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基本原理与灭火的基本的方法全解
常见灭火技巧与方法
常见灭火技巧与方法(一)基本灭火原理物质燃烧必须同时备三个条件:可燃物、助燃物、引火源,当其中一个条件被去掉时,就不能发生燃烧。
由此归纳出四种基本的灭火原理。
1.冷却灭火冷却灭火主要是喷水或使用其他有冷却作用的灭火剂。
由于可燃物质着火必须具备一定的温度和足够的热量,灭火时,将具有冷却降温和吸热作用的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物体上,以降低燃烧物质的温度。
当其温度降到燃烧所需最低温度以下时,火就熄灭了。
也可将水喷洒在火源附近的可燃物质上,使其温度降低,防止将火源附近的可燃物质烤着起火。
冷却灭火方法是灭火的常用方法,主要用水来冷却降温。
一般物质如木材、纸张、棉花、布匹、家具、麦草等起火,都可以用水来冷却灭火。
2.窒息灭火窒息灭火就是阻止空气进入燃烧区不让火接触到空气,让氧气与燃烧物隔绝使火熄灭。
根据着火时需要大量空气这个条件,灭火时采用捂盖的方式,使空气不能进入燃烧区或进入很少。
常用方法:●向燃烧区充入大量的氮气、二氧化碳等不助燃的惰性气体,减少空气量。
●封堵建筑物的门窗,燃烧区的氧一旦被耗尽,又不能补充新鲜空气,火就会自行熄灭。
●用石棉毯、湿棉被、湿麻袋、砂土、泡沫等不燃烧或难燃烧的物品覆盖在燃烧物体上,以隔绝空气使火熄灭。
3.隔离灭火隔离灭火就是将燃烧物与附近有可能被引燃的可燃物分隔开,燃烧就会因缺少可燃物而熄灭。
这也是一种常用的灭火方法。
●灭火时迅速将着火部位周围的可燃物移到安全地方。
●将着火物移到没有可燃物质的地方。
●关闭可燃气体、液体管道的阀门,减少和中止可燃物质进入燃烧区域。
●拆除与火源相毗连的易燃建筑,形成阻止火势蔓延的空间地带。
4.抑制灭火抑制灭火是将化学灭火药剂喷入到燃烧区,使之参与燃烧的化学反应,而使燃烧反应停止。
一般用于扑救计算机等精密仪器设备、家用电器、档案资料和各种可燃气体火灾。
但灭火后要采取降温措施,防止发生复燃。
以上四种灭火方法,既可单独采用,也可综合使用。
(二)初期灭火原则生活中,我们随时都有可能遭遇火灾,一旦遇到火灾,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商场,我们要做的只有三件事:1、及时报警发现火情后,要及时发出警报,通知他人。
燃烧的基本原理灭火原理与方法
四、燃燒的基本原理、滅火原理與方法1.氧氣耗盡 4.毒性氣體(窒息性、昏迷性、刺激性、異常毒害性))性、異常毒害性2.火焰 5.煙3.熱 6.結構強度衰減甲烷的燃燒反應建築物火災燃燒成長過程第一階段:初火(Initial fire)第二階段:成長期(Fire build-up)第三階段:閃燃(Flashover)第四階段:最盛期(Fully developed fire)第五階段:火災之擴大與衰退(Fire propagation or decay)建築火災歷程與對策(內政部建研所)一個房間一個偵煙器廚房、車庫等容易導致誤報的地點改用偵熱器每層樓至少有2-3個滅火器易發生爆炸之工業:•爆竹煙火製造工廠•液化石油氣罐裝場•石化廠•油品煉製有機溶劑廠•榖倉儲存裝卸作業•高壓氣體之製造處置儲存作業等衝擊波(Shock Wave)•在爆炸時,因壓力上升,造成空氣壓縮形成衝擊波。
是造成周遭物質破壞的主因。
沸騰液體汽化膨脹爆炸(Boiling Liquid Expanding Vapor Explosion, BLEVE)熔融金屬掉入水中引起熔融金屬掉入水中引起水蒸汽爆炸水蒸汽爆炸1死(廠長)鋁錠製造工廠鋁錠製造工廠水蒸汽爆炸水蒸汽爆炸案案4死,20輕重傷粉塵爆炸1997年7月27日某化學公司ABS粉塵爆炸---疑似起爆點槽頂之粉塵分離器F l I itiFuel(combustible dust)Ignition(heat, spark)Oxygen(air)Remove any oneelement eliminatesthe possibility offire.Air Handling Systems -Copyright2009 For informational use onlyFuel(combustible dust)Ignition (heat, spark)Dispersion (Dust Suspension)ConfinementOxygen (air)Remove any one element prevents explosion, but not necessarily fire!**the concentration of suspended dust must be within an explosible range, lowest amount of dust in air that will explode, referred to as Minimum Explosible Concentration (MEC) –(1)Air Handling Systems -Copyright 2009For informational use only易爆炸之粉塵粉塵名稱棉花稻穀豆類澱粉、棉花、稻穀、豆類 1 atm = 0.987 bar= 0.1013 MPa = 14.7 psi發生家庭火災的主要原因:如何預防家庭火災發生1.防止電路短線2.注意菸蒂處理硫酸鋁水溶液與碳酸氫鈉水溶液混合,產生二氧化碳,使3.煮食應注意火源44.嚴禁兒童玩火5.小心使用瓦斯藥劑火災分類火警報知設備-探測器差動探測器定溫探測器差動補償型探測器偵煙探測器偵煙探測器火燄探測器圖片來源:消防署拉:拉開安全插梢。
防火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防火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引言】火灾是一种常见但威胁很大的事故,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因此,了解防火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防火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希望能帮助读者提高火灾防范意识和应对火灾的能力。
防火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二)一、防火的基本原理1. 火三要素防火的基本原理是切断火三要素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要素。
火三要素包括燃烧物质、氧气和火源。
只有这三个要素充分并同时存在,火灾才能发生。
2. 分级防火分级防火是指根据火源的性质和环境条件将防火工作划分为A、B、C、D、E级等级,并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
