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新传考研参考书目
中国人民大学新传考研参考书目、复习指南、新闻编辑章节知识梳理、试题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新传考研参考书目、复习指南、新闻编辑章节知识梳理、试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8533225eefdc8d376ee3283.png)
中国人民大学新传考研参考书目、复习指南、新闻编辑章节知识梳理、试题分析中国人民大学是国内第一家新闻教育机构。
是国内最早开展新闻学硕士和博士教育的两所院系之一。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所在单位,新闻学连续三届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传播学专业被评定为国家重点学科,新闻学院成为全国仅有的同时拥有新闻学、传播学两个一级重点学科的学院之一,也是我国新闻传播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学院设有新闻传播实验中心和资料室。
在海外交流与合作方面,学院与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多所高校的相关院系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
第七章版面设计与电子排版1、什么是报纸的版面?版面的功能是什么?2、什么是"版面语言"?请选择你所熟悉的一家报纸,分析其版面语言的特点。
3、版面的主要类型有哪些?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第七章版面设计与电子排版第一节报纸版面的功能一、什么是版面版面是各类稿件在报纸上编排布局的整体产物。
是读者第一接触到的对象。
二、报纸版面的功能1、导读功能2、导向功能3、标志功能第二节报纸版面常识一、开张--报纸面积的大小。
二、版序--版面的先后次序。
三、版心--除去四周留的空白,一块版面上真正容纳文字与图片的区域。
四、报头--报纸第一版刊登报名与其他内容的区域。
五、报眼--又称报耳,指横排报纸报头旁边的版面。
六、报线--版心的边线。
七、报眉--指眉线上方所印的文字。
八、中缝--一张报纸相邻两块版之间的空隙。
九、头条--以横排报纸左上方、竖排报纸右上方的重要位置刊登的最重要的稿件。
十、通版--指打通报纸上同一面上相邻的两个版而形成的版。
参考书目:(1)中国新闻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方汉奇主编(2)外国新闻传播史人民大学出版社陈力丹(外国新闻传播史概要)(3)传播学教程人民大学出版社郭庆光/大众传播理论(4)新闻理论教程人民大学出版社杨保军(5)新闻写作精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高钢(6)新闻评论教程人民大学出版社涂光晋新闻学专业考研完备复习规划1、参考书目的阅读方法(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中国人民大学新传考研复习指南、参考书目、传播学教程框架、考点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新传考研复习指南、参考书目、传播学教程框架、考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fced9d7aa00b52acfc7ca17.png)
中国人民大学新传考研复习指南、参考书目、传播学教程框架、考点分析书单太长了,这里说一下特别重要的几本书:《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解析中国传播学》(陈力丹的,每年一本,16考就看15和14的)《传媒经济学教程》喻国明《世界新闻传播史》陈力丹《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传播学纲要》陈力丹《新闻编辑学》蔡雯《新闻写作精要》高刚《新闻评论教程》马少华《广告学教程》倪宁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一)符号1.符号:[永井田男]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信息表达或传播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2.信号与象征符:1)信号(signal)的特点P44;2)象征符(symbol)与信号不同的特征P44(二)非语言符号【三类】P451.语言符号的伴生符,副语言(声调等)2.体态符号(手势等)3.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的符号(仪式等)(三)符号的基本功能P46表述&理解、传达、思考(四)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1.意义: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2.符号意义的分类1)意义的三个不同类型:明示性意义&暗示性意义外延意义&内涵意义指示性意义&区别性意义2)语言符号的暧昧性:本身意义的模糊&多义性3.传播过程中的意义:社会传播活动中除符号意义外,参与进来还有的三个方面的意义(传者的意义、受者的意义、情境形成的意义)P49-50(五)象征性社会互动1.象征行为P51;2.象征行为的特点:智慧性,社会性,约定性,价值型,动机性,行为取向性;3.象征性互动理论symbolic interaction theory P521)[米德]倡始人《精神、社会与自我》19342)把人看做是具有象征行为的社会动物,把人类的象征活动看做是一个积极的,创造性的过程,是人类创造出广泛的文化的一种活力,认为研究象征性行为不近对揭示人的本质,而且对理解现实的社会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3)[布鲁默]核心问题:考察以象征符(尤其是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4)三个前提:意义,社会互动,解释4.象征性社会互动: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进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5.意义交换的前提(共通的意义空间)P53;对符号演义的共同理解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6.米德:自我是“主我(I)与客我(Me)”的统一1)主我:个人的主体意识2)客我:从周围观察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和角色期待3)“客我”意识只有通过与他人的意义交换(即传播)才能得到4)“客我”和“主我”的对话和互动形成统一的社会自我5)体现人与社会互相制约的关系7.唯物主义的象征性社会互动观P54(六)象征文化与现代社会1.象征符体系的继承与发展P54-551)“继承性的观念体系”制约社会生活和人的行为2)人会改变旧的符号和创造新的符号;2.现代社会的符号环境P55;3.限定符号环境产生的两个原因P55-56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一)信息传播的过程与系统性P57(二)过程1.传播过程的要素(传者、讯息、媒介、受者、反馈)P58-592.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模式的双重性质P59A.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a)拉斯韦尔的传播过程模式;P60b)香农-韦弗数学模式 P60B.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a)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P62b)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P63c)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P633.传播过程的三个特征(动态性,序列性,结构性)P64(三)系统结构系统模式下的社会传播结构:a)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P66b)马莱兹克关于大众传播过程的系统模式P67(四)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1.日本学者的传播总过程研究:田中义久的大众传播过程图式;P692.唯物史观下的社会传播总过程的四个方面的理解P70-71精神交往,考察精神生产,生产力生产关系辨证运动,精神生产联系精神交往第五章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一)人内传播【内在传播】【内向传播】【自我传播】: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1.人体具有信息传播系统特点P742.人内传播的几个环节和要素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P76-773.从四个方面理解人内传播P77外部环境,社会实践,积极能动,基础4.作为社会心理过程A.米德:自我是“主我(I)与客我(Me)”的统一a)主我:作为意愿和行为的主体,通过个人围绕对象是无从事的行为和反应具体体现出来b)客我: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性的体现c)主我客我的关系P79B.布鲁默的“自我互动”(self interaction)理论a)《象征性互动论》1969b)人能自身进行互动P79c)“自我互动”其本质是社会互动的内在化P79-80C.米德关于内省式思考(reflective thinking)的观点P80-81(二)人际传播1.人际传播的定义: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有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
育明教育人大新闻传播学考研参考书及其考研真题.
