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上册复习资料汇总
_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
_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第一章地球和地图1.地球①形状: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②大小:平均值半径: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p3_图1.2)2.纬线与经线的特点(p5_图1.7)3.纬度的分割: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纬,用“n”来表示;以南为南纬,用“s”来表示。
(量测方式:相连度数向南减小则为南纬;相连度数向北减小,则为北纬)(p6_图1.1)4.经度的划分:以本初子午线为界,以东为东经,用“e”来表示;以西为西经,用“w”来表示。
(推论方式:相连经度数向东减小,则为东经;相连经度数向西减小,则为西经)(p6_图1.10)5.特殊经线:(p6—7_图1.10和1.13)本初子午线(0°经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度经线:以东为西经,以西为东经。
本初子午线(0°经线)和°经线是东西经的界线。
20°w、°e就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以东就是东半球,以西就是西半球;°e以东就是西半球,以西就是东半球。
(东半球的经度范围:20°w向东至°e;西半球的经度范围:20°w向西至°e)6.特殊的纬线:(p6_图1.11;p12_图1.12)赤道(0°):以北就是北半球,以南就是南半球;赤道以南就是南纬,以北就是北纬。
五带的分界线:23.5°n、23.5°s、66.5°n、66.5°s;纬线高、中、高纬的分界线:0°30°60°90°极点:90°7.地球的运动:(p9_图1.15)(p11_图1.19)8.五拎分割:(p12_图1.20)①划分依据: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
②五拎: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
9.地球公转中的四个节气:(p11_图1.19)10.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p13_图1.22)11.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12.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地图比较13.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方法:三种(p13_图1.22)(p14_图1.23)14.图例:地图上则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用以表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则表示山低、水深的数字。
地理七年级上册必背知识点
地理七年级上册必背知识点一、地球和地图。
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 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2. 纬线和纬度。
- 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长度不相等,赤道是最长的纬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
- 纬度:以赤道为0°纬线,向北向南各分90°,赤道以北称北纬(N),赤道以南称南纬(S)。
低纬度:0° - 30°;中纬度:30° - 60°;高纬度:60° - 90°。
3. 经线和经度。
-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
- 经度:以本初子午线(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180°,0°经线以东称东经(E),0°经线以西称西经(W)。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4. 地球的运动。
- 地球自转。
- 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
- 周期:约24小时(一天)。
- 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时间差异(东边时间早于西边)。
- 地球公转。
- 方向:自西向东。
- 周期:约365天(一年)。
- 产生的现象:四季变化(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昼夜长短变化(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冬至日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五带划分(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终年炎热;北温带:北回归线到北极圈之间;南温带:南回归线到南极圈之间,四季分明;北寒带:北极圈以北;南寒带:南极圈以南,终年寒冷)。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第一章:地理基本知识1.1 地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现象和人类活动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地球、大陆、海洋、气候、生物等1.2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的形状:近似于一个球体•地球的结构:包括地核、地幔、地壳等1.3 地球运动与季节变化•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季节变化的原因和规律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2.1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边界•位于东亚•陆地边界包括14个国家2.2 中国的地形地貌•地形:包括平原、山地、高原、盆地等•地貌:包括河流、湖泊、山脉、高原等2.3 中国的气候和水资源•气候:包括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水资源:包括江河湖泊和地下水资源第三章:资源与环境3.1 资源的分类和分布•自然资源:包括能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经济资源:包括农业资源、工业资源等3.2 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资源的合理利用:包括节约资源、循环利用等•资源的保护:包括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等第四章:城乡发展与规划4.1 城市与农村的特点和区别•城市特点:人口密集、交通发达等•农村特点:人口稀少、农业生产为主等4.2 城市化进程和问题•城市化的定义和影响•城市化面临的问题:包括人口过于集中、资源紧缺等4.3 城市规划和农村规划•城市规划:包括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农村规划:包括农田规划、农村村庄规划等第五章:地理与人类社会5.1 人口与人口问题•人口的迁移和分布•人口问题:包括人口爆炸、老龄化等5.2 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污染、破坏等•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5.3 旅游与经济发展•旅游对经济的贡献•旅游业的发展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以上是七年级上册地理的复习资料内容,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汇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汇第一章:地球与地图1.1 地球的形状与结构- 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 地球的结构: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1.2 地球的运动- 自转: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周期为一天。
