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工作者的伦理责任(自然辩证法)

合集下载

自然辩证法与科学伦理

自然辩证法与科学伦理

自然辩证法与科学伦理自然辩证法和科学伦理是两个互相关联、相互影响的概念。

在探讨这两个概念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其定义和内涵。

自然辩证法是指关于自然界发展变化规律的一种科学方法和思维方式,它强调事物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过程。

科学伦理则是指科学实践中所涉及的道德规范和伦理价值观,旨在引导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行为。

在深入探讨自然辩证法与科学伦理的关系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自然辩证法的核心观点。

自然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由内部矛盾、对立相互作用引起的,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

在自然界中,各种事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复杂的关系网络。

而科学伦理强调的是科学实践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原则,包括尊重生命、关注环境、独立思考等。

自然辩证法与科学伦理关系的第一个方面在于科学实践的方法。

自然辩证法强调的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需要以辩证思维方式来认识和解释事物,即关注事物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规律。

而科学伦理提供了科学实践中应遵循的伦理原则和道德准则,保障科学实践的合法性和可持续性。

第二个方面是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认为科学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而科学伦理则强调科学实践应当以社会责任为导向,关注科学研究和应用对人类和社会的影响。

科学家在进行研究时应当遵循科学伦理,确保研究结果的真实、客观和公正性。

第三个方面是科学与技术的应用。

自然辩证法认为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科学伦理则要求科学技术的应用应符合伦理道德准则。

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在开展科研和技术应用时,应当充分考虑其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秉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最后一个方面是科学与社会的互动。

自然辩证法认为科学发展需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而科学伦理强调科学实践应当符合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科学家和科学机构应当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社会发展和人类福祉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自然辩证法与科学伦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概念。

自然辩证法提供了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而科学伦理为科学实践提供了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自然辩证法医学伦理规范

自然辩证法医学伦理规范

自然辩证法医学伦理规范根据自然辩证法的理论,科学共同体和技术共同体要在一定的伦理道德规范下展开工作。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时代,伦理和科学应该相辅相成,共同为人类造福。

而当今一些生物医学科学或技术,却引发了一系列伦理难题些科学共同体和技术共同体的工作遭到质疑和阻碍。

一,内因与外因的辩证统一关系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没有原因的疾病是不存在的。

疾病的原因同样包括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外因通常指来自外界环境中的各种致病因素,如生物性、理化性和心理性因素等。

外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内因即机体的内在因素,一般指机体对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和防御功能等。

一方面,以往的现代医学通常只注重疾病的外因,倾向于对病毒细菌的特征,病理进行研究,使得治疗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现在医学科研工作者越来越重视疾病内外因结合的研究,重视心理状态,运动,营养等指标对健康的影响,这就是自然辩证法在医学上的一个很好的应用。

另一方面,随着现在医学水平的高速发展,我们会发现一个怪现象:人们并没有因为医学的发展而比前人享受更加健康的人生。

相反,各种不治之症越来越多,抗药性病菌频繁被发现。

纠其原因,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我们倾向于忽视内因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不正常的作息,不健康的饮食,压力超过身体承受能力等,这导致我们自己的防御系统越来越养,却妄图利用医药来弥补,结果只是强化了外界的病菌病毒,羽化了自己的免疫系统,如此恶性酷环。

二、量变与质变的解证统一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是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质变是事物根木性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的形态向另一种质的形态的飞跃,最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结果,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在于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界限疾病的发展往往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人们所说的“生病了”实际上疾病积累到一定程度的质变,如果能够在质变之前及时发现问题,通过调理让身体恢复正常状态,那么就能够防患于未然,我们的身体将会更加健康,也不用总是受病痛的折磨。

自然辩证法科技伦理综述

自然辩证法科技伦理综述

科技伦理综述21世纪是高度发达的信息化社会,热门科技课题从以前的激光科技,纳米科技转移到今天热门的量子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

这些都是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

科学技术深深的改变了这个社会的面貌,双十一购物节就是对传统零售商业模式的颠覆,不和网络结合的商业迟早是死路一条。

在此过程中,科学技术也给传统伦理带来了巨大挑战,如果不能很好的处理,就会给人类造成巨大的危害。

通过对近几年科技伦理领域相关文献的梳理,概括了最新研究成果。

一、科技伦理的含义伦理是指依靠非强制的、社会自觉地精神力量维持的人类主体行为规范。

人为了达到这样一种主体行为规范,就不然会按照一定的规则实施行为,以期到达预定目标。

而科技伦理的定义尚存很大争议。

我们认为,科技伦理应放入其所在的社会环境中去理解。

即不否定科技伦理本身的存在,但也不单单是用科技工作者所应该具备的伦理道德去代替科技伦理。

科学技术在其发展和应用过程当中,尽管受其运用者控制,但其自身也有其特有的规律。

而科技的自身规律,有的可以为我们所认知,有的则不然。

为我们所认知的那部分,我们当然可以人为的赋予或改变其伦理水平。

而不能为我们所认知的那部分,则恰好蕴含着其自身所拥有的道德评判标准,即伦理道德。

中南大学亚太发展研究所的陈文化、李立生两位学者直接提出:“科技伦理”是一种抽象的伦理观。

他们认为,现代很多学者将科技伦理与科技活动伦理混为一谈,但其实作为科技知识的科学技术只有在“并入生产过程”之后,才可能有“伦理道德”问题。

他们认为,科技伦理是一种抽象的伦理观,从根本上否定了人的实践活动。

价值、伦理只是社会存在的纯粹表现,因此,它们在关照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同时,还必须关照人在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中的行为规范。

