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程序设计中的五个循环扫描工作步骤详解
PLC的扫描工作方式
PLC的工作原理PLC采用循环扫描的工作方式,在PLC中用户程序按先后顺序存放,CPU从第一条指令开始执行程序,直到遇到结束符后又返回第一条,如此周而复始不断循环。
PLC的扫描过程分为内部处理、通信操作、程序输入处理、程序执行、程序输出几个阶段,全过程扫描一次所需的时间称为扫描周期。
当PLC处于停状态时,只进行内部处理和通信操作服务等内容。
在PLC处于运行状态时,从内部处理、通信操作、程序输入、程序执行、程序输出,一直循环扫描工作。
1.输入处理输入处理也叫输入采样。
2.程序执行根据PLC梯形图程序扫描原则,按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步序,逐句扫描,执行程序。
3.输出处理程序执行完毕后,将输出映象寄存器,即器件映象寄存器中的Y寄存器的状态,在输出处理阶段转存到输出锁存器,通过隔离电路,驱动功率放大电路,使输出端子向外界输出控制信号,驱动外部负载。
PLC执行程序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输入采样阶段、程序执行阶段、输出刷新阶段,PLC的扫描工作过程如图所示。
(1)输入采样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PLC以扫描方式读入所有输入端子上的输入信号,并将各输入状态存入对应的输入映像寄存器中。
此时,输入映像寄存器被刷断。
在程序执行阶段和输出刷新阶段中,输入映像存储器与外界隔离,其内容保持不变,直至下一个扫描周期的输入扫描阶段,才被重新读入的输入信号刷新。
可见,PLC在执行程序和处理数据时,不直接使用现场当时的输入信号,而使用本次采样时输入到映像区中的数据。
一般来说,输入信号的宽度要大于一个扫描周期,否则可能造成信号的丢失。
(2)程序执行阶段。
在执行用户程序过程中,PLC按照梯形图程序扫描原则,一般来说,PLC按从左至右、从上到下的步骤逐个执行程序。
但遇到程序跳转指令,则根据跳转条件是否满足来决定程序跳转地址。
程序执行过程中,当指令中涉及输入、输出状态时,PLC就从输入映像寄存器中“读入”对应输入端子状态,从输出映像寄存器“读入”对应元件(“软继电器”)的当前状态。
plc的工作阶段_plc扫描工作过程
plc的工作阶段_plc扫描工作过程
plc采纳循环扫描的工作方式,在PLC中用户程序按先后挨次存放,CPU从第一条指令开头执行程序,直到遇到结束符后又返回第一条,如此周而复始不断循环。
PLC的扫描过程分为内部处理、通信操作、程序输入处理、程序执行、程序输出几个阶段。
全过程扫描一次所需的时间称为扫描周期。
当PLC处于停状态时,只进行内部处理和通信操作服务等内容。
在PLC处于运行状态时,从内部处理、通信操作、程序输入、程序执行、程序输出,始终循环扫描工作。
1.输入处理输入处理也叫输入采样。
在此阶段,挨次读入全部输入端子的通端状态,并将读入的信息存入内存中所对应的映象寄存器。
在此输入映象寄存器被刷新。
接着进入程序执行阶段。
在程序执行时,输入映象寄存器与外界隔离,即使输入信号发生变化,其映象寄存器的内容也不会发生变化,只有在下一个扫描周期的输入处理阶段才能被读入信息。
2.程序执行依据PLC梯形图程序扫描原则,按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步序,逐句扫描,执行程序。
遇到程序跳转指令,依据跳转条件是否满意来打算程序的跳转地址。
从用户程序涉及到输入输出状态时,PLC 从输入映象寄存器中读出上一阶段采入的对应输入端子状态,从输出映象寄存器读出对应映象寄存器,依据用户程序进行规律运算,存入有关器件寄存器中。
对每个器件来说,器件映象寄存器中所寄存的内容,会随着程序执行过程而变化。
3.输出处理程序执行完毕后,将输出映象寄存器,即器件映象寄存器中的Y寄存器的状态,在输出
处理阶段转存到输出锁存器,通过隔离电路,驱动功率放大电路,使输出端子向外界输出掌握信号,驱动外部负载。
PLC的循环扫描工作过程
PLC的循环扫描工作过程各种 PLC 都采用扫描工作方式,具体工作过程大同小异。
下面以欧姆龙公司的小型机CP1为例,介绍PLC的工作过程。
PLC上电后,首先进行初始化,然后进入循环工作过程。
一次循环过程可归纳为五个工作阶段。
