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不得不防
基坑支护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基坑支护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11353c5d4d8d15abe234e53.png)
基坑支护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常见质量问题1:位移。
(支护结构向基坑内侧产生位移,从而导致桩后地面沉降和附近房屋裂缝,边坡出现滑移、失去稳定)预防措施:1、支护结构挡土桩截面及入土深度应严格计算,防止漏算桩顶地面堆土、行驶机械、运输车辆、堆放材料等附加荷载;2、灌注桩与阻水旋喷桩间必须严密结合,使之形成封闭止水幕,阻止桩后土壤在动水压力作用下大量流入基坑;3、基坑开挖前应将整个支护系统包括土层锚杆、桩顶圈梁等施工完成,挡土桩应达到强度,以保证支护结构的强度和整体刚度,减少变形;4、锚杆施工必须保证锚杆能深入到可靠锚固层内;5、施工时,应加强管理,避免在支护结构上大量堆载和停放挖土机械和运输汽车;6、基坑开挖前应进行降水,以减少桩侧土压力和水流入基坑,使桩产生位移;7、当经监测出现位移时,应在位移较大部位卸荷和补桩,或在该部位进行水泥压浆加固土层。
常见质量问题2:管涌及流砂。
(基坑开挖时,基坑底部的土产生流动状态,随地下水流一起从坑底或四周涌入基坑,引起周围地面沉陷,建筑物裂缝)预防措施:1、施工前应加强地质勘察,探明土质情况;2、挡土桩宜穿透基坑底部粉细砂层;。
3、当挡土桩间存在间隙,应在背面设旋喷止水桩挡水,避免出现流水缺口,造成水土流失,涌入基坑;4、桩嵌入基坑底深度应经计算确定,应使土颗粒的浸水密度大于桩侧上渗动水压力;5、止水桩设计应使其与挡土桩相切,保持紧密结合,以提高支护刚度和起到帷幕墙的作用;6、施工中应先采用井点或深井对基坑进行有效降水;7、大型机械行驶及机械开挖应防止损坏给、排水管道,发现破裂应及时修复。
常见质量问题3:塌方。
(基坑开挖中支护结构失效,,边坡局部大面积失稳塌方)。
预防措施:1、挡土桩设计应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并用顶部圈梁连成整体;2、土层锚杆应深入到坚实土层内,并灌浆密实;3、挡土桩应有足够入土深度,并嵌入到坚实土层内,保证支护结构的整体稳定性;4、基坑开挖前应先采用有效降水方法,将地下水降低到开挖基底0.5米以下;5、应防止随挖随支护,特别要按设计规定程序施工,不得随意改动支护结构的受力状态或在支护结构上随意增加支护设计未考虑的大量施工荷载。
阐述深基坑施工安全隐患与预防措施
![阐述深基坑施工安全隐患与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28ab608f705cc1754270957.png)
阐述深基坑施工安全隐患与预防措施在复杂条件下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中最大的安全隐患就是边坡失稳坍塌。
安全隐患形成的原因有如下几种:1工程勘察方面场地勘察资料是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的重要依据,必须正确、全面地评价基坑支护桩。
如果工程桩所涉及范围的地层,勘察资料不详细,不准确,势必给深基坑支护工程潜伏下事故隐患。
2基坑支护设计方面的失误深基坑支护方案的选择,取决于基坑开挖深度,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水文条件,周围环境(相邻建筑物,构筑物的重要性,道路,地下管线的限制程度等),设计控制变形要求,施工设备能力,工期,造价以及支护结构受力特征等诸多因素。
任何一方面的因素考虑不周或疏忽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基坑工程的设计,不仅方案要选择正确,而且要进行支护结构的强度,基坑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结构和地面变形以及软弱土层的局部加固对相邻建筑物的影响等诸方面的检算,并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提出预防措施,设计方面任何疏忽、失误都会导致基坑发生重大工程事故。
3防水、降排水方面水是导致深基坑工程事故的重大因素,许多深基坑工程事故都是由于水的原因造成的,深基坑工程的防水、降水和排水是一项事关大局的工作。
最常见的是为省钱不做止水墙或止水墙漏水,在基坑内降水而忽略对基坑外的影响,造成严重事故,由于水而发生的事故约占21.4%。
没做止水帷幕,基坑内大量降水,引起基坑外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地基土产生不均匀沉降,使基坑周围建筑物倾斜,道路及地下水管线等设施开裂、下沉、甚至破坏。
各种止水结构的质量问题当然重要,但支护结构的变形往往是止水结构损坏的罪魁祸首。
例如高压旋喷桩或摆喷墙本来是一种良好的垂直隔水帷幕的结构形式,但它的厚度相对较薄(摆喷孔部位);再者引孔垂直度的误差会造成深部墙体开叉的现象,这样墙体的整体性就严重地被削弱,往往浅部地层内障碍较多(如入防地下室范围内),即使灌浆补漏也常留有“死角”,封不彻底,而常出现事故。
4施工管理方面施工方面引发的事故也是不能忽视的,主要是施工质量问题,如支护桩墙质量差而引起桩的折断,墙体大面积漏水,流土等,特别是一再转手承包,一些施工队伍技术素质甚差,甚至偷工减料,施工中错误百出,给基坑工程造成严重隐患。
基坑坍塌常见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2)
