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作业参考答案.doc
管理会计作业附参考答案章
第二章某公司2005年甲产品生产工时和制造费用总额的资料摘录如下:高点低点生产工时(小时)75000 50000制造费用(元)176250 142500制造费用是由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与混合成本三部分组成的。
公司对低点制造费用进行了分解:变动成本为50000元,固定成本为60000元,混合成本为32500元。
要求:(1)采用高低点法对混合成本进行分解,并写出混合成本公式。
(2)当生产工时为65000小时时,预测其制造费用总额。
参考答案:(1)①由对低点的分解得:50000b’=50000,所以b’=1(元)②对高点进行分解:176250=60000+1×75000+高点混合成本所以, 高点混合成本=41250(元)③对高、低点混合成本进行分解. 41250=a+75000b32500=a+50000b所以, a=15000(元), b=0.35(元)④混合成本的数学方程:y=15000+0.35x(2)当生产量为65000小时时,其生产成本为:y=60000+1×65000+15000+0.35×65000=162750(元)第三章已知: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去年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100000元,期末存货量为1000件,单位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为600元。
本期产量为5000件,本期销量与去年相同,为4500件。
本期发生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为500000元。
要求计算本期的以下指标:(1)期末存货量=(2)单位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3)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4)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5)两种成本法广义利润差额=(6)变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7)完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8)如果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为1000元,完全成本法下的期末存货成本=参考答案(1)期末存货量=期初存货+本期生产量-本期销售量=1000+5000-4500=1500(2)单位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本期固定制造费用/本期产量=500000/5000=100元(3)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单位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期末存货量=1500*100=150000元(4)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上期单位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费用*期初存货量=600*100=600000元(5)两种成本法广义利润差额=150000-600000=-450000元(6)变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100000元(7)完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变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费用-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制造费用=100000+150000-600000=-350000元(8)如果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为1000元,完全成本法下的期末存货成本=期末存货变动生产成本+期末存货的固定制造费用=1000*1500+150000=1650000元第四章要求:(1)利用加权平均法进行多品种本量利分析。
《管理会计》各章节练习作业答案
《管理会计》各章节练习作业答案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二、多项选择题1、管理会计属于()。
A.现代企业会计B.经营型会计C.外部会计D.报账型会计E.内部会计2、管理会计的职能包括( )。
A.参与经济决策B.控制经济过程C.规划经营目标D.预测经济前景E.考核评价经营业绩3、( )属于现代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
A.预测决策会计B.责任会计C.预算会计D.规划控制会计E.以上都是4、( )的出现标志管理会计的原始雏形的形成。
A.标准成本计算制度B.变动成本法C.预算控制D.责任考评E.以上都是5、下列项目中,属于在现代管理会计阶段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有( )。
A.规划控制会计B.管理会计师职业C.责任会计D.管理会计专业团体E.预测决策会计6、下列项目中,可以作为管理会计主体的有( )。
A.企业整体B.分厂C.车间D.班组E.个人7、管理会计是( )。
A.活帐B.呆帐C.报账型会计D.外部会计E.经营型会计8、下列关于管理会计的叙述,正确的有( )。
A.工作程序性较差B.可以提供未来信息C.以责任单位为主体D.必须严格遵循公认会计原则E.重视管理过程和职工的作用9、可以将现代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简单地概括为()A.系统化B.规范化C.职业化D.社会化E.国际化10、西方管理会计师职业团体主要从事的工作包括()A.组织纯学术研究B.组织专业资格考试C.安排后续教育D.制定规范和标准E.推广管理会计方法ABE、ABCDE、ABD、AC、BCDE、ABCDE、ADE、ABCE、ABCDE、BCDE第二章练习题及答案二、多项选择题1、成本按其核算的目标分类为( )。
A.质量成本B.未来成本C.责任成本D.业务成本E.历史成本2、固定成本具有的特征是( )。
A.固定成本总额的不变性B.单位固定成本的反比例变动性C.固定成本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D.单位固定成本的不变性E.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性3、变动成本具有的特征是( )。
A.变动成本总额的不变性B.单位变动成本的反比例变动性C.变动成本总额的不变性D.变动成本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E.单位变动成本的不变性4、下列成本项目中,( )是酌量性固定成本。
《管理会计答案》word版
四、计算题1、解:(1)生产用直接材料的实际成本=2500×0.55=1375(元)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400×3=1200(元)直接材料成本总差异=1375-1200=175(元)(2)直接材料价格差异=2500×(0.55-0.5)=125(元)直接材料数量差异=(2500-2400)×0.5=50(元)直接材料成本差异=125+50=175(元)2、解:产销量变动率=(14000-12000)12000=17%利润变动率=(300000-200000)200000=50%经营杠杆系数=50%17%=2.953、(1)(P/F,10%,6)=(1+10%)=0.5645P=30000×0.5645=16935(元)(2)年折旧额=(300000-30000)/6=45000(元)折旧的抵税额=45000×33%=14850(元)4、解:已知A=4000件,P=100元5、(1)剩余生产能力=20000×20%=4000(件)单位变动生产成本=20+10+10=40(元/件)边际贡献=3000×(50-40)=30000(元)应当接受该订货,可获边际贡献30000元。
(5分)(2)增加专用设备后可获边际贡献=30000-4000=26000(元)应当接受该订货,可获边际贡献26000元。
(5分6、(1)单位变动维修费(b)=(2800-2000)¸(1000--600)=2(元/小时) a=y-bx =2800-1000×2=800(元)或:a=2000-600×2=800(元)成本性态模型;y=800+2x(2)y=800+2x=800+2×700=2200(元)7.月份销售量预测数=0.4×800+(1-0.4)×840=824(公斤)9、解(1)销售总额=8×10000+12×10000=200000(元)其中:甲产品所占比重=8×10000÷200000=0.4乙产品所占比重=12×10000÷200000=0.6加权贡献边际率=0.4×10%+0.6×20%=16%盈亏临界点销售额=9000÷16%=56250(元)甲产品盈亏临界点销售量=(56250×0.4)÷8=2813(件)乙产品盈亏临界点销售量=(56250×0.6)÷12=2813(件)(2)安全边际额=20000-56250=143750(元)预计利润=20000×16%-9000=23000(元)(3)甲、乙两产品变动成本率降低后,其贡献边际率分别为:甲产品贡献边际率=10%+20% =30%乙产品贡献边际率=20%+25%=45%加权平均贡献边际率=30%×0.4+45%×0.6=39%盈亏临界点销售额=(9000-2000)÷39%=17948.72(元)10、解:(1)根据资料编表如下:产品甲产品乙产品丙产品剩余生产能力8000 8000 8000 最大产量800040=200 400 800单价单位变动成本1005060303012单位产品贡献边际50 30 18 单位定额机时40 20 10单位机时提供的贡献边际贡献边际总额5040=1.251.25×8000=100001.5120001.814400由上表可知:从单位贡献边际来看,甲、乙两种提供的较多,但丙能提供的贡献边际总额最多,为14400元,所以,开发丙产品较为有利。
