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实验室检查终版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慢性乙型肝炎的检测与诊断精品医学PPT课件

慢性乙型肝炎的检测与诊断精品医学PPT课件

乙肝治疗的最优结果
——中国著名肝病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庄辉教授
乙肝的临床治疗途径
筛查
HBsAg
伴有肝炎 症状的个 体
妊娠妇女 手术之前 供血
诊断
生化 HBeAg 抗-HBe 抗-HBc HBV-DNA
HBs-Ag定 量检测
治疗方法的 选择
ALT HBeAg 抗-HBe HBV-DNA HBV基因 型 CBC 肝硬化
05 总结
HBsAg与HBV-DNA的水平形成病毒与宿主之间信息的互补, 尤其对于隐匿性慢性乙肝,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疾病分期及 预后风险。
THANK YOU
其中HBsAg膜外区的“a”决定簇 是突变的热区。目前HBsAg检测 试剂盒主要检测“a”决定簇 的AA141-145表位,其突变后,检测 试剂无法识别HBsAg,临床上会出现HBsAg检测结果为阴性(隐 匿型乙型肝炎)
病原学
2、免疫组化法显示: (1)、早在发病前几周肝细胞浆内和细胞核内可分别检测出
病毒感染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的结果是疾病的诊断与预后,临 床医生的任务。通常利用实验室参数分析器官功能。
病毒性疾病病程的诊断与评价
病毒性实验室诊断的主要技术
检测病毒性传染病 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 病毒的细菌培养(鸡胚、实验动物) 用特定的抗体作病毒结构成分的检测 分子生物学诊断
HBsAg阳性超过6个月,或有乙肝HBsAg阳性史,现HBsAg仍为阳性者, 可诊断为慢性HBV感染。根据HBV感染者的血清学、病毒学、肝功能试验 及其他临床和辅助检查结果,可将慢性HBV感染分为: 1.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sAg、HBV-DNA和HBeAg阳性, 抗-HBe阴性,血清ALT持续或反复升高,或肝组织学检查有肝炎病变。 2.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sAg和HBV DNA阳性,HBeAg阴 性、抗-HBe阳性或阴性,血清ALT持续或反复异常,或肝组织学检查有肝 炎病变。

实验室检查——乙肝五项-PPT

实验室检查——乙肝五项-PPT

- 既往感染恢复期
+ 既往感染或“窗口期”
- 既往感染或接种过疫苗
4
5
受试者入选标准
结果分析
HBsAg
无症状携带者
+
急性乙型肝炎
+
+
+
慢性乙型肝炎
-
HBV DNA定量检测
-
来区别稳定期或活动 -
期(检测标准) -
Hale Waihona Puke 抗-HBs+ + +
HBeAg
+ + -
抗-HBe
+ + + -
抗-HBc
+ + + + -
6
大三阳与小三阳区别
大三阳
小三阳
化验单检查 结果
DNA
HBsAg(+)HBeAg (+)
抗-HBc(+)
阳性
HBsAg(+)抗-HBe (+)
抗-HBc(+)
阴性
传染性


乙肝病毒复 制
活跃
不活跃
演变
慢性肝炎 肝硬化、肝癌
7
预防及免疫
1.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2.人工主动免疫:
疫苗(血源性、基因工程-HBsAg) 3.人工被动免疫:
2
4.HBeAb-乙肝病毒e抗体:为病毒复制停止标志。传染性较弱,但并非 完全没有传染性。乙肝病毒感染后的恢复期或慢性感染者可以阳性。
5.HBcAb-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g是乙型肝炎病毒的核心抗原, 一般 存在于肝细胞内,不易检测, 因此乙肝两对半五项指标中不包括此项。 但只要体内有HBcAg就会产生抗-HBc。因此HBcAb提示体内存在 HBcAg,为曾经感染过或正在感染者都会出现的标志。核心抗体IgG是 新近感染或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标志,急性乙肝、慢性乙肝、肝硬化等 均可以表现为阳性。核心抗体IgG是感染后就会产生的。