![基坑坍塌常见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2)](https://img.taocdn.com/s3/m/f833b275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64.png)
基坑坍塌常见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2)基坑坍塌常见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4.支护结构施工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因基坑支护结构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一项临时设施,目前许多施工单位对其施工质量重视不够,护壁施工单位的施工行为没有得到有效的'约束,不按设计方案施工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支护结构的施工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存在坑壁坍塌隐患。
如某工程采用土钉墙作基坑支护,设计土钉间距为1.2m,施工单位施工时却将土钉间距扩大至1.8m,降低了支护结构的强度,护壁开裂,出现了坍塌的先兆。
二、防止基坑坍塌的措施1.选择适合的基坑坑壁形式基坑施工前,首先应按照规范的要求,依据基坑坑壁破坏后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确定基坑坑壁的安全等级,然后根据坑壁安全等级、基坑周边环境、开挖深度、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施工作业设备和施工季节的条件等因素选择坑壁的形式。
当基坑顶部无重要建(构)筑物,场地有放坡条件且基坑深度≤l0m 时,可以优先采用坡率法。
采用坡率法时,关键是要确定正确的坡率允许值。
一般坑壁的坡率允许值可按工程类比的原则并结合已有稳定边坡的坡率值分析确定。
如:土质均匀良好的硬塑粘性土,当坡高小于5m时,坡率允许值可确定为:1:1.00~1:1.25。
若坑壁土质较软或基坑顶部边缘附近有较大荷载,坡率允许值还必须采用圆弧滑动法进行稳定性分析确定。
当施工场地不能满足设计坡率值的要求时,应对坑壁采取支护措施;选择支护结构,首先要确定基坑坑壁的安全等级。
按照规范的要求,坑壁的安全等级按其损坏后可能造成的破坏后果的严重性、坑壁类型和基坑深度等因素,确定为一、二、三级。
坑壁安全等级一、二级适合采用挖孔灌注桩护壁,坑壁安全等级二、三级适合采用土钉墙护壁。
2.加强对土方开挖的监控基坑土方一般采用机械挖运,开挖前,应根据基坑坑壁形式、降排水要求等制定开挖方案,并对机械操作人员进行交底。
开挖时,应有技术人员在场,对开挖深度、坑壁坡度进行监控,防止超挖。
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fd207d96bd97f192379e99b.png)
常见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第一节土方工程场地积水 场地范围内局部积水原因分析 ☎✆场地平整填土未分层回填压(夯)实,土的密实度很差,遇水产生不均匀下沉。
☎✆场地周围未做排水沟,或场地未做成一定排水坡度,或存在反向排水坡。
☎✆测量错误,使场地标高不一。
防治措施 场地内的填土认真分层回填碾压(夯)实,使密实度不低于设计要求,避免松填;按要求做好场地排水坡和排水沟。
做好测量复核,避免出现标高误差。
填方边坡塌方 填方边坡塌陷或滑塌原因分析 ☎✆边坡坡度偏陡。
☎✆边坡基底的草皮、淤泥松土未清理干净;与原陡坡接合未挖成阶梯形搭接;或填方 土料采用淤泥质土等不符合要求的土料。
☎✆边坡填土未按要求分层回填压(夯)实。
☎✆边坡坡角未做好排水设施,由于水的渗入,土内聚力降低,或坡角被冲刷而导致塌方。
防治措施 永久性填方的边坡坡度应根据填方高度、土的种类和工程重要性按设计规定放坡;按要求清理基底和做阶梯形接槎;选用符合要求的土料,按填土压实标准进行分层、回填碾 压或夯实;在边坡上下部做好排水沟,避免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积水。
填土出现橡皮土 填土夯打后,土体发生颤动,形成软塑状态而体积并没有压缩。
原因分析 在含水量很大的腐殖土、泥炭土、黏土或粉质粘土等原状土上进行回填,或采用这种土作土料回填,当对其进行夯实或碾压,表面易形成一层硬壳,使土内水份不易渗透和散发,因而使土形成软塑状态的橡皮土。
防治措施 夯实填土时,适当控制填土的含水量;避免在含水量过大的原状土上进行回填。
填方区如有地表水时,应设排水沟排水,如有地下水应降低至基底。
治理方法:可用干土、石灰粉等吸水材料均匀掺入土中降低含水量,或将橡皮土翻松、凉干、风干至最优含水量范围,再夯(压)实。
回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要求 回填土经碾压或夯实后,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
原因分析 ✆填方土料不符合要求;采用了碎块草皮、有机质含量大于 的土、淤泥质土或杂填 土作填料。
「汇总」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止措施
![「汇总」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止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c27ca1d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67.png)
