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精彩教学实录

合集下载

《〈论语〉十二章》课堂实录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论语〉十二章》课堂实录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游戏为舟读做桨,古为今用智者心——《〈论语〉十二章》课堂生成之思1写在前面的话有人评价钱梦龙,说他所追求的是‘活而实’的教学方法。

“活而实”的教学方法,渗透着生成性教学的智慧,是一线教师们所向往和追求的境界。

“生成”即创生或生长,这种创生或生长大多是教师在备课时有所预设的,也有一类不“招人待见”的生长,那就是教师力所未及的预设。

尤其是后者,更是要求教师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教学,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构建教学活动。

所以,一个高明的语文教师,不仅要善于捕捉课堂生成的瞬间,更要善于抓住这一契机,将这一资源加以放大和扩充,使之成为增益学生语文修养的重要载体,成为培丰富学生生命体验的无尽源泉。

这个世界上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

《论语》想要告诉我们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怎样才能在日常秩序中找到个人坐标,过心灵所需要的丰盈而快乐的生活。

当高明的语文老师遇到《论语》,课堂的枝叶便迎风舒展,欲与云天共舞了。

它就是这么一本语录,就是这么一场场精彩的师生对话的合集。

如孔子所指的那条波澜横生的河水,我们畅游其间,迎接思想和智慧的吻触;我们也“风乎舞雩”,在反观与自省中“咏而归”。

这才是我们今天学习《论语》的现实意义。

2课堂实录师:朗读是学习语文的情感基础,尤其对于语录体著作《论语》,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朗读。

下面我们来学习“学习方法”部分,齐读第一、第四、第五章。

生齐读。

师:“说”不读shuō,它是通假字,通“悦”。

第一章中每一句话都以“乎”结束,谁再来朗读一遍,读出“乎”的语气?一生读,语气平淡。

师:想要读出“乎”所承载的意味,首先要明确这几个句子是什么问?生:反问。

师:反问的语气怎么读?生:要加强语气,读出强调的意味。

师:说得好。

你给大家读读看。

生读。

师:“乎”字语气加强了,这就显得有很有力量,读得好!那么这三处反问是为了强调什么呢?生:为了强调“说”、“乐”和“君子”。

师:为什么会有这些感触?生:孔子认为,学习并能按时复习,就有收获,就值得愉悦。

第11课《论语十二章》 课堂实录

第11课《论语十二章》 课堂实录

《论语》十二章课堂实录徐杰(课前交流半分钟,PPT出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师:今天咱们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一一《〈论语〉十二章》,现在老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出示PPT:读读课文、说说本文与教材的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师:来,你先说。

生:我们平时学的文章是现代文,而这篇是文言文。

师:好,这是最主要的区别。

还有吗?生:以前的课文都是一整篇一整篇的,这篇课文是一句一句的。

师:有道理。

课文把这样的一句或者儿句话组成的语言单位称为“章”,相当于我们现代所说的则(板书:则)。

还有吗?生:每一句话都有“子曰",告诉我们这句话是谁说的。

师:“曰”是“说''的意思,都有“曰",就说明这篇课文写的是人物的对话。

“论语”的“语”, 就是“对话”的意思(板书:对话)。

那么,这个字(指着“论”)该怎么读?生(齐):读“论"(lun)o 师(板书“论”的拼音):“论”是“编撰”的意思(板书:编撰)。

所以,《论语》就是后人编撰的一部对话集。

接下来我想听听同学们读书的声音。

(生大声读书,3分钟)(出示PPT:请同学来分别读读每一章。

)师:谁先来读一读?(一生读第一章)师:你为什么不读“不亦说shu。

乎”呢?生:因为“说shu。

”同“悦。

是一个通假字。

师:请坐,这个同学的预习工作做得多好啊(板书:通假字)。

这十二章中还有没有通假字?生(齐):有。

师:在哪里?生: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这里的“有”通“又气师:很好,请作标记。

第二章,请你来读。

(一生读第二章)师:“吾日三省吾身”中的“三”是什么意思呢?生:这个“三”泛指多次,它指三次。

师:到底是“三次”还是“多次” ?生:“多次”。

师:课文解释说,两种理解都可以。

你认为是“三次”还是“多次”好?生:应该是“多次”。

师:那么,这十二章中有没有再次出现“三”这个数字了?生:“三十而立”。

师:这里的“三”是确指。

生:“三人行”。

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2课《论语》十二章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2课《论语》十二章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2课《论语》十二章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12《论语》十二章【核心素养目标】1.了解孔子及《论语》的相关文学常识,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并熟练背诵课文。

(语言建构与运用)2.结合课文注释或查阅工具书疏通文意,理解文中出现的成语,积累名言。

(思维发展与提升)3.理解每则语录的内容,体味《论语》的语言风格。

(审美鉴赏与创造)4.感受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人格魅力,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会修身做人。

(文化传承与理解)【教学重难点】1.积累归纳,理解文中重要实词的意思及有关句子的含义。

(重点)2.把握孔子的教育思想,体会孔子所倡导的“为学之道"。

(难点)【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新课导入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

“半部《论语》治天下”,它形象地概括了这部儒家经典对后世的卓越贡献。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孔子,随着这位“万世师表"一起去探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

(板书课题)二、自主学习走近作者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是私人讲学之风的开创者,被誉为“万世师表”。

