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机升降思想治疗肿瘤的理论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机升降思想治疗肿瘤的理论研究
发表时间:2014-08-01T16:57:59.8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21期供稿作者:汪莉杨桂华丁金芝[导读] 现代中医对于肿瘤类疾病的认识,多认为是在“虚”、“毒”、“痰”、“瘀”的基础上互相影响产生。汪莉杨桂华丁金芝
(辽宁省大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116000)
【摘要】气机升降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尤其在中医学中,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更是讲究。肿瘤的治疗亦提倡重视后天脾胃功能及气机升降的作用,清代著名医者黄元御在此颇有研究,现本文就根据黄元御的升降中医理论为根本对肿瘤治疗进行研究。【关键词】气机升降肿瘤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R2-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1-0056-01 一、保护阳气
阳气旺盛,则化生阴精,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阳气旺盛,生机振奋,神安体健,则百病不染。阳气若伤,群阴即起,则百病皆作。黄氏认为:“阳性动而阴性止,动则运而止则郁;阳盛而生病者千百之一,阴盛而生病者尽人皆是”;“人之衰也,火渐衰而水渐长,燥日减而湿日增,阳不胜阴,自然之理…扶阳抑阴为不易之道”。基于这种崇阳的思想,黄氏临证多从阳衰、水寒、土湿、木郁而立论,治疗从扶阳抑阴入手,处处顾护阳气,用药喜温热而远苦寒,擅用甘草、干姜、桂枝、茯苓、半夏。《四圣心源》载方140首,其中107方用甘草,78方用茯苓,70方用桂枝,39方用干姜。
肿瘤的发病目前多基于“内虚”学说。如张景岳认为“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其内虚分阴虚和阳虚,然临床多见阳虚之证。如孙秉严即认为肿瘤发病时内虚以阳虚寒凝为主,并通过甲印、腮印、舌印验之临床,用药多以温阳散寒之品。李可临证亦多用附子等大热之品,以去除体内沉寒固疴。从临床治疗来看,除却放疗,因外来热毒之邪损伤人体,多表现为阴虚热毒症状之外,手术、化疗等治疗在一定程度上都表现为人体元气的损害,尤其以脾肾之气损害多见,故而多见阳虚症状。临床治疗肿瘤时,需注意时时不忘顾护脾肾之阳气,辨证加用附子、干姜、杜仲、续断、菟丝子等温补脾肾阳气之品。另外,黄氏注重阳气取其“动”的特点,认为阳气的周流非常重要,临证不以大热之品纯补,而注意运化阳气,阳气化则不壅,故能温煦振奋、行气利水,发挥其生理功能。
二、气血升降
古代对于肿瘤的认识以“积聚”为主。黄氏认为:“积聚者,气血之凝瘀也。血积为癥,气积为瘕。”并且从中气升降的角度阐述积聚产生的原因“溯其原本,总原于土。己土不升,则木陷而血积。戊土不降,则金逆而气聚。中气健运而金木旋转,积聚不生,癥瘕弗病也。积聚之病,不过气血…气不得血则不行,血不得气则不运,气聚者,血无有不积,血积者,气无有不聚,但有微甚之分耳。”具体到肿瘤的产生,类似于肝癌的“鼓胀”,黄氏认为“中气之败也”,“气不化水,则左陷于下而为气鼓,水不化气,则右逆于上而为水胀,而其根,总因土湿而阳败。湿土不运,则金木郁而升降窒故也。”对于“噎膈”,黄氏认为“阳衰土湿,上下之窍俱闭也”,“肝脾遏陷,下窍闭涩而不出,肺胃冲逆,上窍梗阻而不纳,是故便结而溺癃,饮碍而食格也。”而且因上窍不开“雾气堙瘀,化生痰涎”出现呕吐涎沫的症状。对于类似于胃癌的“反胃”,认为主因“阳衰土湿,下脘不开也。”对于积聚产生的下寒而上热的病机,认为“气聚则金水失其收藏,阳不下蛰,是以寒生。坎阳左升,而化木火,及其成火,而又含阴精,故上焦不热,血积则木火失其生长,阴不上根,是以热作。”颇似肿瘤病人临床常见的癌性发热。而对于积聚的治疗,黄氏认为“其内在脏腑者,可以丸愈,外在经络者,以膏药消之。”并且左积者,血多而气少,加鳖甲、牡蛎,右聚者,气多而血少,加枳实、厚朴。
