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运算律PPT课件四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运算律》课件

=16 ×30
=(25 ×4)×37乘法结合律
=480
乘法结合律
=100 ×37 =3700
练一练
根据乘法运算律,在 里填合适的数。 45×16= 16× 45
5×(14 × 9)=(5× 14 )× 9 (6×13)× 5)=13×( 6 × 5 )
课 堂 检 测 (教材第65页第1题)
再写几组这样的算式,算一算,比一比, 你有什么发现?
探究新知
(15×20)×45 =13500 15×(20×45)=13500
(15×20)×45 = 15×(20×45)
(35×15)×2 = 1050 35×(15×2)= 1050
(35×15)×2 = 35×(15×2)
探究新知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与第
690+174=864 583+68= 651 795+367=1162
690 + 174
864
583 + 68
651
795 + 367
1162
+
174 690
864
68 + 583
651
367 + 795
1162
课堂检测
(教材第58页第3题)
3. 38+76+24 =114+24
88+45+12 =133+12
2.用简便方法计算。 295+37+63
=295+(37+63) =295+100 =395
47+58+42+33
=(47+33)+(58+42) =80+100 =180
86+(14+79)
=(86+14)+79 =100+79 =179 18+(159+82)
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 运算律-精品教学课件(5课时)

哪两片树叶上数的和是100?连一连。
75
47
19
23
53
81
25
77
哪两片树叶上数的和是100?连一连。
75
47
19
23
53
81
25
77
右表是织金五小 四、五、六年级 的同学参加跳绳 比赛的人数。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29人 46人 54人
三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参加跳绳比赛?
29+46+54=
对口令
300+600=600+300
对口令
35+65=65+ 35
考考你
• 想一想,我们在哪用到过加 法交换律?
加法的验算:
876 + 150
1026
验算: 150 + 876
1026
可以用交换加数的方法验算加法。
跳长绳 踢毯子 跳短绳
56人 40人 60人
这三个项目 一共有多 少人参加?
18+45+55
我们来总结一下: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 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如果用字母a、b表示两 个加数,则可以写成:
a+b=b+a
我们来总结一下: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 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如果用字母a、b、c表示三个加 数,则可以写成:
(a+b)+c=a+(b+c)
第 六 单元
运算律
第 1 课时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参加跳长绳的有40人
参加踢毽子的有56人
从你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运算律》全部课件(共11课时)

灵活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时,就是要 善于发现“凑百”、“凑整”。同时,不一定用了运算律就 一定简便,如何简便要靠自己思考、选择。
新知探究
判断并说明,下面的等式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59+0=0+59 加法交换律
47+(30+8)=(47+30)+8 加法结合律
新知探究
判断并说明,下面的等式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跳绳和踢毽子的一共有多少人?
先算出跳绳的有多少人。 先算出女生有多少人。
(28+17)+23 = 45+23 = 68(人)
28+(17+23) = 28+40 = 68(人)
上面两道算式可以写成等式吗? (28+17)+23 = 28+(17+23) 可以
算一算,下面的算式之间能填等号吗?
(45+25)+16 = 45+(25+16)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课堂练习
3 先填空,再想想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1)53+ 36 + 6 4 = 53 + ( 36 + 64 ) (加法结合律)
(2) 48 + 27 + 62 = 27 + ( 48 + 62 )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3) 89 + 125 + 11 =( 89 + 11 ) + 125
=505+78
=75
=275
=583
课堂练习
简便运算。
1+3+5+7+9+11+13+15+17+19 =(1+19)+(3+17)+(5+15)+(7+13)+(9+11) =20+20+20+20+20 =100
新知探究
判断并说明,下面的等式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59+0=0+59 加法交换律
47+(30+8)=(47+30)+8 加法结合律
新知探究
判断并说明,下面的等式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跳绳和踢毽子的一共有多少人?
先算出跳绳的有多少人。 先算出女生有多少人。
(28+17)+23 = 45+23 = 68(人)
28+(17+23) = 28+40 = 68(人)
上面两道算式可以写成等式吗? (28+17)+23 = 28+(17+23) 可以
算一算,下面的算式之间能填等号吗?
(45+25)+16 = 45+(25+16)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课堂练习
3 先填空,再想想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1)53+ 36 + 6 4 = 53 + ( 36 + 64 ) (加法结合律)
(2) 48 + 27 + 62 = 27 + ( 48 + 62 )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3) 89 + 125 + 11 =( 89 + 11 ) + 125
=505+78
=75
=275
=583
课堂练习
简便运算。
1+3+5+7+9+11+13+15+17+19 =(1+19)+(3+17)+(5+15)+(7+13)+(9+11) =20+20+20+20+20 =100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运算律

