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 热点考点集锦 农业(教师版)
高考地理必修2农业知识点
高考地理必修2农业知识点农业是人类社会的基石,也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高考地理必修2中,农业知识点占据一定的比重,对于理解农业发展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
本文将围绕农业知识点展开论述,分析农业发展中的地理影响,并探讨农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农业的基本特征和类型农业是指在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利用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进行有组织的农事活动,生产农产品的经济活动。
根据地理环境的不同,农业可以分为种植业和畜牧业两大类。
种植业主要利用土地种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园艺作物,畜牧业则以养殖家畜为主。
二、农业的地理影响因素1. 自然因素: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气候条件的变化和水资源的供给关系着作物的生长和农业的收益。
土壤质地和肥力也关系到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2. 地形与水系:地形和水系在农业发展中起到重要的影响。
起伏的地形和山岳地区使得耕地有限,影响农业发展。
而河流、湖泊和水库等水系则为农田提供了水源,促进了农作物的生长。
3. 人文因素:人口、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也对农业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人口的数量和结构决定了农业劳动力的供给,经济发展则决定了农业投入和生产力水平。
社会文化对农业生产方式、农产品需求和农民的种植意愿等也有一定的影响。
三、农业现状和问题当前,我国农业正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农业生产效率不高、农产品供给不稳定等问题亟需解决。
另一方面,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外流和留守儿童问题等也给农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科技创新、农业机械化、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和推广现代农业管理等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
四、农业的未来发展方向1. 绿色农业:以环保为导向的绿色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发展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等方式,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2. 农村一体化发展:促进农村一体化发展,将农业与农村经济、生态环境、社会事业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农业多元化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高三地理知识点农业
高三地理知识点农业农业是人类社会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活动之一,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三地理知识点中与农业相关的内容,包括农业地理、农业生产方式、农业资源与环境等。
一、农业地理农业地理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农业在地球各个地区的空间分布、农业发展与农业区划等问题。
农业地理研究的内容包括:1. 农业区划:根据不同的气候、土壤和生产条件将世界划分为农业区。
常见的农业区划有中国的水稻区、玉米区、小麦区等。
2. 农作物分布:由于气候、土壤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适合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不同。
例如,稻谷适合生长在湿润的地区,而玉米适合生长在温暖的地区。
3. 农业资源分配:不同地区拥有不同的农业资源,包括土地、水资源、气候等。
合理调配这些资源对于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农业生产方式农业生产方式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人类进行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和方式。
全球范围内常见的农业生产方式有:1. 科技型农业: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包括育种改良、农药、化肥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量。
2. 有机农业:以避免或最小化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和化肥为原则,保持农产品自然品质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3. 温室农业:利用温室的人工环境,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等条件,实现农作物的高产、优质、高效栽培。
4. 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种植:不同地区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主要种植粮食作物还是经济作物,以满足当地的食品供应和经济需求。
三、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业发展离不开农业资源的供给和环境的保护。
农业资源包括土地、水资源、气候等,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土地退化、水资源污染、农业废弃物处理等。
1. 土地资源: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土地质量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保护好耕地,避免过度开垦和土地退化是关键。
2. 水资源:水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要素,合理利用水资源和建立灌溉系统对于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3. 气候:气候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有着重要影响。
合理调整农作物的种植结构和利用气象数据进行精确农业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方式。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核心考点++我国的农业