不同级别的防火工作有不同的要求,只有根据各级别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才能实现防火目标。
3. 防火隔离防火隔离是指通过隔离的方式将可能产生火灾的因素与其他部分分开,从而减少火灾蔓延的可能性。
常见的防火隔离措施包括防火墙、防火门、防火层、防火隔热罩等。
4. 预防为主防火工作中,预防为主是指通过加强防火管理,采取预防措施,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这包括加强火灾隐患排查,提高员工的防火安全意识,加强对设备设施的日常维护和保养等。
二、灭火的基本原理1. 抑制火焰抑制火焰是指通过提供足够的冷却剂或窒息剂来压制火焰的燃烧。
常见的冷却剂包括水、泡沫、干粉等;常见的窒息剂包括二氧化碳、氮气等。
通过将冷却剂或窒息剂直接喷洒到火源上,可以有效抑制火焰的燃烧。
2. 隔绝燃烧物质隔绝燃烧物质是指通过移除或隔离与火源相连的燃烧物质,从而削弱火灾扩展的能力。
常见的方法包括使用消防器材将燃烧物质从火源处分离开,或将燃烧物质转移到其他安全区域。
3. 切断供氧途径切断供氧途径是指通过封闭或阻隔供氧的途径,限制氧气进入火源,从而减少火焰燃烧的氧气含量。
常见的方法包括关闭门窗、采用防烟排烟系统、喷洒含限氧剂的灭火剂等。
4. 削弱燃烧反应削弱燃烧反应是指通过给予火焰燃烧过程所需的活化能减速剂,削弱火焰的燃烧能力。
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PPT
05 现场应急处置与救援措施
现场应急处置流程
立即识别火源
发现火情后,首先要迅速识别 火源,判断燃烧物质和火势大
小。
启动应急预案
根据现场情况,立即启动相应 的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应 急处置。
切断火源
尽快切断火源,防止火势蔓延 。如关闭阀门、切断电源等。
使用灭火器材
针对不同的燃烧物质,选择合 适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C类火灾涉及气体燃烧,如煤气、乙炔等。使用干粉灭火器可以切断氧气供应并 抑制燃烧。
防止爆炸
在扑救C类火灾时,要注意防止气体爆炸,避免使用不当的灭火方法导致火势扩 大。
D类火灾扑救策略
使用专用灭火剂
D类火灾涉及金属燃烧,如钾、钠等。 使用专用灭火剂可以切断氧气供应并 抑制燃烧。
防止火势扩大
在扑救D类火灾时,要注意防止火势 向周围可燃物蔓延,及时采取隔离措 施。同时,避免使用水或泡沫等不当 的灭火方法,以免火势扩大。
掌握基本消防技能
灭火器的使用
了解灭火器的种类和使用方法,能够在火灾 初期正确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
疏散逃生技能
熟悉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的位置,掌握火灾 逃生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家庭、学校、单位等场所防火措施
家庭防火
定期检查家庭用电、用气安全, 不乱丢烟蒂,不超负荷用电,确
保家庭消防安全。
学校防火
加强学校消防安全教育,定期组 织消防演练,提高学生自救自护
案例一
某化工厂火灾事故。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切断火源并使用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同时拨打火警电话报警,组织人员疏散。最终成功将火势控制在初期阶段,避免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 产损失。
案例二
某商场火灾事故。商场内人员密集,火势迅速蔓延。现场人员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疏散并使 用灭火器材进行灭火。同时拨打火警电话报警,请求消防部门支援。在消防部门的协助下,成功将火 势扑灭,确保了人员生命安全。
灭火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灭火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灭火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削减或消除火灾所需的三个要素来抑制或扑灭火焰,即燃料、氧气和热量。
灭火的方法有多种,以下是常见的几种方法:
1. 绝缘法:使用非导电物质或给予燃料隔离,以切断火焰与氧气之间的联系。
例如,用灭火毯覆盖火源,或使用泡沫灭火剂将火焰浸沉。
2. 抑制法:利用化学反应来削弱火焰的热量,滤去火焰周围的氧气,或混合燃料中的有毒物质以抑制火焰的形成和扩散。
例如,使用干粉灭火器喷射干粉,干粉中的物质可抑制火焰。
3. 冷却法:通过给燃烧物体表面提供足够大量的热量传递面积,吸收燃烧物体的热量,使其温度下降到低于燃点以抑制火焰的蔓延。
例如,使用水或二氧化碳灭火器喷射水或二氧化碳,直接冲击火焰和火灾部位来降低温度。
4. 隔离法:迅速将火源与其他可燃物隔离开来,以避免火势蔓延。
例如,关闭室内电源,关闭燃气阀门,迅速疏散人员并关闭门窗。
5. 窒息法:利用惰性气体取代火灾区域中的氧气,以抑制火焰。
例如,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喷射二氧化碳,将火源周围的氧气稀释至无法维持燃烧的浓度。
需要注意的是,在灭火过程中,要确保自身安全,选择合适的灭火器材和正确的使用方法,并遵循逃生路线和疏散指示。
如果火势无法控制或无法立即扑灭,应立即报警并等待专业人员进行处理。
灭火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
灭火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灭火是指在火灾发生时,通过采取措施抑制火势、消除火源,以达到防止火势蔓延、保护人员财产安全的目的。
灭火的基本原理是消除火焰的三个要素:燃料、氧气和火源。
灭火的基本原理分为以下几种:1. 切断燃料供给:灭火的第一步是切断燃料供给。
燃料是维持火势的重要因素,如果没有燃料的供给,火势自然会熄灭。
常见的方法包括关闭燃气阀门、切断电源等。
2. 隔离火源:当发生火灾时,应尽量将火源与周围的燃料隔离开来,防止火势蔓延。
这可以通过关上门窗、使用防火墙等手段来实现。
3. 剥夺氧气供给:火焰需要氧气才能燃烧,因此,剥夺氧气供给是灭火的重要手段。
这可以通过关闭门窗、使用灭火器等方式来实现。
