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地理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地球上的大气是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为了方便大家复习,接下来小编为你整理了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一起来看看吧。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1. 大气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2. 大气受热过程及温室效应大气受热过程⑴太阳辐射能传播的过程中部分被大气吸收或反射,大部分到达地面,并被地面吸收。
⑵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增温,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
⑶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大气温室效应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向上的部分散失到宇宙空间,向下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把热量归还给地面。
①多云的阴天夜晚气温不会太低是因为云层厚大气逆辐射强。
②十雾九晴:晴天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空气中的水汽易凝结成雾滴。
③青藏高原光照强但热量不足的原因:青藏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少,光照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
三、大气水平运动风类型成因风向特点高空大气中的风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的风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气压带和风带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 三圈环流记气压带、风带名称及各风带的风向气压带名称分布成因气流运动对气候的影响赤道低压带0附近热力作用受热膨胀上升高温多雨副热带高压带南北纬30附近动力作用受空气重力作用下沉炎热干燥副极地低压带南北纬60附近动力作用冷暖气流相遇,暖气流抬升温和湿润极地高压带南北纬90附近热力作用冷却下沉寒冷干燥风带风向对气候的影响北半球南半球低纬信风带东北风东南风炎热干燥中纬西风带西南风西北风温暖湿润极地东风带东北风东南风寒冷干燥2.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导致气压带、风带也随季节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二、北半球冬夏季节气压中心1. 北半球冬夏季节气压中心分布亚洲大陆太平洋七月: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亚洲低压(又称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西太平洋副高对我国夏季天气影响显著)一月: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亚洲高压(又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对我国冬季天气影响显著)阿留申低压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季风环流成因风向气候类型分布范围东亚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月西北风;7月东南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温带季风气候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北回归线以南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南亚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1月东北风;7月西南风热带季风气候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3. 副热带高压与我国的降水和旱涝副热带高压对我国雨带位置的影响4-5月(春末)雨带位于华南,华北出现春旱;6月(夏初)长江中下游梅雨;78月雨带移至华北、东北地区, 此时长江中下游受副高控制出现伏旱。
(完整版)地球上的大气必背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10.常见热力环流:城市风、海陆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山谷风等 11.等压面的判读
①垂直递减:同一地点,随着高度增加气压降低。 ②“高凸低凹”:因地面冷热不均,导致同一水平面出现气压差异,进而使等压面
6. 气温垂直分布
1
①一般规律 正常情况下,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海拔每升高 100 米,气温下降 约 0.6℃,但在下垫面性质、季节、气象等因素影响下,会发生一些变化 ②逆温现象 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或 者地面上随高度的增加,降温变化率小于 0.6℃.称为逆温。 ③逆温现象与大气污染 逆温层的存在,造成对流层大气局部上热下冷,大气层结 构稳定,阻碍了空气垂直运动的发展,使大量烟尘、水汽凝结物等聚焦在它下面, 易产生大雾天气,使能见度变坏,尤其是工业区上空,凝结核多,易产生雾霾天气, 有的甚至还造成严重大气污染事件,如光化学烟雾等 7.热力环流形成:太阳辐射(能量来源)→近地面冷热不均(根本原因)→气流的 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近地面和高空在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直接原因)→大 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热力环流
2. 气压带、风带的名称、位置和成因: ①气压带、风带的名称、位置
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气压带高低 分布;气压带、风带南北对称分布。
③气压带、风带的成因分析: 赤道低压带、极地高压带热力原因形成; 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动力原因形成。 风带在高低气压带之间,水平气压梯度力 从高压吹向低压,地转偏向力偏转后形成。 3. 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判断季节 气压带、风带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 变化,就北半球而言,气压带、风带位置大致是 北移,冬季南移。
人教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平流层中的臭氧主要吸收波长较短的紫外线。
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的反射作用最强。