![育明教育人大新闻传播学考研参考书及其考研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295c65cc76a20029bd642dfe.png)
育明教育考研专业课辅导中心汇编!!!第一章 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考研参考书及其解析第一节育明教育推荐2011年人大新闻学考研参考书目2008年以后,中国人民大学不再推荐考研参考书目,育明教育咨询师(人大新闻学博士、硕士)根据历年考研真题和出题范围推荐以下参考书目:1.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世界新闻传播史(第二版),陈力丹,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3.当代新闻理论,郑保卫,新华出版社,20034.新闻理论教程,杨保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5.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6.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第二版),陈力丹,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7.变革传媒——解析中国传媒转型问题,喻国明,华夏出版社,20058.新闻采访学(第二版),蓝鸿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9.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徐泓、张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0.新闻写作精要,高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11.新闻编辑学,蔡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3.新闻评论教程,马少华,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14.传媒经济学,张辉锋,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615.《国际新闻界》,杂志,中国人民大学主办,近一年辅助参考16.《新闻与传播》,杂志,中国人民大学主办,近一年辅助参考第二节育明教育;2011年人大新闻学考研参考书目解析1.中国新闻史*《中国新闻事业简史(第二版)》,方汉奇、张之华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5 年1 月*《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三版)方汉奇著第二本补充了很多新的东西,但是相应地一些东西也减少了。
2.外国新闻史*《世界新闻传播史(第二版)》,陈力丹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 年 3 月。
*《外国新闻传播史》,郑超然、程曼丽、王泰玄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年 10 月。
*新闻传播学考研复习专题精编•新闻学最新增修本(一书两册一卡)。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各科目都包含什么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各科目都包含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3a6c1c0f6bd97f192279e97f.png)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各科目都包含什么参考一下一下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相关内容的介绍资料,这些资料都是精心整理出来的,有志于考取中国人民大学的同学看过来,这些都是对于中国人民大学的学费,跨考考研难度的分析比较。
如果有兴趣可以自己摘抄笔记哦~~一、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学费、考试科目介绍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学费学费总额为7万元,学制为2年。
科目一:思想政治理论(满分100分)科目二:英语二(满分100分)科目三: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满分150分,含新闻采写、编辑、评论、广告、公关、传媒经济和广播电视实务)科目四: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满分150分,含中外新闻史、新闻理论、传播理论和传媒经济理论)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总体来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招生人数31人,招生量大,考试难度不高,每年都大量二本三本学生考取的,据凯程从中国人民大学内部统计数据得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的考生中95%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考的。
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自身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
其次,新闻与传播硕士考试科目里,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
即使本科学新闻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
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而且每年还有很多二本院校的成功录取的学员,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
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三、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就业怎么样?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就业实践多,学生动手能力强,且中国人民大学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名气非常大,校友众多,就业不是问题。
据中国人民大学就业办公室的老师介绍,中国人民大学每年的就业率都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整体需求还是比较旺盛的,大部分的专业供需比在1:4以上,每年学生大部分进入全国各地的省市地区的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电影等传媒机构和相关行业。
人大新传考研参考书目
![人大新传考研参考书目](https://img.taocdn.com/s3/m/bcf6df53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50.png)
人大新传考研参考书目
人大新闻传播学院考研的参考书目可以根据不同的考试科目进行分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参考书目建议:
1. 政治理论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 新闻传播理论与方法类:
《新闻学原理》。
《传播学原理》。
《媒介与社会》。
《新闻传播学导论》。
《新闻采访与写作》。
3. 新闻传播专业基础类:
《新闻写作与编辑》。
《新闻采访与报道》。
《媒介经济学》。
《传媒与社会》。
《媒介与社会变迁》。
4. 专业选修类:
《传媒与文化研究》。
《网络传播学》。
《媒介批评与分析》。
《广告学》。
《公共关系学》。
此外,还可以参考一些考研辅导书籍,如《考研政治学习指导与题库》、《考研英语真题精析》等,以帮助提高备考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仅为一些建议的参考书目,具体的选择可以根据个人的学习情况和考试要求进行调整。
同时,还可以结合教材、课件、学术期刊和相关的研究论文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以全面掌握相关知识。
中国人民大学新传考研复习指南、复习计划、参考书目、知识点梳理
![中国人民大学新传考研复习指南、复习计划、参考书目、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5d039e1fe53a580216fcfeb8.png)