17管理会计作业和答案.doc
管理会计作业及答案1.某公司只产销一种产品,本年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变动成本总额为84000元,获营业利润18000元,若该公司计划下一年度变动成本率仍维持本年度的40%,其他条件不变。
要求:预测下年度的保本销售量及保本销售额。
答:销售收入=84000/40%=210000元销售量=84000/6=14000 (件)销售单价=210000/14000-15 元单位贡献边际=15-6=9 (元)固定成本=210000-84000-18000-108000 (元)保本量=108000/9=12000 (件)保本额=108000/ (1-40%) =180000 (元)2.已知某企业1—8月份某项混合成本与有关产量的详细资料如下:答:高点坐标(28, 8200)低点坐标(16, 5200)b= (8200-5200) / (28-16) =250 元/件a=5200-250X 16=1200 (元)成本性态模型为Y=1200+250x3.某企业某产品有关成本资料如下:单位直接材料成本为10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为5元,单位变动制造费用为7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4000元,单位变动性销售及管理费用为4元,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为1000元。
期初存货量为0,本期产量为1000件,销量为600件, 单位售价为40元要求:分别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下列指标:(1)单位产品成本(2)期间成本(3)销货成本(4)营业利润答:变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10+5+7=22 (元)期间成本=1000+4000+4X600=7400 (元)销货成本=22X600-13200 (元)营业利润=40X600-13200-4X600-5000=3400 (元)完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10+5+7+4=26 (元)期间成本=4X600+1000=3400 (元)销货成本=26X600-15600 (元)营业利润=40 X 460-15600-3400=5000 (元)4.已知某企业组织多品种经营,2009年有关资料如下:丙3000 60 45假定本年全厂固定成本为237000元,若2010年削减广告费1200元。
《管理会计》作业4参考答案
管理会计形成性考核作业四第四部分综合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采用科学的方法预计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性和可能性的行为,实在描述管理会计的哪个目标(A)。
A.规划目标B.控制目标C.预测目标D.决策目标2.现代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包括预测与决策会计、规划与控制会计和(A)。
A.责任会计B.成本会计C.内部会计D.外部会计3.财务成本和管理成本是根据成本按其(A)分类的。
A.应用情况B.经济用途C.与决策的关系D.发生可否加以控制4.在成本性态分析的各种方法中,必须先计算固定成本a,再计算单位变动成本b的方法是(B)。
A.直接分析法B.散布图法C.回归直线法D.高低点法5.贡献毛益,又称边际贡献、边际利润等。
它是指产品销售收入减去(A)后的余额。
A.变动成本B.固定成本C.期间成本D.全部成本6.已知某企业生产电水壶,产品单价为500元,变动成本率为40%,固定成本总额为90 000元,则企业的保本量为(B)件。
A.200 B.300 C.500 D.6007.因果预测分析法是根据某项指标与其他有关指标之间的相互依存来预测的一类分析方法,在下列选项中,哪个不属于因果预测分析法。
(A)A.本量利分析法B.指数平滑法C.边际成本D.增量成本8.(D)只适用于销售业务量比较稳定的产品的预测,如不存在季节性差别的食品、日常生活用品和文具等。
A.移动加权平均法B.移动平均法C.指数平滑法D.算术平均法9.在产销量上升时,经营杠杆率(C)。
A.上升B.下降C.不变D.成正比例变动10.相关成本是指与特定的决策方案相联系的、能对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在短期经营决策中必须予以充分考虑的成本。
相关成本不包括(A)。
A.沉没成本B.差量成本C.边际成本D.专属成本11.短期经营决策分析中,(B)是金额低的方案为优。
A.差量分析法B.相关成本分析法C.贡献毛益分析法D.利润总额对比法12.某股票每年的股利为4元,若某人想长期持有,则其在股票价格为(C)时才愿意买?假设银行的存款利率为8%。
管理会计学答案
《管理会计学》作业答案第一章总论思考题:1.管理会计的职能是什么?答案要点:1.预测职能、2.决策职能、3.规划职能、4.控制职能、5.评价职能具体内容见教材第4-5页2.管理会计的内容核心是什么?答案要点:1.预测决策会计、2.规划控制会计、3.责任会计。
管理会计中的成本形态分析、变动成本法和本量利分析等重要内容,贯穿在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及责任会计之中。
详细内容见教材第5页3.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和联系是么?答案要点: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1.两者目标一致;2.两者基本信息来源相同同财务会计相比,管理会计具有如下特点:1.管理会计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服务2.管理会计不受公认的会计原则或《企业会计准则》的严格限制和约束3.管理会计侧重于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及业绩考核评价4.管理会计无固定的核算程序,计算方法比较负责5.管理会计的会计报告无固定的编报时间,内容不确定,可采用非货币计量单位。
6.对会计人员素质的要求与财务会计不同详细内容见教材第7-8页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与成本计算方法思考题:1成本按经济用途可以分为哪几类?答案要点:成本按经济用途可以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非生产成本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2.固定成本概念、特性及其进一步分类。
答案要点: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不随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的那部分成本。
固定成本的特性:⑴固定成本总额具有不变性。
⑵单位固定成本(a / x)在业务量变动时,具有反比例变动性固定成本的分类⑴约束性固定成本(生产经营能力成本)。
是指不受管理当局短期决策行为影响的那部分成本。
⑵酌量性固定成本,是指受管理当局短期决策行为影响的那部分成本。
3.变动成本概念、特性及其进一步分类。
答案要点: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其成本总额会随着业务量的变动成正比例变动的那部分成本。
变动成本的特性⑴变动成本总额(bx)的正比例变动性⑵单位变动成本(b)的不变性变动成本的分类变动成本按其发生的原因可分为:⑴技术性变动成本。
《管理会计学》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8分)1.成本习性2.现金流量3.经济订货点4.利润中心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标准成本按其标准的制定依据可将其划分为____和____。
2.经营杠杆是指存在____的前提条件下,使____大于____的一种现象。
3.在不考虑期初存货的前提下,当____时,变动成本制度下的利润计量结果比完全成本制度下的利润计量结果要大;当____时,两种成本制度下的利润计量结果正好相反。
