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法--课堂观察案例[调研知识]

合集下载

观察法的案例分析

观察法的案例分析

观察法的案例分析最近几年,教学研究已不再在空洞的教学理论上进行研究,而是向学校回归,向教师回归,向课堂教学实践回归。

越来越多的研究理论的工作者和教育实践者认为“学校应该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摇篮”,学校应该成为理论研究的基地。

而最容易付之实践的教学方法,是观察的实践与研究。

教师的观察是根据课题的需要而进行的观察,为解决某个问题而主动进行的观察,并在教学实践中得到直接的经验和事实素材。

教师有了这些观察的对象后,就要进一步深刻分析、归纳总结、探寻规律,深入研究,并运用科学的方法,改变教学策略,进一步进行教学实践,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成佳肴是三年级(2)班的一名很可爱的小女孩,但她给所有老师留下的印象也就只有可爱而已,因为她学习起来反应很慢,让人感觉很着急,成绩上也不怎么样出色。

刚带上她数学时,的确让我感觉挺头疼的,可后来我发现她的父母非常重视她的学习,和老师配合的也很好,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相当大的,所以我相信成佳肴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有朝一日肯定会很出色,只是需要足够的时间。

于是我决定先从各方面去了解观察下成佳肴,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观察,我发现她是一个急性子的女孩,就是在学习上反应比较慢,可是她并不是不会的慢,只要慢慢来她能做到很高的准确率。

根据她这一点每次做练习或考试前,我都会单独提醒一下她“不要着急,慢慢来,你并不是不会”。

渐渐的我发现成佳肴不仅学习成绩上有了一定的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也越来越高了,遇到不懂的题能及时来问,课上发言也很积极。

由此看来观察法一般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观察法用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2)观察法用于观察学生的行为,了解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观察法还用于促进课堂师生关系,成为教学效率的助推剂。

(4)教育观察法用于德育教学工作,有助于提高教育效果。

(5)教育观察法有助于课题的选择与形成,有助于教育科学理论的验证。

不同的观察、总结得出不同的课题研究。

教育观察法及案例分析

教育观察法及案例分析

教育观察法及案例分析观察法是由研究者经过自己的感官等方式搜集资料。

教育观察法虽然也通过研究者的亲身感受或体验来获得研究对象的感性材料,即以日常观察为基础,但它不是自发的、偶然性的活动,而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观察对象与方法也是经过选择与策划的;并且最后需要作严格详细的观察记录。

相对于其他教育科研方法来说,观察法收集第一手感性材料的必经途径,是后继研究的基础和起点,同时可以检验科学假说、发展科学理论。

一般来说,观察法的实施有以下要求:1、明确观察的具体目标与要求2、准备好观察手段3、进行多次反复观察4、客观、全面、典型、有计划地进行观察5、要掌握好观察方法与技术6、及时分析、处理观察所得的材料其实施步骤包括:一、准备工作1、制定观察计划与提纲观察提纲包括:谁、什么、何时、何地、如何、为什么(who, what, when ,where, how, why)2、准备观察所用的辅助工具,记录表格、记录方式、仪器设备3、确定观察途径:访谈、听课、参观、参与4、训练观察人员二、实施观察先熟悉环境,再建立和谐关系,最后正式观察。

注意做到灵活地执行计划,抓住观察重点,注意做到看、听、问、查、思考相结合,做好观察记录三、观察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撰写研究报告在本次作业中,我选取了三个教育观察法案例,分别是《大班幼儿与一年级小学生24小时活动观察比较》,《幼儿个体行为观察》和《优化情境教学”课堂观察分析》,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

案例1——大班幼儿与一年级小学生24小时活动观察比较课题名称:大班幼儿与一年级小学生24小时活动观察比较研究研究人员:杭州天长小学教师——成游李任斌协作人员:与幼儿、小学生有关的教师、家长配合。

前言: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是一个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

幼儿园跟小学的衔接涉及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习惯、作息制度等许多问题。

根据小学低年级老师和家长反映,学生入学后学习负担和思想负担较重,健康状况下降,对小学学习生活不习惯的现象十分明显,儿童入学前后活动安排上的差别已成为幼儿园与小学衔接上急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之一。

学前教育学观察法案例(2篇)