4. 降低温度:火焰的温度非常高,因此通过降低温度可以有效地抑制火势。
常用的方法包括使用水、泡沫等物质进行灭火,以降低火焰的温度。
常用的灭火方法有以下几种:1. 使用灭火器:灭火器是常见的灭火工具,根据不同的火灾类型,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灭火器。
常见的灭火器有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
在使用灭火器时,应注意正确的操作方法,并选择合适的灭火剂进行灭火。
2. 使用灭火器具:除了灭火器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灭火器具可供使用。
例如,灭火毯可以用于扑灭起初阶段的火灾,适用于衣物、家具等物体的火灾。
灭火器具的使用方法要掌握,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灭火器具。
3. 使用水源:水是最常见的灭火工具之一,对于一些可燃液体、固体的火灾,可以使用水进行灭火。
在使用水源进行灭火时,应注意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并避免用水扑灭油类火灾。
4. 使用泡沫:泡沫具有隔热、降温的特性,可以有效地抑制火势。
泡沫灭火器通过将灭火剂喷射成泡沫状,覆盖在火源上,从而达到灭火的效果。
在使用泡沫灭火器时,要注意喷射方向和距离。
5. 使用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灭火器是一种常见的气体灭火器,适用于电器设备、精密仪器等火灾。
二氧化碳可以迅速扩散到火源周围,剥夺火焰所需的氧气,从而灭火。
防火与灭火的三种基本原理
防火与灭火的三种基本原理
防火和灭火的三种基本原理是燃烧三要素控制、燃烧链中断和热量消散。
1. 燃烧三要素控制:燃烧需要三个要素,即燃料、氧气和火源。
防火和灭火的基本原理之一是控制这三个要素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
通过减少或消除燃料、限制或切断氧气供应,或者消除火源,可以有效地控制或抑制燃烧过程。
2. 燃烧链中断:火灾燃烧是一个自行传播的过程,它涉及燃料的燃烧释放出的热量引燃周围的燃料。
防火和灭火的基本原理之二是通过中断燃烧链来阻止火势的蔓延。
中断燃烧链可以通过干扰燃料、隔离燃烧区域或降低燃烧产物的温度等方式来实现。
3. 热量消散:火灾燃烧产生大量的热量,这是火势蔓延的主要推动力。
防火和灭火的基本原理之三是通过消散热量来降低火灾的温度。
这可以通过施加冷却剂、增加水分、利用隔热材料等措施来实现。
消散热量有助于降低火势,从而控制或扑灭火灾。
这些基本原理通常结合使用,以最大程度地提高防火和灭火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火灾可能需要使用不同的灭火方法和工具。
防火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防火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火灾是一种常见的事故,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了解防火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于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防火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火灾和应对火灾。
一、防火的基本原理:1. 燃烧的三要素燃烧是火灾发生的基本过程,它需要三个要素:燃料、氧气和热源。
这被称为燃烧的三角形原理。
如果其中任何一个要素被剥夺,燃烧就会停止。
燃料是火灾中可燃的物质,如木材、纸张、油漆等。
它们能够提供燃烧所需的化学能量。
氧气是燃烧的气体供应,空气中含有大约21%的氧气。
如果减少氧气供应,燃烧将无法继续。
热源是使燃料加热到燃点并着火的能量,如明火、电火花等。
2. 抑制燃烧的方法为了抑制燃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 剥夺燃料:将可燃物材料从火源附近移开,以减少可燃物与火源的接触,避免火势蔓延。
(2) 隔离氧气供应:可以通过关闭门窗、切断气源等方式,以减少氧气供应量,阻止燃烧过程中的氧气供应。
(3) 降低温度:利用水、灭火器、灭火器等物质将燃料表面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使其无法继续燃烧。
二、灭火的基本方法:1. 水的灭火作用水是一种常用的灭火工具,其灭火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 冷却作用:水具有吸热能力,可以将火源附近的温度迅速降低,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2) 阻断氧气供应:水在喷射过程中可以产生大量的蒸汽,将周围空气中的氧气稀释,从而抑制火焰的燃烧。
(3) 稀释效果:水能将可燃气体或液体冲散,使其无法继续燃烧。
2. 常见的灭火方法(1) 灭火器:灭火器是一种便携式的灭火工具,通常根据不同的火灾类型选择不同类型的灭火器,如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
(2) 泡沫灭火:泡沫灭火是一种常用的灭火方法,可以通过在火源上覆盖一层泡沫,来隔离氧气供应和冷却燃料。
(3) 干粉灭火:干粉具有强大的灭火效果,可以抑制火焰,阻断氧气供应,并与火源接触后形成绝缘层,阻止火焰蔓延。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燃烧条件有三个基本要素:燃料、氧气和点火源。
1. 燃料:燃料是可燃物质,如木材、纸张、油类、气体等。
它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燃烧,并释放能量。
燃料必须具备易燃性,即能够被点火引燃。
2. 氧气:氧气是燃烧的必备气体。
它以空气中的氧气为主要供应源,支持燃料的氧化反应。
氧气的浓度对燃烧的发生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通常要求供应的氧气浓度在可燃物与空气的最佳比例范围内。
3. 点火源:点火源是燃料开始燃烧的起火装置。
它可以是明火、火花、电火花、高温表面等。
点火源能够提供足够的能量,使燃料发生自燃反应,从而引发燃烧。
