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技术转移现状

合集下载

我国技术转移现状及发展建议

我国技术转移现状及发展建议
我国技术转移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形成,技术转移(technology transfer)对全球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日益突现。按照国际上技术研究领域的看法,可将技术转移的含义概括为:技术转移是指科学技术通过其载体(人、物、信息)在国家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输出与输入的活动过程,通常是指科技成果、信息、能力和有形体的转让、移植、引进、交流、推广普及和调整应用等相关活动的总和,这种运动是一个动态过程,其实质是技术能力的转移。 技术转移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技术转移部门,它是技术转移的实体,技术转移实体通常分为技术转移部门和技术接受部门,主要的技术转移实体包括军事研究部门、国家实验室、大学科研机构、公司研发部门、科研院所、各级企业等;二是被转移的技术,包括科技发明、专利、商标、R&D成果、营销策划、生产管理、工艺设计流程、方案设计等;三是技术转移方式,包括版权转让、授权、许可证协议、技术援助、人员流动、合作R&D、合作生产、交钥匙工程、技术组织与会议的交流、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进口等。技术转移的三个方面之间的关系是指技术转移部门通过一定的技术转移方式把技术成果转移给技术接受部门,其关系可用下图来表示。 我国技术转移的发展状况 从建国初期开始,我国的技术转移就有一定的发展,但主要发展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过20多年的发展历程,已经初步建立起了相对完整的技术转移体系。我国技术转移发展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建国初期的技术转移,主要是通过从国外引进先进的技术来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2)六七十年代开始的技术转移,这时我国从日本、英国、美国、德国等一些发达国家进口成套设备,技术转移达到了历史上新的高峰;(3)80年代以来的技术转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一时期坚持技术引进与企业技术改造结合的方针,技术转移政策法规逐渐完善;(4)90年代以来的技术转移,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标志

最新 中国面向东盟技术转移的障碍及网络服务平台构建-精品

最新 中国面向东盟技术转移的障碍及网络服务平台构建-精品

中国面向东盟技术转移的障碍及网络服务平台构建建立专职的管理和服务机构是有效促进中国面向东盟国际技术转移的有效手段,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中国面向东盟技术转移的障碍及原因的,欢迎阅读查看。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实施,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机制的建成,孟中印缅地区经济合作的深入,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日益深化,东盟已成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第一大投资市场,其中,包括科技合作和技术转移在内的贸易往来、直接投资和产业合作也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也必将促进科技全球化、科技创新网络一体化趋势形成.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同时伴随着国际间适宜技术的转移与扩散,国际间的科技交流和技术转移也已成为中国与东盟合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研究现状长期以来,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技术转移中多为技术转移需求方和承接方,国内研究多以中国作为技术输入方,探讨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技术转移的相关问题,即"北南流动"型技术转移,如:跨国技术转移对我国自主研发的影响[1]、国际技术转移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2,3]、中外企业产学研体系[4]、国际技术转移溢出效应[5]和发达技术国家许可证转移模式[6,7]等.发展中国家与欠发达地区间的"南南流动"型的国际技术转移研究并不多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原创技术和高新技术等研发成果不断涌现,我国逐渐具备了对外进行技术输出的科技实力,以我国作为技术输出国进行国际间技术转移的相关研究开始进入学界的研究视野,而中国-东盟间的技术转移就属于"南南流动"型国际技术转移.目前,我国面向东盟、东南亚国家国际间技术转移相关研究尚属起步阶段,仅有的少量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中国面向东盟、东南亚国家的国际技术转移对策和策略方面,包括整体策略[8]、科技合作对策[9-11]、知识产权策略、科技合作平台构建策略、技术转移模式等,尚缺少针对中国面向东盟技术转移的网络平台构建研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先进的网络技术结合数据库技术极大地促进国际间的技术信息交流,的兴起也给国际间技术贸易和技术投资带来了便捷的支付方式.因此,文章基于技术转移的一般性过程,尝试构建一套完整的网络服务平台和体系,提供面向东盟国际技术转移的运营支撑和技术服务.二、中国面向东盟技术转移的障碍及原因分析中国与东盟国家毗邻而居,双方在、经济、社会和等多个方面有着较深的历史渊源与合作交往.受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储备等因素的制约,除了新加坡,我国相比东盟十国具有较为明显的技术资源优势,存在有国际间技。

国内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

国内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

国内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作者:杨贺来源:《科技创业月刊》 2015年第14期杨贺(吉林省科技开发交流中心吉林长春130012)摘要: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国技术转移工作现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通过强化建立示范机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从业人员队伍培养等各个方面的建设,有效促进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发展,提升核心服务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支撑,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关键词:技术转移;技术转移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4.006作者简介:杨贺(1971-),男,吉林省科技开发交流中心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科技管理。

