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简答题
中国古代史简答题
1母系氏族社会的特点是什么?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后,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都实行财产,分配的公有制2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有哪些?一政治上,曹操把汉献帝劫持到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优势;广招人才。
二经济上,实行屯田,奖励农耕,解决军粮问题,还使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三军事上,200年,在官渡之战打败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3简述春秋时期大国争霸的历史背景和作用?背景:周平王东迁后,势力一落千丈,王畿之地只剩下洛阳周围二百来里。
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不再朝见和纳贡。
各诸侯国为取得更多的土地和人民,相互进行频繁的战争,大国兼并小国,大国之间开始争霸作用:是中国奴隶制瓦解的反映,大国争霸的结果更促进了奴隶制的衰亡,也为社会的发展、阶级关系的变化和新制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在大国争霸中,各大国兼并小国,开拓了疆土,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
在大国争霸过程中,华夏族和周边各部落的联系、交往、融合加强了,形成了以东方的齐国、南方的楚国、西方的秦国。
北方的燕国为主的民族融合中心,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4史记?《史记》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
原名《太史公记》。
该书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5秦末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一是从农民起义的特点来看,这是我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二是从它的作用来看,秦末农民战争推翻了秦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三是从历史人物的功绩来看,陈胜、吴广是革命英雄。
他们敢于揭竿而起的革命首倡精神在我国历史上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
6东汉豪强地主田庄有哪些特点?经济上:规模大,多种经营;政治上:聚族而居,宾客相附,即人多;军事上:拥有私人武装7嫡庶之制?宗法制度的核心内容在于确保嫡长子继承的世袭特权,「立嫡以长」,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其余的诸子为庶子。
简明中国古代史考试题及答案
21、商代奴隶主贵族把奴隶杀死,以供奉祖先鬼神,叫_人祭。
22、在_牧野_一战中,周武王率军击败纣王,后者自焚而死。
23、商代有《盘庚》三篇,是商代的成文法,起刑法十分残二、单项选择题1、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人类的婚姻形态是( B )。
2、商代国都最后定于( A )。
A、殷B、朝歌C、罨D、毫3、北京人距今约有 ( D ).。
A、170万年B、80至60万年C、10万年D、70至20万年4、北京人进化最快的部分是( B )。
A、大脑B、手C、下肢D、头骨5、据专家考证,最早在( A )时,大约已经知道用火了。
A、元谋人B、北京人C、蓝田人D、河套人6、我国人类使用弓箭是在( C )时期。
A、猿人B、古人C、新人D、现代人7、彩陶出现于( C )。
A、北京人时期B、山顶洞人时期C、仰韶文化时期D、龙山文化时期8、父系公社时期,黄河流域最强大的部落联盟是( A )。
A、黄帝部B、炎帝部C、蚩尤部D、东夷部9、我国私有制产生于( B )。
A、母系氏族公社B、父系氏族公社C、原始群中期D、原始群后期10、我国古代国家的形成,约在( D )。
A、黄帝时期B、夏朝时期C、神农时期D、尧舜禹时期11、夏朝是我国的第一个( C )国家。
A、封建领主制 B、封建地主制 C、奴隶制 D、农奴制12、我国青铜器产生于( B )。
A、夏代B、商代C、西周D、父系氏族公社13、反映夏朝人活动的主要文化遗存是( D )A、大汶口文化B、良渚文化C、细石器文化D、二里头文化14、商朝的建立者是( B )。
A、伊尹B、成汤C、盘庚D、武丁15、商朝中央机构的百官之长叫( D )。
A、籍臣B、尹C、多马D、冢宰三、名词解释1、元谋猿人——发现于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是在我国境内已发现的最早的人类,距今约有170万年了。
所发现的为同一个体的一左一右两颗上内侧门齿化石,此个体可能为一成年男性。
此外,还发现有同一时期的石器、兽骨和一些碳屑及烧黑了的骨头等。
考研中国古代史试题及答案
考研中国古代史试题及答案中国古代史考研试题一、选择题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推行郡县制B. 统一度量衡C. 焚书坑儒D. 以上都是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 强化了士大夫阶层的地位C. 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D. 以上都是3. 以下哪一项不是宋朝时期经济繁荣的表现?A. 农业技术的进步B. 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C. 丝绸之路的贸易D. 纸币的广泛流通答案:1. D2. D3. C二、简答题1. 简述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并分析其对后世的影响。
2. 描述明朝海禁政策的内容及其对中外交流的影响。
答案:1.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一思想,他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
这一政策的核心是废除其他学派的官职,只保留儒家学派,将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的正统思想。
这一政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主导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 明朝海禁政策始于明初,主要是为了防范倭寇的侵扰和控制海上贸易。
海禁政策禁止民间私自出海贸易,只允许官方进行有限的海外贸易。
这项政策对中外交流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限制了中国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也阻碍了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
然而,海禁政策也促使中国加强了对内陆和边疆的开发,对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三、论述题请论述唐朝时期的“开元盛世”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答案:唐朝的“开元盛世”是指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间(713-741年)的一段时期,这一时期,唐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被后世誉为中国古代的“黄金时代”。
在政治上,唐玄宗加强中央集权,整顿官僚机构,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国家政治清明,社会秩序井然。
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生产的提高,为国家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史复习题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史复习题