中国人民大学新传考研复习指南、复习计划、参考书目、知识点梳理书单太长了,这里说一下特别重要的几本书:《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解析中国传播学》(陈力丹的,每年一本,16考就看15和14的)《传媒经济学教程》喻国明《世界新闻传播史》陈力丹《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传播学纲要》陈力丹《新闻编辑学》蔡雯《新闻写作精要》高刚《新闻评论教程》马少华《广告学教程》倪宁《传播学教程》郭庆光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第一节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库利的传播定义P2;皮尔士的传播定义P2-3;施拉姆关于传播的定义P3二、传播与信息信息定义P4、社会信息的特殊性质P4-5三、播的定义和特点传播定义:社会信息系统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人类社会传播的五个特点P5-6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规律的科学传播学的研究对象P8一、播的系统性:社会传播的五种类型(人内、人际、群体、组织、大众)P8二、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社会信息系统的四个特点P10三、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传播障碍与传播隔阂P11;传播学的任务P11-12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一、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马恩交往理论与美国传播学的本质区别P14-15二、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精神生产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物质交往的辩证关系P16-17;精神生产精神交往的独立性和能动性P17-18三、研究传播学,为中国的社会发展服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传播学的三个原则P18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美—库利社会学传统社会互动理论倡始人。
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美—皮尔士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符号学的创始人,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他们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传统,一是社会学的传统,一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
中国人民大学新传专业考研参考书目、重难点、题型分析、习题解析
![中国人民大学新传专业考研参考书目、重难点、题型分析、习题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64f9d08964bcf84b9d57b17.png)
中国人民大学新传专业考研参考书目、重难 点、题型分析、习题解析
书单太长了,这里说一下特别重要的几本书: 《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 《解析中国传播学》 (陈力丹的,每年一本,16 考就看 15 和 14 的) 《传媒经济学教程》喻国明 《世界新闻传播史》陈力丹 《中国新闻传播史》 方汉奇 《传播学纲要》陈力丹 《新闻编辑学》蔡雯 《新闻写作精要》高刚 《新闻评论教程》马少华 《广告学教程》倪宁 【重要贴士】 1、全程做好计划:楼主的考研复习计划已经记满了一个小本,分为月计划、周 计划、日计划等,每天做完就在计划本上划掉,看着一整天的计划全部完成会有 说不出来的满足。说下计划的重要性,首先它会保证你的复习进度,不会落下什 么。另外,最重要的是它会调整你的心态,尤其是考前一个月大家心态较浮躁, 会出现没信心或学不进去的时候,楼主就是开始没信心能考上,复读一年的心都 有了,后来每每看到计划本就有了一分踏实,心想这么多努力都做了,结果总不 会太次,这份踏实一直延续到考场。 2、学会放弃:当你决定考研的那一刻,就请你放弃出去逛街、看电影、唱 K 等 想法, 女孩子也就不要化妆啦, 反正每天泡在图书馆里身边都是同样灰头土脸的 考研狗们。还有,该翘的课也赶紧翘吧,跟老师打好招呼,奖学金什么的也别想 了, 什么志愿者啊实习的机会啊就眼睁睁地放过吧, 等你考上了这些全都是浮云! 一心考研,别无他想。 第一节 作为社会组织的大众传媒 作为传播者的大众传媒的特点: 1、 地位稳固。大众传媒与受众的角色关系是固定的。 2、 大众传媒是一种社会组织,具有自身的组织目标和组织结构。 3、 大众传媒是大众传播生产资料的直接控制者和使用者。 大众传媒是传播特权的拥有者。 是现代社会主要的信息提供者,是制约社会信息 环境的主要变量。 大众传媒的优势: 1、 专业的媒介组织,收集、加工、生产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和效率高。 2、 具有公开可靠的信源,信息可信性和可确认性。 3、 形成了一整套为社会所广泛承认的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形成了一套吸 引和联系受众的有效机制。
中国人民大学新传考研复习指南、复习计划、参考书目、知识点梳理、重难点
![中国人民大学新传考研复习指南、复习计划、参考书目、知识点梳理、重难点](https://img.taocdn.com/s3/m/5ed74996bceb19e8b8f6ba17.png)
中国人民大学新传考研复习指南、复习计划、参考书目、知识点梳理、重难点书单太长了,这里说一下特别重要的几本书:《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解析中国传播学》(陈力丹的,每年一本,16考就看15和14的)《传媒经济学教程》喻国明《世界新闻传播史》陈力丹《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传播学纲要》陈力丹《新闻编辑学》蔡雯《新闻写作精要》高刚《新闻评论教程》马少华《广告学教程》倪宁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什么是“传播隔阂”?)存在: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存在着众多可变因素的系统,参与系统活动的个体或群体是伴随着丰富的精神和心理活动的主体,这个特点决定其具有不确定性,容易产生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传播障碍包括结构与功能障碍;传播隔阂包括个人之间,人-群,员-组,群-群、组-组、世代-世代、文化-文化间隔阂等。
还包括无意误解和有意曲解。
)危害:~的存在会造成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和行动的混乱,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造成社会混乱和国家解体。
(前苏联)解决:然而,他们的存在是社会信息系统的一必然现象。
关键在于人如何科学认识、把握并解决这些矛盾,把社会发展推向高阶段。
传播学任务和性质(传播学把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也就给自己确定了这样的)任务:它必须通过对该系统及其各部分的结构、功能、过程以及互动关系的考察,探索、发现克服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科学方法,找到社会信息系统良性循环的机制,由此来推动社会的健全发展。
这一点,决定了传播学作为社会科学和应用科学的性质。
(作为社会科学,传播学研究的焦点始终是人以及人在社会信息系统中的主体活动。
作为应用科学,传播学应为发现和解决社会传播实践中的问题提供较为合理的方法。
在这个方面,传播学的价值就在于它引导人们从信息系统的角度考虑问题。
)从微观到宏观,传播学研究对社会实践和社会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一.学好传播学的重要前提(学好传播学重要前提,必须从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立场出发,树立科学的传播观。
人大新传考研参考书目
![人大新传考研参考书目](https://img.taocdn.com/s3/m/e544825a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22.png)
人大新传考研参考书目摘要:一、引言1.人大新传考研简介2.人大新传考研的重要性3.参考书目在考研中的作用二、人大新传考研参考书目概述1.官方推荐参考书目2.其他推荐参考书目3.如何选择合适的参考书目三、官方推荐参考书目详解1.《新闻学概论》2.《传播学教程》3.《中国新闻传播史》4.《新闻采访与写作》5.《新闻编辑学》四、其他推荐参考书目及理由1.《新闻传播法教程》2.《新闻伦理学》3.《新闻摄影教程》4.《网络传播学》五、选择参考书目的建议1.关注学科前沿动态2.结合个人兴趣和特长3.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4.参考前辈经验和建议六、总结1.人大新传考研参考书目的重要性2.如何科学选择参考书目3.祝愿考生取得优异成绩正文:人大新传考研,即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是我国新闻传播领域的重要选拔环节。
对于有志于从事新闻传播工作的学子来说,备考人大新传考研是实现梦想的关键一步。
在这个过程中,参考书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人大新传考研参考书目进行详细介绍,并提供一些选择参考书目的建议。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人大新传考研的官方推荐参考书目。
根据学院官网发布的信息,人大新传考研官方推荐参考书目包括:《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教程》、《中国新闻传播史》、《新闻采访与写作》和《新闻编辑学》。
这些书籍涵盖了新闻传播学科的基本理论、历史、业务等方面,是备考人大新传考研的基石。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推荐的参考书目。
如《新闻传播法教程》帮助考生了解新闻传播领域的法律法规;《新闻伦理学》关注新闻工作者在实践中的道德伦理问题;《新闻摄影教程》和《网络传播学》则分别涉及新闻摄影和网络传播这两个重要领域。
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参考书目进行阅读。
在选择参考书目时,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建议:关注学科前沿动态,了解新闻传播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结合个人兴趣和特长,挑选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力求在学术研究和实际操作中找到平衡;参考前辈经验和建议,避免走弯路。