灭火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剥夺燃料:灭火时可以通过剥夺燃料与氧气之间的接触来抑制燃烧。
例如采取隔离措施、将燃料迅速移动到无氧气环境中等。
2. 阻断氧气供应:灭火时还可以通过阻断氧气供应来抑制燃烧。
例如采用灭火器、泡沫、水雾等灭火剂,将火源覆盖或隔离,使氧气无法进入。
3. 降低温度:灭火时也可以通过降低温度来抑制燃烧。
例如采
用水喷射、喷雾等方式将温度降低,以减少燃料的蒸发和燃烧速度。
4. 清除自由基:灭火时还可以通过清除燃烧反应中产生的自由基来抑制燃烧。
例如采用灭火剂中的抑制剂,能够吸收或转化自由基,从而阻止燃烧链反应的进行。
燃烧条件的论理和防火基本办法
燃烧条件的论理和防火基本办法根据燃烧基础理论,可燃物、助燃物和引火源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且相互作用,燃烧才能发生。
防火和灭火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对燃烧条件理论运用的结果。
其中,防火原理在于限制燃烧条件的形成,灭火原理则是破坏已触发的燃烧条件。
防火的基本方法:控制可燃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控制可燃物的做法通常有以下几种:1.以难燃、不燃材料代替可燃材料,如用水泥代替木材建造房屋;2.降低可燃物资在空气中的浓度,如在车间或库房采取全面通风或局部排风,使可燃物不易积聚;3.将可燃物与化学性能相抵触的其他物品隔离保存,并防止“跑、冒、滴、漏”等。
隔绝助燃物:1.对于一些易燃物品,可采取隔绝空气的方法储存,如钠存于煤油中、磷存于水中、二硫化碳用水封存放等。
2.在有的生产、施工环节,可以通过在设备容器中充装惰性介质保护的方式来隔绝助燃物,如水入电石式乙炔发生器在加料后,用惰性介质氮气吹扫,燃料容器在检修焊补动火前,用惰性介质置换等。
控制引火源:禁止明火、控制温度、使用无火和静电消除设备、接地避雷、设置火星熄灭装置等。
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冷却灭火:对于可燃固体,将其冷却在燃点以下;对于可燃液体,将其冷却在闪点以下,燃烧反应就可能会中止。
用水扑灭一般固体物质引起的火灾,主要是通过冷却作用来实现的,水(直流水、雾状水)具有较大的比热容和很高的汽化热,冷却性能很好。
窒息灭火:一般氧浓度低于15%时,就不能维持燃烧。
在着火场所内,可以通过灌注非助燃气体,如二氧化碳、氮气、蒸汽(水喷雾)等,来降低空间的氧浓度,从而达到窒息灭火。
隔离灭火:例如,自动喷水-泡沫联用系统在喷水的同时喷出泡沫,泡沫覆盖于燃烧液体或固体的表面,在发挥冷却作用的同时,将可燃物与空气隔开,从而可以灭火。
迅速关闭可燃介质的阀门。
化学抑制灭火:由于有焰燃烧是通过链式反应进行的。
化学抑制没货的灭火剂常见的油干粉和七氟丙烷。
灭火速度快,可有效扑灭初期火灾。
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完整版
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完整版一、灭火基本原理1.温度降低原理:火灾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高温,通过降低火场温度可以减缓火势的发展和蔓延。
2.氧气隔离原理:火灾所需的氧气是维持燃烧的基本条件之一,通过隔离火源与氧气的接触,可以控制及扑灭火势。
3.燃料消耗原理:火灾所需的燃料是维持燃烧的基本条件之一,通过削减或消耗燃料,可以控制及扑灭火势。
4.阻断火势蔓延原理:火势蔓延受到燃料、氧气和热量传导的影响,通过设置隔离带,防止火势蔓延扩大。
二、灭火方法1.扑灭方法(1)水灭火:水是最常见的灭火剂,能够通过吸热和冷却作用使火势得到控制和扑灭。
常用的水灭火方法有直接喷洒、水幕、水雾和水霧灭火等。
(2)泡沫灭火:泡沫是一种具有隔离、冷却、灭菌和灭蚀作用的灭火剂,能够迅速覆盖燃烧物表面,阻断火势蔓延。
常用于带有易燃液体的火灾扑灭。
(3)二氧化碳灭火: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污染的灭火剂,能够抑制火焰的传播和扩散。
常用于电气设备、机械设备等精密空间的灭火。
(4)氮气灭火:氮气能有效降低火场的氧气浓度,达到隔离火源与氧气的接触,从而控制和扑灭火势。
常用于封闭或密闭空间的灭火。
(5)干粉灭火:干粉是一种多功能的灭火剂,能够通过吸热、分子扩散和化学抑制等作用对火源进行控制和扑灭。
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火灾。
2.阻断扩散方法(1)设置隔离带:在火灾较大或无法立即扑灭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设置可燃物和火源之间的隔离带,阻断火势的蔓延扩大。
(2)封闭建筑:将火灾区域封闭,限制火势的扩散范围,同时保护现场的人员安全。
常用于封闭或密闭空间的火灾处理。
(3)切断电源:对于电气设备引发的火灾,切断电源是防止火势扩散和安全救援的有效手段。
三、灭火注意事项1.灭火时安全第一:在灭火过程中,要确保自身的安全,合理选择灭火器材和灭火方法,避免因不当操作导致更大危害。
2.确保灭火器材正常运行:在灭火前,要检查灭火器材、灭火器具和相关设备的运行是否正常,确保能够顺利使用。
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第一章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为防止火势失去控制,继续扩大燃烧而造成灾害,需要采取一定的方式将火扑灭,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这些方法的根本原理是破坏燃烧条件。
一、冷却灭火可燃物一旦达到着火点,即会燃烧或持续燃烧。
将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燃烧即会停止。
对于可燃固体,将其冷却在燃点以下;对于可燃液体,将其冷却在闪点以下,燃烧反应就会中止。
用水扑火一般固体物质的火灾,主要是通过冷却作用来实现的,水具有较大的热容量和很高的汽化潜热,冷却性能很好。
在用水灭火的过程中,水大量的吸收热量,使燃烧物的温度迅速降低,致使火焰熄灭、火势得到控制、火灾终止。
水喷雾灭火系统(详见第三篇第四章)的水雾,其水滴直径细小,比表面积大,和空气接触范围大,极易吸收热气流的热量,也能很快地降低温度,效果更为明显。
二、隔离灭火在燃烧三要素中,可燃物是燃烧的主要因素。
将可燃物与氧气、火焰隔离,就可以中止燃烧、扑灭火灾。
例如,自动喷水泡沫联用系统在喷水的同时喷出泡沫,泡沫覆盖于燃烧液体或固体的表面,在发挥冷却作用的同时,将可燃物与空气隔开,从而可以灭火。
