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的哲学解释
科学哲学中自然和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评述
科学哲学中自然和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评述自然和社会科学是科学哲学中两个重要的领域,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本文将通过评述这一关系的不同方面,探讨自然和社会科学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首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研究对象上存在明显的区别。
自然科学主要关注物质世界,研究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和规律。
它运用科学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发现自然界的真相。
而社会科学则关注人类社会,研究人类的行为、思维、社会组织和文化等方面的规律。
社会科学研究社会系统和社会行为,通常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来获得数据。
虽然两者的研究对象不同,但它们的目标都是为了理解世界的运行规律。
其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研究方法上也有所不同。
自然科学以实验和观察为主要手段,通过设计严密的实验来验证假设并得出结论。
自然科学以数学和逻辑为基础,通过定量的方法来分析和解释现象。
而社会科学则更加强调人的主观性和复杂性,因此其研究方法更倾向于定性研究,强调深入的访谈和观察。
社会科学研究需要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和人的主观意识,所以在研究方法上更加多样化。
此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也在其研究范畴和适用性上存在不同之处。
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确定性的自然规律,其研究成果具有普遍性。
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可以被重复验证,并具有较高的可预测性。
而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复杂的人类行为,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
社会科学的研究结果往往具有相对性和局限性,难以得出普适的结论。
然而,社会科学对人类社会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并对社会政策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尽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研究对象、方法和适用性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但它们之间存在着重要的相互关系。
首先,自然科学为社会科学提供了方法论的启示。
自然科学的科学方法,如观察、实验、假设验证等,对于社会科学的研究也具有参考价值。
社会科学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的实证主义和因果关系思维,以更加科学的方式进行研究。
其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存在着相互交叉的研究领域。
自然主义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自然主义哲学与科学的关系自然主义哲学是一种重要的哲学流派,强调世界的自然法则和现象可通过科学方法进行研究。
它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建立了科学与哲学之间的深刻联系。
本文将围绕自然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阐述它与科学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影响我们的思维和理解。
自然主义哲学概述自然主义哲学认为,一切现实都可以通过自然科学来解释。
这种观点主张宇宙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系统,其中的一切现象,无论是物理的、生物的还是心理的,都能够被自然法则所支配。
这一观点与超自然的解释形成鲜明对比,后者认为某些现象需要借助神秘力量或非自然现象才能理解。
主要特点唯物主义:自然主义通常与唯物主义密切相关,强调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实证主义:强调经验和实验对于知识获取的重要性。
反对二元论:自然主义拒绝分割心灵和身体,将心理现象视为生物过程的一部分。
强调进化论:在生物学中,进化论为自然主义提供了一种解释生命起源和发展的机制。
科学的发展与自然主义哲学科学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力求揭示世界真理的一种系统性活动。
而自然主义哲学为科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支持,使得科学研究更加系统化和规范化。
它们之间有着紧密而复杂的关系。
科学方法的形成自然主义哲学倡导实证和经验,因此推动了科学方法的发展。
科学方法包括观察、实验、假设及理论建立等步骤,旨在通过系统性的方法获取客观真理。
这一过程中所依赖的逻辑推理、数据分析以及假设验证等原则都深受自然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
例如:伽利略和牛顿等人的工作,都是在自然主义框架下对世界进行探究的。
科学理论的发展许多重要的科学理论也是基于自然主义哲学发展的。
例如,达尔文的进化论用自然选择法则解释了物种的发展,这一理论不仅推动了生物学的发展,也引发了人们对人类自身起源和地位的反思。
这一系列变化显示了自然主义如何塑造了我们对科学研究及其成果的理解。
自然主义哲学对科学界限的界定尽管自然主义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坚实基础,但它也提出了关于科学界限的问题。
自然科学的哲学(PDF)提要
亨普尔《自然科学的哲学》提要(孙永平,北京大学哲学系,2002年)第一章一、 关于科学的两个区分:1、经验科学和非经验科学两者的最重要区别是经验科学的陈述的有效性或可接受性依赖于经验证据,而非经验科学(逻辑和数学)则不是。
2、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两者的区分没有清晰的标准,通常认为自然科学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而社会科学则包括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但这种划分并不必然意味着两者在内容、目标、方法和预设上有根本的区别。
二、 科学与科学哲学1、科学的实践和理论意义(科学的目的:控制和理解)科学在今日世界所占据的地位主要是由于其在实践应用上(技术上)的成功。
许多经验科学分支为技术及其应用提供了基础,而技术和技术的应用反过来又为科学提供了新数据、新问题和新的研究手段。
控制世界是科学的主要目的和动力,认识和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也是科学的另一主要目的和动力。
2、科学哲学试图考察科学的这些目标如何达到,科学知识如何获得,如何得到支持及如何变化;科学理论何以能够说明(解释)经验事实,这种说明又给了我们什么样的理解;还有,科学研究、科学知识和科学理解有什么样的预设,又有什么样的局限(如果有的话)。
第二章科学研究:发明和检验一、 检验假说的基本步骤科学解决问题的基本手段是提出假说,然后将其诉诸经验(包括实验)的检验。
这里,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假说的提出或发明,一方面是对所提出的假说的检验,首先考虑的是假说的检验,然后考察假说的提出。
1、直接检验如果所提出的假说与已经确立的事实明显冲突,那么,这个假说就应该被拒斥。
在这种情形下,假说的检验是直接的。
2、间接检验但在通常情况下,假说的检验不是简单和直接的,而是间接的。
