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刘克庄《贺新郎 送陈真州子华》赏析(含译文)
刘克庄《贺新郎(再用约字)》原文及翻译赏析
刘克庄《贺新郎(再用约字)》原文及翻译赏析
贺新郎(再用约字)原文:
浅把宫黄约。细端相、普陀烟里,金身珠络。萼绿华轻罗袜小,飞下祥云仙鹤。朵朵赛、蜂腰纤弱。已被色香僚病思,尽鹅儿、酒美无多酌。看不足,怕残却。人间难得伤 *** 。更枝头、流莺呼起,少年狂作。留取姚家花相伴,羞与万红同落。未肯让、蜡梅先著。乐府今无黄绢手,问斯人、清唱何人酢。休草草,认题错。 诗词作品:贺新郎(再用约字) 诗词作者:【宋代】刘克庄
刘克庄《贺新郎(张?·生日)》原文及翻译赏析
刘克庄《贺新郎(张
贺新郎(张
辇路东风里。试回头、金闺昨梦,侵寻三纪。岁晚岿然灵光殿,仆与君侯而已。漫过眼、几番桃李。珠履金钗常满座,问谁人、得似张公子。驰骥ˍ,佩龟紫。宿云收尽簷声止。玳筵开、高台风月,后堂罗绮。恰近洛人修禊节,莫惜飞觞临水。怕则怕、追锋征起。此老一生江海客,愿风云、会从今始。宁郁郁。久居此。 诗词作品:贺新郎(张ˍ·生日) 诗词作者:【宋代】刘克庄
《贺新郎·送阵子华赴真州》(北望神州路)译文.doc
《贺新郎·送阵子华赴真州》(北望神州路)译文贺新郎作者:刘克庄文本译文原文文本送阵子华赴真州向北眺望通往中原之路,试着评论这一场国家的大事,要怎样分付?记得在太行山活动的忠义军有百万,曾经接受宗泽的统率驾驭,现在却把他们看作是握毒蛇,骑猛虎。
你这次上任山东一带的英雄豪杰一定欢喜,估计会丢下武器接受你的领导像自己的亲父。
可以在从容镇静里,平定齐与鲁。
北望神州路,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记得太行山百万,曾入宗爷驾驭。
今把作握蛇骑虎。
君去东京豪杰喜,想投戈下拜真吾父。
谈笑里,定齐鲁。
河南河北一带被洗劫后一举萧争到处是山狐野兔,问一问当时祖逖渡江伐北之后,有人再来否?历史上有多少象东晋时宴饮新亭挥洒热泪的英杰豪客,谁人还能梦中时时挂念着中原的失土?盘算一下抗金事业必须由人来做。
应该笑读书人心惊胆怯,只能躲进车子里象一个新媳妇。
仅用眼睛欢送,你像边塞的大雁一样向北方飞去。
两河萧瑟惟狐兔,问当年、祖生去后,有人来否?多少新亭挥泪客,谁梦中原块土?算事业须由人做。
应笑书生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
空目送,塞鸿去。
《贺新郎》2002//20贺新郎作者:刘克庄文本译文原文文本送阵子华赴真州向北眺望通往中原之路,试着评论这一场国家的大事,要怎样分付?记得在太行山活动的忠义军有百万,曾经接受宗泽的统率驾驭,现在却把他们看作是握毒蛇,骑猛虎。
你这次上任山东一带的英雄豪杰一定欢喜,估计会丢下武器接受你的领导像自己的亲父。
可以在从容镇静里,平定齐与鲁。
北望神州路,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记得太行山百万,曾入宗爷驾驭。
今把作握蛇骑虎。
君去东京豪杰喜,想投戈下拜真吾父。
谈笑里,定齐鲁。
河南河北一带被洗劫后一举萧争到处是山狐野兔,问一问当时祖逖渡江伐北之后,有人再来否?历史上有多少象东晋时宴饮新亭挥洒热泪的英杰豪客,谁人还能梦中时时挂念着中原的失土?盘算一下抗金事业必须由人来做。
应该笑读书人心惊胆怯,只能躲进车子里象一个新媳妇。
刘克庄《贺新郎·九日》原文及赏析
刘克庄《贺新郎·九日》原文及赏析这首词为词人于重阳节登上高楼之作。
重阳本是登高远眺的好时光,但词人却遇到了乌云密布、阴雨绵绵的糟糕天气,词人由凄凉的天气联想到自己报国无门的苦闷,于是借景抒情,写下了这首词。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刘克庄《贺新郎·九日》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贺新郎·九日宋代:刘克庄湛湛长空黑。
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
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
看浩荡、千崖秋色。
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
追往事,去无迹。
少年自负凌云笔。
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
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
把破帽、年年拈出。
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
鸿北去,日西匿。
译文暗沉沉的天空一片昏黑,又交织着斜风细雨。
实在令人难以忍受,我的心中纷乱如麻,千丝万缕的愁思如织。
我平生就喜欢登高临远眺望四海,幸亏现在高楼百尺。
放眼望去,千山万壑尽现于点点秋色里,我胸襟博大满怀情意。
虽然只是普通的一个白发书生,流洒下的行行热泪却总是为着神州大地,绝不会像曾经登临牛山的古人一样,为自己的生命短暂而悲哀饮泣。
追忆怀念以往的荣辱兴衰,一切都已经杳无影迹了。
少年时我风华正茂,气冲斗牛,自以为身上负有凌云健笔。
到而今才华如春花凋谢殆尽,只剩下满怀萧条寂寞的心绪。
常常怨恨世人的新意太少,只爱说南朝文人的疏狂旧事。
每当重阳吟咏诗句,动不动就把孟嘉落帽的趣事提起,让人感到有些厌烦。
如果对着菊花而不饮酒,恐怕菊花也会嘲笑人太孤寂。
只看见鸿雁向北飞去,一轮昏黄的斜阳渐渐向西边沉了下去。
注释贺新郎:词牌名之一。
此调始见苏轼词,原名“贺新凉”,因词中有“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句,故名。
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湛(zhàn)湛:深远的样子。
空四海:望尽了五湖四海。
高楼百尺:指爱国志士登临之所。
白发书生:指词人自己。
牛山:在山东临淄县南。
凌云笔:谓笔端纵横,气势干云。
刘克庄《贺新郎·送陈子华赴真州》原文译文赏析
