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一课导学案
《文化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复习学案 高三政治教案PPT模板下载
(3)文化与经济、 政治相互交融:
(1)文化影 响人们的
__________...
(2)文化影 响人们的 __________...
(2)态度:既要 认同本民族文化,
又要尊重...
(1)意义:是发 展本民族文化的内
在要求,...
(3)原则:遵循 各民族文化一律平
等
(2)各民族间的 经济和政治的、历
03
3、尊重文 化多样性的 意义、态度 和原则 (为...
04
4、世界文 化与民族文 化的关系 (文化是民 族...
06
6、对待传 统文化的正 确态度: (如何正确 对...
05
5、推动文 化交流的意 义(中外文 化交流有 何...
7、文化继承与发展 的关系:(文化的继
承和...
8、文化创新的源泉 和动力:社会实践
《文化生活》第一 课文化与社会复习
学案
最新版PPT模板,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预计演示时长
20分钟
总目录数
本次演示内容概要
《文化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复习学案
演示内容长度
一级目录数
其他目录数
2181字符
总页数
52个
1个
51个
x页
01
一、感受文化影响
01
1、文化与 经济,政治 的关系
02
2、优秀文 化对塑造人 生的作用:
9、文化创新的意义 (为什么要进行文化 创新...
10、文化创新的途 径和方向:
12、中华民族精神 的核心:爱国主义。
11、中华民族精神 的基本内涵(中华
民族精...
13、弘扬和培育民 族精神的途径和意
义:
(2)一定的文化 由一定的经济、政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文化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新人教)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一、综合解说【地位作用】本单元作为全书的起始,在全书中起着开篇立论和探究导引的作用,后面各单元都是在此基础上展开并进行深入探究的,学好本单元,你就会明确学习本书的意义和方向,从而为本书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有重要影响,通过感受文化,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利用文化塑造人生,增强人的精神内涵和精神力量;进一步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意义。
【主要内容】本单元阐述了文化与生活的关系,说明文化与经济、政治一起构成了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统阐述了文化的产生和作用。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本单元分为两课: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第二课—一文化对人的影响。
第一课又分两个框题.一是体味文化;二是文化与经济、政治。
主要内容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成果,文化对社会具有引导和制约作用;积极的文化生活,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当代社会,文化与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第二课也分为两个框题,一是感受文化的影响;二是文化塑造人生。
主要内容包括:文化对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对人们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文化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文化对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对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塑造辉煌人生的作用。
二、知识结构:三、课程标准:1.1观察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和不同阶层的文化生活,体察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知道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1.2评述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影响,说明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意义。
1.3 赏析优秀文化产品,感悟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的意义,确信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四、单元导语:走进社会,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化需求日益强烈,文化活动日益丰富。
《文化生活》第一课第一框《体味文化》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明确方向,有的放矢1.知识方面识记文化的内涵,知道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理解文化的内涵及其特点,理解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2.能力目标培养辩证思维能力、对不同性质的文化现象进行比较鉴别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抓住关键,突破重点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文化的社会作用。
三、认知探究——夯实基础,探究提高【基础认知】1、文化的内涵文化是相对于。
既包括,又包括。
2、文化的特点文化是特有的现象。
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文化是人们的产物。
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特别是通过参与、接受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人们在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精神产品离不开。
3、广义的文化是指,这种广义的文化概念与的含义相近。
狭义的文化是指。
我们所讲的“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的“文化”概念。
4、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是一种力量,能够在人们的过程中转化为,对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而且表现在。
【知识拓展】全面理解文化的内涵(1)文化是人类的全部精神活动,而不是指人们从事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
(2)文化包括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精神产品,如文字作品、音乐、舞蹈、美术作品等。
(3)文化有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之分。
意识形态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而非意识形态文化则没有阶级性。
(4)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化”指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与“文明”的含义相近。
狭义的“文化”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如“学文化”“文化课”等。
文化生活中讲的“文化”,既不同于广义的文化,也不同于狭义的文化,它包括人类全部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概念。
四、知识结构——构建体系,把握联系五、达标检测——勤学苦练,游刃有余1.我们的祖先学会了种庄稼、盖房舍,这是我们的物质财富。
在种庄稼、盖房舍的过程中,产生了天文历法、建筑艺术等,在思想精神领域有很多书籍和音乐、绘画等,这更是我们的财富。
文化生活第一框导学案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第一框体味文化【课时安排】【教学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方法】【重、难点】【课前预习】课前问题导学:阅读教材思考并在相应的地方做出记号1、文化的含义、特点?2、文化的作用?【合作探究】【课前导读和探究】(一)什么是文化文化(culture)一词在西方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原意是农耕及对植物的培育,自15世纪以后,逐渐扩展到对人的品德、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具有了“教化”的涵义。
