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课件[2020年最新]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7-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美和)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7-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美和)](https://img.taocdn.com/s3/m/c6760d21b4daa58da0114a66.png)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只见部分,不见整体,用
形而上学的观点看问题。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 的性能状态起着决定的作用。
荷塘经济”是江西省某县政府根据本县农村“一亩 九分塘”的实际,引导农民建立的一种新的经济运行模 式它把杂草丛生的烂鱼塘变成了“人在岸上走,莲荷水 中摇,鱼虾中戏”的多层次、环保式、立体的生态养殖 落。该县政府从长远和大局出发,又利用这种优美的自 然风光,积极发展“农家乐”、“生态农业观光”等旅 游项目,吸引了大量城里的游客,在使当地农民脱贫致 富的同时,促进了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联 系
这个故事给我 们什么启示? 整体具有部分根 本没有的功能
为什么三个和 尚会没水喝?
当部分以无序、欠佳 的结构构成整体时, 整体功能小于各部分 功能之和。
当部分以有序、优化、 合理的结构构成整体 时,整体功能大于各 部分功能之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整 体 与 部 分 ⑴内涵不同:在同一事物中,二者有严格的界限 区 别 ⑵地位不同:整体——统帅 ;部分——从属
课堂小结
用 联 系 的 观 点 看 问 题
区别
含义 地位 作用 功能
方
法 论 综 合 的 思 维 方 式
整体和 部分
联系
相互依存
相互影响
系统优化 的方法
系统含义
基本特征 整体性 有序性 优化趋向
要求
以下成语体现什么哲学道理?
高瞻远瞩;高屋建瓴—— 要善于从整体上看问题。 坐井观天; 盲人摸象;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太阳系是一个系统
地球是由地核、地幔、地壳三大部 分的相互联系构成的系统。
高中政治必修四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高中政治必修四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544ab5e5cc7931b764ce1522.png)
探究思考: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建设和管理应该重视哪些因素?
空管 跑道 环保 货运
机库 ②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以“简单、管用、可操作”为原则,有序的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工作人员 一、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
正确理解整体功能与部分功能之间的关系 这一论断反映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有( )
小明估算了一下,完成这些工作要20分钟。
电力
本节课,我们将解答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统筹规划: 整体性原则 有序实施: 有序性原则 优化构建: 内部结构优化趋向
(1)从认识上: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来认识事物。
安检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候机 高铁 地铁 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重点)
都说国很大 ,其实一个家;
其它设施
赛马又开始了。
一玉口中国, 一瓦顶成家;
合作探究:假如你是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总工程师,应该怎样 科学处理好以上问题才能发挥机场的最大功能?简要举例说明。
【深化拓展】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①系统观是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深化。整体和部 分的关系与系统和要素的关系具有共性,即两对关 系都强调整体性原则,所以说,在一定意义上,整 体和部分的关系也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同 务于整体。 整体相对于比它更大的场合,它就成了部分;
国与家连在一起, 创造地球的奇迹。 (5)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1)从认识上: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来认识事物。
本整节体课 的,功我能们状将态解及答其以变下化两会个影方响面到的部问分题;整: 体由部分构成,整体离不开了部分;部分是整体的部分,部分
2.2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课件-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2.2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课件-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https://img.taocdn.com/s3/m/f221d1cca8114431b80dd801.png)
3、水是世界万物的始基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4、原子就是物质,就是世界的本原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5、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6、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被人辩的证唯头物 主义和历
脑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克思)
史唯物主 义
7、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王充) 8、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毛泽东) 99、、生生死死有有命命,,富富贵贵在在天天((子子夏夏))
客观唯心主义:客观精神 天大地大“它”最大
XJ
1、从本质上说,唯物主义对世界本原问题的回答是科学的,但 唯物主义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形态,对其科学性要作具体的分析。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由于对物质的解释不 够科学,因而具有不同程度的局限性,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 唯物主义才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 展的客观要求,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正确的。
宇宙便是吾心, 吾心便是宇宙
主观唯心主义——以人的主观精神(目的、意志、感觉、 经验、心灵等)为世界的本原。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理念、绝对精神(鬼神, 上帝,星座,命运,绝对理念)作为是世界的本原。
8班的哲学语录
全凭习惯
老师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 觉得,OK?
