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抗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合集下载

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及改进设计

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及改进设计

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及改进设计1. 引言地震是地球自然界常见的一种地壳运动形式,造成了许多严重的人身财产损失。

对于建筑结构而言,抗震性能是保障人们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对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和改进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方法,以及如何进行改进设计,以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

2. 抗震性能分析2.1 结构参数分析在进行抗震性能分析前,首先需要对建筑结构的结构参数进行分析。

包括结构质量,基础形式,结构材料等。

这些参数将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必须仔细考虑这些参数,确保结构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承受地震力的作用。

2.2 结构动力分析结构动力分析是抗震性能分析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数值模拟或物理试验等方法,对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进行分析。

常用的方法包括有限元方法、动力弹塑性分析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得到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加速度等参数,从而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

2.3 结构强度分析在抗震性能分析中,结构的强度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通过对结构强度进行分析,可以确定结构的承载能力,进而评估结构在地震发生时的稳定性。

强度分析涉及材料的强度、梁柱节点的强度等方面,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结构在地震中不发生破坏。

3. 改进设计3.1 结构刚度改进提高结构的刚度是改进抗震性能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采用加固材料、增加支撑、增加结构横向刚度等手段,增加结构的刚度,使其能够更好地抵抗地震力的作用。

这一改进设计方法在现有结构的加固和新结构的设计中都可以采用。

3.2 结构阻尼改进结构的阻尼是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能够吸收和耗散能量的能力。

通过增加结构的阻尼,可以减小地震作用对结构的影响,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常用的改进方法包括增加阻尼器、减震器等。

3.3 结构刚-柔组合设计刚-柔组合设计是结构抗震性能改进的一种有效方法。

通过在结构中引入柔性元件,如剪切墙、剪力楼层等,与原有的刚性结构相结合,使结构能够在地震中发挥更好的抗震性能。

建筑结构中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建筑结构中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键词: 建筑结构; 抗震设计; 存在问题; 对策研究。
随着 新 的 建筑 抗 震 设 计 规 范( G B 5 0 0 1 1 -2 0 0 1 ) 的颁 布 与 实 施 , 新 的 抗震 设 计 规 范 中较 旧的 抗震 设 计 规 范( G  ̄1 1 -8 9 ) 的 主要 改 进 点 及 新 规 范对 各 类 结 构 抗震 设 计 所带 来 的实 际 影 响倍 受关 注 ; 在G B 5 0 0 1 1 —2 0 O 1 规范 的 执 行 过 程中, 发现G B 5 0 0 1 1 —2 o 0 l 规 范 中 仍存 在 一 些值 得 进 一 步 研 究 的 问 题 ; 在建 筑 结 构抗 震 设 计 的实 践 中 , 由 于设 计 人员 对 规 范 的理 解 和 掌握 尺 度 上 , 以及 因地 因人 在结 构选 型 、 布置 以及 计算 方法 上相 互 差异 较 多而 对 设计 产 生 较多 的争 议 , 抗 震设 计 方法值 得 深入 的研 究 。
( 八) 建 筑结 构平 面 布置 的规 则 性和 对称 性

