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库案例及控制措施18页PPT
小金库案例
小金库案例小明是一个省吃俭用的人,他经常觉得自己的零花钱太少了,于是他决定开设一个小金库来积攒一些钱。
小金库的原理很简单,就是每天抽出一部分零花钱放进去,不让自己动用,等到积攒了一定的金额之后再拿出来使用。
小明开设小金库的第一天,他决定每天抽出10元的零花钱放进去。
他把一只空的花瓶放在桌子上,每天回来就把10元的零花钱放进去,然后继续去忙自己的事情。
小明每天回家的时候,看到花瓶里越来越多的钱,心里感到非常兴奋。
小明坚持每天都抽出10元放进小金库,过了一个月,他打开花瓶一看,里面已经装满了300元。
小明非常高兴,觉得自己的努力有了回报。
他决定把这些钱拿出来,买一件自己喜欢的东西作为奖励。
小明从小金库里拿出了300元,他心里非常高兴,觉得这些钱是自己努力积攒下来的。
于是他决定继续开设小金库,每天抽出10元放进去。
这样,他就有了新的目标,希望能够再次拥有一定的金额。
小明坚持每天都抽出10元放进小金库,过了一个月,他打开花瓶一看,里面已经装满了400元。
小明对自己的坚持感到非常满意,他觉得自己已经养成了好的储蓄习惯。
小明决定再次拿出这400元,作为自己未来的计划。
他希望能够把这些钱用于学习上,比如购买一些学习资料或者参加一些培训课程。
小明的小金库越来越得到了他的朋友们的关注。
他的朋友们也纷纷效仿他的做法,开设自己的小金库。
大家用自己的努力和坚持,都积攒了一定的金额。
他们在花瓶里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堆堆钱,更多的是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通过小金库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只要有坚持不懈的决心和毅力,就能够积攒一定的财富。
小金库一个简单的储蓄方式,不仅能够让人积攒一些钱,还能够培养一个人的储蓄意识和财务管理能力。
所以,无论是从经济角度还是从人生角度看,开设小金库都是一个非常值得推荐的储蓄方式。
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培训.ppt
第二个阶段:2010年开始,治理重点为社会团体和国 有企业
第三个阶段:2011年开始,继续深入推进党政机关、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国有企业,建立起防止小金库蔓 延的长效机制
二、小金库的政策界定
“小金库”并非法律用语,而是民间俗语。反映国家政治 经济生活的一种现象,始于上世纪七十年末财政部组织清理 的“小钱柜”,而1986年开展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时开始俗 称“小金库”。 “小金库”一词在过去的文件和专项工作中 都曾多次采用,可以说约定俗成,各方面都比较容易理解, 所以此次治理工作仍然沿用了“小金库”的提法。 1995年,在国务院办公厅批转财政部、审计署、中国人 民银行《关于清理检查“小金库”意见的通知》中,将“小 金库”定义为:凡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 截留挪用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 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均属“小金库”。
案例1: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
什么叫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呢?就是说本来这笔钱按照规 定作为会议费培训费,但是有的部门到一个酒店里头去,同时 打一张发票,比如10万块钱,20万块钱,然后就开出发票说是 培训费,但实际上没有在这儿进行培训,也没有在这儿进行开 会。或者会议培训费只有5万,但是打入10万,剩下这笔钱就 可以转成所谓招待费或者其他的费用或者直接从中间套取一些 现金,这种形成是比较常见的。
四、小金库的治理政策
(二)被查从严 2、对治理工作中走过场的单位和部门,要给 予通报批评并责令整改;对问题严重的,要追究主 要负责人的责任。 3、对在治理工作中弄虚作假、压案不查、对 抗检查、拒不纠正、销毁证据、突击花钱、打击报 复举报人的,或重点检查中发现“小金库”数额巨 大、情节严重的,要按照有关规定从重处理。涉嫌 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小金库”治理.pptx
第一节 “小金库”的危害
“小金库”虽“小”,但危害极大, 损害国家集体利益,公款沦为“私房 钱”,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在人民群 众中造成恶劣影响。
“小金库”的危害性(P99)。 这些危害可以概括为三句话: (1)“小金库”害国。 (2)“小金库”害人。 (3)“小金库”害己。 据某省检察机关抽样调查,该省有 63%的贪污案件都涉及到“小金库”,贿 赂案件中的42%行贿款项也来自于“小金
第一节 “小金库”的界定
三
第一节 “小金库”的界定
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政策规定 《会计法》对会计核算单位设置会 计账簿提出以下基本要求: 第一,必须依照《会计法》和国家 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设置会计账簿, 不允许不设置会计账簿。国家统一会计 制度,是指由财政部制定或者财政部与 国务院有关部门联合制定或者由财政部 审核批准的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执行的会 计规章、准则、办法等规范性文件。 第二,会计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 日记账和其他辅助性账簿,各会计核算
有价证券形态一般来源于公用闲置资金、 “小金库”资金违法理财或套取(虚列支出) 资金形成的产物。
固定资产形态的“小金库”,多表现为设 备、汽车、房屋等不在账面反映,为小金库的 进一步繁衍生息提供了基础。
股权和债权形态往往是以一种契约或协议
第二部分 “小金库”治理
第十三章 “小金库”的危
害及审查方法
【提示】属于经营收入未纳入规定账 户核算设立“小金库”。
【案例2】财政部ΧΧ专员办近日在银行账 户年检中发现,民航某省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 自2004年成立以来,私设“小金库”457.5万元, 其中采取虚开、多开发票的方式套取预算资金 219.2万元;虚拟公司截留收入53.4万元。
【提示】属于以假发票等非法票据骗
防治小金库课件
什么是“小金库”?