快考试了,祈求考神附体!
主观唯心主义:主观精神 即天大地大“我”最大
历史观上的 唯心主义
承认自然界是客观的,但不能把唯物主义观点贯彻到社会历史 领域中去,社会历史观仍然是唯心主义的,把人的思想和意志 当作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否认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 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现时 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一单元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第框生活处处有哲学课件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一单元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第框生活处处有哲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d6bae09f61fb7360a4c65ac.png)
翻船
第八页,共33页。
看似深奥(shēn ào) 的问题有时只要果 断的行动便可以解 决了.
第九页,共33页。
不同的现象共同
联系生活中类似的事例,谈谈(tán tán) 生活与哲学的关系。
生活(shēnghuó)与哲 学密切相关。
第十页,共33页。
注意(zhù yì):
哲学上讲的世界,包括三个部分: 一是自然界, 二是人类社会, 三是人的思维和意识。
人们对上述问题的理性思考。这主要说明
A.哲学不是凭空产生的
B.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需要智慧、需要哲学
C.源于生活的哲学都是科学的
D.对世界的思考是正确改造世界的根本保证
【B】
第二十七页,共33页。
4.人们在经过了一系列思考后理性地选择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使落实科学发展观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这主要体现了 A.人们改造是金额(jīn é)的水平取决于主观认识 B.思维方法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起决定作用 C.真正的哲学智慧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没有哲学就没有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去 ,玩得很开心。 老人受不了这些噪音 ,于是出去跟年轻人谈判。他说 :“ 我 很喜欢你们踢桶玩 ,如果你们每天来玩 , 我给你们三人每天每人 (měi rén)一块钱。 ” 三个小青年很高兴 ,更起劲表演它们的 足下功。 过了三天 ,老人忧愁地说 : " 通货膨胀使我的收入 减了一半 , 明天起 ,我只给你们 5 毛钱。 " 小青年们很不开 心 , 但还是答应。每天放学后 ,继续去进行表演。一个星期后 , 老人愁眉苦脸地对他们说 :" 最近没有收到养老金汇款 ,对不起 ,
• B、哲学的产生(chǎnshēng)和发展有赖于人 们的思考和实践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d43a88e5f0e7cd1842536e9.png)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作者:李继红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20年第07期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①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②系统的含义与特征。
(2)理解①系统优化的方法。
②综合的思维方式。
(3)运用①举出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运用相关原理,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才能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最优目标。
②运用所学知识,剖析生活实例,说明如何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培养和锻炼综合性思维,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理解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能力,具有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自己学习和生活的能力。
在处理问题时,既要看到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联系,又要看待二者的区别,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学会运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和处理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树立整体意识,培养全局意识,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努力把自己融入集体,融入社会。
②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统筹考虑,优化组合。
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引导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
教材分析《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题的内容。
本框题承接上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学生已经学习了“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这为本框题的学习起了铺垫作用。
同时,学好本框题利于学习下一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本框题在整个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为“唯物辩证法”学习打下牢固基础,在《生活与哲学》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学情分析该年龄段的学生充满生机活力,学习兴趣较为浓厚。
高二学生已经在第二单元系统地学完了“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唯物论”、“认识论”,这为学习本单元“唯物辩证法”奠定了理论基础。
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不够,对纯粹的哲学理论把握有一定的难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在教学中要适当加以点拨、引导,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高中政治人教版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生活处处有哲学演示课件
![高中政治人教版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生活处处有哲学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c2e4acf650e52ea54189845.png)
难成亲戚
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家里来了位不速 之客,此人名叫荷克,是一名惯匪。法 院正在对他进行侦讯起诉,看来非判死 刑不可,他请培根救他一命。他的理由 是:“荷克”(hog,意为“猪”)和 培根(bacon,意为“熏肉”)有亲属 关系!
自
一切从实际出
身
发,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
综
全面的
合
联系的看问题
学习与社会生活
哲学
思考:从上述事例探讨中,我们不知道哲学是
什么,但看问题(认识世界),办事情(改造世界) 的时候,却自觉不自觉的与哲学智慧结合在一起。 这些哲学智慧是天上掉下的?还是人脑凭空产生的? 这说明什么?