一、简答题
1. 古代中国的历史时期划分为哪几个时期?请简要说明每个时期的
特点。
2. 请列举并简要说明中国古代的五大发明。
3. 请简要介绍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进行的重要改革和建设。
4. 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5. 请简要介绍唐朝的盛世和开元盛世的特点。
二、论述题
1. 描述一下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结构,并解释各层次的人物在社会
中的地位和职责。
2. 唐宋时期的文化和科技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请以唐代的长安和
宋代的汴京为例,分别论述其对经济、文化和国际交往方面的贡献。
3. 请对比分析元朝和明朝两个朝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状况,解释元
朝的迅速兴衰和明朝的长久稳定。
4. 学习和使用古代汉字对于现代汉语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请以
古代汉字的演变和使用为例,说明其对现代汉字和汉语文化的重要性。
5. 请结合你所学的知识,解释为什么中国古代的航海技术在明朝时达到了顶峰,但此后却几乎停滞不前,为什么中国错过了工业革命等一系列技术进步的机遇。
三、文化赏析题
1. 请选取你喜欢的一幅中国古代绘画作品,解读其中的寓意和艺术特点。
2. 请选取你喜欢的一首中国古代诗词,分析其中的情感和意境,并解释其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贡献。
3. 请选取你喜欢的一段中国古代故事或传说,讲述其中的主要情节并分析其所体现的价值观和思想。
这些问题涵盖了中国古代史的各个方面,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复习和理解相关知识。
祝你顺利完成复习,取得优秀的成绩!。
中国古代史课后答案
中国古代史课后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C2. 答案:A3. 答案:B4. 答案:D5. 答案:C6. 答案:B7. 答案:A8. 答案:D9. 答案:C10. 答案:B二、填空题1. 答案:夏2. 答案:黄帝3. 答案:周文王4. 答案:孔子5. 答案:秦始皇6. 答案:大一统7. 答案:汉武帝8. 答案:玄奘9. 答案:唐朝10. 答案:宋徽宗三、简答题1. 答案:中国古代历史的主要特点包括:历史悠久、文化繁荣、政治制度演进、社会变迁等。
其中,历史悠久体现在中国有着50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文化繁荣表现在中国古代孕育了众多的文化精华,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等;政治制度演进主要包括朝代更迭、封建社会的建立与崩溃,以及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等;社会变迁则包括经济、农业、科技、商业等方面的发展和变革。
2. 答案: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四大发明分别是指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这些发明对于中国和世界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造纸术的发明使得书籍的制作和传播变得更加方便,极大地推动了文化的普及和发展;印刷术的发明使得书籍的复制变得更加迅速和大规模,为文化的传承和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指南针的发明大大提升了人类的航海和导航能力,推动了海洋贸易的发展;火药的发明则在军事和烟火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论述题中国古代史作为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了解和认识中国的发展和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史,我们可以深刻认识到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感受到中国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的智慧和勇气。
古代中国的历史悠久而丰富,包括了许多重要的朝代和事件。
从夏朝的建立到清朝的灭亡,中国历史上发生了许多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变迁。
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价值,通过学习这些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朝代的政治制度、社会形态、经济发展和文化成就。
例如,我们可以了解到夏朝时期的崇拜祖先、封建社会的形成、秦朝的统一中国、唐朝的开放与繁荣等等。
中国古代史简答题
中国古代史简答过关题1.我国境内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有哪些代表?分别生活在什么时期?2.最早的是什么人?生活在什么流域?什么地形区?哪个地理单元?3.北京人会使用什么火?北京人会控制和管理火有什么意义?4.会人工取火的古人类是什么?他们以什么为单位生活在一起?5.我国新石器时代具有代表性的古人类遗址是哪两个?两地居民过的是什么生活?6.半坡人生活在哪个流域,哪个省(简称是)?气候特点是怎样的?7.半坡人住什么样的房屋?功能是什么?粮食作物是?陶器是?8.河姆渡人生活在哪个流域,哪个省(简称是)?气候特点是怎样的?9.河姆渡人住的什么样式的房屋?有什么功能?粮食作物是?陶器是?10.造成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生产生活方式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1.中国是最早种植什么农作物的国家?12.华夏族的人文初祖指的是?13.炎帝又称为什么?相传他的功绩有哪些?14.黄帝又称为什么?相传他的功绩有哪些?15.为什么我们自称为“火黄子孙”?16.什么是禅让制?它是一种什么样的制度?17.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什么?建立于何时?建立者是谁?建立的意义是什么?18.什么是甲骨文?它的特点是什么?19.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朝开始?20.西周由何人建立于何时?定都什么地方?21.西周确立了哪两项政治制度?其目的是什么?22.分封制的基础是什么制度?其含义是什么?23.东周王朝开始于什么时间的什么事件?东周又称为什么时期?这个时期结束于何时什么事件?24.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5.东周时在政治方面的变革指的是什么?影响最大的是什么事件?26.什么促进了东周生产力的发展?27.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方面出现了什么局面?其主要原因是什么?28.孔子是哪个时期哪个国家的人?生活在今天哪个省?29.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是什么?30.孔子创立了什么学派?其思想核心是什么?有什么主张?31.儒家思想在哪朝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在什么事件中受到第一次打击?在近代什么运动中受到极力批判?32.商鞅变法的意义是什么?33.秦朝建立的时间是?建立者是谁?他叫什么名字?秦朝定都什么地方?34.秦朝建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秦始皇的主要历史功绩是什么?)35.秦朝建立了什么样的政治制度?谁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中央有哪些主要官员?秦朝在地方实行什么制度?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都由谁任免?36.