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学农学院《禽病学》课件病毒病第三节IB

合集下载

聊城大学农学院禽病学课件之球虫病[可修改版ppt]

聊城大学农学院禽病学课件之球虫病[可修改版ppt]

一种复杂的疫病
外部因素:
饲料;环境和管理;应激因素
鸡体因素:
遗传性状;日龄;营养状况;病原体或疾 病的相互作用;免疫状况
球虫对鸡的影响
1.影响鸡的增重 2.营养因素: 采食、消化、吸收和代谢 3.对饮水的影响 4.对血容积的影响 5.对色素的影响 6.对产蛋的影响 7.继发其它细菌的感染
基本特点
第一节 鸡球虫病 (Coccidiosis in Chicken)
概述 一、病原 二、发育史 三、流行病学 四、免疫学 五、临床症状 六、病理变化 七、防治
概述
球虫病是鸡常见且危害十分严重的寄生虫病; 经济意义:损失是惊人的(每年:美国20亿$,中国 35亿人民币,广东3亿人民币) 。 特点:雏鸡(15~50日龄)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均较高。 病愈的雏鸡生长受阻,增重缓慢;成年鸡多为带虫 者,但增重和产蛋能力降低。
小肠壁增厚,肠黏膜有红白相间的出 血点和坏死点
小肠壁增厚,肠黏膜有红白相间的出 血点和坏死点
剖检病检查小肠的4个 病变部位
U--堆型艾美球虫的 病变部位
M--毒害和巨型艾美 球虫的病变部位
L--布氏艾美球虫得 病变部位
C--柔嫩艾美球虫的 病变部位
柔嫩艾美球虫的感染部位和病变
第二代裂殖体引起的病变 病变
不同种的球虫,在鸡 肠道内寄生部位不一样, 其致病力也不相同。
一、病原体
柔嫩艾美球虫:寄生于盲肠,致病力最强; 毒害艾美球虫:寄生于小肠中1/3段,致病力 强; 巨型艾美球虫:寄生于小肠,以中段为主,有 一定的致病作用;
堆型艾美球虫:寄生于十二指肠及小肠前段,有 一定的致病作用,严重感染时引起肠壁增厚和肠 道出血等病变; 和缓艾美球虫、哈氏艾美球虫:寄生在小肠前段, 致病力较低,可能引起肠粘膜的卡他性炎症; 早熟艾美球虫:寄生在小肠前1/3段,致病力低, 一般无肉眼可见的病变。

《禽病学》课件之病毒病小鹅瘟44页PPT

《禽病学》课件之病毒病小鹅瘟44页PPT
《禽病学》课件之病毒病小鹅瘟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

聊城大学农学院《禽病学》课件病毒病第一节ND

聊城大学农学院《禽病学》课件病毒病第一节ND

3.病毒的理化特性
①NDV在室温条件下可存活1周左右,4℃可存活1年,-20℃
可存活10年以上。 ②一般消毒药均有杀灭作用。常用的如NaOH、苯酚、福尔马
林、二氯异氰尿酸钠、漂白粉等在推荐浓度下5~15min可灭 活病毒; ③对热敏感:55℃经45min,60℃经30min,阳光直射30min可 杀灭。 ④对乙醚、氯仿等脂溶剂敏感。 ⑤它对PH稳定,PH3-10不被破坏。
2.非典型ND(相当于慢性型)
具备一定免疫水平的鸡群受强毒攻击而发生的 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病情比较缓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不高; 临床表现以呼吸道症状为主,张口呼吸,有 “呼噜”声,咳嗽,口流粘液,排黄绿色稀粪, 继而出现歪头,扭脖或呈仰面观星状等神经症状; 产蛋鸡产蛋量突然下降5%~12%,高的达50% 以上,并出现畸形蛋、软壳蛋和糙皮蛋。种蛋受精 率和孵化率下降。
1个最小致死量接种于10日龄鸡胚, 引起鸡胚死亡平均时间(小时 MDT)
90~150 48~90 40~60
病毒对红细胞凝集解脱的时间

红细胞凝集素的耐热时间 (56℃,分钟)
5


5 15~20
▲ “观察8天,累计结果,死亡者记为2,有症状者记为1, 健康者记为0,累记数字除以试验雏鸡数。
按毒力大小不同,可分为:
临床症状
潜伏期2~18天,自然感染多为4~5天 ①最急性型: ②急性型: ③亚急性或慢性:
①最急性型
头夜不异常, 凌晨已死亡,不 见特征症状。多 见于流行初期或 雏鸡。
体温升高达44℃,昏睡, 鸡冠、肉髯发绀,
②急性 型
呼吸紊乱,咳嗽、罗音、喘气、呼吸困难,
嗉囊、口积液,从口腔内流出灰黄色恶臭粘液。