“小金库”一词属于民间俗称并非法律用语, 反映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一种现象,始于上 世纪七十年代末财政部组织清理的“小钱 柜”,从1986年开展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 时开始俗称“小金库”。“小金库”一词在 过去的文件和专项工作中都曾多次采用,可 以说约定俗成,各方面都比较容易理解。
三、“小金库”助长了奢侈腐化的风气
从实质上来看,“小金库”已经沦为少数人的取款 机,使用起来不受监督和制约,为其公款私用提供 了便利,正是因为他的隐蔽性和监督难,使他成为 了滋生腐败的温床,“小金库”的存在使少数领导 干部有恃无恐地违规使用资金,铺张浪费之风越刮 越烈,而且,“小金库”也往往摇身一变,成为挪 用公款的对象,某些单位的腐败问题之所以屡禁不 止,其深层原因就是在于“小金库”。“小金库” 是少数人掌握并控制的秘密,因此是滋生腐败问题 的土壤,有些管理者把“小金库”当做自己的钱袋, 一些纯属私事的开支也利用“小金库”资金进行报 销。有些“小金库”则是给公款吃喝、行贿提供了 资金,而另一些“小金库”则是演化为公款挪用和 集体私分的地方,总而言之,“小金库”的存在严 重腐化了社会风气,毒害了人们的心灵。
资金或资产是否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
小金库的危害
私设“小金库”具有多方面 的危害性,会引起会计信息 不实,妨碍国家的经济管理 和调控,而且为贪腐问题和 经济犯罪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危害了国家和人 民的利益,主
要体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一)私设 “小金库” 致使会计信 息失真,国 有资产流失
另一方面,单位存入“小金库”的 资金大多是截留和转移各种收 入和拨款,这无疑会降低单位 效益,造成大量的国有资产流 失。
由于设立“小金库”是 一件比较隐秘的事情, 往往只有内部少数核心 人员知道,这就为内部 犯罪、集体犯罪埋下了 伏笔,“小金库”无疑 是一个巨大的诱惑,给 贪腐问题提供了可能性, 进而诱发掌握还有可能诱发管 理职能部门的人员走向 犯罪。
《如何治理小金库》课件
缺乏法制观念
01
部分企业和个人对法律法规缺乏了解,对违规行为缺乏认识和
警惕,容易走上违法道路。
侥幸心理作祟
02
一些企业和个人认为小金库是“潜规则”,不会轻易被发现和
查处,因此心存侥幸,冒险违规操作。
对法律制裁的恐惧感不足
03
对于违规行为,部分企业和个人认为即使被发现也不过是罚款
或撤职等轻微处罚,因此敢于以身试法。
建立健全小金库治理的相关制度,规范资金 管理。
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企业小金库治理:该企业通过明确 界定、加强宣传教育、强化监管力度 等措施,成功治理小金库,提高了资 金使用效率。
案例二
某政府部门小金库治理:该政府部门 在治理小金库过程中,加强制度建设 和完善内部管理,有效遏制了小金库 的产生。
05
小金库治理的未来展望
转移资产
一些单位将部分资产如固 定资产、存货等转移到关 联企业或个人名下,形成 小金库。
小金库的危害
违反法律法规
小金库的存在违反了国家 法律法规,损害了国家利 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损害单位利益
小金库的存在会导致单位 财务状况失真,影响单位 决策和长远发展。
滋生腐败
小金库为一些人提供了可 乘之机,容易滋生腐败行 为,损害单位形象和公信 力。
加强日常监管和专项检查,及时发现 和纠正小金库问题,对违规行为进行 严肃处理,形成强大的威慑力。
推进信息化建设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小金库治理的效率和透明度,建立小 金库治理的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和动态监控。
加强信息化建设在小金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探索更加有效 的治理方法和手段,提高治理水平。
培养专业人才
小金库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违规收费、罚款及摊派;截留、骗取国家财政拨款 、补贴或税收返还款;截留单位收入或应下拨经费;以假发票、白条等形式骗取 资金。
小金库案例
小金库的查处案例威海经技区监察审计局接受区管理委员会的委托,在对某集体建筑企业财务收支审计中,从一份“合作合同书”入手,查出一个藏匿四年之久、金额高达756万元的“小金库”。
细微之处现端倪我们按照审计方案确定的审计内容,对该企业印花税的缴纳情况进行审查。
在审查企业提供的5份施工合同时,有一份该企业1999年1月份与某房地产公司签订的“合作开发建设公寓楼合同书”。
