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公司破产案例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英国南海股份有限公司审计失败案例分析

英国南海股份有限公司审计失败案例分析

1 2
3 4
英国“南海公司”破产审计案开创了近代民间审计的历史 先河, 揭开了民间审计发展的序幕。
注册会计师行业是因客户舞弊问题而产生的,但这一责 任始终没有终结。
建立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基础上的股份有限公司,必须要有一 个了解、熟悉会计语言的第三者,站在公正、客观的立场,对表达 所有者与经营者利益的财务报表,进行独立的检查,通过提高会计 信息的可靠性,来协调、平衡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经济责任关系。
结论与启示
3、公众应持有理性的投资态度。 在对巨大财富的憧憬中,公众的理性防线彻底崩溃,完全任由股份公司发布的消息牵引。 当公众不再考察股份公司的盈利能力,不再辨别股份公司的经营范围,只为股价的一时上 涨而买入股票时,他们的投资行为已经演变为一种投机性行为,公众已经谈不上对股市基 本行情的认识,也不能客观预期投资所带来的后果。他们的行为只会使股价越来越高,最 终泡沫必然会破灭。 4、审计方面 ①英国“南海公司”破产审计案的历史意义及对现代民间审计产生的深远影响。 ②股份公司发展对民间审计的客观需要。
稳定社会经济秩序应该成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天职。
南海泡沫事件
聘 请 会 计 审 核 账 簿
开创了世界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先河, 拉开了民间审计的序幕
03
结论与启示
失败原因分析
01
02
03
04
05
06
“债转股” 等股权政 策对经济 的盲目推 动。
高级管理人 员舞弊与套 利。
投资者对 股票投资 的极端不 理性。
事 件 发 展 时 间 轴
●18世纪初,英国政府发行中奖债。 ●1710年创立了南海股份公司。 ●1719年,英国政府允许中奖债券总额的70%。 ●1720年的圣诞节,公司可能要按面值的60%支付股利。这一消息的宣布,加上公众对股价上扬的 预期,促进了债券转换,进而带动了股价上升。 ●1719年中,南海公司股价为114英镑。 ●1720年3月,股价劲升至300英镑以上。 ●1720年4月起,南海公司的股票更是节节攀高, ●1720年7月,股票价格已高达1050英镑。此时,南海公司老板布伦特又想出了新主意:以数倍于面 额的价格,发行可分期付款的新股。同时,南海公司将获取的现金,转贷给购买股票的公众。 ● 1720年6月,为了制止各类“泡沫公司”的膨胀,英国国会通过了《泡沫公司取缔法》。 ● 1720年年底,政府对南海公司资产进行清理,发现其实际资本已所剩无几。那些高价买进南海股 票的投资者遭受了巨大损失,政府逮捕了布伦特等人,另有一些董事自杀。

南海公司案例分析审计作业

南海公司案例分析审计作业

南海公司案例分析审计作业南海公司案例分析审计作业南海公司案例分析审计作业大肆造假17xx年,英国政府用发行中奖债券所募集到的资金创立了南海股份公司。

经过近10年的经营,该公司业绩依然平平。

17xx年,英国政府允许中奖债券总额的70%,即约1000万英镑,可与南海公司股票进行转换。

该年底,公司的董事们开始对外散布各种所谓的好消息,即南海公司在年底将有大量利润可实现,并煞有其事地预计,在17xx 年的圣诞节,公司可能要按面值的60%支付股利。

这一消息的宣布,加上公众对股价上扬的预期,促进了债券转换,进而带动了股价上升。

17xx年中,南海公司股价为114英镑,17xx年3月,股价劲升至300英镑以上,到了17xx年7月,股票价格已高达1050英镑。

此时,南海公司老板布伦特又想出了新主意:以数倍于面额的价格,发行可分期付款的新股。

同时,南海公司将获取的现金,转贷给购买股票的公众。

这样,随着南海股价的扶摇直上,一场投机浪潮席卷全国。

由此,170多家新成立的.股份公司股票以及原有的公司股票,都成了投机对象。

17xx年6月,英国国会通过了《泡沫公司取缔法》,该法对股份公司的成立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只有取得国王的御批,才能得到公司的经营执照。

事实上,股份公司的形式基本上名存实亡。

自此,许多公司被解散,公众开始清醒过来,对一些公司的怀疑逐渐扩展到南海公司身上。

从7月份开始,外国投资者首先抛出南海公司股票,撤回资金。

随着投机热潮的冷却,南海公司股价一落千丈,到17xx年12月份最终仅为124英镑。

当年底,政府对南海公司资产进行清理,发现其实际资本已所剩无几。

?一朝梦醒“南海公司”倒闭的消息传来,犹如晴天霹雳,惊呆了正陶醉在黄金美梦中的债权人和投资者。

迫于舆论的压力,17xx年9月,英国议会组织了一个由13人参加的特别委员会,对“南海泡沫”事件进行秘密查证。

在调查过程中,特别委员会发现该公司的会计记录严重失实,明显存在蓄意篡改数据的舞弊行为,于是特邀了一名叫查尔斯·斯奈尔的资深会计师,对南海公司的分公司“索布里奇商社”的会计账目进行检查。

英国南海股份公司审计案例及分析

英国南海股份公司审计案例及分析

英国南海股份公司审计案例及分析——世界上第一例上市公司审计案例200多年前,英国成立了南海股份有限公司。

由于经营无方,公司效益一直不理想。

公司董事会为了使股票达到预期价格,不惜采取散布谣言等手法,使股票价格直线上升。

事情败露后,英国议会聘请了一位懂会计的人,审核了该公司的账簿,然后据此查处了该公司的主要负责人。

于是,审核该公司账簿的人开创了世界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先河,民间审计从此在英国拉开了序幕。

