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高三文综上学期期中练习试题(海淀一模,历史部分)新人教版
【精选】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历史2017.11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本部分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o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商代青铜礼器以酒器组合为主,西周时期则以食器为重,大盂鼎铭文记周康王所言“我闻殷坠命(殷商亡国)",是由于贵族官员“率肆于酒”。
这表明周代A.青铜器成为日常用具 B.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C.青铜冶铸业已经衰落 D.粮食的产量大幅提高2.据史书记载,太公吕尚被封于齐,征服了当地土著人“莱夷”。
于是“太公修政,因其俗,简其礼”。
周公长子伯禽受封于鲁,亦“变其俗、革其礼”。
这表明分封制A.扩大了地方权力 B.推动了经济发展C.强化了中央权力 D.促进了文化整合3.春秋时期,很多诸侯国都进行了赋税制度改革。
楚国下令“书土田”,“量人修赋”,即进行土地登记,农夫按照土地收成多少缴纳赋税。
郑国“作丘赋”,以“丘’’为单位征收兵赋。
这些改革的主要目的是A.实行重农抑商 B.增加财政收入C.抑制土地兼并 D.打击豪强势力4.战国中后期,各国国君先后称“王”,王号已不足珍贵,于是秦相魏冉建议秦、齐并称为“帝”。
由于“帝”号的提出,“王”的称号降格。
这一变化A.反映了制度变革的趋势 B.意味着西周统治的终结C.造成了诸侯之间的矛盾 D.标志着统一格局的确立5.《商君书》说:“富贵之门必出于兵。
¨造成这一现象的制度是A.军功爵制 B.世卿世禄制 C.三公九卿制 D.九品中正制6.战国时一位思想家认为:挺直的木材,不需要矫直,因为它的本性挺直;弯曲的木材,必定需要蒸烤、矫揉,才能挺直。
一般人的本性恶劣,必定需要圣人的礼义教化,才能归于善良。
这位思想家是A.孟子 B.韩非子 C.荀子 D.庄子7.学者阎步克以¨波峰与波谷”来描述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专制官僚政治的起伏轨迹。
秦汉是波峰时期,国家的规模、制度的进步和管理的水平都处于古代世界的前列。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历史2017.11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本部分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o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商代青铜礼器以酒器组合为主,西周时期则以食器为重,大盂鼎铭文记周康王所言“我闻殷坠命(殷商亡国)",是由于贵族官员“率肆于酒”。
这表明周代A.青铜器成为日常用具 B.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C.青铜冶铸业已经衰落 D.粮食的产量大幅提高2.据史书记载,太公吕尚被封于齐,征服了当地土著人“莱夷”。
于是“太公修政,因其俗,简其礼”。
周公长子伯禽受封于鲁,亦“变其俗、革其礼”。
这表明分封制A.扩大了地方权力 B.推动了经济发展C.强化了中央权力 D.促进了文化整合3.春秋时期,很多诸侯国都进行了赋税制度改革。
楚国下令“书土田”,“量人修赋”,即进行土地登记,农夫按照土地收成多少缴纳赋税。
郑国“作丘赋”,以“丘’’为单位征收兵赋。
这些改革的主要目的是A.实行重农抑商 B.增加财政收入C.抑制土地兼并 D.打击豪强势力4.战国中后期,各国国君先后称“王”,王号已不足珍贵,于是秦相魏冉建议秦、齐并称为“帝”。
由于“帝”号的提出,“王”的称号降格。
这一变化A.反映了制度变革的趋势 B.意味着西周统治的终结C.造成了诸侯之间的矛盾 D.标志着统一格局的确立5.《商君书》说:“富贵之门必出于兵。
¨造成这一现象的制度是A.军功爵制 B.世卿世禄制 C.三公九卿制 D.九品中正制6.战国时一位思想家认为:挺直的木材,不需要矫直,因为它的本性挺直;弯曲的木材,必定需要蒸烤、矫揉,才能挺直。
一般人的本性恶劣,必定需要圣人的礼义教化,才能归于善良。
这位思想家是A.孟子 B.韩非子 C.荀子 D.庄子7.学者阎步克以¨波峰与波谷”来描述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专制官僚政治的起伏轨迹。
秦汉是波峰时期,国家的规模、制度的进步和管理的水平都处于古代世界的前列。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市海淀区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2020. 11第一部分本部分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48年)记载,X国子产对晋人说,西周时期“天子之地一圻(方千里),列国一同(方百里)”,而“今大国数圻矣,若无侵小,何以至焉?”子产所说“今大国数圻”的原因可能是①周天子的再次分封②大国对周边荒地的开拓③土地私有制的确立④大国通过战争兼并土地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2.鲁国进攻邻国邾娄,当时的霸主晋文公进行干预,于是鲁昭公前往晋国解释,在边界被拒绝入境,碰壁而返。
国君出访他国未能入境,只有因病而返是合“礼”的解释,因此《春秋》将此事记成“公有疾,乃复”。
据此可得出①《春秋》的相关记载未确切反映历史真实②“春秋笔法”寓褒贬于“微言大义”中③孔子修《春秋》突显出对礼制的维护④鲁国企图对晋国的霸主地位进行挑战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3.成书于战国中期的《黄帝四经》是“黄老学”的代表作。
下表为《黄帝四经》的主要内容,由此可知A.黄老学是以儒家为其内核的思想流派 B.黄老学反对道家“清静无为”的主XC.黄老学为秦统一和以法治国奠定基础 D.黄老学体现了对诸子百家的吸收融合4.秦始皇从统一的第二年起至去世前,十年间五次巡行全国,最长的第五次巡行费时七个月,四次到达碣石(今某某昌黎)离官,在琅琊台刻石上留下了“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的颂词。