学前教育学观察法案例(2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观察法是学前教育学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它通过直接观察幼儿在自然环境中的行为,来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和个体差异。

本案例以某幼儿园中班角色扮演游戏为观察对象,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探讨幼儿在角色扮演游戏中的行为特点。

二、观察对象与情境观察对象:某幼儿园中班30名幼儿观察情境:角色扮演游戏观察时间:2019年11月三、观察目的1. 了解幼儿在角色扮演游戏中的角色认知和发展水平。

2. 分析幼儿在游戏中的社交行为和情感表达。

3. 探讨幼儿在角色扮演游戏中的认知发展特点。

四、观察内容与方法(一)观察内容1. 幼儿在游戏中的角色选择和扮演。

2. 幼儿与同伴的互动和合作。

3. 幼儿在游戏中的情感表达和行为表现。

4. 幼儿在游戏中的认知发展。

(二)观察方法1. 自然观察法:在游戏过程中,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不干预游戏,记录幼儿的行为。

2. 记录法:使用观察记录表,详细记录幼儿的行为和表现。

3. 回忆法:游戏结束后,教师与幼儿进行简短的交流,了解幼儿对游戏的感受和想法。

五、观察记录与分析(一)角色选择与扮演在观察过程中,发现幼儿在角色扮演游戏中,角色选择较为多样化,包括医生、老师、警察、厨师等。

其中,女孩更喜欢扮演老师、医生等照顾他人的角色,而男孩则更倾向于扮演警察、厨师等具有挑战性的角色。

分析:幼儿在角色扮演游戏中,通过模仿现实生活中的角色,表达自己的兴趣和需求。

角色选择与幼儿的性别、生活经验等因素有关。

(二)社交行为与互动在游戏中,幼儿之间存在着丰富的互动,包括合作、竞争、冲突等。

例如,在“医院”游戏中,幼儿需要合作才能完成救治患者的任务;在“超市”游戏中,幼儿需要竞争才能获得更多的商品。

分析:角色扮演游戏为幼儿提供了社交互动的平台,有助于幼儿学习社交技能,提高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表达与行为表现在游戏中,幼儿的情感表达丰富多样,包括喜悦、悲伤、愤怒等。

例如,在“过家家”游戏中,当幼儿扮演的妈妈生下“宝宝”时,会表现出喜悦和兴奋;而在“医院”游戏中,当幼儿扮演的医生无法救治患者时,会表现出悲伤和沮丧。

观察法--课堂观察案例PPT幻灯片PPT55页

观察法--课堂观察案例PPT幻灯片PPT55页
Thank you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观察法--课堂观察案例PPT 幻灯片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观察法--课堂观察案例PPT幻灯片共55页

观察法--课堂观察案例PPT幻灯片共55页
观察法--课堂观察案例PPT幻灯片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பைடு நூலகம்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小学教育观察法的案例(3篇)

小学教育观察法的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小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普遍反映小学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影响了教学效果。

为了深入了解这一问题,我们采用教育观察法对某小学四年级一班的课堂进行了观察研究。

二、观察目的1. 了解小学生课堂注意力的现状;2. 分析影响小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因素;3. 为教师提供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观察对象和方法1. 观察对象:某小学四年级一班全体学生(共40人);2. 观察方法:采用课堂观察法,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表现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

四、观察内容1. 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持续时间;2. 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集中程度;3. 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分散原因;4. 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课堂组织形式。

五、观察结果与分析1. 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持续时间观察结果显示,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持续时间平均为25分钟。

在观察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能够在25分钟内保持较高的注意力集中程度,而部分学生则容易在短时间内出现注意力分散现象。

2. 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集中程度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影响学生注意力集中程度的因素:(1)教学内容:当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相符时,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较高;反之,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

(2)教学方式:教师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

(3)课堂组织形式:良好的课堂组织形式有助于维持学生的注意力,如合理安排课堂活动、及时调整课堂节奏等。

3. 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分散原因通过观察,我们总结了以下几方面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的原因:(1)学生自身因素:部分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自控能力较弱,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导致注意力分散。

(2)教学内容因素:教学内容过于枯燥、单调,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

教育综合观察法案例(2篇)