所以,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的气温不会太高。
散射作用:散射可以改变太阳辐射的方向,所以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是明亮的。
蓝紫光最容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通过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保持热量,然后通过大气逆辐射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
3.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1)睛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导致昼夜温差大。
因此,深秋至第二年早春,霜冻多出现有睛朗的夜里。
(2)秋冬季节,北方农民常用人造烟幕的办法来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地面的农作物免遭冻害。
二、热力环流1.概念: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2.形成:冷热不均(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空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注:高气压、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上气压高低状况。
3.理解热力环流应注意的问题:①近地面受热,气流上升,形成低压(气温高则气压低),高空则形成高压;近地面冷却,气流下沉,形成高压(气温低则气压高),高空则形成低压。
②在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③同一水平面,高压区等压面上凸,低压区等压面下凹(凸高凹低)实例:气压值B=C=E气压值A>B,E>D (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所以,气压值A>D4.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①海陆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的大气运动形式。
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升温快,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气压降低(高空气压升高),形成“海风”;夜晚情况正好相反,空气运动形成“陆风”,(白天海风,夜晚陆风)②山谷风: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强烈增温,导致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
高中地理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归纳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大气的组成及氮、氧、二氧化碳、水汽、臭氧和固体杂质等主要成分的作用低层大气组成:稳定比例的干洁空气(氧氮为主)、含量不稳定的水汽、固体杂质氮--生物体基本成分氧--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原料;保温作用臭氧--地球生命保护伞,吸收紫外线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杂质:凝结核二、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对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②大气对流运动显著③天气复杂多变2.平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②大气平稳有利于高空飞行③包含臭氧层三、大气的受热过程1、根本能量源:太阳辐射(各类辐射的波长范围及太阳辐射的性质--短波辐射)2、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热力作用)--太阳晒热大地,大地烤热大气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三种形式及各自现象(用实例说明)吸收(选择性臭氧-紫外线、CO-红外线)、2散射(有一点选择性小颗粒优先散射短波光-兰紫光)、反射(无选择性云层)影响削弱大小的主要原因:太阳高度角(各纬度削弱不同)4、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了解地面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大气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保温作用的过程:大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图示及实例说明--如霜冻出现时间;日温差大小的比较)保温作用的意义:减少气温的日较差;保证地球适宜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5、太阳辐射(光照)的影响因素:纬度、天气、地势、大气透明度、太阳高度四、热力环流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各纬度之间;海陆之间)2、大气运动形式:最简单形式:热力环流(图示及说明);举例:城郊风;海陆风;季风主要原因3、热力环流分解:冷热不均引起大气垂直运动4、水平气压差:水平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5、形成风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压差(或水平气压梯度力)6、影响风的三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表磨擦力风向的决定:1力风(理论风)--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2力风(高空风)--平行于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3力风(实际地表风)--斜穿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7、风向:1、风向-—风来的方向;2、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确定风向①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并且由高压指向低压,若是曲线垂直于切线②确定地转偏向力方向: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无偏转③近地面受磨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高空大气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两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近地面的风,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磨擦力三力的共同影响,风向斜交于等压线8、三种局地热力环流:白天(郊区→城市、海风、谷风) 夜晚(城市→郊区、陆风、山风)9.