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在日本的发展状况—医药国际贸易
中药及保健品外销日本之市场环境分析

中药及保健品外销日本之市场环境分析作者:窦智来源:《商情》2014年第29期【摘要】日本是我国的近邻,在传统医药方面,既是生产大国,也是一大消费市场。
在将中医药推向国际市场方面,日本有着桥头堡的作用。
在天然药物的国际市场中,日本还是我国的主要竞争对手。
以中药理论为技术核心,以现代化产品为设计思想,开拓国际健康食品市场,直接参与国际竞争,是中国企业的机遇与希望。
【关键词】中药;日本;市场分析一、日本整体环境(一)经济环境1.日本自1960年代末期起至今一直是公认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强国,科学研发能力居世界前三,同时也是当今世界第四大出口国和进口国。
日本经济高度发达,国民拥有很高的生活质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四万美元稳居世界前列,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
2.日本工业分布的最突出特点是临海性。
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地区,尤其是所谓“三湾一海”地区,即东京湾、伊势湾和大阪湾以及濑户内海沿岸地区。
3.截至2013年,日本总人口为127,253,075人,在全世界排行第十。
虽然大和民族占日本人口的大多数,但严格来说日本并非一个由单一民族组成的国家。
日本的人口密度约为每平方公里343人,其中又以太平洋沿岸地区与南部地区最为密集。
(二)文化环境1.日本语言受到邻近的中国及朝鲜影响。
现在包括外国人在内的日本居民中,大部分人都通日语。
此外,还有仅余不足100人使用的爱努语及主要在琉球群岛地区使用的琉球语。
现行的公用语言是以江户山手地区(今东京中心一带)的中流阶层的方言为基础的“共通语”。
2.日本实行小学校6年、中学校3年的义务教育。
大部分学生在接受完义务教育后还会继续进入高等学校(相当于高中),高等学校就学率为95.3%,位列全球第一(2006年),大学就学率也高达45.5%(2006年)。
3.神道与日本佛教是日本的主要宗教。
现在大多数日本人心理上并没有特定的宗教信仰,但是许多宗教仪式或活动已经与日本人的生活融为一体,如婚礼和葬礼。
中药进入国际的市场环境分析

中药进入国际的市场环境分析一.中药国际营销市场分析根据中药进入国际市场的难易程度,中药国际市场可以分为四大类:1东南亚国家华人较多,各国政府大都承认我国的中药试售药品,中成药得到广泛应用。
另外新加坡每年从我国进口中药材约2万吨,马来西来每年进口中药材0.8万吨,泰国每年约需5000万美元的中药材,因此该市场最大且相对容易进入。
2日本、韩国受中国文化影响,形成今天的汉医学和汉方药。
现在,日本已列入医疗保险目录的汉方制剂达233种,而韩国各种药典所记载506种药材中,仅62种与中药材同名异物,其余均相同。
两国还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加工生产中药,日本是我国中药材第一大进口国,韩国除高丽参外,其他中药材也主要从中国进口。
因此中药进入日本和韩国的难度较小。
3欧洲国家对中药进口要求较严,与日韩相比,中药进入欧洲市场难度要大些。
随着对中药认识的转变,近年来西欧各国进口中药的数量也日渐增多,德、法、英、意、西、比、荷7国是进口最多的国家。
4中药进入美国市场必须先通过FDA认证,所用资金多且风险大,因此进入难度最大。
目前,美国政府正在放宽对中药进口的限制,近期专门出台了《植物药在美上市批准法》和《关于植物药品研究指南》,开始接受有复方制剂的植物药作为治疗药物,我国批准生产的复方丹参滴丸、银杏灵已通过美国FDA的新药临床研究的预审二.中药走向国际市场的阻力分析1.西方缺少中医大夫。
中药必须由训练有素的中医大夫辩证应用,方能显示奇效。
但西方国家很少有中医大夫,更缺乏训练有素者,药再有效,也一样卖不出去,无论是作为处方药、OTC药,还是作为保健食品。
2.东西方文化差异。
中医药与西医药分属两个哲学体系,理论与思维方法不同。
中医重视客观知识,西医强调微观知识。
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不同,除千百年来受中国文化影响深远的周边国家之外,西方国家很难接受中医药文化理念,对中国习用几千年的一些药物和疗法不理解,不接受。
3.法规限制。
从日本中医药发展现状探讨未来国际间发展与合作领域

从日本中医药发展现状探讨未来国际间发展与合作领域仝选甫【期刊名称】《中医药管理杂志》【年(卷),期】2006(14)1【摘要】在日本,中医药学大多被人们称为“汉方医学”或“东洋医学”。
就像中医学在中国被称为“传统医学”或“东方医学”一样,具有明显的民族和地域特色。
其实,所谓的汉方药是在秦汉时期由中国传人日本,然后在日本逐渐发展起来的日本化了的中国传统医学,与中医学应属于同根同源。
不过,现代日本汉方确实形成了独自的体系。
理论上以《伤寒论》为基本框架,并高度简单化,重视古方方证与“方证对应”;诊断上强调腹诊而不是脉诊的重要性,汉方药则是在其理论指导下应用的药物。
明治维新后,日本全面引进西方科技,从根本上排斥中医学。
上世纪70年代以来,以老年病为主的疑难病越来越多,西医对此束手无策,且西药副作用大、价格昂贵,因而日本的汉方药又在中医学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并日渐兴起。
【总页数】3页(P51-53)【关键词】国外医学;日本;中医药;国际交流【作者】仝选甫【作者单位】日本健康文化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相关文献】1.国际间经贸合作与区域经济开发是未来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 [J], 王亚丰2.智能制造领域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探讨 [J], 王亚玲3.科学发展也是"硬道理"--"十一五"期间中国发展模式将发生嬗变/我国化肥使用效率低下专家建议推广使用缓控释肥技术/中国化纤产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中国将在四个领域加强与国际化纤企业的合作/原料资源短缺已成我国化纤业最大制约因素/防止行业噩梦胶企需关注六变化 [J],4.智能制造领域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探讨 [J], 于璞; 顾芳芳5.探讨中医药在新加坡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J], 蔡慧姿;张伯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日本天然药物市场现状