刘克庄《贺新郎·送陈子华赴真州》原文|译文|赏析《贺新郎·送陈子华赴真州》是刘克庄写这首词给他友人陈子华送行,热切地期望陈子华此去能为收复失地做出贡献,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中原的壮志。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贺新郎·送陈子华赴真州》原文宋代:刘克庄北望神州路。
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
记得太行山百万,曾入宗爷驾驭。
今把作、握蛇骑虎。
君去京东豪杰喜,想投戈、下拜真吾父。
谈笑里,定齐鲁。
两河萧瑟惟狐兔。
问当年、祖生去后,有人来否。
多少新亭挥泪客,谁梦中原块土。
算事业、须由人做。
应笑书生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
空目送,塞鸿去。
译文及注释译文向北眺望通往中原的路,试着议论议论,这一场恢复中原的大事,该怎么嘱咐?记得太行山王善、杨进聚众百万,曾经接受东京留守宗泽驾驭。
现在朝廷对义兵左右为难就象握着毒蛇骑着老虎。
你到京东路去义军领袖会高兴,料想他们一定会放下武器拜你为父。
谈笑间,平定齐鲁。
黄河两岸一派萧条只见乱跑的狐兔,试问当年、祖逖离开这里后,还有人来过否?多少在建业新亭洒泪的士大夫,谁真正想到过中原那一大块国土?算起来恢复大业必须由适当的人来做。
应该笑象我等书生心里胆怯,向车中、关闭起来象新媳妇。
空空地目送,边塞的鸿雁飞去。
注释平章:议论,筹划。
公事:指对金作战的国家大事。
分付:安排,处理。
把作:当作。
握蛇骑虎:比喻危险。
真吾父:用郭子仪事。
郭子仪曾仅率数十骑入回纥大营,回纥首领马而拜,说:“真吾父也。
”两河:指河北东路、西路,当时为金统治区。
狐兔:指敌人。
祖生:祖逖。
这里指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将宗泽、岳飞等。
新亭:用新亭对泣事。
块土:犹言国土。
赏析这首送陈子华的词,写法特别。
“北望神州路,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突如其来地提出一个因北望中原而产生的问题,起势突兀,引人注目。
“记得太行山百万,曾入宗爷驾驭。
今把作握蛇骑虎。
”接着才指出问题的具体内容:即是该怎样对待沦陷区的义军。
《贺新郎 送陈真州子华》解析
《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全文及解析《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是宋代词人刘克庄的作品,全文如下:北望神州路。
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
记得太行山百万,曾入宗爷驾驭。
今把作、握蛇骑虎。
君去京东豪杰喜,想投戈、下拜真吾父。
谈笑里,定齐鲁。
两河萧瑟惟狐兔。
问当年、祖生去后,有人来否。
多少新亭挥泪客,谁梦中原块土。
算事业、须由人做。
应笑书生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
空目送,塞鸿去。
这首词的上阕追忆了词人早年抗金部队的阵容气概以及抗金名将的风采,表达了词人对抗金英雄的追思以及对金兵的痛恨;下阙则通过写当前的局势,抒发了词人空有报国之心却无报国之门的悲愤之情。
整首词气势豪迈,体现了词人的爱国情怀和悲愤之情。
这句词的意思是:可笑我只是一介书生,胆小怕事,在战车中紧闭车门,就像新媳妇一样。
在这句词中,作者通过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自己虽然有报国之志,但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只能像一个懦夫一样退缩。
同时,“如新妇”也暗示了作者对于现实的无奈和对于未来的担忧。
这句词既表达了作者的自嘲和无奈,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作者的思想情感,具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作者会有这样的自嘲和无奈,主要是因为他空有报国之志,却无法得到施展的机会。
作者刘克庄是南宋末年的爱国词人,他一生力主抗金,曾多次上书朝廷,要求抗击外敌,但都未被采纳。
在这首词中,他通过自嘲自己是“书生”、“心胆怯”,表达了他对于自己无法实现报国理想的无奈和痛苦。
这句词也反映了当时南宋朝廷的腐败和软弱,以及社会的动荡和黑暗。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感到自己的力量微不足道,无法改变现实,因此产生了自嘲和无奈的情绪。
这句词既表达了作者个人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具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励志古诗词《贺新郎》原文及赏析
励志古诗词《贺新郎》原文及赏析
《贺新郎》
根植石壤中央,一二桃李有几香。
攀岩行欢少容羞,花间松间又何长。
凤城笑呵如醉卧,舞罢酒端宴已忘。
高飞雁飒夜夜旋,晨昏交还人人延。
贺新郎是一首励志古诗,作者不详,起源于秦朝,此诗以自然的界线与花木的盛放,表达了人生的季节变化,也起到了引人注目的作用。
此诗写的是新郎踏入婚姻新局的情景,凭借描写精细、叙说流畅,将新人拿入桃花酒宴,描绘出宴席上欢乐的场景。
声境雄浑,气势磅礴,恢弘而洋洋,宛如一幅天地拱手相迎的宏丽景象。
全诗由三节组成,歌颂了新郎的美好。
第一节,描绘了花木盛开、松柏苍劲的祥和画面,犹如一个人间仙境,根植石壤中央,一二桃李有几香,表现了新婚愉悦的气氛;第二节,写出新郎新娘伴着器乐翩翩起舞、酒宴甚欢的情形,舞罢酒端宴已忘,表达了幸福一家子气氛;第三节,以高飞雁飒夜夜旋,晨昏交还人人延,形象地写出新郎新娘甜蜜新婚的延续,也表达了对于新人的祝福之意。
这首励志古诗,既寓意新郎新娘的甜蜜,又对婚姻和爱情抱以美好的期待,使人们获得了愉悦、欢乐和勃勃生机,令人折服。
