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第五版第十一章课后答案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下册(第五版)复习题解答:最新整理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下册(第五版)复习题解答:最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8b0243064a7302768f993904.png)
物理化学下册课后复习题答案第八章电解质溶液第九章可逆电池电动势及其应用第十章电解与极化作用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一)第十二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二)第十三章1.比表面有哪能几种表示方法?表面张力与表面Gibbs自由能有哪些异同点?答:A0= As/m或A0= As/V;表面张力又可称为表面Gibbs自由能,二者数值一样。
但一个是从能量角度研究表面现象,另一个是从力的角度研究表面现象;故二者物理意义不同;单位不同。
2.为什么气泡、小液滴、肥皂泡等都呈圆形?玻璃管口加热后会变得光滑并缩小(俗称圆口),这些现象的本是什么?用同一滴管滴出相同体积的苯。
水和NaCl 溶液,所得的液滴数是否相同弯曲液面有附加压力,其最终会将不规则的液面变为圆形或球形;球形表面积最小,表面自由能最低,最稳定;不相同。
3.用学到的关于界面现角的知识解释以下几种做法或现象的基体原理:①人工降雨;②有机蒸馏中加沸石;③多孔固体吸附蒸气时的毛细凝聚;④过饱和溶液,过饱和蒸气,过冷液体等过饱和现象;⑤重量分析中的“陈化”过程;⑥喷洒农药时,为何常常在农药中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剂这些现象都可以用开尔文公式说明,①、②、④、⑤是新相刚形面时的体积小,曲率半径小,对与之平衡的旧相有更加苛刻的条件要求。
③多孔固体吸附蒸气时,被吸附的气体的液相对毛细管是润湿的,其曲率半径小零,当气体的分压小于其饱和蒸气压时,就可以发生凝聚。
⑥喷洒农药时,在农药中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药液的表面张力,使药液在叶面上铺展。
4.在三通活塞的两端涂上肥皂液,关断右端通路,在左端吹一个大泡,然后关闭左端,在右端吹一个小泡,最后让左右两端相通。
试问当将两管接通后,两泡的大小有何变化?到何时达到平衡?讲出变化的原因及平衡时两泡的曲率半径的比值。
小球更小,大球更大;最后小泡变成一个与大泡曲率半径相同的弧;由于小泡的附加压力大,所以大泡变大,小泡变小,最后使两泡的曲率半径相同5.因系统的Gibbs自由能越低,系统越稳定,所以物体总有降低本身表面Giibs自由能的趋势。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下册(第五版)复习题解答:最新整理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下册(第五版)复习题解答:最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ce58d30f65ce0508763213dc.png)
物理化学下册课后复习题答案第八章电解质溶液第九章可逆电池电动势及其应用第十章电解与极化作用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一)第十二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二)第十三章1.比表面有哪能几种表示方法?表面张力与表面Gibbs自由能有哪些异同点?答:A0= As/m或A0= As/V;表面张力又可称为表面Gibbs自由能,二者数值一样。
但一个是从能量角度研究表面现象,另一个是从力的角度研究表面现象;故二者物理意义不同;单位不同。
2.为什么气泡、小液滴、肥皂泡等都呈圆形?玻璃管口加热后会变得光滑并缩小(俗称圆口),这些现象的本是什么?用同一滴管滴出相同体积的苯。
水和NaCl 溶液,所得的液滴数是否相同弯曲液面有附加压力,其最终会将不规则的液面变为圆形或球形;球形表面积最小,表面自由能最低,最稳定;不相同。