当前得到公认的最早的文化定义是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著作《原始文化》中的界定:“文化,就其在民族志中的广义而言,是个复合的整体,它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及习惯”。
文化不是先天的遗传本能,而是后天通过学习得到的经验和知识;不是自然存在物,而是经过人类意识作用加工出来的东西。
(视频展示)--认识文化现象,体会体味文化8月10日晚,第二届青奥会开幕式在南京市奥体中心举行。
来自河南少林塔沟武术学校988名学员,参加了开幕式3个篇章6个节目的演出,尤其是压轴节目《筑梦》,120名高空威亚在地面400名学员的配合下,上下翻飞、腾空飞跃,并组成了各种不同的造型(问题思考)--请你谈谈你对青奥会开幕式的看法——图片展示,我国的不同文化(使学生对文化有了整体印象,时时有文化,处处有文化)(阅读梳理)--认真阅读教材内容,梳理领会文化(一)文化“万花筒”(1)文化形式:多种多样(2)文化现象:,,即文化具有普遍性(3)文化各具特色:不同的,有不同的,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二)文化是什么⑴文化的内涵①含义:②内容:既包括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⑵文化的特点①从文化的产生看:②从个人文化素养的形成看:③从文化的载体看:(3)文化的外延静态看: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
动态看:人们进行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文化生活第1课第1框导学案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第1框体味文化导学案班级姓名一、明确目标引导过程1、知识目标:了解文化现象的普遍存在、文化的形式,识记并理解文化的含义、特征,理解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的深刻影响。
2、能力目标: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和合作探究能力;联系直接参与文化活动,提高综合比较和参与实践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体察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领悟文化与社会生活的紧密关系,增强培养文化素养的意识和自觉性。
二、自主学习筑牢基础(一)阅读P4-5,文化“万花筒”,了解文化现象1、现象: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历程,文化现象;环顾身边的生活,文化现象。
2、特色: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呈现的色彩。
(二)阅读P6-7,文化是什么,了解文化的含义、特征1、文化的含义(1)内涵:文化是相对于而言的人类全部及其产品。
(2)外延:文化既包括、人生观、等具有性质的部分,又包括和技术、和文字等的部分。
2、文化的特征(1)从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看,是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人类的产物。
(2)从文化与个体的关系看,是一种。
文化素养是通过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接受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人们在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3)从物质载体与精神产品的关系看,人们的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
(三)阅读P8-9,文化的力量,了解文化的作用1、文化的形式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的过程,都是。
文化是一种。
2、文化的作用(影响)文化作为一种,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对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情况,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而且表现在的历史中。
三、合作探究提升能力【实例探究一】理解文化的含义和特点材料一:“石头上刻着名人名言,石头是物质的,但表现的是精神内容。
”材料二:“文彦博数豆”是我国古人对未成年人教育的典型事例,说的是小时候文彦博放两个罐子,做了错事就放黑豆在罐中,做了好事就放红豆在罐中,每天检查红豆和黑豆数目,日积月累,红豆越来越多,长大后文彦博成为宋朝的一代名相。
高三政治总复习第一轮必修3《文化生活》学案
高三政治总复习第一轮必修3《文化生活》教案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知识网络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知识网络◆考点阐释考点 21:中华文化积厚流光、广博精湛.从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看,中华文化积厚流光(1)中华文化有着自己独具特点的发展历程①古代的绚烂——在古代社会,中华文化曾长远走在世界前列,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
②近代的衰微——跟着中国封建统治的日趋衰败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近代中华文化经历了衰微的过程。
③现代的中兴——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引导下,才能创建中华文化新的绚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中兴。
④发展中华文化。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髓,去其糟粕,使之与今世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表现时代性。
(2)积厚流光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点中华文明薪火相传,一脉相承,是人类文明史上独一没有中止而持续到现在的古老文明。
中华文化积厚流光的目睹——汉字与史册文籍①汉字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记。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记录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就。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
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在今日为中华各民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表记。
②史册文籍A.作用: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目睹。
B.原由: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留历史资料。
c.我国史册文籍的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温馨提示】文字、文学、文物、文明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录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会丰富成就。
文字的发明,令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记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文学:以文字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应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
发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
最早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络为能够演唱的抒怀诗歌。
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会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
