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中国历代年历表

合集下载

中国历代纪元表

中国历代纪元表

中國歷代紀元表五帝(約前26世紀初~約前22世紀末至約前21世紀初)夏(約前22世紀末至約前21世紀初~約前17世紀初)商(約前17世紀初~約前11世紀)周(約前11世紀~前256)秦[秦帝國(前221~前206)]漢(前206~公元220)三國(220~280)晉(265~420)南北朝(420~589)隋(581~618)唐(618~907)五代(907~960)宋(960~1279)遼[耶律氏](907~1125)金[完顏氏](1115~1234)元[孛儿只斤氏](1206~1368)明(1368~1644)清[愛新覺羅氏](1616~1911)五帝(約前26世紀初~約前22世紀末至約前21世紀初)夏(約前22世紀末至約前21世紀初~約前17世紀初)商(約前17世紀初~約前11世紀)周(約前11世紀~前256)西周、東周西周(約前11世紀~前771)東周(前770~前256)秦[秦帝國(前221~前206)]漢(前206~公元220)西漢、東漢西漢(前206~公元25)東漢(公元25~220)三國(公元220~280)魏、蜀、吳魏(公元220~265)蜀漢(公元221~263)吳(公元222~280)晉(公元265~420)西晉、東晉西晉(公元265~317)東晉(公元317~420)南北朝(公元420~589)南朝:宋、齊、梁、陳北朝:北魏、東魏、北齊、西魏、北周南朝‧宋(公元420~479)梁(公元502~557)陳(公元557~589)北朝‧北魏[拓跋氏,后改元氏](386~534)北齊(公元550~577)西魏(公元535~556)北周(公元557~581)隋(公元581~618)唐(公元618~907)五代(公元907~960)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後梁(公元907~923)後唐(公元923~936)後晉(公元936~947)後漢(公元947~950)後周(公元951~960)宋(公元960~1279)北宋、南宋北宋(公元960~1127)南宋(公元1127~1279)遼[耶律氏](公元907~1125)金[完顏氏](公元1115~1234)元[孛兒只斤氏](公元1206~1368)明(公元1368~1644)清[愛新覺羅氏](公元1616~1911)第11 頁,共11 頁。

历史年历表格

历史年历表格
朝代
夏 商① 周 秦 汉 三国 西汉③ 东汉 魏 蜀 吴 西晋 东晋 十六国④ 宋 齐 梁 陈 北魏 北朝 东魏 北齐 西魏 北周 隋 唐 后梁 后唐 后晋 后汉 后周 十国⑤ 北宋 南宋 辽 西夏 金 元 明 清 中华民国 西周 东周
起讫
约前2146-1675年 约前1675-1029年 约前1029-771年② 前770-256年 前221-207年 前206—公元25 25—220 220-265 221-263 222-280 265-317 317-420 304-439 420-479 479-502 502-557 557-589
附注: ① 约公元前14世纪盘庚迁都于殷,此后商也成为殷。 ② 公元前841年(西周共和元年)为中国历史确切纪年的开始。 ③ 包括王莽建立的“新”王朝(公元8年—23年)。王莽时期,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建立了农民政权。公 元23年,新王莽政权灭亡。公元25年,东汉王朝建立。 ④ 这时期,在我国北方,先后存在过一些封建政权,其中有:汉(前赵)、成(成汉)、前凉、后赵(魏)、前 燕、前秦、后燕、后秦、西秦、后凉、南凉、北凉、南燕、西凉、北燕、夏等国,历史上叫做“十六国”。 ⑤ 这时期,除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外,还先后存在过一些封建政权,其中有:吴、前蜀、吴 越、楚、闽、南汉、荆南(南平)、后蜀、南唐、北汉等国,历史上叫南洛阳 陕西咸阳 陕西西安 河南洛阳 河南洛阳 四川成都 江苏南京 河南洛阳 江苏南京 — 江苏南京 江苏南京 江苏南京 江苏南京 山西大同 河南洛阳 河北临漳 河北临漳 陕西西安 陕西西安 陕西西安 陕西西安 河南开封 河南洛阳 河南开封 河南开封 河南开封 — 河南开封 浙江临安 辽宁 巴林右旗 宁夏银川 阿城(黑龙江) 北京 河南开封 北京 北京 北京 江苏南京

中国历朝历代年历表

中国历朝历代年历表

还算完整,自己看吧,献给同样喜欢历史的你希望是你需要的东西上古时代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少昊金天氏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帝挚高辛氏唐尧放勋虞舜重华夏:(启以后)公元前2197--1766 共432年*姓,共传十四世,十七王,建都:安(今山西雯县)。

1、宗神夏禹??年2、帝启9年3、太康29年4、仲康l3年5、帝相28年--(羿-寒浞)40年6、少康22年7、帝抒17年8、帝槐26年9、帝芒l8年lO、帝泄l6年l1、不降59年l2、帝扃2l年l3、胤甲2l年l4、帝孔甲3l年l5、帝皋l1年l6、帝发l9年17、履癸53年。

周;分西周、东周,姬姓,建都:镐京(西安)、洛阳。

西周:公元前l122--770 共353年。

历十二帝。

建都:镐京。

l、武王发7年2、成王诵37年3、康王钊26年4、昭王瑖5l年5、穆王满55年6、共王紧扈l2年7、懿王囏25年8、孝王辟方15年9、夷王变16年l0、厉王胡37年-共和时代l4年- ll、宣王靖46年12、幽王宫湼ll 年。

武王之前还有:古公亶父(太王)、季历、文王,虽有强大的势力,但在名义上仍是商朝属下的一个诸候国。

东周:公元前77O--225 共545年,历二十六帝。

建都:洛阳。

l、本王宜臼5l年2、桓王林23年3、庄王铊15年4、厘王胡齐5年5、惠王阆25年6、襄王郑33年7、顷王壬臣6年8、匡王班6年9、定王瑜2l年1O、简王夷14年11、灵王泄心27年l2、景王贵25年13、悼王猛1年l4、敬王匈44年15、元王仁7年l6、贞定王介28年17、哀王去疾1年18、思王叔1年19、考王嵬15年20、威烈王午44年2l、安王骄22、烈王喜7年23、显王扁48年24、慎靓王定6年25、赧王延59年26、东周君杰7年。

春秋战国:春秩,公元前77O--475,战国,公元前475--22l年。

周东迁后,实力大为削弱,全国处于四分五裂割据的状态,大小国家约有一百二十多个。

年历表

年历表

中国朝代年历表
朝代 起讫年代 都城 三皇五帝 夏朝 约公元前 2146-1675 年 约公元前 1675-1029 年 西周 周 东周 秦朝 西汉 汉 新朝 东汉 曹魏 三国 蜀汉 孙吴 晋 西晋 东晋 前赵(汉赵) 成汉 前凉 后赵 前燕 前秦 十六国 304-439 后秦 后燕 西秦 后凉 南凉 南燕 西凉 胡夏 春秋 战国 约公元前 1029-771 年 前 770-476 年 前 475-221 年 前 221-207 年 前 206-公元 8 年 9-23 年 25-220 年 220-265 年 221-263 年 222-280 年 265-316 317-420 304-318 319-329 306-347 314-363 319-351 337-370 351-394 384-417 384-407 385-431 386-403 397-414 398-410 407-421 407-431 咸阳 长安 常安 洛阳 洛阳 成都 建业 洛阳 建康 平阳 长安 成都 姑臧 襄国 龙城 长安 长安 中山 苑川 略阳 西平 广固 酒泉 陕西咸阳 陕西西安 陕西西安 河南洛阳 河南洛阳 四川成都 江苏南京 河南洛阳 江苏南京 山西临汾 陕西西安 四川成都 甘肃武威 河北邢台 辽宁朝阳 陕西西安 陕西西安 河北定州 甘肃榆中 甘肃平凉 青海西宁 山东益都 甘肃酒泉 安邑 山西夏县 华夏族 禹 今地 统治民族 开国皇帝
和龙 张掖 邺城 长子 益州 建康 建康 建康 建康 平城 洛阳 邺 长安 邺 长安 大兴 长安 汴 洛阳 汴 汴 汴 成都 成都 扬州 金陵 杭州 长乐 长沙
辽宁朝阳 甘肃张掖 河北临漳 山西长子 四川成都 江苏南京 江苏南京 江苏南京 江苏南京 山西大同 河南洛阳 河北临漳 陕西西安 河北临漳 陕西西安 陕西西安 陕西西安 河南开封 河南洛阳 河南开封 河南开封 河南开封 四川成都 四川成都 江苏扬州 江苏南京 浙江杭州 福建福州 湖南长沙