再如,可燃液体或可燃气体火灾,在灭火时,迅速关闭输送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的管道上的阀门,切断流向着火区的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的输送,同时也打开可燃液体或可燃气体的管道通向安全区域的阀门,使已经燃烧或即将燃烧或受到火势威胁的容器中的可燃液体、可燃气体转移。
三、窒息灭火可燃物的燃烧是氧化作用,需要在最低氧浓度以上才能进行,低于最低氧浓度,燃烧不能进行,火灾即被扑灭。
一般氧浓度低于15%时,就不能维持燃烧。
在着火场所内,可以通过灌注不燃气体,如二氧化碳、氮气、蒸汽等,来降低空间的氧浓度,从而达到窒息灭火。
此外,水喷雾灭火系统实施工作时,喷出的水滴吸收热气流热量而转化成蒸汽,当空气中水蒸汽浓度达到35%时,燃烧即停止,这也是窒息灭火的应用。
防火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防火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1 页共4 页防火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基本原理是限制燃烧的基础或缩小可能燃烧的范围。
具体方法是:以难燃烧或不燃烧的代替易燃或可燃材料(如用不燃材料或难燃材料作建筑结构、装修材料);加强通风,降低可燃汽体、可燃烧或爆炸的物品采取分开存放、隔离等措施;用防火涂料浸涂可燃材料,改变其燃烧性能;对性质上相互作用能发生燃烧或爆炸的物品采取分开存放、隔离等措施。
控制助燃物其原理是限制燃烧的助燃条件,具体方法是:密闭有易燃、易爆物质的房间、容器和设备,使用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应在密闭设备管道中进行;对有异常危险的生产采取充装惰性气体(如对乙炔、甲醇氧化、梯恩梯球磨等生产充装氮气保护);隔绝空气储存,如将二硫化碳、磷储存于水中,将金属钾、钠存于煤油中。
消除着火源其原理是消除或控制燃烧的着火源。
具体方法是:在危险场所,禁止吸烟、动用明火、穿带钉子鞋;采用防爆电气设备,安避雷针,装接地线;进行烘烤、熬炼、热处理作业时,严格控制温度,不超过可燃物质的自燃点;经常润滑机器轴承,防止摩擦产生高温;第 2 页共 4 页用电设备应安装保险器,防止因电线短路或超负荷而起火;存放化学易燃物品的仓库,应遮挡阳光;装运化学易燃物品时,铁质装卸、搬运工具应套上胶皮或衬上铜片、铝片;对火车、汽车、拖拉机的排烟气系统,安装防火帽或火星熄灭器等。
阻止火势蔓延其原理是不使新的燃烧条件形成,防止或限制火灾扩大。
具体方法是:建、构筑物及贮罐、堆场等之间留足防火间距,设置防火墙,划分防火分区;在可燃气体管道上安装阻火器及水封等;在能形成爆炸介质(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和粉尘)的厂房设置泄压门窗、轻质屋盖、轻质墙体等;在有压力的容器上安装防爆膜和安全阀。
第 3 页共 4 页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整理范文,仅供参考!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4 页共4 页。
灭火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
灭火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灭火是指消除火灾的一种行动,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破坏火灾三要素之一的燃料、氧气或者降低温度来抑制火势的发展。
常用的灭火方法包括物理灭火、化学灭火和物理化学灭火。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常用的灭火方法。
一、物理灭火物理灭火是指利用物理手段来消除火灾。
常见的物理灭火方法有:1. 散热灭火:通过散热将燃料的温度降低到不燃点以下,使其无法燃烧。
常用的散热灭火工具有水、泡沫、干粉等。
水具有很强的吸热能力,能够快速降低燃烧物体的温度,因此是最常用的散热灭火剂。
2. 隔离灭火:通过隔离燃烧物体与周围环境的接触,切断火势的传播途径,阻止火灾的发展。
常用的隔离灭火方法有将燃烧物体包裹在不燃材料中,或者采取屏障等措施。
3. 窒息灭火:通过排除燃烧物体周围的氧气,使其无法继续燃烧。
常用的窒息灭火方法有盖上盖子、覆盖不燃材料等。
二、化学灭火化学灭火是指利用化学物质来抑制火灾。
常见的化学灭火方法有:1. 抑制燃烧链反应:通过添加化学物质,抑制燃烧链反应的进行,从而阻止火势的发展。
常用的化学灭火剂有二氧化碳、卤代烷等。
二氧化碳具有惰性气体的特性,能够有效地抑制燃烧链反应。
2. 分解燃烧产物:通过添加化学物质,分解燃烧产物,降低火焰的温度和热辐射,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常用的化学灭火剂有干粉、泡沫等。
干粉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能够迅速吸收燃烧产物,从而灭火。
3. 阻燃作用:通过添加化学物质,形成阻燃层,阻止燃烧物体与氧气的接触,从而抑制火势的发展。
常用的化学灭火剂有阻燃剂、涂料等。
三、物理化学灭火物理化学灭火是指同时利用物理和化学手段来消除火灾。
常见的物理化学灭火方法有:1. 惰化燃烧物体:通过添加化学物质,使燃烧物体表面形成一层惰性膜,阻止燃烧物体与氧气的接触,从而抑制火势的发展。
常用的物理化学灭火剂有氮气、惰性气体等。
2. 冷却和抑制:通过添加化学物质,冷却燃烧物体的温度,同时抑制燃烧链反应的进行,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由燃烧所必须具备的几个基本条件可以得知,灭火就是破坏燃烧条件使燃烧反应终止的过程。
其基本原理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冷却、窒息、隔离和化学抑制。
1、冷却灭火:对一般可燃物来说,能够持续燃烧的条件之一就是它们在火焰或热的作用下达到了各自的着火温度。
因此,对一般可燃物火灾,将可燃物冷却到其燃点或闪点以下,燃烧反应就会中止。
水的灭火机理主要是冷却作用。
2、窒息灭火:各种可燃物的燃烧都必须在其最低氧气浓度以上进行,否则燃烧不能持续进行。
因此,通过降低燃烧物周围的氧气浓度可以起到灭火的作用。
通常使用的二氧化碳、氮气、水蒸气等的灭火机理主要是窒息作用。
3、隔离灭火:把可燃物与引火源或氧气隔离开来,燃烧反应就会自动中止。