3.用学到的关于界面现角的知识解释以下几种做法或现象的基体原理:①人工降雨;②有机蒸馏中加沸石;③多孔固体吸附蒸气时的毛细凝聚;④过饱和溶液,过饱和蒸气,过冷液体等过饱和现象;⑤重量分析中的“陈化”过程;⑥喷洒农药时,为何常常在农药中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剂这些现象都可以用开尔文公式说明,①、②、④、⑤是新相刚形面时的体积小,曲率半径小,对与之平衡的旧相有更加苛刻的条件要求。
③多孔固体吸附蒸气时,被吸附的气体的液相对毛细管是润湿的,其曲率半径小零,当气体的分压小于其饱和蒸气压时,就可以发生凝聚。
⑥喷洒农药时,在农药中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药液的表面张力,使药液在叶面上铺展。
4.在三通活塞的两端涂上肥皂液,关断右端通路,在左端吹一个大泡,然后关闭左端,在右端吹一个小泡,最后让左右两端相通。
试问当将两管接通后,两泡的大小有何变化?到何时达到平衡?讲出变化的原因及平衡时两泡的曲率半径的比值。
小球更小,大球更大;最后小泡变成一个与大泡曲率半径相同的弧;由于小泡的附加压力大,所以大泡变大,小泡变小,最后使两泡的曲率半径相同5.因系统的Gibbs自由能越低,系统越稳定,所以物体总有降低本身表面Giibs自由能的趋势。
《物理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第五版)第十一章电 极 极 化
![《物理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第五版)第十一章电 极 极 化](https://img.taocdn.com/s3/m/df61de9c1a37f111f1855b36.png)
第十一章电 极 极 化一、判断题: 1.用Pt 电极电解CuCl 2水溶液,阳极上放出Cl 2 。
2.电化学中用电流密度i 来表示电极反应速率。
3.分解电压就是能够使电解质在两极上持续不断进行分解所需要的最小外加电压。
4.凡是可以阻止局部电池放电,降低腐蚀电流的因素都能使腐蚀加剧。
5.测量阳极过电位用恒电流法。
6.恒电流法采用三电极体系。
7.交换电流密度越大的电极,可逆性越好。
8.用Pt 电极电解CuSO 4水溶液时,溶液的pH 值升高。
9.极化和过电位是同一个概念。
10.双电层方程式不适用有特性吸附的体系。
11.实际电解时,在阴极上首先发生还原作用的是按能斯特方程计算的还原电势最大者。
二、单选题:1.298K ,p ө下,试图电解HCl 溶液(a = 1)制备H 2和Cl 2,若以Pt 作电极,当电极上 有气泡产生时,外加电压与电极电位关系:(A) V (外) = φө(Cl 2/Cl -) -φө(H +/H 2) ;(B) V (外) > φө(Cl 2/Cl -) -φө(H +/H 2) ;(C) V (外)≥φ(Cl 2,析) -φ(H 2,析) ;(D) V (外)≥φ(Cl 2/Cl -) -φ(H +/H 2) 。
2.25℃时,用Pt 作电极电解a (H +) = 1的H 2SO 4溶液,当i = 52 × 10-4A·cm -2时,2H η= 0,2O η= 0.487V . 已知 φө(O 2/H 2O) = 1.229V ,那么分解电压是: (A) 0.742 V ; (B) 1.315 V ;(C) 1.216 V ; (D) 1.716 V 。
3.下列两图的四条极化曲线中分别代表原电池的阴极极化曲线和电解池的阳极极化曲线的是:(A) 1、4;(B) 1、3;(C) 2、3;(D) 2、4。
4.已知反应H 2(g) + ½O 2(g)-→H 2O(l) 的m r G ∆=-237.19 kJ·mol -1,则在25℃时极稀硫酸的分解电压(V)为:(A) V =2.458 ; (B) V =1.229 ;(C) V > 2.458 ; (D) V > 1.229 。
《物理化学(第五版)》第十一章复习题答案
![《物理化学(第五版)》第十一章复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10452f7375a417866f8f2c.png)
复习题11
对于复杂反应,如果有一步放出很多热, 大于决速步的活化能,或激发态分子发生 反应,生成处于基态的生成物,表观上活 化能是负值,所以有负温度系数效应,反 应温度升高,速率反而下降。这种反应不 多,一般与NO氧化反应有关。
复习题12
