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与三个女人
徐志摩生命中的三个女人
徐志摩生命中的三个女人李兴濂徐志摩这个20年代末到30年代盛极一时的“新月派”主将,在他35年的生命中,有三个重要的女人——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
三个不同风格的女人与一个男人,宿命的把彼此纠缠在一起。
围绕着徐志摩与三个女人之间的爱情故事也感动过无数的人。
对于徐志摩短暂的一生,他的好友胡适这样评价:“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的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正是这三个字演绎了徐志摩亦幻亦真的浪漫人生徐志摩与张幼仪你总是问我,我爱不爱徐志摩。
你晓得,我没办法回答这个问题。
我对这问题很迷惑,因为每个人总是告诉我,我为徐志摩做了这么多事,我一定是爱他的。
可是,我没办法说什么叫爱,我这辈子从没跟什么人说过“我爱你”。
如果照顾徐志摩和他家人叫作爱的话,那我大概爱他吧。
在他一生当中遇到的几人女人里面,说不定我最爱他。
——张幼仪徐志摩1897年出生浙江海宁,从小就接受很好的教育,1910年,14岁的徐志摩进入杭州府中学堂。
1915年,徐志摩毕业,考入上海沪江大学。
就在这时,徐志摩接到父亲来信,要求他立刻回家成亲。
这年十月,徐志摩十分不情愿地同一个自己从未见过面的女孩成亲。
其妻是上海宝山县罗店巨富张润之之女张幼仪。
张幼仪,1900年出生在江苏省宝山县,祖父为清朝知县,父亲张润之为当时知名医生。
张幼仪排行兄弟姐妹第八,曾就读于苏州师范学校、德国裴斯塔洛齐学院幼师教育专业。
1915年,由政界风云人物张君励为自己的妹妹张幼仪提亲,1915年10月,徐志摩把从未谋面的新娘娶进了门。
张幼仪端庄善良,具有中国传统的妇女美德,尊重丈夫,孝敬公婆,贤淑稳重,善操持家务,能相夫教子。
可是,这场婚姻注定是一个悲剧,年仅16岁的张幼仪,在对爱情懵懂不明之时,就被嫁到徐家。
而徐志摩正值青春年少,却被逼迎娶了一个素未谋面的姑娘。
他们之间没有恋爱、没有沟通、没有感觉。
徐志摩对张幼仪的态度几乎无情甚至残酷。
从婚前到婚后,他对张幼仪都是那样鄙弃。
徐志摩爱情诗赏析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我 我 我 是不 是 不 在知 在 知 梦道 梦 道 中风 中 风 是 是 黯 在 在 在 淡 梦 哪 哪 是 的 一 一 梦 悲 个 个 里 哀 方 方 的 里 向 向 光 心 吹 吹 辉 碎
我我我我 是不是不 在知在知 梦道梦道 中风中风 是 是 她 甜 在 在 的 美 哪 哪 负 是 一 一 心 梦 个 个 我 里 方 方 的 的 向 向 伤 光 吹 吹 悲 辉
二是它的时代性。“五四”爱情诗是“五四”时
代思想解放运动、文化和文学革命运动的产物。 由于个性解放是那个时代最主要的反封建思想武 器,于是最具有个人意义(尤其对于年轻的新文 学创造者更是如此),恋爱婚姻便成为表达觉醒 知识分子反封建诉求的最好突破口。孤立地看, 许多爱情诗似乎是为爱情而歌唱爱情,但当我们 “往后站”,从宏观上审视那个时代的爱情诗时, 我们就不难发现它们其实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冲 决封建礼教藩篱的思想指向:诗人们对人的自然 天性的充分肯定,都表现出一种挣脱封建礼教束 缚后的舒畅与自在;更不用说某些爱情诗本身就 具有十分强烈的战斗性和批判性。
如何理解徐志摩的爱情诗
“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
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 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 就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 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 — —胡适 志摩的单纯的信仰,据我看,不是‘爱,自由,与美’ 三个理想,而是‘爱,自由,与美’三个条件混和在 一起的一个理想,而这一个理想的实现便是对于 一个美妇人的追求。” ——梁实秋
我 是 在 梦 中 她 的 温 存 我 的 迷 醉
我我 不是 知在 道梦 风中 是 在在 哪梦 一的 个轻 方波 向里 吹依 洄
徐志摩与三个女人的故事
徐志摩与三个女人的故事
徐志摩的一生是短暂的,但是他的爱情故事一直被人流传百年。
徐志摩的一生有三个女人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和自己有着千丝万缕、牵动心弦的女人。
张幼仪是徐志摩的结发夫妻,属于原配,但是一生都没有得到徐志摩的爱。
张幼仪是通过古时的媒妁之言和徐志摩走在一起的。
徐志摩在国外学习多年,非常痛恨国内的封建迷信思想,对他的媒妁之言更是烦透顶,因为父亲的逼迫才勉强和张幼仪成亲,对张幼仪只有厌恶和反感,没有一点喜欢和爱。
林徽因是徐志摩在国外求学时认识的,在林徽因不知徐志摩已经结婚的情况下,徐志摩和林徽因在国外经常的约会和见面、还互通情书,在这段时间,徐志摩对林徽因付出了自己的真心。
当林徽因知道徐志摩结婚后,迅速回国与徐志摩断绝关系,但是徐志摩从来没有放弃过林徽因。
对林徽因的事情始终放在心里,回国后多次拜访、林徽因和梁思成在东北大学工作,徐志摩的多次探望。
陆小曼是王庚的妻子,在与徐志摩没有认识前算是一只“金丝雀”,一只有才气、灵魂孤独的才女。
陆小曼对于徐志摩来说只是两个孤独的灵魂走到一起,在开始时涌起一阵浪漫激情,待激情过后只剩柴米油盐和责任。
徐志摩是一位充满理想的诗人,当诗人被生活的压力所包围会感到厌烦,徐志摩和陆小曼在一起是非常的辛苦,徐志摩对陆小曼的爱是短暂的,是一时的结果。
徐志摩与三个女人的故事
徐志摩与三个女人的故事看到一个爱一个,就是一个人渣。
是徐志摩,爱一个,伤一个。
在徐志摩有限而辉煌的35年人生中,他与三个女人有着源源不断的恋情。
首先是张友爱,她一生的妻子。
他们是典型的由父母安排的婚姻。
当时,徐志摩被迫嫁给张友爱。
虽然这听起来像是封建社会的陋习,但这种关系实际上是徐志摩一生中的一段真实的婚姻。
张友爱从小出生在一个名门望族。
1915年,她与徐志摩在家乡浙江夏至结为夫妻。
婚后第二年,徐志摩去上学了。
学识渊博的张友爱在家照顾徐志摩的父母,帮公公照顾家里的一切。
1921年,张友毅随徐志摩赴英国留学。
这可以说是她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
不过,在徐志摩看来,他想要的是。
“我要在人海中寻找我唯一的灵魂伴侣。
我很幸运能得到它,但如果我做不到,我就注定要失败。
”许志摩见了林徽因,觉得自己很幸运找到了自己的“唯一灵魂伴侣”。
此时,徐志摩已经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
