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道考察报告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昌市旅游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旅游开发部广东增城绿道考察报告

绿道译自英文单词“greenway”,来源于greenbelt和parkway。Green 意指自然或半自然植被;way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通道。这是绿道的2个重要特征。绿道建设起源于六十年代的美国,在景观生态学中,绿道属于廊道(corridor)范畴(Forman & Godron)。(英语释义来自于百度百科)人们对于这种特殊的廊道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例如保留自然特征的河流廊道、城市河岸的带状公园和城市道路两侧的立体绿化带等。植被组成以乡土自然植被为主。

“绿道”在著作《美国的绿道》中这样定义:绿道是连接公园、自然保护地、名胜区、历史古迹等与高密度聚居区之间的开敞空间纽带。它可能沿着河滨、溪谷、山脊线等自然走廊,或是沿着用作游憩活动的废弃铁路线、沟渠、风景道路等人工走廊。绿道对于环境保护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人类干扰因素强烈的城市空间。

可能是过于强调概念,在国内来说对于“绿道”,或许很多人还觉得有些陌生,但只要去增城自行车绿道游玩过的游客,都会印象深刻,应广东省城乡规划院邀请,我司领导于繁忙的工作之余,组织了一次专门的调研考察活动,经广东省规划院安排,我司于21日组织了对于广东省增城市绿道与生态旅游的考察,“增城绿道”将白水寨、小楼人家、莲塘春色、增江画廊等核心景区及增江河沿岸风光、田园风光、山林风光和农家风光融入其中,绿道的沿途还规划设计了风格迥异的4种观光带和不同景观的8个主题路段,形成了“绿上添花”的独特景观。每隔3-5公里,林带就选择红、黄、蓝、紫、紫红、白等不同花色、不同花期的观花树种,游客眼前的花海树林四时不同,处处精彩。

从了解的情况上来看,增城绿道共分为三大类

郊野型绿道:指依托城市建成区、生态旅游景点周边的大块绿地、水体、连接道路和田野乡村所构建的生态走廊,其控制范围宽度一般不小于100m。

都市型绿道:指在城市建成区内,依托河道以及道路两侧的绿地构建形成供市民休闲活动的通道,其绿道控制范围宽度一般不小于20m。

生态型绿道:指连接景点、区域之间以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国道等路段以及河流、海岸沿线林带、绿化带为主体,贯通城乡的绿色廊道,其绿道控制范围宽度一般不小于200m。

增城市在项目的具体建设中,绿道慢慢的变成了一个载体,更多的作用于乡村生态游农家乐及生态旅游市场开发方面,增城也成立专门公司安达国旅做运营管理等,从形式上来看,

第一:增城没有照搬国外的经验模式,就绿道谈绿道。在满足绿道的公共开放空间功能的基础上,又把绿道建设与发展生态文明、提升产业层次、建设宜居城市结合起来了。

第二:绿道建设成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绿道建设与沿线村庄的改造升级结合,推动了基础设施向农村的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的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的传播。

第三:绿道变成了农民的“财道”。农民围绕绿道、服务游客,开设绿道驿站、农家旅馆、弄特产品市场,搞活了农村物业,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

增城绿道网按照广东省的总体规划部署,在广州市规划局的绿道建设规划基础上完成。重点依托青山绿地、河涌整治等工程建成的路网、水网和绿化带展开,我司所参观绿道路线,基本上沿着增江开发形成,串联沿线的人文、地理、生态景观。

从感观上来看,增城绿道是依托城市水体、交通线、城市空间格局以及历史文化主题形成的以供市民为主要功能的线性空间,具有景观、生态、游乐和文化遗产保护、社区建设等多重意义。

从市场开发角度来看,绿道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切入点,是加快乡村旅游基础建设、建设乡村旅游目的地、发展乡村旅游的重大战略在建设的过程中,注重于当地旅游因素的开发,对于旅游建设,也注重于旅游接待基础设施的建设,乡村