乙肝实验室检查终版11.24

乙肝实验室检查终版11.24

一个完整的乙肝病毒颗粒,也叫Dane颗粒,直径只有42纳 米 ,有外壳和核心两个部分 ,外壳厚7-8纳米,由脂质双 层和蛋白质组成的囊膜。脂质双层内含有S抗原、前S1和前 S2抗原,它们一起又构成了外壳上大、中、小三种蛋白形式, 统称为乙肝表面抗原(HBsAg)。剥去Dano颗粒的外壳,暴 露出乙肝病毒的核心颗粒,核心颗粒直径28纳米,呈二十面 体立体对称,由乙肝病毒的核心抗原(HBcAg)组成 。核心颗 粒的表面才是病毒真正的衣壳 ,通过强去垢剂或者酶处理 的方法,还可以暴露出HBV的另一个主要的抗原e抗原.
5.HBcAb:出现较早,常紧继HBsAg 和HBeAg之后就可在血清中 检出,早期以IgM为主,一般持续6-18周. HBcAb-IgM可作 为急性HBV感染的的指标.慢性期以IgG为主 6.HBcAg:是HBV存在和复制活跃的直接指标之一,不能直接检测 7.前S1抗原:比HBsAg更早出现
(2)常见模式
d.非特异性阳性 e. HBsAg极低检测不出 f.HBsAg、抗-HBs空白期 a.急性乙肝恢复期 HBeAb与HBsAb会并存数月/年
1
2





b.既往有HBV感染,已有免疫力 c.感染后康复期 a.急性乙肝感染早期 孕妇阳性致婴儿感染率10% 孕妇阳性致婴儿感染率90% 继续跟踪,定期复查
1) 2) 3) 4) 5) 6) 大三阳 小三阳 1、5 2、4、5或2、5 单独HBsAg 单独HBcAb
四 乙肝两对半定量与定性检测的临床比较
(1)乙肝“两对半”检测应用的误区
“两对半”结果应用的较大的误区是因为:对这些病原体 感染者体内相应抗原抗体的发生发展以及对疾病状态和抗病毒 治疗之间的关系不了解所致。在乙肝“两对半”中,真正有定 量测定价值的只有抗 HBs 。但这种测定也不是用于临床乙肝患 者疗效观察,而是用于人群乙肝疫苗注射效果的判断;也就是 说,当某人注射疫苗后,如外周血中抗HBs定量超过10 mIU/ml,则说明受免疫者具有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免疫力及 持续时间与抗HBs含量高低应成正比。总而言之,“两对半”

乙肝实验室检查课件

乙肝实验室检查课件
7.乙肝病毒的基因组最引人注目的一个特征就是它非常小, 而且乙肝病毒DNA的两链长短不一,长链完整,长度恒定, 为负链,短链是正链,长度可变,大概是长链的50%~80%。 表面抗原和核心抗原都是由Dane颗粒的DNA编码而来。
病理:(1)HBV抗原和抗体系统
1.HBsAg和抗-HBs
PreS1 PreS2
4.慢性化:特别是幼儿期感染,多为慢性化过程,长期携带 HBV,体内呈“免疫耐受”状态,不能将病毒清除,这个过 程可长达10-30年或更久,是重要的传染源
5.致癌性:HBV是肝癌的重要病因,约80%-90%的肝癌有乙 肝背景。癌变的原因是HBV的基因整合到肝细胞基因上,发 生突变,导致肝癌。
6.HBV的基因变异性:HBV是极度易变异的病毒之一,它的四 个基因组(S、C、P、X)均可变异,变异是病毒的特性
(2)HBeAg 和抗-HBe
e抗原(HBeAg): 是可溶性蛋白质 只存在于血液中 是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标志 e抗体(抗-HBe): 对HBV感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其出现标志着病毒复制减少、 传染性降低
5
1,Hepatitis B(vi3ri)on(HDBaVne的par三tic种le)形态
3.生化指标:血清ALT(丙氨酸转氨酶)活力升高,有黄疸者 血 清胆红素升高。
4.病原学检查 甲型:抗HAV-IgM阳性,即可确诊。 乙型:HBsAg阳性、HBeAg阳性、抗HBc-IgM阳性)或
HBVDNA阳性。 丙型:抗HCV-IgG、HCV-IgM阳性,HCV-RNA阳性。 丁型:抗HDV-IgM阳性或HDV-RNA阳性。 戊型:抗HEV-IgM阳性。 庚型:抗HGV-IgM阳性
2,secreted filament 3,secreted sphere