对日本药物进出口的分析研究011015222 田子悦Part Ⅰ日本天然药物市场现状众所周知,日本作为一个岛国,虽然国家面积小,但是各项公共事业都发展的比较先进,但又由于地理位置的劣势,常年会发生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伴随这一系列灾害,经常会有疫情的发生,这时就需要大量的药品供给。
也正因为国家面积小,本国有限的土地很少拿来种植药物,所以过去日本的药物主要靠向其他国家进口,且由于历史文化的缘由,在日本,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很相信中国的中药的,因此,日本在中国的中药出口上占了很大比重。
对于天然药物则不同。
天然药物不同于中药。
天然药物一般是指来源于植物、动物、微生物、海洋生物、矿物的药物。
植物药是天然药物的主要组成部分。
天然来源的药物可分为:原始天然化合物、天然产物的半合成化合物和基于天然产物的全合成化合物。
同时,天然药物还有取材天然、来源广泛、作用平稳、毒副作用相对较小、代谢产物结构复杂多变等特点。
日本有40%的医师开汉方药和天然药物,35%的病人接受天然药物治疗,特别是许多天然药物制成的保健品。
汉方药的应用每天以15%的速度递增,汉方制剂药厂多达200多家,其生产所需药材85%依赖进口,主要来自于中国。
目前,日本已形成一支庞大的专业研究队伍,研究门类齐全、领域宽广,包括植物栽培、动物饲料、组织培养和生物工程、生药学、植物化学、生物化学、药理学及制剂学等各方面。
日本汉方生药制剂协会在厚生省的指导监督下,1975年自主制定了《一般用医药品汉方处方册》,1980自主制定了《医疗用汉方浸膏制剂GMP》。
(摘自豆丁网)目前,就我所知的日本药物流入方式主要依靠留学生代购,淘宝店铺代购等。
下面以日本大健康制药公司为例,分析一下日本天然药品公司的产业规模及运作。
2007-2014年日本大健康产业规模走势图(数据来源于中国产业信息网)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大健康行业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策略研究报告》显示,据测算:2014年日本医药产业规模约为1000亿美元,占比为19.4%;保健品产业规模为630亿美元,占比为12.2%,健康管理市场规模为400亿美元,占比为7.8%。
赴日本、韩国中药市场考察报告

赴日本、韩国中药市场考察报告为推动我市中药现代化进程,适应国际市场需要,真正把我市中药材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2004年8月2日至8月13日,重庆市外经贸委、重庆市农办组织市内局部中药企业负责人和人员一行七人,赴日本、韩国考察中药市场及七家企业。
通过考察、访问日本东京药品市场、长野养命酒制造株式会社、大坂福田龙株式会社;韩国汉城东亚制药、、京东药材市场、京纺集团热岩公司。
我们结识了贸易伙伴,对日本、韩国的中药生产、贸易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对提高重庆企业中药的生产管理水平、中药质量、扩大出口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一、日本、韩国中药生产根本情况〔一〕日本中药生产根本情况1、药材生产日本每年自产中药材万吨。
日本汉方药材大约有85%依赖进口(主要来源中国)。
近年来由于汉方制剂生产开展迅速,使中药材压制剂消耗上成数十倍的增长,并有继续上升之趋势。
如地黄丸的主要成分地黄、山药、山荚肉、牡丹皮、泽泻等中药材年需求量均超过100吨。
因此,我市中药行业应抓住这一机遇,进一步开拓日本中药市场,促进我市与日本中药材贸易。
2、成药生产目前,列入日本医疗保险药价目录的汉方制剂已达233种。
汉方制剂品种有149种,因厂家剂型不同,计903个品种。
其中产值最高用量最大的药品称为特列药品。
在特列汉方制剂中,又以“七汤二散一丸〞〔小柴胡汤、柴朴汤、补中益气汤、加味逍遥散、八味地黄丸、小青龙汤、六君子汤、柴胡桂、麦门冬汤和当归芍药汤〕共10种制剂的产值最高。
目前,日本有3万多名研究人员专门从事汉方药物研究。
日本目前有汉方药厂200多家,处方用汉方药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长,年销售额高达1000亿日元。
日本汉方药生产主要集中在津村、钟纺、大衫、帝国、本草等几家制药企业,占汉方药全部产值的97%以上。
日本中药制剂生产高度集中,形成规模经济,可以集中力量研究开发,改良工艺,提高质量。
日本将西药工业、化学工业的成功地应用到汉方制剂的生产中,加之重视中药科研及生产工艺研究,其中药产品从内在质量到外观,许多方面都值得我国借鉴。
别再纠结中药无用论了!日本早已超越我国占领了世界中药市场!

别再纠结中药无用论了!日本早已超越我国占领了世界中药市场!这两年日本有一款名叫“清肺汤”的汉方药销售火爆,据说是针对中国的雾霾问题研制的,深受中国游客欢迎。
但是,又有谁知道赚足国人钞票的日本汉方药和我国的中药本是同根生呢?我国的中医学在南北朝时传入日本,唐代时被日本全盘吸收,后来逐渐发展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汉方医学”。
而日本汉方药也由于得到了社会关注和政府扶持而迅速发展,在国际上打响了知名度。
比如津村药业,作为日本最大的汉方药制药企业,已经在我国建立了70多个GAP药材种植基地,并且于2001年成立了上海津村制药有限公司,于2005年进行了美国FDA的申请。
他们曾经将中药“六神丸”改良为“救心丸”,出口额超过了1亿美元,其中的利润可想而知!反观我国,实在是让人感到惭愧!同仁堂作为我国中药企业的老字号,拥有国内最多的GAP基地,但也只有区区8个,仅达到日本津村药业的十分之一!更气人的是,日本汉方药的生产原料有75%是从我国进口,但却占据了世界90%的中药市场销售份额!相当于是从我国低价收购原材料,加工后再销往世界各地,甚至卖给中国!日本一位医学界的专家曾说过:现在我们向中国学习中医,十年后让中国向我们学习。
如今日本正朝着这个目标努力,而我们却还不自知!大和民族有个优点是谦虚好学,也有个缺点是忘恩负义;中华民族有个缺点是盲目自大,但也有个优点是敢于改变。
所以同胞们,醒醒吧!当日本汉方药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长,年销售额高达15亿美元时,我们竟然还纠结于“中药无用论”!当日本在中国铺天盖地地建立药材种植基地时,我们竟然还沉浸在中医药鼻祖的可笑优越感里!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是要让我们发扬光大的,如果不重视、善待它,必将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失去主动权,给日本以可乘之机!。
中药行业的中药材出口与国际贸易