秦始皇的出巡A.耗费民力,导致了秦的灭亡 B.宣扬国威,巩固了统一局面C.深人民间,了解了民生疾苦 D.御驾亲征,收复了东方失地5.汉初,宰相多由开国功臣担任,如萧何、陈平、曹参等,连皇帝都对他们非常尊敬,其他官吏更是恭谨从命。
那时的宰相非有大过则不能轻易更换,萧何、曹参、陈平、灌婴、申屠嘉等都是终老相位的。
这一现象说明A.皇帝怠惰政事,大权旁落 B.宰相地位崇高,权力很大C。
北京市海淀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海淀区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练习高三历史2020. 11第一部分本部分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48年)记载,郑国子产对晋人说,西周时期“天子之地一圻(方千里),列国一同(方百里)”,而“今大国数圻矣,若无侵小,何以至焉?”子产所说“今大国数圻”的原因可能是①周天子的再次分封②大国对周边荒地的开拓③土地私有制的确立④大国通过战争兼并土地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2.鲁国进攻邻国邾娄,当时的霸主晋文公进行干预,于是鲁昭公前往晋国解释,在边界被拒绝入境,碰壁而返。
国君出访他国未能入境,只有因病而返是合“礼”的解释,因此《春秋》将此事记成“公有疾,乃复”。
据此可得出①《春秋》的相关记载未确切反映历史真实②“春秋笔法”寓褒贬于“微言大义”中③孔子修《春秋》突显出对礼制的维护④鲁国企图对晋国的霸主地位进行挑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成书于战国中期的《黄帝四经》是“黄老学”的代表作。
下表为《黄帝四经》的主要内容,由此可知A.黄老学是以儒家为其内核的思想流派B.黄老学反对道家“清静无为”的主张C.黄老学为秦统一和以法治国奠定基础D.黄老学体现了对诸子百家的吸收融合4.秦始皇从统一的第二年起至去世前,十年间五次巡行全国,最长的第五次巡行费时七个月,四次到达碣石(今河北昌黎)离官,在琅琊台刻石上留下了“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的颂词。
秦始皇的出巡A.耗费民力,导致了秦的灭亡B.宣扬国威,巩固了统一局面C.深人民间,了解了民生疾苦D.御驾亲征,收复了东方失地5.汉初,宰相多由开国功臣担任,如萧何、陈平、曹参等,连皇帝都对他们非常尊敬,其他官吏更是恭谨从命。
那时的宰相非有大过则不能轻易更换,萧何、曹参、陈平、灌婴、申屠嘉等都是终老相位的。
这一现象说明A.皇帝怠惰政事,大权旁落B.宰相地位崇高,权力很大C。
2010-2023历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练习历史试卷(带解析)
2010-2023历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练习历史试卷(带解析)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25题)1.“中体西用”对中国近代历史有重大影响,以下关于这一思想的认识,正确的是①抵制了西方思想在中国的传播②构成了洋务运动的思想理论基础③客观上为西学传播打开方便之门④这一观念在新文化运动中被颠覆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2.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时,制作了下面的图表。
据此,他在分析近代铁路营运效应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促进了近代新型城镇的兴起B.为工矿企业发展提供了条件C.增强了地区性市场的影响力D.农产品的长途贩运不断增加3.(14分)中国外语教育发展的进程也是中华民族融入世界文化主流的进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37年,有记载的英国最早来华的商人,通过一位懂得中葡语言的通事(注:翻译人员),与中国人打交道。
1699年,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广州设立商馆,英国致力于打开中国市场。
18世纪上半叶,随着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的增加,广州英语开始“稳步而迅速地取代澳门葡语而成为中外贸易不可替代的国际通用语”。
从l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广州英语在中国南方口岸发挥着贸易通用语的主导作用。
19世纪前期,以汉字注音的广州英语词汇读奉或手册商务英语教材纷纷出现。
如《红毛买卖通用鬼话》《通商指南》《华英贸易字汇》等。
——莫再树《晚清商务英语教学源流考镜》(l)依据材料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广州英语”流行的历史现象。
(6分)材料二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后,恭亲王奕诉上奏:“与外国交涉事件,必先识其性情,今语言不通,文字不辨,一切隔膜,安望其能妥协!…‘欲悉各国情形必先谙其语言文字,方不受人欺蒙……中国迄今无熟悉外国语言文字之人,恐无烈悉其底蕴。
”李鸿章也指出:“互市二十年来……中国能通洋语者,仅持通事。
凡关于军营交涉事务,无非雇觅通事往来传话,而其人遂为洋务之大害。
…‘彼西人所擅长者,推算之学,格物之理,制器尚#-之法无不专精务实……越能尽阅其未译之书,方可探赜索隐,由粗显而入精微。
海淀区2021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海淀区2020,..__,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练习高三历史答案2020. 11本试卷共8页,100分。
