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骨穴
人体穴位大全-穴位别名
人体穴位大全-穴位别名人体穴位大全阿是穴安眠穴八风穴:八冲穴.阴独八穴八关穴八邪穴:八关大刺穴.八关穴白环俞穴:环俞穴.玉环俞穴.玉房俞穴.解脊窬穴百虫窝穴:血郄穴.百虫窠穴百会穴:顶中央穴.三阳五会穴.顶上穴.维会穴.泥九宫穴.白会穴.岭上天满穴.岭上穴.天满穴.天蒲穴.三阳穴.五会穴.巅上穴百里穴伴星穴:夹上星穴板门穴胞肓穴本神穴鼻交頞中穴:鼻交穴.别交穴鼻流穴鼻通穴臂间穴臂臑穴:头冲穴.别阳穴.颈冲穴臂中穴髀关穴秉风穴不容穴步廊穴:步郎穴长谷穴:循际穴.长平穴.循元穴.循脊穴长强穴:穷骨穴.气之阴郄穴.尾骨穴.龟尾穴.骶上穴.橛骨穴.尾闾穴.气郄穴.下极穴.为之穴.阴郄穴.胸之阴俞.畺尾穴.骨骶穴.龙虎穴.尾蛆骨穴.骶骨穴.曹溪路穴.三分闾穴.河车路穴.巅上天梯穴.鱼尾穴.尾骨下空穴.朝天岭穴.上天梯穴.尾翠穴.脊骶端穴.鱼尾长疆穴.尾骶穴臣觉穴:巨搅穴.巨觉穴承扶穴:肉郄穴.扶承穴.阴关穴.皮部穴承光穴承浆穴:天池穴.鬼市穴.垂浆穴.悬浆穴.羕浆穴滑肉门穴:滑肉穴.司天穴.滑幽门穴肓门穴肓俞穴:盲俞穴.子户穴环跳穴:枢中穴.枢合中穴.环谷穴.髋骨穴.膑骨穴.分中穴.环各穴.髀枢穴.髀厌穴.髀压穴。
会阳穴:利机穴会阴穴:下阴别穴.屏翳穴.金门穴.下极穴.神田穴.平翳穴.海底穴会宗穴魂门穴或中穴极泉穴急脉穴:羊矢穴箕门穴脊中穴:神宗穴.脊俞穴.脊柱穴夹承浆穴:颏髎.下地仓.痛关夹脊穴:华佗夹脊穴.佗脊穴.脊旁穴.侠脊穴.挟脊穴.华佗穴颊车穴:曲牙穴.机关穴.鬼床穴.牙车穴.鬼林穴.齿牙穴颊里穴肩根穴肩髎穴:中肩井穴.肩骨穴.肩尖穴.偏骨穴.尚骨穴.扁骨穴.肩头穴肩井穴:肩解穴.膊井穴肩前穴:肩内陵穴肩头穴:肩尖穴肩外俞穴肩髃穴肩贞穴肩中俞穴间使穴:鬼路穴建里穴角孙穴交信穴:内筋穴.阴跷穴接脊穴:接骨穴解溪穴:解谷穴.鞋带穴.草鞋带穴承筋穴:腨肠穴.直肠穴承灵穴承满穴承泣穴:鼷穴.面髎穴.溪穴.窌面穴.羕注穴承山穴:鱼腹穴.肉柱穴.伤山穴.鱼肠穴.肠山穴.鱼腹山穴.玉柱穴.鱼腰穴尺泽穴:鬼受穴.鬼堂穴.气堂穴瘈脉穴:资脉穴.体脉穴.资生穴冲门穴:慈宫穴.上慈宫穴.冲脉穴.前章门穴冲阳穴:会原穴.跌阳穴.跗阳穴.会屈穴.会涌穴.会骨穴崇骨穴:椎顶穴.太祖穴唇里穴:髓空穴.下颐穴次髎穴:中空穴攒竹穴:眉本穴.眉头穴.光明穴.员在穴.始光穴.夜光穴.明光穴.光明穴.员柱穴.矢光穴.眉柱穴.始元穴.小竹穴.眉中穴大包穴:大胞穴大肠俞穴:裂结俞穴大都穴:太都穴大敦穴:水泉穴.大训穴.三毛穴.大顺穴大骨空穴:大骨孔穴大赫穴:阴维穴.阳关穴.阴关穴大横穴:肾气穴.人横穴大巨穴:腋门穴.液门穴.在泉穴大陵穴:心主穴,鬼心穴大迎穴:髓孔穴大指甲根穴:排行三针穴.三商穴大钟穴:太钟穴大杼穴:背俞穴.本神穴.风府穴.大俞穴.百旁穴.百劳穴大椎穴:百劳穴.上杼穴.大椎骨穴带脉穴胆囊穴:胆囊点穴胆俞穴当阳穴:太阳穴地仓穴:会维穴.胃维穴地合穴地机穴:脾舍穴.太阴郄穴.地箕穴地神穴地五会穴:地五穴第二厉兑第三厉兑定喘穴:喘息穴.治喘穴金津穴金门穴:关梁穴.梁关穴.金阙穴筋缩穴:筋束穴京骨穴:大骨穴京门穴:气府穴.气俞穴.肾募穴经渠穴经中穴:阴都穴睛明穴:目内眦穴.泪孔穴.泪空穴.命名穴.泪腔穴.内眦外穴睛中穴颈百劳穴颈臂穴鸠尾穴:尾翳穴.神府穴.龙头穴.骬尾穴.骭鹘穴.骬骬穴.臆前穴灸痨穴:灸劳穴.久劳穴灸哮穴居髎穴巨骨穴巨髎穴:巨窌穴巨阙穴:巨缺穴.巨厥穴.巨关穴.巨送穴.心募穴巨阙俞穴:心舒穴聚泉穴绝孕穴厥阴俞穴:厥俞穴.厥俞穴.心包俞穴.关俞穴.高盖穴.督脉俞穴客主人穴孔最穴口内点口禾髎穴:禾髎穴.长频穴.长髎穴.长颊穴.禾窌穴.长(岁页)穴.长(出页)穴库房穴髋骨穴:髓膏穴昆仑穴:上昆仑穴.内昆仑穴.下昆仑穴.足太阳穴阑尾穴劳宫穴:五里穴.鬼路穴.掌中穴.营房穴.手心穴.营宫穴落枕穴:叉气穴.项强穴.落零五穴.外劳宫穴肋头穴:新肋头穴蠡沟穴:交仪穴里内庭穴利尿穴:止泻穴.血清穴廉泉穴:本池穴.舌本穴.舌下穴.结本穴梁门穴梁丘穴:鹤顶穴.跨骨穴犊鼻穴:外膝眼穴独阴穴:独会穴督俞穴端正穴兑端穴:兑骨穴.唇上端穴.壮骨穴夺命穴:虾膜穴.惺惺穴耳门穴耳尖穴:耳涌穴二白穴二间穴:间谷穴.闻谷穴.周谷穴二人上马穴发际点飞扬穴:厥阳穴.厥阴穴.厥扬穴.飞阳穴肺俞穴:肩中外俞穴.肺念穴丰隆穴风池穴:热府穴风府穴:舌本穴.鬼枕穴.鬼穴.漕溪穴.惺惺穴.鬼林穴风门穴:热府穴.背俞穴.热府俞穴风市穴:垂手穴凤眼穴伏兔穴:外勾穴.外丘穴扶突穴:水穴.水泉穴浮白穴浮郄穴府舍穴附分穴跗阳穴:付阳穴.副阳穴.外阳穴.附阳穴复溜穴:伏白穴.复白穴.昌阳穴.外命穴腹哀穴:肠哀穴.肠屈穴腹结穴:腹屈穴.肠结穴.肠窟穴.临窟穴.阳窟穴.腹出穴腹通谷穴:通骨穴.通谷穴肝俞穴:肝念穴膏肓穴高血压点膈关穴:阳关穴膈俞穴:七焦之间穴公孙穴关冲穴关门穴:关明穴关仪穴关元穴:关原穴.次门穴.丹田穴.大中极穴.大中穴.下纪穴.三结交穴.腋门穴.大海穴.溺水穴. 列缺穴:童玄穴.腕劳穴淋泉穴灵道穴灵台穴:灵阳穴.肺底穴灵墟穴陵后穴六华灸穴龙颔穴:龙头穴龙玄穴:龙元穴.龙虎穴漏谷穴:太阴络穴.阴络穴络却穴:强阳穴.脑盖穴.反行穴.胳却穴.络郄穴.及行穴颅息穴:颅骢穴.颅囟穴.颅顖穴闾上穴眉冲穴:小竹穴.星穴命门穴:属累穴.精宫穴.竹杖穴拇趾里横纹:大趾下横纹穴.大趾下理穴目窗穴:至荣穴.至宫穴.至营穴.至荥穴内关穴:阴维穴内踝尖穴:踝尖.吕细穴内庭穴内迎香穴脑户穴:匝风穴.会额穴.合颅穴.仰风穴.会颅穴.迎风穴.脑堂穴.合顖穴.西风穴脑空穴:颞颥穴臑会穴:臑窌穴.臑髎穴.臑扁穴.臑交穴臑俞穴:臑输穴颞颥穴女膝穴:脚后跟穴.女须穴.足踵穴.丈母穴.女婿穴膀胱俞穴脾俞穴:十一焦之间穴痞根穴偏历穴魄户穴:魂户穴仆参穴:安邪穴.安耶穴.安邦穴期门穴:肝募穴脐上脐下穴:囟门不合穴.脐上下五分穴.脐上下穴脐中四边穴:脐四边穴.腹四穴气冲穴:气街穴.气堂穴.羊屎穴气端穴气海穴:脖胦穴.丹田穴.下肓穴.肓原穴.下言穴.下气海穴.气泽穴.膊胦穴.季胦穴气海俞穴气户穴昆仑穴.持枢穴.五城穴.脖胦穴.子处穴.血海穴.命门穴.血室穴.下肓穴.气海穴.精露穴.利机穴.大氵困穴.子户穴.胞门穴.产门穴.子宫穴.子肠穴.肓之原穴关元俞穴光明穴归来穴:溪穴.豁谷穴.溪谷穴海泉穴颔厌穴合谷穴:虎口穴.含骨穴.含口穴合阳穴和髎穴:禾髎穴.耳禾髎穴鹤顶穴:膝顶穴横骨穴:下极穴.屈骨穴.髓空穴.下横穴.曲骨穴.屈骨端穴.曲骨端穴洪音穴:旁廉泉穴后顶穴:交冲穴后溪穴后腋穴:后腋下穴虎口穴华盖穴气门穴气舍穴气穴:胞门穴.子户穴.脑门穴.子宫穴牵正穴前顶穴前谷穴:手太阴穴强间穴:大羽穴清冷渊穴:青灵穴.清冷泉穴.清昊穴青灵穴:青灵泉穴丘墟穴:丘虚穴.坵墟穴.邱虚穴球后穴曲鬓穴:曲发穴曲差穴:鼻冲穴曲池穴:鬼臣穴.洪池穴.阳泽穴曲骨穴:尿胞穴.骨端穴.曲骨端穴.回骨穴.耳骨穴.屈骨穴曲泉穴曲垣穴曲泽穴拳尖穴颧髎穴:兑骨穴.兑端穴.椎髎穴.权髎穴.颧窌穴缺盆穴:天盖穴.尺盖穴然谷穴:龙渊穴.然骨穴.龙泉穴人迎穴:天五会穴.五会穴日月穴:胆募穴.神光穴人中穴乳根穴:薛息穴乳上穴:乳头上穴乳中穴:乳首穴.当乳穴.乳头穴三间穴:少谷穴.少骨穴.小谷穴三焦俞穴:悬极输穴.大仓窬穴三角灸穴:疝气穴.脐旁穴.三角灸法三阳络穴:通门穴.通间穴三阴交穴:承命穴.太阴穴.下三里穴散笑穴:笑散穴膻中穴:元儿穴.胸堂穴.上气海穴.元见穴商丘穴:商坵穴商曲穴:高曲穴.商谷穴商阳穴:绝阳穴.而明穴上关穴:客主人穴.客主穴.太阳穴上巨虚穴:巨虚上廉穴.上廉穴.巨虚穴.足上廉穴.巨灵上廉穴.上林穴膝阳关穴:寒府穴.关阳穴.关陵穴.阳陵穴郄门穴侠白穴:夹白穴侠溪穴:夹溪穴下关穴下极俞穴:下极之俞穴.十五椎穴下巨虚穴:下林穴.下廉穴.足下廉穴.巨虚下廉穴.巨虚穴下痢穴下廉穴:手下廉穴下髎穴下脘穴:下管穴.幽门穴下腰穴:三宗骨穴.三宋骨穴陷谷穴:陷骨穴消泺穴:臑窌穴.臑交穴.臑俞穴小肠俞穴:三焦窬穴.八辽窬穴小儿龟胸穴:小儿鸡胸穴小骨空穴:小骨孔穴小海穴:肘曲泉穴小指尖穴:手太阳穴.盐哮穴心俞穴:背俞穴.五焦之间穴.心念穴新建穴上廉穴:手上廉穴上廉泉穴上髎穴上明穴上脘穴:上管穴.胃管穴.胃脘穴.上纪穴上星穴:鬼堂穴.明堂穴.神堂穴上仙点上迎香穴:鼻通穴.鼻穿穴.穿鼻穴少冲穴:经始穴.经使穴.手少阴穴少府穴:兑骨穴少海穴:曲节穴少商穴:鬼信穴少泽穴:小吉穴.少吉穴申脉穴:鬼路穴.阳跷穴身柱穴:三椎穴.尘气穴.智利毛穴.知利气穴.知利介穴神藏穴神道穴:神通穴.冲道穴.脏俞穴神封穴神门穴:兑中穴.兑冲穴.中都穴.锐中穴.兑骨穴神阙穴:脐中穴.脐孔穴.气合穴.气舍穴.环谷穴.气寺穴.维会穴.命蒂穴神堂穴神庭穴:天庭穴.发际穴肾俞穴:高盖穴.少阴俞.肾念穴失眠点十七椎穴:十七椎下穴.腰孔穴十王穴十宣穴:鬼域穴.手十指头.手十指端石关穴:石阙穴.石门穴.食关穴石门穴:利机穴.精露穴.精室穴.俞门穴.后门穴.命门穴.绝孕穴.丹田穴.三焦募穴.端田穴食窦穴:命关穴.食关穴手踝穴手逆注穴:臂中穴.治瘫穴手三里穴:三里穴.