聊城大学农学院《禽病学》课件--病毒病之ILT

聊城大学农学院《禽病学》课件--病毒病之ILT

若喉头被血液或纤维蛋白凝块堵塞,病鸡会窒息死亡,死亡鸡的鸡冠及肉
髯呈暗紫色,死亡鸡体况较好,死亡时多呈仰卧姿势。 病程大约15天左右,最急性病例24h死亡,多数5 ~ 10天或更长,发病
后10天死亡开始减少,存活鸡8 ~ 10天恢复,但有的仍带毒。
呼吸困难, 表现为头 颈伸直, 张口呼吸, 常发出啰 音
传 染 性 喉 气 管 炎

概述
病原学 流行病学 临床症状 病理变化 诊 断 防治
概 述
传染性喉气管炎是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上呼 吸道传染病。主要危害育成鸡和产蛋鸡;临床特征 是呼吸困难、喘气、咳嗽,咳出有血样渗出物,喉 部气管粘膜水肿、出血、糜烂,传播迅速,死亡率 较高。 1925年首先由Mar等人报导,当时称为: “气 管—喉头炎”,1931年由美国兽医协会禽病委员会 定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有本病发生,近年来, 我国也证 眶下窦肿胀
病鸡流泪,结膜潮红
病理变化
急性型:喉头、气管有粘液性炎至粘膜变性坏死。
喉和气管粘膜充血、出血;气管内有组织脱屑、伪 膜、干酪样物及血块。(见图)
温和型:轻症病例,只见眼睑及眶下窦肿胀和充血。
鼻咽部有多量黄白色血性分泌物
喉头常被黄色干酪样栓子堵塞
病鸡喉头及气管黏膜肿胀、充血、
小 结

1.ILT的流行病学


2. ILT的临床症状(重点)
3. ILT的病理变化(重点) 4. ILT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难点)
复习思考题

1.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间如何相互鉴别?
病鸡张口伸颈呼吸
病鸡张口伸颈呼吸
病鸡咳出血痰
病鸡剧烈甩头或呈痉挛性咳嗽,常咳出 血性分泌物,多因窒息死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阶段:病鸡表面康复,呼吸道症状消失,鸡群 没有可见的异常表现。 第3阶段:受感染鸡群突然发病,并于2~3d内逐 渐加剧。病鸡挤堆、厌食,排白色稀便,粪便中 几乎全是尿酸盐。
(三)腺胃型IB
①主要发生于20~80日龄,病程10~25d,发病率80 %以上,死亡率50%以上。
②发病初期生长缓慢,精神不振,重者沉郁,拉黄 色或绿色稀粪,有呼吸道症状,随病程发展,病 情加剧,中后期饮食明显减少,高度沉郁、消瘦, 最后衰竭死亡。出现死亡时呼吸道症状变的相对 较轻。随日龄增长,其易感性和死亡率均呈下降 趋势。

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 一个代表种。圆形,病毒表 面有特征性的杆状突起物, 直径80-120nm,有囊膜,单 股RNA。 IBV本身不能凝集鸡的红细胞, 但经1%的胰脂酶或磷脂酶 C在37℃下处理3h,可具有 血凝活性。 病毒主要存在病鸡呼吸道的 渗出液中。
病 原:IBV

对一般消毒剂抵抗力弱。


治疗
目前对本病尚无特效疗法,用广谱抗菌药物如严
迪、泰乐菌素、氧氟沙星等防止细菌继发感染,用
止咳平喘的中药缓解症状,对肾型传支还可用肾肿
解毒药等帮助尿酸盐排出,临床应用证明,有些中 药(肾病宁)也有一定的疗效。
小 结

1.IB的流行病学 2. IB的临床症状(重点)


3. IB的病理变化(重点)
感染生殖道传支后,冠比正常鸡更红
(五)肠型IB 病鸡表现为脱水、剧烈水泻,还可出现 呼吸道症状; 对产蛋鸡致病力因毒株而异,可以是仅
见蛋壳颜色变化而无产蛋下降,也可以是
产蛋量下降至10%~50%。
(六)IBV变异株型
该病的病原为典型的冠状病毒,接种
9~11胚龄SPF鸡胚后,引起鸡胚发育停滞, 卷缩成球状,属于一种新的血清型,命名 为4/91或793/B。
症状表现:

鸡只感染4/91毒株后出现精神沉郁、闭眼嗜睡,腹 泻,鸡冠发绀,眼睑和下颌肿胀。 有时见咳嗽、打喷嚏,气管啰音,呼吸困难等症状。 产蛋鸡出现症状后,很快引起产蛋下降,降幅达 35%,同时蛋品质降低,蛋壳颜色变浅,薄壳蛋、 无壳蛋、小蛋增多。3~4周后产蛋量可逐渐回升, 但不能恢复到发病前的水平。 可致肉鸡、特别是6周龄以上的育成鸡后期死亡。
肾型传支:肾
脏有大量尿酸
盐沉积、苍白、
肿胀
肾脏肿大、尿酸盐沉积
腺 胃 型 传 支
病鸡腺胃肿胀,胃壁增厚,左边为正常对照
腺胃肿大,呈球形,腺胃与肌胃交界处膨大
感染生殖传支后,有正常卵泡发育,但输卵管很细

输卵管发育受阻,变细、变短或成囊状。 产蛋鸡卵泡变形,甚至破裂
卵 巢 、 输 卵 管 萎 缩
临床症状 潜伏期1-7d,平均3d。由于病毒的血清型不 同,鸡感染后出现不同的症状。

(一)呼吸型IB


(二)肾型IB
(三)腺胃型IB
(四)生殖道型IB
(五)肠型IB
(六)IBV变异株型
(一)呼吸型IB

1.雏鸡,咳嗽、喷嚏、气管啰音、喘息、流鼻
涕、个别鸡窦肿胀,流泪,病雏怕冷,互相拥挤
诊 断

根据雏鸡或幼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感染和高病死率 及母鸡产蛋量显著降低和产畸形蛋史,可作出推测诊断,确 诊需进行以下试验: 1.病毒分离:肺、支气管、气管是分离IBV的适宜材料, 多采取数只,制成悬浮液,加双抗过夜。


(1)接种鸡胚:典型侏儒胚。
(2)接种易感动物:接种7-10日龄内雏鸡,18-36小时可出 现气管罗音,后开始死亡。 (3)气管环培养:利用18~20 胚龄鸡胚, 取1 mm 厚气管环 做旋转培养, 37℃ 24h, 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纤毛摆动十分 活跃, 攻毒培养2 d 后, 气管环上皮细胞脱落, 纤毛摆动停止, 4~5 d 达最高峰, 可维持1 周时间。
③往往发生于秋冬季节,多继发于鸡痘,且蛋鸡发 病率在临床上略高于肉仔鸡。
(四)生殖道型IB
发生于产蛋鸡群,初期以呼吸道有“呼噜”
声为主,可持续5~7天,混合感染时出现咳
嗽及甩鼻音。
同时出现采食量下降,排稀软或水样粪便.
产蛋下降,康复后也不能恢复正常产蛋水
平,同时蛋品质下降,蛋壳薄变粗糙,出现小
型蛋、软壳蛋、畸形蛋及蛋壳褪色等。



2.血清学试验:
已报道用得较多的有①琼脂扩散法。 ②病毒中和试验:应用已知病毒检查待检血清中的特异 性抗体,分别采病初和2~3周的双份血清,如第二次血样 的中和抗体滴度高于血样4倍以上,可作出诊断。 ③对流免疫电泳 ④间接血凝 ⑤补反 ⑥荧光Ab ⑦酶标。

防治措施
肾病变型(1962年发现)肾肿大,有尿酸盐沉积。
历史与分 布
1930年春在美国北达科他州首先发现; 1931年正式报道; 1936年确定了病原; 1937年首次利用鸡胚培养该病毒; 1956年证明IB的病原不是一个血清型; 1962年发现了肾病变型; 1972年广东首先报道了IB的存在,现已蔓延全国。
在一起,死亡率达30~50%。

2.中雏(生长鸡):突出症状是啰音,伴有一 定程度的咳嗽和喘息,一般只有抓鸡贴耳听或夜 深人静时才听得到“丝伊丝伊”声,这种年龄死 亡率明显下降,可能会出现增重减慢或减重现象, 这对饲养肉用鸡者威协很大。
病 鸡 精 神 沉 郁 , 呼 吸 困 难
病 鸡 精 神 沉 郁 , 呼 吸 困 难
冠状病毒
在感染了的鸡胚尿囊 液中见到IBV粒子, 在粒子周围看到大而 稀疏的纤突结构(箭 头),负染色。
直径约110-158纳米的 病毒粒子,表面可见 病毒纤突(箭头), 144000×,负染。
血清型

