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配网自动化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综述
配电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
![配电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6ecd002aa5e9856a561260fa.png)
量 由故障点流入系统 , 流经故障线于母线处入地 , 几乎没有被分 流 到非故 障线路上去 。 这大大方便 了选线 , 并且也无需计算5 次谐波 。 配 电 自动化技术 的发展 , 我们可 以从其技术 发展 历程进行分 初步的研究表 明, 这种基于配电 自动化的小 电流接地保护方案具有 析, 以总结其 中的优劣, 偏于 在实 践中更好地指导工作。 良好 的性能和喜人 的前景 。 第一阶段 : 基于 自动化开关设备相互配合的配 电自动化阶段。 主 3 . 4主站 一 体化 建设 进 程 的加 快 要设备为重合器和分段器等, 不需要建设通信 网络和计算机系统, 其 配 电网 自动化系统, 就是把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 S C AD A) 、 配 主要功能是在故障时通过 自动化开关设备相互配合实现故障隔离和 电管理系统、 地理信息 系统 、 管理信息系统 、 高级应用软件包 以及变 健全 区域恢复供 电。 这一阶段的配 电自动化系统局限在 自动重合器和 电站综合 自动化 、 馈线 自动化 和通信 系统集成一 个体 系结 构 良好 、 备用电源 自动投入装置 自动化程度较低, 这些系统 目前仍大量应用。 平台统一 、 信息共享 、 高效灵活 的信息系统 。 第二 阶段 : 基于通信 网络、 馈线终端单元和后台计算机 网络的 配 电自动化系统。 在配电网正常运行 时也能起到监视配 电网运行状 4结 语 况和遥控改变运行方式的作用, 故障时能及时察觉 , 并由调度员通 总之 , 配电 自动化是一个庞大复杂 、 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 其发展 过遥控隔离故 障区域和恢复健全 区域供 电。 必然是随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而不断向前发展。 我们可 以充分地相 第三 阶段 : 增加 了自动控制功能。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产生 信, 配 电 自动化是 电力系统现代化的必然趋 势 , 它有助于最大限度 了第三阶段 的配 电自动化系统。 在第二阶段的配电 自动化系统 的基 地挖掘配 电网的潜 力 , 对 电力市场 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础上增加了 自动控制功能, 形成了集配 电网S C AD A系统、 配电地理 参考文献 信息系统 、 需方管理( D S M) 、 调度员仿真调度 、 故 障呼 叫服务系统和 1 ] 王诤. 电力调度 自动化系统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J ] . 中国高新技 工作票管理等于一体化 的综合 自 动化系统。 现阶段 的配 电自 动化 以 [ 术 企 业, 2 0 0 8 ( 2 3 ) . 此为 目标建设和完善 。 [ 2 ] 张建. 配 电 自动化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J ] . 制造业 自动化, 2 0 1 1 ( 1 7 ) . 3我国配 电自动化技术 的发展趋势 [ 3 ] 王毅, 郭寅昌. 配 电自动化技术发展综述 [ J ] . 电气时代, 2 0 1 2 ( 0 1 ) . 从我 国电网建设的现实情况 出发 , 结合近年 来我国经济发展趋
配电自动化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配电自动化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1050d57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09.png)
配电自动化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应用,配电自动化作为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力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配电自动化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趋势。
一、配电自动化的发展现状1.技术应用范围扩大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不仅仅应用于传统的配电系统,还在工业、商业和住宅等领域得到应用。
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配电自动化技术将逐渐渗透到整个电力系统中。
2.智能设备与互联网的结合通过智能设备和互联网的结合,配电自动化系统能够实现远程监控、故障检测和维护管理等功能。
智能设备的普及和互联网的普及为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3.智能化管理系统的推广配电自动化技术不仅仅是简单的设备自动化,还包括智能化的管理系统。
智能化管理系统能够对配电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二、配电自动化的未来趋势1.智能电力网发展趋势随着智能电力网的快速发展,配电自动化技术将成为智能电力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配电自动化系统将和智能电力网紧密结合,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化、高效化运行。
2.可再生能源的接入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配电系统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配电自动化技术将面向可再生能源的接入提供支持,实现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3.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应用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配电自动化系统将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的电力系统运行情况。
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和人工智能的应用,配电自动化系统能够快速检测和解决潜在的问题,提升配电系统的运行效果。
4.安全性与可靠性的提升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必须要关注安全性和可靠性。
未来,配电自动化系统将采用更加先进的技术和手段,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5.国际合作与标准制定随着配电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合作和标准制定将成为必要的举措。
各国之间需要加强合作,制定统一的标准,推动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发展。
2023年配电自动化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配电自动化行业市场前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d593950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f2.png)
2023年配电自动化行业市场前景分析配电自动化是一种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基于计算机系统、控制系统和通讯网络实现电力配电系统管理、控制和保护的新兴技术。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推进和技术进步,配电自动化市场前景越来越广阔。
一、市场环境配电自动化市场受到电力行业的政策,配电设备制造企业的技术进步,用户对能源的需求和环保要求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智能电网建设是未来电力发展的趋势,国家对配电自动化的投资力度逐年增大,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也更加普及。
此外,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配电自动化市场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二、市场动态1. 解决能源紧缺问题能源短缺一直是一个热点话题,配电自动化技术可以更好地利用现有的电力资源,提高电网运行效率,从而解决能源紧缺的问题。
2. 推动智能电网建设智能电网的建设是目前电力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而配电自动化系统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智能电网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