一、英国南海股份公司审计案例背景在18世纪初,随着大英帝国殖民主义的扩张,海外贸易有了很大的发展。

英国政府发行中奖债券,并用发行债券所募集到的资金,于1710年创立了南海股份公司。

该公司以发展南大西洋贸易为目的,获得了专卖非洲黑奴给西班牙、美洲的30年垄断权,其中公司最大的特权是可以自由地从事海外贸易活动。

南海公司虽然经过近10年的惨淡经营,其业绩依然平平。

1719年,英国政府允许中奖债券总额的70%,即约1 000万英镑,可与南海公司股票进行转换。

该年底,一方面,当时英国政府扫除了殖民地贸易的障碍,另一方面,公司的董事们开始对外散布各种所谓的好消息,即南海公司在年底将有大量利润可实现,并煞有其事地预计,在1720年的圣诞节,公司可能要按面值的60%支付股利。

这一消息的宣布,加上公众对股价上扬的预期,促进了债券转换,进而带动了股价上升。

1719年中,南海公司股价为114英镑,到了1720年3月,股价劲升至300英镑以上。

而从1720年4月起,南海公司的股票更是节节攀高,到了1720年7月,股票价格已高达1 050英镑。

此时,南海公司老板布伦特又想出了新主意:以数倍于面额的价格,发行可分期付款的新股。

同时,南海公司将获取的现金,转贷给购买股票的公众。

这样,随着南海股价的扶摇直上,一场投机浪潮席卷全国。

由此,170多家新成立的股份公司股票以及原有的公司股票,都成了投机对象,股价暴涨51倍,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包括军人和家庭妇女都卷入了这场漩涡。

国外审计案例精选与评析

国外审计案例精选与评析

国外审计案例精选与评析案例一英国南海股份公司审计案例——世界上第一例上市公司审计案例200多年前,英国成立了南海股份有限公司。

由于经营无方,公司效益一直不理想。

公司董事会为了使股票达到预期价格,不惜采取散布谣言等手法,使股票价格直线上升。

事情败露后,英国议会聘请了一位懂会计的人,审核了该公司的账簿,然后据此查处了该公司的主要负责人。

于是,审核该公司账簿的人开创了世界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先河,民间审计从此在英国拉开了序幕。

一、英国南海股份公司审计案例背景在18世纪初,随着大英帝国殖民主义的扩张,海外贸易有了很大的发展。

英国政府发行中奖债券,并用发行债券所募集到的资金,于1710年创立了南海股份公司。

该公司以发展南大西洋贸易为目的,获得了专卖非洲黑奴给西班牙、美洲的30年垄断权,其中公司最大的特权是可以自由地从事海外贸易活动。

南海公司虽然经过近10年的惨淡经营,其业绩依然平平。

1719年,英国政府允许中奖债券总额的70%,即约1 000万英镑,可与南海公司股票进行转换。

该年底,一方面,当时英国政府扫除了殖民地贸易的障碍,另一方面,公司的董事们开始对外散布各种所谓的好消息,即南海公司在年底将有大量利润可实现,并煞有其事地预计,在1720年的圣诞节,公司可能要按面值的60%支付股利。

这一消息的宣布,加上公众对股价上扬的预期,促进了债券转换,进而带动了股价上升。

1719年中,南海公司股价为114英镑,到了1720年3月,股价劲升至300英镑以上。

而从1720年4月起,南海公司的股票更是节节攀高,到了1720年7月,股票价格已高达1 050英镑。

此时,南海公司老板布伦特又想出了新主意:以数倍于面额的价格,发行可分期付款的新股。

同时,南海公司将获取的现金,转贷给购买股票的公众。

这样,随着南海股价的扶摇直上,一场投机浪潮席卷全国。

由此,170多家新成立的股份公司股票以及原有的公司股票,都成了投机对象,股价暴涨51倍,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包括军人和家庭妇女都卷入了这场漩涡。

南海公司事件案例分析报告

南海公司事件案例分析报告

南海公司事件案例分析报告班级:审计班成员:姚茜何晓玲周丽丽朱悦刘泽 108 源南海公司事件是世界经济史和会计审计史上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

其产生的原因,众说纷纭。

经济学界多归结于狂热与泡沫,会计审计学界则归结于会计舞弊等等。

从以史为鉴的角度,有必要对其中的经济现象作一分析。

基于此,通过网上查阅资料、整合思考,多角度分析了南海公司事件产生的原因,博览群书,希望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避免产生类似问题,保证经济社会的科学有序发展。

一、事件概况:事件起因源于南海公司(SouthSea Company),南海公司在1711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仍然进行时创立,它表面上是一间专营英国与南美洲等地贸易的特许公司,但实际上是一所协助政府融资的私人机构,分担政府因战争而欠下的债务。

南海公司在夸大业务前景及进行舞弊的情况下被外界看好,到1720年,南海公司更透过贿赂政府,向国会推出以南海股票换取国债的计划,促使南海公司股票大受追捧,股价由原本1720年年初约120英镑急升至同年7月的1,000镑以上,全民疯狂炒股。

然而,市场上随即出现不少“泡沫公司”混水摸鱼,试图趁南海股价上升的同时分一杯羹。

为规管这些不法公司的出现,国会在6月通过《泡沫法案》,炒股热潮随之减退,并连带触发南海公司股价急挫,至9月暴跌回190镑以下的水平,不少人血本南海泡沫事件使大众对连着名物理学家牛顿爵士也蚀本离场。