12.某温度时,有一气相一级反应 A(g)→2B(g)+C(g),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进 行。设反应开始时,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 a,b,c,气体总压力为p0,经t时间及当A完全 分解时的总压力分别为pt和p∞,试推证该分 解反应的速率常数为
t3 4
a
3 4
a
1 2
a12
k 2 1
3 ka
复习题5
t1 2
a
1 2
a
13
a13
k 3 1
3 2ka 2
t3 4
a
3 4
a
13
a13
k 3 1
15 2ka 2
所以,对a=b的二级反应,t3/4 =3 t1/2。同 理,对a=b=c的三级反应t3/4 =5t1/2。
复习题6
零级反应不可能是基元反应,因为没有零分 子反应。一般是由于总反应机理中的决速步 与反应物的浓度无关,所以对反应物呈现零 级反应的特点。零级反应一般出现在表面催 化反应中,决速步是被吸附分子在表面上发 生反应,与反应物的浓度无关,反应物通常 总是过量的。
复习题2
基元反应一定具有简单反应级数,但具有 简单级数的反应不一定是基元反应,如 H复2杂(g)反+I应2(g。)=2HI(g)是二级反应,但是一个
1 2
d
P
dt
k2
A
B
2
r2
1 2
d A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下册第五版复习题解答:最新整理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下册第五版复习题解答:最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31b06d8976a20029bd642d89.png)
物理化学下册课后复习题答案第八章电解质溶液第九章可逆电池电动势及其应用第十章电解与极化作用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一)第十二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二)第十三章1.比表面有哪能几种表示方法?表面张力与表面Gibbs自由能有哪些异同点?答:A0= As/m或A0= As/V;表面张力又可称为表面Gibbs自由能,二者数值一样。
但一个是从能量角度研究表面现象,另一个是从力的角度研究表面现象;故二者物理意义不同;单位不同。
2.为什么气泡、小液滴、肥皂泡等都呈圆形?玻璃管口加热后会变得光滑并缩小(俗称圆口),这些现象的本是什么?用同一滴管滴出相同体积的苯。
水和NaCl 溶液,所得的液滴数是否相同弯曲液面有附加压力,其最终会将不规则的液面变为圆形或球形;球形表面积最小,表面自由能最低,最稳定;不相同。
3.用学到的关于界面现角的知识解释以下几种做法或现象的基体原理:①人工降雨;②有机蒸馏中加沸石;③多孔固体吸附蒸气时的毛细凝聚;④过饱和溶液,过饱和蒸气,过冷液体等过饱和现象;⑤重量分析中的“陈化”过程;⑥喷洒农药时,为何常常在农药中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剂这些现象都可以用开尔文公式说明,①、②、④、⑤是新相刚形面时的体积小,曲率半径小,对与之平衡的旧相有更加苛刻的条件要求。
③多孔固体吸附蒸气时,被吸附的气体的液相对毛细管是润湿的,其曲率半径小零,当气体的分压小于其饱和蒸气压时,就可以发生凝聚。
⑥喷洒农药时,在农药中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药液的表面张力,使药液在叶面上铺展。
4.在三通活塞的两端涂上肥皂液,关断右端通路,在左端吹一个大泡,然后关闭左端,在右端吹一个小泡,最后让左右两端相通。
试问当将两管接通后,两泡的大小有何变化?到何时达到平衡?讲出变化的原因及平衡时两泡的曲率半径的比值。
小球更小,大球更大;最后小泡变成一个与大泡曲率半径相同的弧;由于小泡的附加压力大,所以大泡变大,小泡变小,最后使两泡的曲率半径相同5.因系统的Gibbs自由能越低,系统越稳定,所以物体总有降低本身表面Giibs自由能的趋势。
物理化学第十一章课后答案完整版
![物理化学第十一章课后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33ad46ba5022aaea998f0f86.png)
物理化学第十一章课后答案完整版半衰期:证毕。
27.某溶液中反应,开始时反应物A与B的物质的量相等,没有产物C。