3. 需求增长助推市场增长随着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和普及,用户越来越关注配电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因此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促进了市场的增长。
4. 技术升级创新当前,配电自动化技术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技术的日新月异,市场中的厂商将会进行技术创新和升级,从而带动市场的快速成长。
三、市场前景从现在开始到2035年,中国力争建成世界领先水平的智能电网,这意味着前景非常广阔。
随着大力推动智能电网的建设,配电自动化市场将迎来高速增长期。
1. 电力企业仍是主要发展对象从目前市场上来看,电力企业仍是配电自动化市场的主要客户,未来电力企业会更加关注配电系统的可靠性、智能化和高效性,因此配电自动化技术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
2. 工业、商业市场需求增长稳定随着智能制造、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业和商业市场对配电自动化技术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例如,建筑室内配电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灯光、空调、电梯等设备集中控制和监控,提高了企业运行效率,节约能源开支。
浅析我国的配电网规划现状及发展对策
![浅析我国的配电网规划现状及发展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362286b5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41.png)
浅析我国的配电网规划现状及发展对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用电需求不断增加。
为了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和可靠,我国配电网规划及发展对策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我国配电网规划现状和未来发展对策两方面进行浅析。
一、我国配电网规划现状目前,我国配电网规划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 结构老化我国配电网大多数建设于上世纪70年代及80年代,结构老化严重,导致电网负荷能力不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传统配电网的结构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用电需求。
2. 区域不平衡我国配电网在城乡之间、东西部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平衡。
一方面,国家电网集团高度密集地布设在东部发达地区,而西部地区的电网发展滞后;城市地区的电网设施相对完善,而农村地区的电网往往捉襟见肘。
3. 安全风险由于配电网设施老化,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特别是在自然灾害、交通事故和施工作业中容易造成配电线路受损,导致电力中断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以上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我国配电网的发展和运行效率,亟待解决。
二、发展对策为了推动我国配电网的规划和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策制定:1. 加快技术升级针对配电网结构老化的问题,应加快技术升级,推动智能化、数字化和信息化发展。
通过引入先进的智能设备和技术,实现对电网的远程监控、故障预警和可视化管理,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2. 实施区域协调规划针对配电网区域不平衡的问题,应实施区域协调规划,合理布局电网资源,加强东西部、城乡之间的电力输配能力,实现区域电网的协同发展。
要加强对农村地区的配电网建设和改造,解决农村电力供应问题。
3. 加强安全管理为了解决配电网安全风险,应加强安全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的配电网安全管理体系,完善应急预案和故障处理机制。
加大对配电网设施的维护和更新投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和可靠。
4. 促进新能源并网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我国应加快推进新能源并网,完善与配电网的接入政策和标准,提高新能源的并网比例。
配电网发展现状
![配电网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f877849f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5b.png)
配电网发展现状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电力供应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电力系统不断发展和改进,不断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目前配电网的发展现状。
首先,配电网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智能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电力系统的管理和控制要求越来越高。
传统的配电系统往往是人工管理和维护的,效率低下且容易出现故障。
而智能化的配电网可以实现自动化的运行和管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智能化配电网可以通过感知、通信、计算和控制等技术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综合监控和管理,提高配电设备的利用率和供电质量。
其次,清洁能源的应用也是配电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清洁能源技术的成熟,越来越多的清洁能源被应用到配电网中,如太阳能、风能等。
清洁能源具有环保、可再生的特点,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
清洁能源的应用也能使得电力系统更加可持续和节能。
第三,配电网的发展还受到电动车辆的普及影响。
随着电动车辆的普及,对电力系统的负荷增加。
配电网需要面对电动车辆充电的需求和充电桩建设,同时需要保证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因此,配电网需要进行优化和升级,以满足电动车辆的用电需求。
此外,配电网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电力系统的老化和设备的老化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传统的配电设备多年使用后容易出现故障,给供电带来困难。
因此,配电网需要加强对设备的更新和维护,保证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其次,能源供需的平衡是一个挑战。
随着能源消耗的增加和清洁能源的应用,配电系统需要实现能源供需的平衡,以保证供电的可靠性。
最后,配电网的安全性也是一个问题。
随着智能化的发展,配电网的安全性受到了网络攻击的威胁。
因此,配电网需要进行信息安全保护,防止系统被黑客攻击。
总的来说,目前配电网的发展正朝着智能化、清洁能源应用和充电设施建设的方向发展。
然而,配电网仍面临一些挑战,需要进行优化和升级以应对新的需求和问题。
浅析我国的配电网规划现状及发展对策
![浅析我国的配电网规划现状及发展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9056718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c5.png)
浅析我国的配电网规划现状及发展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
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配电网的规划与建设对于保障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质量至关重要。
我国的配电网规划现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发展对策加以解决。
一、现状分析1. 城乡差异明显我国城乡差异明显,城市配电网相对完善,而农村地区的配电网建设滞后,设备老化严重,存在着线路老化、设备损坏、技术水平低等问题。
这造成了城乡电力供应的不均衡,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 技术水平不高我国配电网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主要表现在设备老化、线路损耗大、配电网络不智能化等方面。
这导致了能源的浪费和输电损耗,同时也增加了维护和管理的成本。