- 公转: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旋转,周期为一年。
1.3 地图的基本知识- 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
- 经纬网:由经线和纬线组成的网络,用于确定地球表面的位置。
第二章:我们生活的环境2.1 天气与气候- 天气:短时间内大气层的变化,如晴、雨、温、冷等。
- 气候:长时间内一个地区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
2.2 气候类型- 热带气候:全年高温,降水丰富。
- 温带气候:四季分明,降水适中。
- 寒带气候:全年寒冷,降水稀少。
2.3 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生物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 生态环境问题: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第三章:世界地理3.1 亚洲- 亚洲的位置: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
- 亚洲的主要国家:中国、日本、印度、俄罗斯等。
3.2 欧洲- 欧洲的位置: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
- 欧洲的主要国家: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等。
3.3 非洲- 非洲的位置: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南冰洋。
- 非洲的主要国家:埃及、南非、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等。
3.4 美洲- 美洲的位置: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合称。
- 美洲的主要国家:美国、加拿大、巴西、阿根廷等。
3.5 大洋洲- 大洋洲的位置:位于亚洲和南极洲之间。
- 大洋洲的主要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等。
第四章:中国地理4.1 地理位置与区域差异- 地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 区域差异: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
4.2 地形与气候- 地形:复杂多样,有高山、平原、盆地、丘陵等。
- 气候:气候类型多样,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等。
4.3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 自然资源:丰富多样,有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第一章、地球与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大小 1、地球的形状:球体。
(证据:麦哲伦环球航行等)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二)地球仪在地球仪上(右图)找出地轴、北极、南极、赤道,辨别经线、 纬线)1、纬线和经线(“横纬竖经”) 长度 方向形状 纬线 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 指示东西圆经线一样长指示南北 半圆2、纬度和经度范围0° 划分 度数增加方向纬度 0°—90°(低纬:0-30度;中纬:30-60度;高纬:60-90度) 赤道 北纬(N ) 往北 南纬(S ) 往南 经度0°—180°本初子午线东经(E ) 往东 西经(W )往西3、南北半球划分界限: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东西半球划分界限:20°W 和160°E 组成的经线圈。
4、经纬网定位5、五带”的划分(读图熟记:五带的名称、分界线,现象。
)A 50°40° 30° 40° 60° 80°由经纬网图可知:A 点的纬度40°N ;经度60°E 。
位于北半球(南、北),东半球(东、西)。
高、中、低纬度归属中纬度。
“五带”归属北温带。
地轴北极南极经线赤道(纬线)将下图中地球仪按地球自转方向转动,面向地球仪,应用手向右拨动地球仪,最迟从我们视线中消失的是D 点。
(三)地球的运动 1、自转和公转绕转对象 周期 方向产生的地理现象自转 地轴 1天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昼夜更替、时间差异、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公转 太阳1年自西向东季节的变化、五带的划分、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夏季大于冬季)2、公转(以北半球为例,结合地球公转示意图) 节气日期太阳直射 点位置 昼夜长短 ③春分 3月21日前后 赤道全球昼夜等长④夏至 6月22日前后 北回归线 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内极昼南半球昼短夜长,南极圈内极夜 ①秋分 9月23日前后赤道全球昼夜等长②冬至 12月22日前后 南回归线 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内极夜南半球昼长夜短,南极圈内极昼(1)在“地球公转示意图”中画出公转方向。
(完整版)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最全面最详细)
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结构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三节地图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第二节海陆的变迁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第四节世界的气候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一节人口与人种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第五章发展与合作第六章亚洲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八章东半球其它国家和地区一、地球和地图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①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
