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变态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知识(第四章1-3节)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灼等异常感觉。常见于精神分裂症和癫痫的脑器质性精 神障碍。
(6)内脏性幻觉:患者躯体内部有性质很明确,部位
很具体的异常知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或严重抑郁症发 作。
第二单元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
一、常识性的区分: 至今没有公认的统一判断标准,是
依据日常生活经验来区分正常与异常心 理。
(一)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 (二)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 (三)自身社会功能不完整 (四)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
二、非标准化的区分
李心天(1991)对依据人们看问题角度不同, 粗略地将非标准化的区分,归纳如下:
1、统计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某种心理现象 偏离了统计常模。
2、文化人类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某一文化 习俗的偏离。
3、社会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对社会准则的 破坏。
4、精神医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古怪无效的 观念或行为。
5、认知心理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看作是个体主观 上的不适体验。
三、标准化的区分
首先提出“潜能”概念(性质):
即“潜能”不论就生理方面或心理方面, 都具有趋向完善的性质和特点。之后,便断定 心理问题和心理异常就是由于“潜能”趋于完 善的特征受到了阻碍,是“自我”无法实现的 结果。
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目前仍然是一种哲学 理念。
第二节 正常心理与 异常心理及其区分
第一单元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概念
低而对外界低强度刺激的过强反应。
2、感觉减退:由于病理性或功能性感觉阈限增
Biblioteka Baidu高而对外界刺激的感受迟钝。
3、内感性不适:躯体内部性质不明确、部位不
具体的不舒适感觉,或难以忍受的异常感受。
(二)知觉障碍
1、错觉: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
2、幻觉:无对象性的知觉。感知到的形象不是由客观
事物引起。幻觉是一种很重要的精神病性症状。
3.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异常现象的说明
(1)合理地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 是未来心理健康的充分和必要条件。
(2)“自我”学习外部世界理性地处理“本 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体验焦 虑。
(3)为防止、抵御和消除焦虑,我们必须克 制、压抑非理性冲动。
4.简评 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的历史功绩,首先不在心理学方面, 而是在哲学方面;更主要地影响和波及到社会学、 人类学、文学、艺术、历史学等。
(1)幻听:包括言语性和非言语性的幻听。可见于多种
精神疾病。
(2)幻视:缺乏具体形态和明确结构的幻视,叫做原始
性幻觉。可见于精神分裂症。
(3)幻嗅:患者嗅到异味感。常见于精神分裂症。
(4)幻味:患者在食物或水中尝到某种特殊的怪味道。
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
(5)幻触:患者感到皮肤或黏膜上有虫爬、针刺、电
正常的心理活动,具有三大功能:
1、能保障人作为生物体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 2、能保障人作为社会实体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在任何环 境中能正常地肩负责任,能正常运行; 3、能使人类正常地、正确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 其规律,以便创造性地改造世界,创造出更好的生存环境 条件。
心理的反面,即异常心理活动,是丧失了正常功能的 心理活动。
一、精神科医生:是为了诊断精神障碍和进行治疗。
二、心理咨询师:了解这些知识为了鉴别精神障碍和
非精神障碍,以便将精神障碍转诊给精神科医生,留下 非精神障碍,作为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对象。
精神病患者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只是辅助性 的。
第一单元 认知障碍
一、感知障碍
(一)感觉障
1、感觉过敏:由于病理性或功能性感觉阈限降
根据心理学对心理活动的定义, 即“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是脑的 机能”。
确定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条原则依据:
(一)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精神科把有无“自知力”作为判断精神病的 指标。
(二)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三)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第三节 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
心理异常的主要症状,是精神科医生和心理 咨询师的基础知识。
变态心理:又称病理心理,是指一个人的心理偏离了
常态的标准,行为失去了常态的表现,出现了心理活 动与行为的异常。
常态:是指个人行为上符合社会规范、道德标准、有抱
负、价值观较高、为社会接受。
2.弗洛伊德推演判断:
(1)人类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动的动力,冠名 为“力比多”。 (2) “力比多” 的三个发展阶段:口腔欲阶段、 肛门欲阶段、生殖器阶段。 (3)人的心理结构: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构成。 (4)“本我”(“快乐原则”活动)、“自我” (“现实原则”活动)、“超我”(“道德原则” 活动)。 (5)焦虑:防御机制。
统计学标准的普遍性只是相对的,不是普遍使 用的。
3、内省经验标准。 (1)是指病人的内省经验; (2)就观察者的内省经验。
4、社会适应标准。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能够维持生理和心 理活动的稳定状态,能根据社会生活的需 要,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
四、心理学的区分原则
郭念锋(1986,1995)从心理学 角度切入,以人类心理活动的一般性 定义为依据,才能使问题明朗化。
变态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知识 (第四章1-3节)
第一节 关于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abnormal psychology)又称病理心理学
(psychopathology),是研究人的心理过程和人格心理 特征发生异常的科学,包括研究认知、情感、意志行为、 人格等方面的变态,并探讨其发生、发展、变化规律及其 在临床中的应用。
李心天(1991)对区分正常与异常心理提出如
下判别标准:
1、医学标准。 (1)把心理障碍当作躯体疾病看待; (2)心理表现被视为疾病的症状; (3)把心理障碍纳入医学范畴,重视物理、
化学检查和心理生理测定。
2、统计学标准。
在普通人群中人们的心理特征在统计学上显示 常态分布。 如远离中间的两端被视为“异常”。 偏离平均值的程度越大,则越不正常。
(二)行为主义的解释
在变态心理学史上,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学 说直接说明人的异常心理现象,通过“实验神经症” 的模型说明“心理冲突”的神经机制,是行为主义 心理学介入变态心理学的早期记载。
巴甫洛夫认为,对于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原因, 是兴奋和抑制这两个基本神经过程的冲突造成。