建 筑结构 抗震 设计 的主 要 内容与 要点
建筑 的 平 、 立 面 布置 应 符 合抗 震 理 念 设 计原 则 , 宜 采用 规 则 的建 筑 结 构 设 计 方案 , 不应 采用 十 分不 规则 的设 计 方案 。 建 筑结 构抗 震设 计 规 范规定 , 对
或平面、 竖向都不规则 的建筑结构, 应采用空间结 ( 一) 选择对建筑抗震有利 的场地 , 宜避开对建筑抗震不利 的地段 , 不应 平面不规则或竖向不规则, 对 凹 凸不 规则 或 楼 板局 部 不 连 贯 时 , 应 采 用 符合 楼 板平 面 内的 在危险地段建造甲、 乙、 丙类建筑。对于不利地段 , 结构工程师应提出避开要 构计 算 模 型 ; 对 薄弱 部 位应 乘 以 内力增 大 系 数 , 应 按 规 范 求, 当无 法 避开 时 , 应 采取 有 效 措施 , 这 就 考 虑 了地 震 因场 地 条 件 间 接 引起 结 实 际刚 度强 度 变 化 的计 算模 型 ; 的有关规定分析弹塑性变形 , 并应对薄弱部位采取强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 构 破 坏的 原 因, 诸如 地基 土 的不 均匀 沉 陷 、 地震 引起 的 地表 错动 与地 裂 。 【 二) 建 筑 的平 立面 布 置应 符合 概 念 设计 的 要求 , 不 应采 用 严重 不 规 则 的 三、 产 生这些 问题 的原 因及 解决 方法 方案。不规则的建筑, 在结构设计时要进行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和内力调整, 并 应对薄弱部位采取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借鉴国际的通行做法, 参考外国规 ( 一) 问题 产 生 的原 因 范, 使 我 们 的设计 更 加完 善合 理 。 上述 这 些 问题 的原 因是 多 方 面的 , 有认 识 方 面 的 原 因 ( 如 杭 州 虽属 六 度 ( 三) 结构材料选择与结构体系的确定应符合抗震结构的要求 。 采用哪一 地震 区 , 但 在新 规 范 ( G B J 1 1 — 8 9 ) 未 颁 布前 是 不抗 震 设 防 的 , 故存 在 着麻 痹 思 种结构材料, 什么样的结构体系, 经技术经济条件比较综合确定。 想) , 有计 划 经济 向市 场 经济 转化 过 程 中出现 的原 因 , 有设 计 人 员忽 视 了抗 震 ( 四) 尽可 能设 置 多 道抗 震 防线 。 地震 有 一定 的 持续 时 间, 而且 可 能多 次 概念 设 计方 面 的原 因( 未能 从 整体 、 全 局上 把 握好 ) , 有法 律 建设 方 面 的原 因 往复作用, 根据地震后倒塌的建筑物的分析, 我们知道地震的往复作用使结构 ( 在工程抗震设防管理方面缺乏国家政府法律依据 , 特别是处罚方面) , 有工 遭 到严 重破 坏 , 而最 后倒 塌则 是 结构 因破 坏而 丧 失 了承受 重力 荷 载 的能力 。 程抗 震 设 计会 审方 面 的 原 因 ( 缺 乏 系 统 过 程 抗 震设 计 审 查 ) , 还有 设 计 人 员 ( 五) 具 有 合理 的 刚度和 承 载力 分布 以及 与之 匹 配 的延性 。 提 高结 构 的抗 的水 平 ( 有 的设 计人 员从 大 学到 工作 单 位都 未 系统 学 习过 抗 震设 计 规 范 ) 和 侧 移 刚度, 往 往是 以提高 工程 造价 及 降低 结构 延性 指标 为 代价 的 。 其 他 原 因等 。 ( 六) 确保结构的整体性 。各构件之间的连接必须可靠。 ( 二) 抗 震设 计 对策 建筑结构中抗震设计是相关技术人员们通过对大量的建筑地震震害实例 二、 抗震 设计 中存在 的主 要 问题 进行研究、 分析、 归纳总结出来的实践经验。 抗震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是至关 重 要的也 是非 常必要 的 , 因而 , 有 关部 门应 当高度重 视建 筑结 构的抗震 设计 。 ( 一) 建 筑抗 震场 地 的选择 为 了有效 提 高建 筑结 构 的抗 震 能力 , 需 从 以下 三方 面 着手 : 施 工条 件 相 同的 情况 下 , 施 工场 地 的 工程 地 质 条件 不 同 , 建 筑物 在 地 震 1 . 要合理恰当地布局地震外力能量的传递吸收途径, 保证支柱 、 粱和墙的 中受到的破坏程度明显不同。 因此 , 要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 , 首先要选择 从而形成构件双向抗侧力结构体系。使其在地震作用下呈 好建筑场地 , 尽量避开不好的抗震场地 , 降低地震灾害。 对于地震时可能导致 轴线处于同一平面, 使塑 性屈 服尽量 发生在 墙的 底部 , 而连 粱适宜 在梁 端塑性 屈 服 , 还 崩塌、 滑移 、 地裂或地陷的场地 , 应采取相应的地基稳固措施 , 此类不利地段 弯 剪性破 坏 , 有 足够 的变形 能力 。在墙段 充分 发挥抗 震作 用之 前 , 按照“ 强墙 弱梁 ” 的原 则 强 不经 处 理 , 不 宜建 造 甲 、 乙、 丙 类建 筑 。 化墙肢的承载力 , 避免墙肢的剪切性破坏 , 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抗震能力。 ( 二) 结 构 的平 面布 置 。 2 . 要 按照抗 震等 级对 墙 、 柱 和梁 节点采 取相 对应 的抗震 构造 措施 , 确保 建 外 形不 规 则 、 不 对称 、 凹 凸 变化 尺 度 大 、 形 心 质 心偏 心 大 , 同一 结 构 单元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摘要】高层建筑在抗震设计中存在诸多问题,如设计标准滞后、结构设计不合理、施工工艺不当、监理不严格等。

为提高抗震性能,需加强设计标准修订、优化结构设计、控制施工质量、严格监理、协调抗震与节能设计。

通过这些对策,能有效提升高层建筑的抗震能力,确保建筑安全稳定。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设计标准、抗震性能、施工工艺、材料选择、监理、质量控制、节能设计、对策、修订、更新、优化、施工质量、监理力度、协调、双赢。

1. 引言1.1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高层建筑作为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其结构抗震设计至关重要。

在实际工程实践中,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解决。

设计标准滞后,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当前的抗震设计标准与高层建筑结构的复杂性和变化性不相适应,需要加强标准的修订和更新。

结构设计不合理,抗震性能不足。

一些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存在缺陷,导致其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易受损,需要优化结构设计,提高抗震性能。

施工工艺和材料选择不当也会影响结构抗震性能。

在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施工工艺和材料质量,确保符合抗震要求。

监理不到位、质量控制不严格也是问题之一,需要加强监理力度,确保施工质量。

抗震设计与节能设计之间存在矛盾,需要协调抗震设计与节能设计,实现双赢。

为了提高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需要全面思考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确保高层建筑结构在面对各种自然灾害时能够安全稳固地屹立不倒。

2. 正文2.1 问题一:设计标准滞后,无法满足实际需求设计标准滞后是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由于抗震设计标准的滞后,很多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并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实际需求,造成了抗震性能不足的情况。

设计标准的滞后意味着设计中所采用的抗震参数和计算方法可能已经过时,无法充分考虑到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随着地震工程领域的不断发展和新技术的涌现,原有的设计标准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的抗震需求。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事业的飞速发展及城市建设用地的局限性,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也随之不断的发展,高层建筑的设计在城市的建设中占了主导地位。

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规模不断壮大,结构抗震分析和设计已越来越重要。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分析和设计在世界范围内被广大建筑公司所重视,特别是我国处于地震多发区,高层建筑抗震设防更是工程设计面临的迫切任务。