文体知识《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共20篇。

东汉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字音字形论语(lún)不亦说乎(yuè)三省吾身(xǐng)曲肱而枕(gōng)笃志(dǔ)箪(dān)愠(yùn)罔(wǎng)殆(dài)基础积累1.通假字(1)不亦说乎同“悦”,愉快(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2.古今异义(1)不亦君子乎古义:指有才德的人今义: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2)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表示许可(3)饭疏食,饮水古义:冷水今义: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3.一词多义(1)知①人不知而不愠动词,了解②温故而知新动词,得到,懂得(2)而①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可译作“却"②温故而知新表顺承③博学而笃志表并列4.词类活用(1)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2)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3)温故而知新都是形容词用作名词。

肖培东论语十二章教学实录

肖培东论语十二章教学实录

肖培东论语十二章教学实录第一节:孔子论语的价值与意义孔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教育家,他的《论语》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肖培东教授在他的教学实录中指出,《论语》是我们了解孔子思想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自身品德的精神食粮。

通过研读《论语》,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孔子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他对教育的看法和方法,从而对我们的成长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二节:孔子的教育思想与实践肖培东教授在这一节中重点介绍了孔子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孔子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的德才兼备,他主张注重道德修养、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他强调教育应该从孩子的兴趣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并提倡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平等。

肖培东教授通过具体案例向我们展示了孔子在教育实践中的智慧和方法,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领悟孔子的教育理念。

第三节:孔子的仁爱之道在这一节中,肖培东教授详细介绍了孔子的仁爱之道。

孔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而仁就是发扬人性中的善良之情。

他主张人们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追求道德的完善和社会的和谐。

肖培东教授通过解读孔子的经典语录,向我们展示了孔子的仁爱之道对我们的启示和引导,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践行仁爱之道,构建和谐的社会。

第四节:孔子的学习方法与修身养性这一节中,肖培东教授重点讲解了孔子的学习方法与修身养性。

孔子主张学习要有恒心和毅力,要注重实践与思考,要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

他还提出了“君子修身,以致学问;学问斯为人师”的观点,强调修身养性是学习的基础,只有修身才能有德行,才能成为真正的人师。

肖培东教授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向我们展示了孔子的学习方法和修身养性的重要性,让我们受益匪浅。

第五节:孔子的教育智慧与家庭教育在这一节中,肖培东教授介绍了孔子的教育智慧与家庭教育。

孔子认为家庭教育是培养孩子品德的重要途径,他主张父母要以身作则,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和人格塑造。

他强调教育要注重启发孩子的智慧和培养孩子的道德情操,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教学实录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教学实录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教学实录师:今天我们来学习《论语》。

课前已经读过这篇文章了吧?(学生点头)那如果你想从中找一句话来对今天所有到场的老师说,你会选哪句话?生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师:一起来读这句话。

生(齐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师:今天我们这个会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两千多年前孔子说的这句话,表达了我们今天相逢的愉悦,《论语》真是一本值得我们学习的经典作品。

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读这篇《<论语>十二章》。

读完以后请举手。

(学生自由朗读,读毕纷纷举手)一.哪个字最容易读错?师:你们觉得《<论语>十二章》哪个字最容易读错?生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句中,“乐”是一个通假字,容易读成yue。

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乐”为什么要读成le?生1:因为这句话是说有朋自远方来不应该高兴么。

师:哦,这个“乐”是快乐、高兴的意思。

这个字不是通假字,它就有这个le的读音。

多音字,所以容易读错的,请大家把这个字圈点出来。

生2:我觉得“逝者如斯夫”的“夫”容易读成第一声。

师:这里要读成第几声?生2:第二声。

师:为什么?生2:因为这个“夫”是语气词,应该读这个音(第二声),如果读成第一声,是男人的意思。

师:你给大家再读读这个句子。

(学生把此句读了一遍,读得匆忙,师再读了一遍。

)好,大家注意这里的“夫”字是个语气助词,表感叹或疑问,读第二声。

生3:吾日三省吾身,“省”字容易读成sheng.师:好,这里为什么要读成xing?生3:因为这个“省”是“反省”的意思。

师:请同学们注意到,这里是“反省”的意思,因此要读成xing. 生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个“说”不是shuo,这个“说”是通假字,是“愉快”的意思。

师:这就是个通假字了,“说”通哪个字啊,同学们?(学生齐答“悦”)“说”,解释为愉快。

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学生齐读此句)生5(师点名):“饭疏食饮水,曲(生读成了第三声,不知读错)肱而枕之”的“肱”字容易读错。

论语--12章--教学实录(5篇模版)

论语--12章--教学实录(5篇模版)

论语--12章--教学实录(5篇模版)第一篇:论语--12章--教学实录投影出示相关介绍:《论语》是对中国思想文化影响最大的书。

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论语》是中国两千年来最重要的课本。

“四书”之一,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必读书目。

《论语》还是出成语最多的书。

《论语》是仅次于《圣经》的世界第二大畅销出版物。

《论语》在影响世界历史的100部名著排行榜中排第11名。

师:看来作为中国人,必须要对《论语》有所研究,要研究论语,首先要了解孔子。

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能不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把你头脑中孔子的形象描述出来。

