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次课2学时

合集下载

新概念第二册课时划分建议

新概念第二册课时划分建议

学时分配 总课时 267-303,一次课三个课时新概念第二册第一阶段基础班课次 教学内容 课时 第一阶段总课时1 Lesson 1 3 72-812 Lesson 23 3 Lesson 3 34 Lesson 4 35 Lesson 5 36 Lesson 6 37 Lesson 7 38 Lesson 8 39 Lesson 9 3 10 Lesson 10 3 11 Lesson 113 12 Revision and Exam 3 13 Lesson 12 3 14 Lesson 13 3 15 Lesson 14 3 16 Lesson 15 3 17 Lesson 16 3 18 Lesson 17 3 19 Lesson 18 3 20 Lesson 19 3 21 Lesson 20 3 22 Lesson 21 3 23 Lesson 22 3 24 Lesson 23 3 25 Lesson 24 3 26 机动 3 27 机动 机动 28 机动机动 29Revision and Exam 3课次 教学内容 课时 第二阶段总课时1 Lesson 25 3 72-812 Lesson 263 3 Lesson 27 34 Lesson 28 35 Lesson 29 36 Lesson 30 37 Lesson 31 38 Lesson 32 39 Lesson 33 3 10 Lesson 34 3 11 Lesson 353 12 Revision and Exam 3 13 Lesson 36 3 14 Lesson 37 3 15 Lesson 38 3 16 Lesson 39 3 17 Lesson 40 3 18 Lesson 41 3 19 Lesson 42 3 20 Lesson 43 3 21 Lesson 44 3 22 Lesson 45 3 23 Lesson 46 3 24 Lesson 47 3 25 Lesson 48 3 26 机动 3 27 机动 机动 28 机动机动 29Revision and Exam 3课次 教学内容 课时 第三阶段总课时1 Lesson 49 3 123-1412 Lesson 503 3 Lesson 51 34 Lesson 52 35 Lesson 53 36 Lesson 54 37 Lesson 55 38 Lesson 56 39 Lesson 57 3 10 Lesson 58 3 11 Lesson 593 12 Revision and Exam 3 13 Lesson 60 3 14 Lesson 61 3 15 Lesson 62 3 16 Lesson 63 3 17 Lesson 64 3 18 Lesson 65 3 19 Lesson 66 3 20 Lesson 67 3 21 Lesson 68 3 22 Lesson 69 3 23 Lesson 70 3 24 Lesson 71 3 25 Lesson 72 3 26 机动 3 27 机动 3 28 机动3 29 Revision and Exam 3 30 Lesson 73 3 31 Lesson 74、75 3 32Lesson 76、77333 Lesson 77、78 334 Lesson 79、80 335 Lesson 80、81 336 Revision and Exam 337 Lesson 82、83 338 Lesson 84、85 339 Lesson 86、87 340 Lesson 88、89 341 Lesson 90、91 342 Lesson 92、93 343 Lesson 94、95、96 344 机动 345 机动 346 机动 347 Revision and Exam 3。

高职院校学分制管理规定

高职院校学分制管理规定

高职院校学分制管理规定第一章课程与学分第一条按照我校教学计划的要求,高职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包括理论教学和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技能与实践教学占总学时的40-45%,理论课教学学时占55-60%o第二条我校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

必修课是指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生培养规格,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

选修课是指为学生扩大选择专业方向或辅修专业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学生根据本人的兴趣爱好及实际情况,在全院、甚至跨院选择修读的课程。

包括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公共选修课。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必修课占全部学分数的比例将随着学分制的完善逐步降低,当前约占70%,同时强化课程模块和课程先修后续关系的制约作用;选修课占总学分的比例将随着学分制的进展而逐步增加,当前约占30%。

第三条学分规定1 .课程学分的计算,以该门课程在教学计划中安排的课时数为主要依据,教学计划规定的课时数可包括课内学时与课外学时,学分以学期(每学期以18周计)为计算单位;2 .常规课程一般每18学时计算1学分,整周实践课每周计算1学分;3 .体育课为公共必修课,每学期计算为1.5学分;4 .军训为公共必修课,在新生开学时进行,军训期间同时开展专业教育、卫生教育和形势教育,共计两学分;5 .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按教学计划规定的周数计算,每周计算为1学分;6 .校际之间同一层次且教学要求基本相同的课程,经学校批准,可以承认其学分;7 .附加学分的认定办法参见《高职院校附加学分管理办法》。

第四条我校各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二年制专业为80-90学分;三年制专业为120〜130学分;四年制专业为170〜180学分。

第二章学制规定第五条实行弹性学制。

我校二年制专业标准学习年限为二年,三年制专业的标准学习年限为三年,四年制专业的标准学习年限为四年,五年一贯制专科的标准学习年限为五年。

河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申报书

河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申报书

河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 申 报 书申报学校: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申报级别:河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课程名称: 室内空间设计与实践主讲教师: 宋鸿筠授课对象:高职高专建设时间:2001—2006年申报日期:2006年 5月河 北 省 教 育 厅1、主讲教师情况介绍:姓 名 宋鸿筠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1963.9联系电话139****4646专业技 术职称 教 授现 任职 务环艺系主任学位研究生同等学历、 学士最终学位授予学校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主要教学工作简历 一、进五年讲授主要课程1、环境艺术设计概论 专业理论课 38学时 2 学时/周 5届 460人2、室内设计程序 专业主干课 54学时 18学时/周 5届 236人3、室内空间设计与实践 专业主干课72学时 30学时/周 236人4、餐饮空间设计 专业主干课 72学时 3 0学时/周 236人5、住宅室内设计 专业主干课 72学时 30学时/周 236人二、承担实践性教学1、环境艺术设计概论三视图实训 18学时 2 学时/周 5届 460人2、 室内设计程序模拟项目实训 30学时 6学时/周 236人3、 餐饮空间设计社会项目实践 54学时 18学时/周 113人4、 住宅室内设计工程实施操作 54学时 18学时/周 50人5、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 论 文 5届 40人主要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工作成果 一、主持教学研究课题1、研究课题:《环境艺术与当代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1)研究课题来自教育部环境类规划教材,天津研讨会长沙会 议的2003­2004专项建设课题, 主持完成了研究计划, 已出版著述 《环 境艺术概论》 并作为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全国发行 (化工出版社, 2004年版)(2)研究论文《建筑艺术的风格及发展趋势》发表在国家级艺 术类核心期刊《艺术教育》2005年第六期(3)中欧建交30周年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大型国际会议标 识系统设计2004­2005主持完成主标识设计被永久使用,系列招贴已 使用、发表。