无归,政府诚信破产,多名托利党官员因事件下台或问罪;相反,辉格党政治家罗伯特·沃波尔在事件中成功收拾混乱,协助向股民作出赔偿,年取得政府实权,并被后世形容为英1721使经济恢复正常,从而在国历史上的首位首相,此后,辉格党取代托利党,长年主导了英国的1750至于南海公司并没有因为泡沫而倒闭,政局。

但事实上,公司在年才正年以后已中止对南美洲进行的贸易业务,它最终维持至1853式结业二、具体介绍南海公司成立背景世纪初,英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兴盛时期。

南海公司破产案例分析报告

南海公司破产案例分析报告

南海公司破产案例分析报告【摘要】南海泡沫事件是英国在1720年春天到秋天之间发生的一次经济泡沫,它与密西西比泡沫事件及郁金香狂热并称欧洲早期的三大经济泡沫。

该事件是审计史与会计史上的重大事件。

它是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由于法制不健全、会计体系不完整、信息不对称等诸多因素造成的一次经济泡沫。

其产生的原因,经济学界多归结于狂热与泡沫,会计审计学界则归结于会计舞弊。

本文研究表明,南海公司事件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经济原因和复杂的社会背景。

它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由不公平的产权制度、不合时情的制度设计、不完善的公司治理、不对称的会计信息和不适应的会计技术等多项因素综合作用而造成的。

【关键词】南海公司注册会计师分析二、【事件概述】南海公司是一家成立于1711年的特许贸易公司,1719年该公司拟定了一项计划:以增发股票来帮助政府实现债务转移,获得政府的支持和高额利息,同时赚取巨额股价盈余。

由于南海公司对其好处大作宣传,股价迅速上升。

1720年1月3日南海公司股价为128英镑/股,5月2日升至335英镑/股,6月24日上升至1050英镑/股,该公司因此获利得到巨额盈余。

当人们发现南海公司并无真实资本,便纷纷抛售该公司的股票,南海公司面临破产境地。

许多陶醉在发财梦景之中的投资者和债权人损失惨重。

1720年8月25日至9月28日的一个月时间里,该公司股票从每股900英镑跌至每股190英镑,最后被迫宣告破产。

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国会任命了一个由13人组成的特别委员会。

秘密查证的结果是:南海公司的会计记录严重失实,明显存在蓄意篡改经营数据的舞弊行为。

于是委员会便聘请了精通会计实务的查尔斯•司奈尔先生对南海公司的分公司“索布里奇商社”的会计账簿进行了检查。

经审计,司奈尔发现了该公司管理当局存在着会计欺诈行为。

三、注册会计师审计产生的背景及原因1.英国“南海公司”破产审计案的历史意义及对现代民间审计产生的深远影响。

英国“南海公司”破产审计案开创了近代民间审计的历史先河,对世界民间审计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和影响。

英国南海公司案

英国南海公司案

英格兰银行非常不愿意惹祸上身, 英格兰银行非常不愿意惹祸上身,但是在公众众口一词的 要求下,不得不被迫进场试图挽救大局。经过双方的协商, 要求下,不得不被迫进场试图挽救大局。经过双方的协商,英 格兰银行同意为支持公共信用预购300万南海公司的债券。然 万南海公司的债券。 格兰银行同意为支持公共信用预购 万南海公司的债券 而这样的努力仍然未能够挽救南海公司。 而这样的努力仍然未能够挽救南海公司。人们对南海公司的债 务缺乏信心,南海公司的股票继续滑落, 务缺乏信心,南海公司的股票继续滑落,甚至引发了大量的银 行挤兑的现象。英格兰银行抵住了挤兑风暴的冲击, 行挤兑的现象。英格兰银行抵住了挤兑风暴的冲击,但南海公 司却遭受了致命的打击,股票价格跌落到了150英镑,几经动 英镑, 司却遭受了致命的打击,股票价格跌落到了 英镑 荡后跌到了135英镑。英格兰银行在恢复公众的信心,阻止毁 英镑。 荡后跌到了 英镑 英格兰银行在恢复公众的信心, 灭性的潮流方面也已经无能为力了。 灭性的潮流方面也已经无能为力了。 南海泡沫事件令股民猝不及防, 南海泡沫事件令股民猝不及防,成千上万的股民惨遭重创 甚至倾家荡产,在这次事件中损失惨重的科学家牛顿惊叹道: 甚至倾家荡产,在这次事件中损失惨重的科学家牛顿惊叹道: 我能计算出天体的运行轨迹,却难以预料到人们如此疯狂” “我能计算出天体的运行轨迹,却难以预料到人们如此疯狂”。
英国南海公司案-泡沫形成 英国南海公司案 泡沫形成
1719年,英国政府允许中奖债券与南海公司股票进行转换。同年年底, 年 英国政府允许中奖债券与南海公司股票进行转换。同年年底, 南美贸易障碍的扫除,加上公众对股价上扬的预期, 南美贸易障碍的扫除,加上公众对股价上扬的预期,促进了债券向股票 的转换,进而带动了股价上升。 的转换,进而带动了股价上升。 1720年,南海公司采取拉拢贿赂政府高官的手段获得了除英格兰银行和 年 印度公司的国债以外价值3100万英镑英国所有国债的包销权。南海公司 万英镑英国所有国债的包销权。 印度公司的国债以外价值 万英镑英国所有国债的包销权 股票一夜之间由130英镑涨到了 英镑涨到了300英镑。 英镑。 股票一夜之间由 英镑涨到了 英镑 4月12日,南海公司宣布发行 万新股, 英镑, 月 日 南海公司宣布发行100万新股,每股资本金为 万新股 每股资本金为100英镑,售价 英镑 英镑, 次付款, 为300英镑,可以分 次付款,每次 磅。各个阶层的人们都争相申购, 英镑 可以分5次付款 每次60磅 各个阶层的人们都争相申购, 人们发疯一样涌向交易所,第一次认购的数量就超过了200万股。仅仅 万股。 人们发疯一样涌向交易所,第一次认购的数量就超过了 万股 几天之后,股票的价格涨到了340英镑每股。为了能够将公司股票的价 英镑每股。 几天之后,股票的价格涨到了 英镑每股 格哄抬的更高, 月 日的董事会上 公司宣布夏季发放的股利为10%, 日的董事会上, 格哄抬的更高,4月21日的董事会上,公司宣布夏季发放的股利为 , 所有认股的股东都将享受如此优厚的股利。 所有认股的股东都将享受如此优厚的股利。这似乎更进一步印证了假想 中公司无比光明的盈利前景。然后董事会又决定第二次发行新股, 中公司无比光明的盈利前景。然后董事会又决定第二次发行新股,这次 发行的数量仍是100万,以400%的溢价发行。人们刚刚吃到了股利的甜 的溢价发行。 发行的数量仍是 万 的溢价发行 投资的热情再一次被激发,以至在消息发布几个小时之内, 头,投资的热情再一次被激发,以至在消息发布几个小时之内,人们申 购的数量就已经达到了150万股。这些投资者来自各个阶层,其中包括 万股。 购的数量就已经达到了 万股 这些投资者来自各个阶层, 半数以上的众参议员,而当时的国王也禁不住诱惑,竟也认购了价值10 半数以上的众参议员,而当时的国王也禁不住诱惑,竟也认购了价值 万英镑的股票。 万英镑的股票。