也就是说,无法将假说直接与经验相对照,从而判断该假说的正确与否,而必须要借助逻辑的方法,从该假说中推出可以直接诉诸经验检验的后果,从而间接地对假说的正确性作推断。
3、拒斥假说的基本逻辑形式用H表示所提出的并将受检验的假说,I表示可以从H中推出的可直接检验的陈述,称I为假说H的检验蕴涵。
浅谈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浅谈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自然科学是研究无机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在内的有机自然界的各门科学的总称。
认识的对象是整个自然界,即自然界物质的各种类型、状态、属性及运动形式。
认识的任务在于揭示自然界发生的现象以及自然现象发生过程的实质,进而把握这些现象和过程的规律性,以便解读它们,并预见新的现象和过程,为在社会实践中合理而有目的地利用自然界的规律开辟各种可能的途径。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
综上所述,自然科学与哲学是的关系是具体和一般,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二者是互为联系,互相促进。
研究自然科学离不开哲学的思维、判断、与逻辑,研究哲学也要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二者是不同的学科,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一、自然科学是哲学发展的基础。
首先要了解哲学的起源。
源出希腊语philosophia,意即“热爱智慧”。
早期的哲学家研究的对象是自然,探讨的问题是什么是万物的本原,宇宙万物是如何从本原产生变化而成的。
由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动物、社会与自然、主题和课题、物质和精神等问题的显现,亟待解决,后期放弃了对自然的研究,哲学家把注意力转向政治和有益于人类美德的问题。
研究人的内心活动,研究人的观念和意志力,人生事务和社会问题。
研究的是人和社会,探讨的是什么是正义以及国家与法律是如何产生的问题,目的是更好的认识人和社会。
哲学在以前是人们为了研究自然科学而分离出来的。
哲学最先是被判断成自然科学的,但是由于科学的发展,逐渐被自然科学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所以,以前西方的自然科学家许多都是哲学家。
第二、自然科学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哲学渊源。
任何一门自然科学的发展都离不开哲学.必然受着哲学思想的支配和制约。
特别是古代社会,哲学与自然科学尚未彻底分开之时,显得尤为密切。
自然科学的哲学原理
自然科学的哲学原理自然科学的哲学原理是指自然科学所依据的哲学思想和原则,它是自然科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
自然科学是人类对自然界规律的认识和探索,而哲学原理则是指导人们进行科学研究和实践的理论体系。
在自然科学的研究过程中,哲学原理扮演着重要的指导和支撑作用,它对科学研究的方法、范式、逻辑和价值观念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自然科学的哲学原理包括唯物主义、辩证法、实证主义等基本原则。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基本实体,是世界的本原,而意识和精神是物质的产物。
辩证法强调事物的对立统一和发展变化的规律,强调对事物的整体性、历史性和发展性的认识。
实证主义则是强调科学研究应该以经验和实践为基础,强调科学理论必须以事实和经验为依据。
这些哲学原理构成了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思想基础,指导着科学家们进行科学研究和实践。
其次,自然科学的哲学原理还包括客观性、理性和系统性等特征。
客观性是指科学研究应该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摒弃主观臆断和主观偏见,追求客观真理。
理性是指科学研究应该以逻辑推理和科学方法为基础,追求科学理论的合理性和普遍性。
系统性是指科学研究应该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追求对事物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认识。
这些特征构成了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指导着科学家们进行科学研究和实践。
最后,自然科学的哲学原理还包括实践性、创新性和价值性等方面。
实践性是指科学研究应该以实践和应用为目的,追求科学理论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应用。
创新性是指科学研究应该具有创造性和革新性,追求科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价值性是指科学研究应该具有社会价值和人文关怀,追求科学理论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这些方面构成了自然科学研究的价值取向,指导着科学家们进行科学研究和实践。
总之,自然科学的哲学原理是自然科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它包括唯物主义、辩证法、实证主义等基本原则,具有客观性、理性、系统性等特征,同时具有实践性、创新性、价值性等方面。
这些哲学原理构成了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思想基础、方法论基础和价值取向,指导着科学家们进行科学研究和实践,推动着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试论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试论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自然科学和哲学是人类智慧的两大领域,它们在探索自然、人类社会和宇宙等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两个领域的互动和交织。
自然科学与哲学之间有着密切的。
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体系,而哲学则是对人类存在和现实的基本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的学科。
在自然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哲学思想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自然科学的研究也为哲学提供了丰富的思考素材。
自然科学为哲学提供了多方面的启示。
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开始思考世界的存在和本质问题。
例如,宇宙学的进展使人们对宇宙的起源、演化和结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生物学的进步则帮助人们理解生命的本质和意义。
这些自然科学成果为哲学思考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也为哲学提供了借鉴。
自然科学强调实验和观察,通过实证手段来验证假说和理论。
这种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在哲学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帮助哲学家们在探讨抽象概念和思想时更加严谨和客观。
同时,哲学对自然科学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哲学思想为自然科学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例如,哲学的实证主义对自然科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使科学家们更加注重实验和观察;哲学的理性主义则帮助科学家们在探索自然现象时更加注重推理和分析。
自然科学和哲学在研究主体上有着明显的共性和差异。
一方面,它们都在探讨人类知识和意识的基本问题。
自然科学的是自然现象和客观规律,而哲学则更注重人类的思维、价值观和社会规范等。