与林徽因相比,他24岁时大了8岁,是老一辈的真实写照。
不过,虽然当时妻子张友爱和孩子来到伦敦,徐志摩还是向林徽因发起了一场爱情告白。
林徽因看似牢不可破的防线,挡不住徐志摩浪漫的“人渣男”攻势。
她对他说:我不是一个感情随便的女人,你必须在我和张友爱之间做出选择。
于是徐志摩马上回家告诉张友爱,说她要离婚了。
虽然张友爱觉得不理解,但她还是理性地处理了此事,带着孩子去德国留学。
其实当时张友爱已经怀孕了,她又为徐志摩怀了一个孩子,但徐志摩只是冷冷地说:“吵架,离婚”。
第二,“唯一的灵魂伴侣”林徽因。
他们的感情在今天的眼里是最血腥的,这就是狗血戏的剧本。
有了家庭,徐志摩遇到了才华横溢的林伟茵。
他毅然抛弃妻儿,坚持追求自己所爱的女人林徽因。
许智霖与许智霖离婚,成为第三者。
但事实上,徐志摩也是第三者,因为林徽因当时已被父亲许配给梁思成。
然而,当时林徽因的父亲林昌民同意了女儿和徐志摩的关系,忘记了自己曾把林徽因许志摩许配给梁思成。
之后不久,林徽因在欧洲巡演结束后不得不和父亲一起回去。
徐志摩的三个女人
徐志摩的三个女人徐志摩一生有三个女人,这三个女人分别是他的第一任夫人张幼仪、他在留学期间追求过的“中国第一才女”林徽因以及上海有名的交际花陆小曼。
对于第一个女人,我想,徐志摩是万般不情愿的,也许是出于对父母命令的屈从,也许是为了家族利益,但绝对没有一种可能是因为他爱她,这样的证据太多了。
徐志摩第一次见到她的照片时,用极度鄙夷的口气吐出一句“乡下土包子。
”婚后两人的感情也是平平淡淡,甚至可以说是毫无生气,徐志摩从来不肯正眼瞧过张幼仪一眼,就连传宗接代这种事徐志摩也只是奉父母之命而不得不为之。
当徐志摩在伦敦求学时,她前往与他团聚,而当时徐志摩已疯狂地爱上了林徽因,一个十六岁的少女。
也正是在这多事之秋,当徐志摩得知张幼仪已经身怀六甲时,他竟冷冷对她说:“把孩子打掉。
”张说:“现在打孩子很危险的,我听说有人因为这个死了呢!”徐说:“还有人坐火车死了呢,难道因为坐火车会死人就不去坐火车了吗?”这就是徐志摩的正牌妻子所钟爱的丈夫对待妻子的态度,简直可以用“刻薄残酷”来形容。
我同情张幼仪,同时也怪她不争气。
她跟了徐志摩那么多年,怎么就没从他身上学到点什么。
徐志摩可以用情不专,可以一生只为了“爱、美、自由”而抛弃道德舆论,抛弃作为一个丈夫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抛弃一个全心全意忠于他的妻子,那么张幼仪为什么就不能结束这种婚姻的折磨和羁绊,去寻找自己的幸福呢?以她的家庭背景,就算找不到一个高富帅,找一个爱她宠她的忠厚之辈也完全没有虞虑。
可她为什么没有这么做?我觉得,原因有三:一、张幼仪是个温婉贤淑派,宁可天下人负我,也不可我负天下人。
她的这种性格使她在这一场没有爱情根基的婚姻里一直充当着弱势的角色,对周遭的一切逆来顺受。
懦弱的她不会选择背叛婚姻,背叛丈夫,除非徐志摩一纸休书先抛弃了她,事实证明,结局的确如此。
二、张幼仪是个受传统思想严重束缚的旧社会女子,思想还是尚未开化到背夫弃子另寻他爱的境界。
徐志摩过于自由,而她过于保守,他们的结合就是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结合,但这种结合显然是悲哀的,所以造成了悲剧。
徐志摩和他的三个女人
婚姻生活
相识:徐志摩与陆小曼相识于1924年,当时陆小曼已与王赓结婚 相恋:徐志摩与陆小曼在1925年开始相恋,陆小曼与王赓离婚 结婚:1926年,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婚礼由梁启超主持
生活:婚后,徐志摩与陆小曼的生活并不如意,两人经常争吵,徐志摩甚至离家出走
对徐志摩和陆小曼的评价
徐志摩:才华横溢,浪漫多情,追 求自由与爱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相识:在伦敦相识,徐志摩对 林徽因一见钟情
感情:林徽因对徐志摩的感情 复杂,既有欣赏又有矛盾
拒绝:林徽因最终选择与梁思 成结婚,拒绝了徐志摩的追求
友谊:两人保持友谊,互相欣 赏对方的才华和成就
第四章
徐志摩与陆小曼
相识背景
徐志摩与陆小曼相识于1924年,当 时徐志摩是北京大学教授,陆小曼 是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
添加文档副标题
徐志摩和他的 三个女人
汇报人:
目 录
壹
贰
叁
肆
伍
徐志摩的生 平
徐志摩与张 幼仪
徐志摩与林 徽因
徐志摩与陆 小曼
三个女人对 徐志摩的影 响
第一章
徐志摩的生平
徐志摩的出生和家庭背景
出生日期:1897年1月15日
家庭背景:父亲是当地富商,母亲 是书香门第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出生地:浙江海宁
添加标题
两人之间的爱情:轰轰烈烈,充满 激情,但也充满争议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陆小曼:美丽动人,才华横溢,追 求自由与爱情
两人对彼此的影响:互相欣赏,互 相激励,但也互相伤害
第五章
三个女人对徐志 摩的影响
对徐志摩的创作影响
林徽因:激发了徐 志摩的创作灵感, 使他创作出许多脍 炙人口的诗歌
徐志摩与三个女性的故事
徐志摩与三个女性的故事林徽因林徽因是徐志摩最早认识的女性之一。
在1925年的春天,徐志摩以一个演讲者的身份,在北京大学为林徽因的“建筑美学”作了一场讲座。
这次相遇,促使两人迅速建立了感情。
他们之间的爱情充满着纯真和热烈。
徐志摩以林徽因为灵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如《再别康桥》和《无题》。
这些作品中体现了他对于林徽因深深的倾慕和眷恋。
然而,他们的爱情却因众多原因没有得以长久。
林徽因后来与梁思成结婚,徐志摩也迎娶了陆小曼,但他们之间的情感却继续留存,成为彼此心中永远的痛。
毛熙震毛熙震是徐志摩的第二任妻子。
他们相识于1930年代的香港,徐志摩是她的老师。
在他们的相处过程中,徐志摩感受到了毛熙震的温柔和勇气,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
徐志摩的婚姻与毛熙震是一个悲剧。
他们的婚姻经历了许多磨难和考验。
徐志摩的旅行和工作常常使两人长时间分离,而且毛熙震的精神健康问题也给他们的婚姻带来了困扰。
最终,他们的婚姻以悲剧收场,让徐志摩陷入了深深的忧伤与自责之中。
陆小曼陆小曼是徐志摩的第三任妻子,也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投入的爱情。
他们相识于1945年的重庆,徐志摩被陆小曼的美丽和聪慧所吸引。
他们彼此倾诉,建立起一段深厚的情感。
徐志摩与陆小曼的爱情如同他的前两段婚姻一样,受到了种种困扰和障碍。
战乱和生活压力使两人经常分离,而且陆小曼也有着自己的工作和事业。
尽管如此,他们的爱情却在岁月的洗礼中坚持了下来,成为徐志摩一生中最后的情感依托。
徐志摩与三个女性的故事,表达了他对于爱情和情感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这些故事中有甜蜜和快乐,也有痛苦和困惑。