测控电路第5版_CH1绪论

测控电路第5版_CH1绪论

第二节 对测控电路的主要要求(2)

影响测控电路精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其中那几个因素是最基本的?
1、噪声与干扰★ 2、失调与漂移,主要是温漂★ 3、线性度与保真度 4、输入与输出阻抗的影响
第二节 对测控电路的主要要求(3)

为什么说测控电路是测控系统中最灵活 的环节,它体现在哪些方面?
1、模数转换与数模转换 2、信号形式的转换 3、量程的变换 4、信号的选取 5、信号处理与运算
谢谢光临
Thanks for listening
请提问
Question, please
锁 存 器
锁 存 指 令
计 算 机
电路
辨向电路
指令传感器 手动采样
图1-7 增量码数字式测量电路的基本组成
第四节 测控电路的类型与组成(7)
测量电路 传感器 扰动量
给定 机构
设定 电路
放大 电路
转换 电路
执行 机构
被控 对象
输 出
控制电路
图1-8 开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第四节 测控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类型与组成(8)
第三节
测控电路的输入信号 与输出信号(1)

一、模拟式信号
(一)非调制信号
x 2 1
0 图1-2 非调制模拟信号
t
举例: 温度信号; 流量信号; 力信号
第三节
测控电路的输入信号 与输出信号(2)
(二)已调制信号 例:用电感传感器测量工件轮廓形状 几个重要概念: 1、载波频率(carrying frequency) 2、载波信号(carrying signal) 3、调制信号(modulating signal) 4、已调信号(modulated signal) 5、调幅信号(amplitude modulated signal) 6、调频信号(frequency modulated signal)

继续教育学时计算表

继续教育学时计算表

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每年累计不少于86学时,其中,专业科目不少于60学时,公需科目不少于26学时;初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每年累计不少于74学时,其中,专业科目不少于52学时,公需科目不少于22学时。

2014年7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之间,各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的公需科目培训和专业科目培训(各类长、短期专业技术培训、学历培训、专业知识考试、外出考察和进修,发表的学术论文、出版的著作,参加的科研项目研究、技术革新和工艺改造等)。

学时计算1.学历、学位教育:参加学历教育的,凭考试合格成绩单参加今年的继续教育审验工作,每单科成绩按15学时折算;课程进修,考核合格者,不满6个月的,每月按10学时折算,超过6个月的,可计算完成年度全部专业科目的学时。

2.专业技术职称外语:A级合格者,确定为24学时,B级合格者,确定为18学时;C级合格者,确定为12学时。

3.其他各类专业技术(职业资格)考试:参加全国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执业资格)考试通过者,可计算完成年度全部专业科目的学时;参加全国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职业资格)考试通过者,确定为46学时;参加全国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通过者,确定为36学时,其他专业或各种资格证的网络年度继续教育,确定为24学时。

4.参加国家部委举办的学术、交流会议:根据实际天数按每天6学时确定,宣读、报告论文者另加6学时;参加省级学术、交流会议的根据实际天数按每天5学时确定,宣读、报告论文者另加6学时。

5.参加国家级课题(项目)研究:在国家规定的完成时间内,主课题(项目)组人员,第一主持人每年确定为42学时,其他团队成员确定为24学时。

子课题(项目)组人员,第一主持人确定为30学时,其他团队成员确定为18学时。

6.参加省级课题(项目):主课题(项目)组人员,第一主持人每年确定为30学时,其他团队成员确定为18学时。

子课题(项目)组人员,每一主持人确定为18学时,其他团队成员确定为10学时。

第十章排序(可编辑修改word版)

第十章排序(可编辑修改word版)
主要辅助手段:多媒体
作业布置
10-4(2),(4),(5),10-6,
主 要 参考资料
1.《数据结构》,严蔚敏 吴伟民,清华大学出版社;2.数据结构题集(C语言版),
严蔚敏 吴伟民,清华大学出版社;
备注
重点难点
希尔的思想,实现,算法分析
要求掌握知识点和
分析方法
1.概念:排序,主(次)关键字,内部(外部)排序,比较排序算法的技术指标2。插入排序的基本思想;3。直接直接插入排序和希尔的思想,实现,算法分析。
教授思路,采 用 的 教学方法和辅助手段,板书设计,重 点 如 何突出,难点如何解决,师 生 互 动等
难点:堆的调整辅助手段:多媒体
作业布置
10-7,10-8
主 要 参考资料
1.《数据结构》,严蔚敏 吴伟民,清华大学出版社;2.数据结构题集(C语言版),
严蔚敏 吴伟民,清华大学出版社;
备注
章节
10.5归并排序10.6基数排序
讲授主要内容
归并排序 ,基数排序
重点难点
归并排序 ,基数排序的基本思想与算法实现
本章思考题和习题
主 要 参考资料
1.《数据结构》,严蔚敏 吴伟民,清华大学出版社;2.数据结构题集(C语言版),
严蔚敏 吴伟民,清华大学出版社;
备注
章节
10.1概念10.2插入排序
讲授主要内容
1.概念:排序,主(次)关键字,内部(外部)排序,比较排序算法的技术指标2.
插入排序的基本思想;3。直接直接插入排序和希尔的思想,实现,算法分析。
教授思路,采 用 的 教学方法和辅助手段, 板书设计,重 点 如 何突出,难点如何解决,师 生 互 动等
教学思路:

河北大学医学部2012-2013学年第2学期医学部各专业课程表

河北大学医学部2012-2013学年第2学期医学部各专业课程表

二〇〇九级临床医学本科一班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第四学年第八学期)二〇〇九级临床医学本科一班内科学分课表二〇〇九级临床医学本科一班外科学分课表二〇〇九级临床医学本科二班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第四学年第八学期)二〇〇九级临床医学本科二班内科学分课表二〇〇九级临床医学本科二班外科学分课表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第四学年第八学期)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第三学年第六学期)二〇一〇级临床医学本科一班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第三学年第六学期)二〇一〇级临床医学本科二班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第三学年第六学期)二〇一〇级预防医学本科班内科学分课表二〇一〇级预防医学本科班外科学分课表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第三学年第六学期)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第三学年第六学期)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第三学年第六学期)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第三学年第六学期)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第三学年第六学期)二〇一〇级中医学本科班诊断学基础分课表二〇一一级临床医学本科一班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第二学年第四学期)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第二学年第四学期)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第二学年第四学期)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第二学年第四学期)二〇一一级护理学本科一班诊断学分课表二〇一一级护理学本科二班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第二学年第四学期)二〇一一级护理本学科二班诊断学分课表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第二学年第四学期)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第二学年第四学期)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第二学年第四学期)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第二学年第四学期)二〇一一级临床医学专科一班内科学分课表二〇一一级临床医学专科一班外科学分课表二〇一一级临床医学专科二班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第二学年第四学期)二〇一一级临床医学专科二班内科学分课表二〇一一级临床医学专科二班外科学分课表二〇一一级护理专科一班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第二学年第四学期)二〇一一级护理专科一班外科护理学分课表二〇一一级护理专科一班内科护理学分课表二〇一一级护理专科二班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第二学年第四学期)二〇一一级护理专科二班外科护理学分课表二〇一一级护理专科二班内科护理学分课表二〇一一级护理专科三班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第二学年第四学期)二〇一一级护理专科三班外科护理学分课表二〇一一级护理专科三班内科护理学分课表二〇一一级医学影像技术专科班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第二学年第四学期)二〇一一级医学影像技术专科班外科学分课表二〇一一级口腔医学专科班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第二学年第四学期)。

第三套大众健美操三级教案(附图)

第三套大众健美操三级教案(附图)

授课教案教学内容与组织形式授课学时:2学时(实践2)一、课程导入:10分钟1.课堂常规(1)集合整队清点人数检查服饰(2)师生相互问好(3)宣布本节课的任务与要求(4)安排见习生(5)提问关于健美操的基本步伐2.准备活动(1)头(2)肩部(3)腰腹(4)髋部(5)膝关节(6)踝关节二、课程展开:70分钟1.组合一正方向(课程思政融入)(1)1*8拍1-4:下肢步伐:右脚开始向侧迈步后屈腿2次,呈L型,2时右转90度4stepcurl ;上肢动作:1-2右臂摆至侧上举,左臂摆至胸前平屈,3-4同1-2,但方向相反。

5-8:下肢步伐:向左后迈步后屈腿2次,6时转体180度;上肢动作:双手叉腰(2)2*8拍1-2:下肢步伐:1/2V字步;上肢动作:1右臂侧上举,2 左臂侧上举。

3-8:下肢步伐:向后6拍漫步,8左转90度;上肢动作:随脚的动作自然前后摆动。

(3)3*8拍1.集合整队快静齐2.专心听讲3.遵守课堂纪律4.见习生随堂听讲,管理好器材课程思政:大众健美操三级动作相对于一、三级动作难度提升,所以前期动作的学习,在讲解过程中一方面引导学生技术难度的可变性就如同生活一样,不会一成不变,需要我们调整好心态积极面对。

教法:1.示范法:完整示范组合套路;2.讲解法:分解讲解,先讲脚下动作,再讲手上动作,手脚配合的完整讲解;3.练习法:在老师的口令提示下,先1-8:下肢步伐;右脚开始交叉步2次,左转90度呈L型;上肢动作:1双臂前举,2胸前平屈,3同1,4击掌,5-8同1-4。

(4)4*8拍1-4:下肢步伐:右脚并步跳,1/2后漫步;上肢动作:1-2双臂侧上举,3-4右臂摆至体后,左臂摆至体前。

5-8:下肢步伐:左转90度左脚开始小马跳2次;上肢动作:5-6右臂上举,7-8左臂上举。

2.小组练习(1)将学生分为5-6组进行小组式练习(2)从小组中抽查展示(3)对展示小组动作进行点评3.放松拉伸(1)头部拉伸(2)伸展身体(3)腿部拉伸(4)腰部拉伸(5)芭蕾手位三、总结归纳:10分钟1、带领学生整体练习2、引导学生适应健美操套路练习脚上动作慢做(1*8),正常动作(1*8);手上练习同上。

民法总论教案

民法总论教案

民法总论刘运亚江苏工业学院教案簿课程名民法总论教学单位江苏工业学院法政系主讲教师刘运亚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总学时56 总学分 3授课班级法061-2 总人数58课程授课学期2006-2007-2 起止时间2007年3月-7月本册教案用于第2006-2007-2学期起止时间2007年3月-7月所用教材及编者《民法》、郭明瑞、高等教育出版社江苏工业学院法政系主要参考书及编者:1、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

2、张文显:《当代西方法学思潮》,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勒内·达维德:《英国法和法国法》,潘华舫、高鸿钧、贺卫方译,中国政法大学印行,1984年版。

4、亨利·梅里曼:《大陆法系》,顾培东等译,西南政法学院印行,1983年。

5、罗杰·科特威尔:《法律社会学导论》,潘大松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6、罗斯科·庞德:《法律史解释》,曹玉堂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7、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邓正来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9、亨利·莱维·布律尔:《法律社会学》,许钧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0、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高鸿钧、贺卫方译,三联书店1990年版。

11、丹皮尔:《科学史》,李衍译,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

12、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王献平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3、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4、张宏生主编:《西方法律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15、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6、郑玉波:《民法总则》,三民书局1959年版。

青岛大学研究生课程表

青岛大学研究生课程表

备注
硕士英语精读 硕士英语精读 硕士英语精读 硕士英语精读 硕士英语精读 硕士英语精读 硕士英语精读 硕士英语精读 硕士综合英语 硕士综合英语
1-18周 1-18周 1-18周 1-18周 1-18周 1-18周 1-18周 1-18周 1-18周 1-18周
注: 1、本学期上课周数18周,最后两周复习考试周。 2、“▲” 符号为单周,“▼” 符号为双周。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 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 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 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概论 自然辩证法概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与实践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与实践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与实践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与实践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与实践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与实践研究
上课 人数 39 49 40 59 27 43 34 39 47 47
备注
硕士英语视听说 硕士英语视听说 硕士英语视听说 硕士英语视听说 硕士英语视听说 硕士英语视听说 硕士英语视听说 硕士英语视听说 硕士英语视听说 硕士英语视听说
Hale Waihona Puke 1-18周 1-18周 1-18周 1-18周 1-18周 1-18周 1-18周 1-18周 1-18周 1-18周
教室 主讲 刘凤 孙亚楠 胡远瑾 胡远瑾 张文 孙亚楠 胡远瑾 胡远瑾 李红 王珍瑛 辅导 浩园604 浩园603 浩园602 浩园607 浩园406 浩园603 浩园406 浩园607 浩园604 浩园602
考核 方式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上课 人数 43 34 39 47 47 42 48 46 38 33
年级:2014
每 日 有 课 节 次 周 学 时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2 2 2 2 2 2 2 2 1-2▲ 1-2▼ 3-4▼ 3-4▲ 3-4▼ 1-2▲ 1-2▼ 3-4▲ 教 师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人员培训大纲及考核要求的通知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人员培训大纲及考核要求的通知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人员培训大纲及考核要求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12.05.03•【文号】安监总厅管三函[2012]68号•【施行日期】2012.05.0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人员培训大纲及考核要求的通知(安监总厅管三函〔2012〕6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化学品登记中心、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为规范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人员培训考核工作,根据《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工作管理办法》(安监总管三〔2011〕145号)的要求,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组织制定了《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人员培训大纲及考核要求》,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二〇一二年五月三日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人员培训大纲及考核要求1 范围本大纲规定了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人员(以下简称评审人员)的基本条件、培训大纲和考核要求。