生:孔子是个博学的人生:孔子是个大教育家,有远大理想的人。

……师:看来大家对孔子还是有所了解的,那么老师再给一点系统的介绍。

投影出示相关介绍:孔子是最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是最伟大的教育家,相传有三千弟子,其中七十二贤人。

孔子是最伟大的典籍整理编订家,修订《诗经》,编纂《春秋》。

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千古圣人”、“至圣”、“万世师表”。

孔子在世界的影响也很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历史名人。

西方有学者尊孔子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师:世界很多地方都有孔庙(投影出示山东、南京、韩国、日本的孔庙图片),单是韩国就有234座孔庙。

美国、德国、新加坡等国家有孔子的塑像(出示美国曼哈顿、德国柏林孔子塑像),世界许多大学都有孔子学院。

师:可见孔子的思想光芒能穿越时空魅力永恒。

今天我们借《论语》的学习,走近孔子和《论语》,触摸经典,感受智慧。

师:首先让我们来读一读这些充满智慧的文字。

学习文言文,诵读是最基本的方法。

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智慧。

在读中领悟文意、在读中积累语汇、在读中质疑思辨、在读中陶冶情操。

一、初读感知,读准字音1.查看预习情况,让两个学生°1-7章。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论语十二章教学实录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论语十二章教学实录

《<论语>十二章》教学实录师:好,同学们,上课!生起立问“老师好”。

师:谢谢同学们,请坐。

这节课我们学习《<论语>十二章》,这个“章”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则”、“一则”。

什么叫“章”呢,乐曲弹完了,叫“章”,这一章完了;文章写完了,也叫“章”。

章法,章法,就是文章的写法。

所以,“一章”就是一片小小的文章,也是一则。

师:学习《论语》十二章,对同学们来讲,或者从老师教学角度讲,是三种方法,一种方法叫“自读”,就是有些内容不需要老师强调,因为一读就懂;第二种方法叫“细读”,老师和同学们在一起,细细地咀嚼、欣赏;第三种方法叫“精读”,这是比较难的内容,老师讲给大家听,同学们来品析、回味。

我们今天就见见前两个问题,自读和细读。

师:好,大家先来了解一下孔子和《论语》,读起来,孔子——生齐读。

大屏幕出示: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

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

师:恩,儒家学术的创始人。

《论语》,读——生齐读。

大屏幕出示:《论语》共20篇,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写,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师:《论语》二十篇的题目很有意思,每一篇的题目都是取第一章的前两个字,你看,我们第一则就是“学而”,这一篇的第一章就是“学而”,所以这一篇的题目就是《学而》。

好,《论语》,读——生齐读。

大屏幕出示:《论语》首创语录体的写法,语言精警生动,充满智慧,格言警句,美不胜收。

师:把“语录体”“对话体”旁批在课文上,就是我们要知道《论语》它的体裁,它的表达的形式是“语录”,《论语》里还有一些片段是“对话式”,其实呢也是“语录”,“语录体”“对话体”它实际上是不严格的区分,“对话体”里面也有很好的“语录”,但是人们一般的就这样说了。

再来看,孔子被后人尊称为,读——大屏幕出示:孔子被后人尊称为“至圣至师”,他的晚年,曾自称“哲人”。

《论语》中到处洋溢着“圣人的智慧”,给后世的人们无限的教益。

《论语》十二章课堂实录

《论语》十二章课堂实录

《论语》十二章课堂实录师:同学们知道课前屏幕上播放的这些句子都是出自哪一本书?生(齐声):《论语》师:大家很聪明,说得正确。

那么你知道《论语》是一本怎样的书吗?生: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书。

生: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书。

师:大家很会学习,善于借助注释中的有效信息。

那想不想了解得更多一点?投影出示相关介绍:《论语》是对中国思想文化影响最大的书。

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论语》是中国两千年来最重要的课本。

“四书”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必读书目。

《论语》还是出成语最多的书。

在世界上的影响也比较大。

《论语》是仅次于《圣经》的世界第二大畅销出版物。

《论语》在影响世界历史的100部名著排行榜中排第11名。

师:看来作为中国人,必须要对《论语》有所研究,要研究论语,首先要了解孔子。

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能不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把你头脑中孔子的形象描述出来。

生:孔子是个博学的人生:孔子是个大教育家,有远大理想的人。

……师:看来大家对孔子还是有所了解的,那么老师再给一点系统的介绍。

投影出示相关介绍:孔子是最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是最伟大的教育家,相传有三千弟子,其中七十二贤人。

孔子是最伟大的典籍整理编订家,修订《诗经》,编纂《春秋》。

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千古圣人”、“至圣”、“万世师表”。

孔子在世界的影响也很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历史名人。

西方有学者尊孔子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师:世界很多地方都有孔庙(投影出示山东、南京、韩国、日本的孔庙图片),单是韩国就有234座孔庙。

美国、德国、新加坡等国家有孔子的塑像(出示美国曼哈顿、德国柏林孔子塑像),世界许多大学都有孔子学院。

师:可见孔子的思想光芒能穿越时空魅力永恒。

今天咱们借《论语》八则的学习,走近孔子和《论语》,触摸经典,感受智慧。

第12课《〈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

第12课《〈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

12《论语》十二章文本解读《<论语>十二章》是第三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也是初中学段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篇文言文。