地震是一种随机振动,所以建筑结构设计人员为防止、减少地震给建筑造成的危害,就需要分析研究建筑抗震问题。

抗震设计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

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是建筑物安全考虑的重要问题。

地震等自然灾害严重影响了建筑的安全性能,因此,如何提高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是建筑设计中所要研究的重点之一。

本文就分析了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提高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问题;对策引言: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高层建筑随之迅速的发展。

由于城市人口迅速膨胀,为了节约用地,更好地利用空间,往往在建筑设计时首先考虑高层建筑。

高层建筑有利于解决住房紧张、节约用地、减少市政基础设施和美化城市空间环境。

因此高层建筑有了飞速的发展,高层建筑设计为了追求丰富的立面设计效果及多功能、多变的使用空间,常采用较为复杂的高层建筑结构体系。

高层建筑坐落在不同的地域,再加上复杂的地质构造,高层建筑很容易受到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损害。

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工作是建筑设计和施工的重点。

地震发生具有很大的随机性,破坏后果严重。

而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方法研究目前还不十分成熟,为了降低在遭遇地震时的经济和人力损失。

因此,必须提高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

1、我国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1.1、部分建筑物高度过高我国现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规定,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都有一个适宜的高度。

建筑抗震设防问题的整改报告

建筑抗震设防问题的整改报告

建筑抗震设防问题的整改报告一、引言近年来,我国的地震频发,给建筑物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针对我单位所负责的建筑工程,在抗震设防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经过认真调查和研究,特拟定了本整改报告。

二、背景分析我们单位负责的建筑工程位于地震频发区域,建筑的抗震设防一直是我们非常关注的问题。

经过对现有建筑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 设计防震措施不完善:现有建筑的设计防震措施相对滞后,无法满足当前地震频发的要求。

在地震发生时,建筑物的结构抗震能力不足,可能导致严重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2. 施工质量不达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质量管理不严、监理不到位的问题,导致建筑物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3. 维护保养不及时:现有建筑物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存在维护保养不及时的情况,一些结构性病害得不到及时修复和加固。

三、整改方案1. 加强设计防震措施:我们将组织专业抗震设计团队对现有建筑进行全面的抗震评估和设计,确保建筑的抗震性能满足要求。

同时,合理优化结构体系、采用高效的抗震材料,提高建筑的整体抗震能力。

2. 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我们将加强对建筑施工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抗震意识和技术水平。

3. 加强维护保养:对于已建成的建筑物,我们将建立健全的维护保养制度,定期进行检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修复结构性病害,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能。

四、整改计划根据以上整改方案,我们制定了以下整改计划:1. 设计阶段:组织专业设计团队进行抗震评估和设计,在设计方案中加入合理的抗震措施。

预计完成时间为XXXX年XX月。

2. 施工阶段: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管和管理,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定期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抗震培训和安全教育。

3. 维护保养阶段:建立健全的维护保养体系,定期进行建筑物的抗震检测和评估,及时修复和加固。

房屋抗震设防工作总结

房屋抗震设防工作总结

房屋抗震设防工作总结背景介绍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虽然无法预测其具体时间和地点,但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抗震设防来减轻地震对房屋和人员的破坏。

本文将总结房屋抗震设防工作的重要性、关键措施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重要性房屋抗震设防工作对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地震中,房屋的破坏程度直接影响着人员的安全,合理的抗震设防能够减少房屋的倒塌和损毁,提高人员的生存率。

此外,抗震设防还能减少地震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降低恢复重建的成本。

关键措施结构抗震设计房屋抗震设防的关键是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考虑地震力的作用,采取相应的结构抗震措施。

其中包括:- 合理选用材料:选择具有良好抗震性能的材料,如高强度钢筋、高抗震砖等;- 加强结构连接:采用可靠的连接方式,如焊接、螺栓连接等,提高整个结构的整体性;- 设计合理的屋面和墙体:减轻屋面和墙体的重量,降低地震力的作用;- 设计适当的框架结构:采用框架结构可以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

加固已有房屋除了新建房屋的抗震设防,加固已有房屋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施:- 加固房屋的结构:对老旧房屋进行结构加固,包括加固柱子、梁和楼板等;- 增加地震防护层:在房屋外墙增加地震防护层,如砖墙、混凝土墙等;- 稳固房屋基础:确保房屋的基础稳固,避免地震导致的倒塌和损害。

存在的问题房屋抗震设防工作在实践中还面临一些问题:1. 工程质量不达标:由于监管不力、施工不当等原因,部分房屋的抗震设防质量不达标,降低了抗震能力。

2. 旧房加固不力:对于老旧房屋的加固工作存在困难,需要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3. 缺乏科学指导:房屋抗震设防的科学研究还不够充分,缺乏一套完善的指导方案。

改进方案为了进一步提高房屋抗震设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方案:1. 增强监管力度:加大对房屋抗震设防工程的监管力度,确保施工符合要求,提高工程质量。

2. 完善标准与法规: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抗震设防标准与法规,为施工者提供明确的指导。