二、科技伦理的关系科技的发展愈加迅速,使人应接不暇,但也随之引发了一系列关于其道德和伦理的讨论。

那么,科技和伦理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总的来说,科技和伦理在性质上是不同的。

自然辩证法论文--浅谈科学技术发展与伦理

自然辩证法论文--浅谈科学技术发展与伦理
1.科学技术发展引发的伦理危机
以唯物主义论来讲,世界上任何事物的本质都是没有善恶之分,而人们把科学技术视为是一把双刃剑,只不过是因为从事科学技术活动的当事人面对利益时的不同态度、考虑和追求,同时也存在深层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问题,才导致了科学技术所产生的两种不同结果。在人类发展史上,任何一项科学成果,一种技术手段,往往既可能被用来为人类造福,也可能被用以满足某些人的邪恶需要。正如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可以变成现在美丽的烟花,也可以变成战争的炮火,当然谁也不愿意把这两个联系起来。科学技术,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并不是所有的都按照人们的良好愿望行事,于是在发展过程中,给人类生存、社会生活带来了不少的负面影响。这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2.影响科学技术道德伦理问题的因素
纵观科技伦理道德发展的历史,影响科学技术道德伦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2-1.是人文文化的缺乏。
“人文文化以人为主要研究对象,是人们研究由自己的意志所创造和构成的东西,其产品主要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它倡导的是人本主义的价值观:以人为出发点,强调人和人的价值,其终极目的是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中心,强调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关怀的人文精神是人文文化的精华。”[3]自欧洲文化复兴及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完全改变了这个世界的面貌,在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但是当人们在相信科学技术能给人类带来美好的未来同时,也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人文文化在不断缺失。科技进步了,但个人发展、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矛盾,直接冲击着现代人的生活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1认识事物本质不足。
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还存在着不小差距,对某些事物及客观规律的认识还处于“入门”阶段,在运用各种科技手段对自然、社会、经济等客观世界进行改造时,只想要好的结果,只要眼前的利益,未考虑到未来可能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当人们为取得的成果欢欣鼓舞时,却往往忽视了出现危害的可能性。当危害出现在大众面前时,已到积重难返的地步。例如,疯狂砍伐树木、汽车数量飙升、污水到处排放等等导致的泥石流灾害频发、大气污染、能源危机、温室效应、饮用水匮乏等后果,已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质量和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都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认识不足所造成的。

自然辩证法论文

自然辩证法论文

对科学家行为规范的认识摘要:默顿是系统地提出和阐述科学规范的第一人,他先后提出了“科学的精神特质”和“科学的规范性结构”这两个概念。

他认为,科学的最根本的价值目标是“扩展被证实了的知识”,它包含客观性和原创性这两个基本的价值要素。

科学规范系统是科学价值的体现和实现科学价值的手段,包含普遍主义、公有主义、非谋利性和有组织的怀疑主义等四个基本规范。

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类生活方式的急剧改变,科学的“双刃剑”作用亦愈加突出。

对此,科学家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建立约束科学家行为的职业规范,增强科学家职业责任感,是防止因科技的不当应用给人类带来灾难性后果的需要。

关键词:默顿;科学的精神特质;科学规范;道德;职业责任;科学价值;客观性;原创性;现代社会,科学技术以其巨大的历史力量和人们难以想象的速度,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文明进程。

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成为人类经济、政治、军事活动及社会生活中居于支配地位的重要因素,甚至成为国家兴亡盛衰的根本。

人们一次又一次地借助于科学技术获取过去无法得到的优势,谋取从前无法得到的利益,过上了过去从未有过的舒适方便的生活.然而,随着科学活动的深人,其“双刃剑”的作用亦愈加突出,人们对科技进步所存在的渴望与对科技成果应用负效应的优虑相伴而行,科学道德已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

而科学家群体有其不同于其他社会共同体如政党或宗教团体的各种行为规范。

科学规范系统的确立,对于实现科学的使命——追求真理,造福人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尤其是在学术失范日益严重的今天,这已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科学社会学之父、科学哲学家默顿是科学规范论的创立者。

他对科学规范作了最初的勾勒,提出了“科学的精神特质”这一概念,指出“包含在科学的精神特质中的各种情操表现为学术诚实、正直、有组织的怀疑、不谋利性、非个人性等”。

1942年,默顿撰文《关于科学和民主的一个评论》,发表在《法律和政治社会学杂志》上,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的精神特质”。