《论语》作为传统文化经典的代表,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它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课文选录的十二章均为《论语》中的短章,第一章“学而时习之”从学习方法讲到个人修养,学以致用,体现学习的价值;第二章“三省吾身”,强调反思、自省的重要性;第三章“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讲循序渐进、终身学习、进德修业;第四章“温故知新”强调温习要有新理解、新收获;第五章“学而不思则罔”阐明“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学习需要思考;第六章“贤哉,回也”讲的是安贫乐道;第七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讲兴趣、乐学对学习的重要性;第八章“饭疏食,饮水”的前半句讲的是安贫乐道,后半句强调的是如何对待富贵;第九章“三人行”强调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端正的态度;第十章“逝者如斯夫”讲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第十一章“三军可夺帅也”强调坚守志向;第十二章“博学而笃志”讲提升个人修养的方法。

教学目标1.准确熟读,疏通文章大意。

2.章节互通,整合探究孔子之“乐”。

3.走近孔子人生,收获人生启迪。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进一步熟悉文言文,鼓励学生借助课文注释,并通过查字典、参考其他资料等方法,自主阅读,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初步了解课文含义。

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逐步喜爱阅读文言文。

2.正确理解《论语》十二章的内容,体会其中的孔子之“乐”与倡导的思想。

通过拆解第一章进而章节互通,让学生在比较、分析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结合孔子生平,感受孔子和《论语》的魅力,收获人生启迪。

教学难点:通过拆解《论语》的第一章进而章节互通,进而有效整合孔子之乐,让学生在学习中建构起《<论语>十二章》的整体结构与思想。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视频导入,初识《论语》】上课开始,一起来观看一段小视频(播放视频)。

这段视频赞颂了孔子和《论语》,今天的学习内容就是走进这本书,了解这个人,大家齐读课题-《<论语>十二章》(板书课题)。

论语十二章优秀教案5篇

论语十二章优秀教案5篇

论语十二章优秀教案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报告、军训心得、学习心得、培训心得、条据文书、读后感、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reports, military training experiences, learning experiences, training experiences, doctrinal documents, post reading feedback,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论语十二章优秀教案5篇教案的准备可以让教师更好地安排课堂资源和教学工具,提高教学质量,教案应当有合理的教学步骤和过程,帮助学生逐步提升学习能力,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论语十二章优秀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论语十二章教案5篇

论语十二章教案5篇

论语十二章教案5篇《〈论语〉十二章》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在对课文内容进行归类的基础上,用较为简练的语言概况课文所选内容中孔子谈到的学习方法及态度,以及人格修养方面的思想观点。

2.联系自身,说说对文中有关“学习之道”以及个人修养论述的理解。

3.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探究《论语》的现实意义,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视和热爱。

教学重、难点联系实际理解《论语》的思想内容及现实意义,并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方法引导法和讲授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大家都知道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的圣人,但你们知道吗?孔子生非其时,一生屡遭打击,从没有获得过实现自己理想的机会。

如果我们细考孔子的一生,会发现他的一生无权无势,只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过治理国家之权。

但那些声名显赫的王公贵族们早已在历史的长空中灰飞烟灭,而孔子留下的那些宝贵思想直至今天仍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们为他守丧三年方才洒泪而去,而子贡则整整为他守丧六年。

孔子到底有怎样的人格魅力,使得人们对他这样崇敬景仰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近孔子,走近他的《论语》,来探寻其深邃的思想内涵。

出示任务:对《论语》十二章课文内容的简单回顾。

(二)再读课文,迁移阐发出示任务:1.在上节课学习基础上,学生自读课文,用较为简练的语言概括所选的这几则语录中孔子谈到的学习方法及态度,以及人格修养方面的思想观点。

反馈指导:注意语言的简洁准确。

2.结合自身在学习方法和态度方面存在的问题,默读课文,从文中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态度,并谈谈你对“学习之道”的理解。

反馈指导:注意与自身实际相联系3.围绕课文中阐述关于修身的章节,抓住其中的'关键词,谈谈对这些词的理解,并讨论这些关于修身的论述在今天是否有其现实意义?(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024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优秀教案推荐3篇

2024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优秀教案推荐3篇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优秀教案推荐3篇〖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优秀教案第【1】篇〗《论语》十二章1.进一步熟悉文言文,体会其与现代文的不同,掌握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式。

2.结合对孔子生平与思想的介绍,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其中倡导的修身和为学之道。

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

“半部《论语》治天下”,它形象地概括了这部儒家经典对后世的卓越贡献。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孔子,随着这位“万世师表”一起去探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注意读音和节奏。

明确: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教师范读,强化解读文义的方法,其余部分由学生讨论交流解决。

“单”变“双”。

如:学——学习乐——快乐温——温习师——老师思——思考知——知道择——选择目标导学二:再读课文,疏通文义(一)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1.通假字(1)不亦说乎(“说”同“悦”,愉快)(2)吾十有五(“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2.词类活用(1)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2)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3)温故而知新(形容词作动词,分别译为“学过的知识”“新的理解和体会”)(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动用法,以……为快乐)(5)饭疏食,饮水(名词作动词,吃)3.古今异义(1)饭疏食,饮水(古义:冷水;今义:泛指所有的水)(2)三人行(古义:表示概数,表示多;今义:表示确数)4.一词多义乐不亦乐乎(高兴)回也不改其乐(乐趣)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为快乐)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比)于我如浮云(像)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温故而知新(得到,懂得)而学而时习之(连词,表并列,而且)三十而立(连词,表修饰,可不译)学而不思则罔(连词,表转折,但)切问而近思(连词,表递进,并且)为为人谋而不忠乎(替、给)可以为师矣(做)(二)重点句子的翻译。

