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创业课程的科学设置
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科学构建
目前我 国担任创 业教 育课 程 的教 师虽 是 专家 出
[ 基金项 目] 2 1 0 0年度合肥工业大学科学研究发展基金资助项 目: 基于就业能力提升的大学生创业教 育体 系构建研究;09年合肥工业 20
大 学 教 学研 究 项 目 : 于 工科 背 景 的大 学 生 创 新 能力 培 养 研 究 ( J0 90 ) 基 X 20 0 4
业 教育的课 程建设 还存 在诸多 问题 。
一
、
我 国高 校 创 业 教 育 课 程 建 设 存 在 的
创业 教育 对 师 资 要求 相 对 较 高 , 既要 求 他 们具 备一 定 的 理论 知识 , 要 拥 有 一 定 的创 业 又 经验 。在 国外 , 任 创业 教 育课 程 教 学 的教 师 担
大多有 创 业 或 投 资 的 经 历 , 悉 企 业 的 运 营 。 熟
问题
( 课 程 内容 设置缺 乏科 学性 一)
当前 高校 开展创业 教 育 的一般 做 法是 设 置 必 修课或 选修 课 , 分 高 校 也 通 过 开 设 创业 培 部
[ 收稿 日期】 2 1 0 0 0— 5—2 5
教育 的基本 目标 ” 。许 多 发 达 国家 都 在 不 同 程
度上进 行 了 创 业 教 育 提 升 学 生 创 业 能 力 的探
索 , 取得非 常明显 的效 果 。美 国 已有 l0 并 10多 所 学院和 大学 开 设 了创 业 领 域 的课 程 , 多 院 许 校还设 有创 业 专 业 , 创业 教 育 已成 为 美 国大 学 教育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我 国 创 业 教 育 起 步 较 晚, 创业教 育课 程 还 处 于教 育 试 点 阶段 。19 98 新 与创业 管理 方 向 , 为 全 校 本科 生开 设 了高 还 有代表性 的 创 业 教 育 课 程 主要 有 “ 业 管 理 ” 创
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研究
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研究摘要: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劳动者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以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为己任的高校无疑要按照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加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
本文在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必要性进行分析与阐述的基础上,分析现行“专创教育”融合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产生原因进行探讨,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融入专业教育的路径。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融合;实践探索现阶段,高校研究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2018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国发〔2018〕32号),强调要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把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课程纳入高校必修课体系。
[1]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国家赋予应用型高等院校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职责。
因此,解决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瓶颈问题,探索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有效路径,成为未来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必要性(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劳动者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现阶段,我国大力推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
高校肩负着按照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加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重任。
高校为扎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深入有效开展,必须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二)“专创教育”融合是深化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当前部分高校教学改革对人才培养目标与质量的认识存在偏差。
极端注重实践技能培养与应用知识传授,忽视学科基础理论知识传授和综合素质提升。
在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过程中,过分强调传统的专业教学、标准化教学,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和创新思维锻炼,学生普遍缺乏想象力和创新创造能力。
且创新创业教育不能摆脱专业教育而单独开展,脱离了专业教育为学生讲解创新创业是单薄而无力的。
论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项目课程构建
[ 作者简介】 张等菊 (9 8) 17 -,女,甘肃兰州人。副教授 ,硕士 ,主要研究方 向为教育 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2 0
教 学 研 究
21 01
为基础 来设置课程 , 无法进行全面 且充实 的创业 课
( o e neB sd C mpt c—ae)提 供 了条件 ,即带来 了新培 e
性认 识 , 且全美创 业教育组 织极为 活跃 ,取得 了 而 社会 各方 面 的支 持 。美 国创业 教育具 有 以下特 点 :
第一 ,创业课 程覆盖面广 ;第二 ,已经形成 了一个
完备 的创业教育 课程体 系 。 世界其他 国家也在 创业 教育方 面形成 了相对成 熟的课程 体系 。 在 我 国 ,19 9 7年清 华大 学发起 的 “ 清华 大学
[ 摘 要]
目前 ,我 国的大学生创 业教 育已初具一定规模 , 但对应 的课程体 系还未完全形成,导致创业
实践活动与专业实践教 学未能有效衔接 , 创业教育制度 没有真正确立 。 这就要求构建一个具有开放性 、实践性、 能本性相 结合 的大学生创 业项 目课程体 系,根据教育情景分阶段 进行模块课程教 学,以此提 高学生的未来职业 素能,使创 业教 育成 为大学生个人职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效策略。 [ 词】 大学生;创业教 育;项 目课程 ;素 能 关键
[ 日期】 2 l一21 收稿 O O 1—5
理疾病或 自杀现象; 第四, 创业教育 内容与模式单 更 多地流于形 式 , 有真正 的 以职业素 能培 养 没
一
,
[ 基金项 目] 教育 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文化教育类 “ 十二五”规划教育科研项 目 ( 15 B14 WJ2 Y 2 )
教育 。它 以提 高学生 自我就 业能力 为主要 目的 , 尤 其注 重培养 学生 “ 白手起 家”的创 业精神和 创新 能
《大学生创新与创业》课程标准