3. 需求增长快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对电力供应的需求不断增加。
现有的配电网难以满足这一快速增长的需求,短缺和断电现象频发。
4. 低效率和低安全性由于配电网的老化和技术水平不高,使得配电网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都较低。
短路、漏电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威胁。
二、发展对策1. 加大投入,加快农村配电网建设为解决城乡供电差异问题,应加大对农村配电网建设的投入力度,优先确保农村地区的电力供应和设备更新换代。
推动农村电网与城市电网的互联互通,提高农村电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推动智能化技术应用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降低维护成本。
通过智能化技术,可以实现对线路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及时发现故障并进行处理,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
3. 加强技术创新,推进清洁能源接入随着清洁能源的发展,将更多的清洁能源接入配电网,将有助于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同时也有利于提高配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应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效率,推动清洁能源与传统能源的融合。
4. 加强规划与管理,推动配电网升级改造对于已建成的配电网,应加强规划与管理,推动配电网的升级改造,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配电自动化国内外发展现状
![配电自动化国内外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14a9b5bd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86.png)
配电自动化国内外发展现状配电自动化国内外发展现状1.简介1.1 定义:配电自动化是利用电力信息和通信技术,实现对配电系统的监控、控制和管理的一种技术系统。
1.2 目的:提高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实现对电能质量的监测和改善,降低运行维护成本。
2.国内配电自动化发展现状2.1 政策推动:国家推出一系列政策支持配电自动化的发展,例如《电网建设五年规划》等。
2.2 技术应用:国内企业在配电自动化领域积极应用先进的技术,包括智能电表、远程监控系统、故障自恢复装置等。
2.3 标准建设:国内制定了相应的配电自动化标准,推动了行业的规范化和良性发展。
3.国外配电自动化发展现状3.1 先进技术:国外发达国家在配电自动化方面比国内更具优势,如美国、德国等国家在智能电网、电力物联网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3.2 应用案例:国外很多地区已经广泛应用了配电自动化技术,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和效率。
3.3 技术交流:国际间的技术交流和合作促进了配电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推广。
4.现存问题和挑战4.1 技术标准:目前国内外配电自动化技术标准尚不统一,存在一定的互操作性问题。
4.2 安全隐患: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网络安全性较低,容易受到黑客攻击和侵袭。
4.3 人才短缺:配电自动化领域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制约了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附件:1.《电网建设五年规划》的相关政策文件2.国内配电自动化技术应用案例3.国外配电自动化技术应用案例法律名词及注释:1.电网建设五年规划:指国家对电网建设制定的五年计划,旨在推动电网建设和现代化。
全文结束 \。
国内外配电自动化发展和现状
![国内外配电自动化发展和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b0802533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fe.png)
国内外配电自动化发展和现状国内外配电自动化发展和现状1.引言配电自动化是指通过现代化的控制和监测系统,实现对配电系统进行自动化操作和实时监控的技术手段。
它可以提高配电系统的运行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促进能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
本文将从国内外的角度分析配电自动化的发展和现状。
2.国内配电自动化发展概况2.1 发展历程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开始探索配电自动化技术。
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内配电自动化逐渐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现在,国内的配电自动化技术已经应用到了各个领域,包括城市配电、工业配电和农村电网。
2.2 技术应用目前,国内的配电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智能终端设备、通信网络和监控管理软件。
智能终端设备可以实现对电网设备的检测和控制,通信网络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流,监控管理软件可以对电网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2.3 发展瓶颈尽管国内配电自动化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最主要的挑战是技术标准和规范的缺乏,导致不同厂家之间的设备无法互操作。
此外,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投资成本较高,还存在一些安全风险和隐私问题。
3.国外配电自动化发展概况3.1 发展领先国家在国外,一些国家在配电自动化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例如,美国、德国、等国家在配电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3.2 技术应用国外的配电自动化系统与国内相似,主要包括智能终端设备、通信网络和监控管理软件。
然而,国外的配电自动化技术更加成熟和先进,应用范围也更广泛。
3.3 发展趋势国外的配电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
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的设备、更高效的通信网络以及更强大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能力。
4.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相关配电自动化技术的案例研究、标准和规范文件,以及相关报告和论文。
5.法律名词及注释5.1 配电自动化配电自动化是指通过现代化的控制和监测系统,实现对配电系统进行自动化操作和实时监控的技术手段。
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e1c72c96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6e.png)
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逐渐成为了现代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该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来探讨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
一、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1. 智能电网智能电网是当前电力系统的重点发展方向,也是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
通过智能电网技术,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
智能电网中包括了智能感知、智能传输、智能配电和智能应用等多个方面,其中智能配电是整个智能电网系统的关键环节。
2. 远程监控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远程监控。
通过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各个配电设备的工作状态、负荷情况以及故障信息等,从而提高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远程监控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人工巡检的成本,提高电力系统的运维效率。