乙肝丙肝实验室检测及临床意义PPT课件

乙肝丙肝实验室检测及临床意义PPT课件

丙型肝炎抗体测定( Anti-HCV)
血浆/血清/全血 250403014 20元 酶免
每天上午10:00前样本当天可出报告,10:00后样本第二天下午 出报告
HBV 血清学检测
HBV DNA检测
HBeAg
HCV RNA检测
HBV DNA 分子检测 HBV DNA 定量检测
HBV 耐药突变株检测
③ PCR检测结果与其它检测 项目不同,一般量值变化 在一个数量级内均视为没 有变化
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检测意义
缩短“窗口期”,有利于感染的早期诊断
HBV感染后至血液中出现可检出的HBsAg或HBV特异抗体需要一定时间。
HBV DNA先于 HBsAg出现于外周
血循环中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
HBeAg
HCV RNA检测
表面抗原 (HBsAg) e 抗原(HBeAg) 表面抗体(抗-HBs) e抗体(抗-HBe)
HBV血清学检测——乙肝两对半
+ 定性(qualitative) 判断阴阳性
+ 定量(quantitative) 单位:ng/ml、IU/ml、IU/L、PEIU/ml
定性-乙肝“两对半”
HBV DNA高精度检 全血、血清、血浆 促凝管 4℃ 测
每周一、周四10:30 前样本,15:00出报 告
每周四11:00前样本 ,当日16:30出报告
HCV RNA检测 全血、血清、血浆 促凝管 4h内送 每周三10:00前样本
至实验室
,15:00出报告
HBV耐药基因检测 全血、血清、血浆 促凝管 4℃


接种疫苗获得免疫力
相关检验项目详情
检验科(84005)
检测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实验室检查PPT课件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实验室检查PPT课件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实验室检查
·
报告人:付红伟
天津医大总医院
1
检验中心
2011.1.21
·
我国HBV感染概况
一般人群HBsAg携带率高达7.18%;现有慢性HBV感染者 约9 300万人,占全世界的1/4;
其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超过 2 000万例,占全 世界慢性乙肝患者的1/3;
15岁以下儿童HBsAg携带率下降显著,1-4岁组仅为 0.96%;1~ 4岁组HBsAb阳性率由1992年15.75%升至 72.25%; 抗HBcAb阳性率由1992年30.08%降至3.76%;
HBV DNA 定量检测
病毒复制水平最可靠,最直接的证据,与传染性和疾病 进展密切相关;
主要用于HBV感染的判断,治疗适应症的选择及抗病毒疗 效的判断。
HBV基因分型
基因分型的必要性; 基因分型的主要方法;
HBV耐药突变的检测
23
慢性HBV感染治疗适应症的选择
·
HBeAg 阳性,HBV DNA 载量> 105 copies/ml, ALT > 2 ×ULN;
嗜肝DNA病毒的共同特点: 内含3~3.3kb松散环状、部分双链DNA基因组
3 及DNA聚合酶;病毒的复制需逆转录过程。
HBV抗原和抗体系统
·
1.HBsAg和抗-HBs
PreS1 PreS2
S
表面抗原(HBsAg):
大分子蛋白
中分子蛋白 S蛋白
★HBV外膜糖蛋白=S+L+M蛋白
S蛋白:狭义的HBsAg指S蛋白。
16
Back
大三阳
vs
小三 阳
·
17
·
HBV血清学标志检测结果分析