建筑抗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建筑抗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我国根据现有的科学水平和经济条件 ,对建筑抗震提 出了 “ 三个水 准” 的设防 目标 , 即通常所说 的“ 小震不坏 , 中震可修 , 大震 不倒” 。通常所 讲 的小震 、 中震 、 大震分别指 的是5 0 年 超越概率为6 3 %, 1 0 %, 2 - 3 %的多遇
地震、 设 防烈度地震 、 罕遇地震 。
建 筑构 造 柱 设 置 方 面 的相 关 要 求
建筑构造柱设置方面的相关要求 房屋层数
设 置 部 位
当今建筑抗震设计的相关要求 。当前 , 建筑抗震设计存在的主要 问题表现 在 以下几个方 面 : 首先 , 我 国建筑结构超高 、 超层现象严 重 ; 其次 , 当前建 筑施工不规范 , 许多建筑为 了实现 大空 间的需求 , 在建筑 底层或者建筑顶 层, 通常只是使用钢筋混凝 土的内框架结 构; 第三 , 在 大门洞 的布置上 , 门 洞与门洞之 间的尺寸只有2 4 厘米 ; 第 四, 有 的建筑将 阳台作为大悬 挑 , 将
( 一) 建 筑 的 高度 与 层 数 方 面 的 建;较大房间 相对较 小的墙垛处、 横墙和纵墙 的外墙交接处。 的交接地带
7层 6层 4层
对于建 筑物 的圈 梁 , 要根 据下表 来设 置 。圈梁 的配 筋与 截面 都不 对于现浇混凝土建 筑 , 或者是 装配整体式 建筑 , 如果 屋盖 的烈 度为6 能过 大 , 通 常情 况下 , 烈 度为 6 度 和7 度时, 纵 筋 的尺 寸为 1 0; 在烈 度 度, 那么抗震横墙 的最大 间距为 1 8 米; 如果屋盖 的烈度为7 度, 那 么抗震横 为8 度时, 配筋尺 寸为 1 2; 在烈度 为9 度时 , 纵筋 尺寸为 1 4 。在 烈度 墙 的最大 间距 为 l 6 米; 如果屋盖 烈度为8 度, 那么抗震 横墙 的最大 间距为 为6 度 和7 度时 , 箍 筋 的最大 间距 为2 5 厘米 ; 在 烈度 为8 度时, 箍 筋 的最 1 5 米; 如果屋盖 的烈度为9 度时 , 那 么抗震横墙 的最大间距为1 1 米 。如果是 大间距 为2 0 厘米; 在 烈度 为9 度时, 箍 筋 的最大 间距为 1 5 厘米 。如 下图 建 筑的底部两层 , 那么烈度为6 时, 抗震横墙 的间距要控制在2 1 米 之内 ; 烈 所 示 。 度 为7 度时 , 抗震 横墙 的间距要 控制在1 8 米 以内 ; 烈度为 8 度时 , 抗震 横墙

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设计对策

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设计对策

场地土类型 、 结构类型 、 建筑高度 、 设防烈度等 因素综 合评 定
不准造成。
上述这 些问题 的存在 , 倘若 不能 得到改正 , 势必对建 筑
物 的安全带来 隐患 。上述这些 问题 的原 因是 多方 面的 。 这就 需要设计人员从设计 的角度避免这些 问题 的出现 , 防止将这 种 问题带人施工中 , 应该高层建筑 的抗震性能。
况, 但是 往往在设计 过程 中, 却没有建 筑场地岩 土工程 的勘 察 资料 , 就不能很好 的进行地基设 计 。 给建筑物 的结构带来 安全 隐患 。 1 建筑材料不满足要求 . 2 对于材料而言 。 我们要明确这样一个道 理: 地震对结构作 用 的大小几乎与结构 的质量成正 比。一般说 在相同条件下 , 质 量大 , 地震作用 就大 , 害程度就 大 , 震 质量 小 , 震作用 就 地 小, 震害就小 。所 以, 在建筑物 的楼板 、 墙体 、 框架 、 隔断、 围护 墙 以及屋面构件 中 , 广泛采用多孔砖 、 酸盐砌块 、 硅 陶粒 混凝 土、 加气混凝 土板 、 空心塑料板材 等轻质 材料 , 将能 显著改善 建筑物 的抗震性 能。 1 建筑物本 身的建筑结构设计 . 3 建筑物如果平面布置复杂 ,致使质 心与刚心不重合 , 在 地震作 用下产生扭 转效应 , 加剧 了地震 的破 坏作用 , 海城 地 震和唐山地震 中有不少类似震 害实例 。台湾 92 地震 中 , .1 一 栋钢筋 混凝土结 构 由于结构 平面不规 则 ,在水 平地震作 用
1 防震 缝 设 置 不规 范 . 5
1 我 国高层建 筑抗震 设计 存在 的 问题
11 工程地质勘查资料不全 .
在设计初期 . 设计 人员 应该 及 时 掌 握 施 工 场 地 的地 质情

