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管理会计第一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管理会计第一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课后习题思考题1.从管理会计定义的历史研究中你有哪些思考和想法?管理会计的定义从狭义的管理会计阶段逐渐发展到广义的管理会计阶段,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扩充其含义,广泛的引入和应用其他学科的内容来扩充管理会计的定义,同时在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之下,经济管理理论等的出现,管理会计的定义得到丰富和发展。

管理会计的发展也基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想法:通过对管理会计定义的历史研究的了解,结合管理会计各个阶段的变化和发展,除了了解管理会计的历史之外,我们应该运用管理会计,更好的预测未来的趋势。

2.经济理论对管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有哪些重要的影响,你从中得到什么样的启示?重要影响:(1)古典组织理论特别是科学管理理论的出现促使现代会计分化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现代会计的管理职能得以表现出来。

该阶段,管理会计以成本控制为基本特征,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为目的,其主要内容包括标准成本、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

(2)为适应企业管理重心由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转到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西方管理理论出现了行为科学、系统理论、决策理论,使得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逐渐完善,内容更加丰富,逐步形成了预测、决策、预算、控制、考核、评价的管理会计体系。

(3)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战略管理的理论有了长足发展,重视环境对企业经营的影响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点。

因而,战略管理会计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收集、加工、整理与战略管理相关的各种信息,并据此协助企业管理层确立战略目标、进行战略规划、评价管理业绩。

启示:管理会计的形成和发展受社会实践及经济理论的双重影响: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加强企业管理;另一方面,经济理论的形成又使这种要求得以实现。

管理会计在其形成和发展的各个阶段,无不体现着这两方面的影响。

一方面,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技术方法会随着管理理论的发展而发展;另一方面,只有新的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发展了,才能满足新的管理理论实践的需要。

管理会计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管理会计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管理会计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管理会计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管理会计学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门重要课程。

通过学习管理会计学,学生可以了解企业内部的管理和决策过程,掌握各种管理会计工具和方法,从
而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支持和指导。

课后习题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
重要途径,下面我们来看一些管理会计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1.成本行为
问题:企业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有什么区别?请举例说明。

答案:固定成本是在一定时期内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房租、折旧等;变动成本是随着产量的增加或减少而相应地增加或减少的成本,如原材料、直
接人工等。

2.成本-收益分析
问题:什么是边际收益?如何计算?
答案:边际收益是指单位产品产量增加一个单位所带来的额外收益,可以通过
边际收益=边际收入-边际成本来计算。

3.预算管理
问题:为什么企业需要制定预算?预算编制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企业需要制定预算是为了规范企业的经营活动,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控
制成本,提高效益。

预算编制的目的是为了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指导
企业的经营活动,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4.绩效评价
问题:什么是绩效评价?企业为什么需要进行绩效评价?
答案:绩效评价是对企业员工、部门或者整个企业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价和考核的过程。

企业需要进行绩效评价是为了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企业的整体绩效。

通过课后习题及答案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管理会计学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对待管理会计学课后习题,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会计学水平,为将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管理会计课后习题答案(全)

管理会计课后习题答案(全)

管理会计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 B2. C3. D4.A二、多项选择题1. ABCD2. ABCD3. ABCD4. ABC5. ABCD三、判断题1.√2. √3.×4.√5.×6.√第二章成本性态与变动成本法一、单选题1. D2. C3. B4.A5.C6.D7.B8.D9.D 10. B二、多项选择题1. AB2. ACD3. AB4. AB5. ABC6. BCD7. ABD 8.ABCD 9.BC 10.CD三、判断题1.×2.×3.√4.×5.√6.√7.×8.√四、实践练习题实践练习1某企业生产一种机床,最近五年的产量和历史成本资料如下:要求: (1)采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2)采用回归直线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解:(1)采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460=a+50b550=a+70b, 故b=(550-460)÷(70-50)=4.5; a=460-50×4.5=235则 Y=235+4.5X(2)采用回归直线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b=(5×150925-300×2495)÷(5×18250-300×300)=4.9a=(2495-4.9×300)÷5=205(万元)则 Y=205+4.9X实践练习2已知:某企业本期有关成本资料如下:单位直接材料成本为10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为5元,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为7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4,000元,单位变动性销售管理费用为4元,固定性销售管理费用为1,000元。

期初存货量为零,本期产量为1,000件,销量为600件,单位售价为40元。

要求:分别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有关公式计算下列指标:(1)单位产品成本;(2)期间成本;(3)销货成本;(4)营业利润。

解:变动成本法:(1)单位产品成本=10+5+7=22元(2)期间费用=4000 +(4×600+1000)=7400元(3)销货成本=22×600=13200元(4)边际贡献=40×600-(22×600+4×600)=8400元营业利润==8400-(4000+1000)=3400元完全成本法:(1)单位产品成本=22+4000/1000=26元(2)期间费用=4×600+1000=3400元(3)销货成本=26×600=15600元(4)营业利润=(40×600-15600)- 3400=5000元实践练习3已知:某厂只生产一种产品,第一、二年的产量分别为30 000件和24 000件,销售量分别为20 000件和30 000件;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

管理会计学第七版课后答案

管理会计学第七版课后答案

管理会计学第七版课后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各项有关管理会计要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单选题] *A.管理会计应用环境是实现管理会计目标的具体手段B.管理会计活动是单位管理会计工作的具体开展(正确答案)C.管理会计工具方法是单位应用管理会计的基础D.管理会计工具方法是单位管理会计工作的具体开展答案解析:选项A,管理会计应用环境是单位应用管理会计的基础;选项CD,管理会计工具方法是实现管理会计目标的具体手段。