x x x大学《大学生创新与创业》课程标准适用专业:XXX编写单位:XXX教研室编写人:xxx审核人:XXXXXXX审批人:XXXXXXX批准时间:XXXXX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大学生创新与创业》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大学生创新与创业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学分:2总学时:32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一、制定依据《大学生创新与创业》课程基于彼得.德鲁克的《创新与创业精神》介绍,以大前研一《创新者的思考》、檀润华的《发明问题解决理论》为主介绍创新与创业方法论;以对各行各业创业者的成功案例剖析为主,尤其是对全国信息类、互联网类等优秀的创新创业企业案例的剖析。
采用以课堂教学为主、以个性化创新创业指导为辅,理论和实践课程交替进行的教学模式。
在内容上尽量安排通俗易懂的、与实际联系紧密的创新创业相关知识,从创新与创业的概念讲起,进而引出创业意识与创新精神、创业者特质与创业素质研究、市场与创业机会,逐步深入的讲解创业管理、创业计划与资源整合。
最后讲述初创期企业经营管理,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城市职业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学生介绍创新与创业的最新知识。
二、课程性质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已成为时代鲜明的特征和大学生们自我实现价值的首要选择。
为贯彻落实新形势下,党中央以及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大学创新创业与就业工作的各项文件精神,按照我院的具体部署,针对全院学生开设《大学生创新与创业》课程,促进我院学生的创业与就业。
《大学生创新与创业》是面向我院全体学生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课程,纳入学校教学计划。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程,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对其他课程的学习有潜在的影响作用。
四、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
2.认识创新、创业的基本内涵和创业活动的特殊性。
3.辨证地认识和分析创业者、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计划和创业项目。
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1.《关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教高厅[2007]7号)2.《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 》(教高厅[2012]4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教高厅〔2007〕7号)教高厅〔2007〕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主管部门,有关部门(单位)教育(人事)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7〕26号)和《教育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关于积极做好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07〕24号)要求,进一步提升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水平,提高广大毕业生的就业能力,现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教学要求》)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切实加强领导。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认真落实国办发〔2007〕26号文件关于“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的要求,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各地主管部门要做出明确安排和部署,高校要切实把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纳入人才培养工作,列入就业“一把手”工程,做好相关工作。
要将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和效果列入就业工作评估范围。
二、明确列入教学计划。
从2008年起提倡所有普通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
现阶段作为高校必修课或选修课开设,经过3-5年的完善后全部过渡到必修课。
各高校要依据自身情况制订具体教学计划,分年级设立相应学分,建议本课程安排学时不少于38学时。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相对稳定、专兼结合、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师资队伍,是保证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
大学生创业教育论文3篇
大学生创业教育论文3篇在现今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就业形势却不容乐观的情况下,大学生创业也自然成为了大学生就业之外的新兴的现象。
下面店铺给大家分享大学生创业教育论文大学生创业教育论文3篇,欢迎参阅。
大学生创业教育论文篇一一、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分析(一)创业精神的缺乏创业精神是指创业者具有开创性的思想、观念、个性、意志、作风和品质等,又包含对创业的理性认识、心理基础和道德品质。
创业理性认识是人们从事创业活动的出发点与内驱力,是创业思维和创业行为的前提,是人进行创业活动的能动性源泉和创业动力。
创业心理基础一方面是工作中保持积极、乐观、自信的心态,另一方面是面对困难和挫折要有承担责任、直面现实的勇气,包括自信心、与人合作、情绪情感、意志等因素。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创业成功的前提和条件。
创业道德品质包括企业运营所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和经营准则,是企业社会公德的必备要素。
但现在的“90后”“00后”多是独生子女,依赖心理较重,自主性和适应性差,缺乏艰苦奋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缺少风险意识和挫折承受能力,遇到困难很容易怀疑自己、否定自己,甚至放弃努力,缺乏创业精神。
(二)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的欠缺要成功创业必须掌握企业经营管理、国家政策法规等相关知识,但由于现行教育体制下,专业培养目标是塑造“专才”而非“通才“”全才”,学生难以全面涉猎相关课程,更不要说系统性地了解创业所需的各类知识,如财务、管理、法律等。
同时,作为一名合格的创业者,需要具备较强的个人综合能力。
但由于在校学生参加的社会实践有限,能力培养途径不多,导致学生难以在大学阶段完成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在进入创业阶段后往往屡遭碰壁。
二、职业生涯规划对创业教育的现实价值(一)指导创业定向,培养创业精神并不是所有人都具备创业素质,学生是否具备创业精神,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自我评估来发现。
在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中,第一项就是进行自我评估。
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自我评估过程,能够使学生认清自己,扬长避短,将创业理念与个人兴趣爱好、特长能力等相结合,对自己的创业发展方向做进一步设计、规划,使未来的创业奋斗目标更加明确。
