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治疗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一、前言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是一种严重的医疗相关感染,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费用,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
因此,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至关重要。
本指南旨在为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提供关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实用技术指导,以降低其发生率。
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定义与危害(一)定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 48 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
(二)危害CRBSI 可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严重时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它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败血症、心内膜炎等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的康复和预后。
三、导管置入前的预防措施(一)患者评估在置入导管前,应对患者的病情、治疗需求、感染风险等进行全面评估。
对于可以通过外周静脉输注治疗的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中心静脉导管。
(二)手卫生医务人员在进行导管置入操作前,应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包括洗手和手消毒。
使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的手消毒剂进行消毒。
(三)皮肤准备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对穿刺部位的皮肤进行消毒。
常用的消毒剂包括碘伏、氯己定等。
消毒范围应大于敷料覆盖的面积,以确保彻底消毒。
(四)选择合适的导管根据患者的治疗需求和血管条件,选择合适的导管类型和规格。
尽量选择管径较细、材质柔软、生物相容性好的导管,以减少对血管壁的刺激和损伤。
四、导管置入时的预防措施(一)无菌操作在导管置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操作人员应穿戴无菌手术衣、帽子、口罩和手套,使用无菌器械和敷料。
(二)最大无菌屏障采用最大无菌屏障措施,包括铺无菌大单、穿戴无菌手术衣和手套、使用无菌口罩和帽子等,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血管导管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PPT课件
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如血培养、导管尖端培养等)及影像学检查进行 综合判断。
预防措施重要性
01
02
03
降低感染发生率
通过采取预防措施,可以 有效降低血管导管相关感 染的发生率。
减轻患者痛苦
感染会给患者带来额外的 痛苦和负担,预防措施的 实施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
节约医疗资源
预防血管导管相关感染可 以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提高医疗效率。
遵循合理用药原则
按照药物的抗菌谱、药代动力 学特点、细菌耐药情况及不良 反应等,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 。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避免与其他药物产生不良相互 作用,特别是与导管材料、抗 凝药物等之间的相互作用。
密切观察不良反应
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症状 、体征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
药物不良反应。
局部用药和全身用药选择依据
分类
根据感染部位不同,可分为导管 局部感染、隧道感染、导管相关 血流感染等。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主要包括皮肤微生物定植、导管接头 污染、血液反流至导管内等。
危险因素
包括患者因素(如年龄、基础疾病、 免疫状态等)和导管因素(如导管类 型、留置时间、置管部位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局部感染表现为红肿、疼痛、脓性分泌物等;全身感染则可能出现发热、寒战 、低血压等症状。
明确改进措施的责任人、时间 表和实施方案
加强培训和指导,提高医务人 员的感染防控意识和技能
定期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估和调 整,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成果分享和经验总结
通过学术会议、研讨会等形式,分享 感染防控的成功经验和案例
建立感染防控交流平台,促进不同医 疗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
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血管导管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心脏手术、肾脏病等临床治疗过程中。
然而,血管导管的使用也常常伴随着血管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风险。
血管导管相关性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过程相关感染,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因此,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血管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原因、预防与控制进行论述。
发病原因血管导管相关性感染主要是由感染病原体通过皮肤或粘膜进入血管导管引起的。
常见的感染病原体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等细菌。
导管插管的时间越长,感染的风险就越大。
通常,在插管后的48小时内感染风险最低,之后每天的感染风险都会增加。
在血管导管不同的类型中,中心静脉导管的感染风险相对于其他导管来说更高。
预防控制血管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需要医护人员共同进行。