乙肝病毒五项检测 ppt课件

乙肝病毒五项检测  ppt课件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注意事项
本样品仅用于体外诊断,操作应按说明说严格进行。封板膜不能重复使用,不同 批号、酶标试剂和阴性对照不可混用,不能与其它厂家试剂混用。
避免在有挥发性物质及次氯酸类消毒液(如84消毒液)的环境下操作。 使用前请将试剂平稳至室温(平衡30分钟以上),实验前将试剂轻轻振荡混匀, 使用后立即回放2~8℃。未用完的微孔板条与干燥剂一起用自封袋密封2~8℃保存。 过期试剂请勿使用。 加液时必须用加样器,并经常校对加样器的准确性。加入不同样品或不同试剂组 份时,应更换加样器的吸头和加样槽,以防止出现交叉污染。 洗涤时各孔均匀需加满洗液,防止孔内有游离酶不能洗净。使用洗板机应设定 30~60秒浸泡时间。在洗版结束后,必须立即进行下一步,不可使用酶标板干燥。 避免长时间的中断实验步骤,以确保每孔实验条件的均一。 结果判定必须以酶标仪读数为准。读取结果时,应擦干酶标板底部,且孔内不能 有气泡。不要触碰孔底部的外壁,指引或划痕可能影响板孔的读值。 所有样品、废液和废弃物都应按照传染物处理。终止液为硫酸,使用时必须注意
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
检验方法:
配液:将浓缩洗涤液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20倍稀释。
编号:将样品对应微孔板按序编号,每板应设阴性对照3孔,阳性 对照2孔和空白对照1孔(用双波长检测,可不设空白对照孔)。
加样:分别在相应孔中加入待测样品及阴、阳性对照各50µl。
加酶:每孔加人酶标试剂50ul,空白孔除外,轻轻振荡混匀。 温育:用封板膜封板后置37℃温育30min。 洗涤:小心撕掉封板膜,用洗板机洗涤5遍,最后一次尽量扣干。 显色:每孔加人显色剂A、B液各50µl,轻轻振荡混匀,37℃避光 显色15min。 测定:每孔加终止液 50µl ,轻轻振荡混匀, 10min 内测定结果。

乙肝病毒的实验室检测(ppt)

乙肝病毒的实验室检测(ppt)
Q 3’ 5’
Taq
3’ 5’
Taq
3’ 5’
R 5’
R
Taq
R
Taq
R
l
R
3’
退火
1. 链取代
3’
5’
2. 水 解
3’
5’
3. 聚 合
3’
5’
4. 检测荧光
3’
乙肝病毒的感染
乙肝病毒的感染
(一) 乙型肝炎病毒结构及特点
HBsAg:是HBV感染的主要标志 HBsAb:保护性抗体
HBcAg:仅存于感染的肝细胞核内,
HBV DNA检测的临床意义
HBV DNA是HBV存在最直接的依据 HBV DNA是HBV复制的标志 HBV DNA是患者具有传染性的标志 HBV DNA对乙肝两对半起补充作用 HBV DNA是目前判断乙肝抗病毒药物疗效最敏感的指标 HBV DNA可检测出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
PCR检测 HBV HCV HIV
• 每个PCR体系含4种主要成分:含有待扩增序列的DNA模板 、引物、TaqDNA聚合酶、脱氧核糖核酸三磷酸(dNTP)
荧光定量PCR技术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指在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 标记,利用荧光信号积累实时检测整个PCR过程,通过 标准曲线对PCR终产物的分析,最终实现对未知的起始 模版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技术,是迄今对已知基因序列的 核酸测定中最灵敏的方法。
HBV DNA检测的临床意义
提供直接证据缩短“窗口期”
“窗口期” 56 70 22
核酸检测缩短的“窗口期”的天数 6-15 41-60 10-15
有利于献血员窗口期病毒核酸的筛查和早期诊断
HBV DNA检测的临床意义
调查表明并不是所有“大三阳”的病人都处于 HBV复制期,具有传染性;也不是所有“小三阳” 的病人HBV都无复制。因此,要准确知道HBV是否 处于复制状态,最准确的方法还是通过检测HBV DNA来决定。

乙肝检验(ppt)