考试时长9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本部分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l.《左传》襄公十年(公元前548年记载,郑国子产对晋人说,西周时期“(方千里),列国一同(方百里)”,而“今大国数蚚矣,若无侵小,何以至焉?“天子之地一蚚子产所说“今大国数蚚"的原因可能是心周天子的再次分封@土地私有制的确立A麟B@戏)@大国对周边荒地的开拓@大国通过战争兼并土地C吵 D.CD@2.鲁国进攻邻国郣娄,当时的霸主晋文公进行干预,千是鲁昭公前往晋国解释,在边界被拒绝入礼境,碰壁而返。
国君出访他国未能入境,只有因病而返是合“”的解释,因此《春秋》将此事记成“公有疾,乃复"。
据此可得出心《春秋》的相关记载未确切反映历史真实@“春秋笔法"寓褒贬千“微言大义”中@孔子修《春秋》突显出对礼制的维护@)鲁国企图对晋国的霸主地位进行挑战A. (I炫戏)B.@炯3.成书千战国中期的《黄帝四经》是“黄老学”C.Q戏心 D. (I吵的代表作。
下表为《黄帝四经》的主要内容,由此可知《道原》是故上道高而不可察也……万物莫之能令《经法.道法》道生法。
法者,引得失以绳,而明曲直者也《经法·君正》省苛事,节赋敛,毋夺民时,治之安也《十大经·观》春夏为德,秋冬为刑,先德后刑以养生A. B.黄老学反对道家“清静无为"的主张黄老学是以儒家为其内核的思想流派C 黄老学为秦统一和以法治国奠定基础 D.黄老学体现了对诸子百家的吸收融合4 秦始皇从统一的第二年起至去世前,十年间五次巡行全国,最长的第五次巡行费时七个月,四次到达竭石(今河北昌黎)离宫,在琅邢台刻石上留下了“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的颂词。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一模文综(历史)
12.先秦一位思想家说,“君无术则蔽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
这位思想家是A.老子B.孔子C.孟子D.韩非子13.北魏太和年间(477年─499年),政府校比户籍,清查隐漏人口,导致户口增加,进而形成了新置与恢复州、郡、县的高潮。
与这一现象出现相关的政策是A.建立俸禄制B.设立三长制C.实行宗主督护制D.推行门阀等级制14.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两广总督的奏折中写道“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为重。
每年贩卖湖丝(湖州等地出产的生丝)并绸缎等货,一岁之中,价值(白银)七八十万两,或百余万两。
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
材料说明①乾隆年间广州是对外通商口岸②中外间“丝──银”贸易兴盛③江南地区的桑蚕丝绸生产发达④官营手工业垄断了丝绸的生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5.晚清时期,部分官僚士大夫讲求“实学”,“经世致用”开始表现为“精于机器”“性喜制造”,这反映的思想观念是A.工商皆本B.师夷长技C.实业救国D.立宪改良16.新三民主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它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一致性主要是A.驱逐帝国主义势力,打倒军阀B.推翻资产阶级政权,消灭私有制C.平均地权,满足农民土地要求D.召集国民会议,废除不平等条约17.国民政府统治的某个时期,沿海工厂企业迁移到西南和西北地区,西部工厂数增加。
如图所示。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推动了国民革命在全国的展开B.目的是改变中国近代工业布局C.意在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保障了抗日战争所需物品供给18.1949年7月,中共中央指示:“凡三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在解放两个月至迟三个月后,即应召开各界代表会议,以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方法之一。
”这一指示A.为渡江作战进行战前总动员B.执行了政治协商会议的决议C.有利于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D.标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19.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简称《上海公报》)该公报A.确认了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B.宣告了中美两国正式建交C.提出了以互信求安全的主张D.促进了亚太地区经济合作20.《十二铜表法》第六表第一条规定,经济活动中缔结契约,“其所用的法定语言就是当事人之间的法律”。
2020-2021年海淀高三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
海淀区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练习参考答案历史2020.11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4分)本部分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234567891011C AD B B A B A B C D 1213141516171819202122D B D A A C A C D C C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6分)23.(1)观点:否定了禹划九州的观点,认为中国上古时期不存在九州制度(行政区划),九州是战国时期托古假设出来的,是大一统观念的产物。
(4分)(2)九州的范围包括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距今5000年时,黄河和长江流域已经进入文明时期;夏商周时期已经形成了黄河和长江流域文化圈,与九州的范围基本相符。
九州内部划分也符合历史上各个文化区的分界。
关于九州生态的记述也符合夏商时期的情况。
所以九州概念的出现不会晚于西周初年。
(4分)顾颉刚的观点反映了一种敢于质疑旧说的精神,有助于人们研究反思“九州”的历史概念。
但是,受限于他所处的时代,掌握的历史资料有限,所以没有得出正确的观点。