2024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核心考点我国的农业【主干知识】1.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2.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及其影响条件主要农作物主要分布区及商品农业基地主要影响条件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稻、谷物太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江淮地区原有基础好、自然条件优越,但人均耕地少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地广人稀、土壤肥沃、机械化程度高,但热量条件不足、复种指数低经济作物棉花五大基地:江汉平原,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长江中下游滨海沿江平原,黄淮地区,南疆棉区光照时间长、土质疏松、水源充足油料作物花生山东丘陵沙质土壤、排水好油菜长江流域,并有北迁南移趋向水热丰富的亚热带气候、地形平坦大豆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地形平坦、雨热同期其他西北内陆的胡麻、河南的芝麻光照好,作物耐旱糖料作物甜菜东北平原、河套平原、北疆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甘蔗台、闽、粤、桂、滇、川喜高温,需水量大,生长期长水果苹果北方地区的丘陵区暖温带气候柑橘南方地区的丘陵区亚热带气候花卉西南地区、城郊农业地四季如春的气候、市场需求量大3.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我国的商品粮基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特别是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的商品率很高,九大商品粮基地的分布及发展的区位条件分析如下。
商品粮基地优势劣势三江平原(A)、松嫩平原(B)土地广阔,耕地面积广,人均耕地多,商品率高,肥沃的黑土、黑钙土热量不足,农作物一年一熟成都平原(C)、江汉平原(D)、洞庭湖平原(E)、鄱阳湖平原(F)、江淮地区(G)、太湖平原(H)水热资源充足,地形平坦,农作物一年两熟,劳动力丰富,传统经验丰富,交通便利人均耕地少,旱涝灾害频繁珠江三角洲(I)水热充足、地形平坦,农作物一年三熟;劳动力丰富,传统经验丰富,交通便利人均耕地少,受市场影响,粮食种植面积减少;洪涝灾害较频繁4.我国三大棉区棉区优势劣势新疆南部光照充足,晴天多,灌溉便利;长绒棉产区水源限制;土地少;距市场远黄河流域冀中南、鲁地形平坦,土层深厚;降水适中;中、低产田多,旱涝、风沙和西北、豫北劳动力丰富;种植历史悠久;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盐碱黄淮平原长江流域江汉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热资源丰富;劳动力丰富;交通便利秋季多雨,不利于收摘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类型名称分布区有利条件不利条件东北商品农业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夏季日照时间长,雨热同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重工业基地可提供农业机械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华北旱作农业区华北平原夏季高温多雨,光热充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春旱夏涝,低湿地、盐碱地比重大,风沙天数多南方水田农业区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江淮地区光、热、水资源丰富,配合较好;劳动力充足;邻近商品粮基地和工业基地、海港,市场广阔夏季的伏旱和洪涝灾害对早稻生产不利西北灌溉农业区新疆绿洲地带、河西走廊、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灌溉水源;地广人稀,地价低水源紧缺青藏高原河谷农业区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与高原相比,海拔较低,气温较高,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与我国东部相比,热量不足我国的粮食问题及解决途径1.我国的粮食问题①受自然条件影响,粮食总产量不稳定;②受社会经济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③人口规模大,人均粮食占有量低;④受世界粮食价格影响较大。
高级中学考试地理农业知识点.doc
2017高考地理农业知识点高考地理农业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包括:(因地制宜)①气候:光照、热量、降水。
决定农作物的种类(如水稻喜高温喜湿,因此主要分布在能满足水稻生长期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甜菜喜温凉,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北)、产量、熟制。
②地形: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种植业;坡度大于25的山地地区耕作不便,且水土保持不易,适宜发展林业或牧业;坡度小于25的地区可以发展种植业(梯田)。
因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宜发展立体农业。
③土壤:种植业多要求土壤深厚肥沃,若土壤呈酸性或碱性,则宜加以改良或种植耐酸、碱植物。
④水源:是否充足是农业稳产的保证和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社会经济条件:(因时制宜)①市场:对商品农业而言,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②交通运输:商品农业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交通运输条件。
③政策:世界各国的农业,都受到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干预手段的影响。
④农业生产技术:①机械──提高农业生产率,②化肥、良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③冷藏、保鲜技术──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⑤劳动力:多、少,如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高考地理农业知识点农业区位分析1、灌溉农业区位分析典型地区: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南疆等分析自然区位因素:热量充足,温差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不足:水资源短缺;冬季受寒潮和暴风雪影响;土壤的盐碱化等2、商品谷物农业典型地区:东北地区农业区位选择总的来说,就是要因地制宜,实现对土地的合理利用。
①综合分析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决定农业类型及农作物种类。
自然因素相对稳定,但某些因素可以人为地改造利用。
如温室农业。
②综合分析社会经济因素:尤其是市场和交通。
农业区位选择举例:如城郊农业的区位选择应考虑以下因素。