本大纲适用于评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评审人员培训包括初次培训、再培训和年度教育。

2 基本条件2.1初次培训条件2.1.1具有化学、化工或安全专业大专(含)以上学历或中级(含)以上技术职称。

2.1.2从事危险化学品或化工行业安全相关的技术或管理等工作经历3年(含)以上。

2.2再培训条件2.2.1经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考核取得评审人员培训合格证书。

2.2.2每年至少参与完成2个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以下简称安全标准化)评审或诊断工作。

2.2.3完成网上课堂自学的年度教育。

3 培训大纲3.1培训要求3.1.1应按照本大纲的规定对评审人员进行初次培训、再培训和年度教育。

再培训周期为3年,再培训周期内未达到2.2.2和2.2.3项要求的评审人员应重新参加初次培训。

华中科技大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全校公选课课表

华中科技大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全校公选课课表

2.晚上上课开始时间为7:00,周六、周日上课开始时间上午8:30,下午2:30。

3.本学期的公共选修课从第3周星期日(3月2日)开始上课,凡安排在星期天上的公选课,请按照校历注意周次,切勿误课。

4. 第13周为期中考试周,故公共选修课第13周一律不排课。

5. 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都注明了课程类别为“核心”或“一般”字样,09级(五年制)、10级、11级、12级、13级学生选课时请注意。

2.晚上上课开始时间为7:00,周六、周日上课开始时间上午8:30,下午2:30。

3.本学期的公共选修课从第3周星期日(3月2日)开始上课,凡安排在星期天上的公选课,请按照校历注意周次,切勿误课。

4. 第13周为期中考试周,故公共选修课第13周一律不排课。

5. 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都注明了课程类别为“核心”或“一般”字样,09级(五年制)、10级、11级、12级、13级学生选课时请注意。

2.晚上上课开始时间为7:00,周六、周日上课开始时间上午8:30,下午2:30。

3.本学期的公共选修课从第3周星期日(3月2日)开始上课,凡安排在星期天上的公选课,请按照校历注意周次,切勿误课。

4. 第13周为期中考试周,故公共选修课第13周一律不排课。

5. 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都注明了课程类别为“核心”或“一般”字样,09级(五年制)、10级、11级、12级、13级学生选课时请注意。

2.晚上上课开始时间为7:00,周六、周日上课开始时间上午8:30,下午2:30。

3.本学期的公共选修课从第3周星期日(3月2日)开始上课,凡安排在星期天上的公选课,请按照校历注意周次,切勿误课。

4. 第13周为期中考试周,故公共选修课第13周一律不排课。

5. 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都注明了课程类别为“核心”或“一般”字样,09级(五年制)、10级、11级、12级、13级学生选课时请注意。

2.晚上上课开始时间为7:00,周六、周日上课开始时间上午8:30,下午2:30。

河北科技大学有机化学精品教案--第四章共轭二烯烃

河北科技大学有机化学精品教案--第四章共轭二烯烃

河北科技⼤学有机化学精品教案--第四章共轭⼆烯烃第 8 次课 2 学时第四章⼆烯烃共轭体系【教学要求】1.掌握⼆烯烃的命名。

2.理解共轭体系、共轭效应的概念。

3.掌握共轭体系的类型:π-π共轭,p-π共轭,超共轭(σ-π超共轭,σ-p超共轭)。

并根据共轭效应判断不同的碳正离⼦或⾃由基的稳定性。

4.掌握共轭⼆烯烃化学性质:(1)1,2-和1,4-亲电加成(2)双烯合成(Diels—Alder反应)。

【教学重点】1.共轭体系、共轭效应的概念。

2.共轭体系的类型:π-π共轭,p-π共轭,超共轭(σ-π超共轭,σ-p超共轭)。

3.共轭效应的应⽤。

4.共轭⼆烯烃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1.共轭体系的类型:π-π共轭,p-π共轭,超共轭(σ-π超共轭,σ-p超共轭)。

2.共轭效应的应⽤。

【教学时间】2学时引⾔:⼆烯烃是含有两个碳碳双键的开链不饱和烃,亦称双烯烃。

通式C n H2n-24.1⼆烯烃的分类和命名4.1.1⼆烯烃的分类根据双键的相对位置将⼆烯烃分为三类1.隔离双键⼆烯烃两个双键被两个或两个以上单键隔开的⼆烯烃,称为隔离(孤⽴)双键⼆烯烃。

2.累积双键⼆烯烃两个双键连接在同⼀个碳原⼦上的⼆烯烃,称为累积双键⼆烯烃。

3.共轭双键⼆烯烃两个双键被⼀个单键隔开的⼆烯烃,称为共轭双键⼆烯烃。

4.1.2⼆烯烃的命名⼆烯烃的命名与单烯相似,选取含有⼆个双键的最长碳链为主链,尽量使双键的位次最低。

双键的位置要标明。

C H2C H3C H3C H C H C H2C H C H2C H2C C H C H2C H3C H3C H C H C C H21,4-⼰⼆烯1,2-戊⼆烯2-⼄基-1,3-戊⼆烯由于双键间的单键可以旋转∴存在构象异构体或S-(E)-1,3-丁⼆烯C C H 2CC H 2HHC CHH H 2CC H 2S-顺-1,3-丁⼆烯S-反-1,3-丁⼆烯S 表⽰双键间的单键以S-反为主共轭⼆烯双键两端碳原⼦连接的原⼦或基团不相同时,也存在顺反异构现象,要逐渐标明其构型。

每个学员的理论培训时间每天不得超过4个学时,实际操作培训时间...

每个学员的理论培训时间每天不得超过4个学时,实际操作培训时间...

