水量在1000m3/h以下时,主要水仓的有效容量应能容纳8h的正常涌水量。
主要水仓的总有效容积不得小于4h的矿井正常涌水量。
采区水仓的有效容积应能容纳4h的采区正常涌水量;(2)水泵必须有工作、备用和检修的,能力要符合设计;(3)排水管必须有工作和备用的;(4)主要泵房至少有两个出口,一个出口用斜巷通到井筒,应高于水泵房地面____米以上,另一出口通井底车场,且应设防水密闭门、防火门;(5)泵房和水仓连接通道应设置防水闸门;(6)水仓沉淀池每年至少清两次淤泥;(7)在建矿井在永久排水系统形成前,各施工区必须设置临时排水系统,并保证有足够的排水能力。
6、井下探放水制度:(1)井下探放水工作必须有专人负责;(2)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3)探水作业必须编制操作规程;(4)用钻孔放水时必须设矿井水灾防治管理制度(2)是指为了预防和应对矿井水灾发生而制定的管理规定和措施。
下面是矿井水灾防治管理制度的一些建议:1.责任分工: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和职责,包括矿井企业管理部门、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矿井生产人员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矿井透水预兆
井下发生透水前一般都会出现一些预兆。矿井透水前的预兆主 要有以下几点。 (1)空气变冷。
当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气温会骤然下降,煤壁发凉,变 得潮湿发暗,人一进去有阴冷的感觉。 (2)出现雾气。
井下空气中含有大量水蒸气,湿度较大,遇到低温,水蒸气便 冷凝成雾气。
(3)挂汗。 当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水在自身压力下,通过煤、岩裂隙,
一、矿井水 在煤矿生产建设过程中,流人井筒、巷道、室和采掘工作面的水
统称为矿井水。 (1)地表水源。
地表水源主要有降雨和下雪,以及地表上的江河、湖泊、沼泽、 水库和注地积水等。它们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通过各种通道进入矿井形 成水害,同时还可能成为地下水的补给水源。
(2)老窑水。废弃的小煤容、旧井巷和采空区的积水叫做老窑水。老窑水 一般静压大,积水多时,常带出大量有害气体,危害性很大。 (3)含水层水。煤系地层中的流砂层、砂岩层、砾岩层等,有丰富的裂隙 可以积存水。 (4)断层水。在断层面上往往形成松散的破碎带,具有裂隙和孔洞,里面 常有积水。
一、地面水防治技术
地面防水是指在表修筑各种防排水工程,防止或减少大气降水和地表水 涌入工业广场或渗入井下,它是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特别是以 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为主要充水水源的矿井尤为重要。 1.地面防水方法
地面防水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水层接触,河水渗漏
(2)露头带截洪防渗 留够并严禁开采煤层露头防水煤柱,以减少大气降水或地表水沿煤层
露头带渗入矿井;在露头带以外,垂直来水方向修筑拦洪沟拦截洪水,并 根据地形条件将水引出防护区。 (3)经过塌陷区或透水岩层的河流、沟渠的处理
漏水渠道、河床应及时堵漏。位于塌陷区的,则在塌陷稳定后的地段, 采用整铺河底的方法防漏;河底与导水裂隙带相通的河流,整铺河底无效 时,可根据地形、地质、水文地质情况因地制宜,将河床局部改道。
为此,《煤矿安全规程》第251条规定:“煤矿企业应查明矿区和矿井 的水文地质条件,编制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并组织实施。”
矿井防治水的方针是: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了防止治水工程零 打碎敲,取不到良好效果,应在查明矿区和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按照 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地面防治与井下防治、防治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 根据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分别采取防、疏、堵、截的方法予以防治。