法律破产案例分析(3篇)

法律破产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XX公司成立于1990年,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和经营。

公司初期经营状况良好,但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公司逐渐陷入困境。

截至2018年,公司累计负债高达10亿元,资产仅为2亿元。

在多次尝试债务重组无果后,XX公司于2019年正式申请破产清算。

本案涉及的法律问题主要包括:破产申请的受理、破产财产的分配、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等。

二、案例分析(一)破产申请的受理1. 破产申请的提出XX公司于2019年向人民法院提出破产清算申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7条规定,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破产清算申请。

本案中,XX公司作为债务人,符合破产申请的条件。

2. 破产申请的受理人民法院在收到XX公司的破产申请后,依法进行了审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10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破产申请之日起15日内决定是否受理。

经审查,人民法院认为XX公司符合破产申请的条件,遂于受理破产申请。

(二)破产财产的分配1. 破产财产的确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30条规定,破产财产包括债务人的全部财产、债务人的财产权益以及债务人的财产收益。

本案中,XX公司的破产财产包括其全部资产和财产权益。

2. 破产财产的分配顺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36条规定,破产财产的分配顺序为:破产费用、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用、税款、普通债权。

本案中,破产财产的分配顺序为:破产费用、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用、税款、普通债权。

3. 破产财产的分配方式破产财产的分配方式为一次性分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37条规定,破产财产的分配方式,可以由债权人会议决定。

本案中,由于破产财产较少,经债权人会议同意,破产财产采取一次性分配的方式。

(三)债权人权益的保障1. 债权申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15条规定,债权人应当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间内向管理人申报债权。

本案中,债权人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向管理人申报债权。

英国南海公司案例分析

英国南海公司案例分析

英国南海公司案例分析英国南海公司(South Sea Company)成立于1711年,是一家以贸易为主要业务的英国公司。

该公司在当时的英国金融市场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因其独特的发展历程和重大的影响而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英国南海公司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成功的原因以及背后的教训。

首先,英国南海公司的成功源于其独特的商业模式。

该公司主要从事与南美洲的贸易活动,通过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贸易合作,获取了大量的贸易利润。

同时,公司还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来筹集资金,从而扩大了其贸易规模。

这种商业模式使得英国南海公司在当时的金融市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了当时英国最具影响力的公司之一。

其次,英国南海公司的成功也得益于政府的支持。

在当时的英国,政府对于贸易公司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英国南海公司得到了政府的特许经营权,这使得其在贸易活动中拥有了更大的优势。

同时,政府还通过购买公司的股票来支持其发展,这为公司的资金筹集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可以说,政府的支持为英国南海公司的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英国南海公司的成功并非没有隐患。

在公司迅猛发展的过程中,其股价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泡沫破裂。

公司的股价一度飙升,但随后又迅速下跌,导致投资者蒙受巨大的损失。

这一系列的股价波动最终导致了南海泡沫的破灭,公司陷入了巨大的危机之中。

这也成为了英国南海公司的教训,提醒人们在投资和经营中要谨慎行事,避免盲目跟风和投机行为。

综上所述,英国南海公司作为当时英国金融市场上的重要公司,其成功的原因主要源于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和政府的支持。

然而,公司的成功也伴随着股价泡沫的破裂和危机的到来,这对于后人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教训。

我们应当从英国南海公司的案例中吸取教训,谨慎经营,避免盲目投资,才能在商业世界中取得长久的成功。

审计 案例(第一章)

审计 案例(第一章)