秦朝在经济方面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统一的货币是什么?37.秦朝在文化方面巩固统治的措施分别是什么?用什么文字作为标准文字?38.如何评价焚书坑儒?39.汉武帝是如何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的?40.汉武帝是如何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的?41.汉武帝派谁出使西域?目的是什么?42.西汉王朝还是一个开疆拓土的时代,汉武帝派谁攻打匈奴?在什么地方设郡?43.西汉王朝的鼎盛时期是什么时期?44.西域主要指今天的哪些地方?张骞通西域的意义是什么?45.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什么地方?主要经过了哪些地方?最终到达什么地方?当时地中沿岸的主要国家是什么?46.中国古代丝绸之路运输的主要往来物品是什么?丝绸之路的作用是什么?47.西汉王朝之后的朝代是什么?在这个朝代里谁改进了造纸术?48.总结秦汉时期的主要特征是什么?49.随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特点又是什么?50.东汉灭亡和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分别在哪一年?为三国鼎立奠定基础的事件是什么?51.赤壁之战作战的双方是?哪年发生的?地点在哪里?特点是什么?影响是什么?52.三国指的是哪三国?其中位于北方的政权是哪个?53.两晋是指哪两个朝代?实现了全国统一的是哪一个?54.北魏孝文帝作为一个改革家政治家,他是哪个民族哪个部落的人?55.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意义是什么?56.从商鞅变革,孝文帝改革,到我国的改革开放,你得出什么启示?57.在南北朝时期,一度统一北方黄河流域的是哪个民族建立的什么政权?58.隋朝建立的时间?人物?都城?隋建立的意义是什么?59.隋朝创立的两种制度是什么?在隋朝开凿的一大工程是什么?60.与隋朝最为相似的是哪朝?61.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皇帝是?大运河的中心、南北起点分别在什么地方?62.大运河在当时的作用是什么?63.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制度称为什么?在哪朝创立?在哪朝完善?明清时期发展为什么?结束于哪朝?64.如何评价科举制度?分阶段答65.三省六部制在哪朝得到完善?三省指的是哪三省?“三省”的职能分别是什么?66.三省六部制的作用是什么?67.唐朝的起止时间是?唐朝的全盛时期是在什么时候?68.唐太宗在位时的新政局面叫什么?开元盛世指的是哪个皇帝在位时的繁盛局面?杜甫《忆昔》里描述的是什么时候的社会局面?69.促进东周生产力发展的是什么?促进唐朝生产力发展的新农具是哪些?70.发生在唐朝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例子有哪些?71.雕版印刷术至迟出现在什么时间?现存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什么?72.唐朝在繁盛时期的国际大都市是什么城市?73.唐朝在繁盛时期的社会生活呈现什么特点?74.北宋和哪几个民族建立的什么政权对峙?75.北宋和辽对峙时期发生的重大事件是什么?有什么影响?76.南宋和什么民族建立的什么政权对峙?此时著名的抗金英雄是谁?77.由此看出北宋南宋时期的主要社会特征是什么?78.元朝是由哪个民族建立的?建立者是谁?都城在哪(今天的哪里)?79.元朝在什么时间什么事件之后统一中国?80.元朝在统一中国后,创新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对今天的中国有何影响?81.中国古代科技水平的顶峰时期是哪个时期?82.火药在宋元时期有什么发展?意义是什么?83.印刷术在宋元时期有什么重要发展?有什么作用?84.指南技术在宋元时期有什么重大进步?有什么作用?85.黄道婆在科技上的贡献是什么?有什么意义?86.宋元时的科技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对我们有何启示?87.中国宋元时海上贸易发达的原因有哪些?88.宋元时海外贸易有名的港口是哪里?(今天的省?)89.宋元时海外贸易的主要路线是什么?又叫什么?这条路和丝绸之路有哪些不同?90.陶瓷之路运输的主要物品又是什么?这条路经过了哪些海洋和海峡?91.宋元时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的是什么物品?92.明朝强化皇权的措施有哪些?其中特色最明显的是什么?93.丞相最初出现在哪朝,在哪朝时被废除?94.清朝是那个民族建立的?是何时建立的?什么事件标志清朝最后灭亡?95.清朝时文化专制的措施有哪些?这些措施有哪些消极影响?96.清朝后期的对外政策是什么?实行这种政策的原因是什么?97.闭关自守政策对中国有哪些影响?98.奠定我国现在疆域版图的基础是哪朝?99.概述近代中国逐渐落伍的原因。
中国古代史常考简答题
中国古代史常考简答题中国古代史是历史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也是学生们在历史考试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个考点。
本文将围绕中国古代史常考的简答题展开,通过分析不同的问题和解答方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代历史,提高答题能力。
一、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中的重要转折点,请简述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其主要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 分封制的确立:春秋战国时期,贵族地主之间的力量逐渐壮大,国家实行了分封制度,给予贵族地主土地、人民和一定的权力。
这进一步加强了贵族地主的地位和影响力。
2. 诸侯国的纷争: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度导致了众多的诸侯国的出现。
这些诸侯国之间不断争夺地盘和资源,相互攻伐,形成了割据局面。
3. 政治思想的兴起: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学派相继兴起。
孔子、墨子、荀子等著名的思想家纷纷涌现,他们对政治、社会和人生等问题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和观点。
4. 文化繁荣: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众多的文化繁荣现象,著名的楚辞乐府、论语等文化作品相继问世,为中国的文化史贡献了许多宝贵的遗产。
5. 社会动荡: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
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和动荡。
二、请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及其影响。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措施,这些改革措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其中的几项重要改革和相应的影响:1. 实行郡县制:秦始皇废除了诸侯分封制度,实行郡县制。
这种制度使得国家统一管理更加高效,加强了中央集权,为统一的国家机构奠定了基础。
2. 统一度量衡和文字: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和文字,统一度量衡有利于国内商贸的发展,统一文字使得沟通和交流更加便捷,加强了国家的统一和凝聚力。
3. 铸币统一:秦始皇推行了铸币统一的政策,这使得货币体系更加统一,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4. 建立长城:秦始皇修建了万里长城,加强了北方边防的防御能力,保障了国家的安全。
中国古代史考试题