文化生活第1课复习导学案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学习目标】1.了解文化的内涵与形式,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理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2.比较区分经济、政治、文化现象,辩证地理解文化的反作用。
3.感悟文化的力量,提高文化软实力,提升综合国力,应对国际竞争与挑战。
【自主构建】【考点展示并记忆】一、文化的内涵与形式二、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三、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考点探究】1. 什么是文化?概括一下“文化的特征”有哪些?2.如何全面地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3.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为什么要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易错易混】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精神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
2.文化作为一种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3.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
4.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5.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表明文化就是经济,经济也就是文化。
6.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典型例题】1.(2013·广东) 2013年3月,广东某市的读书月活动提出,文化强市从阅读开始。
在建设文化强市过程中,读书的意义不可替代。
强调读书的文化意义,是因为①文化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②先进文化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③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④文化影响人的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013·江苏)韩国某外交官说:“如果外国人对韩国歌手有更多的关注,逐渐地他们就会喜欢上韩国……如果他们喜欢韩国,他们就会购买更多的韩国产品。
这就是我们试图推广的。
”这启示我们①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②文化生产力对现代经济起决定作用③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 (2013·四川)如今,手机已是更新换代频率最高的电子产品,手机支付、办公、游戏、社交、网络浏览等已成为一种消费时尚和文化现象。
高中人教版文化生活校本教材(导学案)第一课文化与生活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单元概述第一单元主要引导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感受文化的力量,认识文化对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自觉参与积极的文化生活,提高文化素养,学会用文化的眼光观察生活。
本单元作为全书的起点,在《文化生活》中起着探究引导作用,后面三个单元的知识都是在此基础上开展并深入的,因此本单元在本书中处于基础性地位。
本单元共设两课,即“文化与社会”“文化对人的影响”。
第一课主要引导学生了解文化的概念、作用,明确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内在关系,形成对文化的基本认识。
第二课主要帮助学生感悟文化对人的影响及其特点,明确文化在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第一单元按照“从社会发展看文化”和“从人的发展看文化”两条主线,呈现相关教学内容。
第一课文化与生活3.1.1体味文化一、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文化的内涵;2、理解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二)能力目标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全面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重视自身文化素质的意识。
2、理解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培养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的意识。
二、学习重点难点文化的涵义、特点【课前预习案】(20分钟)一、阅读与思考:二、归纳与总结:根据你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概括本框知识体系:【课堂探究案】(25分钟)探究一:文化及其特点材料一:近年来,一些城市开展城市精神的讨论与提炼,如重庆市经过多次研究提炼后将“登高涉远、负重自强”这八个字确定为城市精神的表述语;青岛将市民精神提炼为:“诚信、博大、和谐、卓越”;济南市城市精神为:“诚信、创新、和谐”……这些城市精神既富有时代特色,又展示了城市自身的文化内涵。
材料二:同经典为友,与圣贤为伴,与时代相融。
“诵中华经典,做美德少年”的活动在山东德州开展得有声有色。
广大青少年到图书馆、阅览室借阅各类优秀图书,在诵读经典中汲取营养,全市涌现出一大批“中华经典诵读示范学校”和“美德少年”。
2022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 文化生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教案 人教新课标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建知识体系] [明学习目标] 1.理解1个内涵——文化概念2.把握1个作用——文化的社会作用3.掌握1个特点——文化的特点4.理清2对关系——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和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5.分清2种形式——文化的静态和动态形式[备核心素养] 1.科学精神——通过学习,了解不同性质的文化具有不同的作用,正确认识文化与经济、政治和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2.公共参与——通过学习,深刻领会文化的实质,培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积极参与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第一框体味文化一、文化的内涵、特点与形式1.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局部,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局部。
2.特点(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2)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3.形式(1)思想、理论、信念、**、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
(静态形式)(2)人们进行精神性的生产、传播、学习、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动态形式)[巧学妙解]运用框架图全面把握文化的概念二、文化的社会作用1.文化的实质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2.文化的社会作用(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开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2)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开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那么会阻碍社会的开展。
一、判断题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提示: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要转化为物质力量必须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不能“直接〞转化。
高三政治文化生活第一课复习教案教案
文化生活第一课复习一.目标预设:了解文化的内涵与形式。