此诗用十六字贺新郎,以简明扼要的语言,把握住了最精彩的时刻,表达出吉祥美好的祝福之意,韵味深沉,令人叹为观止。
贺新郎原文翻译和赏析
贺新郎原文翻译和赏析(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应急预案、规章制度、条据文书、心得体会、文案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opywriting guid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guid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贺新郎原文翻译和赏析贺新郎原文翻译和赏析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近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
刘克庄《贺新郎 席上闻歌有感》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刘克庄《贺新郎席上闻歌有感》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贺新郎席上闻歌有感》妾出于微贱。
①少年时、朱弦弹绝,玉笙吹遍。
②粗识《国风》《关睢》乱,羞学流莺百啭。
③总不涉、闺情春怨。
④谁向西邻公子说,要珠鞍、迎入梨花院。
⑤身未动,意先懒。
主家十二楼连苑。
⑥那人人、靓妆按曲,绣初卷。
⑦道是华堂箫管唱,笑杀街坊拍兖。
⑧回首望,侯门天远。
⑨我有平生《离鸾操》,颇哀而不愠微而婉。
⑩聊一奏,更三叹。
(11)【注释】①妾:古代女子谦卑的自我称呼。
作者假托歌女的口吻说话,所以这样称呼。
出:出身。
微贱:地位卑贱的人家。
②朱弦弹绝,玉笙吹遍:意思是各种乐器都精通。
朱弦:红色的琴弦。
绝:断。
把琴弦都弹断了。
玉笙:华美的笙。
吹遍:吹奏极为娴熟。
③《国风》:《诗经》的一部分,采自各国民间歌谣。
《关睢》:《国风》中的第一首诗。
乱:乐曲的末章。
这一句是说:初步认识了《国风·关睢》这一类典雅的歌曲。
羞学流莺百啭:耻于唱那些轻薄浮艳的小曲。
④总不涉、闺情春怨:歌唱的内容也不涉及儿女闲情。
⑤西邻公子:好色之徒。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
臣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敷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后因以“西邻公子”为好色者之称。
珠鞍:指华丽的车马。
梨花院:指幽雅的住所。
⑥主家十二楼连苑:主人家极为富豪,楼宇众多,并连着花园。
“十二”只是概数,仅言其多,并非确指。
⑦那人人:指愿迎合公子的别的歌女。
靓(jing 静)妆:漂亮的妆束。
按曲:依着曲调歌唱。
⑧华堂箫管唱:在华美的厅堂里伴着高雅的箫声演唱。
笑杀街坊拍兖:让民间艺人听了笑死。
拍兖(yan):音乐的节拍。
此指艺人。
(注意:此“兖”字他本或因形近误为“衮”(gun滚),则文理不通,且失其韵。
)张炎《词源》卷下有《拍眼》一节,论列各种曲调节拍。
刘克庄《贺新郎》赏析
刘克庄《贺新郎》赏析
【年代】:宋
【作者】:刘克庄——《贺新郎》端午
【内容】:
深院榴花吐,画帘开、綀衣纨扇,午风清暑。
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
早已有、游人观渡。
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致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糈。
谁信骚魂千载後,波底垂涎角黍。
又说是、蛟馋龙怒。
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
【作者】:
刘克庄(1187-1269)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人。
著述宏富,今存有《后村先生大全集》,其中有诗5000多首,词200多首,《诗话》4集及许多散文。
作品体裁丰富,题材广泛。
他一生仕途坎坷,先后五次被罢黜,长期闲赋乡居,对莆田的社会生活、民俗风情有细腻的观察、较深的了解,并将之反映于作品中。
它的不少诗词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南宋莆田地区的杂剧、百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注释】:
綀掖:粗线织成的布衣。
艾虎:《荆门记》:“午节人皆采艾为虎为人,挂于门以辟邪气。
”
灵均标致:灵均,屈原之字。
标致,风范。
纫兰佩:联缀秋兰佩带于身。
椒醑:椒,香物。
醑,美酒。
二者用来降神、享神。
骚魂:屈原的忠魂。
角黍:粽子。
把似:如果。
【赏析】:
黄蓼园云:“非为灵均雪耻,实为无识者下一针砭,思想超超,意在笔黑之外。
”又云:“就竞渡者及沉角黍者落想,是以实处落想。
”《黄蓼园词选》。
刘克庄《贺新郎》赏析
刘克庄《贺新郎》赏析贺新郎送陈子华填真州刘克庄北望神州路,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记得太行兵百万,曾入宗爷驾驭。
今把作握蛇骑虎。
君去京东豪杰喜,想投戈、下拜真吾父。
谈笑里,定齐鲁。
两河萧瑟惟狐兔,问当年祖生去后,有人来否?多少新亭挥泪客,谁梦中原块土?称事业须由人做。
应笑书生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
空目送,塞鸿去。
这首词作于理宗宝庆三年(1227),通过送朋友陈子赴任,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中原的壮志。
陈子华名陈,有将帅才,曾知真州(今江苏仪征),故又名陈真州。
陈子华知真州是宝庆二年(1226),时刘克庄正在知建阳县任上。
当陈子华奉命知真州时,曾道经建阳与作者会面话别。
词中所写的正是作者的临别赠言。