(2分)24.本题按照思维层次给分:等级三(6-8分):能多角度全面提取图文信息,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等级二(4-5分):能多角度提取图文信息,信息不全面,史论结合,逻辑较清晰。
等级一(0-3分):信息提取不全面,逻辑论述不清晰。
参考答案示例:南宋时期造船技术先进,能够建造大型的远洋商船,促进了远洋航行和对外贸易的展开。
南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兴盛,对外贸易发达,贸易范围远达阿拉伯地区,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瓷器是中外贸易的重要商品,外贸产品主要来自民间手工业(民窑)生产,许多产品是依据外商的要求定制的。
随着经济重心南移和南北政权的对峙,制瓷业中心也转移到南方地区。
大量中国钱币的出口,表明中国货币在国外得到普遍接受,中国在世界贸易中具有重要地位。
25.(1)特点:都为地方官员,通晓儒家经典,个人品行高尚,在治理地方时实行以德治民,对百姓实施教化,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并都取得了好的治理效果,深受百姓爱戴。
2023-2024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详解
海淀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练习高三历史2023.11第一部分本部分共22题,每题2分,共44分。
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晋陕大峡谷东岸的山西兴县碧村遗址,是一座有内外双重城垣的石城,城内遗存面积达75万平方米。
研究表明,距今4000多年前的居民在此居住,形成以粟为主要粮食作物,并养殖猪羊牛的农耕经济;与同期的陶寺、石昴等古国遥相呼应。
这一城垣遗址的发现()①反映当地先民的定居和防卫等条件②证明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国家出现③说明当时人们已成为食物的生产者④提供中华文明起源的又一考古证据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竹书纪年》载:“(西周)昭王十六年,伐楚荆,涉汉(汉水)。
”“过伯簋”铭文(如下图):“(昭王时)过伯(封地在今山东)从王伐反荆,孚(缴获)金(铜),用乍(作)宗室宝尊彝。
”运用这两则史料,可以证实的有()①昭王带兵征伐不臣服于周的楚②昭王十六年楚地向周王贡献铜③诸侯有带兵随周王作战的义务④儒家学说传播到长江流域的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东汉末年,为镇压黄巾起义,汉灵帝选任重臣担任州的行政长官,“出(刘)焉为监军使者,领益州牧,太仆黄琬为豫州牧,宗正刘虞为幽州牧,皆以本秩(保持原先的职位)居职。
州任之重,自此而始”;以前边地刺史和太守主兵的制度,也由边境州郡推广至腹地。
以上举措的影响是()A.造成了地方割据的局面B.强化了皇帝的专制权力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D.有利于对地方官员监察4.引经注律,是指汉代儒家学者根据儒家经义来研究、解释法律,魏晋时期律令儒家化是重要的变化。
下列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于法律的言论中,反映了“引经注律”趋势的有()①“律法断罪,皆当以法律令正文”(《晋书•刑法志》)②“峻礼教之防,准五服(血缘亲疏)以制罪也”(《晋书•刑法志》)③“齐之以法,示之以礼”(《魏书•刑法志》)④“(南朝陈)不孝及内乱者……终身不齿”(《隋书•刑法志》)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以下魏晋隋唐时期的史实与结论对应准确的是()史实结论①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其祖母冯太后的支持下,实行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等巩固了北魏政权,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②唐穆宗长庆年间,唐与吐蕃会盟,立碑于逻些(拉萨),碑文中写道“患难相恤,暴掠不作”唐朝与吐蕃基本停止了纷争,保持和平相处③唐代刘肃的《大唐新语》载:“高祖尝幸国学,命徐文远讲《孝经》,僧惠乘讲《金刚经》,道士刘进嘉讲《老子》反映唐初在文化领域兼容并包的特点④《唐律疏议》规定:“诸主殴部曲(依附民)至死者,徒一年。
北京市海淀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海淀区 2022— 2023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练习高三历史2022. 11本试卷共8页,100分。
考试时长9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本部分共 22 题,每题 2 分,共 44 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项。
1.考古学家苏秉琦把目前所发现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分为六大区系(如右图),指 出这六个区系并不是简单的地理划分, 而是各有自己的文化渊源、特征和发展 道路;中原影响各地,各地也影响中 原,最后汇聚成为中华文明。
这一理论 ①强调各区域文化对中华文明所作贡献 ②说明中国早期国家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 ③指出中华文明是一个多元汇聚的统一体 ④是利用历史文献研究新石器时代的成果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D .②④2.王国维认为,夏商“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而西周初期 “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