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4.地球的运动①地球运动绕什么转方向周期产生的自然现象自转地轴自西向东约24小时昼夜交替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形成四季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全册)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全册)第一单元自然地理环境- 地球与地球仪-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的倾斜和季节变化- 大陆与海洋- 地球的分部- 地球的层结构和构造- 科学实验和实践第二单元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 中国的地理位置- 中国的疆域和边界- 中国的陆地与海洋- 中国的自然环境特点- 中国的气候和季风- 中国的地貌和低山丘陵平原- 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三单元旅行与地图- 地图的使用和绘制- 倾斜角和比例尺- 方位与经纬度- 尺度与距离- 地图的分类和种类- 旅行中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第四单元人口与聚居- 人口的分布和密度- 人口的迁移和流动- 人口老龄化问题- 人口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第五单元我的家乡- 家乡的地理位置- 家乡的景物与自然环境- 家乡的传统文化和风俗- 家乡的经济发展- 家乡的未来规划第六单元交通与通信- 交通与交通工具- 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 交通通信中的能源消耗- 运输与通信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第七单元人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污染与环境保护-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第八单元中国的行政区划- 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划- 中国的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 中国的县级行政区划- 中国的乡镇、村庄和社区第九单元中国的组织和国际交往- 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组织- 中国的国旗和国歌- 中国的国际组织和交往- 中国的对外交往和外交政策- 中国的历史与世界的联系第十单元世界的陆地与海洋-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的分布- 世界上的大陆和大洋- 大洲和洲缘地带- 世界的地貌和地质- 地球上的人类活动区域第十一单元世界的气候和植被资源-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 世界的气候分布- 世界的植被类型和分布- 气候和植被资源的联系第十二单元世界的交通与通信- 世界交通的发展- 世界交通运输方式- 世界交通网络- 世界通信和信息技术- 交通和通信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第十三单元世界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世界的环境保护问题- 世界的自然保护区- 世界的可持续发展- 世界的环境保护与人类发展的和谐第十四单元世界的区域合作和世界著名城市- 世界的区域合作组织- 世界的经济合作组织- 世界的一带一路倡议- 世界著名城市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世界的旅游资源第十五单元地球上的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的发展和演变- 中国的文化遗产与世界的联系- 中华文明对世界的影响和贡献- 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 旅游与历史文化。
七上地理必考知识点归纳
七上地理必考知识点归纳地理学科在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地理思维的重要科目。
以下是七年级上学期地理必考知识点的归纳: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和运动:地球是一个近似的椭球体,自转和公转是地球的两种基本运动。
2. 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3. 地图的种类:包括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二、世界地理概况1. 世界的海陆分布: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情况。
2. 世界的气候: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3. 世界的人口:人口的分布特点和人口问题。
三、中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1. 疆域:中国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邻国。
2. 行政区划: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的划分。
四、中国的自然环境1. 地形:中国的三大阶梯和主要地形区。
2. 气候:中国的气候类型和特点。
3. 河流与湖泊: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分布。
五、中国的自然资源1. 土地资源:土地资源的类型和分布。
2. 水资源: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3. 生物资源:主要的生物种类和分布。
六、中国的人口与民族1. 人口分布: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
2. 民族分布:56个民族的分布情况。
七、中国的经济发展1. 农业:主要的农作物和农业区。
2. 工业:工业的分布和主要工业区。
3. 交通:主要的交通线路和交通方式。
八、中国的区域差异1. 东部与西部的差异: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等。
2. 南方与北方的差异:气候、文化、饮食习惯等。
九、中国的环境保护1. 环境问题: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2. 环境保护措施:国家和地方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
十、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2. 地理信息系统(GIS):GIS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通过以上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学生可以对地理学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为进一步的地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地理复习资料第一章、认识地球1、第一个完成环球航行的人——麦哲伦。
2、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3、最长的纬线是赤道,长4万千米。
平均半径6371千米。
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
4、经线和纬线的区别:特点经线纬线形状半圆圆长度相等赤道最长,向两极变短。
两极是一点。
方向表示南北表示东西度数范围0°—180°0°—90°分布规律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在中间,向东(右)为东经,用“E”表示。
向西(左)为西经,用“W”表示。
赤道即0°纬线在中间,向北(上)为北纬,用“N”表示。
向南(下)为南纬,用“S”表示。
5、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
东、西经的分界线:0°经线。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和160°E。
即20°w以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以西至160°E 为西半球。
6、0°纬线就是赤道。
南、北纬的分界线和南、北半球的分界线都是赤道。
即赤道以上为北半球,赤道以下为南半球。
7、如何判断东西经线:看数字变化规律,东经向东(右)越来越大,西经向西(左)越来越大。
如何判断南北纬线:南纬向南(下)越来越大,北纬向北(上)越来越大。
8、重要纬线:北回归线——北纬23.5°,南回归线——南纬23.5°,北极圈——北纬66.5°,南极圈——南纬66.5°,北极——北纬90°,南极——南纬90°。