收稿日期:2015-04-101我国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发展现状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立第一批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已经基本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

其中包括北方技术交易市场和被誉为“永不落幕的”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等为科技资源有效流动、合理配置提供服务的技术交易服务机构;形如武汉东湖创业服务中心这类直接参与服务对象技术创新过程的创业服务机构(孵化器)以及利用技术、管理和市场等方面的知识为创新主体提供咨询服务的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服务机构。

技术转移服务的国内组织到目前为止已经建成大大小小的技术市场近百个,技术交易额突破2000亿,从业人员达到100多万人,但是技术转移机构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粗放型技术转移服务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机构自身在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普遍表现在自身力量薄弱,市场竞争力不强,技术转移成交难度大,综合性配套服务跟不上,由此导致在技术转移实践中遇到了各种影响技术转移实施的障碍。

2我国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1缺乏服务能力强的示范机构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对于构建技术转移服务体系,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充分发挥大学、科研院所、企业等创新主体的创新和产业化优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方案

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方案

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方案目录一、前言 (3)1.1 编写说明 (3)1.2 目的和意义 (5)1.3 范围和定义 (6)二、背景分析 (7)2.1 全球化与国际技术转移的历史背景 (8)2.2 当前国际技术转移的现状与趋势 (9)2.3 我国国际技术转移的现状与挑战 (10)2.4 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建设的必要性 (11)三、建设目标与定位 (12)3.1 建设目标 (13)3.2 功能定位 (14)3.3 发展战略 (15)四、功能与任务 (17)4.1 科技资源共享与服务 (17)4.2 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 (18)4.3 人才培养与国际合作 (19)4.4 政策研究与管理咨询 (20)五、建设策略与措施 (21)5.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23)5.2 创新体制机制 (24)5.3 引入多元化资金来源 (25)5.4 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26)六、实施计划与步骤 (27)6.1 短期计划(1-2 年) (28)6.2 中期计划(3-5 年) (29)6.3 长期计划(5 年以上) (30)七、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32)7.1 技术风险 (33)7.2 管理风险 (35)7.3 市场风险 (37)7.4 政策风险 (37)八、保障体系与支持系统 (39)8.1 组织架构与管理体系 (40)8.2 制度建设与政策支持 (41)8.3 资金保障与财务管理 (43)8.4 技术支持与创新平台 (44)九、总结与展望 (45)9.1 建设成果与经验总结 (47)9.2 发展前景与展望 (48)9.3 结语与致谢 (49)一、前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技术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的建设已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共同关注的焦点。

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加快技术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进程,我们制定了本建设方案。

本方案旨在明确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的建设目标、任务、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以期为我国技术转移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我国国际技术转移体系现状及优化对策分析

我国国际技术转移体系现状及优化对策分析
等。
12 技术引进管理体 系 .
技术引进涉及政 治 、 经济 、 金融 、 技术 、 法律 和国家发展战 略等多个
方面 , 是一个 极其复杂 的过程 , 因此大多数 国家 政府都通过健全管 理制 度和设立管理机构对技术引进工作实施 比较严格的宏观管理 。 技术引进
管理体系构成见图 2 。 马来 西亚 、 度尼 西亚 、 印 墨西哥 等大 多数 发 展中 国家均采 用制定 管 理制度 的方 法对技
务咨询服务 。 1 绩效评估体 系 . 4
国际技术转移绩效评估 体系是 指东道 国为 审查评估 国际技 术转移 图 1 政策法规体 系构成图 活动 的执 行情 况 , 建立的 以政府部 门为主导 , 以跨国公司和本 土企业为 对象 , 大学 、 研机构 和中介组织参 与 , 科 依靠市场 和企业 反馈信息 的组织 体 系。在该体 系中 , 政府运 用客观 、 的评估手段 , 国际技术转移开 科学 在 始前 、 过程 中和结束后 , 国际技术 转移活动的技术 、 对 经济 、 会和环境 社 收益进行有效评估。 这种评估不仅仅体现在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等科技 活动本身 , 而且体现在经济 、 社会 、 环境等诸多方 面 , 反映了国际技术转 移活动对整个国民经济 的贡献水平和影 响程度 。
2o 07
第 1卷 第 1 7 期
我 国国际技术转移体 系现状及优 化对策分析
唐 晓斌
(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 院, 江苏南京 ,10 8 20 1)
摘 要: 随着知识经济和科技全球化的发展 , 国际问技术转移活动 日趋活跃。分析 了国
际技术转移体 系的构成 , 绍 了5个子体 系的 内容 , 介 并结合我 国国际技 术转移体 系建 设现状 , 从政府的 角度提出 了优化和完善我 国国际技 术转移体 系的对策和措施 。 关键词 : 技术转移 ; 国际技术转移体 系; 术创新 技 中图分类号 :0 2 F6. 4 文献标识码 : A