中药行业的中药材出口与国际贸易中药是中国传统的宝贵财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随着中医药的全球认可和需求的增长,中药材的出口与国际贸易也逐渐成为中药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中药材出口与国际贸易的现状、挑战和机遇。
一、中药材出口的现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药材的出口量逐年增长。
中国作为中药材的主要生产国,拥有丰富的药材资源和传统的中药饮片加工技术,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中药材出口国之一。
根据统计数据,中国中药材的出口额已超过10亿美元,远远超过其他国家。
中药材出口的主要市场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
亚洲市场主要以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国家为主,这些国家对中药的需求量巨大。
欧洲市场则主要以德国、法国和英国为主,由于其对中药的认可度不断提高,中药在欧洲市场的销售额也在稳步增长。
北美市场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主,这两个国家在中医药的研究和应用方面非常活跃。
二、中药材出口面临的挑战尽管中药材的出口形势看似乐观,但中药行业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中药材的质量问题是中药出口的主要障碍。
一些不合格的中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不仅会损害中药的声誉,还有可能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加强对中药材的质量控制和监管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国际标准的制定与认证也是中药材出口面临的问题。
目前,中药材的质量标准和认证体系与国际接轨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给中药出口带来了一定的限制。
因此,中药行业需要加大标准制定和认证机构的建设力度,以提高中药材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此外,中药材的文化差异和使用习惯也是中药出口的一大挑战。
中药的疗效和使用方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对中药的推广和销售带来了困难。
因此,中药行业需要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加强对中药的宣传和推广工作。
三、中药材出口的机遇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中药材出口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
首先,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养生意识的不断提高,中药作为一种自然疗法和保健品的需求正不断增长。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中药来调节身体和治疗疾病,这将为中药材的出口创造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中药发源于中国,为何被日本卖到了全世界?

中药发源于中国,为何被日本卖到了全世界?导读:有数据统计,目前日本是除中国以外,最大的中药生产国与消费国。
如今日本有汉方药厂200多家,处方用汉方药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长,年销售额高达15亿美元,被日本政府批准适用“国民健康保险制度”的中药大约有148种。
▲日本汉方馆日本人“偷”了中国最宝贵的东西有一样被誉为中国国粹的宝贝,长久以来不为中国人重视,甚至一度被打压遭摧残,由它而起的乱战纷争此起彼伏,从未熄止。
然而,正是这一宝贝却被东洋名曰日本的小岛国觊觎惦记了上千年,一度还想占为己有。
这宝贝,不是日本人膜拜的中国菩萨,不是日本人手写的中国汉字,而是在日本遍地开花的——中国中医。
有图有真相,上图。
在日本东京银座购物街上,众多大超市的店铺外面都挂着一块醒目牌子,上面一个斗大的“药”字,这是日本药店。
大多数药店里处方药占店面的1/5,近3/5都是汉方药、保健品,买药时有种回到了祖国大陆的即视感。
日本某地汉方药店,各种汤剂各种丸……惊呆了。
像不像你家小区门口的中药店?这家日本汉方药馆名字就叫《惠信堂》,默默想起《同仁堂》、《方回春堂》、《胡庆余堂》各种堂……汉方药馆和水果店、便利店一样普遍,看中医比在大陆还要方便,这样真的好吗!日本某一汉方药馆的调剂室,忽略上面的日语,和我大陆的药剂室一模一样有木有!日本汉方馆里的汤药标价,中国人买中药一看便知,给钱就是,简直了!日本汉方药局视中国的汉方药为【秘药】,本土化的老中医,真是他乡遇故知。
中国中医在日本被称为“汉方医学”,中药被称为“汉方药”,简称“汉方”。
中医在日本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500多年前。
和朋友最舒服的相处模式不是无话不说,而是可以不说话。
——姬霄1、中医始于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最早的资料是甲骨文中有关疾病的记载,《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是现知我国最古的医学方书。
2、1500年前,零星东传中医是通过朝鲜半岛传入日本的,据史书记载公元414年朝鲜新罗的金武氏携医术来到日本,这是中医传到日本的最早的记录。
中药材的国际贸易现状如何

中药材的国际贸易现状如何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中药材的国际贸易日益活跃,成为了医药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部分。
然而,其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面临着诸多的机遇与挑战。
从贸易规模来看,近年来中药材的国际贸易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
随着人们对传统医学和天然药物的认可度逐渐提高,全球对中药材的需求持续上升。
亚洲地区一直是中药材的主要消费市场,其中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在中药材的进口和出口方面都占据着重要地位。
而在欧美等地区,对中药材的兴趣也在不断增加,市场潜力巨大。
在贸易品种方面,一些常见的中药材如人参、枸杞、当归、黄芪等在国际市场上颇受欢迎。
这些中药材因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同时,一些珍稀的中药材品种也在特定的市场中有着一定的需求,但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和保护的需要,其贸易受到了严格的监管。
然而,中药材的国际贸易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质量标准的不一致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中药材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存在差异,这导致了贸易中的纠纷和不确定性。
一些国家对中药材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有着严格的限制,而部分中药材的生产和加工环节可能无法完全满足这些标准,从而影响了出口。
知识产权保护也是中药材国际贸易中的一个难题。
许多中药材的配方和炮制方法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但在国际市场上,这些知识产权往往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容易被仿制和侵权。
此外,文化差异和认知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药材的国际贸易。
在一些西方国家,人们对中医药理论和中药材的作用机制缺乏了解,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存在疑虑,这影响了他们对中药材的接受程度。
为了促进中药材的国际贸易,各国和相关组织也在积极采取措施。
加强质量监管和标准化建设是重要的举措之一。
通过建立统一的质量标准和检测体系,提高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增强国际市场对中药材的信任。
加大科研投入,深入研究中药材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用科学数据证明其价值,有助于消除国际市场的疑虑,推动中药材的广泛应用。
浅析日本在全球中成药市场繁荣的原因