什么叫加法交换律? 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 加法交换律。
你能用字母表示吗?
a+b=b+a
什么叫加法结合律?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 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你能用字母表示吗?
(a+b)+c=a+(b+c)
下列式子运用什么定律?
390+280=280+390
加法交换律
75+168+25 =168+75+25 加法交换律 =168+(75+25) 加法结合律 =168+100 =268
67+25+33+75 =67+33+25+75 加法交换律 =(67+33)+(25+75) 加法结合律
=100+100
=200
用简便方法计算
425+14+186
=425+(14+186
《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 计算》运算律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生动有趣的课程,搭配各个互动环节助理您教学成功
感谢所有辛勤付出的人民教师
我是口算小能手
25+75= 100 201+399= 600 235+115=350 150+390= 540 725+125= 850
123+177= 300 85+115= 200 324+76= 400 820+180= 1000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填一填:在下面的方框内填入一个合适的数, 使计算简便。
47+89+
计算下面各题,怎么简便就怎么计算。
北师大四年级上册运算律与简便计算(小学课件)

乘法分配 律 。
自主出题
自主出题:根据自己整理的运算律,出几道简 便计算的题目并计算,最好类型不重复。 小组交流:组内成员互相交流自己的题目,并 把计算过程讲给大家,有错误请改正。 全班交流:分享并说出简算的主要步骤。
你觉得哪种运算律最难? 计算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我当小法官
25×44 =25×40×4 =1000×4 =4000
谢谢!再见!!
34×12+34×56+ 34×32 130×38+130×61+ 130 89×128+12×128-128
乘法分配律不仅在一个乘法算式或两 个乘法算式中可以用,在三个或三个 以上的乘法算式中也可以用。
你有什么收获?
一看:数字及运算符号有哪些特点; 二想:用什么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三算:巧算妙算,提高计算能力。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
运算律与简便计算
比一比谁做的又对又快!
59+41+79= 179 25×4×13=1300
125×8= 1000
125×9×8= 9000
45×7+45×3= 450 321-25-75=221
数学,科学的皇后; 算术,数学的皇后。
——高斯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
运算律与简便计算
根据运算种类来分 分成两类
实践是检验理论 的唯一标准。
填空
①12+a= a +12,运用了 加法交换 律 。 ②Δ×35=35× Δ ,运用了 乘法交换 律 。 ③27+39+73+61=( 27 + 73 )+( 39 + 61 ),运 用了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 ④8×4×125= 4×( 8 × 125 ), 运用 了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 律 。 ⑤73×12+88×73= 73 ×( 12 + 88 ),运用了
自主出题
自主出题:根据自己整理的运算律,出几道简 便计算的题目并计算,最好类型不重复。 小组交流:组内成员互相交流自己的题目,并 把计算过程讲给大家,有错误请改正。 全班交流:分享并说出简算的主要步骤。
你觉得哪种运算律最难? 计算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我当小法官
25×44 =25×40×4 =1000×4 =4000
谢谢!再见!!
34×12+34×56+ 34×32 130×38+130×61+ 130 89×128+12×128-128
乘法分配律不仅在一个乘法算式或两 个乘法算式中可以用,在三个或三个 以上的乘法算式中也可以用。
你有什么收获?
一看:数字及运算符号有哪些特点; 二想:用什么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三算:巧算妙算,提高计算能力。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
运算律与简便计算
比一比谁做的又对又快!
59+41+79= 179 25×4×13=1300
125×8= 1000
125×9×8= 9000
45×7+45×3= 450 321-25-75=221
数学,科学的皇后; 算术,数学的皇后。
——高斯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
运算律与简便计算
根据运算种类来分 分成两类
实践是检验理论 的唯一标准。
填空
①12+a= a +12,运用了 加法交换 律 。 ②Δ×35=35× Δ ,运用了 乘法交换 律 。 ③27+39+73+61=( 27 + 73 )+( 39 + 61 ),运 用了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 ④8×4×125= 4×( 8 × 125 ), 运用 了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 律 。 ⑤73×12+88×73= 73 ×( 12 + 88 ),运用了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加减法巧算》课件