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 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抓主要矛盾 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分为二看问题
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中国最早的哲学家老子,孔子, 墨子以及西方哲学家都探究“天” 的道理,德国哲学家康德说世界 上最使人惊奇和敬畏的两样东西 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 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周国平先生 说,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穹。
• 我们总是充满好奇心。从童年开始,我们往往就会 进行一些追问和思考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注意: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哲学都是正确的。哲学有正确、错误之分
哲学家的智慧
苏格拉底
培根
爱因斯坦
苏格拉底的悍妻
苏格拉底本身相貌非常丑陋但娶了一个漂亮 泼辣的女人,动不动就会遭她无礼谩骂。
有次,苏格拉底正在和学生们讨论学术问题, 互相争论的时候,他的妻子气冲冲地跑进来, 把苏格拉底大骂了一顿之后,又出外提来一 桶水,猛地泼到苏格拉底身上。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7.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教学设计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7.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ade9f5c0912a21615792918.png)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新课标对与该课题相关内容的要求是描述世界是普遍联系的,领会全面得看问题的意义。
一是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二是解析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尝试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工作。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整体与部分的含义及系统的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解析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把握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尝试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工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结合学习和生活中的事例,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解决现实问题。
二、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人教版《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框题。
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第一个总特征,也是我们认识和观察事物的基本方法,本框题通过学生对由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联系和作用交织起来的物质世界的壮丽画面的观察和理解,旨在让学生领悟联系的观点,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解析事物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也是联系普遍性的重要表现,尝试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工作与学习。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一框犹如相邻教材内容间的“桥梁”,它顺承了教材第一框题“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继而进一步介绍联系观的方法论,即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本框题设计了两目:第一目,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这一目的逻辑结构是: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整体与部分相互区别——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学习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重要意义。
第二目,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这一目的逻辑结构是:系统的概念——系统优化的方法的内容和意义——用综合性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本目的重点是让学生懂得着眼于事物的整体,处理好整体和部分、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统筹考虑,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案,运用综合性思维方式,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三、教学目标1.围绕议题“用联系的观点看准车主的困惑和迷茫”,开展序列探究活动,理解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明确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意义,把握世界规律,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2.通过辨析“国家应调动一切资源优先发展汽车产业”的观点,提炼出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通过剖析潮汐式停车的成功经验,阐释系统的基本特征,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及科学精神。
2020届高三政治大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精品课件:第7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必修4)
![2020届高三政治大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精品课件:第7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aa69c838eff9aef8941e0699.png)
随
堂即时演源自练课 时 规 范 训 练
基
础
三、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知 识
整
1.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合
高
频
(1)相互区别:
考 点
突
①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 破
聚
焦
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社 会
热
②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 点
焦 社
会
热
②部分离不开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 点
随
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堂 即
时
演
练
课 时 规 范 训 练
2.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
基
础
知
(1)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
识 整
合
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 高
合
高
(1)从实践方面来说,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
频 考
点
突
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破
聚
(2)从认识方面来说,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
焦 社
会
热
式来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 点
随
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
频
考
理想效果。
点
突
破
(2)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 聚
焦
发展。
高中政治四《生活与哲学》-9.2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教案
![高中政治四《生活与哲学》-9.2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6d903d76eeaeaad0f3307b.png)