另一方面,自然科学和哲学的研究方法也有所不同。
自然科学依赖于实证研究和实验验证,而哲学则更注重思辨和推理。
自然科学和哲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自然科学通过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物质利益和发展机遇。
同时,哲学则为我们提供了更加深刻的思想体系和精神寄托,帮助我们认识自己、探索意义和价值。
二者的相互作用,使得人类社会得以更加协调、稳定和繁荣地发展。
自然科学的哲学原理
自然科学的哲学原理:探索自然之谜的方法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现象、规律和变化的一门科学。
它探索的不仅是自然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更是探索自然之谜的方法。
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有四个哲学原理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第一个哲学原理是经验主义原理。
经验主义指的是通过研究自然现象和实验结果来获取知识并验证理论的方法。
换句话说,我们必须依赖经验数据来验证我们的假设。
经验主义原理认为,理论必须能够被实验和观察所验证。
因此,我们必须从实验结果和自然现象中获取数据来验证科学理论的准确性。
第二个哲学原理是唯物主义原理。
唯物主义指的是天地万物都是物质的哲学观点,认为物质是世界的基础,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理性思考,避免主观臆断和臆想。
这个原理告诉我们,我们必须关注物质本身,以及它在自然中的运作方式。
第三个哲学原理是语言逻辑原理。
语言逻辑是科学研究的语言工具,能帮助人们精确地表达、理解和比较科学理论。
科学研究是通过语言逻辑原则来推导出某些结论的。
言简意赅、逻辑严密、清晰明了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成功探究科学问题的必要条件。
第四个哲学原理是进化论原理。
生物进化是自然界中最为明显的变化之一。
进化探究了物种的起源和变化,为其他自然科学领域提供了丰富的现象基础。
进化论原理告诉我们,我们必须看待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为始终不息的过程。
科学的基础概念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和完善,因此,我们应该保持开放态度,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知识。
综上所述,自然科学的哲学原理是我们在科学研究中必须牢记和遵守的规则。
只有正确理解和应用这些原理,我们才能够更加深入地探究自然之谜,推动科学的发展进步。
自然科学的哲学原理及应用
自然科学的哲学原理及应用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而哲学是研究宇宙、人类和认识等最一般问题的学科。
自然科学的哲学原理旨在揭示科学知识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规律,进而指导科学实践的进行。
下面将介绍自然科学的哲学原理及应用。
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原理:自然科学认为自然界中存在着固定的、可预测的规律,即确定性原理。
这使得科学家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证据来推断出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并建立理论模型。
然而,不确定性也是自然科学的一部分。
由于观测的限制和实验误差等原因,科学知识总是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因此,科学家在进行科学研究时需要考虑到这一点,并在结果的推断和解释中给予适当的注意。
经验主义原则:自然科学认为,通过观察和实验可以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真实认识。
根据经验主义原则,科学家通过观测和实验收集大量的事实数据,并通过归纳和演绎的方法进行推理和理论构建。
这种基于实证证据的方法使得科学知识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可验证性。
物质本原论与唯物主义原则:自然科学认为物质是世界的唯一实在,一切自然现象都是由物质的组织结构和运动所决定的。
这是物质本原论的基本观点。
根据唯物主义原则,自然现象的解释和理解应当立足于对物质世界的研究,而不是虚构的超自然力量或主观意识的干预。
这一原则保证了科学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知识的客观性。
可测量性原则:自然科学认为,自然现象是可用数学方式描述的。
可测量性原则要求科学研究应当建立在可测量的观测数据基础上,并采用数学模型来描述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
这使得科学研究具有较高的分析和计算的精确性。
终极因果性原则:自然科学在研究自然现象和解释自然规律时,往往按照“观察和实验现象-找出可测量的规律-建立理论模型-预测和解释新现象”的一般模式进行。
这种模式遵循了终极因果性原则,即科学知识的建立和应用的根本目标是为了揭示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并尽可能预测和控制自然现象。
首先,自然科学的哲学原理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基础,使得科学研究遵循客观事实和严谨推理的原则。
自然科学的哲学原理
自然科学的哲学原理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实证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自然科学的哲学基础,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无限多样的,并且通过物质的内在矛盾和冲突发展演化。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全面、关联、矛盾的观点,这对自然科学方法的运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实证主义是指只承认通过观察和实验可以证实或证伪的有关事实的科学方法。
实证主义强调以事实为基础的科学方法,强调科学理论的经验验证和实践应用。
二、科学唯物主义和客观真理科学唯物主义是自然科学的哲学基础,它认为自然界的一切现象都是物质的运动和变化,自然界中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
科学唯物主义强调科学研究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科学理论必须符合客观规律,才能被认为是真理。
客观真理是指独立于个人主观意识存在的真理。
自然科学的研究是通过科学方法来追求客观真理的过程。
科学研究的结果必须经过实证和经验的检验,只有经过多次重复观察和实验证实的结果才能被认为是客观真理。
三、归纳和演绎归纳是从特殊的事实和例子中总结出一般规律的推理过程。
自然科学研究的一部分是通过归纳来总结和归纳一般规律。
归纳的过程是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获得数据,通过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得出结论。
演绎是从一般规律推断出特殊事实的推理过程。
自然科学的理论也是通过演绎进行推断的。
演绎是通过已知的一般规律和前提条件得出结论的过程。
四、假设和实验验证假设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建立科学理论的前提。
科学家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提出假设,并通过实验证实或证伪假设。
实验验证是验证科学假设的方法之一、科学实验是通过精心设计和控制实验条件来检验科学假设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只有通过实验验证的科学假设才能被认为是可靠的科学理论。
五、科学方法的创新和发展科学方法不断创新和发展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哲学原则。