技 巧 1 运用加法运算律简算
1.简算。 (1)5.26+4.6+4.74 =5.26+4.74+4.6 =10+4.6
加法交换律 =14=(2.6+3.4)+(6.92+0.08)
=6+7
=13
加法分配律
(3)3.24+2.46+7.54 =3.24+(2.46+7.54)
第二、三段长度和-第二段长度=第三段长度
规范解答:
方法二:第二段长度是33.1+28.2-39.8=21.5(米) 第一段长度是33.1-21.5=11.6(米) 第三段长度是28.2-21.5=6.7(米)
答:第一段长11.6米,第二段长21.5米,第三段长6.7米。
类 型 1 小数加减法中的错中求解问题
7.一个筐中装有苹果和梨,若再往筐里加入3.6千克苹果, 那么此时苹果比梨多2.4千克。已知筐里有2.4千克梨, 那么原来筐里有多少千克苹果?可求出原来苹果的重量
可求出原来梨比苹果多多少
原来梨比苹果多:3.6-2.4=1.2(千克) 原来苹果的质量:2.4-1.2 =1.2(千克) 答:原来筐里有1.2千克苹果。
规范解答:
方法一:第三段长度是39.8-33.1=6.7(米) 第一段长度是39.8-28.2=11.6(米) 第二段长度是33.1-11.6=21.5(米)
把一根长39.8米的铁丝剪成三段。第一、二段共长33.1 米,第二、三段共长28.2米。三段铁丝分别长多少米? 第一、二段长度和+第二、三段长度和-全长=第二段长度 第一、二段长度和-第二段长度=第一段长度
(2)3.56-1.72+2.44 =3.56+2.44-1.72 =6-1.72 =4.28
技 巧 4 运用基准数法简算
4.简算。 (1)9.88+10.02+10.1+9.75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课件)

577+9+99+102 = 787(位)
答:书中一共有 787 位人物。
五 课堂小结
在连加算式中,当某些 加数相加可以凑成整十、整 百、整千……的数时,运用 加法运算律可使计算简便。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四年级 29人
五年级 46 人
六年级 54人
三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比赛?
要求三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比赛
◎就是要将四、五、六年级参加比 赛的人数相加。
列式为: 29+46+54 =
()
计算方法:
29 + 46 + 54
方法一:
从左往右依次 计算。先计算前两 个数的和,再与第 三个数相加。
29 + 46 + 54 = 75+54 = 129(人)
78与 22的和是整百数, 可以先去掉括号,运用 加法交换律将 47 和 22 交 换位置,再运用加法结 合律先算出 78 与 22 的和, 再将结果与 47 相加。
三 随堂练习 (教科书第57页练一练) 1. 哪两片树叶上数的和是100?连一连。
75 47 19
23 38 56
62 44 53
25 81 77
方法二:
先将后两个 数相加,再将所 得的和与第一个 数相加。
29 + 46 + 54 = 29+(46+54)
= 29+100 = 129(人)
方法二计算比较简便:
29 + 46 + 54 = 29+(46+54)
= 29+100 = 129(人)
答:书中一共有 787 位人物。
五 课堂小结
在连加算式中,当某些 加数相加可以凑成整十、整 百、整千……的数时,运用 加法运算律可使计算简便。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四年级 29人
五年级 46 人
六年级 54人
三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比赛?
要求三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比赛
◎就是要将四、五、六年级参加比 赛的人数相加。
列式为: 29+46+54 =
()
计算方法:
29 + 46 + 54
方法一:
从左往右依次 计算。先计算前两 个数的和,再与第 三个数相加。
29 + 46 + 54 = 75+54 = 129(人)
78与 22的和是整百数, 可以先去掉括号,运用 加法交换律将 47 和 22 交 换位置,再运用加法结 合律先算出 78 与 22 的和, 再将结果与 47 相加。
三 随堂练习 (教科书第57页练一练) 1. 哪两片树叶上数的和是100?连一连。
75 47 19
23 38 56
62 44 53
25 81 77
方法二:
先将后两个 数相加,再将所 得的和与第一个 数相加。
29 + 46 + 54 = 29+(46+54)
= 29+100 = 129(人)
方法二计算比较简便:
29 + 46 + 54 = 29+(46+54)
= 29+100 = 129(人)
小学数学精讲《简便运算》课件