①地价的高低(一般来说,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成本较高,只能选择单位面积产值高的农业类型,例如花卉、乳牛。
高考地理农业知识点总结
高考地理农业知识点总结农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在高考地理考试中,农业知识点是重中之重,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本文将对高考地理农业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
一、中国的农业区划中国的农业区划可以分为东部农业区、中部农业区和西部农业区。
东部农业区主要以水稻种植为主,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等;中部农业区主要以小麦种植为主,地区包括黄河中下游平原、长江中游陕甘宁边区等;西部农业区农作物品种较多,地区包括四川盆地、西南丘陵地带等。
二、中国的农作物种植布局中国的农作物种植布局也有明显的区域特点。
稻谷主要种植在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区;小麦主要种植在黄河中下游平原、长江中游陕甘宁边区等地区;玉米主要种植在东北地区、北方平原等;棉花主要种植在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河中下游平原等地区。
三、农业生产方式农业生产方式主要包括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
传统农业以自然力为主要生产力,耕种方式大多靠人力和畜力完成;现代农业则依靠科技力量,使用农业机械、化肥、农药等现代农业技术手段提高农作物产量。
四、我国的农业生产我国的农业生产具有多样性。
北方地区以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为主,南方地区以稻谷、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为主。
同时,我国农牧交错带的发展也很重要,这个地区农牧业共同发展,以养殖业为主。
五、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重要的主题。
为了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优化种植结构,增加粮食品种的多样性,保护农田水土资源,推广农业科技创新等。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对食品的需求。
六、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要实现农业现代化,我们需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等。
同时,农民的职业素质也要不断提高,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七、农业与环境保护农业与环境保护是紧密相连的。
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的使用、农业废弃物的处理等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高中地理农业知识点
高中地理农业知识点高中地理课程中涉及到农业知识点很多,从耕地到农作物栽培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学习,本文将对高中地理课程中常见的农业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
1. 农业发展历程农业作为人类最早的生产活动之一,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其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
传统农业主要以手工耕种、农家自留自贸为主,生产方式落后,粮食产量、质量和效益都比较低下。
现代农业则主要以机械化、化肥、农药等现代化科技手段为主,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但也带来了农业生态环境的严重问题。
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以环保、生态、可持续性为理念,全面利用资源,强化土地保护和生态环境修复,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精细化农业和农业新技术等,推动农业可持续生产、农村经济绿色发展。
2. 农业区位和农业区划农业产业在不同区域上具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区域的差异可以通过农业区位和农业区划来进行分析和研究。
农业区位指的是一定区域内农业生产的地理位置、气候、土壤、水文等自然条件,同时也包括区域内交通、市场、政策和产业链等地理条件。
农业区划则是指将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分成若干具有相同或相近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能力的地区,以促进合理地发展农业生产、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加强农业决策。
3. 农业生产基本理论农业生产基本理论主要包括土壤和肥料、作物生长、气象因素等方面的知识。
农业生产的先决条件是肥沃的土壤。
土壤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它决定了作物的生长和发展。
农业生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肥料,它可以补充土壤中的养分,促进作物生长和提高产量。
作物生长过程中,光、温度、水分等气象因素对作物生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 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是农村经济中的两个重要方面。
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相比,口粮、纤维和能源等基本生活资料自给率高,有利于保障国民经济的基本需要,但劳动力素质低、生产方式单一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等问题也比较突出。
地理高考农业知识点整理
主要作物:牛奶及其制品等
商品率高
乳 畜
主要特点: 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集约化程度高 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
业
气候温凉潮湿,适宜多汁牧草成长
人口城市众多,市场广阔
区位条件: 交通运输便利
先进的科技
.
13
知识链接:
1.粮食作物——南方的水稻和北方的小麦 (1)小麦耐寒、耐旱,适应性强,分布广。是世界上种植面 积最大,分布最广泛的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气候区和 我国的半湿润、半干旱区。 春小麦春种秋收,主要分布在中温带的东北平原、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新疆。 冬小麦秋种夏收,主要分布在暖温带的黄淮海平原。 (2)水稻喜温、喜湿。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等是我国 最主要种植区。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突出分析农业区位的优势、限制性条件,自然条件的可 改造性和人文条件的动态变化性,农业区位的主导性因素。
.