4.制造成本是指与产品制造活动密切相关的费用支出,其主要构成项目表现为____、____和____。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最本质的区别在于()A.服务对象B.会计原则C.会计方法D.会计假设2.下列()成本项目属于半固定成本范畴A.仓储用房屋租金B.直接人工C.固定资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D.租赁设备的使用费3.贡献毛益率与变动成本率之间的关系为()A.两者相等B.前者大于后者C.两者之和等于1D.后者大于前者4.高低点法与回归直线法在进行成本预测时所体现的差异是()A.区分成本性质B.考虑历史数据时间范围C.成本预测假设D.选用历史数据的标准5.在标准成本制度下,成本差异应定期地转入()帐户中A.本年利润B.生产成本C.利润分配D.制造费用6.非弹性预算法编制的预算主要是()A.固定性制造费用B.变动性制造费用C.维修费用D.直接材料7.已知利率为8%的1元复利现值系数如下:那么,6年后取得4000元的现值应为()A.4000×0.926×6B.4000×0.794×2C.4000×0.681×0.926D.不能确定8.为防止因素不确定可能导致的缺货而建立的储备是()A.季节性储备B.保险储备C.周转储备D.生产性储备9.就短期决策而言,下列()属于相关成本A.机会成本B.不可避免成本C.沉落成本D.历史成本10.按实际机器小时确定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分配数和按标准机器小时确定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分配数之差为()A.预算差异B.生产能力利用差异C.效率差异D.能量差异四、多项选择题(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管理会计》形考作业答案
《管理会计》形考作业答案管理会计作业1(第1~3章)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选项中,(B.经济增加值)不是在管理会计初级阶段产生的。
2.管理会计的根本内容不包括( D 本钱核算)3.现代企业会计的两大分支:除了财务会计还有( C C.管理会计 )。
4.管理会计的会计主体不包括( C.总经理 )。
5.以下哪个选项中不属于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区别内容( D.最终目标不同 )。
6.管理本钱是对企业为了特殊管理目的而引入或建立的各类本钱概念的总称。
管理本钱的内容不包括( B.预测本钱B )。
7.通过本钱性态的分析,把企业全部本钱最终分为( B B.变动本钱和固定本钱 )。
8.租赁费属于( A.酌量性固定本钱 )。
9.低坡式混合本钱又称( A C.延期变动本钱 )。
A.半变动本钱B.半固定本钱 D.曲线式混合本钱10.历史资料分析法是根据企业假设干期本钱与业务量的相关历史资料,运用数学方法进展数据处理,以完成本钱习性分析任务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历史资料分析法不包括( A.直接分析法 )。
B.上下点法 C.散布图法 D.回归直线法11.变动生产本钱不包括以下哪个选项。
( C C.制造费用 )12.在完全本钱法下,其利润表所提供的中间指标是( B.销售毛利B )。
13.如果某期按变动本钱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8000元,该期产量为4000件,销售量为2000件。
期初存货量为零,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4000元,那么按完全本钱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 A.10000元)。
B.8000元C.5000元D.6000元14.下面哪种表述不属于变动本钱法的优点。
(变动本钱法的产品本钱观念符合会计准那么D. 15.变动本钱率和奉献毛益率的关系是( D.两者相加等于1 )。
16.保本点的表现形式除了保本销售量,还有( C.保本销售量额 )。
17.某公司单位变动本钱为10元,单价15元,固定本钱10000元,欲实现保本,应销售( B.2000 )件产品。
2022年管理会计形成性作业参考答案
《管理会计》形成性作业参考答案《管理会计》作业一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成本性态成本性态又称成本习性, 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2.相关范围是指不会改变或破坏特定成本项目固有特征的时间和业务量的变动范围。
3、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相关范围内, 其总额不随业务量发生任何数额变化的那部分成本。
4、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相关范围内, 其总额随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化的那部分成本。
5、变动成本法是指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过程中, 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 而将固定生产成本及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 并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量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二、单选1.A2.B3.C4.C5.B6.A 7、A 8、C 9、C 10、A三、多选1.ABCDE2.ABD3.AB4.AB5.DE6.ADE 7、ABC8、ABC 9、BC 10、ABC四、简答1.教材P32.P403.P78-79五、计算1.高低点坐标分别为: 高点(5000, 2600)、低点(3000, 2000)则 b = (2600-2000) / (5000 – 3000) = 0.3 元/小时a = 2600 – 0.3 * 5000 = 1100 元成本性态模型为y = 1100 + 0.3 x依成本性态模型可得7月的维修费预计为: 1100 + 0.3 * 4600 = 2480元2、在变动成本法下, 2002-2004年的损益表如下:2002 2003 2004完全成本法下的利润15000 3000 21000销售收入80000 48000 96000变动成本30000 18000 36000贡献边际50000 30000 60000固定成本35000 35000 35000变动成本法下的利润15000 –5000 25000利润差额0 8000 -4000分析: 两种成本法下利润差异存在的原因是: 期末存货所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与期初存货所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差异。
《管理会计》作业及解答
第2章作业一、单选题1、企业租用一台设备,租赁合同规定每年支付固定租金10万元,与此同时,机器运转1小时支付租金3元。
根据该合约,设备租金属于()。
A.变动成本B.固定成本C.半变动成本D.延期变动成本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如果企业不改变生产能力,就必须承担约束性固定成本B.酌量性固定成本是可有可无的C.生产能力利用的越充分,技术变动成本发生得越多D.变动成本是产品生产的增量成本3、某企业成品库有固定员工5名,工资总额5000元,当产量超过5000件时,就需要雇佣临时工。
临时工实行计件工资,每包装发运1件产品支付工资2元,则该企业成品库的人工成本属于()。
A.半变动成本B.延期变动成本C.阶梯式成本D.曲线成本4、在下列各项中,属于阶梯式成本的是()。
A.计件工资费用B.按年支付的广告费用C.按直线法计提的折旧费用D.按月薪制开支的质检人员工资费用5、在下列成本估计的方法中,在理论上比较健全,计算结果精确的是()。
A.账户分析法B.散布图法C.高低点法D.回归直线法二、多选题1、根据成本总额与产量之间的依存关系,成本性态可分为()。
A.变动成本B.固定成本C.混合成本D.曲线成本2、下列关于固定成本的说法,正确的有()A.固定成本是指特定的产量范围内不受产量变动影响,一定期间的总额保持相对稳定的成本B.固定成本的稳定性是针对其单位成本而言的C.不能通过当前的管理决策行为加以改变的固定成本,称为承担固定成本D.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不是产量决定酌量性固定成本,反而是酌量固定成本影响产量3、下列各项中,属于混合成本的有()。
A.半变动成本B.延期变动成本C.阶梯式成本D.曲线成本4、成本估计的方法有()。
A.历史成本分析法B.工业工程法C.本量利分析法D.契约检查法5、下列关于成本估计的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有()。
A.工业工程法可能是最完备的方法,它可以独立使用B.账户分析法师一种比较策略的分析方法C.契约检查法只能用于明确规定了计费方法的项目D.成本估计,实际上是一个对成本性态进行“研究”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计算过程。
2022年秋会计班管理会计作业参考答案
斗门电大《管理会计》作业参照答案管理会计作业1(1-3章)一、单项选择题1、D2、D3、C4、C5、D6、B7、B8、A9、C 10、C 11、A 12、B 13、B 14、D、15、D、16、C 17、B 18、A 19、C20、D二、多选题目1、CD2、ABCDE3、BCDE4、ACE5、ACDE6、ABE7、BD8、ADE9、DE 10、AC三、简答题1、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旳区别体现出哪些方面?P132、简述变动成本法旳优缺陷。
P40四、计算分析题1、(1)解:依题意可得:高点(27000,5100),低点(23000,4100)b=(27000-23000)/(5100-4100)=40000/1000=40(元/台)a=270000-40×5100=27000-20400=66000(元)成本模型:y=66000+40x(2)依题意可得:y=66000+40×5500=286000(元)估计7月份旳总成本为286000元。