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堂实录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堂实录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吟啸徐行如沐春风——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课堂实录及赏析师:今天咱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刚才大家已经读过了,谁来说说这篇课文跟教材里的其它课文有什么不同?生:这篇文章不是用白话文写的,它是用文言文写的。

生:其它课文是有故事的,《论语十二章》就是一个一个句子,它蕴含的是道理,但不是一个故事。

师:记叙文有时候是故事,有完整的情节,但这篇课文是一句一句的,我们把这一句一句的文言称之为什么?生:章。

师:也相当于“则”,还有什么不同?每一句开头都有什么?生:子曰。

师:什么叫“子曰”?生:孔子说的。

师:当然也有其他弟子们说的,对吧?这篇文章通篇都是人说的话,说的话对应标题当中哪个字?生:语。

师:对,这个“语”就是说的话。

为什么读“论(lún)”而不读“论(lùn)”呢?生:因为“论(lùn)”是讨论,而这篇文章是孔子说过的话,是饱含哲理的东西,我觉得读“论(lún)”。

师:有没有其他意见?生:“论(lùn)”是讨论,“论(lún)”是蕴含伦理的,所以我认为读“论(lún)”。

师:《论语》里面有的含伦理,有的不含伦理。

读“论(lún)”是因为它是编纂的意思,才读成“论(lún)”。

在文言中,它的意思是编纂。

这样看来,课文标题的意思就是编纂的孔子和他的弟子所说的话。

文章摘取了十二句,今天我们就学十二句。

把课文题目读一读。

【赏析:引导学生在辨析中读准多音字“论”的读音,理解“论”“语”“章”等字的意思,从一开课就让学生有获得新知的愉悦感。

】师:同学们刚才是众声喧哗地读,现在我想请同学分别读,一则一则地读,开火车。

哪一组先来?生: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师:“不亦说乎”为什么不读成“不亦说(shuō)乎”呢?生:因为这个字是通假字,它的意思是高兴的,通竖心旁的“悦”。

《论语十二章》课堂教案教学设计5篇

《论语十二章》课堂教案教学设计5篇

《论语十二章》课堂教案教学设计5篇【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目标:1.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解读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2.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的价值。

3.学会朗读背诵文言文,掌握学习古文的方法。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合作探究、体验反思学习经典的原创精神。

2. 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能够正确认识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点】1.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学习法;分类整理归纳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用时】三课时【预习作业】诵读课文,生字注音,依据注释,【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学习、理解并背诵前三则【教学步骤】一、导入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论语》就是其中的一部辉煌的巨著,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的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即使在今天,它依旧光芒四射,熠yì熠生辉。

现在就让我们怀着一种自豪的心情来研读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二则》。

二、作家、作品简介《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则》。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

名丘,字仲尼。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2课《〈论语〉十二章》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2课《〈论语〉十二章》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2课《〈论语〉十二章》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十二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熟练背诵课文。

2.结合对孔子生平与思想的介绍,正确理解文章内容,体会其中倡导的修身、为学之道。

3.感受孔子的人格魅力,联系自身实际,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学习为人处世之道。

【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理解文言字词,掌握重要句子的翻译;理解文章内容,体会孔子的思想。

2.难点:理解孔子的修身、为学之道,并能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们的思想和教诲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孔子的一部重要著作——《论语》。

孔子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他的思想博大精深。

让我们一起走进《论语》,感受孔子的智慧和魅力吧。

二、知孔子明《论语》1. 走近孔子(1)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他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

(2)孔子一生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30 岁前,位卑而能“鄙事”,有志于学。

30-50 岁,欲仕不能。

50-55岁,在鲁从政。

55-68岁,周游列国,历尽艰辛。

65-73 岁,安居鲁国,办教育,理六经。

(3)孔子思想:政治思想:创立以“仁"(即仁爱、爱人)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主张“仁政”(“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他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是他的做人准则。

教育思想:重视教育的作用,提倡“有教无类"(一视同仁)“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等。

2.《论语》(1)《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论语十二章》说课稿、课堂教学实录、教案

《论语十二章》说课稿、课堂教学实录、教案

《论语十二章》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论语十二章》,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设想、教学程序等五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一、教材分析1.课文所处的地位及作用《论语十二章》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5篇课文。

它选自于我国儒家经典著作《论语》,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语录体古藉。

第二单元仍然继续着第一单元所谈论的“人生”这个话题,所选课文侧重于写对人生的理解和选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中,《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你们所效法。

课文中所选的《论语十二章》,着重叙述了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三方面内容。

其丰富的语言精华和深刻的思想精髓,对于心理发展正处于萌芽状态的初中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

2.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a.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b.了解文言文的一般常识,能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含义及一些虚词的用法c.能熟练背诵、默写全文,必说出句意。