词的开头是先提出问题:“北望神州路,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平章”,即评论。
“这场公事”,指组织敌后或边地抗金队伍事。
“怎生分付”,即如何安排、处理的意思。
首三句提出怎样才能收复被金人侵占的失地问题。
本来作为送别词,一般都是写个人的离别之情,但这首词却贯窗着家国之情,故国之思。
“记得太行兵百万,曾入宗爷驾驭。
”指北宋王朝倾覆后,结集在今河北山西等地的起义军,先后来加入宗泽麾下。
“宗爷”,指宗泽。
他在建炎元年(1127)被南宋朝廷任命为开封府尹兼东京留守,金人呼为宗爷爷,不敢进犯。
因宋高宗等积极向金人求和,不久宗泽忧愤成疾则死。
宗泽留守东京时,义军杨进、王善先后帅众数十万来归。
义军的这一行动,加强了抗敌的力量,推动了爱国将领的抗敌斗争。
但宗泽死后,继任者杜充,一反宗泽所为,并阴谋解除义军武装。
于是金人乘机南侵,杜充也弃开封城南逃了。
“今把作握蛇骑虎”就是指的这类事。
从那以后,朝廷对待义军的态度就好像手拿毒蛇骑在虎背上一样,对他们既不信任,又心怀疑惧。
诗人在这里明确指出,人民要求联合一切力量进行抗金斗争,而宋王朝的一部分统治者,则坚持卖国投降的路线。
在这种情况下,诗人希望陈子华此去真州能继承宗泽的路线和策略。
刘克庄《贺新郎·九日》原文译文作者简介
刘克庄《贺新郎·九日》原文|译文|作者简介《贺新郎·九日》是一首重阳节登高抒怀之词,作者是南宋词人刘克庄,这首词通过对重阳景物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自己身世的深沉感慨,下面就和儿童网小编一起来欣赏这首宋词吧。
《贺新郎·九日》原文宋代:刘克庄湛湛长空黑。
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
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
看浩荡、千崖秋色。
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
追往事,去无迹。
少年自负凌云笔。
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
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
把破帽、年年拈出。
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
鸿北去,日西匿。
译文及注释译文暗沉沉的天空一片昏黑,又交织着斜风细雨。
实在令人难以忍受,我的心中纷乱如麻,千丝万缕的愁思如织。
我平生就喜欢登高临远眺望四海,幸亏现在高楼百尺。
放眼望去,千山万壑尽现于点点秋色里,我胸襟博大满怀情意。
虽然只是普通的一个白发书生,流洒下的行行热泪却总是为着神州大地,绝不会像曾经登临牛山的古人一样,为自己的生命短暂而悲哀饮泣。
追忆怀念以往的荣辱兴衰,一切都已经杳无影迹了。
少年时我风华正茂,气冲斗牛,自以为身上负有凌云健笔。
到而今才华如春花凋谢殆尽,只剩下满怀萧条寂寞的心绪。
常常怨恨世人的新意太少,只爱说南朝文人的疏狂旧事。
每当重阳吟咏诗句,动不动就把孟嘉落帽的趣事提起,让人感到有些厌烦。
如果对着菊花而不饮酒,恐怕菊花也会嘲笑人太孤寂。
只看见鸿雁向北飞去,一轮昏黄的斜阳渐渐向西边沉了下去。
注释①贺新郎:词牌名之一。
此调始见苏轼词,原名“贺新凉”,因词中有“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句,故名。
②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③湛(zhàn)湛:深远的样子。
④空四海:望尽了五湖四海。
⑤高楼百尺:指爱国志士登临之所。
⑥白发书生:指词人自己。
⑦牛山:在山东临淄县南。
⑧凌云笔:谓笔端纵横,气势干云。
⑨南朝狂客:指孟嘉。
晋孟嘉为桓温参军,尝于重阳节共登龙山,风吹帽落而不觉。
《贺新郎·九日》原文翻译赏析
《贺新郎·九日》原文|翻译|赏析《贺新郎·九日》是南宋词人刘克庄的一首重阳节登高抒怀之词。
词人通过对重阳景物的描述,表达了词人对国家与个人身世的深沉感慨,以及词人对英雄末路与报国无门的悲痛愤慨。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贺新郎·九日古词相关资料介绍,欢迎大家阅读。
《贺新郎·九日》原文宋代:刘克庄湛湛长空黑。
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
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
看浩荡、千崖秋色。
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
追往事,去无迹。
少年自负凌云笔。
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
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
把破帽、年年拈出。
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
鸿北去,日西匿。
《贺新郎·九日》译文及注释译文暗沉沉的天空一片昏黑,又交织着斜风细雨。
实在令人难以忍受,我的心中纷乱如麻,千丝万缕的愁思如织。
我平生就喜欢登高临远眺望四海,幸亏现在高楼百尺。
放眼望去,千山万壑尽现于点点秋色里,我胸襟博大满怀情意。
虽然只是普通的一个白发书生,流洒下的行行热泪却总是为着神州大地,绝不会像曾经登临牛山的古人一样,为自己的生命短暂而悲哀饮泣。
追忆怀念以往的荣辱兴衰,一切都已经杳无影迹了。
少年时我风华正茂,气冲斗牛,自以为身上负有凌云健笔。
到而今才华如春花凋谢殆尽,只剩下满怀萧条寂寞的心绪。
常常怨恨世人的新意太少,只爱说南朝文人的疏狂旧事。
每当重阳吟咏诗句,动不动就把孟嘉落帽的趣事提起,让人感到有些厌烦。
如果对着菊花而不饮酒,恐怕菊花也会嘲笑人太孤寂。
只看见鸿雁向北飞去,一轮昏黄的斜阳渐渐向西边沉了下去。
注释①贺新郎:词牌名之一。
此调始见苏轼词,原名“贺新凉”,因词中有“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句,故名。