以下是预防控制的一些重要方法:1. 严格无菌操作在导管置入前和置入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该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
包括使用手消毒液,佩戴一次性手套、口罩和防护眼镜。
医护人员在与导管相关的操作前后应彻底清洁双手,保持手的清洁度。
2. 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在穿刺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该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
穿刺部位应该避免静脉分叉点、历史性局部感染部位或瘢痕组织等并与毗邻的器官相距离较远的部位。
3. 化验血液进行检查医护人员需要经常进行血液化验,及时发现患者体内是否存在细菌感染并进行治疗。
4. 选择合适的置换时间医护人员需要选择合适的置换时间。
在合适的时间点更换导管会降低感染的风险。
结论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对患者的恢复和治疗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预防血管导管相关性感染是至关重要的。
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合理治疗、科学防控,可以有效减少血管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更好地维护患者的健康。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措施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措施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是指在血管导管插入或使用期间引起的血流感染。
它是医院内常见的院内感染,并且可能导致患者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因此,对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防控措施:1. 导管选择选择适当类型的导管对于预防CRBSI至关重要。
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和预期的导管置入时间,选择合适类型的导管。
优先选择无导向导管,减少侵入性操作次数。
2. 导管插入导管的插入过程应该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
医护人员在插入导管之前必须严格执行手部消毒操作,使用无菌巾将插入部位覆盖,并确保环境无菌。
3. 导管固定导管固定是预防导管感染的关键环节。
确保导管固定方式合适,避免导管的剧烈晃动和脱落,减少导管周围细菌交叉感染的机会。
4. 导管护理定期对导管进行护理是预防CRBSI的重要手段。
定时更换导管贴固定物,保持导管皮肤穿刺部位清洁干燥,并严格遵循导管护理操作规程。
5. 导管使用时机合理使用导管,避免不必要的导管置入和过度使用。
及时拔除不必要的导管,减少导管在体内停留时间,可有效降低CRBSI的发生率。
6. 严格隔离措施对于已发生CRBSI的患者,应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防止感染的扩散。
医疗人员应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并遵循感染控制的相关规范。
结语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院内感染,对患者健康造成威胁。
通过遵循以上防控措施,可以有效减少CRBSI的发生率,保护患者的安全。
同时,医护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共同努力降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
血管导管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
血管导管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1.教育和培训:医务人员需要接受相关教育和培训,了解血管导管相关感染的风险因素、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医疗机构应该定期组织培训课程,并确保所有医务人员都参与其中。
2.严格的手卫生:手卫生是预防感染的基本措施之一、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之前和之后应该进行彻底的手卫生,包括使用肥皂和水洗手,或者使用适当的洗手液或消毒剂。
3.充分消毒:使用血管导管之前,必须确保导管和周围皮肤充分消毒。
消毒液应该包含适当浓度的酒精或碘酒。
消毒后,应等待足够时间以确保消毒液干燥。
4.使用无菌操作:插入和更换血管导管时,医务人员必须采取无菌操作,包括穿戴手套、口罩和帽子,并使用无菌巾包裹导管和器械。
5.导管选择和留置时间:选择适当类型的血管导管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步骤之一、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选择适当的导管类型,同时,及时拔除不再需要的导管也是预防感染的措施之一6.管路关联感染(CRBSI)的预防:CRBSI是血管导管相关感染的一种类型,预防CRBSI的措施包括在插入导管时遵循无菌操作、定期更换导管和消毒插头等。
7.导管护理:定期检查导管并更换敷料是预防感染的关键措施。
敷料应该保持干燥、清洁,并及时更换。
导管周围的皮肤应定期检查并保持清洁。
8.感染监测和报告:医疗机构应建立感染监测系统,并及时报告和分析血管导管相关感染的数据。
这有助于指导和改进预防和控制措施。
9.医疗机构的管理支持:医疗机构的管理人员需要提供足够的资源和支持,确保预防和控制血管导管相关感染的指南得以有效实施。
他们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和程序,并监督实施情况。
10.患者教育和参与:医务人员应该向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关教育,使他们了解预防感染的重要性,并如何参与其中。
患者应被鼓励主动参与敷料更换、保持插管部位清洁等活动。
总的来说,预防和控制血管导管相关感染需要医务人员的合作和共同努力。
通过严格的手卫生、消毒、无菌操作、导管护理和定期检查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血管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并提高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
血管导管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2021年版)
二、血管导管相关感染预防要点
(一)管理要求
● 医疗机构应当健全预防血管导管相关感染的规章制度, 制定并落实预防与控制血管导管相关感 染的工作规范和操作规 程,明确相关责任部门和人员职责。