一次循环所用的时间称为一个工作周期(或扫描周期),其长短与用户程序的长短以及PLC机本身性能有关,其数量级为ms 级,典型值为几十ms。
(1)公共处理:进行硬件检查、用户程序内存检查和电池异常检查等。
检查正常后,方可进行下面的操作。
如果有异常情况,则根据错误的严重程度发出报警或停止PLC运行。
(2)程序执行:在程序执行阶段,CPU按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顺序对每条指令进行解释、执行,CPU从输入映象寄存器(每个输入继电器对应一个输入映象寄存器,其通/断状态对应1/0)和元件映象寄存器(即与各种内部继电器、输出继电器对应的寄存器)中读出各继电器的状态,根据用户程序给出的逻辑关系进行逻辑运算,运算结果再写入元件映象寄存器中。
(3)扫描周期计算处理:若设定扫描周期为固定值(可由用户在PLC设置中设定),则进入等待循环,直到该固定值到,再往下进行。
若设定扫描周期为不定的(即决定于用户程序的长短等,为不定值),不等待,接着进行扫描周期的计算。
(4)I/O刷新:在此阶段,进行I/O刷新。
输入刷新时,CPU从输入电路中读出各输入点状态,并将此状态写入输入映象寄存器中;输出刷新时,将输出继电器的元件映象寄存器的状态(1/0)传送到输出锁存电路,再经输出电路隔离和功率放大,驱动外部负载。
(5)外围设备服务:包括USB端口通信、串行端口通信、存储盒访问,以及通信单元的链接服务等。
根据上述PLC的工作过程,可以得出从输入端子到输出端子的信号传递过程。
若输入端子外接开关状态有变化,则此变化反映到输入电路的输出端;在I/O刷新阶段,CPU从输入电路的输出端读出各路状态,并将其写入输入映象寄存器;在程序执行阶段, CPU从输入映象寄存器和元件映象寄存器中读出各继电器的状态,并根据此状态执行用户程序,执行结果再写入元件映象寄存器中;在紧接着的下一个I/O刷新阶段,将输出映象寄存器的状态写入输出锁存电路,再经输出电路传递到输出端子,从而控制外接器件动作。
PLC采用循环扫描及扫描周期工作形式的介绍
PLC采用循环扫描及扫描周期工作形式的介绍PLC的扫描周期包括上电后初始处理、共同处理、上位链接服务、外设服务、运算处理、I/O刷新。
PLC采用循环扫描的工作方式,在PLC中用户程序按先后顺序存放,CPU从第一条指令开始执行程序,直到遇到结束符后又返回第一条,如此周而复始不断循环。
PLC的扫描过程分为内部处理、通信操作、程序输入处理、程序执行、程序输出几个阶段。
全过程扫描一次所需的时间称为扫描周期。
当PLC处于停状态时,只进行内部处理和通信操作服务等内容。
在PLC处于运行状态时,从内部处理、通信操作、程序输入、程序执行、程序输出,一直循环扫描工作。
当PLC运行时,CPU就要执行用户程序中的操作。
但是CPU不可能同时执行多个操作,只能分时地一个操作一个操作地执行。
PLC利用系统软件在其内部建立了输入输出映像区,当PLC的CPU执行用户程序时,从输入映像区中读取输入信号的状态,进行相应的操作。
当CPU执行完第一个操作后,将操作结果输出到输出映像区,然后再执行第二个操作,操作结果送到输出映像区。
在程序执行过程中,PLC并不读取输入信号的真正状态,执行结果也并没有输出到PLC外部。
只有当程序执行到结束指令(END)时,将输出映像区中执行结果向PLC外部输出一次,将输入信号的状态读取一次送到输入映像区。
对输入输出信号的这一操作过程称为I/O刷新。
I/O刷新完成后,CPU再从用户程序的第一条指令开始,进行下一次程序执行。
PLC的这种工作方式被称为扫描方式。
1.输入处理输入处理也叫输入采样。
在此阶段,顺序读入所有输入端子的通端状态,并将读入的信息存入内存中所对应的映象寄存器。
在此输入映象寄存器被刷新。
接着进入程序执行阶段。
在程序执行时,输入映象寄存器与外界隔离,即使输入信号发生变化,其映象寄存器的内容也不会发生变化,只有在下一个扫描周期的输入处理阶段才能被读入信息。
2.程序执行根据PLC梯形图程序扫描原则,按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步序,逐句扫描,执行程序。
简述plc的扫描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
简述plc的扫描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与其他软器件的数据存储器中读出各软器件的on,off状态,从0步开始进行顺序运算,每次将结果写入数据存储器。
因此,各软器件的数据存储器随着程序的执行逐步改变内容。