鬼邪穴.上三里穴手五里穴:臂五里穴.五里穴.尺之五间穴.尺之五里穴.大禁穴.手之五里穴束骨穴:刺骨穴率骨穴:率谷穴.蟀谷穴.率角穴.蟀骨穴.蟀容穴.耳尖穴水道穴水分穴:百劳穴.大陵穴.委中穴水沟穴:人中穴.鬼客厅穴.鬼宫穴.鬼市穴.鬼排穴. 新设穴:新识穴.下风池穴囟会穴:囟中穴.鬼门穴.囟上穴.天窗穴.顶门穴.囟门穴行间穴胸膛穴胸乡穴璇玑穴:旋机穴.旋玑穴悬厘穴悬颅穴:髓空穴.髓孔穴.髓中穴.米啮穴悬命穴:鬼禄穴.鬼录穴悬枢穴:悬柱穴.悬极俞穴悬钟穴:阳维穴.髓孔穴.绝骨穴.髓会穴血海穴:百虫窝穴.百虫窠穴.血郄穴血压点哑门穴:舌厌穴.横舌穴.舌横穴.舌黄穴.舌根穴.厌舌穴.瘖门穴.痖门穴.舌肿穴眼点穴燕口穴羊矢穴阳白穴阳池穴:别阳穴.发阳穴阳辅穴:绝骨穴.分肉穴阳刚穴:肠风穴.痔俞穴阳纲穴阳谷穴阳交穴:别阳穴.足髎穴.足窌穴阳陵泉穴:筋会穴.阳陵穴.阳之陵泉穴阳溪穴:中魁穴养老穴腰奇穴腰痛点:威灵精灵穴腰眼穴:鬼眼穴.癸亥穴.腰目窌穴.遇仙穴腰阳关穴:阳关穴.脊阳关穴腰俞穴:髓空穴.背解穴.腰户穴.腰柱穴.髓俞穴.髓孔穴.髓府穴.背鲜穴液门穴:腋门穴.掖门穴意舍穴譩譆穴:五胠俞穴翳风穴翳明穴阴包穴:阴胞穴阴都穴:食宫穴.通关穴.食吕穴.石宫穴.不宫穴阴谷穴阴交穴:少关穴.横户穴.少目穴.丹田穴.小关穴鬼厅穴.鼻人中穴水泉穴:水原穴水突穴:水门穴.水天穴.天门穴四白穴四渎穴四缝穴:四中缝穴四横纹穴四满穴:髓府穴.髓中穴.髓海穴四神聪穴:神聪穴.神聪四穴.四穴丝竹空穴:巨窌穴.目窌穴.目髎穴.月髎穴素髎穴:面王穴.面正穴.正面穴.面土穴.鼻准穴.准头穴抬肩穴太白穴:大白穴太冲穴:大冲穴太溪穴:大溪穴.吕细穴.内昆仓穴太阳穴:前关穴.当阳穴太乙穴:太一穴太渊穴:太泉穴.鬼心穴陶道穴提托穴:归髎穴天池穴:天会穴天冲穴:天衢穴天窗穴:窗笼穴.窗聋穴.窗簧穴.天笼穴天鼎穴:天顶穴.天项穴.天盖穴天府穴天井穴天髎穴天泉穴:天温穴.天湿穴天容穴天枢穴:长溪穴.谷门穴.长谷穴.长维穴.循际穴.谷明穴.天极穴.大肠募穴.补元穴.循元穴天突穴:玉户穴.天瞿穴.身道穴天溪穴天牖穴:天听穴天宗穴天柱穴条口穴听宫穴:多所闻穴.多闻穴听会穴:耳门穴.听呵穴.听诃穴.后关穴通里穴:通理穴通天穴:天臼穴.天伯穴.天目穴.天白穴.天日穴.天归穴.天旧穴瞳子髎穴:太阳穴.前关穴.后曲穴.鱼尾穴.石曲穴阴廉穴阴陵泉穴:阴陵穴阴市穴:阴鼎穴阴郄穴:石宫穴.少阴郄穴.手少阴郄穴殷门穴龈交穴:齿龈筋中穴隐白穴:鬼垒穴.鬼眼穴.阴白穴印堂穴:曲眉穴膺窗穴:膺中穴迎香穴:冲阳穴营池穴:阴阳穴.营冲穴涌泉穴:地冲穴.足心穴.地衢穴.蹶心穴幽门穴:上门穴.上关穴.幽关穴鱼际穴鱼腰穴:印堂穴俞府穴:腧中穴.输府穴彧中穴:域中穴。
环跳,经穴名。
环跳,经穴名。
环跳,经穴名。
出《针灸甲乙经》。
《千金要方》作镮跳。
属足少阳胆经。
足少阳、太阳之会。
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三分与中三分交点处。
布有臀下皮神经,臀下神经,坐骨神经,及臀下动、静脉。
主治腰腿痹痛,下肢痿痹,半身不遂,风疹,脚气,及坐骨神经痛,髋关节疾患等。
直刺2-3寸。
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
【定位】环跳穴侧卧屈股,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
【解剖】有臀大肌,坐骨神经和股方肌;浅层布有臀上皮神经。
深层有坐骨神经,臀下神经,股后皮神经和臀下动、静脉等。
【主治】腰胯疼痛、下肢痿痹等腰腿病证。
【操作】直刺2~3寸。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腰骶髋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等。
配殷门、阳陵泉、委中、昆仑主治下肢痹痛;配风池、曲池主治风疹。
详细解释1、环跳。
环,一种园形而中间有孔的玉器或一串连环中的一节,此指穴内物质为天部肺金特性的凉湿之气。
跳,跳动也,阳之健也,指穴内阳气健盛。
环跳名意指胆经水湿在此大量气化为天部阳气。
本穴物质为居髎穴传来的地部水湿,至本穴后,水湿渗入穴内丰满的肌肉之中并气化为天部的阳气,穴内阳气健盛使人在如,故名环跳。
2、膑骨。
膑,膝盖骨也。
骨,肾气也。
膑骨名意指本穴地部的生发之气旺盛,使人体的活动如膝关节般运转自如。
理同环跳名解(古有膑刑,即切去膝盖骨使之不能行者,而穴名之膑者取义则正相反)。
髋骨名意与膑骨同。
3、分中。
分,分而散之也。
中,与外相对,指内部。
分中名意指穴内气血在此分而散之。
本穴物质为居髎穴传来的地部水湿,至本穴后地部水湿气化并散于穴外,本穴如同胆经气血的分流之处,故名分中。
4、环各。
环同上解,指穴内物质为肺金特性的凉性水气。
各,指穴周各部。
环各名意指胆经的凉性水气在此输向髋之各部。
理同环跳名解。
5、髀枢。
髀,通脾,指穴内的肌肉部位。
枢,门户的转轴也。
髀枢名意指穴内的肌肉层次中大量气化阳气并输向穴外各部。
【经络大全】47个经外奇穴功效及穴位图详解
【经络大全】47个经外奇穴功效及穴位图详解穴位详细图解1、里内庭穴里内庭穴的位置里内庭穴位于脚底部,在第二趾根部,脚趾弯曲时趾尖碰到处,约第二趾趾根下约三厘米处。
【取穴方法】在足底,当足掌面第2与第3趾的夹缝之中,(即:第二、三跖趾关节前方凹陷中),与足背胃经内庭穴相对处,俯卧或仰卧、跷足的姿势取之。
里内庭穴位的作用功效1、缓解治疗牙痛、齿龈炎、扁桃体炎、去除口臭等;2、抑制食欲、缓解治疗泻胃火、胃痉挛、急慢性肠炎、小儿消化不良、胃痛等;3、缓解治疗小儿惊风、抽搦、癫痫等;4、缓解治疗食物中毒、三叉神经痛、荨麻疹、五趾疼痛等。
【作用功效】镇惊安神,消食导滞。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按摩手法】里内庭穴在第二和第三脚趾趾缝的位置,躲在趾缝当中,最好拿一个小圆钝头的东西来按摩,这样刺激得比较到位一些。
【针灸疗法】直刺里内庭穴0.3~0.5寸,可灸。
2、印堂穴印堂穴的准确位置: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就像印度妇女点吉祥痣的地方)【印堂穴位的作用功效】1、治疗头痛、头晕、前头痛、目眩、目赤肿痛、三叉神经痛、眼部疾病等2、治疗鼻塞、流鼻水、鼻炎、鼻部疾病等3、治疗高血压、失眠、精神乏力等【作用功效】清头明目,通鼻开窍。
【印堂穴位配伍】印堂穴配攒竹穴、丝竹空穴、四白穴、太阳穴治疗目痛;印堂穴配迎香穴、合谷穴、风府穴、鱼际穴治鼻塞;印堂穴配上星穴、曲差穴、风门穴、合谷穴治鼻渊;印堂穴配太阳穴、风池穴治头痛;印堂穴配攒竹穴治头重;印堂穴配丝竹空穴、头维穴治眩晕;印堂穴配中冲穴、百会穴、大敦穴、合谷穴治中风不省人事;印堂穴配支沟穴、足三里穴治产后血晕。
角弓反张痧:印堂穴配百会穴、天庭穴、唇中央穴、中脘穴、天拜骨穴(《痧惊合璧》)。
两眉角痛不已:印堂穴配后溪穴、攒竹穴、阳白穴、合谷穴、头维穴(《针灸大全》)。
舌尖生疔:印堂穴配中指尖穴、颈百劳穴、承浆穴、少冲穴、少府穴(《刺疗捷法》)3、俞府穴【俞府穴的准确位置图】【俞府穴的位置】位于人体的胸部,当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
髋关节疼按什么穴位
髋关节疼按什么穴位文章目录*一、髋关节疼按什么穴位1. 髋关节疼按什么穴位2. 髋关节疼的原因有哪些3. 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如何治疗*二、走路髋关节疼痛的治疗方法*三、髋关节的保健操髋关节疼按什么穴位1、髋关节疼按什么穴位环跳穴:位于臀部腿外侧,腰下有凹陷处,或是侧卧脚往臀部上抬,足跟碰到的地方。
针了此穴就可以跑跳了,所以叫环跳。
治疗所有髋骨的毛病,也可以治疗中风后遗症、坐骨神经痛。
阳陵泉穴:位于小腿外侧,膝盖下一寸,尖骨前的凹陷处。
胆经的脉气由此进入脏腑合内部。
有一阵子很流行敲打胆经养生,没空的话只敲阳陵泉的效果也很好,从髋骨一直到脚踝的筋病都治得到。
2、髋关节疼的原因有哪些 2.1、强直性脊柱炎:其早期症状常表现为下腰、臀及髋部疼痛和关节僵硬,疼痛往往在休息和不活动时加重,伴有晨起时髋关节和骶髂关节僵硬感,常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为双侧骶髂关节和髋关节同时发病,X线片检查股骨头保持圆形无塌陷,但关节间隙变窄、消失甚至融合。
2.2、类风湿性关节炎:也可以引起髋关节疼痛,表现为髋部疼痛和僵硬,往往在晨起下地负重时疼痛明显和长时间僵硬感(10分钟以上),临床常见女性患者,X线片检查可见股骨头保持圆形。
3、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如何治疗 3.1、一般治疗:适当休息很重要。