2.关于成本和费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单选题] *A.费用着重于按会计期间进行归集B.产品成本一般以生产过程中取得的各种原始凭证为计算依据(正确答案)C.产品成本着重于按产品进行归集D.产品成本一般以成本计算单或成本汇总表及产品入库单等为计算依据答案解析:费用着重于按会计期间进行归集,一般以生产过程中取得的各种原始凭证为计算依据;成本着重于按产品进行归集,一般以成本计算单或成本汇总表及产品入库单等为计算依据。

3.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成本项目的是()。

[单选题] *A.财务费用B.燃料和动力(正确答案)C.管理费用D.税金答案解析:成本项目一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和动力、制造费用等。

4.A、B两种产品共同消耗的燃料费用为8 000元,A、B两种产品的定额消耗量分别为150千克和250千克。

按燃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计算的A产品应负担的燃料费用为()元。

[单选题] *A.2 000B.3 000(正确答案)C.4 000D.8 000答案解析:分配率=费用总额/分配标准(定额消耗量)=8 000/(150+250)=20; A 产品应负担的燃料费用=A产品的定额消耗量×分配率=150×20=3 000(元)。

5.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12月份共发生生产工人工资70 000元,福利费10 000元。

上述人工费按生产工时比例在甲、乙产品间分配,其中甲产品的生产工时为1 200小时,乙产品的生产工时为800小时。

管理会计课后题答案

管理会计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一、D D C二、ABCDE ABC 三、××× 第二章一、A B D B二、ABE AC BD ACD 三、1、高低点法:(12000,750000) (2000,300000)b=(750000-300000)/(12000-2000)=45(元/件) a=750000-45×12000=210000(元) y=210000+45x 散步图法第一步,设立坐标图,横轴代表业务量,纵轴代表混合成本 第二步,标注题中的六个点第三步,目测画出六个成本点的变动趋势直线第四步,确定目测线与纵轴的交点即固定成本,然后在所画直线上任取业务量一点,查出对应的成本的值,可求出b2、固定成本 阶梯式混合成本 标准式混合成本 不同相关范围的变动成本 单位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3、)/(0625.91446160450小时元=--=ba=450-9.0625×46=33.125(元) y=33.125+9.0625x当机器工作小时为35小时时,y=33.125+9.0625×35=350.3125(元) 4、(9.5,39.7) (5.0,21.7)小时万元/40.55.97.217.39=--=ba=39.7-4×9.5=1.7万元 y=1.7+4x 5、(1)高低点法:8.1106060150=--=b (元/件) a=150-1.8×60=42(元) y=42+1.8x22235014500*101000*35039600*10)(--=--=∑∑∑∑∑x x n y x xy n b =2.044(元/件) 446.2810350044.21000=⨯-=-=∑∑nx b y a (元)Y=28.446+2.044x6、(1)高低点法:(400,1520) (280,1100)5.328040011001520=--=b (元/千机器小时)a=1520-3.5×400=120(元) y=120+3.5x 回归直线法:n=6, ∑∑∑∑∑=====4161600)(,705000,2764600,8010,204022x x xy y x61.3416160070500068010204027646006≈⨯⨯⨯=--b (元/千机器小时)6.1076204061.38010=⨯-=a (元)y=107.6+3.61x(2)当七月的业务量未420千机器小时时,y=120+3.5×420=1590(元)y=107.6+3.61×420=1623.8(元) 7、60000+75000b=135000 b=1(元/件)60000+500000⨯1=110000 142500-11000=3250035.0500000750003250041250=--=b (元/件) a=41250-0.35⨯75000=15000(元) y=15000+0.35x当x=65000时,y=37750制造费用总额=60000+1 65000+37750=162750元第三章一、D D B C C D二、ABCE AB CDE ABC ACD BC三、1、(1)完全成本法下:第一年单位产品成本=4+24000/6000=8元/件第二年单位产品成本=4+24000/8000=7元/件第三年单位产品成本=4+24000/4000=10元/件变动成本法下每年单位产品成本为4元/件(2)完全成本法下:第一年期末存货成本为0元第二年期末存货成本=2000×7=14000元第三年期末存货成本为0元变动成本法下:第一年期末存货成本为0元第二年期末存货成本=2000×4=8000元第三年期末存货成本为0元(3)完全成本法下:第一年期初存货成本为0元第二年期初存货成本为0元第三年期初存货成本=2000×7=14000元变动成本法下:第一年期初存货成本为0元第二年期初存货成本为0元第三年期初存货成本=2000×4=8000元(4)完全成本法下:第一年税前利润=6000×10-6000×8-6000=6000元第二年税前利润=6000×10-6000×7-6000=12000元第三年税前利润=6000×10-(2000×7+4000×10)-6000=0元变动成本法下:第一年税前利润=6000×10-6000×4-24000-6000=6000元第二年税前利润=6000×10-6000×4-24000-6000=6000元第三年税前利润=6000×10-6000×4-24000-6000=6000元(5)第一年税前利润差额=6000-6000=0元检验:第一年税前利润差额=0-0=0元第二年税前利润差额=12000-6000=6000元检验:第二年税前利润差额=24000/8000×2000-0=6000元第三年税前利润差额=0-6000=-6000元检验:第三年税前利润差额=0-24000/8000×2000=-6000元2、变动成本法下:第一年:贡献毛益=20000×15-(20000×5+0)=200000元税前利润=200000-(180000+25000)=-5000元第二年:贡献毛益=30000×15-(30000×5+0)=300000元税前利润=300000-(180000+25000)=95000元完全成本法下:第一年:毛利=20000×15-[30000×(5+180000/30000)-10000×(5+180000/30000)]=80000元税前利润=80000-25000=55000元第二年:毛利=30000×15-[10000×11+24000×(5+180000/24000)-4000×(5+180000/24000)]=90000元税前利润=90000-25000=65000元第一年完全成本法的税前利润大于变动成本法税前利润60000元,因为用完全成本法计算发生的固定制造费用中有60000元,没有被本年销售成本吸收而随着期末存货结转到下一年,使本年销售成本减少60000元,税前利润增加60000元,采用变动成本法不存在固定制造费用结转的问题。