通过这些女性形象,徐志摩诉说了自己对于女性的崇敬和赞美。
这些故事让我们对于徐志摩的一生产生了更深的思考和感悟。
一个男人和三个女人的故事加番外
在徐志摩35年的生命中,曾与三位女性有着斩不断的情愫。
除陆小曼外,还有一位是原配夫人张幼仪,另一位是以无言结局的建筑学家林徽音。
张幼仪出身名门,秀外慧中,1915年在浙江硖石老家奉父母之命和徐志摩结成伉俪。
婚后次年,徐志摩出外求学。
知书达理的张幼仪孝敬公婆,帮助公公掌财理家。
1921年张幼仪到英国陪读,和徐志摩度过一段温馨甜蜜的生活,直到才艺双绝的林徽音出现在徐志摩的生活里。
当时医学不发达,堕胎意味着生命风险,但是为了追求林徽音,徐志摩强迫张幼仪堕胎。
张幼仪说:“我听说有人因为打胎死掉的耶。
”徐志摩冷冰冰地说:“还有人因为坐火车死掉的呢,难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车了吗?”徐志摩要马上离婚,见张幼仪不答应,便一走了之,将张幼仪一人撇在沙士顿。
产期临近,无奈之际,张幼仪给二哥张君励写信求救,来到巴黎,后来又去了柏林,生下孩子。
徐志摩明知张幼仪的去向,却没有理睬。
只是在要办理离婚手续的时候,才找到柏林,逼着她签下了离婚协议。
产后,张幼仪很快从悲痛中振作起来,入裴斯塔洛齐学院,专攻幼儿教育。
回国后办云裳公司,主政上海女子储蓄银行,均大获成功。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回国后仍照样服侍徐志摩的双亲(认作寄女),精心抚育她和徐志摩的儿子。
台湾版的《徐志摩全集》也是在她的策划下编起的,为的是让后人知道徐志摩的著作。
张幼仪与儿子一起在美国幸福生活,活了八十八岁,一九八八年在纽约去世。
徐志摩的冷血寡恩,不尽人道、夫道、父道,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但徐志摩抛弃张幼仪的事迹却成了徐志摩反抗封建礼教的斗争标榜!说这是徐志摩反抗“四千年史髅不绝”的“忠孝节义”!徐志摩与林徽音的父亲林长民在北大读书时就相识。
那时梁启超任司法总长,林长民是教育总长,两人过从甚密。
徐志摩是梁启超的入门弟子,常在梁府见到林长民,并与之结成忘年之交。
1921年春,林长民赴英游学,同时送爱女到英国读书。
徐志摩对正值芳年的林徽音一见钟情,林徽音则要求徐志摩先离了婚再来谈他们的情事。
徐志摩与他生命中三个女人的情感故事
徐志摩与他生命中三个女人的情感故事客观地讲,徐志摩生命中的三位女子都十分优秀。
张幼仪,大家闺秀、知书达理,本分而孝顺,并且,多年后,成为商界精英。
陆小曼,美丽娇艳、才艺双绝,名冠南北。
林徽因,知性美女,多才多艺,成果丰硕,中国古建筑权威。
三人的共同点是至少懂一国外语。
陆小曼与林徽因还分别被公认为民国“四大美女”之一!徐志摩徐志摩,浙江嘉兴海宁人,出身于富商之家。
现代诗人、散文家。
出生于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离世。
享年34岁。
中学在杭州一中学习。
后依次在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就读。
1918年赴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获学士学位,并荣获一等荣誉奖。
同年,转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经济学。
1921年赴英国剑桥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
1923年成立新月社。
先后任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教授。
1930年,在胡适之的邀请下,他承担了北京大学教授的职责,他也是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教授。
他最为人们熟知的作品是《再别康桥》,同时也是他的代表作。
张幼仪徐志摩的第一任妻子,张幼仪,1900年生于江苏宝山,逝于1988年。
1915年与徐志摩结婚。
1918年生下长子徐积锴。
1920年,张幼仪赴欧洲与徐志摩团聚。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徐志摩却疯狂地爱上了林。
为了追求林,徐志摩毅然提出与张幼仪离婚。
那时,林微因非常痛苦。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还是同意了徐志摩的要求。
第二年生下第二个儿子后,正式与徐志摩离婚。
1926年,张幼仪返回中国。
1927年,在东吴大学任德文教授。
1928年辞职,任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副总裁,并兼任云裳服装公司总经理。
1949年移民香港。
1954年,在其54岁时,与苏纪之医师结婚。
1970年代初,苏纪之去世,张幼仪搬往美国与家人团聚。
1988年,在纽约去世。
享年88岁。
为张幼仪作媒的是她的四哥张嘉璈。
当时,他任浙江都督的秘书。
一次他陪同都督到杭州一中视察工作,无意中发现才华横溢、出类拔萃的徐志摩。
徐志摩与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三个女人
徐志摩与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三个女人.张幼仪 & 徐志摩徐志摩高中毕业后正计划进入大学的时候, 他父母已将他的婚姻大事定了下来. 女方张幼仪, 是张润之之女, 是张家璈, 张君幼之幼妹. 张家璈是当时中国金融界的巨子, 张君幼是当时中国政界的显赫人物. 许申如能攀附这门贵亲, 当然是喜出望外, 而志摩却执直反对. 父子俩因为这件事吵了好几次嘴皮.当时的志摩对张幼仪一点都不了解, 更不用说爱情. 对于视爱情如生命的志摩,确这是怎么也无法接受的. 志摩的父母百般劝说无效, 只得请来祖母. 志摩挨不过祖母的哀求, 最终忍痛接受这门婚事. 1915年10月29日, 志摩与幼仪结婚.婚后两个人没有一丝感情, 生活没有一点乐趣. 他们见面时都是冷冰冰的. 婚后不久, 志摩便收拾行李上天津读大选. 两人联系甚少.1921年, 正当志摩与林徽音热恋时, 张幼仪从中国来英国寻找志摩. 当时志摩一心爱着林徽音, 又苦于幼仪从中阻隔, 于是提出与幼仪离婚. 幼仪见志摩并无爱她之心, 也无法忍受这种若即若离的夫妇生活, 于是答应了. 1922年3月, 志摩与幼仪在柏林离婚. 幼仪随后前往柏林留学. 幼仪共为志摩生下两个孩子, 大的那个叫作彼得.1926年志摩欧游时经过柏林, 再一次见到幼仪. 此时的幼仪已是一位相当成熟的现代女性. 志摩原本带了件礼物来给彼得, 却不幸的得知彼得去世的噩耗. 此时志摩与幼仪都发觉彼此之间的友谊加深了.志摩死后, 幼仪抚子成人, 在经营方面颇有成就. 幼仪于1988年逝世.林徽音 & 徐志摩徐志摩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伦敦国际联盟协会上认识林徽音的. 林徽音当时十六岁, 在伦敦一所女子中学读书, 正是花一般的年龄, 长得又像花一般娇艳, 文学修养又好. 她既有中国传统闺秀的遗颜, 又有西方女子落落大方大方的风度. 她与志摩一见钟情, 双双坠入爱河.他俩月下漫步, 花前谈心, 舞会上双双起舞, 宴会上频频起杯, 绿纱窗下共研文学. 徽音被志摩渊博的学识,风雅的谈吐, 广泛的兴趣, 潇洒的举动, 英俊的外貌所吸引住. 志摩也佩服徽音的博学多才与美貌.张幼仪的到来使这对热恋中的男女清醒了过来。