1、我国历史朝代纪年详表-推荐下载

1、我国历史朝代纪年详表-推荐下载

我国历史朝代纪年详表三皇(年代不详,传说中的远古帝王)天皇地皇泰皇注:还有六种说法:(1)天皇、地皇、人皇;(2)伏羲、女祸、神农(3)伏羲、神农、祝融;(4)伏羲、神农、共工;(5)伏羲、神农、黄帝;(6)燧人、伏羲、神农。

五帝(约公元前26—22世纪,传说中的上古帝王)黄帝颛顼(zhuānxǖ)帝喾(kù)尧舜注:还有三种说法:(1)太皞地(伏羲)、炎帝(神农)、黄帝、少皞、颛顼;(2)少昊(皞)、颛顼、高辛(帝喾)、唐尧、虞舜;(3)伏羲、神农、黄帝、尧、舜。

夏(约公元前21—16世纪)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杼zhù槐芒泄不降扃jiōng廑jǐn孔甲皋gāo发桀(jie)(履癸)商(约公元前16—11世纪)汤外丙仲壬太甲南庚阳甲盘庚小辛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太戊促丁外壬河(dǎn)甲辛康丁武乙太丁(文丁)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帝乙纣(zhòu)(辛)注:盘庚迁都于殷后,商也称殷。