9、低中高纬度地区的划分: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10、东西经、南北纬的判断:从数字来变化来看,经度数向东越来越大为东经,经度数向西越来越大为西经;纬度数向北越来越大为北纬,纬度数向南越来越大为南纬。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全册)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全册)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一节:地球内容提要1. 地球的形状:椭球体2. 地球的构成:地壳、地幔、地核3. 地球的运动:自转、公转重点知识点- 地球的赤道半径约为6378千米,极半径约为6357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0075千米。
-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
- 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年。
第二节:地图内容提要1. 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2. 地图的分类: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3. 读图方法重点知识点- 比例尺是表示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的工具。
- 方向有三种表示方法:指向标、经纬网、方位角。
- 图例和注记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各种地理要素的符号和文字说明。
第二章:世界地理第一节:亚洲内容提要1. 亚洲的位置、范围、分区2. 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3. 亚洲的主要国家、城市、名胜古迹重点知识点- 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 亚洲的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气候类型多样,有寒带、温带、亚热带、热带等。
- 亚洲的主要国家有中国、日本、印度、俄罗斯等,主要城市有北京、东京、孟买、莫斯科等,名胜古迹有长城、富士山、泰姬陵、克里姆林宫等。
第二节:欧洲内容提要1. 欧洲的位置、范围、分区2. 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3. 欧洲的主要国家、城市、名胜古迹重点知识点- 欧洲位于西半球和北半球,东临亚洲,西临大西洋。
- 欧洲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气候类型有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等。
- 欧洲的主要国家有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等,主要城市有巴黎、柏林、伦敦、罗马等,名胜古迹有埃菲尔铁塔、勃兰登堡门、大本钟、斗兽场等。
第三章:中国地理第一节:北方地区内容提要1. 北方地区的范围、地形、气候2. 北方地区的资源、农业、工业3. 北方地区的主要城市、名胜古迹重点知识点- 北方地区指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
七年级(上册)地理总复习资料全
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总复习资料第一章地球和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3中的图1.2)⑴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⑵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⑶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⑷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⑴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⑵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P5中的图1.7)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⑵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⑶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⑷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⑸经、纬线的特点:⑹特殊的经、纬线①特殊纬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②特殊经线0º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2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160°E。
⑻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4、利用经纬网定位⑴经纬网的含义: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
⑵经纬网的作用: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
二、地球的运动1、地球的自转(P9中的图1.15)⑴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完整版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一、地球的形状、大小1.地球的形状:(1)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认识过程:天圆地方→月亮和太阳→麦哲伦环球航行(首次证实)→卫星照片(确证)(3)生活中的例子:海岸观船、登高望远、月食等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纬线经线形状圆(除极点外)半圆(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圆)长度1.由赤道向两极缩短(赤道最长,极点最短),度数越大,纬线越短;2.同纬度的纬线等长等长(约为2万千米)指示方向东西方向南北方向数量无数条无数条纬度经度起始线赤道(0°纬线)(距南、北两极相等的纬线圈)本初子午线(0°经线)度数范围0°~90°(南北纬)0°~180°(东西经)度数分布规律北纬(N)南纬(S)判定:纬度向北变大的是北纬N,向南变大的是南纬S(北增北纬、南增南纬)东经(E)西经(W)判定:东增东经、西增西经;两条任意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度数相加为180,一条为东经,另一条为西经(除了0°和180°经线)特殊线(点)赤道、回归线、极圈和极点本初子午线0°、20°W、160°E、180°经线划分界线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0°—30°N(S)为低纬度30°—60°N(S)为中纬度60°—90°N(S)为高纬度回归线和极圈是五带的分界线20°W 以东到160°E 为东半球,20°W 以西到160°E 为西半球。