②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③湛(zhàn)湛:深远的样子。
④空四海:望尽了五湖四海。
⑤高楼百尺:指爱国志士登临之所。
《贺新郎·九日》赏析首三句先以“湛湛长空黑”烘托出胸中块垒,通过对昏黑风雨交加的描写,表达出词人忧虑国事、痛心神州陆沉的悲愤之情。
刘克庄《贺新郎·九日》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刘克庄《贺新郎·九日》原文|译文注释|赏析《贺新郎·九日》是词人通过对重阳景物的描述,表达了词人对国家与个人身世的深沉感慨,以及词人对英雄末路与报国无门的悲痛愤慨。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贺新郎·九日》原文宋代:刘克庄湛湛长空黑。
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
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
看浩荡、千崖秋色。
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
追往事,去无迹。
少年自负凌云笔。
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
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
把破帽、年年拈出。
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
鸿北去,日西匿。
译文及注释译文暗沉沉的天空一片昏黑,又交织着斜风细雨。
实在令人难以忍受,我的心中纷乱如麻,千丝万缕的愁思如织。
我平生就喜欢登高临远眺望四海,幸亏现在高楼百尺。
放眼望去,千山万壑尽现于点点秋色里,我胸襟博大满怀情意。
虽然只是普通的一个白发书生,流洒下的行行热泪却总是为着神州大地,绝不会像曾经登临牛山的古人一样,为自己的生命短暂而悲哀饮泣。
追忆怀念以往的荣辱兴衰,一切都已经杳无影迹了。
少年时我风华正茂,气冲斗牛,自以为身上负有凌云健笔。
到而今才华如春花凋谢殆尽,只剩下满怀萧条寂寞的心绪。
常常怨恨世人的新意太少,只爱说南朝文人的疏狂旧事。
每当重阳吟咏诗句,动不动就把孟嘉落帽的趣事提起,让人感到有些厌烦。
如果对着菊花而不饮酒,恐怕菊花也会嘲笑人太孤寂。
只看见鸿雁向北飞去,一轮昏黄的斜阳渐渐向西边沉了下去。
注释贺新郎:词牌名之一。
此调始见苏轼词,原名“贺新凉”,因词中有“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句,故名。
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湛(zhàn)湛:深远的样子。
空四海:望尽了五湖四海。
高楼百尺:指爱国志士登临之所。
白发书生:指词人自己。
牛山:在山东临淄县南。
凌云笔:谓笔端纵横,气势干云。
南朝狂客:指孟嘉。
晋孟嘉为桓温参军,尝于重阳节共登龙山,风吹帽落而不觉。
《贺新郎》原文赏析
《贺新郎》原文赏析《贺新郎》原文赏析《贺新郎》这首词由首至尾,直抒胸臆,挥洒无余,倾吐出词人“西来”路上的感受。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贺新郎》原文赏析,希望能帮到大家!【原文】贺新郎·弹铗西来路弹铗①西来路。
记匆匆、经行十日,几番风。
梦里寻秋秋不见,秋在平芜远树。
雁信落、家山何处?万里西风吹客鬓,把菱花②、自笑人如许。
留不住、少年去。
男儿事业无凭据。
记当年、悲歌击楫③,酒酣箕踞④。
腰下光芒三尺剑,时解挑灯夜语。
谁更识、此时情绪?唤起杜陵风月手⑤,写江东渭北相思句。
歌此恨,慰羁旅。
【注释】①弹铗:用冯谖客孟尝君事。
冯谖未受重视,他弹着自己的剑铗而歌“长铗归来”。
②菱花:镜子。
③悲歌击楫:《晋书·祖逖传》载,逖统兵北伐,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④酒酣箕踞:酒喝得很痛快,把膝头稍微屈起来坐,形状如箕,叫做箕踞,表示倨傲、愤世的态度。
典出《世说新语·简傲》。
⑤杜陵风月手:指杜甫。
【背景】刘过作为一位国志士,平生以匡复天下,一统河山为己任。
他力主北伐,曾上书宰相,痛陈恢复中原的方略,但却不被苟且偷安的当政者所采纳。
他自己也屡试不第,一生布衣。
因此他浪迹江湖,先是南下东阳、天台、明州,北上无锡,姑苏、金陵;后又从金陵溯江西上,经采石、池洲、九江、武昌,直至当时南宋前线重镇襄阳。
这首《贺新郎》大约写于词人西游汉沔(今武汉)时。
【赏析】开头三句直接写数日“西来”途中的情景。
而这三句以至全篇的重心和题眼就在“弹铗”二字。
这里借用《战国策。
齐策》冯谖弹铗而歌的故事:说自己的愁苦“西来”,是由于没有受到重用,因此四处漂泊。
“大抵起句便见所咏之意,不可泛入闲事,方入主意”(沈义父《乐府指迷》)。
此词的开头正是如此开门见山,直接切题。
他把自己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意”,借冯谖弹铗的故事,明白表示出来,而且贯穿全篇起到统摄全局的作用。
“梦里寻秋”的“秋”,其意似不只是指季节,还别有所指。
刘克庄《贺新郎·九日》原文及赏析
刘克庄《贺新郎·九日》原文及赏析这首词为词人于重阳节登上高楼之作。
重阳本是登高远眺的好时光,但词人却遇到了乌云密布、阴雨绵绵的糟糕天气,词人由凄凉的天气联想到自己报国无门的苦闷,于是借景抒情,写下了这首词。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刘克庄《贺新郎·九日》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贺新郎·九日宋代:刘克庄湛湛长空黑。
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
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
看浩荡、千崖秋色。