周(约公元前11世纪—前256)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1)武王(姬[ji]发)成王(~诵)康王(~钊[zh āo])昭王(~瑕[xi á])(穆王~满)共[g ǒng]王(~繄[y ī] 扈)懿[y ì]王(~ [ji ān])孝王(~辟方)夷王(~燮[xi è])厉王(~胡)[共和]宣王(~静)幽王(~宫湦[sh ēng])(14)(46)(11)庚申甲戌庚申前841前827前781东周(前770—前256)元年元年帝王在位年数干支公元帝王在位年数干支公元平王(姬宜臼)桓王(~林)庄王(~佗[tu ó])[xi]王(胡齐)惠王(~阆[l àng])襄[xi āng]王(~郑)顷王(~壬臣)匡王(~班)定王(~瑜[y ú])简王(~夷)灵王(~泄心)景王(~贵)(51)(23)(15)(5)(25)(33)(6)(6)(21)(14)(27)(25)辛未壬戌乙酉庚子乙巳庚午癸卯乙酉乙卯丙子庚寅丁巳前770前719前696前681前676前651前618前612前606前585前571前544悼王(~猛)敬王(~[g ài])元王(~仁)贞定王(~介)哀王(~去疾)思王(~叔)考王(~嵬[wei])威烈王(~午)安王(~骄)烈王(~喜)显王(~扁)慎靓[j ìng]王(~定)赧[nan 王(~延)(1)(44)(7)(28)(1)(1)(15)(24)(26)(7)(48)(6)(59)辛巳壬午丙寅癸酉庚子庚子辛丑丙辰庚辰丙午癸丑辛丑丁未前520前519前475前468前441前441前440前425前401前375前368前320前314秦[秦帝国(公元前221—前206)帝王在位元年帝王在位元年年数干支公元年数干支公元昭襄王(嬴则,又(56)以卯前306始皇帝(~政)(37)乙卯前246名稷) 二世皇帝(~胡(3)壬辰前209孝文王(~柱)(1)辛亥前250亥) 庄襄王(~子楚)(3)壬子前249 汉(公元前206—公元220)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号(使元年年号(使元年帝王用年数)干支公元帝王用年数)干支公元高祖(刘邦)(12)乙未前206高后(吕雉)(8)甲寅前187惠帝(~盈)(7)丁未前194文帝(刘恒)(16)壬戌前179 (后元)(7)戊寅前163 黄龙(1)壬申前49景帝(~启)(7)乙酉前156元帝(~[shì])初元(5)癸酉前48 (中元)(6)壬辰前149 永光(5)戊寅前43 (后元)(3)戊戌前143 建昭(5)癸未前38武帝(~彻)建元(6)辛丑前140 竟宁(1)戊子前33 元光(6)丁未前134成帝(~骜[ao]建始(4)己丑前32 元朔(6)癸丑前128 河平(4)癸巳前28 元狩(6)己未前122 阳朔(4)丁酉前24 元鼎(6)乙丑前116 鸿嘉(4)辛丑前20 元封(6)辛未前110 永始(4)乙巳前16 太初(4)丁丑前104 元延(4)己酉前12 天汉(4)辛巳前100 绥和(2)癸丑前8 太始(4)乙酉前96哀帝(刘欣)建平(4)乙卯前6 征和(4)己丑前92 元寿(2)己未前2 后元(2)癸己前88平帝(~衎元始(5)辛酉公元1昭帝(~弗陵)始元(7)乙未前86 [kàn]  元凤(6)辛丑前80孺子婴居摄(3)丙寅6 元平(1)丁未前74(王莽摄政)初始(1)戊辰8宣帝(~询)本始(4)戊申前73[新]王莽始建国己巳9 地节(4)壬子前69 (5)  元康(5)丙辰前65 天凤(6)甲戌14 神爵(4)庚申前61 地皇(4)庚辰20 五凤(4)甲子前57更始帝(刘玄)更始(3)癸未23 甘露(4)戊辰前53 东汉(25—220)年号(使元年年号(使元年帝王用年数)干支公元帝王用年数)干支公元建武(32)乙酉25 章和(2)丁亥87光武帝(刘秀)建武中(2)丙辰56和帝(~[zhào])永元(17)己丑89 元兴(1)乙巳105明帝(~庄)永平(18)戊午58殇[shāng]帝(~延平(1)丙午106章帝(~炟建初(9)丙子76隆) [dá])元和(4)甲申84安帝(~祜[hù])永初(7)丁未107 元初(7)甲寅114元年元年帝王年号(使用年数)干支公元帝王年号(使用年数)干支公元顺帝(~保)冲帝(~炳[bǐng]质帝(~缵[zuǎn])桓帝(~志)永宁(2)建光(2)延光(4)永建(7)阳嘉(4)永和(6)汉安(3)建康(1)永 [x ī](嘉)(1)本初(1)建和(3)和平(1)庚申辛酉壬戌丙寅壬申丙子壬午甲申乙酉丙戌丁亥庚寅120121122126132136142144145146147150灵帝(~宏)献帝(~协)元嘉(3)永兴(2)永寿(4)延熹(10)永康(1)建宁(5)熹平(7)光和(7)中平(6)初平(4)兴平(2)建安(25)延康(1)辛卯癸巳乙未戊戌丁未戊申壬子戊午甲子庚午甲戌丙子庚子151153155158167168172178184190194196220三国(220—280)魏(220—265)元年元年帝王年号(使用年数)干支公元帝王年号(使用年数)干支公元文帝(曹丕)明帝(~叡 [ruì]齐王(~芳)黄初(7)太和(7)青龙(5)景初(3)正始(10)庚子丁未癸丑丁巳庚申220227233237240高贵乡公(~髦[máo]元帝(~奂)(陈留王)嘉平(6)正元(3)甘露(5)景元(5)咸熙(2)己巳甲戌丙子庚辰甲申249254256260264蜀汉(221—263)元年元年帝王年号(使用年数)干支公元帝王年号(使用年数)干支公元昭烈帝(刘备)后主(~禅)章武(3)建兴(15)辛丑癸卯221223[sh àn]延熙(20)景耀(6)炎兴(1)戊午戊寅癸未238258263吴(222—280)元年元年 帝王年号(使用年数)干支公元帝王年号(使用年数)干支公元大帝(孙权)会稽王(~亮)黄武(8)黄龙(3)嘉禾(7)赤乌(14)太元(2)神凤(1)建兴(2)五凤(3)太平(3)壬寅己酉壬子戊午辛未壬申壬申甲戌丙子222229232238251252252254256景帝(~休)乌程侯(~皓[h ào]永安(7)元兴(2)甘露(2)宝鼎(4)建衡(3)凤凰(3)天册(2)天玺(1)天纪(4)戊寅甲申乙酉丙戌己丑壬辰乙未丙申丁酉258264265266269272275276277晋(265—420)西晋(365—317)元年元年帝王年号(使用年数)干支公元帝王年号(使用年数)干支公元武帝(司马炎)泰始(10)乙酉乙未265275永安(1)甲子甲子304304惠帝(司马衷)咸宁(6)太康(10)太熙(1)永熙(1)永平(1)元康(9)永康(2)永宁(2)太安(2)庚子庚戌庚戌辛亥辛亥庚申辛酉壬戌280290290291291300301302怀帝(~炽[ch ì]愍[m ǐn]帝(~邺[y é]建武(1)永安(1)永兴(3)光熙(1)永嘉(7)建兴(5)甲子甲子丙寅丁卯癸酉304304306307313东晋(317—420)元年元年帝王年号(使用年数)干支公元帝王年号(使用年数)干支公元元帝(司马睿[ru ì]明帝(~绍)建武(2)大兴(4)永昌(2)永昌(2)太宁(4)丁丑戊寅 壬午壬午癸未317318322322323成帝(~衍[y ǎn]康帝(~岳)太宁咸和(9)咸康(8)建元(2)乙酉丙戌乙未癸卯325326335343元年元年帝王年号(使用年数)干支公元帝王年号(使用年数)干支公元穆帝(~聃[d ān])哀帝(~丕)海西公(~奕[y ì]简文帝(~昱[y ù]永和(12)升平(5)隆和(2)兴宁(3)太和(6)咸安(2)乙巳丁巳壬戌癸亥丙寅辛未345357362363366371孝武帝(~曜[y ào]安帝(~德宗)恭帝(~德文)宁康(3)太元(21)隆安(5)元兴(3)义熙(14)元熙(2)癸酉丙子丁酉壬寅乙巳己未373376397402405419南北朝(420—589)元年朝代名帝王年号(使用年数)干支公元宋(420—502)武帝(刘裕)少帝(~义符)文帝(~义隆)孝武帝(~骏[j ùn]前废帝(~子业)明帝(~彧[y ù]后废帝(~昱[y ù])(苍梧王)顺帝(~凖)永初(3)景平(2)元嘉(30)孝建(3)大明(8)永光(1)景和(1)泰始(7)泰豫(1)元徽(5) 明(3)庚申癸亥甲子甲午丁酉乙巳乙巳乙巳壬子癸丑丁巳420423424454457465465465472473477南朝齐(479—502)高帝(萧道成)武帝(~赜[z é])郁林王(~昭业)海陵王(~昭文)明帝(~鸾)东昏侯(~宝卷)建元(4)永明(11)隆昌(1)延兴(1)建武(5)永泰 (1)永元(3)己未癸亥甲戌甲戌甲戌戊寅己卯4794834944944944987499和帝(~宝融)中兴(2)辛巳501元年朝代名帝王年号(使用年数)干支公元梁(502—557)武帝(萧衍)简文帝(~纲)元帝(~绎[y ì]敬帝(~方智)天监(18)普通(8)大通(3)中大通(6)大同(12)中大同(2)太清(3)大宝(2)承圣(4)绍泰(2)太平(2)壬午庚子丁未己酉乙卯丙寅丁卯庚午壬申乙亥丙子502520527529535546547550552555556南朝 陈(557—589)武帝(陈霸先)文帝[~蒨[qi àn]废帝(~伯宗)(临海王)宣帝(~顼[x ū]后主(~叔宝)永定(3)天嘉(7)天康(1)光大(2)太建(14)至德(4)祯明(3)丁丑庚辰丙戌丁亥己丑癸卯丁未557560566567569583587北朝北魏(386—534)道武帝(拓跋珪[gu ī])明元帝(~嗣[s ì])太武帝(~焘)登国(11)皇始(3)天兴(7)天赐(6)永兴(5)神瑞(3)泰常(8)始光(5)神 (4)延和(3)丙戌丙申戊戌甲辰己酉甲寅丙辰甲子戊辰壬申386396398404409414416424428432太延(6)太平真君(12)正平(2)乙亥庚辰辛卯435440451元年朝代名帝王年号(使用年数)干支公元北朝北魏(386—534)南安王(拓跋余)文成帝(~濬[Jùn]献文帝(~弘)孝文帝(元宏)宣武帝(~恪[kè]孝明帝(~诩[xǔ]孝庄帝(~子攸[yōu]长广王(~晔[yè])节闵[mǐn]帝(~恭)安定王(~朗)孝武帝(~修)永(承平)(1)兴安(3)兴光(2)太安(5)和平(6)天安(2)皇兴(5)延兴(6)承明(1)太和(23)景明(4)正始(5)永平(5)延昌(4)熙平(3)神龟(3)正光(6)孝昌(3)武泰(1)建义(1)永安(3)建明(2)普泰(2)中兴(2)太昌(1)永兴(1)壬辰壬辰甲午乙未庚子丙午丁未辛亥丙辰丁巳庚辰甲申戊子壬辰丙申戊戌庚子乙巳戊申戊申戊申庚戌辛亥辛亥壬子壬子452452452455460466467471476477500504508512516518520525528528528530531531532532永熙(3)壬子532东魏(534—550)孝静帝(元善见)天平(4)元象(2)兴和(4)武定(8)甲寅戊午己未癸亥534538539543元年国名国君年号(使用年数)干支公元北齐(550—577)文宣帝(高洋)废帝(~殷)孝昭帝(~湛)武成帝(~湛)后主(~纬)幼主(~恒)天保(10)乾明(1)皇建(2)太宁(2)河清(4)天统(5)武平(7)隆化(1)承光(1)庚午庚辰庚辰辛巳壬午乙酉庚寅丙申丁酉550560560561562565570576577西魏(535—556)文帝(元宝炬)废帝(~钦)恭帝(~廓)大统(17)(3)(3)乙卯壬申甲戌535552554北朝北周(557—581)孝闵帝(宇文觉)明帝(~毓[yù])武帝(~邕[yōng])宣帝(~赟[yūn])静帝(~阐)(1)(3)武成(2)保定(5)天和(7)建德(7)宣政(1)大成(1)大象(3)大定(1)丁丑丁丑己卯辛巳丙戌壬辰戊戌己亥己亥辛丑557557559561566572578579579581隋(581—618)帝王年号(使元年帝王年号(使元年用年数)干支公元用年数)干支公元文帝(杨坚)炀[y áng]帝(~广)开皇(20)仁寿(4)大业(14)辛丑辛酉乙丑581601605恭帝(~侑[y òu])义宁(2)丁丑617注:隋建国于581年,589年灭陈,完成统一。