● 应当由取得医师、护士执业资格,并经过相应技术培训 的医师、护士执行血管导管留置、维护 与使用。
● 相关医务人员应当接受各类血管导管使用指征、置管方 法、使用与维护、血管导管相关感染预 防与控制措施的培训和 教育,熟练掌握相关操作规程,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知识 的宣教。
(二)感染预防要点 置管前预防措施
1. 严格掌握置管指征,减少不必要的置管。
2. 对患者置管部位和全身状况进行评估。
3. 选择能够满足病情和诊疗需要的管腔最少,管径最小的导管。
4. 选择合适的留置部位,中心静脉置管成人建议首选锁骨下静脉,其次选颈内静脉,不建议选择 股静脉;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时建议首选颈内静脉。
5. 应当告知置管患者在沐浴或擦身时注意保护导管, 避免导管淋湿或浸入水中。
6. 输液 1 天或者停止输液后,应当及时更换输液管路。
7. 输血时,应在完成每个单位输血或每隔 4 小时更换给药装置和
8. 过滤器;单独输注静脉内脂肪剂(IVFE)时,应每隔 12 小时更换输液装置。外周及中心静脉置管后,应 当用不含防腐剂的生 理盐水或肝素盐水进行常规冲封管,预防导管堵塞。
一、血管导管相关感染的定义
一、血管导管相关感染的定义
● 血管导管相关感染 ( Vessel Catheter Associated Infection,简称 VCAI)是指 留置血管导管期间及拔除血管导管后 48 小 时内发生的原发性、且与其他部位感染无关 的感染,包括血管导管相关局部感染和血流 感染。患者局部感染时出现红、肿、热、痛、 渗出等炎症表现,血流感染除局部表现外还 会出现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全 身感染表现。血流感染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 结果: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 者从导管尖端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 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及其预防与处理
中心静脉导管合并金葡菌感染应该立即拔除导管,并需明确是否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
念珠菌导致的导管相关菌血症时,建议拔除中心静脉导管。
CRBSI的处理建议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导管相关感染,抗生素药物治疗至少2周。
01
一旦诊断为念珠菌导管相关感染,应立即进行抗真菌治疗,疗程至临床症状消失和血培养最后一次阴性后两周。
CRBSI严重并发症的处理
由中心静脉导管引起的感染性血栓性静脉炎,可能出现上肢、颈部、胸部的肿胀。
感染性血栓性静脉炎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其他病原微生物还包括念珠菌和革兰阴性杆菌。目前没有关于感染性血栓性静脉炎适当疗程的随机研究结果。治疗主要包括:拔除导管、抗凝如低分子肝素(中心静脉受累时)、外科切开引流或结扎切除受累的静脉等,不推荐溶栓治疗。抗生素疗程一般4~6周。
CRBSI的预防
导管插入核查表手卫生穿刺点,避免股静脉最大屏障保护洗必泰消毒皮肤
植入 bundles
1
维护 bundle
擦拭接口(洗必泰或酒精,>15m)使用抗菌导管含洗必泰的贴膜抗菌剂封管洗必泰洗澡(ICU)立即拔出不需要的中心静脉导管
2
临床出现可能的导管感染表现时,治疗方案主要包括导管本身的处理、全身或局部抗生素使用以及必要的检查和化验,治疗方案的制定除了参照临床表现、可能导致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流行病学资料以外,不同导管的类型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临床拟诊导管相关感染时,应当考虑临床相关因素后再做出是否拔除或者更换导管的决定,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导管的种类、感染的程度和性质、导管对于患者的意义、再次置管可能性及并发症以及更换导管和装置可能产生的额外费用等。
周围静脉导管:周围静脉导管是引起导管相关感染常见的原因之一。由于周围静脉导管留置相对容易,操作创伤较小,所需费用较少,所以如果怀疑导管相关感染,应立即拔除导管,同时留取导管尖端及两份不同部位的血标本进行培养(最好在应用抗生素药物之前,其中一份血标本来自经皮穿刺)。
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处理措施
立即拔除导管,并进行抗生素 治疗。
预防建议
定期更换导管敷料,保持导管 接口清洁干燥,严格遵守无菌
操作规程。
05
总结与展望
当前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01
02
03
预防措施不足
目前对于导管相关感染的 预防措施还不够完善,缺 乏有效的预防策略和规范 的操作流程。
诊断标准不统一
导管相关感染的诊断标准 不统一,导致感染的漏诊 和误诊率较高。
01
02
03
04
患者情况
患者因长期住院接受化疗,留 置中心静脉导管,后出现高热
、寒战等症状。
感染诊断
血液培养阳性,诊断为导管相 关感染。
处理措施
立即拔除导管,并进行抗生素 治疗。
预防建议
定期更换导管敷料,保持导管 接口清洁干燥,严格遵守无菌
操作规程。
案例二:导尿管相关感染
患者情况
患者因手术留置导尿管 ,术后出现尿频、尿急
置管操作规范与无菌原则
严格无菌操作
在置管过程中,遵守无菌原则,确保操作环境、操作者和导管的无菌状态。
规范置管操作
遵循标准的置管操作规范,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感染的风险。
导管护理与敷料更换
定期清洁消毒
定期对导管的皮肤入口和出口进行清 洁消毒,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敷料更换
定期更换敷料,避免敷料潮湿、污染 或过紧,以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
03
导管相关感染的控制
早期识别与诊断
早期识别
对疑似出现导管相关感染的患者,应尽早进行临床评估和诊断,以便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
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微生物学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是否为导管相关感染。
血管导管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2023年版)
5.中心导管置管环境应当符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中医疗机构Ⅱ类环境要求。
6.医疗机构应当建立血管导管相关感染的主动监测和报告体系,开展血管导管相关感染的监测,定期进展分析反响,持续质量改进,预防感把握置管指征,削减不必要的置管。
(2)对患者置管部位和全身状况进展评估。选择能够满足病情和诊疗需要的管腔最少,管径最小的导管。选择适宜的留置部位,中心静脉置管成人建议首选锁骨下静脉,其次选颈内静脉,不建议选择股静脉;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时建议首选颈内静脉。