除非疼痛十分严重,一般不需要卧床休息,仅限制关节活动,这样可减轻症状及延缓疾病进程。
减轻关节负更是另一项重要措施。
理疗和体疗应配合进行,以便减轻关节疼痛和肌肉痉挛,增强肌肉力量。
3.2、药物治疗:适当的药物治疗对减轻症状。
可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治疗。
3.3、手术治疗:用于治疗骨性关节炎的手术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保留患者自己的髋关节的手术;另一类是髋关节重建手术,包括关节固广术。
但近年来,全髋关节且换术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开展。
走路髋关节疼痛的治疗方法1、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素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如保健体操、练气功、太极拳、做广播体操、散步等,大有好处。
【穴位】经外奇穴之(四十八)——髋骨
【穴位】经外奇穴之(四十八)——髋骨
部位:在股前区,膝上足阳明经梁丘穴两旁各1.5寸,一侧2穴。
适应证:常用于膝部肿痛,无力,中风偏风。
操作:直刺0.5~0.8寸。
[备注]
1,出处《窦太师针经》(藏骨四穴:在膝盖上,梁丘穴两学各一寸半刺入半寸,灸二七壮。
治腰腿脚膝无力,先泻后补,补多:;膝盖红州,泻之。
)
2,名实考“城骨”作为针灸部位最早见于窦氏《通玄指要赋》“城骨将腿疼以祛残”,元代罗天益注作“在腿砚骨上”(相当于环跳穴。
《针灸六集》环跳穴下注日“一名髋骨”),而传世的《窦太师针经》载主治腿疼的“髋骨”穴在梁丘穴两旁一寸半,《针灸玉龙歌》不同传本或作“梁丘”穴旁一寸,或五分,皆与环跳穴相差较大。
3,临床应用举例
(1)髋骨能治脚腿疼,膝头红肿痛难禁,若针膝关并膝眼,妙哉奇效显神灵。
注曰:髋骨二穴,在膝盖骨上一寸半,梁丘穴两旁各一寸。
直针入五分,可灸二七壮,补泻随证。
一云禁灸。
(《针方六集.玉龙歌》卷六)
(2)两腿行动不能举步:刺髋骨,痛则泻,拘挛补。
两腿麻木:泻曲池,补髋骨阳辅。
(《盘石金直刺秘传》)。
敲胆经的方法图解,敲胆经的正确方法,胆经怎么敲打
敲胆经的方法图解,敲胆经的正确方法,胆经怎么敲打敲胆经的方法图解,敲胆经的正确方法,胆经怎么敲打如何正确找到胆经胆经在下肢的巡行路线是沿股、下肢外侧中线下行至小趾、次趾之间。
有个很容易找到的标志,就是沿着裤子中间的那条线至膝盖侧面处,主要是环跳、风市、中渎、膝阳关四个穴位。
1、环跳穴:环跳穴是足少阳胆经的经穴,穴近髋关节。
故又称髋骨、环谷、髀厌、髀枢、枢中、枢合中。
穴名之意的“环”为圆形、环曲; “跳”跳,跃;穴在臀部。
主下肢动作,指下肢屈膝屈髋环曲跳跃时。
足跟可触及此穴,故名。
同时经此穴治疗可使下肢疾病好转,做环曲跳跃运动。
2、风市穴:风市穴为足少阳胆经的腧穴,位于下肢的大腿外侧部。
常主治下肢风痹、中风、半身不遂、麻木不仁等病,为治疗风邪的要穴。
在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当腘横纹水平线上7寸。
或简便定位法:直立,手下垂于体侧,中指尖所到处即是。
3、中渎穴:中医针灸穴位之一,隶属足少阳胆经。
在大腿外侧,当风市下2 寸,或腘横纹上5寸,股外肌与股二头肌之间。
4、膝阳关穴:膝阳关。
膝,指本穴所在为膝部。
阳,阳气也。
关,关卡也。
该穴名意指胆经的地部经水由此向下飞落。
在膝外侧,当股骨外上髁上方的凹陷处。
正坐屈膝时,在膝盖外侧有一个凹陷点,就是膝阳关穴(即:在膝外侧,当股骨外上髁上方的凹陷处。
)敲胆经前应当做什么敲胆经第一条准则: 请在敲胆经(时)前,喝一个星期的青皮陈皮茶,每次青皮陈皮各10G,用开水泡或煮均可,当茶喝。
敲胆经第二条准则:一定要早睡觉。
敲胆经第三条准则:一个星期内敲 1 到 2 次的肝经。
敲胆经第四条准则:如果胸闷,心慌的厉害,请压心包经。
特别指出的是,如果你是个肥胖的人, 心包经是一定要压的。
(压心包经的作用是促进对心脏起润滑和减振作用的积液恢复正常水平。
方法:用大拇指和其他四指并拢,用右手拇指压左腋窝最深处往下的两指处便是压心包经的地方,压完右腋窝下两指再压左腋窝处的下两指,一天两次一次5-6 分钟。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来源:theQi | 字体:放大还原缩小三里内庭穴, 曲池合谷接, 委中配承山, 太冲昆仑穴, 环跳与阳陵,通里并列缺。
合担用法担, 合截用法截, 三百六十穴, 不出十二诀, 治病如神灵, 浑如汤泼雪。
北斗降真机, 金锁教开彻, 至人可传授, 匪人莫浪说。
其一三里膝眼下, 三寸两筋间, 能通腹胀, 善治胃中寒, 肠鸣并泄泻, 腿肿膝胻痠,伤寒羸瘦损, 气蛊及诸般, 年过三便后, 针灸眼便宽, 取穴当审的, 八分三壮安。
其二内庭次指外, 本属足阳明, 能治四肢厥, 喜静恶闻声, 瘾疹咽喉痛, 数欠及牙疼,虚疾不能食, 针着便惺惺。
(针三分灸三壮)其三曲池拱手取, 屈指骨边求, 善治肘中痛, 偏风手不收, 挽弓开不得, 筋缓莫梳头,喉闭促欲死, 发热更无休, 遍身风癣癞, 针着即时瘳。
(针五分灸三壮)其四合谷在处口, 两指歧骨间, 头疼并面肿, 疟病热还寒, 齿龃鼻□血, 口禁不开言, 针入五分深, 令人即便安。
(灸三壮)其五委中曲瞅里, 横纹脉中央, 腰痛不能举, 沉沉引脊梁, 痠疼筋莫展, 风痹复无常,膝头韝伸屈, 针入即安康。
(针五分禁灸)其六承山名鱼腹, □肠分肉间, 善治腰疼痛, 痔疾大便难, 脚气并膝肿, 展转战疼痠,霍乱及转筋, 穴中刺便安。
(针七分灸五壮)其七太冲足大指, 节后二寸中, 动脉知生死, 能医惊痫风, 咽喉并心胀, 两足不能行,七疝偏坠, 肿眼目似云朦, 亦能疗腰痛, 针下有神功。
(针三分灸三壮)其八昆仑足外踝, 跟骨上边寻, 转筋腰尻痛, 暴喘满中心, 举步行不得, 一动即呻吟,若欲求安乐, 须于此穴针。
(针五分灸三壮)其九环跳在髀枢, 侧卧屈足取, 折腰莫能顾, 冷风并湿痹, 腿胯连□痛, 转侧重满歔,若人针灸后, 顷刻病消除。
(针二寸灸五壮)其十阳陵居膝下, 外□一寸中, 膝肿并麻木, 冷痹及偏风, 举足不能起, 坐卧是衰翁,针入六分止, 神功妙不同。
常用穴位功用
常用穴位功用会阴穴:性冷淡治疗找会阴曲骨穴:阳痿痛经用曲骨中极穴:尿频莫急取中极关元穴:闭经不育关元解石门穴:疝气当用石门穴气海穴:痢疾易治通气海阴交穴:血崩带下用阴交神阙穴:神阙可降中风病水分穴:腹水可治在水分下脘穴:胃炎顽疾按下脘建里穴:食欲增强靠建里中脘穴:消化不良用中脘上脘穴:上脘穴可治反胃巨阙穴:巨阙神奇治健忘鸠尾穴:鸠尾随按治晕车中庭穴:噎嗝腹胀取中庭膻中穴:过胖过瘦用膻中玉堂穴:乳房肿痛用玉堂紫宫穴:喉痹可消藉紫宫华盖穴:咽喉肿痛举华盖璇玑穴:胃积食疗有璇玑天突穴:扁桃体炎用天突廉泉穴:口舌生疮饮廉泉承浆穴:衄血不止用承浆第三章督脉:阳脉之海长强穴:长强常按治痔疮腰俞穴:下肢痿痹取腰俞腰阳关穴:赤白带下腰阳关命门穴:命门关命治肾病悬枢穴:消化不良用悬枢脊中穴:肩背风湿找脊中中枢穴:厌食自可找中枢筋缩穴:痉挛当因筋缩穴至阳穴:至阳能止腰背疼灵台穴:疔疮可灭在灵台神道穴:心慌可由神道安身柱穴:脊痛原来在身柱陶道穴:潮热通顺取陶道大椎穴:治疗颈椎找大椎哑门穴:失语打通哑门穴风府穴:脖梗就找风府穴脑户穴:头重在头找脑户强间穴:癫痫治疗在强间后顶穴:眩晕发作用后顶百会穴:血压低按百会穴前顶穴:头病勿忘是前顶囟会穴:鼻出血当用是卤会上星穴:风流眼最用是上星神庭穴:神庭信步治中风素髎穴:鼻炎顽固用素髎水沟穴:昏迷急救用水沟兑端穴:兑端能治口疮臭龈交穴:口臭莫如用龈交第四章手太阴肺经:调理气血中府穴:中府自能疗肩痛云门穴:胸中热散从云门天府穴:煤气中毒到天府侠白穴:干呕求助侠白穴尺泽穴:咳嗽哮喘最尺泽孔最穴:咳血最好找孔最列缺穴:牙痛很疼按列缺经渠穴:咽痛疏通经渠穴太渊穴:腕部疾病问太渊鱼际穴:支气管炎用鱼际少商穴:鼻出血用少商治第五章手厥阴心包经:代心受过天池穴:痰多多在天池浴天泉穴:心痛治疗啜天泉曲泽穴:曲泽可除胸闷病郄门穴:心烦散心出郄门问使穴:热病最用是间使内关穴:孕期反应通内关博览大陵穴:腕关节痛用大陵劳宫穴:烦躁养神在劳宫中冲穴:昏厥马上找中冲第六章手少阴心经:卫护心志极泉穴:狐臭可洗在极泉青灵穴:心水青灵治臂痛少海穴:失眠多按少海穴灵道穴:灵道很灵治心痛通里穴:舌强只要通通里神门穴:便秘可解从神门少府穴:小便不利用少府少冲穴:热病昏迷点少冲第七章手阳明大肠经:头面美容商阳穴:腮腺炎症取商阳二间穴:目昏不见二间取三间穴:目中漠漠寻三间合谷穴:身体疼痛想合谷阳溪穴:牙痛发作洗阳溪偏历穴:耳鸣常按偏历穴温溜穴:温溜合谷驱头痛下廉穴:腹胀直用下廉穴上