徐志摩与三个女人的故事
徐志摩与三个女人的故事徐志摩的一生有三个女人——张幼仪、林徽因和陆小曼。
他生命中的三位女子都十分优秀。
张幼仪,大家闺秀、知书达理,本分而孝顺,并且,多年后成为了商界精英;林徽因,知性美女,多才多艺,成果丰硕,中国古建筑权威人士;陆小曼,美丽娇艳、才艺双绝,名冠南北。
徐志摩和张幼仪徐志摩的第一任妻子,张幼仪,是政界风云人物张君励的妹妹,出身显贵。
她比徐志摩小4岁,1900年生于江苏宝山,逝于1988年。
1915年与徐志摩结婚,1918年生下长子徐积锴,1922年与徐志摩离婚。
1921年张幼仪到英国陪读时,徐志摩对她极为冷淡,当时徐志摩正在热烈地追求林徽因,拒不接受张幼仪苦劝和阻挠,提出离婚。
虽然身怀有孕,张幼仪还是慨然应允徐志摩,结束了他们七年的婚姻。
徐志摩不幸遇难后,作为前妻,张幼仪还无怨无悔地尽责,养育他们的孩子,以寄女的身份照顾着她的前公婆。
徐志摩在台湾出版的全集,也是张幼仪亲自指导整理编辑出来的。
徐志摩与林徽因林徽因比徐志摩小七、八岁,徐志摩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伦敦国际联盟协会上认识林徽因的。
林徽因当时十六岁, 在伦敦一所女子中学读书, 年轻漂亮, 文学修养又好。
1920年4月,林徽因其随父游历欧洲,在伦敦因对建筑学产生浓厚兴趣,遂立下成为建筑学家志向。
在伦敦期间,她认识了父亲的弟子—诗人徐志摩。
徐志摩对林徽因一见倾心,二人相见后不久,徐志摩便向妻子张幼仪提出离婚,全身心追求林徽因。
她与志摩一见钟情, 双双坠入爱河。
张幼仪的到来使这对热恋中的男女清醒了过来。
徐志摩决定于张幼仪离婚,而林徽因却随父回国,留下徐志摩一个人。
徐志摩随后也赶回中国找寻林徽因,当徐志摩最终找到林徽因时,她已经嫁给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了。
徐志摩受到沉重的打击,他在极度的痛苦中度过了一段时间。
林徽因是徐志摩一生中真正喜欢的女人,是他一生当中的红颜知己、偶像与女神。
徐志摩和林徽因一直保持联系,1931年,徐志摩所乘飞机失事殒命。
徐志摩和三个女人的故事
徐志摩和三个女人的故事在徐志摩有限的辉煌的35年人生里,曾与三名女子间有着斩不断的情愫。
第一就是,一生的夫人张幼仪。
他们俩是一个典型的父母包办之下的婚姻,当时的徐志摩被迫和大家闺秀张幼仪结婚。
虽然这听起来像是封建社会的陋习,可这段感情其实是徐志摩一生中真正意义上的婚姻。
张幼仪自幼出身名门,秀外慧中,1915年在浙江硖石老家奉父母之命和徐志摩成为夫妻。
婚后次年,徐志摩便外出求学。
知书达理的张幼仪则在家里面照顾徐志摩的父母,并且帮助公公打理好家里的一切。
1921年张幼仪到英国陪读,和徐志摩度过了一段一生中可谓是最幸福的时光。
不过,在徐志摩看来,他想要的是。
"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之灵魂伴侣。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于是在遇到林徽因之后,徐志摩认为他幸运的寻觅到了他的"唯一之灵魂伴侣",这时候的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二十四岁的他与林徽因相比大了八岁,是真正的老一辈的人物了。
然而虽说当时他的妻子张幼仪与孩子都来了伦敦,徐志摩还是对林徽因发动了情爱上的告白,林徽因那看似牢不可破的防线也挡不住徐志摩这个浪漫的“渣男”攻势,她是这样对他说的:我不是个感情随意的女子,你必须在我与张幼仪之间作出抉择。
于是乎,徐志摩立即回家告诉张幼仪,准备离婚。
张幼仪虽然感到不可理解,但仍然理智地对待这件事,随即带着孩子前去德国留学去了。
其实当时的张幼仪已有了身孕,她为徐志摩怀上了另一个孩子,可徐志摩只是冷冷地表示,打了吧,离婚吧。
第二,"唯一之灵魂伴侣"林徽因。
他们的感情在今天看来最为狗血,活脱脱就是狗血剧的剧本。
有了家室的徐志摩遇到了才貌双全的林微因,于是决然的抛弃妻子和孩子,执意要追求他所爱的女子林徽因。
然后林徽因就这样成为了第三者,让徐志摩和张幼仪离了婚。
不过事实上,徐志摩也做了第三者,因为林徽因当时也已经被她的父亲许配给梁思成。
然而,当时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竟然同意了女儿与徐志摩之间的交往,全然忘记了自己已经把林徽因许配给了梁思成。
中国历史故事-徐志摩的女人是谁?她们与徐志摩的爱情故事
中国历史故事-徐志摩的女人是谁?她们与徐志摩的爱情故事徐志摩是现代著名诗人和散文家,为新月派代表人物。
不管对这个人认识亦或不认识,你一定听过他的诗。
《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徐志摩是一位浪漫的诗人,他天生的浪漫情怀,使得他有着理想化的爱情观。
徐志摩一生有三个女人:原配妻子张幼仪,继妻陆小曼,以及曾经的恋人林徽因。
徐志摩的原配妻子张幼仪,是当时政界风云人物张君励的妹妹。
徐志摩本身出生于世代经商的徐家,父亲徐申如是清末民初的实业家,家资丰厚。
张家和徐家一个有权,一个有钱,门当户对,张家和徐家都很满意这桩婚事。
1915年,徐志摩遵从父命,将从未见过面的张幼仪娶进了家门。
张幼仪嫁给徐志摩的时候,年仅十八岁,将自己青涩的爱情和对未来的期盼都寄托在了徐志摩的身上。
但可惜的是,徐志摩不是她的良人。
徐志摩骨子里的浪漫情怀,对于这桩婚事非常不满意。
他从见到张幼仪相片的第一眼起,就用嫌弃的口吻说:“乡下土包子”。
婚后除了满足父亲抱孙子的愿望,而履行夫妻义务之外,基本就视张幼仪如无物。
张幼仪怀第二个孩子的时候,曾出国与徐志摩相聚。
徐志摩将有身孕的妻子置之不理,反而想要马上离婚。
张幼仪不同意,就直接将张幼仪丢在沙士顿,自己一走了之。
一直等到1922年与张幼仪办理离婚手续,徐志摩才找到柏林。
虽然与徐志摩离婚,但是张幼仪仍然精心将两人的孩子抚养长大,以义女的身份服侍奉养徐志摩双亲。
林徽因是当时著名的才女,更难得的是才貌双全。
从在伦敦遇见林徽因的第一眼开始,徐志摩就爱上了这个漂亮多情的姑娘。
对林徽因的感情,促使徐志摩不愿意再与张幼仪将就,从而离婚。
林徽因是徐志摩的缪斯,与林徽因的相遇相知,促使他诗情汹涌暴发,写作了大量的浪漫诗歌。
徐志摩与林徽因一起组织新月社活动,一起演戏,1924年泰戈尔访华期间,徐志摩和林徽因共同担任翻译。
就在徐志摩认为自己终于能得到理想的婚姻之时,林徽因却选择了嫁给梁思成。
徐志摩与三个女人的故事