管理会计(第4版)课后习题答案

管理会计(第4版)课后习题答案

管理会计(第4版)课后习题答案有的答案有PPT之中,请⾃⼰查阅第⼀章总论【练习题】1.第⼀本管理会计专著,即《管理会计⼊门》,它是由美国学者麦⾦西于(B )写的。

A.1923年B.1924年C.1925年D.1926年2.没有固定核算程序的是(C)。

A.财务会计B.成本会计C.管理会计D.对外报告会计3.管理会计的主体有(AB)。

A.企业整体B.企业内部各个层次的所有责任单位C.企业的最⾼领导D.责任⼈4.2014年10⽉,英国和美国的两家组织携⼿推出了《全球管理会计原则》,这两家机构是(A)。

A.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B.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C.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D.英国注册会计师协会5. 下列不属于管理会计的服务对象是( B )。

A股东B外部集团C债权⼈D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6. 会计中涉及企业内部管理的部分被称之为(C )。

A财务会计B对外报告会计C管理会计D会计核算7. 使⽤管理会计所提供的经济信息的是(D )。

A银⾏B债权⼈C税收机关D企业内部管理当局8. 管理会计的职能包括(ABCDE )。

A预测B决策C规划D控制E考评9. 管理会计不同于财务会计的特点是(ABC )。

A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服务B⽅式⽅法灵活C同时兼顾企业⽣产经营的全局和局部两个⽅⾯D不具备法律责任10、管理会计不必遵守(B )。

A会计法B统⼀会计制度C公认会计原则D以上都不对【案例及应⽤】案例资料:上世纪末,江苏昆⼭某国有企业进⾏股份制改造,公司借调整之机准备改财务科为财务部,并招聘财务经理⼀名。

董事长对这项⼯作⾼度重视并亲⾃⾯试,发现某⼀位具有上市公司财务负责⼈背景的会计很有见解,就⾼薪聘⽤了他。

新经理上任后,对该公司会计流程批评较多,但却没有能⼒加以改善。

董事长觉得很纳闷,在⼤公司(上市公司)当过财务主管的⼈,怎么可能是外⾏呢?(专家建议:从现有的会计队伍中选拔⼀位资深会计担任财务部副经理,重点抓财务会计⼯作,以协助财务经理的⼯作。

管理会计(第三版)定稿--各单元课后练习参考答案(替换后)

管理会计(第三版)定稿--各单元课后练习参考答案(替换后)

第1单元认识管理会计一、单选题二、多项选择题三、判断题第2单元战略管理一、单选题二、多项选择题三、简答题1.简要说明战略管理应经历哪些阶段。

战略管理程序是战略分析、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评价和控制、战略调整等环节相互联系、循环反复、不断完善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

一个规范性的、全面的战略管理过程可大体分解为三个阶段:战略分析阶段、战略选择及评价阶段、战略实施及控制阶段。

2.简要说明战略制图绘制的基本步骤。

一般要经历确定战略财务目标;确定业务增长路径;确定客户价值主张;确定内部运营主题;确定战略资产准备等五大步骤。

3.结合海王星辰公司战略地图绘制过程,你认为战略地图在公司管理中的起什么作用?战略地图在引入反映业绩信息的财务指标时,还引入影响未来财务业绩的动因;而这些动因是用战略管理的工具,严格、清晰地进行了选取,并存在客户、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等层面。

最后经过各业务途径,将战略目标灌输给员工;员工将自己的目标、实施战略和公司的战略目标联系在一起。

这种精炼、简明易懂的方式,不仅为公司的沟通提供支持,而且迅速地把发展公司战略的关键信息传播开来。

第3单元预算管理一、单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三、判断题四、计算分析题1.销售预算表2.生产预算表3.直接材料预算表4.直接人工预算表5.制造费用预算表6.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预算表7.现金预算表(修改后)第4单元成本管理一、单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三、判断题四、计算分析题1.(1)高低点法高点:5月份,销量2 180件,销售费用103 000元低点:1月份,销量1 750件,销售费用84 600元b=(103 000-84 600)÷(2 180-1 750)=42.79 a=103 000-2 180×42.79=9 716.28= 84 600-1 750×42.79=9 716.28故,y=9 716.28+42.79x回归分析法资料整理表b=(6×921 790 040-11 584×480 790)÷(6×22 495 976-11 584×11 584)=-49.27a=[480 790-(-49.27×11 584)]÷6=175 255.64故,y=175 255.64-49.27x,不符合逻辑,不采纳(2)当x=2 200时,代入公式y=9 716.28+42.79×2 200=103 854.28故,预测7月份销售费用为103 854.282.(1)设方程为:y=a+bx则:b=(447 000-375 000)÷(3 500-2 800)=102.86将(3 500,447 000)或(2 800,375 000)带入方程,求得a=87 000 该公司混合成本中包含的固定成本a=87 000-80 000=7 000(元)混合成本中单位变动成本b=(86 000-7 000)÷3 500=22.75故,混合成本模型为:y=22.75x+7 000(2)由(1)可知:总成本公式为:y=102.86x+87 000当生产量为3 400件,即x=3 400时,代入公式有:y=102.86×3 400+87 000=436 724即,7月份的制造费用总额为436 724元。

