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网络平台建设技术方案
企业网络建设方案

第1章计算机网络发展趋势当前,全球的电信网、因特网、企业网都正处在一个发展的的关键阶段。
人们面临网络建设方向的选择、QoS、安全性和可信任性、可运营性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下一代IP网概念的提出和第五代路由器产品的开发,都将非常有意义。
一、现状及发展:进入十字路口电信网发展进入十字路口:从目前电信网的发展看,第一,TDM技术已经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TDM设备虽然还在生产,但全世界的TDM研发已经全面停止了。
第二,由于ATM的许多标准并未得到验证,也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三,现在的IP网是基于传统的因特网理念,以用户自律为基础,自由发展,缺少管理,是一个非盈利的商业模型。
因此,传统的因特网不能成为未来电信网的发展方向.企业网建设进入十字路口:在企业网业务已经全面IP化之后,由于传统IP网的安全与服务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使目前的企业网建设中IP数据网、视频网、语音网分别建设,大大增加了建网与管理成本。
建设一个能承载综合业务、具有高服务质量保证并兼具可管理可控制可信任特点的IP网络成为迫切的需求.二、关键技术问题IP网的服务质量问题:随着网络设备技术上的快速发展、路由器性能的极大提高、以及DWDM的大量商用,传输成本大为降低。
而Internet上的业务发展相对较慢,从而使得网络处于相对轻载状态,可以在Internet上开展丰富的数据、语音、视频等综合业务,开展电话通信等等.然而目前面临如何调配这些丰富网络资源以满足不同业务对网络资源的需求,进而满足不同业务的不同服务。
三、质量要求的难题服务质量是从业务层面来衡量的。
要真正解决服务质量问题,不是只在网络层采取技术措施可以解决的,而是从应用层到网络层多层联合起来考虑才有望解决。
IP网是一个不面向连接的网,因而任何面向连接的技术措施,都是违背IP网的设计初衷的.要解决IP网业务的服务质量问题,最理想的方法是仍采用不面向连接的“分类服务”技术来解决,将IP网中的业务分为几类,对每一类业务分配合适的网络资源,以保证该类业务必需的服务质量。
产业研究院建设方案

产业研究院建设方案一、背景介绍如今,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升级和转型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战略。
产业研究院作为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的重要机构,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产业研究院的建设方案,为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提供支持。
二、目标与意义1. 目标产业研究院的主要目标是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研究和分析当前产业发展状况和趋势、推动战略合作和创新项目、培养高级人才、为企业提供服务等。
2. 意义产业研究院的建设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提升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院的支持和服务,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动态,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产业研究院的功能和组织结构1. 功能(1)产业分析与研究:深入研究和分析不同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潜在风险,为企业战略决策提供参考;(2)人才培养与咨询:通过开展培训和咨询服务,提升企业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3)技术创新与共享:积极开展技术研究和创新,促进产业技术的共享和交流;(4)政策支持与合作:了解和反馈政策动态,与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开展合作,共同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2. 组织结构(1)院长:负责研究院的整体工作,具备丰富的产业研究和管理经验;(2)研究团队:由一批高级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负责研究和分析不同产业的发展趋势;(3)培训与咨询部:负责开展培训和咨询服务,提供专业的培训和咨询解决方案;(4)技术创新中心:协助企业进行技术研究和创新,促进产业技术的共享和交流;(5)合作与合规部:负责与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开展合作,共同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四、建设方案1. 加强产业研究的力度(1)建立一支专业的研究团队,对不同产业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2)建立产业数据库,收集和整理有关产业的信息和数据,为产业研究和分析提供基础资料。
2. 提供全方位的培训和咨询服务(1)根据企业的需求,开展专业的培训课程,提升企业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2)针对企业的具体问题,提供一对一的咨询服务,为企业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
企业研究院建设方案

企业研究院建设方案企业研究院建设方案为贯彻落实市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深化创新驱动发展生态体系“四个一”建设,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构建“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由企业主导”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切实增强龙头骨干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推进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特制订XX市重点企业研究院建设方案。