3. 自动化装置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的核心是自动化装置,其中包括自动开关、遥控设备、自动保护装置等。
这些自动化装置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自动控制和保护,提高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同时,自动化装置也可以优化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
4. 能源管理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地应用于能源管理领域。
通过对电力系统的监测和调度,可以实现对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合理分配。
同时,配电自动化技术还可以与可再生能源技术相结合,实现对可再生能源的接纳和调度,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二、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1. 5G技术的应用随着5G技术的发展,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5G技术具有高带宽、低延迟和大连接数的优势,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高速传输和实时控制。
通过5G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更加精细化管理。
2.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将对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可以更好地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和负荷需求,从而实现对电力系统的优化调度。
国内外配电自动化发展和现状
![国内外配电自动化发展和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ffe33b1f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a4.png)
国内外配电自动化发展和现状国内外配电自动化发展和现状一、引言配电自动化是指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将电力系统的运行、监控、保护、调度等功能实现自动化的一种技术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配电自动化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迅速发展。
本文将从国内外配电自动化的发展历程、技术应用、市场现状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和介绍。
二、国内配电自动化发展历程⒈初期阶段(1)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国内配电自动化起步阶段。
(2) 电能计量及数据采集技术的引入。
(3)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初步应用。
⒉发展阶段(1)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国内配电自动化快速发展。
(2)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3) 实时监控、保护和控制手段的完善。
(4)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普及及规模化发展。
⒊现阶段(1) 21世纪以来,国内配电自动化进入了成熟阶段。
(2) 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
(3) 配电网络的智能化管理。
(4)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高效运行。
三、国外配电自动化发展现状⒈欧洲地区(1) 发达国家配电自动化水平领先。
(2) 先进的技术应用和成熟的市场发展。
⒉美洲地区(1) 动态配电自动化系统广泛应用。
(2) 高度依赖先进通信技术。
⒊亚洲地区(1) 配电自动化市场潜力巨大。
(2) 国际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
四、国内配电自动化技术应用⒈实时监测与数据采集技术(1) 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2) 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的改进。
⒉远动技术与智能设备(1) 远程控制与操作系统的应用。
(2) 智能电力仪表的推广与应用。
⒊智能保护与自动化控制(1) 配电网络的智能化保护。
(2) 配电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优化应用。
五、国内外配电自动化市场现状⒈国内市场(1) 配电自动化系统需求量大。
(2) 国内供应商逐渐崛起。
⒉国际市场(1) 国外供应商在国际市场竞争激烈。
(2) 国内供应商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六、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详见附件部分。
七、法律名词及注释⒈电能计量:指对电能进行测量和计量的过程。
配电自动化技术现状及发展分析报告
![配电自动化技术现状及发展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6b76d71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12.png)
配电自动化技术现状及发展分析报告在当今社会,电力作为现代生活和工业生产的重要能源支撑,其稳定供应和高效分配至关重要。
配电自动化技术作为提升电力系统可靠性和运行效率的关键手段,正经历着快速的发展和变革。
一、配电自动化技术的现状1、设备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如今,配电设备如开关柜、变压器等逐渐实现了智能化。
这些智能设备能够实时监测自身的运行状态,包括温度、电压、电流等关键参数,并将数据上传至监控系统,为运维人员提供了及时准确的设备信息,有助于提前发现潜在故障,降低停电风险。
2、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通信技术在配电自动化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从传统的有线通信到如今的无线通信,如 4G、5G 等,数据传输的速度和稳定性有了显著提升。
此外,光纤通信在一些重要的配电区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确保了大量数据的高速可靠传输。
3、监控与管理系统的完善监控与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整个配电网络的实时监控和远程控制。
通过可视化界面,运维人员可以直观地了解电网的运行情况,迅速定位故障点,并远程操作开关设备进行故障隔离和恢复供电,大大缩短了停电时间,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4、分布式能源的接入与管理随着太阳能、风能等分布式能源的快速发展,配电自动化技术需要更好地适应其接入和管理。
目前,相关技术能够实现对分布式能源的有效监测和控制,确保其与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并实现能源的优化配置。
二、当前面临的挑战1、技术标准尚未统一由于配电自动化技术涉及众多设备和系统,不同厂家的产品在通信协议、数据格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系统之间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存在问题,增加了系统集成和运维的难度。
2、信息安全风险随着配电自动化系统与网络的深度融合,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等风险可能导致电网运行失控,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带来严重威胁。
3、投资与成本压力实施配电自动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设备购置、系统建设、运维等方面。
对于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或小型电力企业来说,可能面临较大的投资和成本压力。
我国配电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配电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4b4208f8a8114431b80dd834.png)
我国配电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近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为中国电力,尤其是配电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配电网的现状、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分析。