中国古代史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明朝2. “焚书坑儒”是发生在哪个朝代的事件?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明朝3. “文景之治”是哪个朝代的政治局面?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明朝4. “科举制度”正式确立是在哪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隋朝D. 唐朝5. “百家争鸣”是哪个时期的学术氛围?A. 先秦时期B. 秦朝时期C. 汉朝时期D. 唐朝时期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及其意义。
答: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可以概括为几个阶段:首先,他利用六国之间的矛盾,通过外交手段和军事行动削弱了六国的实力;其次,他组织了大规模的军队,进行了多次战争,最终击败了六国,实现了统一。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意义在于,它结束了战国时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了第一个大一统王朝,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请简要描述汉武帝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答:汉武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政治上实行了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推行了重农政策,文化上则出现了儒学、道家、法家等学派并存的局面。
此外,汉武帝还大力推行了丝绸之路的开拓,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这一时期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论述题(20分)请论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答: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科举制度打破了门第的限制,使得出身贫寒的人也有机会通过考试进入仕途,扩大了统治基础。
其次,科举制度促进了教育和文化的普及和发展,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
此外,科举制度还推动了官僚体系的完善和行政效率的提高,使得政府机构更加高效。
然而,科举制度也有其局限性,比如考试内容过于死板,无法完全考察一个人的实际能力,而且容易导致官场腐败。
中国古代史-简答题
第一章1、熟悉原始社会简表,了解不同时期代表性文化及各自的特点旧石器时代:早期:代表文化: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特点:原始群,杂婚,使用简陋石器、木棒,会用天然火,集体劳作,有了简单语言中期:代表文化:大荔人、丁村人、许家窑人特点:母系氏族、族外群婚、石器类型增加,初步加工、骨角刺的刀、人工取火、采集业为主,狩猎业为辅、有了分工、埋葬死者的习惯晚期:代表文化:山顶洞人、河套人特点:母系氏族,打制石器,磨制和钻孔技术、制造骨针、发明弓箭、氏族集体劳动,穿孔的原始装饰品、有爱美的观念、原始宗教观念新石器时代:早期:代表文化:河姆渡文化、半坡文化特点:母系氏族繁荣时期、对偶婚、出现石斧石杵石镰、发明陶器、氏族集体劳动、图腾崇拜晚期:代表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特点:父系氏族、一夫一妻制、原始农业过渡到犁耕农业、原始畜牧业过渡到较大规模放牧、个体经济出现、私有观念产生、对首领与对自然力的崇拜、文字符号宗教2、我国最早的古人类遗址是四川巫山猿人3、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三代的起止时间:夏:2070BC——1600BC商:1600——1046西周:1046——7712、西周实行那些制度?对后世有何影响?政治上:互为表里的分封制和宗法制:(1)分封制:含义:武王把一定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建立诸侯国。
受封的诸侯在境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之后又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
通过层层分封,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森严的等级制度:“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影响:积极: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促进了边远地区的开发,扩大统治领域,国家政权也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消极:诸侯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随着诸侯势力的壮大,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2)宗法制:含义: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它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最突出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其内容是周王称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为大宗,其他儿子封为诸侯。
历史中国古代史简答题重点
历史中国古代史简答题重点
中国古代史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从上古时代到近代时期的时间段。
以下是一些关于中国古代史的简答题重点:
1.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关于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主要涉及到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发现及其对后续文化的影响。
2. 夏朝的特点: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记载的朝代,其特点是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推行了礼乐制度,以及使用了象形文字。
3.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上重要的变革时期,其中包括封建制度的解体、列国争霸、思想家的兴起等。
4. 统一中国的秦朝:秦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统一的大一统王朝,其特点是实行了中央集权制度、开展了大规模的改革工程(如修筑长城、统一度量衡等)。
5. 汉朝的辉煌: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朝代之一,其特点是推行了儒家思想、建立了科举制度、开展了对外的丝绸之路贸易。
6.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动荡: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上的动荡时期,其中包括了魏晋时期的政治动荡、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迁徙等。
7. 唐宋时期的繁荣: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另一个辉煌时期,其特点是疆域的扩展、经济的繁荣、科技的发展以及文化的繁荣。
8. 元朝的统一: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由蒙古族人建立的统一王朝,其特点是沿用了宋朝的政治制度,开展了对外的扩张战争。
9. 明朝的文化复兴: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其特点是进行了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推行了郑和下西洋政策、兴建了明长城以及进行了农业技术的改进。