廉穴:手臂麻木用上廉手三里穴:上肢不遂手三里曲池穴:排毒养颜沐曲池肘骼穴:肺肾失衡付肘髎手五里穴:老鼠疮用手五里臂臑穴:肩膀疼痛找臂臑肩髑穴:肩臂不遂取肩髑巨骨穴:巨骨能消肩臂挛天鼎穴:天鼎祛除颈椎病扶突穴:慢性咽炎用扶突口禾髎穴:鼻炎当然口禾谬迎香穴:鼻塞理当闻迎香第八章手少阳三焦经:调气护脑关冲穴:耳聋当用关冲穴液门穴:喉痛当从液门找中渚穴:头晕眼花取中渚阳池穴:脱发当在阳池洗外关穴:偏头痛时找外关支沟穴:急性喉病用支沟会宗穴:手臂肌痛取会宗三阳络穴:龋齿痛治从三阳络四渎穴:咽阻疏通从四渎天井穴:颈肩肋痛下天井清冷渊穴:目黄洗黑清冷渊消泺穴:颈项强痛消泺消膈会穴:肩胛肿痛用臑会肩髎穴:肩重不举用肩髎天髎穴:胸中烦懑取天髎天牖穴:头晕从头望天牖翳风穴:耳中湿痒翳风吹瘛脉穴:小儿惊痫用瘛脉颅息穴:耳痛当用颅息熄角孙穴:目翳不清用角孙耳门穴:耳鸣从耳在耳门禾髎穴:头重痛治用禾髎丝竹空穴:牙痛且听丝竹空第九章手太阳小肠经:有容乃大少泽穴:乳痈洗除在少泽前谷穴:乳少当用前谷穴后溪穴:目赤清洗在后溪腕骨穴:落枕难忍用腕骨阳谷穴:腕痛不妨去阳谷养老穴:目视不明需养老支正穴:肘臂酸痛需支正小海穴:癫痫用处小海穴肩贞穴:肩臂疼痛用肩贞膈俞穴:瘰疬治疗用臑俞天宗穴:五十肩用天宗穴秉风穴:上肢酸麻用秉风曲垣穴:肩胛疼痛取曲垣肩外俞穴:颈项强急肩外俞肩中俞穴:肩背疼痛肩中俞天窗穴:耳鸣耳聋开天窗天容穴:颈项疼痛用天容颧髂穴:口眼歪斜取颧髎昕宫穴:中耳炎治宜听宫第十章足阳明胃经:、后天之本承泣穴:治疗眼疾不求人四白穴:治疗近视是首选地仓穴:口歪治疗取地仓大迎穴:轻轻松松止牙痛颊车穴:揉揉颊车治浮肿下关穴:耳鸣直取下关穴头维穴:头痛医头是头维人迎穴:按摩人迎降血压水突穴:气喘咽痛用水突气舍穴:配合水突治咽痛缺盆穴:释放郁结治咳嗽气户穴:胸胀理当找气户库房穴:乳汁不足去库房屋翳穴:胸肋胀痛应屋翳膺窗穴:乳腺发炎看膺窗乳中穴:小叶增生乳中定不容穴:腹胀解决在不容承满穴:承满一按止胃痛梁门穴:消化不良入梁门关门穴:治疗遗尿如关门太乙穴:胃下垂病问太乙滑肉门穴:共太乙穴治胃痛天枢穴:慢性肠炎找天枢外陵穴:外陵原来治疝气大巨穴:早泄问题出大巨水道穴:痛经不孕循水道气冲穴:月经不调健气冲髀关穴:瘫痪多应髀关穴伏兔穴:脚气不治去伏兔阴市穴:腿膝痿痹应阴市梁丘穴:急性胃痛在梁丘犊鼻穴:关节炎症牵犊鼻足三里穴:长寿常湿足三里上巨虚穴:便秘应寻上巨虚条口穴:小腿转筋取条口下巨虚穴:痢疾直用下巨虚丰隆穴:痰多直用是丰隆解溪穴:洗脚扭伤去解溪冲阳穴:口眼歪斜用冲阳陷谷穴:陷谷原为治面肿内庭穴:肠胃疾病向内庭厉兑穴:胃热何妨三厉兑第十一章足少阳胆经:守护肝胆瞳子髎穴:怕光就取瞳子髎听会穴:耳鸣耳聋会听会上关穴:耳窍流脓走上关颔厌穴:目外眦痛用颔厌悬颅穴:头部疼痛去悬颅悬厘穴:上齿痛除从悬厘曲鬓穴:口噤不开用曲鬓率骨穴:眩晕呕吐取率骨天冲穴:牙龈肿痛用天冲浮白穴:目赤肿痛取浮白头窍阴穴:肝胆火盛头窍阴完骨穴:失眠癔病取完骨本神穴:半身不遂用本神阳白穴:头痛目眩用阳白头临泣穴:目翳当用头临泣目窗穴:远视近视开目窗正营穴:唇吻强急取正营承灵穴:鼻窒多涕用承灵脑空穴:惊悸热病取脑空风池穴:落枕失眠沐风池肩井穴:肩膀酸痛下肩井渊腋穴:胸肋胀满用渊液辄筋穴:胸闷喘息取辄筋日月穴:胆部疾病照日月京门穴:肾炎取用京门穴带脉穴:心肝脾肾走带脉五枢穴:阴疝里急开五枢维道穴:妇科疾病走维道居髎穴:腰腿痹痛取居髎环跳穴:腰胯疼痛用环跳风市穴:半身不遂去风市中渎穴:下肢麻木用中渎膝阳关穴:小腿麻木膝阳关阳陵泉穴:脚气沐浴阳陵泉阳交穴:膝股痛用阳交穴外丘穴:小儿龟胸去外丘光明穴:夜盲当然取光明阳辅穴:腋下痛用阳辅穴悬钟穴:胸腹胀满去悬钟丘墟穴:外踝肿痛用丘墟足临泣穴:目外眦痛足临泣地五会穴:头痛耳鸣地五会侠溪穴:足跗肿痛去侠溪足窍阴穴:多梦热病足窍阴第十二章足太阳膀胱经:筋络之本睛明穴:迎风流泪需睛明攒竹穴:眼睑下垂用攒竹眉冲穴:眩晕直上取眉冲曲差穴:鼻塞鼽衄用曲差五处穴:头痛目眩去五处承光穴:鼻塞头痛用承光通天穴:鼻出血治去通天络却穴:耳鸣头晕取络却玉枕穴:头项病痛枕玉枕天柱穴:颈椎酸痛擎天柱大杼穴:咳嗽直用大杼穴风门穴:感冒最治是风门肺俞穴:盗汗鼻塞取肺腧厥阴俞穴:心痛可取阙阴俞心俞穴:心悸当取是心俞督俞穴:寒热气喘用督俞膈俞穴:潮热盗汗需膈俞肝俞穴:宿醉最用是肝俞胆俞穴:肺痨可以用胆俞脾俞穴:食欲不振用胆俞胃俞穴:胃部疾病用胃俞三焦俞穴:糖尿病取三焦俞肾俞穴:性欲低下用肾俞气海俞穴:痛经直用是气海大肠俞穴:早泄最用大肠俞关元俞穴:尿频遗尿关元俞小肠俞穴:遗精遗尿小肠俞膀胱俞穴:小便不利膀胱俞中膂俞穴:腰脊强痛中膂俞白环俞穴:疝气遗尿白环俞上髎穴:阴挺阳痿用上髎次髂穴:痛经带下用次髎中谬穴:便秘治疗取中髎下谬穴:腹痛带下用下髎会阳穴:便血取用会阳穴承扶穴:臀部下垂找承扶殷门穴:下肢痿痹走殷门浮郄穴:股胭疼痛用浮郄委阳穴:腿足挛痛晒委阳委中穴:腰背酸疼委中求附分穴:肩背拘急取附分魄户穴:肺痨气喘从魄户膏肓穴:肩膀酸痛揉膏肓神堂穴:胸闷气喘住神堂慧蓿穴:疟疾热病用遗禧膈关穴:胃嗳气取膈关穴魂门穴:肝脏保养用魂门阳纲穴:肺肾消渴取阳纲意合穴:脾脏过热用意舍胃仓穴:胃病治疗用胃仓肓门穴:痞块消除从盲门志室穴:痛经出血去志室秩边穴:腰骶痛病从秩边合阳穴:崩漏可按合阳穴承筋穴:下肢挛痛用承筋承山穴:腿肚抽筋揉承山飞扬穴:腰腿疼痛去飞扬跗阳穴:腿部肿痛取跗阳昆仑穴:脚部浮肿上昆仑仆参穴:足跟痛用仆参治申脉穴:怯寒症用申脉穴金门穴:与太阳合谷治头痛京骨穴:头痛项强取京骨束骨穴:目眩癫狂用束骨足通骨穴:鼻出血止需足骨通至阴穴:胎位不正取至阴第十三章足太阴脾经:运化水谷隐白穴:月经过多用隐白大都穴:胃痛腹胀到大都太白穴:吐泻痢疾揉太白公孙穴:胃酸过多公孙抑商丘穴:黄疸便秘去商丘三阴交穴:妇科疾病三阴交漏谷穴:腹胀肠鸣去漏谷地机穴:痛经遗精用地机阴陵泉穴:膝痛当沐阳陵泉血海穴:更年期用血海穴箕门穴:腹股肿痛从箕门冲门穴:崩漏带下走冲门府舍穴:腹痛积聚在府合腹结仓穴:腹痛从腹腹结仓大横穴:腹泻便秘皆大横腹哀穴:痢疾莫哀找腹哀食窦穴:翻胃倒海取食窦天溪穴:乳汁少去天溪取胸乡穴:胸肋胀痛去胸乡周荣穴:咳嗽打嗝取周荣大包穴:全身疼痛用大包第十四章足厥阴肝经:条畅气机大墩穴:血崩尿血坐大墩行间穴:假性近视取行间太冲穴:面部色斑用太冲中封穴:阴茎痛除从中封蠡沟穴:睾丸肿痛去蠡沟中都穴:恶露不尽取中都膝关穴:膝膑肿痛用膝关曲泉穴:阴痒难忍洗曲泉阴包穴:月经不调用阴包足五里穴:小便不通足五里阴廉穴:小腹疼痛取阴廉急脉穴:经脉曲张用急脉章门穴:胆囊炎从章门治期门穴:食欲减退用期门第十五章足少阴肾经:先天所本涌泉穴:神经衰弱饮涌泉然谷穴:小儿脐风去然谷太溪穴:手脚冰冷浴太溪大钟穴:易惊善怒敲大钟水泉穴:月经不调喝水泉照海穴:惊恐不宁观照海复}留穴:记忆衰退反复溜交信穴:五淋宜取交信穴筑宾穴:小儿脐疝取筑宾阴谷穴:阴中痛除去阴谷横骨穴:阴部痛楚找横骨大赫穴:子宫脱垂用大赫气穴:宫冷不孕用气暖四满穴:带下当取四满穴中注穴:大便燥结用中注肓俞穴:腹痛绕脐找肓俞商曲穴:腹痛泄泻取商曲石关穴:夫人不孕守石关阴都穴:闭经莫急去阴都腹通谷穴:腹痛腹胀腹通谷幽门穴:烦心呕吐出幽门步廊穴:胸痛信步去步廊神封穴:乳痈莫如用神封灵墟穴:痰多直用是灵墟神藏穴:冠心病治用神藏或中穴:气喘发作去或中俞府穴:胸痛修养在俞府第十六章经外奇穴:奇穴奇用四神聪:精神病用四神聪印堂穴:鼻塞直按印堂穴太阳穴:头痛最是太阳穴十宣穴:急救专家是十宣四缝穴:小儿积食去四缝腰眼穴:腰痛当然取腰眼鹤顶穴:膝关节痛最鹤顶阑尾穴:阑尾发作按阑尾胆囊穴:胆道感染用胆囊当阳穴:前头痛用当阳穴鱼腰穴:眼睑下垂用鱼腰耳尖穴:上目翳时耳尖求球后穴:青光眼请球后看安眠穴:失眠当按安眠穴三角炙穴:疝气当取三角炙上迎香穴:鼻塞就闻上迎香内迎香穴:鼻疾常嗅内迎香聚泉穴:味觉减退饮聚泉海泉穴:口腔炎症洗海泉金津穴:口疮消除沐金津玉液穴:失语就去饮玉液翳明穴:目疾当取是翳明颈百劳穴:盗汗自汗颈百劳子宫穴:子宫脱垂提子宫定喘穴:哮喘当用定喘穴夹脊穴:腑脏疾患找夹脊夹承浆穴:牙龈炎用夹承浆牵正穴:下牙痛当来牵正胃脘下俞穴:胃脘下俞胰腺炎痞根穴:翻胃即找痞根穴下极俞穴:下肢疫痛下极俞二白穴:痔疮脱肛用二白大骨空穴:目翳内障大骨空小骨空穴:目赤肿痛小骨空腰痛点穴:腰扭伤腰痛点穴外劳宫穴:手背红肿外劳宫髋骨穴:膝关节炎取髋骨百虫窝穴:皮肤瘙痒百虫窝膝眼穴:鹤膝风用膝眼穴内踝尖穴:扁桃体炎内踝尖外踝尖穴:脚气不妨外踝尖八邪穴:毒蛇咬伤用八邪八风穴:足跗肿痛用八风独阴穴:卒心痛独用独阴气端穴:中风急救用气端中泉穴:颜面麻痹洗中泉中魁穴:肺炎当用是中魁十七椎穴:胎位不正十七椎肘尖穴:男女瘰疬用肘尖肩前穴:落枕就揉肩前穴落枕穴:落枕专用落枕穴。
膝盖下面什么穴位
膝盖下面什么穴位文章目录膝盖下面什么穴位1、膝盖下面有血海穴、梁丘穴位置:下肢绷紧,膝关节上侧肌肉最高处,内为血海、外为梁丘。
作用:刺激此二穴可有效增加股四头肌的血液供应,配合股四头肌锻炼可以防止肌肉萎缩,尤其对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抬腿无力、屈伸困难,效果显著。