而且,输出继电器的内部触点可利用输出数据存储器的内容执行。
3)输出处理所有命令执行结束时,向输出数据存储器传送输出y的数据存储器的on,off状态,这成为plc的实际输出。
除了执行用户程序外,在每次循环过程中,plc还要完成内部处理、通信处理等工作,一次循环可分为5个阶段(见图)。
plc的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工作方式称为扫描工作方式。
由于计算机执行指令的速度极高,从外部输入-输出关系来看,处理过程似乎是同时完成的。
在内部处理阶段,plc检查cpu(模块内部的硬件是否正常,将监控定时器复位,以及完成一些其它内部工作。
在通信服务阶段,plc 与其它的带微处理器的智能装置通信,响应编程器键入的命令,更新编程器的显示内容。
当plc处于停止(stop)模式时,只执行以上的操作。
plc处于运行(run)模式时,还要完成另外三个阶段的操作。
在plc的存储器中,设置了一片区域用来存放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状态,它们分别称为输入映像寄存器和输出映像寄存器。
plc梯形图中的其他编程元件也有对应的映像存储区,它们统称为元件映像寄存器。
在输入处理阶段,plc把所有外部输入电路的接通,断开状态读入输入映像寄存器。
外部输入电路接通时,对应的输入映像寄存器为l状态,梯形图中对应的输入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接通,常闭触点断开。
外部输入触点电路断开时,对应的输入映像寄存器为0状态,梯形图中对应的输入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接通。
某一编程元件对应的映像寄存器为l状态时,称该编程元件为on,映像寄存器为0状态时,称该编程元件为off。
在程序执行阶段,即使外部输入信号的状态发生了变化,输入映像寄存器的状态也不会随之而变,输入信号变化了的状态只能在下一个扫描周期的输入处理阶段被读入。
plc的程序扫描规则
plc的程序扫描规则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程序扫描规则是确保PLC正常、高效工作的关键。
以下是关于PLC程序扫描规则的详细解释:1. 顺序扫描:PLC按照程序中指令的顺序逐条执行。
它从第一条指令开始,顺序扫描到最后一个指令,然后再回到第一条指令开始新的循环。
这种扫描方式确保了指令按照预期的逻辑顺序执行,从而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输入扫描:在程序开始执行前,PLC会扫描所有的输入设备,获取当前的状态或输入信号,并将这些状态或信号保存到输入映像区。
输入映像区是PLC内部的一个存储单元,用于保存输入信号的状态。
3. 程序执行:在获取了输入信号之后,PLC开始执行程序。
它按照程序中指令的顺序,逐条执行指令,并根据指令的内容进行相应的操作,如逻辑运算、算术运算、数据比较等。
4. 输出刷新:在程序执行完毕后,PLC会根据输出映像区中保存的状态或信号,刷新所有的输出设备,将结果输出到外部设备。
输出映像区是PLC内部的一个存储单元,用于保存输出信号的状态。
5. 定时器和计数器的处理: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如果涉及到定时器和计数器的操作,PLC会在需要的时候更新定时器和计数器的值,并执行相应的操作。
6. 中断处理:如果系统中发生了中断事件,PLC会暂停当前程序的执行,转而处理中断事件。
处理完中断事件后,PLC会返回到被中断的程序处,继续执行。
以上就是PLC的程序扫描规则。
这些规则确保了PLC能够按照预期的方式工作,从而保证了工业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和场景,选择合适的PLC和编程语言,编写符合扫描规则的程序,以实现工业控制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PLC的循环扫描工作过程详解
PLC的循环扫描工作过程详解1.CPU自检阶段CPU自检阶段包括CPU自诊断测试和复位监视定时器。
在自诊断测试阶段,CPU检测PLC各模块的状态,若出现异常立即进行诊断和处理,同时给出故障信号,点亮CPU面板上的LED指示灯。