中国技术转移研究的现状和趋势分析

中国技术转移研究的现状和趋势分析

中国技术转移研究的现状和趋势分析张忠华;刘云;郭有志【摘要】使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分析2001-2012年间在我国内地发表的2607篇期刊论文,以评估国内技术转移的研究趋势.研究发现,技术转移相关论文和期刊数增长明显,论文涉及学科主要是管理学和经济学,清华大学是发文最多的机构,北京是发文最多的地区,技术转移、跨国公司、技术创新是国内技术转移研究的焦点,国内外技术转移的研究焦点并不相同,高校、技术进步、科技成果转化是国内技术转移研究的热点.【期刊名称】《科技和产业》【年(卷),期】2013(013)008【总页数】5页(P58-62)【关键词】中国;技术转移;文献计量;CNKI【作者】张忠华;刘云;郭有志【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北京100081;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北京100081;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306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已经步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科学技术逐渐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技术转移作为获取技术的重要途径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1]。

技术转移可以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并创造经济效益,是国家创新战略的重要内容[2],也是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我国在2001年加入WTO后,吸收引进了大量的国外先进技术,从而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要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3]。

2007年“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开始实施,我国的技术转移促进行动正式开始[4]。

目前分析国际技术转移研究趋势的论文不多,分析国内技术转移研究状况的论文则更加稀少。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2001-2012年这12年间在我国大陆地区发表的有关技术转移的文献进行了较全面的定量统计。

描述和评价国内技术转移研究的总体状况,在比较国内外技术转移研究之间的差异后,对国内研究工作中需要改进的方面提出建议。

中国国际技术转移的发展战略上

中国国际技术转移的发展战略上
• 通过项目经理、技术人员和海外拓展人员的多方 协作努力,最终通过海外的技术合作伙伴寻找到 符合客户要求的成熟技术,并与客户开始交流具 体的技术问题。
[案例]维生素B2与色氨酸技术引进
• 随后按照标准化技术转移模式,科威公司与技术 方签订技术代理协议,成功转让高产维生素B2发 酵菌种和全套生产工艺;
是人体必需的13种维生素之一,作为维生素B族 的成员之一,微溶于水,可溶于氯化钠溶液,易 溶于稀的氢氧化钠溶液。维生素B2是机体中许多 酶系统的重要辅基的组成成分,参与物质和能量 代谢。
[案例]维生素B2与色氨酸技术引进
• 湖北广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69年, 是以生产、销售医药原料药及制剂、食品添 加剂、饲料添加剂为主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 企业;
–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
(一)技术转移定义及本质
早期 • 无意识行为、后进国家的政府行为 • 发达国家为了打破南北僵局的策略工具 • 跨国公司的扩大海外投资的先遣队 当今 • 世界范围内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研究机
构及政府都十分关注并广泛参与的战略性选择
1、技术转移定义
• 定义:关于制造产品、应用生产方 法或提供服务的系统知识的转移, 但不包括货物的单纯买卖或租赁。
• (5)投融资 – 合作经营、合资经营、独资经营 – 天使投资 – 企业并购、海外企业并购
• ▲海外普遍采用的方式
• (6)创办新企业 – 实施速度较快,可能获取更大的收益 – 风险大,难获风险投资,不易形成规模
• ▲最直接的方式
技术转移主要方式
(7)科技合作
(8)科技交流
各个国家及其科研、教学、企业之间, 派遣学者、互换学者到高效、科研机构 以引进智力、技术和信息为内容的, 或企业,与国外同行一起进行设计研究 以促进本国技术进步为目的交流活动。

中国国际技术转移研究

中国国际技术转移研究

经济 发展 的学 者所 关注 和研究 的 问题 , 们 的研 究成 他
果 大致 可以归 为 以下几类 : 2 1 对 技 术 转 移 的 动 力 沿 的科 学 家 ; 然 虽 取得 很多科 技成 果 , 这些成 果对 经济 发展 的作用并 但
级 、 高我 国产 业 的 技 术 水 平 、 小与 发 达 国 家 的差 距 具 有 重 要 的 现 实意 义 。 提 缩
关键 词 : 术 转 移 ; 究现 状 ; 次创 新 技 研 二

中 图 分 类 号 :F 5 . 7 7 2 6
文献标志码 : A

技 l 研 究 背景
中 国 际 贸 易理 论 与 政 策 研 究 。
国 的 N R关 系的互 补互 动 , 能实现 技术 转移 , 才 这
种互 补互 动也 规定 了一 国 的产 业 发 展及 对 外经 济活 动方 向。 2 2 对 国 际技术 转移模 式和 国 际技术转 移政 策的研 .