2、膝盖下面有犊鼻穴、膝眼穴、委中穴位置:屈膝,在膝部,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处为犊鼻穴,内侧凹陷处为膝眼穴。
委中穴位于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作用:刺激此三穴可增加关节内血液供应和润滑液的分泌,防止因摩擦造成的疼痛。
3、膝盖下面有阴陵泉穴、阳陵泉穴位置:阴陵泉穴位于小腿的内侧,膝下高骨后侧凹陷处。
阳陵泉穴位于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高骨稍前凹陷处。
作用:刺激此二穴可以疏通下肢经络,改善小腿无力、疼痛等异常感觉。
4、膝盖下面有三阴交穴、足三里穴位置:三阴交穴位于内踝高点上四横指处。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处。
作用:刺激此二穴可以令下肢有力。
具有补益肝脾肾,健步强身的作用。
5、膝盖下面有髋骨为经外奇穴髋骨为经外奇穴,在大腿前面下部,当梁丘穴两旁各1.5寸,一侧2穴,左右共4个穴位,具有疏风祛邪,舒筋通络的功效,主治下肢疾患,如腿痛,下肢瘫痪,鹤膝风等、膝关属于足厥阴肝经之腧穴,主治膝膑肿痛,寒湿走注,历节风痛,下肢痿痹等;两穴均为局部取穴,髋骨穴专治膝部之疾患,位于膝部之阳,膝关位于膝部之阴,共同取之,使经气贯穿膝之阴阳,调和局部气血,通经活络,消肿止痛,对于鹤膝风肿及腿痛者有良好的疗效。
人体养生穴位1、明目醒脑穴风池。
中医讲“头目风池主”,就是因为风池穴能治疗大部分风病。
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处,与耳垂齐平,常与攒竹穴、太阳穴、睛明穴、四白穴等配合,治疗眼部疾病,缓解眼部症状。
按揉以上穴位,同时配合颈椎矫治,对治疗近视眼有很好的疗效。
2、养胃穴中脘。
中脘穴在腹部正中线上,胸骨下端与肚脐连接线中点处,按压时会有酸痛感。
玉龙歌诀解释
扁鹊授我玉龙歌,玉龙一试绝沉疴,之迟辟智美创作玉龙之歌真罕得,流传千载无差讹.我今歌此玉龙诀,玉龙一百二十穴,医者行针殊妙绝,但恐时人自分歧.补泻分明指下施,金针一刺显明医,伛者立伸偻者起,从此名扬天下知.扁鹊(托名)教授给我的玉龙歌,用于临床,即使是病程久长,缱绻难愈之症也能痊愈.玉龙歌是世间罕得,流传了上千年没有呈现什么毛病、讹误,证明它是禁得起实践检验的.现在我讲一下玉龙歌的具体内容,本歌诀一共涉及120个穴,使用起来非常绝妙,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可是恐怕现在的医生水平整齐不齐,未必使用适当.针刺时补泻分明,才显出医生的高明.按本歌诀施治,腰脊弯曲(似指急性腰扭伤一类病症)的患者都能治愈,一定可以名扬天下了.中风不语最难医,发际顶门穴要知,更向百会明补泻,即时苏醒免灾危.中风失语是最难治的病,治疗可取囟门、神庭穴,百会穴先补后泻,多补少泻,病人可及时苏醒,转危为安.鼻流清涕名鼻渊,先泻后补疾可痊,若是头风并眼痛,上星穴内刺无偏.鼻塞、流清涕是患了鼻渊,严重时还可发生头晕目眩,可取上星穴,先泻后补,病可痊愈.头风呕吐眼昏花,穴取神庭始不差,孩子慢惊何可治,印堂刺入艾还加.头风病不单头痛时作时止,严重时还会呈现呕吐、两眼昏花,可取神庭穴沿皮下透刺五分,先补后泻.小儿慢惊风,暗示为抽搐缓慢无力,时发时止,取印堂穴沿皮下斜刺,透左右攒竹穴,并施以艾灸,疗效较好.头项强痛难回顾,牙疼并作一般看,先向承浆明补泻,后针风府即时安.头项强直疼痛,活动受限,有时还并发牙痛,先泻承浆,再针风府,这是前后对应取穴法.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偏正头风有两般,有无痰饮细推观,若然痰饮风池刺,倘无痰饮合谷安.偏正头风很难医治,治疗可针刺丝竹空,沿皮向后透率谷以止痛,再辨证分型:如果属痰饮型,多属慢性头痛,取风池;如果不属痰饮型,多为急性头痛,一般取用合谷即可.口眼斜最可嗟,地仓妙穴连颊车,左泻右依师正,右泻左莫令斜.口眼斜的病,可取地仓透颊车施治,并应遵照老师的教导,右面麻痹而向左侧,则泻右面;左面麻痹而向右侧,则泻左侧,即各于其麻痹一侧针治.不闻香臭从何治?迎香两穴可堪攻,先补后泻分明效,一针未出气先通.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鼻不能分辨气味,都可取双侧迎香穴,先补后泻,有速效,有时尚未起针,鼻子已经通气了.后文说“迎香应上星”,指此配穴.耳聋气闭痛难言,须刺翳风穴始痊,亦治项上生瘰疬,下针泻动即安然.耳聋之症不闻声,痛痒蝉鸣不快情,红肿生疮须用泻,宜从听会用针行.耳聋,耳内气行不顺畅,阻塞欠亨,要刺翳风,这个穴亦用治项生瘰疬.后文有“翳风应合谷”,可作此配穴.耳聋,耳内有痒、痛、耳鸣等不舒服的感觉,以及耳周红肿生疮,可取听会.后文有“听会应合谷”,可作此配穴.这句歌诀说明一穴可主二症.偶尔失音言语难,哑门一穴两筋间,若知浅针莫深刺,言语音和照旧安.偶尔讲话声音嘶哑不能发声,可取哑门穴浅刺(一般1寸左右),不成深刺,苦语即能恢复正常.屑间疼痛苦难当,攒竹沿皮刺无妨,若是眼昏皆可治,更针头维即安康.两眼红肿痛难熬,怕日羞明心自焦,只刺睛明鱼尾穴,太阳出血自然消.眼痛忽然血贯睛,羞明更涩目难睁,须得太阳针出血,不用金刀疾自平.心火炎上两眼红,迎香穴内刺为通,若将毒血搐出后,目内清凉始见功.眉棱骨痛可取攒竹,沿皮刺向鱼腰,这种病还常陪伴眼目昏花,配以头维穴可以治疗.两眼红肿,疼痛难忍,怕见强光的病,只要针睛明、鱼尾穴,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并辅以太阳穴放血,症状自然消失.忽然眼睛疼痛,眼球外部充血,怕见强光,目涩难睁,取太阳穴放血即可治愈.心火上炎,两眼红赤,针刺双侧内迎香,如果能出血,效果更好,可使患者顿觉目内清凉.强痛脊背泻人中,挫闪腰酸亦可攻,更有委中之一穴,腰间诸疾任君攻.肾弱腰疼不成当,施为行止甚非常,若知肾俞二穴处,艾火频加体自康.本段论述实性和虚性两种腰痛的治法.腰脊强直疼痛泻人中穴,这个穴还可用治急性腰扭伤.另外还可配用委中穴以及腰部局部的穴位.后文“人中应委中”与此意同,这组穴位主治腰痛实证.肾虚腰痛更难以忍受,活动多有方便,可常灸双侧肾俞穴治疗.环跳能治腿股风,居髎二穴认真攻,委中毒血更出尽,愈见医科神圣功.腿部疼痛,遇风寒痛甚者,可取环跳、居髎以疏风通络散寒,并加以委中放血,能立见神效.膝腿无力身立难,原因风湿致伤残,倘知二市穴能灸,行动悠然渐自安.腿膝无力,甚至站立困难,这是风湿造成的,灸风市、阴市二穴,温经散寒通络,行走能逐渐恢复正常.髋骨能医两腿疼,膝头红肿不能行,必针膝眼膝关穴,功效须臾病不生.髋骨穴位于年夜腿前外侧,梁丘穴外行1寸陷中,该穴能治疗两腿疼痛,膝头红肿,行走艰难的病,再配以膝眼,横针透膝关穴,立刻就能见效.后文“髋骨臆曲池”,是上下相配法;又“髋骨应风市”,是同肢相配法.寒湿脚气不成熬,先针三里及阴交,再将绝骨穴兼刺,肿痛顿时立见消.寒湿脚气痛苦难当,取足二里、三阴交以及绝骨穴,疏风化湿以泻热,使筋脉和利,肿痛立时能够消退.肿红腿足芒鞋风,须把昆仑二穴攻,申脉太溪如再刺,神医妙绝起疲癃.芒鞋风有腿脚红肿的症状,取双侧昆仑穴,并配以中脉、太溪,使慢性腰背痛和尿癃闭都能解除.脚背肿起丘墟穴,斜针出血即时轻,解溪再与商丘识,补泻行针要辨明.行步艰难疾转加,太冲二穴效堪夸,更针三里中封穴,去病如同用手抓.脚背肿痛可取丘墟穴斜刺,出血更好,疼痛那时就能减轻,再取解溪与商丘穴,能散瘀止痛,疗效较好.如果病情加重,行走困难,可针双侧太冲穴配三里、中封,手到病除.膝盖红肿鹤膝风,阳陵二穴亦堪攻,阴陵针透龙收效,红肿全消见异功.鹤膝风有膝关节红肿等症状,治取双侧阳陵泉,透针阴陵泉,效果极佳,能消肿止痛.腕中无力痛艰难,握物难移体不安,腕骨一针虽见效,莫将补泻轻易看.手腕无力疼痛,握物困难,针刺腕骨穴,并据病情施以补或泻,能散瘀止痛.急疼两臂气攻胸,肩井分明穴可攻,此穴元来真气聚,补多泻少应其中.两臂疼痛,胸中气冲,取肩井穴.这个穴是真气聚集的处所,宜多补少泻.后文说“肩井应支沟”,可作此配穴.又“应足三里”.肩背风气连臂疼,背缝二穴用针明,五枢亦治腰间痛,得穴方知疾顿轻.肩背受了风,累及臂痛,背缝穴有神效,还可配五枢穴(本穴亦治腰痛),针刺这两个穴位,疾病就会立时减轻.两肘拘挛筋骨连,艰难举措欠安然,只将曲池针泻动,尺泽兼行见圣传.肘部拘挛,活动晦气,针泻曲池穴,配以尺泽,甚效.后文“尺泽应曲池”,即指此二穴配用.肩端红肿痛难当,寒湿相争气血狂,若向肩髃明补泻,管君多灸自安康.肩部红肿疼痛,是寒湿之邪侵袭,气血凝涩所致,取肩髃穴看病补泻,并可多灸,自当复原.后文“肩髃应髋骨”,是上下对应配穴.筋急不开手难伸,尺泽历来要认真,头面纵有诸样症,一针合谷效通神.