热力环流的性质特点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成为热力环流。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大气的组成及氮、氧、二氧化碳、水汽、臭氧和固体杂质等主要成分的作用低层大气组成:稳定比例的干洁空气(氧氮为主)、含量不稳定的水汽、固体杂质氮--生物体基本成分氧--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原料;保温作用臭氧--地球生命保护伞,吸收紫外线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杂质:凝结核二、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对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②大气对流运动显著③天气复杂多变2.平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②大气平稳有利于高空飞行③包含臭氧层三、大气的受热过程1、根本能量源:太阳辐射(各类辐射的波长范围及太阳辐射的性质--短波辐射)2、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热力作用)--太阳晒热大地,大地烤热大气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三种形式及各自现象(用实例说明)吸收(选择性臭氧-紫外线、CO2-红外线)、散射(有一点选择性小颗粒优先散射短波光-兰紫光)、反射(无选择性云层)影响削弱大小的主要原因:太阳高度角(各纬度削弱不同)4、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了解地面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大气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保温作用的过程:大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图示及实例说明--如霜冻出现时间;日温差大小的比较)保温作用的意义:减少气温的日较差;保证地球适宜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5、太阳辐射(光照)的影响因素:纬度、天气、地势、大气透明度、太阳高度四、热力环流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各纬度之间;海陆之间)2、大气运动形式:最简单形式:热力环流(图示及说明);举例:城郊风;海陆风;季风主要原因3、热力环流分解:冷热不均引起大气垂直运动4、水平气压差:水平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5、形成风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压差(或水平气压梯度力)6、影响风的三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表磨擦力风向的决定:1力风(理论风)--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2力风(高空风)--平行于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3力风(实际地表风)--斜穿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7、风向:1、风向-风来的方向;2、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确定风向①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并且由高压指向低压,若是曲线垂直于切线②确定地转偏向力方向: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无偏转③近地面受磨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高空大气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两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近地面的风,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磨擦力三力的共同影响,风向斜交于等压线8、三种局地热力环流:白天(郊区→城市、海风、谷风)夜晚(城市→郊区、陆风、山风)9.热力环流的性质特点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成为热力环流。
人教版 新教材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的组成一、大气的组成1、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了解)2、干洁空气(掌握)⑴、概念:低层大气中除去水汽和杂质以外的混合气体⑵、干洁空气成分体积分数:N₂ 78%,O₂ 21%,0.93% 氩气,0.038% CO₂, 0.032% 杂气⑶、组成成分的作用①氧(O):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②氮(N):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③二氧化碳(CO₂):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具有保温作用;④臭氧(O₂):大量吸收紫外线,使大气增温,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
3、水汽和杂质水的相变:水的三种状态之间的转化(了解)⑴、作用:①含量少,但在天气变化中扮演重要角色,产生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②伴随着热量的吸收和释放,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温度;③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⑵、降水的条件:①水汽②凝结核③温度(了解)二、人类活动与大气(了解)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正在不断的改变着大气的成分和含量。
1、体现:大量污染物的排放(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和对森林的乱砍乱伐2、实例:①温室效应形成过程及其影响(掌握)化石燃料燃烧和植被砍伐-CO₂增多-气温上升-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②臭氧空洞危害:使得大量的紫外线穿越大气层,进入近地面,严重威胁各种生物的生命安全。
臭氧空洞发生在南北两极或极地上空3、氧气含量对人体产生的影响(了解)适当的缺氧环境利于激发运动员的运动潜能,但含氧量太低会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大气的垂直分层(全部掌握)一、大气的垂直分层1、分层: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2、分层依据:温度运动状况密度二、各垂直分层的的特点1、对流层⑴、范围:平均厚度:12Km,低纬度:17-18Km,中纬度:10-12Km,高纬度:8-9Km。
