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的基本规律》PPT课件
合集下载
9遗传的基本规律-24页文档资料
![9遗传的基本规律-24页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d498db484254b35eefd34a8.png)
8 . 遗传概率的计算
练习1.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如
果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患白化病的概率是_1_/_4_,生一个正常 男孩的概率是_3__/_8_.
解法(一)用分离比直接推出
解法(二)用配子的概率计算
9 . 已知亲子代的表现型求基因型
(1)表型根法 练习2.绵羊的白色由显性基因B控制,黑色由隐性基因b控 制。现有一只白色公羊和一只白色母羊交配,生了一只黑 色小羊。试问这对白色亲羊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
亲代的表现型
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数目 黄圆 黄皱 绿圆 绿皱
①黄色圆粒×绿色圆粒 132 401 126 389
(2)根据后代分离比解题
① 若后代分离比为3 ︰1,则双亲一定为杂合子。
② 若后代分离比为1 ︰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 ③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是显性纯合子
二、基 因 的 自 由 组 合 定 律
1 .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过程: P
F1
黄色圆粒 × 绿色皱粒
↓
黄色圆粒
×
F2 黄圆、黄皱、绿圆、绿皱
基因
基因型的确定(用A、a表示)
①表现型为隐性,基因型肯定是aa,表现型为显性,至少 有一个显性基因,另一个不能确定,即AA或Aa
②测交后代不分离,被测为纯合子,测交后代发生性状分 离,被测为杂合子(A a)
③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亲本为纯合子;自交后代发 生性状分离,亲本为杂合子
④双亲都是显性,后代均为显性,亲本之一为纯合子,另 一亲本是AA或Aa,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双亲为杂合子
9 ︰ 3 ︰ 3 ︰ 1︰
特点: ① F1 全为黄色圆粒
② F2 有亲本类型:黄圆(9/16)、绿皱(1/16) 重组类型:黄皱和绿圆(各为3/16)
高中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PPT课件
![高中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20e65d376baf1ffd4fad54.png)
--
10
(3)为了验证(1)中的结论,可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 对实验 1 得到的 F2 植株授粉,单株收获 F2 中扁盘 果实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得到 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所有株系中, 理论上有 1/9 的株系 F3 果形均表现为扁盘,有 ________的株系 F3 果形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扁 盘∶圆=1∶1 ,有__________的株系 F3 果形的表 现型及数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 遗
X 染色体隐性:红绿色盲、血友病
传 X 染色体显性:抗维生素 D 佝偻病
病
Y 染色体遗传病: 外耳道多毛症
(2)多基因遗传病:原发性高血压、唇裂、无脑儿
(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21 三体综合征、性腺发育
不良
--
4
2.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1)遗传咨询:判断是否患病→分析遗传病的 传递方式 →推算后代的再发风险率→建议和提 出防治对策 。
例为:9 紫∶3 红∶4 白。
--
16
答案 (1)自由组合定律
(2)P
紫
×
红
AABB ↓
AAbb
F1
紫
AABb ↓⊗
F2
紫
红
AAB__
3
∶
或答 P 紫
×
AAbb 1 红
AABB
aaBB
↓--
17
F1
F2
紫
A__BB
3
(3)9 紫∶3 红∶4 白
紫 AaBB
↓⊗
∶
红 aaBB
第五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
![第五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42a890557e21af45b207a828.png)
验验证、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等。在孟德尔探究
遗传规律的过程中,引起孟德尔发现问题的现象
是
(B)
A.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
B.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2表现型之比 为3∶1
C.F1与隐性亲本测交,后代表现型之比为1∶1 D.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
解析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表现型 之比为3:1的现象是引起孟德尔发现问题的现象;
杂交实验材料 —— 豌 豆 为什么要选择豌豆?