管理会计学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管理会计学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管理会计概述一、选择题1、ABD2、AB3、D4、D5、A第2章成本性态与变动成本法一、选择题1、ACD2、D3、B4、B5、BC6、B7、C8、B9、D 10、D四、计算题1、解:(1)单位变动维修费(b)=(2600-2000)÷(5000-3000)=0.30(元/小时)a=y-bx =2600-0.3×5000=1100(元)或:a=2000-0.3×3000=1100(元)(2)7月份的维修费为:1100+0.30×4600=2480(元)2、(1)收益表摘要第1年第2年第3年合计销售收入240000250000400000890000变动成本变动生产成本120000125000200000445000变动销售成本12000125002000044500变动成本合计132000137500220000489500贡献边际108000112500180000400500期间费用固定生产费用360003600036000108000固定销售费用30000300003000090000期间费用合计660006600066000198000税前净利4200046500114000202500(2)完全成本法下,各期期末存货中的单位固定生产成本如下:第1年=36000÷3000=12(元/件)第2年=36000÷2000=18(元/件)第3年=36000÷4000=9(元/件)完全成本法下各期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生产成本如下:第1年=12×600=7200(元)第2年=18×100=1800(元)第3年=9×100=900(元)完全成本法下各期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生产成本如下:第1年=0(元)第2年=7200(元)第3年=1800(元)按利润差额简算法计算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各期营业利润差额如下:第1年=7200-0=7200(元)第2年=1800-7200=-5400(元)第3年=900-1800=-900(元)(3)利用简化公式计算完全成本法下的各期营业净利润如下:第1年=42000+7200=49200(元)第2年=46500-5400=41100(元)第3年=114000-900=113100(元)第3章本量利分析一、名词解释1、贡献边际是指产品的销售收入与相应的变动成本之间的差额,也称边际贡献、贡献毛益、边际利润。

管理会计练习及答案

管理会计练习及答案

第三章变动成本法(课后作业)年级专业姓名学号1、如果一个会计期间内存货水平上升了,那么()。

A、完全成本法下营业利润比变动成本法下少B、完全成本法下营业利润比变动成本法下多C、完全成本法下营业利润与变动成本法下相同D、对营业利润的影响无法确定2、区分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下营业利润的差异的一个可能方法是()。

A、产量的变动B、销量的变动C、销售额的变动D、期末存货中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减去期初存货中的固定性制造费用3、在变动成本法下,如果管理者的奖金与营业利润有关,那么通过增加库存水平会()。

A、增加管理者的奖金B、减少管理者的奖金C、对管理者的奖金没有影响D、不一定4、关于完全成本法,在单价和成本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管理者可以通过生产计划来操纵营业利润B、销售量比上期增加时,营业利润可能会比上期减少C、前后期产量和销量都不变时,营业利润可能会发生变化D、营业利润仅仅与销量有关,不受生产计划的影响5、假设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连续3年的产量均为8 000件,销量分别为8 000,6 000,9 000件,产品单价12元,生产成本(单位变动成本5元,固定性制造费用24 000元),销管费全部为固定成本,每年发生额为25 000元。

存货按加权平均法计价。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分别采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确定各年的税前利润,并具体说明各年两种方法下税前利润产生差异的原因。

6、假设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6元,产品单价15元,每月固定性制造费用40000元,每单位产品的变动推销成本为1元,固定管理费用为15 000元,已知月初无产成品存货,当月产量为10 000件,销量为8 500件。

要求:以变动成本法计算当月的税前利润,并在此基础上调整计算完全成本法下的税前利润。

第四章本量利分析(课后作业)年级专业姓名学号1、假设光明工厂只生产销售一种甲产品,本年度单位变动成本6元,变动成本总额84000元,共获净利18000元,若该工厂计划与下年度销售单价不变,变动成本率仍维持本年度的40%。

管理会计课后作业答案

管理会计课后作业答案

P15第三章变动成本法1、某公司只生产销售一种产品,计划年度生产量为4000件,销售量为3500件,期初存货为零。

预计发生直接材料20000元,直接人工32000元,单位变动制造费用6元/件。

固定制造费用28000元。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分别采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计划年度的期末产品存货成本。

解:变动成本法=(20000+32000+6*4000)/4000*(4000-3500)=19*500=9500完全成本法=(20000+32000+6*4000+28000)/4000*(4000-3500)=26*500=130005.P16已知: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第一年、第二年的生产量分别为170000件和140000件,销售量分别为140000件和160000件,存货的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

每单位产品的售价为5元,生产成本资料如下:每件变动生产成本3元,其中包括直接材料1.30元,直接人工1.50元,变动性制造费用0.2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每年的发生额为150000元。