里 多塞维 克从 公共 政策 的角 度 讨论 了 国际 技术
转移 在 发展 中国家经 济追 赶过 程 中的作用 , 分析 了 自 2 0世 纪六 七十年 代 以来 国际经 济政 治 环境 和 核 技术
本 身 的发展 和国 际技 术 转移 和 发 展 中 国家 追 赶 机会 的影 响 , 并强 调 了国际技 术转移 模式 在转 移过程 中重
经过 消化 、 吸收 和再 创新 , 不仅 节 省 了大 量 的探 索 性 的研 究开发 投资 , 且 能较 快 的提 高科 技 水 平 , 小 而 缩 与 发达 国家 的差 距 , 赶上 和超过 世界 先进 水平 。 并
不 明显 ; 高技术 产业领 域 , 国的差距 更大 , 在 中 在不少

2023年技术转移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技术转移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技术转移行业市场分析现状技术转移行业市场分析现状技术转移是指将某种技术或知识从一个应用领域转移到另一个应用领域的过程。

它在现代经济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技术转移行业市场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领域,本文将对其现状进行分析。

一、市场规模和发展趋势技术转移行业市场规模庞大且不断扩大。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和科技发展的加速,技术转移需求不断增加。

根据国际数据,全球技术转移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中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预计在2025年将达到4000亿美元。

而在中国,技术转移市场也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

未来的发展趋势表明,技术转移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创新的关键引擎。

随着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技术转移需求将变得更加密切。

此外,新兴行业如人工智能、物联网和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技术转移市场也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二、市场机会与挑战技术转移行业市场机会与挑战并存。

市场机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市场需求旺盛。

技术转移是企业进步与发展的必要手段,不断满足市场需求是技术转移行业的核心。

特别是在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企业中,对技术转移的需求更加迫切。

2.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政府鼓励技术转移的政策和措施不断出台,为技术转移行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空间。

3. 国际合作机会增多。

随着国际间合作交流的加深,技术转移行业也将受益于国际技术合作和技术交流,增加了国际市场拓展的机会。

然而,技术转移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1. 技术壁垒高。

技术转移涉及到特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需要具备专业背景和丰富的经验。

因此,专业技术人才的供给短缺是技术转移行业的一个挑战。

2. 信息不对称。

技术转移需要有技术供应者和需求方之间信息的对称性。

然而,由于信息沟通不畅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导致技术转移行业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3. 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技术转移行业涉及到知识产权的转移和保护,而国际上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一,这给国际技术转移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科技创新与技术转移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科技创新与技术转移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科技创新与技术转移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高速发展,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科技创新不仅提升了生产力,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而技术转移则使得科技创新的成果更好地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本文将着重探讨科技创新与技术转移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趋势。

首先,从科技创新的发展现状来看,全球各国都将科技创新作为战略重点进行布局。

许多国家纷纷建立了国家级的科技创新平台、科技创新基金以及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加强科技研发和创新能力。

在中国,科技创新已经列入国家战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被提出并实施。

大量的资金投入到科技创新领域,科研人员的待遇和科研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

各种高科技企业不断涌现,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然而,科技创新也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是科技创新投入不足的问题。

虽然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但是相对于庞大的科技创新需求,投入仍然不足。

其次是科技人才短缺问题。

科技创新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支持,但是高级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数量有限。

此外,科技创新的周期长、风险大也成为制约创新的因素。

由于科技创新的周期长,投入的成果需要时间来实现商业化,这导致了创新投入回报时间较长。

同时,科技创新具有较高的风险性,成功率并不高,这也限制了一些投资者的积极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国都在加大力度推进技术转移。

技术转移作为科技创新的延伸环节,对于科技创新成果的实际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国家已经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和服务。

例如,国家设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等,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支持。

此外,国家还支持建立技术转移机构,加强科技成果的交流和转化。

在国际上,技术转移中心和技术转移网也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技术交流和技术合作,促进了不同国家之间的科技成果转移。

然而,技术转移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技术转移的环境问题。

中国国际技术转移的发展战略(上)