合同书中规定:双方合作开发公寓9000多平方米,开发完成后双方五五分成,即各分得公寓的50%(4500平方米)。
据审计人员了解此公寓早已完工,但企业账内却未发现分得公寓的记录。
为此,我们询问了财务人员,财务人员都说不知道。
随后,我们又找企业经理谈话。
经理介绍说,工程虽已完工,但尚未决算,还没有分配。
公寓真的没有分吗?经理说的是实话吗?还是该企业有没入账的资产?对这一连串的问题,审计人员决定查个水落石出。
另辟蹊径战初捷审计人员认为,单是从企业领导及财务人员身上入手,很难有实质性的突破,必须另辟蹊径,才能获取有力证据。
于是,兵分两路:一路外调,以便掌握更多的第一手资料,迫其交出账外账;一路内查,继续查找疑点,通过召开企业职工座谈会,了解一些内部情况。
外调小组历时半个月,对与该建筑企业有业务关系的30多家公司进行了调查。
通过调查,不仅取得了与某房地产公司合作开发的公寓楼已按合同规定分配的证据,而且还掌握了该企业与另外两家公司以分房的方式进行过合作的事实。
内查小组通过与企业职工谈话,也收集到一些单位销售过楼房的证据。
在分析了所收集的证据后,我们认为,企业很可能存在账外账的问题,决定再次找企业经理和财务人员谈话。
在事实面前,他们不得不承认了与某房地产公司合作分得的4500多平方米公寓房已出售,为了达到偷漏销售不动产流转税的目的,将售房收入500多万元虚挂往来账的事实。
而对与另两家公司合作的事只字不提。
面对审计人员的追问,经理回答问题是吞吞吐吐。
综合上述情况,我们认为该企业设置账外账的事实已经很明显,只是有关人员存有侥幸心理,想蒙混过关。
小金库检查与防治PPT文档32页
幽默来自智慧,恶语来自无能
❖ 因此,认定是否属于“小金库”,关键 看资金或资产是否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 簿。这是认定是否属于“小金库”的唯一 标准。所谓“单位账簿”就是指本单位的 会计账簿。《会计法》第三条、第十五条、 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等规定:各单位必须 依法设置会计账簿,并保证其真实、完整。 会计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其 他辅助性账簿。
❖处理处罚:
❖(1)购建资产保障公用需要的 按规定需要 报批的,重新履行报批手续,调整有关会 计账目,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
❖(2)超过规定标准,购买房产、汽车、高档 家具、高档办公用品,高档装修办公用房 等的,责令改正,追回有关款项。
❖(3)购建资产供个人使用的,限期处置账外 资产,将处置所得收缴国库。
❖7、以非法票据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
❖处理处罚:
❖ (1)购买假发票等票据骗取财政资金或其 他公款设立“小金库”的,追回有关款项 没收违法所得。对单位处3000元以上5万 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 他直接责任人员处2000元以上2万以下的 罚款。
❖(2)以虚假经济业务事项取得发票等骗取财政 资金或其他公款设立“小金库”的,追回有关 款项。对单位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 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 员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3)账外有价证券。责令改正,限期处置,追 回有关款项,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
❖(二)“小金库”支出
❖1、弥补经费
❖处理处罚:
❖(1)解决正常经费不足的,原则上不再追回, 责令规范经费渠道,将全部经费支出纳入 单位账簿。
❖(2)提高标准、扩大范围支出的,责令改正, 追回有关款项。
❖2、购建资产
最新如何治理小金库ppt课件
各级领导要从自身做起,加强廉政建设,不贪、不占、不向下级伸手,做到 “正人先正已”。 从自身单位做起,严格按财务规章制度办事,做好管理好自己,管好单位。
2、强化教育,发挥警示引导的作用。
要把廉政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党纪国法教育以及社会公德 和家庭美德和教育结合起来。
4.接待宴请、公款旅游
由于无论是党政机关还是事业单位均有严格的业务招待费开支 标准限值,企业单位有超规定业务招待费不允许税前列支的要求, 因此个别单位利用私设的“小金库”资金用于接待宴请,甚至公款 旅游。
三、小金库的形成
(三)“小金库”的支出使用方向
5.礼品礼金支出
多为列支呈送上级单位或者主管部门的礼品礼金支出,以及对其 他单位的捐赠支出、购置高档礼品等。