自然辩证法绪论介绍

自然辩证法绪论介绍
1932年在中国有了全译本,杜畏之译 1950年郑易里的新译本,三联 1971年中央编译局本 于光远又有新译本
如何成为了一门“科学”?
爱因斯坦的意见 1956年国务院制定全国12年(1956-
1967)科学发展远景规划,包括自然科 学和哲学社会科学
于光远主持自然辩证法研究规划,草案说: “在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是存在着这样一 门科学,正像在哲学和社会科学之间存在 着一门历史唯物主义一样。这门科学,我 们暂定名为‘自然辩证法’……”
最重要的科学哲学家(标志性人物)
1休谟(David Hume,1711-1776),《人性 论》,《人类理解研究》。归纳问题,因果性 问题;“自然主义的谬误”(“是”与“应 当”)
2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20-1895): 《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Dialectics of Nature (1925, tr. 1940);
上联: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下联:
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横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不服不行
问题1——不服“什么”不行? 问题2——应该不服什么不行?
第二讲
科学、非科学、伪
科学、反科学辨——对科学的内

几个案例、几个问题
唐雨与耳朵认字(1979-1983) 钱学森与人体科学(1983-1989):气功、
20世纪科学哲学的4大主题
(the most central themes)
据Donald Gillies(1993) Inductivisim and its Critics(归纳主义及其
批评) Conventionalism and Duhem-Quine
Thesis(约定论及迪昂-蒯因论题) The Nature of Observation(观察的本性) The Demarcation between Science and

《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

《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

三、网络伦理
网络伦理的基本原则觃范: 无害:应当尽可能地避免给他人造成丌必要的伤害。 公正:在承认网络权利结构丌平等的现实,使非权利精英阶层获得 应有的利益。 自主:网络主体在丌对他人造成丌良影响的前提下有权利选择自己 的行为方式和活劢原则。通过契约转让自主权。 知情同意:行使网络信息权利的主体应该使受到影响的相关群体尽 可呢充分地知晓过程、潜在风险和可能后果。 网络问题七P:隐私、盗版、色情、价格、政策制定、心理学、网络保护。
科学价值中立
科技负效应
科技道德的 两难选择
道德评价的 动机论与效果论
实际应用? 研究开发?
现代科技伦理的重要领域
一、核伦理
早期核伦理学主要研究:核武器战略相关伦理问题。 现代核伦理学围绕核安全展开论争和研究: 核实践、基亍核安全的人因工程各个领域、核安全责任研究、核实践 对物种和基因以及生态环境安全影响、核实践的公平性问题。 核心问题:正当性、安全性、公平性。 应遵循:人道主义原则、生态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二、太空伦理
太空伦理觃范: 丌轻易干扰、改变外星环境;悉心维护外星语空间的秩序;关爱保护外 星生命;在推迚大系统迚化、不环境和谐相处、协同发展、丌损害并有 利亍地球人类、生命、环境的前提下开发利用太空等。 要有太空环保意识,坚决反对在太空抛弃垃圾的丌道德行为。 反对太空殖民控制、军备竞赛和霸权主义。
三、科技行为的道德选择不评价:
科技行为是指科技工作者受思想支配而自觉地、有目的地探索、研 究自然现象的本质不发展觃律并综合运用物质、精神和信息手段, 为社会生产和人类物质文化需要服务的活劢。 道德选择是指处在一定环境中的科技工作者,在科技行为出现多种 可能性旪,根据自己的科技道德信念做出决断,选取其中某一行为 作为未来的行劢方向,有益亍社会,有益亍人民。 道德评价是对科技工作者职业行为所作的善恶褒贬的道德评判。会 形成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

《自然辩证法》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社会责任

《自然辩证法》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社会责任

• 从科学自身来看,现代科学已成为一种社会事业科学的职业化使科 学家一般都是属于某个机构或组织的成员或雇员 ,科学发展离不开 社会的支持(资金及其它社会资源),而这种支持是不可能不期望回 报的,虽然不一定是短期的或直接的。
• “为科学而科学”的清高和超脱已不符合时代的要求。科技工作者 必须考虑科学的社会后果以及自己的社会伦理责任。
• 因而韦伯主张科学家对自己的职业的态度应当是“为科学 而科学”,他们“只能要求自己做到知识上的诚实……确 定事实、确定逻辑和数学关系”。
• 不同时期的“中性论”有不同的形式和目的,其中有认识方面的原因, 也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原因。
• 从历史发展看,“中立说”有历史根源
• 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斯多德就强调学术探索与实用技艺之间的分离, 主张“为求知而从事学术,并无任何实用的目的”。
• 在 “科学技术-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大科学时代,科学与国家利 益、企业利益之间密切联系。
• 发展科技在各国都已成为国家行为和企业行为,价值中立的纯科 学理想的基础不复存在。
• “纯科学”概念已被相对于应用科学的“基础科学”所代替。科 学研究概念也被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在内的R&D 所代替,纯科学早已不足以代表科学整体。“任务驱动的研究”、 “战略研究”、“应用引起的研究”成为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科学价值的非中立性
• “科学价值中立论”在某种意义上、某个特定范围内似乎可以成 立,至今在学术界仍很有影响,并常常被用来作为拒绝考虑科学家 的伦理责任的挡箭牌。
• 但是如果从认识角度、从整体上来历史地考察科学产生及其发展 的社会背景,科学对社会、尤其是现代社会的影响,那么我们只能 把“中立论”看作一种神话或一种理想。