徐志摩与三个女人的故事每位闻名遐迩的诗人都有着欲语还休的爱情故事,徐志摩与张幼仪、陆小曼、林徽因三位佳丽的感情曾经轰动一时,至今仍然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
徐志摩是我国现当代著名诗人,曾写下了《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诗歌名篇,并且和林徽因、陆小曼二位当时著名的才女有过刻骨铭心的爱情。
徐志摩是徐家的长孙独子,自小过着舒适优裕的公子哥的生活。
沈钧儒是徐志摩的表叔,金庸是徐志摩的姑表弟,琼瑶是徐志摩的表外甥女,徐志摩与厉麟似、钱学森也有亲戚关系。
徐志摩本身有些非议,但毋庸置疑的但是徐志摩对我国诗学和文学的贡献却是不可忽略的,徐志摩共有两场婚姻,第一场婚姻便是徐志摩与张幼仪。
徐志摩与张幼仪徐志摩张幼仪是民国时期的著名夫妻,他们的婚姻源于张幼仪的四哥张公权对于徐志摩的欣赏和看重,两个年轻男女在没有渊源和情感的情况下,仅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成婚。
但徐志摩本身并不情愿,但摄于其父的压力,勉强答应。
张幼仪婚后很受公婆喜爱,但始终得不到丈夫的欢心,即使生下长子徐积锴后,夫妻感情依旧没有改善。
徐志摩不顾娇妻幼子,远赴海外求学,还与名媛林徽因相识相恋,甚至在妻子张幼仪怀有身孕的前提下,向妻子提出了离婚。
隐忍坚强的张幼仪毅然同意,并在生下次子彼得后与徐志摩办理了离婚手续。
徐志摩张幼仪成为了民国首对采取西式方式离婚的夫妻。
张幼仪自立自强继续侍奉徐志摩的父亲,抚养儿子,依靠兄长坚强生活。
回国后,不但在学校任教,还受聘成为上海女子银行副总裁,事业有成。
解放后,张幼仪与一名华裔医生结婚,并于1988年在纽约病逝。
徐志摩与林徽因徐志摩林徽因都曾有过国外的生活和留学背景,因为父亲的旅欧安排,林徽因也有幸游历欧洲,在此期间结识了已经身为父亲的徐志摩。
徐志摩内心对封建婚姻有着非常强烈的抵触,他渴望自由的爱情和柔情似水的恋人,林徽因的出现满足了徐志摩几乎全部的幻想,于是徐志摩林徽因开始频繁的书信往来,徐志摩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林徽因无限的相思和爱慕。
徐志摩和三个女人的故事
徐志摩与三个女人的故事徐志摩的一生有三个女人——张幼仪、林徽因和陆小曼。
徐志摩和张幼仪徐志摩的第一任妻子,张幼仪,是政界风云人物张君励的妹妹,出身显贵。
她比徐志摩小4岁,1900年生于江苏宝山,逝于1988年。
1915年与徐志摩结婚,1918年生下长子徐积锴,1922年与徐志摩离婚。
1921年张幼仪到英国陪读时,徐志摩对她极为冷淡,当时徐志摩正在热烈地追求林徽因,拒不接受张幼仪苦劝和阻挠,提出离婚。
虽然身怀有孕,张幼仪还是慨然应允徐志摩,结束了他们七年的婚姻。
徐志摩不幸遇难后,作为前妻,张幼仪还无怨无悔地尽责,养育他们的孩子,以寄女的身份照顾着她的前公婆。
徐志摩在台湾出版的全集,也是张幼仪亲自指导整理编辑出来的。
徐志摩与林徽因林徽因比徐志摩小七、八岁,徐志摩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伦敦国际联盟协会上认识林徽因的。
林徽因当时十六岁, 在伦敦一所女子中学读书, 年轻漂亮, 文学修养又好。
1920年4月,林徽因其随父游历欧洲,在伦敦因对建筑学产生浓厚兴趣,遂立下成为建筑学家志向。
在伦敦期间,她认识了父亲的弟子—诗人徐志摩。
徐志摩对林徽因一见倾心,二人相见后不久,徐志摩便向妻子张幼仪提出离婚,全身心追求林徽因。
她与志摩一见钟情, 双双坠入爱河。
张幼仪的到来使这对热恋中的男女清醒了过来。
徐志摩决定于张幼仪离婚,而林徽因却随父回国,留下徐志摩一个人。
徐志摩随后也赶回中国找寻林徽因,当徐志摩最终找到林徽因时,她已经嫁给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了。
徐志摩受到沉重的打击,他在极度的痛苦中度过了一段时间。
林徽因是徐志摩一生中真正喜欢的女人,是他一生当中的红颜知己、偶像与女神。
徐志摩和林徽因一直保持联系,1931年,徐志摩所乘飞机失事殒命。
乘飞机去北京就是为了参加林徽因对国外建筑学家举办的一场建筑学演讲会,那天,徽音还在机场等候志摩。
徐志摩死后,林徽因不忘旧情,提议设立志摩文学奖,建立志摩图书馆和志摩纪念馆来永远纪念这为伟大的诗人。
徐志摩和他的三个女人的故事
徐志摩和他的三个女人的故事徐志摩和他的三个女人的故事见一个爱一个,是渣男。
爱一个伤一个,是徐志摩。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徐志摩和他的三个女人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览。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出生于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现代诗人、散文家。
徐志摩和他的三个女人徐志摩是中国现代诗坛上屈指可数的大诗人之一,20年代末到30年代盛极一时的“新月派”主将。
他的诗,风格欧化,流动着内在的韵律和节奏,情感真挚充沛,有《再别康桥》等许多名篇传世。
徐志摩留学英美,交游广阔:胡适、梁启超、郁达夫、沈从文、罗素、狄更生、泰戈尔、曼殊斐儿……无一不是社会名流兼文化名人。
长辈与他亦师亦友,同辈与他亲密无间。
熟识徐志摩的人都称赞他的性格品行,说他天真挚诚、不计名利、热情无私、活泼风趣,有徐志摩的.地方就有欢笑。
但是,总是给别人带来欢乐的徐志摩内心却有解不开的“烦恼结”。
徐志摩在婚姻的低潮期写下名诗《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其实他一生的风基本来自三个方向,也就是性格完全不同的三个女性: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
像许多抒情诗人一样,女性是徐志摩灵感的源泉,也是他悲剧的根源。
徐志摩1918年在美国徐的前妻张幼仪 1915年,由政界风云人物张君励为自己的妹妹张幼仪提亲,徐志摩把从未谋面的新娘娶进了门。
张幼仪出身显赫富贵却不娇纵,相夫教子,恪尽妇道。
而徐志摩对这桩“无爱的婚姻”始终心存疑虑,在英国念书时结识林徽因更促使他决心离婚。
1922年3月两人在柏林离婚,11月还在国内发表了离婚通告,成为当时的头号新闻。
徐志摩还写下《笑解烦恼结》一诗送给张幼仪,痛斥封建礼教后说:“此去清风白日,自由道风景好”。
可这时徐志摩的“烦恼结”已系在了林徽因身上。
林徽因秀外慧中,是有名的才女,其父林长民也是社会名流。
她与徐志摩相识时只有17岁,两人虽然相知很深,但最后林徽因还是嫁给了梁启超之子、后来的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他们的因缘也是一段佳话。
徐志摩的爱情故事_爱情故事
徐志摩的爱情故事那些你以为不可失去的人,原来并非不可失去。