(3)置管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各种敷料等医疗用品应
当符合医疗器械治理相关规定的要求,必需无菌。
(4)患疖肿、湿疹等皮肤病或呼吸道疾病〔如感冒、流感等〕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进展置管操作。
(5)如为血管条件较差的患者进展中心静脉置管或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以下简称PICC〕有困难时,有条件的医院可使用超声引导穿刺。
2.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线导管、置入全植入式血管通路〔输液港〕时,必需遵守最大无菌屏障要求,戴工作圆帽、医用外科口罩,按《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有关要求执行手卫生并戴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或无菌隔离衣、铺掩盖患者全身的大无菌单。置管过程中手套污染或破损时应马上更换。置管操作关心人员应戴工作圆
帽、医用外科口罩、执行手卫生。完全植入式导管〔输液港〕的植入与取出应在手术室进展。
(2)承受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皮肤消毒剂消毒穿刺部位。建议承受含洗必泰醇浓度>0.5%的消毒液进展皮肤局部消毒。
(3)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应当记录置管日期、时间、部位、置管长度,导管名称和类型、尖端位置等,并签名。
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是指在静脉导管插管过程中引起的感染。
这种感染往往带来严重的并发症和风险,因此预防和控制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至关重要。
以下是预防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有效方法:医护人员在插管过程中应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包括正确佩戴手套、面罩和无菌衣物等。
手术场所应保持清洁,并进行定期消毒。
静脉导管应尽量早期拔除,特别是对于不必要的导管。
使用静脉导管时,每天都应评估其是否仍然需要存在。
一旦不再需要,应立即拔除。
在插管部位周围进行正确的皮肤清洁、消毒和贴敷导管敷料,以减少细菌感染的风险。
医护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掌握插管技术的最佳实践。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用最先进的设备和材料来减少损伤和感染的风险。
如果出现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以下措施可以控制感染的进一步发展:监测患者的体温、白细胞计数和其他感染指标,以及导管部位的症状变化。
一旦发现感染的征兆,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如给予适当的抗生素治疗。
移除已感染的导管并进行培养,以确定感染的病原体和药物敏感性。
对于尚未感染的导管,可以考虑使用锁定治疗,如使用抗菌药物锁定溶液。
提高医护人员和患者对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认识和重视。
通过教育和培训,传授正确的操作技术、皮肤护理和感染控制知识。
预防和控制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是提供安全医疗护理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严格的无菌操作、皮肤护理和使用最佳穿刺技术,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一旦发生感染,及早诊断和治疗,以及正确处理导管部位,可以控制感染的进一步扩散。
通过教育和培训,我们可以提高医护人员和患者对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认识,从而减少感染的发生率。
注意:本文档仅供参考,具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应根据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和相关指南来制定,并与专业人员进行进一步讨论和确认。
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
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一、目的预防和控制导管血流感染,保证医疗安全二、适用范围临床科室、麻醉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三、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涵(2019) 480号四、内容(一)直管前严格执行留置血管内导管的适应症,只有在必须时才能使用,并尽早拔除。
(二)置管时1、置管人员应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
必要时穿无菌手术衣。
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置管部位铺大无菌巾,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屏障要求。
3、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和手消毒。
4、选择合适的置管穿刺点,成人应首选锁骨下静脉,尽量避免使用股静脉。
5、严格消毒穿刺部位皮肤,自穿刺点由内向外以同心圆方式消毒,共2次,消毒范围直径应>15cm,待干后(>2分钟)或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再置管操作。
6、患感染性疾病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宜进行置管操作。
(三)置管后1、使用无菌透明、透气性好的敷料覆盖穿刺点,对于高热、出汗、穿刺点出血、渗血的患者应当使用无菌纱布覆盖。
2、定期更换置管穿刺点覆盖的敷料。
更换间隔时间:无菌纱布为1- -2天,无菌透明敷料为3- 7天,如果纱布或敷料出现潮湿、松动、可见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3、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医务人员接触置管穿刺点或更换敷料时,洗手或手消毒,必要时戴无菌手套。
4、保持导管连接端口的清洁,注射药物前,应用75%酒精或0.5%进行消毒,如有血迹等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
5、做好宣教工作,指导患者沐浴或擦身时,注意保护导管。
6、怀疑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或者患者出现静脉炎、导管故障时,应当及时拔除导管。
同时进行病原学检测及药敏试验,积极控制感染。
7、有完整的操作与观察处置记录。
8、每天评估留置导管的必要性,不需要时应及时拔除导管。