2、解:依题意可得:期末存货成本=×35=70000(元)本期销货成本=3000×35=105000(元)奉献边际=3000×60-105000+0=180000(元)营业利润=180000-30000-18000=13(元)3、解:依题意可得:(1)完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生产成本=(4800+19200+4800+1)/24000=3.5(元/件)营业利润=0×10-0×3.5-(18000+4000)=118000(元)(2)变动成本法下:单位变动生产成本=(48000+19200+4800)/24000=3(元/件)单位变动非生产成本=8000/24000=0.33(元/件)营业利润=奉献毛益-固定成本=[0000×10-(0×3+0×0.33)]-(1+4000)=133400-16000=117400(元)4、解:依题意可得:销售收入=1/30%=400000(元)销售量=10/12=100000销售单价=400000/10000=40(元)单位奉献毛益=40-12=28(元)固定成本=400000-10-140000=140000(元)保本销售量=140000/(40-12)=5000(件)保本销售额=5000×40=00(元)5、解:依题意可得:(1)计算三种产品旳奉献毛益率:甲:奉献毛益率=(30-18)/30=40%乙:奉献毛益率=(16-8)/16=50%丙:奉献毛益率=(10=7)/10=30%(2)计算加权奉献毛益率合计:三种产品加权奉献毛益率合计=40%×40%+50%×20%+30%×40%=38%(3)保本销售额=19000/38%=50000(元)(4)计算多种产品旳保本销售额甲产品旳保本销售额=50000×40%=0(元)乙产品旳保本销售额=50000×20%=10000(元)丙产品旳保本销售额=50000×40%=0(元)管理会计作业2:(4-6章)一、单项选择题1、C2、A3、B4、C5、D6、C7、C8、C9、B 10、D11、A 12、B 13、B 14、C 15、D 16、A 17、C 18、D 19、B 20、C二、多选题1、ABCE2、ABD3、CD4、BC5、ABCD6、BE7、ABCD8、BD9、ACDE 10、BC三、简答题1、简述现金流量旳内容。
《管理会计》形考作业及参考答案
《管理会计》形考作业及答案管理会计作业一一、名词解释1、成本性态:在一定条件下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2、相关范围:不会改变或破坏特定成本工程固有特征的时间和业务量的变动范围。
3、固定成本:在一定相关范围内,其总额与业务量增减变化无关的成本。
4、变动成本:在一定相关范围内,其总额随业务量的变化而成正比例变化的成本。
5、变动成本法:是管理会计为改革财务会计成本计算而设计的新模式。
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该固定生产成本及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量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AC)的出现标志管理会计原始雏形的形成。
A标准成本计算制度 B.变动成本法C.预算控制 D.责任考评2、成本按习性进行分类,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三项数额合计后可统称为(B)A变动成本 B.变动生产成本C变动销售成本 D.制造费用3、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在计算产品生产成本时主要差异在(C)。
A.变动制造费用 B.变动推销及管理费用C、固定制造费用 D.固定推销及管理费用4、下列各项中,与传统的财务会计相对立概念而存在的是( C )。
A现代会计 B.企业会计C.管理会计 D.管理会计学5.如果某项管理会计信息同时满足了相关性和可信性的要求,那么我们可以断定该信息在质量上符合(B)。
A真实性原则 B.决策有用性原则C.及时性原则 D.灵活性原则6.下列工程中,不属于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共性特征的表述是( B )。
A.两者都是现代会计的组成部分 B.两者的具体目标相同C.两者共享部分信息 D.两者相互制约、相互补充7、按照管理会计的解释,成本的相关性是指(A )。
A与决策方案有关的成本特性 B.与控制标准有关的成本特性C.与资产价值有关的成本特性 D.与归集对象有关的成本特性8.在历史资料分析法的具体应用方法中,计算结果最为精确的方法是( C )。
管理会计作业参考答案
第二章某公司2005年甲产品生产工时和制造费用总额的资料摘录如下:高点低点生产工时(小时)75000 50000制造费用(元)176250 142500制造费用是由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与混合成本三部分组成的。
公司对低点制造费用进行了分解:变动成本为50000元,固定成本为60000元,混合成本为32500元。
要求:(1)采用高低点法对混合成本进行分解,并写出混合成本公式。
(2)当生产工时为65000小时时,预测其制造费用总额。
参考答案:(1)①由对低点的分解得:50000b’=50000,所以b’=1(元)②对高点进行分解:176250=60000+1×75000+高点混合成本所以, 高点混合成本=41250(元)③对高、低点混合成本进行分解. 41250=a+75000b32500=a+50000b所以, a=15000(元), b=0.35(元)④混合成本的数学方程: y=15000+0.35x(2)当生产量为65000小时时,其生产成本为:y=60000+1×65000+15000+0.35×65000=162750(元)第三章1、已知:某公司从事单一产品生产,连续三年销售量均为1000件,而三年的产量分别为1000件、1200件和800件。
单位产品售价为200元,管理费用与销售费用均为固定成本,两项费用各年总额均为50000元,单位产品变动生产成本为9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为20000元。
第一年的期初存货量为零。
要求:(1)分别采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第一年的营业利润。
(2)不用计算,直接判断第二年和第三年按变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利润。
(3)按照利润差额简算法分别计算第二年和第三年两种成本法的利润差额。
(4)不用编利润表,计算第二年和第三年完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
(5)根据本题计算结果,验证两种成本法广义利润差额特殊变动规律的合理性。
参考答案:(1)利润表如下:(3)两种成本法第二年的营业利润差额=(0+1200-1000)×20000/1200=3333两种成本法第三年的营业利润差额=(200+800-1000)×20000/800-200×20000/1200=-3333(4)完全成本法第二年的营业利润=40000+3333=43333完全成本法第三年的营业利润=40000-3333=366672、己知某企业只产销一种产品,其有关资料如下:生产量为2000件,销售量为1800件,期初存货为零;贡献边际率为60%;原材料为6000元,计件工资为4000元,其他变动性制造费用每件0.4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2000元,变动性销售与管理费用每件0.2元,固定性销售与管理费用总额为300元。
管理会计作业有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 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时,不包括下列DA. 直接材料B. 直接人工C. 制造费用D. 固定性制造费用2. 变动成本法的基本原则是将期间成本全部作为当期费用来处理;其主要依据在于DA. 期间成本是不可控的,不应分配计入特定产品的成本B. 期间成本一般数量不大,若将其计入产品成本,会得不偿失C. 期间成本的分配是主观,会导致错误的管理决策D. 无论是否生产,期间成本都会发生,所以将其分配计入产品成本,将当期经营活动的成本递延是不合适的3. 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都包括DA.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直接费用B.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C. 固定性生产成本D. 变动性生产成本4. 某厂生产乙产品,当月生产6000件,每件直接材料20元,直接工资14元,变动性制造费用12元,全月发生的固定性制造费用12000元;用完全成本法计算的乙产品单位产品成本为A元元元元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完全成本法的存货计价必然高于变动成本法的存货计价B.变动成本法下,本期生产并销售的产品成本中不包含固定性制造费用,但本期生产未销售的产品成本中则负担了一部分制造费用C.由于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定义的产品成本不同,因此,两种方法计算的销售成本必然不同,从而两种方法计算的税前利润必然是不同的D.变动成本法下,当期扣除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与产品销售量有关6.在下面哪种情况下,按完全成本法所确定的净收益大于按变动成本所确定的净收益BA.本期生产量小于销售量B.本期生产量大于销售量C. 本期生产量等于销售量D.期末存货量小于期初存货量7.下列有关变动成本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A.能够提供各种产品盈利能力的资料,有利于管理人员的决策分析B.