教育综合观察法案例(2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教育质量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校教育现状,发现教育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国教育部门在近年来大力推广教育综合观察法。

本文将以某中学为例,运用教育综合观察法进行案例分析,以期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二、案例简介某中学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是一所省级重点中学。

近年来,该校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学生学习压力大、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家校沟通不畅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校决定运用教育综合观察法进行自我诊断和改进。

三、观察对象与方法1. 观察对象:该校全体师生、家长及相关部门。

2. 观察方法:采用实地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方法。

(1)实地观察:观察学校的教学环境、设施设备、班级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

(2)访谈:与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相关部门负责人等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看法和建议。

(3)问卷调查:设计调查问卷,对全体师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满意度。

四、观察结果与分析1. 教学环境与设施设备(1)教学环境:该校教学环境整洁、舒适,但部分教室通风不良,影响学生学习。

(2)设施设备:学校设施设备较为齐全,但部分设施设备老化,需要更新。

2. 教学方法与教师队伍(1)教学方法:教师教学方法单一,以讲授为主,学生参与度不高。

(2)教师队伍:教师整体素质较高,但部分教师缺乏创新意识,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3. 班级管理与学生发展(1)班级管理:班级管理较为严格,但部分班级管理方式过于严厉,影响学生个性发展。

(2)学生发展:学生学业成绩较好,但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4. 家校沟通(1)家校沟通:家校沟通渠道较为畅通,但沟通频率较低,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了解不够。

(2)家长满意度: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满意度较高,但对部分问题仍有意见。

五、改进措施1. 优化教学环境与设施设备:改善教室通风条件,更新老化设施设备。

课堂实践教学观察案例(3篇)

课堂实践教学观察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践教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课堂实践教学的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我校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课堂实践教学观察活动。

以下是本次观察活动的案例。

二、观察对象本次观察对象为我校某年级某班的语文课堂。

该班共有学生40人,语文教师为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张老师。

三、观察内容1.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2. 教学内容与方法3. 教师与学生互动情况4. 学生参与度5. 教学效果四、观察过程1.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观察发现,张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能够明确教学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例如,在教学《草原》一课时,张老师首先明确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通过阅读《草原》,了解草原的美丽风光,感受草原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教学中,张老师通过朗读、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达到了教学目标。

2. 教学内容与方法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方法的运用。

例如,在教学《草原》一课时,张老师首先通过图片展示草原风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接着,张老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

在朗读过程中,张老师适时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3. 教师与学生互动情况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互动频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例如,在教学《草原》一课时,张老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

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张老师会耐心引导,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

此外,张老师还会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调整教学节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4. 学生参与度观察发现,本节课的学生参与度较高。

在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参与讨论。

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学生们也能在张老师的引导下,展开思考。

这表明,张老师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5. 教学效果通过本次观察,可以看出张老师的教学效果良好。

观察法案例及分析

观察法案例及分析

观察法案例及分析小学教育张颖案例一:帕顿(Parten)关于“儿童游戏的研究” ------- 时间取样法1926年10月——1927年6月,观察了2岁至5岁儿童在游戏中的社会参与性行为,设计了6种反映儿童参与社会性集体活动水平的预定类型指导观察,并赋予操作定义(表1),设计了时间取样表(表2)和观察记录表(表3)表2时间取样记录表表3儿童社会性活动观察记录表分析:这是一个典型的时间取样法的运用,通过观察记录可以得到儿童在一段的时间段内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行为发生的变化。

优缺点:较之描述法,时间取样法由于赋予了操作定义,可以克服观察者一定的主观看法,也比较省时省力;但是在观察之前需要大量的准备,也可能只得到表面现场无法知道深层原因。

这个观察实验中如果给操作定义用符号来代替的话,可能记录时更加方便及时。

对教师来说,这种观察方法的运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心理发展的状态,从而对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

案例二:达维(Helen C.Dawe )关于“儿童争持事件的研究” ------- 事件取样法达维(Helen C.Dawe)对学前儿童的200例争执事件的研究分析,是在自然情景中运用事件取样技术的经典研究。