中国国际技术转移的发展战略(上)
4
(四)主要运作方式和类型
1、院地合作/院校省 合作 2、院企/校企委托研 发、联合研发 3、协同创新联盟 4、高校院所衍生企业 5、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运作 方式
(四)主要运作方式和类型
运作方式
6、技术市场交易 7、会展交易 8、军民技术转移 9、网上技术市场 10、跨国技术转移
(四)主要运作方式和类型
1、技术直接转移 • 高校院所及企业最
常用方式
运作 类型
5、多元化投资融资
4、专业化、全 过程、全方位的 服务
2、技术熟化推广经营 • 通过小试、中试、商业应
用技术的研发,企业及高 校院所的重要方式
3、技术集成经营 • 集成技术二次开发 • 技术整合经营
(五)促进技术转移的优惠政策
• 1、促进技术转移的财政政策
中国国际技术转移的发展战略 (上)
林耕 科技部火炬中心技术市场发展咨询专家
目录
技术转移概念与作用 我国国际技术转移现状与特点 国外国际技术转移借鉴与思考 我国国际技术转移战略与实施
[案例]维生素B2与色氨酸技术引进
• 让与方(甲方):湖北广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受与方(甲方):国外某机构 • 技术转移机构:科威国际技术转移公司 • 维生素B2,又称核黄素,分子式C17H20N4O6。它
中国杨凌农业高新 科技成果博览会
YANGLING AGRICULTURE HI-TECH FAIR
中国北京国际科技 产业博览会
CHINA BEIJING INTERNATIONAL HI-TECH EXPO
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
SHANGHAI INTERNATIONAL INDUSTRY FAIR
中国重庆高新技术 成果交易会

中国制造业参与国际产业转移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国制造业参与国际产业转移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积极参与国际产业转移是中国制造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途径产业转移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某些产业向其他国家或地区转移的现象或过程①。

由于国家、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水平和生产要素禀赋的不同,形成了各国或地区间在产业结构层次上的阶梯状差异,并按高低不同呈阶梯状排列。

由于这种产业梯度②的存在以及各国或地区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需要,产业在国家间、地区间是梯度转移的,一国或地区相对落后或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可以转移到其他与该国(地区)存在产业梯度的国家或地区,成为其他国家(地区)相对先进或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产业,从而提高吸收方的产业结构层次与水平,这就是产业结构在国家间、地区间的梯度转移规律。

这种产业转移对于双方都有利,是产业转移方和被转移方“双赢”的良性转移。

跨国产业转移使先进国家可以更容易地甩掉相对落后产业的包袱,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先进产业,从而进一步加快了产业升级;后进国家则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较快引进对自身来说相对先进的产业与技术,以“后发优势”尽快提高产业层次与水平。

国际产业转移是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并已成为国际经济协作的重要途径和必要趋势。

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国际经济协作与各国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就是产业一轮又一轮不断跨国转移的过程。

在这个大背景下,各国必须把自身的产业结构调整融入世界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的大潮中,科学定位、合理分工、优势互补,才能更好地参与世界经济循环。

我国目前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在新形势下,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着提高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以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等一系列问题。

在加入WTO后,在我国更密切地参与国际经济循环和经济协作大背景下,合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根据国际产业转移规律和我国制造业实际状况,积极地、有选择地接收我国具有一定优势的产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提高我国产业结构尤其是制造业结构层次和水平,是我国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必然选择。

浅析我国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

浅析我国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

浅析我国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作者:张莹来源:《商情》2020年第05期【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国际技术贸易在本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本国的国际合作越来越倾向于技术方面,而且本国的国际技术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也不断提高。

但它也存在不利影响。

本文就通过对我国国际技术贸易的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最终针对这些现存的问题提出较好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国际技术贸易特点; 问题; 趋势对策一、国际技术贸易概述国际技术贸易是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是国际技术让渡的构成部门。

它是指一个国家的企业、个人或其他金融机构,按照一定的交易条件,向其他国家的企业、个人或经济组织有偿让渡或允许使用常识产权的产业权或者供给技术咨询、技术任职或技术开劈的一种国际技术贸易行为。

二、我国国际技术贸易的特征(一)我国的技术进口贸易(1)近年来我国技术进口数量不断增加并呈一个继续升高的趋向。

我国通过技术让渡,技术许可等方法签订技术引进合同增加了技术进口数量,出口数量在未来将继续上升。

(2)技术引进的重点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我国的技术引进从过去的能源、冶炼有色和石化化工行业转为现在的机械电子、轻工纺织和交通运输等行业。

(二)我国的技术出口贸易我国的技术输出在一个相当长的期间呈现在外技术贸易中只进口不出口的绿水长流的局面。

但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逐渐进行技术输出和90年代之后迅速成长,使技术出口数量大幅增加。

三、我国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近况自从1995年以来,我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我国在技术进口方面开始重视起技术贸易的发展并通过主动学习知识来提高技术的水平,当时我国还主动要求加入WTO组织并积极地向技术发展好的国家学习、借鉴、吸收外国技术经验来促进我国技术层面的发展。