9、紧急状态下的置管,若不能保证有效的无菌原则,应当在48小时内尽快更换导管。
10、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的监测、分析与反馈。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与预防与处理
03
为患者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提高免疫力,促进康复。
案例三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培训和教育,提高预 防意识。
建立监测与报告制度
建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监测与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并处理感 染病例。
患者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宣传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知识,提高患者的 自我保护能力。
并进行分析。
建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报告 制度,确保感染病例得到及时上
报和处理。
对监测和报告的数据进行汇总和 分析,评估感染防控措施的效果
,为进一步改进提供依据。
提高患者及家属的预防意识
向患者及家属宣传导管相关性 血流感染的预防知识,提高他 们的预防意识。
指导患者及家属在留置导管期 间如何保持个人卫生、减少感 染风险。
分类
根据感染发生的时机,CRBSI可分为导管插入部位感染、导管相关性局部感染 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发生机制与影响因素
发生机制
导管作为异物植入人体后,会引发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反应,如血小板在导管表面 黏附、形成血栓,以及炎症细胞和补体系统的激活,这些都为微生物的黏附和定 植提供了条件。
影响因素
影响CRBSI发生的因素包括患者自身因素、导管材料与类型、置管技术、医护人 员手卫生、导管护理措施等。
01
在置管、更换导管和敷料等操作 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 则,确保操作环境、操作者和使 用的物品均达到无菌要求。
02
操作者应接受专业培训,熟悉无 菌操作规范,并定期进行考核, 确保在实际操作中能够严格执行 。
合理选择导管类型和置管部位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选择合适的 导管类型,尽量选择材质好、生物相 容性好的导管。
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控制方案
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控制方案背景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是常见但可预防的医疗并发症之一。
它可以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并增加患者的病死率。
因此,制定和实施预防控制方案至关重要。
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减少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安全和生命健康。
预防控制措施以下是预防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措施:1. 严格手卫生在处理血管导管操作前后,医务人员应始终进行标准手卫生。
使用肥皂和水或含酒精的手消毒液有效清洁双手。
2. 皮肤消毒在插管前,清洁皮肤应使用适当抗菌剂,例如氯己定或碘酒。
确保皮肤干燥后再进行插管。
3. 导管插入确保使用无菌技术和设备,在插入导管时遵循以下步骤:- 医务人员应佩戴无菌手套、面罩和帽子。
- 选择适当大小和类型的导管,并确保适当的清洗和消毒。
- 在插入导管之前,请确保导管及其周围皮肤彻底干燥,避免细菌滋生。
4. 导管固定确保导管固定牢固,以减少摩擦和移动,从而减少感染的风险。
使用透明敷料固定导管,以便定期检查插管部位是否有渗出等异常情况。
5. 随访和评估定期检查导管插管部位,注意有无红肿、渗出或疼痛等感染迹象。
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及时评估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6. 治疗原则对于已发生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患者,应立即启动治疗。
治疗方案应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和细菌敏感性进行个体化定制。
总结通过严格执行上述预防控制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
这将为患者提供更安全、可靠的医疗护理,以及更好的治疗结果。
以上所述只是一份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控制方案的概要。
详细方案应根据现实情况进行定制和实施,以最大程度地提高预防血源性感染的效果。
参考文献:[1]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Intravascular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s. 2011.。
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在医疗机构中,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医院感染类型。
它不仅会给患者带来不良的健康影响,还增加了医疗成本和治疗时间。
因此,建立和实施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套有效的制度来预防和控制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一、目的和范围本制度旨在规范和监督医疗机构内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适用范围包括所有使用血管导管的科室和人员。
二、责任与权限1. 医疗机构领导:负责制定相关政策和制度,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并监督其执行。
2. 医务人员:负责按照制度要求执行预防和控制措施,监测和报告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情况。
3. 感染控制科或委员会:负责制定具体的预防与控制方案,并对其执行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改进。
三、培训与教育1. 所有与血管导管操作相关的医务人员必须参加相关的培训并通过考核。
2. 定期举办培训课程,包括正确的导管插入和维护方法、手卫生和穿戴个人防护用品等。