1
(1)判断农业区位的主导因素
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很多,对农业区位选择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主导因素, 现举例如下: • 对农作物种类的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影响最大的是光热条件。 • 影响农业生产类型和产量的主导因素是市场需求量。 • 我国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能种植粮棉的主要原因是具备灌溉水源。 • 上海市郊布局乳牛、畜禽和蔬菜生产基地主要原因是满足市场需要。 • 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将一部分粮田改种花卉、蔬菜和发展基塘养殖的主 要原因是市场、地形、国家政策。 •印度尼西亚的农业以种植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粮食不能自给的主要原因是长期 遭受殖民统治造成的恶果。 • 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侧重于发展畜牧业和园艺业,其原因主要 是市场的需求量。 • 欧洲北海沿岸地区多种植甜菜、马铃薯和麦类作物,很少种植谷类作物,其 主要原因是气候条件。
2024届新高考地理热点冲刺复习: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措施
途径
保障 耕地 安全
严格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完善耕地 确保耕地数量
占补平衡政策
用养结合,防治水土流失,改良培肥;发展节水灌溉技术;
保障 提高耕地质量 加强低产坡耕地的改造;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改善
耕地
耕层结构
安全
调动和保护好主产区农民种粮积极性和主产区政府抓粮积
提高土地利用率
3.热带种植园农业 热带种植园农业是热带地区种植单一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的密集型商品农业。 (1)特点:以大型种植园和农场为主,专门生产热带经济作物,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 场,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都很高。 (2)区位优势:高温多雨,土壤肥沃。 (3)典型地区:拉丁美洲、东南亚、南亚、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4)存在问题: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大。 (5)措施:发展立体农业、生态农业。
形成条件评价
市场广阔(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
促进了商品粮的大规模生产和农业的 现降低运费,提高经济
路、公路交织)
效益
地广人稀(中部平原,人口密度小,土地租 有利于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
金低)
高商品率
为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提高了劳动生 机械化水平高(发达的工业提供了支撑)
推广绿色安全标准化种植技术;提高优质粮食品种种植面 保障耕地生态安全
积;发展智慧农业;加强综合治理,改善环境安全
(2)其他途径
途径
作用
我国的“南粮北调”和“北粮南调”,主要是调节生产和消费的区域 跨区域调剂
间不平衡
粮食进口 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购粮,可增加总供应量或调节结构性不平衡
粮食储备
调节年际间粮食产量的波动、应对突发事件
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
农业知识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农业知识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农业知识是高考地理常考的一个知识点,你的农业知识掌握得怎么样,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农业知识高考必背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农业知识必背知识点⑴茶叶生长的有利条件:①气候湿润多雨;②排水良好的坡地。
⑵青藏高原生产青稞的自然条件:地势高,气温低,温差大,降水少,光照充足.⑶尼罗河三角洲(印度河、南疆)盛产长绒棉的原因:夏季光照充足,降水稀少,土壤肥沃,有便利的灌溉条件.⑷澳大利亚畜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①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区域,草原优良;②自流井多,可供牲畜饮水;③无大型野生肉食动物.⑸西欧(美国东北部)发展乳畜业的有利条件:①纬度高,气温低,云量大,雨天多,光照弱,土壤贫瘠,不适宜发展种植业,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自然条件);②人口、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社会经济条件)⑹季风气候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利: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弊:旱涝灾害频繁.变式:温带季风气候(黄淮海平原)发展棉花种植的有利条件:①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棉花生长;②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利于棉花的后期生长和收摘。
⑺中亚地区农业以荒漠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原因:①中亚深居内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适宜发展荒漠畜牧业;②境内有额尔齐斯河、阿姆河、锡尔河等河流,宜发展灌溉农业.⑻热带经济作物经营方式:企业化种植园.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主要分布:南亚、东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拉丁美洲所在国经济结构特点:以热带企业化种植园为主的单一经济所在国如何发展经济:①继续发挥优势,抓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②狠抓粮食生产,努力增产粮食;③调整产业结构,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④加强“南南合作”;⑤加强“南北对话”,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⑼非洲粮食问题突出的原因:①人口自然增长率高;②自然条件恶劣;③乱垦滥伐,过度放牧,加剧了干旱和土地沙漠化;⑽新加坡缺水、缺粮的原因:①国土面积狭小,虽地处热带雨林区,但无大河,径流量小;②国土面积狭小,耕地面积小,粮食产量低.⑾复种指数问题:①俄罗斯复种指数和产量低的原因:纬度较高,农业生产热量不足②澳大利亚复种指数问题:纬度较低,但复种指数较低的原因是:与农业经济结构有关,其混合农业区是小麦和牧羊交替进行,小麦复种指数低,且有大量的休耕地复种指数低对土地的有利影响是: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恢复③中国复种指数高的原因:纬度低,人均耕地少⑿美国、印度的国土面积小于中国,但耕地面积远远大于中国,其原因是:(从气候和地形两方面分析)①美国、印度平原占国土面积大,干旱区面积相对较小;②中国平原占国土面积小,干旱区所占面积大。