我国深知仅仅学习其他国家的技术还是不够的我们应把所学到的常识运用到实践过程里去,随后我国就对产业方面进行了技术改造,主要是把我国重工业中以往落后的生产设备改为大力发展高技术水平的设备来促进产业和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

2024年技术转移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技术转移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技术转移市场发展现状引言技术转移是指将科技成果从研发机构成功转化为商业化产品或服务的过程。

技术转移市场作为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科技成果的实际应用和经济效益的提升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技术转移市场的发展现状,并对未来的趋势进行展望。

技术转移市场的现状市场规模扩大随着科技创新的加速发展和技术转移政策的支持,技术转移市场规模得到了快速的扩大。

越来越多的研发机构和企业开始关注技术转移,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规划。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技术转移市场的规模每年都在逐渐增长,为各类科技成果的商业化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

注重技术价值与市场需求的结合过去,技术转移市场常常忽视了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的匹配问题,导致许多科技成果在转移过程中遭遇障碍。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科技转移机构开始重视技术价值与市场需求的结合。

他们尝试将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通过市场导向的方式进行技术转移,以提高转移成功的概率和效益。

科技创新生态的形成技术转移市场的发展过程中,科技创新生态逐渐形成。

科研机构、产业界、投资机构、技术转移机构等多方参与者共同组成了科技创新生态系统。

各参与者之间的合作与协同作用不断增强,促使科技成果更好地实现商业化转化。

这种科技创新生态的形成为技术转移市场提供了更加良好的环境和资源。

技术转移服务平台的兴起随着技术转移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开始兴起。

这些平台提供一站式的技术转移服务,包括科技成果的发布、对接、评估等环节。

通过这些平台,科研机构和企业可以更加高效地推进技术转移,提高与合作伙伴之间的连接与沟通,进一步促进市场的发展。

技术转移市场的未来趋势产学研深度融合未来,技术转移市场将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将更加紧密,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匹配也将更加精准。

这将有助于将科技成果更快速、更有效地转化为商业化产品或服务。

技术转移国际化合作的加强随着全球科技创新合作趋势的加强,未来技术转移市场将更加注重国际化合作。

中国技术转移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中国技术转移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中国技术转移行业市场环境分析概述技术转移指的是将某种技术从一种应用领域转移到另一种应用领域的过程。

中国技术转移行业市场环境分析旨在评估技术转移市场的现状、前景和挑战,以帮助决策者了解技术转移市场的潜力和可行性。

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技术转移市场的规模在不断扩大。

随着创新速度的加快和技术进步的推动,越来越多的技术正在被转移和应用于新的领域。

根据市场研究数据,技术转移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将达到X%,并有望在未来几年内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

市场驱动因素技术转移市场的增长受到多个因素的驱动:1.创新需求: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市场对创新技术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技术转移能够满足这一需求,将技术从研发阶段转移到商业化应用中。

2.成本压力:技术转移可以降低技术应用的成本,提高效率。

这对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可以帮助他们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

3.政策支持:政府对技术转移市场的支持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政策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技术转移,提供资金支持和创新政策等利好政策。

市场挑战和风险技术转移市场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风险:1.技术适应性:将技术从一个领域转移到另一个领域时,需要评估技术的适应性和可行性。

技术转移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技术不匹配的问题,导致技术无法成功转移。

2.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转移涉及知识产权的转让和保护。

未充分保护知识产权可能导致技术泄漏和盗窃,给技术转移带来风险。

3.市场竞争:技术转移市场竞争激烈,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的变化可能对技术转移产生不利影响。

市场前景尽管技术转移市场面临一些挑战和风险,但其前景仍然广阔。

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转移市场将持续增长。

适应不同行业需求的技术将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

同时,政府支持和创新政策的推动也将为技术转移市场提供更好的发展机遇。

结论技术转移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并且在未来几年内将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

尽管面临一些挑战和风险,但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转移的优势,为企业和社会带来更大的价值。

国际技术转移新趋势下中国的战略研究

国际技术转移新趋势下中国的战略研究

国际技术转移新趋势下中国的战略研究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科技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技术转移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

当前,国际技术转移出现技术经营化、技术标准化和标准垄断化等一系列新趋势,对我国技术转移战略提出新要求。

新形势下,我国必须抓紧建立相应的技术经营机构,支持技术转移的专项基金,同时进一步完善技术转移的市场机制和专利预警机制,以确保我国的技术转移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技术经营;技术转移;技术战略在未来十年的全球经济竞争中,科技创新是关键,中国若想成为这场战役的获胜者,开放式创新尤为重要。