1 h后A的转化率为75%,问2 h后A尚有多少未反应?假设:(1)对A为一级,对B为零级;(2)对A、B皆为1级。
解:用? 表示A的转化率。
对于(1),反应的速率方程为对(2),由于A与B的初始浓度相同,速率方程为28.反应的速率方程为。
,25 oC时(1)若初始溶度,,求。
(2)若将反应物A与B的挥发性固体装入密闭容器中,已知25 oC时A 和B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10 kPa和2 kPa,问25 oC时0.5 mol A转化为产物需多长时间?解:在(1)的情况下,,速率方程化为在(2)的情况下,假设A和B的固体足够多,则在反应过程中气相中A和B的浓度不变,既反应速率不变,因此29.反应率常数为在开始阶段约为级反应。
910 K时速,若乙烷促使压力为(1)13.332 kPa,(2)39.996kPa,求初始速率。
解:(1)(2)30.65 oC时气相分解的速率常数为,活化能为求80 oC时的k及。
解:根据Arrhenius公式根据k的单位,该反应为一级反应31.在乙醇溶液中进行如下反应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k如下。
求该反应的活化能。
15.83 32.02 59.75 90.61 0.0503 0.368 6.71 119 解:由Arrhenius公,3.4604 3.2769 3.0039 2.7491 -2.9898 -0.9997 1.90364.779132.双光气分解反应为一级反应。
将一定量双光气迅速引入一个280 oC的容器中,751 s后测得系统的压力为2.710 kPa;经过长时间反应完了后系统压力为4.008 kPa。
305 oC时重复试验,经320 s系统压力为2.838 kPa;反应完了后系统压力为3.554 kPa。
求活化能。
解:根据反应计量式,设活化能不随温度变化33.乙醛(A)蒸气的热分解反应如下518 oC下在一定容积中的压力变化有如下两组数据:纯乙醛的初压53.329 26.664 100 s后系统总压66.661 30.531 (1)求反应级数,速率常数;(2)若活化能为,问在什么温度下其速率常数为518 oC下的2倍:解:(1)在反应过程中乙醛的压力为,设为n级反应,并令m =n -1,由于在两组实验中kt相同,故有。
《物理化学(第五版)》第十一章复习题答案
![《物理化学(第五版)》第十一章复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10452f7375a417866f8f2c.png)
复习题5
5.对反应A一P,当A反应掉3/4所需时间为A 反应掉1/2所需时间的3倍,该反应是几级反 应?若当A反应掉3/4所需时间为A反应掉1/2 所需时间的5倍,该反应是几级反应?请用 计算式说明。
复习题5
a x 1n a1n
t
k n 1
当 对 t1x于 2= a34a时 b二, a级时 反间12k应为a,t2当34x1,=代2112入 a时 上a, 式1时2间为tk11a2 ,
反应级数 n 0 1 2
7:6:4 3:2:1 7:3:1
说明
t1/8和t1/4分 别为反应物反 应了7/8和3/4 所需的时间
确定反应速率方程
尝试法(积分法):将实验数据代入各级速率 方程的积分式求k,以k是否为常数确定n.。
微分法
ln r ln(dcA / dt) ln k n ln cA
措施一: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减小活化能Ea,1, 加快生成B的反应;
措施二:提高反应温度,使k1的增加量大于k2 的增加量,使B的含量提高。
复习题14
14.从反应机理推导速率方程时通常有哪几 种近似方法?各有什么适用条件?
从反应机理推导速率方程时通常有稳定态 法,控速步近似和平衡态假设。稳态法适 用于反应历程涉及中间态产物反应活性高, 在反应系统中的浓度很小的情况,控速步 近似适用于当反应涉及几个步骤时,其中 一步的速率比其它各步的速率小得多的场 合,而平衡假设适用于其中一步比其它各 步速率大,该反应涉及的物质的浓度可以 认为是处于的平衡的浓度。
复习题4
4.对于一级反应,列式表示当反应物反应掉 1/n所需要的时间t是多少?试证明一级反应 的转化率分别达到50%,75%,87.5%所需的 时间分别为t1/2,2t1/2,3t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