自然辩证法案例(全)

自然辩证法案例(全)

案例一、DDT案例20世纪40年代之前,当大面积虫害困扰农业生产时,人们曾经几乎束手无策,蝗虫、螟虫等已成为农业生产的大敌。

瑞士化学家米勒(P.H.Muller,1899-1965)于1939年首次将DDT制成用以防治棉铃虫、蚊、蝇等的杀虫剂,并申请了专利。

1942年正式投放市场。

这种杀虫剂能够独死活者扑灭危害作物、果树、树木、仓储和环境中的昆虫等。

从40年代以来,全世界都广泛使用DDT。

首先,这项发明贝立即用于战争,为预防昆虫传播的虫媒传染疾病尤其是用于控制疟疾和伤寒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让千万参战的军人免受了疾病的侵扰。

接着,DDT被广泛用于农业,因为消除了病虫害,农业大幅度增收,50年代末全世界大约有500万人因此免于饿死。

米勒因为第一个合成了高效有机杀虫剂DDT,并广泛用于农业、畜牧业、林业和卫生保健事业,获得了1948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令米勒始料未及的是,DDT的危害也逐渐显露出来。

首先,昆虫体内产生了强大的耐药性,导致用量大幅度增加;第二,稳定高效曾被认为是优秀杀虫剂的一个特征,而正是这种特征导致农药残留,残留的农药进入生物体内逐渐富集后浓度增加产生毒性,结果是包括人在内的食物链动植物又受到了污染,大量动植物以及人类本身因此而死亡。

1973年1月1日,美国正式禁止使用DDT,中国也于1983年正式禁止使用。

一.自然观的涵义:自然观就是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处在永恒运动、变化、发展中的物质世界;自然界一切现象都是对立统一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自然界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对自然界认识的基础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

马克思和恩格斯为适应自然科学和哲学发展的需要,科学地概括和总结当时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阐明了辨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二.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点:1.将自然界、人类和社会历史统一起来,看成一个统一的自然历史过程,遵循着统一的客观辨证法德规律,用彻底的唯物主义原则把它们作为统一的物质世界加以考察。

【完整版毕业论文】自然辨证法论文---论自然辩证法对科研工作的指导作用

【完整版毕业论文】自然辨证法论文---论自然辩证法对科研工作的指导作用

论自然辩证法对科研工作的指导作用摘要:学习自然辩证法对一个研究生来说有什么作用呢?文章针对这个问题从自然辩证法的创立说起,论证了自然辩证法是总结人类的优秀的思想和科学成就而创立的学科体系,它集合了人类有史以来的所有的优秀思想和科学技术成就,是人类文化的去芜存菁。

接着介绍了自然辩证法所提供给科研工作者的思维方法,主要有逻辑思维方法包括科学抽象、比较分类、类比移植、分析综合、归纳演绎,非逻辑思维方法包括直觉灵感、形象思维与科学想象。

最后运用事例论证了这些思维方法对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并得出结论自然辩证法对研究生的科研工作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思维方法科研工作指导作用1、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在人类社会初期就诞生了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萌芽,古代人们通过直觉、观察和思辨来对自然界做出观察和解释,所回答的问题主要是“万物的本原是什么”。

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对世界进行各种各样的回答。

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本原,阿那克西美尼认为是气,赫拉克利特认为是火,恩培多克勒提出“四元素”说,留基伯和德谟克里特提出原子论,亚里士多德总结了古希腊自然哲学的主要成就,认为自然界是紧密联系和不断转化。

在古代中国主要有五行说、阴阳说、八卦说和元气说等。

这些观点都是对万物本原的解释虽然限于生产力水平的条件无法提出更加合理的理论,但是古人已经开始用朴素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去观察和解释整个世界的构成,演化,相互关系等。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自发的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结合,开始将事物看成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由于这些观点大都是通过简单的经验观察、推理和概括得到的,因而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但仍然具有很大的历史意义。

近代以来,工业革命兴起,近代科学开始建立和发展,随着近代科学的进步,刺激了哲学的改变。

在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科学体系得以建立时,相应的形成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方法论1543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出版,标志着自然科学开始摆脱神学的束缚,逐步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并且科学研究开始依赖于观察和实验的方法。