变动性销售与管理费用为销售收入的5%,固定性销售与管理费用发生额为65000元,两年均未发生财务费用。

要求:(1)分别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并确定第一年和第二年的税前利润。

(2)具体说明第一年和第二年分别按两种成本计算方法剧以确定的税前利润发生差异的原因(3)具体说明采用完全成本法计算确定的第一年和第二年税前利润发生差异的原因(4)设立有关帐户,按变动成本法计算以反映第一年和第二年发生的有关业务并通过“存货中固定制造费用”帐户,在帐户体系中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确认第一年和第二年对外编制的利润表中的净利润和资产负债表产成品项目列示的解析: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第一年和第二年的营业利润见表3-6单位:元注:第一年生产成本=(3+150000/170000)×170000=660000(元)第二年生产成本=(3+150000/140000)×140000=570000(元)第一年期末存货成本=(3+150000/170000)×30000=116471(元)第二年期末存货成本=(3+150000/140000)×10000=40714(元)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第一年和第二年的营业利润见表3--7。

管理会计实务(第二版)课后参考答案

管理会计实务(第二版)课后参考答案

管理会计实务(第二版)课后题参考答案客观题答案模块1一、判断1.×2.∨3. ∨4.×5.×6.×7.×二、单选1.C2.A3.C4.B5.C三、多项1.ABD2.ABCD3.AD4.ABC5.BC6.ABCD模块2一、判断1.∨2. ×3.∨4. ×5. ∨二、单选1.B2.D3.D4.B5.B6.A7.B三、多选1.AC2.AB3.ABD4.AC5.AD模块3一、判断1.×2. ×3. ∨4。

∨5. ∨6. ∨7. ×8. ×9. ∨10. ∨二、单选1.B2.C3.D4.A5.B6.A7.A8.C9.A三、多选1.ABE2.DE3.ABCE4.BCDE5.ABCD6.ACD7.CDE模块4一、判断1.∨2. ∨3. ×4. ∨5. ∨6. ×二、单选1.D2.B3.C4.D5.B6.C三多选1.ABCD2.ABCD3.AD4.BCD5..AC6.ACD7.BCD8.ABD模块5一、判断1. ∨2. ×3. ×4. ×5. ∨二、单选1.D2.B.3.B4.A三、多选1.ABC2.ABC3.ABCD4.ABD5.AD6.ABCD模块6一、判断1.×2.×3.∨4∨.5.×6.∨7.∨8.∨9.∨10.×11.×二、单选1.D2.A3.B4.C5.D6.C7.B8.A9.A10B三、多选1.BCD2.ABC3.AB4.ABC5.ACD6.CD7.ACD8.ACDE9.CD10ACD模块7一、判断1.×2.×3.∨4.∨5.∨二、单选1.C2.A3.B4.C5.C6.B7.A8.C9.D10.c11.B12.C13.A三、多选1.ABCD2.AD3.ABDE4.ABCD5.ABC6.ABD7.BCD8.ABCD9.ACD10.BC模块8一、单选1.D2.B3.A4.C5.A二、多选1.ABC2.ABC3.BCE4.ABCDE5.ABDE6.ABCD模块9一、判断1.∨2.×3.×4.∨5.∨二、单选1.A2.A3.B4.D5.D三、多选1.BD2.AC3.ABD模块10一、判断1. X2. X3. Ⅴ4. X5. X二、单选1.C2.C3.A4.C5.D6.A三、多项1. ABD2.ABCDE3.ABCDE4.ABCDE5.AE6.CE各模块主观题参考答案模块2四、计算题参考答案:1.(1) 高低点法y=a+bxb=(1480-1000)/(280-160)=4(元)a=1000-4x160=360y=360+4x(2) 回归直线法n=6 ∑x=1360 ∑y=7610∑xy=232000+160000+364000+316800+414400+275000 =1762200∑x²=40000+25600+67600+57600+78400+48400 =317600b=(n∑xy-∑x∑y)/[n∑x²-(∑x)²]=(6x1762200-1360x7610)/[6x317600-(1360)²]=(10573200-10349600)/(1905600-1849600)=223600/56000=3.99(元/千机器小时)a=(∑y-b∑x)/n=(7610-3.99x1360)/6=(7610-5426.4)/6= 363.93(元)y=363.93+3.99x(3) y=a+bx=363.93+3.99x270=1441.232.(1) 75000小时的混合成本为:(50000/50000)x75000=75000(元)混合成本=176250-75000-60000=41250(元)75000小时 50000小时41250元 32500元b=(41250-32500)/(75000-50000)=0.35元/小时a=41250-0.35x75000=15000y=15000+0.35x(2) y=a+bx→(60000+15000)+(0.35+1)x→y=75000+1.35x当x=65000时,y=162750元模块3综合实训四、计算题参考答案:1.①在变动成本法下计算第一年和第二年的利润。

管理会计课后习题与答案

管理会计课后习题与答案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综合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阶梯式混合成本又可称为( A )。

A.半固定成本B.半变动成本C.延期变动成本D.曲线式成本2.将全部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所采用的分类标志是( D )。

A.成本的目标B.成本的可辨认性C.成本的经济用途D.成本的性态3.在历史资料分析法的具体应用法中,计算结果最为精确的法是( C )。

A.高低点法B.散布图法C.回归直线法D.直接分析法4.在管理会计中,狭义相关围是指( B ) 。

A.成本的变动围B.业务量的变动围C.时间的变动围D.市场容量的变动围5.在应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时,选择高点坐标的依据是( A ) 。