高考地理母题(1956-2012)汇编 考点61 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教师版)
考点61 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程度。
图3 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
读图完成5~7题。
图3
1.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形因素 D.海陆分布
【答案】C
2.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
A.≥10℃积温 B.日照时数 C.太阳辐射量 D.年降水量
(2012高考真题江苏卷)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随着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逐步改善,秸秆利用问题日益突出。
图9是秸秆利用方式示意图。
读图回答17~18题。
4.既能提供生活能源,又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的秸秆利用方式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5.在农田里大面积焚烧秸秆的影响主要是。
高考地理答题要点计划之农业专题
高考地理答题重点之农业专题⑴茶叶生长的有益条件:①天气润湿多雨;②排水优秀的坡地。
⑵青藏高原生产青稞的自然条件:地势高,气温低,温差大,降水少,光照充分 .⑶尼罗河三角洲(印度河、南疆)盛产长绒棉的原由:夏天光照充分,降水稀罕,土壤肥饶,有便利的浇灌条件 .⑷澳大利亚畜牧业发展的有益条件:①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区域,草原优秀;②自流井多,可供牲口饮水;③无大型野生肉食动物.⑸西欧(美国东北部)发展乳畜业的有益条件:①纬度高,气温低,云量大,雨天多,光照弱,土壤贫乏,不适合发展栽种业,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 .(自然条件);②人口、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经济发达 .(社会经济条件)⑹季民风候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利: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弊:旱涝灾祸屡次 .变式:温带季民风候(黄淮海平原)发展棉花栽种的有益条件:①夏天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棉花生长;②秋天雨水少,天气明朗,利于棉花的后期生长和收摘。
⑺中亚地区农业以荒漠畜牧业和浇灌农业为主,原由:①中亚深居内地,属温带大陆性天气,降水稀罕,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适合发展荒漠畜牧业 ;②境内有额尔齐斯河、阿姆河、锡尔河等河流,宜发展浇灌农业.⑻热带经济作物经营方式:公司化栽种园.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主要散布:南亚、东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拉丁美洲所在国经济构造特点:以热带公司化栽种园为主的单调经济所在国怎样发展经济:①持续发挥优势,抓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②狠抓粮食生产,努力增产粮食;③调整家产构造,成立独立的、完好的工业系统和公民经济系统;④增强“南南合作”;⑤增强“南北对话”,成立国际经济新次序。
⑼非洲粮食问题突出的原由:①人口自然增加率高 ;②自然条件恶劣 ;③乱垦滥伐,过分放牧,加剧了干旱和土地荒漠化 ;⑽新加坡缺水、缺粮的原由:①领土面积狭窄,虽地处热带雨林区,但无大河,径流量小 ;②领土面积狭窄,耕地面积小,粮食产量低 .⑾复种指数问题:①俄罗斯复种指数和产量低的原由:纬度较高,农业生产热量不足②澳大利亚复种指数问题:纬度较低,但复种指数较低的原由是:与农业经济构造相关,其混淆农业区是小麦和牧羊交替进行,小麦复种指数低,且有大批的休耕地复种指数低对土地的有益影响是:有益于土壤肥力的恢复③中国复种指数高的原由:纬度低,人均耕地少⑿美国、印度的领土面积小于中国,但耕地面积远远大于中国,其原由是:(从天气和地形双方面剖析)①美国、印度平原占领土面积大,干旱区面积相对较小;②中国平原占领土面积小,干旱区所占面积大。
高考地理农业专题相关知识总结归纳答题要点
农业专题1、农业区位因素:⑴自然因素:①气候(光、热、水、昼夜温差大、生长期长);②地形(平坦、开阔)平原、三角洲;③土壤(肥沃);④水源(充足)⑵社会经济因素:①市场;②交通;③政策;④科技;⑤劳动力;⑥工农业基础(工业发达);⑦地广人稀、商品率高。
2、城郊农业(小范围的农业区位):①市场;②交通;③地价(成本);④单产;⑤需水量。
3、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1234⎧⎪⎪⎪⎨⎪⎪⎪⎩、光照、热量、水分(降水)、昼夜温差大小5、无霜期、生长期长短不利的气候条件除以上外再加上气象灾害同理:分析农业不利的自然条件也要加上自然灾害4、地形可以通过气候、土壤、水源等进而影响农业生产①地形类型——影响农业类型(平原:种植业;山地:林业)②地形起伏——自流灌溉或排水(水源);水土流失或泥沙淤积导致土壤肥力高低(土壤);水热垂直差异,立体农业(气候)③地势高低——热量条件;光照条件;气温日较差;阻挡寒冷气流(寒潮、低温冻害);地势较高,免受洪涝灾害的影响5、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①城市化、工业发展及交通建设占用大量耕地②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使耕地面积减少③不合理利用土地导致土地荒漠化、盐碱化,耕地减少④保护生态环境,使耕地面积减少,如退耕还林还草等如: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的原因(还包括:人口增多,人均粮食产量下降,商品率降低)6、农业类