一、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主攻方向(一)总体目标围绕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瞄准国内外先进技术,以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为导向,以掌控产业链技术优势为根本,在现代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和现代农业等领域,主动设计,组织实施一批关键技术攻关重大专项,重点突破一批关键技术瓶径,研发一批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高新技术产品,再造市场竞争新优势。
依托已有的企业研发(技术)中心,培育一批市重点企业研究院,充分发挥其集聚整合创新要素、组织开展科技创新、支撑企业持续发展、引领行业技术进步中的作用,着力构建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二)主要任务1.加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由企业为主导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在现代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和现代农业等领域,重点支持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及龙头骨干企业,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强科研条件和创新团队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深化产学研用合作,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建设一批省内领先、业内知名的市重点企业研究院,为企业的技术升级、产品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2.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攻关。
在现代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现代农业发展等领域,围绕关键、共性技术开展联合攻关,解决一批制约行业技术进步的共性技术,攻克一批引领产业技术前沿的核心技术,研发一批引领高端市场需求的高新技术产品,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提升主导产业科技创新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天津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方案

天津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方案1. 简介天津市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是为推动天津市产业发展而设立的科研机构。
研究院的主要目标是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开展产业研究和创新,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 目标- 支持企业技术创新:为企业提供咨询、培训和技术服务,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提高科技水平和竞争力。
- 开展产业研究:深入研究天津市重点产业领域,探索产业发展趋势和创新方向,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企业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
3. 业务范围研究院的业务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技术咨询和培训:向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和培训服务,帮助解决技术问题和提升技能水平。
- 科研项目开展:开展与天津市重点产业相关的科研项目,推进产业技术创新。
- 技术转移与推广:促进科技成果的转移与推广,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 产业政策研究:研究天津市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趋势,提供决策支持和政策建议。
4. 组织架构研究院由技术研究部、产业研究部、合作推广部和行政部组成,各部门合作协调,共同推动研究院的工作开展。
5. 资金支持研究院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科研项目经费和企业合作资金。
研究院将充分利用各方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6. 合作机会研究院欢迎与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共同推动产业技术发展和创新。
可以通过签订合作协议、申请科研项目、举办技术培训等方式进行合作。
以上为天津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方案的简要内容,具体细节将在实施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和细化。
欢迎各界关注和支持,共同助力天津市的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
科技服务行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科技服务行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方案第一章引言 (3)1.1 背景分析 (3)1.2 研究目的 (3)1.3 研究方法 (4)第二章科技服务行业现状分析 (4)2.1 行业发展概述 (4)2.2 存在问题分析 (5)2.3 发展趋势预测 (5)第三章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总体框架 (5)3.1 建设目标 (5)3.2 建设原则 (6)3.3 平台架构设计 (6)第四章技术支持体系建设 (7)4.1 技术研发支持 (7)4.2 技术转移与转化 (7)4.3 技术创新服务体系 (8)第五章数据资源整合与共享 (8)5.1 数据资源梳理 (8)5.2 数据资源整合 (8)5.2.1 数据资源整合原则 (8)5.2.2 数据资源整合方法 (9)5.3 数据资源共享机制 (9)5.3.1 数据资源共享原则 (9)5.3.2 数据资源共享方式 (9)5.3.3 数据资源共享保障措施 (10)第六章服务模式创新 (10)6.1 服务模式设计与优化 (10)6.1.1 确定服务定位 (10)6.1.2 创新服务模式 (10)6.1.3 优化服务流程 (10)6.2 服务流程优化 (11)6.2.1 明确服务流程目标 (11)6.2.2 分析现有服务流程 (11)6.2.3 设计优化方案 (11)6.3 服务质量评价 (11)6.3.1 制定评价标准 (11)6.3.2 设立评价机制 (11)6.3.3 实施评价与改进 (12)第七章人才队伍建设 (12)7.1 人才引进与培养 (12)7.1.1 人才引进策略 (12)7.1.2 人才培养机制 (12)7.2 人才激励机制 (12)7.2.1 薪酬激励 (12)7.2.2 职业发展激励 (13)7.2.3 情感关怀激励 (13)7.3 人才评价体系 (13)7.3.1 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 (13)7.3.2 完善人才评价流程 (13)第八章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 (13)8.1 政策法规制定 (13)8.1.1 制定原则 (13)8.1.2 制定内容 (14)8.1.3 制定流程 (14)8.2 标准体系构建 (14)8.2.1 构建原则 (14)8.2.2 构建内容 (14)8.2.3 构建流程 (15)8.3 政策法规执行与监督 (15)8.3.1 执行措施 (15)8.3.2 监督机制 (15)第九章项目管理与评估 (16)9.1 项目管理机制 (16)9.1.1 项目组织结构 (16)9.1.2 项目进度管理 (16)9.1.3 项目成本管理 (16)9.1.4 项目质量管理 (16)9.2 项目评估体系 (16)9.2.1 项目绩效评估 (16)9.2.2 项目效益评估 (16)9.2.3 项目风险评估 (17)9.3 项目风险控制 (17)9.3.1 风险识别 (17)9.3.2 风险防范 (17)9.3.3 风险应对 (17)第十章实施与推进策略 (17)10.1 实施步骤 (17)10.1.1 项目启动阶段:明确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目标、任务和预期成果,制定项目实施计划,确定项目组织架构,启动项目。
产业技术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筹建方案

产业技术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筹建方案目录前言 (3)一、建设背景 (3)二、依托单位、共建单位情况 (3)三、研究院组建流程和组建方构成 (3)(一)组建流程 (3)(二)组建方构成 (4)四、研究院任务、发展规划 (4)(一)任务 (4)(二)发展规划 (4)五、研究院建设内容 (5)六、技术团队及技术带头人 (5)(一)技术团队 (5)(二)技术带头人、学术带头人 (5)七、运行体制机制 (5)(一)研究院组织架构 (5)(二)运行机制 (6)八、资金投入 (6)(一)资金来源 (6)(二)资金使用计划 (6)(三)预期效益分析 (6)九、保障措施 (6)(一)组织保障 (6)(二)资金、土地、用房保障及政策支持 (6)(三)推进计划 (7)前言一、建设背景(立足所在区域和产业行业的实际需求,通过对国内外相关背景分析,阐述研究院建设的必要性)二、依托单位、共建单位情况1.依托单位情况。
例如(以企业为例):产业基础;行业地位;发展理念:战略目标、市场定位、企业文化等;企业规模:组织架构、主营业务及产品、市场占有率、近三年销售额、利润等;知识产权:专利名称、数量、类型、专利权人、法律状态等(可列表说明);研发情况:研发场所、研发团队、资金和设备,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合作、承担省级或国家级科研项目、科技成果;研发机构情况:如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企业技术中心等(可列表说明);其他情况。
2.共建单位情况(主要描述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企业研发团队、科技成果、项目等情况)三、研究院组建流程和组建方构成(一)组建流程(二)组建方构成XXX产业技术研究院以XX政府、XX公司、XXX大学、XXX 研究所为发起单位,XX公司为研究院法人依托单位,组建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实行资本化运作、市场化运行的聚焦XX产业创新发展的研究院。
四川科技厅关于印发四川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方案的通知

四川省科技厅关于印发《四川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方案》的通知川科财〔2013〕3号各市(州)科技局及有关单位:为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加快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技术创新体系,大幅度提升我省产业共性技术及关键技术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根据产业技术研究院有关建设要求,我厅拟定了《四川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现将方案印发你们,请参照执行。
附件:四川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方案附件四川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方案四川省科学技术厅二○一三年二月目录一、建设意义 (3)二、建设思路 (5)三、基本原则 (5)(一)明确定位、突出重点 (5)(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 (6)(三)协同创新、多方共赢 (6)(四)统筹兼顾、分步实施 (6)四、建设目标 (7)五、主要任务 (7)(一)主要支持方向 (8)(二)主要功能建设 (10)六、体制机制 (12)(一)组织管理模式 (13)(二)市场化运行机制 (13)(三)多元化投入机制 (14)(四)协同创新机制 (14)七、保障措施 (14)(一)加强组织领导 (14)(二)完善政策措施 (15)(三)创新投入方式 (15)(四)营造创新环境 (16)一、建设意义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明确指出: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提高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推动创新体系协调发展。
