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转诊整改措施
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双向转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双向转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摘要双向转诊是分级诊疗制度建立的关键点。
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双向转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机构之间互动发展水平不高,而双向转诊的难点在于难以协调利益问题以及双向转诊决定权的归属问题等。
促进基础医疗机构实施双向转诊的对策包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基础医疗服务、强化医生多点执业,打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
关键词基层医疗机构;双向转诊;问题;对策健康是促进人们机体全面发展的必须条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要求。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可解决基础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等问题。
而双向转诊是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关键环节,虽然有一定的成效[1],但从目前实际的运行状况来讲,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基础医疗机构实施双向转诊的对策,并做如下分析。
1.双向转诊存在的问题1.1医疗机构间互动发展问题各级医疗机构之间的互动包括双向转诊、人员、信息、设备以及教学科研的互动。
首先,因医疗机构之间的内在利益协调问题,导致患者双向转诊存在困难;其次,人员互动方面,进修学习的人数受限,且需项目支持,最后,各医疗机构目前的信息、设备、教学科研等互动尚处于探索阶段[2]。
1.2内在利益较难协调现阶段,主要医疗技术力量、高端检查设备等都集中在大医院,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缺乏向基础医疗机构下转患者的动力,不会主动下转患者,而是更倾向于接收更多的患者,从而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
所以,合理调整医疗机构之间的利益分配,是目前影响分级诊疗制度实施的原因之一。
1.3 双向转诊决定权归属问题在分级诊疗制度中,科学分诊的实施是一大关键环节。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谁来决定是否应该转诊,患者在何种情况下应该转诊是目前的一大难点。
我国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于患者双向转诊的标准、路径尚不够明确,没有统一的操作流程规范与标准。
而且目前各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医院并没有行政隶属关系,再加上经济利益的问题,导致双向转诊存在困难[3]。
双向转诊工作计划
双向转诊工作计划第一篇:双向转诊工作计划双向转诊工作计划一、双向转诊管理为了合理利用卫生资源,构建新型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引导居民有序就医,逐步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农村卫生服务机构和对口支援医院应相互协作,建立畅通的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为居民提供方便、连续、安全的医疗卫生服务。
(一)工作原则l、坚持以满足居民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能力为出发点,开展符合农村实际、多种形式并存的双向转诊工作。
2、坚持遵循患者自愿和确保医疗安全的原则。
(二)工作要求1、农村卫生服务机构(1)农村卫生服务中心应设专人负责协调双向转诊工作,建立制度,明确职责,加强管理和监督检查。
负责培训农村医生掌握双向转诊的条件、一般转诊和危急。
重症患者转诊流程,加强与支援医院的沟通与联系,保证双向转诊工作的顺利开展。
(2)农村医生对病情符合转诊指征得患者,应逐项填写统一格式的双向转诊单中的“双向转诊存根”和“上转诊单”,详细填写病情,并向患者交待注意事项,同时通知定点支援医院有关部门。
患方要求转诊的,应酌情考虑。
对患方不同意转诊的,应请患方签字并记录在健康档案(诊疗文档)中。
(3)农村卫生服务机构对接诊的急危重症患者,要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并及时通知急救中心进行转送,同时负责通知定点支援医院有关部门做好接诊工作,并提供上转病人的病历和相关检查资料。
(4)农村卫生服务机构对上转患者要做好跟踪服务工作,在患者转出5天之内进行追访,及时了解和掌握转诊病人的诊断治疗情况。
对转回的患者应按照上级医院的意见进行管理,保持医疗服务的连续性。
(5)对从定点支援卫生的大医院(以下简称:支援医院)下转的患者应及时建立健康档案,纳入健康管理。
2、支援医院(1)支援医院要设立专职机构或指定部门,统一协调和规范管理双向转诊工作。
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畅通渠道,减少环节,明确流程,为转诊患者提供方便。
(2)由专人负责接待农村卫生服务中心(站)上转和联系下转患者工作。
双向转诊整改措施
双向转诊整改措施双向转诊作为医疗卫生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旨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效率,促进患者就医方便快捷。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双向转诊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
为了改善双向转诊的现状,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整改措施:1.建立健全双向转诊机制:政府要加大双向转诊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使医院和患者充分了解双向转诊的意义和好处。
同时,建立联动机制,加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层医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形成合力推动双向转诊的发展。
2.完善双向转诊服务流程:建立科学合理的转诊流程,明确各级医疗机构的职责和权限,减少患者多次就医的情况。
同时,在转诊过程中要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确保患者在转诊过程中信息的准确流转和保密。
3.提高基层医生转诊能力:加强基层医生的专业培训,提高其对各类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减少不必要的转诊请求。
此外,要加强基层医生与上级医院的沟通交流,提高转诊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4.加强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政府要全面评估各地区的医疗资源分布情况,根据需求情况进行合理配置。
同时,要推动医院之间的横向合作与合理分工,减少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优化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益。