当出现致命错误时,CPU被强制为STOP方式,停止执行程序。
CPU的自诊断测试将有助于及时发现或提前预报系统的故障,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监视定时器又称看门狗定时器WDT,它是CPU内部的一个硬件时钟,是为了监视PLC的每次扫描时间而设置的。
CPU运行前设定好规定的扫描时间,每个扫描周期都要监视扫描时间是否超过规定值。
这样可以避免由于PLC在执行程序的过程中进入死循环,或者由于PLC 执行非预定的程序造成系统故障,从而导致系统瘫痪。
如果程序运行正常,则在每次扫描周期的内部处理阶段对WDT进行复位(清零)。
如果程序运行失常进入死循环,则WDT得不到按时清零而触发超时溢出,CPU将给出报警信号或停止工作。
采用WDT技术也是提高系统可靠性的一个有效措施。
2.通信处理阶段在通信处理阶段,CPU检查有无通信任务,如果有则调用相应进程,完成与其他设备(例如,带微处理器的智能模块、远程I/O接口、编程器、hmi装置等)的通信处理,并对通信数据做相应处理。
3.读取输入在读取输入阶段,PLC扫描所有输入端子,并将各输入端的通/断状态存入相对应的输入映像寄存器中,刷新输入映像寄存器的值。
此后,输入映像寄存器与外界隔离,无论外设输入情况如何变化,输入映像寄存器的内容也不会改变。
输入端状态的变化只能在下一个循环扫描周期的读取输入阶段才被拾取。
这样可以保证在一个循环扫描周期内使用相同的输入信号状态。
因此,要注意输入信号的宽度要大于一个扫描周期,否则很可能造成信号的丢失。
4.执行程序阶段可编程控制器的用户程序由若干条指令组成,指令在存储器中按顺序排列。
当PLC处于运行模式执行程序时,CPU对用户程序按顺序进行扫描。
PLC的周期循环扫描方式
PLC的周期循环扫描方式plc主要按扫描方式开展工作,而且是周期扫描方式。
PLC的中央处理器CPU与各外部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用户程序的执行、输入信号的采集、控制量的输出等操作都是按固定的顺序开展的,而且是执行一遍后再执行下一遍,以循环扫描方式开展。
在正常状态下,从某一操作点开始,按顺序扫描各个操作流程,再返回到这一操作点的整个过程称为扫描周期,所用时间称为扫描周期时间。
PLC的扫描周期一般包括系统自检、外部设备服务、通信服务、输入采样、程序执行、输出刷新等六个阶段。
PLC 周期扫描流程框图见图。
1.系统自检阶段PLC的CPU要对系统的有关硬件开展自检。
这类工作中的一部分,上电启动后只开展一次,不进入扫描周期;有的部分要周期循环的开展,归入扫描周期内,作为系统自检阶段。
这阶段的工作还包括对运行监控定时器WDT(Watch Dog Timer)的检查和复位。
WDT监控定时器的功能是,通过时间设定来检测整个扫描周期是否有故障。
首先,由系统或用户对WDT定时器设定一个时间,这个时间与扫描周期时间相对应,略大于扫描周期时间,这个时间称为设定值;WDT定时器还有一个记录当前值的存放器,它从扫描周期开始计时,一个扫描周期开展完毕后,当前值存放器记录的当前值就是这个扫描周期时间。
运行正常时扫描周期时间小于WDT定时器设定值。
在PLC运行的整个过程中,WDT定时器当前值与设定值不断的开展比较。
进入系统自检阶段,标志上一个扫描周期结束,此时检查监控定时器WDT,若WDT定时器当前值小于设定值,则说明运行正常。
在这种情况下,WDT检查后,再对WDT定时器复位,当前值存放器归零,开始下一周期的计时。
若由于某些原因,PLC发生了故障,例如程序进入死循环,执行程序时间必然超时,这样,在WDT当前值比设定值小时,扫描循环周期不会进入系统自检阶段,而最终会出现WDT定时器当前值大于设定值的情况,此时WDT发出警告,再配合其他检测信息,系统判断故障性质,若属偶然因素所至,系统能够自动去除,则复位WDT定时器,循环扫描重新开始;否则,WDT定时器发出故障信号,系统将自动结束执行用户程序,封锁硬件,切断输出,以保障设备和人身安全,并对外发出报警信号,等待处理。
plc扫描工作原理
plc扫描工作原理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扫描工作原理是通过一个连续性的循环来完成的。
下面是PLC扫描的详细过程:
1. 输入采集:在每个扫描周期的开始,PLC会读取所有的输入信号。
这些输入信号通常来自传感器、开关、按钮等外部设备。
PLC会将这些输入信号的状态保存在内存中。
2. 扫描程序执行:PLC内部有一个存储了用户编写的程序的内存区域,称为用户程序区。