《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0011132 英文名称: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Guidance of College Students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
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课程 授课对象:全院各专业 学 学 时:72 学时 分:2 学分主要教学平台: 高校邦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高校邦是中国最大的高校在线教育一站式解决方案提供商, 助力高校互联 网时代的育人体系重构与教育模式转型, 致力于成为中国高校最值得信赖的在线 教育创新合作伙伴。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
截至目前,高校邦已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复旦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 安交通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北京开放大学等 500 多所全国知名高校及地方院校 开展了专、本、硕等不同层次的深度合作,覆盖高校大学生 200 万;并与 IBM、 亚马逊 AWS、阿里云、VMware、百度、华为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深度的战略合 作关系。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 该课程是面向在校大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选修课程,旨在通过创业教育教 学,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 了解创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 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 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助力大学生创业。
酽锕极額閉镇桧猪。
1 / 16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大学生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具备必要 的创业能力,从而树立科学的创业观。
三、课程介绍 本课程的综合性、应用性以及实战性都很强,涉及到会计、财务、市场营销、 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基本知识, 通过学习还可以了解到一个企业从筹建到创办再 到运营的基本流程以及一个创业者应具备的知识和素质等。
选修本课程的学生将 优先获得创业模拟实训课程培训的资格。
该课程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加上创业模拟 实训这一实践,会使你对创业了解的更加透彻解决你是否适合创业的疑问。
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与构建
Industrial & Science Tribune 2012.(11).21
·189·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2 年第 11 卷第 21 期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存在问题 ( 一) 对创业教育课程重视度不高。目前,虽然很多高校 都已经开设了创业教育的有关课程,但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并 没有真正认识到创业教育课程的重要性。有的教师认为创 业是一种精神不可教,或者创业是对个别有兴趣的同学开展 的; 有的学生认为毕业要正常升学或就业,创业与自己无关。 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基本是以考查课、选修课或者是在就业指 导课程中一带而 过,没 有 系 统 的 课 时 安 排、课 程 设 计 以 及 考 察机制导致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力不大,很难以此来提升大 学生创业能力。 ( 二) 创业教育课程教学目标不明确。创业教育课程是 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为目标,通过创业教育教学使 学生掌握创业的 基 础 知 识、流 程 和 方 法,了 解 创 业 的 法 规 和 政策,激发创 业 意 识,提 高 社 会 责 任 感、创 新 精 神 和 创 业 能 力,促进就业以及个人的全面发展。目前教育体系只重视知 识掌握和训练技 能,对 于 培 养 大 学 生 的 创 业 意 识、创 新 精 神 和创造潜力没有予以重视,对大学生创业基本素质的培养还 有待提高。 ( 三) 创业教育课程教学要求与方法不灵活。创业教育 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开展创业教育并非要求学生能够真正 创办一个企业,而 是 对 学 生 创 业 意 识 的 熏 陶 和 培 养,需 要 在 遵循教育教学规 律 的 基 础 上,将 创 业 理 论 和 实 践 相 结 合,而 目前课程的开展大多采用说教式授课方法,没有为学生设计 出真实的学习情境、提供完备的支持条件以及有效的实践途 径,没有将理论讲 授、案 例 分 析、小 组 讨 论、角 色 体 验 等 实 践 性、互动性的现代 教 学 方 式 融 入 教 学,很 难 调 动 学 生 学 习 的 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 四) 创业教育课程教学内容结构设计不科学。创业教 育的本职是素质和能力教育,目前创业教育的教学内容随意 性很大,没有统一 的 规 定 与 规 范,课 程 并 没 有 使 学 生 真 正 地 了解到什么是创业、创业精神、创业与其个人的发展的关系, 怎样创业,怎样开发创业资源、规避创业风险,以及创业的意 义和价值,如何用正确心态去认识并理性对待创业等问题,因此 对培养大学生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意识、心理品质、 能力和社会知识结构等的教育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三、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 一) 用创新意识凝练创业精神。创业教育的首要任务 就是通过创业教育教学,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敏于发现、敢为 人先的创新意识、创业意识;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挑战自我、承 受挫折、坚持不懈的品德意志,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诚实守信、 遵纪守法的职业道德,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 任感。因此创业课程的内容应包括创新思维、创造力开发、信 息搜索、商业机会判断力、机会评估等,通过这些意识类引导方 向授课内容的设计,不断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全面理解创业精 神的内涵。 ( 二) 用理论知识奠定创业基础。创业课程涉及到的领 域广泛,需要通过 创 业 教 育 教 学,使 学 生 掌 握 开 展 创 业 活 动 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包括创业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理论 等等,涉及创业者、团队、机会、资源、计划、营销、政策法规等 ��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标准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一)课程性质:为公共必修课程(二)课程作用:本课程旨在通过创业教育教学,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门课程教学,高职学生在三个方面实现发展:(一)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