乙肝检验(ppt)
国内现状:
乙型病毒性肝炎在我国是一种高发传染病,人群感染率达60%左右; 我国现有乙肝病毒携带者1.2亿人,占世界乙肝病毒携带者3.5亿
人的1/3; 根据推算,我国现有慢性乙肝患者约3000万人,每年新发生的急
性肝炎病人就有120多万,其中甲型肝炎约占50%,乙型占25%,丙 型占5%,戊型占10%,其他型及未定型占10%。 每年约有30万人因晚期肝病而死亡。
反映肝细胞损伤的项目(酶学检查): 谷丙转氨酶ALT(GPT)、 谷草转氨酶AST(GOT)、 碱性磷酸酶(ALP)、 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或GGT) 其他酶类
临床意义:谷丙转氨酶(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当肝脏发生炎症、 坏死时,ALT就会从肝细胞内大量释放入血,导致血清中ALT升高,因 此ALT升高是判断肝细胞损害的一个敏感指标。但是除了病毒性肝炎外, 其它类型的肝炎或肝脏疾病,ALT也会升高。
<1%暴发肝炎
非活动性携带 (HBeAg-)
慢性肝炎 (HBeAg + )
95%清除病毒
非活动性携带 (HBeAg -)
5%慢性感染
慢性肝炎 (HBeAg + )
40%肝硬化
15~20%肝硬化
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
各种传染途径的本质都是 血液传播
医源性传播
母婴传播
血液
血液
血液 性传播
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
反映肝脏肿瘤的标志物: 甲胎蛋白(AFP)
乙肝的血清学标志物检测
机 体 感 染 HBV 后 产 生 相 应 的 免疫反应,形成多种不同的 抗 原 (Ag) 、 抗 体 ( Ab ) 系 统 。
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嗜 肝病毒。
乙肝流行的地区分布图
乙肝流行现状

实验室检查——乙肝五项ppt课件

实验室检查——乙肝五项ppt课件
1.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为已经感染病毒的标志,并不反映病毒有 无复制、复制程度、传染性强弱
2.HBsAb-乙肝病毒表面抗体:为中和性抗体标志,是康复或有抵抗力的 主要标志。乙肝疫苗接种者,若仅此项阳性,应视为乙肝疫苗接种后正 常现象;感染乙肝病毒后依靠自身免疫力清除乙肝病毒的人体内也会产 生乙肝表面抗原体,这是一种好现象
3.HBeAg-乙肝病毒e抗原:为病毒复制标志,提示传染性较强。持续阳 性3个月以上则有慢性化倾向
完整版课件
2
4.HBeAb-乙肝病毒e抗体:为病毒复制停止标志。传染性较弱,但并非 完全没有传染性。乙肝病毒感染后的恢复期或慢性感染者可以阳性。
5.HBcAb-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g是乙型肝炎病毒的核心抗原, 一般 存在于肝细胞内,不易检测, 因此乙肝两对半五项指标中不包括此项。 但只要体内有HBcAg就会产生抗-HBc。因此HBcAb提示体内存在 HBcAg,为曾经感染过或正在感染者都会出现的标志。核心抗体IgG是 新近感染或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标志,急性乙肝、慢性乙肝、肝硬化等 均可以表现为阳性。核心抗体IgG是感染后就会产生的。
抗-HBc
+ + + + -
完整版课件
6
大三阳与小三阳区别
化验单检查 结果
DNA 传染性 乙肝病毒复
制 演变
大三阳
HBsAg(+)HBeAg (+)
抗-HBc(+)
阳性 强
活跃
慢性肝炎
小三阳
HBsAg(+)抗-HBe (+)
抗-HBc(+)
阴性 弱
不活跃
肝硬化、肝癌
完整版课件
7
预防及免疫