第一章案例【案例分析一】英国南海公司案例――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先河一、英国南海公司的兴衰在18世纪初,随着大英帝国殖民主义的扩张,海外贸易有了很大的发展。

英国政府听取了一位银行家的建议,发行中奖债券,并将发行债券所募集到的资金,于1710年创立了南海股份公司,从事盈利前景诱人的殖民地贸易。

南海公司经过近10年的惨淡经营,表现平平。

1719年,英国政府允许中奖债券总额的70%,即约1000万英镑,与南海公司股票进行转换。

该年底,一方面,当时英国政府扫除了殖民地贸易的障碍;另一方面,公司的董事们开始对外散布各种所谓的公司利好消息,即南海公司在年底将有大量利润可实现,并煞有其事地预计,在1720年的圣诞节,公司可能要按面值的60%支付股利。

这一消息的宣布,加上公众对股价上扬的预期,促进了债券转换,进而带动了股价上升。

1719年,南海公司股价为114英镑。

到了1720年3月,股价劲升至300英镑以上。

而从1720年4月起,南海公司的股票更是节节攀高。

到了1720年7月,股票价格已高达1050英镑。

此时,南海公司老板布伦特又想出了新主意:以数倍于面额的价格,发行可分期付款的新股。

同时,南海公司将获取的现金,转贷给购买股票的公众。

这样,随着南海股价的扶摇直上,一场投机浪潮席卷全国。

由此,170多家新成立的股份公司股票以及原有的公司股票,都成了投机对象,股价暴涨5倍,各种职业的人,包括军人和家庭妇女都卷人了这场漩涡。

据说,这些人中,不仅有普通民众,甚至有发现了宇宙运动规律的伟大物理学家牛顿。

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在其《大恐慌》一书中这样描绘当时人们购买股票的情形:“政治家忘记了政治,律师忘记了法庭,贸易商放弃了买卖,医生丢弃了病人,店主关闭了铺子,教父离开了圣坛,甚至连高贵的夫人也忘了高傲和虚荣。

”为了制止各类“泡沫公司”的膨胀,英国国会通过了“泡沫公司取缔法”。

自此,许多公司被解散,公众开始清醒过来,对一些公司的怀疑,逐渐扩展到南海公司身上。

南海公司破产案

南海公司破产案

03 结果及原因分析
2.对南海公司的影响:惩罚董事及相关人员 1721 年 1 月 , 议会通过了一项法案 ,禁止董事、主管、下级主管财 务人员、出纳员以及职员离开英国 , 并着令他们向议会上交一份账目 清单, 南海公司的五位董事都被监禁。四位担任南海公司董事的议会 议员被逐出议会 , 艾斯拉比大臣和几位南海公司的董事更被送往伦敦 塔服刑。
02 公司的发展——泡沫的产生和破灭
1.公司的经营情况 实际贸易情况:
南海公司直到 1717 年才进行第一次远航贸易。在贸易中 , 由于南 海董事的决策失误而损失惨重。在奴隶贸易中每次都尽可能多地塞满 黑人奴隶,导致残废率太高导致利润微乎其微。此后,英国和西班牙绝 交,贸易也受到阻滞。
西班牙从来没有打算让英国人在自己的地盘上自由贸易 , 捞取美 洲的金银财宝。
综合考虑,议会不可能让南海公司宣布破产倒闭。对于议会来说, 为今之计只有尽力挽救南海公司。
03 结果及原因分析
1721 年 8 月 , 议会批准《恢复公共信用法》法案。法案规定 :“除 了需要偿还向政府借贷的100万英镑汇票外,免除南海公司承诺给政府 的 700 多万英镑 ; 将南海公司股票价格降为 300 英镑和 400 英镑 ,免除股 东需要缴纳的后期款项;合理调整股票买卖合同;降低债转股价格。” 这份方案减轻了南海公司的债务负担 , 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危机 对未来的影响。南海公司因此得以在危机中生存了下来 ,继续成为国 家的债权人,直到1854年才宣告倒闭。
02 公司的发展——泡沫的产生和破灭
6.1720 年 6 月,泡沫法案—— “授权成立二家海上保险股份公司、皇 家许可特权保护与股市规范法案” 规定:所有股份公司的成立,发行股票及认购和转移,必须要得到议会 或者皇室的授权和批准 , 获得特许状。没有特许状经营的股份公司应 当被视为非法和无效的,子以取缔。 泡沫法案颁布后,大量泡沫公司被宣布为非法成立,并且被取缔。 意义:《泡沫法案》是英国在公司法律制度方面的首次尝试,某种程 度上挽救了当时的金融危机,但副作用是严重抑制了股份制的发展, 英国公司制度的成长和股市的发展因此停顿了百余年。19世纪工业革 命开始后,迅速发展的经济,需要更加庞大的融资能力,公司企业采 取股份制的趋势已不可阻挡。 1825 年,在商务部大臣 Hasken 的提议 下,《泡沫法案》终于被废除。

公司倒闭法律处理案例分析(3篇)

公司倒闭法律处理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技公司”)成立于2010年,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初期发展迅速,市场份额逐年扩大,曾一度成为行业领军企业。

然而,由于市场竞争加剧、管理不善、资金链断裂等原因,科技公司于2022年宣布破产倒闭。

本案涉及公司倒闭的法律处理,包括清算程序、债权债务处理、员工安置等方面。

二、案件分析(一)公司倒闭的原因分析1. 市场竞争加剧:随着科技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上涌现出众多竞争对手,科技公司面临的市场压力不断增大。