5.完善医保支付政策:政府要加大对双向转诊的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医保支付政策,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同时,通过合理调整医保报销比例,引导患者选择较为合理的就医路径,降低对高级医院的需求,缓解医院资源压力。
6.增加双向转诊的宣传力度:社会各界要加大对双向转诊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患者对双向转诊的认识和主动性。
同时,通过各类媒体渠道宣传,增强公众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信任度,使更多的患者愿意选择基层医疗机构就医。
7.加大对双向转诊过程中不正当行为的监管力度:政府要加大对双向转诊过程中不正当行为的打击力度,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加强对双向转诊的监管和评估,减少假冒医生、假转诊等现象的发生。
双向转诊是我国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完善双向转诊机制,确保患者能够及时获得合理高效的医疗服务,是提高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
双向转诊改进措施
双向转诊改进措施双向转诊是医疗服务中很重要的一环,它在患者转诊和医院之间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双向转诊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转诊流程复杂、信息沟通不畅、时间延误等。
为了改进双向转诊,提高服务质量,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措施:1.简化转诊流程:通常情况下,患者需要经过多个部门的审核才能完成转诊手续,这不仅费时费力,还容易出现信息流失。
我们可以通过简化流程,减少部门审核的环节,将多个环节整合为一个窗口办理。
例如,在医院内设立专门的转诊窗口,由专业的医务人员负责整个转诊流程,减少患者等待的时间,并且确保信息的畅通。
2.建立电子转诊系统:目前大多数医院还是采用纸质的转诊单进行沟通,容易出现文件丢失、遗漏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引入电子转诊系统,将转诊信息数字化,实现信息的可追溯和共享。
医生可以通过系统直接填写转诊申请单并发送给接收医院,接收医院可以随时查看患者的转诊信息,避免信息的丢失和延误。
3.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双向转诊涉及到多个医院的协作,信息的共享对于提高效率和质量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应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
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不同医院之间可以方便快捷地共享患者的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减少信息传递的环节和时间。
同时,我们可以建立远程会诊系统,医生可以通过视频会议等方式进行远程会诊,加强协作和交流,确保患者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
4.强化转诊意识和培训:双向转诊不仅仅是医院之间的事情,患者也需要积极配合和参与。
因此,我们应提高患者的转诊意识和素质。
医院可以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向患者普及转诊的重要性和流程,提高患者对转诊的理解和信任,促使他们主动配合。
另外,医院还应定期开展转诊技能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确保转诊流程的顺利进行。
5.加强监管和评估:为了改进双向转诊,我们需要建立监管和评估机制。
医院可以设立专门的转诊管理部门,对转诊流程和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估。
定期对医院的转诊工作进行考核,督促医务人员按照规定和标准进行转诊操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双向转诊改进措施
建始县人民医院双向转诊改进措施一、双向转诊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双向转诊在我国是一种新医疗服务模式,虽然全国各地结合本地情况展开了一些探索,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模式和机制,但从几年的实践来看,效果不堪理想,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两个方面;1、“转上”不“转下”,双向转诊变单向转诊,目前大多数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将急危重症,疑难病人向上级医疗机构转诊,而在大医院确诊后的慢性病和手术后的康复病人,可以转到基层卫生医疗机构进一步治疗的却非常少,由上转下非常困难;2、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指挥运作,重形式不重实质,几年来,各级医疗部门没有看参照执行的各项转诊标准,转诊程序和规章制度,卫生管理部门对转诊无法进行有效的指挥和监督;二、双向转诊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存在的几个瓶颈问题1.1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现行政策瓶颈: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尚未将部分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纳入定点范围,一些符合社区卫生服务项目规定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仍未纳入医疗保险的支付范围;1.2完善的标准和程序瓶颈:由于基层医疗水平也不一,尚未制度一套完善的转诊标准和程序,造成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和综合医院之间的转诊障碍;1.3合理的区域卫生规划瓶颈:合理的区域卫生规划和卫生机构设置规划是实现双向转诊的基本条件,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综合医院功能定位,分级分工,职能互补的一个基本前提;由于医疗卫生资源的分配在城乡之间差距极大,占总人口30%的城市人口享有80%的资源,占总人口70%的农村人口仅享有20%的资源,社区卫生服务覆盖面小,还未形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城市综合医院的两级医疗格局,也未形成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的机制;2、转诊医疗机构方面的问题2.1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利益的驱动是阻碍双向转诊的首要原因:当前,我国公立医院运行体制不合理,存在趋利倾向性;从一定意义上讲,实施双向转诊是转诊机构经济利益的分配活动;现实中这些医疗机构都是按市场化游戏规则进行运作的,其自身的发展壮大,医护人员的工资待遇等,都直接与医院经济效益挂钩;因此,无论是大医院还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很难避免经济利益的驱动;有统计资料表明,危急重症病人社区上转率为100%,而术后或恢复期下转社区的病人不足10%;2.2医