导致以上变化的原因是 A .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 B .宗法分封制度的实施 C .敬天保民观念的形成D .礼乐制度的逐渐废弛3.秦统一后,围绕郡县制的问题,在朝堂上发生了“师今”和“师古”的争论。
丞相李斯认为, “三代之事,何足法也?……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应加以禁止。
李 斯的主张①有利于巩固统一局面 ②反映了专制统治的强化 ③体现了进化的历史观 ④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矛盾 A .①②③ 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4.西晋初年,为了利用宗室拱卫皇权,分封了许多同姓王;设置辖区广大的都督区,由同姓王担任都督,掌握军队,镇守地方,称“宗王出镇”。
这些措施的影响是A.阻碍郡县制的推行B.有利于民族的交融C.造成了剧烈的战乱D.维系了西晋的统治5.唐朝中后期,节度使“多率税商贾,以充军资杂用”,且“以广陵(扬州)当南北大冲,百货所集,多以军储贸贩,别置邸肆,名托军用,实私其利”。
北京市海淀区2021--2022学年上学期期中练习高三历史试题
海淀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练习高三历史第一部分本部分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围绕着神权、王权和军权,良渚先民设计了一整套标志身份的玉礼器,如玉琮象征神权,玉钺象征军权等。
玉器标识拥有者的地位和社会公共权力的分配。
玉礼器的制作使用表明良渚社会①能够使用铁制的工具②有较复杂的权力结构③已初步具备国家形态④形成了君主专制体制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2.《孟子·滕文公下》记载,葛伯在商汤联合东方诸侯反夏时犹疑观望,商汤找借口灭了葛国,此后众多诸侯纷纷投奔商。
战国时期的《管子·轻重》、司马迁《史记·殷本纪》记载,商汤行仁义,诸侯认为“汤德至矣”,于是“皆归商”。
以下对这两种说法判断正确的是A.两种说法互相矛盾,都不可信B.后者有两则史料记载,更为可信C.商灭夏时得到诸侯归附与支持D.后者体现了儒家正统地位的影响3.《后汉书·应劭传》记载,董仲舒“作《春秋决狱》二百三十二事,动以经对,言之详矣”,以儒家经典作为审理案件的依据。
这表明西汉时期A.从“以法治国”变为“以礼治国”B.继承秦以来“以法为教”的主张C.开创以儒家思想解释律令的先河D.儒法之间存在着德治与法治之争4.西晋十六国时期内迁的各民族中,匈奴族和羯族自认为是夏朝的后裔,鲜卑族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羌族自认为是虞舜的后裔。
对此评析正确的是①北方地区民族交融进程的完成②少数民族对于中原文化的认同③各族政权力图确立其正统地位④榷场贸易加强了边境商贸往来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5.唐朝前期,“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慑州县,诚旷职耳”。
但到唐朝后期,出都的御史往往受到官员的怠慢乃至谩骂、殴打。
这一变化表明A.以卑临尊无法进行有效监察B.中央政府权威的削弱C.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的加剧D.台谏合一以强化皇权6.在明统治前期的正统元年(1436年),朝廷下令,将南方若干省份的部分税粮改为折银征收,以一石税粮折银二钱五分为标准,共计折银百万余两,押运至京师充俸,称为“金花银”。
北京市海淀区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A. 修史体例的改变B. 加强官员考核
C. 重文轻武的风气D. 官员的平民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大量记载家族谱系,到多为高级官僚的履历书,少有家族的叙述可以看出,随着科举制的发展,官员的平民化趋势加强,故D项正确;修史的体例并没有变化,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考核,排除B;重文轻武没有体现,排除C。
3. 成书于战国中期 《黄帝四经》是“黄老学”的代表作。下表为《黄帝四经》的主要内容,由此可知
A. 黄老学是以儒家为其内核的思想流派
B. 黄老学反对道家“清静无为”的主X
C. 黄老学为秦统一和以法治国奠定基础
D. 黄老学体现了对诸子百家的吸收融合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以看出,《黄帝四经》中涉及了道家、法家和儒家的内容,说明黄老学是对诸子百家的吸收融合,故选D;《黄帝四经》涉及多个学派,但看不出以儒家为其内核,排除A;黄老学主X“清静无为”,而非反对,排除B;黄老学在汉初成为治国思想,秦统一和以法治国的基础是法家学说,排除C。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盐铁专营使铁器生产受限,而铁器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农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A项正确;B项与材料主旨相反,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政府放弃,排除C;家庭手工业被压制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
7. 北魏在平定中原后,政府把人民迁移到平城周边并分给他们土地,实行“计口授田”;太武帝时期推行劝课农桑的政策;孝文帝时期实行了均田制,将无主荒地分给农民耕作,农民得到土地后,向国家交纳赋税。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完整版】2020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一模历史试卷+答案
2020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一模历史试卷第一局部选择题本局部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墨子?云:“三代之圣王,其始建国营都之日,必择国之正坛,置以为宗庙。