你流干了眼泪,自有另一个人逗你欢笑,然后发现不爱你的人,根本不值得你为之伤心,回首之前,何尝不是一个喜剧?情尽时,自有另一番新境界。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徐志摩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徐志摩的爱情故事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浙江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家。
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
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
徐志摩的爱情故事里,总共有三个女人:第一夫人张幼仪。
这是一个典型的父母包办之下的婚姻。
可它是徐志摩一生中真正意义上的婚姻。
很快徐志摩生命中有了第二个女人:林徽因。
这是导致徐志摩与张幼仪离婚的原因之一。
据说《再别康桥》即是为她所做。
徐志摩认为他有幸而找到了他的"唯一之灵魂伴侣",于是,他离了婚,要找他的"灵魂件侣"去了。
可不幸的是,林徽因却并不是徐志摩那一类人,她是那种为婚姻而婚姻的那类。
对她来说,婚姻比爱情重要。
于是出现了他生命中的第三个女人:陆小曼。
陆小曼与徐志摩可以说是志同道合:同样有着对爱情的共同追求。
陆小曼的丈夫可以说也是一个相当出色的丈夫,作为婚姻的角色,无疑也是最称职的了。
这从他同意离婚这件事上就可看出一二。
在那个年代,肯放另有所爱的妻子出去的男人并不多见。
我记得陆小曼请求他丈夫同意离婚时的谈话是这样说的:"我已经把生命的躯壳给了你,你就让我活一回吧。
"最终陆小曼活了:她终于离婚。
三个女人有着不一样的感情色彩,却也为徐志摩的人生开启了新的篇章,就让我们走进这三段被世人传颂的爱情中感受那份炽烈的爱吧。
张幼仪张幼仪出身江苏名门,受过新式教育,她性情温和善良,长相明眸清丽,知书达理又遵传统守孝道,她对徐志摩并不了解,他们的婚姻,是父母定下来的。
15岁的张幼仪就辍学嫁到浙江做了少奶奶。
徐志摩与三个女人的故事
徐志摩与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凌叔华等四位民国名媛的感情纠葛当年曾轰动一时。
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感情更是复杂的。
徐志摩乘坐的飞机失事后,四人的反应很耐人寻味。
当噩耗传到妻子陆小曼耳中时,她感到“天垮了,地陷了,世界进入一片黑暗。
”林徽因在得知消息后,两眼发黑,双腿一下软了下来。
她和丈夫梁思成流着泪,编了个小花圈,中间嵌着志摩的照片,敬悼于徐志摩的灵前。
前妻张幼仪在听到噩耗时,她对儿子徐积锴说:“你爸爸上天了,快随你舅舅去接灵吧!”陆小曼和徐志摩陆小曼生于一九零三年,一九六五年去世享年六十三岁。
陆小曼江苏长州人,民国时期著名女画家,写作也非常棒。
徐志摩民国时期的一位浪漫诗人,徐志摩感情方面不如意,徐志摩听从父命娶了张幼仪,张幼仪长相平庸,徐志摩认为自己才华横溢怎敢如此接受命运安排呢?当他遇到了建筑学者林徽因,他疯狂的爱上了她,他不顾妻子苦苦挽留,纵身离去。
可是林徽因在他离婚后选择弃他而去。
结束了两段爱情后,徐志摩心灰意冷,陆小曼的出现让他重新活了起来,陆小曼活泼可爱,落落大方,让徐志摩爱慕不已,两人结识后慢慢的相爱。
陆小曼和徐志摩的爱情受到家人的反对,周围人的白眼,徐志摩的父亲更是看不惯陆小曼,他说如果徐志摩和陆小曼结婚,徐志摩的所有开支就会断掉。
徐志摩和陆小曼他们不顾一切,最终结为夫妇。
婚后陆小曼没多久就变得天天醉酒于社交,变得奢华无度,甚至堕落到吸大烟。
徐志摩努力写稿所赚的钱都被他花光,徐志摩最终无力承担,他失望的离开了陆小曼,他放弃了,选择离开,就在他离开的时候,有一个朋友问他:你放得下小曼,她没有留你吗?徐志摩笑道:假如我坐飞机死了,她岂不自在。
结果徐志摩就死在了他所坐的飞机上,飞机失事。
陆小曼知道后后悔莫及,可时间怎会倒流。
徐志摩张幼仪徐志摩张幼仪是民国时期的著名夫妻,他们的婚姻源于张幼仪的四哥张公权对于徐志摩的欣赏和看重,两个年轻男女在没有渊源和情感的情况下,仅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成婚。
徐志摩与三个女人的故事
徐志摩与三个女人的故事徐志摩,作为民国时期享誉盛名的才子,新月派现代诗人的代表,生性追求浪漫,身边也不乏有佳人相伴。
徐志摩一生爱过的3个性格各异的女人,她们的事迹,也像他笔下那些曼妙的诗一样,至今广为流传。
张幼仪和徐志摩属于传统的“包办婚姻”,徐志摩一生放荡不羁,追求“灵魂伴侣”。
自然对家中安排的婚事诸多厌恶。
第一次见到张幼仪,徐志摩就很嫌弃地说她是土包子。
而张幼仪虽然也是出身名门,接受过新式教育,却带着中国女性的传统美德,温和善良,就像是一颗珍珠,光泽柔和,质地温润。
她对爱的理解就是:“好好照顾志摩和他的家人。
”在林徽因16岁她的父亲就带她游历欧洲,使她在“放眼看世界”的过程中,对不同的建筑形象和设计艺术大开眼界,建筑也由此成为她一生的志向和兴趣。
富养女儿,根本上其实是为孩子创造更丰厚的条件,使孩子可以有机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积累学识修养,也在这个过程中,在更广阔的世界里,发现和找到自己一生真正的志趣所在。
当年,徐志摩在外国留学,认识了年轻漂亮又很作的林徽因,完全忘记了自己是有妇之夫和家里年幼的孩子,对林徽因展开了疯狂的追求,《再别康桥》就是在他们恋爱期间写下的,徐志摩对林徽因投入了大量的感情,对原配也是越来越厌恶,在原配怀孕期间选择了离婚,将原配一人孤零零留在了外国。
林徽因与徐志摩分手后,徐志摩又认识了一位风华绝代的佳人,这位女子便是陆小曼,陆小曼生活奢侈,性格张扬,与林徽因骨子里还是一路人,陆小曼当时也是有夫之妇了,可是却不可救药的喜欢大诗人徐志摩。
陆小曼本来家室很好,有一位十分牛逼的丈夫,最后却为了爱情,离婚嫁给了徐志摩,毁了一副好牌,据说婚内徐志摩不顾陆小曼生气,为了林徽因的讲座,毅然决定坐飞机过去,才失去了宝贵生命,可最后世人却把账算到了陆小曼头上。
很多人说:张幼仪最可怜,最爱徐志摩,因为她一味付出不求回报;林徽因利用徐志摩的感情度过伦敦的寂寞时光;陆小曼与徐志摩在一起更是不幸的开始;徐志摩自己呢?人家说是花花公子,对张幼仪太恶毒了,婚后出轨,对自己的原配妻子态度差等,就是现实中所说的渣男一个。
徐志摩和三个女人的故事
徐志摩和三个女人的故事
徐志摩与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凌叔华等四位民国名媛的感情纠葛当年曾轰动一时。
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感情更是复杂的。
徐志摩民国时期的一位浪漫诗人,徐志摩感情方面不如意。
徐志摩听从父命娶了张幼仪。
徐志摩张幼仪是民国时期的著名夫妻,他们的婚姻源于张幼仪的四哥张公权对于徐志摩的欣赏和看重,两个年轻男女在没有渊源和情感的情况下,仅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成婚。
张幼仪长相平庸,徐志摩认为自己才华横溢怎敢如此接受命运安排呢?
