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障碍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发作的方式
— 90% 以上为反复发作 — 终生平均发作9次,平均每年0.5次 — 青少年首次发作多为D,连续数次转为
M或HM ,成人首次发作M与D机会相似 — 随发作次数增多,其间歇期逐渐缩短,
频率则增多 — 间歇交替发作:MI-DI 或DI-MI
循环发作:MDI ,DMI ,约占25% — 快速循环发作(RC ):自发或诱发
? 双相障碍
双相I型:只要目前或病史中有达到诊断标准的躁狂发作 或混合发作均属于双相 I型
双相II型:有反复的抑郁发作及轻躁狂发作,但从无躁狂发 作则为双相 II型
? 环性心境障碍 ? 未在他处特指的双相障碍:包括快速循环发作、复发性轻躁狂发作
9
ICD -10双相障碍分类
— 包括:单次及复发性躁狂发作 未分双相 I、II 型 在“其它双相情感障碍”中包括双相 II 型 未列出快速循环发作
18
wk.baidu.com
II. 双相障碍病程的复杂性
— RC 发生的易感因素 ? 女性、绝经期 ? 甲状腺功能低下(包括临床下甲低) ? DMI 发作模式者 ? BP-II 型者 ? 情感旺盛气质者 ? 环性心境障碍者
19
II. 双相障碍病程的复杂性
— RC 发生的危险因素
? 酒精滥用 ? 饮咖啡 ? 使用兴奋剂 ? 暴露于白光下 ? 使用BZDs(尤以阿普唑仑) ? 睡眠剥夺 ? 服用抗抑郁剂
种族间患病率相似 (英.Goodwin 等,1990) * 5.5~7.8% (Angst .1999) * 5~7% (Akiskal ,2002)
— 国内资料
* 0.042% (国内12地区,1982) * 0.7~1.6% (台湾省,1982-1987) * M 1.5% , FM 1.6% (香港特区,1993)
? 快速循环发作: 为恶性病程
—定义:在 12个月中发作四次以上不论其发作为 M、 HM 或D,均应达到症状学诊断标准,但不要 求达到相应的病期标准
—发生率:国内: RC 在MD中约占7.9% ,在BPD 中占28.81%
国外:分别为 15%与15.2~24.2% —RC 多发生于 BP-II 型中,约占 75~83.5%
6
双相障碍发病的危险因素
? 社会心理因素:是发病、病情恶化及复发的促发因素 ? 人格气质:情感旺盛气质及环性情感气质者易患 BPD ? 季节因素:部分BPD发病有季节性,初冬(10-11月)出
现抑郁发作,次年初夏(5-7月)转为躁狂或HM 发作
7
Ⅱ. 现有临床双相障碍分类
— 各系统间的差别
8
DSM-IV系统
? Bottlender(2001) 报道158例BPI —D单用TCAs 转躁 率82% ,合用MSs则为58% ,说明TCAs 转躁率很高
? 各种抗抑郁剂转躁率大小,依此可能为: TCAs>SNRI 、NaSSA>SSRIs> 丁胺苯丙酮
(Bupropion )
17
II. 双相障碍病程的复杂性
20
Ⅳ.临 床 研 究 新 进 展 — 扩展BPD的内含
21
I. 药物诱发情绪高涨应属于 BPD—共识
※ Akiskal (1978)发现诱发的 HM ,其后有自发 HM , 应属于 BPII Sultzer 等(1989)复习文献指出:药物诱发情绪高 涨均属BPD ,患者常有 BP家族史
※ HM 的病期标准可少于 4天 Akiskal (1977)证实HM 病期可为2天 Wick 和Angst (1991)研究发现 HM 可短至1-3天
? 估计在诊断的DD中约有50~70% 实为BP-II
(Akiskal ,2002)
5
双相障碍发病的危险因素
? 遗传因素 — BP-I 型者一级亲属中患BP-I 为一般人群的8~19倍 — 约50%BP-I 者的双亲中至少有一方患 MD,且多为DD — 如双亲一方患BP-I ,其子女患MD机率为25% ,如双亲 均为BP-I ,则子女患MD机率高达50~75% — 双生子研究:单卵双生BP-I 同患率33~90% 双卵双生为5~25% — 索引病例后代患病率逐代减半
13
II. 双相障碍病程的复杂性
? 自然病程
— 躁狂或混合性发作约数周至 6个月 平均约3个月(轻躁狂可短至 1~3天)
— 抑郁发作约 3~13个月,平均 9个月 — 不加医疗干预多数可自发缓解 — 10% 可转为慢性病程,以其抑郁发作
持续两年以上,期间可有与 M或HM 并存的混合形式
14
II. 双相障碍病程的复杂性
15
II. 双相障碍病程的复杂性
? 转相及发作变频
—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躁狂时可促转向抑郁 第一代APS > 第二代 APS Hal. 为10.1% (12W ) Olan. 为6.3% (12W)
16
抗抑郁剂治疗双相抑郁(BP-D)时 可转为M、HM 、Mixed 及RC
? Game 等(2004)报道单用 ADs治疗BP—D转躁为 84.2% (合用MSs 时下降为 31.6% ),循环频率增 加25.6% ,新发生的 RC 为32.1%
4
双相障碍流行病学
? DD:BPD=10:1~4:1 (Winokur ,1996)
=1:1
(Akiskal ,1996)
? 性别患病率:男≈女
? 首发年龄高峰:15~19岁
? 自杀企图 25~50% ,自杀死亡11~19%
? 共病:40%BPD 患者合并酒或物质依赖,
使心血管病患者率增加20%
? BP-II 是最多的表现型(Simpson ,1998)
双相障碍的研究
1
Ⅰ. 双相障碍的临床研究现状 (BPD)
2
双相障碍(BPD)的概念
临床表现:躁狂(或轻躁狂)发作与抑郁发作 反复间歇交替或循环的发作性病程 形式表现的一类心境障碍
3
双相障碍流行病学(终生患病率)
— 国外资料
* 1.3~2.6% (DSM-IV ) * BP-I 1% ,BP-I 与BP-II 3% * BP-I 与II 与环性心境障碍4% ,
— 持续性心境障碍中包括环性心境障碍
10
CCMD-3双相障碍分类
- 单次及复发性躁狂发作列为心 境障碍的独立亚型,不属于双相障碍 - 在双相障碍中列有快速循环发作
11
Ⅲ. 双相障碍临床现象学 的复杂性
12
I. 临床发作形式的多样性
— 躁狂发作、轻躁狂发作 — 抑郁发作 — 混合性发作 — 环性心境障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