PLC按照预定的顺序依次执行用户程序中的指令。
这些指令可以完成逻辑运算、数学计算、比较、控制输出设备等功能。
每次执行一个指令,PLC都会更新它的内存状态。
3. 输出更新:在扫描周期的末尾,PLC会将内存中的输出状态写入输出模块,从而控制连接在PLC上的外部设备。
这些外部设备可以是电机、阀门、指示灯等。
PLC会根据用户程序中的逻辑条件和输出状态来控制这些设备的操作。
4. 循环开始:完成了一次完整的扫描后,PLC会再次进入下一个扫描周期,重复以上所有步骤。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扫描周期的时间是有限的,通常只有几毫秒。
因此,PLC的程序必须设计得足够高效,以确保在一个扫描周期内完成所有的输入采集、指令执行和输出更新操作。
这样才能满足实时控制的要求。
plc的五个工作阶段
plc的五个工作阶段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工作过程通常可以分为五个阶段,以下是每个阶段的详细描述:
1. 输入采样阶段:在这个阶段,PLC 以扫描的方式读取输入端口的状态,并将其存储在输入映像寄存器中。
输入映像寄存器中的值将随着输入端口的变化而更新。
这个阶段的主要目的是采集输入信号,为后续的处理提供数据。
2. 程序执行阶段:根据PLC 的编程,在这个阶段会执行用户编写的程序。
程序按照顺序执行,从第一条指令开始,一直到最后一条指令。
在执行过程中,PLC 会根据程序逻辑对输入映像寄存器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将结果存储在输出映像寄存器中。
3. 输出刷新阶段:在程序执行阶段结束后,输出映像寄存器中的值被传送到输出端口,控制外部设备的操作。
这个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将处理结果输出到实际的物理设备上,实现对设备的控制。
4. 通信处理阶段:如果 PLC 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如上位机、其他 PLC 或智能设备,那么在这个阶段会处理与通信相关的任务。
PLC 会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接收或发送命令和数据。
5. 自诊断阶段:在每个扫描周期的最后,PLC 会执行自诊断功能,检查自身的运行状态。
这包括检查硬件故障、程序错误等。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PLC 会发出报警信号或采取适当的措施,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这五个阶段在每个扫描周期内按顺序执行,确保了 PLC 能够实时地响应输入信号,并对外部设备进行精确的控制。
通过这种循环扫描的方式,PLC 可以实现高效、可靠的自动化控制。
plc扫描工作原理
plc扫描工作原理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扫描工作原理是指PLC在每个扫描周期中进行的操作流程。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输入信号扫描:PLC通过输入模块接收外部传感器或控制信号的输入。
在每个扫描周期开始时,PLC会读取所有输入模块中的状态,并将其存储在内存中。
2. 程序执行:接下来,PLC会执行用户程序,根据用户定义的逻辑和算法进行计算和判断。
这些程序可以使用编程语言(如梯形图、指令列表或结构化文本)进行编写,用于控制输出信号和执行特定的任务。
3. 输出信号更新:PLC根据程序的执行结果,通过输出模块产生相应的输出信号。
这些信号可能用于驱动电机、启动/停止设备或控制其他外部设备。
4. 扫描周期重复:一次完整的扫描周期完成后,PLC会等待一段短暂的时间,并开始下一个扫描周期。
这个周期间隔一般很短,通常以毫秒为单位。
需要注意的是,PLC的扫描周期是一个连续循环的过程,不断地进行输入信号扫描、程序执行和输出信号更新。
这保证了PLC能够实时地对输入信号做出响应,并根据程序的逻辑控制外部设备的行为。
每个PLC的扫描周期时间会根据具体的PLC型号和配置而有所不同,但通常介于几毫秒到几十毫秒之间。
PLC是如何扫描程序的?扫描过程和执行原理一览!