「汇总」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止措施一、基坑超挖原因分析(1)采用机械开挖,没有留下30cm由人工开挖整平,而是一挖到底,操作又控制不严,局部多挖。
基底原状土受到机械开挖而扰动。
(2)没有专人指挥,盲目操作。
(3)测量未经复核出现差错。
(4)边坡上存在松软土层,受外界因素影响自行滑塌,造成坡面凹洼不平。
二、基底标高不符合要求现象:(1)基槽(坑)底标高不符合设计规定值,造成浅基础埋置深度不足或超挖。
(2)基底持力层土质不符合设计要求,或被人工扰动,造成持力层承载能力降低。
1. 原因分析:(1)测量放线错误,造成基底标高不足或过深。
(2)地质勘察资料与实际情况不符,虽已挖至设计规定深度,但土质仍不符合设计要求。
(3)选用的施工机械和施工方法不当,造成超挖。
2. 预防措施:(1)当发现控制桩或标志板有被碰撞和移动迹象时,应复查校正,防止标高出现过大误差。
(2)防止超挖。
采用机械开挖基槽(坑)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一层土用人工清理,其厚度应根据施工机械确定。
(3)基槽(坑)挖至基底标高后,应会同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检查基底土质是否符合要求,并作出隐蔽工程记录。
3. 治理方法:(1)当开挖深度达到设计规定,而土质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会同设计单位协商处理。
(2)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应用与基土相同的土料填补,并夯实至要求的密实度,或用碎石类土填补并夯实。
在重要部位超挖时,可用低强度等级混凝土填补,并应取得设计单位同意。
三、基坑(槽)浸水1. 原因分析基坑(槽)开挖时被水淹没,或直接在地下水位以下挖土,土壤浸水,经过扰动,由固体变成流体,既造成施工困难,也影响地基质量。
2. 预防措施(1)开挖基坑(槽)前,场地周围应设置排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槽)内。
挖土放坡时,坡顶和坡脚至排水沟均应保持一定距离,一般为0.5~1m;永久性挖土边坡上缘至山坡截水应保持5m距离。
(2)基坑(槽)开挖时应逐层开挖逐层收坡,并随时检查边坡坡度,坡度不允许偏陡或挖成神仙土,边坡上缘堆土或堆置材料时,至边坡应保持一定距离,一般在0.8m以上,堆土高度不超过1.5m。
基坑工程常见通病及控制措施
![基坑工程常见通病及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f942a21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ee.png)
1、基坑工程常见通病☐ (1)基坑临边防护栏杆设置不全、设置低于1.5m、立杆大于2m,栏杆安装不牢固、摇晃、高低不一,材料质量不符合围挡要求。
☐ (2)基坑临边堆物距离基坑边缘小于1.5m,堆放混乱,压或靠在护栏上,高度超过防护栏杆。
☐ (3)在基坑栏杆上挂设电缆和电源线。
☐ (4)基坑挖土作业临边护栏随意拆除,出现开口处未及时封闭或采取防护措施,设置警戒、警不标志。
☐ (5)作业人员下基坑登高设施搭设不规范、梯道缺扶手、踏板简易不规范。
☐ (6)基坑支撑行人行走部分未设置防护栏杆或设置不规范,无栏杆部分有人员行走;吊机、指挥、泵车司机在无防护设施的支撑上作业。
☐ (7)基坑支撑上面或底端有淤土或混凝土块未及时清除,基坑支撑上堆放材料、构件或吊运物体。
☐ (8)基坑临边无挡水或排水措施,基坑边积水未及时排除。
☐ 2、基坑工程常见通病控制措施☐ (1)基坑临边防护栏杆设置必须纳入专项方案中,围挡设置高度不得低于1.5m、立杆不得大于2m,栏杆安装必须牢固、稳定、高低一致,材料质营须符合围挡要求。
☐ (2)基坑临边1.5m内禁止堆物,临时堆放材料不得压在或靠在护栏上,高度不得超过防护栏杆,并及时疏散。
☐ (3)在基坑栏杆不得挂设电缆和电源线,临时挂设必须开槽,并用绝缘材料进行隔离。
☐ (4)基坑挖土作业临边护栏不得随意拆除。
挖土临时开口须经批准并采取防护措施、设置警戒、警示标志,派专人监护,完工后须及时封闭。
☐ (5)基坑登高设施搭设必须纳入专项方案中,搭设规范,梯子宽度不宜小于1m,设置双道扶手,踏板必须牢同、稳定,便于登高行走,坡度宜采用1:3。
☐ (6)基坑支撑上的行人通道,必须规范设置防护栏杆,无栏杆部分不得有人行走或作业。
☐ (7)基坑支撑底端的淤土或混凝土块须及时清除,不得留有余渣。
支撑上部的基坑支撑上的淤土、混凝土块必须及时清理,支撑上不得堆放材料、构件或吊运物体。
☐ (8)基坑临边须设置挡水墙,配置排水措施,基坑边积水须及时排除。
土方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土方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0fdae38ed630b1c59eeb529.png)
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第一节土方工程1.1场地积水场地范围内局部积水原因分析:(1)场地平整填土未分层回填压(夯)实,土的密实度很差,遇水产生不均匀下沉。
(2)场地周围未做排水沟,或场地未做成一定排水坡度,或存在反向排水坡。
(3)测量错误,使场地标高不一。
防治措施:场地内的填土认真分层回填碾压(夯)实,使密实度不低于设计要求,避免松填;按要求做好场地排水坡和排水沟。
做好测量复核,避免出现标高误差。
1.2填方边坡塌方填方边坡塌陷或滑塌原因分析: (1)边坡坡度偏陡。
(2)边坡基底的草皮、淤泥松土未清理干净;与原陡坡接合未挖成阶梯形搭接;或填方土料采用淤泥质土等不符合要求的土料。