认知创业的基本内涵和创业活动的特殊性,辨证地认识和分析创业者、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计划和创业项目。
(二)能力目标: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创业能力。
掌握创业资源整合与创业计划撰写的方法,熟悉新企业的开办流程与管理,提高创办和管理企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素质目标: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创业观。
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正确理解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自觉遵循创业规律,积极投身创业实践。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总课时6学时,分别安排大一学期,学分为0.5,具体教学内容安排如下表:四、教学要求及建议(一)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技能的培养,还有态度、观念的转变,是集理论课、实务课和经验课为一体的综合课程。
态度、观念的转变和技能的获得比知识的掌握重要,态度、观念的改变以及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是课程教学的核心,因此,课程以小班教学形式进行。
(二)创业指导是一门理论性、政策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持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小组讨论与角色体验相结合、经验传授与创业实践相结合,把知识传授、思想碰撞和实践体验有机统一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设计真实的学习情境。
通过运用模拟软件、现场教学等方式,努力将相关教学过程情境化,使学生更真实地学习知识、了解原理、掌握规律。
(三)本课程应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高校创新创业“课—训—赛—研—创”一体化融合机制探究
高校创新创业“课—训—赛—研—创”一体化融合机制探究作者:何珍赵璇刘广海来源:《广西教育·C版》2024年第05期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国家与高校关注的重点。
为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高校应该建立专业赋能背景下“课—训—赛—研—创”一体化的融合机制,通过“课程开发+行业案例+实践操作”赋能专业资本、“专业培训+双导师制+资源连接”赋能社会资本、“创业比赛+团队合作+激励机制”赋能人力资本、“研发项目+学术交流+跟踪反馈”赋能项目资本及“深度合作+项目孵化+成果转化”赋能产教融合,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
关键词:专业赋能;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融合机制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4)15-0026-06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加快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努力造就更多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等。
[1]高校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阵地,应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加快建立高质量人才培养与可持续发展“双创”教育制度,同时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发展不均衡,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业能力与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人才的要求之间存在不平衡,部分学生创新创业的目标存在一定的功利化、利己性等问题[2]。
为使专业更好地赋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本研究以专业赋能创新创业的相关理论为出发点,探索如何构建高校创新创业“课—训—赛—研—创”一体化融合机制,以为相关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理论指导,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
一、专业赋能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内涵阐释及立论依据专业赋能是指通过专业学习与训练、培养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3]。
布朗德士(Brandeis)将专业概念描述为通过教育和训练获取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并能够高质量服务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案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案【篇一:教案(第一章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概】《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教案一、章节名称:第一章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概论二、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大学生创业的基本内涵、创业与创新的关系,了解大学生创业的意义及特点、创业教育的内涵和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我国大学生创业活动开展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三、课时:2四、教学重点:大学生创业的意义;大学生创业的优势与劣势。
五、教学难点:创业教育内涵和意义;国外大学生创业及创业教育发展历史;我国大学生创业及创业教育的发展历史。
六、教学工具:多媒体七、教学方法:讲授法八、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以电影《中国合伙人》作为引子,分析其三重属性,重点阐述其创业“中国梦“。
《中国合伙人》是一部反映时代发展的主旋律电影,其”中国梦“与”美国梦“的时代对比不仅突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深化了人们创业意识和激情,特别是大学生群体的创业激情。
创业成为大学生的时代选择,在创业道路上,我们共同实现人生价值。
《大学生创业教育》这门课程就是你我在创业之路上的导航仪,它将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青年人才。
新课“三问”:1、是什么?2、为什么?3、怎么办?第一节创业与大学生创业(0.5课时)一、创新与创业(一)创新1、创新的内涵创新的主体可以是企业或个人,创新的内容包括理论与观念创新、环境与文化的创新、技术与艺术创新等,主要表现在原创性的发明和发现、知识的创造性集成、新知识的传播和转化、体制和机制的创新、经济、管理与文化的创新等一切创新活动2、创新的分类目前,根据创新活动中创新对象的不同,大致把创新分为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