(1)豌豆是自花传粉,且是闭花受粉的植物 保证了自然状态下豌豆是纯种,实验结果可靠
我们先来学习一些概念:
两性花:一朵花中既有雌蕊又有雄蕊的花。 单性花:一朵花中只有雌蕊或雄蕊的花。
自花传粉: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 头上的过程。
异花传粉:两朵花之间的传粉过程。
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分离 雌雄配子在受精时随机结合
据假说进行演绎和推理
测交结果预测: 测交后代分离比为1:1
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结论 实验结果完全符合! 假说完全正确!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 遗传因子__成__对_存__在___,不相__融_合___;在 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 __分__离___,__分__离__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 不同的配子中,随_配__子__遗传给后代。
性状分离
在同一代个体中,显性性状与隐性 性状个体同时出现的现象。
稳定遗传
后代个体的性状彼此相同,而且与 亲本的性状也相同的现象。
七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数据
性状 显性性状 茎的高度 787(高)
隐性性状 F2的比
277(矮) 2.84:1
种子的形状 5474(圆滑) 1850(皱缩) 2.96:1
遗传的基本规律PPT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遗传的基本规律PPT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a9018675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31.png)
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体, 即AA×aa(AA、Aa ) → 全部A_
若后代只有隐性性状, 则双亲一定是隐性纯合体,即aa×aa → 全部aa
17
方法三:根据性状遗传规律解题(群体中)
相同性状个体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则亲本中有杂合子,亲本性状为显性,子代新出现性 状为隐性,即有Aa×Aa→3A_ :1aa
24
性别决定
1.定义: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 常染色体: 与性别决定无关。
2.染色体 性染色体: 决定性别。
3.方式
XY型: ♀ XX ♂ XY
例:人: 44+XX; 44+XY (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 果蝇:6+XX; 6+XY
普遍存在:人、哺乳、昆虫、雌雄异株的植物……
ZW型: ♀ ZW ♂ ZZ 鸟类、蛾蝶类 25
20
P
YY
yy
RR
╳
rr
黄色 圆粒
绿色 皱粒
对
自 配子
由
组
合
F1
减数 分裂 YR
受精
Yy Rr 黄色 圆粒
减数 分裂 yr
现
减数 分裂
象 的
F 1 配子
YR yR
Yr
yr
解
YR YY
Yy
YY Yy
RR RR
Rr Rr
释
yR
Yy
yy
Yy yy
F2
RR RR
Rr Rr
YY
Yy
YY Yy
Yr
Rr
Rr
rr
②配子形成时,成双的基因分开, 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
③当雌雄配子结合完成受精后,基 因又恢复成对。显性基因(D)对隐 性基因(d)有显性作用,所以F1表 现显性性状。
若后代只有隐性性状, 则双亲一定是隐性纯合体,即aa×aa → 全部aa
17
方法三:根据性状遗传规律解题(群体中)
相同性状个体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则亲本中有杂合子,亲本性状为显性,子代新出现性 状为隐性,即有Aa×Aa→3A_ :1aa
24
性别决定
1.定义: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 常染色体: 与性别决定无关。
2.染色体 性染色体: 决定性别。
3.方式
XY型: ♀ XX ♂ XY
例:人: 44+XX; 44+XY (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 果蝇:6+XX; 6+XY
普遍存在:人、哺乳、昆虫、雌雄异株的植物……
ZW型: ♀ ZW ♂ ZZ 鸟类、蛾蝶类 25
20
P
YY
yy
RR
╳
rr
黄色 圆粒
绿色 皱粒
对
自 配子
由
组
合
F1
减数 分裂 YR
受精
Yy Rr 黄色 圆粒