这项研究是在幼儿园的自由时间里,对儿童的自发发生的争执事件做了观察描述。

观察者对25个月至60个月的40名观察对象(女19人,男21人)进行了58小时的观察,记录争执事件200例,平均每小时3-4次。

主要观察内容①争执者的姓名、年龄、性别;②争执持续的时间;③争执发生的背景、起因;④争执什么(玩具、领导权等);⑤争执者把扮演的角色(侵犯者、报复者、反抗者、被动接受者等);⑥争执时的特殊言语或动作;⑦结局如何(被迫让步、自愿让步、和解、由其他儿童干预解决、由教师干预解决等);⑧后果与影响(高兴、忿恨、不满等)。

经过三个多月58小时的观察,共记录争执事件200例。

观察结果①68例发生于室外,132例发生于室内;②平均每小时发生争执事件3.4次;③争执时间持续1分钟以上的只有13例;④平均争持持续时间不到24秒;⑤室内争持持续时间比室外争持持续时间短;男孩争执多于女孩,攻击性水平也高于女孩;⑥争执常发生在不同年龄组、相同性别的儿童之间;随年龄增长,争执事件减少,侵犯性质增强;⑦几乎所有的争执都伴有动作,如冲击、推拉等,争执中,偶尔有大声的喊叫或哭泣,但无声争执占大多数;导致争执发生的原因往往是对占有物品的不同意见;大多数争执自行平息,往往是年幼儿童被迫服从年长儿童或年长儿童自愿退出争执;争执平息后,恢复常态很快,无耿耿于怀、愤恨的征候。

教育教学观察案例(2篇)

教育教学观察案例(2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英语教学逐渐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互动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本文以某小学英语课堂为例,对互动教学策略进行观察和分析,以期为广大英语教师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观察对象及内容1. 观察对象:某小学三年级英语课堂,共40名学生,平均年龄9岁。

2. 观察内容:教师在课堂中运用互动教学策略的情况,包括教学活动设计、课堂提问、小组合作、学生参与度等方面。

三、观察过程及结果1. 教学活动设计教师在课堂中运用了多种互动教学策略,如游戏、角色扮演、小组竞赛等。

例如,在教授新单词时,教师设计了“猜谜语”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新单词。

此外,教师还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对话练习。

2. 课堂提问教师在课堂提问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例如,在讲解课文时,教师会提出一些开放式问题,让学生结合自身经验进行回答。

此外,教师还善于抓住学生的回答,进行针对性的点评和引导,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小组合作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小组合作活动,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例如,在完成课后练习时,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每个小组共同完成练习任务。

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帮助。

4. 学生参与度在课堂互动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设置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四、案例分析1. 教学活动设计方面: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设计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提问方面:教师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小组合作方面: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小组合作活动,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4. 学生参与度方面:教师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中发挥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观察法教育案例(2篇)

观察法教育案例(2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家庭教育观念逐渐转变,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园作为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对幼儿的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观察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全面了解幼儿的行为特点,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本文以幼儿园“玩具分享”行为观察与引导为例,探讨观察法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

二、观察对象与情境1. 观察对象:幼儿园大班幼儿,共20人。

2. 观察情境:在幼儿园户外活动时间,孩子们在操场上玩耍,玩具有限,孩子们争抢玩具的情况时有发生。

三、观察内容与目的1. 观察内容:幼儿在玩具分享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包括分享意愿、分享方式、分享结果等。

2. 观察目的:了解幼儿在玩具分享方面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特点,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

四、观察方法1. 自然观察法:在自然情境下,教师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幼儿在玩具分享过程中的表现。

2. 记录法:教师通过文字、图片等形式,记录幼儿在玩具分享过程中的关键行为。

3. 访谈法:在观察过程中,教师对个别幼儿进行访谈,了解其内心想法。

五、观察结果与分析1. 观察结果(1)部分幼儿有分享意愿,但不知道如何表达。

(2)部分幼儿在分享过程中表现出犹豫、矛盾的情绪。

(3)部分幼儿在分享过程中出现争抢、推搡等不文明行为。

2. 观察结果分析(1)幼儿的分享意愿与分享能力密切相关。

部分幼儿虽然愿意分享,但不知道如何表达,需要教师引导。

(2)幼儿在分享过程中,情感体验丰富,但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产生矛盾。

(3)部分幼儿在分享过程中,行为规范有待提高,需要教师进行正确引导。

六、教育策略1. 引导幼儿认识分享的重要性,培养其分享意识。

2. 教授幼儿分享的方法,如轮流玩、交换玩具等。

3. 通过游戏、故事等形式,帮助幼儿理解分享的意义。

4. 对幼儿在分享过程中的不文明行为进行纠正,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5. 鼓励幼儿在家庭中与父母进行分享,巩固幼儿园的教育成果。