现代中医对于肿瘤类疾病的认识,多认为是在“虚”、“毒”、“痰”、“瘀”的基础上互相影响产生。临床除应用扶正培本之法补虚培元之外,多兼以活血化瘀、燥湿化痰、解毒攻下之法。脾胃为生痰之源,因此燥湿化痰之本在于脾胃的调治,脾喜燥而恶湿,脾运则痰湿自除。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肿瘤在临床上目前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其根源多因气滞血瘀,即黄氏所谓的气血升降失调,瘀滞而成。而解毒攻下法多用清热解毒,通腑泄下之法,主要以降为主。因此,根据黄氏的理论,立定中土,以气血升降为主线,灵活应用扶正、解毒、祛痰、化瘀之法,即可使中气轮转,四维周流,使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恢复正常,达到减轻病症甚至恢复健康的目的。
三、崇阳温补
黄氏因受仲景学术思想的影响及中气升降学说的运用,临证处方多以崇阳温补为主。其书中根据自己的学说自创方剂多首,用药多以甘草、干姜、桂枝、茯苓、半夏等为主。而且黄氏对于药性的理解,也以自己构建的中气为主的脏腑气机运动理论为基础,将药物分为土、木、金、水火四类,从而在理法方药上保持一致。如黄氏将甘草放于诸药之首,将其功效总结为:“备冲和之正味,秉淳厚之良资,入金木两家之界,归水火二气之间,培植中州,养育四旁,交媾精神之妙药,调济气血之灵丹。”并进一步指出“脾胃者,精神气血之中皇,凡调剂气血,交媾精神,非脾胃不能,非甘草不可也。”而且认为前人谓呕家和中满者忌甘草不可一概而论。对于附子的论述,黄氏认为其“沉重下生,走太阴而暖脾土,入少阴而温肾水,肾水温则君火归根,上热自清。也是从中气为主的角度,认为附子温脾,待脾气温则水火自然交融,可治水火不交之病。在积聚相关病症的治疗中。黄氏对“噎膈”的治疗,认为“庸工以为阴虚燥旺,用地黄、牛乳滋润之药。更可诛者,至用大黄,噎病之人,百不一生。尚可寿及一年者,若服汤药,则数月死矣。”自创苓桂半夏汤,方用茯苓、泽泻、甘草、桂枝三钱、半夏、干姜、生姜、芍药。对于“反胃”,则以姜苓半夏汤补中降逆而润肠燥,方用人参、半夏、干姜、茯苓及白蜜。临床所见,晚期肿瘤患者及手术、化疗后的患者,均不同程度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大便偏溏这类脾虚湿盛的证候,临证以四君子汤或理中汤加减,每每获效。而黄氏所创各种方剂,亦以温中燥土为主,对于此类脾虚湿盛的证候,理法方药均颇为符合。
四、结语
黄氏中气升降学说,从生理、病理、治则及遣方用药均以此为核心,疗效显著。因其注重扶阳抑阴,如用之不当,则易导致虚火上炎,不符合中医“调整阴阳,以平为期”法则,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为人所诟病。然而目前清热解毒寒凉之药大行其道,尤其在肿瘤的治疗中,解毒抗癌之品多为大寒大凉,极易损伤人体阳气。另外,西医手术、化疗及抗感染药物的应用,其临床副作用亦多表现为阳虚症状。因此,临床辨证应用其学说,可起到一定的纠偏作用。
参考文献
[1]孙洽熙.黄元御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
[2]孙其新.养正消积治肿瘤—李可学术思想探讨之二十三[J].中医药通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