目前,我国技术创新体系还不够完善,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地位还未真正确立,产学研结合缺乏有效形式和途径,迫切需要构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新型技术创新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纵观国外,美、德、日等发达国家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先后设立了各具特色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大力促进本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
近年来,我国各地也涌现出一批以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江苏省(昆山)工业技术研究院等为代表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其发展势头迅猛、所有制形式多元化、运行机制独特、创新成就突出。
广州特种机电设备检测研究院2022年信息化项目建设方案

广州特种机电设备检测研究院2022年信息化项目建设方案编制服务需求书一、采购限额广州特种机电设备检测研究院2022年信息化项目建设方案编制服务总价格12.1万元整,包括2022年建设开发类项目方案编制和2022年运维服务类项目方案编制。
二、咨询设计单位资格1、符合《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供应商。
2、已在中国境内注册,在法律上、财务上独立,合法运作的独立法人,且经营范围必须满足本次公开选取范围;3、持有国家或省级工程咨询协会颁发的工程咨询单位资信证书(电子、信息工程)乙级或以上证书。
4、本项目工程设计服务不得转包、分包。
三、项目概况(一)2022年信息化运维服务内容进一步完善和提升系统运维的手段和内容,结合现有广州特种机电设备检测研究院IT运维服务体系,维护广州特种机电设备检测研究院办公及业务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情况、进行相关业务系统的软硬件更新、提高各系统的性能,确保系统在有效工作时间内正常运行,保证各系统数据的完整安全性,确保日常监控系统的稳定运行,完善广州特种机电设备检测研究院的信息化服务体系,提高广州特种机电设备检测研究院及信息化设备使用率,为广州特种机电设备检测研究院及的业务开展提供安全、及时以及高可用的运行保障。
本项目维护主要内容包括:8个业务系统维护,101台网络设备维护、20台信息安全设备、264套机房设备维护、1445套系统软件维护、362台打印机,168台笔记本,295台平板电脑,674台台式电脑和5台工作站及一体机维护,以保障日常业务运行。
(二)2022年信息化建设内容建设方案要在调研摸底的基础上,根据目前和未来三年内信息化发展的状况及对我单位信息化建设工作需求的理解,完成项目建设方案编制,明确信息现状、总体框架、建设方案、项目管理、投资概算等内容。
2022年信息化建设重点包括但不限于智慧电梯、监督抽查、检验检测、公众服务等。
四、公开选取范围及工作内容1、公开选取范围:《广州特种机电设备检测研究院2022年信息化项目建设方案编制服务》;2、工作内容:编制《广州特种机电设备检测研究院2022年信息化项目建设方案》,协助完成工程招标工作。
某市推进产业研究院建设实施方案

某市推进产业研究院建设实施方案1. 引言为进一步推动某市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提高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市政府决定积极推进产业研究院的建设。
产业研究院将承担产业技术创新、科研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等重要任务,进一步促进产业集聚和创新发展,以推动某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本实施方案旨在明确某市推进产业研究院建设的目标、任务、组织机构和实施步骤,提出相关政策措施,以确保产业研究院的顺利建设和运营。
2. 目标与任务2.1 目标某市产业研究院的建设目标如下:•提高某市产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向产业转化;•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支撑产业发展。
2.2 任务某市产业研究院的主要任务包括:•积极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推动科技成果向产业转化;•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工作,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支撑产业发展。
3. 组织机构3.1 领导机构某市产业研究院的领导机构包括:•院长:负责全面领导和管理研究院工作;•副院长:协助院长工作;•学术委员会:由相关专家学者组成,负责产业研究院学术评议和决策。
3.2 功能部门某市产业研究院的功能部门包括:•科研部:负责组织科研项目申报、管理及实施;•技术转移部:负责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和产业化推进;•人才培养部:负责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和科技人才引进;•行政部:负责研究院的行政管理和综合支持工作。
4. 实施步骤4.1 确定发展定位根据某市的产业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方向,确定产业研究院的发展定位和产业重点领域,明确研究方向和关键技术。
4.2 建设团队和引进人才成立某市产业研究院的建设团队,特别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加入,为研究院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同时,制定相关政策,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搭建人才队伍。
4.3 确定研究项目和任务根据某市的产业需求和发展方向,确定重点研究项目和任务,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和工作流程。
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规划