疗机构间缺乏信息交流平台影响双向转诊的进行:由于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与上级医院之间没有信息交流平台,对病人的治疗结果和健康状况等资源不能共享,社区居民的疾病不能得到快速和正确的诊断,社区医师难以追踪到上转病人的就诊情况,未能及时将获得的医疗信息如病人诊断,治疗的简要情况记入健康档案,从而不能为社区居民提供以家庭为单位的连续性服务;2.3社区医疗服务机构技术力量薄弱影响双向转诊的进行:双向转诊执行者的业务水平直接影响到转诊制度的运作和落实;目前在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师整体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数是由基层卫生人员转岗而来,缺乏社区卫生服务需要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另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本设备与其功能不相匹配,严重影响了社区卫生服务的顺利开展;2.4社区居民方面的问题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信任度不高,对其技术水平和医疗条件持怀疑态度,并认为在社区首诊会耽误病情,大病小病均到大医院进行治疗;3、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制度的对策与措施3.1优化资料配置,加强规范管理要做好卫生规划工作,调整好区域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布局,对不同的医疗机构进行功能定位,组成适宜的卫生服务系统;要及时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完整统一的双向转诊体系,具体规定向上转诊和向下转诊的基本标准,程序,并制定有效的监督机制,规范转诊中各项规章制度;3.2“双向转诊”与医疗保险制度相结合“双向转诊”健康而通畅运转必须有卫生行政部门与医疗保险部门的共同参与;政府应适当拉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综合医院就诊时可实行不同的医药费用自付比例,引导参保人员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治一般常见病;3.3合理调整上下级医疗机构间的经济利益,有关调查表明,阻碍双向转诊正常运作的首要原因是医院的经济利益驱动,因而理顺医院之间在双向转诊中的经济关系非常关键;首先,要树立合理的转诊观念,加强有关政策的培训,使个医疗机构充分认识到双向转诊的重要性,科学性,消除医疗机构对病人的独占心理,促使病人在医疗机构间的合理分配和流动;其次,建立医疗机构合理的补偿机制和相应的奖惩制度;要明确划分各级医院的职能,使其在规定的业务范围内从事医疗活动;要建立转诊医疗机构之间能够接受的转诊利益规范,签订转诊合同,转诊协议等,利用转诊制度调整转出和转进医疗机构的经济利益;3.4加强医疗市场管制,促进合理的医疗竞争和社会公平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的存在是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政府目前既要管服务又要办服务,因此无法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与资源;3.5加强与病人的信息沟通,实现全过程服务认为必须加强对社区居民的健康宣教,针对不同人群采取多种方式,改善人们对双向转诊的认知;同时要在转诊的整个过程中做好服务工作,以便更好地开展双向转诊工作;3.6实施社区首诊制,发挥医疗“守门人”在双向转诊中的桥梁作用社区首诊制是指规定居民在患病需要就诊时,须首先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接受全科医师诊疗的一种规定;社区首诊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对病人进行了合理分流,对于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治疗在社区进行,而对于疑难重急症的治疗可以转诊到上级医疗机构,还可对双向转诊之后的病人在社区进行康复和恢复性的双向转诊的关键环节,在双向转诊制度中起基础性作用,是实现双向转诊的有效途径之一;3.7建立“1+X”技术支撑帮扶关系,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培育社区居民的信任度“1+X”技术支撑帮扶是指1个社区责任医师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分别与综合医院X位不同专用的专家建立结对帮扶关系,综合医院结对专家要确保结对社区责任医师在工作遇到困难,需要咨询和帮助时及时提供技术支持,如因手术等客观原因未能及时接电话或回复信息的必须在当天进行回复联系;建立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社区卫生服务技术指导组,与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责任医师建立“1+X”技术支撑帮扶关系,为社区责任医师提供医疗咨询和会诊指导;并安排社区医师到上级医院进行业务培训和进修,以加快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的提高,实现“六位一体”的服务功能;3.8建设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双向转诊信息平台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双向转诊信息平台建设,对病人的治疗结果和健康状况等资源进行共享,社区居民的疾病能得到快速和正确的诊断,社区医师可以追踪到上转病人的就诊情况,及时将获得的医疗信息如病人诊断,治疗的简要情况记入健康档案,从而能为社区居民提供以家庭为单位的连续性服务;3.9建立综合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间专家远程病房移动查房系统为提高医疗资源有效利用率,使不同地区之间的病人能得到高质量,快捷,便利的医疗服务,特别当遇到紧急情况时还可以利用此系统解决即时就诊的难题,以此确保双向转诊医疗服务的连续性;总之,双向转诊就是让一般常见,多发的小病在社区治疗,大病及时转向社区;充分发挥大医院的人和手术后康复治疗则转回社区;充分发挥大医院的人才,技术和社区医院的服务,网点优势,促使基本医疗逐步放到社区,危重疑难病症得到快速,有效的救治,合理使用卫生资源,降低医疗费用,真正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XX市人民医院医共体双向转诊工作实施方案
XX市人民医院医共体双向转诊工作实施方案为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运用医疗、医保、医药手段引导患者形成合理就医格局,切实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结合市医院工作实际,特调整医共体双向转诊工作实施方案,望认真贯彻执行。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因病施治,统筹共享,合理配置利用医疗资源,构建科学有序的就医秩序,有效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坚持“合理就诊、基层首诊、自主选择、畅通转诊、稳步推进”的原则,保证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提升医疗服务,统筹发展,合理利用卫生资源,为公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促进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二、工作目标建立医共体内部分工合理、服务规范、分级诊疗、双向转诊、运转有效的医疗服务管理机制,引导一般常见病、慢性病、康复等患者下沉到医共体成员单位,及时将危重患者转送市医院救治,确保人民群众健康与生命安全,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进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就医格局。