9.2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
(2)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3)运用所学原理,说明具体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意义.【能力目标】学会从错综复杂的事物中抓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培养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坚信矛盾分析法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教学重点】矛盾主次方面和主次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学难点】矛盾主次方面和主次矛盾【教学手段】多媒体投影仪【教学方法】启发式、图示法、探究式教学为主,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旧知回顾】1。
什么是矛盾?矛盾的基本属性是什么?2.什么是矛盾的同一性?什么是矛盾的斗争性?3。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如何?4。
什么是矛盾的普遍性?方法论要求是什么?5.什么是矛盾的特殊性?具体表现有哪些?6。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如何?方法论意义是什么?生:答略导入新课师: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这要求我们用矛盾的观点来看问题;矛盾又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也具有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的具体情况如何呢?投影教材中的材料1.在辽沈战役中存在哪些矛盾?2.为什么把首攻地点选在锦州?生:思考作答略师:在整个战役中,存在着我军与沈阳之敌,我军与锦州之敌,我军与长春之敌等矛盾,由于锦州是通向关内的咽喉,是东北敌人在陆地上的唯一通道,因此我军与锦州之敌的矛盾是诸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
这说明,在一个复杂事物中包含的众多矛盾,有主次之分,那么什么是主要矛盾,什么是次要矛盾?二者之间存在着何种关系?生:看书作答略师:对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来说,其存在必须具备下列的条件:复杂事物中同时存在多个矛盾(矛盾个数≥2),在一个时期、阶段由于矛盾地位和作用的不平衡主要矛盾只有一个,次要矛盾可以有一个或多个。
高三政治复习课件(生活与哲学):联系观 (共47张PPT)
![高三政治复习课件(生活与哲学):联系观 (共4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df81475b84ae45c3a358c0f.png)
(辩证法、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联系观、发展观、 矛盾观、辩证否定观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一)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1.内容表述: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的普
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 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2.判断依据: 联系、关系、制约、作用、有利于、影响、导致 了、一致的、统一的、造成了、因为。。所以、 继承、对外开放。
2.判断依据: 系统和要素、优化结构、经济结构调整、内部调整 、政府机构改革。田忌赛马,“鸟巢”安全、实 用、经济、美观的设计方案,多浆船的设计,“ 提要钩玄”、“八面受敌”读书法(本第59页) 。 3.原理运用: A.考多个: (1)系统和要素是辩证统一的。系统的基本特征 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要求 我们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分析 (2)系统和要素是辩证统一的,要求我们掌握系 统优化的方法。 +分析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一)发展的普遍性原理 1.内容表述: 方法一: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具有普
遍性,)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 静止的观点。
方法二: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 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求我们坚持发展的观点看 问题 ,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
(四)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 1.内容表述: (1)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决定部分 。要求我 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 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 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 (2)整体是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 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 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部 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 展。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一课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PPT参考课件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一课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PPT参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17f91f7aaea998fcd220e7d.png)
要使我们的生活充满智慧,就要学好生活与哲学。
2021/3/10
授课:XXX
1
2021/3/10
授课:XXX
2
核心问题:如何看待自然、社会和思维,如 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021/3/10
授课:XXX
20
哲学有什么功能和意义?
2021/3/10
授课:XXX
21
探究二:有一艘船载着三个人,其中一个是著 名的物理学家,另外两个分别是著名的生物学 家和数学家。不料在海上发生了意外,为了挽 救另外两个人的生命,把损失降到最小,必须 把一个人扔下去。
那么你应当把谁扔下去呢?
2021/3/10
授课:XXX
6
哲学是通过一系列关乎宇宙 和人生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 问题的思考而形成的一门学科.
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
2021/3/10
授课:XXX
7
生活处处有哲学
2021/3/10 “攻”与“守”授课:-XXX-矛盾双方对立统8一
生活处处有哲学
揠苗助长
为猪把脉
你的脉怎摸不着?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
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
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违背客 矛盾,要具体问题具体分
观规202律1/3/1会0 受到惩罚。
析。 授课:XXX
9
生活处处有哲学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
立场不同,对事物的认
具体的、有条件的、客 识不同
观202的1/3/,10 不能主观臆造。 授课:XXX
10
生活处处有哲学
生活与哲学第7课 第二框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生活与哲学第7课 第二框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06cfe5f5aef8941ea76e05d0.png)
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会失去自己。
高密五中高二政治新授课教学案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 No.13336 3337.右面漫画《三个和尚抬水喝》体现的哲学寓意是 A.整体与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B.当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来构成整体时,整体功能才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C.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D.关键部分的性能状态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8.“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做法A.符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观点B.违背了从整体上把握事物之间联系的观点, 割裂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C.搞好局部就能好D.割裂了头与脚的关系9.有人把不同的人对“English ”读音的略有区别和结局联系起来:读为“应给利息”的当了银行行长;读为“阴沟里洗”的成来小菜贩子;读为“因果联系”的成了哲学家。