谢谢大家!
1998
典例分析
1997
1997 1997
1998
1
1997
1997
1997
1998
1
1997
(1997
) 1997
1998
1
1
1
1999
1
1998 1998
1998
1999
带分数化假分数:
×+
=
原式=1997÷
1997×1998+1997
1998
=1997 ÷
ab
a b ba
1
1
1
1
(3)
(
)(a, b, c为三个连续自然数,且a b c)
abc 2 ab bc
1
1
1
1
(4)
(
)(a, b, c, d 为四个连续自然数,且a b c d )
abc d 3 abc bcd
典例分析
1 1 1 1
数与计算
简便运算
目录 CONTENTS
01
什么是简便运算
02
简便运算的计算技巧及应用
03
简便运算典例分析与易错分析
04
教法小结,评价
01
什么是简便运算?
根据算式的不同特点,利用数的组成
和分解、各种运算定律、性质或它们之间
的特殊关系使计算过程简单化,这种简便
迅速的运算叫做简便运算。
计算的教学是支撑小学数学最基本的框架,联系着
② ÷b =( ÷c)÷(b÷c)
c≠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运算律》复习课件 (共15张PPT)

计算
① 46+32+54
=(46+54)+32 = 100+32 =132 ③7+39+43+61
=(7+43)+(39+61) = 50+100 = 150
②546+785-146
=(546-146)+785 = 400+785 = 1185 ④25×49×4
=(25×4)×49 =100×49 =4900
a+b=b+ (aa+b)+c=a+(b+c) a×b=b×a (a×b)×c=a×(b×c) (a+b)×c=ac+bc (a-b)×c=ac-bc
a-b-c=a-(b+c) a÷b÷c=a÷(b×c)
板书设计
加法交换律:
五律:
乘法分配律:
两 个
减法的性质:
a-b-c=a-(b+c) a÷b÷c=a÷(b×c)
牛刀小试
下面的计算分别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86+35=35+86 ( 加法交换律 ) 72+57+43=72+(57+43) ( 加法结合律 ) 76×40×25=76×(40×25) ( 乘法结合律 ) 125×67×8=125×8×67 ( 乘法交换律 )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五 个
乘法交换律:
定 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两
个
减法的性质:
性 质
除法的性质:
我们学过哪些整 数运算的运算律?用
字母表示出来。
a+b=b+a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运算律》优秀课件(共10课时)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根据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制定
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 简便计算
情境导入 右表是林山小学四、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五、六年级同学参加 29人 46人 54人 跳绳比赛的人数。
三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比赛?
(6×13)× 5)=13×( 6 × 5 )
同步练习
4.填空:
(1)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作乘法交换律。 (2)先乘( 前 )两个数,或者先乘( 后 )两个数, (积不变)。这叫作乘法结律。
(3)4×25=25 ×4,用字母表示为 a ×b=b ×a 。
(4)(25 ×5) ×2=25 ×(5 ×2),用字母 表示为 (a×b)×c=a×(b×c) 。
这就是乘法分配律。
同步练习
课堂练习
1.在 里填数,在
里填运算符号。
(42+35)×2=42× 2 +35× 2 27×12+43×12=(27+ 43 )×12 15×26+15×14= 15 × ( 14 + 26 ) 72×(30+6)= 72 × 30 + 72 × 6
同步练习
2.横着看,在得数相同的算式后面画“√”。
29+46+54= 129( 人 )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 先把后两个数相加。
= =
29+46+54 75+54 129(人)
= = =
29+46+54 29+(46+54) 29+100 129(人)
四年级数学上册《运算律》整理与复习ppt课件