4.经纬网:准确描述一个地点的地理位置,例如下图注意: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其他地点位置的描述都由一经一纬组成,且要注明东西经南北纬(0°纬线、0°经线、180°经线不需要方向);一般情况下,横纬竖经、上北下南左西右东A (0°,60°E)③(30°N,30°E)B(40°N,70°E)纬线相互平行,经线相交于极点二、地球运动: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地球自转地球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天(约24小时)一年旋转中心地轴太阳地理现象昼夜交替时间差异(东边比西边先见到太阳)太阳东升西落季节变化形成五带昼夜长短变化1.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第一章我国地理环境1.1 我国地理位置1.1.1 东亚大陆1.1.2 东经73°33' 到134°7731',北纬3°51'到53°33',南纬3°51'到53°33'1.2 我国地形1.2.1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包括高原、盆地、山地、丘陵、平原等 1.2.2 大致分为西北高原、北方平原、青藏高原、东南丘陵、西南山地等1.3 我国自然资源1.3.1 我国拥有丰富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1.3.2 拥有丰富的农田资源,农业发展潜力巨大1.3.3 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但分布不均衡,南多北少第二章我国的人口与民族2.1 我国的人口分布2.1.1 东部人口密集,西部人口稀少2.1.2 城市人口增长快速,农村人口流失严重2.2 我国的民族2.2.1 我国有56个民族,汉族占绝大多数2.2.2 少数民族分布在边疆地区,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第三章我国的交通运输3.1 公路交通3.1.1 公路网络不断完善3.1.2 公路交通是我国主要的交通方式3.2 铁路交通3.2.1 铁路网络遍布全国各地3.2.2 高铁的发展迅速,成为国内外出行首选3.3 水路交通3.3.1 我国沿海和江河地区发达3.3.2 水路交通与两广铁路、环庆铁路、苏州港、宁波港等对外交通物流网络相互衔接第四章我国的农业4.1 我国的主要农业区4.1.1 我国的主要农业区有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等4.1.2 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农作物,如稻谷、小麦、玉米、棉花、烟草等4.2 我国的农业现状4.2.1 农业劳动力逐渐转移4.2.2 农业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第五章我国的工业5.1 我国的主要工业区5.1.1 我国的主要工业区有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5.1.2 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5.2 我国的工业发展5.2.1 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5.2.2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第六章我国的经济发展6.1 我国经济发展成就6.1.1 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6.1.2 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6.2 我国经济发展挑战6.2.1 区域发展不平衡6.2.2 环保问题日益突出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结束。
初一地理上册复习资料
初一地理上册复习资料一、地理概论地理是探讨地球与人类活动之间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
它研究地球的表面,包括陆地、海洋、大气以及与人类活动相关的各种现象和问题。
地理分为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两个主要分支。
二、地球的形状和运动地球是一个近乎球体的椭球体,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
自转使地球日夜交替,公转则造成四季变化。
地球的自转轴倾斜导致了赤道附近气候稳定,而极地附近则呈现寒冷的气候。
三、地球的层次结构地球可以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层次。
内部层次包括地核、地幔和地壳,外部则包括大气层、水圈和生物圈。
地球板块是地壳和上部地幔的组合,其运动使得地球表面出现了山脉、地震和火山等现象。
四、大气层大气层是地球围绕在它表面之上的一层气体包围物。
它由不同的气体组成,包括氮气、氧气、水汽和稀有气体等。
大气层的变化导致了不同的天气和气候现象,如风、云、降水和温度等。
五、水圈水圈是地球上水的存在和循环的总称。
它包括海洋、河流、湖泊、地下水和冰川等。
水分的存在和运动使得地球的气候和自然环境发生变化,同时也对人类的生活和经济产生影响。
六、地球上的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体所构成的生态系统总称。
它包括陆地和水域中的各种生物,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与地球的气候、地形和其他自然要素有着紧密的联系。
七、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空间数据收集、处理和展示的工具。
它可以用来分析地理问题、制定规划和辅助决策。
GIS 在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八、地球上的资源地球上存在着各种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自然资源包括能源、矿产、水资源和土地等,而人文资源包括人口、文化和旅游资源等。
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对于地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九、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地理学关注的重要问题。
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问题,如污染、气候变化和生态破坏等,对地球和人类自身造成了威胁。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全册)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全册)
1. 自然地理
- 地球的构成与运动:地球的构造层次、地球自转和公转、地球的倾斜
- 地理位置与地理环境:经纬度、地理位置的意义、地理环境的影响
2. 中国的自然地理
- 主要山脉与高原:长江、黄河、青藏高原
- 主要水系与湖泊:长江、黄河、淡水湖
- 主要气候带与气候区划:亚热带、温带、寒带
3. 国际的自然地理
- 主要洲际水域: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 主要洲际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 主要自然区域:南极洲、亚马逊雨林、撒哈拉沙漠
4. 人文地理
- 人口与人口分布:人口密度、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 区位与交通:地理区位的意义、陆路交通和水路交通的重要性
- 居住与居住区:城市和农村、居住区的特点和分布
5. 中国的人文地理
- 主要城市与区域:北京、上海、广州、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 主要经济区域和产业:东部沿海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西部开发区
- 主要人口迁徙:农民工流动、城市化进程
6. 国际的人文地理
- 主要国际贸易港口:上海港、新加坡港、鹿特丹港
- 主要城市与区域:纽约市、东京都、伦敦、巴黎
- 主要旅游目的地:巴黎、罗马、纽约、伦敦
以上所列知识点涵盖了七年级上册地理课程的全册内容。
这些知识点将有助于学生们全面了解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背景,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7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
7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一)1、海陆分布大势:(1)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
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2)海陆分布特点: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
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2、几个基本地理事物(1)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