⑵、气温垂直变化:随高度升高而降低,顶部气温将至-60℃;对流层大约高度每升高1000米,气温降低6℃⑶、大气运动状况:上冷下热,对流运动显著⑷、密度气压:密度大、气压大⑸、水汽尘埃:集中了大气圈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大气的污染物也集中于此层。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学好地理不但有利于考试取得良好的成绩,更关键的是对任何一个人的人生之路都有深远的影响,为大家推荐了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锋面天气系统的特点(1)概念:两种性质不同气团之间的交界面(2)锋面的特点:①狭窄倾斜的过渡地带;②两侧温度、湿度差别大;③附近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3)锋面系统的分类及天气注意:①冷锋过境雨区在锋后,出现雨雪、降温天气。
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骤降,天气转晴;②暖锋过境雨区在锋前,多为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天气系统的特点低压或气旋,高压或反气旋,分别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
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
由于低压(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形成云雨天气,而高压(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形成晴朗天气。
(1)低压(气旋)系统气旋的气流在水平方向上从四周流向中心,使气旋中心的空气在垂直方向上被迫上升。
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其中所含水汽容易成云致雨。
所以每当气旋过境时,云量就会增多,常常出现阴雨天气。
夏秋季节,在我国东南沿海经常出现的台风,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
(2)锋面气旋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称为锋面气旋。
锋面气旋是我国中高纬度地区常见的天气系统,冬半年在我国东部地区十分常见,除整体自西向东移动外,还应注意比较冷锋与暖锋的移动速度。
如果冷锋移速较快,则冷锋附近形成较窄的雨区,并伴有大风降温;暖锋雨区较宽,持续时间也较长。
若冷空气势力很强,冷锋便追赶暖锋,直至暖空气完全被抬升,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被冷气团占据,气温明显下降,云和降水逐渐消失,天气以冷、晴、干为主。
一般气旋是辐合上升系统,特别是锋面上气流上升更为强烈,常常产生云、雨,甚至有暴雨、雷雨、大风天气。
一个成熟的锋面气旋的天气模式是,气旋的前方是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气旋的后方是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的降水天气,气旋的中部(两锋之间)是暖锋控制下的晴朗天气。
地理必修一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复习笔记资料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1.大气的受热过程〔1〕根本能量来源:太阳辐射〔短波辐射〕;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地面辐射〔长波辐射〕〔2〕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热力作用〕——“太阳热大地〞,“大地热大气〞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散射,反射。
a.吸收: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
b.散射:具有选择性,波长较短的蓝紫光最容易被散射。
如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蓝光被空气分子散射〕;旭日、夕阳、朝霞呈橘红色〔早晚时,太阳光线穿过大气层的间隔较远。
在到达地面之前,蓝紫光绝大部分被散射了,最后进入人们视野的只有红、橙、黄等波长较长的的光〕。
c.反射:不具选择性。
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夜晚,多云时气温比晴天高〔属于大气的保温作用〕。
影响削弱大小的主要原因:太阳高度角〔各纬度削弱不同〕。
太阳高度角越小,光线穿过大气层到达地面的途径越长,被削弱得也越厉害。
②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还大地〞保温作用的过程:大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保温作用的意义:减小气温的日较差〔白天,大气削弱太阳辐射,地面获得热量减少,使白天地球外表温度不至于过高;夜晚,大气把吸收的地面辐射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还给地面,减少地面热量的损失,使夜晚地球外表温度不至过低〕;保证地球适宜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2.热力环流〔1〕大气垂直运动和程度运动的成因①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各纬度之间;海陆之间〕②大气运动形式——最简单形式:热力环流;a.热力环流分解:冷热不均引起大气垂直运动→程度气压差→程度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b.等压线:受热地区—近地面向下凹,高空向上凸;冷却地区—近地面向上凸,高空向下凹。
可以用“热胀冷缩〞来记忆,即受热地区两等压线的间隔胀得较远,冷却地区两等压线间隔缩得较近(如右图)。
其中,气压值大小排序为A>B>C>D〔注:同一平面,气流总是从气压高处流向气压低处;竖直方向上,气温和气压总是越向上数值越低〕c.举例: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①城市风:城市生活、消费释放大量的认为热,使城市气温高,空气上升,与郊区下沉气流形成城市热力环流〔注意城市风不随昼夜而变化〕②海陆风: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增温快,气温比海洋高,空气膨胀上升,高空空气由大陆流向海洋;而海洋上因升温慢、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高气压,近地面空气由海洋流向大陆,形成海风。
(完整版)必修一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最全面)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2.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2.1.1、大气的受热过程1.能量来源(两个来源)(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
(2)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地面。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包括吸收和反射。