22
1.找朋友,连一连《一》
1. 12×25
=25×12
2. a+b=b+a
乘 5. (a×8)×125
法 交
=a×(8×125)
换 律
6. 15+(7+b)
7. =(15+7)+b
3. 42×4×25
乘 法
= 42×(4×25) 结
4.
a×b=b×a 合 完整版ppt课件 律
7.(a×b)×c
=a×(b×c)
=32 完整版ppt课件
630÷42 =630÷7÷6 =90÷6 =15
17
运算律的实际应用(二):
三、其它类型的简便运算:
256–58+44 =256+44–58 =300–58 =242
先加、先减都一样
250÷8×4 =250×4÷8 =1000÷8 =125
先乘、先除都一样
完整版ppt课件
乘法交换律
a×b = b×a
乘法结合律
(a×b)×c = a×(b×c)
乘法分配律 减法的运算性质 除法的运算性质
(a+b)×c=a×c+b×c
a-b-c=a-(b+c)
a÷b÷c=a÷(b×c)
完整版ppt课件
5
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乘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分配律 加减计算的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温馨提示: 做简便计算时,要先观察,确定方法后
再入手。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25×16
575-201
125×24
35×14
630÷35÷2
32×5×4
25×(7×4) 431-297
560÷35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运算律》优秀课件(共10课时)

等号右边先算6 个24与4个24各 是多少,再求和。
同步练习
写几组这样的算式,算一算,再和同学说说有什么发现。
每组两个算式中 的三个数相同, 计算结果也相同。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 数相乘,可以先把 这两个数分别与这 个数相乘,再相加。
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个数,上面的规律可以写成: (a + b)× c = a × c + b × c
探究新知
上面两道算式的得数相同,可以写成等式:
28+17=17+28 你能再写几个这样的等式吗?
你有什么发现?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出来吗?
两个加数交换 △+○= ○+ △ 甲数+乙数=乙数
位置,和不变。
+甲数
如果用字母a、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上面的规律可以写成: a+b=b+a
这就是加法交换律。
+= + ( + )+ = +( + )
3.
(1)( 33 + 16 )+ 84 = 33 +(16 + 84 )
(2)( 168 + 24 )+ 76 = 168+( 24 + 76 ) (3)(25 + 28 )+ 72 = 25 + ( 28 + 72 )
(4) ( a + b ) + c = a + ( b + c )
(28+16) ×7 28 ×7+16 ×7
√
15 ×39+45 ×39
(15+45) ×39
√
74 ×(20+1) 74 ×20+74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运用加法运算律简便计算

4.有一本故事书共232页,小明第一周看了46页,第二周 看了54页,还剩下多少页没看?(用简便方法计算)
232-46-54 =232-(46+54) =232-100 =132(页) 答:还剩下132页没看。
通过加法的运算律、减法的性质可以使计算简 便。
减法的 性质
• 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 个数就等于它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减法的性质:a-b-c=a-(b+c)
3.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467 -102 =467-(100+2)
=467 - 100-2 =367-2 =365
432-123-77 =432-(123+77)
=432-200
=232
728-(350+228) = 728-350-228
= 728-228-350 = 500-350 = 150
快乐农场—运算律
运用加法运算律简便计算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1.(1)如果用a和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那么
加法交换律可表示为_a_+___b_=__b_+__a_。
回忆一下上节课我 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2)如果用a,b和c分别表示三个加数,那 么加法结合律可以表示为
__(a_+__b_)_+__c_=__a_+__(_b_+__c)_。
• 减法的性质:a-b-c=a-(b+c)
=25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56 + 98 =256+(100-2) =256 + 100-2 =356-2 =354
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350+195+105 + 850 =(350 + 850) +(195+105) =1200+300 =1500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运算律》整理与复习PPT课件