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规划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建设规划是公司发展的关键战略之一,它对于提高公司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规划的重要性,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具体的建设规划方案,希望能够激发读者对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的兴趣。
一、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规划的重要性产业技术研究院作为公司的核心研发机构,承担着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任务。
其建设规划对于提高公司的科研实力、加快技术成果转化、提升产品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建设规划,可以有针对性地规划研究方向、优化研发资源配置、改进研发管理模式,从而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
二、影响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规划的因素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规划的成功与否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公司战略定位、研发团队建设、研发设施投资等。
其中,公司战略定位的准确性是决定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规划的首要因素。
只有在明确了公司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之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规划研究院的建设方向和重点。
三、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规划方案为了更好地推动公司研发工作和产业发展,我们制定了以下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规划方案:1.明确定位:根据公司战略定位和市场需求,明确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定位和发展方向,确保研究院的建设规划与公司发展战略相一致。
2.构建研发团队:招聘高水平的研发人才,建立具有竞争力的研发团队,提升研发人员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3.优化研发资源配置:合理分配研发经费和设施投资,提高研发资源的利用效率,为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4.建立激励机制: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激发研发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创新活力,提高研发效率和成果转化率。
通过以上建设规划方案的实施,相信产业技术研究院将成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引擎,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和产业升级注入新的活力。
在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规划的过程中,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确保产业技术研究院能够顺利实施,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智慧网管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无所不能
实现1000+基础网管功能 平台功能的无限开发性
北京智和信通技术有限公司介绍
管控万物
实现对超过500+设备的全面管理 平台管控设备的无限拓展性
无处不在
实现全平台系统运行 平台应用于各行各业
部分成交客户清单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方十三省 中国联通北京公司
中国船舶重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北京公司 航天科工集团 江南计算机研究所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
Web端
Linux/Unix端
手机端
Windows端
Pad端
北京智和信通技术有限公司介绍
一键式自动发现
通过自动化发现设备并自动识别设备间的链路关系,自动生成拓扑图,简化用户操 作,提升管理效率。
北京智和信通技术有限公司介绍
可视化拓扑管理
通过图形化、具象化的拓扑形式展现设备间的联动关系与实时状态信息,极大的降 低了IT部门的维护难度,拖动式的布局形式使配置更加灵活。
网络设备
万物
工业设备
安全设备
智能设备
软件服务
智 能
化
管控万物
网
管
平
功能层
自动发现
拓扑管理
设备管理
设备资源管理
拓展功能
链路管理
台
告警管理
性能管理
事件管理
安全管理
配置管理
资产管理
统计报表
北京智和信通技术有限公司介绍
智和信通网管平台
平台理念
智和网管平台以“管控万物,无所不能,无处不在”为理念,追求实现网管平台的无限拓展开发。从用户角度出发, 实现产品的智能化、自动化操作,满足用户不断发展的设备管控,功能扩展以及开发集成的需求。
研究院实施方案

研究院实施方案
一、背景介绍。
研究院作为我公司的重要部门,承担着科研和技术创新的重要任务。
为了更好地推动研究院的发展,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和应用价值,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
二、目标设定。
1. 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攻关,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2. 加强与产业界的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
3. 提升研究院的整体实力和影响力,成为公司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撑。
三、实施措施。
1. 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引进高层次科研人才,提升团队整体实力;
2. 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支持重点研究项目和科研成果转化;
3. 搭建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加强与产业界的对接和合作;