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理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二.知识梳理1、文化是相对、而言的人类全部及其。
其中,既包括、、等具有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部分。
2、文化是人类社会___________的现象。
文化是人们_____________的产物。
3、文化现象实质上是。
4、文化对于和产生深刻影响。
文化作为一种,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
对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中,而且表现在的历史中。
5、经济、政治文化,文化经济、政治。
6、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
文化有其自身的和相对的。
7、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不同。
的、的文化会社会的发展,的、的文化会_________社会的发展。
8、文化与------ 相互交融。
在经济发展中,____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越来越重要。
图书出版、影视音像等——--迅速崛起,更加丰富,在现代经济的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9、文化与相互交融。
随着和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需要更高的。
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的国家,借助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
以推行。
这使世界范围内反对的斗争,成为当代的重要内容。
10、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_________竞争日趋激烈。
在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和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
11、我国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优先发展和,为提供正确的、不竭的和强大的。
三自主建构网络四重点知识分析1.文化的内涵和形式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五典型题例. [2009山东文综29] 材料四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应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
高考一轮复习 文化生活 第一课 教案
高考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一课教案【教学目标】1.识记文化的内涵、文化的社会作用2. 理解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3.运用文化的社会作用合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重点难点】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教学课时】 2-3课时(含试卷讲评)【基本知识】1.什么是文化?文化有何特点?2.文化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3.简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4.如何理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知识关系】1.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2.文化产业、文化事业、文化生产力【课堂反馈】一.选择题1(2010年高考广东卷31)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
”该句诗可以体现C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②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③文化具有继承性④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2011年高考福建卷26)一切受人民欢迎、对人民有深刻影响的艺术作品,从本质上说,都必须既反映人民精神世界又引领人民精神生活,都必须在人民的伟大中获得艺术的伟大。
可见,优秀的文化CA.彰显时代的精神,创造时代的未来B.反映时代的潮流,决定时代的走向C.源于时代的实践,引导时代的发展D.源于时代的智慧,推动时代的前3(2012届南通模拟)2011年产生的网络新词,像“给力”、“涨时代”、“神马都是浮云”等,多为新事件、新闻人物的浓缩和概括。
这表明(C)A.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B.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目的C.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D.文化创新来源于创作者的灵感4(2012年高考海南卷)3000多年前,黎族人民横渡琼州海峡来到海南。
他们在这方热土繁衍生息,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华美绝伦的黎族织锦,造型独特的船形屋,用牛角、竹子、棷壳等制作的乐器……其中,钻木取火、低温制陶、黎族民歌、黎族织锦等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化生活》第一课第一框导学案
《文化生活》导学案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第一框《体味文化》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预习“体味文化”这一框,了解文化的内涵以及文化的作用。
二、预习内容(一)文化“万花筒”阅读教材,感受文化的丰富多彩,文化的多样性。
1. 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2. 不同区域的文化各有特点(二)文化是什么阅读教材6—7页相关内容,思考文化的内涵是什么?文化的特点有哪些?1.文化的内涵2.文化的特点(三)文化的力量阅读教材8~9页的内容,思考一下:怎样认识文化的力量?1. 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2. 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阅读教材第8页《共产党宣言》问世对社会主义运动产生的影响的相关内容。
思考一下文化的力量。
3. 感悟文化的力量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写在下面空白的地方。
四、挑战自我(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属于文化现象的是()①一年一度的校园艺术节②社区的诗社、文学社、合唱团、舞蹈队、时装表演队等③参观历史文物④参加精神文明共建活动⑤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活动A. ①②③B. ①②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⑤2.以下关于文化生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繁华的都市与新兴的城镇有丰富的文化生活B. 偏远山区没有文化生活C. 文化生活无处不在D.文化生活融于社会生活之中3.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主要是指()①文化是由人创造的②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③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④文化是指纯粹“自然”的东西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4.我们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A. 是天生的B. 是父母的遗传C. 是在接受教育中形成的D. 是从社会生活的体验中,特别是通过参加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5.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是因为()A.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B. 自然界先于人类社会产生和存在C. 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D. 自然科学不属于文化范畴6.下列对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的理解正确的是()A. 文化决定物质,是第一性的东西B. 文化的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只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C. 文化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D. 有了文化,经济和政治就自然会获得发展7.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问世以来,它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对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实践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高三政治教案 文化生活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复习学案9篇