力争实行基层首诊率55%以上,区域内就诊率90%以上,形成较为完善的分级诊疗制度体系。
三、工作任务1落实基层医疗机构双向转诊制度。
建立医共体内双向转诊制度,一方面,乡镇卫生院接诊患者后,根据患者病情需要,确需转诊的,市医院必须作为第一上转医院;另一方面,市医院在病人经过治疗病情稳定后,根据需要可转向下级医院进行后续治疗或康复。
同时推进分级诊疗,引导患者到乡镇卫生院首诊,康复回基层,并指导患者合理、及时有效转诊。
2.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
乡镇卫生院要加快现有卫生服务人员和村卫生室人员的培训,熟悉和掌握双向转诊基本原则和要求,全面推行和不断深化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强化综合服务、连续服务、上门服务,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诊疗服务水平。
建立健全居民健康档案,积极开展家庭医生服务及慢性病管理、康复跟踪服务。
加快推进医共体之间的远程诊疗咨询系统、远程会诊系统和双向转诊信息系统,提高转诊会诊质量和效率,在有效保障患者隐私的情况下逐步实现患者健康信息的合理互联共享。
人民医院双向转诊工作持续改进措施
xxxx人民医院双向转诊工作持续改进措施双向转诊工作是我区医疗改革工作的一项内容,是关乎民生的一项举措,是对基层卫生事业的帮助和协作。
双向转诊工作在x医院与xx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展开,双方签署协议,制定制度、流程、职责,制定统计表格、联系卡,并在卫生局统一安排下,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准备工作初步完成,实际操作存在困难。
作结分析提出整改意见。
一、双向转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海地区面积不大,交通方便,市医院患者群体集中,患者就医方便,致使患者能够及时到市医院就诊,不做转诊登记和申请。
2、遇有急危重症或部分希望“高技术、高质量”医疗水平、“有时间、有能力”的患者,会不经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诊登记而直接到市医院就诊。
3、市医院虽然患者较多、门诊量较大,但很多患者能够在第一时间通过各级、各类朋友,直接找到主任、专家进行咨询和就诊,不需要转诊登记。
4、双方医务人员对双向转诊工作不甚理解,流程不明,积极性不强,转诊工作不热情。
5、就诊患者嫌办理双向转诊麻烦。
下转患者对社区卫生技术水平不信任,用药方案不同不能理解、不接受双向转诊,经常为转诊问题提出质疑。
二、双向转诊问题解决设想1、加强协作,互相帮助。
可在适当时机,由市医院派高级技术职称医务人员到社区指导工作,以利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让患者相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解决初级保健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最佳选择,费用较低、咨询方便、治疗便捷。
2、加强宣传,普及三级医疗网络知识。
通过宣传单、网络信息、医务人员工作,进行双向转诊服务宣传,让群众了解双向转诊给患者带来的好处。
3、简化流程,规范行为。
根据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双向转诊要求,制定双向转诊流程,对双方出诊医生进行相关知识培训,使双向转诊工作逐步走入规范。
4、加强沟通,互惠互利。
对双向转诊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沟通,协商解决,以促进双向转诊工作。
xxxx人民医院门诊办2012年7月20日。
2023卫生院双向转诊工作方案(详细版)
2023卫生院双向转诊工作方案(详细版)为加强与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及上级医院的医疗技术协作与业务交流,合理利用卫生资源,实现大病在医院,小病在社区的工作目标,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医疗服务,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逐步建立服务规范,运转有效的双向转诊网络。
医院患者下转以乡镇卫生院及周边社区卫生服务站为主,逐步扩大到周边县区;上转以市内外三级医院为依托,加强技术协作与交流,达到以患者为中心,提高医院医疗与服务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二、双向转诊原则(一)患者自愿的原则:从维护病人利益出发,充分尊重患者的选择权,切实当好的患者“参谋”;(二)分级诊治的原则:小病、常见病在社区,危急重症在上级医院;(三)就近转诊的原则:根据病人病情和医疗机构服务可及性,就近转诊病人,做到方便、快捷;(四)针对性和有效性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有选择地将病人转诊至专科、专病特色明显的医疗机构,提高患者诊治的有效性;(五)资源共享原则:做到检查结果通用,不做不必要的重复检查,降低病人的费用;(六)无缝式管理的原则:建立起有效、严密、实用、畅通的上下转诊渠道,为病人提供整体性、持续性的医疗照护。
三、上、下转诊条件(一)我院上转条件:1、临床各科急危重症,在本机构难以实施有效救治的病例;2、不能确诊的疑难复杂病例;3、重大伤亡事件中,处置能力受限的病例;4、疾病诊治超出本机构核准诊疗登记科目的病例;5、需要到上一级医疗机构做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的病例;6、传染病病例;7、精神障碍疾病的急性发作期病例;8、涉及法律和纠纷的病例;9、其它因技术、设备条件限制不能处置的病例。
(二)接受市级下转条件:1、急性期治疗后病情稳定,需要继续康复治疗的病例;2、诊断明确,不需特殊治疗的病例;3、各种恶性肿瘤病人的晚期非手术治疗和临终关怀;4、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病病例;5、老年护理病例;6、心理障碍等精神疾病恢复期病例;7、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病例。
双向转诊整改措施
双向转诊整改措施双向转诊是指患者从一个医疗机构转诊到另一个医疗机构,既涉及到转诊医疗机构的发送环节,也涉及到接收医疗机构的接受环节。
双向转诊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协调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在实际操作中,双向转诊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整改和改进。
下面是双向转诊的整改措施:1.完善双向转诊流程:制定详细的转诊操作规范,明确双向转诊的权责和程序,包括转诊标准、轮转时限、转诊资料、转诊率统计等。
确保转诊工作的规范化和顺畅进行。
2.建立联络人制度:转诊的过程中,建立双向转诊联络人制度,由两个医疗机构的专人负责协调转诊事宜,确保信息畅通和沟通顺利。
3.加强转诊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转诊资料是判断是否需要转诊的重要依据,医疗机构要求转诊单位提供完整的病历、检查报告和治疗方案等资料,以便提供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4.提高转诊意识和能力:通过培训和考核等方式,提高医疗机构的临床医生对转诊的意识和能力,使其能够准确判断转诊的需求和紧急性,确保患者获得及时的转诊服务。