对此,你认为这种说法违背了联系的A.多样性B.客观性C.普遍性D.统一性10.一头狮子带领的一群绵羊,准能战胜一只绵羊带领的一群狮子。
这句名言蕴含的哲学道理是A.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对整体起决定作用B.整体的性能对部分的状态起决定作用C.领袖人物对历史的发展起决定作用D.关键部分的功能有时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B )11.《中国的环境保护》白皮书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保护环境,认为保护环境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长远发展,是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事业。
多年来,中国政府将环境保护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环境保护。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编写:赵长荣 审核:邰杰 课时:1课时 使用时间:2014.1.4【预习案】【学习目标】识记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系统的含义和特征。
高中政治教学课例《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高中政治教学课例《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bcf641f172ded630b1cb6f8.png)
们的区别与联系。 我们学习原理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那么这个原
理给我们提供了怎样的方法论? 出示:原理、方法论 (1)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
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 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整体与部分
区别 ⑴含义不同 ⑵地位、作用、功能不同: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部分;部分处于被支配地 位,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获的雀都是雀头钻进一个个网眼里去的。于是,他回家
后,用一截截短绳结成许多个互不关联的像网眼一样的 小绳圈,并拿到林中去捕雀。别人感到奇怪,他说:“去 捕雀呀!反正一个雀头只钻一个洞。”结果,一个也没 有捕到。
探究: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网是由一个个网眼组成的,而且组成网的各个网眼 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结在一起的,从而使网具备了单个网 眼所不具备的功能,所以,网能捕到雀而脱离网这个整 体的单个网眼却不能捕到雀。即整体具有部分所没有的 功能 (2)地位、作用、功能不同 整体:主导地位,统率部分,具有部分不具备的功 能 部分:被支配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出示钟和各个零部件,让学生思考:钟表是由各个 零部件组成,但任何一个零部件都不具有计时的功能。 这说明了那些哲学道理? 2.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 (1)两者密不可分 整体由部分组成,整体功能的形成离不开部分原有 的功能;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离开整体就不再具 有部分的功能。
注重优化趋向,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统筹考虑, 优化组合。
教师引导: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系统论中讲的层次性、有序 性原则等,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中是没有强调的。所以,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与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不完全等同,还 是有区别的,我们只能说两者在在一定意义上是等同 的。 师:当然,以上我们谈到的优化趋向在现实生活中 就未必都能做到,比如就有个这样的故事(展示图片)。 三个和尚的故事(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 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
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知识体系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知识体系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5d0a3f1f360cba1aa911da43.png)
食品 支出 (元)
5518
2687
恩格尔 系数 (%)
36.4
38.0
指出上表反映的经济信息,(4分)并就如何解决图表中反映的主要问题提 出你的建议。(8分)
①反映当2008年城乡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支出都有所增长, 并且个人收入来源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2分)
但是,农村居民的收入增幅虽略高于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幅度, 但农村居民的收入绝对数大大少于城镇居民、农村的恩格尔系 数高于城镇,说明农村消费水平较低、消费结构不合理,城乡 差距依然存在,民生问题在我国农村表现较为突出。
09浙江省高考调测卷——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说明胡 锦涛主席提出世界各国应加强政策协调、密切合作、共同 应对金融危机这一全球性挑战的道理。
2008年12月5日,面对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突出矛盾,根据经 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酝酿14年的燃油税方案征求意见稿终于出台。专 家指出,实行燃油税改革,有利于建立和完善既反映国际市场石油价 格变化和企业生产成本,又考虑国内市场供求关系的价格形成机制; 有利于抑制燃油的不合理消费,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经济的可 持续发展。
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寻找新思路,确
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立
社会发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 会
社会历史 发展规律
社会发展的动力
历
社会发展的趋势
史 人民群众是 观 历史的主体
历
史
价值观的 导向作用
唯
价 值
物 主
观
价值判断和 价值选择
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 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对人生道路的选择 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义
人
人生价值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人教版高中《生活与哲学》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第二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课件-文档资料
![人教版高中《生活与哲学》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第二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课件-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1c0fb581eb91a37f1115cb2.png)
2.发展是一种质变,因此所有的质变都是发展。
(提示:发展总是通过质变实现的,但是不能说质变就是 发展,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质变才是发展。)
3.只有数量的增减才能引起质变
(提示:事物数量不变,但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 序上发生变化,也会引起质变。)
【小试牛刀】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二框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思 考
成语故事《刮目相看》对我们 有何哲学启示?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发展的实质
世界是永 恒发展的
事物的 前进和
新事物
上升,
区分新
新事物
旧事物
的产生
的标准
和旧事 物的灭
旧事物
亡
?