人大新闻学610-新闻传播实务考研参考书
![人大新闻学610-新闻传播实务考研参考书](https://img.taocdn.com/s3/m/f6ba313e4b73f242336c5fd8.png)
人民大学考研资料、辅导课程 可咨询育明考研杜老师
1、专业课综合笔试、外语笔试(应试语种) 笔试内容:考核考生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概念以及应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分析当前专业领域 内的难点、热点问题。 笔试办法:采取闭卷考试形式。专业课考试时间为 2 小时,满分 100 分,60 分为及格。外语笔试 时间 1 小时,满分 50 分,30 分为及格。 2、专业与综合素质面试(含外语听力和口语水平测试) 由不少于五名以上的导师组成复试专家小组,准备多套题目。满分 150 分,90 分为及格。 测试内容:本专业的基本理论以及实际应用能力。专业与综合素质面试以及外语听力与口语一起进 行。原则上是为了更全面了解考生情况,包括考察其综合分析表达能力、了解其对专业课以外的其他 知识技能的掌握,考察其科研能力和水平,还包括对考生思想政治状况的考察,对特长、兴趣爱好的 了解和其他情况的了解等外语听力和口语水平测试内容:外语听力、口头表达和运用能力,专业外语 的掌握水平。满分 50 分,30 分为及格。 专业综合课笔试成绩 60 分以上,外语笔试 30 分以上,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 30 分以上,专业课和 综合素质面试成绩 90 分以上,同等学力加试成绩在 60 分以上,即为复试合格。各项复试成绩均合格 的,将复试成绩与初试成绩加权求和,排列录取顺序。初试与复试成绩的权重分别为 60%和 40%。 (人大考研资料、考研经验、辅导课程咨询育明教育杜老师扣扣:八九三二四一二二六)。
2014 年人大新闻学考研真题 新闻史论
一、名词解释 5 题,共 40 分。 1 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2 华盛顿邮报 3 新闻与宣传 4 刻板印象 5 付费墙
育明 考研考博
人民大学考研资料、辅导课程 可咨询育明考研杜老师
二、简答 3 道,共 60 分。 1、1986——1991 年苏联新闻改革的内容和影响 2、新闻真实的有限性 3、波兹曼媒介生态论的内容以及对现今传播学的意义 三、论述两道题,共 50 分。 1、用媒介生态结构论谈谈现今新闻选择标准和方式的新变化 2、文化贸易保护主义要加强 ZF 干预的的理论依据 新闻实务 一、(50 分)根据一段材料:1、为一家全国性报纸写 600 字消息(30 分);2、为消息拟一标题 (10 分);3、为该报纸的官方微博写一条评述(10 分)。 (材料出自新京报 12 月 2 日的报道《中华环保联合会告中石油非法排污 索赔 6075 万》。试卷上 删掉了小标题) 近日,中华环保联合会在北京二中院提交诉状,就中石油在吉林松原市的采气厂非法排污行为, 提起暂定 6075 万元赔偿的民事起诉。如受理,这将成为北京地区首例环境公益诉讼。 二中院一小时内接受诉状 昨日下午 2 时,北京二中院,中华环保联合会及其律师向立案庭法官提交了一纸民事诉讼状,诉 状被告之一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董事长周吉平,另一被告是中石油吉林油 田分公司。 立案庭法官未提出过多异议,只询问了联合会方面此前是否做过类似的诉讼案件。联合会方面当 即从电脑中调出此前成功的公益诉讼案例判书等作为参考材料提交。一个小时之内,北京二中院便正 式接受了诉讼材料。 “过程比较顺利,北京市的法院在受理案件方面的程序、态度都是不错的。”中华环保联合会督 察诉讼部部长马勇说,此前,在其他地方提交公益诉讼材料时,他们曾经历过即使没有程序问题,也 在立案庭便被直接拒绝的情况。 吉林油田免去涉事采气厂厂长职务 根据诉状,今年 10 月,联合会接到举报,反映中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松原采气厂将大量未经处理 的污水直接排放到渗坑的违法行为。因排放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石油类物质,导致目前该渗坑表层被厚 厚的油层覆盖,大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油气味,土壤和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附近的林木、养殖场均受 到危害。 除停止排污之外,原告在诉讼中还请求被告中石油赔偿暂定为 6075 万元的费用,费用通过法院和 原告监管的专项生态恢复基金专用于当地的环境修复。 法院是否正式立案,何时裁定是否受理目前未知。
新闻学专业考研参考书目推荐(中传、人大、复旦、武大、华科、暨大、川大、厦大)
![新闻学专业考研参考书目推荐(中传、人大、复旦、武大、华科、暨大、川大、厦大)](https://img.taocdn.com/s3/m/41627d9fdaef5ef7ba0d3c98.png)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专业考研参考书目推荐参考书目作者出版社备注《新闻理论》雷跃捷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8.5元《新闻理论教程》何梓华高等教育出版社 18.5元《外国新闻史教程》李磊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8元《广播电视词典》赵玉明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66元《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哈艳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1元《媒介批评》雷跃捷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新书《邓小平新闻宣传理论研究》雷跃捷等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5元,可做参考《文史要览》王振业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68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专业考研参考书目推荐参考书目作者出版社备注《中国新闻事业简史》方汉奇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二版《世界新闻传播史》陈力丹著上海交大出版社——《新闻理论教程》杨保军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当代新闻理论》郑保卫著新华出版社——《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概论》陈力丹著复旦大学出版社——《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新闻采访学》蓝鸿文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二版《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徐泓、张征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新闻写作精要》高钢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报纸编辑学》郑兴东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二版《新闻评论学教程》秦珪、胡文龙、涂光晋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新闻评论》马少华著中南大学出版社——《电子媒介新闻教程》饶立华、杨钢元、钟新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注:2009年起,中国人民大学已不再指定具体新闻学考研参考数目。
复旦大学新闻学专业考研参考书目推荐参考书目作者出版社备注《新闻学概论》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年第二版《传播学原理》张国良等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5年版《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黄瑚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当代新闻采访》刘海贵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当代新闻写作》周胜林尹德刚等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年第二版《新闻评论教程》丁法章等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当代新闻编辑》张子让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曹书乐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第三版武汉大学新闻学专业考研参考书目推荐参考书目作者出版社备注《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童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新闻学基础《新闻理论纲要》李卓钧武汉大学出版社新闻学基础《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陈力丹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新闻学基础《中国新闻事业简史》方汉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新闻理论《新闻采访学新论》罗以澄武汉大学出版社新闻业务《现代新闻写作》强月新、单波安徽人民出版社新闻业务《新闻评析》夏琼高等教育出版社新闻业务《简明世界新闻通史》张昆武汉大学出版社新