5.加强转诊医疗机构的接诊能力:医疗机构要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加强专业技术力量的培养和引进,提高接诊能力,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接受转诊患者。
6.加强双向转诊信息化管理:通过建立电子病历、医疗信息共享平台等方式,实现双向转诊信息的快捷、安全和精准传输,方便医务人员查询和管理转诊患者的信息。
7.建立转诊结果的反馈机制:接诊医疗机构要及时向转诊医疗机构反馈转诊结果和治疗效果,促进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经验交流,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
8.加强对转诊服务的监督和评估:建立转诊服务的监督和评估制度,对医疗机构的转诊质量、转诊率等指标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提高整个转诊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综上所述,双向转诊有助于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
通过完善转诊流程、建立联络人制度、提高转诊意识和能力、加强信息化管理等措施,可以有效地解决转诊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高转诊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双向转诊管理制度(三篇)
双向转诊管理制度一、引言双向转诊是医疗机构之间为了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增加患者就医的灵活性而设立的一种服务模式。
在双向转诊中,患者可以在基层医疗机构(如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等)就诊后,根据需要被转诊到更专业、更高级别的医疗机构(如三甲医院、专科医院等)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双向转诊的管理制度对于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提高医疗服务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二、双向转诊管理的目标双向转诊管理制度的目标是通过合理的资源调配和规范的管理流程,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治疗效果,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保障患者的权益,推动医疗机构的互联互通,提高整体医疗水平。
三、双向转诊管理的原则1. 协同合作原则:基层医疗机构和高级别医疗机构要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形成互利共赢的局面,共同服务于患者。
2. 公平公正原则:双向转诊的选择和分配要公平、公正,不能有歧视,以患者的需求和病情为主要考虑因素。
3. 政府引导原则:政府要对双向转诊进行政策引导和监管,在资源配置和管理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4. 信息共享原则:基层和高级别医疗机构之间要建立信息共享的机制,及时传递患者的病史和诊疗信息,确保医疗过程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四、双向转诊管理的内容1. 转诊准入管理(1)基层医疗机构要按照自己的能力和条件,诊断和治疗能力较强的患者可以直接接诊并治疗,诊断和治疗能力较差的患者应当转诊到高级别医疗机构就诊。
(2)高级别医疗机构要明确接收的转诊病种和数量,确保自身能够承接基层医疗机构转诊的患者,并合理安排诊治时间,保证患者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3)双向转诊要求患者在转诊前进行初步诊断,提供转诊所需的病历和检查结果,以便高级别医疗机构更好地了解患者病情和诊疗过程。
2. 转诊流程管理(1)基层医疗机构要与高级别医疗机构建立转诊流程管理机制,明确转诊的标准、流程和规范,确保转诊的顺利进行。
(2)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接受初步诊断后,医生要依据病情和需要,判断是否需要转诊,并向患者解释转诊的原因和必要性。
双向转诊工作计划
双向转诊工作计划篇一:双向转诊实施方案叮咛店中心卫生院双向转诊管理实施方案(试行)为促进我单位与上级兄弟单位间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到医疗卫生机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特制定本实施方案如下:一、双向转诊原则1、患者自愿的原则,从维护病人利益出发,充分尊重病人的选择权,真正使患者享受到“双向转诊”的方便,快捷,有效,经济,实惠。
2、分级管理原则,大病在医院,小病在村卫生室;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医院,危急重症在上级医院。
3、患者病情与医院专科特色相结合的原则,为提高患者疾病诊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转诊时要充分考虑医院专科,专病特色。
4、设备通用,技术共享的原则,建立医疗机构之间物理检查直通车,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加强技术合作和人才的有效交流,促进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
5、无缝式连续治疗管理的原则,建立起有效,严密,实用,畅通的上转、下转渠道,为病人提供整体性,持续性医疗照护。
二、上,下转诊条件(一)上转条件:1、临床各科急危重症,基层医院难以实施有效救治的病例。
2、不能确诊的疑难复杂病例。
3、重大伤亡事件中,处置能力受限的病例。
4、疾病诊治超出医疗机构核准诊疗登记科目的病例。
5、需要到上一级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的病例。
6、急性传染病病人及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人。
7、精神障碍疾病的急性发作期病例。
8、其它因技术、设备条件限制不能处置的病例。
(二)下转条件:1、急性期治疗后病情稳定,需要继续康复治疗的病人。
2、诊断明确,不需特殊治疗的病人。
3、各种恶性肿瘤病人的晚期非手术治疗和临终关怀。
4、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病病人。
5、老年护理病人。
6、心理障碍等精神疾病恢复期病人。
7、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病人。
三、双向转诊程序及要求(一)转诊程序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转诊原则将病人转至市级医院,市医院将病人转至省级医院。
2、转诊病人持“双向转诊单”到对应的医疗机构就诊。
我国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双向转诊的现状和改进措施
过 程 中存 在 的问题及 原 因作 一 分析 ,以期 为逐 步实 现 却非常少[ 由上转下非常困难。 2 1 , “ 康进家庭 、 健 小病 在社 区 、 大病进 医院 、 复 回社 区” 康 医 22 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指挥运作 , . 重形式不重 实质
16 2 4
动。 现实 中这些 医疗机 构都 是按 市场 化游 戏规 则进行 运 查 表 明 , 阻碍 双 向转诊 正常运 作 的首要 原 因是 医院 的经