方
两个数的和。
法 除法的运算性质:
基本类型:630÷45÷2= 630÷(45×2)
字母表示: a÷b÷c=a÷(b×c)
语言描述: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 数,等于这个数除以后
两2021个数的积。
4
运算律的整理与复习
运算律名称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
a+b = b+a (a+b)+c = a+(b+c)
630÷35÷2
32×5×4
25×(7×4) 431-297
560÷35
451-51-49
23+(159+77)
2021
20
乘法分配律: 概念: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可以 把它们分别乘这个数,再 把积相加,得数不变。
字母表示:(202a1 +b)xc=axc+bx3c
n
减法的运算性质:
特 殊 的
基本类型:382–43–57= 382–(43+57)
字母表示: a–b–c=a–(b+c)
运 算
语言描述: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 数,等于这个数减去后
乘法交换律
a×b = b×a
乘法结合律
(a×b)×c = a×(b×c)
乘法分配律 减法的运算性质 除法的运算性质
(a+b)×c=a×c+b×c
a-b-c=a-(b+c)
a÷b÷c=a÷(b×c)
2021
5
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乘法交换律
加减计算的
加法交换律
乘法的 运算定律
灵活应用
字母表示: (a+b)+c=a+(b+c)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加法结合律》运算律教学说课课件

第四单元
第3课
第 12 页
课堂巩固
二、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65+29+71 =65+(29+71) =65+100 =165
143+(57+26) =143+57+26 =200+26 =226
第四单元
第3课
第 13 页
课堂巩固
99+(38+101) =99+101+38 =200+38 =238
驶了多少千米?
三、巩固反馈
4.奇思和爸爸乘火车从A 地到E 地看望奶奶,火车一共行
驶了多少千米?
155+148+152+145 =(155+145)+(148+152) =300+300 =600(千米) 答:火车一共行驶了600千米。
四、课堂小结
加法结合律:在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 再与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
4.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使一些加法计算变得简便。独 立完成,交流想法。
57+288+43 57和43相加正好是100,用交换律把43和288的位置交换一 下,再用结合律把53和47相加。
第 10 页
➡归纳总结
第四单元
第3课
在加法中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有时要用到交换
律,有时要用到结合律,有时既要用到交换律还要用到结合律。无
二、学习新课
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每组的两个算式都是含有小括号的连加算式,它们 的加数和得数都相同; 不同点:每组第一个算式的运算顺序 是先求出前两个加数的 和,再与第三个数相加;每组的第二个算式的运算顺序是先求 出后两个加数的和,再与第一个数相加。
四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课件

自我挑战
运动员为备战自行车比赛, 进行了为期4天的赛前训练, 具体训练情况如右图所示。
第一天 115千米
第二天 132千米
第三天 118千米
第四天 85千米
运动员四天一共要骑车多少千米?
115+132+118+85 =115+85+118+132 =(115+85)+(118+132) =200+250 =450(千米) 答:运动员四天一共要骑车450千米。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55+46+25+34
自我挑战
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354+103
=354+(100+3)
=354+100+3
=454+3
=457
两个数相加,如果 一个加数接近整百数, 可以把这个数看成整百 数与一位数相加,再用 加法运算律进行计算。
88+45+12 =88+12+45 =100+45 =145
86+(14+79) 18+(159+82)
试一试
用简便方法计算
自我挑战
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354+103
=354+(100+3)
=354+100+3
=454+3
=457
两个数相加,如果 一个加数接近整百数, 可以把这个数看成整百 数与一位数相加,再用 加法运算律进行计算。
88+45+12 =45+88+12 =45+(88+12) =45+100 =145
应用加法运算律使计算简便