闻发展史《中西新闻比较》童兵新华出版社中西新闻比较《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应用新闻学卷》单波复旦大学出版社中西新闻比较《西方新闻事业概论》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中西新闻比较《法律基础》周叶中武汉大学出版社综合知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吕有志、戴德铮高等教育出版社综合知识《大学语文》徐绍建武汉大学出版社综合知识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专业考研参考书目推荐参考书目作者出版社备注《当代新闻采访学》申凡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9年《新闻报道写作通论》孙发友人民出版社2005年《现代新闻评论》赵振宇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年《当代电视实务教程》石长顺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年《网络新闻传播导论》屠忠俊、吴廷俊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年《广告策划创意学》余明阳、陈先红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年第二版《中国新闻传播史稿》吴廷俊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版《现代新闻传播学》程世寿、刘洁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年7月版《当代传播学》申凡、戚海龙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四川大学新闻学专业考研参考书目推荐参考书目作者出版社备注《理论新闻学新视野》张小元编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新闻采访论》邱沛篁编四川大学出版社——《现代新闻编辑学》蒋晓丽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广播电视学导论》欧阳宏生编四川大学出版社——《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外国新闻传播史纲》郭亚夫等编四川大学出版社——《传播学理论与实务》李苓编四川人民出版社——《应用广告学》吴建编四川大学出版社——《新闻摄影学》吴建编著四川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实务与技能》李苓等编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5年8月版注:2009年起,四川大学已不再指定具体新闻学考研参考数目。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考研复习要点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考研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78696f80b9d528ea81c77922.png)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复习要点提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专业课考试分新闻传播理论和新闻实务两部分。
新闻传播理论共150分,所考科目包括中国新闻传播史,世界新闻传播史,新闻学,传播学,传媒经济学。
新闻实务共150分,所考科目包括消息、评论的写作,新闻报道策划,新闻采访,编辑学,2010年初试取消了广播电视新闻的考察。
一、参考书目1、《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提示:书内提及的所有基本概念,传播学者及其各个理论必须在头脑中有清晰框架,熟练掌握内容,并且完整叙述。
2、《传播学纲要》陈力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提示:配合《传播学教程》同时学习,补充其不足,对于郭庆光书中未提到的理论尤其要注意掌握。
3、《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复旦大学出版社提示:新闻学学习的核心教材,对这本书务必做到合上课本能够清晰讲出全书大致脉络,每一讲有几个问题,每个问题如何具体阐述。
(2010年理论课考试中有一道论述题一道简答题一个名词解释出自该书。
)4、《新闻理论教程》杨保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提示:这本书晦涩难懂,是从哲学角度来探讨新闻学基本理论,大致了解其思路和观点即可。
5、《新闻理论新编》郑保卫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提示:某些观点可做参考,无需花过多精力,大致翻阅,关注一下课后习题。
6、《2010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陈力丹(未出版,随时关注,大概出版时间是2010年7、8月间)7、《2009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陈力丹人民日报出版社8、《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2008)陈力丹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提示:6、7、8、这三本书是陈力丹每一年都会出版一本的系列丛书,是对上一年新闻传播领域重大事件,重要政策,热点问题的回顾总结思考,很有价值,需认真阅读,可以提供一个基本的新闻传播学的思维模式和对一些问题的探讨角度。
9、《世界新闻传播史》陈力丹上海交大出版社提示:掌握——重大新闻事件;重要的新闻人物;重要的报纸、杂志、报业集团、广播、电视台、媒体集团;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五种媒体的发展历史等。
2020年-2021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硕士考研真题及考研参考书
![2020年-2021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硕士考研真题及考研参考书](https://img.taocdn.com/s3/m/49d0190225c52cc58ad6be1c.png)
2020年-2021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硕士考研真题及考研参考书育明教育506大印老师联合各大新传名校导师及考研状元联合整理2019年9月10日星期日【温馨解析】就以北京地区为例,招生新闻传播考研的院校就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
最近几年名校新传硕士考研越来越灵活了。
建议参考一下书目作为备考的参考:《新闻传播硕士考研笔记及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笔记、习题详解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此外,院校选择也很重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是成功的关键,但是考生信息有限,很难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在这里,大家可以直接联系我,我免费给大家做规划和咨询。
【复习技巧】根据育明教育大印老师(V153********)近10年考研咨询经验,建议7月之前在辅导老师的指导(在校教授与在读博士、硕士共同辅导)下一定要明确复习的重点,这个阶段不要做笔记,因为做笔记就是抄书,没有任何意义;8-10月进行背诵并整理笔记,为第二轮复习;11-12月进行第三轮复习并进行4-5次全真模拟练习。
【真题笔记】1、名词解释(1)名词解释一般答100字左右,在A4纸上约3行,每行30-40字。
(2)名词解释三段论答题法:定义——》背景、特征、概念类比——》总结/评价。
第一,回答出名词本身的含义。
一般都可以在书本找到。
第二,从名词的提出的背景、它的特征、相似概念比较等方面进行简述。
第三,总结,可以做一下简短的个人评价。
(3)育明考研温馨提示:第一,名词解释一般位于试卷的第一部分,很多考上刚上考场非常的兴奋,一兴奋就容易下笔如流水,一不小心就把名词解释当成了简答题。
结果后面的题目答题时间非常紧张。
第二,育明考研咨询师提醒大家,在回答名词解释的时候以150-200字为佳。
按照每个人写字的速度,一般需要5分钟左右。
2、简答题(1)育明考研名师解析:简答题一般来说位于试题的第二部分,基本考察对某些重要问题的掌握程度。
2020-2021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参考书、招生目录、考研经验、复试分数线汇总
![2020-2021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参考书、招生目录、考研经验、复试分数线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f3509354c850ad02df804115.png)
2020-2021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参考书、招生目录、考研经验、复试分数线汇总本文将由新祥旭考研吴老师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专业考研进行解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板块:中国人民大学的介绍,学院专业的介绍,考研科目介绍,考研参考书目,近三年录取情况分析,及人大新闻传播专业备考经验等几大方面。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领导创办的第一家新闻教育机构。