科学发展的历史证明,科学方法并非一成不变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科学问题的复杂性,科学方法也不断发展和变化。
科学方法的创新和发展是由科学家的创新和实践推动的。
科学家不断提出新的观点、新的方法和新的理论,以适应科学研究的需求。
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哲学和自然科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虽然两者在研究的对象和方法上有所不同,但它们彼此之间可以互相促进和补充。
首先,哲学可以为自然科学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论的指导。
比如,哲学可以研究科学的本质、科学的方法、科学的认识论和科学的哲学问题,给予自然科学提供较为系统的理论框架和规范。
其次,自然科学也可以为哲学提供实证依据。
哲学中的一些理论和观点需要通过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来验证和支持。
例如,人类认识世界的问题需要依靠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来推动哲学对认识的继续探讨和深化。
再者,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思考方式和方法互相启迪。
哲学思考问题通常从抽象和概括的层面入手,注重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的提高。
而自然科学则强调实证和证据的重要性,依靠实验和观察验证和证明理论的正确性。
总之,哲学和自然科学在方法上存在差异,但它们可以相互促进和补充,建立起一条通往真理的共同路径。
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含括了许多领域的研究,自然科学通常试著解释世界是依照自然程序而运作,而非经由神性的方式。
自然科学一词也是用来定位“科学”,是遵守科学方法的一个学科。
自然科学是研究无机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在内的有机自然界的各门科学的总称。
认识的对象是整个自然界,即自然界物质的各种类型、状态、属性及运动形式。
认识的任务在于揭示自然界发生的现象以及自然现象发生过程的实质,进而把握这些现象和过程的规律性,以便解读它们,并预见新的现象和过程,为在社会实践中合理而有目的地利用自然界的规律开辟各种可能的途径。
自然科学技术的作用,并非一定就是良性的、符合人性本真的。
谈论存在,谈论存在的作用和意义,必须从人类,从人类的绝大多数的角度来谈。
这是一个最基本、最根本的前提。
离开了这一前提,任何存在不会有什么积极的意义。
我们看到,自然科学有时违背人类的意志,挤压、破坏人类的生存空间,尽管它不能象反动、颓废的社会科学和艺术一样奴化大众的心灵,使大众沦为某种制度、某个群体的奴隶,但是,它可以使大众成为机器的奴隶。
人类需要的自然科学存在,绝不是这样的东西。
自然科学的作用和作为生产力的科学的发展,导致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差别的缩小,从而使资本主义得以围绕着诸如微电子学、生物工程学等学科进行调整;同时,由于对进度、监督和管理采取日新月异的手段,使人们更加注意到有必要把政治学运用到科学、技术和医学中去。
总的说来,秉承辩证唯物主义传统(参看辩证唯物主义条目)的马克思主义者,把科学实践看成是具有中性价值和居于阶级斗争之上的东西(参看贝纳尔条目),而“批判的理论家”(参看法兰克福学派条目)则把自然科学的范畴、假说及其正统作用视为革命转化问题的核心。
然而马克思和恩格斯则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道:“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1页)。
自然科学及其基本功能1·1自然科学及其主要特点自然科学是正确反映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和自然过程的本质和规律的动态知识体系,也是人类所从事的科学研究活动的方式与结果的统一〔1〕。
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
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自然辩证法和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的两个重要领域,虽然在方法和理论上存在差异,但它们对于我们理解和解释自然现象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自然辩证法和自然科学的关系,并探讨它们在研究自然界时的不同特点和相互关联。
自然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现象和规律的哲学方法,它强调研究对象的整体性、动态性和发展性。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存在着无数的内在联系和矛盾,并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辨来揭示这些矛盾,并寻求解决矛盾的方法。
自然辩证法着重于揭示自然现象背后的内在规律,以及不同现象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例如,自然辩证法通过分析水循环过程中的蒸发和降水,揭示了水的循环规律和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情况。
自然科学是一门通过实证研究和实验验证来获取知识的系统性学科。
自然科学关注现象和规律的客观性,并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检验假设和理论。
自然科学以数学和统计学为基础,通过建立模型和利用实际数据,来精确描述和预测自然现象。
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围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领域。
例如,通过实验和观察,物理学家揭示了万有引力定律和电磁力的规律,化学家研究化学反应的机理和物质的组成,生物学家研究生物进化和细胞结构。
虽然自然辩证法和自然科学在方法和理论上存在差异,但它们并不相互独立,而是相互关联的。
自然辩证法提供了一种思考和解释自然现象的方法论,而自然科学则通过实证研究验证和丰富了这种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强调整体性和发展性,而自然科学提供了实际的工具和方法来检验和验证这种整体性。
许多科学理论和假设都是在自然辩证法的指导下提出的,并通过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得到证实。
自然辩证法和自然科学相互促进,在研究自然界时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自然辩证法引导和启发自然科学的发展方向,提出新的问题和思考方式。
自然科学则通过实证研究来丰富和完善自然辩证法的理论。
两者相互交融,共同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和人类对自然的认识。
综上所述,自然辩证法和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的两个重要领域,它们在方法和理论上存在差异,但相互关联且相互促进。
自然主义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自然主义哲学与科学的关系自然主义是一种基本哲学观点,认为自然界是唯一真实存在的,否认了超自然、灵魂等概念的存在。
自然主义哲学强调通过科学方法来认识世界,试图解释自然现象和人类行为。
在现代科学发展的背景下,自然主义哲学与科学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自然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自然主义哲学根源于古希腊哲学,强调自然界的统一性和规律性。
自然主义哲学认为,人类世界和自然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而人类行为也受自然规律的制约。
自然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包括:遵循自然规律:主张认识自然界和人类行为应基于科学方法和自然规律,反对超自然解释。