型与农业地域类型的区别(1)农业类型:①按生产部门分:农(种植业)、林、牧、副、渔②按投入多少分:粗放农业;密集农业③按产品用途分:自给农业;商品农业(2)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混合农业、热带种植园农业等(热带迁移农业、游牧业、地中海式农业)7、农产品品质好的条件:①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②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③生长周期长,有机质积累多④气温低,病虫害少⑤环境优美,少用农药和化肥,精耕细作,保障绿色生态⑥农业科技水平高,培育良种,改进耕作技术⑦其他自然条件优越,如:高山冰雪融水灌溉,水质好;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等8、针对缺水农业生产应采取的措施:①推广耐旱作物;②加大科技投入,进行品种改良;③发展节水农业,采用喷灌、滴管等节水技术;④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旱灾的能力。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农业区位因素
高中地理知识点整理-农业区位因素一、农业相关概念及分类1.农业生产活动农业是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的产品。
2.农业的分类(1)按生产对象分: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副业(2)按投入多少分:粗放农业:投入少,单纯扩大生产面积密集农业:投入多,劳动力、化肥、农药、科技(3)按产品用途分:自给农业:发展中国家商品农业:发达国家3.农业生产特点:地域性、季节性、周期性4.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1)绝对区位: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2)相对区位: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对关系(3)主导区位因素:指对某种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因素,如果没有该因素,就不可能有这种农业生产的分布二、农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1)气候:①热量:影响农作物的种类、分布、生长期、熟制;②光照:影响农作物的类型、品质;③降水:降水量和降水的时空分布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④气温日较差:影响农产品的品质。
(2)水源: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水源是发展农业的关键。
(3)地形:地势平坦的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地、丘陵地区适宜发展林业或畜牧业。
(4)土壤: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类型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
2.人文因素(1)市场:市场的需求、农产品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2)交通运输:便捷的交通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扩大销售范围,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商品竞争力。
(3)劳动力: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规模和生产方式。
(4)技术:包括良种培育、耕作技术、作物栽培、水肥控制、病虫害防治、冷藏保险等,技术可以提高产量、质量和生产效率,扩大销售范围。
(5)政策法规:各项政策和法规的实施,会影响农业生产的规模和类型,以及农产品的价格。
3.对农业生产不利的区位因素(1)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2)热量、光照、土壤肥力水源等不足,酸碱度偏高等。
高考地理复习知识点:农业
2019高考地理复习知识点:农业⑴茶叶生长的有利条件:①气候湿润多雨; ②排水良好的坡地。
⑵青藏高原生产青稞的自然条件:地势高,气温低,温差大,降水少,光照充足。
⑶尼罗河三角洲(南疆)盛产长绒棉的原因:夏季光照充足,降水稀少,土壤肥沃,有便利的灌溉条件。
⑷澳大利亚畜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①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区域,草原优良;②自流井多,可供牲畜饮水;③无大型野生肉食动物。
⑸西欧(美国东北部)发展乳畜业的有利条件:①纬度高,气温低,云量大,雨天多,光照弱,土壤贫瘠,不适宜发展种植业,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
(自然条件)②人口、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经济发达。
(社会经济条件)⑹季风气候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利: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
弊:旱涝灾害频繁。
变式:温带季风气候(黄淮海平原)发展棉花种植的有利条件:①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棉花生长;②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利于棉花的后期生长和收摘。
⑺中亚地区农业以荒漠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原因:①中亚深居内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适宜发展荒漠畜牧业;②境内有额尔齐斯河、阿姆河、锡尔河等河流,宜发展灌溉农业。
⑻热带经济作物经营方式:企业化种植园。
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
主要分布:南亚、东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拉丁美洲所在国经济结构特点:以热带企业化种植园为主的单一经济所在国如何发展经济:①继续发挥优势,抓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②狠抓粮食生产,努力增产粮食;③调整产业结构,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④加强“南南合作”;⑤加强“南北对话”,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⑼非洲粮食问题突出的原因:①人口自然增长率高;②自然条件恶劣;③乱垦滥伐,过度放牧,加剧了干旱和土地沙漠化;⑽新加坡缺水、缺粮的原因:①国土面积狭小,虽地处热带雨林区,但无大河,径流量小;②国土面积狭小,耕地面积小,粮食产量低。