六块大陆中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有:亚欧大陆(世界面积最大)、北美洲大陆。
全部位于南半球的有:南极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最小)。
(2)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
四面环水。
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北美洲的格陵兰岛。
(3)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
三面环水,一面与陆地相连。
世界最大的半岛:亚洲的阿拉伯半岛。
(4)海峡: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5)世界著名运河: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7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二)(1)影响民居A、南半球:房屋坐南朝北,门口朝向有阳光的北面B、北半球:房屋坐北朝南,门口朝向有阳光的南面C、低纬度地区楼房间距小,中、高纬度地区楼房间距大(2)影响服饰A、生活在热带的人们,一年四季只穿单衣;B、生活在寒带的人们,一年四季都要穿厚厚的衣服;C、生活在温带的人们,穿衣服的多少要随季节变化。
(3)影响人民的饮食习惯南方人喜吃甜;北方人喜吃咸;山西人喜酸;四川人喜辣;藏民喜欢吃糌粑;(4)影响农业生产决定农作物的种植制度:我国东北平原农作物耕作制度是一年一熟;华北平原是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淮河以南是一年两熟;海南岛是一年三熟。
决定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作物种类:北方以旱地为主,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等;南方以水田为主,农作物有水稻、甘蔗、油菜等。
7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三)1.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
2.从陆地面积看,最大的是俄罗斯,中国位居世界第三位。
从人口来看,最多的是中国,印度居世界第二。
3.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主要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
七年级地理上册必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地理上册必背知识点总结七年级地理上册必背知识点总结1.1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了解天气,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等.地理与生产建设:我们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1.2我们怎样学地理——学会看地图:地图的种类:鸟瞰和平面地图的组成:①图例和注记:介绍每个物体的标志.②方向:用来辨别方向的;有坐标:N为北S为南E为东W为西;无坐标: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经(南北)纬(东西)度确定方向.③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分母大,比例尺小,范围大,内容简单.a.数字式b.文字式c.线段式学会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阅地理辞书②咨询有关人士③上网查阅资料等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2.1认识地球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对地球形状的说法:“盖天说”和“浑天说”.麦哲伦图:西班牙→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西班牙.地球有多大: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地球仪:南极、北极、地轴.地轴与地球平行的圆圈叫做纬线.0度~30度为低纬度地区;30度~60度为中纬度地区;60度~90度为高纬度地区.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为赤道.连接南、北极并垂直于危险的弧线,叫做经线.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为20°W和160°E.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名称形状长度指示方向0度经线半圆(弧形)相等南北方向本初子午线纬线都是圆(极点除外)不等(南北对称两条相等)东西方向赤道2.2世界的海陆分布海洋与陆地:人们常用“七分(71%)海洋,三分(29%)陆地”概况地球海陆分布七大洲: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做大陆.面积较小的陆的叫做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成大洲.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列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南极洲、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大洋拉丁美洲美国以南的美洲,指墨西哥等和南美洲国家大陆面积:亚洲:4400万平方千米;非洲:3000万平方千米;北美洲:2400万平方千米;南美洲:1800万平方千米;南极洲:1400万平方千米;欧洲:1000万平方千米;大洋洲:900万平方千米大洲分界线:亚欧:乌拉尔山脉;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黑海;里海;乌拉尔河.亚非: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亚北美:白令海峡.南北美: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四大洋:1从大到小排列: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2.3世界的地形陆地地形: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地形特点: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小;不同的是平原海拔高,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峭.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地面崎岖不平;不同是山地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而丘陵较低,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海底地形:大陆架: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水深急剧增至数千米.大洋中脊:大洋中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比较强烈.海沟: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水深可达1万多米.学会看地图2.4海陆变迁大陆漂移假说:原始地球有一整块大陆,成为“泛大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有张裂拉伸、有碰撞挤压.火山与地震带:板块与板块交接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七年级地理上册常考的知识点1、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地理复习提纲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它的平均直径为6371米。