3.受热过程太阳短波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地面被加热并以地面长波辐射的形式射向大气⇨大气增温4.影响地面辐射大小(获得太阳辐射多少)的主要因素:纬度因素,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不同,导致地面受热面积和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路程长短,是影响的主要因素,同时,它的大小受下垫面因素(反射率)和气象因素等的影响。
5.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是长波辐射。
6.大气逆辐射并不只在晚上存在。
7.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1)解释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温室气体排放增多--吸收地面辐射增多--气温升高--全球变暖(2)在农业中的应用: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利用烟雾防冻;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糖分积累。
【昼夜温差的比较】晴天温差大于阴天,陆地温差大于海洋。
2.1.2热力环流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形成原因:地面冷热不均。
地面间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水平气压差是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2.形成过程地面间冷热不均--空气的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特别提醒】(1)气压高低是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高低而言的。
(2)在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的增加尔减小。
(3)大气的垂直运动是地面冷热不均造成的,并非由气压差异造成的。
(4)大气的水平运动称为风,风总是由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
3、热力环流的应用海陆风使海冰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
【“巴山夜雨”、逆温】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
《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
《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地球上的大气是指环绕在地球表面周围的气体层,它对地球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对地球上的大气的知识点总结:1.大气的组成:大气主要由氮气、氧气和少量的其他气体组成。
氮气占据大气的78%,氧气占21%,其余1%包括氩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2.大气的层次结构:大气可以分为四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热层。
对流层从地球表面向上延伸约16公里,其中包含了大部分的气象现象。
平流层在对流层之上,高度达到50公里。
中间层在平流层之上,高度约50至80公里。
热层是最外层,曾发生过国际空间站的所在地。
3.大气的压强和密度:大气的压强随着海拔的增加而递减。
海拔越高,大气压强越低。
密度也随着海拔的增加而递减,因为高海拔区域的空气分子间的距离大。
4.大气的功能:大气具有多种重要功能,包括调节温度、保护地球表面、维持水循环、吸收紫外线和提供氧气。
5.大气的温度变化:随着海拔的增加,大气的温度也会降低。
这是因为大气主要通过辐射和对流来吸收和释放热量,而随着海拔的上升,大气中的气压和密度降低,无法足够地吸收和保持热量。
6.大气环流系统:大气环流系统是地球上大气运动的一种模式。
它被分为三个主要的环流带:极地环流带、副热带环流带和赤道环流带。
这些环流带不断地向东移动,因为地球的自转造成了科氏力,将气体偏离了原本的运动轨迹。
7.大气中的水循环:大气起到了维持地球水循环的重要作用。
水蒸气从海洋、湖泊和植被中蒸发,形成了云和降水。
降水可以是雨、雪、冰雹等形式,而这些降水又会回到地表或地下水循环中。
8.大气中的污染物:人类活动产生的大量污染物会进入大气中,包括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
这些污染物对大气质量和健康造成了威胁,如酸雨、臭氧空洞、全球气候变化等问题。
9.大气的物理特性:大气具有透明、可压缩、可混合、可对流和发光等特性。
它可以传播和折射光线,使得我们能够看到远处的物体。
地理高一知识点大气
地理高一知识点大气地理高一知识点:大气地球上的大气是地球固有的物质,在地球表面的周围呈现出环绕状。
地球的大气主要由气体组成,包括氮气、氧气、水蒸气和稀有气体等。
大气对地球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的生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讨论大气的组成,大气层的结构以及大气的功能。
一、大气的组成1. 氮气:占大气总体积的78%,是大气中最主要的成分。
氮气对维持地球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并参与了生物体的新陈代谢过程。
2. 氧气:占地球大气的21%,是大气中的第二主要成分。
氧气对生物的呼吸过程至关重要,促进了生物体的能量代谢。
3. 水蒸气:水蒸气在大气中的含量因气温和湿度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水蒸气不仅对地面的降水形成具有重要影响,还参与了地球的水循环过程。
4. 稀有气体:包括氩气、二氧化碳、氖气、氦气等成分。
这些稀有气体在大气中所占比例较小,但也对一些生物体或大气环境有着一定的影响。
二、大气层的结构地球的大气层可以分为四个主要层: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和电离层。
1. 对流层:位于地球表面上层,高度约为0-15公里。
大气压强逐渐减小,气温逐渐下降。
这一层的大气组成与气象现象关系密切,包括云、雨、雾等。
2. 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高度约15-50公里。
该层的气温随着海拔的上升而逐渐升高,同时大气压强也在逐渐减小。
3. 臭氧层:位于平流层之上,高度约50-80公里。
该层大气中含有很高浓度的臭氧,能有效地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生物免受紫外线辐射的伤害。
4. 电离层:位于臭氧层之上,高度约80公里以上。
该层的大气中含有大量的电离气体,对无线电波的传播和反射起着重要作用。
三、大气的功能1. 保护功能:大气层能够吸收大部分太阳辐射和宇宙射线,避免它们直接对地球表面造成伤害,从而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
2. 调节功能:大气层能够调节地球表面的温度,避免温度的急剧波动,为生物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生存环境。
3. 光合作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这一过程能够产生氧气,并吸收二氧化碳,维持大气中的气体组成平衡。