A.最高的业务量B.最高的成本C.最高的业务量和最高的成本D.最高的业务量或最高的成本6.企业根据经营针,由高层领导确定一定期间的预算额而形成的成本,称之为( B )。

A.约束性固定成本B.酌量性固定成本C.混合成本D.变动成本7.某企业生产量在 10 000 件以时,只需质检员3名,在此基础上,每增加产量2000 件,需增加1名质检员。

则质检员的工资成本属于( A )。

A.半固定成本B.半变动成本C.延期变动成本D.曲线式混合成本8.在财务会计中,应当将销售费用归属于下列各项中的( D )。

A.制造费用B.主要成本C.加工成本D.非生产成本二、多项选择题1.固定成本具有的特征是( AB ) 。

A.固定成本总额的不变性B.单位固定成本的反比例变动性C.固定成本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D.单位固定成本的不变性2.变动成本具有的特征是( CD ) 。

A.变动成本总额的不变性B.单位变动成本的反比例变动性C.变动成本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D.单位变动成本的不变性3.下列成本项目中,( AD )是酌量性固定成本。

A.新产品开发费B.房屋租金C.管理人员工资D.广告费4.成本性态分析最终将全部成本区分为( AB )。

A.固定成本B.变动成本C.混合成本D.半变动成本5.成本性态分析的法有( ABD )。

《管理会计》课后习题答案

《管理会计》课后习题答案

《管理会计》课后习题答案胡元林杨锡春主编第一课练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D3.B4.D5.D6.A7.D8.C9. A 10.D二、多项选择题1. BCD2. ABCD3.ABC4.ABCD5.AC第二课练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D3.A4.C5.C6.D7.D8.C9.B 10.A二、多项选择题1.ABCDE2.BC3.CD4.AB5.ABC三、计算题1. 答案:(1)高点坐标为(200,3000);低点坐标为(100,2000)b=(3000-2000)/(200-100)=10a=2000-10×100=1000或a=3000-10×200=1000y=1000+10x(2)7月份的总成本=1000+10×194=2940(元)2、y=a+bx=76.2942+2.2665x当机器工作小时为150千时,电费支出总额为416.27(百元)第三课练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2、D3、B4、A5、B6、B7、A8、B9、C 10、D二、多项选择题1、CDE2、ABDE3、ABCD4、AE5、ABCD6、ABC三、计算题1、在变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10+5+7=22元;期间成本=4000+4×600+1000=7400元;销货成本=22×600=13200元;(4)营业利润=40×600-(22×600+4×600)-(4000+1000)=3400元。

在完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22+4000/1000=26元;期间成本=4×600+1000=3400元;销货成本=26×600=15600元;营业利润=40×600-15600-3400=5000元。

2、在变动成本法下,第一年的营业利润为:300000-100000-180000-25000=-5000(元),第二年的营业利润为:450000-150000-180000-25000=95000。

管理会计课后答案

管理会计课后答案

习题一管理会计概述三、填空题1.管理会计工作可渗透企业的各个方面,它既为企业总体管理服务,本身又属于整个企业管理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并处于价值管理的核心地位。

2.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可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1)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⑶规划经营目标;(4).控制经济过程;(5)考核评价经营业绩。

其中,规划职能是通过编制各种计划和预算实现的,考核评价职能是通过建立责任会计制度实现的。

3•管理会计的内容是指与其职能相适应的工作内容,包括预测分析、决策分析全面预算、成本控制、责任会计等方面。

其中,预测分析与决策分析称为预测决策会计;全面预算和成本控制合称为规划控制会计;这两者与责任会丄相辅相成构成现代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

4.预测决策会计处于现代管理会计的核心地位,又是现代管理会计形成的关键标志之一。

5 .传统管理会计阶段是从20世纪初至50年代,管理会计原始雏形形成的标志是美国企业会计实务中出现了以差异分析为主要内容的“标准成本计算制度”和预算控制”预算。

此时,管理会计的内容主要包括。

但在实践中,其职能集中体现在控制方面,故人称传统管理会计阶段的特征是以控制会计为核心6.现代管理会计阶段完善发展了规划控制会计的内容,且逐步充实了预测决策( X ) 会计 和责任会计 等内容,基本上形成了以预测决策会计 为主、以规划控制 会计 和责任会计 为辅的现代管理会计新体系。

会计的工作主体可以是 整个企业,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局部区域或个7.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工作主体(范围)的层次不同(同或不同),管理 别部门甚至某一管理环节 ;财务 会计的工作主体往往是整个企 。

它们的工作对象从总的方面看 基本相同 (同或不同),即工作 客体有相似之处。

四、判断题 1 .美国全国会计师联合会的一个下属委员会指出管理会计仅适用于盈利性质的 单位进行决策分析和规划控制。

(X ) 2.国际上一般认为管理会计的活动领域不应仅限于“微观”,还应扩展到“宏观”。

管理会计(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管理会计(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管理会计习题答案第一章一、(略)二、1、A;2、A;3、D;4、C;5、B三、1、BCD;2、ABC四、1、是;2、错;3、是;4、错第2章成本性态分析自测题参考答案二、多项选择题四、计算题1、(1)采用高低点法对电费进行分解.高点(1800,7250)、低点(900,4250)b=3。

