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精彩教学实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很棒的实录
师:同学们知道课前屏幕上播放的这些句子都是出自哪一本书?
生(齐声):《论语》
师:大家很聪明,说得正确。那么你知道《论语》是一本怎样的书吗?
生: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书。
生: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书。
师:大家很会学习,善于借助注释中的有效信息。那想不想了解得更多一点?
投影出示相关介绍:
《论语》是对中国思想文化影响最大的书。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论语》是中国两千年来最重要的课本。“四书”之一,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必读书目。
《论语》还是出成语最多的书。
在世界上的影响也比较大。
《论语》是仅次于《圣经》的世界第二大畅销出版物。
《论语》在影响世界历史的100部名著排行榜中排第11名。
师:看来作为中国人,必须要对《论语》有所研究,要研究论语,首先要了解孔子。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能不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把你头脑中孔子的形象描述出来。
生:孔子是个博学的人
生:孔子是个大教育家,有远大理想的人。
……
师:看来大家对孔子还是有所了解的,那么老师再给一点系统的介绍。
投影出示相关介绍:
孔子是最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是最伟大的教育家,相传有三千弟子,其中七十二贤人。
孔子是最伟大的典籍整理编订家,修订《诗经》,编纂《春秋》。
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千古圣人”、“至圣”、“万世师表”。
孔子在世界的影响也很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历史名人。
西方有学者尊孔子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师:世界很多地方都有孔庙(投影出示山东、南京、韩国、日本的孔庙图片),单是韩国就有234座孔庙。美国、德国、新加坡等国家有孔子的塑像(出示美国曼哈顿、德国柏林孔子塑像),世界许多大学都有孔子学院。
师:可见孔子的思想光芒能穿越时空魅力永恒。今天我们借《论语》八则的学习,走近孔子和《论语》,触摸经典,感受智慧。
二、诵读入境
师:首先让我们来读一读这些充满智慧的文字。首先请两位同学读一读,让老师看看我们朗读中存在什么问题。
生:朗读。(读得较平,有个别字音出错)
师:有什么问题?
生:字音有读错的,“愠”字读成了wēn,“默而识之”的“识”读成了shí。
(老师板书这两个字)
生: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没有什么感情;
师:确实缺少些味道,要读出一点古文的味道。古文怎么读呢?
(一个学生在下面大声地说“摇头晃脑地读”并做动作)
生:读得慢一些。
师:对,我们要读得要读得舒缓些,慢条斯理的,读出抑扬顿挫来,可以像影视剧中古人读书摇头晃脑那样,仿佛很陶醉的样子。下面让我们就来陶醉地读一读(投影出示——陶醉地朗读)。老师尝试读第一则,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小声跟读。
老师读,不少学生感兴趣地跟读。
师:我们同学们是不是也可以选一则自己试试,读给大家听听。
(一个学生读“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师:要注意读好一个字“而”。这个“而”字可是大有学问呀!(黑板上板书“而”字象形写法)它是老夫子腮下的长须,这么一捋,又是一番长篇大论。要重读、慢读以示强调。再挑一则有“而”字的来读一读。
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明显有点古朴的感觉了。)
师:再配点音乐来读好吗?
生:读“默而知之”一则,配乐。
师:读得不错,有点“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的感觉了。让我们在音乐声中一起读一读剩下的几则。
(学生齐读,得很投入,不少同学的流露出陶醉的表情。)
三、读懂文言
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经过多次朗读,相信大家对论语八则已有所了解,那么还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呢?下面我们借助注释说说各则的大意,注意这两个任务:1、在有疑问的词语下面打个“?”2、在你认为需要着重强化理解的词语下面打“△”。我们要仔细地梳理重难点。(投影出示:仔细地梳理)
(学生自学)
师:刚才的学习中有什么疑难,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好吗?
生:“可以为师矣”中的“矣”是什么意思?
师:同学可以解答吗?