作 的, 自身的发展壮大 、 其 医护人员的工资待遇等 , 都直 济 利益 驱 动 【 因而 理顺 医 院之 间在 双 向转 诊 中 的经 济 7 I , 接与医院经济效益挂钩 。因此 , 无论是大医院还是社区 关系非常关键 。 首先 , 要树立合理的转诊观念 , 加强有关 卫生服务机构, 都很难避免经济利益的驱动。有统计资 政策 的培训 , 使各医疗机构充分认识到双向转诊的重要
专科医院签订协议。 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也给予 了 社 区卫 生服务机 构纳入 定点范 围 , 些符合 社 区卫生服 一 肯定, 对部 分城 市社 区居 民 的随机抽 样 调查 显示 : 0 务项 目 9% 规定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仍未纳入医疗保险的支 以上愿 意通 过 双 向转 诊 服务 模 式转 到综 合 医 院进 一 步 付 范 围。 2完 善的标 准和程序 瓶颈 : () 由于社 区医疗水平
疗 服务新格 局 , 构建 和谐社会 作 出贡献 。
几年
来 ,各级 医疗部 门没有 可参照 执行 的各项转 诊标 准 、 转
1 我 国综合 医院与社 区卫生服 务机构 双 向转诊 的现 状 19 97年 1 中共 中央 、国务院关 于卫 生改 革与 发 月 展 的决定 中明确指 出 : 要把 社区 医疗服务 纳入 职工 医疗 保险, 建立 双 向转诊 制度 。随着 医疗卫生 改革 不断深 入
双向转诊工作总结
双向转诊工作总结双向转诊工作总结双向转诊工作总结1一、工作开展的基本情况20xx年,医保办按照医院制定的双向转诊相关制度和服务流程,积极开展双向转诊的相关工作,门诊病人通过积极的沟通,基本上能按社保的相关要求,分流转至各个社区医院,住院病人转诊主要通过临床科室与合作医院之间直接联系,没有登记病人转诊信息。
二、病人转诊情况20xx年,我院双向转诊的病人,在医保办有登记记录的下转病人有98人,主要为门诊慢性病人,上转病人270人,主要为住院病人。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经过一年的运行,双向转诊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住院转诊人数较少;2、住院病人下转没有通过医保办登记预约;3、病人不配合。
经分析,主要原因有:(1)病人对基层医院的服务水平不能接受,不同意转诊;(2)医院病床使用率不高,没有转诊必要;(3)社区医院只是海南省或海口市本级的定点医疗机构,有些有需求的病人担心不能报销,不同意转诊;(4)海南医保政策没有规定病人病情达到哪些情形,要强行转诊(除海口市居民医保),医院很难推动该项工作。
四、整改措施1、完善服务流程,增加预约转诊流程;2、加大双向转诊临床督导和宣传力度,增设临床科室双向转诊病人登记本,双向转诊工作列入每周查房督导内容;加大与社区医院的沟通和合作,力求社区医院有专人负责联络。
双向转诊工作总结2一、工作开展的基本情况。
20xx年,医保办按照医院制定的.双向转诊相关制度和服务流程,积极开展双向转诊的相关工作,门诊病人通过积极的沟通,基本上能按社保的相关要求,分流转至各个社区医院,住院病人转诊主要通过临床科室与合作医院之间直接联系,没有登记病人转诊信息。
二、病人转诊情况。
20xx年,我院双向转诊的病人,在医保办有登记记录的下转病人有xx 人,主要为门诊慢性病人,上转病人270人,主要为住院病人。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经过一年的运行,双向转诊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住院转诊人数较少。
2、住院病人下转没有通过医保办登记预约。
医院双向转诊制度
医院双向转诊制度为了给患者提供方便、快捷、优质,连续性的医疗服务,进一步加强我院与上级医院之间的联系,进步形成一个有序的转诊网络;把落实《运城市建立完善分级诊访制度的实施意见》有关工作落到实处,特制定本制度。
一、高度重视双向转诊工作,对于秩序进行后续工作、疾病监测、康复指导,护理等服务的患者,医院应结合患者意愿,宣传鼓励动员患者在本院留治。
对于较重患者,超过本院收治范围的患者、与患者的亲属沟通,转送到上级医院诊疗。
二、建立健全胆识领导体系,加强双向转诊管理将其作为工作的重要人物之一。
医院成立双向转诊领导小组,院长为组长,业务到院长、护士长、医务科长为组员。
三、双向转诊协议医院双方要保持通证、畅通、遇危、急病人和大批伤员时直接沟通,建立急救绿色通道。
四、我院负责接收医院邻村医疗室转诊的患者,上级医院转回的病情稳定的患者,协助村卫生室拨打上级医院急诊科急救电话,要保证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联系电话:任双有155****8068五、根据患者病情需要,住院部医生不确定需要转出的病人,报院长或到院长联系上级医院,医务科做好转诊手续,保证病人在转出本院过程中病人的安全。
六、转诊程序(一)转入病人接转诊病人后,在门诊进行转诊登记,实行优先就诊、检查、交费、取药,需住院患者优先安排。
(二)转出病人根据病情,需要转到上级医院进一步诊疗的患者,在征得院长同意、患者家属同意后,科室医生进行登记,填写转诊病情介绍单,联系好上级医院,医护人员要护送患者转院,确保患者安全转入上级医院,并做好病情交接工作。
七、双向转诊需具备的条件、转上级医院条件1、由于我院条件有限,不能实施有效救治,在转送途中风险相对较小的患者。
2、多次诊断不明确或诊疗无效的病例,疑难复杂病例。
3、甲、乙病类传染病及其他需要住院治疗的新出传染病人。
4、疾病诊治起出我院核准诊示登记科目的病例,因技术、设备、限制或其他原因不能处理的病例。
八、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义务人员充分认识双向转诊工作的重大意义,明确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加强自觉性、互动性和积极性。
双向转诊门诊实施方案
双向转诊门诊实施方案双向转诊门诊实施方案是指医疗机构之间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医疗资源利用率,建立的一种医疗服务模式。
该方案通过建立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实现患者在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转诊和转诊后的追踪管理,以提高患者就诊的便捷性和医疗服务的连续性。
双向转诊门诊实施方案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建立双向转诊门诊合作机制。
双向转诊门诊合作机制是双向转诊门诊实施方案的核心内容。
医疗机构之间需要建立合作关系,明确转诊的流程和标准,确保患者在转诊过程中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
同时,医疗机构之间需要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确保患者的病历和检查报告能够及时传递,为接诊医生提供必要的诊疗信息。
二、优化双向转诊门诊流程。
为了提高双向转诊门诊的效率,医疗机构需要优化转诊流程,简化转诊手续,减少患者等待时间。
同时,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健全的转诊管理制度,明确转诊责任和义务,确保患者在转诊过程中能够得到及时的跟踪和管理。
三、加强双向转诊门诊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是双向转诊门诊实施方案的重要支撑。
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系统,实现患者病历和检查报告的电子化传递,为转诊医生提供必要的诊疗信息。
同时,医疗机构需要加强对信息化系统的管理和维护,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数据的安全性。
四、加强双向转诊门诊质量管理。