3. 提供宣传教育材料,如海报、宣传册等,以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对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四、导管选择与管理1. 选择合适的导管:根据患者情况和需要选择适当类型和尺寸的导管,并确保其质量合格。
2. 导管的使用与维护:确保导管插入前进行正确的手卫生,定期更换敷料,每天检查导管是否有渗出或感染迹象并记录。
五、导管插入操作的规范1. 严格按照无菌原则进行操作,包括洗手、穿戴手套、口罩和帽子等。
2. 确保插入点消毒彻底,选择适当的消毒剂进行操作。
3. 使用最小的切口尺寸以减少感染发生的概率。
4. 确保导管稳定固定在患者体内,避免拔插过程中导致细菌交叉感染。
5. 插入导管后,使用透明敷料进行覆盖,以便及时观察插入口情况。
六、导管维护措施1. 定期更换导管固定装置和敷料,遵守消毒和更换导管的频率要求。
2. 每日检查导管插入点周围区域是否有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并记录观察结果。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宣传和教育,使其了解导管相关血流 感染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定期进行监测和评估
对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病例进行监测和 登记,及时发现并报告感染病例。
VS
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找出感 染的高危因素和薄弱环节,提出改进 措施。
一旦发生感染,立即采取措施并追溯感染源
对感染病例进行隔离和治疗,防 止感染扩散。
02
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01
02
03
无菌操作技术
在置管、更换敷料、输液 等操作前,必须进行严格 的无菌操作。
无菌物品管理
确保无菌物品的存放、取 用、运输等环节均符合规 范,防止污染。
消毒剂选择和使用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并按 照规定浓度和时间使用, 确保消毒效果。
规范导管置入及维护操作
2023-11-30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 指南
汇报人:
目 录
• 指南介绍 • 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 •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措施 •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控制措施 • 特殊情况下的感染预防与控制 • 指南的实施、监测和评估
01
指南介绍
目的和背景
01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是 一种严重的医院感染,可能导致 患者死亡或病情恶化。
1 2
设立监测指标
设立明确的监测指标,如感染率、感染防控措施 执行率等,以评估指南实施的效果。
定期检查
定期对指南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收集相关数据 和信息,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3
综合评估
对监测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分析原因,提出改进 措施和建议,持续改进指南的实施效果。
对指南进行定期更新和修订的机制
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
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1、建立控制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技术操作规程并落实,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对有关血管内导管尤其是中心静脉导管和周围动脉导管的使用、插入方法、维护以及相关感染的控制方法,能够熟知和严格遵循。
2、严格掌握留置血管内导管的指征,必须时使用,每日评估留置导管的必要性并尽早拔除。
一次性使用导管不得重复使用。
3、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采取最大无菌屏障。
严格消毒穿刺部位的皮肤。
接触病人和操作前后应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4、选择合适的导管,尽量使用单腔导管和抗微生物药物包裹的导管;中心静脉插管应尽量选用锁骨下静脉,外周静脉插管应尽量选用上肢静脉,置管部位不宜选择股静脉。
5、妥善固定导管,应当尽量使用无菌透明、透气性好的敷料覆盖穿刺点,保持穿刺部位局部皮肤清洁干燥,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感染征象。
当覆盖纱布或覆膜变湿、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6、宜使用有效含量>2g/L氯己定-乙醇(70%体积分数)溶液局部擦拭2-3遍进行皮肤消毒,作用时间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7、如无感染征象时,不宜常规更换导管;不宜定期对穿刺点涂抹送微生物检测。
8、密切观察病情,当怀疑中央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时如无禁忌,应立即拔管,导管尖端送微生物检测,同时送静脉血进行微生物检测,严禁原位更换导管。
9、三通锁闭保持清洁,发现污垢或残留血迹时及时更换。
在输血、输入血制品、脂肪乳剂后或停止输液时输液管应予以更换。
10、积极治疗和处理患者原发感染病灶,符合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诊断标准时,应及时进行抗菌药物治疗,72小时无效重复病原学检查。
11、患疖肿、湿疹等皮肤病或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当进行置管操作。
12、开展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监测、分析与反馈。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标准
保留导管者结果解释
导管 +
+
+ _
外周静脉 +
条件
结果判断 CRBSI可能
导管较外周报阳快120分钟 提示为CRBSI
+ 导管细菌浓度较外周高5倍
_
不能确定
_
不是CRBSI
拔除导管者结果解释
导管尖端 + + _
_ + _
外周静脉1 + + +
+ _ _
外周静脉2 + _ _
+
结果判断 CRBSI可能
采血方法
1.消毒: 采血者用速干乙醇消毒液洗手。 75%的乙醇消毒培养瓶的橡胶塞,待干60秒。 2.两个部位采血时间接近(小于5分钟) 3.每瓶采血10ml,尽量保证两套血培养采血
达40ml,提高阳性检出率。 4.采血后,血培养瓶应尽快送至微生物实验
室。采血后的血培养瓶室温放置不能超过2小 时。
2.感染性血栓性静脉炎
感染性血栓性静脉炎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 引起,其他病原微生物还包括念珠菌和革兰 阴性杆菌。目前没有关于感染性血栓性静脉 炎适当疗程的随机研究结果。治疗主要包括: 拔除导管、抗凝如低分子肝素(中心静脉受 累时)、外科切开引流或结扎切除受累的静 脉等,不推荐溶栓治疗。抗生素疗程一般4-6 周。