生:是个语气词,相当于“了”。
师:课文中还有其他的语气词吗?
生:第六则中的“哉”,第一则中的“乎”。可以解释为“呢”、“吗”
生:还有第五则中的“也”和第七则中的“焉”。
师:找得很好,这些词都是放在句末表一定的语气,不过“焉”字的用法略有不同,大家知道吗?
生:(纷纷说)在里面,注释上有。
师:很好,善于利用注释的信息学习。
生:“是知也”的“知”怎么解释?
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专家们对这个字也多有研究,一般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把它作为通假字,同“智”,是智慧、聪明的意思。但我们的书上并没有把它当通假字在注释中标注出来,那我们可以取“知识”这个义项理解为真知”、“真谛”。那么在这一则中告诉我们什么是真知、真谛呢?
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告诉我们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
师:是啊,那大家还有什么不懂的可要赶快提出来呀!
生:“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我不懂。
师:是整个句子都不懂?
生点头,显得为难。
师:其实你是能懂的,我们一起看注释来理一理,好吗?
(师问生答,逐字解释)“孔文子”——一个叫孔圉的人,“何以”——“以何”“凭什么”,“谓”——“称”,“之”——代“孔文子”,“文”——“谥号”。
师:连起来意思应该清楚了吧。学习文言文我们就是要这样慢慢疏通,不怕麻烦。“谥号”是美好的称号,说明孔圉生前的功绩是得到肯定的,那么他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呢?
生(齐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师:很好,理解准确。我们第二个任务要检查一下,哪一位同学愿意把你划出重点词语展示一下?
(老师随意拿了一个学生的书)
师:这个男孩,划了“说”“罔”“殆”“诲”“”愤“悱”,划了不少。
(又一个男孩递过自己的书)
师:这个同学划得更多了,他还划了“女”“是”“焉”“反”等等。
老师课前也划了一些,和老师的比对一下。投影出示:
(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诲女知之乎?
(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默而识之
学而不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三)不耻下问
师:老师划了三类词,第一类是通假字,我们要注意掌握。第二类是注释上都有,但离开了注释你未必能准确解释的,老师考同学们一个“学而不厌”的“厌”字,什么意思?
生:讨厌。(听课的老师都笑了。)
师:错了,应该解释为(不少学生说)“满足”,这个字与现代汉语差别较大,还有些词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了。例如“愤”“悱”等字。第三类这个耻,看起来没什么不理解的,但我们解释为“耻辱”放到句子里并不通顺,它的用法发生变化的,应该解释为“以……为耻”。通过仔细的梳理后,我们知道这些词语的用法很重要,我们要牢牢地记在心中,对我们以后学习其他文言文事很有帮助的。这就叫做学有所得。(板书:学有所得)
四、深化解读
师:弄懂字面的意思之后,是不是就理解了每一则的内涵呢?还需要我们进一步解读这八则,我们用什么方式解读呢?(停顿片刻)很多同学都看过央视《百家讲坛》中的“于丹《论语》心得”,于丹老师的解读很有个性,常常用一些充满哲理的故事,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比如:
出示“言寡尤(过错),行寡悔:言语要减少错误,行为要减少悔恨。”
师:这一句告诉我们看起来挺深奥的,于丹老师是用网络上的一个小故事来解读的:有个孩子在家中经常乱发脾气,他的爸爸受不了了,就把他领到篱笆边对他说:“以后你每发一次脾气,我就在篱笆上钉一根钉子。”一天下来孩子发现钉了一大堆的钉子,自己都不好意思了,觉得要克制。爸爸又对他说:“以后你能一天不发脾气,就拔掉一根钉子。”这个孩子真的就努力地克制自己,终于有一天,这一天的到来多不容易呀,终于那一天,孩子高兴地对爸爸说:“钉子都拔光了!”但是爸爸指着篱笆上的洞对孩子说:“你每发一次脾气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