高一地理大气的知识点
高一地理大气的知识点高一地理:大气的知识点引言:地理学是一门涉及地球和其独特系统的学科,其中大气是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深入探讨高一地理课程中与大气相关的知识点,从大气的组成、结构、气候和气象等方面进行解析。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大气环境和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一、大气的组成大气是地球固体地壳与太空之间的气体层,主要由氮气(78%)、氧气(21%)、氩气(0.93%)以及一小部分二氧化碳、水蒸气等组成。
这种气体组成为地球提供了生命所必需的氧气和环境稳定性。
二、大气的结构大气按照气压变化与海拔的关系,可以分为不同层次: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
对流层是最低的一层,也是大气中的活动层,包含了大部分的水蒸气和天气现象。
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飞机通常在这一层航行。
中间层和热层主要是由臭氧层主导,起到屏蔽来自太阳的紫外线的作用。
外层则是最外面的一层,与太空相邻。
这种结构使地球能够保持大气层的稳定性,并维持地球上的生命。
三、气候与气象气候与气象是大气科学的两个重要分支。
气候是指长期的大气条件,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量等因素,以及它们的季节变化模式。
气候通常以地球各地不同的气候带进行分类,如寒冷气候带、温带和热带气候带。
气象则是对大气短期和瞬时状态的研究,包括天气预报、气象变化和气象灾害等。
通过研究气候和气象,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适应不同气候和天气条件下的生活。
四、大气污染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大气污染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大量的污染物的排放导致了空气质量的恶化,并引发了许多健康问题。
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臭氧和颗粒物等。
这些污染物的排放来源主要是工厂、交通工具和能源消耗。
因此,减少大气污染对环境的保护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五、大气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大气对于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需物质。
同时,大气中的水蒸气也是水循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供给了植物和动物所需的水分。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地球上的大气)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地球上的大气)(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地球上的大气)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有地球与地图、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等,这部分内容偏重于理解今天本店铺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地球上的大气),接下来随着本店铺一起来看看吧!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地球上的大气)目录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 大气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2. 大气受热过程及温室效应大气受热过程⑴太阳辐射能传播的过程中部分被大气吸收或反射,大部分到达地面,并被地面吸收。
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_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2.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地球大气的根本能量来源:太阳(短板)辐射。
2、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地面(长波)辐射。
3、大气受热过程:(1)太阳辐射:大气吸收少部分,部分射向宇宙空间;地面增温。
(2)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大部分,部分射向宇宙空间;大气增温。
(3)大气辐射:大气辐射中部分向上射向宇宙空间;大气辐射中大部分向下,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4、应用: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温室气体排放增多,吸收地面辐射增多,气温升高。
二、热力环流1、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2、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
(1)高气压、低气压是针对同一水平面而言。
(2)垂直方向,海拔越高,气压越低;近地面和高空气压高低相反;等压面上凸是高气压,下凹是低气压。
3、三种常见的热力环流:环山谷风、城市风、海陆风(白天吹海风,晚上吹陆风。
原因:白天陆地比海洋升温快,晚上陆地降温比海洋快)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风向:风的来向。
高压→ 低压。
高空中的风:受水平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的风:受水平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共同作用,风向与等压线成夹角。
(1)水平气压梯度力:它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方向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
(2)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
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
(3)摩擦力:既改变风向,又改变风速。
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可以减小风速。
2、风速:等压线密集,风速大。
2.2气压带和风带一、气压带和风带1、大气环流: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由高低纬度热量差异、地转偏向力、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
)2、单圈环流:由于高低纬度热量差异形成。
3、三圈环流:由于高低纬度热量差异、地转偏向力形成。
高一地理《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一、大气的组成大气=干洁空气+水汽+杂质干洁空气:低层大气中除去水汽和杂质以外的混合气体。