(三)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解释
(6)内脏性幻觉:患者躯体内部有性质很明确,部位
很具体的异常知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或严重抑郁症发 作。
第二单元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
一、常识性的区分: 至今没有公认的统一判断标准,是
依据日常生活经验来区分正常与异常心 理。
(一)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 (二)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 (三)自身社会功能不完整 (四)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
二、非标准化的区分
李心天(1991)对依据人们看问题角度不同, 粗略地将非标准化的区分,归纳如下:
1、统计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某种心理现象 偏离了统计常模。
2、文化人类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某一文化 习俗的偏离。
3、社会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对社会准则的 破坏。
4、精神医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古怪无效的 观念或行为。
5、认知心理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看作是个体主观 上的不适体验。
三、标准化的区分
首先提出“潜能”概念(性质):
即“潜能”不论就生理方面或心理方面, 都具有趋向完善的性质和特点。之后,便断定 心理问题和心理异常就是由于“潜能”趋于完 善的特征受到了阻碍,是“自我”无法实现的 结果。
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目前仍然是一种哲学 理念。
第二节 正常心理与 异常心理及其区分
第一单元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概念
低而对外界低强度刺激的过强反应。
2、感觉减退:由于病理性或功能性感觉阈限增
Biblioteka Baidu高而对外界刺激的感受迟钝。
3、内感性不适:躯体内部性质不明确、部位不
具体的不舒适感觉,或难以忍受的异常感受。
(二)知觉障碍
1、错觉: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
2、幻觉:无对象性的知觉。感知到的形象不是由客观
事物引起。幻觉是一种很重要的精神病性症状。
3.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异常现象的说明
(1)合理地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 是未来心理健康的充分和必要条件。
(2)“自我”学习外部世界理性地处理“本 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体验焦 虑。
(3)为防止、抵御和消除焦虑,我们必须克 制、压抑非理性冲动。
4.简评 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的历史功绩,首先不在心理学方面, 而是在哲学方面;更主要地影响和波及到社会学、 人类学、文学、艺术、历史学等。
(1)幻听:包括言语性和非言语性的幻听。可见于多种
精神疾病。
(2)幻视:缺乏具体形态和明确结构的幻视,叫做原始
性幻觉。可见于精神分裂症。
(3)幻嗅:患者嗅到异味感。常见于精神分裂症。
(4)幻味:患者在食物或水中尝到某种特殊的怪味道。
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
(5)幻触:患者感到皮肤或黏膜上有虫爬、针刺、电
正常的心理活动,具有三大功能:
1、能保障人作为生物体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 2、能保障人作为社会实体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在任何环 境中能正常地肩负责任,能正常运行; 3、能使人类正常地、正确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 其规律,以便创造性地改造世界,创造出更好的生存环境 条件。
心理的反面,即异常心理活动,是丧失了正常功能的 心理活动。
一、精神科医生:是为了诊断精神障碍和进行治疗。
二、心理咨询师:了解这些知识为了鉴别精神障碍和
非精神障碍,以便将精神障碍转诊给精神科医生,留下 非精神障碍,作为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对象。
精神病患者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只是辅助性 的。
第一单元 认知障碍
一、感知障碍
(一)感觉障
1、感觉过敏:由于病理性或功能性感觉阈限降
根据心理学对心理活动的定义, 即“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是脑的 机能”。
确定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条原则依据:
(一)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精神科把有无“自知力”作为判断精神病的 指标。
(二)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三)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第三节 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
心理异常的主要症状,是精神科医生和心理 咨询师的基础知识。
变态心理:又称病理心理,是指一个人的心理偏离了
常态的标准,行为失去了常态的表现,出现了心理活 动与行为的异常。
常态:是指个人行为上符合社会规范、道德标准、有抱
负、价值观较高、为社会接受。
2.弗洛伊德推演判断:
(1)人类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动的动力,冠名 为“力比多”。 (2) “力比多” 的三个发展阶段:口腔欲阶段、 肛门欲阶段、生殖器阶段。 (3)人的心理结构: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构成。 (4)“本我”(“快乐原则”活动)、“自我” (“现实原则”活动)、“超我”(“道德原则” 活动)。 (5)焦虑:防御机制。
统计学标准的普遍性只是相对的,不是普遍使 用的。
3、内省经验标准。 (1)是指病人的内省经验; (2)就观察者的内省经验。
4、社会适应标准。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能够维持生理和心 理活动的稳定状态,能根据社会生活的需 要,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
四、心理学的区分原则
郭念锋(1986,1995)从心理学 角度切入,以人类心理活动的一般性 定义为依据,才能使问题明朗化。
变态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知识 (第四章1-3节)
第一节 关于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abnormal psychology)又称病理心理学
(psychopathology),是研究人的心理过程和人格心理 特征发生异常的科学,包括研究认知、情感、意志行为、 人格等方面的变态,并探讨其发生、发展、变化规律及其 在临床中的应用。
李心天(1991)对区分正常与异常心理提出如
下判别标准:
1、医学标准。 (1)把心理障碍当作躯体疾病看待; (2)心理表现被视为疾病的症状; (3)把心理障碍纳入医学范畴,重视物理、
化学检查和心理生理测定。
2、统计学标准。
在普通人群中人们的心理特征在统计学上显示 常态分布。 如远离中间的两端被视为“异常”。 偏离平均值的程度越大,则越不正常。
(二)行为主义的解释
在变态心理学史上,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学 说直接说明人的异常心理现象,通过“实验神经症” 的模型说明“心理冲突”的神经机制,是行为主义 心理学介入变态心理学的早期记载。
巴甫洛夫认为,对于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原因, 是兴奋和抑制这两个基本神经过程的冲突造成。
(三)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