材料一: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 免费应用程序。用户可以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附近的人”、 扫二维码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同时将内容分享给好友或微信朋 友圈。微信支持主流的智能操作系统,发送语音、视频,更灵活、智能, 且节省资费 ,图片压缩传输,节省流量,输入状态实时显示,带给用户手 机聊天无极速新体验。
的同学才能开始比赛,最先吹爆气球的一组为 获胜方。
活动目的:请同学们注意观察气球变化过
程及特点,获胜小组的同学优先回答。
【问题】气球由小到大的变化有何特点?由大 到破的变化有何特点?分别属于事物变化的哪 种状态?
1.量变、质变
(1)量变: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
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渐进的、不显著的)
问题:1. 微信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说明了什么?
2. 对此我们受到什么启示?
自主 探究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cd5b736be1e650e53ea994b.png)
(1)区别:含义不同(地位、作用不同)
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
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②次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
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次要
次要 矛盾 次要
矛盾
矛盾
主次矛盾关
主要
系示意图
复杂事物 矛盾
主、次矛盾关系示意图
简单事物
矛盾
复杂事物
次要 矛盾
主要 矛盾
次要
主要矛盾决定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主要矛盾的解决 有利于次要矛盾的解决。
对其他敌人进行包围或阻击是次要矛盾,使之不能驰援锦州之敌, 有利于尽速消灭锦州之敌,解决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也会影响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的变化会促进或 延缓主要矛盾的解决。
(2)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联系
①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②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次要矛盾
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 方面
矛盾的次要 方面
矛盾的主要 方面
矛盾的次要 方面
文化部工作人员称,QQ游戏本身来看是个较成功 的游戏确实能为青少年等网民提供一个充满自然 情趣的虚拟网络平台,但互动摘菜功能属于简单 机械的操作,并没有启迪思维和开发智力的益处, 有可能对此类游戏的摘菜功能逐步取消,也可能 对这类网络游戏进行改良,彻底为广大网民提供 一个积极向上的虚拟平台,减轻对青少年道德及 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和危害。
2.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 的辩证关系
(1)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内部居于 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②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内部处于 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第1课时 生活处处有哲学课件 新人教必修4
![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第1课时 生活处处有哲学课件 新人教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c1f2041f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c5.png)
的艺术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A。解答本题可采用排除法。③的说法太绝对,因此
本题应选 A。
2.现代工业文明的高速发展,使物质生活的富足成为现实。 然而,资源的枯竭、环境的破坏、人口的膨胀使人类面临严重 的危机。人们在经过了一系列思考后理性地选择了走可持续发 展的道路,使落实科学发展观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这主要体 现了( 世界需要智慧 C.哲学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产生的 D.改变自然界需要发展人的智力 [解析]A。这句话是说人们改变自然界的程度决定人们的智
力程度,即说明哲学来源于实践。故选 A。
1.中山大学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钱捷,在珠海哲学学会 讨论哲学大众化课题时称,哲学本质上是一种生活方式,并主
(2)你认为孔子的“道”是怎样形成的? 提示:(1)因为颜回只是“仁”、子贡只是“辩”、子路只 是“勇”;而孔子能仁且忍,辩且讷,勇且怯。所以孔子不愿 意。 (2)孔子的“道”是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实践中 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教材 P5)(1)你在童年时代是否也思考过类似的问题? (2)上述材料能够给我们什么启示? 提示:(1)一般人在童年时代都思考过类似的问题,同学们 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谈体会。 (2)杞人忧天的思想固然不可取,但它反映出一种追问和思 考,而这种追问和思考非常宝贵,它使我们的思想迸发出哲学 的火花。
实践
实践 世界
爱智慧
改造
认识
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1.哲学的产生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①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学。A.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 需要哲学智慧。B.人们对问题的高明认识、解决问题的巧妙方 法,都和一定的哲学智慧联系在一起。 ②哲学的智慧不是从人们的头脑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 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 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