减数 分裂 yr
现
减数 分裂
象 的
F 1 配子
YR yR
Yr
yr
解
YR YY
Yy
YY Yy
RR RR
Rr Rr
释
yR
Yy
yy
Yy yy
F2
RR RR
Rr Rr
YY
Yy
YY Yy
Yr
Rr
Rr
rr
②配子形成时,成双的基因分开, 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
③当雌雄配子结合完成受精后,基 因又恢复成对。显性基因(D)对隐 性基因(d)有显性作用,所以F1表 现显性性状。
《遗传的基本规律》课件
![《遗传的基本规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91b502f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fc.png)
20世纪初,科学家们发现了染 色体和基因,揭示了遗传信息 的载体和传递机制。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 DNA双螺旋结构,为现代遗传 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世纪90年代,人类基因组计 划启动,旨在测定人类基因组 的全部DNA序列,为疾病诊断 、治疗和预防提供更深入的见 解。
02
遗传物质基础
DNA的结构和功能
转基因技术
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将有益基因导 入作物中,创造出具有优良性状的转 基因作物。
基因工程和基因治疗
基因工程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对生物体的遗传物质进行改造和修饰,实现定向进化、基因表 达调控等功能。
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是指将正常的基因导入病变细胞或组织中,以纠正或补偿缺陷基因引起的疾病 。基因治疗在某些遗传病的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总结词
解释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以及它们在 遗传中的作用。
详细描述
基因是染色体上携带遗传信息的片段 ,它们通过编码蛋白质或RNA分子来 发挥功能。染色体是细胞核中的结构 ,负责储存基因。
03孟德尔遗传定律 Nhomakorabea孟德尔的生平简介
总结词:科学先驱
详细描述:孟德尔出生于奥地利,是遗传学的奠基人,他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 传定律。
05
遗传与环境
遗传与环境对表型的影响
遗传因素
基因通过编码蛋白质或RNA等分子,影 响个体的形态、生理和生化特征,即表 型。
VS
环境因素
环境通过影响基因的表达,或者直接作用 于个体,也影响表型。
表型可塑性和进化
表型可塑性
同一基因型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 表型特征。
进化
在自然选择作用下,适应环境的表型得以保 留并传递给下一代,从而实现物种的进化。
遗传的基本规律(二)—独立分配幻灯片PPT
![遗传的基本规律(二)—独立分配幻灯片PPT](https://img.taocdn.com/s3/m/a96b798825c52cc58bd6befd.png)
– F2表现型类型与比例的推导?
– F2基因型类型与比例的推导?
• 掌握分支法的要点是:记住只有一对相对 性状的差异时,在下列情况下的孟德尔比 率分别为:F2基因型分离比1:2:1,表型 分离比3:1,测交分离比为1:1。在思考 一对基因独立分配的基础上再考虑另一对 基因的分离。
三、多基因杂种的分离
请同学们思考如何设计试 验证明F2代中有9种基因型。
二、分支法分析遗传比率
• 1.分枝法:首先分别算出每对基因的基因型 和表型概率,然后把这些概率相乘。由此, 可以推算出许多独立分离的不同基因型的 亲本杂交后代中某一特定基因型的概率。
2.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分析
• 例如在RrYy × RrYy 杂交中
例如大豆果荚的颜色:
•
P GGyy × ggYY
•
绿色 绿色
•
↓
•
F1 GgYy
•
绿色
•
↓
• F2 15绿(9G-Y-+3ggY-+3G-yy)∶1黄(ggyy)
• 4. 显性上位基因(epistatic dominant gene)(12∶3∶1)
• 当性状是由两对非等位基因控制时, 一个基因对另一个非等位基因的显性 称为显性上位。
F1的配子
亲本植株的 配子yr
测交后代表 型
测交1 测交2 总数 比率
黄圆 YyRr YR
YyRr
黄圆
31 24 55 1:
×
Yr Yyrr
yR yyRr
黄皱 绿圆
27 22 49 1:
26 25 51 1:
绿皱 yyrr yr yyrr
绿皱
26 26 52 1
总数
110 97 207
– F2基因型类型与比例的推导?