对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存在问题的探讨和建议

对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存在问题的探讨和建议
那么多。
重分 布 , 果 使 板 跨 中 内力 增 大 、 全 度 降 低 ; 结 安 另外 还 有 一 个 施 工 因 素 , 座 上 的上 层 钢 筋 , 施 工 过 程 中 由 于浇 筑 混 凝 土 的倾 支 在 压 、操 作 人员 的 践 踏等 原因 造 成 不 同 程 度 的下 沉 ,使 内力 臂减 小 , 从 而 降低 板 的 支座 内力 ,而 抵 抗 正 弯矩 的下 层 钢 筋 容 易保 证 , 果使 板 支 座 部 分 安 全度 提 高 , 对 而 言跨 中安 全 度 降低 , 结 相 所 以在 实 际设 计 中 ,边 跨 板 跨 中 配 筋 宜 按照 边 跨 铰 接 计算 结果
是由于结构弹塑性分析 的复杂性,在如何进行计算和如何 设定
具体 要 求 的 问题 上 , 国 的做 法 也 有 所不 同 。 各 我 国现 行 抗 震 规 范 ( B 0 2 — 0 1要 求 高 层 建 筑 的 抗 震 G 5 0 1 20 ) 计 算 主 要 是在 多遇 地 震作 用下 ( 小震) 按 反 应谱 理 论计 算 地 震作 , 用 , 弹性 方法 计算 内力及 位移 , 用 极限 状态 方法 设 计构 件 。 用 并 对 于 重 要建 筑 或 有特 殊 要 求 时 , 用 时程 分 析 法 补 充 计 算 , 进 行 要 并
计 , 构弹 塑 性 分析 将 成 为 抗震 设计 的一 个 必 要 的 组成 部 分 , 结 但
按 我 国 现行 高层 建 筑 混 凝 土 结 构 技 术 规程 (G 3 20 ) J J— 0 2 规
定, 在一定设防烈度和一定结构型式下, 钢筋混凝土 高层建筑都 有一个适宜的高度 。 这个 高度是我国 目前建筑科研水平、 经济发
展 水 平 和施 工 技 术 水 平 下 , 为稳 妥 的 , 是 与 目前 整 个 土 建 规 较 也 范 体 系相 协 调 的 。 实 际上 , 可 已有 许 多 混凝 土 结 构 高层 建 筑 的 高

建筑模型的不足与改进

建筑模型的不足与改进

建筑模型的不足与改进一、当前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不足1、忽视抗震概念设计,抗震性能差根据全国地质地貌差异情况、人口密度以及历史记载地震数据,我国以市县为区分单位按地震烈度不同划分了严格的地震分组。

抗震从近几年我国局部地区发生地震后建筑存留的情况看,我国建筑结构抗震性能有明显缺陷,很多建筑的抗震等级都没有达到当地建筑设防烈度要求。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已经建筑的抗震设计做了明确的规定,但是由于实际工作中,建筑企业、建筑设计人员对抗震性能的重视不够,概念不清的原因,导致结构计算以及图纸设计中,缺乏抗震构造措施,如梁柱节点偏弱、设计中强梁弱柱、疏散楼梯忽视抗震措施等,使得很多建筑存在安全隐患。

2、建筑结构方案不合理建筑结构方案是建筑安全性能的一个主要内容。

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的合理与否主要是由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决定的。

由于当前建筑设计市场设计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设计周期短,有些设计人员结构概念缺乏,经验主义严重,建筑结构方案往往是照搬照抄,缺乏方案试算对比,同时,一些设计人员安全意识薄弱,过分的迁就建筑外观而忽略了建筑的安全性问题。

这些行为都给建筑结构设计带来安全隐患。

3、建筑企业过度追求超额利润,过度干涉、修改建筑设计建筑企业为了节约成本,获得高额利润回报,在设计过程中对建筑设计企业提过分要求,对建筑方案的确定过多干涉,对建筑造价不分实际情况的差异控制而采取一刀切的方式。

建筑开发企业、施工企业在后期工程中,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私自对建筑结构设计进行修改,先斩后奏,甚至在施工材料上偷工减料,对进场材料抽检不严格。

这些行为都降低了建筑结构的安全储备,甚至影响建筑结构的受力性能,给建筑使用带来安全隐患。

二、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的对策1、提高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的安全意识,优化设计流程一是,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在工作中,要与时俱进,不断地的学习新知识,改变传统落后的思想观念,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重视建筑的抗震能力,充分运用自身的知识和经验,有效控制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能。

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难点及措施分析

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难点及措施分析

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难点及措施分析摘要:现阶段我国地震时有发生,必须考虑建筑的抗震设置是否存在城市建设中建筑结构设计中,所以,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建筑物在遭遇地震时所带来的伤害,最重要的措施便是在建筑物内做好抗震设计。

本文在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重要性的基础上,对其常见的设计难点进行讨论,提出一些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期提高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难点;措施以建筑房屋结构设计来说,一个建筑物抗震能力程度直接决定着建筑物质量的好坏。

一个合格的建筑物中必须有抗震设计,防止地震发生时建筑的倒塌可能,同时保护人民生命与财产安全[1],所以,房屋建筑结构中的抗震设计工作在今天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一、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重要性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房屋建筑工程也随之增多,一旦发生地震灾害,对建筑物就会造成难以预测的损失。

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住宿环境和防护所是一个建筑房屋的根本性质,对人们接受极端天气和风吹日晒的情况也做了保护工作,而自然灾害中最严重的一个就会地震灾害,不但会给社会以及人们造成很大程度的伤害,还有可能引起泥石流与海啸等灾害的发生,所以不能低估其破坏能力。

如果发生自然灾害时,人们就急需安全的避难所,所以我们的房屋建筑行业不能不重视对于自然灾害的设计防护,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使得人们对房屋的要求不单单是舒适的居住环境,还对房屋建筑结构抗震功能有着一定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的建筑房屋结构设计的人员在房屋的抗震设计上更好的完善其质量[2]。

二、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一)填充墙设计以及材料选择的问题建筑房屋时,如果填充墙的设计不合理,不但会对房屋建筑的抗震功能有着巨大的影响,也会影响房屋主体的质量安全,很容易造成损害人身安全的情况,其设计不合理对减震效果不但没有效果,还会降低房屋建筑的抗震能力。

现阶段我国房屋建筑结构大部分都存在着填充墙设计不合理的情况,会导致住户在使用过程中,即便没有人为破坏,还是会造成填充墙开裂的现象发生[3]。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1. 抗震设计标准不完善:目前我国的建筑抗震设计标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对
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要求相对较低,没有明确的指导意见和具体要求。