知识创新是指人类通过科学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
知识创新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新理论和新方法,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技术,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
(完整版)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二、课程性质与作用《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是面向在校大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选修课程,旨在培育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意识,初步掌握创新创业基本理论,锻炼和提升创业基本素质和能力。
1、培养创新精神和科学创业观指导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敏于发现、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
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创业观,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正确理解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自觉遵循创业规律,积极投身创业实践。
2、教授创新创业知识认知创新、创业的基本内涵和创新、创业活动的特殊性,掌握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实践的基本要求,使学生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包括创业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相关理论,比如创业机会、创业计划、创业资源等等。
3、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创新、创业能力,掌握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的训练方法以及创新计划的撰写方法,系统培养学生整合创业资源、设计创业计划以及创办和管理企业的综合素质,重点培养学生识别创业机会、防范创业风险、适时采取行动的创业能力。
三、培养标准通过“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教学,应该在教授创新创业知识、锻炼创业能力和培养创新创业精神等方面达到以下目标。
——使学生了解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开发的真正含义、特征,能逐步建立起与创新相适应的新观念。
——使学生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
能全面认知创业的基本内涵和创业活动的特殊性,科学辨证地认识和分析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项目等。
——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创业能力。
掌握创业资源整合与创业计划撰写的方法,熟悉新企业的开办流程与管理,提高创办和管理企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创业观,具备正确理解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自觉遵循创业规律,积极投身创业实践的素质。
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五、讲座安排本门课程将采取网络教学与现场讲座形式完成,讲座将于课程网络教学部分基本完成后开展。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方法创新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方法创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水平,对于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方法创新进行探讨。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应该贴近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同时注重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建议:1. 创新思维课程:开设创新思维培养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该课程可以包括创新思维方法、创新工具的使用以及案例分析等内容,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
2. 创业导论课程:为学生提供创业基础知识,包括市场调研、商业模式设计、创业融资等方面的内容。
该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创业的基本概念和流程,为他们将来的创业之路奠定基础。
3. 创业实践课程:通过创业实践课程,让学生深入了解创业的实际操作过程。
这种课程可以以实验室实践、创业实训、创业项目孵化等形式进行,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创业的过程,并从中汲取经验。
4. 创新创业案例研究课程: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创新创业的成功和失败案例,并从中汲取经验。
该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对行业和市场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方法创新除了课程设置外,创新创业教育的方法也需要创新,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潜力和实践能力。
以下是一些创新创业教育方法的建议:1. 专业导师指导:为学生配备专业导师,提供个性化的创新创业指导。
导师可以是企业家、创业导师或相关领域专家,他们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创业过程中的问题,并提供实践经验和指导。
2. 团队合作学习: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可以通过创业项目、创新竞赛等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并给予指导和评估。
3. 创业实训基地:建立创业实训基地,提供创业资源和场地支持,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
学生可以在实训基地中进行创业项目的孵化、产品开发等活动,从而提高创业的实践能力。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课程 第一章 创新与创造性思维
路 走 人 不 动 人 走 路 不 动
相对正向思维,开发逆向思维
属性逆向法 (案例:
美洲草原失火)
因果逆向法 (案例: 宋代天花防治)
缺点逆用法 (案例: 拍照防闭眼)
侧向思维
叩诊法的发明
李斯特的碳酸消毒法
相对纵向思维,培养横向思维
纵向思维
横向思维
相对纵向思维,培养横向思维
A
挖掘掘同一个洞 一种选择 寻找什么是对的 分析性的 按部就班,一件事必须紧跟另
课堂活动:创新意识训练
下面的圆环中有10个字,这10个字可 以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的顺序去读。你 能用这10个字作一首诗吗?