火灾中,关闭有关阀门,切断流向着火区的可燃气体和液体的通道;打开有关阀门,使已经发生燃烧的容器或受到火势威胁的容器中的液体可燃物通过管道导至安全区域,都是隔离灭火的措施。
4、化学抑制灭火:就是使用灭火剂与链式反应的中间体自由基反应,从而使燃烧的链式反应中断使燃烧不能持续进行。
常用的干粉灭火剂、卤代烷灭火剂的主要灭火机理就是化学抑制作用。
防火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防火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防火和灭火是保护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
防火是指采取措施预防火灾的发生,而灭火则是指在火灾发生时,通过采取适当的方法和工具来控制和扑灭火势。
本文将详细介绍防火和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防火的基本原理1.火源控制:火源控制是防火的基本原则之一,即有效控制火源的产生和扩散。
要做到火源控制,首先需要加强对火源的监控和管理,如定期检查电源和电器设备,确保正常运转且未出现异常;严格控制明火的使用,避免火种扩散和引起火灾;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和存储,确保安全使用和储存等。
通过降低火源的概率和危险性,可以有效减少火灾的发生。
2.燃料控制:燃料控制是指有效控制易燃物的堆放和储存,以减少火灾发生的概率和减轻火灾的程度。
要做到燃料控制,首先需要对易燃物进行分类和标识,保证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符合规定和标准;合理设计储存空间和容器,采取防火措施如使用不燃材料、设置防火墙等;加强巡查和检查,确保易燃物储存区域的安全和整洁;提高员工的防火意识,加强培训,确保正确使用和处理易燃物等。
通过燃料的控制和管理,可以有效减少火灾的发生和蔓延。
3.氧气控制:氧气是火灾发生和蔓延的必要条件,因此控制氧气的供应和供应速度,可以有效控制火灾的发生和扩散。
要做到氧气控制,首先需要设置防火门、防火窗、防火墙等防火设备,减少氧气的供应;建立良好的通风系统,加强通风管理,确保空气流通但不产生燃烧;在火灾发生时,及时关闭进风口和通风设备,阻断火势的蔓延等。
通过控制氧气的供应,可以有效减缓火灾的蔓延速度和程度。
二、灭火的基本原理1.冷却:冷却是灭火的常用方法之一,即通过降低物体温度来抑制火势。
冷却灭火方法主要包括使用冷水、泡沫、灭火器等将物体温度降低到不易燃烧的范围,从而防止火势扩大。
冷却灭火适用于固体物体燃烧,如建筑物、车辆等。
常见的冷却灭火装备有水枪、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
2.窒息:窒息是灭火的一种方法,即通过剥夺火焰周围的氧气,从而使火焰熄灭。
灭火基本原理和方法
灭火基本原理和方法1.灭火基本原理所以灭火方法都是为了破坏已经产生的燃烧条件,只要失去其中任何一个条件,燃烧就好停止。
但由于在灭火时,燃烧已经开始,控制点火源已经没有意义,主要是消除可燃物和助燃物这两个条件。
2.灭火方法根据物质燃烧原理及与火灾扑救的实践经验,灭火的基本方法有窒息灭火法,冷却灭火法、隔离灭火法、化学抑制灭火法等。
1)窒息灭火法窒息灭火法即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惰性气体稀释空气,使燃烧物质因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
在火场上运用窒息法灭火时,可采用石棉布、浸润的棉被、帆布、沙土等不燃或难燃材料覆盖燃烧物或封闭孔洞,用水蒸气、惰性气体通入燃烧区域内,利用建筑物上原来的门、窗以及生产、贮存设备上的盖、阀门等封闭燃烧区,阻止新鲜空气流入等。
此外,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采取用水淹没(灌注)的方法灭火。
窒息灭火法注意事项:(1)此法适用于扑救燃烧部位空间较小,容易堵塞封闭的房间、生产及贮运设备内发生的火灾,而且燃烧区域内应没有氧化剂存在。
(2)在采用水淹办法救火时,必须考虑到水对可燃物质接触后是否会产生不良后果(应特别注意遇水反应的化学品和剧毒化学品),如产生则不能用。
(3)采用此法时,必须在确认火已熄灭后,方可打开孔洞进行检查。
严防因过早打开封闭的房间或设备,新鲜空气流入导致复燃。
2)冷却灭火法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燃烧着的物体上,将可燃物质的温度降到燃点以下以终止燃烧。
也可用灭火剂喷洒在火场附件的未燃的易燃物上起冷却作用,防止其受辐射热影响而起火。
3)隔离灭火法即将燃烧物质与附件未燃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疏散开,使燃烧因缺少可燃物质而停止。
这种灭火方法适用于扑救各种固体、液体和气体火灾。
隔离灭火法常用的具体措施:将可燃、易燃、易爆物质和氧化剂,从燃烧区移至安全地点;关闭阀门,阻止可燃气体、液体流入燃烧区;用泡沫覆盖已着火的易燃液体表面,把燃烧区与液面隔开,阻止可燃蒸气进入燃烧区;拆除与燃烧物相连的易燃建筑物;用水流或用爆炸等方法封闭井口,扑救油气井喷火灾等。
第六节 防火与灭火的基本原理
隔绝 空气
消除 引火源
阻止 火势 蔓延
破坏燃烧 爆炸的 助燃条件
1.充惰性气体保护生产或储运有爆炸危险物品的容器、设备 等;
2.密闭有可燃介质的容器、设备; 3.采用隔绝空气等特殊方法储运有燃烧爆炸危险的物质;
破坏燃烧的 激发能源
1.消除和控制明火源; 2.安装避雷、接地设施,防止雷击、静电; 3.防止撞击火星和控制摩擦生热; 4.防止日光照射和聚光作用;
第六节 防火与灭火的基本原理
一、防火的基本原理和措施
根据燃烧基本理论,只要防止形成燃烧条件, 或避免燃烧条件同时存在并相互作用,就可以达到 防火的目的。有关防火的基本原理和措施见表2-8所 示。
措施
控制 可燃物
原理
破坏燃烧 爆炸的
基础
措施举例
1.限制可燃物质储运量; 2.用不燃或难燃材料代替可燃材料; 3.加强通风,降低可燃气体或蒸气、粉尘在空间的浓度; 4.用阻燃剂对可燃材料进行阻燃处理,以提高防火性能;
1.将未着火物质搬迁转移到安全处; 2.拆除毗连的可燃建(构)筑物; 3.关闭燃烧气体(液体)的阀门,切断气体(液体)来源; 4.用沙土等堵截流散的燃烧液体;
抑制法
中断燃烧 链式反应
往着火物上直接喷射气体、干粉等灭火剂,覆盖火焰,中 断燃烧链式反应。ຫໍສະໝຸດ 不使新的 燃烧条件形成
1.在建筑之间留足防火间距、设置防火分隔设施; 2.在气体管道上安装阻火器、安全水封; 3.有压力的容器设备,安装防爆膜(片)、安全阀; 4.在能形成爆炸介质的场所,设置泄压门窗、轻质屋盖等。