10. 清朝的满族统治:清朝是最后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的王朝,其特点是制定了闭关锁国政策、边疆的扩张以及社会制度的改革。
中国古代史常考简答题
中国古代政治史(一)(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最早的实践是什么?其理论来源于谁的思想?(2)最早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朝代是什么?这一朝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最大特点是什么?(3)柳宗元说:“秦亡于政,而非亡于制”,请解释这句话。
(4)“汉承秦制,有所损益”,汉时发展了哪些制度?(5)在西汉加强中央集权制度中主观目的与客观效果相背离的是哪项措施?(6)汉武帝时期开创和实行了哪些制度和措施?(7)隋朝是个开创性的朝代,它首创了哪些制度?(8)唐朝时既削弱相权,又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的制度是什么?(9)北宋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特点有哪些?(10)北宋通过设立什么官职将地方财权收归中央?(11)元时加强中央集权的首要措施是什么?(12)元分别设立什么机构管理西藏、台湾?元时的监察机构是什么?(13)明清是封建社会衰落时期,也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走向极端时期。
最能说明明清两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走向极端的措施分别是什么?(14)明清时期对人们思想控制的显性措施和隐性措施分别是什么?(15)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发展有哪些趋势?答案:(1)商鞅变法,韩非子的法家思想(2)秦朝,皇权至高无上(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吏由皇帝任免)(3)秦朝灭亡的原因不是郡县制而是由于秦朝的暴政。
(4)刺史制度、察举制度、编户齐民(5)封国制(6)剌史制度、察举制度中的孝廉科、推恩令、附益法(7)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庸(8)三省六部制(9)重文轻武、守内虚外、极度削弱地方,高度集中于中央(10)转运使(11)实行行省制度(12)宣政院、澎湖巡检司、御史台(13)明:设立特务机构、清:设立军机处(14)文字狱、八股取士(15)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统治者对人们思想的控制加强。
中国古代政治史(二)(1)先秦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是什么?选官标准是什么?(2)商鞅变法对这个制度作了什么修改?(3)墨子用人的标准是什么?(4)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是什么?标准是什么?(5)汉武帝时期,士大夫的主要做官途径是察举制中的什么科?(6)三国时魏国的选官制度是什么?(7)隋唐科举制的积极意义有哪些?(8)明清科举制的消极影响有哪些?(9)谁在改革中改革科举制度?(10)科举制形成于哪一个皇帝时期?(11)从历史上得出什么选拔人才的经验或启示?(12)秦朝、汉朝、北宋、元朝、明朝监察的官职和机构分别是什么?(13)历代重视监察给我们什么启示?(14)什么选官制度是从上而下的?(15)哪一朝代科举录取人数太多而导致冗官冗员冗费?答案:(1)世袭制,门第(2)奖励军功,按功授爵(3)尚贤、反对任人唯亲(4)察举,才能和品德(5)孝廉(6)九品中正制(7)抑制了门阀士族;扩大了官吏来源和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稳定;推动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2024年全国中考历史简答题大纲
2024年全国中考历史简答题大纲一、中国古代史1、先秦时期(1)简述夏商周的更替过程,包括重要的事件和人物。
(2)分析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原因和影响。
(3)阐述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流派及其代表人物的主张。
2、秦汉时期(1)简述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意义。
(2)论述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和作用。
(3)比较秦朝和西汉的政治、经济制度。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1)概述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的过程。
(2)分析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原因和表现。
(3)简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影响。
4、隋唐时期(1)阐述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路线和作用。
(2)分析唐太宗的治国策略及其对唐朝繁荣的影响。
(3)简述科举制的创立、发展和影响。
5、宋元时期(1)论述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影响。
(2)简述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如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
(3)分析元朝的行省制度及其历史意义。
6、明清时期(1)简述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及其影响。
(2)分析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如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3)论述清朝前期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二、中国近现代史1、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1)简述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2)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和失败的原因。
(3)阐述洋务运动的目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2、甲午中日战争至辛亥革命(1)论述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简述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失败原因。
(3)分析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过程和历史意义。
3、新文化运动至抗日战争(1)阐述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
(2)简述五四运动的起因、过程和历史意义。
(3)分析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原因、成果和破裂的原因。
(4)论述抗日战争的经过、重要战役和胜利的意义。
4、解放战争至新中国成立(1)简述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和重大战役。
(2)分析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5、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1)阐述“一五计划”的实施背景、主要成就和意义。
(2)分析三大改造的内容、方式和意义。
中国历史知识简答题及答案
中国历史知识简答题及答案
1. 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在哪一年?