2. 管理不善:公司管理层在决策过程中缺乏前瞻性,对市场变化反应迟钝,导致公司战略失误。

3. 资金链断裂: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公司销售下滑,导致资金回笼困难,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

(二)公司倒闭的法律处理1. 清算程序根据我国《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公司因经营不善或者破产等原因解散的,应当依法进行清算。

本案中,科技公司破产倒闭后,法院依法指定清算组对公司进行清算。

清算程序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成立清算组:法院指定清算组成员,负责公司清算事务。

(2)接管公司:清算组接管公司,对公司资产、债权债务进行清理。

(3)制定清算方案:清算组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清算方案,报法院批准。

(4)实施清算方案:清算组按照清算方案,对公司资产进行变现,清偿债务。

(5)清算终结:清算组完成清算工作,向法院提交清算报告,申请法院裁定终结清算程序。

2. 债权债务处理(1)债权申报:清算组发布债权申报公告,债权人依法申报债权。

(2)债权审查:清算组对申报的债权进行审查,确认债权。

(3)债权清偿:清算组按照债权确认结果,对公司债务进行清偿。

(4)未清偿债权处理:对于未清偿的债权,根据《破产法》相关规定处理。

3. 员工安置(1)员工安置方案:清算组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员工安置方案,报法院批准。

(2)员工安置实施:清算组按照安置方案,对员工进行安置。

(3)员工安置补偿:对于被安置的员工,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给予相应补偿。

南海事件(起因,经过,影响)PPT课件

南海事件(起因,经过,影响)PPT课件
7
2020/1/2
8
二、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
首先是受约翰劳的计划在法国失败的影 响;其次是适得其反的《泡沫公司取缔 法》;再者是开户银行倒闭;此外还有高 级管理人员舞弊与套利。据国会聘请的审 计师查尔斯斯奈尔对南海公司的审计显示, 该公司会计记录严重失实。
9
2.深层原因
(一)不公平的产权交易 (二)不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 (三)不对称的财务信息 (四)不适应的会计技术方法
5
4.公司破产
英国议会为了制止国内“泡沫公司”的 膨胀,于1720年6月通过了《泡沫公司取缔 法》,随之一些公司被解散。许多投资者 开始清醒,并抛售手中所持股票。股票投 资热的降温,致使“南海公司”股价一路 下滑,到1720年12月,“南海公司”股价 跌至124英镑。年底,英国政府对“南海公 司”资产进行清理,发现其实际资本所剩 无几。而后,“南海公司”宣布破产。
从当时的状况看,会计实务确实存在问题。 会计报表体系尚不完善。损益表、资产负 债表尚未来有统一的格式和要求,决算的 时间也不固定。公开市场的出现割断了中 小股东与公司的直接联系,没有及时的会 计信息。
10
三、事件后果
• 1.南海公司的破产引发了工业革命前西方资 本市场的最为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它标 志着世界早期资本市场的崩溃。
12
• 2.通过对英国“南海公司”破产案例的研究,可以揭 示股份公司发展对民间审计在客观上的迫切需求,以 及在股份公司发展的经济环境中,民间审计产生的历 史必然性。建立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基础上的股份 公司,其经营具有委托性质。由于受种种原因和条件 的限制,投资者即公司股东和债权人不可能直接接触 公司经营的各个方面,要了解公司经营的详细情况必 须借助于其会计报告。但是股东和债权人要得到公司 真实,准确、客观的会计信息决非易事,这在客观上 要求与公司无利益关系的熟悉会计语言的第三者就公 司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提出证明,以便将客观、 可信的会计信息提供给公司股东及债权人。这样一方 面可控制经营者为所欲为,损害投资者利益;另一方 面可以使股东及债权人正确决策。

案例:“南海公司”破产事件

案例:“南海公司”破产事件
12
h
针对这一情况,斯内尔应议会特别委员会的要 求,于1721年编制了一份审计报告书,它开宗 明义地表明这是“伦敦市彻斯特·莱恩学校的 教师兼会计师查尔斯·斯内尔对索布里奇商社 的会计账簿进行检查的意见”。接着指出了企 业存在的舞弊行为,但没有就企业出于何种目 的编制虚假的会计记录表明自己的意见。
13
h
议会根据审计报告,除没收全部董事的个人 财产外,还将一名负直接责任的经理逮捕, 押进了伦敦塔;同时,颁布了《泡沫公司取 缔法》,旨在防止不正常的股份投机、禁止 设立舞弊性质的股份公司、禁止非股份公司 采用股份公司形态和禁止股份公司从事特许 证规定的业务范围以外的经营活动。
14
h
尽管如此,南海公司破产事件还是孕育了查 尔斯·斯内尔这样一位民间审计职业的最早先 驱。现在查尔斯·斯内尔已经被认为是世界上 第一位受聘对股份公司的会计记录进行审查 的会计师,他编制的报告是世界上最早的由 会计师呈送的审计报告。这也是历史上的第 一次民间审计,即审计假账第一案。
10
h
那些高价买进南海股票的投资者遭受了巨大损 失,政府逮捕了布伦特等人,另有一些董事自 杀。“南海泡沫”事件使许多地主、商人失去 了资产。此后较长一段时间,民众对参股新兴 股份公司闻之色变,对股票交易心存疑虑。
11
h
面对舆论的压力,议会组织了一个由13人组 成的特别委员会,调查南海公司破产事件。 经过秘密查证,发现该公司的会计记录严重 失实,明显存在蓄意篡改数据的舞弊行为。
4
h
这一消息的宣布,加上公众对股价上扬的预 期,促进了债券转换,进而带动了股价上升。 1719年中,南海公司的股价为114英镑,到了 1720年3月,股价劲升至300英镑以上。
5
h