二、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措施
根据燃烧基本理论,只要破坏已经形成的燃烧 条件,就可使燃烧熄灭,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危害。 有关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措施见表2-9所示。
防火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篇)
防火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防火灭火是指采取各种措施防止火灾的发生,并在火灾发生时进行灭火的行为。
下面将分为防火的基本原理和灭火的基本方法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防火的基本原理:1. 防火隔离原理:通过设置防火墙、防火门窗、布设浸泡带等措施,将火势和烟气有效隔离,减少火势扩散的可能性。
2. 抑制火源原理:有效控制火源,如严格管理各类电气设备、使用安全的电器插头及线路、加强设备维修保养等,避免电气设备引发火灾。
3. 防火材料选择原理:对于易燃材料,应尽量替换为不易燃材料,并合理选用防火性能好的材料,如采用阻燃材料进行装修,减少火灾的发生和发展速度。
4. 安全用火原理:合理使用明火和电器设备,正确使用各种燃气设备和电器设备,避免产生火源和火灾隐患。
灭火的基本方法:1. 水雾灭火法:利用水雾喷射器或高压水枪,将水雾喷射到火源和火势较大的火焰上,通过吸附热量和冷却作用,迅速降低火源的温度,达到灭火的效果。
2. 干粉灭火法:将干粉通过灭火器或手提灭火器喷射到火焰上,利用干粉对火焰的化学反应作用,抑制火焰的燃烧过程,达到灭火的目的。
3. 二氧化碳灭火法:利用二氧化碳灭火器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将其喷射到火焰和火源上,通过窒息效应,降低火源周围的氧气浓度,使火焰熄灭。
4. 泡沫灭火法:通过泡沫灭火器将泡沫液喷射到火焰上,形成稳定的泡沫覆盖层,隔绝空气,起到隔热和窒息作用从而达到灭火的效果。
5. 干扑灭火法:使用干湿混合物对火源进行灭火,利用固态、流态和气态混合物对火源进行灭火。
除了基本原理和方法外,还需要加强火灾防控意识,进行日常的火灾预防和隐患排查工作。
保持灭火器材和设备的完好性和通畅性,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加强员工的防火培训和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防火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同时,建立健全火灾报警系统和组织灭火人员和物资进行灭火救援。
总之,防火灭火工作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环节,必须加强防火知识的普及和灭火技能的培训,做好防火意识的普及和火灾隐患排查的工作,合理设置灭火设备,提高灭火的能力和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先,要发生燃烧,必须有足够数量的可燃物质。如果在空气中的可燃气体或蒸气的浓度不够,燃烧就不会发生。例如:在一般气温下用火柴去点汽油和柴油时,汽油立即燃烧起来,而柴油却不能燃烧。为什么柴油不能燃烧呢?这是因为柴油在一定气温下挥发到空气中的蒸气数量很少,还没有达到燃烧的浓度。也就是说,虽有可燃物质,但其浓度不够,即使有空气(氧)和引火源的接触,也不能发生燃烧。
第二章:燃烧的基本原理与灭火的基本的方法
第一节:燃烧的基本原理
火灾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因此,火灾是一种燃烧现象,研究火灾就必须研究燃烧现象。
一、燃烧的本质
燃烧,俗称“着火”。人们通过长期用火实践和大量的科学实验证明,燃烧是可燃物质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一种放热发光的剧烈化学反应,通俗地说燃烧就是放热发光的化学反应过程。
3、减弱阶段
这是火灾逐渐冷却的阶段。一般认为,此阶段是从室内平均温度降到其峰值的80%左右时开始的。这是可燃物的挥发组分大量消耗而致使燃烧速率减小的结果。随后明火燃烧无法维持,可燃固体变为赤热的焦炭。这些焦炭按碳燃烧的形式继续燃烧,不过燃烧速率比较缓慢。由于燃烧放出的热量不会很快散失,室内温度仍然较高,在焦炭附近还会存在局部相当高的温度区。
H2+ CL2燃烧2HCL
燃烧具有三个特征,即化学反应、放热和发光。通电的电炉和灯泡虽然有发光和放热现象,但没有进行化学反应,只是进行了能量的转化,故不是燃烧;生石灰遇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放出了大量的热,但它没有发光现象,它也不是燃烧。这些现象虽然不是燃烧,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作为着火源引起燃烧或引发火灾。
(2)、光辐射:如太阳光、凸玻璃聚光热等。这种热能只要具有足够的温度,就能点燃可燃物质,从而引发火灾。
(3)、自燃起火:指既无明火又无外来热源的情况下,物质本身自行发热、燃烧起火。如黄磷在空气中会自行起火,钾、钠等金属遇水同时具备燃烧的三个要素,缺一不可。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虽然具备了燃烧的三个要素,也不一定能发生燃烧。如果可燃物的数量不够,氧气不足或点火源的热量不大,温度不够,燃烧也不能发生。所以,要发生燃烧,除了上述三个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以下充分条件。
(三)点火源
凡是能够使可燃物与助燃物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统称为点火源。这种能量既可以是热能、光能、电能、化学能,也可以是机械能。点火源温度越高,越容易引起可燃物燃烧。根据点火源产生能量的来源不同,点火源一般可分为直接火源和简接火源:
1、直接火源
(1)、明火:指生产、生活中的炉火、焊接火、吸烟火,撞击、磨擦产生的火,机动车排气管的火星、飞火等。明火是最常见而且是比较强的点火源,也是最危险的点火源。
想一想:
1、火怎样才能燃烧?没有酒精的酒精灯能否燃烧?为什么灯帽一盖,火就会熄灭?
答案提示:燃烧的三个条件。
2、根据燃烧的原理,你觉得在日常生活中会有那些引起火灾的不良行为?