2.周围静脉导管 当怀疑导管相关感染时,应立即拔除周围静
脉导管,并进行导管与外周血标本的培养。 (推荐级别:B)
3.中心静脉导管
仅有发热的患者(如血流动力学稳定,无持 续血行感染的证据、无导管局部或迁徙感染 灶时)可不常规拔除导管,但应及时判断导 管与感染表现的相关性,同时送检导管内与 周围血两份标本进行培养。(推荐级别:B)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是指在身体内插导管(如静脉导管、动脉导管、尿道导管等)时,细菌或真菌侵入血液引起的感染。
这种感染是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对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与控制非常重要。
首先,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应从插管前开始。
医务人员在插管前应进行彻底的洗手,并采取无菌操作。
同时,应确保插管部位的皮肤清洁,可以使用酒精溶液进行消毒。
另外,在插管前可以给患者口服抗生素进行预防。
其次,在导管的选择上要慎重。
选择导管时,应尽量选择适合患者具体情况的导管,如选择内径较小的导管,减少侵入血管的表面积,从而降低感染的风险。
此外,导管也应定期更换,避免长时间的使用导管。
在导管的护理上,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预防感染的发生。
患者的插管部位应定期清洗,可以使用无菌物质进行保护,如使用透明贴膜进行覆盖。
每天应检查导管部位是否有红肿、渗液等感染征象,并定期更换导管固定带,保持导管的稳定。
另外,导管周围的环境也要保持干净整洁。
医院要定期对导管相关区域进行清洁消毒,避免污染导管。
患者所在的病房也要保持干净,避免交叉感染。
此外,医院还应建立和执行相关的感染控制指南和标准操作规程,确保医务人员的操作规范和合理。
最后,要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医务人员要了解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风险及预防措施,并严格执行。
医院可以组织培训班和讲座,提高医务人员对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认识和防控水平。
同时,医务人员也需要关注相关研究和最新的指南,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
总之,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是多方面的,需要医务人员、患者和医院的共同努力。
只有加强各环节的管理及培训,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才能降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菌操作
❖ CVC需更严格的无菌操作,,例如戴口罩,帽子,无菌手套,穿 无菌手术衣,铺无菌单较标准的消毒方式,可显著减少CRBSI 的发生率。
❖ 最严格的无菌操作对于预防动脉导管细菌定植或者感染发生 无影响。
❖ 推荐意见:在进行导管相关操作时,采用更严格的无菌操作. (推荐级别:A)
皮肤消毒
❖ 置管和换药时适当消毒皮肤. ❖ 2%洗必泰常作为首选 ❖ 也可选用2-5%(2%)碘酊 ❖ 1%碘伏 ❖ 5-15%(10%)聚维酮碘或75%(70%)酒精进行消毒,碘酊优于
❖ 推荐意见: 建议将多项推荐意见联合使用,并建立合理 的流程监督医疗过程。(推荐级别:C)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处理
由于感染微生物的多样性以及宿主因素的不确定性,导致 导管相关性感染是一个复杂的疾病过程。
对于临床个体情况处理,目前还没有充足的临床资料给出 普适性的推荐意见,所以指南给出的推荐并不能够替代医师 的临床判断。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指南(2007)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
推荐意见
❖ 紧急条件下的导管留置,若无严格的无菌操作,事后尽快 更换,不可超过48小时 (推荐级别:B)
❖ 推荐意见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同时怀疑有CRBSI,立即拔 除中心静脉导管,并且重新选择置换位点。(推荐级别: C)
❖ 在明确血管内导管相关血行感染时应注意区别感染是直接源 于导管还是因其他感染部位导致的血行感染,因为有些菌血 症导致的BSIs是继发于手术切口感染、腹腔内感染、院内获 得性肺炎、泌尿系感染等。
❖ 导管相关的血行感染仅限于导管感染导致的血行感染,能够 排除其他部位感染,且导管尖端培养与血培养为同一致病菌。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指南(2007)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
推荐意见
❖ 在医疗操作所需通路足够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导管接头和管 腔最少的中心静脉导管,对于有较多用药需求的情况下,权 衡利弊,不反对使用多腔导管。(推荐级别:B)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指南(2007)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
❖ 分为临床定义和微生物学定义。 ❖ 临床出口部位感染是指出口部位2 cm 内的红斑.硬结和(或)
触痛;可能伴有其他感染征象或症状,例如发热或出口部位 溢脓,伴或不伴有血行感染。 ❖ 微生物学的出口部位感染是指导管出口部位的渗出物中培养 出微生物,伴或不伴有血行感染。
O’Gradu NP, Alexander M, Dellinger EP et al.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intravascular catheter related infections. Pediatrics. 2002;110(5):e51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指南(2007)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
临床诊断(导管极有可能为感染来源,但未达 到确诊标准,称为与导管有关的血行感染)
❖ 需要包括以下一或者两条: ❖ 导管相关脓毒症(临床):导管头或导管节段的定量或半定量培养阳
性,临床上表现为脓毒症,除了导管外无其他感染来源,在拔除导管 48小时内,并未用新的抗生素治疗下,症状好转; ❖ 菌血症或真菌血症患者,有发热、寒颤和/或低血压等临床表现且至少 两个血培养阳性(其中一个来源于外周血)其结果为同一株皮肤共生 菌(例如:类白喉菌、芽孢杆菌、丙酸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 微小球菌和念珠菌等),但导管节段培养阴性,且没有其他可引起血行 感染的来源可寻。
导管相关血行感染(CRBSI)
❖ 指留置血管内装置患者出现细菌血症或真菌血症,经外周静 脉抽取血液培养至少一次结果阳性,同时伴有感染症状(如 发热、寒颤和低血压)且除导管外,无其他明显的血行感染 源。