自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

自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

1、科学与技术有何区别与联系?答:科学的涵义1)科学和工业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

它揭示出科学和工业是人对自然的能动的认识和改造关系。

正是科学的巨大力量,使得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得到空前的强化。

2)科学是一种社会的、精神生产领域的劳动。

科学活动是一种社会劳动。

3)科学是生产力。

这一论断是马克思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大理论贡献。

4)科学既是观念的财富又是实际的财富。

明确指出科学的社会作用表现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两个方面。

科学具有如下的本质属性1)客观真理性。

科学具有内容上的客观真理性,其真理性内容是随着实践而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

2)可检验性。

科学知识是在观察与实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科学的结论是确定的、具体的命题,它们在可控条件下可以重复接受实验的检验,具有可检验性。

3)系统性。

科学知识是根据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用逻辑的方法整理出来的反映事物内在联系的知识体系。

它力求做到完全地反映客观事物,把握事物的一切方面。

4)主体际性。

科学知识是客观的、普遍的,能被不同认识主体所重复所理解,能接受不同认识主体用实验进行检验,并在他们之间进行讨论、交流,这就是主体际性。

它是科学发现获得社会承认的基本条件。

技术的定义: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或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

它体现在技术活动和技术成果两个方面。

技术的本质:马克思主义把技术的本质界定为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改造作用。

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属于直接生产力。

技术与科学的关系:1)古代、近代、现代科学与技术之间的联系又各自特点:古代先有技术再有科学,近代两者相互分离、平行发展,现代表现为科学技术一体化。

2)技术的发展为科学研究提出课题并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手段。

3)科学研究和科学成果可以知道技术发展,科学可以成为技术的先导并转化为技术。

技术与科学的区别:1)科学是间接生产力,技术是直接生产力。

科学研究伦理辩论辩题

科学研究伦理辩论辩题

科学研究伦理辩论辩题正方,科学研究伦理是保障科学研究的公正性和合法性的重要手段,应当受到重视和遵守。

首先,科学研究伦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伦理规范是科学研究的基本准则,它确保了科学研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伦理规范还保护了研究对象的权益,避免了对人类、动物和环境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正如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科学研究必须遵循伦理规范,否则其成果将毫无意义。

”。

其次,科学研究伦理的遵守有利于科学研究的长远发展。

只有遵守伦理规范,科学研究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才能在长期的发展中保持其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正如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曾经说过,“科学研究需要以道德为基础,只有道德才能赋予科学以真正的力量。

”。

最后,科学研究伦理的遵守也是科学家自身的责任。

科学家应当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遵守伦理规范,以身作则,影响他人。

只有这样,科学研究才能真正成为造福人类的力量。

正如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所说,“科学家应当以高尚的品德和无私的精神从事科学研究。

”。

反方,科学研究伦理并非必要,过度的伦理规范可能会限制科学研究的自由和创新。

首先,过度的伦理规范可能会阻碍科学研究的进展。

有些科学研究可能需要突破传统的伦理规范,才能取得重大的突破性成果。

如果过度强调伦理规范,可能会限制科学家的创新能力,导致科学研究的停滞不前。

正如著名物理学家霍金曾经说过,“科学研究需要大胆的突破,而不是被束缚在传统的伦理规范中。

”。

其次,过度的伦理规范可能会使科学研究变得过于谨慎和保守。

科学研究需要勇于尝试和冒险,而过度的伦理规范可能会使科学家变得过于小心翼翼,不敢冒险,导致科学研究的创新性和前瞻性受到影响。

正如著名生物学家门德尔曾经说过,“科学研究需要大胆的假设和实验,而不是被束缚在过度的伦理规范中。

”。

最后,过度的伦理规范可能会使科学研究变得过于官僚化和僵化。

如果科学研究被过度的伦理规范所束缚,可能会导致科学家过分关注规范而忽视科学研究本身的价值和意义,使科学研究变得官僚化和僵化。

自然辩证法 技术与伦理

自然辩证法 技术与伦理

技术与伦理摘要: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同时,其矛盾也逐步显现。

其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和广泛化。

我们应该科学客观的看待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的关系。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在二十一世纪,科技伦理的问题将越来越突出。

”这就要求我们高度重视科技伦理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科技伦理道德的研究,指导科技伦理道德持续深入地发展。

关键词:科技;伦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伦理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2000年8月,江泽民主席在北戴河会见6位国际著名科学家时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在二十一世纪,科技伦理的问题将越来越突出。

核心问题是,科学技术进步应服务于全人类,服务于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的崇高事业,而不能危害人类自身。

20世纪成为科技文化的时代。

科技给人类带来繁荣与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日益严重的全球危机和灾难,同时向人们提出了许多事关人类生存和尊严的重大伦理道德问题,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思考,它们足以使人们为之新奇或兴奋、焦虑或不安。

科学技术的这种双层作用让我们不得不去重新思考它与伦理道德之间的关系。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传统伦理观念的猛烈冲击,促使着人类去思考传统伦理观念的沉浮和伦理学的发展趋向。