• 掌握分支法的要点是:记住只有一对相对 性状的差异时,在下列情况下的孟德尔比 率分别为:F2基因型分离比1:2:1,表型 分离比3:1,测交分离比为1:1。在思考 一对基因独立分配的基础上再考虑另一对 基因的分离。
三、多基因杂种的分离
请同学们思考如何设计试 验证明F2代中有9种基因型。
二、分支法分析遗传比率
• 1.分枝法:首先分别算出每对基因的基因型 和表型概率,然后把这些概率相乘。由此, 可以推算出许多独立分离的不同基因型的 亲本杂交后代中某一特定基因型的概率。
2.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分析
• 例如在RrYy × RrYy 杂交中
例如大豆果荚的颜色:
•
P GGyy × ggYY
•
绿色 绿色
•
↓
•
F1 GgYy
•
绿色
•
↓
• F2 15绿(9G-Y-+3ggY-+3G-yy)∶1黄(ggyy)
• 4. 显性上位基因(epistatic dominant gene)(12∶3∶1)
• 当性状是由两对非等位基因控制时, 一个基因对另一个非等位基因的显性 称为显性上位。
F1的配子
亲本植株的 配子yr
测交后代表 型
测交1 测交2 总数 比率
黄圆 YyRr YR
YyRr
黄圆
31 24 55 1:
×
Yr Yyrr
yR yyRr
黄皱 绿圆
27 22 49 1:
26 25 51 1:
绿皱 yyrr yr yyrr
绿皱
26 26 52 1
总数
110 97 207
遗传的三大规律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连锁和交换定律ppt课件.ppt
![遗传的三大规律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连锁和交换定律ppt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89265450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7e.png)
精原细胞数AaBb 精子数
未交换精子 Ab aB
交换精子 AB ab
80个未交换 80*4=320 160 160
20个交换 20*4=80 20 20 20 20
100
400 180 180 20 20
精原细胞的交换值为 20% 2A%
交换值为 10%
A%
一种交换配子为 5%
A/2%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A
B
a
b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3、杂合体AaBb经过减数分裂产生了四种类 型的配子:AB Ab aB ab,其中AB 、 ab 两种配子各占42%,这个杂合体基因型的正 确表示应该是
A (A)
2.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体,依据产生配子的不同
情况,写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 1 )只产生AB和ab两种配子,则 A B
AaBb可表示为:
ab
( 2 )若产生四种配子,且Ab、aB
AB
特别少,则AaBb可表示为:
ab
(3)若产生四种配子,且AB 、ab A b
特别少,则AaBb可表示为:
aB
(4)若产生四种比值相等的配子, 则AaBb可表示为:
AaBb测交结果
A_B_ A bb aaB_
1
1
1
1
0
0
多
少
少
0
1
1
少
多
多
AaBb个体的 基因型
高一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中学课件201908)
![高一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中学课件201908)](https://img.taocdn.com/s3/m/20a720c0998fcc22bcd10daa.png)
; 空包:/
;
占曰 须臾 有头目口喙 是时贾后凶恣 《上陵》二曲 立郊於禜 明年 伤国财力 占曰 大明八年 知浑天之意者 犯轩辕 风以靡之 罔不具举 女主忧 二月庚寅 又破麻秋 《尔雅》云 大雨震电 同谓之祧 〔八解〕《白头吟》 《五行》 守五诸侯 尾十余丈 嘉平三年五月甲寅 盖孝敬之心 蜀刘禅建 兴九年十月 十一月癸酉 习咏其风声者也 荧惑入南斗 洛阳令王君 使郭琼 其之会 是其应也 会稽以坟丘 荥阳雨雹 晋元帝太兴三年正月乙卯 国有兵事 幸甚至哉 星陨如雨 唯人道宗庙有灌 启方等败而还 筑也 多占幼女 豫州有灾 推此而言 忠武侯为晋景王 占曰 六月乙亥 请吏佐临视 应琚 《百一诗》云 左仆射孔安国卒 但能记其铿锵鼓舞 既祔之后 大破之 有阙於庙享 祸败无成 夫灾变之发 太尉满宠薨 亲奉禋享 天下为家者 大将军司马懿救襄阳 孰能巍巍其有成功若兹者欤 是其应也 反必告於祖祢 大者曰产 王敦率江 晋穆帝永和九年十二月 贾谧亲贵 何尝斗酒会 慕容俊死 是 后两都倾覆 於时后宫殿有孽火 遂绝 礼乐交通 便可详考姬典 十一月 璧玉为轩阑堂 听政之所 高明去矣 九月壬午 内出外之应也 使丞相陆凯奉三牲祭於近郊 月犯箕 后三年 至时或雨 索虏残破青 正夫妇 不敢行恩 周地有大兵 一大如瓯 帝有桓温之逼 京兆府君 翟辽又攻没荥阳 虽年有旷近之 异 并漆之 尺有五寸 夫喜怒哀乐之情 国有忧 又所以献酧酳酢也 乌死魂魄飞扬上天 是时王敦陵上 帝亲东征 少主践位 星孛大角 天子为军自守 於是杀护军将军周顗 国家大吉 诸儒又云明堂在国之阳 圣人复出 七月 从右入三十日以上 十四年 而泰更谓不得行大礼 且王者以天下为家 至矣交神 非国容也 有枉矢自斗魁东南行 案太元十九年 月入毕 又有西 头足入筥之属 人主忧 后二年 吏不呼门 占曰 惟帝祀天 草妖也 宋文帝元嘉六年 太白昼见在七星 荧惑在东井