人类与自然的统一: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受自然环境和规律影响。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遵循自然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倡导辩证思维,认为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反对片面性和绝对化。
科学的发展与自然主义哲学科学作为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与自然主义哲学有着密切联系。
自然主义哲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基本理论支持和方法论指导,科学又通过实证研究验证和拓展了自然主义哲学的观点。
科学的发展推动了自然主义哲学的深化和拓展,两者相互促进、相互渗透。
自然主义哲学在科学领域的应用自然主义哲学在科学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科学研究遵循自然规律、实证验证的原则,体现了自然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
在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等领域,自然主义哲学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指导科学家进行客观、系统的研究。
自然主义哲学与科学的争议与发展尽管自然主义哲学与科学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两者之间也存在一些争议。
部分哲学家认为,自然主义哲学对人类意义、道德规范等问题缺乏解释,科学也不能完全回答一切问题。
因此,自然主义哲学与科学之间的关系仍在不断探讨和发展之中。
结语自然主义哲学与科学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问题。
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人类认识世界的不断深入。
在未来的发展中,自然主义哲学和科学将继续密切合作,推动人类对自然界和人类自身的探索和认识。
简谈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问题
简谈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问题一、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差异社会学是培养批判思维的一类学科。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二者从本质上来说区别在于三大方面: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
本体论就是研究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自然科学是深究存在于世界上的永恒的真理,社会科学则是对现实社会的解读,也就是了解已经形成的世界。
本体论方面的差异又导致认识论方面的差异。
认识论即对人类知识起源、本质等的探索。
自然科学寻求的是通过典型的例子可以了解一类的东西,比如说如果了解了一个圆就可以应用到很多地方;社会科学是想要了解所有个案组成的总体状况。
本体论和认识论是为了说明方法论的,方法论方面自然科学家更倾向于通过实验的方法,能更好地隔离外在的一些影响因素;但是社会科学家们运用观察数据,这些观察数据是一定会受到外在事物的影响,没有哪个实验是能够纯粹的排除外界的影响,达到自然科学实验的效果的。
研究对象及其与研究者关系方面的差异。
在这方面,差异还是非常明显的。
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没有人直接参与其中的,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却是人的活动,就是人的心理或者现实行为本身。
自然现象是外在于行动者的,或者说是没有意识的客体存在,包括自然科学家在内缺乏与其直接沟通的纽带;但社会科学家却可以与其研究对象进行相互沟通、相互理解。
与自然科学相比较,社会科学所进行的研究很少是能够在实验中得到确定数据资料的。
正如上文提到的二者在方法论上的差异那样,对于此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首先,社会科学中要探究的社会个体与自然科学中的一个个分子结构相比是不断变化的、非常复杂的,难以在实验中情景模拟出来或者对其进行控制。
接着,实验中的数据分析与真正在社会中存在的情境还是相差甚远的。
即使实验取得成功,在实验外、真实社会中效度也不见得那么完好,说得更直白一些,实验根本无法反映社会中的情景。
还有一点也是社会科学无法从纯粹实验中获得精准数据的原因:社会伦理的限制。
比如,检验儿童是否具有对毒药的天生免疫力?类似的实验在社会伦理上来说是肯定不允许做的。
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哲学与自然科学地关系一.什么是哲学?现代人们对哲学地定义: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地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地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地统一.是社会意识地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地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地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地社会科学.哲学地定义一直存有争议,这个领域随着历史而不断地扩张,且根据不同地时代对不同地问题兴趣而改变着.一般认同哲学是一种方法,而不是一套主张、命题或理论.哲学地研究是基于理性地思考,寻求能做出经过审视地假设且不跳脱信念或者只是纯粹地类推.十八世纪德国著名浪漫派诗人、短命天才诺瓦利斯(—)关于哲学地定义:哲学是全部科学之母,哲学活动地本质原就是精神还乡,凡是怀着乡愁地冲动到处寻找精神家园地活动皆可称之为哲学.DXDiT。
求知是所有人地本性.人都是由于惊奇而开始哲学思维地,一开始是对身边不解地东西感到惊奇,继而逐步前进,而对更重大地事情发生疑问,例如关于月相地变化,关于太阳和星辰地变化,以及关于万物地生成.一个感到困惑和惊奇地人,便自觉其无知. 【】RTCrp。
爱因斯坦这样谈论哲学: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地形式中对知识地追求,那么,哲学显然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5PCzV。
真正地哲学是时代精神地精华.——马克思【】二.什么是科学?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地知识体系,它是适应人们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地需要而产生和发展地,它是人们实践经验地结晶.【】jLBHr。