〞即夏商西周时期,建国必先立宗庙,宗庙既是祭祖的地方,又是施政场所。
这说明,中国早期国家①国家机构与宗族组织合一②根据宗法关系来治理国家③排挤异姓贵族的政治权利④不能得到地方诸侯的效忠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2.张仲景生活在东汉末年,时值瘟疫流行。
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刻苦攻读古代医学文献,继承了?黄帝内经?等古代医籍的根本理论,结合当时医家及自己长期积累的医疗经历,撰写了?伤寒杂病论?,使中医学根本理论与临床理论严密结合起来。
张仲景能为中国医学做出突出奉献是因为①医者个人品质和精神②北方的人口大量南迁③前代医学理论的积淀④疾病流行的急迫需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南宋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认为“利〞是“义〞的物质内容,“抑利〞的结果将使“义〞本身成为空洞的概念,“无功利,那么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尔〞。
永嘉学派的主张A.强调了儒家重义轻利的主张B.适应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C.宣扬了理学家存天理的观念D.反映了商品经济开展的现实4.明朝实行“匠籍〞制度,在籍的工匠每年要定期到官营手工作坊服役。
工匠往往以消极怠工和逃亡的方式对抗。
嘉靖四十一年〔1563年〕,政府规定,工匠一律“以银代役〞,放免了80%的工匠。
而官府需要的物品改由市场购置,质优价廉。
导致官营手工业衰落的原因有①工商业经济的开展兴盛②明朝政府的财政入不敷出③手工业工匠的对抗斗争④农业与手工业争夺劳动力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5.史学家戴逸阐述:“汉唐宋明均以关内富庶之区为立足点,北筑长城,抵拒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而康熙不同……不以长城为内外之界,而是平定青海,安抚西域,驻兵于乌里雅苏台和巴里坤、哈密一带。
最新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历史[整理]-人教版 精品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历史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
)1.秦朝太尉的职权是管理A.军事B.财赋C.刑狱D.诏令2.秦与西汉都实行郡县制,其共同之处是A.郡县长官受所在州管辖B.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C.郡县长官统辖列侯D.郡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3.西汉的编户齐民制度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②编户齐民具有独立身份③国家放宽对农民的人身控制④规定了农民对国家的义务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匈娭冒顿单于统一北方草原,形成强盛的奴隶制国家是在A.秦汉之际B.西汉时期C.两汉之交D.东汉时期5.我国开始以正月为岁首的历法是A.《大衍历》B.《十二气历》C.《太初历》D.《授时历》6.王充曰“天道自然也,无为。
如谴告人,是有为,非自然也。
”此观点是针对A.天人感应说B.阴阳五行说C.灵魂不灭说D.因果报应说7.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张骞在公元前127年发现西域,其对于当时中国人的刺激,就象后来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对于欧洲人的刺激是一样的。
”这一观点说明A.当时中国处在封建社会鼎盛时期,商品经济高度发达B.欧洲和中亚各国普遍希望与中国广泛交流C.开拓了当时中国人的视野,加强了人们对外部世界的关注D.张骞通西域刺激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活动8.在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开发程度最高的地区是A.鄱阳湖流域B.洞庭湖流域C.太湖流域D.闽江流域9.以下关于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内容是为古书《水经》做注B.介绍水道所经地区的自然地理C.介绍水道所经地区的经济地理D.提出了绘制地图的原则10.佛教对于我国文化具有重要的影响。
以下各项与佛教有关的是①马王堆汉墓帛画②云冈石窟③龙门石窟④敦煌莫高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1.隋炀帝的暴政导致隋朝的迅速灭亡。
暴政的主要表现是①徭役繁重②严刑酷法③三征高丽④天灾严重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②④12.唐太宗认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海淀一模12、《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博士齐人淳于越近曰:‘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
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指篡政的乱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淳于越这一言论的意图是( )A 、普遍推行郡县制B 、实行三公九卿制C 、恢复宗法分封制D 、用权术驾驭大臣13、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的历史特征。
据此推断这个朝代是( )A 、汉朝 B 、唐朝C14、19世纪60年代,清朝“有心改革的官员”认识到“有必要按西方方式重组军事力量”。
为此他们开始( )A 、裁撤八旗军队B 、筹建海军C 、组建湘军淮军D 、编练新军15、读下表。