上肢筋脉拘挛,手指不能伸开,要取尽泽穴以舒筋活络.各种头面部疾患,针刺合谷都有神效.腹中气块痛难当,穴法宜向内关防,八法有名阴维穴,腹中之疾永安康.情志失调,气结腹中,结聚成块,疼痛难忍,宜取内关穴,该穴是八脉交会穴中与阴维脉相通的穴位,以治疗肚腹部的疾病有特效.腹中疼痛亦难当,年夜陵外关可消详,若是胁疼并闭结,支沟奇妙效非常.腹痛难忍,可取年夜陵、外关穴,调气止痛.如果两胁疼痛并陪伴年夜便秘结,支沟穴效果非凡.脾家之症最可怜,有寒有热两相煎,间使二穴针泻动,热泻寒补病俱痊.得了脾脏的病证最可怜,寒热煎熬,应取双侧间使穴,有热则泻,有寒则补,病可痊愈.九种心痛及脾疼,上脘穴内用神针,若还脾败中脘补,两针神效免灾侵.胸脘部的九种疼痛证候及中焦脘腹部的疼痛,取用上脘穴针治、如果还兼有脾气虚衰,健运失调之证,则应配中脘穴,施以补法.这两个穴位治病具有神效.痔瘘之疾亦可憎,内外急重最难禁,或痛或痒或下血,二白穴在掌后寻.痔瘘病也很让人讨厌,其里急后重之症很难解决,还可能呈现痒、痛、下血等症状,取二白穴能清热化瘀止痛,疗效较好.三焦热气壅上焦,口苦舌干岂易调,针剌关冲出毒血,口生津液病俱消.热壅上焦,口苦咽干,应取关冲穴点刺放血,能使患者口生津液,疾病全消.后文说“关冲应支沟”,可作此配穴.手臂红肿连腕疼,液门穴内用针明,更将一穴名中渚,多泻中间疾自轻.手臂红肿,连带手腕疼,可针刺液门穴,并配以中渚穴,两穴均施以泻法,能活血散瘀,通络止痛.中风之症症非轻,中冲二穴可安宁,先补后泻如无应,再刺人中立便轻.中风是比力严重的疾病,取双侧中冲穴先补后泻,可使躁动的病人(为中风实证者)宁静下来,如果病人没反应,则再针刺人中穴,疾病可立刻减轻.胆寒心虚病如何?少冲二穴最功多,刺入三分不着艾,金针用后自平和.胆气缺乏,胆虚气怯,心悸心慌的病,应取双侧少冲穴浅刺三分左右,不要艾灸,纯真针刺即可使病痊愈.时行疟疾最难禁,穴法由来未审明,若把后溪穴寻得,多加艾火即时轻.沾染性疟疾很难治,很长时间以来一直没有明确有效的取穴治疗方法,应取后溪穴重灸,那时就能减轻.后文有“后溪应百劳”,均以“百劳”即年夜椎,为治疟穴.牙疼阵阵苦相煎,穴在二间要得传,若患翻胃并吐食,中魁奇穴莫教偏.阵发牙疼很痛苦,可取二间穴以清热止痛.如果病人反胃呕吐,应取奇穴中魁和胃止呕.中魁一穴始见于此.乳鹅之症少人医,必用金针疾始除,如若少商出血后,即时平稳免灾危.乳蛾病很少有人能够治疗,这种病一定要用针灸才治得好,应取少商穴点刺出血以泻热消肿.如今瘾疹疾多般,好手医人治亦难,天井二穴多着艾,纵生瘰疬灸皆安.。
中医中有没有关于胯部的穴位治疗方法?
中医中有没有关于胯部的穴位治疗方法?胯部是人体的重要部位之一,与腰椎、盆骨等关节相连接,承载着身体的力量和稳定性。
在中医理论中,胯部与肾经、胃经、膀胱经等多条经络关联紧密,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气血运行,促进身体的健康。
中医认为,胯部是肾气的主要聚集之地。
肾气不足往往会导致胯腰酸软、腰痛等不适症状。
因此,通过刺激胯部的穴位,可以补充肾气、调节腰部功能,达到治疗和预防胯部相关疾病的效果。
那么,中医中有哪些关于胯部的穴位治疗方法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1.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面,当膝盖外侧骨头下2个指宽的地方。
这个穴位具有补益气血、调节脾胃、强壮膀胱功能的作用。
通过按摩足三里穴,可以舒缓胯部酸痛、改善腰腿无力等症状。
2. 腹衰(气海)穴:位于脐下,两侧小腹凹陷处。
按摩腹衰穴可以调节肾脏功能,刺激生殖腺,从而改善胯部不适和性功能障碍等问题。
3. 委中穴:位于腰部两侧,即腰骶部横纹与第二腰椎棘突之间。
按摩委中穴可以促进胯部血液循环,缓解腰酸背痛、月经不调等症状。
4. 神阙穴:位于腹部正中线,即脐下五寸。
这个穴位可以调节肾脏、肠胃、子宫等功能,对胯部脏痛、月经不调、性功能障碍等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5. 足厥阴肝经穴:位于足背中央,当第一、二足趾骨延长线上。
按摩足厥阴肝经穴可以改善胯部酸痛、舒解情绪压力等问题。
总之,胯部的穴位治疗方法在中医中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气血运行,促进身体健康。
当然,在进行穴位治疗之前,最好咨询专业中医师的建议,以确定最合适的穴位和按摩手法。
中医治疗胯部疾病的穴位方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但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对穴位按摩的反应也有所差异。
因此,在开始穴位治疗之前,最好请专业的中医师进行诊断和指导,以确保治疗效果的最大化和安全的保障。
此外,胯部疾病的治疗也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如饮食调节、运动锻炼等。
定期进行跌打损伤预防,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也是对胯部健康的重要保护。
骨科常用穴位功能与主治
尺泽 穴位贴敷、艾条灸 止 痛 、 行 肘部酸痛、手、 环跳
气活血 手臂疼痛
列缺 穴位贴敷、艾条灸 止 痛 、 行 颈项痛
命门
气活血
肩髃 穴位贴敷、艾条灸 止 痛 、 行 肩臂挛痛不遂 足三里
气活血
阳 陵 穴位贴敷、艾条灸 止 痛 、 行 腰痛、膝盖痛、 丰隆
泉
气活血 脚麻痹、关节
筋迟缓或肿
痛、下肢疼痛
阴 陵 穴位贴敷、艾条灸 止 痛 、 行 腰腿痛、膝盖 犊鼻
泉
气活血 痛、下肢疼痛
肝俞 穴位海 艾条灸
止 痛 、 行 膝痛
气活血
穴位贴敷、 止痛、行 膝痛、下肢麻 艾条灸 气活血 痹、屈伸不利
骨二科常用穴位的功能与主治
穴位
用法
功能
主治
穴位
名称
名称
曲池 艾 条 灸、 穴 位 贴 止 痛 、 行 上肢瘫痪、疼 委中
敷、
气活血 痛、麻
内关 穴 位 贴敷 、 艾 条 止 痛 、 行 手、手臂疼痛 承山
灸、穴位按摩 气活血
外关 穴 位 贴敷 、 艾 条 止 痛 、 行 肘部酸痛、手、 肩井
灸、穴位按摩 气活血 手臂疼痛
用法
功能
主治
穴位贴敷、 止痛、行 腰痛、下肢痿 艾条灸 气活血 痹 穴位贴敷、 止痛、行 腰腿拘急疼痛 艾条灸、 气活血 穴位贴敷、 止痛、行 项背強痛、肩 艾条灸、 气活血 背疼痛不举、
上肢不遂 穴位贴敷、 止痛、行 腰痛、下肢痿 艾条灸 气活血 痹、疼痛 穴位贴敷、 止痛、行 腰脊疼痛 艾条灸 气活血 穴位贴敷、 止痛、行 下肢痹痛、、疼 艾条灸 气活血 痛 穴位贴敷、 止痛、行 下肢痿痹、疼 艾条灸 气活血 痛
?新补充多个遗漏穴位和经外奇穴,现共400余穴,都齐全了(点击即可)
新补充多个遗漏穴位和经外奇穴,现共400余穴,都齐全了(点击即可)穴位查询B 臂臑穴不容穴髀关穴百会穴百虫窝秉风穴步廊穴本神穴白环俞胞肓穴八邪穴八风穴C 尺泽穴攒竹穴次髎穴承浆穴承泣穴承扶穴承满穴承筋穴承山穴冲门穴冲阳穴长强穴承光穴承灵穴瘈脉穴D 地仓穴地机穴大巨穴大都穴大迎穴大横穴大包穴大椎穴大赫穴大肠俞大杼穴大陵穴大钟穴大敦穴兑端穴犊鼻穴膻中穴督俞穴定喘穴带脉穴胆俞穴地五会当阳穴大骨空独阴穴E 二间穴耳门穴耳尖穴二白穴耳和髎F 扶突穴丰隆穴府舍穴风门穴风府穴风市穴风池穴飞扬穴腹结穴腹通谷腹哀穴复溜穴肺俞穴伏兔穴浮白穴浮郄穴附分穴跗阳穴G 肝俞穴归来穴公孙穴关冲穴关元穴关门穴关元俞光明穴膈腧穴膏肓穴膈关穴H 合谷穴合阳穴后顶穴后溪穴横骨穴会阴穴会宗穴鹤顶穴华盖穴滑肉门颔厌穴环跳穴会阳穴肓俞穴魂门穴肓门穴J 经渠穴金津玉液金门穴京门穴京骨穴睛明穴极泉穴间使穴解溪穴箕门穴厥阴俞交信穴肩贞穴肩髎穴肩前穴肩髃穴肩中俞肩外俞肩井穴脊中穴角孙穴居髎穴巨阙穴巨骨穴夹脊穴颊车穴急脉穴巨髎穴筋缩穴建里穴鸠尾穴颈百劳聚泉穴K 孔最穴昆仑穴库房穴口禾髎髋骨穴L 列缺穴梁门穴梁丘穴灵墟穴灵道穴廉泉穴蠡沟穴落枕穴阑尾穴漏谷穴厉兑穴络却穴劳宫穴灵台穴颅息穴M 眉冲穴命门穴目窗穴N 内庭穴内关穴臑俞穴臑会穴脑户穴脑空穴内踝尖P 偏历穴脾俞穴魄户穴仆参穴痞根穴Q 气冲穴气舍穴气户穴气海穴气海俞气穴曲垣穴曲差穴曲鬓穴曲池穴曲泽穴曲泉穴曲骨穴期门穴青灵穴膀胱俞缺盆穴颧髎穴前谷穴前顶穴丘墟穴清冷渊强间穴气端穴R 人迎穴乳中穴乳根穴日月穴然谷穴丝竹空S少商穴少海穴少泽穴少府穴少冲穴三阴交三间穴三焦俞三阳络手五里手三里四渎穴四满穴四白穴商阳穴商曲穴商丘穴神门穴神庭穴神阙穴神封穴神藏穴水泉穴水突穴水道穴水沟穴水分穴上巨虚上廉穴上髎穴上脘穴上关穴食窦穴石关穴率谷穴素髎穴束骨穴申脉穴身柱穴肾俞穴神堂穴石门穴神道穴上星穴十七椎四缝穴十宣穴T天府穴天突穴天池穴天泉穴天柱穴天鼎穴天井穴天髎穴天牖穴天宗穴天窗穴天容穴天冲穴天枢穴天溪穴太渊穴太溪穴太白穴太乙穴头维穴头临泣头窍阴听会穴听宫穴瞳子髎条口穴通里穴通天穴太冲穴陶道穴W温溜穴外关穴外陵穴腕骨穴完骨穴五枢穴维道穴胃俞穴委中穴委阳穴五处穴胃仓穴外丘穴胃脘下俞外踝尖X侠白穴郄门穴下廉穴下关穴下脘穴下巨虚下髎穴行间穴膝关穴消泺穴屋翳穴血海穴悬枢穴悬颅穴悬钟穴心俞穴小肠俞小海穴陷谷穴囟会穴胸乡穴悬厘穴璇玑穴侠溪穴膝阳关膝眼穴小骨空Y云门穴鱼际穴玉枕穴彧中穴迎香穴龈交穴阴交穴阴市穴阴郄穴阴包穴阴廉穴阴陵泉阳白穴阳溪穴阳谷穴阴都穴阳池穴隐白穴俞府穴膺窗穴翳风穴幽门穴涌泉穴殷门穴养老穴腰俞穴腰阳关哑门穴液门穴譩譆穴意舍穴阴谷穴阳纲穴渊腋穴玉堂穴阳交穴阳辅穴阳陵泉腰眼穴鱼腰穴印堂穴腰奇穴Z中府穴中冲穴中极穴中渚穴中庭穴中枢穴中髎穴中封穴中都穴中注穴中脘穴足临泣足三里足五里足窍阴足通谷章门穴周荣穴秩边穴支沟穴支正穴至阳穴至阴穴肘髎穴照海穴子宫穴志室穴筑宾穴中膂俞辄筋穴中渎穴中魁穴中泉穴肘尖穴紫宫穴正营穴十经脉动态图所有穴位都有,点击查看1.任脉任脉位于正前胸,心脏脾胃行不通;上连乳腺下子宫,万一不通变老翁。