⑾复种指数问题:①俄罗斯复种指数和产量低的原因:纬度较高,农业生产热量不足②澳大利亚复种指数问题:纬度较低,但复种指数较低的原因是:与农业经济结构有关,其混合农业区是小麦和牧羊交替进行,小麦复种指数低,且有大量的休耕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热点考点集锦农业(教师版)【高考命题剖析】本专题从考查内容上看,农业区位因素是区位分析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高考的重要考点,侧重于对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分布、粮食问题等的考查。
具体以中国或世界某一地区为载体,或者以某一地区的农业生产作为切入点,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对农业布局的影响;结合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和生产经验,理解对我国相同或相似农业区的借鉴意义;能分析和评价某地农业的发展前景或提出治理措施。
从考查形式上看,命题方式灵活,选择题、综合题都有,综合题出现频率较高,信息多以文字材料、区域图等方式呈现。
从能力上看,侧重于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分析论证能力,考查运用图表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高考冲刺策略】农业活动与人类社会关系十分密切,我国的农业生产一直受到国家的重视。
“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决不放松粮食生产”,强调了粮食生产在我国的重要地位;“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体现了国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视。
因此,在最后冲刺阶段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结合中国区域地理,利用农业区位知识分析中国粮、棉、油等基地建设的优势与劣势,并能指出区域农业发展方向;2.掌握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主导因素与限制因素)分析方法,结合各地气候、地形、社会经济等条件,阐释某地的农业区位因子;3.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日益严重,粮食生产仍需要重点关注。
4.结合“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热点问题,分析掌握我国主要粮食问题和农业生产状况以及主要的农林牧基地发展现状、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核心考点整合拓展】核心考点一、农业的区位选择掌握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理解并能分析某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区位因素或限制性区位因素。
1.农业的区位因素2.我国主要农业区分布和区位条件【例1】(2011·浙江高考文综)十八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
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
读图(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 )。
A.①B.②C.③D.④(2)目前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①土壤盐碱化②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③湖中的水生动植物大量繁殖④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解析】第(1)题,墨累—达令盆地为混合农业,这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
在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中,饲养绵羊的收益大于种植作物,因此流向市场的商品以牲畜为主,作物相对较少。
第(2)题,由于过度引水灌溉,易引发土壤盐碱化问题;过度引水使河流流量减小,导致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
【答案】(1)D (2)A【方法归纳总结】农业生产活动区位选择的分析方法(1)农业区位因素的判断,要结合区域环境特征找出有利于农业发展或限制农业生产的因素,如东北平原农业生产的有利因素是土壤,河西走廊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是干旱,因此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土壤和水源。
(2)农业区位选择的分析思路【针对拓展训练】1.影响图中农业土地利用模式的最主要区位因子是( )A.地形 B.交通 C.城市化 D.气候【解析】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图中农业土地利用模式,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市场(都市)距离远近相关联,越靠近都市,越要安排产值高的农业活动。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农业的土地利用范围也发生变化。
【答案】C核心考点二、对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进行区位评价,分析其主导区位因素和限制性区位因素评价各地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还是要从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入手,但在考查形式上,更侧重结合区域图,从自然区位因素的角度考查当地农业发展的优势和限制因素。
分析方法上,要关注以下信息,经纬网→位置→推测气候→光、热、水→物种和熟制以及农业部门;等高线或河流→确定地形以及水源条件。
另外要掌握我国主要种植区农业发展区位条件,如下表:地区有利区位限制因素生产特点发展方向东北商品粮基地夏季高温多雨;夏季日照时间长;肥沃的黑土;平原面积广阔;人均耕地多;交通便利;工业基础好纬度高,热量少(一年一熟),易遭受低温冻害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规模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农产品基地积,提高技术,使马铃薯种植成为农业增收的主要来源。
据此完成(1)~(2)题。