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为了加强机动车驾驶培训与考试管理工作,规范驾驶培训机构教学行为,提高驾驶培训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大纲。

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包括: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大纲、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大纲和驾驶培训教学日志。

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的学时安排见下表:学时安排表车型C1 C2 C3 C4、D、E、F C5 B2 A3 A1、B1 A2 总学时78 78 56 48 78 118 120 82 88 每个学员的理论培训时间每天不得超过4个学时,实际操作培训时间每天不得超过4个学时。

本大纲培训教学部分分为三个阶段,每个教学阶段结束后,应当对学员本阶段的学习进行考核,考核员由二级以上教练员担任;阶段考核合格后,进入下一阶段学习;阶段考核不合格的,由考核员确定应当增加复训的内容和学时。

本大纲考试部分分为三个科目,考试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组织,考试顺序按照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三依次进行,前一科目考试合格后,可以参加下一科目的考试;前一科目考试不合格的,继续该科目考试。

轮式自行机械车(M)、无轨电车(N)、有轨电车(P)三种准驾车型的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由各省根据需要和地方特点自行制定,并报交通运输部和公安部备案。

第一阶段(科目一)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阶段目标:了解机动车基本知识,掌握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及道路交通信号的规定。

教学大纲教学项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时安排C1 C2 C3C4DEFC5 B2 A3A1B1A2 12 12 12 10 12 12 14 10 101.机动车基本知识车辆结构常识了解车辆的基本构成1 1 1 1 1 1 1 1 1车辆主要安全装置熟悉各主要安全装置的配置;掌握仪表、报警灯的作用;掌握安全头枕、安全带、安全气囊、灯光、喇叭、防抱死制动系统的作用驾驶操纵机构掌握转向盘、加速操纵装置、制动操纵装置、变速器操纵杆、驻车制动操纵装置及其他操纵装置的作用111111 1 1 1掌握离合器踏板的作用* *车辆性能了解车辆性能与安全行车的关系;了解制动性能对行车安全的影响1 1 1 1 1 1 1 1车辆检查和维护掌握日常检查和维护的基本内容车辆运行材料了解燃油、润滑油、冷却液、风窗玻璃清洗液等运行材料的使用常识客车制动系统及车门了解客车行车制动装置、缓行器和驻车制动装置、客车乘客门、安全出口、客车外推式安全窗的结构特点* * * * * * 1 1 *公交车制动系统及车门了解公交车行车制动装置、驻车制动装置、乘客门的结构特点* * * * * * 1 * *汽车列车制动系统、连接与分离装置了解汽车列车制动系统的结构特点;了解汽车列车连接与分离装置的结构* * * * * * * * 12.法律、法规及道路交通信号机动车驾驶证申领与使用熟练掌握机动车驾驶证申领与使用的规定、考试标准、记分标准1 1 1 1 1 1 1 1 1道路通行规则熟练掌握道路交通信号的种类、识别和作用;熟练掌握各类道路条件下的通行规则;熟练掌握变更车道、跟车与限制超车、会车规定、避让行人和非机动车、掉头与倒车的规定4 4 4 3 4 4 4 1 1驾驶行为熟练掌握正确驾驶的行为要求 1 1 1 1 1 1 1 1 1 违法行为处罚掌握主要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情形、法律责任的基本知识、驾驶机动车禁止行为2 2 2 2 2 2 2 2 2机动车登记掌握机动车登记的有关规定1 1 1 1 1 1 1 1 1交通事故处理了解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处置方法3.综合复习及考核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熟练掌握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交通信号等相关知识;考核不合格的,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相应的内容和学时—————————注:1.本阶段理论知识应当采用课堂多媒体教学。

师范学院学分制实施细则

师范学院学分制实施细则

师范学院学分制实施规范为保证我院学分制教学管理的顺利推进,根据《XX师范学院学分制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一、开课原则课程设置采用“平台+模块”结构体系,由必修课和选修课组成。

必修课是指体现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的最低要求,并为学生以后的自我发展奠定必要基础的课程。

限选课是指加深与扩大学生学科基础、相关知识及专业知识,以优化其知识结构,学生在限定的课程范围内,自主选择一部分进行修读的课程。

任选课是指拓展和深化学生专业知识领域,满足学生个性、兴趣爱好与特长需要和增强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课程,包括专业任选课、全校性公共选修课两个模块,以及本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以外的课程。

课程建设实行分级管理。

教务处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公共必修课、教育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建设。

公共必修课、教育必修课由教务处统安排。

公共选修课的设置将本着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这一原则,按哲学、文学、理学、法学、经济学、历史学、教育学、文化素质教育等类别,分别由各教学单位分段提供若干门选修课程,供本专业以外的学生选修。

学生在学习期间,应在本专业所属大类之外选修不少于4个学分。

各系负责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建设。

专业必修课程按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要求设置。

专业限选课所设置的总门数应为学生选修课程门数的150%~200%,同时开设若干门任选课供学生自由选修。

各类课程学时和学分比例的要求是:必修课不高于75%,选修课不低于25%。

各专业课程学分分配参照《课程学分结构表》制定。

学生毕业时必须修满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及选修课的学分数,并完成不计算学分的各教育教学环节,包括:军训,公益劳动,教育(专业)实习,专业见习(考察),社会实践,毕业论文等。

注:表中各类学分是指学生获取学位必须取得的最低课程学分数,不包括社会实践、毕业论文等环节学分数.二、排课原则(一)全校性公共课安排1.公共必修课由教务处按照教学计划排定,学生不能任意选择课程,但原则上可以选择任课教师。

2014-2015学年下学期本科课程表

2014-2015学年下学期本科课程表

第 10 页
广西医科大学2013级本科各专业第四学期第1-18周课程表
课程 地点 专业班级 时间
校历:2015年3月2日-2015年7月3日
星期四 下午 7 8 9 1 上午 2 3 4 5 6 下午 7 8 9 1 星期五 上午 2 3 4 5 6 下午 7 8 各课程学时数 9
流行病学 36(24, 12) 形势与政策 6(6, 0) 医患沟通学 36(24, 12) 体育(4) 36(0, 36) 英语(4) 72(72, 0) 医学伦理学 24(20,4) 实验生理科学(1) 36(4,32) 病理生理学 45(45,0) 药理学 54(54,0) 预防医学 72(48,24) 病理学 54(30,24) 社会医学 45(36, 9) 卫生化学 78(48, 30) 病理生理学 3(36, 0) 实验生理科学(2) 54(0, 54) 医学遗传学 27(18, 9) 形势与政策 6(6, 0) 体育(4) 36(0, 36) 英语(4) 72(72, 0) 药理学 54(54, 0) 医学伦理学 24(20,4)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63(42, 2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概论 96(64, 32) 形势与政策 6(6, 0) 体育(4) 36(0, 36) 英语(4) 72(72, 0) 分析化学(2) 59(38, 21) 物理化学 108(60, 48) 医药拉丁文 10(10, 0) 文献检索与利用 44(24,20) 医学统计学 72(42, 30) 生理学 68(68, 0) 生物化学 103(64, 39)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概论 96(64, 32) 形势与政策 6(6, 0) 体育(4) 36(0, 36) 英语(4) 72(72, 0)