乙肝检查指标参考PPT课件

乙肝检查指标参考PPT课件
确诊:必须依据血清HBV标志和HBVDNA 检测结果
二、诊断分类
不同的临床类型
急性乙肝 慢性乙肝 乙肝肝硬化 乙肝病毒相关的原发性肝细胞癌
(一)急性乙肝
临床表现
近期出现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乏力和消化道症状 可有尿黄、眼黄和皮肤黄疸。
实验室检查
– 血清ALT和AST升高,可有血清胆红素升高 – HBsAg阳性 – 有明确的证据表明6个月内曾检测血清HBsAg阴
乙肝病毒核心抗体
+ Antibody to hepatitis B core antigen ( HBcAg ),抗-HBc – 是HBV感染后核心抗原(HBcAg)刺激机体产 生的抗体,提示HBV的现症感染或既往感染 抗-HBcIgM阳性,表明患者为急性HBV感染 抗HBcIgG阳性,但抗-HBcIgM阴性或低水 平,表示慢性或既往感染。
– 当肝细胞炎症、坏死或肝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时, ALT可释放人血,使血中该酶的活性显著升高
– 故此酶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血清学指标
一、流行情况
世界卫生组织
– 全球20亿人感染过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 HBV感染者
– 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பைடு நூலகம்口达到8%以上的地 区是乙肝流行的高发地区
– 3、HBsAg阳性持续时间不详,抗HBcIgM阴性;血清ALT反复或持续升高, 可有血浆白蛋白降低和(或)球蛋白升 高,或胆红素升高等。
确诊慢性乙肝
1、第一个确诊组合
– 急性HBV感染超过6 个月仍HBsAg阳性,或发 现HBsAg超过6个月;
– 血清ALT反复或持续升高,可有血浆白蛋白降低 和(或)球蛋白升高,或胆红素升高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4.慢性化:特别是幼儿期感染,多为慢性化过程,长期携带 HBV,体内呈“免疫耐受”状态,不能将病毒清除,这个过 程可长达10-30年或更久,是重要的传染源
5.致癌性:HBV是肝癌的重要病因,约80%-90%的肝癌有乙 肝背景。癌变的原因是HBV的基因整合到肝细胞基因上,发 生突变,导致肝癌。
6.HBV的基因变异性:HBV是极度易变异的病毒之一,它的四 个基因组(S、C、P、X)均可变异,变异是病毒的特性
可见目前我国乙肝患者人数及乙肝治疗的现状不容乐观,
如何有效治疗乙肝已经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
3
二 乙肝的病因及其危害
(1)病毒性肝炎的诊断
1.有流行病学史如密切接触病毒性肝炎患者或近期有输血史, 输血制品或不洁注射史以及既往肝炎病史等。
2.有临床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厌油、乏力、腹胀、巩膜黄 染,茶色尿、肝区痛、肝大或脾大体征。
3.生化指标:血清ALT(丙氨酸转氨酶)活力升高,有黄疸者 血 清胆红素升高。
4.病原学检查 甲型:抗HAV-IgM阳性,即可确诊。 乙型:HBsAg阳性、HBeAg阳性、抗HBc-IgM阳性)或
HBVDNA阳性。 丙型:抗HCV-IgG、HCV-IgM阳性,HCV-RNA阳性。 丁型:抗HDV-IgM阳性或HDV-RNA阳性。 戊型:抗HEV-IgM阳性。 庚型:抗HGV-IgM阳性
S
大分子蛋白 S蛋白 中分子蛋白
表面抗原(HBsAg):
★HBV外膜糖蛋白=S+L+M蛋白
S蛋白:狭义的HBsAg指S蛋白。 HBsAg阳性说明机体有HBV感染。
中分子蛋白:preS2+S 大分子蛋白:preS1+preS2+S
8
一个完整的乙肝病毒颗粒,也叫Dane颗粒,直径只有42纳 米 ,有外壳和核心两个部分 ,外壳厚7-8纳米,由脂质双 层和蛋白质组成的囊膜。脂质双层内含有S抗原、前S1和前 S2抗原,它们一起又构成了外壳上大、中、小三种蛋白形式, 统称为乙肝表面抗原(HBsAg)。剥去Dano颗粒的外壳,暴 露出乙肝病毒的核心颗粒,核心颗粒直径28纳米,呈二十面 体立体对称,由乙肝病毒的核心抗原(HBcAg)组成 。核心颗 粒的表面才是病毒真正的衣壳 ,通过强去垢剂或者酶处理 的方法,还可以暴露出HBV的另一个主要的抗原e抗原.乙肝来自验室检查1主要内容