O’Gradu NP, Alexa al.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intravascular catheter related infections. Pediatrics. 2002;110(5):e51
确诊(导管能被证明为感染来源)
❖ 至少包括以下各项中的1项: ❖ 有1次半定量(每导管节段≥ 15 CFU)或定量(每导管节段≥ 100CFU)导
管培养阳性,从导管节段和外周血中分离出相同的微生物(种属和抗 生素敏感性); ❖ 从导管和外周静脉同时抽血做定量血培养,两者血培养菌落计数≥5: 1; ❖ 阳性时间差(例如中心静脉导管血液培养阳性比外周血液培养阳性至 少早2 h); ❖ 导管出口部位流出的脓液中培养出与外周血中同样的细菌。
导管隧道感染(tunnel infection):
❖ 指来自导管出口部位2 cm以上,沿皮下隧道导管路径的触痛、 红斑和/或硬结,伴或不伴有血行感染。
O’Gradu NP, Alexander M, Dellinger EP et al.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intravascular catheter related infections. Pediatrics. 2002;110(5):e51
❖ 当外周静脉无功能或者出现静脉炎表现,应当立即予以拔除。 (推荐级别:E)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指南(2007)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
CVCs(包括PICCs和血液透析导管)
❖ 推荐意见:导管功能正常且没有证据显示存在局部及全身 并发症时,定期更换中心静脉置管是没有必要的. (推荐级 别:B)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指南(2007)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
拟诊(既不能确诊也不能排除导管相关感染)
❖ 需满足以下之一: ❖ 导管相关脓毒症(临床):导管头或导管节段定量或半定量培养阳性,
有临床脓毒症表现并且除了导管无明显感染来源,在导管拔除和抗生素 使用后症状消退; ❖ 细菌血症或真菌血症患者,有发热、寒颤和/或低血压等临床表现且至少 有一个血培养阳性(导管血或外周血均可),其结果为皮肤共生菌(例 如:类白喉菌,芽孢杆菌,丙酸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微小球菌 和念珠菌等),但导管节段培养阴性,且没有其他可引起血行感染的来 源可寻;
全身抗生素预防
❖ 55名接受静脉营养的患者,随机分为应用万古霉素组和不 使用万古霉素组,导管相关性脓毒症发生率为25%,预防应 用万古霉素不能降低CRBSI发病率对于存在严重免疫抑制 的人群中, 应用万古霉素预防也不能改善导管相关性脓 毒症的发生. ;同样,应用替考拉宁也不能减少导管相关 性血行感染的发生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指南(2007)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
预防
教育培训计划
❖ 经过培训后的医务人员对于导管相关技术的无菌操作过程的 认同性加强了,严格标准化操作比例明显上升,可以使得导 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下降20-40%,致死率得到有效的 控制。
❖ 教育培训成为经济有效的控制感染发生的方式。
病原菌的种类与病死率有一定相关性
❖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死亡率最高,达 8.2%。
❖ 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所致的CRBSI的死亡率最低,约为 0.7% 。
❖ 真菌引起的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死亡率更高。
Mermel LA, Farr BM, Sherertz RJ et al.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intravascular catheter related infections. 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 2001 Apr;22(4):222-42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治疗
❖ 相关概念 ❖ 流行病与微生物学 ❖ 诊断方法 ❖ 诊断标准 ❖ 预防 ❖ 处理
关于导管感染相关概念
❖ 导管细菌定植(catheter colonization): ❖ 导管头部、皮下部分或导管接头处定量或半定量培养确认
有微生物生长(>15菌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CFU)) 。
O’Gradu NP, Alexander M, Dellinger EP et al.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intravascular catheter related infections. Pediatrics. 2002;110(5):e51
出口部位感染(exit-site infection):
❖ 半定量培养结果≥15CFU。 ❖ 定量培养结果≥1000CFU。 ❖ 当怀疑CRI而拔除导管时,应同时对导管尖端及导管皮下段
进行培养。
❖ 对于多腔导管,由于每一个导管腔都可能是CRBSI的可能的 感染源,为提高阳性检出率,需对每一个导管腔进行培养, 即使该导管腔为空置,也应对其进行培养。
不拔除导管的诊断
推荐意见
❖ 持续对医护人员进行导管相关操作的培训和质量控制。(推 荐级别:A)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指南(2007)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
外周静脉的选择
❖ 推荐意见:留置导管时间短于7天,可考虑首先选择颈内静 脉。(推荐级别:C)
❖ 推荐意见:拟留置时间超过7天,优先考虑选择锁骨下静脉. (推荐级别:A)
❖ 推荐意见:存在明显的凝血功能障碍或者呼吸衰竭的患者, 首先考虑选择股静脉。(推荐级别:C)
❖ 条件允许时,优先使用床边B超介导下的中心静脉留置。(推 荐级别:A)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指南(2007)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
推荐意见
❖ 不推荐定期更换外周静脉作为预防静脉炎和导管相关性感染 的方法。
推荐意见
❖ 不能仅依靠临床表现来诊断是否存在导管相关血行 感染(推荐级别:B)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指南(2007)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
拔除导管后培养诊断
❖ 当怀疑CRBSI而拔除导管时,导管培养是诊断CRBSI的金标 准。半定量(平皿滚动法)或定量(导管搅动或超声)培养 技术是目前最可靠的诊断方法。和定性培养技术相比,诊断 的特异性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