浅析日本在全球中成药市场繁荣的原因zyzhan导读:谈起全球中药市场的大环境时,业内许多人士都表示很无奈,中药的发源地在中国,但中国药企在海外却屡遭滑铁卢。
反观日本、韩国等国家的中药事业却蒸蒸日上,对外贸易搞得有声有色。
根据大和综研数据统计,海外中药市场上,中国拥有专利权的仅为0.3%,而日本和韩国却占据了中药专利的70%以上。
海外中药市场规模大约为300亿美元,而中国生产的中药所占比例不超过5%。
据相关数据统计:全球中药市场份额一年约800亿美元,我国占10%。
我们生产一些很便宜的中药材,出口到日本、欧洲,然后他们就生产成一些很贵的、赚钱的产品。
日本和德国才是中药最赚钱的两个地方。
那么日本为何在中药事业上发展的如此出彩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日本中成药企业反其道而行之,依靠先进的品质管理、分析技术、机械设备等,在维持药剂品质的同时,制作了严格的用法和使用量。
另外,日本帝国制药等企业还将加味逍遥散、当归芍药汤、桂枝茯苓丸、溃疡性结肠炎治疗药物等成药,取得了美国专利。
此外,日本还明智地依靠中国中医药而发家。
他们将中药方有意改一个称呼:汉方。
津村株式会社80%的“汉方”药材,依靠从中国进口。
日本中药企业倾向于跟中国合作,津村株式会社等日企主要采取做法有:一是到新疆等药材宜产地,与当地合作建立生产基地;二是收购我国的一些传统中药企业;三是与中国某些中药企业合资。
而借助中医药,日本“汉方”企业已控制世界中成药80%左右的市场。
通过中日“合作”,我们惊奇地发现中国的“六神丸”变成津村株式会社的“救心丹”。
日本“救心丹”一年就能有1亿美元的销售额。
中成药出口的一大难题是,难以被西方价值体系理解。
中药药理中深奥的概念,很难用适当的英语讲述清楚。
因此,日本中成药出口战略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育药战略。
以津村制药开发的“六君子汤”为例,这味药是专为体质虚弱的患者开发的,能促进食欲的改善,提高体质。
为了推广到欧美,津村公司与北海道大学通过共同研究,得出结果表明饮用“六君子汤”后,体内能够分泌出提升食欲的荷尔蒙。
2009年我国中药对日进出口情况分析

提取物进 出口总额达 14亿美元 ,其 中,出 口额 为 . 13 . 亿美 元 ,占我 国 中药对 日出 口总额 的 4 .% , 71
同比增长 了 5 8 。 .%
从 20 09年我 国 中药 材及 中药 饮 片各 月对 日出 口
我 国出 口到 日本 的 提取 物 主 要 是 作 为 日本 汉 方 药原料 或者 一 些 保健 品 的组 成 成 分 。 近年 来 ,由 于 受 日本 市场需 求 增 长 的 影 响 ,我 国植 物提 取 物 对 日
据 中国海关 数据 统 计 ,20 0 9年我 国 中药材 及 中
药饮 片对 日出 口企 业共 有 2 3家 。其 中三资企 业 ( 0 主
日中药 出 口总 额 的 5 2 ,出 口额 同 比下 降 9 5 ; .% .%
对 日进 口额 为 102 8万美 元 ,同比下 降 75 。作 4 . .% 为我 国 中药 出 口的软 肋 ,20 09年我 国 中成药 对 外 贸
物 出 口。
所以我国中药材及 中药饮 片对 日出 口受金融危机 的 影 响不 大 。而 同 比 出现 较 大 幅度 波 动 的原 因 ,主要 与单 月 中药材 出 口价格 的波 动有关 。
l0 6 0
8 0 6 0 4 O 2 0
0
l0 40 I0 20
, 10 口 0 0
数据来看 ,出口基本平稳 ,仅第 四季度 出口额稍有 增 加 。 由于 日本 市场 上 8 % 以上 的原 料药 材 来 自我 0
国 ,并且 日本 市 场 对 汉 方 药 的 需 求 并 未 明显 减 少 ,
出口呈现持续稳定增长。 日资企业也 开始涉足我 国 植 物提取 物生 产 行业 ,通 过将 汉 方 药 的生 产 提 取 过
日本的中医比中国发展得好:70%中药专利被日本抢注,900种药材被日韩偷拿!

日本的中医比中国发展得好:70%中药专利被日本抢注,900种药材被日韩偷拿!【按:这一波放开,中药如大青龙汤,小柴胡颗粒,包括争议巨大的连花清瘟等,都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让我们不能不再次感谢老祖宗的智慧。
可是,回过头看,我们的中医产业已经远远落后于日韩了。
】有这样一家日本中药企业:从创始至今已有129年的历史。
这家企业从中国大量采购中药原料后,进行精加工,再把最好的卖给欧美日,就这样赚取了大量的利润,2016年就实现了销售额破10亿美元的“销售神话”。
这家日本企业名叫津村——那么,日本的中药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呢?一个你可能不知道的尴尬现实,日本的中医比中国发展得好——一、日本疯狂抢注中国中医配方:早在上世纪70年代,日本就开始研究中医。
他们一研究就发现,中医治病还很有效果,并且没有什么副作用。
他们就开始想方设法地得到中草药的配方。
后来日本发现中国的很多中药配方并没有申请专利,他们可就不客气了。
像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里面的药方,快被日本注册完了。
在国人还在讨论中医重要是否真的有效是之际,日本人已经获得了《伤寒杂病论》等医书中的210个古方专利!再加上韩国,共计900多种中药配方被抢注了专利!有数据显示,在世界专利局里面,有关于中药的配方,日本已经拿到了70%,中国只拿到了0.3%。
不光是日本,基本上全世界都在虎视眈眈地盯着中国的中药配方。
大家熟知的“蜂王浆口服液”,专利在美国;“牛黄清心丸”是韩国的专利;“银杏叶制剂”的专利在德国和法国。
中国的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她的“青蒿素”的专利在瑞士的诺华制药,基本上也和屠呦呦没什么关系了。
日本出名的“救心丹”“龙角散”也是以中药药方为基础,然后用现代工艺加工后,再以大价钱卖回中国。
中国目前中药这块对外只是靠卖点原材料赚钱,整个中药市场,中国自己占有率不到1%。
就我所知,目前中国的高等药材,都是出口日本的。
【其实这个现象不是个别的:80年代整个宣纸制作流程由宣纸厂厂长陪着介绍并让日本人用摄像机录像,现在全世界最大的宣纸供应商是日本人……】二、日本创新的研究中药而形成的“废医用药”模式在上世纪70年代,日本对于中医的医学体系进行了研究之后,认为中医的医学诊断方面,存在着体系构建的巨大困难,而且当中和现代医学出现了很多的矛盾,不同的中医书籍当中记载的诊断依据,当中也出现了相互矛盾的各种情况。
中药海外销售情况汇报