(完整word版)中国大事年历表

(完整word版)中国大事年历表

文学常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夏(前2070—前1600),商(—前1046),西周(—前771),春秋(—前476),战国(—前221),秦(—前202),西汉(—9),东汉(25—220),隋(581—589),唐(618—906),五代十国(—979),北宋(960—1127),南宋(—1276),元(—1368),明(—1644),清(—1912),中华民国(—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

一.西周①分封制②宗法制③世官制④刀耕火种⑤井田制(土地国有制)⑥官营手工业(主导)⑦青铜铸造业繁荣二.春秋①世官制②铁犁牛耕③私田,井田制遭破坏,鲁国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④小农经济⑤老子(道家),孔子(儒家)《诗经》三.战国①世官制②铁犁牛耕③商鞅变法,废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重农抑商”④庄子(道家),荀子和孟子(儒家),墨子(墨家),商鞅和韩非子(法家),楚辞《离骚》屈原,⑤发明“司南”四.秦①皇帝制度②三公九卿制③郡县制④世官制(先秦)⑤小篆,隶书⑥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五.汉①郡国并行制②推恩令③察举制④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⑤东汉杜诗,冶铁工具,水排。

两汉的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⑥青瓷⑦素纱禅衣(丝织技术高超);陆上丝绸之路,被称“丝国”⑧董仲舒,“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三纲五常”⑨汉武帝,太学⑩西汉发明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11汉末,楷书○12汉赋,西汉华丽恢弘,东汉清新活泼。

○13商品买卖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六.魏晋①九品中正制②草书,行书③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七.隋①科举制②白瓷③江东地区,曲辕犁(标志耕犁技术的成熟)④雕版印刷八.唐①三省六部制②筒车③南青北白,唐三彩,秘色瓷④草市遍布,夜市繁荣⑤唐诗⑥唐末火药应用于军事,造纸术外传九.宋①分割相权:同平章事、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②髙转筒车③五大名窑,海上丝绸之路④商业繁荣,打破了市坊界限,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政府直接监管⑤宋明理学,北宋五子(创立),朱熹(理学集大成者),陆九渊(心学开创者)⑥毕昇,活字印刷术。

中国朝代年表2-A4版

中国朝代年表2-A4版

中国朝代时间表夏前2100年-前1600年启阳城商前1600年-前1100年汤亳→殷西周前1100年-前771年武王镐东周前770年-前256年周平王洛邑春秋/战国前770年-前221年/ 洛邑秦前221年-前206年始皇(嬴政) 咸阳西汉前202年-8年高祖(刘邦) 长安新8年-23年王莽长安东汉25年-220年光武帝(刘秀洛阳公元25年,光武帝建年号。

三国(魏)220年-265年曹丕洛阳三国(蜀)221年-263年刘备成都三国(吴)229年-280年孙权建业西晋265年-316年武帝(司马炎) 洛阳东晋317年-420年元帝(司马睿) 建康十六国304年-439年/ 洛邑附:五胡十六国前赵304~329 刘渊国号汉,刘曜改为赵,史称前赵。

成汉/前蜀304~347后赵319~350前凉324~376前燕337~370前秦351~394后秦384~417后燕384~409西秦385~431后凉386~403南凉397~414南燕398~410西凉400~420北凉401~439夏407~431北燕409~436南朝宋420年-479年刘裕建康齐427年-482年萧道成建康梁464年-549年萧衍建康陈557年-589年陈霸先建康北朝北魏386年-534年拓跋圭平城→洛阳东魏534年-550年元善见(高欢立) 邺西魏535年-557年元宝炬(宇文泰立) 长安北齐550年-577年高洋邺北周557年-581年宇文觉长安隋581年-618年文帝(杨坚) 大兴唐618年-907年高祖(李渊) 长安第1任618-627年高祖(李渊) 长安第2任627-650年太宗(李世民)第3任650-684年高宗(李治)第4任684-684年中宗(李显)第5任684-684年睿宗(李旦)第6任684-705年武则天第7任705-710年中宗(李显)第8任710-710年殇帝(李重茂)第9任710-712年睿宗(李旦)第10任712-756年玄宗(李隆基)第11任756-762年肃宗(李亨)第12任762-780年代宗(李豫)第13任780-805年德宗(李适)第14任805-806年顺宗(李诵)第15任806-821年宪宗(李纯)第16任821-825年穆宗(李恒)第17任825-836年敬宗(李湛)第18任836-841年文宗(李昂)第19任841-847年武宗(李炎)第20任847-860年宣宗(李忱)第21任860-874年懿宗(李凗)第22任874-889年僖宗(李儇)第23任889-904年昭宗(李晔)第24任904-907年哀帝(李柷)五代十国907年-960年//五代:后梁907~923后唐923~936后晋936~946后汉947~950后周951~960十国:吴902~937前蜀907~925吴越907~978楚907~951南汉907~971闽909~945南平/荆南924~960后蜀934~965南唐937~975北汉951~979北宋960年-1127年太祖(赵匡胤) 开封第1任960年-976年太祖(赵匡胤) 开封第2任976年-998年太宗(赵炅)第3任998年-1023年真宗(赵恒)第4任1023年-1064年仁宗(赵祯)第5任1064年-1068年英宗(赵曙)第6任1068年-1086年神宗(赵顼)第7任1086年-1101年哲宗(赵煦)第8任1101年-1126年徽宗(赵佶)第9任1126年-1127年钦宗(赵桓)南宋1127年-1279年高宗(赵构) 临安第1任1127年-1163年高宗(赵构) 临安第2任1163年-1190年孝宗(赵昚)第3任1190年-1200年光宗(赵惇)第4任1200年-1225年宁宗(赵扩)第5任1225年-1265年理宗(赵昀)第6任1265年-1275年度宗(赵禥)第7任1275年-1276年恭宗(赵显)第8任1276年-1278年端宗(赵昰)第9任1278年-1279年卫王(赵昺)辽916年-1125年耶律阿宝机上京辽建国于公元907年,国号契丹,916年始建年号,937年改国号为辽,983年复称契丹,1066年仍称辽。

中国的朝代更替年历表

中国的朝代更替年历表

中国的朝代更替年历表三皇五帝夏朝(约前2146-约前1675)商朝(约前1675-约前1029)西周(约前1029-前771)东周(前770-前256)-春秋(前770-前476)-战国(前475-前221) 秦朝(前221-前207)西汉(前206-8)(新朝)(9-23)东汉(25-220)魏(220-265)-蜀(221-263)-吴(222-280)西晋(265-316)东晋(317-420)——五胡十六国(304-439)南北朝(386-556)隋(581-619)唐(618-907)五代十国(公元907-978)北宋(960-1127) 辽(916-1125) 西夏(1038-1227)南宋(1127-1279)金(1115-1234)元(1206-1368)明(1368-1644)清(1644-1911)回答:2007-01-10 19:12评论银狐[学者]夏: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约前17世纪初(400余年)商:约前17世纪初~约前11世纪(600年左右)周:约前11世纪~256年(800余年)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年(300余年)东周:前770年~前256年(400余年)秦:前221年~前206年(15年)汉:前206年~公元220年(400余年)西汉:前206年~公元25年(包括王莽与更始帝)(200余年)东汉:25~220(100余年)三国:220~280(60年,不过三国时代一般从184年黄巾之乱算起)魏:220~265(45年)蜀:221~263(42年)吴:222~280(58年)晋:265~420(100余年)西晋:265~317(52年)东晋:317~420(103年)南北朝:420~589年(169年)南朝:宋(420~479)齐(479~502)梁(502~557)陈(557~589)北朝:北魏(386~534)东魏(534~550)西魏(535~556)北齐(550~557)北周(557~581)随:581~618(37年)唐:618~907(200余年)五代:907~960(53年)后梁(907~923)后唐(923~936)后晋(936~947)后周(920~960)宋:960~1279(300余年)北宋:960~1127(100余年)南宋:1127~1279(100余年)与宋同时期辽:907~1125(200余年)金:1115~1234(100余年)元:1206~1368(1206铁木真建国,1271年正是定国号为元,97年)明:1368~1644(200余年)清:1616~1911(200余年)中华民国:1912~1949(3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至今。