答:1840年。
2.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个朝代?
答:清朝。
3.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包括哪些?
答: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4.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是连接哪两个大洲的重要贸易路线?答:亚洲和欧洲。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年份是?
答:1949年。
6. 郑和是哪个朝代的航海家?
答:明朝。
7. 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
答:黄河流域。
8. 中国古代最长的封建王朝是?
答:周朝。
9. 辽宁省出土的“燕王句容石棺”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物?答:东汉。
10. 周朝最早的历史文献是哪部?
答:《尚书》。
11. 辽宁省的省会是?
答:沈阳市。
12. 《红楼梦》是哪个朝代的作品?
答:清朝。
13. 中国的成立日期是?
答:1921年。
14. 中国的国花是?
答:牡丹。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法律机关是?
答:最高人民法院。
16. 《论语》是哪位中国古代思想家的语录?
答:孔子。
17. 乾隆是哪个朝代的皇帝?
答:清朝。
18.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分别是?
答:《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
19. 中国古代楚国的代表性文化遗产是?
答:楚文化的簪子。
20. 钧瓷是哪个朝代的瓷器?
答:元朝。
以上是中国历史知识简答题及答案。
如有需要进一步了解或更多问题,请随时提问。
谢谢!。
中国古代史 简答
大运河的开凿 (1)原因和过程:为了掌握江南的财富和加强对南方的控制,沟通南北经济、加强华北地区的军事力量,同时也有利于对江南地区的巡游。
隋统治者利 用天然河流 和旧有渠道,开凿了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北京)南到余杭(杭州)的大运河。
其工程分为四段:1、通济渠2、永济渠3、山阳渎。
4、江南河。
(2)评价一方面,开凿运河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严重影响人民的生产生活,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
另一方面,运河的开通还产生了久远而积极的影响,它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对巩固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也为唐朝前期盛世局面打下了基础。
隋朝加强中央集权政治的措施 1、中央机构制度改革 三省六部制 隋朝在中央机构中设置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五省。
三师与三公是给予大臣的荣誉虚职。
五省当中,秘书省职务较优闲 ,内侍省多是宦官。
尚书、门下、内史三省长官职同秦汉时代的丞相。
三省互相牵制,决策机关是内史省,长官是内史令;审议机关是门下省,长官是纳言;处理日常政务的机构是尚书省。
尚书省置令一人、左右仆射各一人,下设吏、礼、兵、度支(后改称民部)、都官(后改称刑部)、工部六曹。
隋代第一次厘定了以三省六部制为核心,同时辅以强大的监察机关和各司其职的诸寺诸监的中央职官制度,对唐代以及以后的各朝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 2、地方机构制度改革 州(郡)县两级制 583年,隋文帝取消郡,将以往州、郡、县三级地方机构改为州、县两级制,州设刺史,县设县令。
并且合并一些州县,裁汰一批冗官,节约政府开支,加强行政效率。
炀帝时又改州为郡,同时规定:全国各地的“大小之官, 悉由吏部”任命,废除九品中正制和辟署制度,规定所有官员的任免考核都有中央负责,且县佐须用别郡人,使 地方豪强不得把持本地政务,抑制地方豪族 势力,巩固中央集权 3、改革府兵制 自北周建立府兵制度后,开始出现兵民合一、兵农合一的趋势。
中国古代史简答
简答题1.简答周公的政绩:A平定东方之乱,伐三监和征东夷,讨伐三监,性质为平叛,征东夷为武力开拓国家版图,巩固西周王朝在东方的政治成果。
(1)迁移殷顽民到周王朝直接控制的成周(洛邑)(2)以武庚殷余民封重叔于,开姓族统治天下的先河。
B营建东都洛邑,驻八师。
2.简答西周分封制的内容、作用和对后世的影响:一是褒封先古圣王之后裔,二是以同姓亲戚和异姓功臣谋士为分封对象,授民授土,分封建国。
作用:(1)在全国要冲建立一批大小不一的带有武装殖民性质的次等侯国,通过政治权利的层级分化,起到藩屏固王室的作用,建立起“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家天下的政治模式。
(2)从社会史的角度看,国家社会运作中人口的再编组具有族群衍裂以组成新族群的意义,推动了各族群政治经济文化的融化。
(3)周王通过特定的册命仪式,确定诸侯,卿大夫对周天子的臣属关系,周王可以另立国君,乃至废除封地,分封制造成了土地和政治权力的层层分割。
3.简答春秋初期政治混乱的表现及其原因:1周王室丧失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2华夏族与少数民族矛盾的激化。
3诸侯国之间与诸侯国内部之间篡杀、攻伐不断。
原因:1社会经济的发展: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促使井田制的瓦解。
2赋税制度的改革,由劳役地租向履亩而税过渡,承认了私田的合法地位。
3 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新的阶级力量的壮大,加速旧贵族的衰微,破坏了原有的等级制度秩序,表现为政治权力的下移(礼崩乐坏的局面)4.简答战国变法运动的背景和内容:背景:1国与国之间纷纭复杂的残酷的战争,对各国提出了增进实力的迫切要求。
2随着旧的社会政治秩序的解体,新的生产关系的发展,新的统治阶级需要重建一整套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维护和巩固他们的利益。