1.做好水文观测工作 (1)收集地面气象、降水量与河流水文资料(流速、流量、水位、枯水期、
洪水期);查明地表水体的分布、水量和补给、排泄条件;查明洪水泛滥对 矿区、工业广场及居民点的影响程度。
(2)通过探水钻孔和水文地质观测孔、观测各种水源的水压、水位和水量的 变化规律,分析水质等。
(3)观测矿井涌水量及季节性变化规律等。
三、地下水引起的矿井水灾
地下水造成水灾的情况,一般有以下几种: (1)地下的砾岩层、流砂层和具有岩溶的石灰岩层,都含有大量积水, 称为含水层。当采掘工作接近或穿透这种积水区时,就会造成透水事故。 (2)断层及其附近的岩层均比较破碎,在这种破碎带内有时含水或与 地表水、含水层沟通,掘进时,碰到这种情况容易造成突水事故。
在煤、岩壁上聚成许多水珠,叫挂汗。采掘时应注意观察煤、岩壁的新 鲜面,若潮湿、挂汗,则属透水预兆。 (4)挂红。
煤壁上浸出的水发涩,有硫化氢臭味,附着在裂隙表面有暗红色氧 化铁锈,这是接近老空积水的预兆。
(5)有水叫声。 地下的高压水向煤岩裂缝强烈挤压时与两壁摩擦而发出
“嘶嘶”响声。煤巷掘进听到此声,已离积水区很近。 (6)顶板出现异常。
“先探后掘”是指先综合探查,确定巷道掘进没有水害威胁 后再施工。
“先治后采”是指根据查明的水害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治 理措施排除水害隐患后,再安排采掘工程。入井下巷道穿越导水断 层时必须先注浆加固后方可掘进施工,防止突水造成灾害。
“防”主要指合理留设各类防隔水煤岩、柱和修建各类防水砸门或防 水墙等,隔水煤、岩、柱一旦确定后,不得随意开采破坏。
二、井下防治水技术 井下水害来势凶猛,俗有“水老虎”之称。矿井防治水可归纳为“查、
探、放、排、堵、截”六个字。在采掘过程中有可能掘透压力大又和固定水 脉相沟通的含水层和水体,形成突然大量涌水。因此,应通过以下几个方面 的措施,防止突水灾害的发生。 (一)做好矿井水文观测与水文地质工作
水文地质工作是各项防治水工作的基础和依据。地下水源在没有揭露以 前是看不见的。因此,应通过详细的勘测工作,掌握矿区水文地质资料,了 解含水层及老空积水情况,查明地下水源。
(3)填堵通道 矿区范围内,因采掘活动引起地面沉降、开裂、塌陷等,经查明是矿井进水
通道时,应用黏土或水泥填堵,对较大的溶洞或塌陷裂缝,下部填碎石、上部盖 以黏土分层夯实,且略高出地面,以防积水。 (4)挖沟排(截)洪
地处山麓或山前平原区的矿井,因山洪或潜水流入井下,构成水害隐患或增 大矿井排水量,可在井田上方垂直来水方向沿地形等高线布置排洪沟、渠拦截洪 水和浅层地下水,并通过安全地段引出矿区。 (5)排除积水
有些矿区开采后引起地表沉降与塌陷,长年积水,且随开采面积增大,塌陷 区范围越广,积水越多,此时可将积水排掉,造地复田,消除稳患。
2. 地面防水工程资料准备 《煤矿安全规程》第254条规定:“煤矿企业必须查清矿区及其附近地面水流
系统的汇水、渗漏情况,疏水能力和有关水利工程情况,掌握当地历年降水量 和最高洪水位资料,建立疏水、防水和排水系统”。规程指出了进行地面防水 工程设计时必需具备的资料,其目的是使防治水工程设计更切合实际,工程真 正起到应有作用。
煤矿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初训 ——矿井水灾及防治主讲人:第一部分 矿井水灾概述
矿井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地面水和地下水通过各种通道涌 入矿井,当矿井涌水超过正常排水能力时,就会造成矿井水灾。
矿井水灾(通常称为透水),是煤矿常见的主要灾害之一。一旦 发生透水,不但影响矿井正常生产,而且有时还会造成人员伤亡, 淹没矿井和采区,危害十分严重。
2.做好矿井水文地质工作 查明矿井水源和可能涌水的通道,为防治水提供依据。 (1)掌握冲击层的厚度和组成,各分层的透水、含水性; (2)掌握断层和裂隙的位置,错动距离,延伸长度,破碎带范围及其含水
和导水性能; (3)掌握含水层与隔水层数量、位置、厚度、岩性,含水层的涌水量、水