中国历史各朝代编年表(全)

中国历史各朝代编年表(全)

中国历史各朝代编年表(全)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夏朝是传说中中国的第一个朝代,始祖是大禹。

夏朝的政治中心在今天的河南省洛阳一带。

夏朝的最大成就是灌溉农业和建立政治制度,但缺乏可靠的历史记载,因此在历史上存在争议。

商朝(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确凿记载的朝代。

商朝的政治中心是在今天的河南省商丘一带。

商朝末年,出现了权臣商纣王,以及周武王领导的西周的起义,最终导致了商朝的灭亡。

西周(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西周是商朝被推翻后,由周武王建立的朝代。

西周的政治中心在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一带。

西周的统治者以封建制度来管理国家,实行封建礼制。

然而,西周末年出现了分封制度失灵、宗周危机等问题。

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东周是西周灭亡后,分为东周和西周两个国家而形成的。

东周的政治中心在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一带。

东周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出现了众多的诸侯国和名士,如孔子、孟子等。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争霸,最终秦国崛起,统一了中国。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王朝,由秦始皇统治。

秦始皇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统一文字、度量衡,并修建了伟大的万里长城。

然而,秦朝也存在苛政和暴虐的问题,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西汉是秦朝灭亡后,刘邦建立的朝代。

西汉的政治中心在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一带。

西汉时期,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文化人物和科技成就。

然而,西汉后期出现了王莽篡汉,导致了西汉的灭亡。

新朝(公元9年-公元23年)新朝是王莽篡汉后建立的短暂的朝代。

新朝的政治中心在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一带。

新朝在位时间不长,国内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如官员任人唯亲、经济崩溃等,最终导致了新朝的灭亡。

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东汉是新朝灭亡后,刘秀建立的朝代。

(完整版)中国历史朝代年表

(完整版)中国历史朝代年表

中国历史朝代年表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1日成立中国历代朝代顺口溜:盘古开天神话传,三皇五帝数千年。