标签:智能配电网;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创新1 前言近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电力,尤其是配电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随着我国配电网规模的日益扩大,对配电网运营的安全稳定控制能力和运行机理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同时,随着自然灾害的频度不断加快,从而造成大面积电网事故越来越多,这些都对现有配电网的正常运行提出了挑战。
为此,智能化配电网成为我国配电网今后一阶段的的发展趋势。
2 我国配电网的现状及存在问题(1)我国配电网的现状。
由于我国配电网自动化工作与国外相比,起步较晚。
早期的配电网络由于受到当时经济条件及技术条件的限制,因而造成了配电网自动化水平较低。
近阶段,随着城市的大规模建设,企业的高速发展,以及广大农村城镇化地改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这几方面造成了用电负荷迅速增长,供电的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使我国配电网规划及发展不适应社会各方面的需求。
(2)我国配电网自动化存在的问题。
1)功能设计的单一。
传统的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是把供电可靠性放在首位。
据电力控制中心数据表明,现阶段影响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是出于按照固有传统周期例检方式导致的人为预安排停电,而不是配电网的故障停电。
2)供电质量得不到保证。
早期敷设的线路,线径细小,再加上年久失修,线损率较高,线损损耗较大。
目前,我国一般地区电网损耗l5%~20%,个别地区达到30%左右,这样就造成了大量能源得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3)设备选择中的盲目求新。
在设备的选择中,缺乏统一规划,过分节省资金,追求利益最大化。
以至于在局部设备上求新求好,最终导致新设备刚上马,老设备就出问题,无法取得整体优化的效果。
4)系统结构设计中的顾此失彼。
在系统结构设计中缺乏统筹兼顾,在陈旧的配电网架上装上先进的配电自动化系统。
我国配电网现状及发展方向分析
![我国配电网现状及发展方向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c2448478e9951e79b89278d.png)
我国配电网现状及发展方向分析配电网是由线路、杆塔、配电变压器、开关、无功补偿装置以及附属设施等组成的在电力网中起分配电能作用的网络,通常电压等级在110kV及以下,但在负载率较大的特大型城市,220kV电网也有配电功能,目前国内配电网多是指35kV及其以下电压等级的电网。
一、我国配电网发展历程图:我国配电网发展历程二、我国配电网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1.我国配电网现状(1)国家电网公司城市配网设备规模(2)国家电网公司配网网架结构(3)国家电网公司配网装备水平2.我国配电网存在的问题与不足(1)网架结构相对薄弱。
多年来,由于配网建设和改造资金不足,以及城市快速扩张开发,造成配网网架结构相对薄弱,供电能力不强。
配电网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大投资。
(2)配网运行环境恶劣,检修方式不适应配网快速发展需要。
外力破坏、盗窃和用户供电设施故障问题突出,严重影响配网安全稳定运行。
配网检修管理大部分仍处于传统意义上的检修,实施状态检修的不多。
(3)配网自动化水平整体偏低,配网调度运行技术支持手段落后。
国网公司系统配网能够实现“三遥”的开关仅占6.7%,配网自动化水平整体偏低。
配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集成度不高,数据接口不规范,配置分散,操作繁琐,工作效率不高。
自动化技术亟待加强。
(4)配网调度多数不具备运行监视和控制功能。
国网公司配电系统采用配网集中调度方式、配网分散调度方式和地配合一调度方式,大部分单位采取依托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设置工作站方式,只有少数单位应用功能相对完善的配网自动化系统和基于GIS的配网信息系统,进行配网的调度、监视和控制。
(5)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的能力不足。
随着新能源接入、电动汽车的频繁充电的增加,对配电网调度的要求越来越高,配电网需要适应传统配电网的变化,提高接纳分布式电源的能力。
三、我国智能配电网发展方向配电网现在的趋势:强调引入分布式能源之后的双向潮流状态下的稳定控制、电能质量;强调用户交互,随着测点增多和实时性要求后台软件将面临真正海量数据、移动互联技术使得巡视、维护、检修与远程办公融为一体(主动配电网)。
国内外配电自动化发展和现状
![国内外配电自动化发展和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df60681e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d2.png)
国内外配电自动化发展和现状国内外配电自动化发展和现状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配电自动化技术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
本文将对国内外配电自动化的发展和现状进行详细介绍,包括技术发展、应用领域、市场规模、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等方面。
二、技术发展⒈国内配电自动化技术发展概况在国内,配电自动化技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引入,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主要技术包括智能配电终端和配电自动化监控系统等。
⒉国外配电自动化技术发展概况国外在配电自动化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已经形成成熟的技术体系。
主要技术包括智能电网和智能配电网等。
三、应用领域⒈工业领域在工业领域,配电自动化可以实现对电力设备的监控和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故障停机时间,提高电网安全性。
⒉建筑领域在建筑领域,配电自动化可以实现对住宅、商业和公共建筑等的电力供应的监测和控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⒊能源领域在能源领域,配电自动化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监测和调度,提高电网运行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四、市场规模⒈国内市场规模根据相关统计数据,2019年国内配电自动化市场规模达到了亿元,预计未来几年还会持续增长。
⒉国际市场规模国际配电自动化市场规模也在逐年扩大,主要受益于发达国家对智能电网和可再生能源的投资。
五、关键技术⒈电力设备监控技术通过传感器和物联网技术实现对电力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提早预警和处理潜在故障。
⒉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技术,对配电系统的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提供精准的决策支持。
⒊远程监控与控制技术通过远程监控与控制技术,可以实现远程对电力设备的监控和控制,提高运维效率和降低人力成本。
六、发展趋势⒈智能电网的发展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电网将成为未来配电自动化的主要发展方向,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随着可再生能源的不断发展和推广,配电自动化技术将在可再生能源的集成和利用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智能化配电网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及方向
![智能化配电网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及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63cc2a21f111f18583d05a8e.png)
智能化配电网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及方向摘要:本文对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应用现状进行了阐述,指出了未来发展坚强智能电网的方向,主要是:一要统筹考虑输煤和输电的关系,二是要坚持电网智能与坚强高度融合的原则,三是要积极参与、广泛合作。
我们认为,在国内,政府部门、相关企业等机构应积极宣传智能电网知识,提高公众对智能电网的认识和接受水平。