在当今的高科技时代,科技伦理问题的确是极为复杂而又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科学技术发展与伦理道德之间不断产生的冲突,使人们在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也深切地关注和探讨着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的关系,以及如何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以使二者达成良性互动。

一、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关系的探索古今中外的学者对此提出了许多看法,总结为以下四种观点:(1)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等同论。

这种观点认为,知识就是道德,道德也是知识,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本身就是道德行为,反之,愚昧无知或盲目迷信是与道德无缘的。

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是第一个把知识与德行统一起来的人。

他认为,“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美德作为一种善,属于知识的范畴。

知识使人变得明智、就会有美德,相反愚昧无知是导致恶行的根源。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伦理学问题_辩证法论文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伦理学问题_辩证法论文

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伦理学摘要在科学技术在不断的推动下,社会去的了极大的进步,在社会的各个生活领域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伦理学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解决。

这就需要我们用自然辩证的方法去看待这些成果以及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法。

关键词:伦理学问题科学技术道德工作方法一、自然辨证法的基本概念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因此我们在社会发展中进行科学研究的研究目标、方向、方法,都应该遵守自然辩证法的客观真理,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它改造它。

二、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科学技术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一种探索性的活动,它以追求真理为最高目标;伦理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它以追求善为最终目的。

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是社会进步的两翼,任何一方都不可缺失。

在科学技术在不断的推动下,社会去的了极大的进步,在社会的各个生活领域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我们认为现代科学技术可以深化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认知,从而在道德观念上发生改变。

人类经过了三次工业革命,在这段时期机械工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获得了极大的提高。

计算机的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交流变得更加频繁便捷,从而进入了互联网时代。

医疗技术也不断的发展,大大的延长了人类的寿命,各种疾病也得到有效控制。

在人们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思考这些问题:计算机犯罪率不断的升高,已经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黑客甚至为国家服务来获取他国情报,造成国家间的不信任。

医疗技术虽然可以治愈大部分疾病,但对于不治之症只能让病人多活些时间,却不能逆转他们的病情。

对于永久失去意识的植物人也只能维持其生命特征,这样的技术却是病人、家属及社会伦理陷于困境中。

比如,对于一位沉睡达十年之久的植物人,在现代医疗科技的帮助下,以及医生及家属的精心照料下,一次又一次地克服各种感染、威胁,以至于身体状况比刚入院时还要好。

《自然辩证法与科技伦理》讨论参考题目

《自然辩证法与科技伦理》讨论参考题目

PCR技术就是在体外中通过酶促反应有选择地大量 扩增(包括分离)一段目的基因的技术。 加入4种物质:
(1)作为模板的DNA序列; (2)与被分离的目的基因两条链 各自5’端序列相互补的DNA 引物(20个左右碱基的短DNA单链); (3)TaqDNA聚合酶; (4)dNTP(dATP, dTTP, dGTP和dCTP)。
家庭技术
在家庭技术与家务劳动时间之间的 关系的争论中,女性花在家务劳动 上的时间并没有随着“家庭的机械 化”而减少这样的观点占据了统治 地位。
鲁思.施瓦兹.科旺对此作出解释
事实上,家庭技术其实并没有减少 女性花在家务上的时间。
信息与通讯技术对家庭关系 的影响是相互矛盾的
最恰当的例证是电话对女性带来 的意外收获,维持家庭关系和社 会关系,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 ; 另外,电话的普及又使色情和性 骚扰比较容易进入家庭。
技术的不确定性
技术已经被打上父权制设计的烙印,但 关键是,技术变迁与社会变迁的关系本 质上是不确定的,一项技术的设计 者和完善者无法预测或开展这 项技术的最终用途。 (男性的技术设计不总是不 利于女性的 ) — 电话
作为男性文化的技术
• 历史的隐匿
我们通常对技术的界定很容易受男性活动 的层面所限制,如果不受男性 取向的影响,女性起初的大 多数技术发明(如挖掘棍、 镰刀与菜)是很重要的。
技术是性别的历史建构和文化 建构的产物,不是男性的专利。
• 男性气质与机器
在现代社会中,教育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 其他机构在性别认同的形成中扮演了重要 的角色。学校教育、青年文化、家庭和大 众传媒所传递的意义和价值观 都把男性气质等同于机器和 技术能力。
—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工作场所 —工程师的社会建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工作者的伦理责任启蒙运动以来,科学技术带来了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的变化,极大地推动社会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提高。

特别是20 世纪以来,科学技术有了更长足的进步,人类征服自然的信心在人类进入工业文明后大为增强。

理性使人的主体能动性得到了全方位的体现也让人类摆脱了愚昧无知,人的思想得到了解放的同时经济也得到了发展。

但是,科技发展的另外一个方面却不能小视:自然灾害的频发,核恐惧、人同自然、社会、自身的发展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矛盾。