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
追往事,去无迹。
少年自负凌云笔。
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
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
把破帽、年年拈出。
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
鸿北去,日西匿。
译文暗沉沉的天空一片昏黑,又交织着斜风细雨。
实在令人难以忍受,我的心中纷乱如麻,千丝万缕的愁思如织。
我平生就喜欢登高临远眺望四海,幸亏现在高楼百尺。
放眼望去,千山万壑尽现于点点秋色里,我胸襟博大满怀情意。
虽然只是普通的一个白发书生,流洒下的行行热泪却总是为着神州大地,绝不会像曾经登临牛山的古人一样,为自己的生命短暂而悲哀饮泣。
追忆怀念以往的荣辱兴衰,一切都已经杳无影迹了。
少年时我风华正茂,气冲斗牛,自以为身上负有凌云健笔。
到而今才华如春花凋谢殆尽,只剩下满怀萧条寂寞的心绪。
常常怨恨世人的新意太少,只爱说南朝文人的疏狂旧事。
每当重阳吟咏诗句,动不动就把孟嘉落帽的趣事提起,让人感到有些厌烦。
如果对着菊花而不饮酒,恐怕菊花也会嘲笑人太孤寂。
只看见鸿雁向北飞去,一轮昏黄的斜阳渐渐向西边沉了下去。
注释贺新郎:词牌名之一。
此调始见苏轼词,原名“贺新凉”,因词中有“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句,故名。
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湛(zhàn)湛:深远的样子。
空四海:望尽了五湖四海。
高楼百尺:指爱国志士登临之所。
白发书生:指词人自己。
牛山:在山东临淄县南。
凌云笔:谓笔端纵横,气势干云。
刘克庄《贺新郎·九日》原文译文简析
刘克庄《贺新郎·九日》原文|译文|简析《贺新郎·九日》是南宋词人刘克庄的一首重阳节登高抒怀之词。
词人通过对重阳景物的描述,表达了词人对国家与个人身世的深沉感慨,以及词人对英雄末路与报国无门的悲痛愤慨。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贺新郎·九日》原文宋代:刘克庄湛湛长空黑。
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
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
看浩荡、千崖秋色。
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
追往事,去无迹。
少年自负凌云笔。
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
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
把破帽、年年拈出。
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
鸿北去,日西匿。
译文及注释译文暗沉沉的天空一片昏黑,又交织着斜风细雨。
实在令人难以忍受,我的心中纷乱如麻,千丝万缕的愁思如织。
我平生就喜欢登高临远眺望四海,幸亏现在高楼百尺。
放眼望去,千山万壑尽现于点点秋色里,我胸襟博大满怀情意。
虽然只是普通的一个白发书生,流洒下的行行热泪却总是为着神州大地,绝不会像曾经登临牛山的古人一样,为自己的生命短暂而悲哀饮泣。
追忆怀念以往的荣辱兴衰,一切都已经杳无影迹了。
少年时我风华正茂,气冲斗牛,自以为身上负有凌云健笔。
到而今才华如春花凋谢殆尽,只剩下满怀萧条寂寞的心绪。
常常怨恨世人的新意太少,只爱说南朝文人的疏狂旧事。
每当重阳吟咏诗句,动不动就把孟嘉落帽的趣事提起,让人感到有些厌烦。
如果对着菊花而不饮酒,恐怕菊花也会嘲笑人太孤寂。
只看见鸿雁向北飞去,一轮昏黄的斜阳渐渐向西边沉了下去。
注释贺新郎:词牌名之一。
此调始见苏轼词,原名“贺新凉”,因词中有“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句,故名。
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湛(zhàn)湛:深远的样子。
空四海:望尽了五湖四海。
高楼百尺:指爱国志士登临之所。
白发书生:指词人自己。
牛山:在山东临淄县南。
凌云笔:谓笔端纵横,气势干云。
南朝狂客:指孟嘉。
晋孟嘉为桓温参军,尝于重阳节共登龙山,风吹帽落而不觉。
贺新郎-端午(刘克庄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贺新郎·端午宋代:刘克庄深院榴花吐。
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
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
早已有、游人观渡。
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
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致高如许。
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醑。
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
又说是、蛟馋龙怒。
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
聊一笑,吊千古。
标签抒怀、端午节、风俗、吊古译文深深的庭院中石榴花刚刚吐艳,我撩起画帘,穿着葛衣摇着绢扇,让风儿把暑气驱除。
少男少女各自夸耀着自己的新装,头上插戴着式样新颖的钗符和艾虎。
早已有人在江边观看龙舟竞渡。
我年纪老大,懒于前去凑趣,任凭裹着头巾的儿郎摇旗击鼓。
船桨打起水珠如急雨迸溅,江面上一片浪花飞舞。
屈原的形象是如此高大,暗想他平生佩带兰草以示芳洁,又怀揣香酒礼神肃穆。
谁相信千载之后,他会在波涛之下垂涎角黍?又说什么怕蛟龙嘴馋发怒。
倘若他清醒地活到今天,还不如当年醉死,免受这般痛苦。