旅游的功能基本完善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就会增加很多机遇,抓住这个基调,不仅可以大大改善旅游的可进入性,而且可以进一步完善旅游乡村的住宿、餐饮、旅游公厕、停车场、农产品购物等配套功能,营造村容整洁卫生、村民文明友善的旅游环境,促进乡村旅游的快速健康发展。

绿道建设可以将城市文明带入农村,是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融合,推进城乡互动,实现以城带乡;可以增加农民的环保意识,开放意识、市场意识、服务意识和民主管理意识,促进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服务接待水平的提高,增强农民在发展乡村旅游中的主体意识,调动农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积极性。

下边针对我司目前所开展工作重点综述一下,区域绿道旅游功能及其对乡村旅游的作用

在增城,绿道成为多层面旅游交通,功能具体表现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旅游交通联系;连接并创造更多旅游有了的空间;促进配套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具体体现在生态、调通、设施、旅游、人居的区域廊道的多层面功能使用之中。

(1)旅游交通功能

(2)促进发展旅游房地产

(3)创造更多娱乐空间

(4)区域旅游环境保护

(5)促进旅游配套设施建设

在乡村生态游及旅游元素综合开发上,

增城实施思路是:一是在自驾车旅游大道两侧添加绿化廊道,

二是在山边、水边、村边、果园、田园等生态廊道内增加自行车、行人通道(路径),

三是在增江水道两岸绿上添花,

四是在各条绿道沿线增加标志标线和打造游憩节点,

五是加强三大绿道之间的衔接和换乘。规划2012年前完成三大绿道建设共500公里,其中自行车休闲健身游绿道200公里,增江画廊水上游绿道50公里。2009年,重点建设了从中部市区到北部白水寨风景区的自行车休闲健身绿道80公里。

在乡村生态游开发上面,增城的重点做法是,

一是注重因地制宜。以市区到白水寨为总体路线,结合已形成的村道、机耕路、堤围和果园便道,在田园、果园、山边、水边、村边蜿蜒穿行,切实保护好原生态森林、植被、水体,保护好历史民居和特色建筑,多在自然景观好、视野开阔的地方设置观景台、亲水平台等,尽量使自行车道与周边的自然景观相协调,体现了浓厚的增城地域特色。绿道的沿途还规划设计了风格迥异的4种观光带和不同景观的8个主题路段,形成了“绿上添花”的独特景观。

二是注重以藤结瓜。在天然的绿色生态廊道之中,以连结白水寨、小楼人家、莲塘春色、增江画廊等核心景区为主线,设计适当的路线,以及增江河沿岸风光、田园风光、山林风光和农家风光融入其中,将景点特别是农村居民点连结起来,通过城乡的联系纽带,将城市游客带入农村,给农民增收提供良好的机会。

三是注重造瓜连藤。尽量结合农村居民点和景点规划建设自行车游客服务中心和休息驿站,制订规划建设指引,每个驿站按照“五个一”标准进行建设:即一个能停放10至20辆车的停车场、一个能容纳20至40人休息的休息场所、一间规模适中的公共卫生间、一家精致美观的便民士多店、一块醒目美观的旅游指示牌。在驿站规划建设当中,因地制宜地配套运动单车、农家商铺、小型超市、旅游导向标识、医疗点等九大功能,我们所参观的荷塘人家驿站基本按此进行建设及经营。

四是属地建设。根据广东省规划院领导的介绍,增城市政府制定有关的规划建设技术标准和指引,将自行车道按行政区域位置分为不同路段,分别由荔城街、小楼镇、派潭镇全权负责本辖区内的建设任务,并将提供土地及清障任务分解到片、村、合作社,具体落实到户,形成镇、村、社三级联动的局面。

五是农民参与。在自行车道、休息驿站、游客服务中心建设的过程中,基本不新增建设用地,不向农民征地,少向农民租地,由政府负责补贴基本建设费用,由农村集体提供闲置、废弃土地或闲置房屋,建成后交由农村集体经营或者共同委托市场主体经营,公司领导也在驿站详询了有关驿站的工作人员及规划院带队领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