便于分清各部门的经济责任,有利于成本控制C.便于正确进行不同期间的业绩评价D.大大增加了成本核算的复杂程度和工作量8.如果完全成本法的期末存货成本比期初存货成本多20000元,而变动成本法的期末存货成本比期初存货成本多8000元,则可断定两种成本法的广义营业利润之差为B;元元元元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本质区别的是C;A.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B.损益确定程度不同C.计算书出的营业利润不同D.销货成本水平不同10.已知20x5年某企业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13500元,假定20x6年销量与20x5年相同,产品单价及成本水平都不变,但产量有所提高;则该年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A;A.必然等于13500元B.必然大于13500元C.必然小于13500元D.可能等于13500元二多项选择题1.在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包括CDEA.变动管理费用B.变动销售费用C.变动制造费用D.直接材料E.直接人工2.在完全成本法下,期间费用应当包括DEA.制造费用B.变动性制造费用C.固定性制造费用D.销售费用E.管理费用3.在下列与变动成本法贡献式利润表三种格式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CDEA.在不同的利润表格式中,非生产成本没有改变其原有的的性质B.三种格式都能反映“营业毛利”这个中间指标C.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补偿顺序不同D.三种格式计算器出来的营业利润数额相同E.非生产成本在各表中的扣除位置不同4.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主要区别包括ABCDEA.产品成本组成不同B.成本划分的标准、类别不同C.确定经营损益的程序不同D.存货计价上存在差异E.在盈亏计算方面存在区别5.按完全成本法确定的净收益与按变动成本法确定的净收益不等的情况存在于BCDA.产销平衡时B.产销不平衡时C.本期生产量大于销售量时D.本期生产量小于销售量时E.期末存货等于期初存货时6.下列关于变动成本法的优点表述正确的包括ABCA.能够促使企业重视销售,防止盲目生产B.能提供短期决策有用的信息C.便于分清各部门的经济责任,有利于成本控制和业绩评价D.符合传统的成本概念的要求E.所提供的成本数据能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7.变动成本法所提供是我信息对强化企业管理又相当大的积极作用,比如可以ABD;A.加强成本管理B.促进以销定产C.调动企业增产的积极性D.简化成本计算E.满足对外报告的需要8.如果不考虑其他限定条件,在下列对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下各期损益的比较中,属于结论正确的有BE;A.当产销相对平衡时,则前者利润一定等于后者利润B.当产销绝对平衡时,则前者利润一定等于后者利润C.当产量小于销量时,则后者利润一定小于前者利润D.当产量小于销量时,则后者利润一定大于前者利润E.当产量大于销量,无期初存货时,则后者利润小于前者利润9.按照变动成本法的观点,在特定条件下,产品成本总额应当随着产品的产量成正比例变动,这些特定条件包括AB;A.生产工艺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B.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不变C.固定销售费用总额不变D.财务费用总额不变E.前后期销量不变10.如果某企业在某期发生了狭义营业利润差额,就意味着该企业在该期发生了以下特殊事件,即ABE;A.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与期初存货中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出现了差异B.两种成本法计入当期利润表的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方式出现了差异C.两种成本法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方式出现了差异D.两种成本法的利润表的格式出现了差异E.两种成本法的营业利润水平出现了差异三判断题1.按照变动成本法的解释,期间程本只包括固定成本;F2.生产成本中的直接成本就是变动成本,间接成本就是固定成本F3.当存货量不为零时,按变动成本法确定的存货成本必然小于完全成本法下的存货成本;T4.在相关范围内,不论各期产量是否相等,只要销售量相等,其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各期营业利润都必然相等;F5.在确定企业的成本时,完全成本法要所有的成本,而变动成本法只考虑变动成本;F6.变动成本法认为期间成本只包括固定成本;F7.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入利润表的期间费用,虽然形式上不同,但实质上相同;F8.当产量绝对平衡时,按变动成本法确定的存货必然等于完全成本下的存货成本;T9.在任何条件下,广义营业利润差额的性质都与产销平衡关系有关;F10.无论哪种成本计算法,对非生产成本都作为期间成本处理,必须在发生的当期全额计入利润表;所不同的只是计入利润表的位置或补偿的顺序上有差别;T11.以成本计算规范性的不同为标志,可将成本计算分为业务成本九三、责任成本计算和质量才计算;F12.变动成本法的理论前提是产品成本只应该包括变动生产成本,固定生产成本必须作为期间成本处理;T13.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下出现不为零的利润差额,只有可能性,没有必然性;T14.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之间的最本质的区别就是两者所提供的信息的用途不同;T15.变动成本法既有利于短期决策,也有利于长期决策;F四计算题1.设某厂只生产一种产品,第一、第二两年的生产量分别为30000件和24000件;销售量分别为20000件和30000件,第一年年初存货为0;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每单位产品售价为15元;生产成本中,每件产品变动成本为5元,固定制造费用每年的发生额为180000元;销售及管理费用假定是固定性费用,每年发生额为25000元;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分别采用变动成本计算法和完全成本计算法编制第一年和第二年的收益表;2具体说明这两年分别采用两种成本计算方法确定的营业利润发生差异的原因; 解:1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第一年变动成本法收益表单位:元第一年完全成本法收益表单位:元第二年变动成本法收益表单位:元第二年完全成本法收益表单位:元2第一年采用完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比采用变动成本法多60 000元55000--5000,这是因为采用完全成本法计算的期末存货成本中包括固定性制造费用,而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期末存货成本中只包括变动成本;完全成本法计算的期末存货成本中有固定性制造费用60 000元180 000元/30 000 X 10 000,所以它的当期冲减的成本就少60 000元,因而利润也就多60 000元;第二年,采用完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比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少30 000元65000-95000,这是因为采用全部成本法计算的期初存货成本中吸收的上一年的固定制造费用的60 000元,而期末存货成本中只包括本期固定制造费用30 000元180 000/240 000 X 40 000,因此,本期多负担成本30 000元60 000-30 000,故营业利润比采用变动成本法少30 000元;2.假定某公司2009年只生产销售一种产品,其产量、售价和成本的相关资料如下:产量 8 000件销售 7 000件期初存货量 0件边际贡献率 50%直接材料 40 000元直接人工 48 000元制造费用:单位变动制造费用 7元固定性制造费用 56 000元销售及管理费用:单位变动销售和管理费用 4元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 42 000元要求:1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成本法计算2009年的期末存货价值;2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成本法来编制损益表;3比较两种成本计算法下的营业利润差异,并说明差异产生的原因;解:1完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为:5+6+7+7=25,期末存货成本=25x1000=25 000变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为:5+6+7=18期末存货成本=18x1000=18 0002单位变动成本为22元,边际贡献率为50%,所以,销售单价为44元;按变动成本计算的损益表按完全成本计算的损益表3完全成本法计算出来的净利润要比变动成本法计算出来的高7000元;原因在于期末有存货1000件,在完全成本法下,这些存货吸收了固定制造费用7000元56 000-8 000x1000;而这7000元的固定制造费用未从本期的销售收入中扣除;3.已知某企业本期有关资料如下:单位直接材料成本10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5元,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7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4000元,单位变动性销售与管理费用4元,固定性销售与管理费用1000元;期初存货量为零,本期生产量1000件,销售量600件,单位售价40元;要求分别按两种成本法的有关公式计算下列指标:1单位产品成本;2期间成本;3销货成本;4营业利润;解:计算表单位:元。