答案提示:躺在床上吸烟,乱丢烟头,煤气泄漏,油锅温度太高,家用电器老化,电线短路,燃放烟花不当等。
70年代:2.5亿元;
80年代:3.5亿元;
90年代,9.5亿元。
上述数据向人们表明:面对经济建设的飞跃发展,以及火灾越来越严峻的现实,如果全社会都关心消防,消除火灾隐患,那么,这每天400多万元的财富,就可以从烈火中夺回来。
烧不着的树
非洲的丛林中有一种奇怪的树,不仅火很难把它烧着,,它还拥有自动灭火功能呢!一旦有火在它附近出现,即能及时自动将火扑灭。一位科学家曾试验过这种树对火的敏感性。他故意在这种树下用打火机打火点烟,谁知火光一闪香烟尚未点着,无数条白色的液体泡沫由树上向他喷来,弄得他满头是白沫,身上衣服也湿了,狼狈异常,打火机的火也随之熄灭。
1999年,全国共发生火灾179755起(不含森林、草原火灾),死亡2744人,伤4572人,直接财产损失14.33亿元。全国每天也有近400万元被烧掉。
2001年,全国共发生火灾215863起,造成2314人死亡和13.9亿元的直接财产损失。全国每天有约380万元被烧掉。
这些每天白白烧掉的400万元,如果用来投资开发中国的西北地区。不知可以产生多么巨大的经济效益;如果用来扶贫或解决城镇失业下岗的职工,每天的400万元就等于每天可以建造一座中小型的生产企业,不知解决了多少失业人员的饭碗问题;假如将这些400万元用来资助希望工程的话,它的作用几乎可以每天解决100多间希望小学的建造……当然,这些都不过是假设,尽管400万元的作用如此巨大,但每天,在中国却因为火灾价值400万元的财务被付之一炬。
火灾历程
室内火灾发展曲线图
1、初期增长阶段
刚起火时,火区的面积不大,其燃烧状况与敞开环境中的燃烧差不多。如果不及时扑救,火区将逐渐增大。不久,其规模便增大到房间体积明显影响燃烧状况的阶段。也就是说,房间的通风状况对火区继续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在这一阶段中,室内的平均温度还比较低,因为总的热释放速率不高,不过在火焰和着火物体附近已出现局部高温区。
第三,一定能量的点火源
要发生燃烧,引火源必须有一定的温度和足够的热量,否则燃烧也不能发生。例如:从烟囱冒出来的火星温度约为600℃如果这些火星落在易燃的柴草或刨花上,就能引起燃烧,这说明这些火星所具有的温度和热量能引燃这些物质。如果这些火星落在大块木材上,就会很快熄灭,不能引起燃烧,这说明落在大块木材上的火星虽有相当高的温度。但缺乏足够的热量。因此不能引起大块木材燃烧。
如果房间的通风状况良好,火灾将逐渐发展到一个重要的转变阶段——轰燃。这里室内所有的可燃物都将起火。轰燃的出现标志着室内火灾已由初始增长阶段转变到充分发展阶段。与火灾的其他主要阶段相比,轰燃所占时间是比较短暂的,对应着温度——时间曲线陡升的那一小段时间。
2、充分发展阶段
火灾进入这一阶段后,燃烧强度仍在增强,热释放速率逐渐达到某一最大值,室内温度经常会升到800ºC以上,因而可以严重地损坏室内的设备及建筑物本身的结构,甚至造成建筑物的部分毁坏或全部倒塌。另一方面,高温烟气还会携带着相当多的可燃组分从起火室的开口窜出,从而引起邻近房间或相邻建筑物起火。
发生闪燃是因为易燃或可燃液体在闪燃温度下蒸发的速度比较慢,蒸发出来的蒸气仅能维持一刹那的燃烧,来不及补充新的蒸气维持稳定的燃烧,因而一闪就灭了。
2、着火:可燃物与着火源接触引起燃烧,这种持续燃烧的现象就叫着火。着火是燃烧的开始,并且以出现火焰为特征。
着火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燃烧现象,如用打火机点燃柴草、汽油、液化石油气,就会引起它们着火。
第四,要发生燃烧,必须使燃烧的三个要素相互结合、相互作用,否则燃烧就不能发生。譬如,在我们房间内有桌椅、窗等可燃物质,有充满空间的空气,有火源、电源,构成了燃烧的三个要素,可是并没有发生燃烧现象。这就是因为这些条件没有互相作用,火源没有点燃桌椅板凳等可燃物质,火当然就烧不起来。
三、燃烧的类型
1、闪燃:闪燃是指易燃或可燃液体挥发出来的蒸气分子与空气混合后,达到一定的浓度,遇火源产生一闪即灭的现象。
这种拥有灭火功能的树,叫“梓柯树”,生长于非洲安哥拉的西部。树型高大,枝叶茂密,是一种常绿树。它的叶片细而长,叶宽仅2、3寸,而长则有七八尺,垂挂下来,犹如女孩子的长辫子。在高大的树枝间,长有许多比拳头略大的球状物。从外表上看,似乎是果实,实际上是这种树的自动“灭火器”,植物学家称之为“节包”。摘 一个下来看,可见其果实上有许多小孔,就象莲蓬头上的小孔,里面装满透明的液体。经化学家分析,这种液体含 有大量四氯化碳,一喷出来就起泡沫,火很快就熄灭。
但是,日常生活中却偏偏有这一种我们视而不见,但却千真万确存在的怪事:每天,中国都有400万元被焚毁!
据《中国火灾统计年鉴》统计:1997年,全国共发生火灾(不含森林、草原火灾)140028起,死亡2722人,伤4930人,直接财产损失15.4亿元。也就是说,中国每天都有427万元被烧掉。
1998年,全国共发生火灾(不含森林。草原。火灾)142326起,死亡2389人,伤4905人,直接财产损失14·4亿元,同样,每天都有400万元被烧毁。
有人作过统计,自建国以来,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火灾以每年平均40%的增长率吞噬着人民的生命财产。然而由于严重滞后的公众消防意识,成为火灾日益疯狂的最大帮凶。
据公安部消防局的有关统计报道:建国以来,我国火灾的年平均损失依次为:
50年代:5000万元;
60年代:1.2亿元:
第二,一定比例的助燃物
要使可燃物质燃烧,必须供给足够的助燃物,否则,燃烧就会逐渐减弱,直至熄灭,也就是说助燃物质的数量不够,也不能发生燃烧。例如:点燃的蜡烛用玻璃钟罩罩起来,不让周围的空气进入,这样经过较短的时间,蜡烛就会熄灭。通过对玻璃罩内的气体的分析,发现这些气体中还含有16%的氧气,这说明一般可燃物在空气中的含氧量低于16%的条件下,就不能发生燃烧。
3、自燃:可燃物质在空气中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火源的作用,靠自身发热或外来热源引发的自行燃烧现象。
4、爆炸:是指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地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或气体、蒸气在瞬间发生剧烈膨胀的现象。
四、火灾发展的基本过程
无论那种形式的火灾,它们都包括着火、火势增大、烟气蔓延、火焰熄灭等过程。我们把火灾的发展大体分成初期增长阶段、充分发展阶段及减弱阶段。
若火灾尚未发展到减弱阶段就被扑灭了,可燃物还会发生热分解,而火区周围的温度在一段时间内还比平时高得多,可燃挥发组分还可以继续析出。如果达到了足够高的温度与浓度,还会再次出现明火燃烧。因此,灭火后应当注意这种“死灰复燃”问题。
小资料:
痛心!全国平均每天烧掉400万元
假如,你是一个亿万富翁,你舍得每天从自己的金库里提取400万元人民币当众焚毁吗?——我想,你肯定不会,否则,这个亿万富翁用不了几天,便会从大富翁变成一个穷光蛋!
(2)、电弧、电火花:指电器设备、电气线路、电气开关短路或漏电产生的火花;电话、手机、BP机等通信工具开关产生的电火花等;还有静电火花,如人体与化纤衣服摩擦产生的静电火花。这些电火花都能引起可燃性气体、液体蒸气和易燃固体物质着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