髋骨穴的作用功能主治
髋骨穴的作用功能主治髋骨穴简介髋骨穴是人体上的一个重要穴位,位于腹股沟的上方,距离髂前上棘4寸。
它是一个重要的跨越性经络的起始点,与肝经、胃经、胆经等相连。
髋骨穴是身体的重要能量点,具有很多作用和功能。
下面将介绍髋骨穴的作用、功能和主治。
1. 调节生殖系统•髋骨穴可以调节女性的生殖系统。
按摩髋骨穴可以调节月经不调、痛经等问题。
它能改善血液循环,调节雌激素水平,促进卵巢功能的恢复和调整。
•此外,髋骨穴还可以缓解更年期症状,如潮热、失眠等。
按摩髋骨穴可以平衡体内的激素分泌,缓解更年期的不适感。
2. 改善消化系统•髋骨穴的按摩可以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
它可以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强肠道的蠕动,缓解胃痛、消化不良等问题。
•此外,髋骨穴还有助于改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
按摩髋骨穴能够刺激消化系统中相关的经络和穴位,促进消化吸收的功能。
3. 缓解盆腔问题•髋骨穴的按摩可以缓解盆腔问题。
它可以促进盆腔的血液循环,调节盆腔的功能。
•髋骨穴对女性来说特别重要,它可以缓解盆腔炎症、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疾病。
按摩髋骨穴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的吸收,缓解盆腔疾病的症状。
4. 改善腰髋部问题•髋骨穴的按摩可以改善腰髋部的问题。
腰酸背痛、腰肌劳损等问题都可以通过按摩髋骨穴得到改善。
•髋骨穴与腰椎穴位相连,通过按摩髋骨穴可以促进腰椎的循环,舒缓腰部疼痛,改善腰腿酸痛的症状。
5. 强化身体的免疫力•髋骨穴的按摩可以强化身体的免疫力。
髋骨穴是一个能量点,按摩它可以激活人体的自然免疫功能,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髋骨穴同时与胆经相连,按摩它还可以刺激胆经的流动,促进胆汁的分泌,增强肝脏的排毒功能,进一步提高免疫力。
6. 缓解情绪压力•髋骨穴的按摩可以缓解情绪压力。
它与脾经相连,能够促进身体的能量平衡,帮助调理情绪。
适当按摩髋骨穴可以缓解紧张焦虑、情绪低落等问题。
•此外,髋骨穴还与心经相连,按摩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脏供血,缓解心脏负担,调节心情。
腿部奇穴图解:髋骨穴
腿部奇穴图解:髋骨穴
中医针灸穴位取穴标准:
髋骨穴
(Kuān gǔ)(《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类属〗下肢部奇穴(Ex-LE)。
〖位置〗位于大腿前下部,髋骨中线上3寸,股直肌外缘左右各旁开1.5寸处,每侧两穴,共计4穴。
补:在大腿前面下部,当梁丘穴两旁各1.5寸,一侧二穴。
〖解剖〗在股外侧肌上,有股中间皮神经分布。
〖取穴方法〗正坐屈膝或仰卧,当髌骨中线上3寸,股直肌外缘左右各旁开1.5寸处取穴。
或在大腿前面下部,当梁丘两旁各1.5寸,一侧二穴,左右共4个穴位。
〖刺灸法〗直刺0.5~1寸。
艾炷炙3~7壮,或艾条炙5~15分钟。
〖作用〗袪风除湿,舒筋活络。
〖主治疾病〗膝关节红肿疼痛、历节风痛、鹤膝风、下肢萎弱无力、瘫痪、脚气等下肢疾患。
〖配伍应用〗治疗鹤膝风:配膝关穴透膝眼穴(《证治准绳》)。
〖附录〗别名:髓膏穴。
妙手点穴:灸居髎穴缓解髋部疼痛
妙手点穴:灸居髎穴缓解髋部疼痛取穴方法在髋关节外部,当髂前上棘与股骨头大转子最凸点连线的中点处取穴(见右图)。
受访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副主任林国华教授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关节会出现退行性变化,髋关节也不例外。
不少老人由于髋关节退行性变、髋关节炎以及股骨头坏死等问题,会出现髋部的疼痛不适。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副主任林国华教授认为,“居髎穴”对于治疗上述疾病、改善髋部不适是有帮助的。
林国华教授介绍,居髎穴位于髋关节部,属足少阳胆经,也是阳跷脉及足少阳之交会穴。
髋关节外侧部位为足少阳胆经循行之处,中医认为“少阳为枢”、“主骨所生病”,因此能利于关节,维持正常的关节活动。
而髋关节跟阳跷脉也息息相关,当气血虚衰、跷脉失养,则见腿腹肌削、痿痹无力。
因此,刺激居髎穴可以疏通少阳经及阳跷脉的气血,起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舒筋止痛的作用,可缓解股骨头坏死、髋关节炎、髋关节退行性变等引起的腰髋疼痛、活动不利等病症。
另外,股骨头坏死患者多伴肾虚寒湿,出现腰髋关节及下肢畏寒肢冷现象,临床上可配合艾灸肾俞、环跳、委中等穴位,以加强补肾填精、温经袪寒之效。
操作方法按揉法:患者取正坐位,先用同侧掌根揉按居髎穴至微热发红,再以拇指指关节或肘尖着力于穴位上点按,力度由轻至重,以产生酸、麻、胀或下肢放射感为度。
随后用掌揉法放松,反复操作,左右两侧交替进行,最后两手握拳轻快叩打髋关节两侧作结束。
操作约10分钟,每天一两次。
艾灸法:患者取侧卧位。
艾条点燃后放于居髎穴上方,距离皮肤两三厘米进行熏灸,一般每次灸10~15分钟,两侧交替进行,以局部潮红为度,每日一两次。
注意事项有髋关节不适的患者可做减负式运动,如骑自行车、游泳等,但在急性进展期则宜卧床,避免负重。
髋骨穴位位置图
髋骨穴位位置图
髋骨穴属经外奇穴,按摩髋骨穴的作用与好处:具有祛风湿、清热的功效,缓解治疗膝关节痛、中风偏瘫、脚气等。
髋骨穴位的位置具体在人体哪里呢,怎么找?本文图解髋骨穴的准确位置图和具体按摩手法。
【髋骨穴位位置图】
【图解髋骨穴位的位置】
髋骨穴属于经外奇穴,髋骨穴的准确位置位于大腿,梁丘穴两旁各1.5寸,一侧两穴。
【穴名解说】
【按摩髋骨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按摩髋骨穴治膝关节痛、中风偏瘫、脚气等。
按摩髋骨穴具有祛风湿、清热的功效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按摩手法】将大拇指指尖按揉髋骨穴100~200次,长期坚持按摩,可以防治中风偏瘫等。
【艾灸方法】用艾条温和灸治髋骨穴5~10分钟,一天一次,可以治膝关节疼痛等
拔罐髋骨穴的方法:用气罐留罐10~15分钟,隔天一次,可以治
膝关节痛、手足逆冷等。
刮痧髋骨穴的方法:用面刮法刮拭髋骨穴1~2分钟,一天一次,可以治腿疼痛无力、膝部红肿等。
简易按穴疗法──髋骨痛、臀部痛
简易按穴疗法──髋骨痛、臀部痛髋关节是全身最大的关节,周围的肌肉很丰富,周边的韧带很坚实,活动幅度可以很大,活动也很频繁。
局部关节作超负荷的动作、长期劳累,是髋骨筋伤的主因(髋骨又名胯骨)。
在提重物或蹲下要起来时,若臀部肌肉突然在短时间内过度收缩有时会闪到,造成痉挛、排便不顺、走路会痛一跛一跛等短暂性的伤害。
这种情形,多休息后可缓解。
另外也要记得勿长期久坐,会感到臀部不舒服或痛,因为老祖宗说久坐会伤肉。
10岁以下的小孩,玩游戏,跑跑跳跳,跌倒时很容易腿外滑出去,造成髋骨的扭伤,男生多于女生,男生比较顽皮好动,轻微的伤害只要休息1~2个礼拜就会自己痊愈。
老年人髋关节由于骨质增生,容易髋骨屁股痛,活动不灵光。
很多女性髋关节活动时,会有“卡、卡”的声音,女性盆骨较大,大转子容易气血凝滞、筋肉痉挛或萎缩,或肌筋肥厚粘连。