秋
流
江
水
楚
浅
雁
洲
宿
沙
创新是一种基本素质
创新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关键 创新是大学生终身学习的保证 创新决定大学生的未来
创新素质的培养方法
构建创新的知识结构
突破创新的思维障碍
05
创新对于大学生的意义;创新素质的培养方法;创新意识的特征与作用。
思考:为什么中国学生却缺乏创造力?
是因为我们学的知识不够多吗??
我们的学生学的知识很多,
太多了!
中美学生对比
美国学生 • 美国中学教育出来的学
生,在国际比赛中,在 奥数比赛中,上不了名 次,常常倒数第一、第 二。
中国学生
• 中国的学生知识丰富, 善于考试,但却不善 于想象、发挥、批判 和创造。
本课程章节设置:
第一章 创新与创造性思维
第二章 创造技法与创新能力 第三章 创业基础与创业素质 第四章 创业机会识别与分析评估 第五章 创业风险及其控制
第六章 创业团队组建与管理 第七章 创业资源整合与融资 第八章 商业模式设计与分析检验 第九章 创业计划及其论证 第十章 新企业创办与初创管理
《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doc
《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0011132英文名称: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Guidance of College Students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课程授课对象:全院各专业学时:72学时学分:2学分主要教学平台:高校邦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高校邦是中国最大的高校在线教育一站式解决方案提供商, 助力高校互联网时代的育人体系重构与教育模式转型,致力于成为中国高校最值得信赖的在线教育创新合作伙伴。
截至目前,高校邦已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复旦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开放大学等500多所全国知名高校及地方院校开展了专、本、硕等不同层次的深度合作,覆盖高校大学生200万;并与IBM、亚马逊AWS、阿里云、VMware、百度、华为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深度的战略合作关系。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该课程是面向在校大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选修课程,旨在通过创业教育教学,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助力大学生创业。
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大学生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具备必要的创业能力,从而树立科学的创业观。
三、课程介绍本课程的综合性、应用性以及实战性都很强,涉及到会计、财务、市场营销、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基本知识,通过学习还可以了解到一个企业从筹建到创办再到运营的基本流程以及一个创业者应具备的知识和素质等。
选修本课程的学生将优先获得创业模拟实训课程培训的资格。
该课程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加上创业模拟实训这一实践,会使你对创业了解的更加透彻解决你是否适合创业的疑问。
四、课程设置课程实施采取网络线上课程和线下指导课程相结合的方式。
网络线上课程依托高校邦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由国内外知名企业创始人、资深投资人进行线上辅导;线下指导课程依托高校具有创业指导师资质的专家和校外成功创业人士、企业专家组织开展。
创新创业类课程建设指导意见
创新创业类课程建设指导意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
为切实做好我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根据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教高厅[2012]4号)等文件要求,学校着力构建创新创业类课程体系,并对课程建设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课程设置目标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使学生掌握科技创新和创业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具有科技创新能力,具有依托科技创新成果自主创业和为石油石化企业建功立业能力的创新创业人才。
二、课程设置原则本着“面向全体、融入专业、强化实践”的基本原则,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类基础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鼓励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中,积极开设行业创新创业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善于发现创业机会、敢于进行创业实践的能力。
三、课程体系学校着力建设通识类、行业类、实践类课程相结合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一)通识类课程通识类创新创业课由学校统一组织建设,面向全体本科生开设“大学生创新理论与实践”、“大学生创业理论与实践”等创新创业类通识课程,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向学生介绍创新创业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根据教育部相关要求,重点建设“创业基础”理论课程(教育部发布的教学大纲见附件1),围绕创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流程进行课程设计,系统介绍创业的基本含义、创业精神的内涵、创业者应具备的能力、创业过程的一般模型、创业机会的识别和评估、创业团队的建立等内容。