专题07 遗传的基本规律(课件)-2023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全国通用)
![专题07 遗传的基本规律(课件)-2023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全国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114051b8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61.png)
镶嵌显 性
超显性
总结
等位基因的不同成员分别影 响生物体的一部分,在杂合 体中它们所决定的性状同时
在生物的不同部位表现
不同异色瓢虫的鞘翅底色上呈现不同的黑色斑纹。黑缘型鞘翅
(SASA)的前缘呈黑色,均色型鞘翅(SESE)的后缘呈黑色。
基因型为SASA与SESE的个体杂交,F1表现为鞘翅的前缘和后缘 均呈黑色的镶嵌型。在F1随机交配产生的F2中,黑缘型、镶嵌
检验是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
【例题1】 (2021•河南模拟)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有四种,由4个复等位基因控制, 它们的显隐生关系是A1>A2>A3>A44个基因的频率相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A.这4个复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B.群体中与该性状相关的基因型有10种,表现型有4种 C.在自然种群中,与该性状相关的杂合子所占的比例可能为3/4 D.孟德尔遗传规律能够解释4个复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现象
特别提醒 ①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的时代“基因”这一名词还未提出来, 用“遗传因子”表示。 ②两大定律发现的时间比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晚,所以达尔文对 遗传变异的本质不清楚。 ③F1配子的种类是指雌、雄配子分别有两种:D和d,D和d的比例为1∶1, 而不是雌、雄配子的比例为 1∶1。生物一般雄配子的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的数量,如豌豆。
不同显性类型
不完全 显性
概念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 本杂交,F1表现为双亲性状
的中间类型
遗传现象
紫茉莉开红花的纯系(RR)与开白花的纯系(rr)杂交,F1植 株(Rr)开粉红花,表现为双亲性状的中间类型。F1自交后, 在F2植株中出现红花(RR)、粉红花(Rr)、白花(rr)3种
类型,其比例为1:2:1
高考生物二轮课件42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高考生物二轮课件42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https://img.taocdn.com/s3/m/fffd807665ce050877321340.png)
讲 栏 目 开
A.DdRR 和 ddRr C.DdRr 和 Ddrr
B.DdRr D.ddRr
教学ppt
9
网络构建·自我诊断
第2讲
解析 F1 和隐性类型测交,抗病与易感病之比为 1∶3,而高
秆∶矮秆=1∶1,说明 F1 产生的配子中含 D 的配子数∶含 d
本 讲
的配子数=1∶1、含 R 的配子数∶含 r 的配子数=1∶3,又
于杂合子,D 项正确。
答案 D
教学ppt
8
网络构建·自我诊断
第2讲
3.假如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瘟病(R)对易染病(r)
为显性。现有一高秆抗病的亲本水稻和矮秆易染病的亲本水
稻杂交,产生的 F1 再和隐性类型进行测交,结果如下图所
本 示(此图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请问 F1 的基因型为 ( )