压、渗透性、补给排泄条件; (4)调查老窑和现采小窑的开采范围、采空区的积水及分布状况; (5)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绘制和标注井巷出水点的位置及水量,老窑积水
量大,是矿井的主要充水水源,会给生产带来影响。属该情况可在河流进入 矿区的上游地段筑水坝,将原河流截断,用人工河道将河水引出矿区。 (2)铺整河底
矿区有季节性河流、冲沟、渠道,当水流沿河或沟底裂缝渗入井下时, 则可在渗漏地段用黏土、料石、水泥修筑不透水的人工河床,制止或减少河 水渗漏。如四川南桐煤矿长兴岩出露地表且沟谷发育,通过铺整河底、修筑 人工河床,雨季涌水量减少了30%~50%。
1.探水起点的确定 为了保证采掘工作和人身安全,防止误穿积水区,在距积水区一定距离
划定一条线作为探水的起点,此线即为探水线。 积水线:将调查所得小窑、老窑分布资料,经物探及钻探核定后,划定积
【案例再现】
2015年12月13日,阳泉煤业(集团)平定裕泰煤业有限公司井下 15102综采工作面发生一起顶板事故,造成2人死亡。 (1)直接原因
现场作业人员在处理冒顶压在前部刮板输送机内的大块矸石时, 液压支架前端上方的直接顶再次垮落,研石液入输送机内挤压作业人 员,是造成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间接原因 ①事故前一班15102综放工作面12#至19#支架上方支设的木支
护不接顶、不可靠;事故当班安排作业人员处理冒落的矸石前未采 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是造成事欯的主要 原因。
(2)间接原因 ②煤矿顶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到位,在安排施工队组到15102
综放工作面维护顶板前未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是造成事故的主 要原因。
③煤矿施工组织管理混乱,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培训不到位,是 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3. 防止地面水侵入措施 另外,为防止地面水侵入井口、工业场地和矿井,《煤矿安全规程》中制定
了专门的安全措施。 (1)井口和工业场地建筑物防泄洪
井口(包括风井)及主要建筑物(配电所、绞车房)的高程必须高于当地 历年最高洪水位,低于者必须加高于洪水位之上或修筑堤坝防洪;位于山区时 还必须避开可能发生泥石流、滑坡的地段;坡面汇水地区应修建防洪堤坝或截 水沟;内涝区和洪水季节有河水倒流现象的矿区与工业场地,应在泄洪总沟的 出口处建立水闸,设置排洪站,以备河水倒灌时落闸、向外排水;严禁将矸石、 炉灰、垃圾等杂物弃于山洪、河流能冲刷地段,以免淤塞河床、沟渠造成洪水 泛滥。
“堵”主要指注浆封堵具有突水威胁的含水层、裂隙和陷阱柱等通道。 “疏”主要指探放老空区和对承压含水层进行疏水降压。 “排”主要指完善矿井排水系统、管路、水泵、水仓和供电系统等必 须配套。 “截”主要指加强地表水、河流、水库、洪水的截流治理地面防治 水 。
第三部分 矿井水防治技术
矿井防治水的目的就是防止矿井水害事故发生,减少矿井正常涌水, 降低煤炭生产成本,在保证矿井建设和生产的安全前提下使煤炭资源得到 充分合理的回收。为达到上述目的,根据产生矿井水害的原因,采取不同 的对策措施。
(9)水色发浑,有臭味。 老空水一般发红、味涩,断层水一般发黄、味甜,溶洞水常有臭味。
(10)裂隙出现渗水。 水清说明离积水区尚远,若出现浑浊则离积水区已很近。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 或其他地点发现有挂红挂汗、空气变冷、 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 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色 发浑、有臭味等突水预兆时,应当停止作 业,采取措施,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 人员,报告矿调度室(图1),并发出警报。
范围、标高和积水量,水淹区域及探水线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