2018年南京林业大学《学生手册》题库及答案

2018年南京林业大学《学生手册》题库及答案

2018年南京林业⼤学《学⽣⼿册》题库及答案⼀、判断题1、我校正努⼒建设成为⼀个以⽣态环境建设和⽣物资源的培育、保护与开发利⽤为特⾊,理、⼯、农、⽂、管、经、哲、法等学科协调发展,具有⼀定国际影响的⾼⽔平研究教学型⼤学。

(√)2、学⽣在校可以进⾏宗教活动。

(×)3、学校允许部分组织和个⼈在校进⾏宗教活动。

(×)4、学⽣在校期间有参加学⽣社团、勤⼯助学、参加社会服务、从事以盈利为⽬的的经商活动的权利。

(×)5、被开除学籍的学⽣,学校不会发给其任何学习证明。

学⽣必须按学校规定期限离校,档案、户⼝退回其家庭户籍所在地。

(×)6、校纪校规就是学⽣在校学习、⽣活、⽇常⾏为等所应遵循的规范。

(√)7、每学期开学时,未按学校规定缴纳学费者,实⾏暂缓注册⼿续(×)8、个别学⽣⼊学后发现某种疾病或⽣理缺陷,经⼆级甲等以上医院检查证明不能在原专业学习者,只能退学。

(×)9、对于在本校或指定学校修过的同⼀门课程,只要学分、学时相同,即可免修现在所学课程。

(√)10、开除学籍的学⽣只发肄业证. (×)11、学⽣未办理暂缓注册⼿续⽽⼜没有注册,逾期超过两周以上⼜⽆重⼤特殊原因的,按⾃动退学处理。

(√)12、学⽣在校学习期间,本学期课程考试成绩不及格的同学,须参加下学期开学初第⼆周学校组织的补考。

补考后仍不及格者可参加毕业前补考。

(×)13、每学期公布⼀次学业警⽰学⽣名单,相关学院按要求向学⽣发送“学业警⽰通知书”,并通知家长。

(√)14、考核需达到优秀者,才能获得该门课程的学分。

(×)15、新⽣⽆故超过两周不报到者,视为放弃⼊学资格。

(√)16、参评“优秀学⽣⼲部”应满⾜学年内各科成绩均及格且平均绩点2.8以上这⼀条件。

(√)17、国家助学⾦平均资助标准为每⽣每年3000元。

(×)18、考核需达到优秀者,才能获得该门课程的学分。

广西壮族自治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时管理办法(试行)

广西壮族自治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时管理办法(试行)

广西壮族自治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时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建立健全我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时管理制度,规范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根据《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令第25号)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贯彻实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的通知》(人社厅发〔2015〕151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全区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团体等组织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时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纳入学时管理的继续教育科目分为公需科目和专业科目。

第二章学时要求第四条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每年累计应不少于90学时,其中专业科目一般不少于总学时的三分之二。

第三章认定方式第五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时认定分公需科目学时认定和专业科目学时认定。

公需科目学习以网络培训为主,按专业技术人员完成网络课程时长和线下培训班时长认定学时。

专业科目学时可参照下列办法认定学时:(一)培训进修类。

包括各类脱产和半脱产继续教育学习、培训、进修、研修、专题讲座、远程教育等,按实际学时认定,每半天按照4学时认定。

1.参加国家部委,自治区、市、县有关部门及行业组织主办或委托举办的培训进修类等活动,学时按承办单位或由选派单位的行政主管部门、行业组织确定。

2.参加国(境)外培训的,按实际培训学时认定(在途时间不计算在内)。

回国(境)后参加总结活动并分享培训收获和成果的,按实际活动天数计算。

每半天按照4学时认定。

3.参加各级继续教育基地和各类继续教育机构组织的继续教育培训进修项目的,学时按继续教育基地或继续教育施教机构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审定的培训学时确定。

(二)自学类。

包括专业技术人员个人自学、单位统一安排自学,参加学历、学位教育,参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以及参加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和专业技术职务外语考试。

1.个人自学、单位统一安排自学的,由用人单位建立学习档案并确定具体学时,每年累计不超过20学时。

运动生理学实验课教案

运动生理学实验课教案

运动生理学实验课教案(一)课程名称班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实验名称:肺通气功能测定学时数:2学时目的:学习和掌握肺活量、时间肺活量和最大通气量的测定方法。

仪器:微型肺活量测定仪、肺量计、消毒棉球、75%酒精、嘴夹分组方法:每四人为一组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师演示、学生操作与统计实验内容和方法:1.肺活量的测定:仪器归零。

令受试者取站立位,竭力深吸气后,由吹气口向筒内作最大限度的呼气,记录数据,连续测量三次,取最大一次的数值作为肺活量值。

2.时间肺活量的测定:受试者取站立位,夹上鼻夹,口含橡皮吹嘴并与外界相通,作平静呼吸数次;之后,令受试者作最大限度深吸气,关闭三通开关,吸气之末屏气1-2 秒,此时开动快鼓(25mm/秒),令受试者作最快速度用力深呼气,直到不能再呼为止。

从记录纸上测定第一、第二和第三秒内呼出的气体量,并分别计算出它们各自占肺活量的百分比。

健康成年人第一秒平均值约为83%,第二秒约为96%,第三秒约为99%。

3.最大通气量的测定:肺量计内充入4-5 升新鲜空气,受试者取站立位,夹上鼻夹,口含橡皮吹嘴,转动三路开关,使口与肺量计相通,开动慢鼓记录平和呼吸曲线。

然后开动中速鼓(1.67mm/秒),令受试者按主试者口令在15 秒钟内尽力作最深、最快的呼吸。

根据呼吸频率与每次呼吸深度,计算出15 秒内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然后乘以4,即为最大通气注意事项:(一)受试者在测试前应了解测试指标,掌握测试方法。