表中年代I 到年代II 数据变化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1617、从开始经济体制改革到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此阶段的具体表现是( )①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②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③开发开放浦东以带动长江流域发展④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建设和平周边环境A 、①②B 、②③C 、①②③D 、②③④18、孔子认为,“过犹不及”,“君子和而不同”,“执两用中”。
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德乃是中庸之道”,如“勇敢是鲁莽和懦弱之间所存在的美德”。
下列各项对两人思想相似之处理解准确的是( )A 、都推崇中正平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B 、都出现于各自文明的创新转型期C 、都提倡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融合D 、都主张采用以德治国的政治纲领19、“文艺复兴”一词源自意大利语Rinascimento ,原意为“再生”。
对“文艺复兴”理解正确的是( )①对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全方位复兴 ②用世俗思想彻底否定基督教的教义 ③创建适应近代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念④继承发展古希腊罗马的艺术风格 A 、③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④20、下图为某个历史时期的欧洲形势图。
下列各项事件发生于这个时期的是( )A、美国确立联邦共和制B、科学社会主义诞生C、英国进行工业革命D、德国完成国家统一21、17世纪到19世纪,细胞学说、进化论等生物学成就取得的社会条件包括()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①基督教的神学思想受到冲击②重视实践崇尚理性观念形成③西方社会普遍抛弃神创学说④工业进步提供的需求和条件22、1921年3月21日,苏俄颁布《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法令,宣布1921-1922经济年度的粮食税额为2.4亿普特(1普特=16.38公斤),比原定的余粮收集额4.23亿普特低了许多。
这是为了()A、改变多数农民无地和少地的现实B、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提供资金和原料C、保证农业集体化运动的顺利开展D、缓和社会矛盾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23、1933年,罗斯福提请国会通过法案,成立“资源保护队”,主要针对中部平原频发的沙尘暴。
第一批招募了25万人,至1941年时,共计有250万青年参与,在各州的1500个营地劳动,开辟了740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
史学家认为这一措施是“新政”中最受欢迎、最成功、最没有争议的措施。
史学家这样评论的主要依据是该措施()A、调整了农林经济结构,降低农产品价格B、使罗斯福政府将资源保护放在新政首位C、将失业救济与自然保护有机结合起来D、基本解决了就业问题,消除了经济危机37、(36分)世界历史是一部多种文明并存和相互碰撞、融合的历史。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佛教传入中国,必然会有一个与本地文明撞击的过程,特别是伦理道德方面。
中华民族是一个对宗教比较宽容的国家,所以撞击是有的,但不激烈,很快就和平共处了。
例如,孝在中国的政治伦理占极重要的地位,帝王也提倡以孝治天下。
佛教要求信徒出家,这就与中国孝道对立起来。
佛教只好迁就现实,暂时韬晦。
在东汉三国时期翻译的佛经中,有不少讲到孝的地方,“欲令众生孝养父母故,以是因缘故,放斯光明”,以适应中国的伦理道德。
撞击阶段一过,吸收阶段便随之而来。
东汉恒帝时“宫中立黄老浮屠之祠。
此道清虚,贵尚无力,好生恶杀,省欲去奢。
”——摘编自季羡林著《中印文化交流史》阅读材料一,以佛教传入中国为例,简要说明文明交流中碰撞和融合的过程。
依据所学知识,说明佛教对中国思想文化的重大影响。
(8分)汉朝佛教传入中国,与儒家提倡的孝道相冲突。
(2分)东汉时期佛教开始适应本土文化,在佛经中也提倡孝敬父母,与本土文化协调,相互吸收。
(2分)举例:魏晋隋唐时期,佛教对儒学形成挑战,出现“三教合流”的趋势。
(2分)宋朝时,儒学吸收佛道思想,形成理学。
(2分)材料二:1400年到1800年间,相比于世界其它地区,欧洲政治和军事力量获得显著发展。
这基于两个原因:(1)亚欧非大陆其它地区的科技文化创新最终传播到西欧地区。
(2)新型火药武器时代已经到来,而西欧也已准备好迎接挑战。
在西欧发生的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不断发展,使得西欧人的思想传播至世界其他地方,并成为指导人类处理问题的各种方法。
这些智力和文化发展有助于将理性科学作为衡量和解释自然世界以及人类行为的标准。
——摘编自埃德蒙·柏克III等著《中印文化交流史》依据材料二,以中国与西欧为例,说明近代历史上世界各地区文明的相互影响和促进。
(12分)中国古代发明的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传到西欧,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社会变革和文化传播。
(6分)欧洲的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影响了中国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促进了工业化发展、思想解放和社会变革。
(6分)材料三:1853至1854年间,西方列强通过“修约”交涉,要求公使驻京,他们认为这是确立条约制度的核心环节。