2. 设计方法不合理:在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中,有些设计者在计算和考虑地震作用
时采取了较为简化的方法,将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视为普通住宅,没有充分考虑到高层建
筑特有的抗震需求。

3. 结构刚性差:高层建筑多采用钢结构或混凝土框架结构,这种结构的自重较大,
容易产生较大的风荷载和地震作用,而且结构的刚性相对较差,抗震能力较弱。

4. 非线性效应忽视:在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中,存在非线性效应的问题,即结构在
地震作用下的变形方式是非线性的,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个问题,但实际上很多设计
者忽视了这一点。

对策如下:
2. 采用合理的设计方法:在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中应该采用合理的设计方法,对地
震作用进行全面的考虑,确保设计方案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3. 加强结构刚性:应该进一步加强高层建筑的结构刚性,采用更为牢固和刚性的材
料和结构形式,提高抗震能力。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标准不完善、设计方法不合理、结构刚性差、非线性效应忽视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规范制定和技术研究,提高抗震设计的水平和质量。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摘要】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多个问题,如抗震设计不足导致地震灾害风险增加、结构材料和连接方式存在隐患、地基设计不合理等。

这些问题可能影响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增加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抗震设计规范和监管、提高建筑结构材料和连接方式的质量、合理设计地基结构以提高抗震性能、加强抗震设计人员培训与考核。

通过采取这些对策,可以提高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影响,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问题、对策、地震灾害、风险、材料、连接方式、地基设计、抗震性能、计算方法、建筑设计人员、规范、监管、培训、考核1. 引言1.1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是保障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能够安全稳固地承受地震作用,减少地震灾害风险的重要环节。

在实际的建筑实践中,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建筑物本身的安全性,也可能对周围环境和人员造成潜在的危险。

抗震设计不足造成的地震灾害风险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由于一些建筑物在设计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地震的影响,导致在地震发生时容易发生倒塌或结构损坏,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结构材料和连接方式存在隐患也是影响高层建筑抗震性能的重要因素。

如果建筑物使用的材料质量不过关,或者连接方式设计不合理,都会导致建筑结构在地震时容易发生破坏,增加地震灾害的危险性。

地基设计不合理导致的抗震性能不佳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如果建筑物的地基设计不符合地震要求,那么在地震发生时地基将无法承受住建筑物的荷载,从而导致建筑物的倒塌或结构破坏。

抗震设计计算方法或假设不准确也会影响到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如果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了不准确的计算方法或者假设,那么建筑物在地震时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抗震性能,增加地震灾害的风险。

加强抗震设计规范和监管、提高建筑结构材料和连接方式的质量、合理设计地基结构以提高抗震性能、加强抗震设计人员培训与考核是解决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问题的关键对策。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分析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分析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分析摘要:通过对我国建筑工程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地震灾害是造成建筑严重破坏的主要因素。

因此,在实际建筑施工中,应重视抗震设计的发展,只有增强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才能保证建筑使用寿命的提高。

鉴于此,探讨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完善的对策,以保证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有序发展。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抗震设计;分析前言在建筑抗震设计中,首先需要进行地震活动的分析和评估,了解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根据地震活动的特点和建筑结构的情况,确定合理的设计参数,包括地震作用的频率、加速度等。

在设计中,要考虑到建筑结构的整体性,采取合适的结构形式和抗震措施,如增加剪力墙、设置抗震支撑等。

同时,还要注重建筑结构的材料选择和施工质量控制,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此外,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还需要进行动态分析和模拟,通过计算和模拟得到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情况,评估其抗震性能。

根据分析结果,对建筑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其抗震能力。

同时,还要加强对建筑施工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工艺符合抗震设计要求。

在实际建筑工程中,还应加强抗震设计的宣传和培训,提高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抗震意识和技术水平。

建立健全的抗震设计规范和标准,推动抗震设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建筑抗震设计的研究和应用。

综上所述,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是保障建筑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重要工作。

通过加强地震活动分析、合理设计参数确定、优化结构形式和措施、动态分析和模拟、施工质量控制等措施,可以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保证建筑的安全使用,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1 抗震结构设计问题分析1.1 抗震设计概念混淆在设计抗震结构时,必须要以“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裂”为目标,尽可能地降低地震引起的损失。

要想实现建筑结构的良好抗震,只进行抗震设计是远远不够的,要是想充分确保建筑体的抗震能力,还需要增强关键位置的抗震设计。

建筑结构中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建筑结构中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建筑结构中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摘要:如果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比较低,一旦发生强烈等级的地震,将会造成无法挽回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当前,国内外工程界愈来愈重视建筑结构中的抗震设计。

但相关技术人员们还未充分认识地震破坏建筑物的原因和过程,因此要设计出精确的建筑结构抗震方案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本文就建筑结构中抗震设计存在的三大问题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和探讨,并就如何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提出了自己浅薄的几点看法,力图为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人员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设计;存在的问题;对策一、建筑结构中抗震设计存在的三大关键问题(一)建筑抗震场地的选择施工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施工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不同,建筑物在地震中受到的破坏程度明显不同。

因此,要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首先要选择好建筑场地,尽量避开不好的抗震场地,降低地震灾害。