PLC是如何扫描程序的?扫描过程和执行原理一览!跟我学PLC115篇原创内容公众号学习PLC必须要深刻理解PLC的扫描过程和执行原理,才能可靠无误的编写程序。
通俗的讲PLC程序是从上往下,从左往右顺序循环扫描执行,它需要三个过程才真正输出实现外部动作。
第一步,先把外接的开关信号状态批量刷新到I输入映像区。
第二步,CPU由左往右,由上往下,顺序执行程序,在每个扫描的周期内,都会改变往后的寄存器状态,但没扫描完程序时,是不会马上有实际的物理输出。
第三步,所有程序执行完成后,统一刷新输出Q映像区,从而执行Q外接执行结构动作。
下面以一个单键启停程序来分析每个扫描过程的状态,从而实现单键启停的功能。
NATION用M0.1来代替启停开关动作过程:每使M0.1接通,则输出Q0.0交替接通、关断,实现单键启停功能。
分析过程:1、当第一次按下M0.1=1时:M0.0通过上升沿仅接通一个扫描周期在第一个扫描周期时,M0.1=1,M0.0=1则网络2中的上部线路---M0.0=1,Q0.0闭点初始为0,则上部线路通,使Q0.0线圈=1接通。
下部线路的状态——M0.0闭点打开=0,Q0.0开点接通=1,下线路不通。
第一个扫描周期结果是:M0.1=1.,M0.0=1,Q0.0=1.如下图第二个扫描周期时,即使M0.1继续接通=1,由于上升沿仅接通一个扫描周期,则P后线是不通的,因此M0.0不通=0,如下图:网络2中此时状态变为:上部线路:M0.0=0,Q0.0闭点打开不通,则上部线路不通下部线路:M0.0=0,则闭点接通,Q0.0=1,开点接通,则下部线路接通。
第三个扫描周期时,即使放开M0.1=0,M0.0继续为0,网络2中的状态,与第二周期状态相同,Q0.0继续保持为1.2、第二次接通M0.1=1时:上升沿P后又接通一个扫描周期第一个扫描周期:M0.1=1,M0.0=1在M0.0重新接通情况下:上部线路:M0.0=1接通,Q0.0闭点继续保持打开。
PLC的循环扫描工作过程详解教学内容
PLC的循环扫描工作过程详解教学内容
PLC(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的控制系统,主要是通过安装指定的程序,控制开关输出,检测输入信号,从而实现自动化控制的目的。
PLC的循环扫描是指,PLC控制器通过执行一系列的循环程序,进行自动化控制的操作。
它将每一个输入输出信号,每一个内部指令都放在一个队列中,按照顺序一步一步地完成,执行完之后再从头开始,实现自动控制的目的。
PLC的循环扫描工作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步:
1.首先,PLC软件会把每一步的操作指令按照指令的正确先后顺序,组成一条指令队列。
2.接下来,PLC程序将把每一步操作放入操作缓冲一侧,以便等待执行。
3.然后,程序将从操作缓冲器中检索当前需要执行的操作指令,并根据指令内容完成指令的任务,释放指令缓冲器。
4.最后,PLC控制器依次执行指令队列,重复上述过程,完成自动控制的任务。
这种循环扫描操作可以节约空间和时间,大大提高PLC的控制效率。
但也有一些系统为了能够更快的完成自动化控制的任务,特意采用了其他的技术替代这种循环扫描操作,这就是所谓的实时控制。
实时控制可以让PLC控制系统比循环扫描模式更加快速、精确。
此外,PLC的循环扫描工作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对性能要求很高的系统,通过PLC循环扫描得到的控制效果一般会比实时控制要低,循环扫描速度也有一定的限制,不能满足系统中非常快速的控制运行。
总之,PLC的循环扫描工作过程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操作过程也是很复杂的,上述仅仅只是其中一个简要说明,不得不说,PLC的应用实在是太重要了。
PLC的扫描周期
PLC经过五个阶段的工作过程,称为一个扫描周期,完成一个扫描周期后,又重新执行下述过程,扫描周而复始地进行。
PLC经过这五个阶段的工作过程,称为一个扫描周期,完成一个扫描周期后,又重新执行上述过程,扫描周而复始地进行。
在不考虑第二个因素(通讯处理)时,扫描周期T的大小为:T=(读入一点时间×输入点数)+(运算速度×程序步数)+(输出一点时间×输出点数)+故障诊断时间