(3)边坡填土未按要求分层回填压(夯)实。
(4)边坡坡角未做好排水设施,由于水的渗入,土内聚力降低,或坡角被冲刷而导致塌方。
防治措施: 永久性填方的边坡坡度应根据填方高度、土的种类和工程重要性按设计规定放坡;按要求清理基底和做阶梯形接槎;选用符合要求的土料,按填土压实标准进行分层、回填碾压或夯实;在边坡上下部做好排水沟,避免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积水。
1.3填土出现橡皮土填土夯打后,土体发生颤动,形成软塑状态而体积并没有压缩。
原因分析:在含水量很大的腐殖土、泥炭土、黏土或粉质粘土等原状土上进行回填,或采用这种土作土料回填,当对其进行夯实或碾压,表面易形成一层硬壳,使土内水份不易渗透和散发,因而使土形成软塑状态的橡皮土。
防治措施:夯实填土时,适当控制填土的含水量;避免在含水量过大的原状土上进行回填。
填方区如有地表水时,应设排水沟排水,如有地下水应降低至基底。
治理方法:可用干土、石灰粉等吸水材料均匀掺入土中降低含水量,或将橡皮土翻松、凉干、风干至最优含水量范围,再夯(压)实。
1.4回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要求回填土经碾压或夯实后,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
原因分析: 1)填方土料不符合要求;采用了碎块草皮、有机质含量大于8%的土、淤泥质土或杂填土作填料。
基坑开挖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基坑开挖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6b71725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6d.png)
基坑开挖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4.10.1围护结构渗漏1)原因分析1)地下墙垂直度偏差导致槽壁接缝出现较大空隙、槽壁接缝夹泥。
2)地下墙止水接头淤泥未处理完全,造成接缝夹泥、夹沙,形成渗水的渠道。
3)有未清除的混凝土绕流在地下墙的接缝内,会形成渗水的渠道。
2)处理措施:1)轻度的墙体接头夹泥与渗漏水情况,可以在基坑开挖施工中,在渗漏水位置注单液浆,水泥浆,并与超早强双快水泥配合进行堵漏与修补。
2)发现严重的墙体接头缝夹泥与渗漏水情况时,停止基坑开挖作业,立即对夹泥与渗漏水的墙体接头缝进行堵漏与修补。
3)如果基坑开挖到砂土层时,发现墙体接头缝中有很大的孔洞在流土或漏入流砂,这是非常危险的情况,因为坑外的流砂在动水作用下会向坑内喷涌不止,孔洞也会越漏越大,轻者引起坑外地基沉降,危及邻近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安全,重者会导致支撑体系失稳,造成基坑坍塌的重大工程事故。
此时,立即停止挖土,迅速组织好抢险的人员和材料,作紧急处理。
3)围护结构堵漏施工详见《车站围护结构堵漏方案》。
4.10.2地下连续墙露筋现象如基坑开挖后地下墙产生露筋的现象时必须马上修补,以确保工程质量要求,弥补措施为:将露筋处的夹泥、夹砂全部清除,清除至混凝土表面,露出坚实的混凝土面,并用清水冲洗干净后用双快水泥涂抹封堵一层,以防止墙面以后有渗漏出现,涂抹层厚度约10~15cm 的厚度,涂抹应均匀无接缝出现。
如接缝颠末反复处理仍然渗漏或有流砂现象发生时则必需在槽壁接缝外侧进行双液分层注浆、注入聚氨脂溶液或施工双液注浆进行封堵。
具体如下:填土而截止时,立时采纳在漏点外侧双液注浆的措施封堵地下墙接缝外侧的漏点。
不论回填土后是不是还有渗漏现象,必需要先在接缝外侧注入聚氨脂溶液,完成止水后再施工双液注浆进一步封堵接缝外侧的漏点,保证继续开挖的安全。
当外侧聚氨脂和双液注浆施工完成并将漏点彻底封堵后,开始逐步开挖,每开挖1m,必需用16mm厚度钢板封堵地下墙接缝处漏点范围,钢板两侧和地下墙钢筋烧焊牢固,钢板和地下墙之间的空隙先预埋高强塑胶管,再用双块水泥灌缝,随后压浆封堵4.10.3地连墙墙体部分凸起1)原因分析由于成槽施工常常槽壁部分土体塌陷,造成浇筑混凝土后墙体部分凸起。
深基坑的常见问题与防范措施
![深基坑的常见问题与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250abcabb4cf7ec4afed077.png)
深基坑工程的常见事故与防治措施佟志欣12176 24 建工学院摘要:基坑工程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
深基坑工程的常见事故主要有勘察方面的疏忽,给工程埋下事故隐患,由于地质、水文条件、周围环境、施工能力等诸多因素导致深基坑支护方案的选择错误造成事故,防水、降排水方面不做止水帷幕或者各种止水结构不合格常造成事故,施工管理方面施工质量差、偷工减料、工作指挥人员缺乏经验都会是造成事故的原因,工程检测做的不完善也很有可能造成事故。
关键词:勘察、支护、防水、施工、监测引言:一个工程项目前期工作的工程能否顺利展开施工非常关键,这也突出了基坑施工的重要性,然而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有很多因素会对基坑的安全造成隐患,一些工程由于基坑处理不当引起基坑垮塌,人员伤亡,周边建筑沉降,所以基坑开挖的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下面就基坑工程的一些常见问题和防治措施进行分析。
1.工程勘察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工程地质勘探是设计的基础,设计是安全的第一道保证。
地质勘探工作进行是否细致,勘测点布置是否合理,决定着设计工作的成败。