选择有利的建筑抗震场地,如微风化、中等风化的基岩,密实的砂土层和不含水的粘土层都属于有利的场地。

宜避开不利的建筑抗震地段,如液化土、湿陷性黄土,软弱土,非岩质陡坡、高耸孤立的山丘、边坡边缘和河岸等状态明显不均匀地段。

当无法避开不利的建筑抗震地段时,应采取适当的抗震加强措施,应根据地基液化,湿陷性黄土等级、抗震设防类别,分别采取适当的抗震加强措施来加强部分消除或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湿陷性黄土沉陷,地基和上部结构整体性和刚度;当建筑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存在新近填土、软弱粘性土层和严重不均匀土层时,应当估计地震时造成的地基不均匀沉降或其他不利影响,并采取加固桩基、地基的措施以及加强基础和上部结构的处理措施;对于地震时可能导致崩塌、滑移、地裂或地陷的场地,应采取相应的地基稳固措施,此类不利地段不经处理,不宜建造甲、乙、丙类建筑。

(二)建筑结构抗震体系的合理选择建筑结构抗震体系的合理选择是建筑结构抗震结构设计中应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建筑结构抗震方案的选取是否合理,决定了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高层建筑的结构抗震设计一直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是设计标准过低。

很多地方仍然采用过时的抗震设计标准,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新和修订。

这导致了很多高层建筑结构在地震发生时无法承受地震力,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和人员伤亡。

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是尽快修订和完善抗震设计标准,根据地震活动的特点和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抗震设计标准,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是结构布局不合理。

一些高层建筑的结构布局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例如柱网间距过大、梁柱结构布置不合理等,导致了结构的刚度不均,抗震能力较差。

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是通过合理设计高层建筑的结构布局,减小柱网间距,增加结构的刚度,提高抗震能力。

第四,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是设计与施工之间的沟通不畅。

设计师在进行抗震设计时没有与施工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导致了施工人员对设计图纸的理解有误,从而出现了施工质量不达标的情况。

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是建立设计与施工之间的沟通渠道,加强设计师和施工人员的交流,确保设计图纸的准确传达和理解,提高施工质量和抗震能力。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主要包括设计标准过低、结构布局不合理、结构材料质量差和设计与施工之间的沟通不畅等方面。

通过积极修订和完善抗震设计标准、合理设计结构布局、提高结构材料的质量和加强设计与施工之间的沟通,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高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确保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关于钢结构抗震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关于钢结构抗震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钢结构在建筑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具有良好的抗压、抗拉性能,以及较轻的自重等优点,因此在高层建筑和大跨度结构中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然而,钢结构在抗震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不仅关系到建筑的安全性,更是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全面评估钢结构抗震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1.现状分析(1)缺乏全面的抗震设计理念和技术支持。

目前在钢结构抗震设计中,往往只注重建筑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而忽视了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能力和消能能力,这就导致了抗震设计的不全面和不够有效。

(2)缺少完善的监测和评估系统。

钢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往往缺乏有效的监测和评估体系,难以及时了解结构的变形情况和受力情况,这就给抗震安全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3)材料和连接方式存在不足。

在使用钢结构时,由于材料和连接方式的选择存在问题,使得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性能不尽如人意。

2.存在的问题(1)强度和韧性不足。

当前钢结构在抗震设计中大多只关注结构的强度,忽视了结构的韧性,导致在地震作用下易发生断裂、脆性破坏等问题。

(2)变形和消能能力不足。

钢结构的变形能力和消能能力较弱,一旦发生地震,其承载能力可能不足以满足要求,从而引发结构倒塌等严重后果。

(3)监测和评估不够及时。

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和评估体系,难以及时了解结构的受力情况,使得抗震安全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3.建议(1)全面考虑抗震设计。

在钢结构的抗震设计中,应全面考虑结构的强度、韧性、变形能力和消能能力,保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较好的整体性能。

(2)加强监测和评估体系建设。

应该建立起完善的钢结构抗震监测和评估体系,及时了解结构的受力情况,为抗震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

(3)优化材料和连接方式。

在选择材料和连接方式时,应该根据结构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以保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个人观点:钢结构在抗震设计中存在一些问题,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抗震安全重视程度的提高,相信通过不懈努力,钢结构抗震问题将会得到有效解决,为人们的生命安全提供更好的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抗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摘要】本文对建筑抗震设计现状进行了介绍,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必要性
【关键词】抗震;概念设计;问题;必要性
一、建筑抗震设计的简述
地震是一种突发的自然灾害,是由地下某处薄弱岩层破裂或地球板块互相挤压、冲撞引起振动,并以波的形式传至地表引起的地面运动。

在历史上我国就是世界上的地震多发国家之一,1976年7月28日发生的唐山地震带给人民的灾难极为惨重,死亡达24万多人,地震之所以造成人民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严重的损失,直接原因有三:一是地震引起滑坡、地裂、断层等严重的地面变形,直接损害结构物;二是地震引起结构物地基的震陷、砂土液化,使地基失效;三是结构物在剧烈的振动中因承载力不足、变形过大、连接接头破坏、构件失稳甚至整体倾覆而破坏。

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主要针对后一种情况而言,《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以下简称抗震规范)规定:对位于抗震设防区的建筑物必须进行抗震设计,以预防为主,使建筑经抗震设防后,减轻地震破坏,避免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实践证明,若想防控建筑工程质量出现问题,工程的设计质量是第一道关口。

由于在设计上出现的问题,会给工程施工阶段与交付使用等方面带来很多安全质量隐患,所以一定要严格的管理建筑的抗震设计,20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千次。

最近100里,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高达55万之多,占全球地
震死亡人数的53%。