当他遇到了建筑学者林徽因,他疯狂的爱上了她,他不顾妻子苦苦挽留,纵身离去。
可是林徽因在他离婚后选择弃他而去。
结束了两段爱情后,徐志摩心灰意冷,陆小曼的出现让他重新活了起来,陆小曼活泼可爱,落落大方,让徐志摩爱慕不已,两人结识后慢慢的相爱。
陆小曼和徐志摩的爱情受到家人的反对,周围人的白眼,徐志摩的父亲更是看不惯陆小曼,他说如果徐志摩和陆小曼结婚,徐志摩的所有开支就会断掉。
徐志摩和陆小曼他们不顾一切,最终结为夫妇。
婚后陆小曼没多久就变得天天醉酒于社交,变得奢华无度,甚至堕落到吸大烟。
徐志摩努力写稿所赚的钱都被他花光,徐志摩最终无力承担,他失望的离开了陆小曼,他放弃了,选择离开,就在他离开的时候,有一个朋友问他:你放得下小曼,她没有留你吗?
徐志摩笑道:假如我坐飞机死了,她岂不自在。
结果徐志摩就死在了他所坐的飞机上,飞机失事。
陆小曼知道后后悔莫及,可时间怎会倒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幼仪张幼仪(1900——1988)名嘉玢。
1900年出生,原籍江苏宝山,后移嘉定。
祖父为清朝知县,父亲张润之,名祖泽,是当时县里的巨富。
张祖泽有八子四女,张幼仪排行第八,为其次女。
她的二哥张君劢,在近现代史上颇有影响,是民社党创立者。
四哥张嘉璈曾任中国银行总裁、国民政府交通部长。
张幼仪15岁时奉父母之命曾嫁给徐志摩。
名门望族之女张幼仪生于1900年,她的家庭是上海宝山的一个大户人家。
在张幼仪14岁那年,张嘉璈奉命视察杭州一中,看到了徐志摩的考卷,颇为赞赏,主动向徐家求亲,当然这里也有经济政治联姻的意思,当时徐家以二妹相许。
张幼仪比徐志摩小4岁。
徐家当时已是江南富商,家中开办有灯泡厂、蚕丝厂、布厂、徐裕丰酱园、裕通钱庄等,和拥有强大的政治经济地位的张家联姻,对徐志摩父亲来说,是求之不得,他一口答应,并送了聘礼。
聚少离多的婚后生活1915年10月,张幼仪和徐志摩结婚,徐志摩并不喜欢她。
婚后,他们之间没有什么话说,张幼仪个性沉默坚毅,帮助公公理财,甚为得力,但这些老人眼中的优点,在活泼飘逸、热情奔放的诗人眼里,就是呆板无趣、僵硬乏味。
1916年秋,徐志摩离沪北上,到天津的北洋大学(天津大学)的预科攻读法科。
翌年,北洋大学法科并入北京大学,徐志摩也随着转入北大就读。
由妻兄张君劢介绍,徐志摩拜梁启超为老师,还举行了隆重的拜师大礼。
1918年8月14日,徐志摩从上海启程赴美国留学。
1920年9月,他由美国来到英国留学。
婚后4年,两人在一起的日子只有4个月。
张幼仪足不出户,总是长时间跟着婆婆坐在院子里缝缝补补。
婚后她也曾写信给苏州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希望能完成中断的学业,但料理家务、养育孩子、照顾公婆这些事情,使得读书的愿望成为泡影。
1920年初秋,徐志摩在伦敦见到17岁的林徽因,一见钟情,陷入单相思。
是年冬,林去苏格兰上学,不久后随父回国。
团聚后的别离1920年底,张幼仪出国与丈夫团聚,先到马赛再到伦敦。
据说张幼仪出国与徐志摩相聚,是公公婆婆安排的,为的是让徐志摩知道要对家负起责任。
见面后,徐志摩第一件事便是带她去买新衣服和皮鞋,因为他认为她从国内穿来的经过精挑细选的中式服装太土了,会让他在朋友面前丢脸。
就这样,心存无限希冀满心欢喜的张幼仪,便被丈夫无声的行为深深刺伤。
随后两人拍了唯一的合影,给徐志摩父母寄去。
到英国伦敦郊区沙士顿小镇安顿下来后,他们的关系并无改善。
这时,张幼仪又有了身孕,徐志摩要求她打胎,并提出离婚。
此时,徐志摩正疯狂追求林徽因。
在张幼仪的眼光里,离婚就是被“休”,她坚决不同意,认为自己没有犯“七出”的任何一条。
两人可能发生过争吵,徐志摩一走了之,不知去向。
一筹莫展的张幼仪只能哭着写信向在巴黎的二哥张君劢求救。
她撑着沉重的身子一个人从英国到巴黎。
在巴黎待了一阵子后,她又随二哥到了德国。
1922年在柏林,张幼仪生下了次子彼得,当她从医院回家后,一直杳无音信的徐志摩露面了,来找她签离婚协议——其时林徽因已经回国,他急着回国追求她。
张幼仪签了字,这是中国历史上依据《民法》的第一桩西式文明离婚案。
没有吵闹,没有纠缠。
张幼仪是明智的。
在徐志摩对她没有了爱情的时候,她选择了平静地离开。
支撑着活下去无论是徐志摩还是张幼仪,在海外求学,一直都是靠徐志摩父亲的汇款。
徐志摩和张幼仪协议离婚后,徐家仍视张幼仪为自家人,徐父每月都给张幼仪寄200美金。
一战后德国马克贬值,一美元就能买很多食品,200美元能过上不错的日子。
张幼仪雇了保姆,自己学习德文,并进入裴斯塔洛齐学院,专攻幼儿教育。
1926年,张幼仪回国。
徐家二老将她收为干女儿,徐家将家产分成三份,儿子和陆小曼一份,孙子和张幼仪一份,老两口一份。
1927年张幼仪开始担任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副总裁、云裳时装公司总经理。
每天上午9点正,她到办公室,这种分秒不差的习惯是从德国学来的;下午5点,会有个教师到公司来,给她补习一个小时的国文;6点钟她再到云裳时装公司,打理财务。
张幼仪似乎很有经商的头脑,她在股市里赚了不少钱,在自己的住房旁边给公婆盖了幢房子。
有种说法,张幼仪和徐志摩离婚后,通信不断,感情反而比结婚时好,并且不时接济徐志摩。
1931年11月18日,徐志摩乘坐的飞机失事。
张幼仪送挽联:万里快鹏飞,独憾翳云遂失路;一朝惊鹤化,我怜弱息去招魂。
不惯抒情的张幼仪,真情偶尔流露,令人动容。
她一诺千金,尽心服侍徐志摩的双亲,为其养老送终;精心抚育儿子,终使其成才。
余情渺渺1953年,张幼仪在香港与邻居、中医苏纪之结婚。
1967年,张幼仪67岁的时候曾和苏医生一起,到英国康桥、德国柏林故地重游。
她站在当年和徐志摩居住过的小屋外,没办法相信自己曾那么年轻过。
1968年初,张幼仪亲赴台湾,找到梁实秋、蒋复璁——梁实秋是赏识徐志摩的文友,蒋复璁是徐志摩的表弟。
她说,希望你们两个出面,给徐志摩编一套全集,资金由我来出……1969年由蒋复璁和梁实秋主编、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陆续出版了《徐志摩全集》,其中,第1辑为纪念文章与年谱,第6辑为遗文,其余4辑均系影印徐志摩著作的单行本。
了却了张幼仪的心愿。
夕阳西沉,余晖脉脉,张幼仪以沉静的语气,向侄孙女张邦梅讲述业已尘封半个多世纪的往事:“我这辈子从没跟什么人说过‘我爱你’。
如果照顾徐志摩和他家人叫作爱的话,那我大概爱他吧。
在他一生当中遇到的几个女人里面,说不定我最爱他。
”1988年1月21日,张幼仪病逝于美国纽约曼哈顿寓所。