(二)受试者使用吹嘴前,应进行消毒,或使用一次性吹筒,避免交叉感染。

(三)在测试时,要戴好口嘴及鼻夹,不要漏气。

(四)每一单项指标测完后,需平静呼吸几次,然后再测下一个指标。

运动生理学实验课教案(二)课程名称班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实验名称:运动过程中心率及动脉血压的测定学时数:2学时目的:掌握运动过程中心率的测定方法观察运动对心率及动脉血压的影响仪器:听诊器、节拍器、心率表或心率遥测仪、弹簧式血压计、电子感应血压计、水银血压计分组方法:每四人为一组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师演示、学生操作与统计实验内容和方法:1.心率的测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38 次课 2 学时注:本页为每次课教案首页把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就构成分散体系。

其中,被分散的物质称为分散相(dispersed phase),另一种物质称为分散介质(dispersing medium)。

例如:云,牛奶,珍珠分散体系分类分类体系通常有三种分类方法:按分散相粒子的大小分类:分子分散体系;胶体分散体系;粗分散体系按分散相和介质的聚集状态分类:液溶胶;固溶胶;气溶胶按胶体溶液的稳定性分类:憎液溶胶;亲液溶胶1按分散相粒子的大小分类1)分子分散体系分散相与分散介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彼此混溶,没有界面,是均匀的单相,分子半径大小在10-9m以下。

通常把这种体系称为真溶液,如CuSO4溶液。

2)胶体分散体系分散相粒子的半径在1 nm~100 nm之间的体系。

目测是均匀的,但实际是多相不均匀体系。

也有的将1 nm ~ 1000 nm之间的粒子归入胶体范畴。

3)粗分散体系当分散相粒子大于1000 nm,目测是混浊不均匀体系,放置后会沉淀或分层,如黄河水。

2按胶体溶液的稳定性分类1)溶胶半径在1 nm~100 nm之间的难溶物固体粒子分散在液体介质中,有很大的相界面,易聚沉,分散相与分散介质不同相,是热力学上的不稳定体系。

一旦将介质蒸发掉,再加入介质就无法再形成溶胶,是一个不可逆体系,如氢氧化铁溶胶、碘化银溶胶等。

重要概念重要概念一般介绍一般介绍一般介绍一般介绍一般介绍重点介绍一般介绍一般介绍一般介绍重要现象重要公式一般了解重要现象一般解释一般介绍一般介绍一般讲解这是胶体分散体系中主要研究的内容。

2)高分子溶液半径落在胶体粒子范围内的高分子溶解在合适的溶剂中,一旦将溶剂蒸发,高分子化合物凝聚,再加入溶剂,又可形成溶胶,分散相与分散介质同相,亲液溶胶是热力学上稳定、可逆的体系。

3)缔合胶体(有时也称为胶体电解质)分散相是由表面活性剂缔合而成的胶束。

通常以水作为分散介质,胶束中表面活性剂的亲油基团向里,亲水基团向外,分散相与分散介质之间有很好的亲和性,因此也是一类均相的热力学稳定系统。

3按分散相和介质聚集状态分类1)液溶胶将液体作为分散介质所形成的溶胶。

当分散相为不同状态时,则形成不同的液溶胶:A.液-固溶胶如油漆,AgI溶胶B.液-液溶胶如牛奶,石油原油等乳状液C.液-气溶胶如泡沫2)固溶胶将固体作为分散介质所形成的溶胶。

当分散相为不同状态时,则形成不同的固溶胶:A.固-固溶胶如有色玻璃,不完全互溶的B.固-液溶胶如珍珠,某些宝石C.固-气溶胶如泡沫塑料,沸石分子筛3)气溶胶将气体作为分散介质所形成的溶胶。

当分散相为固体或液体时,形成气-固或气-液溶胶,但没有气-气溶胶,因为不同的气体混合后是单相均一体系,不属于胶体范围。

A.气-固溶胶如烟,含尘的空气B.气-液溶胶如雾,云憎液溶胶的特性(1)特有的分散程度粒子的大小在10-9~10-7 m之间,因而扩散较慢,不能透过半透膜,渗透压低但有较强的动力稳定性和乳光现象。

(2)多相不均匀性具有纳米级的粒子是由许多离子或分子聚结而成,结构复杂,有的保持了该难溶盐的原有晶体结构,而且粒子大小不一,与介质之间有明显的相界面,比表面很大。

(3)热力学不稳定性因为粒子小,比表面大,表面自由能高,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有自发降低表面自由能的趋势,即小粒子会自动聚结成大粒子。

§12.1 胶体系统的制备制备溶胶必须使分散相粒子的大小落在胶体分散体系的范围之内,并加入适当的稳定剂。

制备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1)分散法用机械、化学等方法使固体的粒子变(2)凝聚法使分子或离子聚结成胶粒用这两种方法直接制出的粒子称为原级粒子。

视具体制备条件不同,这些粒子又可以聚集成较大的次级粒子。

通常所制备的溶胶中粒子的大小不是均一的,是一个多级分散体系。

1 分散法(1)研磨法用机械粉碎的方法将固体磨细。

这种方法适用于脆而易碎的物质,对于柔韧性的物质必须先硬化后再粉碎。

例如,将废轮胎粉碎,先用液氮处理,硬化后再研磨。

胶体磨的形式很多,其分散能力因构造和转速的不同而不同。

盘式胶体磨转速约每分钟1万∼2万转。

A 为空心转轴,与C 盘相连,向一个方向旋转,B 盘向另一方向旋转。

分散相、分散介质和稳定剂从空心轴A 处加入,从C 盘与B 盘的狭缝中飞出,用两盘之间的应切力将固体粉碎,可得1000 nm 左右的粒子。

(2)胶溶法胶溶法又称解胶法,仅仅是将新鲜的凝聚胶粒重新分散在介质中形成溶胶,并加入适当的稳定剂。

这种稳定剂又称胶溶剂。

根据胶核所能吸附的离子而选用合适的电解质作胶溶剂。

这种方法一般用在化学凝聚法制溶胶时,为了将多余的电解质离子去掉,先将胶粒过滤,洗涤,然后尽快分散在含有胶溶剂的介质中,形成溶胶。

例如:Fe(OH)3(新鲜沉淀)3FeCl−−−→加Fe(OH)3 (溶胶) AgCl (新鲜沉淀)3AgNO KCl−−−−−→加或 AgCl(溶胶) (3)超声分散法这种方法目前只用来制备乳状液。