(完整word版)管理会计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管理会计概论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与传统的财务会计相对立概念而存在的是()。
A。
现代会计 B.企业会计C.管理会计D。
成本会计学2.下列会计子系统中,能够履行管理会计“考核评价经营业绩”职能的是( )。
A.预测决策会计B。
规划控制会计C。
对外报告会计D。
财务会计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管理会计是经营管理型会计,财务会计是报账型会计B。
财务会计是经营管理型会计,管理会计是报账型会计C.管理会计是对外报告会计D.财务会计是对内报告会计4. 下列各项中,属于划分传统管理会计和现代管理会计两个阶段时间标志的是( )。
A.19世纪90年代B.20世纪20年代C.20世纪50年代D。
20世纪70年代5。
在西方,企业内部的管理会计部门属于( )。
A.服务部门B。
生产部门C.领导部门D。
非会计部门6.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是( )。
A。
起源相同、目标不同 B.目标相同、基本信息同源C. 基本信息不同源、服务对象交叉D。
服务对象交叉、概念相同7.在现代企业会计系统中,管理会计又可称为( )。
A.算呆账的报账型会计B。
外部会计C.算活账的经营型会计D.责任会计8.从服务对象上看,现代管理会计侧重服务于().A。
企业的投资人B。
企业的债权人C.企业内部各级经营管理者 C .A+B+C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各项中,属于管理会计职能的有()。
A.预测经济前景B。
参与经济决策 C.规划经营目标D.控制经济过程E。
考核评价经营业绩2。
下列各项中,属于现代管理会计内容的有().A.预测决策会计B.规划控制会计C.成本会计D。
预算会计 E.非营利组织会计3。
下列表述中,能够揭示管理会计特征的有()。
A.以责任单位为主体B。
必须严格遵守公认会计原则C.工作程序性较差D。
可以提供未来信息E。
重视管理过程和职工的作用4. 通过分析管理会计职能的时间特征,可以发现管理会计信息横跨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时态的时间特征,其中能够体现未来时态特征的职能有().A.预测B。
管理会计课程作业答案.docx
一、单项选择题1~5 CACBC 6〜10 16 〜20 CBDBD 21 〜24.多项选择题l.ABCE 2.ACDE 3.BDE 6.ABE 7.AB 8.ABC ll.ACDE : 12.ABC 13.ABC16.ABCDE三、判断题1 ~5 A/XA A/76- -10 7Pxxx 16 〜20XXXXA/21・-24DADACDACB11〜15 DACDD4.ABCD5.ABCE9.BCDE 10.ABCDE14.ABCD 15.ABE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5 DDADA 6 〜10 BCBBD 11 〜15 BBABA16 〜20 CACDC 21 〜25 AACBA二、多项选择题l.ABC 2.ABCDE 3.BCD 4.CD 5.BC6.ABCD7.ABC8.AE9.ABC 10. ABEll.AD 12.ACD 13.BDE 14.BCD 15. AD16.BC 17.ABCDE 18.DE 19.BC 20.ABCE21.ABE 22.ABCD三、计算题(1)a为固定成本,b为单位变动成本,x为业务量,y为混合成本,Ax为最高点与最低点业务量之差,为对应于高、低点的成本之差,则b=Ay/Ax=(93000-72000)/( 1400-700) =30 元/千小时3=72000-700x30=51000 元y=51000+30x第一章(注:x=125 y=95OOO不属于该项业务活动的正常情况,故不能作为最低点)(2)r=0.18 a=79767 b=4.34,y=79767+4.34x(3)带入x=1800 y=51000+30x1800= 105000 元第三章一、单项选择题1 ~5 DBDCA 6〜10 ABCAD 11〜15 CCDCB16 〜19 CBCB多项选择题▼1.CDE2.ABCDE3.ABCDE4.ABC5.ABC6.BDE7.BC8.ACDE9.CDE 10.CDE11.DE 12.ABCDE 13.ABCD 14.ABD 15.ABCDE16.ABC 17. ABC 18.ABC三计算题、1.答案:(1)2002 年:完全成本法:单位产品成本=10+5+3+36000/12000=21 元/件,期间成本=10000+4000x1 = 14000 元销售成本=4000x (10+5+3+4) =88000 元,期初存货成本=8000x (10+5+3+4) =176000 元期末存货成本=O00x (10+5+344) +12000X (104-5+3+36000/12000) =340000 元变动成本法:单位产品成本=10+5+3=18元/件,期间成本=10000+4000X 1+360(X)=50000元销售成本=4000x (10+5+3) =72000元,期初存货成本=4000x18=72000元期末存货成本=16000x18=288000元2003 年:完全成本法:单位产品成木=10+5+3+36000/4000=27 元/件,期间成本=10000+2000x1 = 12000 元销售成2fk=2000x (10+5+3+4) =4400()元期初存货成本=4000x (10+5+3+4) +12000x (1X5+3+36000/12000) =340000 元期末存货成本=2000x (10+5+3+4) +12000X (10+5+3+36000/12000) +4000x (10+5+3+36000/4000)=404000 元变动成本法:单位产品成本=10+5+3=18元/件,期间成本=10000+2000x 1 +36000=48000元销售成本=2000x (10+5+3) =36000 元,期初存货成本=16000x18=288000 元期末存货成本=18000x18=324000元(2)完全成本计算法下的损益表变动成本计算法下的损益表(3) 02 年税前利润差界=4000x4+12000x36000/12000-8000x4=20000 元02年税前利润差异=(2000x4+12000x36000/12000+4000x36000/4000)・(4000x44-12000x36000/12000) =28000 元2.答案:(1)变动成木法下各年的税前利润:第一年:6000x (25-12-25x4%) 一(18OOQ4-12OOO) =72000-30000=42000 (元)第二年:5(XX)x (25-12-25x4%) 一(18(XXkl2(X)0) =6(XX)0—3(X)OO=3()O(X)(元)笫三年:7000x (25-12-25x4%) - (18000+12000) =84000—30000=54000 (元) 完全成本法下各年的税前利润:第一年:6000x25-[(k6000x (12+18000/6000) -0]-6000x25x4%-12000= 150000-90000-6000 -12000 =42000 (元)第二年:5000x25 -fOK)00()x (12+18000/6000) -l(XX)x (12+18000/6000) ] -5000x25x4%-12()00=125000-75000-5000-12000=33000 (元)笫三年:7000x25-[1000x (12+18000/6000) +6000x (12+18000/6000) -0]-7000x25x4%-12000= 175000-105000-7000-12000 =51000 (元)⑵第1年税前利润差异=期末存货包含的固定性制造费用0•期初存货包含的固泄性制造费用0=0元第2年税前利润星异二期末存货包含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期初存货包含的固定性制造费用=l(XX)xl8000/6(XX)-()=300()元第3年税前利润差异=期末存货包含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期初存货包含的固定性制造费用=04000x18000/6000=3000元第四章一、单项选择题1 ~5 BCAAD 6 〜10 DADBB 11 〜15 CDDBA16 〜20 AD ABA 21 〜25 DCCBD 26 〜30 ABCDD31 〜34 CCAC多项选择题1.ABCD2.ABD3.ACD4.CD5.ACE6. AC7.ABCD8.ABCDE9.ADE 1(). ABCU.CDE I2.ABCDE 13.BCDE 14.ABD 15.ABE16.ACD 17.CD 1&ABCDE 19.ABCDE 20.ABCDE21.ABCD •22.ABCE 23.AD 24.ABD三、计算题1.