显然扫描周期主要取决于程序的长短,一般每秒钟可扫描数十次以上,这对于工业设备通常没有什么影响。
但对控制时间要求较严格,响应速度要求快的系统,就应该精确的计算响应时间,细心编排程序,合理安排指令的顺序,以尽可能减少扫描周期造成的响应延时等不良影响。
描述plc扫描工作过程
描述plc扫描工作过程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扫描工作是PLC控制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帮助实现对工业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在PLC扫描工作过程中,PLC会按照一定的顺序周期性地执行一系列的操作,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PLC扫描工作是一个循环过程,通常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步骤:输入扫描、程序扫描和输出扫描。
首先是输入扫描步骤。
PLC会读取与其连接的输入设备,例如传感器、按钮和开关等,以获取当前的输入信号状态。
这些输入信号可以表示来自现场的各种信息,如温度、压力、流量等。
PLC会通过输入模块将这些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便后续的逻辑处理。
接下来是程序扫描步骤。
在程序扫描中,PLC会按照事先编写好的程序来执行各种控制逻辑。
程序通常由一系列的逻辑语句组成,用于判断和控制不同的工艺和设备。
在扫描过程中,PLC会逐条执行这些逻辑语句,以确定采取哪些操作来响应当前的输入信号状态。
最后是输出扫描步骤。
在输出扫描中,PLC会根据程序扫描的结果,将相应的控制信号发送给输出设备,如继电器、电机和阀门等,从而实现对工业过程的控制。
这些输出信号可以改变设备的状态,如打开或关闭阀门,启动或停止电机等。
整个扫描工作是按照固定的时间间隔进行的,这个时间间隔称为扫描周期。
扫描周期的选择要根据具体的控制需求和系统响应时间来确定。
较短的扫描周期可以提高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但也会增加PLC的负荷。
较长的扫描周期可以减轻PLC的负荷,但可能会降低系统的响应速度。
总的来说,PLC扫描工作是一个循环执行的过程,它通过读取输入信号、执行程序逻辑和发送输出信号来实现对工业过程的控制。
这一过程的稳定运行对于工业自动化的实现至关重要。
plc的五个工作阶段 -回复
plc的五个工作阶段-回复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是一种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电子设备。
它能够根据程序的指令自动处理输入信号,并生成输出信号,从而实现对工业过程的准确控制。
在工作中,PLC可以通过执行不同的工作阶段来实现各种操作。
以下是PLC的五个工作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详细说明。
第一阶段:输入扫描在PLC的运行开始阶段,首先进行的是输入扫描。
在这个阶段,PLC会读取与其连接的传感器和其他输入设备的状态。
这些输入设备可能包括按钮、开关、传感器或其他控制设备。
PLC会定期扫描这些输入设备的状态,并将它们的状态信息存储在一个称为输入映像的数据表中。
输入扫描阶段是PLC工作的基础,它确保了PLC能够获取准确的输入信号。
第二阶段:程序扫描在完成输入扫描之后,PLC会开始执行程序扫描阶段。
在程序扫描阶段,PLC会按照事先编写好的程序顺序逐个地读取程序指令,并执行相应的操作。
程序指令可以包括逻辑运算、数学运算、比较操作、定时器和计数器等。
通过执行程序指令,PLC可以根据输入信号的变化产生相应的输出信号,从而控制工业过程。
第三阶段:逻辑扫描逻辑扫描是PLC的第三个工作阶段。
在这个阶段,PLC会对程序中的逻辑操作进行扫描,并根据逻辑操作的结果来确定下一步的操作。
逻辑扫描包括与门、或门、非门、互锁等逻辑操作。
通过对逻辑操作的扫描,PLC可以根据不同的条件生成不同的输出信号,实现更加复杂的控制逻辑。