中药海外销售情况汇报近年来,中药在海外市场的销售情况备受关注。
作为中药企业的一员,我们对中药在海外的销售情况进行了调研和汇报,以便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
首先,我们对中药在海外市场的销售情况进行了整体梳理。
通过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中药在海外市场的销售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其中,一些具有独特疗效和优质品质的中药产品受到了海外消费者的青睐,销售额稳步增长。
同时,随着中医药在国际上的认可度不断提高,中药在海外市场的销售前景也更加广阔。
其次,我们对中药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销售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
我们发现,中药在东亚地区的销售额较高,其中包括中国香港、日本、韩国等地。
这些地区的消费者对中药的认可度较高,对中药产品的需求也比较旺盛。
而在欧美地区,中药的销售情况相对较为平稳,但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中药在这些地区的销售也呈现出增长的趋势。
另外,中药在东南亚地区的销售情况也值得关注,这些地区的消费者对中药的需求较大,尤其是一些具有特殊功效的中药产品,市场潜力巨大。
除此之外,我们还对中药在海外市场的竞争情况进行了分析。
我们发现,随着中药在海外市场的销售增长,竞争对手也在不断增加。
一些国际知名中药企业加大了对海外市场的开发力度,通过不断创新和营销策略的调整,它们在海外市场上取得了一定的竞争优势。
因此,我们需要在产品研发、品质保证、营销渠道等方面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综上所述,中药在海外市场的销售情况呈现出积极向好的发展态势。
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市场竞争的激烈性,需要加大对海外市场的开发力度,提升产品品质和竞争力,以更好地满足海外消费者的需求,实现中药在海外市场的持续稳健发展。
中药在日本的发展状况—医药国际贸易

中药在日本的发展状况09营销1班陈婧关键词:中药、日本市场、发展中医学大约在5世及从朝鲜传入日本。
从5世及到15世及,日本在学术、临床以及行政管理等环节全面接受中医药,形成了独立体系的日本汉方医学。
15世及以后,日本汉方医学界分化,形成以中国金元医学占主导地位的“后世方派”和遵从张仲景医学的古方派。
江户中期,古方派和后世方派互相对立,学术争鸣十分活跃,汉方医学得到迅速发展。
日本目前虽无国立的具备较大规模的汉方医院,但私立汉方医疗机构很多。
日本汉方医疗机构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综合医院或医科大学、研究所附属医院的汉方医科,是综合性医院的一个临床科室;一类是汉方个体开业诊所;一类是针灸推拿诊疗所。
日本目前从事汉方医学、针灸、推拿的人员超过10万人。
日本理论上没有汉方医的称谓。
汉方医不可以从事医学行为,只有日本国家认定的医师资格才可以开方子、扎针。
日本的医师管理体制中,有医师、牙科医师和药剂师三大类。
药剂师可以抓方,可以配药,但不能开处方。
虽然药剂师在理论上不能开处方,但实际操作中还是能够在药典范围内建议抓药。
日本制药企业生产中国汉方药,目前已有217种中国汉方药处方被纳入日本医疗保险体系,年销售额达10亿美元;240种OTC中国汉方药可以在药店销售并有望增至300种,但问题是医师处方用的中国汉方药不多,而且有权使用中国汉方药的医师和药剂师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中医药教育,严重影响了中医药在日本的普及我国内地中药材主要的出口市场是亚洲。
其中以香港地区、日本及越南为主,三个地区出口总额占全部出口额的一半以上。
我国内地出口香港的中药材,一部分加工成中成药,大部分以药材形式转出口至其他国家或地区,如美国、日本和台湾。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我国对外贸易遭遇严寒,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13.9%,医药行业经历了2008年及2009年上半年的艰难跋涉后,下半年进出口形势迅速回暖,与我国整体外贸形势形成反差,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速达到9.8%。
中药行业中的中药材出口与国际贸易

中药行业中的中药材出口与国际贸易中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一直被用于治疗疾病和保健。
中药材作为中药的原材料,其出口与国际贸易在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播、提升中国中药产业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中药行业中的中药材出口与国际贸易的现状、挑战与前景,并分析其中的关键因素。
一、中药材出口的现状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中药材生产和出口国家之一。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中药材的出口量逐年增加。
其中,主要出口对象国家包括美国、日本、韩国、东南亚国家等。
这些国家对中国的中药材需求量大,中药材在其市场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中国中药材的出口形式包括原材料出口、中药制剂出口等。
二、中药材出口的挑战虽然中药材出口在增加,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中药材出口过程中存在质量安全问题,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
这些问题不仅对出口国家的消费者健康构成风险,也容易导致出口订单的取消或受限。
其次,中药材的贸易壁垒较高,涉及到不同国家的药品注册、标准要求等方面的差异,需要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此外,中药材的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且受天气、环境等因素影响较大,这对于中药材出口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提出了挑战。
三、中药材出口的前景尽管中药材出口面临着一些挑战,但也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中药材的国际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全球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对传统草药治疗的认可,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关注中药材的研究和应用。
其次,中国中药材在质量和疗效上具备优势,有很大的竞争力。
通过加强质量管理、加大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努力,可以提升中药材的国际竞争力。
此外,中药材的出口还可以促进中国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增强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
四、关键因素分析要促进中药材的出口与国际贸易,需要注意以下关键因素。
首先,加强中药材的质量控制,确保中药材的安全和可溯源。
其次,加强中医药的国际标准化工作,推动中药材的国际认证与注册。
同时,加大对中药材的科研投入,提升中药材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日本汉方药国际化路径研究及对我国中药行业发展的启示