(1)盈亏临界点销售额二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差量盈亏临界点销借额二差量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即:32000=8000/边际贡献率得:边际贡献率=25%,变动成木率=1-边际贡献率=75%(2)未增加8000元以前的固定成本总额=未增加8000元以前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额*边际贡献率=24()000*25%=6(X)00(元)2.(1)贡献毛益率x20%=8% 贝IJ:贡献毛益率=40%,售价=30/ (1-40) =50 (元)(2)盈亏平衡点=27000/ (50-30) =1350 (件),盈亏平衡点销售额=1350x50=67500 (元)(3)销售收入=67500/ (1-20%) =84375 (元),利润=84375x8%=6750 (元)3・目前利润=1000x (200-120) -40000=40000 (元)增加后利润二40000x (1 +20%) =480()0 (元)(1)销量需增加至(48000+40000) /80=1100 (件)增加幅度为(1100-1000) /1000=10%,销量的敏感系数=20%/10%=2(2)单价需增加至(48000+40000) /1000+120=208 (元),增幅为(208-200) /200=4%单价的敏感系数=20%/4%=5(3)单位变动成本需降低至200・(48000+40000) /1000=112 (元)增幅为(112-120) /120=-6.67%,单位变动成木的敏感系数=20%/ (-6.67%) =-3(4)固定成本需降低至4(X)(X)-80(X)=32(X)0 (元)增幅为(32000-40000) /40000=-20%,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20%/ (-20%) =-14.(1)甲销售比重=40%,乙销售比重=60%甲贡献毛益率二I -60000/80000=25%,乙贡献毛益率二1 -60000/120000=50%综合贡献毛益率=25%x40%+50%x60%=40%综合盈亏平衡点销售额=30000/40%=75000元甲盈亏平衡点销售额二综合盈亏平衡销售额x40%=75000x40%=30000元乙盈亏平衡点销售额二综合盈亏平衡销售额x60%=75000x60%=45000元(2)综合安全边际额=200000-75000=125000 元,预计利润=125000x40%=50000 元(3)甲贡献毛益率=1-[75%/ (1+20%)]二37.5%,乙贡献毛益率=60%甲销售额==80000x (1+20%) x (1-10%) =86400 元乙销售额=120000元,乙变动成木总额=60000x ( 1 -20%) =480000元甲销售比重二42% 乙销售比重=58%综合贡献毛益率=37.5%x42%+60%x58%=50.55%综合盈亏平衡点销售额=25000/50.55%=49456元甲盈亏平衡点销售额二综合盈亏平衡销售额x甲销售比重=20771.52元乙盈亏平衡点销售额二综合盈亏平衡销售额X乙销售比重=28684.48元第五章一、单项选择题1 ~5 DDCCB 6〜10 DCACB 11〜15 DCCBC16〜2() DBCBA 21 〜25 DDCDC 26 〜3() DBCAA31 〜35 CBCBC 36 〜39 BDDC多项选择题▼1.ABD2.BD3.ABCDE4.BC5.ACDE6.ABC7.CD &ACD 9.ABCD I0.ACE11.BCDE 12.ACD 13.AD 14.ADE 15.ABCDE16.BCE 17.ACD 18.ABC 19.BD 20.ACDE三、计算题1.普通铳床的加工成本Yl=90+2.40X,万通铳床的加工成本Y2=180+1.20X数拉铳床的加工成本Y3=360+0.6X(1)普通铳床与万能铳床的成本分界点Y1=Y2 90+2.40X=180+1.20X Xl=75 (个)(2)万能铳床与数控铳床的成本分界点Y2=Y3 180+1.20X=360+0.6X X2=300 (个)(3)普通铳床与数控铳床的成本分界点Y1=Y3 90+2.4X=360+0.6X X3=15O (个)所以:(1)当零件的批量小于75个时,采用普通铳床的加工成本较低;当零件批量在75〜300个之间时,以采用万能铳床的加工成本较低;当零件批量超过300个时,则应采用数控机床加工有利。
管理会计作业参考答案
治理会计作业1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本钱性态:又称本钱习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本钱总额与特定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相关范围:是指可不能改变或破坏特定本钱名目固有特征的时刻和业务量的变动范围。
固定本钱:是指在一定相关范围内,其总额不随业务量发生任何数额变化的那局限本钱。
变动本钱:是指在一定相关范围内,企总额随业务量正比例变化的那局限本钱。
CY^M6y变动本钱法:是变动本钱计算的简称,是指在组织常规的本钱计算的过程中,以本钱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只将变动生产本钱作为产品本钱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本钱及非生产本钱作为期间本钱,并按功勋式损益确定程序计量损益的一种本钱计算模式。
三.多项选择l1.ABCDE 2.ABD 3.ABCD 4.AB 5.CE 6.ADE 7.ABC 8.ABC 9.ABCD 10.ABC四.简答1、〔P3〕答:从治理的定义可知,治理会计的工作环境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企业;其奋斗目标是确保企业实现最准确的经济效益;其对象是企业的经营活动及其价值表现,其手段是财务信息等进行深加工和再利用;其职能必须充分显示现代企业治理的要求,其实质既是一种侧重于在现代企业内部经营治理中直截了当发扬作用的会计,同时又是企业治理的重要组成局限,因而也称为企业内部经营治理会计。
2、〔P40〕答:本钱性态分析与本钱按性态分类是治理会计中两个既有区不又有联系的范畴。
它们的区不是:第一、性质不同。
前者既包括定性分析又包括定量分析,后者仅属于定性分析。
第二、最终结果不同。
前者最终将全部本钱核算区分为固定本钱和变动本钱两个局限,并建立相应的本钱模型;后者只要求将全部本钱区分为固定本钱,变动本钱和混合本钱核算三大类。
它们的联系在于:两者基本上以企业的总本钱为对象,本钱性态分析需要以本钱核算按性态分类为前提。
3、〔P78〕答:变动本钱法的优点有:〔1〕能够揭示利润和业务量之间的正常关系,有利于促使企业重视销售工作〔2〕能够提供有用的本钱信息,便于科学的本钱分析和本钱操纵〔3〕提供的本钱、收益资料,便于企业进行短期经营决策〔4〕简化了本钱核算工作变动本钱法的缺点有:〔1〕所计算出来的单位产品本钱,不符合传统的本钱看念的要求〔2〕不能习惯长期决策的需要〔3〕对所得税的计算和缴纳有妨碍五、计算题:1、解:〔1〕假设业务量为X,本钱为Y,可建立本钱模型为模型Y=A+BX明确: X〔高〕=5000X〔低〕=3000Y〔高〕=2600A=Y〔高〕—BX〔高〕=2600—0.3×5000=1100〔2〕Y〔7〕=A+BX=1100+0.3×4600=2400〔元〕答:7月份的维修费是2400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会计作业1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成本性态:又称成本习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相关范围:是指不会改变或破坏特定成本项目固有特征的时间和业务量的变动范围。
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相关范围内,其总额不随业务量发生任何数额变化的那部分成本。
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相关范围内,企总额随业务量正比例变化的那部分成本。
C Y ^ M6y变动成本法:是变动成本计算的简称,是指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的过程中,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及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量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二.单选1.A 2.B 3.C 4.C 5.B 6.B 7.A 8.C 9.C 10.A三.多选l1.ABCDE 2.ABD 3.ABCD 4.AB 5.CE 6.ADE 7.ABC 8.ABC 9.ABCD 10. ABC四.简答1、(P3)答:从管理的定义可知,管理会计的工作环境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企业;其奋斗目标是确保企业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其对象是企业的经营活动及其价值表现,其手段是财务信息等进行深加工和再利用;其职能必须充分体现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其本质既是一种侧重于在现代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中直接发挥作用的会计,同时又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也称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会计。
2、(P40)答:成本性态分析与成本按性态分类是管理会计中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范畴。