(二)行业类课程行业类课程由各院(部)开设,鼓励各专业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专业特点,开设相关课程,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育当中,向学生介绍本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的基本方法,以及本行业创业的基本理论、方法、流程、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大学生创新创业论文
⼤学⽣创新创业论⽂⼤学⽣创新创业论⽂ 对创新创业感到不解,对概念的理解不深,下⾯的范⽂或许能帮到你。
以下是⼩编为⼤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学⽣创新创业论⽂,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阅读参考学习! ⼤学⽣创新创业论⽂1 现阶段,⼤学⽣就业难已经成为⼀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励⼤学⽣进⾏创业,“以创业促就业”则逐渐成为缓解就业压⼒,提⾼⼤学⽣核⼼竞争⼒的有效途径。
因此,开展⼤学⽣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的创新素质和创业能⼒,是⾼校⼈才培养⾯临的重要课题。
本⽂通过介绍⾼校⼤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及提出背景,阐述⼤学⽣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从多个⾓度探讨⾼校培养⼤学⽣创新创业能⼒的⽅法和途径。
⼀、⼤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及提出背景 (⼀)⼤学⽣创新创业教育的提出背景 早在1990年,我国就开展了基础教育阶段实施就业创业教育的项⽬研究,但我国⼤学⽣创业⽐例⽐较低。
据有关调查显⽰,在我国的创业者群体中,“具有⼤学学历的创业者在全部创业群体中仅占3。
7%”,⽽发达国家⼀般占20%—30%。
这说明我国⾼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其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还不够完善。
近⼏年,我国⾼校⼤学⽣创新创业教育虽取得了⼀定的成效,但整体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建设不完善、⼤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体系不健全;⼤学⽣创业教育的⽂化氛围不浓厚;⼤学⽣创业教育的开展范围不⼴泛等等。
⽬前,在我国⼀些⾼等院校,围绕“挑战杯”和“创业计划”⼤赛,运⽤第⼆课堂的形式开展⼤学⽣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较普遍的形式,但这种创业教育的受众⾯⽐较⼩。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创新创业对经济发展的巨⼤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才的素质提出了更⾼的要求。
从我国⽬前经济发展和教育改⾰与发展的现状来看,迫切需要对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这是时代提出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前各⾼校越来越重视开展创业教育,⼤⼒扶持那些掌握创新知识的⼤学⽣进⾏创业,成为国家基础研究和⾼科技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持和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创业课程的科学设置
摘要: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必须充分理解创业教育的内涵,了解和掌握创业教育的特点,同时要科学设置创业教育课。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内涵;特点;课程设置
大学生创业是一个全球性问题。
国际职业教育大会曾明确提出,“就世界范围而言,21世纪有50%的中专生和大学生要走自主创业之路”。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中,大学生自主创业相当普遍,在美国已高达21%~24%,很多大学毕业生从学校毕业后就直接走上了创业之路。
创业教育应当贯穿高校教育的始终,制订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目标;应当重在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观念和创新精神;创业课程应当具有实用价值,把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作为“核心能力”加以培养,让大学生掌握创业的基本技能和知识。
一、充分理解创业教育的内涵是开展高校毕业生创业教育的保证
创业教育概念最早是在1989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来的。
会议在阐述“21世纪的教育哲学”问题时,认为未来的人应有三本“教育护照”:一是学术性的,二是职业性的,第三本是证明一个人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的。
因此,有人把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称为“第三本教育护照”。
其含义可以理解为:进行从事各项事业策划、开办、拓展的教育,探索、冒险、创造精神与技能的教育等。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解释,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培养具有开创精神的人才,这种人应具有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
由于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所以创业教育的本质也是“教育人”,而不单单是“授业”。
同时,创业教育还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着重突出教育创新和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第一,创业教育注重培养人的积极处世观,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环境变化,在变化中不断地“ 发现机会”,寻求发展。