4. 加强科研成果的宣传推广工作,提高科研成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5. 加强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提高科研成果的市场竞争力;
6. 加强科研成果的评价和奖励机制,激励科研人员积极投身科研工作。
四、实施效果评估。
1. 通过对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和应用效果进行评估,检验实施方案的有效性;
2. 通过对研究院整体实力和影响力的评估,检验实施方案的成效;
3. 不断总结经验,优化实施方案,确保实施效果的持续改进。
五、总结。
研究院实施方案的制定和落实,对于公司的科研和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将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不断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和应用价值,努力成为公司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撑,为公司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中国移动数据中心SDN网络架构及关键技术

收稿日期:2019-07-05中国移动数据中心SDN网络架构及关键技术The Network Architecture and Key T echnologies of China Mobile’s Datacenter Based on SDN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大规模数据中心的SDN 组网方案及其对应的网络架构和关键技术。
在该组网方案下,引入多POD 组网结构,每个POD 内部署独立的SDN 控制器及转发设备,通过统一的云管理平台集中管理多个POD 。
基于SDN 的大规模数据中心组网方案旨在打破传统云平台和SDN 控制器管理规模性能的限制,满足数十万台服务器的数据中心建设需求。
该方案已成为通信行业SDN 大规模网络的标杆方案,目前已在中国移动私有云数据中心规模商用。
软件定义网络;大规模数据中心;底层网络;路由规划A SDN-based networking solution with its network architecture and key technologies is proposed, which is suitable for large-scale datacenters. Such networking solution introduces a structure with multi-PODs, where the forwarding devices and SDN controllers are independently deployed in each POD. Furthermore, multiple PODs are managed by a unifi ed cloud management platform in the centralized way. The SDN-based large-scale datacenter networking solution aims to break the limitation of the management scale performance of traditional cloud platform and SDN controller, and satisfy the needs of datacenter with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servers. This networking solution has become the benchmarking of SDN large-scale network in communication industries. It has been commercialized in the China Mobile’s private cloud datacenter.SDN; large-scale datacenter; underlay network; route planning(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北京 100053)(China 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Beijing 100053, China)【摘 要】【关键词】王瑞雪,熊学涛,翁思俊WANG Ruixue, XIONG Xuetao, WENG Sijun[Abstract][Key words]1 引言为满足通信4.0时代敏捷化、开放化、软件化和虚拟化的网络需求,中国移动提出以NovoNet 为愿景的下一代网络构想,旨在通过网络革新构建一张资源可doi:10.3969/j.issn.1006-1010.2019.07.002 中图分类号:TP915.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010(2019)07-0007-06引用格式:王瑞雪,熊学涛,翁思俊. 中国移动数据中心SDN网络架构及关键技术[J]. 移动通信, 2019,43(7): 7-12.全局调度、能力可全面开放、容量可弹性伸缩、架构可灵活调整的新一代网络架构[1-4],以适应中国移动数字化服务转型发展需要,为“互联网”+发展奠定良好的网络基础。
某市智能制造研究院创建方案

某市智能制造研究院建设方案2024年4月某市智能制造研究院组建方案一、总体思路按照“政府引导、(研究院)自主经营、(企业间)协同发展”的原则,集聚创新人才,引进和研发先进适用技术,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在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促进“新材料+智能制造系统(装备)生产企业快速发展”,打造“新材料+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以市场导向为动力,以“政产学研合作、全球资源汇集、创新基地打造、开放平台搭建”为主要手段,通过5年努力,将研究院建设成为集协同创新、产业服务、基础研究、人才引进于一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全面开放的创新基地和科技服务平台。
二、建院原则坚持系统推进原则。
以研究院为推进某市新材料+智能制造专项的总体单位,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分步推进、评价认证,总体组织相关企业、院校、研究机构,协同创新,系统推进。
坚持技术至高原则。
密切跟踪国际新材料+智能制造先进技术,着力整合全球资源,为全市乃至全省制造企业提供共性关键技术,引进、培养人才和核心团队服务,实现技术引领。