为了在未来经济竞争中继续占据国际领先地位,目前,我国正在抓紧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技术转移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是知识创新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之间连接的中间环节,唯有建立相对完善的技术转移体系让3个体系形成良性互动,才能够使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形成产学研结合的格局。

做好技术转移战略部署对于我国科技创新有着极为重要的推进作用。

中国处于全球技术发展的浪潮之中,国际技术转移的特点和趋势直接影响到中国技术转移的方向和走势,近年来国际技术转移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特别是作为技术转移主要载体的跨国公司在经营模式和技术转移战略方面发生了重大转变,不仅在规模和范围上进一步扩大,全球化和网络化趋势进一步加深,而且,随着技术集中战略和技术经营的兴起,跨国公司通过有针对性的对核心技术领域的专利购买和研发打包等形式构筑专利池,同时将专利标准化,再通过技术标准来构筑贸易壁垒,从而加剧了对国际技术市场的垄断,对我国技术转移和技术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对国际技术转移新趋势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对我国技术转移战略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国际技术转移新趋势具体来说,当代国际技术转移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技术转移与经济全球化融合趋势进一步凸显随着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各类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流动,全球化已经成为现代科技发展和经济发展最为突出的特征。

我国技术转移体系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技术转移体系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科技传播》2020·3(上)27科学普及实践作者简介:胡传甲,上海科学技术交流中心。

我国技术转移体系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胡传甲摘 要 技术转移体系,是技术创新与知识创新相连接的重要纽带,而技术转移路径,为技术流动指明方向,对产业转型、升级与发展带来直接影响。

基于此,笔者对我国技术转移体系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促进我国技术转移体系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 技术转移体系;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20)254-0027-0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再加上对科技发展与创新的重视,科技日新月异,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涌现。

然而当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明显不足,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而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技术转移能力薄弱,技术转移发展体系还存在技术专业指导效率低下、创新创业服务弱化以及缺乏专业人才队伍等问题,迫切需要研究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构建符合科技创新、技术转移以及产业发展规律的技术转移体系。

1 我国技术转移体系发展现状当前,我国技术转移体系发展不断优化与完善,主要是因为受到政策、体系以及机制等外界因素的积极影响,我国技术交易蓬勃发展,由区域体系转变为全国体系的建设与形成,给我国技术转移体系的发展构建有利的环境[1]。

近年来,国家对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并出台相应的政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行动的深入实施,以推动相关主体提升积极性,不断进行创新。

第一,构建技术转移体系。

具体来说,首先,从政策上,加强对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顶层设计,对法律条款进行修订,并且部署具体的任务,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政策,从而有效推动全国范围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深入实施。

另外,国家全面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从而以科技成果产权,来有效、长期地激励科研人员投入到科技研究与创新中,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国家自助创新示范区所得税政策试点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政策试点,促进创新源头不断释放活力[2]。

我国国际技术贸易的特点及趋势

我国国际技术贸易的特点及趋势

我国国际技术贸易的特点及趋势国际技术贸易是指世界上不同的国家或地区间按照商业条件签定技术协议或合同而进行的有偿技术转让,是以技术为交易标的的国际贸易行为。

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半个世界里,国际技术贸易得到飞速发展。

这加强了国际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由于技术创新在经济增长中日益重要的作用,及其在国际商业竞争和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的关键地位,国际技术贸易已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播先进科技,促进国际贸易发展,提高各国的技术水平以及加速世界经济一体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而经济全球化又必然反过来带动国际技术转让的日益频繁。

一、中国技术贸易的特点1、我国的技术进口贸易我所经历的技术引进大致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50至1978年),中国以许可贸易、顾问咨询、技术服务、合作生产等方式引进技术共845项,合同总金额119.72亿美元。

这个阶段,中国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工作的主要特点是:(1)以进口成套设备、新建大型企业为主,这些约占技术引进项目与合同总金额的90%以上;(2)主要是使用中央外汇和政府间的记账贸易,基本上没有利用外资。

第二阶段(1979年至今),即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的技术引进开始步入正轨,并在90年代进入快速发展期。

现阶段,中国已引进3万多项技术,合同总金额超过1500亿美元。

技术引进大大加快了中国企业的技术改造,促进了中国的技术进步,填补了中国一些行业的技术差距,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

与第一阶段相比,我国技术引进的第二阶段具有以下特点:(1)技术引进方式灵活多样。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基本改变了过去单一的成套设备进口方式,更多地通过技术转让、技术许可、合作生产、咨询、技术服务、关键设备等方式引进技术;(2)技术引进的来源更加广泛。