关键词:智能化;配电网;发展现状;趋势一、前言伴随着电网现代化的发展,人们对电力和安全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目前电力传输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在这种情况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智能电网,通过智能控制可以有效地实现了动力互补、互助,推进通信及准确的供应,促进电力能源和安全级别的利用效率的提高。
基于此,文章从智能配电网的性能特点出发,对智能配电网中关键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了智能电网发展的趋势。
二、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应用现状1.1 ADA技术ADA技术是高级配电自动化技术的简称,作为配电网管理和控制方式上的一项重要进步成果,ADA技术实现了对分布式电源和配电系统的自动化和全面控制,促进了系统性能的优化。
智能配电网中的ADA技术,是一项非常复杂并具有高综合性的系统工程,电力企业中和配电系统相关的全部功能数据流和控制均包含其中,是智能配电网建设中的关键性技术。
和传统的配电自动化技术相比较,ADA技术对分布式能源的接入是支持的,实现着核配电网的有机集成,在柔性配电设备中能够进行协调控制。
同时,ADA技术还为智能配电网系统提供了实时仿真分析和辅助决策的效能,支持着高级应用软件和分布智能控制技术,在智能配电网中的应用,实现了对有源配电网的监控和信息的高度共享,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可拓展性。
另外ADA技术实现了计算机硬件的连通,Web 实现了网页的连通,而网格试图实现互联网上所有资源的全面连通,包括计算资源、存储资源、通信资源、软件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等等。
2024年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市场前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59a5d18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6c.png)
2024年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市场前景分析1. 引言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是指利用先进的控制与通信技术,对电力系统配电网进行远程监测和管理的一种系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增加,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市场前景广阔。
本文将对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市场的发展趋势、市场规模以及市场前景进行详细分析。
2. 市场规模与趋势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保持稳定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电力需求的增加、智能电网的发展以及能源管理的要求,预计未来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19年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市场规模达到XX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XX亿美元。
这表明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市场呈现出巨大的发展空间。
3. 市场驱动因素3.1. 能源需求增加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能源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传统的电力系统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因此,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成为解决能源需求增加的重要手段之一。
3.2. 智能电网的发展智能电网的发展成为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市场增长的另一个驱动因素。
智能电网将电力系统与信息通信技术相结合,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灵活调度。
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是实现智能电网的必备技术和设备,因此随着智能电网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市场也将蓬勃发展。
3.3. 能源管理的要求节能减排、能源管理成为各国政府的重要任务。
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远程监测和管理,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减少能源的浪费。
这种能源管理的要求将进一步推动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市场的发展。
4. 市场前景4.1. 市场竞争激烈随着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市场的发展,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
不仅有国内企业竞争,还有来自国外的企业进入市场。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水平,才能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4.2. 技术创新带来市场机遇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在不断创新和提升,新的技术和产品不断涌现。
配电自动化国内外发展现状
![配电自动化国内外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7f6ff8e6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fc.png)
配电自动化国内外发展现状配电自动化国内外发展现状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电力市场的快速发展,配电自动化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国内外配电自动化的发展现状进行介绍和分析,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一、概述配电自动化是一种基于现代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智能化配电管理系统,其主要功能包括监测、控制、保护和优化等。
通过实施配电自动化,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降低线损和能耗,提高供电质量和服务水平。
二、国外配电自动化发展现状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配电自动化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许多电力公司已经实现了全面的配电自动化,其覆盖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例如,美国的配电自动化覆盖率已经超过了90%,日本的配电自动化覆盖率也达到了80%左右。
这些国家的配电自动化技术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创新:不断推出新的配电自动化产品和技术,如智能配电网、能源互联网等,以满足市场需求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2、数据处理和分析:通过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对配电系统运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提高系统的智能化和自适应性。
3、用户互动:通过配电自动化系统提供的数据,与用户进行互动,提高服务质量和社会效益。
三、国内配电自动化发展现状与国外相比,我国的配电自动化发展相对滞后。
但是,随着电力市场的不断改革和智能电网的推广,我国在配电自动化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1、技术创新:我国在配电自动化技术方面不断进行创新,推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和设备,如智能配电网设备、分布式能源接入技术等。
2、市场推广:我国政府加大了对配电自动化的支持力度,许多电力公司也开始积极推广和应用配电自动化技术。
3、服务提升:通过实施配电自动化,可以提高供电可靠性和服务质量,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四、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电力市场的不断改革和智能电网的推广,配电自动化技术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配电自动化未来发展的几个趋势:1、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将更加注重与物联网技术的结合,实现更广泛的智能化和自适应性。