(2)能力目标:a.掌握“分类式笔记”的整理方法,培养学生对语言材料进行整理归纳的能力及习惯b.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意识(3)德育目标:a.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让学生对照反省自己b.汲取课文的语言精华和思想精髓,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3.教学的重点、难点理解、掌握重点词语的读音、解释;背诵、翻译、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整理归纳的学习方法;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懂得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

二、教学方法1.分类整理归纳法这是一种整理性的课堂学习活动,也称作“理读”。

而同时这也是一种带有理性色彩的课堂学习活动,它所养成的是一种分类整理的能力及习惯。

这种:能力及习惯训练得越早,学生对语言材料归类的意识就越强。

《论语十二章》优秀教案

《论语十二章》优秀教案

《论语十二章》优秀教案•相关推荐《论语十二章》优秀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论语十二章》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论语十二章》优秀教案篇1教学内容:探究学习课文后六章。

教学过程:一、导入:(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1、背诵上节课所学的六章,全班齐背和学生分则抽背。

2、重点词句翻译抽查:学而时(时:按时)习之,不亦说(说:通“悦”愉快)乎?有朋(朋:志同道合的人)自远方来吾日三省(省:反省)吾身与朋友交而不信(信:诚实)乎?传(传:老师传授的知识)不习乎?”学而不思则罔(罔:迷惑无所得),思而不学则殆(殆:有害)。

”抽查个别基础不是特别好的学生,一来检查他上节课掌握情况,二来可以加强他们对这些重点实词的记忆。

如果学生回答不出,就让他把不会的词语记录到笔记中去,并叫其他同学补充。

二、探究学习后六章1、初读课文,扫除语言障碍这个环节以学生探究合作学习和老师指导串讲法为主。

以四人学习小组为单位,先自主结合手头资料扫除语言障碍,然后小组合作相互答疑,尽量字字落实,然后全班交流,各小组有权指定某组或某位同学翻译或者答疑难点词语。

(如果学生有讲得不到位的,可以让其他同学补充或者是老师直接补充。

)老师则对学生的探究合作学习成果做小结,这个小结以串讲的形式展开,稍微详细一点,给基础好的学生巩固一下,给基础稍微弱些的学生一个查缺补漏的时机。

老师小结(多媒体展示):读注释翻译全文,分组提出疑难语句,供师生当堂解决。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虚数,几个行:走焉:于之,在其中善者:长处、优点从:学习不善者:短处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十二章》教案优秀6篇

《〈论语〉十二章》教案优秀6篇

《〈论语〉十二章》教案优秀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论语〉十二章》教案优秀6篇《论语》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而有关论语十二章原文以及翻译哪里有呢?这次本店铺为您整理了《〈论语〉十二章》教案优秀6篇,如果能帮助到您,本店铺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论语十二章课堂实录

论语十二章课堂实录

论语十二章课堂实录论语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最重要的经典之一。

其中,论语十二章是孔子的弟子们记录下的十二个章节,记载了孔子的言行和教诲。

本文将基于论语十二章的内容,探讨其中的智慧和价值观。

第一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学习都是人类进步的基石。

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智慧。

第二章:“巧言令色,鲜矣仁。

”这句话告诫人们,虚伪和假装善良是没有价值的。

真正的仁爱应该从内心发出,而不是表面上的巧言令色。

第三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强调了友谊的重要性。

朋友不仅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还可以为我们提供帮助和支持。

真正的友谊是无价的。

第四章:“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这句话告诫人们,君子应该守规矩、遵守道德,不随便与人攀比。

而小人则相反,总是通过攀比来获取自己的价值感。

第五章:“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这句话强调了君子的胸怀和豁达,以及小人的狭隘和自私。

坦荡荡的君子能够宽容和包容他人,而长戚戚的小人则常常为一点小事而纠结不已。

第六章:“君子病无能焉,小人病无志焉。

”这句话告诫人们,君子应该有追求和目标,不断努力提升自己。

而小人则缺乏进取心和追求,只顾自己的小利。

第七章:“君子不器。

”这句话强调了君子的谦逊和自省。

君子应该谦虚,不自视过高。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完善自己。

第八章:“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

”这句话告诫人们,君子要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无论面临什么困难和诱惑,都要坚守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第九章:“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这句话强调了君子的谦虚和自省。

君子在成功时要保持谦逊,不骄傲自满。

而小人则相反,常常因为一点小成就而自以为是。

第十章:“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这句话告诫人们,君子应该具备威严和学识。

只有当君子有足够的威望和学问时,才能够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第十一章:“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第12课《论语十二章》教案

第12课《论语十二章》教案
第12课《论语十二章》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12课《论语十二章》教案,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文阅读》单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论语》中的十二章经典语句,分别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这些章节体现了孔子关于学习、修身、为人处世的智慧,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古文,感悟人生哲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学过程中,将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解读和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论语》的内涵,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思维导图。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孔子的学习智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论语十二章》的教学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文言文教学的挑战与魅力。通过与学生们的互动,我发现了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
首先,《论语》作为一部古代经典,其内涵丰富,言简意赅。在教学过程中,我意识到,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孔子的思想,仅仅讲解字面意义是远远不够的。我应该在教学中更多地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使他们在生活中感悟古人的智慧。例如,在讲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时,我可以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认识到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复习、巩固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很棒的实录师:同学们知道课前屏幕上播放的这些句子都是出自哪一本书?生(齐声):《论语》师:大家很聪明,说得正确。