日本汉方药国际化路径研究及对我国中药行业发展的启示作者:杨明杨逢柱来源:《世界中医药》2020年第20期摘要近年来,日本汉方药以简便、优质、规范化及疗效佳的优势日渐兴盛。
在中医药事业蓬勃向上的当下,人们期望从日本汉方药的发展模式中寻求可借鉴的经验,用于推动国内中药事业的发展。
现通过梳理日本汉方医药的发展历程,从日本相关政策、企业发展及社会参与的角度出发,分析汉方药发展崛起的原因,为中药行业的发展和中药产品的国际化提供借鉴。
关键词日本汉方药;中药制剂;国际化路径;中药;中医药现代化;药品质量;物质基准;行业标准;注册审批Abstract In recent years,Japanese Kampo medicine have prospered under the advantages of simplicity,quality,standardization and good curative effects.As the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 is booming,people expect to learn from the developmental model of Japanese Kampo medicine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Chinese medicine.Through summarizing the developmental process of Japanese Kampo medicin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lated policies of Japan,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articipation in Japa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of the rise of Kampo Chinese medicine,and provides referen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 and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products.Keywords Japanese Kampo medicine;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pa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rug quality; Standard of material; Industry standard; Registration approval中圖分类号:R28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3-7202.2020.20.036日本汉方医学与我国中医学同根同源、同根异枝。
中药行业中的中药材出口与国际贸易

中药行业中的中药材出口与国际贸易中药材是中国传统医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药行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随着全球中医药市场的扩大和中药受到国际认可度的提高,中药材的出口和国际贸易也变得愈加重要。
本文将探讨中药行业中的中药材出口与国际贸易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发展前景。
一、中药材出口的现状中药材出口是中药行业对外贸易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拥有丰富的中药资源,种类繁多,质量优异,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
当前,中药材的出口已经成为中国农产品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据统计,中药材出口额逐年增长,出口市场覆盖面也在不断扩大。
二、中药材出口面临的挑战然而,中药材出口在国际贸易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中药材的市场标准和质量要求并不统一,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中药材的规定存在差异,这给中药材出口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其次,中药材存在质量安全问题,一些不合格的中药材进入国际市场,容易影响中国中药的声誉。
此外,中药材的价格因市场供需关系波动较大,这也给企业的稳定出口造成了困难。
三、中药材出口的发展前景尽管中药材出口面临一些挑战,但仍然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首先,随着全球对中医药的认可度不断提高,中药材的需求量将进一步增加。
其次,中国政府积极推动中药国际化,鼓励中药材企业参与国际贸易,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优惠待遇。
此外,中国的中药材出口质量逐渐提升,具备更好的竞争力。
在推动中药材出口发展的过程中,有几点需要注意。
首先,建立健全的中药材标准体系非常重要,加强国内和国际间的协调与合作,形成一致的质量标准,提高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
其次,加强中药企业的质量管理和技术水平,提升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
此外,拓宽中药材出口的市场渠道,积极开发新兴市场,提高中药材出口的多样化和稳定性。
总之,中药材出口与国际贸易的发展是中药行业的重要方向之一。
面对挑战,中药材出口有望借助国际贸易的平台,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合作和交流,提高中药材的质量标准、拓宽市场渠道,实现更好的发展。
中药行业中的中药材出口与国际贸易

中药行业中的中药材出口与国际贸易随着全球对中药的关注度和需求不断增加,中药行业中的中药材出口与国际贸易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中药材作为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和疗效,受到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青睐。
本文将从中药材出口的背景、市场现状和影响因素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中药材出口的背景中药材出口的兴起与中国特有的中医药资源密切相关。
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草药应用历史和独特的中药方剂秘方,积累了丰富的中药材资源。
这些资源中包含了多种珍贵的植物、动物和矿物,具有独特的药理活性,并且经过千百年的实践验证。
随着全球对中医药的认可度提高,中药材的国际市场需求也相应增长。
二、中药材出口的市场现状中药材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地区。
亚洲国家,如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国家,对中药材的需求量最大,主要用于中医药临床应用。
欧洲国家对中药材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尤其是德国、法国和英国等国家,它们在中药材提取物和中药制剂方面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
北美地区的中药材出口市场相对较小,但具有长期稳定的需求和较高的消费能力。
三、影响中药材出口的因素1. 法规和标准:各国对于中药材出口存在不同的法规和标准,包括质量控制、安全性要求和药材命名规范等。
中药材企业需要了解并遵守目标市场的相关规定。
2. 质量控制:中药材的质量是影响出口的重要因素。
严格的质量控制和认证体系可以提高中药材的竞争力,赢得国际市场的信任和好评。
3. 市场营销和推广:积极开展市场营销和推广活动,提高中药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可以吸引更多的国际买家和合作伙伴。
4. 产业链整合:中药材出口需要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控制力,以确保产品的持续供应和稳定性。
四、推动中药材出口的策略1. 加强品牌建设:建立中药材出口的知名品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溢价能力。
2. 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展览:参加国际贸易展览会,与潜在买家和合作伙伴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洽谈。
日韩中药哪里来

中国沦为日韩中药材基地?世界中药市场,日本、韩国所占份额高达80%~90%,日本中药制剂的生产原料75%从我国进口。
国内中药企业喊了多年的“中药国际化”或正在演变为“中药材国际化”。
据了解,目前全世界中成药市场每年销售额达到300多亿美元,而在全球拥有绝对中药材资源优势的中国却只占了5%的份额。
前不久召开的全国医药外贸形势发布会透露,目前,我国中药产业年规模已达4100亿元以上,但2012年中药类产品出口仅为24.99亿美元。
其中,中药材及饮片出口为8.58亿美元,中成药出口仅2.65亿美元,提取物出口11.64亿美元。
中成药国际出口仍然面临困难,而且再度出现了300万美元的逆差。
而世界中药市场,日本、韩国所占份额高达80%~90%,日本中药制剂的生产原料75%从我国进口。
这些国家从我国进口粗加工中药原料再进行精加工后,制成符合国际标准的片剂、胶囊等。
鉴于中药材的国际化已远远超过中成药,我国四大药都之一——安国中药材种植基地,每年都举办中国国际药材节。
负责搭建展会平台的徐先生告诉《中国经营报(微博)》记者,预计到2015年,安国中药材出口将达到5000万美元,其中80%是销往日韩等国家的制药公司。
有数据统计,目前日本是除中国以外,最大的中药生产国与消费国。
如今日本有汉方药厂200多家,处方用汉方药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长,年销售额高达15亿美元,被日本政府批准适用“国民健康保险制度”的中药大约有148种。
目前日本汉方药年生产总值已超过1000亿日元,在国际市场上的中成药、中药保健品贸易中,由日本生产的占很大份额。
一位长期关注中药海外市场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日本最大的汉方药制药企业——津村药业,是我国中成药国际化最大的竞争对手。
这家企业在2001年成立上海津村制药有限公司,2005年大规模进行美国 FDA申请,无论是在日本国内市场,还是在美国市场,津村都奠定了极其稳固的市场地位。
而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韩国中药产业发展也势头强劲。
中日医药贸易发展现状