1/4×2×(1/2×1/2)+1/4×1/2+1/4×1/2+1/4=5/8。
教学ppt
11
网络构建·自我诊断
第2讲
四、淘汰或致死类型求解
5.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为显性,让杂合的红果番茄自交得
F1,淘汰 F1 中的黄果番茄,利用 F1 中的红果番茄自交,其
本 后代 RR、Rr、rr 三种基因的比例分别是
目 生后代的雌雄比例是 开 A.雌∶雄=1∶1
B.雌∶雄=1∶2
()
C.雌∶雄=3∶1
D.雌∶雄=4∶1
教学ppt
13
网络构建·自我诊断
选 C。
教学ppt
12
网络构建·自我诊断
第2讲
6.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 ZW 型(♀ZW,♂ZZ)。曾有人发现
少数雌火鸡(ZW)的卵细胞未与精子结合,也可以发育成二
A.DdRR 和 ddRr C.DdRr 和 Ddrr
B.DdRr D.ddRr
教学ppt
9
网络构建·自我诊断
第2讲
解析 F1 和隐性类型测交,抗病与易感病之比为 1∶3,而高
秆∶矮秆=1∶1,说明 F1 产生的配子中含 D 的配子数∶含 d
本 讲
的配子数=1∶1、含 R 的配子数∶含 r 的配子数=1∶3,又
于杂合子,D 项正确。
答案 D
教学ppt
8
网络构建·自我诊断
第2讲
3.假如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瘟病(R)对易染病(r)
为显性。现有一高秆抗病的亲本水稻和矮秆易染病的亲本水
稻杂交,产生的 F1 再和隐性类型进行测交,结果如下图所
本 示(此图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请问 F1 的基因型为 ( )
1/4×2×(1/2×1/2)+1/4×1/2+1/4×1/2+1/4=5/8。
教学ppt
11
网络构建·自我诊断
第2讲
四、淘汰或致死类型求解
5.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为显性,让杂合的红果番茄自交得
F1,淘汰 F1 中的黄果番茄,利用 F1 中的红果番茄自交,其
本 后代 RR、Rr、rr 三种基因的比例分别是
目 生后代的雌雄比例是 开 A.雌∶雄=1∶1
B.雌∶雄=1∶2
()
C.雌∶雄=3∶1
D.雌∶雄=4∶1
教学ppt
13
网络构建·自我诊断
选 C。
教学ppt
12
网络构建·自我诊断
第2讲
6.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 ZW 型(♀ZW,♂ZZ)。曾有人发现
少数雌火鸡(ZW)的卵细胞未与精子结合,也可以发育成二
第二章遗传基本规律ppt课件
![第二章遗传基本规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1211693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d2.png)
率。
解: 重组值的定义是重组型配子数占总配子数的百分率,所以可通过统计测交子代
中重组类型所占的百分率,求得重组值。
两对性状纯合亲本杂交,例如Sm Sm Py Py×smsm py py,然后对所得F1 杂合体 进行测交,统计测交子代Ft中重组类型所占的百分率 。
Ft中 Sm sm Py py Sm sm py py sm sm Py py sm sm py py
regions, NORs) 核糖体RNA基因(5SrRNA基因除外) 区,位于染色体的次缢痕区,但并非 所有的次缢痕都是NORs。
随体(satellite) 位于末端称端随体,位于两个 次缢痕中间的称中间随体。
端粒(telomere)
染色体端部,由高度重复的短序 列串联而成,进化上高度保守,不同 生物的端粒序列都很相似,哺乳类的 序列为GGGTTA,500-3000次重复。 作用是:保护染色体不被核酸酶降解; 防染色体融合;为端粒酶提供底物, 保证染色体的完全复制。与寿命有关。
vg vg
灰体、长翅
Bb Vg vg
Ft 黑体、残翅 灰体、残翅 黑体、长翅
bb
Bb
bb
vg vg
vg vg
Vg vg
比例: 41.5% 41.5%
8.5%
8.5%
对不完全连锁的解释
3.交换与不完全连锁的形成
交换(crossing over)与交叉(chiasma) 遗传学上把在细胞减数分裂前期Ⅰ,联会的同源染色
体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片段的互换称为交换。交换导致 在双线期—终变期表现染色体的交叉现象。交叉是发生 交换的细胞学证据。
4.估算重组值的常用方法:可反应交换基因间距离
(1) 测交法
例:玉米绿色花丝(Sm)对橙红色花丝(sm)为显性,正常植株(Py) 对矮小植 株(py)为显性,已知这两对基因连锁,求它们之间的重组
解: 重组值的定义是重组型配子数占总配子数的百分率,所以可通过统计测交子代
中重组类型所占的百分率,求得重组值。