那么你知道《论语》是一本怎样的书吗?生: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书。

生: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书。

师:大家很会学习,善于借助注释中的有效信息。

那想不想了解得更多一点?投影出示相关介绍:《论语》是对中国思想文化影响最大的书。

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论语》是中国两千年来最重要的课本。

“四书”之一,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必读书目。

《论语》还是出成语最多的书。

在世界上的影响也比较大。

《论语》是仅次于《圣经》的世界第二大畅销出版物。

《论语》在影响世界历史的100部名著排行榜中排第11名。

师:看来作为中国人,必须要对《论语》有所研究,要研究论语,首先要了解孔子。

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能不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把你头脑中孔子的形象描述出来。

生:孔子是个博学的人生:孔子是个大教育家,有远大理想的人。

……师:看来大家对孔子还是有所了解的,那么老师再给一点系统的介绍。

投影出示相关介绍:孔子是最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是最伟大的教育家,相传有三千弟子,其中七十二贤人。

孔子是最伟大的典籍整理编订家,修订《诗经》,编纂《春秋》。

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千古圣人”、“至圣”、“万世师表”。

孔子在世界的影响也很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历史名人。

西方有学者尊孔子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师:世界很多地方都有孔庙(投影出示山东、南京、韩国、日本的孔庙图片),单是韩国就有234座孔庙。

美国、德国、新加坡等国家有孔子的塑像(出示美国曼哈顿、德国柏林孔子塑像),世界许多大学都有孔子学院。

师:可见孔子的思想光芒能穿越时空魅力永恒。

今天我们借《论语》八则的学习,走近孔子和《论语》,触摸经典,感受智慧。

二、诵读入境师:首先让我们来读一读这些充满智慧的文字。

首先请两位同学读一读,让老师看看我们朗读中存在什么问题。

生:朗读。

(读得较平,有个别字音出错)师:有什么问题?生:字音有读错的,“愠”字读成了wēn,“默而识之”的“识”读成了shí。

(老师板书这两个字)生: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没有什么感情;师:确实缺少些味道,要读出一点古文的味道。

古文怎么读呢?(一个学生在下面大声地说“摇头晃脑地读”并做动作)生:读得慢一些。

师:对,我们要读得要读得舒缓些,慢条斯理的,读出抑扬顿挫来,可以像影视剧中古人读书摇头晃脑那样,仿佛很陶醉的样子。

下面让我们就来陶醉地读一读(投影出示——陶醉地朗读)。

老师尝试读第一则,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小声跟读。

老师读,不少学生感兴趣地跟读。

师:我们同学们是不是也可以选一则自己试试,读给大家听听。

(一个学生读“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师:要注意读好一个字“而”。

这个“而”字可是大有学问呀!(黑板上板书“而”字象形写法)它是老夫子腮下的长须,这么一捋,又是一番长篇大论。

要重读、慢读以示强调。

再挑一则有“而”字的来读一读。

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明显有点古朴的感觉了。

)师:再配点音乐来读好吗?生:读“默而知之”一则,配乐。

师:读得不错,有点“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的感觉了。

让我们在音乐声中一起读一读剩下的几则。

(学生齐读,得很投入,不少同学的流露出陶醉的表情。

)三、读懂文言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经过多次朗读,相信大家对论语八则已有所了解,那么还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呢?下面我们借助注释说说各则的大意,注意这两个任务:1、在有疑问的词语下面打个“?”2、在你认为需要着重强化理解的词语下面打“△”。

我们要仔细地梳理重难点。

(投影出示:仔细地梳理)(学生自学)师:刚才的学习中有什么疑难,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好吗?生:“可以为师矣”中的“矣”是什么意思?师:同学可以解答吗?生:是个语气词,相当于“了”。

师:课文中还有其他的语气词吗?生:第六则中的“哉”,第一则中的“乎”。

可以解释为“呢”、“吗”生:还有第五则中的“也”和第七则中的“焉”。

师:找得很好,这些词都是放在句末表一定的语气,不过“焉”字的用法略有不同,大家知道吗?生:(纷纷说)在里面,注释上有。

师:很好,善于利用注释的信息学习。

生:“是知也”的“知”怎么解释?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

专家们对这个字也多有研究,一般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把它作为通假字,同“智”,是智慧、聪明的意思。

但我们的书上并没有把它当通假字在注释中标注出来,那我们可以取“知识”这个义项理解为真知”、“真谛”。

那么在这一则中告诉我们什么是真知、真谛呢?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告诉我们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

师:是啊,那大家还有什么不懂的可要赶快提出来呀!生:“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我不懂。

师:是整个句子都不懂?生点头,显得为难。

师:其实你是能懂的,我们一起看注释来理一理,好吗?(师问生答,逐字解释)“孔文子”——一个叫孔圉的人,“何以”——“以何”“凭什么”,“谓”——“称”,“之”——代“孔文子”,“文”——“谥号”。

师:连起来意思应该清楚了吧。

学习文言文我们就是要这样慢慢疏通,不怕麻烦。

“谥号”是美好的称号,说明孔圉生前的功绩是得到肯定的,那么他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呢?生(齐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师:很好,理解准确。