英国外交大臣说:“在任何与中国订的新约中,第一件事就是要提供公使驻京的权利。
”美使柏驾说:“中国政府,从远方不能驾驭,到了它的身边,它就变得驯服多了。
”这些要求都被清政府拒绝。
列强认为不使用武力,就不能使清政府就范。
在清政府方面,这一问题牵涉到天朝至尊的信仰,反对最为激烈。
《天津条约》签订后,咸丰帝仍试图把公使驻京纳入清朝传统的外交体制,甚至打算用全免关税来换取列强放弃公使驻京的要求。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在京建立使馆。
——摘编自王立诚著《中国近代外交制度史》(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中西方围绕“公使进京”问题发生的冲突,谈谈你的认识。
(8分)西方:维护和完成条约体系,扩大侵略权益,影响控制清政府。
(3分)中国:固守“天朝上国”观念,不惜放弃国家权益,维持传统外交体制。
(3分)影响:便利了西方列强进一步控制清政府,清政府被迫放弃传统外交体制。
(2分)材料四:长期以来,殖民主义者把农业和原料商品的生产作为殖民地的唯一领域。
这些国家在取得政治独立之后,他们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关系中处于不平等地位。
西方国家抬高工业品价格,压低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价格。
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提出反对国际经济旧秩序,要求废除国际贸易中不等价交换,要求稳定原料和初级产品价格。
建立一种新的和公正的经济秩序,在政治独立后也要经济独立。
——摘编自高志平《不结盟运动倡导国际经济新秩序历程探徵》不结盟运动成员国分布图(4)依据《不结盟运动成员国分布图》简要说明不结盟运动成员国的分布和构成。
(2分)依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四概述不结盟运动成员国的政治和经济诉求。
(6分)不结盟运动成员国主要是分布在亚非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
(2分)在政治上,主张广大亚非拉国家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
(2分)在经济上,反对发达国家在在国际贸易中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掠夺。
(2分)打破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赢得经济上的独立。
(2分)39、(26分)市场经济是现代经济的发展模式,各国在不同时期面临着不同的问题。
材料二:受国民革命运动的影响,从1928至1930年,国民政府从外国列强手中收回了子《南京条约》签订就丧失的关税自主权,以国定关税代替协定关税。
新税则提高了进口税率,从3.8%提高到29.7%,增加了财政收入。
减少了外国货品输入,贸易逆差额由1931年入超1.78亿美元,到1936年降为0.7亿美元。
国定关税对一些大宗出口物品予以减免税,从而鼓励了出口,发展国内工业所必需的原料、设备,减轻其进口税。
国内工业之须发展者,政府则尽量保护之,使不受外货竞争之影响。
——摘编自虞宝棠编著《国民政府和国民经济》材料三:恢复关税自主,其结果对中国人自办的工业的利益很有限。
南京(政府)对关税收入的需求和日本的压力,一贯地阻挠着保护关税的真正作用,从1928年到1934年经常改变的关税税率,事实上是一种促使中国工业不能稳定的破坏性因素。
——【美】小科布尔《江浙财阀与国民政府》(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对国民政府收回关税自主权的认识。
(8分)关税自主是国民革命运动的成果;(1分)收回了一部分近代以来丧失的主权。
(1分)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1分)缩小了贸易逆差。
(1分)保护民族工业发展。
(1分)但是由于国民政府的政策和帝国主义的干预,(2分)它的实际作用有限。
(1分)40、(30分)制度创新与改革开放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材料一:安、史乱天下,至肃宗大难略平,君臣皆幸安,故瓜分河北地,付授叛将,护养孽萌,以成祸根。
乱人乘之,遂擅署吏,以赋税自私,不朝献与廷。
孝战国,肱髀相依,以土地传子孙┉讫唐亡百余年,卒不为王土。
——《新唐书》列传135(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唐末五代中国政治面临着什么问题?对北宋初年为解决这一问题所做的制度创新进行评价。
(8分)问题:地方将领控制行政、财政权力,形成割据局面。
(3分)创新:北宋初年,主要将领兵权收归中央,派文臣管理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3分)基本上解决了地方割据问题,加强中央集权。
(2分)2013年北京海淀区高三一模文综参考答案12.C 13.D 14.B 15.D 16.B 17.B 18.A 19.A 20.C 21.A 22.D 23.C37.(36分)(1)(8分)汉朝佛教传入中国,与儒家提倡的孝道相冲突。
(2分)东汉时期佛教开始适应本土文化,在佛经中也提倡孝敬父母,与本土文化协调,相互吸收。
(2分)举例:魏晋隋唐时期,佛教对儒学形成挑战,出现“三教合流”的趋势。
(2分)宋朝时,儒学吸收佛道思想,形成理学。
(2分)(2)(12分)中国古代发明的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传到西欧,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社会变革和文化传播。
(6分)欧洲的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影响了中国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促进了工业化发展、思想解放和社会变革。
(6分)(3)(8分) 答案要点:西方:维护和完成条约体系,扩大侵略权益,影响控制清政府。
(3分)中国:固守“天朝上国”观念,不惜放弃国家权益,维持传统外交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