中日医药贸易发展现状近年来,中日医药贸易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中日两国作为亚洲地区的大国,医药产业对两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2008年以来,中日两国医药贸易额呈逐年增长趋势,目前已经成为两国经贸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中日两国的医药产业不断创新,为医药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中日两国都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医药研发能力雄厚。
中方在基础医药研究、传统中药研发和制造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日本则在治疗新药的研发和创新上走在了世界前列。
两国的医药合作不仅促进了彼此技术的互相学习,也为两国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其次,中日两国加强了医药贸易的合作交流。
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政府关于实施中日经济技术合作的原则协议》,加强了双方在医药方面的合作。
两国医药企业可以通过贸易合作,共同开展创新研发,推动双方医药产业的发展。
此外,两国政府还加强了医药人员的交流与培训,增进了医疗信息的共享。
这些措施有力地推动了中日医药贸易的发展。
再次,中日两国的医药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医药市场之一,日本也是亚洲最大的医药市场之一。
两国在医药贸易上存在着一定的互补性,中国对日本的医疗设备和高端药品有较大需求,而日本对中国的大批量药品有较大需求。
双方通过进口和出口,实现了医药贸易的平衡发展。
同时,双方也在保障人民健康方面加强了合作,进一步促进了医药贸易的良性发展。
然而,中日医药贸易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医药贸易中存在一定的市场准入壁垒,包括注册、认证等环节,这增加了企业的贸易成本和时间成本。
此外,两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争议,这对医药贸易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另外,医药贸易中还存在着价格竞争和市场份额争夺等问题,这需要双方加强沟通,寻找合作共赢的方式。
综上所述,中日医药贸易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双方应进一步加强合作,打破市场壁垒,保护知识产权,加强沟通和协商,共同推动医药贸易的健康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在日本的发展状况09营销1班陈婧关键词:中药、日本市场、发展中医学大约在5世及从朝鲜传入日本。
从5世及到15世及,日本在学术、临床以及行政管理等环节全面接受中医药,形成了独立体系的日本汉方医学。
15世及以后,日本汉方医学界分化,形成以中国金元医学占主导地位的“后世方派”和遵从张仲景医学的古方派。
江户中期,古方派和后世方派互相对立,学术争鸣十分活跃,汉方医学得到迅速发展。
日本目前虽无国立的具备较大规模的汉方医院,但私立汉方医疗机构很多。
日本汉方医疗机构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综合医院或医科大学、研究所附属医院的汉方医科,是综合性医院的一个临床科室;一类是汉方个体开业诊所;一类是针灸推拿诊疗所。
日本目前从事汉方医学、针灸、推拿的人员超过10万人。
日本理论上没有汉方医的称谓。
汉方医不可以从事医学行为,只有日本国家认定的医师资格才可以开方子、扎针。
日本的医师管理体制中,有医师、牙科医师和药剂师三大类。
药剂师可以抓方,可以配药,但不能开处方。
虽然药剂师在理论上不能开处方,但实际操作中还是能够在药典范围内建议抓药。
日本制药企业生产中国汉方药,目前已有217种中国汉方药处方被纳入日本医疗保险体系,年销售额达10亿美元;240种OTC中国汉方药可以在药店销售并有望增至300种,但问题是医师处方用的中国汉方药不多,而且有权使用中国汉方药的医师和药剂师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中医药教育,严重影响了中医药在日本的普及我国内地中药材主要的出口市场是亚洲。
其中以香港地区、日本及越南为主,三个地区出口总额占全部出口额的一半以上。
我国内地出口香港的中药材,一部分加工成中成药,大部分以药材形式转出口至其他国家或地区,如美国、日本和台湾。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我国对外贸易遭遇严寒,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13.9%,医药行业经历了2008年及2009年上半年的艰难跋涉后,下半年进出口形势迅速回暖,与我国整体外贸形势形成反差,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速达到9.8%。
中药产品贸易更是峰回路转,进出口总额突破20亿美元,同比增速位居医药各类商品之首(西药类、医疗器械类、中药类),增长幅度为14.36%,是2007年以来的最好水平。
其中,中药类商品出口14.6亿美元,同比增长11.72%,比2008年高出3个百分点;进口5.4亿美元,同比增长22.14%,比2008年高出1.6个百分点,达到近六年来的最高点。
以下是由医保商会依据中国海关数据整理的2009年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和中成药物的出口市场份额。
2009年中药材饮片出口市场份额(按出口额统计)。
2009年植物提取物出口市场份额。
2009年,我国植物提取物主要出口市场依然是日本和美国,日本市场比较稳定,植物提取物价格和出口数量都保持平稳的增势,日本进口的植物提取物大部分是由日本汉方药企业在中国投资企业来完成药材的前期提取生产的,比如日本津村等企业。
2009年中国内地对各国家或地区中成药出口金额排序。
我国内地中成药主要出口地区仍是香港、日本和美国,占我国内地中成药出口的57%左右。
另外,2009年底日本政府预算甄别工作组计划将汉方药排除于公共医疗保险的适用对象之外,若实施这一计划,将意味着自1976年以来一直作为医保药品的日式中药在日本可能成为自费药,这将对今后中国中成药的对日出口产生一定影响。
想进一步打开日本市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存在着很多的问题:①日本目前对不需进行临床试验即可进口、配制的中草药有210种,对210种处方外的中草药进口限制较多,厚生省许可、批准手续繁琐,所需证明材料较多,且日本对我国中草药的有效成份、药效、质管、作用机制等方面,认为缺乏科学、完整的定性定量指标和严格的管理,对中成药在安全、有效性、质量和稳定性等方面,认为仍不符合国际药品市场规范化的要求和标准。
因而日政府视西方特点制定出的有关药品生产质量标准,客观上成为我国中药出口日本市场的非关税壁垒,我国中成药基本无法输入日本。
②由于西医西药为日医学界的主流,对传统中医方面知识尚未编入日本的医科大学教程,因此西医西药“一统天下”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今后对传统中医药的普及尚待时日。
中药在日本的发展很快,1976年之前,日本中成药(日本称之为汉方药剂,以下文中仍用中成药)的年产值不到100亿日元,至1986年,竟增加到1000多亿日元,猛增了十倍!现在已超过2000亿日元,并占领了世界中成药市场的90%左右。