琼民源案例分析 南海公司案例

琼民源案例分析 南海公司案例

琼民源案例分析南海公司案例英国南海公司(the South Sea Company)案例(一)神话大量可实现利润和高达60%股利支付率的传闻,使公司股价从1719年中的114英镑飞涨到1720年7月的1050英镑。

股票热使“政治家忘记了政治,律师忘记了法庭,贸易商放弃了买卖,医生丢弃了病人,店主关闭了铺子,教父离开了圣坛,甚至连高贵的夫人也忘了高贵和虚荣”。

(二)事实真相成立以来惨淡经营、表现平平,在对外贸易方面没有取得多大成功,进行清理时发现实际资本所剩无几。

(三)审计起因与结果1720年9月,南海公司不得不宣布破产倒闭,数以万计的债权人与股东蒙受损失,要求议会调查事情真相。

议会组织了一个13人的特别委员会进行秘密查证,为了进一步查清南海公司的财务状况,聘请了精通会计实务的查尔斯·斯耐尔(Charles Snell)对南海公司账目进行查询和审核。

Charles Snell于1721年提交了一份名为“伦敦市彻斯特·莱恩学校的书法大师兼会计师Charles Snell对素布里奇商社的会计账簿进行检查的意见”,指出南海公司存在舞弊行为,会计记录严重不实。

(四)意义和影响(1)在西方审计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影响。

世界上绝大多数审计理论工作者都认为Charles Snell是世界上第一位民间审计人员,他所撰写的查账报告是世界上第一份民间审计报告,而英国南海公司舞弊案例也被列为世界上第一起比较正式的民间审计案例。

(2)说明了建立在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基础上的股份有限公司,必须要由注册会计师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来协调、平衡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经济责任关系。

万里大造林何庆魁中广网呼和浩特4月1日消息(记者郑颖)内蒙古公安厅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内蒙古万里大造林有限公司涉嫌经济犯罪案件侦办情况,目前,万里大造林公司董事长陈相贵等人已经被捕,涉案林地已由各地人民政府负责接管,并得到了正常的管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海公司破产案例分析报告
南海公司破产案例分析报告
【摘要】南海泡沫事件是英国在1720年春天到秋天之间发生的一次经济泡沫,它与密西西比泡沫事件及郁金香狂热并称欧洲早期的三大经济泡沫。

该事件是审计史与会计史上的重大事件。

它是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由于法制不健全、会计体系不完整、信息不对称等诸多因素造成的一次经济泡沫。

其产生的原因,经济学界多归结于狂热与泡沫,会计审计学界则归结于会计舞弊。

本文研究表明,南海公司事件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经济原因和复杂的社会背景。

它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由不公平的产权制度、不合时情的制度设计、不完善的公司治理、不对称的会计信息和不适应的会计技术等多项因素综合作用而造成的。

【关键词】南海公司注册会计师分析
二、【事件概述】
南海公司是一家成立于1711年的特许贸易公司,1719年该公司拟定了一项计划:以增发股票来帮助政府实现债务转移,获得政府的支持和高额利息,同时赚取巨额股价盈余。

由于南海公司对其好处大作宣传,股价迅速上升。

1720年1月3日南海公司股价为128英镑/股,5月2日升至335英镑/股,6月24日上升至1050英镑/股,该公司因此获利得到巨额盈余。

当人们发现南海公司并无真实资本,便纷纷抛售该公司的股票,南海公司面临破产境地。

许多陶醉在发财梦景之中的投资者和债权人损失惨重。

1720年8月25日至9月28日的一个月时间里,该公司股票从每股900英镑跌至每股190英镑,最后被迫宣告破产。

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国会任命了一个由13人组成的特别委员会。

秘密查证的结果是:南海公司的会计记录严重失实,明显存在蓄意篡改经营数据的舞弊行为。

于是委员会便聘请了精通会计实务的查尔斯•司奈尔先生对南海公司的分公司“索布里奇商社”的会计账簿进行了检查。

经审计,司奈尔发现了该公司管理当局存在着会计欺诈行为。

三、注册会计师审计产生的背景及原因
1.英国“南海公司”破产审计案的历史意义及对现代民间审计产生的深远影响。

英国“南海公司”破产审计案开创了近代民间审计的历史先河,对世界民间审计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和影响。

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推动了英
国经济的发展,股份公司随之诞生和发展,在股份公司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将审计的发展纳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可以说,股份公司的发展孕育了现代民间审计的产生,英国“南海公司”破产案造就了世界第一位民间审计师,同时也揭开了民间审计发展的序幕。

在民间审计发展的200多年历史中,人们研究和探讨民间审计理论及实务,均将英国“南海公司’’破产审计案作为时间起点,并将此案例作为世界第一起正式民间审计案例。

可见,英国“南海公司”破产审计案对世界民间审计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2.股份公司发展对民间审计的客观需要。

通过对英国“南海公司”破产审计案例的深入研究,可以揭示股份公司发展对民间审计在客观上的迫切需求,以及在股份公司发展的经济环境中,民间审计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英国“南海公司”破产审计案例的发生,说明建立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基础上的股份公司,其经营具有委托性质。

由于受种种原因和条件的限制,投资者即公司股东和债权人不可能直接接触公司经营的各个方面,要了解公司经营的详细情况必须借助于其会计报告。

但是股东和债权人要得到公司真实,准确、客观的会计信息决非易事,这在客观上要求与公司无利益关系的熟悉会计语言的第三者就公司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提出证明,以便将客观、可信的会计信息提供给公司股东及债权人。