在计算几个数连加时,把和是整十、整 百、整千的数先加起来,可以使计算简便, 必要时要加上小括号。 因此计算时要做到:
一看:哪些数能凑成整十或整百。
二用:运用什么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三算:正确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作业:练习九 第7、9题
小结:
加法结合律是加法的运算定律之一,它 往往要与加法的交换律在一起使用.这样可以 使几个数连加时, 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计算就方便.
抢答开始啦
1.你能说出另一张树叶上数,使它们的和是100吗?
75 47 19
23 38
56
62 44 53
25 81
77
两数的和是100,即个位相加得10,十位相加得9。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95+37+63 =295+(37+63) =295+100
=395
86+(14+79) =(86+14)+79 =100+79
=179
47+58+42+33 =(47+33)+(58+42)
=80+100
=
13+14+15+16+17 =(13+17)+(14+16)+15 =30+30+15 =75
应用加法结合律,先算能凑成整百的数, 可以使计算简便。
用简便方法计算,并说说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65+79+21 = 65+(79+21) = 65+100 = 165
加法结合律
一看:哪些数能凑成整十或整百。
二用:运用什么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三算:正确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作业:练习九 第7、9题
小结:
加法结合律是加法的运算定律之一,它 往往要与加法的交换律在一起使用.这样可以 使几个数连加时, 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计算就方便.
抢答开始啦
1.你能说出另一张树叶上数,使它们的和是100吗?
75 47 19
23 38
56
62 44 53
25 81
77
两数的和是100,即个位相加得10,十位相加得9。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95+37+63 =295+(37+63) =295+100
=395
86+(14+79) =(86+14)+79 =100+79
=179
47+58+42+33 =(47+33)+(58+42)
=80+100
=
13+14+15+16+17 =(13+17)+(14+16)+15 =30+30+15 =75
应用加法结合律,先算能凑成整百的数, 可以使计算简便。
用简便方法计算,并说说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65+79+21 = 65+(79+21) = 65+100 = 165
加法结合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别计算下面三户人家今年四、五、六月用 电的合计数,填在表里(单位:千瓦时)
户主姓名 合计
四月
五月
六月
王小军
47
65
53
张力
74
98
102
李亚光
94
106
123
分别计算下面三户人家今年四、五、六月用 电的合计数,填在表里(单位:千瓦时)
户主姓名 合计
四月
五月
六月
王小军 165
47
65
53
张 力 274
20
30
40
50
a+b
a-b
填写下表
a
200
b
10
a+b 210
a-b 190
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200 200 200 200
20
30
40
50
220 230 240 250
180 170 160 150
寄语
学习了这些运算率,可以使计算变得 简单、有效,相信你们一定会很好地 使用它。
世事喧嚣,人生寂寞。 你既然认准一条道路,何必去打听要走多久。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 人生道路上既有坦道,又有泥泞;既有美景,又有陷阱,只有坚定信念又勇往直前的人才能到达胜利的终点。 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就算你的朋友再多,人脉再广,其实真正对你好的人,你一辈子也遇不到几个。 只有创造,才是真正的享受,只有拼搏,才是充实的生活。 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 人越是高兴的事情,越爱隐藏;越是痛苦的事情,越爱小题大作。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下表是林山小学四、五、六年级 的同学参加跳绳比赛的人数。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29人 46人 54人
三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跳绳比赛?
29+46+54
29+46+54 =75+54 =129(人)
这两道算式之间相等吗? 依据是什么?
74
98
102
李亚光 323
94
106
123
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75+201
354+102
105+216
=175+200+1 =354+100+2 =216+105
=375+1
=454+2=316+5
=321
填写下表
a
200 200 200 200 200
b
10
29+46+54 =29+(46+54) =29+100 =129 (人)
29+46+54 =29+(46+54) =29+100 =129 (人)
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吗?
69+75+25 =69+(75+25) =69 +100 =169
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吗?
78+(47+22)
=78+22+47 =100 +47 =147
78+(47+22)
=47+(78+22) =47 +100 =147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要想用加法交换律和加 法结合律使计算简便时,应注意些什么呢?
你能很快算出每组气球上三 个数的和是多少吗?
88
119
159
用简便方法计算。
295+37+63
86+(14+79)
47+58+42
18+(159+82)
应用加法运算律 进行简便计算
说说下面的等式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27+54=54+27
加法交换律
34+(20+7) =(34+20)+7 加法结合律
(48+36)+64=48+(36+64) 加法结合律
35+(39+65)=(35+65)+39 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回顾: 怎样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加法的运算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