它们的区别是:第一、性质不同。
前者既包括定性分析又包括定量分析,后者仅属于定性分析。
第二、最终结果不同。
前者最终将全部成本核算区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个部分,并建立相应的成本模型;后者只要求将全部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核算三大类。
它们的联系在于:两者都是以企业的总成本为对象,成本性态分析需要以成本核算按性态分类为前提。
3、(P78)答:变动成本法的优点有:(1)能够揭示利润和业务量之间的正常关系,有利于促使企业重视销售工作(2)可以提供有用的成本信息,便于科学的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3)提供的成本、收益资料,便于企业进行短期经营决策(4)简化了成本核算工作变动成本法的缺点有:(1)所计算出来的单位产品成本,不符合传统的成本观念的要求(2)不能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3)对所得税的计算和缴纳有影响五、计算题:1、解:(1)假设业务量为X,成本为Y,可建立成本模型为模型Y=A+BX已知:X(高)=5000X(低)=3000Y(高)=2600Y(低)=2000B=(Y(高)—Y(低))/(X(高)—X(低))=(2600—2000)/(5000—3000)=0.3A=Y(高)—BX(高)=2600—0.3×5000=1100(2)Y(7)=A+BX=1100+0.3×4600=2400(元)答:7月份的维修费是2400元。
2、答:(1)采用变动成本法编制2002-----2004年的收益表。
变动成本法下的净收益(2)说明采用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所得到的净收益相差的数额以及形成差异的原因。
答:采用两种方法得到净收益的差额营业利润差额=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2002年营业利润差额=15000—15000=0元2003年营业利润差额=3000—(—5000)=8000元2004年营业利润差额=21000—25000= —4000元分析形成的原因:在于两种成本计算法计入当期利润表的固定制造费用水平出现了差异,这种差异又具体表现为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费用与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之间的差异。
既在变动成本法下。
计入当期利润表的是当期发生的全部固定性制造费用,在完全成本法下,计入当期的利润表的固定性制造费用的数额不仅受到当期发生的全部制造费用水平的影响,而且还要受到可能存在的期末存货成本和期初成本中包含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水平变动的影响。
或用简便法计算计算分析确认营业利润:①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成本2002年= 0×2 = 0元2003年= 4000 × 2 =8000元2004年=2000 × 2 =4000元②完全成本下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成本2002年=0× 2 = 02003年=0 × 2 = 02004年=4000 × 2 = 8000元③按营业利润差额计算结果营业利润差额=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成本—完全成本法下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制造成本2002年营业利润差额=0—0=02003年营业利润差额=8000—0=8000元2004年营业利润差额=4000—8000= —4000元《管理会计》作业2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贡献边际:指产品销售收入与相应的变动成本之间的差额。
2、保本点:指能使企业达到保本状态的业务量的总称。
3、目标利润:指企业在本来一段时间内,经过努力应达到的最优化利润控制目标,它是企业本来经营必须考虑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
4、相关收入:是指特定决策方案相联系的。
能对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在短期经营决策中心必须予以充分考虑的收入。
5、机会成本:是指在经济决策中应由中选的最优方案负担的,按所放弃的次优方案潜在收益计算的那部分资源损失。
二、单项选择题1D 2D 3A 4A 5B 6B 7D 8B 9D 10D三、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或一个以上正确答案)1ABCE2C3B4CE5ABDE6A7ABC8AB9ABE10ABC四、简答题1、简述预测分析的步骤。
答:(1)确定预测对象;(2)收集整理资料;(3)选择预测方法;(4)分析判断;(5)检查验证;(6)修正预测值;(7)报告预测结论;2、简述经营杠杆系数的变动规律。
答:(1)只要固定成本不等于零。
经营杠杆系数恒大于1;(2)产销量的变动与经营杠杆系数的变动方向相反;(3)成本指标的变动与经营杠杆系数变动方向相同;(4)单价的变动与经营杠杆系数的变动方向相反;(5)在同一产量水平上,经营杠杆系数越大,利润变动幅度越大,从而风险也越大。
3、简述新产品定价策略的内容。
答:(1)先高后低的撇油策略。
指对那些初次投放市场尚未形成竞争的新产品的高价销售,以保证初期高额获利,随着市场销量提高,竞争加剧逐步降低价格策略。
(2)先低后高的渗透策略:指以较低价格为新产品开拓市场,争取顾客,赢得竞争优势后再逐步提高价格等策略。
五、计算题1、解:本年销售量=150,000/40=3750件单位成本=(150,000—12,000)/3750=36.8元/件下年度保本量=[12,000(1—75%)]/(40—36.8)=938件2、要求:(1)预测该公司计划期内的综合保本销售额及四种产品各自的保本销售额。
(2)该公司将实现多少利润。
解:(1)①销售收入甲产品:40×900=36,000元乙产品:80 ×2000=160,000元丙产品:20 ×1000=20,000元丁产品:60×3000=180,000元销售收入合计=396,000元②销售比重甲产品=36,000/396,000=9.1%乙产品=160,000/396,000=40.4%丙产品=20,000/396,000=5.05%丁产品=180,000/396,000=45.45%③边际贡献率甲产品=(7200/36000)×100%=20%乙产品=(16000/160000)×100%=10%丙产品=(8000/20000)×100%=40%丁产品=(54000/180000)×100%=30%④综合贡献边际率=9.1% ×20%+40.4%×10%+40% ×5.05%+45.5×30% =21.52%⑤综合保本销售额=30,000/21.52%=139,405.20元⑥甲产品保本销售额=139,405.20 ×9.1%=12,685.87元乙产品保本销售额=139,405.20×40.4%=56,319.70元丙产品保本销售额=139,405.20×5.05%=70,399.96元丁产品保本销售额=139,405.20 ×45.45%=63,359.66元(2)该公司实现的利润=销售额—保本销售额=396,000—139,405.20=256,594.80元3、要求:请运用平滑指数法预测8月份的销售量。
解:8月份销售量预测=a×实际销售量+(1—a)×预测销售量=0.4×800+(1—0.4)×780=788(公斤)4、要求:计算经营杠杆数利润变动率=(300,000—200,000)/200,000=0.5销售变动率=(14,000—12,000)/12,000=0.167经营杠杆系数=利润变动率/销售变动率= 0.5/0.167=2.995、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作出开发那种新产品的决策。
(2)如果丙产品的年市场需要量是600件,为充分利用生产能力又将如何安排。
解:(1)剩余生产能力40,000×20%=8,000小时甲产品:单位边际贡献=100—50=50元预计开发件数=8000/40=200件边际贡献总额=200×50=10,000元乙产品:单位边际贡献=60—30=30元预计开发件数=8000/20=400件边际贡献总额=400×30=12000元丙产品:单位边际贡献=30—12=18元预计开发件数=8000/10=800件边际贡献总额=800×18=14,400元经比较边际贡献总额都符合要求,但是最好的是丙方案,最高额。
(2)应生产600件丙产品,总工时600×10=6000工时,再生产100件乙产品,既100×20=2000工时。
生产两种产品边际贡献最大(600×18+100×30=13,800元)。
6、要求:就以下各不相关方案作出是否接受追加订货的决策。
(1)企业最生产能力为1200件,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
追加订货无需追加专属固定成本。
(2)企业最生产能力为1160件,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
追加订货无需增加专属固定成本。
(3)企业最生产能力为1200件,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
但追加订货需增加专属固定成本1800元。
(4)企业最生产能力为1180件,剩余生产能力可以转移。
若对外出租,可获租金净收入200元,同时追加订货需增加专属固定成本1100元。
答:用边际贡献总额计算进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