年,达尔文曾给科学下过一个定义:“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达尔文地定义指出了科学地内涵,即事实与规律.科学要发现人所未知地事实,并以此为依据,实事求是,而不是脱离现实地纯思维地空想.至于规律,则是指客观事物之间内在地本质地必然联系.因此,科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经过实践检验和严密逻辑论证地,关于客观世界各种事物地本质及运动规律地知识体系.自然科学是研究无机自然界和包括人地生物属性在内地有机自然界地各门科学地总称.认识地对象是整个自然界,即自然界物质地各种类型、状态、属性及运动形式.认识地任务在于揭示自然界发生地现象以及自然现象发生过程地实质,进而把握这些现象和过程地规律性,以便解读它们,并预见新地现象和过程,为在社会实践中合理而有目地地利用自然界地规律开辟各种可能地途径.三.哲学与自然科学地联系自然科学与哲学是地关系是具体和一般,实践和理论地关系.二者是互为联系,互相促进.研究自然科学离不开哲学地思维、判断、与逻辑,研究哲学也要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二者是不同地学科,又有着千丝万缕地联系.第一,我们必须认识到哲学作为一门独立地学科,它同自然科学地关系是辩证地,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地.哲学和自然科学一样都是实践经验地总结和概括.离开了实践地基础,就不可能有真正地哲学和自然科学知识,这是哲学和自然科学地共同点.然而,在总结和概括实践经验地基础上所形成地知识体系,又具有不同地层次.人们在实践经验地基础上所获得地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等等地各种知识,经过加工,归入不同层次地各门具体科学.这些知识又成为哲学在更高层次上加工整理地材料,哲学思想、理论正是通过对这些材料作进一步地抽象和概括而得到地最一般地结论.所以,就哲学和自然科学这两个大地知识层次来看,在他们同实践经验地关系上,相对地说,哲学比较间接、概括,而自然科学则比较直接、具体.这也是哲学和自然科学地不同之处.【】第二,哲学依赖于自然科学,是自然科学地进步推动了哲学地发展,给哲学提供了新地知识源泉.列宁曾指出,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哲学没有任何地单独存在地权利,它地材料分布在实证科学地各种不同地部门之间.哲学之所以能够存在和发展,总是根植于具体科学地土壤之中,不管通过什么形式,哲学总要吸取和概括具体科学地成果,才有自己存在地权利和发展地动力.如果不吸取、不概括具体科学地成果,哲学作为一种最抽象、最概括地学问,就会从根本上失去自己存在地基础,以至于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最终陷入枯萎、干涸地绝境.第三,自然科学地发展离不开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和知识来源地哲学,反过来又给予具体科学以世界观和一般方法论地指导.这就是哲学所特有地功能,是其他任何具体科学所无法代替地.科学地历史证明,尽管科学家地自觉程度不同,但他们总是以一定地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地指导来从事科学研究,建立科学理论体系.中医学属于古代自然科学范畴,其理论体系始终没有脱离古代自然哲学.中医学以中国古代朴素地唯物论和自发地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构建其理论体系.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不仅为中医学提供了朴素地唯物辩证地自然观和生命观,并确立了中医学地整体地研究方法,使中医学以联系地、发展地、全面地观点去认识自然、认识生命,借以阐明人与自然、生命本质、健康与疾病等.中医学运用哲学地概念和范畴,去观察事物,借以阐明中医学中地一系列问题,并贯穿于中医学理论体系地各个方面,使之成为中医理论体系地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虽然来自长期地经验积累,但并没有像其他经验科学而被科学实验方法所淘汰,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医学理论充满了朴素地唯物论和自发地辩证法思想.第四、自然科学不断丰富和推动哲学地发展.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这些哲学概念和范畴通过中医学地诊疗实践,得到了探索、验证和深化,从而又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哲学理论.第五、哲学为自然科学提供逻辑范畴.范畴是人地思维对客观事物本质地概括地反映.各门学科都有自己地一些基本范畴.逻辑范畴是思维反映客观世界辩证运动不可缺少地思维方式,是对各门科学地基本范畴地进一步概括和综合.逻辑范畴与各门具体学科地范畴是一般与个别地关系.逻辑范畴是范畴中地一般,它概括了思维领域中一切现象和过程共同地东西,反映了客观世界最普遍地关系.内容和形式、现象和本质、原因和结果、可能性和现实、偶然性和必然性五大哲学范畴.每一对范畴都互相依存、互相联系,同时又互相排斥、互相斗争.各对范畴之间也都是辩证联系地.这种普遍联系和转化反映了客观世界地普遍联系和转化.中医“病因学说”是哲学“现象和本质”、“原因和结果”关系应用地典型例证.中医学认为:疾病地发生是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正常生理活动遭到了破坏,导致脏腑经络、阴阳气血失调所致.病因可分为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疫疠、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失宜、劳逸失当、外伤、胎传等.【】中医学对病因地认识,是通过对患者地症状、体征进行分析推求而得来地,并能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这种方法称之为审证求因或辨证求因.按照症状、体征、证候来建立病因概念,是中医学确认病因地特殊标准和主要特点.第六、自然观为科学理论地建构提供某种契机,能够作为科学问题产生地起点.自然观就是对自然界地总地看法.是世界观地组成部分.在科学认识过程中科学理论地形成是探索性活动,它从提出科学问题开始.科学问题是一定时代地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地知识背景下提出地、关于科学知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又未能解决地矛盾.确定了问题就确定了求解目标,预设了求解范围和方法.问题地恰当变换常常能开辟新地思路.问题地提出是科学认识形成过程地核心.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们在实践地基础上,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也就使科学认识不断地发展.科学问题地提出必须在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地指导下,坚持实践地观点,运用经验与理性相结合地方法,沿着科学哲学地规范方向与实证方向,深入地阐明了科学理论地本质特征、形成、检验与发展等问题.第七、自然观为科学理论地建构提供总地蓝图和哲学背景,这种蓝图或核心思想为科学理论地形成提供重要思路,具有关键性地启示作用.调查一下科学理论,简直所有地科学理论都包含自然观背景.牛顿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及其派生地许多运动定理地自然观背景是:宇宙是由微粒所构成地质点组成地,它们通过随距离改动所产生地吸引力和排斥力而相互作用;爱因斯坦地相对论物理学地自然观背景则是:自然界是由唯一地统一场所组成地.又如,思格斯依据世纪地科学成就提出了“生命是整个自然界地结果”和“生命来源必然是通过化学论文代发地途径实现地”思想,这实际上是一种自然观地命题.这一命题后来为苏联科学家奥巴林创建生命来源地理论提供了重要思路.奥巴林在恩格斯这种自然观地启示下,综合了世纪初天文学、地质学、化学和生物学地成就,详细提出了生命来源地化学演化过程地三个阶段,即从无机碳化物到简单地有机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从简单地有机物到复杂地有机物如蛋白质和核酸;从蛋白质和核酸到具有新陈代谢功用地多分子体系.由此可见,哲学起源于研究宇宙地本原,发展到研究人与动物、社会与自然关系.哲学地发展来源于自然科学,也离不开自然科学,反过来服务与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地发展,离不开哲学,离不开哲学地方式方法,离不开哲学地智慧.人们运用哲学地逻辑思维、辨证方法来研究自然科学,发展自然科学.因此,优越地哲学思想会导致自然科学地重大突破;自然科学地发展也伴随着哲学思想地升华.作为一名医学生,应该自觉学习先进地哲学思想,提高自身地哲学素养,为进入临床更好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医学地发展做出应有地贡献.另外,学习先进地哲学思想,对树立正确地人生观、价值观等也很有帮助,对提高自身各方面地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1】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马克思年在《莱茵报》.【】《辞海》年版.【】沈同自然科学与哲学地关系《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年期.【】《素问·举痛论》.苏州大学研究生考试答卷封面院别:专业:学生姓名:学号:授课教师:考试日期:年月日。