姑且以此作为笑谈,来凭吊他英灵千古。
注释束衣:葛布衣,指平民衣着。
结束:妆束、打扮。
钗符艾虎:钗符:又称钗头符,端午节时的一种头饰。
艾虎:旧俗端午节用艾作虎,或剪彩为虎,粘艾叶,戴以辟邪。
逢场作戏:原指艺人遇到合适的地方就表演,后指嬉游的活动。
慵:懒得,表明“我”不想参加。
陌头:裹着头巾。
陌:头巾。
争旗鼓:摇旗击鼓,为龙舟助威。
灵均标致:屈原风度。
屈原字灵均。
纫兰佩:联缀秋兰而佩于身,意谓品德高雅。
椒:香物,用以降神;醑:美酒,用以祭神。
角黍:粽子。
把似:假如。
差无苦:几乎没有什么痛苦。
差,差不多。
赏析本词为端午节吊古之作,咏端午节的风俗人情,提起端午节自然联想到屈原。
词人托屈原之事,抒自己的怨愤之情。
上片写端午节时当地的事物风光,少年们身穿盛装,争渡看龙舟,而词人却因年纪大,疏懒于此,这是情怀的不同。
开头写石榴花开,点明季节。
接下写自己的轻闲自在,实质却有“闲愁最苦”的意味,要从反面见意。
“任陌头”几句描绘年轻人争渡的场面,动态感很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克庄《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赏析(含译文)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刘克庄北望神州路。
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
记得太行山百万,曾入宗爷驾驭。
今把作、握蛇骑虎。
君去京东豪杰喜,想投戈、下拜真吾父。
谈笑里,定齐鲁。
两河萧瑟惟狐兔。
问当年、祖生去后,有人来否。
多少新亭挥泪客,谁梦中原块土。
算事业、须由人做。
应笑书生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
空目送,塞鸿去。
【译文】向北眺望通往中原的路,试着议论议论,这一场恢复中原的大事,该怎么嘱咐?记得太行山王善、杨进聚众百万,曾经接受东京留守宗泽驾驭。
现在朝廷对义兵左右为难就象握着毒蛇骑着老虎。
你到京东路去义军领袖会高兴,料想他们一定会放下武器拜你为父。
谈笑间,平定齐鲁。
黄河两岸一派萧条只见乱跑的狐兔,试问当年、祖逖离开这里后,还有人来过否?多少在建业新亭洒泪的士大夫,谁真正想到过中原那一大块国土?算起来恢复大业必须由适当的人来做。
应该笑象我等书生心里胆怯,向车中、关闭起来象新媳妇。
空空地目送,边塞的鸿雁飞去。
【注释】①平章:议论,筹划。
公事:指对金作战的国家大事。
②分付:安排,处理。
③“记得”二句;指靖康之变后在河北、山西等地结集的抗金义军,其中有不少归附东京留守宗泽。
④把作:当作。
握蛇骑虎:比喻危险。
⑤真吾父:用郭子仪事。
郭子仪曾仅率数十骑入回纥大营,回纥首领马而拜,说:“真吾父也。
”⑥两河:指河北东路、西路,当时为金统治区。
狐兔:指敌人。
⑦祖生:祖逖。
这里指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将宗泽、岳飞等。
⑧“多少”二句:谓士大夫只会痛哭流涕沽名钓誉而不去行动。
新亭,用新亭对泣事。
块土:犹言国土。
【赏析】这首送陈子华的词,写法特别。
“北望神州路,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突如其来地提出一个因北望中原而产生的问题,起势突兀,引人注目。
“记得太行山百万,曾入宗爷驾驭。
今把作握蛇骑虎。
”接着才指出问题的具体内容:即是该怎样对待沦陷区的义军。
问题从南、北宋之际说起,当时的爱国将领宗泽为抗击金军,招抚了义军首领王善、杨进等人,他敢于招抚被人视为“寇盗”的义军,有能力“驾驭”他们,依靠他们壮大抗金的力量,所以宗泽声威大震,军民都敬重他,喊他为宗爷爷。
宗泽在政治上、军事上采取正确的立场和措施,在抗敌方面收到了巨大的效果。
作者写这首词时,宗泽逝世已久,但在北方金人统治地区,仍有义军活动。
其中红袄军力量最大,首领杨安儿被杀后,余众归附南宋,可惜朝廷不信任他们,把抗金民众武装看成是手上拿的蛇和跨下骑的虎,甩掉又不是,用又不敢用。
作者送行的友人陈子华,他曾主张积极招抚中原地区的义军。
他出知真州(治今江苏仪征),在公元一二二七年(宋理宗宝庆三年)四月,当时李全还未叛降蒙古。
宋朝如果能够正确团结、运用义军的力量,抗金是大有可为的。
所以作者送陈子华赴江北前线的真州时,要他认真地考虑这个关系国家安危存亡的重大问题。
这里前二句歌颂宗泽正确对待义军,声威极大;后一句用《魏书。
彭城王勰传》的典故,批判昏聩无能的投降派。
两种不同的形象,形成鲜明、强烈的对照,笔力遒壮。
“君去京东豪杰喜,想投戈拜真吾父。
谈笑里,定齐鲁。
”希望陈子华到真州要效法宗泽,使京东路(指今山东一带)的豪杰,欢欣鼓舞,做到谈笑之间,能够收复、安定齐鲁北方失地。
既是勉友,更抒发自己延纳俊杰、收复河山的热切愿望,写得酣畅乐观,富于豪情壮志。
下片情感波澜起伏,一会儿奇峰突兀,一会儿陡转直下,沉郁凝重。
“两淮萧瑟惟狐兔。
问当年、祖生去后,有人来否?”面对当时现实:国土沦丧,人烟稀少,狐兔出入;父老长久盼望,然而看不到祖逖那样的志士。
笔调跌宕,感情变为悲愤。
“多少新亭挥泪客,谁梦中原块土?”说当时不但丧心麻木、公然卖国的投降派不想念中原,连以名流自命的士大夫们也没有意志去收复失地。
笔调和前三句相同,用南宋统治区域的现实去补充前三句,进一步浓化前三句的感情。
“算事业须由人做。
”指出事在人为,不须颓丧,又转为充满信心的乐观,和上片的思想感情相呼应。
单句回斡,陡然而来,戛然而止,这是词中表现豪迈之气的顶点。
“应笑书生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
”用《梁书·曹景宗传》的典故,嘲笑书生气短,言外之意,也是希望陈子华要振作豪气勇于作为,似自嘲而实是勉励陈子华。
“空目送,塞鸿去。
”以写送别作结。
全词正面写送别,只有这两句话;又不直接写送人,却言写目送塞鸿并去,仍与北国河山联系在一起。
既点题,又围绕全词的中心内容,有余味,有力量。
历史上的反动统治者,都是敌视人民的力量,勇于对内,怯于对外。
在这首词中,作者要陈子华正确对待义军,招抚义军,思想是进步的。
他的词,发展了辛弃疾词的散文化、议论化的倾向,雄放畅达,继承辛派的爱国主义词风,又有自己的风格。