干洁空气主要成分:氮气(含量78%,N元素是生物体基本元素)氧气(含量21%,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须的物质)二氧化碳(①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②是温室气体,具有保温作用)臭氧(吸收紫外线,地球生物的保护伞)。
水汽:水的相变,产生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同时伴随着热量的吸收和释放,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
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大气中水汽和杂质的含量因时因地而异)。
非洲运动员田径项目成绩优异原因: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中含氧量低,有利于激发运动员的潜能。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对流层】对流层高度因纬度而异,低纬度地区较高纬度地区更高---原因:低纬度地区受热多,对流旺盛,对流层所达高度就高。
对流层特点:①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递减(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直接热源②空气对流运动显著---该层大气上冷下热(上冷下热是对流运动的前提)③天气现象复杂多变---集中了整个大气圈质量的四分之三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对流运动易成云致雨逆温:在对流层,气温垂直分布的一般情况是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但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称为逆温。
逆温的影响(先只做了解即可,在其他部分都记住的基础上再识记该部分):积极:①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因为沙尘暴发生的条件是大风、沙尘、强对流运动;②逆温出现在高空,对飞机的飞行极为有利。
因为飞机在飞行中不会有大的颠簸,飞行平稳。
同时,万里晴空提高了能见度,使飞行更加安全;③逆温是一种气候资源,可应用于谷物种植,提高产量及质量。
逆温层的出现有利于保持温暖湿润的局地气候,而冬季逆温层有利于生物越冬。
消极:①出现多雾天气。
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密切的关系,它使能见度降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甚至造成交通事故;②加剧大气污染。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1)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2.大气的垂直分层高度温度大气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高层大气2000-3000千米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平流层50-55千米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平流运动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行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对流运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二、大气的受热过程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是很高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①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截留热量而增温,由于大气对于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比较差,但是对于地面长波辐射吸收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气吸收②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种,方向朝向地面,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三、大气的热力状况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从图中可以看出,近地面等压线向低压方向(向下)弯曲,高空等压线向高压方向(向上)凸起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影响因素: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则风力越大在单一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风向垂直等压线,指向低压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在三个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方向.四、全球性的大气环流 1、三圈环流①在地表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南北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夏季向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汇总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汇总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一、大气的组成1.大气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1)干洁空气①氧气,约占21%,氧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②氮气,约占78%,氮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③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④臭氧,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使大气增温;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
(2)水汽:水的相变,产生了云、雨、雾、雪等一系列天气现象;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
(3)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影响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大气,会影响大气的成分和含量,产生大气污染。
(1)大气污染: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等。