自然科学的哲学解释--《自然辩证法》中的科学技术方法论及其意义
自然科学的哲学解释--《自然辩证法》中的科学技术方法论及其意义胡培【摘要】恩格斯通过对到他所处的时代为止的自然运动过程的分析与研究,对蕴含其中的辩证法思想进行了揭示,这些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自然辩证法》一书中。
通过对书中所包含的科学假说与理论思维这两个重要的科学技术方法进行分析,讨论了恩格斯在科学哲学的发展方面做出的贡献。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rocess of natural movement from the past till his age, Engels revealed the thought of dialectics. These thoughts mainly reflected in his natural science research achievement ofDialectics of Nature. The scientific theoryof hypothesis and theoretical thinking contained in the book are analyzed and Engels’ contr ibu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philosophy is discussed.【期刊名称】《唐山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3页(P104-106)【关键词】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假说;理论思维【作者】胡培【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重庆 4000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029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样,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自然科学以及自然界中广泛而又普遍存在着的辩证的运动规律是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
也正是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确定了自然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并且确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整个历史长河中的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7卷第3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5月 Vol.37 No.3 Journal of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May 2015────────── 收稿日期:2015-03-30 作者简介:胡培(1990-),女,河南商丘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科学技术哲学。
-104-自然科学的哲学解释——《自然辩证法》中的科学技术方法论及其意义胡 培(重庆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重庆 400044)摘 要:恩格斯通过对到他所处的时代为止的自然运动过程的分析与研究,对蕴含其中的辩证法思想进行了揭示,这些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自然辩证法》一书中。
通过对书中所包含的科学假说与理论思维这两个重要的科学技术方法进行分析,讨论了恩格斯在科学哲学的发展方面做出的贡献。
关键词: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假说;理论思维 中图分类号:B0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5)03-0104-03DOI :10.3969/j.issn.1009-9115.2015.03.026The Philosophical Explanations of Natural Sciences: The Methodology of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Natural Dialectics and its SignificanceHU Pei(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4, China)Abstra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rocess of natural movement from the past till his age, Engels revealed the thought of dialectics. These thoughts mainly reflected in his natural science research achievement of Dialectics of Nature . The scientific theory of hypothesis and theoretical thinking contained in the book are analyzed and Engels’ contribu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philosophy is discussed.Key words: Friedrich Engels; Dialectics of Nature ; abduction; theoretical thinking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样,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自然科学以及自然界中广泛而又普遍存在着的辩证的运动规律是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
也正是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确定了自然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并且确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整个历史长河中的地位。
既然自然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科学,那么它就不可避免的与自然辩证法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关联,因此研究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这一著作中的科学技术方法论对于当代科学哲学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
一、科学理论发展的思维形式科学研究旨在发现新的自然现象,探索未知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断建立起新的科学的理论。
科学理论的逐渐形成和最终建立有其特殊的思维形式——假说。
在恩格斯看来,假说就是在已知的科学事实和原理的基础上,对未知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做出假定性的说明和推测的一种研究方法[1],它是自然科学领域当中理论思维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
由于人们的认识阶段和科学的发展都经历了一个由不知到知,由不完全到完全,由不精确到精确的曲折而又复杂变化的过程,因此许多科学理论最初总不是以十分完整抑或特别精确的假说形式出现在人们的认识当中的,然后在假说的基础上才逐渐形成相对完整的科学理论。
如果我们一定要等事物发展到把本质充分暴露出来和感性材料完全充实起来以后,再进行理论加工,再去认识事物,那么在这之前,就要停止理论思维,这胡 培:自然科学的哲学解释-105-在事实上就等于取消了科学研究。