33,a=1256建立成本函数模型:y=1256+3.33x(2)采用回归直线法对进行分解。

b=3.25,a=1310。

42建立成本函数模型:y=1310。

42+3。

25x(3)依据回归直线法得到的成本函数模型:y=1310.42+3.25x将产量x=1900代入模型中,求得电费y=7485。

42(元)2、采用回归直线法对进行分解.r=0.99→+1所以X与Y基本正相关b=9。

98,a=181。

74建立成本函数模型:y=181。

74+9。

98x3、(1)分步分析程序8月份混合成本=82500—60000-10000=12500(元)固定成本=60000(元)单位变动成本b1 =100(元/件)12月份固定成本=8月份固定成本=60000(元)12月份变动成本=20000(元)12月份混合成本=95000—60000—20000=15000(元)依据高点坐标(200,15000)、低点坐标(100,12500)确定b2 =25(元/件),a2 =10000(元)建立成本函数模型:y=(60000+10000)+(25+100)x =70000+125x(2)同步分析程序高点(200,95000),低点(100,82500)b=125(元/件),a=70000(元)建立成本函数模型:y =70000+125x4、a=26000(元)b =294(元/件)建立成本函数模型为:y=26000+294x五、案例分析题该化工厂在对总成本进行分解时,把明显属于变动成本或固定成本的项目剔除后,其余作为混合成本,用一定方法进行分解.这种做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从混合成本的结构来,许多费用都不是线性的,如修理费用,虽然4月份产量最高,但费用较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管理会计的作用有:(1)预测经营前景。管理会计依据历史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采用定量分析模型或定性手段,预计和推测企业未来的销售、利润、成本及资金的变动趋势和水平,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第一手信息;(2)参与经济决策。管理会计对企业会计部门所掌握的大量会计信息进行计量、加工和改制,通过运用一系列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评价不同备选方案的预期收益,最终向管理当局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信息,从而使其能够作出正确的选择;(3)规划经营目标。管理会计通过编制各种规划和预算来实现规划作用。它要求在企业在最终决策方案的基础上,形成能反映整个企业在某一时期内的总目标和任务的全面预算,再将有关经济目标分解到各责任单位,使其明确各自的目标和任务,从而合理、有效地组织协调供、产、销及人、财、物之间的关系,同时为控制和考核创造条件;(4)控制经济过程。管理会计根据事先编制的预算,对发生的实际经济活动进行计量、记录和报告,及时比较实际数据和预算数据,确定差异并分析差异原因,对不利差异提出改进措施,以确保顺利实现企业的各项计划目标。在管理会计中,控制过程包括以下三步:制定控制标准;收集、比较分析各项经营活动的反馈信息;矫正偏离计划的差异;(5)考核评价经营业绩。管理会计主要通过实施责任会计制度来进行责任考核、评价经营业绩。在明确各部门各单位各自责任的前提下,通过逐级考核责任指标的执行情况找出业绩及不足,为实施奖惩制度改进未来工作提供必要依据。
现代管理会计(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20世纪50年代后,资本主义进入战后期。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并被大规模应用于生产,生产力获得迅速发展。同时,资本主义企业进一步集中,跨国公司大量涌现,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市场情况瞬息万变,竞争愈加激烈。这些新条件和环境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严重的困难。它强烈要求企业内部管理更加科、合理,还要求企业具有较灵活和高度的适应能力。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经济理论的丰富,使得管理会计逐步形成了以预测、决策、控制、考核和评价为内容的管理会计体系。
3.早期管理会计(20世纪初至50年代)。19世纪末至20世纪早期,产业革命加速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使企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合伙经营和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组织形式相继出现,为会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20世纪,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市场竞争也愈加激烈。企业家意识到企业的经营效益不仅取决于产量的增长和外部市场的交易价格,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成本的高低。于是,从内部管理需要的角度出发,企业效益的衡量逐渐从由单纯的外部因素确定转向内部成本的计算和控制,产生了关于直接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等成本项目的分类及具体的核算方法。在该阶段,管理会计以成本控制为基本特征,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为主要目的。其主要内容包括标准成本、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
管理会计的原则主要是指管理会计信息质量原则,它包括:(1)相关性原则。相关性原则指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应紧密围绕特定的决策目标,与决策内容和方案直接相关,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2)准确性原则。财务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指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要能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而管理会计的准确性原则指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在一定范围内必须是正确的。管理会计中,信息的准确性以不影响决策的正确性为标准。(3)及时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指管理会计必须提供最为及时、迅速的信息,以便于管理当局作出正确的决策。在实务中,准确性原则与及时性原则是相冲突的。一般来说,在管理会计中,及时性原则更受大家重视。(4)灵活性原则。灵活性原则指为增强管理会计的适应能力,针对不同任务的特点,应采取灵活的方法,提供不同的信息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5)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指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能客观、如实地反映现存状况或对未来做出客观的预测。它要求用于生成信息的资料,即资料的来源应是客观、真实的,并且其运用的管理会计方法也是客观的。(6)一贯性原则。一贯性原则指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应使用相同方法处理同一种信息,以便企业比较自身各个年度的管理会计信息,从而正确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化。(7)可理解性原则。可理解性原则指管理会计提供的各项信息应能够为信息使用者所理解,便于信息使用者做出恰当的决策。(8)成本-效益原则。成本-效益原则指企业取得各项相关信息所能带来的效益应大于为取得这些信息而付出的成本,只有这样,取得的信息才是有价值的。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1)服务对象的侧重点不同。