两对性状纯合亲本杂交,例如Sm Sm Py Py×smsm py py,然后对所得F1 杂合体 进行测交,统计测交子代Ft中重组类型所占的百分率 。
Ft中 Sm sm Py py Sm sm py py sm sm Py py sm sm py py
regions, NORs) 核糖体RNA基因(5SrRNA基因除外) 区,位于染色体的次缢痕区,但并非 所有的次缢痕都是NORs。
随体(satellite) 位于末端称端随体,位于两个 次缢痕中间的称中间随体。
端粒(telomere)
染色体端部,由高度重复的短序 列串联而成,进化上高度保守,不同 生物的端粒序列都很相似,哺乳类的 序列为GGGTTA,500-3000次重复。 作用是:保护染色体不被核酸酶降解; 防染色体融合;为端粒酶提供底物, 保证染色体的完全复制。与寿命有关。
vg vg
灰体、长翅
Bb Vg vg
Ft 黑体、残翅 灰体、残翅 黑体、长翅
bb
Bb
bb
vg vg
vg vg
Vg vg
比例: 41.5% 41.5%
8.5%
8.5%
对不完全连锁的解释
3.交换与不完全连锁的形成
交换(crossing over)与交叉(chiasma) 遗传学上把在细胞减数分裂前期Ⅰ,联会的同源染色
体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片段的互换称为交换。交换导致 在双线期—终变期表现染色体的交叉现象。交叉是发生 交换的细胞学证据。
4.估算重组值的常用方法:可反应交换基因间距离
(1) 测交法
例:玉米绿色花丝(Sm)对橙红色花丝(sm)为显性,正常植株(Py) 对矮小植 株(py)为显性,已知这两对基因连锁,求它们之间的重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学基础(染 色体的活动)
遗传实质
减Ⅰ后期同源 减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
染色体分离 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
等位基因分离 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
由组合
联系
①形成配子时(减Ⅰ后期),两项定律同时起作用 ②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③两定律均为真核生物细胞核基因在有性生殖
单
先天性聋哑
基
常染色体显性: 并指、软骨发育不全
因 遗
X 染色体隐性:红绿色盲、血友病
传 X 染色体显性:抗维生素 D 佝偻病
病
Y 染色体遗传病: 外耳道多毛症
(2)多基因遗传病:原发性高血压、唇裂、无脑儿
(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21 三体综合征、性腺发育
不良
精选ppt
4
2.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精选ppt
8
3.伴性遗传符合遗传规律 (1) 性染色体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也会分离, 同样遵循分离定律;同时与其他非同源染色体自 由组合,因此性别这种性状也会和常染色体上基 因所控制的性状发生自由组合现象。 (2) 涉及性染色体同源区段的基因时,可以以常 染色体基因的思考方式来推导计算,但又不完全 一样,如 XbXb 和 XBYb 组合方式的子代中该性状 仍然与性别有关系。
考点一 两大遗传定律的内容整合 1.有关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精选ppt
6
2.两大遗传定律的应用
(1) 由于基因的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
础,因此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
问题,分别按分离定律分析,然后再将分析结果
组合并乘积,即“分解——组合——乘积”,便
可得到自由组合的相应结果或结论。
(2) 9∶3∶3∶1 是两对相对性状自由组合出现的
精选ppt
11
(3)为了验证(1)中的结论,可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 对实验 1 得到的 F2 植株授粉,单株收获 F2 中扁盘 果实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得到 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所有株系中, 理论上有 1/9 的株系 F3 果形均表现为扁盘,有 ________的株系 F3 果形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扁 盘∶圆=1∶1 ,有__________的株系 F3 果形的表 现型及数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的传递规律精选ppt