1958年,北京大学新闻专业并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此前,创办于1924年的燕京大学新闻系于1952年并入北大新闻专业,因此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新闻系集人大、燕京和北大三所大学新闻教育力量于一体,开始了新中国新闻教育的历程。
1988年,新闻系改名为新闻学院。
学院现有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传播学4个本科专业,新闻学、传播学、传媒经济学和广播电视学4个硕士学位点,新闻学、传播学、传媒经济学、广播电视学4个博士学位点,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
其中,新闻学连续三届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2007年,传播学专业被评定为国家重点学科,新闻学院成为全国仅有的同时拥有新闻学、传播学两个一级重点学科的学院之一,也是我国新闻传播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2011年增设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教育。
一、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招生情况招生院系:新闻学院招生专业: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方向:不分研究方向学制:2年考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二、中国人民大学考研考研参考书目新闻写作《新闻写作精要》高钢《新闻写作教程》张征新闻评论《新闻评论教程》马少华《新闻评论案例》马少华刘洪珍新闻编辑《新闻编辑学》、《新闻编辑学案例》蔡雯中国新闻史《中国新闻传播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方汉奇《中国新闻社会史》李彬清华大学出版社外国新闻史《外国新闻传播史纲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陈力丹王辰瑶《全球新闻传播史》李彬清华大学出版社新闻理论《新闻理论新编》郑保卫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新闻理论教程》杨保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传播理论《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传播学纲要》陈力丹闫尹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大众传播学范式与流派》刘海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传媒经济理论《传媒经济学教程》喻国明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传媒经济学》张辉峰南方报业出版社《传媒的语法革命》喻国明(碎片化)《传媒竞争力》喻国明三、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考研复试分数线(近三年)年份政治外语专业课一专业课二总分201855559090365 201755559090375 201655559090370四、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考研最新录取情况序号专业名称考号姓名政治外语专一专二总分备注1 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08350 窦书棋71 84 111 130 3962 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21539 黄从浩71 85 112 123 3913 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20160 王静远68 87 111 123 3894 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17625 代梦梦75 81 117 114 3875 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03807 张佳欣65 78 115 127 3856 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03809 花一贺67 82 111 124 3847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 03797 孙文瑾 68 76 118 121 3838 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 03802 栾若曦 67 87 118 111 3839 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 13974 曹甜 72 83 97 131 38310 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 20290 王碧琪 69 89 108 116 38211 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 10682 田雨青 67 86 119 109 38112 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 17251 王峥 69 75 113 124 38113 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 03811 马茜茜 59 81 112 128 38014 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 08736 苏悦 72 87 104 115 37815 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 16164 马晓桐 61 80 112 125 37816 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 03792 李成蹊 68 80 103 123 37417 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 09245 王晓晖 71 82 104 117 37418 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 10783 李彤 69 76 102 126 37319 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14717 毛冠琪 59 87 110 116 372五、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考研复习建议 1、零基础复习阶段(6月前)本阶段根据考研科目,选择适当的参考教材,有目的地把教材过一遍,全面熟悉教材,适当扩展知识面,熟悉专业课各科的经典教材。
人大新传考研复习指南、参考书目、框架梳理、考点分析、重难点
![人大新传考研复习指南、参考书目、框架梳理、考点分析、重难点](https://img.taocdn.com/s3/m/8da0f65769eae009581becb8.png)
人大新传考研复习指南、参考书目、框架梳理、重难点书单太长了,这里说一下特别重要的几本书:《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解析中国传播学》(陈力丹的,每年一本,16考就看15和14的)《传媒经济学教程》喻国明《世界新闻传播史》陈力丹《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传播学纲要》陈力丹《新闻编辑学》蔡雯《新闻写作精要》高刚《新闻评论教程》马少华《广告学教程》倪宁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八章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控制分析)(一)媒介控制形态1.外控1)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A.规定传媒组织的所有制形式B.对传播媒介的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管理C.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的传播D.对传播事业的发展制定总体规划或实行国家援助2)利益群体和经济实力的控制(垄断资本)A.以强大的资本做后盾成立超大型媒介联合企业,对大众传播事业的主要部分实行垄断B.通过他们控制的议会党团或院外活动及团对公营传播媒介的活动进行干预C.通过提供广告或赞助来间接的控制和影响其他中小媒介的活动3)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A.个人的信息反馈B.结成受众团体C.诉诸于法律手段D.通过影响媒介的销售市场来制约媒介活动2.内控(二)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麦奎尔的“规范理论”的六种类型】1.极权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1)产生的背景P135;2)理论的四个坚持主要内容P1352.资本注意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A.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a)产生的背景P136;b)主要原理原则P136B.社会责任理论a)产生的背景P138;b)主要原理原则P1339C.民主参与理论a)产生的背景P139;b)主要观点P1339-1403.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渊源:马恩关于党报思想的要点P141;列宁主要观点P141-1421)苏联:五个原则和规范P1422)我国:我过传播制度极其基本规范的四个方面内容(公有制、党性原则、多方面职能、经济功能)P143-1444.