未来配电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未来配电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6bb35e3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40.png)
未来配电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电力配送领域的自动化设备和智能化技术的需求不断增加。
未来配电自动化的发展将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升级优化的过程,本文将从技术应用、市场需求、政策指导等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技术应用
未来配电自动化技术将主要采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电网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协同化。
随着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传感器等设备将能更加快速、精确地监测电网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及时反馈给系统,实现电网智能化的自我控制。
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实现电网设备的预知性维护,以及实时监测预警处理,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的电网故障和事故。
二、市场需求
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加,未来的市场需求也会愈来愈大。
智能电网将成为电力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电力公司需要更多的自
动化和智能化设备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实现电力生产和配送效益的最大化。
同时,智慧能源的快速发展,也将会带动配电自动化设备的升级换代,使其更为智能、高效、灵活。
三、政策指导
未来配电自动化将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政策对它的规划和推动也至关重要。
政府应该加大对电力行业自动化、智能化设备的支持和鼓励,推动电力企业加大对研发、制造和推广这些设备的投资和力度。
同时,政府应该建立完善的法规和标准,规范电力设备的运行和维护,避免电力设备管理中的缺陷和漏洞。
总之,未来配电自动化的发展意义重大,在技术应用、市场需求和政策指导等方面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电力行业需要积极应对未来的挑战,加大对于配电自动化设备的投入和创新,不断提升电力系统的智能化、高效性,以适应未来电力市场不断变革的发展趋势。
配电自动化的发展新趋势及社会效益分析
![配电自动化的发展新趋势及社会效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a1df004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04.png)
配电自动化的发展新趋势及社会效益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配电自动化技术也在不断升级和完善。
配电自动化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灵活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配电自动化的发展新趋势及其社会效益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
一、配电自动化的新趋势1. 智能化技术趋势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已经成为了配电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智能化配电系统具有自动化、自检、自诊断和自恢复等特性,能够在电网故障出现时迅速定位和处理问题,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 大数据及云计算技术趋势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为配电自动化提供了更强大的数据支持和分析能力。
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技术,可以实现对电网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分析,优化运行策略,提高电网的资源利用率和运行效率。
3. 安全可靠性技术趋势在配电自动化领域,安全可靠性技术一直是关注的焦点。
随着安全可靠性技术的不断进步,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了有效提升,能够更好地应对电网故障和灾害,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和大规模接入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需要适应新能源接入需求,提高对分布式新能源的智能管理和控制能力,实现对新能源并网、调度和管理的自动化。
二、配电自动化的社会效益分析1. 提高电网运行效率配电自动化技术能够实现对电网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自动切换和在线诊断,提高了电网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减少了人为干预带来的误操作风险,降低了电网运行成本。
2. 减少电网故障损失配电自动化技术能够及时发现并隔离电网故障,快速恢复电力供应,减少了因故障停电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提高了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3. 提高电网安全性配电自动化技术能够实现对电网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对电网异常状态进行预警和快速响应,有效避免了电网事故的发生,提高了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 促进新能源发展5. 提高社会能源利用效率配电自动化技术能够实现对电网资源的智能调度和管理,优化了电网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了能源浪费,促进了节能减排和资源可持续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ourna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电气工程, 2017, 5(4), 270-277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2017 in Hans. /journal/jeehttps:///10.12677/jee.2017.54033Review of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rendof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in ChinaYingxin GuState Grid Yangzhou Power Supply Company, Yangzhou JiangsuReceived: Dec. 6th, 2017; accepted: Dec. 19th, 2017; published: Dec. 26th, 2017AbstractDue to late start of China's distribution network and automation, and the early distribution net-work having been formed basically, we face both the enormous opportunities and enormous chal-leng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automation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shows the new features of intelligence, automation, informationization and interaction of distri-bution system.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trends of construction status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automation, which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actitioners in this field.KeywordsDistribution Network, The Automation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Trends of Construction Status我国配网自动化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综述顾颖歆国家电网扬州供电公司,江苏扬州收稿日期:2017年12月6日;录用日期:2017年12月19日;发布日期:2017年12月26日摘要我国配电网及其自动化起步晚,早期的配电网络已基本形成,因而既面临着巨大机遇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配网自动化是当前电力系统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配网自动化展现出配电系统更高的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和互动化水平,本文重点阐述我国配网自动化建设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为该领域从业者提供宏观参考。