许多人听到“卡、卡”的声音感到不安害怕,其实很少因为这样的声音会引起不舒服的症状。
梨状肌位于臀部深处,直接受撞或坐在尖尖的东西上,或压迫到坐骨神经,或和坐骨神经沾黏,所引起臀部或下肢出现刺痛或麻木感,称为梨状肌症候群。
这种情形,只要在局部热敷和松筋,按摩力道由轻渐重,按摩的面积由小范围再到大范围。
髋骨痛,屁股臀部痛,坐在椅子上时,可试着在会痛的那一侧脚下放一个瓶子,用脚来回滚动瓶子,活动下肢可减缓上部关节的痛。
以下是今天介绍的穴道:环跳穴:位于臀部腿外侧,腰下有凹陷处,或是侧卧脚往臀部上抬,足跟碰到的地方。
针了此穴就可以跑跳了,所以叫环跳。
治疗所有髋骨的毛病,也可以治疗中风后遗症、坐骨神经痛。
阳陵泉穴:位于小腿外侧,膝盖下一寸,尖骨前的凹陷处。
胆经的脉气由此进入脏腑合内部。
有一阵子很流行敲打胆经养生,没空的话只敲阳陵泉的效果也很好,从髋骨一直到脚踝的筋病都治得到。
其实全身的筋都可治,因为“筋会阳陵泉”。
只是临床上,养生用在下半身的保健。
敲阳陵泉的刺激比较大,敲完做髋骨上下弯曲的动作。
一针疗法丨髋痛穴
一针疗法丨髋痛穴广告男科疾病针灸治疗撷萃作者:袁少英著当当髋痛穴【位置】相当于传统腧穴合谷穴。
《针灸甲乙经》中载:在手大指、次指间。
【取法】手俯掌平置,伸开、示两指。
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的桡侧的中点。
简便取法: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只手张开的拇、示两指间的指蹼缘上,屈指当拇指尖尽处即为本穴(图4-10)。
【作用】具有清泻阳明、疏经止痛的作用。
【主治】髋关节扭伤、髋关节炎等。
【治法】取髋痛穴常规消毒后用2寸毫针迅速直刺1~1.5寸,用泻法,待针感出现后一边行针,一边让病人活动髋关节约2分钟,每5~10分钟行针1次,留针30分钟。
急性痛5次为1个疗程:慢性痛10次为1个疗程。
一侧髋痛取健侧穴位,两侧髋痛取双侧穴位。
【注释】髋关节扭伤系指在工作或运动当中,因姿势不当,或跌倒而引起髋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肉或关节囊损伤的一种骨科疾病。
病人多表现为髋关节周围组织肿胀、疼痛,走路或站立久了亦疼痛,被动活动时疼痛加剧,急性扭伤者多伴有跛行、患腿不能持重等。
X线拍片一般无异常改变。
合谷穴系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为古代医家用于保健和治疗面部疾病的重要穴位之一。
但近年来,作者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凡是髋关节损伤或疼痛的病人几乎均在对侧的合谷穴周围存在压痛点。
根据气血经络的交叉流注学说,证实合谷穴的痛点正是从髋关节反射而来,故针刺合谷穴可以起到疏经止痛化瘀消炎的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针刺合谷穴可使全身皮肤的痛阈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其镇痛作用的强弱依次为头面、胸腹及四肢。
作者曾应用合谷穴针刺治疗髋关节损伤69例,其有放率达到100%,多数病例针刺2~5次治愈。
【病例】苏某男,36岁,商人。
因髋关节疼痛于2000年3月27日就诊。
病人自诉右髋关节扭伤后反复疼痛3个多月。
检查:病人步态大致正常,右髋股骨头处有叩击痛,髋关节前屈及外展均有疼痛,足跟无叩击传导痛。
诊断为右髋关节软组织损伤,取髋痛穴针刺,用泻法,待针感出现后,令病人活动患侧髋关节2分钟,然后再留针25分钟。
每天一穴:完骨穴治疗颊肿,齿痛,咽喉肿痛,口眼歪斜,失眠最灵
每天一穴:完骨穴治疗颊肿,齿痛,咽喉肿痛,口眼歪斜,失眠最灵完骨穴1.所属经脉足少阳胆经2. 主调病症头痛,项强,颊肿,齿痛,咽喉肿痛,口眼歪斜,失眠,耳后痛,牙床急痛,项肿不可俯仰,颊肿引耳,喉痹,疟,癫狂痫,偏风,手足挛痿,面瘫,流行性腮腺炎,脑发育不全,脑瘫,癔病。
3. 位置在头部,当耳后乳突的后下方凹陷处。
(此穴为双穴,左右各一)4. 穴位图5. 穴位视频完骨穴归属足少阳胆经,有缓解治疗失眠、头痛、咽喉肿痛等作用。
完骨穴的位置:头部,当耳后乳突的后下方凹陷处,详见本文图解完骨穴的准确位置图及穴位疗法。
【完骨穴的位置】位于在头部,当耳后乳突的后下方凹陷处。
即:耳后高骨,即颞骨乳突。
穴在其后下方凹陷中。
(当乳突后缘直下,平乳突下缘处,与风府相平。
)【取穴方法】触摸耳垂后面,有称为“乳突”的凸骨,从此骨下方沿后缘,触摸上方的骨头,有一浅凹。
一压,即有震动感,这就是此穴。
【穴位解剖】在胸锁乳突肌附着部上方,有耳后动、静脉之支;布有枕小神经本干。
【完骨穴】经穴名。
出《素问.气穴论》。
属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少阳之会。
【穴义】胆经气血在此完全冷降为地部水液。
【名解】完骨:完,完全、全部也。
骨,肾主之水也。
该穴名意指胆经气血在此完全冷降为地部水液。
本穴物质为头窍阴穴传来的寒湿水气,至本穴后天部的寒湿水气全部冷降为地部的水液,故名。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水液。
【运行规律】由地部向颈项下部散流。
【功能作用】疏导水液。
【完骨穴位的作用功效】【主治病症】头痛,颈项强痛,颊肿,喉痹,龋齿,口眼歪斜,癫痫,疟疾。
失眠、三叉神经痛、偏头痛、颈部酸痛等。
【作用功效】完骨穴,宁神、祛风、清热。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腮腺炎、扁桃体炎、失眠等。
【穴位配伍】完骨穴配太阳、率谷、风池主治头痛。
配风池穴、治疟疾;完骨穴配、治风热上犯喉痹、口歪、牙痛、痄腮;完骨穴配风池穴治癫疾僵仆。
【配伍方例】1、痎疟:完骨、风池、大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髋骨穴
文章目录*一、髋骨穴的概述*二、髋骨穴的取穴方法*三、髋骨穴的解剖位置*四、髋骨穴的疗法*五、髋骨穴的配伍*六、髋骨穴的功效与作用*七、文献摘要
髋骨穴的概述
1、定义髋骨为经外奇穴名,出《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在大腿前面下部,当梁丘两旁各1.5寸,一侧2穴。
主治两脚膝红肿痛,腿痛,鹤膝风,下肢痿痹,下肢瘫痪,脚痛,脚丫风痛,寒湿走注,白虎历节风痛等。
2、别名体骨(《奇效良方》)。
3、出处《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在膝盖上一寸,梁丘穴两旁各一寸五分。
4、主治疾病髋骨穴主治两脚膝红肿痛,腿痛,鹤膝风,下肢痿痹,下肢瘫痪,脚痛,脚丫风痛,寒湿走注,白虎历节风痛等。
髋骨穴主治两脚膝红肿痛、寒湿走注、白虎历节风痛、脚丫风痛、举动不得等。
髋骨穴主治腿痛,寒湿走注,历节风痛,膝红肿痛,下肢瘫痪等。
髋骨穴主治腿痛,鹤膝风,下肢痿痹,脚痛,寒湿走注,白虎历节风痛。
髋骨穴的取穴方法髋骨穴属于经外奇穴,髋骨穴的准确位置位于大腿,梁丘穴两旁各1.5寸,一侧两穴。
髋骨穴的解剖位置在股直肌腱的内,外侧中。
外侧穴∶在股外侧肌中,有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布有股神经
外侧皮支。
内侧穴∶在股内侧肌中,布有股神经的前皮支,股神经肌支。
髋骨穴的疗法【按摩髋骨穴的手法】
将大拇指指尖按揉髋骨穴100~200次,长期坚持按摩,可以
防治中风偏瘫等。
【艾灸髋骨穴的方法】
用艾条温和灸治髋骨穴5~10分钟,一天一次,可以缓解治疗膝关节疼痛等
【拔罐髋骨穴的方法】
用气罐留罐10~15分钟,隔天一次,可以缓解治疗膝关节痛、手足逆冷等。
【刮痧髋骨穴的方法】
用面刮法刮拭髋骨穴1~2分钟,一天一次,可以缓解治疗腿
疼痛无力、膝部红肿等。
髋骨穴的配伍配内膝眼、犊鼻、鹤顶,治鹤膝风。
配梁丘、足三里、阳陵泉、悬钟、委中,治下肢痿痹。
髋骨穴的功效与作用按摩髋骨穴缓解治疗膝关节痛、中风偏瘫、脚气等。
按摩髋骨穴具有祛风湿、清热的功效。
文献摘要《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髋骨能医两腿痛,膝头红肿一般同。
《针灸大成》:髋骨四穴,在梁丘两旁,各开一寸五分,两足共四穴。
治腿痛,灸七壮。
《类经图翼》:“髋骨,在膝盖上,梁丘旁外开一寸。
主治两脚膝红肿痛,寒湿走注,白虎历节风痛,脚丫风痛,举动不得《医经小学》:髋骨四穴梁丘旁,各开寸半治腿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