坚持改革创新原则。
建立技术创新机制,形成企业与研究院所在基于市场驱动下的合作共建新型产业技术研发组织。
建设期(5年)以政府投入为主、研究院自筹为辅;后期将逐步增强研究院的造血功能,逐步实现以技术转移、纵横向科研项目互动、产业化后的回馈及科技服务创收,实现自主经营、自主发展的运行目标。
坚持全面开放原则。
创新对外开放合作机制,发挥国际技术合作机构及高校资源优势,广泛集聚创新资源要素。
建设成为全面开放的创新基地和服务平台。
三、研究院定位某市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研究院”)围绕新材料(包括精品钢材及深加工)、智能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制造、食品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优势产业集群,以“服务区域经济,服务本土企业,服务技术创新,服务人才培育”为宗旨,联合清华创新资源,建设智能制造协同创新平台、成果培育与转化平台、高端人才及技能人才培养引进平台、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新型产业研究院,成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引擎、具有较大国际影响的智能制造成果转化基地和产业孵化基地。
三网融合IPTV网络视频平台建设方案v 2.0

Portal
SS
SN-T SN-
SN-T SN-
每个域由Portal、SS服 务器、超级节点SN-C、 CS缓冲服务器、终端 节点构成。 终端间采用P2P方式共 享流媒体资源
Domain 3
Domain 2
IPTV平台 扩展合作伙伴 平台-扩展合作伙伴 平台
扩展合作伙伴
互联网电视平台, CNTV (互联网电视平台 三网融合平台 互联网电视平台 三网融合平台) 平台) 中影 (家庭院线 高清 家庭院线 高清IPTV平台 平台
直播和点播使用同一 个架构
Domain 0 Domain 1 Portal UE SS SN-C SNUE UE UE UE UE SN-C SNUE UE SS
域0为特殊全局域,域 0的SS可向其它域的 CS预分发内容。其它 域依靠CS拉内容
Portal
每个域独立管理,独 立运营,用户可以上 传内容
传统IPTV = IPTV 服务器 + RTSP传输 + IPTV 机顶盒 液晶电视 原力IPTV = 优化的UDP传输 + P2P客户端 + IPTV 机顶盒 液晶电视
应用案例: 中央六台电 影频道IPTV 平台 业务范围: IPTV 三屏流媒体
原力科技携手CCTV6, 原力科技携手CCTV6,共同打造全国最权威的网络影视点播及三屏平 CCTV6 ——电影网 电影网。 台——电影网。 系统目前每天用户量在100万以上,通过原力P2P点播系统扩展,仅使 系统目前每天用户量在100万以上,通过原力P2P点播系统扩展, 100万以上 P2P点播系统扩展 3G带宽 25台流媒体服务器 使所有用户观看流畅、清晰。 带宽, 台流媒体服务器, 用3G带宽,25台流媒体服务器,使所有用户观看流畅、清晰。 相比电影网原有点播技术,通过原力P2P点播系统的技术升级, 相比电影网原有点播技术,通过原力P2P点播系统的技术升级,已经节 P2P点播系统的技术升级 3G左右的带宽 35台服务器资源投入 节省资金万人民币 省3G左右的带宽,35台服务器资源投入,节省资金约970万人民币。
唐山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方案

唐山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方案(参考提纲)一、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意义和必要性(一)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意义(二)市内外相关产业的发展现状(三)我市相关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四)各级政府支持引导相关产业的政策措施(五)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必要性二、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发展目标(一)建设宗旨(关于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性质、功能定位等)(二)发展愿景(定性描述)(三)未来五年发展目标(定量描述)(四)一个年度周期内具体发展指标三、机构设置及职责(包括人员组成及来源)(一)管理决策机构及职责(二)咨询指导机构及职责(三)执行协调机构及职责(四)研发转化机构及职责(五)开放服务机构及职责四、运行机制(一)管理决策机制(二)监督协调机制(三)开放服务机制五、组织管理(一)项目管理1.项目布局(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技术开发、应用示范等)2.项目选择3.项目绩效管理…………(二)经费管理1.经费筹集计划2.经费使用计划…………(三)人力资源管理1.人力资源计划2.人才激励3.人才培养4.人才流动…………(四)仪器设备管理1.仪器设备资源计划2.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六、知识产权管理(一)回报制度(优先对理事单位、成员单位的知识产权转让等方面的规定)(二)对外转让(三)权益分配…………七、其它事项八、产业技术研究院依托单位简介九、产业技术研究院参与单位简介唐山市××产业技术研究院科技发展规划(参考提纲)一、形势与需求(一)本行业领域最新技术进展与发展趋势(二)本行业领域重点技术创新需求(三)我市本行业领域科技进步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二、思路与目标(一)总体思路(二)总体目标(未来5年)三、重点任务(一)科技成果产业化(二)关键技术研发(三)重点基础研究(四)工程设计…………四、保障措施(一)经费投入(二)研发人才队伍建设(三)科技条件资源建设(四)组织管理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院网络平台建设
技术方案
目 录
一、概述 ........................................................ 1
二、研究院网络建设方案 .......................................... 1
2.1研究院的网络层次化设计 .................................. 1
2.2研究院内网建设总体拓扑 .................................. 2
2.3研究院内网建设具体方案 .................................. 3
2.3.1核心层设计 ....................................... 3