炎帝黄帝华夏祖,尧舜禹王位让贤。

夏商西周奴隶制,东周列国变封建。

秦汉统一开疆域,三国纷争起战乱。

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疆域又扩展。

五代十国闹割据,宋辽夏金归大元。

明朝船队下西洋,清朝锁国被破关。

民国内战加外战,人民共和开新篇。

中国古代史:始于大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止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前,是中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的时间为: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夏……………………………约公元前2070——约公元前1600 商………………………………约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 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221 ——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 ——东周……………………………公元前770——前256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 秦…………………………………………公元前221——前206 汉………………………………………公元前202——公元220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 ——东汉…………………………………公元25——220三国……………………………………………公元220——280 ——魏……………………………………公元220——265 ——蜀……………………………………公元221——263 ——吴……………………………………公元222——280 晋………………………………………………公元265——420 ——西晋…………………………………公元265——316 ——东晋…………………………………公元317——420十六国…………………………………………公元304——439 南北朝…………………………………………公元386——589 ——北朝…………………………………公元386——581 ——南朝…………………………………公元420——589 隋………………………………………………公元581——618唐………………………………………………公元618——907五代十国………………………………………公元907——979 宋……………………………………………公元960——1276 ——北宋………………………………公元960——1127 ——南宋………………………………公元1127——1276 辽……………………………………………公元916——1125西夏…………………………………………公元1038——1227 金……………………………………………公元1115——1234 元……………………………………………公元1271——1368 明……………………………………………公元1368——1644 清……………………………………………公元1644——1911中华民国……………………………………公元1912——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成立二、中国历史科技文化主要成就:(一)夏商周炎黄子孙创奇迹,五千年中华文明史。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年表,附地图(完整珍藏版)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年表,附地图(完整珍藏版)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年表,附地图(完整珍藏版)1、夏朝,起讫年代:约公元前2146-1675年,都城:安邑,现今地于山西夏县,统治民族:华夏族,开国皇帝:禹2、商朝,起讫年代:约公元前1675-1029年,都城:毫,现今地于河南商丘,统治民族:华夏族,开国皇帝:汤3、西周,起讫年代:约公元前1029-771年,都城:镐京,现今地于陕西西安,统治民族:华夏族,开国皇帝:周文王姬昌图:春秋列国形势4、东周春秋、战国,起讫年代:约公元前770-221年,都城:洛邑,现今地于河南洛阳,统治民族:华夏族,开国皇帝:周平王姬宜臼图:战国形势5、秦朝,起讫年代:约公元前221-207年,都城:咸阳,现今地于陕西咸阳,统治民族:华夏族,开国皇帝:始皇帝嬴政图:秦时期疆域6、西汉,起讫年代:约公元前206-公元8年,都城:长安,现今地于陕西西安,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高祖刘邦图:西汉时期疆域7、新朝,起讫年代:公元9-23年,都城:长安,现今地于陕西西安,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王莽8、东汉,起讫年代:公元25-220年,都城:洛阳,现今地于河南洛阳,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9、曹魏,起讫年代:公元220-265年,都城:洛阳,现今地于河南洛阳,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魏文帝曹丕10、蜀汉,起讫年代:公元221-263年,都城:成都,现今地于四川成都,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汉昭烈帝刘备11、孙吴,起讫年代:公元222-280年,都城:建业,现今地于江苏南京,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吴大帝孙权图:三国时期地图12、西晋,起讫年代:公元265-316年,都城:洛阳,现今地于河南洛阳,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图:西晋时期地图13、东晋,起讫年代:公元317-420年,都城:建康,现今地于江苏南京,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晋元帝司马睿14、前赵、汉赵,起讫年代:公元304-329年,都城:长安,现今地于陕西西安,统治民族:匈奴族,开国皇帝:高祖光文皇帝刘渊15、成汉,起讫年代:公元306-347年,都城:成都,现今地于四川成都,统治民族:巴氐族,开国皇帝:太宗武皇帝李雄16、前凉,起讫年代:公元314-363年,都城:姑臧,现今地于甘肃武威,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高祖明王张寔17、后赵,起讫年代:公元319-351年,都城:襄国,现今地于河北邢台,统治民族:羯族,开国皇帝:高祖明皇帝石勒18、前燕,起讫年代:公元337-370年,都城:龙城,现今地于辽宁朝阳,统治民族:鲜卑族,开国皇帝:太祖文明皇帝慕容皝19、前秦,起讫年代:公元351-394年,都城:长安,现今地于陕西西安,统治民族:氐族,开国皇帝:世宗明皇帝符建20、后秦,起讫年代:公元384-417年,都城:长安,现今地于陕西西安,统治民族:羌族,开国皇帝:太祖武昭皇帝姚苌21、后燕,起讫年代:公元384-407年,都城:中山,现今地于河北定州,统治民族:鲜卑族,开国皇帝:世祖成武皇帝慕容垂22、西秦,起讫年代:公元385-431年,都城:苑川,现今地于甘肃榆中,统治民族:鲜卑族,开国皇帝:烈祖宣烈王乞伏国仁23、后凉,起讫年代:公元386-403年,都城:略阳,现今地于甘肃平凉,统治民族:氐族,开国皇帝:太祖懿武皇帝吕光24、南凉,起讫年代:公元397-414年,都城:西平,现今地于青海南宁,统治民族:鲜卑族,开国皇帝:烈祖武王拓跋乌孤25、南燕,起讫年代:公元398-410年,都城:广固,现今地于山东益都,统治民族:鲜卑族,开国皇帝:世宗献武皇帝慕容德26、西凉,起讫年代:公元407-421年,都城:酒泉,现今地于甘肃酒泉,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太祖昭武王李暠27、胡夏,起讫年代:公元407-431年,都城:统万城,现今地于陕西靖边,统治民族:匈奴,开国皇帝:世祖烈武皇帝赫连勃勃28、北燕,起讫年代:公元407-436年,都城:和龙,现今地于辽宁朝阳,统治民族:高句丽,开国皇帝:燕惠懿帝高云29、北凉,起讫年代:公元397-439年,都城:张掖,现今地于甘肃张掖,统治民族:卢水胡,开国皇帝:太祖武宣王沮渠蒙逊东晋十六国时期地图30、南朝*宋,起讫年代:公元420-479年,都城:建康,现今地于江苏南京,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宋武帝刘裕31、南朝*齐,起讫年代:公元479-502年,都城:建康,现今地于江苏南京,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齐高帝萧道成32、南朝*梁,起讫年代:公元502-557年,都城:建康,现今地于江苏南京,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梁武帝萧涎33、南朝*陈,起讫年代:公元557-589年,都城:建康,现今地于江苏南京,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陈武帝陈霸先34、北朝*北魏,起讫年代:公元386-534年,都城:洛阳,现今地于河南洛阳,统治民族:鲜卑族,开国皇帝:魏道武帝拓跋珪35、北朝*东魏,起讫年代:公元534-550年,都城:邺,现今地于河北临漳,统治民族:鲜卑族,开国皇帝:魏孝静帝元善见36、北朝*西魏,起讫年代:公元535-556年,都城:长安,现今地于陕西西安,统治民族:鲜卑族,开国皇帝:魏文帝元宝炬37、北朝*北齐,起讫年代:公元550-577年,都城:邺,现今地于河北临漳,统治民族:鲜卑族,开国皇帝:齐文宣帝高洋38、北朝*北周,起讫年代:公元557-581年,都城:长安,现今地于陕西西安,统治民族:鲜卑族,开国皇帝:周孝闵帝宇文觉图:南北朝时期地图39、隋朝,起讫年代:公元581-618年,都城:大兴,现今地于陕西西安,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隋朝地图40、唐朝,起讫年代:公元618-907年,都城:长安,现今地于陕西西安,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图:唐朝地图图:唐朝地图41、后梁,起讫年代:公元907-923年,都城:汴,现今地于河南开封,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梁太祖朱晃42、后唐,起讫年代:公元923-936年,都城:洛阳,现今地于河南洛阳,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唐庄宗李存勖43、后晋,起讫年代:公元936-947年,都城:汴,现今地于河南开封,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晋高祖石敬瑭44、后汉,起讫年代:公元947-950年,都城:汴,现今地于河南开封,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汉高祖刘暠45、后周,起讫年代:公元951-960年,都城:汴,现今地于河南开封,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周太祖郭威46、前蜀,起讫年代:公元891-925年,都城:成都,现今地于四川成都,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高祖王建47、后蜀,起讫年代:公元925-965年,都城:成都,现今地于四川成都,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高祖孟知祥48、杨吴,起讫年代:公元892-937年,都城:扬州,现今地于江苏扬州,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太祖杨行密49、南唐,起讫年代:公元937-975年,都城:金陵,现今地于江苏南京,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烈祖李昇50、吴越,起讫年代:公元893-978年,都城:杭州,现今地于浙江杭州,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武肃王钱繆51、闽国,起讫年代:公元893-945年,都城:长乐,现今地于福建福州,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太祖王审知52、马楚,起讫年代:公元896-951年,都城:长沙,现今地于湖南长沙,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武穆王马殷53、南汉,起讫年代:公元905-971年,都城:兴王府,现今地于广东广州,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高祖刘龑54、南平,起讫年代:公元907-963年,都城:荆州,现今地于湖北荆州,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武信王高季兴55、北汉,起讫年代:公元951-979年,都城:太原,现今地于山西太原,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世祖刘崇56、北宋,起讫年代:公元960-1127年,都城:开封,现今地于河南开封,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太祖赵匡胤图:宋辽时期地图(宋朝地图)57、南宋,起讫年代:公元1127-1279年,都城:临安,现今地于浙江临安,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高宗赵构图:宋金时期地图(南宋地图)58、辽国,起讫年代:公元907-1125年,都城:皇都,现今地于辽宁,统治民族:契丹族,开国皇帝:太祖耶律阿宝机59、大理,起讫年代:公元937-1254年,都城:太和城,现今地于云南大理,统治民族:白族,开国皇帝:太祖段思平60、西夏,起讫年代:公元1032-1227年,都城:兴庆府,现今地于宁夏银川,统治民族:党项族,开国皇帝:景帝李元昊61、金,起讫年代:公元1115-1234年,都城:开封,现今地于河南开封,统治民族:女真族,开国皇帝:金太祖阿骨打62、元朝,起讫年代:公元1206-1368年,都城:大都,现今地于北京,统治民族:蒙古族,开国皇帝:元世祖忽必烈图:元朝地图63、明朝,起讫年代:公元1368-1644年,都城:北京,现今地于北京,统治民族:汉族,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图:明朝地图64、清朝,起讫年代:公元1616-1911年,都城:北京,现今地于北京,统治民族:满族,开国皇帝:清太宗皇太极图:清朝地图图:清朝顺治七年(1650年)疆域与现在对比图下图是简要汇总表。

中国历代年表

中国历代年表

中国历代年表1、本表以“五帝”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止;2、我国历史年代,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以前,异说颇多,尚无定论,本表对于西周共和元年以前,只列帝王世系;3、较小的王朝如“十六国”、“十国”、“西夏”等不列表;4、各个时代或王朝,详列帝王名号(“帝号”或“庙号”,以习惯上常用者为据),年号、元年的干支和公元纪年,以资对照(年号后用括号附列使用年数、年中改元时在干支后用数字注出改元的月份)。

干支次序表五帝(约前26世纪初—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夏(约前22世纪初至约前21世纪初—约前17世纪初)商(约前17世纪初—约前11世纪初)※盘庚迁都于殷后,商也称殷周(约前11世纪—前256)秦(秦帝国前221—前206)周赧王59年乙巳(前256),秦灭周。

自次年(秦昭襄王52年丙午,前255)起至秦王政25年己卯(前222),史家以秦王纪年。

秦王政26年庚辰(前221)完成统一,称始皇帝。

汉(前206—公元220)西汉(前206—公元25)包括王莽(公元9—23)和更始帝(公元23—25)东汉(公元25—220)三国(公元220—280)魏(公元220—265)蜀(公元221—263)吴(公元222—280)晋(公元265—420)西晋(公元265—317)东晋(公元317—420)南北朝(公元317—420)宋(公元420—589)齐(公元497—502)梁(公元502—557)陈(公元557—589)北魏(拓跋氏,后改元氏)(386—534)北魏建国于丙戌(386年)正月,初称代国,至同年四月始改国号为魏,439年灭北凉,统一北方。

东魏(534—550)北齐(550—577)西魏(535—556)北周(557—581),亡于隋隋(581—618)隋建国于581年,589年灭陈,完成统一。

唐(618—907)** 始用周正,改永昌元年十一月为载初元年正月,以十二月为腊月,夏正月为一月。

中国历史纪年表(最详细版)汇总

中国历史纪年表(最详细版)汇总

中国历史年表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夏世系1、禹——2、启——3、太康——4、仲康——5、相——6、少康——7、杼——8、槐(芬)——9、芒(荒)—— 10、泄(世)—— 11、不降—— 12、扃(局、禺)—— 13、廑—— 14、孔甲——15、皋(吴、皋苟)—— 16、发(发惠)—— 17、桀( 履癸) [夏代君主于古籍中被称为后、夏后、夏后氏,亦有称之为帝者。