为了提高双向转诊门诊的质量,医疗机构需要加强对转诊医生和接诊医生的培训和考核,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掌握转诊流程和标准,提高转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同时,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对转诊过程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转诊中存在的问题。
五、加强双向转诊门诊宣传和推广。
为了提高患者对双向转诊门诊的认知和接受度,医疗机构需要加强对双向转诊门诊的宣传和推广。
可以通过宣传册、宣传栏、宣传视频等方式,向患者介绍双向转诊门诊的优势和便利性,吸引患者选择双向转诊门诊就诊。
总之,双向转诊门诊实施方案是一种有效的医疗服务模式,能够提高患者就诊的便捷性和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对于改善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双向转诊实施方案
天长市人民医院与基层卫生院双向转诊实施方案为促进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到医疗卫生机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患者“无缝式”连续化管理,实现大病在医院、小病在社区的工作目标,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特制定本方案。
一、双向转诊原则(一)患者自愿的原则:从维护病人利益出发,充分尊重患者的选择权,切实当好患者的“参谋”。
(二)分级诊治的原则:小病、常见病在基层卫生院,危急重症转我院。
(三)针对性和有效性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有选择地将病人转诊至我院专科和专病特色明显的科室,提高患者诊治的有效性。
(四)资源共享原则:尽量做到检查结果通用,不做不必要的重复检查,降低病人的费用。
(五)无缝式管理的原则:建立起有效、严密、实用、畅通的上下转诊渠道,为病人提供整体性、持续性的医疗照护。
二、上、下转诊条件(一)上转条件:1、临床各科急危重症和基层卫生院难以实施有效救治的病例;2、不能确诊的疑难复杂病例;3、重大伤亡事件中,处置能力受限的病例;4、疾病诊治超出基层卫生院核准诊疗登记科目的病例;5、需要到我院做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的病例;6、传染病病例;7、其它因技术、设备条件限制不能处置的病例。
(二)下转条件:1、急性期治疗后病情稳定,需要继续康复治疗的病例;2、诊断明确,不需特殊治疗的病例;3、各种恶性肿瘤病人的晚期非手术治疗和临终关怀;4、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病病例;5、老年护理病例;6、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病例。
三、双向转诊程序1、基层卫生院转诊病人须填写《天长市人民医院与基层卫生院双向转诊上转单》,注明初步诊断、主要现病历、主要既往史和治疗经过,由经治医生签字并加盖医院公章后,电话联系我院双向转诊社区服务部负责同志,并由社区服务部安排转诊至我院相关科室诊治。
危急重症患者上转时,需派专人护送并向我院接诊医生说明病人病情并提供相关的检查、治疗资料。
遇有传染病患者应及时上转至我院感染科诊治。
最新医院双向转诊工作方案
湖北省ⅩⅩ医院双向转诊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卫生部下发的“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上级医疗机构双向转诊的指导意见”相关文件精神,建立协作互补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有序医疗服务格局,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实施(一)成立组织。
成立双向转诊管理小组,加强双向转诊管理,由主管领导亲自负责、分管领导具体落实,由门诊办公室具体负责双向转诊工作的组织实施、管理与协调。
双向转诊管理小组成员名单:组长:卢益中副组长:陈伟杰成员:朱春海麻雪亚郭倩季晓军陈玲郭海鸥郝铭季建媚徐建欧陈小芬金英杰李叶军秘书:陈玲(兼)双向转诊管理办公室设在门诊办公室,负责项目实施的日常工作。
(二)实施保障措施1、双向转诊管理办公室设在门诊办公室,办公室和医务部制定双向转诊服务流程及有关双向转诊工作细则等管理措施,并定期评价和持续改进。
2、门诊办公室确定专人负责接待双向转诊病人,并完成有关事务及有关资料登记、整理工作。
3、本院各临床科室指定1名医务人员为双向转诊接待联络员,负责本科病人的具体接待事务。
4、对双向转诊病员认真做好接待工作,明确流程,渠道畅通,减少环节。
5、对协助转诊工作的外院医护人员要主动热情,积极配合,提供方便。
6、各联合医疗卫生机构确定1名联络员,负责双向转诊的联络工作。
二、明确转诊指征上转指征:临床各科疑难杂症或限于技术、设备条件或超出当地医疗机构诊疗科目范围等原因需转诊进一步诊治的病人。
下转指征:各类疾病急性期治疗后病情稳定,需要康复治疗的病人;手术后需较长期康复的病人;为节约医疗资源,诊断明确,不需要特殊治疗的病人,但需要长期对症治疗的慢性病人;各种恶性肿瘤晚期需临终关怀的病人;需长期护理和照顾的老年病人;自愿要求回乡镇后续治疗或康复的病人。
严格把握上、下转诊指征,按照“患者自愿,分级合理,技术共享,连续服务”四个原则,为病人提供整体性、连续性的医疗服务。
三、加强医疗技术指导、提高双向转诊病人诊疗质量对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进行技术支持,指派专家定期到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进行会诊、带教、培训,并为下转病人的治疗和康复提供技术指导及必要的跟踪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林左旗医院双向转诊改进措施
一.双向转诊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双向转诊在我国是一种新医疗服务模式,虽然全国各地结合本地情况展开了一些探索,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模式和机制,但从几年的实践来看,效果不堪理想,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两个方面。
1.1 “转上”不“转下”,双向转诊变单向转诊,目前大多数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将急危重症,疑难病人向上级医疗机构转诊,而在大医院确诊后的慢性病和手术后的康复病人,可以转到基层卫生医疗机构进一步治疗的却非常少,由上转下非常困难。
1.2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指挥运作,重形式不重实质,几年来,各级医疗部门没有看参照执行的各项转诊标准,转诊程序和规章制度,卫生管理部门对转诊无法进行有效的指挥和监督。
二.双向转诊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存在的几个瓶颈问题(1)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现行政策瓶颈: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尚未将部分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纳入定点范围,一些符合社区卫生服务项目规定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仍未纳入医疗保险的支付范围。
(2.)完善的标准和程序瓶颈:由于基层医疗水平也不一,尚未制度一套完善的转诊标准和程序,造成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和综合医院之间的转诊障碍。
(3)