1 乙肝(我国)患者及治疗情况现状 2 乙肝的危害及其病理原因 3 乙肝常用实验室检查分析 4 乙肝两对半定量与定性检测的临床比较
2
一 乙肝(我国)患者及治疗情况现状
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指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病程 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而临床有慢性肝炎表现者。
以下一组数据,是关于我国目前乙肝患者及乙肝治疗情况: 1、我国HBV感染者1.3亿多,有2000万以上慢性乙肝患者; 2、我国73%慢性肝病患者,78%肝硬化及71%肝癌患者与乙肝 病毒感染有关; 3、我国每年用于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直接诊疗 耗费约300-500亿元人民币; 4、以拉米夫定为代表的核苷类似物是抗HBV治疗的推荐疗 法,目前其耐药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SFDA 批准的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耐 药情况。
2.嗜肝性:HBV一旦入侵人体,侵袭肝脏,并在那里定居繁衍 后代,这就是它们的嗜肝性。据研究,这是因为肝细胞表面 有一种“受体”的缘故,专门接受HBV。大量HBV集中于肝细 胞内,并在其中复制,不断侵袭,诱发肝细胞发生免疫损伤
3.严格的种属特性:到目前为止,只有人、黑猩猩、长臂猿、 狒狒对HBV易于感染,虽然在吸血昆虫体内检查到HBV的踪迹, 但只是暂时“居住”而已,一般不会在它们体内复制和增殖
4
危害:成年人一旦罹患乙肝大三阳,病毒就会通过不断复
制,破坏自身免疫系统,相当一部分人最终恶化为肝硬化和肝 癌。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最终有1/3的人转变成慢性迁延性 肝炎患者,这其中又有1/3转变成肝硬化,肝硬化患者中又有 1/3转变成肝癌。
5
(2)乙肝病毒的特性
1.顽强的抵抗力:对热、对低温、对干燥、对紫外线及一般浓 度的化学消毒剂,都能耐受;在零下20度时可存活20年;在 37度时可存活7天,在55度时仍然能存活6小时;酒精、来苏 儿、碘酒等对它不起作用。但是,加热到100度10分钟可使 其失去传染活性,对0.5%过氧乙酸、3%漂白粉、0.2%新 洁尔灭敏感
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乙肝病毒3种不同的形态: 大球形颗粒、小球形颗粒和管形颗粒。大球形颗粒就是 Dano颗粒。小形球颗粒,是乙肝病毒感染后血液中最多见 的一种。它由表面抗原组成,并不含有乙肝病毒的DNA以 及DNA聚合酶。管形颗粒实际上是由几个小球形颗粒聚合 在一起而成。不管是小球还是管形颗粒都不是完整的乙肝 病毒颗粒,它们是乙肝病毒在感染肝细胞时合成过剩的囊 膜,游离在人体的血循环中
7.乙肝病毒的基因组最引人注目的一个特征就是它非常小, 而且乙肝病毒DNA的两链长短不一,长链完整,长度恒定, 为负链,短链是正链,长度可变,大概是长链的50%~80%。 表面抗原和核心抗原都是由Dane颗粒的DNA编码而来。
7
病理:(1)HBV抗原和抗体系统
1.HBsAg和抗-HBs
PreS1 PreS2
9
(2)HBeAg 和抗-HBe
e抗原(HBeAg): Ø是可溶性蛋白质 Ø只存在于血液中 Ø是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标志 e抗体(抗-HBe): Ø对HBV感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Ø其出现标志着病毒复制减少、 传染性降低
5
10
(3)HBV 的三种形态
1,Hepatitis B virion(Dane particle) 2,secreted filament 3,secreted sphere
6
11
(4)HBV自然复制周期
8 12
HBV复制的基本要素 催化剂:乙肝病毒DNA聚合酶 模板 :在感染肝细胞之后,半环状的DNA正链就会以负链为模
板,在催化剂──乙肝病毒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延长,最终 形成完整的环状。这时的乙肝病毒基因组就形成了一个完 全环状的双股DNA. 称做共价闭合环状DNA (即cccDNA), 这就是乙肝病毒复制的原始模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