自启至桀凡十三代,十六传,历四百七十二年(一说四百三十二年),是为后人所推算]商世系1、天乙(汤、武汤、唐、大乙)——2、外丙——3、仲壬——4、太甲(祖甲、太宗)——5、沃丁——6、太庚——7、小甲——8、雍己——9、太戊——10、仲丁——11、外壬——12、河单甲—— 13、祖乙—— 14、祖辛—— 15、沃甲—— 16、祖丁—— 17、南庚—— 18、阳甲—— 19、盘庚—— 20、小辛——21、小乙——22、武丁—— 23、祖庚—— 24、祖甲—— 25、廪辛—— 26、康丁—— 27、武乙—— 28、太丁(文丁) —— 29、帝乙——30、帝辛(纣、受)[商(殷)代君主在古籍和甲骨人中被称为王。

自汤(天乙)至纣凡十七代,三十传,历六百二十九年。

一说商凡二十九王,历四百九十六年。

传承制度前期以“兄终弟及”为主,后期以“父死子继”为主。

国都屡迁,至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始定都]西周世系1、武王(姬姓、名发)——2、成王(诵)——3、康王(钊)—— 4、昭王(瑕)—— 5、穆王(满)—— 6、共王—— 7、懿王—— 8、孝王—— 9、夷王—— 10、厉王(胡)——[共和]( 庚申前841年)—— 11、宣王( 甲戌前827年)—— 12、幽王(庚申前781年)[周人原为古老部落,耕牧于渭水流域。

始祖弃,被尊为农神,号称后稷。

周人几经迁徙,至古公耽父,迁居于周原(今陕蚊椽山县),始以周为国名,臣属于商。

古公耽父之子季历为商王太丁所杀;季历子姬昌继立,是为文王。

中国历史年历表

中国历史年历表

中国历史年历表五帝(约前26世纪初——约前22民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夏(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约前17世纪初)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桀商(约前17世纪初——约前11世纪)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已、太戊、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太丁、帝乙、纣周(约前11世纪——前256)[西周、东周]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武王(姬发)、成王(姬诵)、康王(姬钊)、昭王(姬瑕)、穆王(姬满)共王(姬翳扈)、懿王(姬鞯)、孝王(姬辟方)、夷王(姬燮)、厉王(姬胡)共和、宣王(姬静)、幽王(姬宫涅)东周(前770——前256)平王(姬宜臼)、桓王(姬林)、庄王(姬佗)、禧王(姬胡齐)、惠王(姬阆)襄王(姬郑)、顷王(姬壬臣)、匡王(姬班)、定王(姬瑜)、简王(姬夷)灵王(姬泄心)、景王(姬贵)、悼王(姬猛)、敬王(姬丐)元王(姬仁)贞定王(姬介)、哀王(姬去疾)、思王(姬叔)、考王(姬嵬)威烈王(姬午)安王(姬骄)、烈王(姬喜)、显王(姬扁)、慎靓王(姬定)赧王(姬延)秦[秦帝国(前221——前206)]周赧王59年乙巳(前256),秦灭周。

自次年(秦昭襄王52年丙午,前255)起至秦王政25年己卯(前222),史家以秦王纪年。

秦王政26年庚辰(前221)完成统一,称始皇帝。

昭襄王(嬴则,又名稷)、孝文王(嬴柱)、庄襄王(嬴子楚)、始皇帝(嬴政)二世皇帝(嬴胡亥)汉(前202——公元220)[西汉、东汉]西汉(前202——公元25)包括王莽(公元9——23)和更始帝(23——25)。

高帝(刘邦)、惠帝(刘盈)、高后(吕雉)文帝(刘恒)——后元景帝(刘启)——中元、后元武帝(刘彻)——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昭帝(刘弗陵)——始元、元凤、元平宣帝(刘询)——本始、地节、元康、神爵、五凤、甘露、黄龙元帝(刘示)——初元、永光、建昭、竟宁成帝(刘骜)——建始、河平、阳朔、鸿嘉、永始、元延、绥和哀帝(刘欣)——建平、元寿平帝(刘侃)——元始孺子婴(王莽摄政)——居摄、初始[新]王莽——始建国、天凤、地皇更始帝(刘玄)——更始东汉(25——220)光武帝(刘秀)——建武、建武中元明帝(刘庄)——永平章帝(刘怛)——建初、元和、章和和帝(刘肇)——永元、元兴殇帝(刘隆)——延平安帝(刘祜)——永初、元初、永宁、建光、延光顺帝(刘保)——永建、阳嘉、永和、汉安、建康冲帝(刘炳)——永嘉质帝(刘缵)——本初桓帝(刘志)——建和、和平、元嘉、永兴、永寿、延熹、永康灵帝(刘宏)——建宁、熹平、光和、中平献帝(刘协)——初平、兴平、建安、延康三国(220——280)[魏、蜀汉、吴]魏(220——265)文帝(曹丕)——黄初明帝(曹叡)——太和、青龙、景初齐王(曹芳)——正始、嘉平高贵乡公(曹髦)——正元、甘露勃帝[曹奂(陈留王)]——景元、咸熙蜀汉(221——263)昭烈帝(刘备)——章武后主(刘禅)——建兴、延熙、景耀、炎兴吴(222——280)大帝(孙权)——黄武、黄龙、嘉禾、赤乌、太元、神凤会稽王(孙亮)——建兴、五凤、太平、景帝(孙休)——永安乌程侯(孙皓)——元兴、甘露、宝鼎、建衡、凤凰、天册、天玺、天纪晋(265——420)[东晋、西晋]西晋(265-317)武帝(司马炎)——泰始、咸宁、太康、太熙惠帝(司马衷)——永熙、永平、元康、永康、永宁、太安、永安、建武、永安、永兴、光熙怀帝(司马炽)——永嘉愍帝(司马邺)——建兴东晋(317——420)元帝(司马睿)——建武、大兴、永昌明帝(司马绍)——永昌、太宁成帝(司马衍)——太宁、咸和、咸康康帝(司马岳)——建元穆帝(司马聃)——永和、升平哀帝(司马丕)——隆和、兴宁海西公(司马奕)——太和简文帝(司马昱)——咸安孝武帝(司马曜)——宁康、太元安帝(司马德宗)——隆安、元兴、义熙恭帝(司马德文)——元熙南北朝(420——589)南朝(宋、齐、梁、陈)宋(420——479)武帝(刘裕)——永初少帝(刘义符)——景平文帝(刘义隆)——元嘉孝武帝(刘骏)——孝建、大明前废帝(刘子业)——永光、景和明帝(刘彧)——泰始、泰豫后废帝[刘昱(苍梧王)]——元徽顺帝(刘淮)——升明齐(479——502)高帝(萧道成)——建元武帝(萧赜)——永明郁林王(萧昭业)——隆昌海陵王(萧昭文)——延兴明帝(萧鸾)——建武、永泰东昏侯(萧宝卷)——永元和帝(萧宝融)——中兴梁(502——557)武帝(萧衍)——天监、普通、大通、中大通、大同、中大同、太清简文帝(萧纲)——大宝元帝(萧绎)——承圣敬帝(萧方智)——绍泰、太平陈(557——589)武帝(陈霸先)——永定文帝(陈倩)——天嘉、天康废帝[陈伯宗(临海王)]——光大宣帝(陈顼)——太建后主(陈叔宝)——至德、祯明北朝(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北魏[拓跋氏,后改元氏](386——534)北魏建国于丙戌(386年)正月,初称代国,至同年四月始改国号为魏,439年灭北凉,统一北方。