高三政治教案文化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复习学案9篇文化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复习学案 1文化生活【一般主要考查“影响”、“措施”】1、文化的影响——为什么要加强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1)文化与社会:①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中能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②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对经济、政治有反作用,先进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落后文化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③文化与经济相交融,经济建设中科技、教育、人才越发重要,文化产业、文化消费不断发展,文化生产力在经济格局中越来越重要。
文化与政治相交融,民主法制建设、公民的政治参与需要文化素养;西方国家借助文化渗透推行霸权主义,必须反对文化霸权主义。
④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逐渐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2)文化对个人: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②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方式;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④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文化传承与创新(1)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①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文化共同构成;文化既是世界的,各族文化是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色彩;文化又是民族的,各族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文化越是民族的,文化越是世界的,优秀的民族文化能得到世界的认同②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态度与原则——意义: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态度与原则:a、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b、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繁荣。
《文化生活》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复习学案
《文化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复习学案《化生活》第一化与社会复习学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知识整合】第一化与社会一、体味化(一)化万花筒⑴化现象:无时不有、无处不在(2)化现象: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3)化生活:各具特色, 有不同的化环境。
(二)化是什么:1、化是一种精神现象(化的实质)含义:这里的“化”是相对于、、而言的人类全部及其产品。
意识形态部分非意识形态部分。
2、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的产物, 是特有的现象,纯“ ”的东西不能称为化。
3、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1)化素养的形成: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通过,特别是通过、逐步培养出的。
(2) 化活动是一种离不开的精神性活动,人们的精神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注意] 化修养水平的高低与知识水平的高低并不是等同的。
4、正确理解化的内涵(1)广义的“化”:(2)狭义的“化”:(3)我们所讲的“化” 是指(三)化的力量(作用)1、化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静态)形式: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艺术、科学等。
(动态)活动:人们进行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化活动。
2、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1)化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化的教化作用),(2)化对国家、民族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注意]:①化的转化性:可转化为物质力量②化的两重性;具有阻碍和推动作用。
二、化与经济、政治(一)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1.经济、政治与化的内在联系(1)经济是______,政治是经济的________,化是经济和政治的_____。
一定的化由一定的_____、_______所决定。
(2)、化___________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2.不同的化,对的影响不同,对的作用也不同,不同民族的化,影响的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腐朽的化则。
(二)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1.化与经济、政治的特点①化与经济相互交融A:B:②化与政治相互交融A:B:(三)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1、国际竞争的实质:归根到底:2.化的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的标志。
高中人教版文化生活校本教材导学案第一课文化与生活
高中人教版文化生活校本教材导学案第一课
文化与生活
一、导学目标
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
1.了解文化与生活的关系及其意义;
2.掌握文化与生活的相互影响的特点;
3.理解不同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表达方式。
二、前导部分
1.视频观看
请观看一段视频(观看方式:复制视频标题,在视频网站上搜索)。
2.思考问题
请思考以下问题并做简要记录:
1)生活在不同国家的人会受到哪些文化的影响?
2)文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何作用?
三、文本阅读
请仔细阅读文本,并回答以下问题:
1.文化与生活的关系是什么?
2.文化与生活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相互影响?
3.你认为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表达方式有哪些?
四、思考与讨论
1.小组讨论
请与同桌进行讨论,就以下问题展开对话:
1)你认为文化对我们的生活有何影响?
2)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个人的成长有何影响?
3)文化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是否可以互为因果关系?