我们第二个任务要检查一下,哪一位同学愿意把你划出重点词语展示一下?(老师随意拿了一个学生的书)师:这个男孩,划了“说”“罔”“殆”“诲”“”愤“悱”,划了不少。

(又一个男孩递过自己的书)师:这个同学划得更多了,他还划了“女”“是”“焉”“反”等等。

老师课前也划了一些,和老师的比对一下。

投影出示:(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诲女知之乎?(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学而不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三)不耻下问师:老师划了三类词,第一类是通假字,我们要注意掌握。

第二类是注释上都有,但离开了注释你未必能准确解释的,老师考同学们一个“学而不厌”的“厌”字,什么意思?生:讨厌。

(听课的老师都笑了。

)师:错了,应该解释为(不少学生说)“满足”,这个字与现代汉语差别较大,还有些词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了。

例如“愤”“悱”等字。

第三类这个耻,看起来没什么不理解的,但我们解释为“耻辱”放到句子里并不通顺,它的用法发生变化的,应该解释为“以……为耻”。

通过仔细的梳理后,我们知道这些词语的用法很重要,我们要牢牢地记在心中,对我们以后学习其他文言文事很有帮助的。

这就叫做学有所得。

(板书:学有所得)四、深化解读师:弄懂字面的意思之后,是不是就理解了每一则的内涵呢?还需要我们进一步解读这八则,我们用什么方式解读呢?(停顿片刻)很多同学都看过央视《百家讲坛》中的“于丹《论语》心得”,于丹老师的解读很有个性,常常用一些充满哲理的故事,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

比如:出示“言寡尤(过错),行寡悔:言语要减少错误,行为要减少悔恨。

”师:这一句告诉我们看起来挺深奥的,于丹老师是用网络上的一个小故事来解读的:有个孩子在家中经常乱发脾气,他的爸爸受不了了,就把他领到篱笆边对他说:“以后你每发一次脾气,我就在篱笆上钉一根钉子。

”一天下来孩子发现钉了一大堆的钉子,自己都不好意思了,觉得要克制。

爸爸又对他说:“以后你能一天不发脾气,就拔掉一根钉子。

”这个孩子真的就努力地克制自己,终于有一天,这一天的到来多不容易呀,终于那一天,孩子高兴地对爸爸说:“钉子都拔光了!”但是爸爸指着篱笆上的洞对孩子说:“你每发一次脾气就好像在亲人的心上戳了一个洞,虽然可以道歉,但洞却永远留下了。

”所以说我们要慎行,少犯错误,世上没有后悔药卖呀!通过这个故事来解读,这样就很容易让读者接受《论语》中的观点了。

大家是不是也想尝试用自己的方法个性解读?(投影出示:个性地解读)师:解读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是学于丹老师的方法,也可以按老师的这种方式来解读。

例如“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句,可以结合相关的背景来解读。

投影出示背景:孔子当年周游列国,希望能推行自己的治国主张,但却处处碰壁,遭人冷眼。

而他就是在这样不被人知、不被理解的情况下,依然说道:不怨恨、不生气,可见孔子的自信、豁达,真是有君子之风啊!师:还有其他的解读方法,我们最顺手的是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也可以引用相关格言警句来解读。

下面《我的论语心得》就看大家的表现了。

投影出示要求:选择《<论语>八则》中一则或一句试做解读。

友情提示:可选用生动的小故事,可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可利用相关背景资料,可引用相关格言警句,……师:在你选择解读的那则、那句下面划横线,并在旁边写写提示自己发言的关键词。

(学生思考、讨论。

)师:下面我们来交流、展示自己的心得。

生:我解读第二则,我觉得在学习中前面的知识学得扎实,掌握得牢固,再学习后面的知识就要容易一点。

生:我想解读第四则,告诉我们做学问要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孔子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有个《两小儿辩日》的故事。

(下面学生都在点头)两个小孩争论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近,什么时候离人远?争论不出结果问孔子,而孔子也老实地说,“不知道。

”生:我在哪本书上看过,这一则是孔子教育弟子子路的,因为子路经常说大话。

生:我还知道一个故事也可以解读这一则,《北人不识菱》,一个北方人没见过菱角,更没吃过菱角,硬充内行,连着壳吃,还夸口我们家屋前屋后地里种的都是。

师:我们千万不能像这个北人似的“大愚若智”,而是要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大智慧。

生:第三则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小故事解读:有一个人家两个儿子分家产,父亲有个匾上有“学问”二字,儿子便把它锯开,一人拿一个字回去。

各自按照匾上的字来做,一个拼命地学,一个拼命地问,最后都是一无所成。

故事告诉我们的也是要努力学习,也要开动脑筋问。

师:看来,学和思连在一起才能成就学问。

对于我们积余中学的同学来说,应该对这一条感受最深了,因为我们的校名就是这样解读的:“积学精业、余思致远”(板书:积学精业、余思致远),告诉我们要学思结合呀!而且我们学校的学风就是:勤学好思。

相信勤学好思的积学中学的同学们下面一定会有更精彩的表现。

生:我想用一句俗语来解读第七则,“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说明每个人都有长处,结合在一起力量就强大了。

师:也可以用成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来理解(板书: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可学之处,每个人都有需学之处。

生:孔子曾经拜一个七岁的项橐为师,孔子提出的问题这个孩子对答如流,但他问孔子的问题孔子一个都答不出来,孔子只好说:“后生可畏,我当拜你为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