发展中国家的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理论✓麦奎尔概括的五个方面内容P145第九章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传播媒介”两种含义(一)作为工具和技术手段的传播媒介1.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1)媒介即信息✧“媒介即信息”是麦克卢汉对媒介在人类历史中的作用与地位的概括(媒介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媒介是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媒介又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P1482)媒介:人的延伸✧“媒介即人的延伸”的内容(任何媒介都是人的感觉和感观的扩展或延伸、媒介和社会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人的感观能力的“统、分、再统”的历史)P149✧生物性而非社会性3)“热媒介”与“冷媒介”✧对“热冷媒介”概念的解释P149⏹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意义与局限性:◆其意义P150;局限P149;◆正确理解媒介在社会发展和形态变革中的作用P150-1512.媒介工具和技术的现实社会影响1)“电视人”[林雄二郎]P1522)“容器人”[中野牧]P1523)媒介依存症P1524)电视与人的“充欲主义”佐藤毅的“他律性欲望主义”及其对日本人价值观的影响P1533.新媒介的发展均势及其冲击1)特点:a)传播过程的双向性增强b)多媒体化和媒介功能的融合c)媒介资源的丰富化d)信息传播的全球化2)“电子乌托邦”思想teletopiaa)“电子乌托邦”思想P155;b)“电子乌托邦”思想历史根源P156;c)媒介技术是中性P156(二)作为社会组织的大众传播1.传播者与大众传媒1)特点:a)地位稳固b)是一种社会组织,具有自身的组织目标和组织结构c)大众传媒是大众传播生产资料的直接控制者和使用者d)在信息生产过程中具有“把关人”的作用2)优势:a)能力,效率b)可信性,可确认性c)规范,道德2.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1)经营目标:媒体经济收益的两个方面(广告收益&信息产品的销售收益)P1592)宣传目标:非经济收益目标P159;宣传目标的两种活动(发表言论&组织报道)P1603.制约因素:公共性与功益性1)三个依据P160;2)公共性与功利性是大众传媒的权利基础和受制约的根据P160;3)“经营目标”“宣传目标”与“公共性公益性”的制约程度因具体媒介组织不同而不同P1614.传媒组织在信息生产中的作用1)卢因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2)怀特的“把关”模式及后来对它的补充P1623)大众传媒的把关标准:(九要素)a)新闻信息的客观属性;b)新闻选择中的业务标准与市场标准P164;c)新闻报道宣传性的不同看法P164(社会主义、资本主义)4)把关过程的实质:理解把关实质时应把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考虑在内的原因P165第十章大众传播的受众(一)“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1.大众的概念1)大众mass初级群体primary group 群集crowed 公众public2)大众的主要特点:a)规模的巨大性b)分散性和异质性c)匿名性d)流动性e)无组织性f)同质性✧心里隔绝,非人格化,组织松散,个性凸现2.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和变化:1)早期的贵族主义的观点a)19世纪上法托克维尔《美国的民主制》b)19世纪末法勒朋“暴徒”c)20世纪西班牙奥特伽《大众的造反》2)对法西斯极权主义的批判20世纪30年代之后曼海姆P179;3)战后美国的大众社会理论20世纪50年代之后a)密尔斯:“新中产阶级”(白领阶层)+蓝领劳动工人=大众大众与权力精英的矛盾→社会病理现象b)李斯曼:传统型→内向型→外向型(人们的社会适应方式)趋同倾向→自主性↓均质性↑无个性的一般大众c)孔豪瑟:<双重性质>非精英大众→压力影响→←操控←精英人物4)如何评价大众社会理论(大众社会成立的六个基本条件)P1713.当代认识1)大众社会论的“被动”受众观2)清水几太郎3)“拷贝支配”社会及其形成原因4)“拷贝的支配”转化为“心理的暴力”的两条原理(利润原理&政治或宣传原理)P172-1735)近年受众观的转变(强调其能动性)P173(二)受众观受众:大众传媒的信息接受者或传播对象克劳斯的受众规模三个不同层次观点P1741.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1)受众对大众传媒的接触诸多因素制约P174;2)IPP指数[拉扎斯菲尔德]Index of Political Pre-dispositions P1753)“选择性接触假说”P1762.作为“市场”的受众1)从市场角度出发的“受众”定义P177;2)受众市场(或消费者)观点的三个基本认识P177;3)“受众即市场”观点的变化过程P177;4)“受众即市场”观点存在的四个问题P1773.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1)传播权2)知晓权3)传媒接近权P178-179(三)“使用与满足”uses and gratifications appoach1.“使用与满足”的基本观点P180倒11-13行2.受众的传媒接触动机和使用形态1)对广播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a)赫尔卓的人们喜爱知识竞赛的三种心理需求P181b)收听肥皂剧的动机P1812)对印刷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a)贝雷尔森的读书动机论(实用、休憩、夸示、逃避)P181b)对报纸六种使用形态P181-1823)对电视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a)“使用与满足”研究的过程P182b)麦奎尔的满足四种基本类型P1823.传媒接触的社会条件因素1)施拉姆的少年儿童电视接触行为研究的结论P1832)卡兹的“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P1834.对“使用与满足”研究的评价1)“使用与满足”研究采用的新视角的三个意义P184a)能动性→受众绝对被动b)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制约c)基本效用:“适度效果论”2)“使用与满足”研究的局限性P185a)行为主义,功能主义,过于强调个人和心理b)脱离传媒生产提供过程c)有限的能动性。
新闻传播学考研参考书目
![新闻传播学考研参考书目](https://img.taocdn.com/s3/m/afc0b594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d5.png)
新闻传播学考研参考书目
新闻传播学考研参考书目包括以下几本:
1.《新闻传播学概论》(第三版)作者:李良荣,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这本书是新闻传播学的入门教材,涵盖了新闻传播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
2.《媒介与社会》(第二版)作者:陈力丹,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媒介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媒介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3.《新闻传播学原理》(第二版)作者:刘继南、张天翼,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新闻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新闻传播的规律、新闻传播的要素和新闻传播的过程等。
4.《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第二版)作者:李晓东,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包括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内容分析等。
5.《新闻传播学史》(第一版)作者:李晓东,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新闻传播学的历史和发展,包括新闻传播学的渊源、发展过程和现状等。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参考书目与考试科目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参考书目与考试科目](https://img.taocdn.com/s3/m/12d9550452d380eb62946dcc.png)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参考书目与考试科目初试:新闻理论:《新闻理论教程》(杨保军);《新闻十讲》(陈力丹);《当代新闻理论》(郑保卫);《解析中国传播学》(2011陈力丹);《解析中国传播学》(2012陈力丹);《解析中国传播学》(2013陈力丹)传播学理论:《传播学纲要》(陈力丹);《传播学教程》(郭庆光);《大众传播理论》(刘海龙)传媒经济:《传媒变革力》(喻国明);《传媒经济学教程》(喻国明);《传媒新视界》(喻国明);《网络传播概论》(彭兰)新闻史:《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世界新闻传播史》(陈力丹);《外国新闻事业史》(张允若)参考资料:《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FT徐达内的《媒体札记》新闻实务:《新闻编辑学》(蔡雯)这本非常之重要;《新闻采访学》(蓝鸿文);《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徐泓、张征);《新闻写作精要》(高刚);《新闻评论教程》(马少华);《时评十讲》(曹林);《广告学教程》(倪宁);《公共关系学》(熊源伟);《公共关系案例》(熊源伟)论文:《国际新闻界》以及陈力丹、喻国明、蔡雯等老师近两年的论文凯程考研以"专业、负责、创新、分享"的办学理念,突出"高命中率、强时效性、全面一条龙服务"的特色,成为考研学子选择专业课辅导的首选。