徐志摩与林徽因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
志摩的这首诗不像是对康桥的离别,倒更像是对林徽因的苦楚。
也许伦敦的相遇本就是一个美丽的错误,佳人才子的前世今生注定要做个了结。
1920年秋天,24岁的徐志摩在英国伦敦邂逅了16岁的林徽因,一个是才气渐成,风华正茂的有志青年,一个是年方二八,情窦初开的千金小姐。
这仿佛又是一出西厢记,但一这场爱情要远比张生和莺莺的爱情来的撕心裂肺,和西厢记最大的区别就是这对羡煞旁人的才子佳人最终没有成配。
这也引来了后人无限的惋惜与感叹。
徽因说,彼此各认个生活的模样,志摩道,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世界上最长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你在我身边却不能爱着你,无论是苏轼与王弗的十年生死,还是陆游与唐婉的梁园凄苦,都没有徐志摩与林徽因更加惹人心伤。
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一位爱国有识之士,与大名鼎鼎梁启超有着深厚的交往,两人早就承诺结为亲家,把林徽因许配给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为妻,而梁启超也早就把林徽因当做自己的女儿对待。
和与徽因门当户对的梁思成相比,徐志摩倒更像是一个外来人。
生命本是一场漂泊,追求浪漫的诗人不可避免的遇见了生命中的唯一。
这一场萍水相逢,换来了志摩的狂热、激情、勇敢,也换来了徽因的惶恐与失措,她只不过是16岁的少女,面对着这个大她8岁的男人,她感到的只有压力和受宠若惊。
1924年6月,林徽因随梁思成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伤心之余的徐志摩写下了这样的诗篇: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诧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芒。
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徐志摩还是回到了现实中,悔恨交加的他显得有点消极和低沉。
他不断回想着徽因的美、徽因的才,而两个月前,志摩还是幸福的,但短短的两个月,一切都不一样了,幸福和自己插肩而过,随即飘向了远方。
两个月前,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一路由徐志摩和林徽因陪同,那段时间,两个人的心灵仿佛走在了一起,志摩像换了个人似的,青春焕发,诗意盎然。
“林小姐人艳如花,和老诗人挟臂而行,加上长袍白面,郊荒岛瘦的徐志摩,犹如苍松竹梅的一幅三友图。
”——三人同行的画面被传为佳话。
其间泰戈尔还为徐志摩拉红线,但最终也无甚结果。
泰戈尔的一首诗记录下了这段缠绵不尽之情:天空的蔚蓝,爱上了大地的碧绿,他们之间的微风叹了声,唉!1928年3月21日,梁思成和林徽因在加拿大温哥华结婚。
多年以后,经历岁月冲洗的林徽因,也渐渐懂得了志摩的那份纯情,想起了那一年16岁的她与徐志摩相遇的美丽: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澄蓝的天上托着密密的星,那一晚你的手牵着我的手,迷惘的星夜封锁起重愁……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不幸遇难,这天早上8点徐志摩搭飞机赶往北平听林徽因的演讲会,途中飞机坠毁,一代才子丧身谷底。
虽然徐志摩与林徽因最终没有成为眷属,但他们之间的故事却一直被人传扬。
徐志摩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林徽因的出现点缀了他那浪漫的诗意世界,因为追林徽因这件事本身就很浪漫,当初有人劝他让他放弃,他却说,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这段宿命意味的爱情让人感到更真实,更刻骨铭心。
徐志摩就这样走了,轻轻地走了,去了另一个世界,正如他轻轻来到林徽因的世界一样。
伦敦的那个晚上,一个16岁少女和一个24岁青年诗人。
你的手牵着我的手。
记忆永恒的定格在这里,多好!徐志摩为什么会坠机济南?这还应从他当时的生活处境说起。
陆小曼幼时是在上海幼稚园度过的。
6岁随母赴京依父度日,7岁进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读书。
9岁到14岁在北京女子中学读书。
15岁那年,陆小曼转入北京圣心学堂,同年,陆定还专门为她请了一位英国女教师教授英文。
陆小曼生性聪慧,又肯勤奋学习,十六七岁已通英、法两国语言,还能弹钢琴,长于绘油画。
学生时代的陆小曼,不仅才能出众,美丽也含苞欲放,初露魅力。
她有上海姑娘的聪明活泼,又有北京姑娘的秀丽端庄。
在学校里,大家都称她为“皇后”。
她每次到剧院观戏或到中央公园游园时,外国和中国大学生往往前后数十人,或给她拎包,或为她持外衣,而她则高傲之极,对那些人不屑一顾。
北洋政府外交总长顾维钧要圣心学堂推荐一名精通英语和法语、年轻美貌的姑娘去外交部参加接待外国使节的工作,陆小曼成为当然之选。
陆定夫妇认为这是锻炼女儿才华的好机会,便答应了。
于是,陆小曼经常被外交部邀请去接待外宾,参加外交部举办的舞会等,在其中担任中外人员的口语翻译。
18岁时,陆小曼逐渐名闻北京社交界。
她能诗善画,能写一手蝇头小楷,能唱歌能演戏,而且热情、大方、彬彬有礼,更能引人好感的是她那明艳的笑容、轻盈的体态和柔美的声音。
陆小曼在三年的外交翻译生涯中,屡屡显出她机警、爱国的一面。
因为当时翻译不仅仅把对方的话译出来就算了事,还须随机应变,以对付那些蔑视华人的外国人。
她爱自己的祖国,看到外国人有蔑视华人的语言行为,就以牙还牙,巧妙地对付。
1926年,徐志摩在与前妻张幼仪离婚、经过两年多的苦心追逐后,终于跟“北京城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胡适语)、大美女陆小曼结婚。
其实徐申如反对结婚,还是不肯痛快地答应。
7月,徐志摩在硖石的西山上和父亲作了恳切的交谈,并不顺利。
后来,经胡适、刘海粟等人出面周旋,徐申如最后勉强答应,但他也有三个条件:一、结婚费用自理,家庭概不负担;二、婚礼必须由胡适作介绍人,梁启超证婚,否则不予承认;三、结婚后必须南归,安分守己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