幼儿观察法案例

幼儿观察法案例

幼儿观察法案例在幼儿园教育中,观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通过观察,老师可以更好地了解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发展水平和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

本文将通过几个幼儿观察法案例,来探讨幼儿观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有效观察。

案例一,小明的情绪管理。

小明是一个三岁的男孩,最近几天在幼儿园表现出情绪波动较大的情况。

在早晨的自由活动时间,小明经常会因为和其他小朋友发生矛盾而大哭大闹,无法自我调节。

通过观察发现,小明在这段时间内家庭环境发生了一些变化,父母的工作压力增加,家庭氛围变得紧张。

在这种情况下,小明的情绪管理能力受到了影响。

针对这一情况,老师通过与小明亲密接触,给予他更多的关爱和安慰,引导他学会通过言语表达情感,逐渐恢复了他的情绪稳定。

案例二,小花的社交能力。

小花是一个四岁的女孩,她在幼儿园中表现出了较强的领导能力和社交技巧。

在团队活动中,小花总是能够主动带领其他小朋友参与游戏,她的表现得到了老师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通过观察发现,小花在家庭中是一个独生子女,父母对她的教育非常重视,经常鼓励她参与各种活动。

在这种家庭环境的熏陶下,小花培养了较强的自信心和领导能力。

针对这一情况,老师在班级中给予小花更多的机会展现自己,同时也注重培养她的合作意识,让她学会与其他小朋友共同完成任务。

案例三,小明的学习兴趣。

小明是一个五岁的男孩,他在幼儿园中表现出了对数字和图形的浓厚兴趣。

在数学游戏中,小明总是能够迅速找到规律,解决问题。

通过观察发现,小明的父母都是数学相关专业的教师,他们在家中经常和小明一起进行数学游戏和探讨。

在这种家庭环境的熏陶下,小明培养了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针对这一情况,老师在课堂上给予小明更多的挑战性数学问题,并鼓励他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合作解决问题,让他在学习中得到更多的成就感。

通过以上几个案例的观察,我们可以看到,幼儿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水平受到了家庭环境的影响。

因此,幼儿观察不仅需要在幼儿园中进行,家长也应该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观察和引导。

教育研究观察法案例(2篇)

教育研究观察法案例(2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观察法作为一种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际效果。

本案例以某小学四年级英语课堂为研究对象,运用观察法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观察和分析。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1. 研究对象:某小学四年级英语课堂2. 研究方法:观察法3. 观察工具:观察记录表、录音笔4. 观察指标:小组合作学习氛围、学生参与度、小组合作效果三、观察过程1. 观察时间:2021年10月2. 观察地点:某小学四年级英语课堂3. 观察内容:(1)小组合作学习氛围: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的情绪、态度和行为表现,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氛围。

(2)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发言次数、提问次数、完成任务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参与度。

(3)小组合作效果:观察小组合作学习后,学生的英语知识掌握情况、英语技能运用情况等,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四、观察结果与分析1. 小组合作学习氛围观察发现,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表现出积极、热情的态度,课堂氛围活跃。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能够主动发言,提出自己的观点,相互倾听、尊重,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氛围。

2. 学生参与度观察发现,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参与度较高。

在讨论环节,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发言次数较多,提问次数也较为频繁。

在完成任务环节,学生们能够认真负责,共同完成任务。

3. 小组合作效果观察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后,学生的英语知识掌握情况较好。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们通过相互交流,对英语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完成任务环节,学生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各项任务。

五、结论1. 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 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为小组合作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

教育观察法及案例分析

教育观察法及案例分析

教育观察法及案例分析教育观察法及案例分析观察法是由研究者经过自己的感官等方式搜集资料。

教育观察法虽然也通过研究者的亲身感受或体验来获得研究对象的感性材料,即以日常观察为基础,但它不是自发的、偶然性的活动,而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观察对象与方法也是经过选择与策划的;并且最后需要作严格详细的观察记录。