财务会计侧重于对外服务,而管理会计侧重于对内服务。(2)工作的着眼点不同。财务会计着眼的是过去。管理会计着眼的是未来。(3)约束条件不同。财务会计受到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及其他相关法规的制约,必须严格遵守一定的规范和依据来编制财务报表,灵活性较小。管理会计不受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约束,没有强制编制的要求,具有很大的灵活性。(4)核算对象范围不同。财务会计提供的是关于企业整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管理会计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所提供的的信息经常与企业某一特定目标有关,核算对象范围也可大可小。(5)报告期间不同。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必须按规定的特定的会计期间来编制财务报表。管理会计面报告的编制不受固定期间的限制,它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需要来编制各种报表。(6)计量尺度不同。财务会计主要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以货币为计量单位的信息。管理会计虽然也主要以货币度量,但它同时采用大量非货币度量。(7)核算程序不同。财务会计受固定的会计核算程序的约束,从凭证生成、登记入账,直到出具财务报告,都必须按既定的流程处理。管理会计没有固定的工作流程,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设计管理会计的工作流程。(8)核算方法不同。财务会计采取的核算方法比较稳定,通常只需要运用加减乘除等简单的算术方法即可。管理会计则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灵活的选择核算方法,即使是相同的问题也可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而且其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大量借助计算机技术和现代数学方法。(9)对会计人员素质要求不同。财务会计有固定的会计核算程序,它需要操作能力较强、工作较细致的专门人才。管理会计没有固定的工作流程,从事管理会计工作的人员较强专业基础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相比之下,管理会计对工作人员素质的要求较高。
第一章
一、单选题
1-5 BDBDB 6-9 DBBD
二、多选题
1-5 BCD ABC ABC ABCD ABCD 6-9 ABCD ABD ABC BCD
三、简答题
1.狭义管理会计,又称微观管理会计,认为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会计只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计划,以控制所需信息的内部控制。狭义管理会计的核心观点为:管理会计以企业为主体展开其管理活动;管理会计只为管理当局的管理目标服务;管理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与财务会计并立,都是会计学的一个分支。
四、案例分析
案例一
(1)该观点是错误的。管理会计的职能与财务会计不同,它不在于对数据的核算和监督,而是着重于管理方面。具体可表述为:为决策提供客观可靠的信息;制度计划,编制预算;成本确定和成本计算;指导经营,实施控制等。小贾混淆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职能,核算和监督是财务会计的主要职能。
(2)该观点是错误的。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必须按规定的特定的会计期间来编制财务报表。财务报表的编制时间可分为年、半年、季度和月份,以反映企业在特定时间的财务状况及特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管理会计面向未来进行进行预测、决策,报告的编制不受固定期间的限制,它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需要来编制各种报表。它既可以按年、季度、月份来编制,也可以按周、天来编制。
2.20世纪70年代,管理会计的外延开始扩大,出现了广义管理会计概念。广义管理会计的核心观点为:与狭义管理会计一样,管理会计以企业为主体展开其管理活动;但是管理会计不但为企业管理当局的管理目标服务,而且也为股东、债权人、税务当局等非管理集团服务;而从内容上看,管理会计包括了财务会计,同时还包括成本会计及财务管理。
5.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1)工作对象相同。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工作对象都是企业的经营资金运动。(2)基本资料来源相同。管理会计根据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要求,主要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它们进行加工、延伸,编制成内部报表,从而为企业管理当局提供管理会计信息。管理会计不需要另行组织一套原始数据。(3)主要指标相互渗透。财务会计提供的历史性资金、成本、利润等有关指标,是管理会计进行长、短期决策分析的重要依据。而管理会计中确定的预算、标准等数据又是财务会计进行日常核算的目标。两者的指标体系及内容基本一致,并且只有同步实施企业内部的会计指标体系才能对企业实施有效的控制和管理。(4)最终目标一致。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都是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最终目标。管理会计为企业内部管理当局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信息,为企业提供经营管理水平及经济效益服务。
(5)该观点是错误的。财务会计受固定的会计核算程序的约束,从凭证生成、登记入账,直到出具财务报告,都必须按既定的流程处理。管理会计没有固定的工作流程,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设计管理会计的工作流程。
案例二
1.管理会计人员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有:
①技能,包括: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和技能,使其职业能力达到并保持应有的专业技术水平;根据相关法律、规则及技术标准,履行其职责;对相关、可靠的信息进行适当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整而清晰的报告并提出建议。
1911年,泰罗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开创了企业管理的新纪元。泰罗认真总结了传统管理经验及教训,着重从时间、动作的合理配合上研究生产工人的实际操作,以期通过科学分析工人在劳动时间中的机械动作,省去多余的动作及改良笨拙的动作,切实执行较为完善的计算和监管制度,使工人的生产作业科学化,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泰罗制的广泛实施,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并促使会计理论迅速发展。但是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具有一些根本性的缺陷:它只注重生产过程中个别环节的高度标准化和高效化,忽视企业管理全局及企业与外部的关系;把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劳动者看成是机器的附属物来管理,使广大工人处于消极被动和极度紧张的状态,无法取得应有的效果。
②保密,包括:除法律规定外,非经授权不得泄露应工作中获得的有关企业的机密信息;告知下属应注意并保守工作中获得的机密信息,同时对其行为进行监督,确保其履行保密职责;禁止个人或通过第三者将从工作中获得的秘密信息用于谋取不正当利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