2.3.2汇聚层设计 ....................................... 4
2.3.3接入层设计 ....................................... 5
2.3.4高可靠性设计 ..................................... 5
2.3.5统一管理设计 ..................................... 5
三、网络关键技术详解 ............................................ 6
3.1新一代高性能交换技术(CLOS架构) ........................ 6
3.2融合业务插卡优势 ........................................ 9
3.3 智能弹性架构技术 ..................................... 11
四.网络部署 ................................................... 17
4.1 IP地址规划 ............................................ 17
4.2 VLAN设计 .............................................. 19
4.3 QOS部署 ............................................... 19
4.4 网络管理部署 ........................................... 24
4.4.1智能网络管理平台建议要求 ........................ 24
4.4.2基础网络管理 .................................... 25
4.4.3业务健康分析管理 ................................ 29
4.4.4服务器应用管理 .................................. 36
五. H3C总体介绍 .............................................. 39
5.1 H3C公司总体描述 ....................................... 39
5.2 H3C培训体系 ........................................... 41
一、概述
局域网建设原则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局域网技术也在日益成熟,局域网的建设一般要考虑到如下几
点。
1)高可靠性--网络系统的稳定可靠是应用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保证,在网络设计中选
用高可靠性网络产品,合理设计网络架构,制订可靠的网络备份策略,保证网络具有故障
自愈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支持各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
2)技术先进性和实用性--保证满足应用系统业务的同时,又要体现出网络系统的先进
性。在网络设计中要把先进的技术与现有的成熟技术和标准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到网络目
前的现状以及未来技术和业务发展趋势。
3)高性能—网络性能是整个网络良好运行的基础,设计中必须保障网络及设备的高吞
吐能力,保证各种信息(数据、语音、图像)的高质量传输,才能使网络不成为一眼业务
开展的瓶颈。
4)标准开放性--支持国际上通用标准的网络协议(如IP)、国际标准的大型的动态
路由协议等开放协议,有利于以保证与其它网络(如公共数据网、金融网络、外联机构其它
网络)之间的平滑连接互通,以及将来网络的扩展。
5)灵活性及可扩展性--根据未来业务的增长和变化,网络可以平滑地扩充和升级,减
少最大程度的减少对网络架构和现有设备的调整。
6)可管理性--对网络实行集中监测、分权管理,并统一分配带宽资源。选用先进的网
络管理平台,具有对设备、端口等的管理、流量统计分析功能以及可提供故障自动报警。
7)安全性--制订统一的骨干网安全策略,整体考虑网络平台的安全性。
二、研究院网络建设方案
2.1研究院的网络层次化设计
本次网络设计的结构是层次化的,正确理解网络层次的划分和每个层次的主要作用,有
助于我们合理选择网络拓扑和网络技术。大型网络从理论上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即核心层
(Core Layer)、汇聚层(Distribution Layer)和接入层(Access Layer)。
➢ 核心层主要承担高速数据交换的任务,同时要为各汇聚节点提供最佳传输通道。
➢ 汇聚层的主要任务是把大量来自接入层的访问路径进行汇聚和集中,承担路由聚合和访
问控制的任务。这就要求汇聚层设备必须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必须使用模块化的体系
结构,可通过增加板卡提高端口密度,以便汇接更多的接入层设备。
➢ 接入层的主要任务是完成用户的接入,它直接和用户连接,可能遭受ARP风暴、MAC扫
描、ICMP风暴、带宽攻击等等攻击方式,对安全性的要求很高,另一方面必须支持灵活
的用户管理手段。
根据此次网络的建设规模,建议此次网络建设主干(核心层与汇聚层之间)网络技术采
用万兆以太网技术,并且对于数据量大的主干链路可采用多10GE捆绑方式增加带宽,核心
交换机支持高密度万兆以太网端口接入能力,以便在今后平滑扩容。
随着千兆到桌面的日益普及,万兆以太网技术将会在汇聚层和骨干层得到广泛的应用。
就目前网络现状而言,万兆以太网将首先应用在以下几个地方:园区网将是万兆以太网的重
要应用场合。利用10GE的高速链路构建园区网的骨干链路以及各个分园区和本部之间的连
接,实现端到端的以太网访问,提高了传输的效率,有效地保证了视频会议、多媒体等业务
的开展。
2.2研究院内网建设总体拓扑
研究院是南瑞集团从事研发工作人员所在,办公人数较多、位置重要。本次网络设计
充分考虑工程全面覆盖、管理便捷以及办公人员的安全接入。组网拓扑如下:
图1研究院内网建设总体拓扑
本次方案采用1台S10506作为网络的核心,3台S5560-54C-EI作为汇聚层的汇聚交换
机,对网络中的各种流量进行策略控制,6台S5130-28S-EI对各接入点的千兆接入。
在网络管理方面,部署一套IMC 智能网管中心,实现对有线网络的设备、业务、用户一
体化的网管。
2.3研究院内网建设具体方案
2.3.1核心层设计
核心层的功能主要是实现骨干网络之间的优化传输,核心层设计任务的重点
通常是冗余能力、可靠性和高速的传输。网络的控制功能、网络的各种应用应尽
量少在核心层上实施。核心层一直被认为是整个网络的核心,因此对核心层的设
计以及网络设备的要求十分严格。
H3C S10500系列交换机产品是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H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