2、纬线与纬度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纬线圈的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赤道是最长和纬线,长约4万千米。
它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
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乜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习惯上用卜表示。
3、经线和经度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
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长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
本初子午线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0,以东的180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的180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
国际上习惯用200W和160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4、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
这样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5、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着太阳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年。
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着66.50的夹角。
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6、五带的划分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
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
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7、地图三要素比例尺、图例与注记。
在地图上所画地区的范围越小,要表示的内容越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应越大;反之选用的比例尺越小。
在地图上,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8、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9、等高线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数值。
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10、世界海陆的分布地球上海洋面积占了71%,而陆地面积仅占29%。
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做大洲。
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有欧洲、北美洲。
大部分人们习习惯把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一线作为欧洲和亚洲大陆的分界线。
亚洲和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作为分界线。
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全称为美洲。
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
南极洲主要位于南极圈内,四周被大洋环绕。
11、陆地地形人们把地形分为山地、平原、高原、盆和丘陵五种基本类型。
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陡峻,有的山地呈条带状分布。
其中最突出的是两条由若干条高大山脉组合而成的巨大山系:一条是横穿亚欧大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另一条是纵贯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由落基山,安第斯山等山脉组成。
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常用“一望无际”来形容平原的坦荡。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
.欧洲和非洲的地形比较简单,分别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亚洲的地形则比较复杂,地势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积广,平原分布在大陆周围地区。
12、促使地形变化的力量地球内部所产生的作用称为内力作用,如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都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世界上火山和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沿岸的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地带。
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叫做外力作用,如流水、风、海浪和冰川等。
13、天气和气候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
它是时刻在变化的。
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14、气温的变化一天当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
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正午过后(约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
月平均最低气温,北半球出现在1月,南半球出现在7月。
一个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同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叫做该地的气温年较差。
15、世界气温的分布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
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冬季相反。
气温还受地势高低的影响。
山地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会逐渐降低。
海拔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
16、世界降水量的分布一般规律: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多;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17、降水的季节变化全年多雨区:在赤道附近地带各月降水都很多,如新加坡;全年少雨区:在内陆地区、两极地区各月降水都很少,如埃及开罗;夏季多雨区:在南、北纬300~~400附近的大陆东岸,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如中国北京;冬季多雨区:在南北纬300~~400附近的大陆西岸,冬季多雨,夏季少雨,如意大利罗马;常年湿润区:在南、北纬400~~600的大陆西岸,全年受从海洋上吹来的西风影响的地区,各月湿润,雨量适中,如英国伦敦。
18、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一、热带主要气候类型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