合理的区域卫生规划瓶颈:合理的区域卫生规划和卫生机构设置规划是实现双向转诊的基本条件,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综合医院功能定位,分级分工,职能互补的一个基本前提。
由于医疗卫生资源的分配在城乡之间差距极大,占总人口30%的城市人口享有80%的资源,占总人口70%的农村人口仅享有20%的资源,社区卫生服务覆盖面小,还未形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城市综合医院的两级医疗格局,也未形成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的机制。
2.2转诊医疗机构方面的问题(1)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利益的驱动是阻碍双向转诊的首要原因:当前,我国公立医院运行体制不合理,存在趋利倾向性。
从一定意义上讲,实施双向转诊是转诊机构经济利益的分配活动。
现实中这些医疗机构都是按市场化游戏规则进行运作的,其自身的发展壮大,医护人员的工资待遇等,都直接与医院经济效益挂钩。
因此,无论是大医院还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很难避免经济利益的驱动。
有统计资料表明,危急重症病人社区上转率为100%,而术后或恢复期下转社区的病人只占5%。
(2)医疗机构间缺乏信息交流平台影响双向转诊的进行:由于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与上级医院之间没有信息交流平台,对病人的治疗结果和健康状况等资源不能共享,社区居民的疾病不能得到快速和正确的诊断,社区医师难以追踪到上转病人的就诊情况,未能及时将获得的医疗信息如病人诊断,治疗的简要情况记入健康档案,从而不能为社
区居民提供以家庭为单位的连续性服务。
(3)社区医疗服务机构技术力量薄弱影响双向转诊的进行:双向转诊执行者的业务水平直接影响到转诊制度的运作和落实。
目前在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师整体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数是由基层卫生人员转岗而来,缺乏社区卫生服务需要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不能适应“六位一体”的综合医疗保健服务工作需要。
另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本设备与其功能不相匹配,严重影响了社区卫生服务的顺利开展。
2.3社区居民方面的问题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信任
度不持怀疑态度,并认为在社区首诊会耽误病情,还担心转诊会影响治疗的连续性,大病小病均到大医院进行治疗。
三.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制度的对策与措施
3.1优化资料配置,加强规范管理要做好卫生规划工作,调整好区域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布局,对不同的医疗机构进行功能定位,组成适宜的卫生服务系统。
要及时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完整统一的双向转诊体系,具体规定向上转诊和向下转诊的基本标准,程序,并制定有效的监督机制,规范转诊中各项规章制度。
3.2“双向转诊”与医疗保险制度相结合“双向转运转必须有卫生行政部门与医疗保险部门的共同参与。
政府应适当拉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综合医院就诊时可实行不同的医药费用自付比例,引导参保人员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治一般常见病。
3.3合理调整上下级医疗机构间的经济利益有关调查表明,阻碍双向转诊正常运作的首要原因是医院的经济利益驱动,因而理顺医院之间在双向转诊中的经济关系非常关键。
首先,要树立合理的转诊观念,加强有关政策的培训,使个医疗机构充分认识到双向转诊的重要性,科学性,消除医疗机构对病人的独占心理,促使病人在医疗机构间的合理分配和流动。
其次,建立医疗机构合理的补偿机制和相应的奖惩制度。
要明确划分各级医院的职能,使其在规定的业务范围内从事医疗活动;要建立转诊医疗机构之间能够接受的转诊利益规范,签订转诊合同,转诊协议等,利用转诊制度调整转出和转进医疗机构的经济利益。
3.4加强医疗市场管制,促进合理的医疗竞争和社会公平医
疗卫生服务市场的存在是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政府目前既要管服务又要办服务,因此无法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与资源。
3.5加强与病人的信息沟通,实现全过程服务认为必须加强对社区居民的健康宣教,针对不同人群采取多种方式,改善人们对双向转诊的认知。
同时要在转诊的整个过程中做好服务工作,以便更好地开展双向转诊工作。
3.6实施社区首诊制,发挥医疗“守门人”在双向转诊中的桥梁作用社区首诊制是指规定居民在患病需要就诊时,须首先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接受全科医师诊疗的一种规定。
社区首诊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对病人进行了合理分流,对于常见病和多发病的
治疗在社区进行,而对于疑难重急症的治疗可以转诊到上级医疗机构,还可对双向转诊之后的病人在社区进行康复和恢复性的双向转诊的关键环节,在双向转诊制度中起基础性作用,是实现双向转诊的有效途径之一。
3.7建立“1+X”技术支撑帮扶关系,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培育社区居民的信任度“1+X”技术支撑帮扶是指个社区责任医师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分别与综合医院X位不同专用的专家建立结对帮扶关系,综合医院结对专家要确保结对社区责任医师在工作遇到困难,需要咨询和帮助时及时提供技术支持,如因手术等客观原因未能及时接电话或回复信息的必须在当天进行回复联系。
建立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社区卫生服务技术指导组,与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责任医师建立“1+X”技术支撑帮扶关系,为社区责任医师提供医疗咨询和会诊指导。
并安排社区医师到上级医院进行业务培训和进修,以加快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的提高,实现“六位一体”的服务功能。
3.8建设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双向转诊信息平台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双向转诊信息平台建设,对病人的治疗结果和健康状况等资源进行共享,社区居民的疾病能得到快速和正确的诊断,社区医师可以追踪到上转病人的就诊情况,及时将获得的医疗信息如病人诊断,治疗的简要情况记入健康档案,从而能为社区居民提供以家庭为单位的连续性服务。
3.9建立综合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间专家远程病房移动查房系统为提高医疗资源有效利用率,使不同地区之间的病人能得到高质量,快捷,便利的医疗服务,特别当遇到紧急情况时还可以利用此系统解决即时就诊的难题,以此确保双向转诊医疗服务的连续性。
总之,双向转诊就是让一般常见,多发的小病在社区治疗,大病及时转向社区。
充分发挥大医院的人和手术后康复治疗则转回社区。
充分发挥大医院的人才,技术和社区医院的服务,网点优势,促使基本医疗逐步放到社区,危重疑难病症得到快速,有效的救治,合理使用卫生资源,降低医疗费用,真正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