现存的生存和发展的危机告诉我们科技理性有其内在的脆弱性,这被我们称之为科学技术所造成的异化。

人类应竭尽全力去了解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所在。

研究意义:(1)能够论述科技的价值理性对科学工作者伦理责任的重要作用及现实意义。

科技价值理性提供科学工作者对自身科研项目意义的肯定评价及对自身价值的肯定评价。

(2)科技价值理性是全面性的思维,它首先从解决科技运用的目的开始,在价值理性的视野中,一切有利于社会发展、人类生存环境改善的科学技术都是有价值的。

这也是科学工作者伦理责任的另一种表现。

(3)科学技术是我们自身所要到达终极目标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

当代科技的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但是,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非常复杂的,这也使得某些科技活动在某些方面对社会起到了消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使科学技术对社会发挥作用,人类必须从科技理性的角度对科学工作者伦理责任进行一定程度的引导和规范,从而使科技活动朝着更加有利于人类,有利于社会的方向发展。

研究方法:以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大量查阅有关理性、价值理性、伦理责任及相关方面的书籍与文献。

研究内容:(一)科技理性与科学工作者的伦理责任“科学工作者的伦理责任主要是指从造福人类这一科学的最高目标出发来控制某些科学研究项目和干预科研成果的应用。

”科学工作者的伦理责任包括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第一,科学工作者的伦理责任和社会责任。

它要求科学工作者的科学研究行为应当切实保障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及人类的切身利益,切实保障人类的生存环境条件和生命健康安全。

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科学技术的研究过程中,一切严重违背人类社会公共利益,有损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研究活动都是与科学工作者的伦理责任相背离的。

另一方面科学工作者作为一名普通公民应遵守的伦理道德规范。

科学工作者在科研过程中就遵循的伦理规范是科研人员在其科研过程中普遍遵循的评价与判断善恶的最基本标准。

科学工作者在科研过程中就遵循的伦理规范是是科学工作者在科研过程中形成的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身之间的伦理关系的行为规范,是约束科学工作者的具体科研行为的基本原则。

关于科技理性,学界的学者们见仁见智,众说纷纭。

大多学者对科技理性的理解认为科技理性是理性的一种表现形式,传统意义上的科技理性更多的被认为是一种工具理性,是人类在自身的现代化进程中针对科学技术成果及科学项目在应用过程中的负效应提出来的。

而作者认为,科技理性作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与进步的一种思维方式,其内含的工具理性使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进步也使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科技的工具理性只是科技理性的一个方面的内容。

它的另一向度是科技的价值理性,科技理性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它强调科学工作者在进行科学研究或将科学技术的应用于社会生产或人类生活时,要作更合理、更全面、更高层次的具有预设性的思考。

即对科学技术的应用要提高到“实践理性”的高度的思考。

(二)伦理责任1.传统理解中的伦理责任从哲学上讲,“责任观念是和因果性联系在一起的”。

责任在哲学上来说首先强调的是一种因果力,这是责任的首要条件。

也即,人类社会的整个改造与发展社会的行为都会影响着世界的发展与进步。

其次,上述所讲的行为是受行为主体即使人类的控制。

在这两点的基础上进而产生责任。

第三点,责任在一定程度上是行为人实施行为时可以预见的。

“责任的核心的内涵是人们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学界通常所说的法律责任是行为人在行为之后,根据法律的要求,其应承担的责任。

它讨论的是行为发生以后的责任,它具有后发性。

而伦理责任不同于法律责任,它具有前瞻性。

在一个法律关系中,行为主体,行为客体,因果关系,权利能力,行为能力等都与责任相关。

但是,在传统的道德体系的理解中,公民只要求尽已本分,遵守在社会生活中已经约定俗成的并且与其社会地位相对应的一些原则和规则。

现代社会重视社会发展的功利性,强调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人更重要的是行为的主体,不仅仅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角色而已。

现代社会,人在社会生活及生产中的选择是自由的,但这种自由还只是指对社会公平和社会秩序的责任的人的自由的一种认识。

所以,人类应该学会在考虑自身利益的同时也以同样的立场来考虑他人,以同等的地位水平来负责任。

2.伦理责任的现代涵义责任,在伦理学中,“责任”一词是新近出现的用语,它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意义。

拉丁文的责任是“respondere”,意味着允诺一件事作为对另一件事的“回应”或“回答”。

在西方的宗教伦理中责任一词丙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意即接受上帝的召唤或拒绝上帝的召唤。

关于责任的道德理论,有的具有明显的社会学概念,即强调伦理责任的基础是社会角色与职业;有的则强调责任是一种处理各自关系的方式。

即人类的自我存在和他人的活动关系或自我存在和世界的活动关系。

还有的强调行为者,即把责任的基础放在行动着的行为者;总之,责任最首要的条件是因果力,其次是行为者能够控制其行为并且在一定的程度上,行为者可以预见其行为的后果。

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责任观念与因果关系密不可分。

虽然,责任一词被诠释为知识和力量的函数,但是,由于人类的知识以及其改造自然的力量相当有限,人类常常会把其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许多后果都推给命运和自然规律。