顾颖歆关键词配电网建设,配网自动化,发展趋势Copyright © 2017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1. 引言配电网及其自动化是指通过结合现代电子、通信工程、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及电力设备,将正常及事故情况下配电网的检测、保护、控制、计量和供电部门的工作管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改进供电质量,与用户建立更密切更负责的关系,从而实现最好的供电经济性,满足企业管理的有效性要求[1]。
我国在配电网的建设方面先后经历了早期投资不足、近期被动投资、当前主动投资三个阶段。
根据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两大公司,均已将电网投资重点转移到了配电网上面,可见配电网建设正面临着有史以来难得的重大机遇[2],但是中国配电网发展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依然还是落后的。
在上个世纪末,我国处于改革开放初期,整个国家电网建设集中在电源而忽视了配电网的构建,使得中国城市电网设备陈旧、供电容量不足,此外电网结构不合理也带来供电可靠性差和电能质量低等一系列问题。
随着通信、计算机、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于电网,并与传统的电力技术有机结合,大大提高了电网的自动化水平,配网自动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传感器技术和电网信息技术应用、系统状态分析和辅助决策,进一步加强了电网自愈能力。
调度技术,自动化技术和成熟的开发柔性输电技术,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分布式电源,也为配电网络及其自动化提供了基本保证。
通信网络技术和用户信息采集技术的改进,促进与电网的用户双向互动[3],为智能电网打造了良好的基础。
2. 我国配电网及其自动化建设现状由于我国配网自动化工作起步晚,相应的技术政策、标准等较少;同时由于配电网自动化涉及的范围广,点多量大,早期的配电网络已基本形成,只在原有配电网的基础上实施自动化改造难度大[4]。
有些地区的供电局在配网自动化的建设规划方面以介绍系统为主,对具体工程、对一次设备的选择及有关技术要求上缺乏统筹规划,没能够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缺乏完善的统一管理模式。
我国通过实施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有效加大配电网资金投入。
2015~2020年,配电网的建设改造投资不低于2万亿元,其中2015年投资不低于3000亿元,“十三五”期间累计投资不低于1.7万亿元。
预计到2020年,高压配电网变电容量达到21亿千伏安、线路长度达到101万公里,分别是2014年的1.5倍、1.4倍,中压公用配变容量达到11.5亿千伏安、线路长度达到404万公里,分别是2014年的1.4倍、1.3倍。
此外,智能电网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良好的配电网自动化水平是重要的基础,我国配电网相比国外发达水平,依然有不少的进步空间。
2.1. 规划思路和落地统筹规划是国外对国内优势最大的地方,也是关键所在。
不仅是电网,国内很多地方的规划都存在顾颖歆制约太多、目光不够长远和不够全面等缺点[5]。
就配电网络而言,没有一个统一的长远的网架、接线规划,其中南网和江浙一带稍好些,比如浙江电网的三双接线就体现了整体规划思路,如图1所示。
国外网架的理念和思路是值得学习。
如图2所示是新加坡20 kV花瓣接线,此外还有法国的哑铃式接线,英国的网孔式接线,日本的中压配网整体多分段多联络接线,非常成熟。
而国内目前的情况是发达一点的地方正在朝这些目标过渡,而且需要一段时间。
2.2. 停电时间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用户平均停电时间远比其余国家停电时间长,尽管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停电时间较少,但通过对比图3图4即可以看出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即使北京上海这样的超级城市当前也是落后于发达国家,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更加落后。
如果从整体来看,我国的配电水平可能很不乐观,从图4可以看出日本仅仅停电8分钟,而中国停电为400分钟,虽然日本国土很小,但是日本的配电水平要远远高于中国。
2.3. 配网自动化国内主网由于早期整体规划长远,可靠性水平世界领先,但是国内在配网自动化处于起步阶段,从90年代前主要通过电话、完全人工的调度方式,发展到目前基本实现了自动化技术配电系统的三遥监控,部分配电网已实现故障自动隔离与恢复,调度中心采用了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配电管理系统(DMS),建立了配电调度的自动化系统。
[6],如图5所示为典型的配电网系统图。
国家电网公司于2009年制定了企业标准Q/GDW382-2009《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既是对配电自动化系统试点运行经验的总结,更标志了配电自动化建设工作已从试点阶段过渡到实用化建设、配电自动化研究成果工程应用的阶段。
2.4. 具有完备和使用的故障处理应用模块[7]早期由于测试手段,需要长期等待故障发生才能检验和完善故障处理功能,尽管随着配网自动化的Figure 1. Schematic diagram: the three double-line connection of Jiangsu andZhejiang province图1. 江浙三双线接法示意图顾颖歆Figure 2. Wiring: Singapore 20 kV petal wiring图2. 新加坡20 kV 花瓣接线Figure 3. Histogram: average power outage in 2012 (minutes)图3. 2012年用户平均停电时间(分钟)Figure 4. Histogram: average power outage in 2012 (minutes)图4. 各国电力用户平均停电时间(分钟)顾颖歆Figure 5. Chart: system of distribution network图5. 配电网系统图快速发展,故障检测时效有所改进,但行业各相关企业的配电自动化产品的故障处理功能普遍仍然不够完善可靠。
除此以外,我国配电网在设备条件、配网信息管理等目前与外国也同样有不小的差距。
在智能电网建设推动过程中,一批行业领军企业,例如珠海许继、积成电子、南瑞科技、北京四方、电研华源等基于陕西电力科学研究院研发的配电自动化故障处理性能测试平台,迅速改善了故障处理能力,实现了准确的故障定位和交互式或全自动故障隔离及健全区域快速回复供电,同时具有一定的容错性[8],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配网自动化建设的步伐。
3. 配电网及其自动化存在问题3.1. 城市配电网供电能力不足、输、配电容载[8]配电网络电源点建设落后于城市建设发展速度,城市规模和商业建立,电源点容量及电能输出受到限制,尤其是配电电线传输通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速度飞快,负荷增长率高,但电力配套更新不及时,输电线半径小,线路长,瓶颈效应比较突出,出现卡脖子现象严重,电能容量满足却输顾颖歆不出去,往往而引起停电事故。
出线通道影响与城市规划不相适应,有改用下电缆方式,施工及投资不允许,而采用架空导线环境,条件又受限;有采用绝缘导线,网络复杂较为普遍。
3.2. 保证供电质量[9]早期建设线路导线相对较细、年久失修,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高能耗设备越来越多,导致线损率很高,导线半径小且无功缺额较大,合线损损耗大,个别区配电网损耗达到30%,一般区l5%~20%,造成大量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3.3. 功能设计的单一应用配电自动化系统,提高供电可靠率,似乎成了功能设计的传统思路。
然而据电力可靠性中心简报数据表明,现阶段影响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不是配电网的故障停电,75%以上的问题出于按照固有传统周期例检方式导致的人为预安排停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