在短短的三十余年时间里,日本中医药的发展十分迅速,已占领国际90%左右的中成药市场。
为什么日本中成药能够发展得如此之快并能占领世界市场?它的优势如下:日本汉方药的基础研究比较细致,每批产品质量都标准化,他们的配套产业也比较先进,药材从选种、育苗开始有全程的质量跟踪,生产工艺先进,质量标准规范程度高,而且定位简单明确,外观精美且服用剂量少,大多是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
日本近年来从国外引种药材,现已建成了约3万平方米的药材科学专业种植园,培育了黄连、乌药、日本当归等约500多个品种,其中栽培基地年产量可达200吨。
日本现已贮藏了国外1500种药用植物的种子用于引种栽培。
为了开发生药资源,日本学者采用生物学和遗传学的手段进行了选拔优良品种、育种及栽培移植方面的研究工作,并积累了不少经验。
他们能将现代农业栽培技术迅速移植到药用植物栽培上,并不断改进,普遍注意在田间操作中使用小型机械精耕细作,注意有效成分的监测追踪,尽量不用化肥和农药,以确保生药质量,很值得借鉴。
日本还采用药用植物栽培业合同制,药厂与产地合作,保证原料药质与量的稳定,增强了生产的计划性与合同性,避免了农民盲目栽培,过剩生产,确保产品质量尤其是优良品种的选育。
对于那些生产条件苛刻,栽培难度大的品种,日本政府给予扶持,1989年日本农林水产省协同厚生省制定了一个庞大的发展汉方药材生产的五年计划。
为了实施这一计划,日本政府当年就提供了2000万日元,促进了日本药用植物栽培业的发展。
日本从1960年起大约用了15年时间完成了汉方药制剂生产的规范化、标准化过程,提高了质量,使得汉方药制剂的生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日本汉方药生产企业非常重视生产高品质的汉方制剂,把提高品质作为汉方药开发战略的重要支柱。
汉方药各种剂型的生产全部实现机械化,并应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如固液分离技术、冻结干燥工艺、真空包装技术、洗净灭菌技术等。
在浸膏生产中,从投料到冻结干燥制成干浸膏,全部工艺过程由中央管理室的操作盘进行自动控制。
各企业在质控标准上基本相同,都符合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
近年来各企业又相继普遍推行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PMS(市场信息反馈规模)等多项管理制度,形成一条较为完整的管理体系。
日本汉方制剂生产的机械化、连动化、自动化以及先进的工艺技术和科学的管理体系,使日本汉方制剂生产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日本非常重视不同产业之间的技术交流,供汉方药生产参考所用,进行综合制造。
将西药工业、化学工业的技术成功的应用到生产中,使得汉方药从内在质量到外观都有明显的优势。
日本汉方药业协会要求各生产企业根据日本药局方设定的生药微生物限度实验法充实和强化试验体制,防止汉方和生药制剂的微生物污染。
为确保汉方药的品质,日本汉方药企业从原料生药开始一直到最终形成制剂都实行严格的品质管理。
对我国中药产业发展的借鉴意义1.加强中药材的生产规范化我国现存中药资源种类为12807种,药用植物l1146种,动物1581种,矿物80种。
药材种植面积约40万平方米,药材生产基地600多个,收购总量每年超出10亿公斤。
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五百多种药材有近一半来自野生,其中有46种常用药用植物,如人参、天麻、厚朴、黄连等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而我国在种植药材过程中,因滥用农药造成农药残留量过多以及重金属含量超标的现象突出,严重影响了中药的安全性。
日本的药用植物栽培指南中高度重视药用植物的规范化种植和质量控制,很值得借鉴。
全面实施GAP已经成为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迫切需要。
要大规模建立药用植物培植基地和中药材采集、加工、储藏的标准示范基地,使绿色地道中药材的种植形成规模经济,对已形成规模的成药品种应进行定点供应药材。
最大限度的控制在栽培、加工、储运过程中农药、重金属、微生物等对药材的污染,生产出具品牌优势的无公害绿色中药材,以保证药用植物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
选择综合效益好的品种作为基地发展的主导品种,并不断选育新的优良品种,建立起良性的品种体系。
逐渐规范中药材栽培养殖技术,标准化的质量控制,并针对一些濒危和稀缺的中药材品种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
采用大宗药材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解决农药、化肥残留量和重金属含量超标技术等推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提高中药材生产技术和规范化水平,建立新的中药材生产组织方式。
以科技手段生产高质量的药材,合理开发利用药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保证中药产业与社会、自然的协调和发展。
2.提高生产技术水平2003年,医药行业共完成中成药60.29万吨,比上年增长18.45%,但是我国中药加工手段简单,新工艺、新技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不够,造成技术含量低,质量不稳定,严重制约了中药产业的发展。
很多药材和处方的提取、分离、精制,还是以水煎法、水醇法为主,极少采用高科技成果。
制剂工艺中的超微粉碎技术、制粒技术、干燥技术等现代化先进技术,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
在颗粒剂、注射剂、滴丸这些新剂型中如何应用高新技术,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还存在着问题。
所以中药制剂普遍存在剂型虽新但技术含量不高的现象。
而目前我国科研和技术开发主体是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医药工业企业由于受条件限制,科技开发能力薄弱,研发和生产的分离造成科研成果转化率比较低。
科研人员只关注成果不注重应用的模式无法使中药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得到整体提升。
中药质量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必须吸收国外最新的科技成果,重视信息的交流,尽快掌握生产的最核心技术。
大胆引进和应用已经成熟的先进牛产工艺和检测技术,如加酶提取技术、超临界液体萃取技术等,并建立和执行一系列技术标准和规范,以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
可以借鉴日本汉方药生产标准化的方法,引入高科技手段,推出适应国际市场需求、有高科技附加值的中药新制剂。
中药企业可以有条件地和科研院所实现紧密型联合,将先进的工艺技术充分应用,如在中药提取物生产企业中普及大孔树脂分离技术,推广HPLC、HPTLC、GC等分析仪器和技术的应用。
中药现代化需要现代化的技术制备现代化的剂型,如采用纳米技术制备的纳米中药表现出许多不同于传统中药的物理、化学性能和治疗效果,纳米微囊可提高机体的吸收率和生物利用度。
强化传统中药产业技术的升级,将推进中药技术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