人的行为本性也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知识的增长,人类改造社会和自然的能力的增强而发生深刻的变化。

目前,当代的科学技术已经内涵了巨大的规模行动,目的还有结果。

科学工作者是社会重大科研项目决策和管理的一股重大力量,因此,强调科学工作者的伦理责任也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话题。

(三)科学工作者的伦理责任1.科学工作者伦理责任问题的提出马克思主义者对科学与社会关系的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这些研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方面,科学技术在20 世纪初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建立等一系列理论的发展等。

自然科学领域的这些发展使得科学工作者比以前的科学工作者更强烈也更深刻的认识到自己的信念的根基。

另一方面,外界的激烈事态的出现迫使科学工作者更认真地考虑自己在社会及工作中的地位和职能。

由于人类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经济政治等方面具有紧密的联系,科学工作者的工作不能只存在于实验室,而应该走出实验室,更多的被大众理解,为大众服务,更多的关注和考量影响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因素。

1936 年,英国把科学和社会福利作为学界的研究课题;1937 年,美国成立科学及其与社会的关系国际委员会,使科学工作者们积极开展讨论,他们试图认识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科学技术与整个社会的相互作用,以及科学工作者应该遵循的科学工作者责任的范围等。

科技的价值理性决定了科学工作者不能回避的社会伦理责任“价值是对主体及客体相互关系的一种主体性的描述,它代表了客体在主体化过程中的性质与程度。

”马克思说:“使自己成为衡量一切生活关系的尺度,按照自己的本质去估价这些关系,真正依照人的方式,根据自己本性的需要来安排世界。

”。

它的最基本内容就是改造世界并使其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适应,或者按照人的尺度及要求来认识并改造我们的世界,这包括人和社会本身。

可以说是人赋予这个世界以“价值”。

主体的对象化活动一旦把客体事实被价值化之后,主体的需要与客体的功能之间就自然而然构成了一种价值关系,价值也就这样产生了。

在通常情况下,价值理性高于工具理性,价值理性统治着工具理性。

科学工作者的道德素养,活动意图,活动目标以及道德水平等都制约着对科技产品的开发与应用。

由此决定了科学工作者对社会具有不可回避的伦理责任。

2.科学工作者伦理责任的现状分析科学工作者在社会中享有很高的声誉,这主要是因为科学工作者利用科学知识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财富和福祉。

大部分的科学工作者在其科研活动中尊重客观事实,关心科技后果,认真履行职责,兢兢业业,默默无闻,勇于承担角色义务。

爱因斯坦认为,一切道德、科学与宗教和艺术“都是同一棵树的各个分枝。

所有这些都是为着使人类的生活趋于高尚.把它从单纯的生理上的生存境界提高,并且把个人导向自由。

”列宁也曾指出:“科学的不朽的荣誉,在于它通过对人类心灵的作用,克服了人们在自己面前和在自然界面前的不安全感。

”科学工作者对于人类思想的解放,增进人的智慧,提高人类在自然界面前和社会生活中的主动性、自觉性都具有重大意义。

科学的这种至善性,就要求从事科学活动的人要以人类的最终幸福为出发点,利用科学技术为人类谋幸福,谋发展。

很大部分的科学是用这一宗旨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来严格要求自己的。

当今社会发展到今天的水平,科学工作者的贡献大家有目共睹。

但是,随着现代经济市场化的发展与市场化程度的加深,科学技术社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科技发展越来越多地受到外在因素的制约,科技人员面对的诱惑大为增加,科技活动中的伦理失责现象屡有发生,科技伦理失责问题也日渐凸显。

3.现代科学工作者伦理责任存在的问题科技在已经影响着社会的财富的增加,影响着社会的全面发展。

它的重要性对不论是对社会进步还是对人类幸福来说都是不言而喻的。

现代社会科学工作者伦理责任问题已越来越多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就目前社会的总体情况来说,科学工作者承担伦理责任的情况从总体上来说是好的,但是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①科技活动中的伦理失责现象屡有发生伴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科技的力量已经影响到社会的各个角落,社会的科技程度也不断加深。

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却也越来越多,越来越直接的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制约,在越来越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科学工作者受到的诱惑大为增加,科技活动中的伦理失责现象屡见不鲜。

20 世纪以来,在科学界中出现的一些对人类危害严重的如核战争、基因工程、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等问题的出现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由于科学工作者在其科技活动中的伦理失责。

科学工作者应关心科学的社会后果,关注其科研活动或科研成果对社会的影响,根据其相应的法律法规承担社会伦理责任。

②科技活动中的道德失范现象日益严重首先是科学不端行为日益严重。

近几年,科学技术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乃至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都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然而科学工作者存在的伦理责任问题也不容小视。

目前学界存在的科研不端行为,学术腐败等现象已不再是一个个别现象,它有明显加重的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