所以城市中的地震灾害主要是由建筑物的倒塌、破坏直接或间接造成的,因而提高各类工程的抗震能力就成为减轻城市震害的重要对策之一。

科学地确定抗震设防标准,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工程设计,认真按照抗震设计施工和监理,工程就会具有较强的抗震能力,强震发生时才能有效减轻震害。

二、建筑设计在抗震中的问题
我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

地震是一种多发性的随机震动,其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很难把握,要准确预测建筑物震害的特性和参数,目前还很难做到。

抗震慨念的设计强调,在工程设计一开始,就应把握好场地条件和场地
土的稳定性、能量输入、建筑物的平、立面布置及其体形、结构体系、刚度分布、抗侧力构件的布置、构件延性;材料与施工质量等几个主要方面,其中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设计人员“思想保守”与过于“开放”
“思想保守”体现在结构设计方面比较多,例如:现在很多高层住宅,剪力墙过多过厚,由于刚度过大,导致相对侧移值过小,远远小于规范的规定值,一来不利于建筑物抗震,二来不经济。

2.专业技术知识不扎实,专业之间配合不到位
有些设计人员没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自然设计出的建筑图纸会出现很多问题,给施工带来难度。

不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临时性问题更是难以应付,有的甚至对施工工艺都不太了解。

3.平面布局的刚度不均。

抗震设计要求建筑的平、立面布置宜规正、对称,建筑的质量分布和刚度变化宜均匀,否则应考虑其不利影响。

但有的平面设计存在严重的不对称:一边进深大,一边进深小;一边设计大开间,一边为小房间;一边墙落地承重,一边又为柱承重。

平面形状采用l、π形不规则平面等,造成了纵向刚度不均,而底层作为汽车库的住宅,一侧为进出车需要,取消全部外纵墙,另一侧不需进出车辆,因而墙直接落地,造成横向刚度不均。

这些都对抗震极为不利。

4.抗震构造柱布置不当。

如外墙转角处,大厅四角未设构造柱或构造柱不成对设置;以构造柱代替砖墙承重;山墙与纵墙交接处不设抗震构造柱;过多设置抗震构造柱等。

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倘若不能得到改正,势必对建筑物的安全带来隐患。

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倘若不能得到改正,势必对建筑物的安全带来隐患。

上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认识方面的原因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过程中出现的原因,有设计人员忽视了抗震概念设计方面的原因(未能从整体、全局上把握好),有法律建设方面的原因(在工程抗震设防管理方面缺乏国家政府法律依据,特别是处罚方面),通过这些问题来研究中短柱的问题,并且根据实际建筑结构及其在强震作用下的破坏过程是很复杂的,目前难以对此进行较为精确而可靠的计算。

因此,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标准强调了工程技术人员必须重视“结构抗震概念设计”,即根据地震灾害调查、科学研究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
原则和设计思路,进行建筑结构的总体布局并确定细部构造。

这种设计理念将有助于明确结构抗震思想,不但有利于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而且也为有关抗震计算创造有利条件,使计算分析结果更能反映今后地震时结构的实际地震反应。

三、建筑设计在抗震方面的必要性
近几十年来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的研究与进展,尤其是各国历次
大地震对人类造成严重灾害的经验教训,使世界各国地震工程学者及工程抗震设计人员逐步取得了较为一致的认识。

用形象语言来概括,即遵循“小震不坏,大震不倒”的设计原则。

这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公认的结构抗震设计准则,并开始在各国规范中有所体现,根据城市和经济高速稳步发展,对抗震设防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打造了良好的物质平台。

有效提高工程抗震能力,越来越成为社会共识。

建筑抗震可归纳为:1、慎重选择场地;2、科学确定工程的抗震设防标准,特殊工程要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3、不同类型建筑要采用适合的结构形式;4、合理布置,平面立面要规则些,底层层高跨度不宜过大;5、尽量采用隔震减震技术;6、注重施工质量;地震是地壳运动在某些阶段发生急剧变化时的一种自然现象。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发生的地震约达500万次,其中绝大多数地震由于发生在地球深处或者它所释放的能量小而人们难以感觉到;而人们感觉到的地震,也即有感地震,仅占总量的1%左右;能造成灾害的强烈地震则为数更少,平均每年十几起。

然而,就是这些每年为数不多的地震,却给人们带来了无可挽回的巨大经济财产损失和触目
惊心的人身伤亡事故。

据有关方面对世界上130次伤亡巨大的地震震害资料所做的统计表明,95%以上的伤亡是因为无抗震能力或抗震能力低的建筑物倒塌而造成的。

典型的例子如,日本是个多地震国家,政府一贯重视建筑物抗震设计,其防震设施和技术相当先进,建筑物通常具备了抗御7~8级地震的能力;而阿尔及利亚当地房屋建筑质量普遍低劣,抗震性能差,地震时易坍塌。

由此可见,对建筑物进行有效的抗震设计是减轻地震灾情最有效、最根本的措施。

四、总结:
地震是一种突发式的自然灾害现象,从世界各国减轻地震灾害所采取的措施来看,主要有三条:一是加强地震预报,力争在地震发生前采取行动以减少损失;二是在设计和施工方面提高各类建筑物对地震的抵抗能力,包括对已建建筑进行抗震能力鉴定及加固;三是加强地震时应急指挥和救援工作。

总之,从各个环节上重视和把关,把地震灾害尽量降到最小、最轻。

参考文献:
[1]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大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王崇杰,崔艳秋.建筑设计基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王则毅,杨盛和.房屋结构抗震[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4]阎兴华,韩淼.工程结构抗震设计[m].北京:北京计量出版社,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