第四阶段:输出扫描在逻辑扫描阶段完成后,PLC会进入输出扫描阶段。
在输出扫描阶段,PLC 会根据程序的指令和逻辑操作的结果,生成相应的输出信号。
这些输出信号可以控制各种执行器,如电动机、气缸、继电器等。
PLC会根据输出映像表中存储的输出状态信息,将所需的信号发送到对应的输出设备中。
第五阶段:通信扫描通信扫描是PLC的最后一个工作阶段。
在这个阶段,PLC会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以获取外部信息或发送控制命令。
PLC的循环工作过程详解
PLC 的循环工作过程详解摘要: 下面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进一步说明PLC 的循环工作过程。
开关K1 和K2 的常开触点分别接在输入模块上I0.1 和I0.2 对应的输入端,接触器KM 的线圈接在输出模块上Q4.0 对应的输出端。
图1-5 的梯形图中的I0.1 是过程映像输入位,...下面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进一步说明plc 的循环工作过程。
开关K1 和K2 的常开触点分别接在输入模块上I0.1 和I0.2 对应的输入端,接触器KM 的线圈接在输出模块上Q4.0 对应的输出端。
图1-5 的梯形图中的I0.1 是过程映像输入位,与接在对应的输入端的K1 的常开触点相对应,梯形图中的Q4.0 是过程映像输出位,与接在对应的输出端子的输出模块内的输出电路相对应。
梯形图以指令的形式储存在PLC 的用户程序存储器中,图1-5 中的梯形图与下面的3 条指令相对应,“//”之后是该指令的注释:A I 0.1 //接在左侧“电源线”上的I0.1 的常开触点AN I 0.2 //串联的I0.2 的常闭触点= Q 4.0 //Q4.0 的线圈A(And,与)指令表示常开触点串联,AN(And Not)指令表示常闭触点串联,赋值指令“=”表示将逻辑运算的结果传送给指定的地址。
图中的梯形图完成的逻辑运算为在读取输入模块阶段,CPU 将K1 和K2 的常开触点的ON/OFF 状态读人对应的过程映像输入位,外部触点接通时将二进制数1 存入过程映像输入位,反之存入0。
图PLC 外部接线图与梯形图执行第1 条指令时,从过程映像输入位I0.1 中取出二进制数并暂时保存起来。
执行第2 条指令时,取出过程映像输入位I0.2 中的二进制数,因为是常闭触点,首先对取出的二进制数作“非”运算,然后与I0.1 对应的二进制数作“与”运算,触点的串联对应“与”运算。
执行第3 条指令时,将前面的二进制数运算的结果送给过程映像输出位Q4.0。
在下一扫描周期的数据写入输出模块阶段,CPU 将各过程映像输出位中的二进制数传送给输出模块,并由后者将数据锁存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LC 程序设计中的五个循环扫描工作步骤详解
1 CPU 自检阶段
CPU 自检阶段包括CPU 自诊断测试和复位监视定时器。
在自诊断测试阶段,CPU 检测PLC 各模块的状态,若出现异常立即进行诊断和处理,同时给出故障信号,点亮CPU 面板上的LED 指示灯。
当出现致命错误时,CPU 被强制为STOP 方式,停止执行程序。
CPU 的自诊断测试将有助于及时发现或提前预报系统的故障,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监视定时器又称看门狗定时器WDT,它是CPU 内部的一个硬件时钟,是为了监视PLC 的每次扫描时间而设置的。
CPU 运行前设定好规定的扫描时间,每个扫描周期都要监视扫描时间是否超过规定值。
这样可以避免由于PLC 在执行程序的过程中进入死循环,或者由于PLC 执行非预定的程序造成系统故障,从而导致系统瘫痪。
如果程序运行正常,则在每次扫描周期的内部处理阶段对WDT 进行复位(清零)。
如果程序运行失常进入死循环,则WDT 得不到按时清零而触发超时溢出,CPU 将给出报警信号或停止工作。
采用WDT 技术也是提高系统可靠性的一个有效措施。
2 通信处理阶段
在通信处理阶段,CPU 检查有无通信任务,如果有则调用相应进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