由此可见,假说在认识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些被设定的假说如果能够在以后的实践中证实,就可以上升到科学理论的层面。
在现代自然科学体系当中,几乎可以说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曾经以假说的形式存在于这个科学体系当中。
可以说,假说是人类通向客观真理的桥梁和途径。
恩格斯曾明确指出:“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
”[2,p117]恩格斯主要从问题的出现,假说的提出,假说的验证和假说的修改这四个步骤论述了他的假说观,假说在自然科学的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恩格斯认为,如果一个新的事实被观察到了,并且这个新的事实使得发展到目前为止的相关的说明方式成为不可能,那么从这一刻开始,就需要产生出来新的说明方式,提出新的假说。
然后经过更深入观察所得到的材料会逐渐把最初得到的假说一步步纯化,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取消一个修正另一个的方式,到最后建立起一个可以被实践反复证明的定律。
但是如果人们想要等着建立定律的材料自身逐渐纯化起来的话,那么这就意味着在这之前要把运用思维的研究也搁置起来,一旦这样下去的话,就意味着定律永远都不可能会出现[2,p117]。
这段话表明,假说之所以被提出来的是因为现存的科学理论已经不能够给予科学发展的新事实一个合理的解释,二者之间产生了矛盾。
然而因为新的科学认识手段不断出现,更加先进的科学认识方法也随之出现,所以在进一步的观察和实验中,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无法被原有理论解释的新事实,这就促使着人们必须不断提出新的理论,这种新的理论也就是我们前面所提到的假说。
否定之否定,是建立定律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恩格斯用化学上的氧化说取代燃素说这一现象揭示了假说的验证和修改过程。
人类很早就开始使用火,但是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无法科学解释燃烧现象。
17世纪,德国化学家G. E. 施塔尔经过观察跟研究,认为可燃性物质中含有燃素,燃烧是可燃性物质放出燃素的过程,即燃素说。
这在当时对一系列化学反应给出了解释,并且一度推动了化学的发展。
人们后来发现,一些金属,比如镁,燃烧以后的金属灰比燃烧前的镁还要重,燃素说不能解释类似的现象。
于是之前的理论跟新发现的事实之间便产生了矛盾,新的假说便应运而生。
随后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列在加热水银灰的实验中发现了一种助燃作用特别明显的气体,经过进一步观察材料,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将这种气体命名为氧气,并提出燃烧不是放出燃素的过程,而是材料中的可燃性物质与氧气化合的过程,从而推翻了燃素说,创立了氧化说。
这就是旧的假说被取消,新的假说得到纯化,并最后确立为定律的过程。
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中,充满着假说的不断更替和丰富与发展。
因此我们对于科学假说要抱着历史的和发展的观点去看,一个假说往往只能代表一定历史时期人们的认识水平。
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由于受到文化和技术水平等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深度和水平都是有限的。
随着历史不断向前发展,人们不断向前探索,新的假说不断被提出,正确的假说逐步发展为新的理论,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便会不断深入,逐渐科学的把握事物的本质。
二、人类思维发展的高级形式从低级形式到高级形式,从模糊的状态到清晰的状态,是人类思维的发展所必须经历的几个阶段。
从人类思维起源的发生学来看,人类思维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首先是直观动作思维,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只能看到事物的表面形态,并处在一种动作模仿的状态;其次是具体形象思维,在这一阶段人们的思维已经开始从对表面形态的观察提升到了对具体形象的理解层面;最后是抽象的逻辑思维,这是人类思维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最高阶段,当人类思维发展到这一阶段以后,人类已经可以看到事物表面所没有呈现出来但是却内在包含有的一种形式,即抽象的形态[3]。
《辞海》中对思维的定义是这样的:思维的内涵一方面指的是理性认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思想;另一方面思维指理性认识过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思考[4]。
在这里,指的是理论思维,指人们通过头脑的思维活动对科学材料进行加工,使其经历一个从感性材料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过程。
冯契作为我国当代知名的认识论专家,他对理性思维是这么定义的:“用概念来摹写和规范现实,化所与为事实,揭示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
”[5]恩格斯高度评价和认可理论思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各个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2,p47]“人们可以对理论思维随便轻视,可是没有它们,人们连两件简单的事实也不能联系起来,更不能了解二者之间所存在的联系了。
”[2,p62]理论思维的出现和发展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伴随着人类思维能力的不断提到,以及人类认识水平的不断深化,经验的自然科学也随之不断得到发展,与此相应的知识材料体系也随之不断扩大,自然科学的发展也跟着一步步进入了理论综合的阶段。
自然科学发展到这个阶段以后,对于收集到的知识材料,越来越多的分类及其内在关系的系统的梳理已经迫在眉睫,这也就意味着对于分散的知识领域之间的关系的正确确立刻不容缓。
此时,经验的方法已经无法完成这样的工作了,只能求助于理论思维,于是自然科学便走进了理论的领域。
自然第37卷第3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5月-106-科学发展到这里,要想合理的解释这些最新的事实,解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就必须要用理论思维来把握。
恩格斯在书中还提到了了一些理论思维的案例,他说就像奥肯借助于理论思维发现了原生质和细胞的过程一样,牛顿也在理论上提出地球是扁圆的,并且这些观点在后来也被证明是正确的[2,p70]。
由此可以看出,理论思维的出现和发展对自然科学的进步所起到的推动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同时,恩格斯认为,任何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也包括我们目前所处的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时代不同,理论思维的发展形式、研究内容必然不同。
所以,关于思维的科学与其他各门科学相同,都属于历史的科学,只不过思维科学是一门关于人的思维的历史发展的科学[2,p46]。
这就是说,一方面,理论思维的对象是各门科学的理论形态,是对特定时代的科学进行的抽象概括。
另一方面,任何一个哲学家都必须依赖于现实世界而存在,都必须要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形成他们所处的时代的理论思维基石。
这也说明,每一时代理论思维方法的存在都有它的合理性与可利用价值。
比如十九世纪道尔顿发现的原子论就是因为受到了古希腊原子论的启示。
因此对于当代的科学家而言,在学习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同时也不应该把古希腊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抛在脑后,要坚持扬弃的原则,合理利用古代哲学的精髓来促进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