相对于其他教育科研方法来说,观察法收集第一手感性材料的必经途径,是后继研究的基础和起点,同时可以检验科学假说、发展科学理论。

一般来说,观察法的实施有以下要求:1、明确观察的具体目标与要求2、准备好观察手段3、进行多次反复观察4、客观、全面、典型、有计划地进行观察5、要掌握好观察方法与技术6、及时分析、处理观察所得的材料其实施步骤包括:一、准备工作1、制定观察计划与提纲观察提纲包括:谁、什么、何时、何地、如何、为什么(who, what, when ,where, how, why)2、准备观察所用的辅助工具,记录表格、记录方式、仪器设备3、确定观察途径:访谈、听课、参观、参与4、训练观察人员二、实施观察先熟悉环境,再建立和谐关系,最后正式观察。

注意做到灵活地执行计划,抓住观察重点,注意做到看、听、问、查、思考相结合,做好观察记录3、观察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撰写研究报告在本次作业中,我选取了三个教育观察法案例,分别是《大班幼儿与一年级小学生24小时活动观察比较》,《幼儿个体行为观察》和《优化情境教学”课堂观察分析》,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

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

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

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

观察法应用举例

观察法应用举例

观察法应用举例一位教师的困惑:我是一名幼儿园的教师,最近有一位家长向我询问她的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情况。

她的孩子名叫佳佳,今年四岁,到我们幼儿园将近有两个月的时间。

这位家长向我反映:佳佳在家里非常听话,和父母关系也挺好,但就是不怎么喜欢和别人交往。

放学后很少出去找其他小朋友玩。

要是家里来客人,她也老是躲在自己房间里不出来。

父母见她这样,也常对她说要多和其他小朋友交往,佳佳总是嘴上答应可从不见改进。

而且问她在幼儿园和小朋友相处的怎样时,她总是说“小朋友都挺好的”,可脸上却是一副失落的样子。

父母担心如果佳佳总是不能很好地和其他小朋友相处,将会影响她的健康成长。

因此,他们询问我有关佳佳在幼儿园的情况,是不是也不大和同学交往,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佳佳?安静、听话,这是我对佳佳的总体感觉。

但根据她的父母所反映的情况,我觉得有必要深入了解佳佳和同学的相处情况,以准确评估她在同伴交往上是否存在困难。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就必须和家长沟通交流,给予佳佳特殊的帮助。

但是如何才能对佳佳的同伴交往行为作出全面、系统、准确的评价呢?(一)对研究问题的评价同伴关系(peer relationships)是指年龄相同或者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之间或者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①早在婴幼儿时期,儿童之间就已经出现同伴交往,尽管此时只是简单的交往行为,而且同伴间的交往少于儿童与父母间的交往。

随着儿童年龄逐渐增长,尤其是进入幼儿园之后,儿童与同伴交往的次数和强度都增加了,同伴间的互动渐渐超过了与父母的互动。

①李幼穗.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其培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5良好的同伴关系,积极的同伴交往对儿童的健康发展有着特殊的作用。

首先,同伴交往能帮助儿童克服自我中心。

自我中心是年幼儿童在认知发展上的特点,即他们不了解别人会有与他不同的观点。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
优选分析
44
优选分析
45
优选分析
46
优选分析
47
优选分析
48
优选分析
49
优选分析
50
优选分析
51
优选分析
52
优选分析
53
优选分析
22
优选分析
Hale Waihona Puke 23优选分析24优选分析
25
优选分析
26
优选分析
27
优选分析
28
优选分析
29
优选分析
30
优选分析
31
优选分析
32
优选分析
33
优选分析
34
优选分析
35
优选分析
36
优选分析
37
优选分析
38
优选分析
39
优选分析
40
优选分析
41
优选分析
42
优选分析
心理学研究方法
观察法-案例
优选分析
1
优选分析
2
优选分析
3
优选分析
4
优选分析
5
优选分析
6
优选分析
7
优选分析
8
优选分析
9
优选分析
10
优选分析
11
优选分析
12
优选分析
13
优选分析
14
优选分析
15
优选分析
16
优选分析
17
优选分析
18
优选分析
19
优选分析
20
优选分析
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