第二,创业教育强调人的“会学习”与“会做事”的高度统一,是知识、技能和情感教育的整合,是复合型跨学科教学的整合,是课堂理论教育与课外活动教育的整合,是一般发展与特长发挥的整合,使学生学会“自学”、“自救”和“自做”,不仅成为认识的主体,更是实践主体和创造主体。
第三,创业教育注重培养人的创造价值观,引导学生在主体力量得到充分发挥中,使知识在创业中发挥创造性的能量。
创业教育不同于以往的适应性、守成性教育,而是注重把事业心和开拓技能教育提高到与学术性和职业性教育同等地位的教育,通过培养具有开创精神的
人,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个人生活质量的改善。
二、了解和掌握大学生创业的特点是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础
大学生创业教育要符合大学生的特点,只有对大学生创业的特点有一个比较清楚和明确的认识,才可能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有较好的把握。
1.心理特点
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8~25岁左右,正处在创新意识最为活跃的时期。
他们创新意识强烈,同时受到的约束较少,有利于他们开展创业活动。
大学生创业一般是在一无所有的基础上开创自己的事业,因此,创业首先就应该具有开拓的精神。
当今的社会是竞争激烈的社会,竞争意识本身为我们的大学生提供了作为创业新手的社会生存可能。
所以大学生在看待创业时,能够较为冷静地认识到开拓进取的重要意义。
自信是一个大学生创业的基础,大学生在毕业时选择创业的道路,实际上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信,相信自己创业能够成功。
同时,自信与果断是紧密联系的,在自信的基础上必须果断。
另外大学生普遍对创业过程中出现无法预料的困难现象和或多或少产生退缩的想法会有所估计,并认为在这种时候是需要不惧困难,才能最终迈向成功。
创业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乐观开朗的心态能使创业者在此过程中尽可能始终保持愉悦的心情,尤其在遭受挫折,身处逆境之中时。
而习惯于家庭和学校呵护下的年青创业者们难以承担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产生各种悲观失望的情绪。
大学生创业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要求比较高,这就需要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为他们多做心理辅导和沟通,尽量了解他们在平时工作中的心理承受能力,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2.个人知识结构特点
大学生创业者的文化程度较高,这个创业群体都接受了高等教育,掌握了专业知识,为他们创业技术准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由于高校良好的学术氛围,也为他们对各项先进技术的了解打下了基础。
我们鼓励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要充分结合专业元素,发挥特长。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指导教师要在学生进行创业之前尽快收集相关领域的信息,加强同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有个了解,借助外界的力量,让学生更快地知道更多想要获得的信息,为创业提供一个更大的平台。
3.综合素质特点
大学生一个共性问题就是实践机会少,动手能力差,对社会缺乏了解。
由于我国教育体制和传统观念的原因,我国大学生一般都是在学校和家庭的督促和支持之下,由幼儿园、小学、中学再到大学学习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唯一任务就是读书,这就从客观上造成了现在的大学生和社会的接触越来越少,同
时也让他们在主观上认为只要读好书就行了,很少去接触和了解社会。
所以直接造成了大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差。
大学生经历的挫折少,对各种困难的准备不足,这一点对于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往往是致命的。
在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中,重点抓好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较为全面的知识结构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
它包括创业的手续、产品的专利、财务知识、管理知识、法律知识等,学生对于各种知识都要尽量掌握,并且要深入社会,深入市场,多做一些社会调查,努力成为多元化、复合型的人才。
4.资金匮乏
资金问题对于每一个创业者来讲,都是最为关键和棘手的,也往往是创业者遇到的第一个障碍。
我国大学生一般都是由家庭和社会提供资助学习,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无产者”,他们自身没有资金,也没有可供抵押和作为担保的资产。
所以资金匮乏是所有大学生创业者的一个突出特点。
在这方面我们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创业吸纳资本的方法教育。
比如,合伙集资,可以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集资创业,这样可以避免单打独斗并能分散创业风险;还有方案融资,准备翔实的创业方案去向有实力的老板融资,以技术或项目为资本赢得创业资金;也可以申请贷款,各类银行都能为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提供小额贷款。
5.有政策支持和引导
近几年,国家实施了创新工程,进行了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
教育部也出台了不少优惠政策和措施来支持和鼓励在校大学生创业。
大学教育体制的改革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保障,例如,学分制或不完全学分制的实施。
一些地方政府还出台了配套措施,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
比如,免税、低息贷款、免交工商管理费等等。
虽然有一些政策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目前还不是很强,或者仅仅是将对下岗、失业人员的优惠措施进行了移植,但是也让大学生看到了希望,同时也增强了大学生创业者的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