因此,在绘制地质图中要注意当地的地质层次走向,在判断地层走向明确后,可以适当减少勘探点的数量,如在当地地质复杂,或存在不良地质,则应该在基坑位置加密勘探点,力求准确。
水文方面主要判断地下水位的标高、随季节、降水变化的情况,以及是否存在承压水,以便设计地基形式与支护种类。
除了地质勘探,还可以查询当地资料,询问相关人员等。
施工单位在实际施工中应积极比对地质情况,如发现施工中相应地层与设计提供有不符之处,应立即通知监理、设计单位。
对采取施工方法、防护措施进行会议讨论,形成纪要。
需要进行变更的,要及时办理相关手续,不可不顾工程实际情况盲目追求进度。
地下管线是城市赖以生存的重要通道,承担着城市的水、电、燃气、通信、交通,甚至有重要的军事光缆。
在市政、建筑、铁路公路沿线施工中经常会遇到此类问题,工程中发生管线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停水停电停气、通讯中断、影响车辆通行等不在少数,由于工程建设相关单位在前期工作中的疏忽或者违规施工,提供的地下管线资料不齐全,地下管线的种类、位置、埋深、重要性没有探查清楚,导致管线事故。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常见技术问题有哪些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常见技术问题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4b8d7e7d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5d.png)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常见技术问题有哪些建筑工程施工是一个复杂而又系统的过程,涉及到众多的技术环节。
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常常会出现一些技术问题。
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不仅会影响工程的质量和进度,还可能会带来安全隐患。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常见技术问题。
一、基础工程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基础是建筑物的根基,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基础工程施工中,常见的技术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地基处理不当地基处理是基础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环节。
如果地基处理不当,比如未对软弱地基进行有效的加固处理,或者在处理过程中未达到设计要求的承载力,就会导致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从而引起墙体开裂、倾斜等问题。
2、基础选型不合理基础的选型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质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
如果基础选型不合理,比如在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选择了浅基础,或者在荷载较大的情况下选择了承载能力不足的基础形式,就会影响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基坑支护问题在进行深基坑施工时,需要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来保证基坑的稳定性。
如果基坑支护方案设计不合理,或者在施工过程中未严格按照支护方案进行施工,就可能会导致基坑坍塌等安全事故。
二、混凝土工程施工中的技术问题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材料,其施工质量对建筑物的结构强度和耐久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常见的技术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混凝土的配合比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和性能。
如果配合比不合理,比如水泥用量过少、水灰比过大等,就会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足,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安全。
2、混凝土浇筑不规范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如果浇筑顺序不合理、振捣不密实或者出现漏振等情况,就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蜂窝、麻面、孔洞等质量缺陷,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混凝土养护不到位混凝土在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有效的养护,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性能。
深基坑支护工程中常见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深基坑支护工程中常见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7a2b0d067ec102de3bd89e1.png)