(2)全球变暖: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土地利用的变化(主要是毁林)。
(3)臭氧层空洞:大量使用氯氟碳化物等消耗臭氧层的物质。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1.对流层(1)高度: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
(2)特点及成因: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②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对流层的大气上部冷、下部热。
③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
—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集中在该层。
2.平流层(1)高度:对流层顶部至50-55千米高空。
(2)特点及成因:①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而增温。
②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
—平流层的大气上部热、下部冷。
③天气晴朗,无云无雨,能见度好。
—水汽、杂质少。
④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大气稳定,利于高空飞行。
3.高层大气(1)高度:平流层顶部到2000-3000千米的高空。
(2)特点及成因:①气温随高度先降低后增加。
②空气密度很小。
③在80-120千米的高空,有流星现象。
在80-500千米的高空,有若干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
《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知识要点]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1、大气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1)大气是地球的保护层,使地球表面的热量变化不至于过剧烈,并使地表少受外天体的撞击。
(2)大气是天气变化的物质基础,同时大气对水的循环、地表形态等都起着重大影响。
(3)大气是生物和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地球上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大气。
2、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成分含量作用干洁空气氮(N2)约占78%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2)约占21%一切生物维持生命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2)很少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对地面有保温作用臭氧(3)很少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保护地面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
水汽很少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也能吸收地面辐射,起保温作用。
固体杂质很少作为凝结核,促成水汽凝结3、大气的垂直分层层次高度特点形成原因对流层①低纬17-18千米②中纬10-12千米③高纬度8-9千米①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平均气温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②空气对流运动显著③天气现象复杂多变①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直接自地面,因此离地面愈高的大气,受热愈少,气温愈低②对流层上部冷下部热,有利于空气的对流运动平流层从对流层顶到0-千米高度的范围①气温起初不随高度变化或变化很小,到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迅速上升②上部热,下部冷,大气稳定,不易形成对流,大多以水平运动为主。
水汽含量极少,能见度好,天气晴朗,对高空飞行有利平流层气温基本上不受地面的影响,到30千米以上,平流层中的臭氧层中的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而使气温升高中间层从平流层顶到8千米高度的范围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降低②上部冷、下部暖,空气的垂直对流运动相当强烈,又称高空对流层因为这一层几乎没有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的缘故电离层从中间层顶到800千米高度的范围①气温随高度增加上升很快②大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该层中的大气物质(主要是氧原子)吸收了所有波长小于017微米的太阳紫外线的缘故散逸层电离层顶以上的大气一些高速度运动的空气质点,经常散逸到星际空间去,是地球大气向星际空间过渡的层次受地球引力场的束缚很弱二、大气的热状况1、太阳辐射(1)太阳辐射的概念:太阳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称为太阳辐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地理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
知识摘要
1. 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作用;大气的垂直分层及特征。
2. 大气的受热过程;全球性大气环流及气压带风带。
3. 大气运动,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
4. 常见的天气系统,副热带高压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伏旱。
知识结构
一、大气的成分
1、干洁空气:氮、氧、二氧化碳、臭氧
2、水气
3、固体杂质
二、大气圈的结构
1、对流层
2、平流层
3、高层大气
三、大气运动的原因
1、根本原因:冷热不均
2、水平运动直接原因: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
3、水平运动原动力:水平气压梯度力
四、大气水平运动受力
1、水平气压梯度力:决定原始风向、风速
2、地转偏向力: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
3、摩擦力:改变风向,减小风速
五、大气环流
1、三圈环流的形成和分布:低纬、中纬、高纬
2、季风环流
(1)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2)分布:东亚:温带季风气候;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六、海陆分布影响环流
1、北半球气压带呈块状分布
(1)一月,大陆上是高压,海洋上是低压
(2)七月,大陆上是低压,海洋上是高压
2、南半球气压带呈带状分布
七、常见天气系统
1、锋面
(1)冷锋
(2)暖锋
(3)准静止锋
2、气旋与反气旋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