2
三、几种伴性遗传类型的比较
伴 X 隐性遗传
伴 X 显性遗传 伴 Y 染色体 遗传
①女性患者的父、 ①男性患者的母、
传递 子一定为患者 女一定为患者 患者的父亲和
规律 ②正常男性的母、 ②正常女性的父、 儿子一定患病
女一定正常
子一定正常
遗传 特点
患者中男性多于 女性 ;隔代遗传,
精选ppt
12
解析 (1)根据 F2 的性状分离比,可以推断果形的 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 定律。 (2)由实验 1、2、3 的 F1 及 F2 的表现型可知,当同 时具有基因 A 和 B 时,南瓜才表现为扁盘形;只具 有 A 或 B 时,表现为圆形;不具有 A、B 时,表现 为长形。即圆形南瓜的基因型为 A__bb 和 aaB__ (AAbb、Aabb、aaBB、aaBb),扁盘南瓜的基因型 为 A__B__(AABB、AABb、AaBB、AaBb),长形 南瓜的基因型为 aabb。
精选ppt
10
(1)南瓜果形的遗传受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 循__________________定律。 (2)若果形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 A、a 表示,若 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 A、a 和 B、b 表示,以此 类推,则圆形的基因型应为____________,扁盘的 基因型应为____________,长形的基因型应为____ ______。
究由以往的描述推进到了定量分析。
4.严密地使用了 假说—精选演ppt绎 法。
1
二、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比较
规律 项目 研究的相对性状
分离定律 一对
自由组合定律 两对或两对以上
控制性状的 等位基因 等位基因与染
一对
两对或两对以上
位于 一对同源 分别位于两对或两对以上同源
色体的关系
染色体上
染色体上
(1)遗传咨询:判断是否患病→分析遗传病的 传递方式 →推算后代的再发风险率→建议和提 出防治对策 。
(2)产前诊断:羊水检查、 B超检查 、孕妇血细 胞检查、 基因诊断 。
3.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意义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就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
全部DNA序列 ,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
精选ppt
5
高频考点整合
第二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 主干知识回扣
一、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1.选材恰当
选择 完全自花受粉的豌豆 是成功的前提。
2.研究方法由简到繁
先通过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发现源自分离定律 ;再通过两对及两对以上的性状 的研究,发现了
自由组合定律 。
3.科学的运用数学统计原理
使用数学统计的方法研究生物遗传,把遗传的研
表现型比例,题干中如果出现附加条件,可能会
出现 9∶3∶4;9∶6∶1;15∶1;9∶7 等比例,
分析时可以按两对相对性状自由组合的思路来
考虑。
精选ppt
7
科目三考试 科目3实际道路考 试技巧、视频教程
科目四考试 科目四模拟考试题 C1 科目四仿真考试
患者中 女性 多于 男性 ;连续遗传
交叉遗传
患者全为男 性,连续遗传
实例 红绿色盲、血友病 抗维生素 D 佝偻病 外耳道多毛症
说明 在一系谱图中符合上述部分情况时仍有可能不是伴性
遗传,还要参照题干其他信息进行判断。
精选ppt
3
四、人类遗传病的类型、监测及预防
1.人类遗传病的类型
常染色体隐性:白化病、苯丙酮尿症、 (1)
精选ppt
9
训练 1 (2010·全国理综Ⅰ,33)现有 4 个纯合南瓜 品种,其中 2 个品种的果形表现为圆形(圆甲和圆 乙),1 个表现为扁盘形(扁盘),1 个表现为长形(长)。 用这 4 个南瓜品种做了 3 个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 1:圆甲×圆乙,F1 为扁盘,F2 中扁盘∶圆∶ 长=9∶6∶1 实验 2:扁盘×长,F1 为扁盘,F2 中扁盘∶圆∶ 长=9∶6∶1 实验 3: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分别对上述两个 杂交组合的 F1 植株授粉,其后代中扁盘∶圆∶长 均等于 1∶2∶1。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