有30多个,如M41、T株等。有的引起呼吸道病,
有的引起肾病综合症。

不同血清型的病毒攻毒没有或仅有部分交互免疫力。
降低饲养密度,加强通风,减少各种应激,严格
卫生消毒措施。 适时接种疫苗。 IBV毒株变异性大,血清型多,采 用当地分离毒株制灭活苗效果好些。 肾型传支可用含有T株的弱毒疫苗或灭活苗进行免
疫。
腺胃型传支用灭活苗接种,有较好预防效果。



目前,国内外在预防IB的M型,多采用H120和H52。 H120:毒力较低,免疫原性较差,适用于雏鸡初 次免疫。 H52:毒力较高,免疫原性较强,适用于3周龄以上 的鸡初次免疫和加强免疫。 接种:雏鸡及早以H120疫苗,接种(1~3日龄), 25~30日龄再以H52进行第二次免疫接种,免疫期 达4~6月。 关于IBV与NDV联苗问题:单独用有干扰作用;但效 果要好。
鸡传染性支气炎(IB)


概述
病原 流行病学 临床症状 病理变化


诊 断
防治措施
概 述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
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疾病。
其特征是气管发生啰音、咳嗽和打喷嚏。
在雏鸡主要表现呼吸困难,咳嗽,流涕,有较
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产蛋鸡产蛋减少和质量变劣。
2周龄雏鸡自然感染后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精神 沉郁、闭眼缩颈、怕冷;往往24小时后死亡。
病鸡精神沉郁、羽毛松乱
3.成年产蛋鸡
产蛋量低,有时达50%以上, 不可孵化数增加,孵化率下降 7%,较少死亡。产软壳蛋,畸 形和粗壳蛋,蛋的质量下降,蛋 白稀薄如水样,蛋黄和蛋白分离, 蛋白粘在壳膜表面。
母鸡产蛋率急剧下降,降幅达30~50%, 恢复期出现畸形蛋。
肾 型 传 支

主要见于10~50日龄的仔
鸡,突然发病,迅速传播,
公鸡发病率往往高于母
鸡,特征性症状是粪便中
白色尿酸盐成分增加,病
死率为5~30%。
分三阶段
第1阶段:病鸡表现轻微呼吸道症状,感染后1~2d 开始气管发出啰音,打喷嚏及咳嗽,并持续1~4d, 这些呼吸道症状一般很轻微,有时只有在晚上安 静的时候才听得比较清楚,常被忽视。
我国目前发生的主要是属于M型,且用M型弱毒疫
苗免疫鸡后,获得了很好的免疫效果。
病毒能在10~11胚龄的鸡胚中生长,自然病例 病毒初次接种鸡胚,90%鸡胚能存活,少数生长迟 缓(表现是发育受阻,胚体缩成小丸形,羊膜增厚, 紧贴胚体,卵黄囊缩小,尿囊液增多等)。
侏儒胚流 行 病 学 Nhomakorabea易感群体:仅发生于鸡;各种年龄均可发病,但 雏鸡(40d内)最为严重,病死率5-30%; 传染源:为病鸡和康复后的带毒鸡(能带毒3040天)。 传播途径:主要经呼吸道传染。也可经消化道传 播。



本病无季节性,传播迅速。其发生和应激因素有 密切关系;而病死率与并发感染有关。
发病特征
①在鸡群中传播速度快(2周内可波及全场); ②潜伏期短(平均3天); ③病鸡带毒时间长,康复后49天仍排毒,在34天内 具有传染性; ④ 发病率 高,死 亡率不 高(雏 鸡5%, 成鸡 1.2~ 1.4%)。
4. IB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难点)
复习思考题

1.可引起肾脏病变的疾病有哪些?



呼吸型IB主要病变是气管、 支气管、鼻道、和窦内有
病 理 变 化
浆液性、卡他性或干酪样
的渗出物。产蛋鸡的腹腔 内可见到液状卵黄物质。 两周龄的雏鸡感染后,有 的输卵管受到永久性损害, 以至成熟期不能正常产蛋。
气管黏膜充血、出血
小鸡发生呼吸型IB,输卵管造成永久性损伤, 有水泡样囊肿,不能产蛋或低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