3士阶层的崛起为变法提供了人才基础,有知识、才能、智慧。
内容:1奖励农战,提升国家的经济军事实力,其目的是在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和抗衡中,进可兼并他国,退可自保四境。
中国古代史简答题
1.何谓百家争鸣?争鸣中的主要流派的主要观点?百家争鸣:是指春秋( 公元前770 —公元前476 年)、战国( 公元前475 —公元前221 年) 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所谓“诸子百家”,其实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其次有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
“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
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①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作品:《春秋》、《孟子》、《荀子》主张: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
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张“有教无类”。
在政治上,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
②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
作品:《道德经》、《庄子》主张: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
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以柔克刚。
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
③.墨家,代表人物:墨子。
作品:《墨子》主张:这一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
认为“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
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
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
④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李斯、商鞅。
作品:《韩非子》、《商君书》、《管子》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
经济上主张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政治上主张废分封,设郡县,君主专制,严刑峻法;思想和教育方面,则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⑤杂家,代表人物:吕不韦作品:《吕氏春秋》主张:杂家是战国末期的综合学派。
简明中国古代史答案
一、单选题:1、据考古发现,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C )。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元谋人D、金牛山人2、据考古发现,我国境内最早懂得人工取火的原始人是( D )。
A、元谋人B、北京人C、蓝田人D、山顶洞人3、我国古代的原始居民很早就懂得农耕技术,他们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是(B )。
A、水稻和小麦B、水稻和粟C、小麦和粟D、水稻和玉米4、氏族的特点之一是( B )。
A、按贫富结合B、按血缘关系结合C、按性别结合D、非血缘关系结合 5.原始社会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是在( D )。
A、母系氏族社会后期B、父系氏族社会前期C、父系氏族社会中期D、父系氏族社会后期6、传说及黄帝之后,黄河流域有三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他们就是尧、舜、禹。
那时首领产生的方式是( B )。
A、部落中的全体成员投票选举B、禅让C、前任首领确定D、抽签决定7、人们常说中华文明五千年。
按照这一说法,我国的文明史最早可以追溯到( C )。
A、山顶洞人时期B、半坡和河姆渡原始居民时期C、炎帝和黄帝时期D、尧舜禹时期8、夏朝是我国第一个( C )国家。
A、封建领主制B、封建地主制C、奴隶制D、农奴制9、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其文字是( C )。
A、金文B、篆书C、甲骨文D、隶书10、武王伐纣的性质属于( C )。
A、诸侯国之间的战争B、平民和奴隶的反抗斗争C、奴隶主贵族领导的推翻暴君的斗争D、民族间的相互战争二、多选题1、以下属于北京人生活,生产特征的是( ABCD )。
A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前 B使用打制石器C 使用天然火D 过群居生活2、我国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典型代表是六七千年前的(CD )。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3、母系氏族公社的主要特征是( ABCD )。
A、妇女在生产和生活中占有显著地位;B、实行族外婚,按母亲血缘确定亲属关系;财产由母系继承;C、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消费;D、财产归氏族成员集体所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史芃
史前(新石器时代)距今5000年前蒂
满天星斗南:良渚政治:农耕聚落——中国进入农业社会,脱离采集渔猎北:姜寨蚇
南稻北粟经济:平均分配薇
文化:炎黄传说莃
蚈
奴隶制-夏商周(青铜器时代)夏距今3500年商-1600 西周-1046 荿
西周分封制商内外服-政治:夏禅让世袭官位分职设监狱芅
西周井田制轮流种植经济:夏农业石器、商农业石器施肥进步、酿酒蒃