中国历史年历表

中国历史年历表

中国历史年历表三皇五帝夏朝(约前2146-约前1675)商朝(约前1675-约前1029)西周(约前1029-前771)东周(前770-前256)-春秋(前770-前476)-战国(前472-前221)秦朝(前221-前207)西汉(前206-8)(新朝)(9-23)东汉(25-220)魏(220-265)-蜀(221-263)-吴(222-280)西晋(265-316)东晋(317-420)——五胡十六国(304-439)南北朝(386-556)隋(581-619)唐(618-907)五代十国(公元907-978)北宋(960-1127) 辽(916-1125) 西夏(1038-1227)南宋(1127-1279)金(1115-1234)元(1206-1368)明(1368-1644)清(1644-1911)三皇五帝中国最早的古史系统。

中国的古史传说中,到战国时期形成几种“五帝”说;战国末始有“三皇”一词,到汉代才形成几种置在五帝前的“三皇”说。

“皇”的原义是“大”和“美”,不作名词用。

战国末,因上帝的“帝”字被作为人主的称呼,遂用“皇”字来称上帝,如《楚辞》中的西皇、东皇、上皇等。

时又有天皇、地皇、泰皇之名,称为“三皇”。

在《周礼》、《吕氏春秋》与《庄子》中也始有指人主的“三皇五帝”,《管子》并对皇、帝、王、霸四者的不同意义作了解释,但都未实定其人名。

三皇五帝是中国在夏朝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帝王”。

现在看来,他们都是部落首领,由于实力强大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领导者。

秦始皇为表示其地位之崇高无比,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基本上,无论是按照神话传说,还是史书的记载,都认为三皇所处的年代早于五帝的年代。

但是不同史家对“三皇五帝”都有不同的定义。

三皇有五说,五帝也有五说。

夏朝,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

一般认为夏朝是一个部落联盟形式的国家,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将夏朝定性为一个奴隶制国家。

中国历代年历表

中国历代年历表

405-413
南朝

邺城 长子 益州 420-479

479-502
建康

502-557
建康

557-589
建康
南北朝 420-589
北朝 洛阳 东魏
北魏
386-534
河南洛阳
534-550

西魏
535-556
长安
甘肃酒泉 陕西靖边 辽宁朝阳 甘肃张掖 河北临漳 山西长子

太祖昭武 王李暠
世祖烈武 皇帝赫连 勃勃
查看 618-907
均 田 制 、租 庸 调 、贞 观 之 治 、武 则 天 建 周 、 唐高祖
开元盛世、安史之乱、黄巢起义
长安Biblioteka 五代十国 查看 907-960
“五 代 十 国 ”



北宋 宋朝
查看 960-1127
南宋 / 1127-1279
科举制度、租佃制、活字印刷、指南 赵匡胤 针及火药、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 高宗
历史 社会 朝代
地图 起止年代(年)
重要事件
创建人 都城
原始 黄帝 社会 尧舜禹
奴 夏朝
/ 约 170 万 -4000 年 前 史 前
查看 前 2100-1600
第一个国家 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黄帝 尧 |舜


阳城 阳翟
商朝 隶
西周
查看 前 1600-1100 / 前 1100-771
武丁中兴、文字接近成熟 国人暴动、共和行政
/ 1368-1644
内阁大学士、郑和七下西洋、土木之
南 京 →北
朱元璋
变、永乐大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朝代起讫年代都城今地开国皇帝/国君
三皇五氏
黄帝王朝约前2698—前220
5
有熊河南新郑
黄帝姬轩

夏朝约前2049-前1577

阳城,斟鄩
,帝丘,原
,老丘,西
河(平阳,
安邑,晋阳

...
大禹姒文

商朝约前1577-前1046

西亳,商,

...
成汤子天

西周前1046-前771镐京陕西西安周武王姬发
东周前770-前256(东
周国至前249)
洛邑河南洛阳
周平王姬
宜臼
秦朝前221-前206年咸阳陕西咸阳始皇帝嬴政
西汉前202-公元前8年长安陕西西安汉高帝刘邦
新朝9-23年常安 陕西西安新始祖王莽
东汉25-220年洛阳河南洛阳汉光武帝刘秀
魏220-265年洛阳河南洛阳魏文帝曹丕
蜀汉221-263年成都四川成都汉昭烈帝刘备
吴222-280年建业江苏南京吴大帝孙权
西晋265-316年洛阳河南洛阳晋武帝司
马炎
东晋317-420建康江苏南京晋元帝司马睿
 前赵(汉赵)304-318平阳山西临汾高祖光文皇帝刘渊
 319-329长安陕西西安
 成汉306-347成都四川成都太宗武皇帝李雄
 前凉314-363姑臧甘肃武威高祖明王张寔
 后赵319-351襄国河北邢台高祖明皇帝石勒
 前燕337-370龙城辽宁朝阳太祖文明皇帝慕容皝
 前秦351-394长安陕西西安高祖明皇帝苻健
 后秦384-417长安陕西西安太祖武昭皇帝姚苌
 后燕384-407中山河北定州世祖成武皇帝慕容垂
十六国西秦385-431苑川甘肃榆中
烈祖宣烈
王乞伏国

304-4 39后凉386-403略阳甘肃平凉
太祖懿武
皇帝吕光
 南凉397-414西平青海西宁烈祖武王拓跋乌孤
 南燕398-410广固山东益都世宗献武皇帝慕容德
 西凉407-421酒泉甘肃酒泉太祖昭武王李暠
 胡夏407-431统万城陕西靖边世祖烈武皇帝赫连勃勃
 北燕407-436和龙辽宁朝阳高句丽人高云
 北凉397-439张掖甘肃张掖太祖武宣王沮渠蒙逊
 *冉魏350-352邺城河北临漳汉人冉闵
 *西燕384-394长子山西长子鲜卑族慕容泓
 *西蜀(后蜀)405-413益州四川成都汉人谯纵
 南朝宋420-479建康江苏南京宋武帝刘裕
 齐479-502建康江苏南京齐高帝萧道成
 梁502-557建康江苏南京梁武帝萧衍
 陈557-589建康江苏南京陈武帝陈霸先
南北朝北朝北魏386-534平城山西大同
魏道武帝拓
跋珪
420-5
89
洛阳河南洛阳
 东魏534-550邺河北临漳魏孝静帝元善见
 西魏535-556长安陕西西安魏文帝元宝炬
 北齐550-577邺河北临漳齐文宣帝高洋
 北周557-581长安陕西西安周孝闵帝宇文觉
隋朝581-618大兴陕西西安隋文帝杨坚
唐朝618-907长安陕西西安

五代十国后梁907-923汴河南开封
梁太祖朱

后唐923-936洛阳河南洛阳唐庄宗李存勖
后晋936-947汴河南开封晋高祖石敬瑭
后汉947-950汴河南开封汉高祖刘暠
后周951-960汴河南开封周太祖郭威
前蜀891-925成都四川成都高祖王建
后蜀925-965成都四川成都高祖孟知祥
南吴892-937扬州江苏扬州太祖杨行密
南唐937-975金陵江苏南京烈祖李昪
吴越893-978杭州浙江杭州武肃王钱鏐
闽国893-945长乐福建福州太祖王审知
南楚896-951长沙湖南长沙武穆王马殷
南汉905-971兴王府广东广州高祖刘龑
南平907-963荆州湖北荆州武信王高季兴
北汉951-979太原山西太原世祖刘崇
宋北宋960-1127开封河南开封宋太祖赵匡胤
南宋1127-1279临安浙江临安宋高宗赵构
辽国907-1125皇都辽宁
阿保机
大理937-1254太和城云南大理太祖段思平
西夏1032-1227兴庆府宁夏银川景帝李元昊
金1115-1234会宁阿城(黑)金太祖阿骨打
中都北京
开封河南开封
元朝1206-1368大都北京元太祖铁木真
明朝1368-1644北京北京明太祖朱元璋
清朝1616-1911北京北京皇太极
中华
民国
1912-1949南京南京孙中山中华
人民
共和
国19
57年
月日
成立
首都
北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