这样一方面可控制经营者为所欲为,损害投资者利益;另一方面可以使股东及债权人正确决策。

否则,投资者与经营者的经济责任关系难以维系,股份公司难以存在和发展。

3.股份公司规范及民间审计发展对公司立法的客观要求。

通过英国“南海公司”破产审计案例的研究可以看出,股份公司的存在需要民间审计及公司立法,民间审计发展对公司立法同样有着客观要求。

股份公司的发展对发展资本市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作用,但若在法律上不加规范、缺乏社会监督则势必引起社会经济秩序混乱。

1720年英国“南海公司”破产案件之后,英政府开始重视对股份公司的规范。

1815年英国第一次出现经济危机,尔后每隔3至10年重演一次,每次都有大批股份公司倒闭,大量股东和债权人蒙受损失。

面对严峻的现实,英国政府进一步认识到制定法案对股份公司进行社会监督的重要性,1844年的《公司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制定的。

该公司法明确规定鼓励公司采取股份公司形式,明文规定股份公司账簿经董事以外的第三者审查。

1845年又公布了新的公司法条款,增设了必要时可以聘请会计师协助办理审计业务的条款。

新的公司法条款为民间审计的发展开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4、注册会计师审计发展历程的启示
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有其历史必然性。

(1)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的直接原因是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特别是公司逐渐成为商品社会的重要经济组织后,由于所有者主要根据经营者提交的财务报表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因此,需要有一个来自企业外部的持独立、客观、公正立场的第三者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公允性与合法性做出判断,注册会计师审计便应运而生。

(2)注册会计师审计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注册会计师审计由初期的详细审计发展到资产负债表审计,进而发展为财务报表审计;审计目标也由查错防弊发展到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注册会计
师审计的职责逐步从主要对企业所有者负责演变为对整个社会负责。

(3)注册会计师审计具有独立、客观、公正的特征。

这种特征,一方面保证了注册会计师审计具有鉴证职能;另一方面也使其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权威性。

目前,注册会计师职业在经济发达国家备受重视,注册会计师审计已成为经济发达国家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

这是经济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所形成的必然趋势。

四、注册会计师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及对会计报表舞弊的责任
公开证券市场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隔阻了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的经常性联系。

二级市场博取差价的盈利模式也使得人们常常忽略财务信息。

在信息得之不易的年代,一般投资者在二级市场上买卖常常依据的信息有两类。

一类是上市公司的宣传和市场传言。

上市公司的宣传对投资者有很大的鼓动性,南海公司在报刊杂志和印刷品中对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就作了夸张性的报道,如前面提及的南海公司在股价开始波动时作出了在以后的12年间每年将支付50%的红利的承诺。

市场的传言也对股价崩溃波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另一类信息是股价信息。

而对于维系资本市场发展的最根本的信息———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投资者却难以取得。

缺乏可靠的财务信息,加大了投资风险。

即使财务信息受到重视,也由于管理层和一般投资者在地位、职务上的差异而造成信息获取的时间和准确性的差异。

从当时的状况看,会计实务至少存在两大问题。

一是会计报表体系尚不完善。

损益表、资产负债表尚未来有统一的格式和要求,由于当时上市公司多为贸易公司,每个经营期并不固定,因此,决算的时间也不固定。

二是披露没有明确有制度要求。

本来,相比固定利率的债券,股票的定价就十分困难,公开市场的出现割断了中小股东与公司的直接联系,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及时的会计信息,股票市场就成为了投机、冒险与游戏之地。

一般认为,会计对产权的维护是由会计的目标决定的,是与生俱来的。

但是应该明白的是,会计并不始终是产权的尽职守护神。

会计基本目标是向产权的托付者提供产权受托者的经营责任报告,而两种情况会直接影响会计目标的实现。

一是会计技术方法。

在所有者数量不多,股东与公司联系密切时,会计是基本能够履行其受托责任的。

但是当公开证券市场出现,特别是原始股份制向近代股份制开始转化、股本永久化、股权转让不通过公司而直接通过公开市场、一般股东与股份公司联系日渐减少后,要实现会计目标就需要不断适应新的变化,改进受托责任报告的方式方法。

其二是为谁服务的问题。

当产权高度分散,所有者往往会成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就常常会被一般人误认作所有者的代表,而真正产权人的利益就会被忽略。

更有甚者,由于现实利益驱使,作为产权主体利益维护者的会计虽然明白所有者的真正含义,但也会因产权主体之间所掌控资源、信息的差别而区别对待,而不是向全体所有者公正地报告经营者受托责任。

而这两点不仅在南海公司事件中均有发生,而且在现代依然存在。

因此,要实现会计的目标不仅要不断提高会计技术水平,改进会计方法,也要提高会计人员的素养。

注册人会计师以更为积极和主动的态度承担起审计舞弊的责任,并为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告审计中发现舞弊提供基本指南。

注册
会计师在整个审计过程中保持职业怀疑精神,以“排除合理怀疑”为标准对管理舞弊的侦查结果表示意见。

【参考文献】:
1、《南海公司事件案例研究》,李国运,审计研究2007年2月;
2、《南海泡沫事件》,MBA智库百科;
3、《注册会计师的管理舞弊审计责任》,经济学家网;
4、《英国股份公司发展的迷途——“南海泡沫”事件》,中国民商法律网;
5、《南海公司泡沫事件》,维基百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