(1)该地的马铃薯种植业属于( )A.河谷农业 B.灌溉农业 C.绿洲农业 D.立体农业(2)青海的马铃薯淀粉含量达 30%以上,且碱含量低,不麻不辣,色味纯正,香甜爽口。
其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是( )①光照充足②昼夜温差大③湖泊多、灌溉水源充足④病虫害较少⑤热量条件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⑤【解析】本题考查了青藏高原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自然区位因素主要从光、热、水、土以及地形条件分析。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热量不足,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水热条件相对较好的湟水谷地。
虽然热量不足,但光照条件好,昼夜温差大,利于淀粉的积累,且温度低,农作物的病虫害少。
【答案】(1)A (2)B【针对拓展训练】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湘江流域图莱茵河流域图洞庭湖平原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影响其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__,不利条件是________灾害频繁发生。
莱茵河流域发展种植业的限制性条件主要是____________。
【解析】洞庭湖平原位于我国南方水田农业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其气候优势是受季风气候影响,雨热同期;限制因素是旱涝灾害频繁。
莱茵河流域位于欧洲西部,地形平坦,气候湿润,但由于地处较高纬度,热量不足成为其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限制性条件。
【答案】水稻种植业雨热同期洪涝热量核心考点三、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掌握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生产特点和区位条件,并能借鉴其经验,分析和评价某一农业地区的农业发展前景,提出发展的合理措施。
3.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例3】(2011·山东高考文综,26)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
下图提供的是考察路线(R地→旧金山→盐湖城)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
读图回答问题。
野外考察(1)与旧金山相比,R地的气温有何特点,并指出该特点形成的影响因素。
(2)根据内华达山脉(中部)地形剖面图,分别比较B处与A、C两处年降水量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3)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解释大盐湖由淡水湖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
室内分析(4)以加利福尼亚谷地(北部)和大盆地为对比区域,以“自然条件影响农业生产活动”为主题,简要分析两地农业区域差异,完成下表内容。
加利福尼亚谷地(北部)和大盆地农业区域差异比较对比区域比较内容加利福尼亚谷地(北部)大盆地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适宜开展的农业生产活动【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信息,R地夏季的气温比旧金山高,主要是因其地处海岸山脉的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其影响因素主要是地形。
第(2)题,B处与A、C两处年降水量大小的比较,主要考虑地形雨的影响。
第(3)题,注意从图示的冰川消退、大盐湖地区地处山脉背风坡而导致降水少、蒸发强烈等信息方面思考。
第(4)题,主要考查河谷农业、灌溉农业的区别。
【答案】(1)冬季气温略低,夏季气温较高;气温年较差较大。
海陆位置;地形(谷地)。
(2)B处大于A处。
理由:B处海拔较高,易形成地形雨。
B处大于C处。
理由:B处位于迎风坡,C处位于背风坡。
(3)大盐湖流域气候干旱,降水少,冰川消退,湖水补给减少;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补给量;大盐湖为内流湖,盐分随径流汇入而不断积累。
(只要从水循环的补给、蒸发、地表径流三个环节回答正确者均可)(4)对比区域比较内容加利福尼亚谷地(北部) 大盆地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夏季光热充足、降水少,冬季温和多雨(地中海气候);水源充足;河谷地形,土壤肥沃。
(从气候、水源、地形、土壤等四个方面回答正确者均可给分)夏季光热充足,冬季寒冷干燥,降水稀少(温带大陆性气候);水源不足;荒漠草原广布,土壤贫瘠。
(从气候、水源、地形、土壤等四个方面回答正确者均可给分) 适宜开展的农业生产活动种植业和园艺业(水果、蔬菜、花卉栽培)畜牧业和灌溉农业3.下图表示甲至己六种农业类型的经营特色,图中示意某种农业的活动模式。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农业类型是( )A.混合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水稻种植业(2)右图中所示农业活动模式,与左图中( )A.甲农业类型的经营特色一致 B.乙农业类型的经营特色一致C.戊农业类型的经营特色一致 D.己农业类型的经营特色一致【解析】第(1)题,甲以作物种植为主,产品主要自给,且为集约型农业,判断为水稻种植业。
第(2)题,该农业活动模式以作物种植为主,且面向市场,商业化程度高;图中满足“作物为主”、“商业化”两个条件的只有乙、丙。
【答案】(1)D (2)B4.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波士顿-纽约-华盛顿都市带是国际著名的大都市带,其周边地区农业地域类型是( )A. 商品谷物农业B. 大牧场放牧业C. 水果花卉等时鲜农业D. 乳畜业(2)影响该农业地域类型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A. 高度发达的工业和农业科技B. 广阔的市场和便利的交通C. 广阔的市场和保险技术D. 广阔的市场和充足的饲料供给(3)当前乳畜业主要分布地区大多紧邻消费市场,其原因是( )A. 大城市周围,有充足的牧草供应B. 大城市周围劳动力丰富C. 大城市周围地租高D. 由于牛奶及大部分乳制品不耐贮藏,且运输不便【答案】(1)D (2)D (3)D【解析】(1)该地区为北美洲五大湖地区,人口密度大,城市众多,农业地域类型属于乳畜业。
(2)市场和饲料供应是影响生产的主要因素。
(3)乳畜业的生产产品为牛奶及其制品,不易储藏和运输,应该布局在临近城市消费市场的郊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