文化:夏二里头青铜器为礼器与祭器——没有文字,只靠传说和考古推断。
商青铜器为礼器沟通天地与支持政权,甲骨文,酗酒文化。
西周礼乐(周公德治—儒家前身)聿
螇
春秋战国(东周-铁器)-770
肄
各国重用人才以求富国强兵政治: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变化(礼崩乐坏)推举制(门阀政治)蒃
经济:铁器,犁耕发展,私人手工与商业发展。
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男耕女织)蒀
“士”阶层兴起,造成百家争鸣,儒法道,富国强兵为目标(儒家为封建社会稳定政局所用,法家为秦朝所用统一中国,道家为封建社会修养生息所用)文化:蕿
总结:百家争鸣是中国与世界古代史上学术思想最为灿烂一页。
(世界上另外一个灿烂是同时期希腊哲学)膇
薃
第一次大统一袁
-221 嬴政(中央集权制度开始出现,到唐朝为中国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积极影响大于消极影响)秦羇
政治:商鞅变法后完成统一,军公爵制选官,创立中央集权体制,设皇帝,三公九卿,郡县制,什五连坐(体现法家治国思想),暴政亡国(丞相权利过大也是重要原袆因)
经济:统一货币、度量衡、开边移民、建驰道直道蚂
文化:焚书坑儒、统一文字(小篆)节
外交:蒙恬战匈奴,建长城抵匈奴虿
总结:创立中央集权体制成为我国历代王朝制度蓝本——皇帝、中央集权蚅
螂
汉-202 刘邦汉武帝荿
政治:汉初郡国并行(后造成七国之乱),布衣将相使世袭政治基本结束。
文景之治无为完成休养生息(道家)。
武帝有为(儒家)而治设内外朝削弱相劝,设监察刺史,膇察举制,推恩令消
除郡国并行,设西域都护府控制新疆
经济:代田法、精细耕作发展农业经济蒄
文化:董仲舒罢百尊儒,儒表法理。
天人感应等思想(详见第七分册补充)袂
外交:汉初和亲匈奴;武帝三战匈奴,张骞出使西域(丝路被打开)螀
总结:与罗马帝国并立东西两大帝国衿
第一次分裂蒇
三国两晋南北朝羂
迁都洛阳政治:曹魏九品中正制北魏三长制孝文帝习汉官制与律令膁
北魏均田制经济重心第一次南移蜀汉修水利经济:曹魏屯田孙吴推动吴越人发展莆
礼治文化:民族第一次大融合通用汉服汉语改复姓与单姓芆
外交:中国人开始吃奶酪烧烤等胡食,跳胡舞肂
总结:相互渗透取长补短的民族融合增进了团结,落后学习先进缩小民族差异,为大统一奠定基础,为中华文化传承和发展注入活力薂
肈
第二次大统一羄
李世民隋唐581 肂
政治:加强中央集权-三省六部、政事堂、科举制。
贞观之治(重民心、重人才、重谏言);开元盛世。
吐蕃文成公主入藏;设北庭、安西都护府。
晚唐武官集权造成分羂裂
经济:长安是国际大都市丝绸之路全盛蒆
、画(吴道子等),唐诗(李白等)、字(颜真卿等)文化:儒家文化圈(日本、朝鲜、越南)肇外交:粟特人,阿拉伯帝国,东罗马帝国膂
总结:宽容开放,吸收融汇外域文化展现博大恢弘,强大的对外辐射力度展现世界舞台独特魅力。
腿
膈.
第二次分裂螆
960 赵匡胤(封建中央集权开始转变为君主专制,消极影响开始大于积极影响)-两宋五代十国节
科举出身的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官政府,完善科举制(解、省、殿,弥封誊录,政治:北宋(开封)吸取教训杯酒释兵权后文官体制“重文轻武”——造成宋朝成为以薀,岳飞抗金。
中央设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文官打仗不给力,造成冗官冗费冗兵,王安石变法失败(因人亡政息)后靖康之耻后变为南宋(临安)废贴经增策论))皇帝总揽兵权,君主专制趋势开始日益明显实行官、职、差遣相分离的制度。
军事上将军轮换制度,更戍法(事,枢密院。
经济:经济中心完成南移(苏湖熟,天下足);四川出现交子(世界最早纸币)为改变冗官冗费、北方陆路商路中段进行海上丝绸之路(广明泉州);榷场促进民族贸易羀
,西夏;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梦溪笔谈》北宋,辽(契丹),西夏(党项)。
南宋,金(女真)文化:宋明理学宋词活字火药武器天文数学薅
外交:海上抵达东北非莁
羁
第三次大统一莈
忽必烈1271 元莄
台湾设澎湖巡检司西藏设宣政院民族等级制(和古印度类似)中书省为全国总管行省制(也叫行中书省)政治:采纳汉法蒁
海上与陆路丝路经济:大都(北京)是世界闻名的商业中心南北海运莂
文化:元曲古代历史上最强大的天文学肀
外交:马可波罗来华莇
薁
葿
明1368 朱元璋薈
殿阁大学士做顾问,明成祖选拔翰林学士入文渊阁值班改革科举八股取士。
明太祖设设厂卫;惩治贪污-废宰相(皇权空前加强)设内阁政治:中央集权空前加强膆正式设立内阁制度
;葡萄牙人把澳门成为枢纽,中国被纳入世界市场的标志;资本主义萌芽被阻碍兴修水利朝贡贸易(郑和下西洋)经济:屯田移民蚁
文化:宋明理学(官方学术)西学东渐(徐光启与利玛窦)陆王心学(民间学术)儒学西传对西方理性思考产生影响(罗明坚翻译)袀
明末被迫开放民间海禁驱逐台湾的荷兰殖民者(郑成功领导)官方可以对外贸易外交:传教士来华芀
总结:明朝之后封建君主专制的消极影响将远大于其积极影响,西方新航路后开始新纪元,中国停滞不前落后成为了必然。
袅
羅
前清1644 康雍乾芁
政治:中央集权达到鼎盛康熙设南书房(议政王大臣会议力量遭到削弱)、雍正设军机处(皇权鼎盛)平定三藩内乱康雍乾平定新疆准格尔部叛乱设伊犁将军派驻藏螇统一台湾(消灭郑成功余孽)大臣(金瓶掣签)
经济:湖州丝船码头银码头清初海禁到康熙末年开放到乾隆闭关羇
文字狱《古今图书集成》文化:《四库全书》肅
外交:雅克萨之战(对手为彼得一世)后签《尼布楚条约》乾隆后仅广州13行对外通商蚁参赞机务、咨询顾问、草拟诏旨、票拟批答-注:内阁、军机处等职能
以下无正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Nur für den pers?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des fins commerciales.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толькодля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используютсядля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ине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вкоммерческихцелях.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