深基坑支护工程中常见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导言深基坑支护工程中,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因很多问题导致基坑坍塌、滑坡、突涌等事故。
为确保基坑工程安全,下面这些事故因素不可不防。
勘察类问题工程地质数据差别大施工过程中工程地质情况与原设计差异较大,仍按照原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使工程施工未能达到设计要求,而监测等施工动态反馈信息不及时或有误,导致施工中盲目遵循原设计方案,开挖中没有对基坑的沉降量和位移量进行观测或没有对所测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对工程周边环境可能施加的可变荷载未加考虑等。
设计问题支护结构背面土压力取值偏低在用朗肯土压力理论计算时,只有当支护结构向基坑内产生一定侧向位移后,方能使土压力降到朗肯土压力的水平。
如果这种位移不能为建筑物所允许,则必须加以限制,结构上的土压力也随之变化。
该工程不允许边壁产生过大的位移,采用主动土压力系数是不合理的,应取静止土压力系数。
施工问题1.施工过程与设计差别较大在深基坑支护施工中,深层搅拌桩应用比较多。
施工人员对于深基坑支护方案缺乏深入的了解,严重影响了基坑工程的质量水平。
有时候基坑支护设计中深层搅拌桩水泥掺量不够,施工阶段出现水泥含量不足、砂石比例不当等问题,会直接减弱水泥土的支护强度,从而使得水泥土发生裂缝。
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现象时有发生,深基坑挖土设计中经常对挖土施工程序有所要求,并以此来减少支护变形,并要求在土方开挖前进行图纸交底和技术交底,而实际施工中往往忽略了这一程序,抢施工进度,图局部效益,立即进行土方开挖,这往往会造成偷工减料现象的发生。
其实,深基坑开挖是一个空间问题,而大部分的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是按平面应变问题来处理。
在未能进行空间问题处理之前而需按平面应变假设设计时,支护结构的构造要适当调整,以适应开挖空间效应的要求。
2.地下水处理不当施工中因地下水处理不当,导致深基坑工程事故教训比较多。
施工过程中,地下水位降低了,对深基坑支护有利,但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利。
基坑坍塌常见原因的分析及预防措施
![基坑坍塌常见原因的分析及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e96f474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f7.png)
基坑坍塌常见原因的分析及预防措施基础施工是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基础施工的安全防范十分重要。
依据建设部近几年的事故统计,在基础施工中,基坑基槽、人工挖孔桩施工造成的坍塌占坍塌事故总数的65%,说明基坑基槽的安全性对保证建设基础施工的安全至关重要。
目前成都地区的房层建筑进行基础施工时,普遍采纳基坑形式,基坑坍塌的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因此,分析事故原因,制定预防措施,可以帮助我们减少基坑坍塌的可能性,搞好基础施工的安全防范。
一、基坑坍塌的常见原因基础施工时,坑壁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采纳坡率法,即自然放坡;二是采纳支护结构。
施行证实,基坑坑壁的形式直接影响基坑的安全性,假设选用不当会为基坑施工埋一隐患。
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组织制定时,过多合计节省投资和缩短工期,忽视对坑壁形式的正确选用,从而出现坑壁形式选用不当。
在大多数工程中,由于采纳坡率法比采纳支护结构节省投资,因此,这种方式常被施工单位作为基坑施工的首选形式。
但坡率法只能在工程条件许可时才能采纳,如果施工场地有限不能满足规范所要求的坡率或者地下水丰富、土质稳定性差,一般不能合计坡率法,否则,容易出现隐患,造成坑壁坍塌。
当不具备采纳坡率法的条件时,应对基坑采纳支护措施。
成都地区常用的支护结构有:土钉墙支护、喷锚支护、混凝土灌注支护等。
施工前,应依据工程所处周边环境、地质水文条件以及工程施工工艺要求对支护形式进行合理选择、制定,假设为节省资金仅凭经验确定支护形式,很可能达不到支护的目的,同样容易出现坑壁坍塌的状况,造成安全事故。
如2001年5月,我市某工地喷锚护壁发生坍塌事故,坍塌范围长13m,宽2.5m,高6m,造成紧邻该施工现场的某大楼汽车通道中断,基坑边一φ200mm的地下供水管漏水,排水沟破裂,基坑四周民房、围墙及道路开裂严重。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该处基坑与某大楼地下室仅隔一条汽车通道,采纳喷锚护壁,锚杆的长度受到限制,因此,对这种坑壁,采纳混凝土灌注桩效果更为理想,安全性更高。
基础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控制要点
![基础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控制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0d809c76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bb.png)