2.展示讨论结果
请各小组选择代表,将自己的讨论结果向全班进行展示。
五、拓展延伸
请选择以下一个或多个拓展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
1. 文化冲突与融合
研究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和融合,思考如何促进文化的交流与理解。
2. 青少年的文化认同
调查并分析青少年的文化认同问题,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影响因素
及解决途径。
3.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探索不同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并思考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六、总结反思
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从中获得的启示或收获做简要记录。
请提交完成的导学案。
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文化与生活课时:2课时课型:复习课审核:高三备课组班级组别姓名学号一、学习目标:1、解释文化生活具有不同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的特殊性;确认文化包括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解释文化是人类独有的现象,确认文化素养需要培养。
3、说出文化具有的丰富形式。
解释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解释现实生活中人们活动所受到的文化影响。
4、结合实例说明文化与经济、政治、综合国力的关系。
说明我国应对文化挑战、维护文化安全的措施。
二、重点与难点:1、文化的含义。
2、文化与政治、经济、综合国力的关系。
三、知识清单1、文化的含义?区别广义的文化、狭义的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文化的特点?3、如何理解文化的力量?4、文化与经济、政治三者的关系?5、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四、判断正误,并予以解释说明。
1、文化是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成果。
()说明:2.文化总是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而发展。
()说明:3.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说明:五、巩固练习1、[2013高考,安徽卷]世界各地有很多闻名遐迩的城市雕塑,如希腊雅典的雅典娜神像、丹麦哥本哈根的美人鱼等,它们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
这些被人们称作“城市的眼睛”的雕塑()①意味着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②彰显着世界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③蕴含着城市生活美好的精神追求④决定着城市发展的文化方向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013高考,天津卷]茶文化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东方美人”是台湾苗粟出产的一种名茶,它由当地客家人种植,是被小绿叶蝉咬过的乌龙茶叶。
很久以前,英国女王偶人品尝到此茶,将悬在茶杯里的茶叶赞叹为“正在跳舞的东方美女”,茶名由此而得,这种茶的曼妙之处还在于可用冰水浸泡,透过冰滴壶,一滴滴冰水滤过茶叶,茶汤香气馥郁,色若琥珀。
这表明()A.文化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B.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C.文化能够增强的精神力量D.人们的实践受到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3、[2013高考,海南卷]3000多年前,黎族人民横渡琼州海峡来到海南。
他们在这方热土繁衍生息,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华美绝伦的黎族织锦,造型独特的船形屋,用牛角、竹子、棷壳等制作的乐器……其中,钻木取火、低温制陶、黎族民歌、黎族织锦等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由此可见,黎族文化()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具有悠久的历史,是黎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4、[2013高考,四川卷]如今,手机已是更新换代频率最高的电子产品,手机支付、办公、游戏、社交、网络浏览等已经成为一种消费时尚和文化现象。
这体现了()①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②文化是科技发展的动力③文化决定人的价值取向④文化改变人的生活方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2013高考,江苏卷]韩国某外交官说:“如果外国人对韩国歌手有更多的关注,逐渐地他们就会喜欢上韩国……如果他们喜欢韩国,他们就会购买更多的韩国产品。
这就是我们试图推广的。
”这启示我们()①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②文化生产力对现代经济起决定作用③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2013广东惠州四调)32.横扫金球奖等多项大奖后,《逃离德黑兰》问鼎2013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艺术的表现手法,紧张刺激的情节,演员的出色表演,自然是这部电影勇夺“小金人”的原因,但“政治”永远不会在奥斯卡奖评选中缺席。
材料表明()①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②文化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③借助文化产品可以达到政治目的④政治生活决定于文化生活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7、(2013广东梅州一模)30.首届客家文化艺术节于2012年11月在广东梅州举行。
本届艺术节以“融汇世界的客家、展示客家的世界”为主题,将节会办成了“三会一季”,即客家文化艺术作品展示会、客商产品展销会、幸福导向型产业招商引资盛会和世界客都旅游欢乐季。
这表明()A.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文化是经济的主导B.经济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C.经济的发展才能带来文化的繁荣,文化的繁荣必将促进经济的发展D.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前提和必要条件8、(2013广东深圳一调)30.农家书屋工程是党中央实施的文化惠民五大重点工程之一。
截至2012年8月底,全国共投入资金180多亿元,建成达到统一规定标准的农家书屋600449家。
文化惠民是基于()①保障人民更好地享有基本文化权益②直接推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③培养与传统道德相承接的现代农民④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9、(2013广东湛江二模)30.光棍节是产生予校园,以庆祝自己仍是单身一族为骄傲的年轻人的娱乐性节日。
光棍节本来跟电商是风马牛不相及的,经过淘宝的包装塑造之后就成了一个购物狂欢节。
2012年光棍节这天,天猫和淘宝的支付宝总销售额达到191亿元。
这说明()A、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B.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C.经济促进文化的发展D.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10、(2013珠海二模)横扫金球奖等多项大奖后,《逃离德黑兰》问鼎2013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艺术的表现手法,紧张刺激的情节,演员的出色表演,自然是这部电影勇夺“小金人”的原因,但“政治”永远不会在奥斯卡奖评选中缺席。