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赤道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终年高温,一年中有明显的干季和雨季。
3、热带季风气候以亚洲南部、东南部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最为显著。
这种气候终年高温,一年中也可以分为旱雨两季,风向随季节而变化。
旱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干旱少雨;雨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集中。
.4、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这种气候降水量稀少,终年炎热干燥,地面有大片的沙漠。
二、温带的主要气候类型1、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地区。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大致以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为界,此线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2、地中海气候主要位于大陆西岸的中低纬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3、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内陆地区,冬冷夏热,气温变化大,降水量较少,集中夏季。
4、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分布最广,温和多雨,气温和降水的年变化比较小。
19、自然资源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水、矿产、森林等,都是自然资源。
按其形成的特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一类是非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是指在较短时间内即可再生,或是可以循环使用的资源;非可再生资源,是指在人类历史时期,用完了就不能再生产的资源。
20、土地的利用类型土地的利用类型可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类型。
.21、土地资源的分布温带湿润的平原地的地势平坦,气候温暖,适宜发展农业,是世界耕地的主要分布地区。
气候冷湿的亚寒带地区和炎热多雨的热带地区,保留了大片的针叶林和雨林。
热带和温带半干旱地区草地面积广阔,是世界畜牧业的主要分布区。
22、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地球上的水主要有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三种存在形式。
陆地水又有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沼泽水、河水和生物水等多种存在形式。
地球上的水总量很多,但是96%以上的是海洋水。
在淡水资源中,冰川中储存的水量最多,现在人们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水、湖泊水(淡水湖的水)和部分地下水。
保护水资源,主要途径有:节约和合理用水,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防止和治理水污染;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淡化海水,扩大淡水来源。
23、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森林有调节大气成分、净化空气、含蓄水源、增加空气湿度、防风护田、保持水土等作用。
所以,人们把森林叫做“大自然的总调节室”。
世界有森林面积40亿公顷,主要在以针叶林和阔叶林为主。
全球森林资源绝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
24、铁、煤、石油的分布世界上铁、煤、石油的分布情况如下:1、世界上的铁矿主要分布在俄罗斯、马西、国、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和美国。
这七个国家的铁的储量约占世界的90%。
2、煤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中部,在世界各国中,煤储量居世界前列的有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国。
3、世界上石油资源的分布很集中,中东地区约占世界石油储量的一半还多。
主要输往日本、欧洲和北美洲等地。
25、世界人口的增长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世界特别各洲是不同的,非洲是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其次是南美洲,欧洲的人口增长速度最慢。
欧洲为2%;亚洲为15%;北美洲为10%;南美洲为17%;大洋洲为14%;非洲为27%。
26、世界人口的迁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迁移的规模变小,人口迁移主要以三种形式为主。
第一种是科技移民,即大批的高素质人才由发展中国家移向发达国家。
第二种是劳动力输出。
外籍劳工流动的基本方向是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由贫穷国家流向富裕的在石油输出国,由人口稠密的同家流向人口稀疏的国家。
第三种是国际难民迁移。
27、世界人口的分布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的人口最为稠密,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位于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带。
在严寒的苔原带、冰原带,广大的严寒带针叶林带,末开发的热带雨林带,干旱的沙漠地区,以及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人口稀少。
.28、人口向城市迁移及产生的问题一个国家的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往往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
世界上发达国家人口的70%以上为城市人口,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只占人口的30%多一点。
现在农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29、世界的人种白种人的肤色、眼色、发色一般较浅,头发呈波状,鼻梁高、嘴唇薄,体毛较多,他们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黄种人的皮肤呈淡黄色或棕黑色,头发黑直,面庞扁平,体毛中等。
他们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
黑种人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较少,他们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洲和美国境内。
30、世界上的国家世界上有190多个国家,名国的面积大小不一,面积最大的俄罗斯有1700多万平方千米。
中国的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居第三位。
最小的是梵蒂冈。
31、国界和领土国界线范围以内的陆地、领海、领水和领空,总称为领土。
南美洲的阿根廷和智利以安第斯山为界;美国和加拿大东部以湖泊中心为界,西部有一段以纬线为界,有一段以经线为界。
32、世界地埋区域的划分共分为13个地区。
图见书本第一册P83。
33、东亚概述图见P85。
东亚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西侧,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日本等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