第二部分:桩基工程
1、锤击预制桩—桩身偏移过大
1.1、 现象: 成桩后,经检查验收,桩位偏移超过规范要求。
1.2、 防治措施: 施工前需平整场地,其不平整度控制在1%以内。 插桩和开始沉桩时,控制桩身垂直度在1/200(0.5%)桩长内,若发现不符合要求,要及时纠正。 桩基轴线控制点和水准点应设在不受施工影响处,开工前、复核后应妥善保护,施工中应经常复测。 在饱和软土中施工,要严格控制沉桩速率。采取必要的排水措施,以减少对邻桩的挤压偏位。 根据工程特点选用合理的沉桩顺序。 接桩时,要保证上下两节桩在同一轴线上,接头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沉桩前,桩位下的障碍物必须清理干净,发现桩身倾斜,应及时调查分析和纠正。 发现桩位偏差超过规范要求时,应会同设计人员研究处理。
2.2、 防治措施:
第二部分:桩基工程
锤击预制桩—桩头打碎
预制桩在受到锤击时,桩头处混凝土碎裂、脱落,桩顶钢筋外露。
3.1、 现象: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桩制作时要振捣密实,养护期不宜少于28d。 桩顶处主筋应平齐,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保护层厚度一致。 桩制作时,桩顶混凝土保护层不能过大,以3cm为宜,沉桩前对桩进行全面检查,用三角尺检查桩顶的平整度,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桩不能使用或经处理(修补)后才能使用。 按地质条件和断面尺寸选用桩锤,桩帽一般大于桩截面周边2cm,如桩帽尺寸过大或翘曲变形不平整,应进行处理后方能施工。 发现桩头被打碎,应立即停止沉桩,更换或加厚桩垫。如桩头破裂较严重,将桩顶补强后重新沉桩。
2.2、 防治措施:
第三部分:地下防水工程
变形缝漏水
采用埋入式橡胶止水带,质量必须合格,搭接接头要锉成斜坡毛面,用XY-401胶粘压牢固;止水带在转角处要做成圆角,且不得在拐角处接槎。 缝内嵌入沥青木丝板,表面嵌两条BW橡胶止水条,上面粘贴橡胶止水带,再用压板、螺栓固定。 后埋式止水带须全部剔除,用BW橡胶止水条嵌入变形缝底,重新铺贴好止水带,再浇混凝土压牢。
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措施专项施工方案
![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措施专项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e5b7f9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5f.png)
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措施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措施一、引言在工程建设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工程质量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工程质量下降、工程损失加大,甚至会对人员安全造成威胁。
为了防止这些问题的发生,我们制定了这份专项施工方案,旨在提供一些常见问题的防治措施,以确保工程质量的达标。
二、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1.基坑工程常见问题:(1)基坑围护结构不牢固:防治措施:在基坑围护墙施工前,进行详细的设计和计算,确保基坑围护墙的抗倾覆能力和稳定性。
施工时,要选择优质的材料,严格控制工程质量。
(2)基坑地下水位过高:防治措施:在基坑施工之前,进行地质勘探,准确了解地下水位。
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排水措施,例如安装排水管道、使用抽水泵等方式。
2.施工机械设备常见问题:(1)机械设备故障频繁:防治措施:在机械设备的采购前,进行认真的调研和比较,选择质量可靠、性能稳定的机械设备。
在使用过程中,要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故障并进行修复。
(2)机械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不高:防治措施:在机械操作人员的招聘中,要注重其技术背景和经验。
对新进人员要进行专业培训和考核,确保其掌握正确操作方法,提高施工安全性。
3.施工材料质量问题:(1)施工材料不符合标准:防治措施:采购施工材料时,要选择正规的供应商,查证相关的资质证书和质量认证文件。
同时,要对购进的材料进行验收,并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确保材料符合标准。
(2)施工材料储存不当:防治措施:施工材料储存时,要避免阳光直射、雨水浸泡和污染。
对易燃易爆材料要进行专门储存,并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
对容易变质的材料要进行定期检查,并及时进行更换。
4.施工现场管理问题:(1)管理人员把关不严:防治措施:加强对现场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质量意识和管理水平。
设置严格的工序验收制度,对每个工序进行认真的检查和验收,确保质量合格。
(2)施工现场秩序混乱:防治措施:对施工现场进行规划和划分,确保道路畅通,设立安全警示标志。
基坑支撑质量通病及防止措施