材料表明()①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②文化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③借助文化产品可以达到政治目的④政治生活决定于文化生活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1、(2013揭阳二模) 2012年徐铮导演的《人再冏途之泰冏》作为只有3000万投资的片子成为中国喜剧片市场的——朵“奇葩”,上映仅23天票戾突破10亿元大关,创华语影片记录,极大的推动了国产电影的发展,由此带来的连锁经济效应不可忽视。
由此可见()A.经济决定文化发展B.文化总是对经济发展有积极的反作用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D.文化塑造人生12、(2012广东卷)广东某县依托葛洪等历史名人的文化遗产,致力于挖掘当地独特的中医药文化和宗教文化,力塑文化品牌。
该县的这一做法是基于()①文化独特性是区域文化发展的基础②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是同步的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④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A.①③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2010高考,北京卷]《阿凡达》是一部运用3D技术制作的电影,目前已创造了超过2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并带动了3D相关产业的发展。
这体现了()①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②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③文化生产力的日趋重要④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4、广东省形成了以新闻出版业、广播影视业、文化产品制造业、文化浓游业等为代表的一批骨干文化产业。
2012年广东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实现连续9年全国领先,去年达到2500多亿元,占全国的1/4,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我省支柱产业。
这表明()A.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B.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C.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D.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15、自“人猿相揖别”之后,出现了从“只几个石头磨过”到“钢铁炉火中翻火焰”的巨大变化,这表明()A、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B、文化是指人类的精神产品C、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D、物质资料的生产就是文化的生产16、为了更好地传承微州文化,黄山市启动“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有关专家指出,这样做不仅可以守住古村落,古民居的“筋、骨、肉”,还可以传承徽州文化的“精、气、神”,真正使古村落、古民居流传后世。
这说明()A、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B、社会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C、传统建设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D、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17、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越来越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吃饭讲求“饮食文化”,穿衣讲求“服饰文化”,住房讲求“建筑文化”,出行讲求“旅游文化”。
这说明()①人们的生活已离不开文化②文化现象丰富多彩③人们对文化的追求越来越高④没有文化人们已经无法生存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8、正是日本“右倾化”的文化恶化了中日关系,并最终会对中日两国的经济合作造成严重影响。
这说明()A、中日两文化存在着根本冲突B、中日两国文化的差异决定两国政治分歧不可调和C、文化对政治、经济具有重大影响D、文化对政治、经济具有决定作用19、读漫画《坐着说话不腰痛》。
有人说,漫画中的两位男女青年是没有文化的。
这里的“文化”瞧,这老大爷身体多棒,站几个小时都不累A 、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B 、人们接受文化知识教育的程度C 、人们的言谈表现D 、人们的行为表现20、2010年6月15日,“两岸城市艺术节”——台北文化周”在上海南京东路世纪广场开幕。
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台湾人民创作的《白蛇传》《金锁记》等文学作品享誉中外。
这说明()①文化就是人类的精神产品 ②有了实践就有健康有益文化③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④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21、(09山东卷29)环渤海地区包括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五省市。
在近代,该地区是列强侵略的重点也是中国人民抗争最激烈的地区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这地区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材料三:山东省将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作为融入环渤海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 措,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九次代表大会的决议和山东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省“十 一五规划纲要,均捉出要加强该经济区的规划建设,山东省人民政府组织相关学科领域的 专家进行了大量研究论证,并于2008年制定出台了《黄河三角洲高教生态经济匡发展规划》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上述做法的理论依据。
第一课 文化与生活课时:2课时 课型:复习课 审核:高三备课组班级组别姓名学号一、学习目标:1、解释文化生活具有不同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的特殊性;确认文化包括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解释文化是人类独有的现象,确认文化素养需要培养。
3、说出文化具有的丰富形式。
解释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解释现实生活中人们活动所受到的文化影响。
4、结合实例说明文化与经济、政治、综合国力的关系。
说明我国应对文化挑战、维护文化安全二、重点与难点:1、文化的含义。
2、文化与政治、经济、综合国力的关系。
三、知识清单1、文化的含义?区别广义的文化、狭义的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文化的特点?3、如何理解文化的力量?4、文化与经济、政治三者的关系?5、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四、判断正误,并予以解释说明。
1、文化是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成果。
()说明: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