这首词气势磅礴,一气贯之,是名词的显著特色。
立意高远,大处落墨,又曲折跌宕,不同于那些一味讲究直率的人。
【赏析二】上阕起以问句,从“北望神州路”落笔,一开始就把读者卷入异族侵逼、江山颓败、社稷倾危之际南宋朝野两等人士、两种主张的矛盾之中:一方面是爱国志士引颈翘盼尽早收复中原沦陷之土,一方面却是偏安朝廷高位重臣的一味主和,这种国势与国策的相悖直令作者忧心如焚,由“这场公事、怎生分付”这一问句,抖落出一片忧虑、急切而又无奈之情。
起首以设问造势,既直露了作者愿望与现实冲撞下的不平心境,又造成行文上的引弓待发之势。
作者没有紧接上句设问作答,而是让思维的流程回溯到宋初的一段史实,以对比来抒怀——当年老将宗泽率领宋军大败金人、驾驭太行的伟绩,令人感奋;今日朝廷既外困于异族,又内惧于义军的“握蛇骑虎”的窘境,更令人慨叹。
这种历史与现实并合、交错的写法,使词的时空范围得以拓展,作者的忧时爱国之怀,正是在这种对历史的钦慕与对现实的感喟中见于纸笔。
接着几句,写作者勉慰鼓舞朋友,表现出坚持联合北方义军共同抗侮、收复失地的希望与信念。
笔墨之间,豪情横溢。
下阕进一层写“悲愤”。
起首联系江山残破、半壁苟安的惨痛现实,继而连设二问,连用二典,一面热切鼓励陈子华以晋“闻鸡起舞”、“击楫中流”的祖逖为楷模,为中原统一建功立业;一面沉痛指责那些南渡后但得一隅安身的统治者早已不复怀思中原失地。
“问当年、祖生去后,有人来否?多少新亭挥泪客,谁梦中原块土?”这两句明以发问,实则为他勉、为自况,一以叙事,一以状怀,前句以问代答,实为盼今陈子华荷重任前往真州能如祖逖当年渡江北伐,有不尽勉励寄望之意。
“算事业、须由人做”,是志士对同道的希冀与勉励;“应笑书生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是对书生胆怯的嘲笑,要人奋厉有为,为国效命,不能像新妇那样躲在车中胆小怕事,这也是胸怀报国之志、身为一介书生的作者的自勉。
词人终究痛感自己书生无用,报国无路,词末终于发出了“空目送,塞鸿去”的悲愤叹息。
“塞鸿”指陈子华,是说自己只能徒然目送陈子华。
这首词用事带典很多,尤其是下阕,几乎句句用事,然不显堆垛,用得圆熟,用得贴切,这正是辛派词人一路的风格。
作者化典用事,加深了词的悲愤苍凉的气氛,在语意、文气上一脉相承,使全词充满了一股梗概之气。
【生平】刘克庄(1187~1269)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
字潜夫,号后村。
福建莆田人。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
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初名灼,师事真德秀。
宁宗嘉定二年(1209)补将仕郎,调靖安簿,始更今名。
江淮制置使李珏任为沿江制司准遣,随即知建阳县。
因咏《落梅》诗得罪朝廷,闲废十年。
后通判潮州,改吉州。
理宗端平二年(1235)授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郎官,被免。
后出知漳州,改袁州。
淳祐三年(1243)授右侍郎官,再次被免。
六年(1246),理宗以其"文名久著,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实录院检讨官。
景定三年(1262)授权工部尚书,升兼侍读。
五年(1264)因眼疾离职。
度宗咸淳四年(1268)特授龙图阁学士。
第二年去世,谥文定。
他晚年趋奉贾似道。
谀词谄语,连章累牍,为人所讥。
但他也曾仗义执言,抨击时弊,弹劾权臣。
胡适先生在其所著的《白话文学史》说过,刘“有悲壮的感情,高尚的见解,伟大的才气”。
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说当时人“言诗者宗焉,言文者宗焉,言四六者宗焉”,在南宋后期号称一代文宗。
刘克庄早年与四灵派翁卷、赵师秀等人交往,诗歌创作受他们影响,学晚唐,刻琢精丽。
他与江湖派戴复古、敖陶孙等也有交往,自言"江湖吟人亦或谓余能诗"(《跋赵崇安诗卷》)。
"江湖社友犹以畴昔虚名相推让"(《刻楮集序》)。
他的《南岳稿》曾被陈起刻入《江湖诗集》。
但他后来不满于永嘉四灵的"寒俭刻削"之态,也厌倦了江湖派的肤廓浮滥,而致力于独辟蹊径,以诗讴歌现实。
所以他的诗终于摆脱了四灵的影响,成就也在其他江湖诗人之上。
他一生"前后四立朝",但时间都很短暂,多数时间被贬斥出守外郡,这样便扩大了眼界,接触社会面较为广阔,诗歌内容亦随着丰富起来。
南宋后期,政治更加黑暗,国势江河日下,金人占领的淮河以北地区始终不曾收复,又逐渐受到崛起漠北的蒙古的入侵。
作为一个关心祖国命运而又在政治上屡受打击的诗人,他只有"夜窗和泪看舆图"(《感昔二首》),感慨"书生空抱闻鸡志"(《瓜洲城》)。
他有不少诗歌抒发忧时的孤愤:"忧时元是诗人职,莫怪吟中感慨多。
"(《有感》)他痛心国土沦陷(《冶城》),悼惜大好河山遭受践踏破坏(《扬州作》),同情遗民的悲伤(《书事二首》其二),关怀战士的疾苦(《赠防江卒六首》)而向往于祖国的统一(《破阵曲》)。
对于南宋王朝依靠"岁币"换取苟安的妥协投降路线,他极为愤慨(《戊辰即事》);对于文恬武嬉的腐败现象,他也作了深刻的揭露。
如《绳伎》、《闻城中募兵有感二首》。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有一组以边防为题材的歌行体诗歌,明显地模拟中唐"新乐府",反映了人民的痛苦辛酸与统治者的奢侈骄横,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其中《卖炭图》叹息:"尽爱炉中兽,谁怜窑下人",与白居易《卖炭翁》也极其相似。
他对陆游、杨万里很推崇,自述"初余由放翁入,后喜诚斋"(《刻楮集序》)。
他晚年的不少诗活泼跳脱,就深得杨万里"诚斋体"的旨趣。
可是他学陆游不免才力不逮,学诚斋又不免流于质俚浅露,因而其诗瑕瑜互见。
他的《后村诗话》和一些论诗文字提出过一些很有价值的诗歌见解,比如批评当时贵理学而忽视诗歌特性,把诗写成押韵的语录讲义的风气,《后村诗话》论诗较能注意联系史事及作者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