![基坑支撑质量通病及防止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fd2fee9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3d.png)
基坑支撑质量通病及防止措施咱今儿个就来唠唠基坑支撑那些事儿。
你说这基坑支撑啊,那可真是建筑工程里的一个关键环节。
要是这方面出了岔子,那可就好比房子的根基没打好,后果不堪设想啊!先来说说这质量通病都有啥。
有的时候啊,那支撑的构件尺寸不准确,这就好比给人做衣服尺寸不对,穿着能舒服吗?肯定不行啊!还有啊,焊接质量不过关,就像衣服的缝线不结实,稍微一拉扯就开了,那能行?这基坑支撑要是焊接不牢,能撑得住那么大的压力吗?再就是支撑安装不牢固,摇摇晃晃的,就跟那站不稳的小孩似的,随时可能摔倒。
这要是遇到点风吹草动,或者施工过程中有个啥动静,那不就容易出问题嘛!还有啊,支撑的布置不合理,有的地方该有支撑的没有,不该有的地方却弄了一堆,这不就乱套了嘛!那怎么防止这些问题呢?咱可得好好想想办法。
首先啊,施工前就得把设计图纸看仔细了,每个尺寸、每个细节都不能放过,就跟咱出门前得照照镜子整理整理一样。
然后呢,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可不能低,得找那些手艺好、经验丰富的师傅,这就好比找个好厨师做菜,味道肯定不一样。
材料的选择也至关重要啊!不能随便找点什么材料就往上用,得挑质量好的、符合标准的。
这就跟咱买东西一样,得挑好的买,不然用不了多久就坏了,多不划算!在施工过程中,还得时刻监督,就跟家长看着孩子做作业似的,稍有不对就得赶紧纠正。
还有啊,焊接的时候可得认真,不能马虎,要保证每一个焊点都牢固可靠。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一个焊点出问题,可能整个支撑就不行了。
安装的时候更得小心翼翼,不能粗鲁对待,得像对待宝贝一样把它安装好。
咱再想想,是不是还得定期检查和维护啊?就像咱的身体一样,得定期体检。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别等小毛病变成大问题了才后悔莫及。
总之啊,基坑支撑的质量可不能马虎,这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咱可得重视起来,不能掉以轻心。
大家都记住了吗?咱可别在这上面栽跟头啊!让我们一起努力,把基坑支撑做好,为建筑工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坑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不得不防
目前基坑支护的主要方法有:排桩墙支护、水泥土桩墙支护、锚杆及土钉墙支护、钢或混凝土支撑、地下连续墙、沉井与沉箱、降水与排水等。
基坑支护虽然不是直接构成工程实体的一部分,但对工程施工安全来说意义重大,应加强监督。
常见质量问题一:位移
(支护结构向基坑内侧产生位移,从而导致桩后地面沉降和附近房屋裂缝,边坡出现滑移、失去稳定)
预防措施:
1、支护结构挡土桩截面及入土深度应严格计算,防止漏算桩顶地面堆土、行驶机械、运输车辆、堆放材料等附加荷载;
2、灌注桩与阻水旋喷桩间必须严密结合,使之形成封闭止水幕,阻止桩后土壤在动水压力作用下大量流入基坑;
3、基坑开挖前应将整个支护系统包括土层锚杆、桩顶圈梁等施工完成,挡土桩应达到强度,以保证支护结构的强度和整体刚度,减少变形;
4、锚杆施工必须保证锚杆能深入到可靠锚固层内;
5、施工时,应加强管理,避免在支护结构上大量堆载、停放挖土机械及运输汽车;
6、基坑开挖前应进行降水,以减少桩侧土压力和水流入基坑,使桩产生位移;
7、当经监测出现位移时,应在位移较大部位卸荷和补桩,
或在该部位进行水泥压浆加固土层。
常见质量问题二:管涌及流砂
(基坑开挖时,基坑底部的土产生流动,随地下水流一起从坑底或四周涌入基坑,引起周围地面沉陷,建筑物裂缝)
预防措施:
1、施工前应加强地质勘察,探明土质情况;
2、挡土桩宜穿透基坑底部粉细砂层;
3、当挡土桩间存在间隙,应在背面设旋喷止水桩挡水,避免出现流水缺口,造成水土流失,涌入基坑;
4、桩嵌入基坑底深度应经计算确定,应使土颗粒的浸水密度大于桩侧上渗动水压力;
5、止水桩设计应使其与挡土桩相切,保持紧密结合,以提高支护刚度和起到帷幕墙的作用;
6、施工中应先采用井点或深井对基坑进行有效降水;
7、大型机械行驶及机械开挖应防止损坏给、排水管道,发现破裂应及时修复。
常见质量问题三:塌方
(基坑开挖中支护结构失效,边坡局部大面积失稳塌方)
预防措施:
1、挡土桩设计应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并用顶部圈梁连成整体;
2、土层锚杆应深入到坚实土层内,并灌浆密实;
3、挡土桩应有足够入土深度,并嵌入到坚实土层内,保证支护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4、基坑开挖前应先采用有效降水方法,将地下水降低到开挖基底0.5米以下;
5、应防止随挖随支护,特别要按设计规定程序施工,不得随意改动支护结构的受力状态或在支护结构上随意增加支护设计未考虑的大量施工荷载。
对重要的基坑工程应进行必要的监测,监测内容有:
1、支护结构的变形;
2、基坑周边的地面变形;
3、邻近工程和地下设施的变形;
4、地下水位;
5、渗漏、冒水、冲刷、管涌等情况。
基坑支护验收时应具备下列资料:
1. 施工记录和竣工图;
2. 边坡工程与周围建筑物位置关系图;
3. 原材料出厂合格证、复验报告;
4. 混凝土强度试验报告,砂浆试块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5. 锚杆抗拔试验报告;
6. 边坡和周围建筑物变形监测报告;
7. 设计变更通知、重大问题处理文件和技术洽商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