如图所示,将分散相和分散介质两种不混溶的液体放在样品管4中。

样品管固定在变压器油浴中。

在两个电极上通入高频电流,使电极中间的石英片发生机械振荡,使管中的两个液相均匀地混合成乳状液。

(4).电弧法电弧法主要用于制备金、银、铂等金属溶胶。

制备过程包括先分散后凝聚两个过程。

将金属做成两个电极,浸在水中,盛水的盘子放在冷浴中。

在水中加入少量NaOH 作为稳定剂。

制备时在两电极上施加100V 左右的直流电,调节电极之间的距离,使之发生电火花,这时表面金属蒸发,是分散过程,接着金属蒸气立即被水冷却而凝聚为胶粒。

2 凝聚法(1)化学凝聚法通过各种化学反应使生成物呈过饱和状态,使初生成的难溶物微粒结合成胶粒,在少量稳定剂存在下形成溶胶,这种稳定剂一般是某一过量的反应物。

例如:A.复分解反应制硫化砷溶胶2H3AsO3(稀)+ 3H2S →As2S3(溶胶)+6H2OB.水解反应制氢氧化铁溶胶FeCl3(稀)+3H2O (热)→Fe(OH)3(溶胶)+3HClC.氧化还原反应制备硫溶胶2H2S(稀)+ SO2(g) →2H2O +3S (溶胶)Na2S2O3 +2HCl →2NaCl +H2O +SO2 +S (溶胶)D.还原反应制金溶胶2HAuCl4(稀)+ 3HCHO +11KOH−−→2Au(溶胶)+3HCOOK∆+ 8KCl + 8H2OE.离子反应制氯化银溶胶AgNO3(稀)+ KCl(稀)→AgCl (溶胶)(2)物理凝聚法A. 过饱和法利用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的显著差别来制备溶胶,而且两种溶剂要能完全互溶。

例 1. 松香易溶于乙醇而难溶于水,将松香的乙醇溶液滴入水中可制备松香的水溶胶。

例2. 将硫的丙酮溶液滴入90℃左右的热水中,丙酮蒸发后,可得硫的水溶胶。

B.蒸气骤冷法将汞的蒸气通入冷水中就可以得到汞的水溶胶。

罗金斯基等人利用下列装置,制备碱金属的苯溶胶。

4—金属钠,2—苯,5—液氮。

先将体系抽真空,然后适当加热管2和管4,使钠和苯的蒸气同时在管5 外壁凝聚。

除去管5中的液氮,凝聚在外壁的混合蒸气融化,在管3中获得钠的苯溶胶。

3 溶胶的净化在制备溶胶的过程中,常生成一些多余的电解质,如制备Fe(OH)3溶胶时生成的HCl。

少量电解质可以作为溶胶的稳定剂,但是过多的电解质存在会使溶胶不稳定,容易聚沉,所以必须除去。

净化的方法主要有渗析法和超过滤法。

(1)渗析法简单渗析:将需要净化的溶胶放在羊皮纸或动物膀胱等半透膜制成的容器内,膜外放纯溶剂。

利用浓差因素,多余的电解质离子不断向膜外渗透,经常更换溶剂,就可以净化半透膜容器内的溶胶。

如将装有溶胶的半透膜容器不断旋转,可以加快渗析速度。

电渗析:为了加快渗析速度,在装有溶胶的半透膜两侧外加一个电场,使多余的电解质离子向相应的电极作定向移动。

溶剂水不断自动更换,这样可以提高净化速度。

这种方法称为电渗析法。

(2)超过滤法用半透膜作过滤膜,利用吸滤或加压的方法使胶粒与含有杂质的介质在压差作用下迅速分离。

将半透膜上的胶粒迅速用含有稳定剂的介质再次分散。

§12.2 胶体系统的光学性质光散射现象当光束通过分散体系时,一部分自由地通过,一部分被吸收、反射或散射。

可见光的波长约在400~700 nm之间。

(1)当光束通过粗分散体系,由于粒子大于入射光的波长,主要发生反射,使体系呈现混浊。

(2)当光束通过胶体溶液,由于胶粒直径小于可见光波长,主要发生散射,可以看见乳白色的光柱(3)当光束通过分子溶液,由于溶液十分均匀,散射光因相互干涉而完全抵消,看不见散射光。

1.Tyndall效应1869年Tyndall发现,若令一束会聚光通过溶胶,从侧面(即与光束垂直的方向)可以看到一个发光的圆锥体,这就是Tyndall效应。

其他分散体系也会产生一点散射光,但远不如溶胶显著。

Tyndall效应实际上已成为判别溶胶与分子溶液的最简便的方法。

2. Rayleigh公式1871年,Rayleigh研究了大量的光散射现象,对于粒子半径在47nm 以下的溶胶,导出了单位体积溶胶的散射光强度计算公式,称为Rayleigh公式:式中:I0入射光强度,C单位体积中粒子数, 入射光波长,V每个粒子的体积,n 分散相折射率,n0分散介质的折射率从Rayleigh公式可得出如下结论:a)散射光强度与粒子的体积平方成正比。

可鉴别分散系统的种类b)散射光强度与入射光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

入射光波长愈短,散射愈显著。

所以可见光中,蓝、紫色光散射作用强。

c)分散相与分散介质的折射率相差愈显著,则散射作用亦愈显著。

d)散射光强度与单位体积中的粒子数成正比。

乳光计原理保持粒子大小相同如果已知一种溶液的散射光强度和浓度,测定未知溶液的散射光强度,就可以知道其浓度,这就是乳光计。

3. 超显微镜与粒子大小的近似测定普通显微镜分辨率不高,只能分辨出半径在200 nm以上的粒子,所以看不到胶体粒子。

超显微镜分辨率高,可以研究半径为5~150 nm的粒子。

但是,超显微镜观察的不是胶粒本身,而是观察胶粒发出的散射光。

是目前研究憎液溶胶非常有用的手段之一。

(1)狭缝式照射光从碳弧光源射击,经可调狭缝后,由透镜会聚,从侧面射到盛胶体溶液的样品池中。

超显微镜的目镜看到的是胶粒的散射光。

如果溶液中没有胶粒,视野将是一片黑暗。

(2)有心形聚光器这种超显微镜有一个心形腔,上部视野涂黑,强烈的照射光通入心形腔后不能直接射入目镜,而是在腔壁上几经反射,改变方向,最后从侧面会聚在试样上。

目镜在黑暗的背景上看到的是胶粒发出的的散射光。

从超显微镜可以获得哪些有用信息?(1)可以测定球状胶粒的平均半径。

1334mrπρ⎛⎫= ⎪⎝⎭(2)间接推测胶粒的形状和不对称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