10年来已有千余位考生在凯程的帮助下顺利考取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中传等全国著名高校,引发业界强烈关注。
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致力于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索玉柱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同学们可以关注凯程公众号“凯程考研”择校择专业:有疑问,您咨询凯程老师。
为您详细专业解答。
中国人民大学610-新闻传播实务考研参考书目、考研真题、复试分数线
![中国人民大学610-新闻传播实务考研参考书目、考研真题、复试分数线](https://img.taocdn.com/s3/m/4e850b7df242336c1eb95ebe.png)
中国人民大学610-新闻传播实务考研参考书目、考研真题、复试分数线610-新闻传播实务课程介绍《网络新闻传播实务》是一部具有开拓性的网络新闻传播实务研究专著。
它从网络传播的数字化、超链接、交互性、聚成性、全球化、快捷性等特点出发,在以传统媒体实务为参照系的基础上,初步勾勒出了网络新闻传播实务的内容体系。
这一体系对网络新闻传播实务的技术、原则、方法及其基本流程(采写编评、网站设计与编排、发布)等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在研究过程中,力求将网络实务的每一环节中所用的技术(主要是软件)和原则有机结合起来,并在重点部分配以实例,做到原则、技术和应用并行。
全书内容丰富且现实针对性强,体例新颖,语言明白晓畅。
其读者对象主要是新闻传播专业的广大师生和新闻实务工作者,也可作为新闻传播学和网络传播专业的教材。
中国人民大学考研复试分数线学术学位:学科门类政治、外语、专一(数学)、专二、总分01哲学50509090330↓02经济学5555909036003法学50↓50↓909035004教育学5050180330↓05文学5555909035006历史学5050180335↑07理学4545909030008工学4545909030009医学5050180↑30012管理学50↓50↓9090350↓13艺术学45459090330专业学位:专业学位政治、外语、专一、专二、总分备注02经济类专业学位(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50509090340035101法律(非法学)50509090340↓035102法律(法学)505090903300352社会工作505090903300453汉语国际教育50509090315↓0552新闻与传播55559090355↓0651文物与博物馆4545180↑3200852软件工程454580803000951农村与区域发展50509090300100↓50170↓未通过提前面试1251工商管理同教育部A类分数线通过提前面试1252公共管理115↑50180↑12060225↑全日制1253会计120↑50205↑非全日制1255图书情报12055↓195↓40↓40↓9090325↑1351艺术注:1、各学院可根据生源情况上调复试基本要求。
考研新闻传播学经典参考书目
![考研新闻传播学经典参考书目](https://img.taocdn.com/s3/m/a1f6752b4a7302768e99392d.png)
新闻传播学经典参考书目新闻传播学历史top10参考书作者出版社频次占比《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年34 5.92%《外国新闻传播史》郑超然、程曼丽、王泰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一版18 3.14%《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程曼丽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15 2.61%《中国新闻事业史》丁淦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1 1.92%《外国新闻事业史》张允若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50.87%《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黄瑚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50.87%《世界新闻传播史(第二版)》陈力丹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40.70%新闻传播学理论top5参考书作者出版社频次占比《传播学概论》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6010.45%《新闻学概论(第二版)》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28 4.88%《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童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11 1.92%《新闻学导论》李良荣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0 1.74%《新闻理论教程》何梓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8 1.39%《传播学》邵培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6 1.05%《广播电视新闻学》李岩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50.87%《当代广播电视概论1》陆晔、赵民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40.70%《传播学引论(增补版)》李彬新华出版社,2003 年40.70%《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第三版)(美)巴兰.戴维斯著,曹书乐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40.70%新闻传播学实务参考书作者出版社频次占比《新闻写作学教程》刘明华、徐鸿、张征中国人大出版社,2002年15 2.61%《当代新闻编辑》张子让复旦大学出版社9 1.57%《广告学概论》陈培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9 1.57%《新闻采访写作新编》(第二版)刘海贵等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9 1.57%《新闻评论教程》秦珪、胡文龙、涂光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9 1.57%《报纸编辑学教程》郑兴东、陈仁风、蔡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第一版7 1.22%《当代新闻写作(第二版)》周胜林、尹德刚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7 1.22%《新闻理论教程》杨保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7 1.22%《新闻评论学》丁法章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7 1.22%《广告学教程》张金海、姚曦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50.87%《新闻采访教程》刘海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50.87%《媒介管理学》、《媒介管理学经典案例》邵培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40.7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大新传考研参考书目
人大新闻传播学院的考研参考书目可以根据不同科目进行分类。
下面我将从新闻学、传播学和广告学三个学科的角度,为你推荐一
些参考书目。
1. 新闻学:
《新闻学原理》(Franklin D. Roosevelt)。
《新闻采访与写作》(John R. Bender)。
《新闻写作与编辑》(Don Fry)。
《新闻学导论》(David Weaver)。
《新闻伦理学》(Clifford G. Christians)。
2. 传播学:
《传播学导论》(Stanley J. Baran)。
《传播学原理》(Denis McQuail)。
《传播学概论》(Richard West)。
《传播研究方法》(Anders Hansen)。
《传播与社会变迁》(Joseph Dominick)。
3. 广告学:
《广告学原理》(William Wells)。
《广告与销售促进》(George E. Belch)。
《广告创意与策划》(Tom Altstiel)。
《广告媒介策划与管理》(Larry D. Kelley)。
《广告心理学》(Bob M. Fennis)。
此外,还可以参考相关学术期刊和研究报告,例如《新闻与传
播研究》、《新闻大学》、《广告学研究》等,以获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理论观点。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仅为一些常用的参考书目,具体选择还需根据个人的研究方向和兴趣来确定。
同时,考研复习不仅仅依赖于书籍,还需要结合课堂笔记、学术论文和实践经验等多方面的资源进行综合学习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