2、建立健全财务核算集中监管制度,增强财务信息的真实性。
在保持预算单位资金使用权、财务管理权和会计核算权不变的情况下, 建立一个大集中模式的财务核算监管系统,实现财政、审计部门对预算单位 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实时、直接、无盲点监督,有效解决通过零余额账户 转移财政资金、做假账和设立“小金库”问题。
四、如何治理“小金库”
1、要严格审查经营性资产管理情况,解决店面、房屋租金收入及水电费等收 入金额入帐问题。
2、严格清理存款账户,解决多头开户私设“小金库”问题。
3、加强单位、企业内部会计的职业道德建设。 按照《会计法》及公司管理需要加强会计人员队伍管理,组织学习
《基本规 范》、《企业会计制度》、《会计法》等,明确责任,提高其 自我管理的能力,提高职业道德素质,防止做假账,对违规操作的人员 要依法、依制度严格处置,不可纵容。
四、如何治理“小金库”
• (一)强化外部监督作用,加强对“小金库”审计
小金库检查方法和案例分析ppt课件
七、案例分析--“小金库”现形记
黄石市审计局查处某单位私设小金库问 题
查出该单位私设小金库116万元,用于 发放钱物、请客送礼的严重违纪违规问 题。
时间:2008年
1 开始审计:审计组按照审计准则,要求该单位负责人在审 计双向责任承诺书上签了字。该负责人称,他们是系统的先 进单位,财务管理一直比较规范,并率先实行了财务集中核 算制,绝对没有账外资金。
• “小金库”:是指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 关规定,应列入而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 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 的资产
二、账外账和小金库区别
• (一)概念不同 • “账外账”是指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有
关规定,在法定会计账册之外设立的账册。
• “小金库”是指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它有关规定,侵占 、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 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
(二)“小金库”的存放方式
• 现金形式 • 银行存款形式 • 有价证券形式 • 固定资产形式 • 股权和债权形式 • 其它形式
四、“小金库”的使用用途
• 以为职工谋福利、留住人才为借口乱 发奖金、补贴
• 拉关系走后门进行请客送礼或为有关 部门付账
• 小团体旅游的费用 • 购置不便公开的商品
四、“小金库”的使用用途
• (二)表现形式不同 • “账外账”的具体表现形式不尽相同,就其资金来源而言
,既包括属于本单位的正当收入、收益,又包括违规收入 ,如截留应当上缴财政的收入、虚列支出套取财政资金、 “三乱”行为获取的收入等;在资金的处置上,既存在支 出合理的情况,又存在乱支滥补、私存私放的问题。 • “小金库”只是“账外账”的一种表现形式
2 审计发现:该财务科所拨付的款项,绝大部分没有收款 收据,只有转账支票存根。于是决定对每月的拨付业务进 行抽查核实。果然不出所料,财务科当年7月拨出的两笔 资金共19万元,下属单位账面均无收入记录。
小金库防治工作案例
典型案例0901某管理所因地势状冴原因该所入口处前方有连续10里长陂经常造成刹车失灵撞擦碰坏收费岗亭及交通设施大的事敀由路政出现场立案索赔小的或是深夜的事敀赔偿由行政办公室的人不现场班长确定赔偿标准由财务部门收钱并开据收款收据行政办记账建立了小金库理赔收费记账使用和管理的一整套制度
“小金库”的案例
【表现形式】 第一条 用营业收入、合作经营收入设立“小金库; 【典型案例】0101 某单位利用资质,委托某市科协承办监理人员培训班,
都用于职工福利、搞活动和开支无发票的项目上。
案件查清后,由于该所领导主观上个人并没有私自占有的愿望和乱用“小 金库”行为,给予行政记过处分,行政办主任、财务室主任分别给予行政严重警
Page 9
告处分,并没收 “小金库”所剩余额,进行全中心通报批评。
“小金库”的案例
【表现形式】 第十条 内部职工罚款、请假扣款等形成的收入不纳入财务核算 形成的“小金库” ; 【表现形式】 第十一条 虚列工程、采购、劳务等营业成本,虚列研发费、招待 费、会务费等费用,虚列工资、福利、社保、工会经费、管 理人员职务消费等人工成本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 ;
以食堂截留学校收入形成小金库处罚5万元。
Page 16
“小金库”的案例
【表现形式】 第十七条 单位经营收入和营业外收入,超过一个月未入账的,视同 “小金库”处理;
Page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