中国引进的技术设备来源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十几个国家扩大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日本、加拿大、德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瑞典、意大利等国家;(3)技术引进资金来源不断扩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国际技术转移现状、问题和对策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我国迫切需要充分利用全球制造业大转移和国际间技术转移的新趋势和新机遇,积极承接国际技术转移,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地区产业技术核心能力的快速提升。

一、我国国际技术转移的现状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国际技术转移不仅仅是技术引进,更为深刻的内涵是在于通过对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从而达到掌握甚至创新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新与提高。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上世纪80 年代中期,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国际技术转移获得较大发展。

主要是以技术引进为主,几乎没有技术输出。

90 年代末至今,我国国际技术转移才真正踏入到正常轨道上来,不仅有技术引进,而且也有技术输出。

技术转移途径也呈现活跃和多元化的趋势。

一是有选择的引进。

引进当前我国发展急需的先进技术,根据我国的产业结构、发展布局按需引进。

二是通过合作开发、战略联盟等等技术转移方式,重在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三是开始向一些发展中国家进行产品输出和技术输出。

我国从改革开放当初的“世界工厂”已开始逐步向“研发中心”转变,从“中国制造”开始向“中国创造”迈进。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已经集聚入驻机构120多家,开拓国际渠道1000多条,组织高端技术转移、国际交流、行业交流等活动150多场,服务企业2000多家次,完成国际技术转移项目转移和落地154项。

这些令人惊叹的数字标志着中国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为国内技术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也为国外技术走进来搭建了桥梁。

技术转移的这些新变化,极大推动了我国的技术进步,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

2015年4月21日至23日,“2015中国(北京)跨国技术转移大会”于北京召开。

大会围绕“美好生态、舒适生活、健康生命、智能生产”四个方向组织了智慧城市、纯电动汽车、食品药品安全、新材料与3D 打印、未来医学与个性化健康管理等12个技术领域专场。

这些举措都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国际技术转移的发展。

二、中国国际技术转移存在的问题
1、我国国际技术转移的地区差异大。

从总体上看,我国的技术转移仍然是技术引进远远多于技术输出。

从区域分布来看,东部沿海地区技术引进和输出比较多,表现出强劲的转移、吸收和创新能力;而中西部地区的技术转移与创新竞争力比较薄弱。

2、我国至今还缺少统一的、规范的、规模性的国际技术转移体系,尤其是缺少具备综合服务功能、从事技术资产经营、能有效促进国际间的技术转移、将资本市场与技术转移相结合的市场机构。

中介机构发展迟滞,高素质的技术经纪人奇缺。

3、以供给型为主的技术转移体制与企业技术创新要求不相符,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技术转移体制与机制尚未建立。

外资的“投资过度”和制造加工业的重复建设,使市场换技术未有起色。

4、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占比低,技术开发后劲不足。

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和产品,遭遇全球产业价值链低端锁定,难以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地位。

因此我国的国际技术转移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任重而道远。

三、中国国际技术转移的对策
1. 健全法律法规,完善市场环境。

我国现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法律法规还不完善,有些虽有法律法规支撑,但没有发挥应有功能。

当务之急需要在国家层面加快立法进程, 健全和完善技术市场法律体系,制定财政、金融、税收、产业、技术、激励等多方面政策措施,形成较为完备的鼓励技术开发和技术转移、保护知识产权的政策体系
2. 建立完善中介服务体系,增加技术市场的对接效率。

一是大力发展技术转移中介机构,密切关注国际国内技术市场,及时了解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的需求,充分发挥技术中介市场在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纽带和桥梁作用。

二是应积极设立如大学科技园区等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机构,努力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人员培训等方面服务,切实提高企业承载技术转移的能力。

三是要尽心培养一些既了解和掌握科学工程知识,又懂经济、法律、商务知识和各项政策,同时具备沟通协调能力、能吃苦耐劳的复合型人才,促进中介结构的发展。

3.鼓励技术创新,实现多方共赢。

鼓励企业创新,并通过税收、补贴等优惠措施作为激励,调动企业与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着力推进技术吸收创新能力的提高。

同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共性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促进产学研合作。

另外要加强科学技术与对外贸易结合,推动外贸企业、生产企业与科研机构资产重组,形成技工贸结合,各方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良好合作局面,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进一步实现多方共赢。

4.加快技术开发国际化的步伐。

一方面要加大技术引进力度,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实施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战略。

另一方面要增强技术出口意识,大力发展技术和技术产品出口,最大限度地增加深加工的技术产品和终端产品出口。

同时应积极开辟国际技术合作渠道,建立新的合作形式,有选择的进入国际性组织。

充分发挥跨国公司在国际技术转移的核心作用,积极吸引大型跨国公司来华投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